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细胞化学染色

合集下载

骨髓细胞内外铁染色

骨髓细胞内外铁染色

骨髓细胞内外铁染色
骨髓细胞内外铁染色是一项重要的实验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断中。

通过对骨髓细胞进行铁染色,可以了解细胞内外铁的分布情况,从而判断细胞的功能状态和疾病进程。

铁是人体内必需的微量元素,它在体内参与氧气输送、免疫反应和能量代谢等多种生理过程。

在正常情况下,骨髓细胞内的铁主要储存于铁粒蛋白中,以便在需要时释放出来。

而在某些疾病状态下,如缺铁性贫血、血色病等,细胞内的铁可能会异常积聚或过度释放,导致细胞功能紊乱。

骨髓细胞内外铁染色的原理是利用特定染液与铁元素的化学反应,产生可见的颜色反应。

一般常用的铁染色方法有Perl's染色法、Prussian blue染色法等。

这些染色方法可以清晰地显示细胞内外铁的分布情况,根据颜色的深浅可以初步判断细胞内外铁的含量。

在实验操作中,首先需要准备好骨髓细胞标本,并进行细胞固定和染色处理。

然后,将标本放入显微镜下观察,通过调节镜头和光源,可以清晰地观察到细胞内外铁的染色情况。

通常情况下,细胞内的铁呈现出蓝色或绿色,而细胞外的铁呈现出红色或棕色。

通过骨髓细胞内外铁染色,可以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例如,在缺铁性贫血的诊断中,可以观察到细胞内铁的减少或消失,从而确定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此外,铁染色还可以
用于研究细胞内铁的代谢途径和调控机制,为疾病的发生机制提供线索。

骨髓细胞内外铁染色是一项重要的实验技术,对于疾病的诊断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观察细胞内外铁的染色情况,可以了解细胞的功能状态和疾病进程,为临床医学和基础科学研究提供有力支持。

细胞化学染色

细胞化学染色

细胞化学染色检验前言细胞化学是细胞和化学相结合的一门科学。

细胞化学染色是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应用涂片染色的方法,观察细胞的化学成分及其变化的重要方法。

在病理情况下,血细胞的化学成分可发生改变。

因此,细胞化学染色不仅对研究血细胞的代谢活动、生理功能,而且对生理和病理情况下血细胞的化学成分的变化、各种类型血细胞的鉴别、某些血液病的鉴别诊断、疾病的疗效观察以及发病机制的探讨均有重要意义。

研究血细胞的化学物质较多,如各种酶类、脂类、糖元、铁等。

下面主要介绍血液学中常用的一些细胞化学染色方法。

瑞氏染色法:瑞氏染色液的配制:瑞氏染料(粉)1g纯甲醇60ml将染料放在乳钵内加少量甲醇研磨使染料溶解,然后将已溶解得倒入洁净的玻璃瓶内,剩下未溶解的再加少量甲醇研磨,如此继续操作,直到全部染料溶解及用完甲醇为止。

制配好的染液保存于温室中一周便可应用。

新鲜配制的染液偏碱性,放置后可呈酸性,染液储存愈久染色愈好。

缓冲液的配制及其作用:1% KH2PO4 (即1g KH2PO4+100ml蒸馏水) 30ml1% Na2HPO420ml加蒸馏水至1000mlPH 6.4~6.8过氧化物酶染色一、原理:细胞中的过氧化物酶(POX)分解底物过氧化氢(H2O2)产生新生态氧,后者使联苯胺氧化为联苯胺蓝沉淀而定位于POX活性部位。

二、过氧化物酶染色法染液的配制:(1)联苯胺(Benzidine)0.3g95%乙醇(Ethye alcohol)99ml36%亚硝基铁氰化钠(Sodium Nitroprusside)1ml (0.36g+1ml蒸馏水,置于37℃水浴箱中促溶。

