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上海历史变迁201444页PPT

合集下载

上海历史

上海历史

4.租界的评价 影响 租界的评价(影响 租界的评价 影响): 租界的辟设使上海成为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个缩影 成为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个缩影. 租界的辟设使上海成为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个缩影
①华洋杂居的局面改变了租界中基本只有西人的历史,而工部局的建立 华洋杂居的局面改变了租界中基本只有西人的历史, 以及以后其各种下属机关的陆续设置,最终导致了租界完全脱离中国政 以及以后其各种下属机关的陆续设置,最终导致了租界完全脱离中国政 府的行政治理范围而取得了一种独立地位。 府的行政治理范围而取得了一种独立地位。中国政府只能虚拥土地主权 之名,至此租界成为了所谓 国中之国” 成为了所谓“ 之名,至此租界成为了所谓“国中之国”。 由于租界不受中国政府管辖,一些来自欧美国家的“冒险家” ②由于租界不受中国政府管辖,一些来自欧美国家的“冒险家”来到上海 淘金,其中亦有不少恶性昭著的违法分子,因此上海也被称为“ 淘金,其中亦有不少恶性昭著的违法分子,因此上海也被称为“冒险家的 乐园” 乐园”。
上 海 是 一 座 长 江 江 水 带水 带 来 的 城 市
上 海 是 一 座 长 江 江 水 带 来 的 城 市
上 海 是 一 座 长 江 江 水 带 来 的 城 市
上 海 是 一 座 长 江 江 水 带 来 的 城 市
上 海 是 一 座 长 江 江 水 带 来 的 城 市
单元四 上海历史的变迁 15课 开埠之前的上海 课 第16课 近代上海市政的变迁 课 第17课 近代上海的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 课 第18课 近代上海文化的发展 课 第19课 发展中的新上海 课 单元学习线索: 单元学习线索: (1)以整体时序反映上海的历史变迁 (通论) ) 整体时序反映上海的历史变迁 通论)

上海城市介绍PPT

上海城市介绍PPT

三 当地特产
生煎馒头
上海称包子为馒头,因此,生煎馒头实为生煎包子。生煎馒头可以说是土生土长的上海点心, 据说已有上百年的历史。生煎用的是半发酵的面粉报上鲜肉和肉皮冻,一排排地放在平底锅 里油煎,在煎制过程中还要淋几次凉水,最后撒上葱花和芝麻就大功告成了。其底部色金黄、 硬香带脆,馒身白色,软而松,肉馅鲜嫩稍带卤汁,咬嚼时还有芝麻或葱的香味。
旅游 胜地
世市申上 界、,海 一超国市 线大家, 城城中别 市市心称 。,城沪

一二 三四
历特当民 史色地俗 故景特文 事点产化
春秋战国时期,上海是楚国春申君黄歇的封邑,故别称为“申”; 晋朝,因渔民创造捕鱼工具“扈”,江流入海处称“渎”,因此松 江下游一带被称为“扈渎”,以后又改“扈”为“沪”,故上海简 称“沪”。
一 历史故事
沪渎垒修建
古代吴淞江下游居民多以捕鱼为业,故称古吴淞 江下游为“沪渎”,东晋吴国内史(太守)虞潭 曾修沪渎垒,以防海寇,后袁山松又加以增筑, 故址在青浦区旧青浦西。
一 历史故事
上海镇设立
南宋绍熙四年(1193)至咸淳三年(1267)间 正式设上海镇,并设市舶务。 元初设置市舶司, 至元廿九年(1292),划华亭县东北境设上海 县。
四 民俗文化
海派黄杨木雕
木雕艺术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黄杨木雕以其紧密、坚韧的木纹成为理想的雕刻材料,有 “木中象牙”之称。海派黄杨木雕20世纪30年代在上海徐汇区初步形成,经过初步形成期、 风格的形成期、风格的成熟期和鼎盛、继承发展期,发展至今,形成了成熟的海派雕刻艺术 风格,有着鲜明的海派艺术特色和艺术价值。20世纪30年代,上海开埠以来,徐汇区曾是法 租界区,多元文化和艺术在此交流融会。
二 特色景点

