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与辛巴达的船》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初中音乐苏少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海洋与辛巴德的船(交响组曲《舍赫拉查德》选段)》优质课公开课教案

初中音乐苏少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海洋与辛巴德的船(交响组曲《舍赫拉查德》选段)》优质课公开课教案

初中音乐苏少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海洋与辛巴德的船(交响组曲《舍赫拉查德》选段)》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
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2学情分析
3重点难点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一、组织教学
组织教学
1、课前播放乐曲《海滨音诗》,让学生轻松地走进音乐教室。

2、师生问好!
【设计意图】情境创设,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进一步感受乐曲的艺术魅力。

2【导入】二、激情导入
1、走进西洋交响音乐
课件:播放动画片《猫和老鼠》片断。

教师:认真观看下面这段录像,聆听背景音乐,能说出是什么乐器演奏的吗?
【设计意图】以学生喜爱的动画片切入主题,让学生感受到西洋交响音乐就在我们身边。

2、确定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教师:本节课我将带领大家去西洋音乐的王国里参观,向同学们介绍这个音乐王国里的每一位成员,每一件乐器,希望大家能和它们成为好朋友。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带领学生走进西洋交响音乐的王国,拉近了学生与西洋音乐文化的距离。

3【讲授】三、新课展开
(一)认识乐器。

大海与辛巴达的船-人教版九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大海与辛巴达的船-人教版九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大海与辛巴达的船-人教版九年级音乐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音乐表现手法——以乐曲描述自然风景。

2.了解印度音乐文化。

3.了解音乐的情感表达。

教学重点1.印度音乐文化的学习。

2.音乐表现手法的讲解。

教学难点1.音乐情感表达。

教学内容课堂导入通过播放乐曲《大海与辛巴达的船》,让学生了解印度音乐文化和表现自然风景的手法。

引导学生感受乐曲中蕴含的情感,与同桌分享感受。

乐曲欣赏将学习目标转化为问题,让学生通过欣赏乐曲找到答案。

帮助学生培养与学习乐曲的能力,提高音乐素养和表演能力。

印度音乐文化的学习1.印度音乐的发展历程及特点2.音乐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音乐表现手法的讲解1.手法的分类及特点2.手法的音乐表达效果音乐情感表达让学生尝试使用乐曲中的表现手法表达情感,比如用音乐表现海浪、快乐、惊讶等。

通过表演来展示学生的理解和学习成果。

教学方法1.课堂讲解2.互动讨论3.个人试唱表演教学时长1.课前准备:10分钟2.乐曲欣赏:15分钟3.印度音乐文化的学习:20分钟4.音乐表现手法的讲解:25分钟5.音乐情感表达:30分钟拓展延伸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了解不同国家的音乐文化,学习表现多样化的音乐手法,提高表演能力和音乐素养。

思考提问1.你在乐曲中感受到了什么情感?2.你觉得印度音乐有哪些特点?3.你会用哪些手法表现快乐、惊讶等情感?课外作业1.回顾本节课所学的表现手法,用自己的话总结一下。

2.学习其他国家的音乐文化,了解音乐表现手法的差异。

《大海与辛巴达的船》-沪教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大海与辛巴达的船》-沪教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大海与辛巴达的船教学目标•能够正确唱出歌曲《大海与辛巴达的船》的歌词•能够掌握歌曲节奏和节拍的基本概念•能够理解歌曲故事背后的寓意教学准备•活动课件•打印好歌曲歌词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首先让学生听一段儿童故事:《海上漂流的小木筏》。

教师在讲解完故事之后,问学生有没有在故事中听到过关于大海和船的片段。

引导学生思考大海和船之间的关系。

2.正文教师通过课件或者其他方式播放歌曲《大海与辛巴达的船》,同时发放打印好的歌词。

老师快速教唱歌曲并进行编排:左脚向前踏——踏踏踏右脚跟跟脚——跟跟脚左脚向前踏——踏踏踏右脚跟跟脚——跟跟脚3.加深理解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再自己的小组内一起研究歌曲中涉及到的关于大海和船的寓意。

并在班级上和其他组共享他们的发现与想法。

4.巩固教师让学生分上下两个组,使用拍子进行分组,分别模拟大海和辛巴达的船在海上的节奏以及动态。

海:左脚向前踏——踏踏踏右脚向左扭——扭扭扭左脚向前踏——踏踏踏右脚向左扭——扭扭扭船:左脚向前踏——踏踏踏右脚向右扭——扭扭扭左脚向前踏——踏踏踏右脚向右扭——扭扭扭5.综合老师引导学生进行创作。

让学生们自己设计一个合适的小舟,使用魔笔进行涂色和装饰。

最后将小船挂在教室的指定位置,并在船身上写下自己最想说的话。

课后作业完成课堂上发放的练习试卷,并写一篇100字的随笔《我的小船和大海》。

总结本节课帮助学生了解了大海和船之间的关系,并理解了歌曲的寓意。

学生也通过分组和模拟大海和船的动态来加深了对歌曲的理解。

让学生在完成练习试卷的同时进行了一定的创作,培养了学生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湘艺版音乐九上第五单元《大海与辛巴德的船》教案

