高考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
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

2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
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
3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
报国无门的悲愤。
形象的意义
1.诗歌塑造了(描述了)什么形象
(身份)
答
题 2.形象的基本特征
步
(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骤
3.形象的意义
(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评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 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 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 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诗歌四看
• 看题目 • 看作者 • 看正文 • 看注释
诗歌3W
• What:写了什么,意象、意境 • Why:为什么写,情感内容 • How:怎么写,表达技能,语言风格
的热点考 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低频考点是鉴赏古
点
代诗歌的人物形象。
考纲要求: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唐宋诗
诗歌选材多样化,打破以唐诗宋
考情 词是命 词元曲为主,以名家名作为主的格局,
分析 题的热 而是兼顾各朝代的各类诗歌情势,如宋
点选材 诗、清诗、清词等,并关注非名篇名作。
鉴赏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
看
一 看
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 (4分)
• 诗人只顾寻胜景而不觉春寒,驻足春风夕 阳中凝望东山,对东山雪景充满爱好之情。 从这些动作与心理的描写中,可以看到一 个心境悠闲、陶醉于自然美景而欣然往我 的诗人形象。
• 主人公满腹哀怨,对月怀远,月却不解; 临水看花,花自飘零,无人怜惜。刻画了 一位孤独寂寞又自哀自怜的主人公形象。
【实用课件】高考诗歌鉴赏:人物形象

课堂总结
学习了本节课,你有哪些心得体会?
①异:《沁园春•长沙》中的“书生”是风华正茂、 充满豪情的革命青年(2分); 陆诗中的“书生”是一个年逾古稀、壮志犹存的 爱国诗人(2分)。 ②同:都是有理想有抱负的爱国者形象(2分)。 评分建议:人物特点和人物身份各1分,共6分, 意思对即可。
同学们,从以上诗歌鉴赏分析中,我们可以总结 哪些答题的注意点?
小结
同学们,你们是通过哪些方法快速书斋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
王建 高树蝉声秋巷里,朱门冷静似闲居。 重装墨画数茎竹,长著香薰一架书。 语笑侍儿知礼数,吟哦野客任狂疏。
一项是( ) A.首联"蝉声"以动写静,与"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有异曲同工之妙。 B.颔联"重""长"二字,表现主人并非附府 风雅,而是真心喜欢读书吟哦。
就中爱读英雄传,欲立功勋恐不如。 C.颈联以侍儿做衬,因长期耳濡目染,其
言谈应对知节有礼,更显出主人儒雅。
D.尾联暗合李将军心境,渴望建功立业却
不得重用,只得看书赏画,寄情自慰。
三、当堂巩固
早秋过龙武李将军书斋 王建
高树蝉声秋巷里,朱门冷静似闲居。 重装墨画数茎竹,长著香薰一架书。 语笑侍儿知礼数,吟哦野客任狂疏。 就中爱读英雄传,欲立功勋恐不如。
三、当堂巩固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题点明写作的时间、事件、情感,“泣然”饱含诗人的家国之情。 B.首联中诗人不能忍受岁月的不断流逝,抒发了自己年老无成的慨叹。 C.天寒欲晓北雁南飞,诗人以新雁自况,表达了对收复北方失地的信心。 D.尾联直抒胸臆,诗人年老仍初心不改,偶然看到北宋地图不禁落泪。 2.本诗中的“书生”形象和《沁园春·长沙》中“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的“书生”形象有何异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高考语文复习 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 课件20张

回归课本 领悟方法
足下蹑丝缕,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着明月 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 世无双。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外貌 语言 动作 神态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 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环境的烘托:时间 地点 特定景物
课后练习 巩固提升
胡无人(节选) 陆游
丈夫出门无万里,风云之会立可乘。 追奔露宿青海月,夺城夜蹋黄河冰。 铁衣度碛雨飒飒,战鼓上陇雷凭凭。 三更穷虏送降款,天明积甲如丘陵。 中华初识汗血马,东夷再贡霜毛鹰。 注:胡无人:古乐府名,多表现边塞生活; 碛:沙石堆积之地;降款:投降的文书。 诗歌三四两句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 锁清秋。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小组合作 成果呈现
阅读下面诗词,准确概括诗歌中塑造的人物形象特征。
点绛唇
出塞
怀天经.智老,因访之
李清照
马戴
陈与义
蹴罢秋千, 金带连环束战袍, 今年二月冻初融,
) ,塑造了一个 )的词人形象。
小结:
1 找准描写人物形象的诗句; 2 分析诗句,抓准特征,概括人物形象特征; 3 反复比对,找准描述人物形象特征的词。
风流俊逸 闲适淡泊 情趣高雅 逍遥洒脱 文采/技艺高超 品行高洁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诗歌鉴赏专题 之
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第一课时:能准确概括诗歌中人物形象的特征;
第二课时:了解该考点高考考法,熟悉答题步 骤,巩固练习。
高考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教案