)(2)30%mlml过氧化氢溶液:30%双氧水,吸取一滴约0.05ml放入50ml蒸馏水内,每次用时必须新鲜配制。

三、结果判断:细胞质中有蓝色颗粒的为阳性细胞。

四、临床意义:粒细胞中除早期原粒细胞呈阴性反应外,晚期原粒细胞及以后各阶段粒细胞均呈阳性反应,细胞越成熟反应越强。

骨髓细胞化学染色简易操作卡

骨髓细胞化学染色简易操作卡

骨髓细胞化学染色简易操作卡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NAP)
工作液配制:取B液30μl,C液30μL混匀,静置2分钟,再加蒸馏水1ml,D液30μl,混匀。

染色步骤:1.干燥涂片,滴加A液固定剂(用前恢复室温,并充分摇匀)固定约30-60秒,蒸馏水冲洗,甩干;
2.滴加或浸入工作液15分钟,蒸馏水冲洗2-3分钟,甩干
3.E液(使用前务必摇匀!)复染1-2分钟,蒸馏水冲洗,干后镜检
酸性α-醋酸萘酚酯酶染色(ANAE)
工作液配制:于试管内加B液50μL,C液50μL混匀,静置1分钟,再加D液1.5ml,E 液50μl,混匀,(分为两份,其中一份作为NaF抑制试验加NaF液1滴)静置2分钟备用。

染色步骤:1.干燥涂片,直接滴加工作液做第二步或滴加A液(用前恢复室温,并充分摇匀)固定约30-60秒,蒸馏水冲洗,待干或滤纸吸干(涂片不固定直接做ANAE
染色,阳性反应强于固定者);
2.滴加或浸入工作液布满涂片(37℃)孵育分钟,蒸馏水冲洗,待干或滤纸吸干。

3.F液复染1-2分钟,蒸馏水冲洗,干后镜检。

糖原染色(PAS)
滴染:1.干燥涂片,滴加A液(用前恢复室温,并充分摇匀),布满涂片固定约30~60秒,蒸馏水冲洗,待干或滤纸吸干。

2.滴加B液布满涂片作用5~10分钟,蒸馏水冲洗5分钟,待干或滤纸吸干。

3.滴加C液布满涂片作用10~15分钟,蒸馏水冲洗5分钟。

4.D液复染2~5分钟,干后镜检。

骨髓片染色方法

骨髓片染色方法

骨髓片染色方法一、背景介绍骨髓是人体内产生血液细胞的重要组织,骨髓片染色是一种常用的方法,用于观察和分析骨髓中各种血细胞的形态、数量和分布。

本文将详细介绍常用的骨髓片染色方法及其原理。

二、常用的骨髓片染色方法2.1 Wright-Giemsa染色法Wright-Giemsa染色法是一种常用的骨髓片染色方法,它可以同时染色骨髓中的细胞核和细胞质。

该方法具有简便、快速、可靠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验室。

2.2 染色原理Wright-Giemsa染色法的染色原理是通过染料与细胞成分之间的化学反应来实现的。

染料将与细胞中的某些结构特异性地结合,从而在显微镜下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2.3 染色步骤Wright-Giemsa染色方法的步骤如下: 1. 将待染色的骨髓片固定在玻片上。

2.将固定的骨髓片浸入Wright-Giemsa染料溶液中,染料浓度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3. 在染料中浸泡时间一般为5-10分钟。

4. 取出骨髓片,用水冲洗去掉多余染料。

5. 将骨髓片风干后进行观察。

2.4 显微镜观察完成染色后,将骨髓片放置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通过调节镜头来观察不同倍数下的细胞形态和细胞质颜色。

不同种类的血细胞在染色后呈现出特定的形态特征和染色性质,通过观察不同细胞的形态和染色特点,可以进行血液病的诊断和分类。

三、骨髓片染色的应用领域3.1 临床诊断骨髓片染色方法在临床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观察骨髓中各种血细胞的形态、数量和分布,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有血液病变,并确定病变的类型和程度。

3.2 科学研究除了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骨髓片染色方法也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

通过观察和分析骨髓中不同类型血细胞的形态和染色特点,可以深入了解血液系统的发育、功能和病理。

这有助于揭示血液病发生的机制,并为疾病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3.3 周期性评估骨髓片染色方法还可以用于周期性评估,跟踪疾病的进展和治疗效果。

