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冠脉病变

合集下载

血清hs-CPR浓度和冠脉病变复杂程度的相关性

血清hs-CPR浓度和冠脉病变复杂程度的相关性
- ● ● l l - ● ■ ^ l l ■
a nR i oR r aphi c a l c h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I c or ona r y a t ne r os c l e r OS i S
L U0 C h u n — mi a o . GAO C h a o . CHE N Z h e n — f e i
安 徽 医 药
A n h u i Me d i c a l a n d P h a r m a c e u t i c a l J o u r n a l 2 0 1 3 Ma y ; 1 7 ( 5 )
・ 7 8 7・
血清 h s . C P R浓度和 冠脉 病变复杂程 度的相关性
关键词 : 冠心病 ; C R P ; 冠脉造影 ; G e n s i n i 积分
R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e e n h i g h s e n s i t i v i t y C- r e a c t i v e pr o t e i n l e v e l a n d
者, 按 照冠脉造影下冠脉病变复杂程 度将 所有患者分为单支病变组 ( n= 3 6 ) 、 双支 病变组 ( n=4 1 ) 、 多支病变组 ( n=2 8 ) 及对 照
组( n=3 5 ) 采用免 疫透射 比浊法测患者血清 的 h s — C P R水平 , 根据冠脉造影结果行 G e n s i n i 评分 。结果 相关 ( r = 0 . 3 1 4, P< 0 . 0 0 1 ) , h s C R P是 G e n s i n i 积分 的独立影响 因子 。结论 关性 , 对 冠心病患者的病变预测有较好 的临床意义 。 积分在不 同冠脉 病变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 且随着病变血 管支数 增加 而增 高 ( P< 0 . 0 1 ) 。血脂 、 h s C R P与 G e n s i n i 积分 呈显著 正 血清 h s — C R P浓度 与冠脉病 变程 度及危 险因素有相

冠状动脉病变的病理与诊断

冠状动脉病变的病理与诊断

冠状动脉病变的病理与诊断冠状动脉病变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

研究表明,冠状动脉病变伴随着血管壁的异常,如内膜增厚和斑块形成等。

然而,冠状动脉病变的病理与诊断并不简单,需要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和评估。

病理学是病理诊断的基础,通过对组织的形态和构造进行分析,可以揭示病变的本质。

在冠状动脉病变中,最常见的病理变化是血管壁的异常增厚,导致血管管腔狭窄和缺血。

这种增厚主要发生在动脉内膜层和中膜层,其中内膜增厚是病变最早出现的征象之一。

内膜增厚是由于内皮细胞的异常再生和过度增生形成的,同时也可能伴随着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等脂质物质的聚积。

此外,宏观上可见的斑块形成也是冠状动脉病变的重要特征之一。

斑块是由血管壁的细胞和胆固醇等物质沉积在动脉壁上构成,通常分为黄色斑、纤维斑和复合性斑等。

其中黄色斑是最为常见,其主要由胆固醇晶体、脂质单质和巨噬细胞等组成。

尽管病理分析可以揭示病变的本质,但是往往需要进行多种影像学检查才能得到准确的诊断。

与传统诊断方式相比,现代医学的影像学技术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目前,常见的影像学诊断技术包括心电图、血管造影、超声心动图、核素显像和计算机断层扫描等。

其中,计算机断层扫描(CT)是最常用的诊断技术之一,其可以非常清晰地显示冠状动脉的内在情况。

CT检查可以通过组织对放射线的吸收程度来获取血管图像,从而准确地检测冠状动脉的病变程度和位置。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与病变相关的影响因素。

其中,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等慢性病是冠状动脉病变的重要病因。

高血压可以导致血压异常升高、动脉壁应力过大,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发作的风险。

而高血脂会导致胆固醇等脂质物质在血管内聚积,最终导致动脉管腔狭窄和血流减少。

此外,糖尿病患者往往会出现胰岛素抵抗和高血糖等现象,这些现象会导致动脉硬化和心血管疾病的发作。

总之,冠状动脉病变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病理与诊断需要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和评估。