开埠之前的上海

开埠之前的上海

第四单元上海历史的变迁绪言导读:提炼关键词远古:从距今5000年前的崧泽文化开始,上海地区已有了文明的雏形;元明:经过元明时代的设县建城,上海初步具备了城市的框架;清中期:至清中期,上海已发展成为“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鸦片战争:鸦片战争迫使上海开埠,西方列强的入侵形成了“国中之国”——租界,租界既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社会的缩影,也在客观上将上海推向世界。

清末到民国:从清末到国,上海的市政、城建、经济、化在近代社会的大变局逐步发展;新中国:新中国的建立开始了上海发展的新纪元,计划经济时期上海发挥了全国经济中心和工业基地的功能;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做出了重要贡献;改革开放以来:改革开放以来,上海抓住浦东开发的发展机遇,以“四个中心”(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建设为目标,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辉煌成就;2010年:2010年世博会的举办进一步提升了上海的发展层次,扩大了上海的影响力,上海的明天将更加美好。

第15课开埠之前的上海考纲要求:设县(A)重点: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上海开埠之前城市格局形成的关系导入:本课内容呈现两大特点:一是时序性强,跨度大——从代表上海地区文明起源的崧泽文化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上海城市的初步形成;二是生产力的发展始终贯穿在整个上海历史变迁的过程中,成为推动其发展变迁的动力,前者是明线,后者是暗线一.崧泽文化(考古证史)1.时间:新石器时代2.性质:继承马家浜文化并向良渚文化过渡的文化遗存3.特点:种植农业、饲养家畜等4.意义:表明上海地区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出现了文明的雏形。

●根据人类制造工具的历程,考古学研究将人类早期历史划分为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石器时代又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崧泽文化遗存属于新石器时代。

●崧泽文化告诉我们:材料有第一手、第二手之分和原始、非原始之别,文物遗迹与遗址属于第一手材料,是原始材料,是历史研究最可信的材料;从材料中提取历史信息、得出历史结论的方法,叫论从史出;材料表明生产力的进步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第四单元 上海历史的变迁

第四单元 上海历史的变迁

4、近代上海经济——近代民族工业中心 近代上海经济 近代民族工业中心 19世纪末 世纪末, 19世纪末,上海经济的主流是以外贸为主导的贸 易导向性经济。 易导向性经济。 依托繁荣的对外贸易,上海民族商业资本迅速积累。 依托繁荣的对外贸易,上海民族商业资本迅速积累。 在洋货行销的刺激下,约在19世纪80年代, 19世纪80年代 在洋货行销的刺激下,约在19世纪80年代,上海诞 生了仿洋机制品工业,并进一步孕育了民族工业的创 生了仿洋机制品工业, 一大批面粉、棉纺织、火柴、卷烟、 建。一大批面粉、棉纺织、火柴、卷烟、肥皂等民族 资本工厂纷纷建立 5.市民生活 5.市民生活——石库门建筑 市民生活 石库门建筑 石库门建筑脱胎于江南传统民居,又加入了西式 石库门建筑脱胎于江南传统民居, 建筑元素。因其以石料作门框, 建筑元素。因其以石料作门框,配以黑漆厚木门故称 石库门” “石库门”——衍生出非常具有上海特色的石库门弄 衍生出非常具有上海特色的石库门弄 堂文化
19世纪的上海外滩 19世纪的上海外滩
法国冒险家描述当年的外滩: 法国冒险家描述当年的外滩:“ 不计其数的污 水沟和小河纵横交错,到处是坟墩 。 水沟和小河纵横交错 , 到处是坟墩。低矮肮脏的 茅屋,是竹子和干泥搭成的破棚子。 茅屋,是竹子和干泥搭成的破棚子。”
19世纪末开始, 19世纪末开始,上海外滩各国租界区 世纪末开始 管理机构、银行、 管理机构、银行、旅馆等纷纷在此建造 它们的体面建筑。 它们的体面建筑。这里原来驻有英国的 汇丰银行,当时的英国人称它是" 汇丰银行,当时的英国人称它是"从苏伊 士运河到白令海峡最华贵的一幢建筑"。 士运河到白令海峡最华贵的一幢建筑"
古代上海: 古代上海:
1.崧泽文化 青浦崧泽村, 1.崧泽文化——青浦崧泽村,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 崧泽文化 青浦崧泽村 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 上海文明的雏形; 上海文明的雏形; 2.上海设县:唐朝出现第一个县级治所——华亭县 2.上海设县:唐朝出现第一个县级治所 华亭县 上海设县 元朝正式设置上海县

