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翰林制度及其对封建文化的影响_历史.doc

合集下载

论明代翰林院制度起始与发展

论明代翰林院制度起始与发展

论明代翰林院制度起始与发展提要翰林院制度自唐朝创立,历朝有所因革损益,至明朝趋于成熟。

明代翰林院集唐宋翰林院制度之大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使翰林院制度无论在政治上、学术上和文化上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明代翰林院制度不仅设官置职较往朝更为完善,而且其庶吉士制度的设立更为后世所称道。

此项制度的设立,拓宽了进士进入翰林院的渠道,保证了高级政治人才的来源和翰林官的素质,是科举制度的延伸和发展。

明代翰林院制度与科举制度的联系呈现出密切化和固定化的趋势,并连接了科举制度与选官制度,最终形成了“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特殊局面。

也正因如此,明代是翰林官在政治上大有作为的重要时期,无论是君主的东征北伐,还是朝政的治繁理剧、人事进退,都有翰林职官运筹帷幄、出谋划策的身影。

关键词:明代;翰林院制度一、创制期明太祖朱元璋在取得政权的前夕,便开始为明王朝的统治着手准备。

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为皇帝的临政建立辅政智囊机构,以“备顾问于内廷”。

《明太祖实录》载:“吴元年(1367年)五月己亥,初置翰林院,学士正三品,侍讲学士正四品,直学士正五品,修撰、典薄正七品,编修正八品,召饶州府陶安为学士。

”这就是明代翰林院的雏形。

其后,明朝276年(1368~1644年)统治的盛衰均与此制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朱元璋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奋斗,取得君临天下的最高权力。

随着新皇朝的建立和稳定,政权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反而日益激烈。

朱元璋深感如不进行政治制度的改革,势必危机新皇朝的统治。

为保住皇帝的宝座,让朱家子孙世代享有大好河山,他决心在幅员辽阔的大明帝国内,建立一套权力高度集中,运转自如,犹臂使指的统治政权。

与此同时,翰林院于洪武二年(1369年)获得正式的定制,置学士承旨正三品,学士从三品,侍讲学士正四品,侍读学士从四品;其下还有直学士、典簿、待制、修撰、应奉、编修、典籍等。

初时的翰林职官只是帮助皇帝阅读奏章、起草文书、备顾问的秘书而已,没有大权。

宋太宗朝翰林学士述论

宋太宗朝翰林学士述论

宋太宗朝翰林学士述论本文将就宋太宗朝翰林学士进行述论,分析他们在当时政治、文化等领域的作用与影响。

一、引言宋太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稳定的时期,文化艺术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翰林学士作为朝廷中的重要职位,负责起草诏令、批阅奏章、编纂史书等事务,对当时的政治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通过对宋太宗朝翰林学士的研究,深入探讨这一时期政治与文化的特点。

二、宋太宗朝翰林学士的地位与作用1、起草诏令与批阅奏章翰林学士是皇帝的近臣,他们负责起草诏令,将皇帝的旨意传达给各级官员。

同时,他们还负责批阅奏章,将地方官员的政绩汇报给皇帝,这使得他们的地位显得尤为重要。

2、对文化艺术的扶持与影响翰林学士在文化艺术方面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他们或主持编纂史书,或负责起草文章,或参与诗词唱和,推动了当时文学艺术的繁荣。

例如,翰林学士王禹偁在主持编纂《册府元龟》时,不仅注重史书的编纂,还强调史学的独立地位,这为后世史学研究提供了借鉴。

三、宋太宗朝翰林学士的影响1、对政治的影响宋太宗朝翰林学士在政治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他们的建议对皇帝决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他们也成为了皇权与官僚体系之间的桥梁,为中央集权制度的稳固发挥了作用。

2、对文化的影响翰林学士在文化上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他们在诗词、散文、史学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形成了独特的“翰林文化”。

这种文化既体现了文人雅士的高尚情操,又反映了时代的精神面貌,为中国历史文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四、结论宋太宗朝翰林学士作为朝廷中的重要力量,对当时的政治、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们通过起草诏令、批阅奏章等职务,为中央集权制度的稳固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们也在文化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中国历史文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通过对宋太宗朝翰林学士的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时期政治与文化的特点,为后世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在探讨文学与政治的关系时,我们可以以唐玄宗朝翰林学士为切入点,他们既是文学的创作主体,又在政治上扮演着重要角色。

有关翰林书院的故事

有关翰林书院的故事

有关翰林书院的故事
翰林书院是中国古代的一所高等学府,它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悠
久的历史和重要的地位。

翰林书院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当时设立
了太学,后来逐渐演变成为唐代的国子监和宋代的翰林学士院。


些学府都是培养政治、文化精英的重要机构。

翰林书院在中国历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培养政治
人才的学府,同时也是文化、学术的重要殿堂。

在翰林书院学习的
学生往往能够成为社会上的精英和领袖人物,他们在文学、历史、
政治等领域都有着深厚的造诣。

翰林学士更是直接参与朝政,对国
家政策和决策有着重要影响。

除了培养人才,翰林书院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传播中心。

在这里,许多重要的文化经典得以传承和发扬,成为中国文化宝库
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翰林书院也是文人雅士的聚集地,这些文人雅
士在这里交流思想、切磋文学艺术,推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繁荣和
发展。

然而,随着历史的变迁,翰林书院在清朝中期逐渐式微,最终
在清朝末年被废除。

但是,翰林书院作为中国古代学府的辉煌历史,
以及它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至今仍然被人们所铭记。

总的来说,翰林书院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培养政治、文化精英的学府,同时也是中国古代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场所。