病理分析可以揭示病变的本质,而影像学检查则是一个重要的辅助诊断手段。

4例冠脉复杂病变的血管内超声表现

4例冠脉复杂病变的血管内超声表现
c o r o n a r y a r t e y r l e s i o n s we r e t r e a t e d wi t h i n t r a v a s c u l a r u l t r a s o u n d ,a n d t h e n t h e c l i n i c a l a p p l i c a t i o n v a l u e o f t h e i n t e r -

医学影像 ・
中 国 现 代 医 生2 0 1 4 年 3 月 第 5 2 卷 第 9 期
4 例 冠脉 复杂病变 的血管 内超声表现
陈 慧 斐 黄 河 曾 建 平
1. 湖南 省湘 潭市 中心 医 院心脏 中心 , 湖 南湘 潭
4 1 l 1 0 0 ; 2 . 湖南 省湘 潭市 中心 医 院心血 管 中心 , 湖南 湘潭
【 Ab s t r a c t 】Ob j e c t i v e T o a n a l y z e a n d d i s c u s s t h e r e s u l t s i n c o mp l e x c o r o n a r y a r t e y r l e s i o n s w i t h i n t r a v a s c u l a r u l t r a —
ease .
C H E N Hu i f e i HU A N G H e Z E N G j i  ̄p i ,  ̄
1 . T h e He a r t Ce n t e r o f Xi a n g t a n Ce n t r a l Ho s p i t a l i n Hu n a n P r o v i n c e ,Xi a n g t a n 4 1 1 1 0 0 ,Ch i n a ;2 . Th e Ca r d i o v a s c u l a r C e n t e r o f Xi a n g t a n Ce n t r a l Ho s p i t a l i n Hu n a n P r o v i n c e , Xi a n g t a n 4 1 1 1 0 0 ,C - 9 7 0 1 ( 2 O 1 4 ) 0 9 一 O 0 6 8 — 0 3

冠脉长病变的处理

冠脉长病变的处理
戒烟、均衡饮食、增加身体活动和控制体重 等措施有助于预防和治疗冠脉长病变。
2 药物治疗
包括血压药物、胆固醇降低药物和抗血小板 药物等,用于控制相关症状和减少风险。
介入治疗方法
冠脉成形术
将导管搭载球囊插入冠脉,然后 充气球囊来扩张堵塞部位。
支架植入
在成形术后,通过使用支架维持 冠脉的通畅,防止堵塞再现。
冠脉造影术
通过插入导管注入造影剂,以观 察冠脉狭窄和堵塞情况。
手术治疗方法
1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
通过移植其他血管,绕过冠状动脉病变的部位,恢复心肌供血。
2
心脏移植
用健康的心脏替换受损的心脏,适用于严重、难治性的冠状动脉疾病患者。
3
心脏辅助装置
植入机械装置辅助心脏功能,治疗心衰等冠状动脉疾病相关并发症。
预后评估
幸存率
初始幸存率较低,但随着治疗持续,幸存率逐渐 提高。
治疗效果
治疗可以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但需要定期 随访并继续保持治疗。
预防措施
定期体检
定期体检可以生活方式
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合理的运动和适当的休息,有助于预防冠脉长病变。
控制风险因素
冠脉长病变的处理
冠脉长病变是心脏疾病的常见形式,可以导致心肌梗死和心衰。本演示将介 绍病变类型,治疗方案以及预后评估。
病变介绍
1 形成原因
冠脉血管内不断堆积的脂肪和胆固醇形成斑块,阻碍了血液流动。
2 症状和风险因素
症状包括胸痛、气短和心悸,风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
3 检查与诊断
心电图、血液检查和冠脉造影可用于诊断冠脉长病变。
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
通过药物来降低胆固醇、血压 和抑制血栓形成,以减轻症状 和控制疾病进展。

3D-STI在ECMO辅助下复杂冠脉病变患者PCI术前后心功能评估中的应用

3D-STI在ECMO辅助下复杂冠脉病变患者PCI术前后心功能评估中的应用

引言国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城市人口老龄化等使得我国心血管疾病发展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心血管病因成为死亡原因首位,严重威胁国民健康水平[1]。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coronary Interventions,PCI)是目前治疗冠心病的最常用的方法,但对于部分复杂冠脉病变的患者仍有较高的死亡率[2-3]。