湘艺版音乐九上第五单元《大海与辛巴德的船》教案
过程:
讲解《大海与辛巴德的船》的定义,包括其主要创作背景和音乐元素。
详细介绍《大海与辛巴德的船》的创作背景和音乐特点,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3. 《大海与辛巴德的船》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大海与辛巴德的船》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大海与辛巴德的船》的音乐视频进行分析。
题型二:请尝试演唱《大海与辛巴德的船》的歌曲,并记录下自己的演唱感受。
答案:演唱《大海与辛巴德的船》时,可以感受到音乐的激昂和勇敢,旋律流畅,富有感染力。演唱过程中要注意气息的运用和音准的把握。
题型三:请观看《大海与辛巴德的船》的音乐视频,分析并记录下音乐作品的情感表达和音乐风格。
答案:音乐作品《大海与辛巴德的船》通过音乐视频表现出勇敢、冒险的情感,音乐风格独特,旋律优美,节奏明快,富有激情。
(2)创设情境:利用音乐作品所蕴含的情感氛围,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音乐作品。
(3)互动交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提高学习效果。
(4)个性化指导: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帮助他们在音乐学习中获得成功体验。
4. 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的意识,通过学习不同文化的音乐作品,拓宽他们的国际视野。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 重点:理解《大海与辛巴德的船》的音乐特点和创作背景。
解决办法:通过音乐视频欣赏,结合音乐作品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风格和创作背景。
2. 难点:学习演唱歌曲《大海与辛巴德的船》。
解决办法:采取示范演唱、分组练习、个人展示等方式,引导学生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

海洋与辛巴德的船 选自交响组曲《舍赫拉查达》管弦乐曲-冀少版九年级上册教案

海洋与辛巴德的船 选自交响组曲《舍赫拉查达》管弦乐曲-冀少版九年级上册教案

海洋与辛巴德的船《舍赫拉查达》是印度尼西亚著名作曲家理查德·维瓦迪的交响乐组曲,由12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都取材于不同的印度尼西亚传统曲调和民乐元素。

其中,第五部分《海洋与辛巴德的船》以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和叙事性格备受关注。

舍赫拉查达“舍赫拉查达”是印度尼西亚语,意为“中央鼓”。

它是一种印度尼西亚传统乐器,形似中国的龙鼓。

舍赫拉查达有多种大小和形态,常见的有小舍赫拉查达、大舍赫拉查达和巨型舍赫拉查达。

在印度尼西亚的传统文化中,舍赫拉查达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常被用于民间舞蹈、音乐表演和宗教仪式。

组曲简介《舍赫拉查达》是理查德·维瓦迪为庆祝印度尼西亚独立50周年而创作的交响乐组曲。

这个组曲的灵感来源于印度尼西亚独特的文化和自然景观。

通过音乐的语言,维瓦迪试图表达印度尼西亚人民的精神以及他对这个国家的热爱和敬意。

《舍赫拉查达》有12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反映了印度尼西亚不同地区的传统曲调和文化元素。

其中,第五部分《海洋与辛巴德的船》以其独特的主题和音乐风格备受瞩目。

第五部分:海洋与辛巴德的船第五部分《海洋与辛巴德的船》被认为是整个组曲中最具叙事性和表现力的部分。

这个部分主要叙述了印度尼西亚的民间传说——辛巴德。

辛巴德是一位印度尼西亚的海商,他曾经航行到遥远的未知海域,发现了一个神秘的宝藏。

但是,他的贪婪和自私最终导致了船只的破裂和宝藏的流失。

这个故事象征着贪婪和自私的危害性。

在这个部分的音乐中,维瓦迪将印度尼西亚古典音乐和民间音乐结合到了一起。

他使用了传统的印度尼西亚打击乐器和拨弦乐器,还有西方弦乐器和木管乐器。

这样的组合为音乐增添了丰富的层次感和深度。

总结《舍赫拉查达》交响乐组曲是印度尼西亚文化和音乐的杰作,他通过音乐的形式表达了这个国家人民的精神和文化。

第五部分《海洋与辛巴德的船》以辛巴德的故事为主题,将传统的印度尼西亚音乐和西方音乐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音乐语言。

在听这个部分的时候,你不仅可以听到美妙动听的音乐,还能领略到印度尼西亚文化的博大精深。

《大海与辛巴德的船》教案

《大海与辛巴德的船》教案

《大海与辛巴德的船》教案《大海与辛巴德的船》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大海与辛巴德的船》这一作品,感受交响组曲的艺术特征,体验音乐的表现力,了解音乐是如何表现大海的。

并能初步了解和感受印象主义音乐的特点。

2、感受音乐与文学、美术等相关文化的融合。

3、通过听赏、对比、分析、感受以及探究性音乐活动,了解听觉艺术、视觉艺术和语言艺术在表现塑造大海的共性与个性。

并尝试通过演唱、演奏、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来创作表现大海。

4、在丰富的音乐活动中进一步了解感受大海的音乐形象,激发学生热爱大海、大自然与生活的情感。

5、在以大海为主题的文学、绘画、音乐作品中体验人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快乐,乐于参与表现创造大海的艺术形象。

教学重点:感受音乐世界中的大海,感受听觉艺术、视觉艺术和语言艺术在表现塑造大海的共性与个性。

教学难点:尝试用多种艺术形式去表现大海。

教学准备:描写大海的文学、绘画、音乐资料、多媒体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关于大海的音乐,如《大海啊!故乡》等,迅速带学生进入主题。

二、新课教学1、作曲家简介2、讲述故事3、播放《大海与辛巴德的船》4、听辨情绪不同的音乐主题片段(1)暴君沙赫里亚尔的音乐主题形象(2)聪明美丽的舍赫拉查德的音乐主题形象(3)水手辛巴德出海远航冒险的音乐主题形象5、再次听赏重点听其中的平静与波浪滔天的大海的音乐片段。

让学生从音色、节奏、旋律、力度、速度傻瓜去对比音乐是如何表现“平静”与“波浪滔天”中的大海不同的音乐形象。

音色:节奏旋律速度力度平静的大海长笛:舒展平缓缓慢柔和破浪滔天的大海弦乐器组:密集起伏较大稍快很强三、看海学生分组汇报展示课前收集的作品资料。

四、说海讨论:为什么大海有如此的魅力使艺术家们为它创作了无数动人的篇章?你喜欢大海吗?大海:变幻无穷的自然美,蕴藏丰富的宝藏和资源,与人们生活习习相关,旅游嬉戏的场所,很早的航海事业,促进对外交流......当然也包括一些海啸造成的海难等。