它的影响和地位远远超出了一所学府的范畴,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化史上的重要符号和象征。

翰林的解释

翰林的解释

翰林的解释翰林是中国古代官名,最早起源于唐代。

翰林的职责主要是起草诏令、参谋顾问、掌管文翰、编修国史等。

在政治上,翰林是皇帝近臣,经常被委派为官员选拔考试的主考官,有时还充当皇太子的侍讲。

此外,翰林还经常奉命出使地方或主持礼仪。

在唐代,翰林院最初是一个普通的政府机构,负责起草诏令、掌管文翰。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翰林院的地位逐渐上升,成为皇帝信任的近臣机构。

到了唐玄宗时期,翰林院正式确立为“内相”,成为皇帝决策的重要参谋机构。

翰林的选拔非常严格,通常需要通过科举考试或其他选拔方式。

在宋代,翰林学士成为正式官员,其地位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在元代,翰林院成为皇帝的文学侍从机构,负责起草诏令、编修国史等事务。

在明代,翰林院成为官员培养的重要机构,其选拔标准更加严格。

翰林不仅需要具备文学才华,还需要具备政治素养和实际工作经验。

在清代,翰林院进一步发展壮大,成为政治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机构之一。

除了官方的翰林院外,历史上还出现过许多私家的翰林院或书翰机构,它们在文化传承和学术研究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总之,翰林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官职,其职责广泛、地位崇高。

它既是文学侍从、又是皇帝的近臣和重要参谋,对政治和文化传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政治方面,翰林作为皇帝的近臣和参谋机构,经常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过程。

他们负责起草诏令、提供政策建议、监督官员行为等事务,对国家治理和政治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同时,翰林也是皇帝与官员之间的桥梁和纽带,通过他们传递皇帝的旨意和官员的意见,有助于协调君臣关系和维护政治秩序。

在文化方面,翰林作为文学侍从和学术研究机构,对文化传承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们负责编修国史、整理古籍、编辑图书等事务,对文化积累和学术研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同时,翰林也是文化的传承者和发展者,他们在诗词歌赋、书法绘画等领域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除了政治和文化方面的影响外,翰林还对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古代翰林制度发展历程

古代翰林制度发展历程

古代翰林制度发展历程
唐朝是翰林制度的起源地,唐代翰林学士是皇帝身边的文官,负责撰写奏章和执掌书院之事。

随着时间的推移,唐代的翰林学士逐渐发展为官员阶层,与皇帝并排,形成了以皇帝和王公贵族为核心的官僚体制。

元朝的翰林制度进一步得到发展和完善。

元朝设立了三个书院,分别是东书院、西书院和南书院,招收全国各地的人才。

元朝时的翰林学士地位更加崇高,权力更大,具有很高的社会声望。

元朝的皇帝也重视翰林学士的意见,常常亲自听取他们的建议。

元朝的翰林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民族融合与官僚体制的发展。

清朝是翰林制度的最后一个时期,清朝对翰林学士的选拔有明确的规定。

清朝时,翰林学士分为内阁学士和内府学士两个部分。

内阁学士职位最高,负责处理政务,内府学士主要负责皇室的事务。

清朝的翰林学士在朝廷中地位崇高,是官员阶层中的顶尖人才。

清朝的翰林学士还负责教育皇帝后嗣,承担着培养皇帝继承者的重要职责。

唐代翰林制度

唐代翰林制度

唐代翰林制度唐代翰林制度,那可是个挺有趣的事儿呢。

咱先得知道翰林是干啥的。

这翰林啊,就有点像皇帝身边的智囊团成员。

你想啊,皇帝要治理那么大一个国家,每天事儿多得像乱麻一样,有些事儿就需要一些有学问、脑子灵光的人来出出主意。

翰林就扮演了这样的角色。

他们可不是一般人,都是饱读诗书、才高八斗的才子。

这就好比一家大公司的老板,周围得有一群能出谋划策的人,翰林对于皇帝来说就是这样的存在。

翰林制度下的翰林学士们,那待遇也是很特殊的。

他们能常常在皇宫里走动,离皇帝近得很。

这就像你是个小粉丝,突然被自己的偶像邀请到后台一样,那是一种很荣耀的事儿。

翰林学士们在皇宫里,能接触到很多机密的事儿,也能了解到朝廷的最新动态。

他们有时候帮皇帝起草诏书呢。

诏书这东西,就像是皇帝的发言稿,对外公布皇帝的命令、想法之类的。

这活儿可不是谁都能干的,得有相当的文学功底。

就像你要写一篇特别重要的演讲稿,得找文笔好的人来写吧。

翰林学士们写诏书的时候,那可是得字斟句酌,每个字都得拿捏得死死的。

一个不小心,可能就传达错了皇帝的意思,那可就闯大祸了。

翰林制度在唐代的政治生活里占了很重要的位置。

你看,朝廷里大臣们天天忙着各种政务,但是有些事情需要从更高的文化层次、更有文采的角度去处理。

翰林学士就像一群特殊的调味师,他们给朝廷的决策啊、文书啊增添了很多文化的韵味。

比如说,朝廷要给某个地方下一个重要的通知,要是翰林学士来起草,那这个通知可能就写得文采飞扬,既有权威性又有文化底蕴。

这就好比一道菜,普通厨师做出来能吃,但是要是名厨做出来,那味道和样子就完全不一样了。

翰林学士的选拔也是很严格的。

不是说你想当就能当的。

那得经过层层的筛选。

就像现在考大学,得经过小学、中学的积累,然后高考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样。

他们得先在读书上花大量的功夫,把经史子集读得滚瓜烂熟。

然后还得有点名气,得被朝廷里的人或者已经是翰林的人看中。

这就像一个演员想进大剧组,得先在小舞台上混出点名堂,被大导演或者有名的演员发现才行。

翰林学士制度的起源及发展

翰林学士制度的起源及发展

翰林学士制度的起源及发展翰林学士制度是我国古代官僚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朝,发展到明清两代,流传了近千年之久,对于我国古代官制演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翰林学士制度的起源及发展历程。