在行PCI术时,危重症冠心病患者往往会在操作中出现严重的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引发恶性心律失常等致命性并发症。

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是一种体外循环技术,可提供心肺支持,保证机体的血氧供应,《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16)》[4]中建议,在有条件时使用ECMO 等循环辅助设备,以降低危重症患者PCI的恶性事件发生率。

因此,术前、术后的心功能评估十分重要,在临床对冠心病的治疗中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Three-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3D-STI)是结合了三维超声心动图和二维斑点追踪技术的一种评估心3D-STI在ECMO辅助下复杂冠脉病变患者PCI术前后心功能评估中的应用王凤霞a,陶静a,燕建锋a,贾莉b,许中兴a,刘永国a,李国庆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 a. 心内科;b. 临床药研所,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摘 要] 目的 探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Three-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3D-STI)在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辅助下复杂冠脉病变患者PCI术前后心功能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纳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2018年4月1日至2020年2月29日收治的在ECMO辅助下行PCI术患者40例,记录和比较患者在不同时间节点下(术前、术后5 d、术后30 d、术后90 d)左心室整体应变情况指标(左心室舒张末容积、左心室收缩末期容量、左心室射血分数、心输出量、每搏输出量、左心室整体长轴应变值、整体圆周应变值、整体径向应变值、整体面积应变值)。

冠脉搭桥术仍然是复杂型冠脉病变的护理标准

冠脉搭桥术仍然是复杂型冠脉病变的护理标准

而 出现心衰或者其他脑血管问题 的风 险增加 6%。 8
该研究还发现 ,女性患者 中 AF和 由于心血管 疾病造成 的
然 而研究还发 现如果 医生对患有 A F的糖 尿 病 患 者 采 用 积 死亡之 间的关系 比男性患者中更加显著 。患有 A F的女性患者 的
极 的治疗方法 ( 在本研究 中研究 人员采用联合 降血压药物—— 死亡率几乎是没有 A F的女性 2倍 , 而在男性患者 中 , A 有 F的患 哌道普利和 吲达胺对 患者进行治疗 )那 么可 以降低患者 死亡或 者 比没有 A , F的患者死亡率高 5 %。 0
由心脏病造成的死亡率减少了 4 % 0 而 由心 电图 (C ) 0 5 %, E G 诊断的 好 的帮助作用 。 这些数据显示了对 A 定义的重要 性。 MI 对敏感度 A 发病率降1 5 。研究人员认为这一现在显示初级预防工作 和 专属性极 强的心肌坏死标记物 ( MI 氐了 0 % 肌钙 蛋白) 使用 的增加 , 以及 对 已经开始影响 A I M 的发病率了。 而需要住院治疗 的 A I M 发病率没有 A ” 一 定 义 ” 接 受 都 对 该病 的检 测 以及 报 告 有 所 影 响 。这 也 MI统 的
“Y T X研究 结果显示 了心脏病 学家 以 对 比了冠脉搭桥术( A G) C B 和使用药物洗脱支架 ( E ) D S 的经皮冠 对此研究发 表了评论 :S N A 状动脉介入 治疗 ( C ) P I的疗效 。 该研究的结果于 2 0 年 9月在德 及心脏外科医生在制定手术方案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所有 医学 中 08
发生相似的降低是因为 A I M 诊断生物标记物敏感度不断增强 例 就解释 了非 S 抬高 A 报告 的增加 。在过去 的 1 内患有 T段 MI 0年

经肱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冠状动脉复杂病变研究

经肱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冠状动脉复杂病变研究

W n zo g F io. n , H OBn . eat etfC ri aclr i ae G nrl o i l P B ln e-h n, UXa 一 og Z A ig h D p r n o ado su s s . eea s t e g m v aD e s H pao f i t
主垦