海洋与辛巴德的船(交响组曲《舍赫拉查德》选段)-苏少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海洋与辛巴德的船(交响组曲《舍赫拉查德》选段)-苏少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海洋与辛巴德的船(交响组曲《舍赫拉查德》选段)-苏少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交响组曲《舍赫拉查德》及其中的选段《海洋与辛巴德的船》;2.学习和认识乐曲的基本元素,如节奏、旋律、和声等;3.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提高认知水平和审美水平;4.通过教学,使学生领略到音乐的魅力,激发学生的音乐创造力和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乐曲的基本元素及分析方法;2、乐曲的风格特点及表现手法。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1、介绍《舍赫拉查德》交响组曲2、介绍选段《海洋与辛巴德的船》(二)乐曲分析环节1、节奏分析:强调三拍,起伏起伏,给人带来起伏的情绪。

2、旋律分析:华丽的弦乐曲线,迷人的小提琴旋律,让人听了如沐春风。

3、和声分析:各种乐器的声音巧妙地协调配合,构成如此优美和谐的音乐整体。

(三)鉴赏环节1、分节听辨:把乐曲分成几个段,指导学生辩别各个段的基本元素并进行欣赏。

2、作曲家介绍:指导学生了解作曲家苏少以及其对音乐的贡献。

(四)合作创作环节1、学生跟乐曲的基本元素写出旋律;2、让学生把自己的旋律和同桌的旋律组合在一起进行编曲。

(五)总结环节1、学生集体演奏自己编创的曲目;2、总结今天的学习,提高学生音乐欣赏的能力和审美素养。

四、教学反思本课通过导入环节向学生介绍了选段《海洋与辛巴德的船》的基本情况,娓娓道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在乐曲分析部分,以节奏、旋律、和声为主,帮助学生了解了乐曲的基本元素;在鉴赏环节中,结合作曲家苏少的简要介绍增进了学生对于乐曲的认识。

在合作创作环节中,学生有了创作的机会,体验到了音乐的创造过程。

总的来说,本课加强了对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很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也获得了良好的学生反馈。

需要改进的地方是,在合作创作环节中,老师需要更加详细地指导学生如何组合旋律,并应与学生一起完成编曲过程,以促进学生的创造力发挥和品质保证。

大海和辛巴达的航船-辽海版九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大海和辛巴达的航船-辽海版九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大海和辛巴达的航船-辽海版九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印度音乐文化背景,学习印度音乐的演奏技法和表现形式。

2.听懂乐曲《大海和辛巴达的航船》,了解音乐中的主旋律和伴奏,并通过演奏练习,掌握乐曲的演奏技法。

3.学会使用曲谱,理解乐曲音高、节奏和演奏技法,并能够通过练习演奏出整首乐曲。

二、教学重点1.乐曲《大海和辛巴达的航船》的演奏技法和表现形式。

2.乐曲中的主旋律和伴奏。

3.学生对曲谱的理解和应用。

三、教学难点1.印度音乐文化背景的介绍和讲解。

2.乐曲中的特殊演奏技法和表现形式的教学。

3.学生对曲谱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提高。

四、教学过程1.引入新知识(1)了解印度音乐文化背景,学习印度音乐的演奏技法和表现形式。

(2)引导学生谈谈印度音乐,了解其风格特点和演奏方式。

2.学习乐曲《大海和辛巴达的航船》(1)听乐曲,学生注意聆听其中的主旋律和伴奏。

(2)通过演奏练习,学生掌握乐曲的演奏技法。

(3)引导学生分析乐曲的音高、节奏和演奏技法。

3.使用曲谱演奏(1)分发曲谱,让学生学习曲谱中的音高、节奏和演奏技法。

(2)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整首乐曲的演奏技法。

(3)教师指导学生加强对曲谱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提高演奏水平。

4.展示和分享让有特长的学生或小组进行演奏表演,让其他人进行观看和听取,以增加学生的乐感和对乐曲的理解。

五、教学评价1.考核学生对印度音乐文化背景和乐曲演奏技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提高。

2.通过听取和观看学生演奏表演,对其掌握乐曲演奏技法的水平进行评价。

3.针对学生的评价结果,及时给予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提高演奏水平。

第二单元 音乐故事(二)—《大海与辛巴达的船》教学设计 —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音乐 九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音乐故事(二)—《大海与辛巴达的船》教学设计 —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音乐 九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音乐故事(二)——《大海与辛巴达的船》教学设计一、教学分析《天方夜谭组曲》(又名《舍赫拉查达3组曲》),俄罗斯作曲家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代表作之一,取材于著名的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天方夜谭》(即《一千零一夜》),作品写于1888年,同年在圣彼得堡首演。

第一乐章《大海和辛巴达的船》辛巴达是一个有各种奇异经历的勇敢航海家,他多次出海远航,触礁沉没,但却死里逃生。

第一乐章中,作曲家着力表现无边大海的各种变化奇幻的景象。

通过大海主题和配器、织体的各种音响,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乐曲采用了无展开部的奏鸣曲式,在序奏中首先呈现的是威严而冷酷的苏丹王主题。

此曲由三支长号和一支大号主奏,雄浑阴沉,带有宣叙调特点,接着由独奏小提琴奏出了舍赫拉查德的第二主题,带有阿拉伯音乐风格的东方音乐特有的妩媚色彩的旋律,表现了舍赫拉查德聪慧柔美、委婉迷人的性格,与苏丹王主题形成鲜明的对比。