翰林学士制度起源于唐朝,最初称为“供奉官”,是负责为皇帝管理文书办公事务的官员。

到了宋代,它逐渐演变成了翰林院学士,由5名学士组成,并行于三省六部之上,成为中央政治权力中的重要角色。

明朝初年,翰林学士制度由朱元璋重启,以“经筵讲官”、“内阁学士”等职衔为代表,继承了唐宋两代的制度,并将其发展成为管理皇帝思想文化生活的重要机构。

清朝时期,翰林学士成为文人士大夫,由于其优越的地位和丰厚的待遇,吸引了很多人前来投考,并逐渐成为翰林学府的流行文化现象。

翰林学士制度在中国的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代表了一种对优秀人才的推崇和尊重。

在制度形成之初,翰林学士是由各地的优秀人才自由竞争,而不是一条世袭制度。

翰林学士不仅具有财富和权力,还有创造和传承文化的机会,因此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崇拜和敬重。

它也是中国历史上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严格的选拔机制,历代翰林学士中涌现出了很多优秀的人才,成为文化界和政治界的重要领袖。

翰林学士制度的发展历程中,也曾经历过许多变革和转折。

在唐朝时期,翰林学士是由各地进士自由竞争,但到了宋朝,进士资格逐渐向士大夫家庭的世袭倾斜,而翰林学士的选拔机制也逐渐变得陈旧和不公。

到了明朝,翰林学士成为皇帝的私人秘书,权力逐渐膨胀。

清朝时期,翰林学士成为文人士大夫,世家子弟的垄断与翰林权力森严的等级制度,导致了翰林学府的衰落。

其中,著名的闵固难事件就充分说明了翰林学士已经失去了其最初的宗旨和价值。

总的来说,翰林学士制度是中国古代官僚制度中具有影响力的一部分。

它的起源和发展反映了古代中国政治和文化的变迁。

随着时代的演变,翰林学士这一制度也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和发展过程,逐渐演变为一种以血缘、门第为主导的优选机制,这与古代中国荣辱观念、家族制度的情况基本相符。

中国古代文化教育中的科举制和翰林制

中国古代文化教育中的科举制和翰林制

中国古代文化教育中的科举制和翰林制一、科举制科举考试制发端于隋朝,隋文帝取得北周政权后,为了抑制自汉末形成的门阀势力,废除“九品中正制”和高级官吏的权力,自辟僚属制度,把选拔官吏的权力集中到中央政府。

开皇七年(公元587年)设“志行修谨”和“清平干济”两科举士。

所谓“志行修谨”就是选用思想品德和行为都有修养的人;“清平干济”就是选用公平干炼,才华出众的人。

到隋煬帝时设进士科,用定期考试的方法选取进士,通过考试选优进用。

进士制度的实行,标志科举制度的创立。

到了唐王朝,更加完善科举制度,分为常举和制举两种。

常举是定期考试,制度是皇帝临时确定的考试。

考试项目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守、明标、童子、制举、武举等。

秀才科主要考治国治军方略,称为“方略五道”;明经科主要考经学和务时务策;经义就是考经典妥义,时务考政治时事;进士科除同明经相同外,还考经典知识,诗斌能力,政治态度,独立构思和创新能力;明法科考律令;明标科考文字书法技能,数学计算技能;童子科主要考经书,是为十岁以下童子设;武科由兵部考试,考马射,步身,负重等。

制试是由皇帝下诏试考,考试内容由皇帝定。

进士考试由尚书省主持,是每年进行一次,生源来自京师和各州县学馆生徒或各州县的举人,州县考试称“解试”。

到了唐朝中叶,选拔官吏都通过考试层层录取,先由童生考秀才,也称“生员”,考中乡试者称“举人”,前五名称“五魁”,中第一名者称“解元”。

会试在乡试第二年进行,三年进行一次,一般都定于农历三月,故又称“春围”,考中者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再通过尚书省进行进士考试,取出进士名次,进士得中者,不再淘汰,等候封官就任,皇帝从进士中挑选若干人,由皇帝在太和殿主持考选“三甲”,一甲进士及第取三名(即状元、榜眼、探花)。

二甲、三甲名额不限,称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

进干也称“甲榜”或“杏榜”。

举人又中进士做官的称“两榜”出身。

如中解元、会元、状元的称“连中三元”。

浅析古代的翰林制度

浅析古代的翰林制度

浅析古代的翰林制度摘要:翰林制度是从唐朝到清朝特有的一项职官制度,在中国封建社会发挥了极其重大的作用。

开元二十六年(739年),在翰林院的南面另外建立了建学士院,其是专门掌管“内制”的。

自此翰林院分为翰林学士院和翰林院(旧翰林院)。

虽然两个都有“翰林”之名,但是性质却有本质上的不同。

翰林学士院是隶属于起草诏书、参与机务的枢纽部门;翰林院是在内廷侍奉君主的普通部门,都是一些技能之人。

关键词:翰林学士院;翰林院;翰林制度翰林制度是从唐朝到清朝特有的一项职官制度,在中国封建社会发挥了极其重大的作用。

在汉代就已经有“翰林”之名。

“翰林”本来是指文学之林,是文翰荟萃之所在。

唐朝开始作为官及官的署名,最初的性质是“天下以艺能技术见召者之所处也”(《唐会要》卷57“翰林院”),文学、经术、僧道、书画、琴棋、阴阳等各色人士以其专长听候君主召见,称“翰林待诏”。