! 笪垦兰銎查
堡 旦笙 鲞笙 C i J v ae ad vs M d u , 1,o 4 o hn i B sd ri ac e, g 02V 1 , . E d C o A 2 .N 4
论著 ・
经肱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冠状动脉复杂病变研究
王世宏 ,张艳玲 ,郭文忠 ,付 晓红 ,赵冰
【 摘要】 目的 探讨经肱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 腔内成形 术治疗复杂冠状动脉病变 的可行 性。方法 将
10 患者随机 分为经肱 动脉途径 行经皮 冠脉介入 治疗 ( C )组 ( = 0 )和 经股动脉 途径行 P I 0例 PI n 5例 C 组
( = 0 )。对 比两组手 术成功率 、手术和 曝光时 间 、平 均住 院时间 、穿刺 部位并发症 和费用 。结果 n 5例 经肱动脉途径 和股动脉 的手术成功 率均为9 .0 80 %。两组 的透视 时间分别为 ( .9 .1) n ( .8 78 ±35 mi和 78 ±34 .3)mi ,手 术时 间分别为 ( 29±92)mi和 ( 25±9 1 n 4. . n 4. . )mi ,两组 比较无 统计学 差异 ( > n P 0O .5)。与经股动脉途径 组相 比,经 肱动脉组 的穿刺部位并发 症较低 ( P<00 .5),平 均住 院时 间较 短 ( P<00 . 5),平均住 院费用也较低 ( <O0 )。结论 对 于不适合经桡动脉途经治疗的复杂冠状动脉病 P .1 变 ,可以首选经肱动脉途径:C 治疗 。 PI

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复杂冠脉病变的临床研究

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复杂冠脉病变的临床研究

Th u c s a e s 9 . e S c e sr t swa 6 7
i r n r d a r u o a e t 8 2 n t a s a ilg o p c mp r d wi 9 . h
i r n f mo a r u P> 0 0 ) Th a e o o a o — n t a s e r lg o p( . 5 . e r t ft t lc r n
p ia i n ea e O p n t r fe r c d r n ta s a il r u sl s h n ta s e r lg o p ( l t s r lt d t u c u e a t rp o e u e i r n r d a o p wa e s t a r n fmo a r u c o g PG 0 0 ) C n l s n Tr n . 5 . o cu i o a— s a ilc r n r n ip a t a ih s c e sr t h ee t d c mp e o o a y d s a e p t n sa d t e c m p ia i n e a e o r d a o o a y a go ls y h s h g u c s a e i t es lc e o lx c r n r i e s a i t n h o l t s r l td t n e c o
组 (8 2 ) 比差 异 无 统 计 学意 义 ( >O 0 ) 9 . 相 P .5 。但 术后 与 穿 刺有 关 的 并发 症 发 生 率 , 动 脉 组 明 显 少 于股 动 脉 纽 ( < 0 0 ) 术 后 桡 P .5 ; 卧床 时 间也 明 显短 于股 动脉 组 ( G 00 ) 而桡 动脉 组 从 穿刺 开始 至指 引导 管放 置 成 功 所 需的 时间 长 于 经股 动 脉 组 ( G O 0 ) P .5。 P .5 。结

冠脉造影病变分级标准

冠脉造影病变分级标准

冠脉造影病变分级标准
1. 无病变:冠脉造影图像中未观察到任何病变或异常。

2. 临界狭窄:狭窄程度小于50%的局部性病变,未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

3. 中度狭窄:冠脉狭窄程度介于50%至69%之间,可能引起轻度血流动力学改变。

4. 重度狭窄:冠脉狭窄程度达到70%或以上,存在明显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可导致症状如心绞痛和短暂心肌缺血等。

5. 完全阻塞:冠脉管腔完全阻塞,血流无法通过,可能引起急性心肌梗死等严重病症。

6. 血管闭塞:冠脉完全闭塞,未见任何血流通过。

7. 术后:已经进行冠脉血运重建手术的区域,在造影图像中显示移植的血管或支架的位置。

8. 支架内再狭窄:原先植入的支架出现再次狭窄。

请注意,以上仅为一般的冠脉造影病变分级标准,实际评估和分级应根据医生的专业判断和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冠脉病变分型标准