通过定期观察和统计骨髓中各种血细胞的数量和形态变化,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判断治疗效果,并进行调整。

白血病骨髓细胞学诊断标准

白血病骨髓细胞学诊断标准

白血病骨髓细胞学诊断标准
根据骨髓象的分类和特点,白血病的骨髓细胞学诊断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1)骨髓增生明显活跃或极度活跃,以原始淋巴细胞为主;
(2)幼稚淋巴细胞增多,占骨髓细胞总数的20%以上;
(3)淋巴细胞体积增大,形态不规则,核染色质粗糙,核仁明显;
(4)血小板和红细胞减少;
(5)骨髓细胞化学染色:过氧化物酶(POX)染色阴性,糖原(PAS)染色阳性。

2.急性髓系白血病:
(1)骨髓增生明显活跃或极度活跃,以原始髓系细胞为主;
(2)幼稚髓系细胞增多,占骨髓细胞总数的20%以上;
(3)髓系细胞体积增大,形态不规则,核染色质粗糙,核仁明显;
(4)血小板和红细胞减少;
(5)骨髓细胞化学染色:过氧化物酶(POX)染色阳性,糖原(PAS)染色阴性或弱阳性。

3.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1)骨髓增生活跃,以成熟淋巴细胞为主;
(2)淋巴细胞体积正常或略大,形态规整,核染色质细腻,核仁不明显;
(3)血小板和红细胞减少;
(4)骨髓细胞化学染色:过氧化物酶(POX)染色阴性,糖原(PAS)染色阳性。

4.慢性髓系白血病:
(1)骨髓增生活跃,以成熟髓系细胞为主;
(2)髓系细胞体积正常或略大,形态规整,核染色质细腻,核仁不明显;
(3)血小板和红细胞减少;
(4)骨髓细胞化学染色:过氧化物酶(POX)染色阳性,糖原(PAS)染色阴性或弱阳性。

诊断白血病时,需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骨髓象特点、骨髓细胞化学染色结果等综合判断。

在确诊后,还需进行进一步的分型,以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不同类型的白血病,治疗方法及预后差异较大,因此,精确的诊断和分型至关重要。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模拟练习题(含参考答案)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模拟练习题(含参考答案)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模拟练习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除了胰腺炎外,最易引起血AMY升高等疾病还有()。

A、肾炎B、心肌炎C、腮腺炎D、胆石症E、急性肝炎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慢性胰腺炎、流行性腮腺炎、唾液腺化脓等,均可引起淀粉酶(AMY)轻度升高。

2、骨髓细胞化学染色:PAS染色(+)量弥散分布红色细颗粒状,POX 染色(+),NAP积分减低,AS-DCE(-),α-NAE(+)并被氧化钠抑制。

最可能的诊断是()。

A、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C、急性粒细胞白血病D、再生障碍性贫血E、巨幼细胞性贫血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原、幼单核细胞PAS染色阳性反应呈弥漫分布的红色细颗粒;POX染色原、幼单核细胞多呈细小颗粒弱阳性反应;NAS-DAE染色原、幼单核细胞多呈阳性或强阳性反应,但能被氟化钠抑制;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的阳性反应的单核细胞系白血病细胞能被氟化钠抑制。

3、某患者进行血液分析结果为:血红蛋白72g/L,红细胞3.85×1012/L,红细胞比积0.245,可初步判断此患者为()。

A、正常细胞性贫血B、单纯小细胞性贫血C、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D、大细胞性贫血E、红细胞增多症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红细胞参数计算公式:MCV=HCT/RBC=0.245/(3.85×1012/1015)=63fL;MCH=HGB/RBC=(72/3.85×1012)×1012=18pg;MCHC=HGB/HCT=72/0.245=293 g/L。

可计算出该患者MCV、MCH、MCHC均低于正常,故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4、血清学检测结果提示病毒复制能力最强的是()。