唐玄宗当政时,选用了较多的文人雅士,被称为“翰林供奉”。

他们主要的功能是起草诏书,议论时事。

开元二十六年(739年),在翰林院的南面另外建立了建学士院,其是专门掌管“内制”的。

自此翰林院分为翰林学士院和翰林院(旧翰林院)。

虽然两个都有“翰林”之名,但是性质却有本质上的不同。

翰林学士院是隶属于起草诏书、参与机务的枢纽部门;翰林院是在内廷侍奉君主的普通部门,都是一些技能之人。

唐朝后期,政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形势,宦官专权的局面日益严重,皇帝和朝臣联合起来对抗宦官,朝臣内部的党羽之争都趋于白炽化。

在严峻的政局下,翰林学士院在政治上发挥出了更大的作用。

首先起草内制,参谋顾问,侵夺中枢的权力,再次参与机密,权力达到鼎盛。

德宗当政时,翰林学士院有“内相”称号。

宪宗当政时期,翰林学士院进一步发展出“专受专对”的学士承旨,翰林学士参与中枢决策的地位得到确立。

但是,旧翰林院自始至终都只是一个主要为君主提供娱乐消遣的机构。

从五代到清朝,翰林院的政治地位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也经历了两高三低的变化:宋朝和明初政治地位高,五代、辽金元时期和明永乐以后政治地位低。

古代翰林制度发展历程

古代翰林制度发展历程

古代翰林制度发展历程翰林制度是唐代至清代一种特殊的官制,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文化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汉代就有“翰林”这个名字。

它最初指的是文学之林,是文翰的聚集地。

自唐朝以来,它一直被视为一个官员和官职的名称。

唐玄宗统治时期,文学学者大多被挑选出来,称为“翰林供品”,用于起草诏书和讨论时事。

开元二十六年(738年),翰林书院南部又设立了一所学士院,专门负责“内部制度”的管理。

从那时起,最初的翰林学院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翰林学士学院;一个是皇家学院,被称为旧皇家学院。

虽然他们都有“皇家学院”的名字,但他们在性质上有很大的不同。

前者专门为文学学者服务,是起草朝廷命令和参与禁运机车维修的关键部门。

后者是内廷专门为君主设立的一个普通机构。

晚唐时期,政局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

出现了藩镇分离的局面,宦官专政的局面严重,皇帝与朝臣之间反对宦官的斗争和朝臣内部的党派斗争越来越激烈。

在这种政治形势下,被称为“天子私”的翰林学士能够在政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首先,内部制度和人事顾问的起草侵犯了中国共产党的权力;然后参与到秘密中,权力就会蓬勃发展。

德宗在当时被称为“内相”。

宪宗进一步发展了院士“专题、专对”的学士宗旨,标志着院士参与中央决策的地位已经确立。

同时,古老的皇家书院也得以保存,它的正式名称是帝王崇拜或帝王候命和帝王候命制度。

后来出现了皇家天文学和皇家绘画。

它不设立学士学位,也不参与起草圣旨。

它一直只是一个主要供君主娱乐的仆人机构。

朝以后,翰林书院的性质不再发生重大变化。

书院中没有学士的名字或主旨,而是“将书院的主人定为特别官员”(清史初稿第115卷“官员2”)。

除了学院的硕士学位外,还有等待与阅读学士学位、等待与演讲学士学位,以及写作、编辑、评论、写作等;院下有三个机构:书场馆、生活注释馆和国史馆。

书院的主要职能是编纂书籍、撰写书籍和文章、解释经文和向王室讲学,以及担任科举考试的考官。

这与政治无关。

它属于文人的闲职,职责明确,事务简单。

翰林院

翰林院
然而,成为翰林学士的辉煌前景也使得大量知识分子投身科举,造成了人才浪费。社会重文士轻技工,拖缓 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机构名称
翰林院旧址(2张)翰林,即文翰之林,意同文苑。翰林一词最早可以在汉代扬雄的《长杨赋》中看到。由于 汉代侍诏在玉堂殿,翰林院也常被称为玉堂署。
历史发展
1
唐代
2
宋代
3
元朝
4
明代
清因明制,设翰林院。置掌院学士两人,满、汉各一人,从二品。清掌院学士无文学撰述之责,是侍读学士 以下诸官的名义长官,与唐宋之翰林学士有所不同。但仕为翰林官者不仅升迁较他官为易,而且南书房行走及上 书房行走例由翰林官为之,因皇帝、皇子及近支王公,多蒙优待厚遇。
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均由翰林官主持,形成座师制度,文脉与人脉相互交织,使翰林影响延伸至各个领域。翰 林在知识界享有崇高声望,对社会的方方面面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翰林院制度不始于清代而以清代为最完备, 资料最为丰富,机构最为庞大,品秩最为突兀,规模最为壮观,是集历代大成的产物。
皇帝据法统而南面称尊,君临华夏;士人倚道统而安身立命,承传文明。皇帝可操利刃而生死、荣辱士人; 士人可搦秃笔而臧否、褒贬君主。皇帝授士人以官爵,士人扶君主以智力。对士人之需求与对历史之敬畏的双重 因素使得君主不敢过于骄纵,为所欲为;而士人亦可售才学于朝廷,待价而沽。
人主或为寻求智力支持而礼贤下士,如刘备之三请诸葛;或为不留千载骂名而强压怒火,如曹操之不斩弥衡。 士人或为保持自然天性而辞官高蹈,如陶潜之采菊东篱;或因注重享受生命而放浪形骸,如杜牧之江南落拓,由 汉至唐,士人之地位虽有沉浮,但基本稳定,中华文化于稳定中走向昌盛。这一时期,作为皇帝首席助手和百僚 之长,丞相的选取标准一直以才学为主流,地位尊崇而相对稳定,也是士人尊严与权益的重要依托。