冠脉病变分型标准

冠脉病变分型标准一、冠脉狭窄程度冠脉狭窄程度是评估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主要指标,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量化评估。

根据加拿大心脏协会(Canadian Cardiovascular Society,CCS)的分级标准,将冠脉狭窄程度分为四级:1. 无狭窄:冠脉管腔无狭窄,正常或小于25%狭窄。

2. 轻度狭窄:冠脉管腔狭窄小于50%。

3. 中度狭窄:冠脉管腔狭窄介于50%至75%之间。

4. 严重狭窄:冠脉管腔狭窄大于75%。

二、病变数量病变数量是指冠脉存在病变的支数,单支病变指仅有一支冠脉受累,多支病变指两支或以上冠脉受累。

三、病变部位病变部位是指冠脉病变的具体位置,常见的病变部位包括左冠状动脉主干(LAD)、右冠状动脉主干(RCA)和左前降支(LAD)。

四、血管重建情况血管重建是指为改善缺血心肌的供血而采用的各种血管重建措施,包括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CABG)等。

血管重建情况对评估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五、心肌缺血程度心肌缺血程度是指心肌缺血的范围、程度及对心肌功能的影响程度。

心肌缺血程度的评估对于制定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结果,可将心肌缺血程度分为三级:轻度、中度和重度。

六、心肌梗死病史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严重并发症,也是评估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心肌梗死病史包括既往心肌梗死史、心肌梗死家族史等。

七、家族史家族史是指患者直系亲属中是否存在冠心病、心肌梗死等疾病。

家族史阳性者提示存在遗传因素在冠心病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对评估患者预后有一定指导意义。

八、其他相关因素其他相关因素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种族、生活习惯、合并症等。

这些因素可影响冠心病的发病风险及严重程度,对制定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有一定指导意义。

复杂冠状动脉病变的介入治疗--冠状动脉瘤及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等

复杂冠状动脉病变的介入治疗--冠状动脉瘤及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等

( 东大 学附属省 立 医院 , 山 济南 202 ) 50 1
1 冠 状 动 脉 钙 化 病 变
血管同样大小且 同样重要 或分支血 管很重要且 必须植 入支 架以防急性闭塞 , 国际上基本认 同的建议是仅在主支 血管 内
植入 1 枚支架 , 然后采用对吻球囊扩 张术对 主一分血 管进 行
支架 植 入 前 应 进 行 充 分 的 球 囊 预 扩 张 。 冠 状 动 脉 旋 磨 术 可
担。
3 大隐静脉 旁路血管 ( V S G) S G又称为大隐静脉血管桥。文献报道 , 3 V 近 O多年来 , 每年约有 5百万患者进行外科冠状动脉再血管化治疗 , 结果
导致 上 百 万 人 患 有 S G病 变 。 A des 为 , 血 引 起 S G V n ra 认 缺 V
切术 、 准分子激光成形术 ) 血管 内超声 (V S 、 、 I U ) 血管 内镜 、
激光相 干断层显像 ( C ) 虚拟 组织成像 ( H) 弹力 图、 OT 、 V 、 温
度图( 热图像法 测斑块 温度 ) 近红外 光谱 法、 曼光谱 、 、 拉 血
管 内 M l 和冠 脉 内血管 镜 等技术 的应用 提 高了手 术成 功 i l
冠状 动脉造影显示 1 %的冠状 动脉病变 有不同程度钙 5
化, IU 而 V S检 查 则 显 示 钙 化率 达 8 % 。 18 年 , 国 A C 5 98 美 C/
A A报告 中指 出, H 中一重度 钙化病 变是导 致球囊 扩张 术失 败和血管急性闭塞的主要危 险因素 , 球囊不能充分扩张的严 重冠状动脉钙化病 变是支架植 入的禁忌 证。冠状 动脉 钙化
充分扩张 , 尽量不在主支 血管 内留下 明显 的残 余狭 窄 , 支 分