第四单元上海历史的变迁

第四单元上海历史的变迁

• 租界是指两个国家议订租地或租界章程后,在 其中一国的领土上为拥有行政自治权和治外法 权(领事裁判权)的另一国设立的合法的外国 人居住地。
(3)租界对近代中国双重影响: • 侵犯中国主权(形成国中之国); • 传播近代西方工业文明(如:城市建筑与管理、 司法制度、文化教育); • 革命党人反清之地。
三、近代上海的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

上海租界时间表 1840年6月 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 1842年6月 英军攻入上海 1842年8月 《中英江宁条约》(《南京条约》)签定上海成为“五口通商”的口岸之一 1843年11月14日 英国首任驻上海领事GEORGE BALFOUR宣布上海于11月17日正式开埠 1844年7月 《中美五口通商贸易章程》(《望厦条约》)签定 1844年10月 《中法五口通商贸易章程》(《黄埔条约》)签定美国及法国获得与英国相似的在 华特权。 1845年11月29日 《上海土地章程》公布,正式确定了第一块租界的范围,计830亩(约553278 平方米) 1848年11月 英国将租界面积扩大至2820亩(约1879812平方米) 1848年 美国开始在虹口地区购地,造成租界事实 1849年6月 法国建立租界,面积986亩(约657267.6平方 米) 1854年7月11日 成立租界行政委员会(EXECUTIVE CMMITTEE),不久更名为市政委员会 (MUNICIPAL COUNCIL)中文名为工部局 1857年 法租界成立“管理道路委员会” 1861年 法租界成立“管理道路委员会” 1862年 美英租界合并 同年 法租界“管理道路委员会”更名为“公董局”(CONSEIL MUNICIPAL),职能与工部 局相似 同年 大英自来火房(英商上海煤气股份有限公司)筹建,于1865年供气. 1881年 英商上海自来水公司成立,1883年供水. 同年 上海大北电报公司开始兼营市内电话业务.1882年由英商德律风公司接办. 1882年 英商上海电光公司成立 1893年 美英租界面积扩展至10676亩(约7116621平方米) 1899年 美英租界正式更名为“上海国际公共租界”(INTERNATIONAL SETTLEMENT OF SHANGHAI),并再次扩展到33503亩(约22333099平方米)。 同年 法租界扩展至2135亩(约1423191平方米) 1914年 法租界扩展至15150亩(约10095990平方米) 1941年12月 日军占领公共租界,不久,美英和法国向中国

高三历史第四单元上海历史的变迁课件

高三历史第四单元上海历史的变迁课件

硬木路面。1906年,江西路以东的南京路上出现了上海第一条用铁藜木块
铺筑的路面。1910年,铺筑柏油马路的试验也开始在其他路段进行。而与
此同时,租界的桥梁由木桥、铁桥向钢桥、水泥混凝土桥转变;租界的路
灯逐渐用白炽灯取代弧光灯。
16
1898南京路
20世纪初南京路
19世纪40年代南京路
17
四 引领风气的市民生活
• (3)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特点 扩展:继昌隆缫丝厂(广东)
• 产生在沿海地区、多以轻工业为主
• 资金少、规模小、技术薄弱,对封建主义与外国资本主义
• 既有反压迫要求,又有一定依赖性。
• 4、城市建设的推进
• 公共道路系统:土路→碎石路→柏油路
• 城市供水网络:19世纪60年代开始筹建
14
陈熙元于50年代初至上海,不久成为著名的“丝 通事”,并自设裕昌丝栈,事业不断发展,被誉为 “中西丝商依之如长城”。刘镛也是刚“甫冠”即 与同邑邢赓星合资设正茂及恒顺丝经行,“不数年 而业大起”,后独自设立刘贯记丝栈,至同治初年 “已埴财数十万,号巨富”。上海开埠后经营生丝 外销的丝栈、丝号基本上由湖州帮所创设。在18 76年上海的75家丝栈、丝号中,湖州帮开设的 就达62家之多。
15
工部局成立之前,道路码头委员会已在英界开始了近代上海的道路建设,
但所筑之路不仅只限于界路(今河南中路)、外滩、花园弄(今路。
到1865年,一张由26条道路组成的英界干道网已具雏形,绝大部分道路
用碎砖铺筑路面,主要干道开始铺设花岗碎石。人行道、煤气路灯先后出
第四单元
上海历史的变迁
1
— 开埠前的上海(古代上海) • 1、崧泽文化 • 距今约5800—4900年,属新石器时期 • 生产方式:种植农业,饲养家畜等 • 意义:表明上海地区在新石器时代已出现文明的雏形 • 2、上海设县 • 春秋属吴、战国先后属越、楚 • 唐朝天宝十年(751年)设华亭县 • 南宋末年,上海镇兴起 • 元朝在上海设市舶司,后正式设置上海县 • 明朝,建筑城墙,奠定了开埠前上海城市的基本格局