文史小知识:明清玉堂之署——翰林院,国家栋梁之所在

文史小知识:明清玉堂之署——翰林院,国家栋梁之所在

文史小知识:明清玉堂之署——翰林院,国家栋梁之所在明清玉堂之署——翰林院封建时代,选拔人才由科举考试,一举成名的状元照例入翰林院,为修撰。

第二、三名的榜眼、探花也授编修等。

而进士中考试好的为庶吉士,入庶常馆学习,三年期满,考试散馆(毕业),也授翰林院编修或检讨,所以翰林是读书人科考中选拔出尖子中的尖子。

清翰林品级虽不甚高,但也挂朝珠,穿貂鞋,是很特殊的。

明代朱元璋规定不设丞相,皇帝自己裁决,却让翰林备顾问,作智囊。

成祖以官阶较低的翰林入皇宫午门内值班为内阁成员。

所以明高拱说:“虽无宰相之名,有其实矣。

然皆出自翰林。

”从唐明皇开元以来,设翰林学士作皇帝的近侍,作文学侍从之臣。

起草词翰文件,流传下来,翰林成了重要的接近帝王的朝官。

明代翰林经过升迁成为内阁首辅——实际的宰相,清代入阁拜相的绝大多数由翰林出身。

而且明代的翰林克经筵官,给皇帝讲书。

康熙明文规定不是翰林出身的不得作经筵官,不能成为名誉上皇帝的老师。

清代掌文词翰墨的南书房行走和皇子师傅的上书房行走都要由翰林充任,只有翰林才称为“太史”,非翰林出身死后不得谥以“文”字,可见翰林地位不同一般了。

明清的翰林院设在御河桥靠东长安街(今正义路北向西拐弯地),从前东边邻近玉河。

大门向北开,四面有墙。

从《唐土名胜图绘》可以看出,有三重门,第三座门叫登瀛门,意思是翰林好似登瀛州,到了仙境。

汉代侍诏于玉堂殿,唐代侍诏于翰林院,所以以后翰林院也叫玉堂署。

进入头一进是署堂,为七开间的厅堂,堂中设有大学士、侍读学士,侍讲学士公座。

西边五间厅堂叫读讲厅,东边也有五间厅堂叫编检厅。

东还有状元亭,西有韩昌黎祠。

再进去是七开间的穿堂,东边五间厅堂叫待诏厅,西边的叫典簿厅。

再进去是后堂,五开间,向南,中设宝座,是专为皇帝来院时坐的。

后堂东西两边长屋是藏书的库房,后堂南还有一所明代命名的敬一亭。

亭南是南门。

再往南是后门。

院东边靠近玉河,挖了池塘引水种荷花,养莲藕,是一个休息园林区。

中国古代的皇室学府和翰林院

中国古代的皇室学府和翰林院

中国古代的皇室学府和翰林院是一些非常重要的教育机构。

这些机构在中国历史上发挥过重要的作用,为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一、皇室学府皇室学府是古代皇室所设立的教育机构,专门培养皇族和贵族子弟。

最早的皇室学府是夏、商时期所设的皇子学,后来东周时期改为公族学。

春秋时期,公族学逐渐向士族、庶民子弟开放,成为名实皆制的学校。

随着封建社会的发展,皇室学府也逐渐壮大起来。

唐朝时,设立了国子监和太学两个皇室学府。

国子监主要负责选拔和培养各种人才,而太学则是皇子和贵族子弟的专属学校,培养他们的礼仪和天文、地理、经史等知识。

唐朝的国子监和太学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皇室学府之一,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文化人才。

宋朝时,国子监和太学逐渐式微,代之以宗子学、孔庙、书院等。

宗子学是为皇族和贵族子弟服务的学校,孔庙则是专门培养士人的学院。

而书院则是为普通百姓子弟开设的,这些学院零散地分布在全国各地,成为中国古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翰林院翰林院是中国古代皇室的文学机构,它的创建和发展是为了承办皇帝的文书和奏章、编纂历史和正史、编纂各种文集和辞书等。

翰林院的名字来自于“翰林阁”,它是唐朝时期的一个文学机构,随后逐渐演变成为明清两朝的翰林院。

明朝时期,翰林院是皇帝的承籍之所。

它的主要职责是负责编纂正史和官修政教教材,同时还处理皇帝的文书和奏章等。

到了清朝,翰林院的职责逐步扩大,包括编纂文集、诗集、辞典等,同时还增设了外文馆、选府等机构。

翰林院是中国古代文学界的重要机构之一,涌现了许多著名的文学家和历史学家。

清朝的明朝二十四史和四库全书便是由翰林院编撰完成的,这些著作对于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三、皇室学府和翰林院的意义在中国历史和文化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首先,它们培养了大量的人才,成就了许多杰出的文化人物,对中国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其次,皇室学府和翰林院也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

这些机构负责维护礼仪和编纂历史,保持了中华文化的持续传承。

清代翰林走进历史

清代翰林走进历史

清初翰林院常有废置,顺治十二年(1655年)翰林院合并于内三院,到顺治十五年(1658年)翰林院独立出来,顺治十八年(1661年)翰林院又重新合并于内三院,直到康熙九年(1670年)以后,翰林院机构才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清末。