A、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B、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C、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D、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E、HBsAg(+)、抗HBs(+)、HBehg(-)、抗HBe(+)、抗HBc(+)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①HBsAg为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首先出现的病毒标志物,可作为乙型肝炎的早期诊断和普查,在急性肝炎潜伏期即可出现阳性;②抗-HBs为保护抗体,阳性提示急性感染后的康复;③HBeAg阳性是乙型肝炎传染性的标志;④抗-HBe多出现于急性肝炎恢复期的患者中,一般表示HBV复制减少和传染性减低;⑤抗-HBc,可持续多年,是HBV既往感染的标志,可作为急性病毒复制和机体免疫应答的标志。

骨髓特殊染色及酶组织化学染色检查

骨髓特殊染色及酶组织化学染色检查

骨髓特殊染色及酶组织化学染色检查骨髓特殊染色及酶组织化学染色检查是一种用于诊断血液疾病的特殊检查方法。

该检查可以通过染色技术直接观察血液细胞中特定的染色体、酶或其他化学物质,进而判断疾病的类型和程度。

下面我们将从步骤、原理及应用等多个方面进行细致的阐述。

一、步骤1.取样骨髓特殊染色及酶组织化学染色检查需要从患者的骨髓中取得样本。

通常采用穿刺取骨髓的方法,使用空心针将骨髓组织抽取出来。

2.制片将采集到的骨髓组织用特定的方法制成薄片,然后将制片玻片放入预处理液中,去除组织中的脂肪和血液。

3.固定用甲醛等化学物质将薄片固定在制片玻片上,以免组织失去结构。

4.染色根据不同的需求,使用不同的染色方法染色。

常用的染色方法有Gear (G)染色、Wright(W)染色、Giemsa(G)染色、PAS染色、酶组织化学染色等。

5.观察染色完成后,使用显微镜观察染色后的组织和细胞,看到目标物质的颜色或形态变化,从而判断患者的疾病类型及程度。

二、原理骨髓特殊染色及酶组织化学染色检查的原理是通过染色技术观察不同的物质反应,从而帮助医生确定患者的诊断。

例如,由于白血病细胞存在着特殊的染色体核型,因此通过染色技术可以直接观察到这些染色体。

又如,用PAS染色技术可以看到细胞中的糖原,发现是否存在糖尿病等疾病。

这些染色方法可以同时应用于细胞形态与细胞化学特性的研究。

三、应用骨髓特殊染色及酶组织化学染色检查广泛用于对各种血液疾病的诊断,特别是在白血病、贫血、血小板疾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等疾病的确诊和辅助诊断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过该检查方法的组织学检查,可以检查人体中蛋白质、酶液、糖原、脂肪等物质,并进一步辅助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而且,该检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结果准确等优势,可以为医生提供诊断血液疾病的重要实验依据,为患者提供更好的诊治服务。

总之,骨髓特殊染色及酶组织化学染色检查是一种具有较高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的检查方法。

骨髓细胞学检查一

骨髓细胞学检查一

碱性磷酸酶染色(NAP)
1. 目的: 掌握卡氏偶氮偶联法测定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的 原理、方法、注意事项和临床意义。 2. 原理: 中性粒细胞胞质中的碱性磷酸酶在pH9.6的碱性条件下能 水解磷酸萘酚,生成萘酚,后者与重氮盐偶联形成不溶性的 有色沉淀定位于胞质中的酶活性处。重氮盐有多种,常用的 有坚牢蓝RR、坚牢蓝BB、坚牢紫酱等。
(一)固定

固定有物理法与化学法,
前者为干燥和火焰固定, 后者最常用的是甲醛、乙醇、丙酮和醋酸等。
(二)显示

偶氮偶联法:这类方法多利用人工合成的酶底物,在
酶作用下,产生分解产物,再与重氮盐结合引起偶氮 偶联,使其形成不溶性的偶氮色素,以此证明酶的存
在。

联苯胺法:粒细胞和单核细胞中的过氧化物酶作用于 过氧化氢,释放新生态氧,使无色的联苯胺形成蓝色 沉淀。

Hale Waihona Puke (三)细胞化学定量

粗略估量,以染色反应的强弱,受色的深浅,人为地区别为阴 性和各种程度的阳性。

百分法,只能反映细胞阳性率,不能反映受色强弱。 积分法,是常用的半定量法,将前述的等级估量与百分率相结 合(计算方法见碱性磷酸酶染色),它既反映了细胞阳性率的 高低,又反映了细胞受色的强弱。
第三节 骨髓细胞学检查 一、常用血细胞化学染色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徐益恒
血细胞化学染色
是以细胞形态学为基础, 运用生物化学或化学技术 对血细胞内化学成分、代谢产物等进行定性/定位 /半定量检查的方法 用于某些血液的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
本节课主要任务