高考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教案第一章:诗歌与人物形象1.1 诗歌的定义与特点诗歌是一种文学形式,以节奏、韵律和形象性为特点。
诗歌通过凝练的语言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1.2 人物形象的概念与作用人物形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人物角色,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和形象特征。
人物形象通过诗歌中的描写和对话展现出来,起到突出主题和表达情感的作用。
第二章:诗歌中的人物描写2.1 外貌描写外貌描写是指对人物的外貌特征进行具体的描绘,包括容貌、服饰、体态等。
通过外貌描写可以展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社会地位。
2.2 语言描写语言描写是指通过人物的对话和独白来展示其性格特点和情感状态。
通过语言描写可以揭示人物内心的思想和感受。
第三章:诗歌中的人物心理3.1 内心独白内心独白是指通过人物的内心活动来展示其心理状态和情感变化。
通过内心独白可以深入了解人物的思想和动机。
3.2 情感表现情感表现是指通过诗歌中的语言、动作和表情来展示人物的情感状态。
通过情感表现可以感受到人物的喜怒哀乐,增强诗歌的感染力。
第四章:诗歌中的人物关系4.1 人物关系的基本类型人物关系包括亲情、友情、爱情等基本类型。
人物关系可以通过诗歌中的互动和描写来展现出来。
4.2 人物关系的作用人物关系起到推动情节发展、突出主题和表达情感的作用。
人物关系的复杂性和变化可以增加诗歌的层次感和深度。
第五章:诗歌中的人物与环境5.1 人物与自然环境人物与自然环境的互动可以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情感状态。
通过自然环境的描绘可以营造出诗歌的氛围和情感基调。
5.2 人物与社会环境人物与社会环境的冲突和互动可以揭示人物的社会地位和命运。
通过社会环境的描写可以反映出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氛围。
【参考答案】第一章:诗歌与人物形象诗歌是一种以节奏、韵律和形象性为特点的文学形式,通过凝练的语言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人物形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人物角色,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和形象特征,通过诗歌中的描写和对话展现出来,起到突出主题和表达情感的作用。
高考古诗鉴赏人物形象专题训练与答案

高考古诗鉴赏人物形象专题训练与答案古代诗歌鉴赏:形象鉴赏一、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一)如何分析人物形象1.结合背景,了解人物性格和思想情感。
2.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心理等细节描写。
3.注意景物、典故、修辞等对人物情感的丰富性。
二)诗词中常见的几种人物形象以人物自身分类:1.少女形象:或直率、大胆、泼辣,或娇羞、腼腆、怯弱,或可爱、天真、青纯,或机灵、聪慧、智巧。
情感:对爱情的执着追求、热切向往,对爱情出现时的惊喜、喜悦,羞怯、腼腆,迟疑、担心。
2.思妇形象:丈夫远游或出征,自己,正逢春花秋月之时,看到眼前之景,想到自己美好的青春年华,想到身在外地的丈夫,登楼凭栏,感慨诸多。
情感:对丈夫的思念、牵挂,嗔怪埋怨,自己的孤独寂寞,春光难留、青春易逝的伤感;战争对百姓的伤害,希望家人团聚,向往和平幸福。
3.客居者形象:宦游在外、贬谪他乡或远游异地者,春秋季节或传统节日,怀乡思远,对景伤情。
情感:对家乡及亲人的思念,旅途的艰辛凄苦,客居的孤独寂寞;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仕途坎坷的感叹;关注民生,担忧国事,心系朝廷;随遇而安,闲适淡然,旷达不拘。
4.军旅者形象:身处军营的将士或取道边塞的诗人,看到环境恶劣的险水高山,雄浑悲壮、凄凉肃杀的战场,或开赴前线的浩荡军队,心有所感者。
情感:身处边关者对家乡及亲人的思念,戍边生活的枯燥艰辛,战场的悲壮,战争的残酷;黩武恃强的不满,将军贪功无能,只知享乐,不知体恤的怨愤;盛赞高昂的士气,盛大的军容,勇猛无敌,杀敌报国,保卫国家,建功立业者。
5.隐居闲适者形象:多为谪居离职、悠游闲居、仕途无望或不屑为官者。
情感:喜爱自然山水、自然真趣,向往和平宁静、闲适自得的隐居生活;体现了遗世独立、乐观旷达、与世无争、潇洒飘逸的情怀;歌颂劳动生活,质朴勤劳的百姓及与百姓的深厚情谊;对腐朽现实的不满,黑暗腐败官场的厌恶;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深受排挤的苦闷愤恨。
以人物情感分类:1.忧国忧民、心系社稷的形象如杜甫《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描写一片萧条的景象,而诗人感时落泪,展现了其忧国忧民、心怀社稷的形象。
高考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教案