二、教学目标1.欣赏《大海与辛巴达的船》,能够对乐曲产生兴趣,2.了解俄罗斯作曲家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简要生平及主要作品三、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传说,古代阿拉伯的苏丹王沙赫里亚尔专横而残酷,他认为女人皆居心叵测而不贞,于是他每天娶一位新娘,次日便处死。

机智的少女山鲁佐德嫁给这位苏丹王之后,在当夜给苏丹王讲了一个离奇生动的故事。

第二天,这个故事正讲到关键之处,被山鲁佐德的故事所深深吸引的苏丹王,为了继续听下去,破例没有处死山鲁佐德这位新娘。

之后,山鲁佐德又以同样的方式给苏丹王讲了一连串的动听故事,一直讲了一千零一个夜晚……最后,苏丹王被山鲁佐德的故事所感化,终于彻底放弃了残酷的念头,与山鲁佐德白头偕老。

就这样过了1001个夜晚,也就是我们常听说的一千零一夜。

今天我们要欣赏的这首乐曲,充满了由一些阿拉伯东方的画面和形象交替组成,其中有的是风俗性的趣闻,有的是幻想性的大自然景色或爱情的场面;有时充满炽热的激情,有时则是细腻、温柔和静观的抒情诗。

《海洋与辛巴德的船》教学设计

《海洋与辛巴德的船》教学设计

《海洋与辛巴德的船》
教学内容
1、作曲家简介和欣赏交响组曲《海洋与辛巴德的船》;
2、课程资源开发利用:补充有关《一千零一夜》的故事。

教学准备
教案、钢琴、音乐教学光盘、课件、多媒体等设备。

教学目标
1、通过交响组曲《海洋与辛巴德的船》的欣赏,逐渐培养专心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

2、通过音乐作品的欣赏与演唱,启发、引导学生养成聆听音乐作品的良好习惯,积极参与感受与体验,充分展开想象。

3、保护和鼓励学生在音乐体验中的独立见解。

4、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感受音乐所表现的乐观精神。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

教学难点
发表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和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想,并有所感动与感悟。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课前播放歌曲《大海摇篮》,让学生轻松地进音乐教室。

2、师生问好!
二、欣赏《海洋与辛巴德的船》
1、作曲家简介:里姆斯基—科萨科夫(课件)
2、讲《一千零一夜》的故事。

(课件)
3、听辨情绪不同的音乐主题片段。

(1)暴君沙赫里亚尔的音乐主题形象。

(2)聪明、美丽的舍赫拉查德音乐主题形象。

(3)水手辛巴德出海远航冒险音乐主题形象。

三、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
大海宽阔无垠,变幻无穷,表现大海的音乐也是丰富多彩的。

请大家欣赏一组表现大海的世界名曲,能说出歌名和国家吗?
中国《大海啊故乡》、意大利《桑塔露琪亚》、印尼《划船曲》。

四、小结。

大海和辛巴达的航船-辽海版九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大海和辛巴达的航船-辽海版九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大海和辛巴达的航船-辽海版九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音乐的常用术语和基本乐理知识;2.掌握小调的特点和表现方法,理解小调所表达的情感;3.学会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的情感表达和意境表现;4.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内容为欣赏音乐《大海和辛巴达的航船》并分析乐曲构成、音乐特点和情感表达。

三、教学过程1.音乐欣赏1.老师播放音乐,学生先从整体上感受音乐的节奏、旋律和情感表达;2.老师再指导学生从以下角度来分析曲子:1.乐曲的曲式组成:本曲为三段体的结构,第一段为A段、第二段为B段、第三段为C段;2.乐曲的旋律特点:曲子由低沉的木管和弦乐逐渐升高,呈现出一种带有逐渐增强的激情的感觉;3.乐曲的情感表达:曲子传达出的是宏伟的航海场面以及那种不服输的勇气和拼搏精神。

2.小组讨论1.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思考如下问题:1.音乐中的旋律、和声和节奏给你的感受是什么?2.这首音乐中所表现的情感是什么?3.这首音乐中是否有一些特殊效果?比如说弦乐的颤音和加强的和弦等。

2.每个小组在5分钟内进行讨论,并让代表汇报。

3.共同创作合奏1.将学生分组,每个小组分别负责创作旋律、节奏、和声等方面的内容;2.每个小组在10分钟内独立完成创作;3.将不同小组创作的内容进行整合,形成完整的合奏乐曲,并进行演奏。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的情感表达和意境表现;2.难点:教学如何鉴赏音乐,让学生全面理解乐曲的构成、音乐特点和情感表达。

五、教学评价1.每个小组的创作合奏将会进行评分,看哪个小组的创作最为完整、有创意;2.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将会进行评价,包括听课专注度、讨论贡献等方面。

六、教学延伸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独立完成一份乐曲分析报告,分析他们喜欢的音乐乐曲所表现的情感,以及乐曲的形式特点。