机体铁储备状况:骨髓铁染色
感染性及白血病鉴别诊断:中性粒细胞碱性

第 四 章 血细胞化学染色的临床应用

第 四 章 血细胞化学染色的临床应用

图17 引自刘志洁、黄文源主编:实用临床血液细胞学图谱科学出版社 1996年1月第1版 (4)临床意义 1)帮助鉴别急性白血病的类型:①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时,白血病性原始粒细胞可呈阳性反应,阳性颗粒一般较多,较粗大,常呈局限性分布;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时,原始淋巴细胞和幼淋巴细胞均呈阴性反应;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时,白血病性原始单核细胞呈阴性反应,有时虽少数可呈弱阳性反应,但阳性颗粒少而细小,常弥散分布。②小型原始粒细胞和原始淋巴细胞不易区别,如果小型原始细胞呈过氧化物酶阳性反应,可确定为小型原始粒细胞。③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有时须与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鉴别,如果白血病细胞呈过氧化物酶强阳性反应,应确定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④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有时须与组织细胞白血病或恶性组织细胞病鉴别,异常组织细胞的过氧化物酶呈阴性反应,而白血病性幼单核细胞和单核细胞呈弱阳性反应。
第 四 章 血细胞化学染色的临床应用
?
本章考点 1.常用血细胞化学染色的原理及意义 2.血细胞化学染色的临床应用 (1)急性白血病类型的鉴别 (2)贫血类型的鉴别 重点: 过氧化物酶染色、过碘酸-雪夫反应、碱性磷酸酶染色、非特异性酯酶染色和铁染色原理及临床意义。 难点: 1.各种化学染色的原理。 2.化学染色在鉴别各类急性白血病中的作用。 各类血细胞的化学成分,分布和含量不同,可利用化学染色的方法加以区分;在病理情况下,血细胞的化学成分可发生变化,可利用它们的变化识别不同的病态细胞。因此,骨髓细胞化学染色是临床血液病诊断和研究中不可缺少的手段。 一、常用血细胞化学染色的原理及意义 1.过氧化酶染色(POX) (1)原理 血细胞内的过氧化酶分解H2O2 ,释出初生态氧,使无色联苯胺氧化成蓝色联苯胺,后者进一步变成棕黑色化合物,沉着于胞质内。 (2)结果判断 阳性结果为胞质内出现棕黑色颗粒。①(一)无颗粒。②(±)颗粒细小、弥散分布。③(+)颗粒较粗、局灶分布。④(++)颗粒粗大、密集、分布较广,占胞质的1/2~2/3。⑤(+++)颗粒粗大、成团块,几乎布满胞质。⑥(++++)颗粒成团块状,充满胞质,并覆盖胞核。 (3)正常血细胞的染色反应 1)粒细胞系统:原始粒细胞大多呈阴性反应,有的可出现少量蓝黑色颗粒。自早幼粒细胞至成熟中性粒细胞均呈阳性反应,随细胞的成熟,阳性反应的程度逐渐增强。中性分叶核粒细胞为强阳性反应,嗜酸性粒细胞阳性反应的程度最强,其阳性颗粒比中性粒细胞粗大,有折光性,嗜碱性粒细胞呈阴性反应。 2)单核细胞系统:原始单核细胞呈阴性反应,幼单核细胞和单核细胞呈弱阳性反应,阳性颗粒少而细小,弥散分布,有的也可呈阴性反应。 3)其他细胞:淋巴细胞、巨核细胞、血小板、幼红细胞、浆细胞和组织细胞均呈阴性反应。有的吞噬细胞可呈阳灶反应。