高考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诗歌中人物形象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分析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提高诗歌鉴赏水平。
3. 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人的情感和主旨。
二、教学内容1. 诗歌中人物形象的概念与特点2. 分析诗歌人物形象的方法与技巧3. 典型人物形象案例分析4. 诗歌人物形象在表达主题和情感中的作用5. 提高学生分析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诗歌中人物形象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分析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分析诗歌人物形象,并深入理解诗人的情感和主旨。
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诗歌人物形象,使学生掌握分析方法。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合作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3.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分析诗歌人物形象,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诗歌中人物形象的概念和特点,激发学生兴趣。
2.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诗歌,分析其中的人物形象。
3. 方法指导:引导学生总结分析诗歌人物形象的方法和技巧。
4.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分析指定诗歌的人物形象,并进行讨论。
5. 总结与评价:对学生的分析进行点评,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活跃程度,评估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2. 分析能力:通过学生对诗歌人物形象的分析和讨论,评估其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理解深度:通过学生的作业和课堂表现,评估其对诗歌人物形象在表达主题和情感中作用的理解程度。
七、教学拓展1. 邀请文学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加深学生对诗歌人物形象的理解。
2. 组织诗歌朗诵会,让学生在感受诗歌韵律的更深入地理解人物形象。
3. 开展诗歌创作活动,鼓励学生创作中运用丰富的人物形象,提升创作能力。
八、教学资源1. 经典诗歌选集:用于分析和讨论的人物形象丰富的诗歌。
2. 教学PPT:展示诗歌人物形象的分析方法和案例。
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

(1)全诗刻画了一个_______的诗人形象。
秋夜读书每以二鼓尽为节
安贫乐道、孜孜以学(勤奋读书)
[宋]陆 游 腐儒碌碌叹无奇,独喜遗编不我欺。 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 高梧策策传寒意,叠鼓冬冬迫睡期。 秋夜渐长饥作祟,一杯山药进琼糜。
(2)“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 被认为是最精彩的两句,请你从形式和内 容两方面分析其妙处。
明确:
1.塑造了闲适、洒脱、高雅的诗人形 象。
2.通过对“竹轩”“柴门”“狭径” 等简朴清幽的生活环境的描写,表现 了诗人日常生活的闲适自得;
3.“倦卧”“闲吟”等反映了诗人洒 脱的生活态度;
4.“竹”“雪”“梅”等意象表现出 诗人高雅的人生志趣。
三 关注点小结
1.知人论世,关注人物经历、社会背景和创作背景。 2.外貌、神态、动作、心理、细节等,关注反映感情 的词语。 3.环境烘托。人物所处的环境、意象的含义等。
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 冲锋的情景恍若眼前。
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
● 颈联以书中疾笔喻战中拼杀,将勇士们挥刀杀 敌、纵横驰骋、所向披靡的情景重现。
● 尾联以书后的喜悦喻战后的欢快,“把酒”表现 了诗人创作完成后心满意足、踌躇满志的心理 状态,似乎赢得了一场胜利,勇士横扫千军, 敌人不堪一击,万里江山河清海晏的情景令人 神往。
四 规范答题步骤
步骤一:概括人物形象的特点(性格+身份)。 步骤二:性格是如何展现的(结合诗句、切入点)。 步骤三:指出塑造形象意义(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 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五、拓展练习
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
1.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壮志未酬、 报国无门的英雄形象。(总说)
2024届高考古诗鉴赏之“人物形象”