复杂冠脉病变介入治疗的临床意义

复杂冠脉病变介入治疗的临床意义
7m , 5 g 1次/3; 司 匹 林 ( 米 尔 , 1 阿 巴 阿斯 利


毛建华
吴 河
陈 爱 华
(2 9 % ) 女 2 7 . 2 , 6例 ; 年龄 3 8~7 7岁 , 平
均 6 .0±9 8 28 . 3岁 ; 定 型 心 绞 痛 6 稳 3例
邵庆明
230 4 0 0安徽马鞍 山市 中心 医院心内科
的 手 术 器械 以及 术 者 熟练 的 操 作技 巧 。
关键词
复 杂 冠 脉 病 变 经 皮 冠 状 动 脉
介 入 治 疗 术
经皮冠状动脉支 架植入 术是 在经皮 冠状动脉腔 内成形术 ( T A 的基础上发 PC ) 展而来 的一种 新 的冠状 动脉介 入治疗技
术, 包括传 统 的支 架植 入术 ( P C 在 T A的 基 础上植入支架 ) 和直接 支架植入术 … 。 它的应用使 单纯 P C T A治疗 的风 险大 幅
下降 , 并且明显提高了治疗效果 。目前 已 经成为国内冠心病患 者治疗 的主要方 法 之一。19 9 8年 A C A A的冠脉 介入 治 C/ H 疗专家组将 冠状动脉 病变分 A、 1 B 、 B 、2C 三型 , 出 了病 变 特征 与成 功率 及 危 提
险性的关系_ , 为 B 3认 J 2型 和 C型病 变 属
维普资讯

床 i
CH I E C 0 M M “ NI Y O 0 C T S N SE T O
复杂 冠脉病 变 介入 治疗 的临床 意义
治 疗 冠 心 病 患 者 9 例 ,男 7 例 6 0
任 节 钱

行 。术前均口服氯吡格雷 ( 波立 维 , 赛 诺菲 一安万 特 中 国公 司生产 ,5 g 片 ) 7m /

BL 指引导管行右冠状动脉复杂病变介入治疗的应用

BL 指引导管行右冠状动脉复杂病变介入治疗的应用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 第21卷 第31期75投稿邮箱:zuixinyixue@·临床研究·BL 指引导管行右冠状动脉复杂病变介入治疗的应用李鹏,贾建萍,武利军(通信作者)(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五医院 心肾内科,山西 太原 030001)0 引言目前,冠状动脉介入治疗90%以上通过桡动脉路径,手术入路并发症明显减少,患者舒适性明显高于股动脉途径[1]。

右冠状动脉病变介入治疗常用Judkins right (JR )、Amplatz left (AL )、Short Amplatz left (SAL )等指引导管(guiding catheter GC ),一般开口正常、简单病变通常JR 即可满足使用,目前SAL 应用比例也较高。

而右冠常常存在解剖变异较大,常常有开口位置及走形变化大,如开口向下或开口于左窦、血管钙化迂曲等,选择合适的指引导管对于手术的成功极其关键,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存在慢性完全闭塞[2](CTO 病变)或严重迂曲钙化病变等情况时,则需要选择更强支撑力的AL-GC , 但增加了操作复杂性,也增加了冠脉夹层、损伤开口等并发症多, 经验不多的术者学习曲线长,常常存在畏难心理。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创新尝试使用了泰尔茂公司的BL 指引导管(Heartrail II ,Terumo ,Tokyo ,Japan )行右冠复杂病变介入治疗,分析了GC-BL 在右冠复杂病变介入治疗中的可行性与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20年9月间我院收治右冠状动脉存在复杂病变的冠心病患者140例。

纳入标准:明确符合心肌缺血临床证据(症状、心电图、心脏超声改变等),冠脉造影示RCA 复杂病变,即闭塞病变、分叉病变、开口畸形、钙化病变、迂曲、扭曲成角及弥漫长病变以及合并左冠脉病变的多支或三支病变等,符合PCI 治疗适应证的患者。