细胞铁染色实验报告(3篇)

细胞铁染色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通过细胞铁染色实验,观察骨髓细胞中铁蛋白及含铁血黄素(细胞外铁)和幼稚红细胞的铁粒(细胞内铁)的分布情况,了解铁在骨髓细胞中的储存和利用状态,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二、实验原理骨髓内的铁蛋白及含铁血黄素(细胞外铁)和幼稚红细胞的铁粒(细胞内铁)在盐酸环境下与亚铁氰化钾作用生成亚铁氰化铁,即普鲁士蓝反应,使细胞内的铁颗粒呈蓝色,从而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三、实验材料1. 试剂:4%盐酸溶液、40g/L亚铁氰化钾溶液、碱性复红贮存液、复染应用液、37%甲醛;2. 仪器:显微镜、细胞涂片、载玻片、滴管、酒精灯、酒精灯架、酒精灯罩、加热器、培养皿、实验台等。

四、实验方法1. 将血片和骨髓片在空气中干燥,将涂片置甲醛蒸气中固定2-3分钟;2. 将等量40g/L亚铁氰化钾和4%盐酸溶液混合,新鲜配制,加热至约56℃;3. 将待检已固定的血涂片放入上述溶液中,加热染色2-3分钟;4. 用流水冲洗涂片,去除多余的染料;5. 用复染应用液复染涂片,染色1-2分钟;6. 清洗涂片,晾干;7. 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内铁颗粒的分布情况。

五、实验结果1. 细胞外铁:骨髓小粒中的巨噬细胞呈蓝色,表明细胞外铁含量较高;2. 细胞内铁:幼稚红细胞内可见蓝色颗粒,表明细胞内铁含量较高;3. 部分幼稚红细胞呈环形铁粒幼细胞,表明铁在细胞内储存过多。

六、实验讨论1. 细胞铁染色实验是一种常用的细胞化学染色方法,通过观察骨髓细胞中铁的分布情况,可以了解铁在骨髓细胞中的储存和利用状态,对诊断和治疗贫血等疾病具有重要意义;2. 在本次实验中,观察到细胞外铁含量较高,可能与实验对象处于贫血状态有关;3. 部分幼稚红细胞呈环形铁粒幼细胞,表明铁在细胞内储存过多,可能与铁利用障碍有关;4. 本实验结果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但需结合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分析。

七、实验结论本次细胞铁染色实验成功观察到骨髓细胞中铁蛋白及含铁血黄素(细胞外铁)和幼稚红细胞的铁粒(细胞内铁)的分布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贫血等疾病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骨髓染色

骨髓染色

骨髓细胞化学染色(一) 过氧化酶染色(POX)【结果判断】细胞中出现蓝绿色颗粒为阳性反应。

按颗粒大小和密集程度分为强阳性和弱阳性。

【临床意义】过氧气酶主要存在于粒细胞系统,除早期原始粒细胞外,其后各阶段均呈阳性反应。

单核细胞从幼稚单核细胞起呈弱阳性反应。

淋巴细胞各阶段均为阴性。

故对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和急性淋巴细胞、急性粒细胞与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的鉴别诊断有帮助。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全部阴性,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POX颗粒细小、染色浅淡。

(二)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NAP)碱性磷酸酶主要存在于成熟中性粒细胞中,其他细胞均阴性。

网状细胞及吞噬细胞的酶活性很强。

【结果判断】染色结果,在细胞浆中出现灰色至棕黑色颗粒者为阳性,阴性与阳性程度可表示为:(一) 胞浆呈淡红色,无颗粒。

(+) 全部胞浆呈淡灰色,无颗粒。

或胞浆中出现棕黑色或黑色颗粒,但不超过整个细胞的1/4。

(十十) 同(+),胞浆呈灰色,或颗粒不超过细胞1/2。

(+十十) 胞浆内充满棕黑色或黑色颗粒,但尚不十分致密,范围可超过整个细胞的3/4。

(十十十十) 颗粒粗大稠密,甚至遮盖细胞核。

以积分值表示:正常人阳性率一般在40%左右,NAP积分值80分左右,以弱阳性为主。

【临床意义】(1) 急性白血病与中性粒细胞类白血病样反应的鉴别。

前者NAP减弱,后者活性明显增强。

(2)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时降低。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患者的成熟粒细胞NAP降低。