高中语文高考古诗鉴赏之“人物形象”一、考情探究1.含义: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有两种类别:一类是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形象,《登幽州台歌》中抒情主人公陈子昂的形象,这类诗歌往往是用第一人称的写法。
另一类是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这类诗歌往往是用第三人称的写法,如柳宗元的《江雪》,诗中的渔翁就是一个孤傲清高者的形象,作者刻画渔翁的形象,又是折射自己,渔翁即作者,作者即渔翁,两种形象具有统一性的一面。
2.常见的命题方式(1)这首诗(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2)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具有怎样的特点?(3)请简要概括诗(词)中诗人(作者)的形象特点?(4)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
二、考题引路(2017·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送子由使契丹苏轼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注】①清禁:皇宫。
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
②武林:杭州的别称。
苏轼时知杭州。
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
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
【审题要点】诗人性格【读懂大意】我寄身此地和你隔着云海遥遥相望,何必因为你要远行又泪湿衣巾。
你不辞劳苦充当信使去冒风雪,为的是要让异族认识朝廷杰出的精英。
你将在沙漠留恋地回望京都夜月,梦魂定会越过湖山见到杭城春景。
辽国国主若是问起你的家世,可别说朝中第一等人物只在苏家门庭。
【考题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鉴赏评价)。
首联巧妙化用王勃的名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写兄弟二人虽相隔千里,但“我”不会因兄弟出使远方而落泪,体现了其豁达的一面。
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1)看标题、注释,初步揣摩形象。
高考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诗歌中人物形象的基本分析方法。
2. 培养学生对诗歌中人物形象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3. 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提升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诗歌中人物形象的概念与特点2. 分析诗歌中人物形象的方法3. 典型人物形象案例解析三、教学重点:1. 诗歌中人物形象的特点2. 分析诗歌中人物形象的方法3. 典型人物形象案例解析四、教学难点:1. 诗歌中人物形象的细腻描绘2. 深入理解诗人通过人物形象表达的思想感情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首具有鲜明人物形象的诗歌导入,激发学生对诗歌人物形象的兴趣。
2. 新课内容:介绍诗歌中人物形象的概念与特点,引导学生掌握分析诗歌人物形象的方法。
3.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诗歌,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并分享成果。
4. 练习巩固:让学生选取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分析其中的人物形象,并进行交流分享。
6.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选取一首诗歌,深入分析其中的人物形象,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感受。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后交流,评价学生在诗歌人物形象分析方面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2. 讨论法: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3. 实践法:让学生自主选取诗歌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七、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收集相关的诗歌案例,制作课件,准备教学素材。
2. 学生准备:预习相关内容,了解诗歌的基本知识。
八、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讲解:详细讲解诗歌中人物形象的特点和分析方法。
3. 案例分析:让学生分组分析选定的诗歌,讨论其中的人物形象。
4. 分享与讨论:各小组分享分析结果,全班进行讨论,深化理解。
九、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反馈,以便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2025届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

复习检查
快速回忆:七步读诗歌
本节课所学内容及所达目标: 1.赏析《静女》《涉江采芙蓉》。 2.诗歌鉴赏,鉴赏诗歌人物形象。
静女(《诗经·邶风》)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情感】以第一人称“我”(男青年)的口吻描写了与恋人约会的情景,塑造了 女主人公活泼、调皮、大胆的形象和小伙子是憨厚、痴情的形象,表现了爱情萌发 时的甜蜜和欢乐,男子借赞颂“彤管”的美丽,表达出对静女的爱恋。
【情感】通过对赤壁的雄奇景色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三国的周瑜谈笑破敌的英雄业绩的向往,抒 发了诗人凭吊古迹而引起的自己功业无成而白发已生的感慨。
【手法】①整首诗环环相扣,环环相生,一气呵成。上阕即景生情,由大江浪涛,引出“千古”, 由“故垒”引出 “三国周郎”,由“江山如画”引出一时的“豪杰”,为下阕着重写周郎伏下一条线。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
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情感】通过对赤壁的雄奇景色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三国的周瑜谈笑破敌的英雄业绩的向往,抒 发了诗人凭吊古迹而引起的自己功业无成而白发已生的感慨。
书画方面,擅行、楷,与黄庭坚、米芾、 蔡襄并称“宋四家”,作画擅枯木怪石
写作背景
这首词是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 年)苏轼谪居黄州时所写,当时作者四十 七岁,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已两年余。 苏轼由于诗文讽喻新法,为新派官僚罗织 论罪而被贬,心中有无尽的忧愁无从述说, 于是四处游山玩水以放松情绪。正巧来到 黄州城外的赤壁矶,此处壮丽的风景使作 者感触良多,更是让作者在追忆当年三国 时期周瑜无限风光的同时也感叹时光易逝, 因写下此词。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课件