Changes in Shanghai(上海的变化)英语ppt课件

Changes in Shanghai(上海的变化)英语ppt课件
• 5.What jobs did the people do many years ago?
• 6.What jobs do the people do now?
• 7.What can we see in the museum?
最新版整理ppt
5
Do you now?
• Oriental Pearl TV Tower was completed in 1995. Height of 468 meters. The design style of the five spheres of different heights.
investment of 45, billion RMB, creating the largest record in the history of World Expo.
• 世博会将首次在中国举办 • 在5月1号到10月31号 • 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世博会总投 • 资450亿人民币,创造了世界博览会史上最大规模记录。
最新版整理ppt
4
question
• 1.What Shanghai many years ago?
• 2.What is Shanghai now?
• 3.Did many people live in Shanghai many years ago?
• 4.Do many people live here now?
最新版整理ppt
7
Changes in Shanghai
unit three
最新版整理ppt
1
Many years ago
Many years ago,Shanghai was a small town. Only a few thousand people lived here .Many people were fishermen and farmers.

中国历史疆域漂变 上海地区的变迁

 中国历史疆域漂变 上海地区的变迁

中国历史疆域漂变上海地区的变迁中国历史疆域漂变上海地区的变迁中国历史疆域的漂变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其中涉及到许多地区的变迁。

而上海作为中国重要的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其地区的演变更是一个引人注目的案例。

本文将介绍上海地区的漂变,从古代到现代,展现出上海在中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和不断发展变化的轨迹。

1. 上海的古代起源上海地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大约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当时,上海地区是一个以捕鱼和筑驻地为生的原始部落。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部落逐渐形成聚落,并发展成为农业定居点。

2. 上海的近代变迁19世纪初,近代工业革命的冲击迅速传播到上海地区。

英国人于1843年强迫中国政府签署《南京条约》,使上海成为通商口岸,并开放对外贸易。

此后不久,许多西方国家的殖民地在上海设立了租界,使这个城市成为中国最大的外国居住者和商业中心之一。

到了20世纪初,上海迅速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经济和金融中心,许多外国公司和企业来到上海,使其成为国际大都市。

3. 上海的现代变化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上海成为中国的一部分,而租界则被取消。

然而,上海依然保持着其在中国的经济和文化领域的重要地位。

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出使上海成为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试验基地。

自那时以来,上海迅速发展,经历了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巨大变化。

4. 上海的未来展望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地位将进一步巩固。

上海将继续推进城市建设和现代化进程,并利用其地理位置和经济优势,进一步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

同时,上海也将继续保护和传承自身的历史文化遗产,成为世界各地游客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窗口。

总结:上海地区的漂变是中国历史疆域演变的一个缩影。

从古代起源到近代变迁,再到现代的发展,上海经历了世界历史的变迁,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中国未来的发展中,上海将继续发挥其独特的优势和潜力,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上海的区域历史变迁