并邀请学生在下节课上进行汇报分享。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音乐2.2大海与辛巴达的船教案教案1000字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音乐2.2大海与辛巴达的船教案教案1000字
三、学习者分析
1. 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 学生在七年级和八年级的音乐课程中,已经学习了音乐的基础知识,如音高、节奏、旋律、和声等。
- 学生对音乐欣赏和音乐分析有一定的了解,能够运用基本的音乐术语来描述和分析音乐作品。
- 学生对自然景观有一定的认识,能够理解和描绘大海等自然景象。
2. 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2. 音乐分析作业反馈:及时批改学生的作业,指出他们在分析音乐元素时的准确性,是否能够准确地描述和分析旋律线条、节奏变化、和声运用等音乐元素。对于存在的问题,给出改进建议,鼓励学生多分析、多思考,提高他们的音乐分析能力。
3. 音乐创作作业反馈:及时批改学生的作业,指出他们在创作音乐作品时的创意和技巧,是否能够创作出有特色和吸引力的音乐作品。对于存在的问题,给出改进建议,鼓励学生多尝试、多创作,提高他们的音乐创作能力。
3. 学生在之前的英语学习中已掌握了一定的词汇和短语,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紧密相连,既巩固了学生已有的音乐素养,又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拓展和深化。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欣赏音乐作品,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
二、核心素养目标
1. 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音乐作品。
四、教学资源准备
- 发放《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音乐》教材,供学生阅读和复习。
- 提供《大海与辛巴达的船》歌曲的歌谱,供学生学习和练习。
2. 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
- 准备《大海》歌曲的音频文件,供学生欣赏和分析。
- 准备大海》歌曲的MV视频,供学生观看和感受歌曲所描绘的大海景象。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

《海洋与辛巴德的船》-江苏省溧阳市旧县初级中学初中音乐教案

《海洋与辛巴德的船》-江苏省溧阳市旧县初级中学初中音乐教案

《海洋与辛巴德的船》
旧县初级中学
教学目标:
1.通过乐曲的欣赏,了解西洋管弦乐队、铜管乐器等知识,并理解音乐要素塑造音乐形象的功能。

2.通过对各主题的聆听、对比、分析,想象和律动体验,更好地理解作品。

3.让学生在欣赏中感受人们热爱大海、热爱自然的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对音乐要素的理解,学会结合音乐要素欣赏音乐。

难点:对《海洋与辛巴德的船》的主题对比和乐曲表现情景的想象。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师:老师带来了一个故事,听完你们能说出故事的名字吗?生:《一千零一夜》
刚才在故事中出现了2个人物形象:凶狠的国王山鲁亚尔和聪明的公主舍赫拉查德。

大家知道声音和画面结合,更能带来美的感受。

请同学们作一个预设猜想:你会用怎样的乐器来表现这2个人物形象?
简单介绍管弦乐队中个别乐器及音色。

各小组交流发言……
师:你们的判断和感受大致与作曲家还是不谋而合的,俄罗斯作曲家里姆斯基—科萨科夫。

就用了两种乐器组,塑造了两个鲜明的人物形象,创作了这首管弦乐组曲《海洋与辛巴达的船》。

二、欣赏引子
复听:播放音乐(引子——国王主题、公主主题)
国王主题:速度稍慢、力度强、节奏疏松、旋律阴沉,铜管乐器组(长号与大号)刻画了威严残暴的国王形象;
公主主题:速度稍慢、力度中强、节奏密集、旋律优美,弦乐器组(小提琴)刻画了美丽聪慧的公主形象。

师:今晚公主给国王讲了一个关于海洋与辛巴德的船的故事,下面让我们在交响乐中听听辛巴德的船在海洋上会发生什么?
三、欣赏主部
1、播放主题(主部——大海主题)
辛巴德带着满腔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心起航了,。

《大海与辛巴达的船》-沪教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大海与辛巴达的船》-沪教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大海与辛巴达的船教案简介本教案是针对沪教版五年级音乐上册的教学内容,主要介绍了《大海与辛巴达的船》这首歌曲的歌词、旋律和演唱技巧,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1.学习《大海与辛巴达的船》这首歌曲的歌词、旋律和演唱技巧,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表现能力;2.培养学生对大海的热爱和对航海文化的理解;3.培养学生情感表达能力,感悟船员在船上的生活和辛劳;4.通过合唱活动和舞蹈展示,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自信心。

教学内容1. 歌曲简介《大海与辛巴达的船》这首歌曲是一首歌颂大海和船员的歌曲,歌词表现了船员在大海上辛勤劳动的情景,旋律优美悠扬,富有节奏感。

2. 歌词学习海风吹来吹动渔旗荡起海浪漂起云雾辛巴达的船在海面上疾驰拱形的船身像海鸥翱翔船长昂首夜晚守航大海在变他却依然坚定破浪前行步履坚定不移他的心不停歇大海呀大海永无止境辛巴达的船犹如一个灵魂大海呀大海永无止境没有地方能限制他的追求海鸥在飞犹如一条妙曼的画线两端阔大连成了生命的曲线向船飞来微笑解囊留下一丝希望海风吹来诉说奇遇海浪起伏藏着海底的秘密辛巴达的船从未停歇迎着朝阳奔向未来3. 旋律演唱本曲演唱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歌曲的节奏比较鲜明,需要注意掌握好节奏感;2.声音自然、舒展流畅,尽可能体现出歌曲的旋律美;3.歌曲后段需要用力嗓唱出“大海呀大海永无止境”的高潮部分。

4. 合唱与表演本曲适合通过合唱和舞蹈进行表演,表演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合唱时需要注意合唱的和谐和统一性,尤其注意各个声部与旋律的协调;2.舞蹈动作需要简洁明了,通俗易懂,需要与歌曲的情感表达相匹配;3.表演时需要注意舞台形象和服装搭配,增强视觉效果。

教学步骤本课程共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引导学生了解儿童音乐,欣赏相关音乐片段,调动学生情感和兴趣;2.向学生介绍本曲的背景和歌曲主题,课堂讨论和交流;3.分配歌曲听写任务,帮助学生熟悉歌曲歌词和旋律;4.分组练习歌曲演唱和表演;5.整合各小组的演唱和表演,并进行总体彩排;6.在班级会上进行合唱和表演展示。