示例二:颔联展现了一个英勇胆大、武艺高强的英雄形象;(2分)“千骑
虏” “百重围”写出
,以反衬少年的胆大艺高。
(2分)“收” “出”一字表现了少年收服上千敌骑、冲出百重包围的高超
武艺。(2分)
送子由使契丹 苏 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竹轩诗兴 张镃(zī)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
竹轩诗兴 张镃(zī)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象
物形象的特征. (借助诗中意象。)
③知人论世,关注背景,结合情感进行分析。 (学会知人论世)
④借助重要词语或典故或虚写,运用想象,感知形象。
这首词中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是如何塑造的?请简要赏析。
苏轼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注】①水沉:指沉水香。古人用它来熏室内。
形象:词中塑造了一个娴雅、活泼,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女子形象。 手法:①上片用环境描写烘托人物:琴棋、熏香之家写其情趣雅致,绿槐高柳 的庭院写其性情沉静。
②下片用细节(动作)描写表现人物:赏雨赏花写其兴奋好奇,纤手弄 泉写其活泼天真。
布置作业
野 歌(李贺)
本读前六句是怎样运用对比手法勾勒精卫形象的?请简要分析。 1、“终年”与“寸诚”对比,表现了决心之坚; 2、细石与大海对比,表现了抱负之大; 3、任务重与性命轻对比,表现了命运之悲。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之形象鉴赏+课件