上海的区域历史变迁

上海的区域历史变迁上海的区域历史变迁来源:网络、作者:张建华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世界著名的港口,上海发展至今日,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在上海市中部有一条偏西北??东南走向的远古时代的自然堤,谓之冈身,即今天的金山、闵行、奉贤、嘉定一线,它就是古时的海岸线。

冈身迤西有古文化遗址29余处,内有距今6000年的马家浜文化和距今4500年的良渚文化。

古代上海地区,湖荡成群,河港交叉, 一条浩浩荡荡的大江从太湖向东奔腾而过,投向浩瀚的大海。

这条大江就是现今的苏州河,古称松江、吴松江、吴淞江等。

商末,周族的太伯等来到苏南建立勾吴,上海即在吴的东境。

吴的第19代主寿梦在今松江县始建华亭,这里成为贵族们狩猎垂钓之所。

战国时期,上海属于越国。

公元306年越国被楚国所灭,楚国春申君封江东,当时的上海在它的封地之内。

由此“申”成了上海市的别称。

秦建郡县制后,上海地跨娄、由拳、海盐三县大部分,三县县治在今上海境内。

汉代的上海地区,据最近在佘山广富林村考古发现,曾诞生了相当于大都市才会出现的建筑遗址。

三国时期,泸江太守陆康,则谴陆逊把陆氏家族从郡城苏州迁到今黄浦上游的华亭谷。

后陆逊因战功封华亭侯,又晋封娄侯,建庄园,辟墓地,令松江变得相当繁华,至今,该地区仍留有普照寺等遗址。

后上海地区郡县建制变迁频繁,娄县演变为今江苏省的昆山,由拳、海盐成为今浙江省的嘉兴和海盐。

唐代,浦东已成陆,崇明已涨出沙洲。

今浦东严桥在考古发掘中,曾发现唐代的陶片,说明当时该地已是小渔村。

天宝十年,分三县地置华亭县,治所在今松江县,建有城池。

但唐代上海地区最繁华的区域是青龙镇,它是吴淞江下游的起点,称为“沪读"。

它水深域广,阔达二十里,是对外贸易进出的港口,到宋代更见繁盛,当时人作《青龙赋》,说:“市廛杂夷夏之人,宝货当东南之物”。

这里的夷主要是指日本和朝鲜人。

当时,今天的上海市区只是吴淞江下游支流上海浦旁的一个渔村,早期的上海就是在上海浦边发展起来的。

第四单元-上海历史的变迁-复习ppt课件

第四单元-上海历史的变迁-复习ppt课件

文化的发展 石库门建筑
2
知识点回顾
知识点1 开埠前的上海
(一) 崧泽文化 1、发现: 1957年,青浦县(青浦区)崧泽村
2、特征:新石器时代遗址;继承马家浜文化并向良渚文化过渡的文化遗 存 3、地位:上海出现文明的雏形
崧泽文化三口瓶
3
知识点回顾
知识点1 开埠前的上海
(二)设县 1、春秋、战国:先后属吴、越、楚 2、秦汉以后:分属昆山、海盐、嘉兴诸县
2、外贸导向型的经济: 当时上海集中了数量众多的洋行、银行、钱庄、栈号等 商业贸易组织和机构。但是,直到19世纪末,上海经济的主流还是以外贸为主导 的贸易导向性经济。
3、民族工业的新发展: 依托繁荣的对外贸易,上海民族商业资本迅速积累。在 洋货行销刺激下,约19世纪80年代,上海诞生了仿洋机制品工业,并进一步孕育 了民族工业的创建。一大批面粉、棉纺织、火柴、卷烟、肥皂等民族资本工厂纷 纷建立。 20世纪30年代中叶的上海跻身于东亚以至世界大都市的行列
(2)依据所学知识,在租界内上海丧失了哪些“主权”?(2分) 答案:领土主权、司法主权、行政主权等。(2分)
(3)你是否同意开埠及租界在客观上促进了上海“城市近代化”,用史实证明。(4分) 答案:同意。上海逐渐建立起公共道路系统;交通工具也经历了从人力车到电车的变化; 公共照明系统、城市供水系统等渐成规模。(4分)
D.京师同文馆
15
例题练习
7、上海华界开始由城厢内外自治公所管理。对该机构的理解错
误的是( C )
A.该机构是由清朝政府授权并建立起来的地方自治总机关
B.该机构的出现开创了中国传统地方政治制度改革的起点 C.该地方自治是在清政府监督下进行并行使地方政府职权 D.城厢内外自治公所的权力来自于清政府让渡的部分权力

第四单元__上海历史的变迁1.