海洋与辛巴德的船教案

海洋与辛巴德的船教案

海洋与辛巴德的船教案教案标题:探索海洋与辛巴德的船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海洋与辛巴德的船,培养学生对海洋生态和环境的兴趣和关注。

2. 帮助学生了解船舶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3.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海洋生态和环境的基本概念。

2. 船舶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3. 观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海洋生态和环境的相关资料和图片。

2. 辛巴德的船的图片和模型。

3. 学生的观察记录表格。

4. 学生合作小组的分组表。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展示一些关于海洋生态和环境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海洋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提问学生他们对海洋的了解和想法,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讨论。

探索辛巴德的船:1. 展示辛巴德的船的图片和模型,引导学生观察船的外部结构和部件。

2. 介绍船的各个部分的功能,例如船体、船桅、船帆等。

3. 分组让学生自行观察船的内部结构和设备,并填写观察记录表格。

4. 学生小组交流观察结果,讨论船的不同部分的功能和作用。

实践活动:1. 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设计并制作一个简易的纸板船模型。

2.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船模型的制作,并确保船模型能够浮在水面上。

3. 学生小组进行竞赛,测试他们设计的船模型的稳定性和航行能力。

4. 学生观察并记录他们的船模型在水中的表现,并讨论改进的方法。

总结和展示:1. 学生小组展示他们设计的船模型,并分享他们的观察和改进经验。

2. 教师总结整个教学过程,强调海洋保护的重要性以及船舶在海洋探索中的作用。

3. 鼓励学生提出更多关于海洋和船舶的问题,引导他们进一步探索和学习。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海洋生态和环境的研究,可以进行小组或个人项目。

2.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海洋科学馆或船坞,进一步了解海洋和船舶知识。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能力。