杜甫形象:生活贫苦、热情真诚、率真纯朴的诗人形 象。 曹操形象:求贤若渴、惜时如金、具有一统天下理想 的志士形象。 陆游形象:客居京城、百无聊赖、落寞孤独、看透世 态炎凉、始终矢志不渝的爱国斗士形象。 李清照形象:天涯沦落、形影相吊、漂泊孤独的女子 形象。 周瑜形象:年轻有为,从容闲雅,雄才大略的儒将形 象。 劳动者形象:辛勤劳动,吃苦耐劳、以农事为重的农 民形象。 士兵形象:渴望建功立业、力竭苦战、不畏生死、不 顾荣誉、思亲念家的战士形象。 离人形象:思家念亲、感慨时光流逝青春不再,归家 遥遥无期的孤独寂寞的离人形象。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插秧歌杨万里 宋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兜鍪蓑 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 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声声慢·寻寻觅觅
李清照 】宋
[答案] 琵琶女 年老色衰 沦落江湖 作者(白居易) 怀才 不遇 沦落江湖 忧愁痛苦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 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 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4.2024年全国三套试卷均未涉及形象内容,属于轮考题型。
人物形象p247
古典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往往以片段的形式表现出来,它可以是人 物的一个眼神、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是 一个典型的细节。因此,鉴赏人物形象应以人物(肖像、行动、语言、 神态、心理)、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为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8: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 合两首诗加以分析。
寻诗绝句 陈与义
楚酒困人三日醉, 园花经雨百般红。 无人画出陈居士①, 亭角寻诗满袖 乔木峥嵘明月中。
注:①居士:指文人 雅士。②山瓢: 天然粗陋的酒器。
答:诗中陈居士的特点是行为洒脱,情趣高 雅。(步骤一)“楚酒困人三日醉”和 “爱把山瓢莫笑侬”两句看出陈居士爱喝 酒,因此应是个洒脱不羁之人。而“亭角 寻诗满袖风”“醒来推户寻诗去”刻画了 一个热爱沉迷于诗歌创作的高雅居士形象。 (步骤二)
古代诗歌鉴赏之
人物形象
学习目标
1.了解常见诗歌人物形象类别
2. 学会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
3.掌握解答诗歌人物形象鉴赏题 的答题模式
人物形象鉴赏题答题模式
(1)步骤一:概括塑造了怎样的形象(身份、 性格) (2)步骤二:结合诗句分析形象的基本特 征(性格是如何展现的) (3)步骤三:指出塑造形象有什么意义 (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例10:上片刻画了词人怎样的自我形象?运用了 什么手法?
鹧鸪天•酬孝峙①[清]钱继章
发短髯长眉有棱,病容突兀怪于僧。霜侵雨打寻常事 ,仿佛终南石里藤。 闲倚杖,戏临罾②。折腰久矣 谢无能。熏风③未解池亭署,捧出新词字字冰。
【作者简介】钱继章,字尔斐,号菊农,浙江嘉善人。明崇祯九年(1636) 举人,明朝曾为官,人清不仕,撰有《菊农词》。 【注】①孝峙:王屋,字孝峙,浙江嘉善人,明末文学家。②罾:用竹竿做支 架的方形渔网。③熏风:东南风。
答:诗卷、杏花可见诗人情趣高雅,因想念去 探望多病的禅伯和固穷的儒先,表现出诗人对 友情的珍视。而纶巾鹤氅是诗人对自己着装的 描绘看得出他风流潇洒,风度翩翩。(步骤一)
因此,这首诗中刻画了一个情趣高雅、珍 视友情而又风流潇洒的文人雅士形象。(步骤 二)
表现出诗人的高雅情趣及对友情的珍视。 (步骤三)
例2、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夜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答: 本诗刻画了一个因在客栈中过节而思念 家乡亲人的形象。(步骤一)
前两句写冬至佳节,诗人远在邯郸的客 店里,抱着双膝坐在灯前,只有影子与自己 相伴。三四两句落笔家人,推想家中亲人今 天相聚到深夜,谈论着“我”这个远行人。 (步骤二)
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之感和思乡之情。 (步骤三)
例3、诗中刻画了一个怎样的蓑笠翁形象。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答:本诗刻画了一个远离世俗、孤傲清高的蓑笠翁形象。(步骤 一)从本诗前两句可知蓑笠翁是在一个极其寒冷的天气在江边垂 钓,四周山上已经没有飞鸟的踪迹,小路上也毫无人的踪影。通 过严寒的天气来衬托蓑笠翁的孤傲清高,不愿随波逐流。(步骤 二)诗人借蓑笠翁的形象表达了自己不愿随波逐流的情怀。(步 骤三)
例4、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
溪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注:林景熙,宋末诗人,具有强烈的民族 意识的志士,宋亡不仕。
答:本诗刻画了一个孤独寂寞的诗人形象。 (步骤一)
“独行穿落叶”,“独”和“闲”表明了 作者的孤独寂寞之情,只能藉“数”流萤以遣 闷,更显其寂寞无聊,悠长的渔歌和远处水面 上飘动着的若明若暗的灯火,倍添凄凉孤寂。 (步骤二)
• 1. 知人论世,关注人物背景、社会背景和创作背 景。
• 2. 从人物的肖像、神态、行动、语言、心理等角 度入手分析,关注反映感情的词语。
• 3. 注意环境(时间、地点、天气、周围景物)对 刻画人物所起的作用。分析诗中出现的具体景物 的含义,理解这些物象所承载的思想感情。
答:刻画了容貌病态怪异,性格坚忍不拔的词 人形象。一二两句写出了他头发短,胡须长 ,眉毛高耸,面带“病”容比那光头垂眉、 闭目参禅的和尚还怪异的模样。可是他的心 态却仿佛终南山石里一根蔓延的青藤,一任 严霜侵袭、暴雨击打,自己却等闲视之。正 表现了他坚忍不拔的特点。用外貌描写和比 喻突出性格。
分析人物形象应注意的几点
例9: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 并作简要分析。
送邹明府游灵武唐
贾岛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
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答:诗中邹明府形象的主要特点是: 清正廉洁。 (步骤一)三年县令任满离去,马依旧瘦弱, 随身相伴的还是那些书。如今冒雪远游,前 程艰险,单薄的衣衫哪抵得住透骨寒风。正 是通过这些细节的刻画,展现了邹明府至清 至廉的形象。 (步骤二)
表达了诗人心中旧君故国之思,国破家亡、 飘泊无依的无限伤感。(步骤三)
例5:请简要分析诗中诗人的形象特点。
怀天经、智老,因访之 陈与义 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苕溪绿向东。 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 西庵禅伯还多病,北栅儒先只固穷。 忽忆轻舟寻二子,纶巾鹤氅试春风。
【注】天经,姓叶,名德;智老,即大圆洪智和尚。诗中“禅指 大圆洪智,“儒先”指叶天经。
例6:请问陆鸿渐是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 简要分析。
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
答:陆鸿渐是一个远离世俗、寄情山水、洒脱 放达的隐士形象。(步骤一)
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 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最后两 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 陆鸿渐的潇洒放达。(步骤二)
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他 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步骤三)
例7:请结合诗中五、六句谈谈诗人塑造了怎样 的自我形象?
寄李儋元锡
韦应物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答:诗中五、六句塑造了一个正直,但面对现 实处境而无可奈何,向往归隐的地方官吏形 象。(步骤一)第五句既说明了自己的多病 羸弱,又表达了归隐田园之意向;第六句表 达了身为地方官吏却不能解除人们疾苦的惭 愧之情。(步骤二)其表现出诗人作为官员 进退两难、有志无奈的矛盾。(步骤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