第四单元__上海历史的变迁1.

洋务重镇
民族资本主义 19世纪后 (1)1869年,方举赞在上海开设发昌机器厂; 发展的“乐土” 期 (2)19世纪80年代,诞生仿洋机制品工业;
(3)1897年,夏翠芳创建商务印书馆; 西学东渐的 “窗口” 19世纪后 (1)促进西书的翻译与出版; 期到20世 (2)推动报刊业的繁荣; 纪初 (3)进步思想宣传阵地;
被迫的开放:上海沦为西方资本主义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产地,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客观上:使上海从此与国际和国内市场的经济联系空前活跃,推动中国对外贸易重心逐渐 从广州转移到上海,促进上海经济发展;同时也促进了上海城市的近代化
总之,在民族的屈辱之中,上海最终走出早先与世隔绝状态
3、上海租界的市政:
建立依据: 按照土地章程,租界作为西人居留地,实行华洋分处原则,即华人可以 到租界里进行买卖交易,但不得入内租地、造房、租房、居住; 1853年上海爆发小刀会起义,清政府为切断居民与小刀会联系,强令居民迁徙, 迫使大批难民流入租界,造成租界内事实上的华洋杂居
(3)现代上海:上海历史发展的新纪元 重点和难点: 将上海历史的变迁作为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的折射点来学习
古代上海
历史时期 唐朝以前 唐朝时期 行政归属或设置
春秋属吴;战国后属越、楚; 秦汉以后分属昆山、海盐、 由拳、娄县、嘉兴诸县 华亭县(天宝年间出现第一 青龙镇踞江瞰海的优越位置, 个县级治所) 为内航海运提供优越条件, 经济非常繁荣。 青龙集镇 南宋末年为上海镇 青龙镇衰弱,上海浦迅速发 展。
上海历史的发展变迁
单元导读:
上海历史发展基本脉络: (1)古代上海: 崧泽文化——上海文明的雏形; 唐朝和元朝——★上海设县: 明朝——建城:初步具备城市框架 清中期——“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 (2)近代上海: 鸦片战争后——开埠,建立租界;成为近代中国半殖民地社 会的缩影,客观上将上海推向世界

上海历史变迁

上海历史变迁

上海历史的变迁
古代上海:设县
南宋末年:上海镇
元代:上海市舶司
1291年正式设上海县 隶属松江府
近代上海的市政变迁(1840—1862年)
一、上海开埠:1842年《南京条约》,上海辟为通商口岸; 1843年,正式开埠。
二、租界辟设:依据《虎门条约》,1845年订立《上海租地章程》, 内容涉及租地办法、范围、使用界定、市政管理原则等,宣告英租界 辟设。依据片面最惠国待遇,美租界、法租界辟设。
三、由华洋分处到华洋杂居: 1853年前,华洋分处,华人可到租界买卖交易,但不得在此居住; 1853年小刀会起义,清政府强令居民迁徙,难民流入租界,华洋杂居 。
四、租界市政机关的产生:1854年,英法美三国领事单方面修改租 地章程,成为租界市政的法律基础。7月,市政机关“市政委员会” (Municipal Council)正式产生,中文翻译为工部局,实际上就 是租界的市政府。此后,各种下属机关陆续设置,最终形成了“国 中之国”。 法租界成立“公董局”。
3、经过十几年的开发,浦东已经建成为一座外向型、多功能、 现代化的新城区,初步建立起了国际经济、贸易、金融、航运 中心的基本框架,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成为上海重要的经 济增长极,成为中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和取得显著成就的重 要标志。
百年中国看上海
近代以降,西方殖民者的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上海被辟 为通商口岸。至此,上海成为了近代中国重要的历史舞台,她的 近代化发展既是不平等条约的冲击和西学东渐大潮拍打下近代中 国社会变迁的一个缩影,同时也对近代中国社会的艰难转型起到 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引领着近代中国的前行。
福州路原名布道街,上海外滩以西的一条支马路,原是上海公 共租界中区的一条著名街道,俗称四马路。1843 年,在此创 办了中国第一个出版机构——墨海书馆。此后,这成为中国文 化出版业之重地,云集了中华书局总店、大东书局、世界书局、 黎明书局、文化书店、光明书局、上海书店、上海书报杂志社、 中国图书杂志公司、中国文化服务社以及中央书店等等靡不胜 数。它同时也是中国现代报业的重镇,拥有《申报》、《新闻 报》、介绍风花雪月的上海滩小报《晶报》、《苏报》、《神 州日报》、《中央日报》、《文汇报》等。还有造型别致《时 报》馆,内有康有为、梁启超授意创办的大型日报社,主张立 宪,介绍欧美文化。