自明代内阁出现后,翰林院的地位已不断下降,到了清代,南书房、军机处相继建立,翰林院的政治地位更进一步衰落,翰林学士不再参与机密大事,主要职务是修史编书、掌文词翰墨、充当皇子师傅、科举考官等等。

随着清朝灭亡(1911年),存续了千年的翰林院也最终退出了历史舞台。

清代翰林的选拔清代在翰林人选的资格上继承明代的规定,入院者基本都是进士出身。

读书人要历经重重关卡,从乡试、会试中脱颖而出,一甲三名才能直接授翰林官,第一名为修撰,二三名授编修,二三甲则成为翰林院庶吉士等。

庶吉士于庶常馆学习,教习三年期满,再奏请御试,此曰“散馆”,再根据“散馆”考试成绩的优劣,来决定成为翰林官或外放为州县官。

翰林授官在当时是一件无比荣耀的事情,因为是由皇帝“钦点”,皇帝会在考试名单上圈点成绩优异者,因此翰林授官也被称为“点翰林”。

清代对于翰林官的选拔资格是非常严格的,有的时候,即使是一甲三名也有可能散馆后外放,不能留在翰林院,如果不是进士出身却能跻身翰林,即使才华横溢,也会遭受冷遇和排挤,这一点也与明朝相同。

即使成为翰林官,也要面对严格的考核,有定期考核,还有临时考试,每隔数年还会有“大考”。

定期考核又称为“京查”,因为翰林官属京官,三年考核一次。

“大考”对翰林十分重要,其成绩直接影响翰林的去留升降。

所以清代的翰林虽然职务看似清闲,但为了考核,也不敢荒废读书。

皇权与清代翰林院清代南书房、军机处相继建立,进一步压制了翰林院的政治地位。

康熙皇帝为巩固自己的君王地位和权力,于康熙十六年(1677年)在议政王大臣会议之外设立了南书房,以此削弱贵族权力。

进入南书房者被称为“南书房行走”,帮助皇帝处理军政机要事务。

论唐代翰林学士院之沿革及其政治影响

论唐代翰林学士院之沿革及其政治影响

作者: 赵康
出版物刊名: 学术月刊
页码: 71-76页
主题词: 翰林学士;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弘文馆;唐代后期;唐代政治;学士院;中书舍人;政治影响;翰林院;沿革
摘要: <正> 翰林学士院制度的出现,是唐代政治制度演变的一个重要内容,经过德、顺、宪三朝终于成为定制。

本文试图考察唐代翰林学士院的沿革、职掌,探讨翰林学士院在唐代的重大政治影响,这对研究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是有裨益的。

一、唐初的弘文馆翰林学士,顾名思义,即墨林文翰之拔萃者也。

至于翰林学士院,据《新唐书·百官志》的解释:“学士之职,本以文学言语被顾问,出入侍从,因得参谋议、纳谏诤,其礼尤宠;而翰林院者,待诏之所也。

”。

翰林是中国真正的天之骄子中国文化研究院

翰林是中国真正的天之骄子中国文化研究院

翰林是中国真正的天之骄子中国文化研究院翰林院从唐朝开始设置,并由此形成一整套翰林选拔及职责制度。

历朝历代,翰林学士一直是社会地位最高的士人群体,也是文翰荟萃所在,集中了士人中的精英。

在很长时间里,翰林学士得以进入最高权力中心,参与机务,议政论事,对古代国家的政治、文化产生巨大影响。

翰林学士代皇帝立言,起草诏书,直接服务的对象是皇帝。

由于诏书事关皇家颜面,朝野关注,皇帝在审阅诏书后,也会提出自己的意见。

另一方面,翰林学士有封还词头的权力,即拒绝起草诏书。

翰林与皇帝的互动关系,在起草诏书这一环节得到最充分的体现。

翰林学士的职能,决定了其职业要求:保密意识强,才思敏捷,博学多识。

翰林学士地位清贵,但经济状况普遍较差,清代甚至有“穷翰林”的说法。

翰林学士的收入来源,主要是俸禄、润笔费、皇帝赏赐,清代翰林还有一笔放差收入。

唐代学士院是在禁中起草诏令的机要部门。

学士院的翰林学士,接近皇帝,地位尊贵,有非常令人称道的政治作为。

他们的政治作为表现在:反对宦官专权,拥护皇权;负责起草重要诏令;觉得皇帝的命令不合理时可拒绝起草诏书。

唐代设置有翰林待诏这一使职,担任者以琴、棋、书、画、僧、道、阴阳、天文、医术、文词等技艺服务于宫廷,也就是陪同皇帝娱乐。

翰林待诏有很多种类,其中最为人瞩目的是词学待诏,唐代诗歌极盛,上到皇帝,下到平民,均爱诗、写诗,唐朝很多皇帝都有很好的文学才华和文学鉴赏力。

词学待诏是一批文学才华杰出的诗人,在翰林中地位甚高。

宋代翰林学士的主要任务是起草制诰。

制诰文书是涉及国家重大事务的档案,高度机密,因此起草制诰流程非常严谨。

宋代翰林学士起草制诰,主要流程有宿直、接旨、锁院草制、皇帝审阅、宣麻等。

他们作为皇帝的机要秘书,除了日常的工作之外,还兼任其他临时性质工作,主要有担任主考官、参加外交活动、编修书籍等。

元代翰林制度的一大特色是翰林国史院和蒙古翰林院的并置,蒙古翰林院的主要职能是翻译润色翰林国史院起草的诏书,以便皇帝和蒙古贵族阅读。

关于清代“翰林院”:一个与科举制度密不可分的中央机构

关于清代“翰林院”:一个与科举制度密不可分的中央机构

关于清代“翰林院”:一个与科举制度密不可分的中央机构前言:“翰林院”中的“翰、林”二字最早见于汉代著名文学家扬雄的《扬长赋》,所谓“翰林”,即指“文翰如林、人文荟萃”之义。