(3)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肉瘤、多发性骨髓瘤、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骨髓硬化症患者NAP明显增强。

(4) 再生障碍性贫血时NAP增强,而其他类型贫血多无变化。

(5) 激素的影响,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或应用皮质激素时NAP增强。

妊娠亦出现 NAP 增强。

(三) 糖原染色 (PAS)糖原存在于细胞浆内,粒系统细胞自早幼粒细胞开始就可呈现阳性,阳性程度随细胞成熟而增强。

成熟中性分叶粒细胞糖原最为丰富。

单核细胞呈弱阳性。

骨髓细胞染色试验步骤

骨髓细胞染色试验步骤

【实验原理】染色体是染色质的高度凝集状态,化学成分与染色质相同,都由DNA和组蛋白等成分组成。

在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的形态最清晰,最易于观察。

动物骨髓细胞是制作动物细胞染色体标本的理想材料。

骨髓细胞始终保持较强的分裂活性,且细胞数量较多,给动物活体内注射秋水仙素,可以抑制细胞分裂时的纺锤体形成,使处于增殖状态的骨髓细胞停止在中期。

从而收集到较多的中期分裂相,通过低渗处理,可使细胞膜胀破、染色体分散;固定液处理使染色体结构清晰。

为此,骨髓细胞制备染色体标本比利用其它组织可获得更多的分裂相。

同时该方法还具有简便易行,不需要特殊的设备和无菌操作等优点。

【实验用品】1.器具:显微镜、离心机、恒温水浴箱、天平、酒精灯、火柴、预冷载玻片、解剖盘、剪刀、镊子、吸管、10ml刻度离心管、试管架、5ml注射器、染色架、二甲苯、香柏油、擦镜纸。

2.材料:小白鼠。

3.试剂:0.01%的秋水仙素、0.075 mol/L KCl、 Carnoy固定液、10% Giemsa 染液。

【试剂配制】1.0.01%的秋水仙素:秋水仙素10mg,加灭菌生理盐水至100ml。

(抑制微管聚集,纺锥丝不能形成,使染色体停留于中期时像,具最典型形态)2.0.075 mol/L KCl:称取KCl 5.6 g , 加蒸馏水至1000ml。

3.Carnoy固定液:甲醇与冰醋酸按 3 :1 容积比混合即可。

4.10% Giemsa染液:(1)贮存液:Giemsa粉末1 g、纯甘油66ml、甲醇66ml.称取Giemsa粉末1 g 置于研钵中,加少量甘油充分研磨,成无颗粒糊状。

再将全部甘油加入,置于560C温箱2小时,然后加入甲醇混匀,静止1天后过滤,保存于棕色瓶中,2周后即可使用。

(2)1/15 mol/L 磷酸盐缓冲液(pH6.8) :A液(1/15 mol/LKH2PO4):称取 KH2PO4? 9.08g,加蒸馏水至1000ml,混匀溶解即可。