第四单元:上海历史的变迁

第四单元:上海历史的变迁

第四单元:上海历史的变迁一:选择题:1、上海历史悠久,早在1986年就被国务院颁布为38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上海出现文明雏形大约是在A、旧石器时代B、新石器时代C、父系氏族D、母系氏族2、唐朝天宝年间,隶属于华亭县的青龙镇与国内外贸易均很发达,素有“小杭州”之称。

青龙镇经济繁盛的主要原因是A、踞江瀚海的位置提供了优越的航运条件B、政府设立市舶司提供了有利政策扶持C、时为全国最大的棉纺织业中心提供原料D、政府设立的江海关为其发展提供契机3、作为上海外滩标志性建筑之一的海关大楼,竣工于1927年,已历经近百年的风风雨雨。

清政府在开放海禁后,最早设立海关的皇帝是A、顺治帝B、康熙帝C、雍正帝D、乾隆帝4、“邑之民业首籍棉布。

家之租庸,服食、器用、交际、养生、送死之费,胥(都)从此出。

”(《康熙松江府志》)这反映出松江地区A、棉纺织业发达B、小农经济的吕盛C、商品经济的发展D、资本主义的繁荣5、1876年葛元熙《游沪杂记》所言:“向称天下繁华有四大镇,曰朱仙,曰汉口,曰景德。

自香港兴而四镇逊焉。

”“上海兴”是在下列哪次战争之后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中日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6、清朝咸丰年间《夷场行》中写道:“人间何地无沧桑,平填黄浦成夷场;高高下下嘘蜃气,十十五五罗蜂房;青红黄绿辩旗色,规制略似棋枰方。

……”揭露了列强()A强建租界 B割占香港C攫取领事裁判权 D强迫开放通商口岸7、上海公共租界内的市民因不满市容管理混乱,决定向公共租界的市政管理当局递交意见书。

他们应该把意见书递交给A、工部局B、巡捕房C、公董局D、上海道台8、租界作为西人居留地,实行的是华洋分处原则,后由于何种因素使得租界出现华洋杂居的局面A、《上海土地章程》的订立B、小刀会起义的影响C、城厢内外自治公所的成立D、市政委员会的建立10、从《上海县竹枝词》中,可以知道许多古代的节日习俗,其中与端午节相关的是A.拜年未了接财神,爆竹通宵闹比邻B.月饼堆盘月样圆,南园向最盛香烟C.童儿接队放风筝,风卷纸钱灰满路D.浦江午日闹龙舟,红儿绿女沿滩看11..下图是一张上海某一历史时期的警官证。

第四单元 上海历史的变迁[原创精品]

第四单元 上海历史的变迁[原创精品]

石库门建筑
上海开埠:
1842年,《南京条约》,上海被迫开放。 1843年11月17日,上海正式开埠。
订立以《虎门条约》为主要依据的 《上海土地章程》
美、法两国也紧随其后相继辟设租界 租 界 ①华洋分处 按照土地章程,租界作为西人居 留地,实行华洋分处原则 市 租界的 ②华洋杂处 1853年,小刀会起义军占领上海县城,大 政 状况 批难民流入租界,造成事实上的华洋杂居。 管 ①1854年7月,英、美、法三国领事单方面修改 理: 租界的 管理 租界的 影响
元末乌泥泾(今闵行区华泾 镇)有一位心灵手巧的妇女, 她曾经旅居海南,后将那里 的纺织技术带回上海,并大 胆改革,将技术遍教当地妇 女。到明代,松江一带的纺 织品鲜艳美丽,花纹繁复, 成为全国棉纺织业中心。这 位妇女就是黄道婆。
文化遗址, 是上海迄今 为止所发现 的最早的文 化遗址。
楚国的 公子黄 歇封号 君。