2. 收集学生填写的观察记录表格,评估他们对船舶结构和功能的理解。

2022年苏少版音乐七下《海港之夜海洋和辛巴德的船》精品教案

2022年苏少版音乐七下《海港之夜海洋和辛巴德的船》精品教案

第3课欣赏《海港之夜》《海洋和辛巴德的船》教学目标:1、欣赏歌曲《白帆》、《海港之夜》和交响曲《海洋和辛巴德的船》, 感受大海的变化多姿, 体验人们热爱大海的情感, 感受交响曲的艺术特点.2、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尝试用扬长、演奏、舞蹈、朗诵等形式创作、表演大海.教学重点、难点:分析表现歌曲教法、学法:聆听、演唱、感受、表演、分析教学过程:一、导入上一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两首歌曲《大海啊, 故土》和《天蓝蓝, 海蓝蓝》, 今天, 我们将继续欣赏一组表现海的音乐, 让我们一起来聆听吧.1、童声合唱《白帆》〔1〕、先听录音. 思考:歌曲描绘了怎样的景象?几部曲式?旋律有什么变化?〔2〕、讨论这是一首天真、柔美的童声二部合唱, 描绘了白帆在蓝色海面上飘荡的美丽景色, 表达了少年儿童祝白帆乘风远航, 又带欢乐回到身边的美好愿望. 歌曲为大调式, 单二部曲式, 前段较为活泼, 后段较为舒展.〔3〕、再次聆听, 跟唱旋律.〔4〕简单介绍莫奈法国画家, 印象画派的创始人之一, 毕生追求表现形式, 对运用色彩、造型有新的创造, 被称为“现代绘画之父〞.2、男声合唱《海港之夜》〔1〕、带着问题聆听A、歌曲的风格B、旋律有什么特点C、描绘了怎样的情景D、分为几个局部E、演唱形式的变化〔2〕、解答问题A、这首歌具有浓郁的俄罗斯民族音乐风格. B、旋律深情流畅, 明朗有力, 将进行娶与抒情歌曲的特点融合在一起. C、歌曲描绘了海风吹拂、歌声轻吟的宁静的海港之夜, 表现了即将出征远航的水手热爱生活的情感. D、E、歌曲为小调式, 主部和副部两局部组成. 主部用独唱形式, 副部第一遍用重唱, 以二边为合唱, 使人联想起开始时一名海员拉着手风琴在歌唱, 后来海员们逐渐参加重唱、合唱的情景.〔3〕、再次聆听, 轻声跟唱〔4〕、作者简介3、刚刚我们欣赏了《白帆》和《海港之夜》, 同学们能不能分析比拟一下这两首歌曲在内容情感和音乐表现手法有什么不同?曲目《大海啊, 故土》《天蓝蓝, 海蓝蓝》《白帆》《海港之夜》内容表达了人民热爱大自然、故土和妈妈的情感描绘了大海潮起潮落的壮观景象, 表现渔民不怕风浪、不畏艰险的精神描绘了白帆在海面飘荡的景象, 表达了儿童美好的祝愿描绘了宁静的海港之夜, 表现了即将远航的水手热爱生活的情感节拍节奏舒展舒展与密集舒展与密集相间较密集旋律平缓起伏较大多小跳和级进多大跳速度稍慢中速稍快中速缓慢力度柔和较强中强逐段加强调式大调式五声调式大调式小调式音色女声、童声男声童声男声情绪优美深情坚决有力柔美、天真深情流畅、明朗有力4、回忆上节课两首歌曲, 用分组的形式, 每组负责一首歌, 分析.5、欣赏〈〈海洋与辛巴德的船〉〉〔1〕、由〈〈一千零一夜〉〉故事导入, 请同学讲述故事〔2〕、欣赏《梦驼铃》音乐教案教学目标:(一) 对我国西北甘肃、新疆等地区的民族民间音乐产生兴趣, 并主动联系相关学科, 探索“丝绸路上〞的音乐文化.〔二〕能用明朗活泼的情绪和富有弹性的声音背唱《青春舞曲》, 知道王洛宾的主要作品和奉献;能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深情地演唱《梦驼铃》.〔三〕聆听歌曲《上去高山望平川》、《敦煌》、《打起手鼓唱起歌》和合奏《玛依拉》, 感受其音乐情绪和风格, 体验“花儿〞的艺术特征;分辨冬不拉等新疆少数民族乐器;〔四〕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用手鼓、铃鼓或自制的打击乐器为《青春舞曲》等歌曲即兴伴奏, 试用演奏、舞蹈等形式表演. 尝试创作、表演一段表现梦的音乐;试以《渭城曲》前两句即兴编唱, 并相互评价.〔五〕能用竖笛〔或口琴〕演奏《玛依拉》, 学习“si〞的第二种指法.教学重点、难点:歌曲《青春舞曲》.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教学常规管理:检查学习用具.二.欣赏歌曲《新疆好》:1.导入:丝绸之路北道过玉门关, 南道过阳关, 我们来到了美丽的新疆,提问;这里有哪些少数民族?又有哪些特产呢?答复:哈萨克族, 维吾尔族, 塔吉克族, 乌孜别克族. 有香喷喷的羊肉串, 美丽的壁毯, 死角刺绣的小帽“朵帕〞, 哈密瓜, 葡萄干, 奶茶等.提问:新疆还有哪些特产呢?下面我们欣赏一首歌曲《新疆好》.2.欣赏歌曲. 答复:新疆还有许多矿产资源.三、欣赏歌曲《玛依拉》:1.提问:新疆有个热情好客, 能歌善舞, 喜爱赛马摔交的是什么民族?答复:哈萨克族.哈萨克族有位美丽的姑娘玛依拉, 我们来听听她的歌.2.听歌曲《玛依拉》的两段.刚刚, 我们不仅聆听了玛依拉动听悦耳的歌声, 还观看了优美欢快的新疆舞蹈.3.提问歌曲的特点:由几个音组成, 结束在哪个音上?七个音组成, 大调式. 呼唤的音调, 盘旋的旋律. 节奏欢快跳跃.四、聆听小合奏《玛依拉》:1.导入:哈萨克有句谚语:“歌和马是哈萨克人的两只翅膀〞.2.简介:《玛依拉》这首歌曲经过作曲家丁善德配上钢琴伴奏, 也象长了翅膀一样飞遍祖国大江南北, 已经成为女高音歌唱家喜爱的演唱曲目. 你们谁会唱这首歌?3.请几个同学演唱. 其他学生吹竖笛.第一段请几个女同学唱, 全体同学吹竖笛.4.我们刚刚演唱演奏了歌曲《玛依拉》, 下面我们欣赏根据《玛依拉》改编的器乐小合奏, 听一听是由什么乐器主奏的?5.欣赏.6.提问:乐曲用什么乐器主奏?答复:冬不拉. 〔投影一组乐器, 让学生识别哪个是冬不拉. 〕7.新疆乐器介绍:大家说出我国乐器分为几大类?教师简介新疆乐器.冬不拉:〔哈萨克族〕弹拨乐器, 音箱木制, 有扁平和瓢形两种. 琴杆细长, 张两根弦. 一般用于自弹自唱.冬不拉的传说:很久以前, 一个英俊、勇敢的哈萨克青年爱上了一位美丽的姑娘, 当他向姑娘求婚时, 淘气的姑娘却指着身旁的一棵青松说:“你如果能让青松开口替你求婚, 我就嫁给你. 〞到了约定的日子, 机智的青年拿了一把用松木制成的“冬不拉〞琴, 用手拨弹着琴身上的羊肠弦线, 用婉转动听的琴声表达了心中真挚的爱情, 终于打动了姑娘的心. 从此, 哈萨克就流传冬不拉这一乐器.后来到了十三世纪时, 据说有一天, 当时的皇帝、成吉思汗正在大摆宴席招待宾客, 突然传来消息, 说他的爱子术赤得急病死了, 左右的侍从们谁也不敢把这一噩耗告诉成吉思汗, 但又怕事后遭到追究和责难, 正在左右为难时, 一位名叫克尔布哈的哈萨克冬不拉琴手自告奋勇去完成这一任务. 他来到宴会上要求为大家奏一支冬不拉乐曲. 悲切的乐声传达了死亡的消息, 成吉思汗从乐曲中听出了是自己亲爱的儿子遭到了不幸而流下了辛酸的泪. 嗣后, 成吉思汗不但没有发怒, 还下令重赏了这位民间艺人.鹰骨笛:〔塔吉克族〕吹管乐器. 管身为鹰骨制成, 开六个按孔, 吹奏方法与汉族的笛相似.艾捷克:〔唯吾尔族〕拉弦乐器. 音箱木制半球型, 一面蒙羊皮. 张四根弦, 用马尾弓拉奏.热瓦普:〔唯吾尔族〕弹拨乐器. 音箱木制半球型, 琴头有装饰用的弯角, 张五根弦. 演奏时将乐器横置右肩, 用拨子弹奏.手鼓:维吾尔族打击乐器. 汉语称手鼓. 木制圆形鼓框, 直径约40厘米, 一面蒙羊皮或蟒皮, 框内置许多小铁环. 演奏时两手执鼓边, 左右手指交替击鼓面, 或摇动鼓身振响铁环.老师拿手鼓示范给学生看, 拍打节奏. 学生左右手拍左右腿. 节奏是:左右左右左右右左右.8.习题用连线说明右侧的乐器所属的民族.五.歌曲《青春舞曲》:(1〕请学生听一组全部由王洛宾收集整理的维吾尔族歌曲:提问歌曲的曲名, 作者.1、《掀起你的盖头来》2、〈啊拉木汗〉3、〈半个月亮爬上来〉4、〈可爱的一朵玫瑰花〉5、〈在那遥远的地方〉(2〕复习歌曲《青春舞曲》, 钢琴伴奏. 〔投影歌曲的乐谱〕a> 复习歌谱;b> 复习歌词;c> 完整地演唱全曲.〔3〕提问歌曲的特点?歌词以形象而富有哲理的语言唱出:小鸟飞去不回来, 青春一去不复返. 告诫年轻人珍惜青春的美好时光. 歌曲采用小调式, 节奏密集, 轻快而活泼, 旋律上下起伏, 流畅而优美, 颇具有舞蹈性.〔4〕复习、表演《青春舞曲》〔手鼓、竖笛伴奏、演唱、表演舞蹈〕请学生讲讲表演的方案.分声乐组, 舞蹈组, 竖笛组练习歌曲, 请音乐课代表组织.学生表演.〔5〕教师评价:六.小结:今天, 我们延着丝绸之路欣赏了甘肃、新疆地区代表性的音乐作品, 了解了相关文化, 感受到民族音乐无穷的魅力. 丝绸路上还有极丰富的文化和动人的乐歌鼓舞, 同学们如有兴趣, 可在课后继续了解、探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海与辛巴达的船》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欣赏《大海与辛巴达的船》,能够对乐曲产生兴趣。