复杂冠脉病变PPT课件

复杂冠脉病变PPT课件

心绞痛通常在体力劳动或情绪激动时 诱发,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可 缓解。
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是复杂冠脉病变的严重 后果之一,由于心肌缺血、坏死 或纤维化导致心脏收缩和舒张功
能严重受损。
心力衰竭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 乏力、水肿等症状,严重时可出
现急性肺水肿或心源性休克。
心力衰竭的治疗需综合应用药物 治疗、器械治疗和手术治疗等方
背景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复杂冠脉病变 的病例也越来越多。因此,了解和掌握复杂冠脉病变的相关知识对于医生来说 至关重要。
定义和分类
定义
复杂冠脉病变是指冠状动脉血管 的病变程度较为严重,通常包括 多支血管病变、弥漫性病变、钙 化病变等。
分类
根据病变的严重程度和特点,复 杂冠脉病变可以分为A、B、C三 型,不同类型的病变处理方法也 不同。
定期进行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及早发现冠 脉病变。
监测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 案。
根据医生建议,定期进行心血管相关检查,以便 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问题。
07
复杂冠脉病变的未来研究方向
新药物研发
总结词
新药物研发是复杂冠脉病变的重要研究方向,旨在开发更有效、更安全的药物来 治疗冠脉病变。
指导下进行选择。
06
复杂冠脉病变的预防与护理
控制危险因素
高血压
保持血压在正常范围内, 避免血压波动过大。
高血脂
通过饮食控制和药物治 疗,降低血脂水平,尤 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
醇。
糖尿病
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内, 避免脉病 变的重要措施,减少烟
草对血管的刺激。
健康的生活方式
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复杂冠脉病变的金 标准,通过向冠状动脉内注射造影剂, 利用X线技术显示冠状动脉的形态和血

冠脉复杂病变LCXPCI术中

冠脉复杂病变LCXPCI术中
– 器械及技术原因:导引导管操作不当,导丝、 球囊、支架等选择不当。
– 解剖因素:扭曲、成角病变;长病变;CTO 病变;严重钙化;偏心性狭窄.
• 本例LM夹层的可能原因:
– LM严重偏心性斑块,易受血流剪切力影响或机 械刺激造成夹层
– LCX严重钙化病变,导引钢丝尤其是球囊通过困 难,球囊回撤时指引导管容易深插导致LM夹层 形成。
谢谢
LAD-LM PCI
LCX-OM1支架术
沿Runthrough导丝送入2.5*36mm 支架至OM1-LCX 12atm释放
LM-LAD PCI
Runthrough导丝至LAD远端
2.0x20球囊14atm扩张LAD
2.5x20球囊14-16atm扩张LAD
LAD扩张后造影,但支架不能通过LAD 中 段;多次扩张后支架依然不能通过
凝血指标:正常
初步诊断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不稳定性心绞痛
• 高血压病 3级 极高危
CAG
病变特点及血运重建策略
• 复杂严重三支血管病变
– LM严重偏心性狭窄 – LAD弥漫性中重度狭窄伴钙化 – LCX中度狭窄、OM1、OM2重度狭窄伴钙化 – RCA近端无残端CTO
• 首选CABG:遭外科和家属双重拒绝 • PCI策略
讨论
• LM夹层形成后PCI策略的改变 – 由原计划一期只处理LCX、二期处理LAD-LM,立即改 变为同期处理LAD-LM并以LAD-LM为主
• LAD支架不能通过LAD严重钙化成角病变时支架植入技术 的改变 – 首先植入LM-LADp支架,然后由近及远植入LADm-d支 架 – 支架重叠处使用以近端支架直径相同的后扩张球囊高 压扩张
LCX PCI过程

复杂冠脉病变PCI治疗利器Guidezilla延长导管

复杂冠脉病变PCI治疗利器Guidezilla延长导管

复杂冠脉病变PCI治疗利器——Guidezilla延长导管湖北省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作者:苏晞近年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技术发展迅速。

由于患者依从性好、出血并发症少、创伤小等优点,桡动脉已成为目前国内外众多医院PCI手术的首选入径。

但经桡动脉PCI 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处理严重钙化、近端扭曲或慢性闭塞等复杂冠脉病变时,指引导管支撑力不足而导致球囊或支架不能成功到达靶病变区域,甚至发生支架毁形或脱载。