自唐朝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被设立伊始,直至跟随清王朝的灭亡而被废止,这一充分体现了儒家文化传统以及中原封建专制政权特色的中央机构(即:翰林院)在历史上共延续了一千一百余年。

从最初一个“杂留并处”的小规模官方组织,最终演变成了一个重举足轻重的封建统治机制,“翰林院”历经了唐、宋、元、明、清共五“代”人的钩沉和“打磨”,毫不夸张地说,正是得益于它的存在,我国历史上封建王朝的统治架构才得以彰显得更加稳固高效。

历史进入明清以后,伴随着西方文化的冲击和碰撞,“翰林院”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已逐步接近尾声,尽管如此,但它为统治者所带来的效能确是前朝所不能比拟的,正如史料所记载:“翰林之盛,则前代所绝无也”。

由此可见,朝代越往后其史学研究价值也就愈高,基于如此,在本篇文章当中笔者就以清代时期的“翰林院”为研究对象,以唯物史论的角度出发并结合相关史料的辅助来从中探索一番该机制所具有的时代特点。

01、清代“翰林院”的规格及职责正如文章开篇所讲,“翰林院”于唐朝时期初设时只是一个“杂留并处”的小规模官方机构,所谓“杂留并处”,从字面意思上也可略知一二。

那么,为何史料上对唐朝时期的“翰林院”要以“杂留并处”这类极具贬义的词语去予以评价呢?关于这一问题,还得从该时期“翰林院”的规格、品秩以及职责等方面说起:首先,就职责来说,唐朝时期的“翰林学士”主要是负责草拟机密诏制这一较为单一的任务,且这一时期成功入值“翰林院”的官员基本无特定的品秩,说白了,你是以何种身份进来的便是何等品秩,即保留原品秩不便,仅在此基础上外加个“翰林学士”(亦称作“学士”)的称号。

除此以外,唐朝时期在“翰林学士”的人选上也存在诸多荒唐之处,举个例子:相信大部分人都认为能够入值“翰林院”的人基本都是那些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文人,然而,在这一时期除了才识过人的文人学士能够有机会入值“翰林院”之外,其他诸如医卜、方伎、书画甚至僧道等皆可入值“翰林院”。

唐代翰林的政治野望

唐代翰林的政治野望

唐玄宗初年,起草诏书的主要职责在集贤院,后来,集贤院草诏权逐渐转移到翰林院。

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在翰林院之南另外建学士院。

翰林学士院的产生,侵夺了集贤院起草诏书的职权,从此,原来的翰林院一分为二,翰林院成为侍奉君主的闲散机构,学士院则是在禁中起草诏令的机要部门。

学士院的翰林学士,接近皇帝,地位尊贵,有非常令人称道的政治作为。

他们的政治作为表现在:反对宦官专权,拥护皇权;负责起草重要诏令;觉得皇帝的命令不合理时拒绝起草诏书。

反对宦官专权宦官专权是唐代政治的一大痼疾,致使皇帝大权旁落,甚至左右皇帝的生死。

翰林学士作为饱受儒家经典薰陶的读书人,又是皇帝倚重的左膀右臂,在反对宦官专权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唐代宗时,宦官李辅国权势极大,架空皇帝,甚至直接对唐代宗说:“大家(皇帝的俗称)但内里坐,外事听老奴处置。

”唐代宗非常不高兴,就扶植宦官程元振,命其掌管军权,以削弱李辅国的势力。

岂料程元振更为嚣张跋扈,他权倾朝野,为所欲为,朝廷群臣敢怒而不敢言。

广德元年(公元763年),吐蕃入侵,直逼京城,程元振瞒报军情,以至京城沦陷,唐代宗仓惶出逃陕州。

国家危难之际,翰林学士柳伉不顾个人安危,给唐代宗上疏,坚决要求诛杀程元振。

疏云:“天下之心皆恨陛下不练士卒,疏远贤良,委任宦官,离间将相,以至于此。

欲救今日之急,存宗庙社稷,即请斩元振之首,悬示天下,尽出内使,配隶诸州。

”唐代宗看了柳伉的这道奏疏,顺水推舟解除了程元振的兵权。

程元振被解职后,宦官鱼朝恩掌管神策军,骄横跋扈,唐代宗策划铲除他,当朝宰相元载也看出皇帝的心事,于是他们密谋,并拉拢神策军中鱼朝恩的党羽,策反神策军。

寒食节这天,皇帝大宴群臣,宴会结束后,皇帝单独把鱼朝恩留下来。

等他一到,代宗便斥责他图谋不轨,左右上前将他擒获并缢死。

但是元载妒忌翰林学士李泌,便给唐代宗进谗言:“李泌常常与亲朋好友在神策军宴饮,他与鱼朝恩是同党。

”唐代宗解释:“神策军里有很多李泌的老下级,所以我经常派他去北军,李泌也参与了诛杀鱼朝恩的秘密行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翰林制度及其对封建文化的影响_历史
论文
翰林制度是从唐至清特有的一项职官制度,在中国封建社会政治
史、文化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翰林”之名汉代已有,本指文学之
林,是文翰荟萃所在。

唐代开始作为官及官署名,最初的性质是“天
下以艺能技术见召者之所处也”(《唐会要》卷57“翰林院”),文
学、经术、僧道、书画、琴棋、阴阳等各色人士以其专长听候君主召
见,称“翰林待诏”。