2.过程与方法
在聆听、体验、对比、探究等音乐实践活动过程中,了解音乐故事情节,感受、体验音乐要素对塑造音乐形象所起的重要作用。

3.知识与技能
(1)了解俄罗斯作曲家里姆斯基- 科萨科夫的简要生平及主要作品。

(2)能够运用音乐要素简单分析乐曲。

(3)能够听辨乐曲中“国王的主题”和“王妃的主题”,辨识两个主题的发展及主奏乐器。

教学过程
1.导入
(1)教师提问:同学们知道《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吗?哪位同学能以简短的语言讲述它的故事梗概?
(2)教师补充:俄罗斯作曲家里姆斯基- 科萨科夫根据这个神话故事,以音乐的形式创作了著名的交响组曲——《舍赫拉查达》。

这部组曲共四个乐章,今天我们欣赏第一乐章——《大海与辛巴达的船》。

【设计意图】
由讲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完整欣赏
(1)教师提问:作曲家是如何用音乐来“讲”故事的?你联想到了什么画面?你能听出哪些乐器?
(2)教师补充:乐曲结构为省略展开部的奏鸣曲式。

由序奏(引子)、呈示部、再现部、尾声四部分组成。

【设计意图】
初步聆听乐曲,感受作曲家是如何用音乐来“讲”故事的。

3.音乐知识
(1)里姆斯基- 科萨科夫:俄国作曲家、指挥家、音乐教育家,俄罗斯民族乐派“强力集团”的重要成员。

代表作品有《舍赫拉查达》《西班牙随想曲》《野蜂飞舞》等。

(2)组曲:几个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乐章,在统一的艺术构思下组合成的器乐套曲。

组曲有两种:一种是从歌剧、舞剧中选出若干首乐曲组成的组曲,一种是作曲家创作的、独立的标题性组曲。

4.分段欣赏
(1)聆听“国王的主题”,教师提问:
①这段音乐刻画了国王怎样的形象? ( 威严、冷酷)
②作曲家运用了哪些音乐要素来塑造国王的形象?(铜管乐器,较低的音区)
③主奏乐器是什么? ( 长号、大号)
(2)学生随琴学唱这一主题旋律。

【设计意图】
通过聆听、分析、学唱,使学生加深对“国王的主题”的印象,为后面的欣赏做铺垫。

(3)聆听“王妃的主题”,教师提问:
①这段音乐刻画了王妃怎样的形象? ( 善良、美丽)
②主奏乐器是什么? ( 小提琴)
③作曲家通过哪些音乐要素塑造了国王与王妃的不同形象?(运用节奏、节拍、力度、旋律、音色、音区的对比等不同音乐要素)
④教师补充:以上两个主题在全曲中多次出现,请同学们在聆听过程中仔细听辨。

【设计意图】
运用对比的方式,使学生了解音乐要素的变化可以塑造不同的音乐形象。

(4)聆听“波涛汹涌的大海”主题,教师提问:
①“波涛汹涌的大海”主题音乐由哪个主题变化而来?(由“国王的主题”变化而来)
②在配器上有哪些变化?(配器越来越丰满)
③刻画了怎样的大海形象?(波涛汹涌、浩瀚无际,同时充满着未知的危险)
(5)聆听“平静的大海”主题,教师提问:
①这段主题音乐刻画了大海怎样的景象?(阳光明媚、风平浪静)
②这段音乐由哪个主题变化而来?(由“王妃的主题”变化而来)
(6)学生随琴视唱“平静的大海”主题旋律。

【设计意图】
运用对比的方式聆听、分析两个主题,使学生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5.完整欣赏乐曲
教师完整播放乐曲,学生欣赏并完成下表。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运用音乐要素分析作品的能力,体会音乐要素的变化对塑造音乐形象的作用。

6.拓展
(1)教师提问:
①“国王的主题”与“波涛汹涌的大海”或“王妃的主题”与“平静的大海”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②作曲家是通过哪些音乐要素的变化来塑造音乐形象的?
(2)教师补充:
①国王的残暴像是波涛汹涌的大海,善良、美丽的王妃仿佛是宁静的大海泛起的朵朵浪花。

②作曲家利用国王与王妃的主题来表现大海,通过节奏、和声、配器的变化来塑造音乐形象。

【设计意图】
让学生了解同一个音乐素材,通过音乐要素的变化可以塑造出不同的音乐形象。

7.小结下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