特别是当病变节段已扩张或存在夹层,但因系统支撑力不足支架无法到达病变段时,操作者往往处于进退两难的处境。

如何在原有指引导管及导丝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支撑力以成功完成PCI手术一直是探讨的热点。

双导丝技术、球囊锚定技术、子母导管技术、5进6双导管技术等均可作为增加PCI过程中导管支撑力的方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导丝缠绕、锚定血管损伤、冠脉穿孔、夹层撕裂、较小的内径影响多器械操作等。

与传统的双导丝技术、单纯球囊锚定技术、5进6双导管技术相比,Guidezilla延长导管技术在使用6F指引导管的情况下更为便利及有效。

同时该技术保留了冠脉内初始时置入的钢丝,避免了某些情况下重新进入钢丝时误入血管夹层的风险(特别是在球囊扩张后)。

笔者所在中心应用证实在经桡动脉PCI 时补救性应用Guidezilla延长导管技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1.Guidezilla延长导管的结构:Guidezilla延长导管是一种能与6F指导导管兼容的单腔快速交换导管,由推送杆(A)和导引导管段(F)组成。

GuidezillaTM延长导管总长度145cm,推送杆长120cm,由不锈钢海波管构成;导引导管段长25cm,由特殊的钢丝编织网和聚合物结构构成(图1)。

延长导管的型号6F,内径(B)0.057 in (1.45 mm),外径0.066 in (1.68 mm),外表面为亲水涂层(G),推送杆与导引导管段呈内嵌式聚合物包裹结构连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0/5
407.659,022,有效期至2016/7/9,仅供医疗专业人士参考
2020/10/5
407.659,022,有效期至2016/7/9,仅供医疗专业人士参考
2020/10/5
407.659,022,有效期至2016/7/9,仅供医疗专业人士参考
2020/10/5
407.659,022,有效期至2016/7/9,仅供医疗专业人士参考
2020/10/5
407.659,022,有效期至2016/7/9,仅供医疗专业人士参考
2020/10/5
407.659,022,有效期至2016/7/9,仅供医疗专业人士参考
2020/10/5
407.659,022,有效期至2016/7/9,仅供医疗专业人士参考
2020/10/5
407.659,022,有效期至2016/7/9,仅供医疗专业人士参考
ACS合并复杂冠脉病变患的介入治疗 治疗
张文琪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407.659,022,有效期至2016/7/9,仅供医疗专业人士参考
病例
• 男性,58岁。 • 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病史多年。 • 心绞痛频繁发作。 • 心电图胸导联ST段下移。
2020/10/5
407.659,022,有效期至2016/7/9,仅供医疗专业人士参考
2020/10/5
407.659,022,有效期至2016/7/9,仅供医疗专业人士参考
2020/10/5
407.659,022,有效期至2016/7/9,仅供医疗专业人士参考
2020/10/5
407.659,022,有效期至2016/7/9,仅供医疗专业人士参考
2020/10/5
407.659,022,有效期至2016/7/9,仅供医疗专业人士参考
2020/10/5
407.659,022,有效期至2016/7/9,仅供医疗专业人士参考
如何处理?
• 介入治疗 • 外科手术治疗 • 药物保守治疗
2020/10/5
407.659,022,有效期至2016/7/9,仅供医疗专业人士参考
2020/10/5
407.659,022,有效期至2016/7/9,仅供医疗专业人士参考
2020/10/5
407.659,022,有效期至2016/7/9,仅供医疗专业人士参考
2020/10/5
பைடு நூலகம்
407.659,022,有效期至2016/7/9,仅供医疗专业人士参考
谢 谢!
407.659,022,有效期至2016/7/9,仅供医疗专业人士参考
2020/10/5
407.659,022,有效期至2016/7/9,仅供医疗专业人士参考
2020/10/5
407.659,022,有效期至2016/7/9,仅供医疗专业人士参考
2020/10/5
407.659,022,有效期至2016/7/9,仅供医疗专业人士参考
2020/10/5
407.659,022,有效期至2016/7/9,仅供医疗专业人士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