青龙镇 崧泽遗址
黄 江 上海县

华亭县

春秋时期上海地区属于吴国,后越国灭了吴国, 楚国又灭了越国,这一区域先后曾归越国、楚国管 辖。楚国贵族黄歇被封于江南,称为“春申君”。 后“申”即为上海的简称之一。 古代上海人靠海为生,发明了一种捕鱼工具 — —“扈”。捕鱼时在海滨或河口插入竹栅,用绳编结 起来,涨潮时鱼群随潮涌入,落潮后渔人便去竹栅 里拾鱼。这种利用自然规律的捕鱼工具沿袭至今, “扈”字则在一用中被“沪”所替代,上海简称 “沪”即得名于此。
崧泽文化生产工具——石器
崧 文 化
陶器、玉器
上海建县
公元751年(唐天宝十年),上海地区属华亭县(现今 的松江区),范围北到今天的虹口一带,南到海边,东到 下沙。公元991年(宋淳化二年)因松江上游不断淤浅, 海岸线东移,大船出入不便,外来船舶只得停泊在松江的 一条支流“上海浦”(其位置在今外滩以东至十六铺附近 的黄浦江中)上,公元1267年(南宋咸淳三年)在上海浦 西岸设置市镇,定名为上海镇。公元1292年(元至元二十 九年),元朝中央政府把上海镇从华亭县划出,批准上海 设立上海县,标志着上海建城之始。

图说上海历史

图说上海历史

图说上海历史白渡桥至金陵东路的一段黄浦滩,因位于上海县城厢之外的浦滩,被习称为“外滩”。

它是上海都市的最初轮廓线,曾被称作黄浦路、扬子路、黄浦滩路,1945年改名为中山东一路。

外滩原是一片荒芜的浅滩,沿滩有一条狭窄的泥路,供船夫拉纤时行走。

滩的西边为农田,阡陌沟渠之间散布着星星点点的茅舍。

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英帝国主义在上海开辟租界前,首先划定外滩一带江面为其船只的“下锚地段”。

1845年11月29日,通过《上海土地章程》把外滩以西的830亩土地划为英租界。

此后,殖民当局便在李家庄(又名李家场,今圆明园路西南、北京东路近外滩的一段)建造英国领事馆(今外滩33号中国旅行社上海分社所在地)。

不久,英国领事馆的南边沿黄浦江一线,陆续出现沙逊洋行、仁记洋行、宝成洋行、旗昌洋行、天长洋行等洋行.临黄浦江的纤道,1848年被改造成18米宽的马路,并在马路东侧建造码头,堆栈、本行和船厂。

1854-1941年间,出现十余家外资银行和中资银行,成为上海的金融中心,有“东方华尔街”之称。

外滩的房屋开始时都是两层楼和三层楼。

由于建筑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实力的增长,出现多层和高层,式样五花八门,诸如英国古典式、英国新古典式、英国文艺复兴式亚细亚大楼(原上海冶金设计院)、上海总会(今东风饭店〕、汇丰大楼(原上海市人民政府大楼)、恰和大楼(今外贸局大楼)等、法国古典式、法国大住宅式、哥特式、巴洛克式、近代西方式、东印度式、折中主义式、中西掺合式等,被誉为“万国建筑博览”。

北起苏州河口的外白渡桥,南至金陵东路,全长约1700米。

无论是极目远眺或是徜徉其间,都能感受到一种刚健、雄浑、雍容,华贵的气势。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上海站2526272829探长使用卡片机拍摄30 探长使用卡片机拍摄31探长使用卡片机拍摄32探长使用卡片机拍摄33探长使用卡片机拍摄34 -1865年的外滩风景画35 这是一张1880年上海外滩的照片,目前照片上的楼房现在已经一幢都不存在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