唐玄宗时,较多地选用文学士人,称“翰林供
奉”,用于起草诏令,议论时事。

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在翰林院
之南另建学士院,专门负责掌管“内制”。

原有翰林院自此一分为二:
一为翰林学士院;一为翰林院,人称旧翰林院。

二者虽皆有“翰林”
之名,但性质却很不相同,前者专以待文学之士,是在禁中起草诏命、
参预机务的枢要部门;后者则杂处各种技能之人,是在内廷供奉君主
的普通机构。

唐朝后期,政局发生一系列重大变化,藩镇割据形势出
现,宦官专权局面严重,皇帝与朝臣联合反对宦官的斗争以及朝臣内
部的党争愈演愈烈。

在这种政局下,号称“天子私人”的翰林学士得
以在政治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先是起草内制、参谋顾问,侵夺了中书
的权力;继而参预机密,权力趋于鼎盛。

德宗时有“内相”之称。


宗时从翰林学士中进一步发展出“专受专对”的学士承旨,表明翰林
学士参与中枢决策的地位得以确立。

与此同时,旧翰林院一直保存,
其官称翰林供奉或翰林待诏、翰林待制,后又有翰林天文、翰林图画
等等,不设学士,也不参与制诏的起草,始终只是一个主要
供君主消
遣的侍从机构。

五代到清朝,翰林院的政治地位经历了二高三低的变化:宋朝和
明初高,五代、辽金元时期和明永乐以后低。

五代武人跋扈,王朝祚短,翰林的地位从唐时的顶峰跌落,政治
上的作用相当有限。

后晋还一度废除翰林学士,其职并归中书舍人。

宋代是翰林制度发展的重要时期,这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
继承唐、五代的趋势,翰林学士院与翰林院发展成截然不同的衙署。

翰林院作为各种技能之士的待诏之所,设在皇城之外,分为书艺、图
画、天文、医官诸局;翰林学士院作为草诏、顾问之臣的供职机构,
设在宫禁之内,二者间地位的高下不可同日而语。

其二,翰林学士院
组织结构严整,官员设置从高到低依次为承旨、学士、直院、权直,
不再是随意性很强的内侍群体,而是中央政府的正式机构。

与之相适
应的选任、降黜、员额、俸禄等各项制度日趋完备。

其三,翰林制度
与科举制度的关系得以确立,非进士不入翰林,由此推进了宋代文人
政治的发展。

辽、西夏、金、元,都是以少数民族为统治主体的王朝,它们程
度不同地学习汉王朝的统治体制,无一例外地承袭了唐宋的翰林制度,
以此标榜文治,笼络与安置汉族知识分子。

各政权中翰林机构的名称、
功能不尽相同:辽称翰林院,体制与唐旧翰林院相似,院内人员、职
事繁杂不一;所不同者是将国史院隶属于翰林院,开了国史、翰林合
二为一的先河。

西夏与金建翰林学士院,职能与宋时相似。

元立翰林
国史院,其职责变为以修撰国史为主。

明代翰林院的发展变化,以明成祖永乐(1403—1424年)为界,
分为前后两大时期。

前期的翰林院拥有唐宋翰林学士院的职能,翰林
官充当皇帝的辅弼,在当时的政治舞台上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期的翰林院向唐旧翰林院回归,走上了重文词、远政治的道路,取而
代之的是新的近侍机构——内阁。

英宗正统(1436—1449年)以后,
翰林院正式成为外朝官署,逐渐降为撰修书史、起草一般文书的普通
文秘机构。

清朝以后,翰林院的性质不再有大的变化。

院中无承旨,亦无学
士之名,而是“定掌院学士为专官”(《清史稿》卷115“职官二”),
掌院学士之外,设侍读学士、侍讲学士,以及修撰、编修、检讨、庶
吉士等;院下有庶常馆、起居注馆和国史馆三机构。

翰林院的主要职
能是编修书籍,撰拟册文,为皇室解经讲史,以及充当科举考官等,
与政治了然无涉,属于职清事简的文人闲职。

清朝末年,实行政治改
革,学校教育取代科举制度,与科举制度密切相关的翰林院日渐衰落。

1911年,清朝灭亡,沿续了千余年之久的翰林制度也最终退出历史舞
台。

无论其身份是“天子私人”还是朝廷命官,也无论其职能是参与
政事为主还是掌管文辞为主,对于中国古代的翰林来说,有一点是千
年不变的,即充任者多是精通经史、饱读诗书之士。

特别是明清以后,
基本都是进士高科之人,亦即当时知识阶层中的精英。

为人熟知的历
代名流如唐朝的李白、杜甫,宋朝的苏轼、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
明初的宋濂、方孝孺,晚清的曾国藩、李鸿章等等,皆是翰林中人。

这种构成,决定了翰林群体势必对封建社会文化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
响。

作为职掌文化事业的专官,翰林首先致力于精神文化产品的创造
与保存。

他们中的多数人不仅通经晓史,而且立德立言,创作出无数
优秀的诗赋文章,为古代封建文化的宝库增添了大量的财富。

历代翰
林还编撰各类书籍典册,直接担当起整理、保存与传承封建文化的责
任。

唐以后流传至今的大量古代典籍,多数都出自翰林之手。

如宋代
以“四大书”著称的《太平御览》、《太平广记》、《文苑英华》和
《册府元龟》,除《元龟》外,其余三部都是太宗时由翰林学士李方、
扈蒙等主持编撰的。

再如明朝修《永乐大典》,清朝修《四库全书》,
都由翰林负责,清朝修书的机构四库馆就设在翰林院内,修书期间先
后有数以百计的翰林参加了《四库全书》的编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