骨髓组织化学染色检查

骨髓组织化学染色检查

骨髓组织化学染色检查骨髓组织化学染色检查,听起来像是个高大上的科学名词,其实就是个让人捉摸不透但又相当重要的东西。

咱们的骨髓,别看它在骨头里静静待着,其实可是个大忙人,负责生产咱们体内的血细胞。

想象一下,一个小小的骨髓工厂,每天在忙碌地造血、造细胞,简直像个不知疲倦的“血液制造商”。

可是,咱们怎么知道它的工作情况呢?这就得靠组织化学染色检查了。

说到这个检查,首先得知道它可不是单纯的拿个显微镜瞧瞧就行。

它就像是给骨髓穿上一件色彩斑斓的衣服,咱们的科学家通过各种化学染料,把骨髓里的细胞染得五颜六色。

想象一下,像给小朋友画画一样,各种颜色混搭,这样一来,细胞的不同种类、不同状态都能一目了然。

真的是,妙不可言,太神奇了。

咱们常说,检查不痛不痒,反正也没啥大不了的。

但骨髓检查的过程还真是有点小紧张。

医生得从你的骨头里抽取一些骨髓,哎,这可不是个轻松的事。

想象一下,像是在骨头里打个小洞,抽出一小勺骨髓,虽然听起来有点可怕,但其实技术娴熟的医生来搞定,基本上没啥问题。

之后,把这小勺骨髓送到实验室,科学家们就开始了他们的“调色盘”工作。

实验室里,各种化学药剂就像调色师的颜料,咕噜咕噜地混合在一起。

通过这些染色,咱们的细胞被染得五彩斑斓,不同的细胞类型就像穿上了不同的制服,特别好认。

医生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数量,甚至是否有异常情况,统统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真是个小小的魔法,让复杂的生物学变得简单易懂。

检查结果出来之后,医生就能告诉你骨髓的健康状况。

如果一切正常,那就像是给了你一张“健康通行证”,可以高高兴兴地继续生活。

如果发现了什么问题,那就得引起重视了。

毕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咱们得好好爱护它。

你可能会想,骨髓检查是不是只有那些有疾病的人才需要呢?其实不然。

即使你感觉好好的,定期检查也是个不错的主意,毕竟早发现早治疗,咱们可不想让小病小痛变成大麻烦。

就像是赶紧打理一下花园,剪剪杂草,没准就能让花儿开得更艳丽。

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在骨髓涂片诊断中的应用

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在骨髓涂片诊断中的应用

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在骨髓涂片诊断中的应用【摘要】目的:分析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在骨髓涂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在骨髓涂片上直接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标记进行明确诊断。

结果:结合免疫细胞化学,可达到准确鉴别诊断的要求。

结论: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对肿瘤性骨髓涂片进行抗原标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助于明确疾病的鉴别诊断。

【关键词】骨髓检查;免疫组织化学;诊断免疫组化在外科病理学上已经被广泛应用,但常规应用于细胞学上还不多,而在细胞病理学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弄清细胞的来源和性质,传统的形态学方法和标准能满足多数分化细胞的分类和诊断,但对难以辨认的肿瘤细胞,免疫细胞化学(ICC)在细胞病理学中是一很有用的辅助诊断方法,结合免疫细胞化学,可达到准确鉴别诊断的要求。

但多数免疫细胞化学在胸腹水恶性肿瘤的应用,在骨髓涂片上直接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标记进行明确诊断少见报道。

笔者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对肿瘤性骨髓涂片进行抗原标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助于明确疾病的鉴别诊断。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10例患者恶性骨髓涂片,骨髓涂片诊断尚有困难或怀疑有其他转移性肿瘤但又无法活检明确诊断的骨髓涂片。

1.2 试剂小鼠抗人CK、CD20、CD79a、CD3、CD43、CD45RO、CD56、Syn、LCA、及MaxVision试剂盒均购自福州迈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3 免疫细胞化学方法(1)根据临床病史及常规HE初步诊断,对抗体筛选不同抗体的标记;(2)观察骨髓涂片细胞量(除红细胞)较多的区域,并用免疫组化笔划圈直径约1cm,太小细胞量少且玻片容易干燥,过大浪费抗体;(3)骨髓涂片放入乙醇乙醚固定液固定5min,水洗5min,PBS液冲洗,一抗室温孵育1h;PBS液冲洗,二抗室温孵育15min;PBS液冲洗,DAB显色;PBS代替一抗作阴性对照。

最后苏木精复染,中性树胶封固。

取骨髓液3-5ml肝素抗凝,Ficoll液分离单个核细胞,用PBS洗涤3次,调细胞浓度为1-2×106/ml,甩片凉干。

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在白血病免疫分型和肿瘤细胞骨髓转移

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在白血病免疫分型和肿瘤细胞骨髓转移

七、注意事项
1.标本应新鲜,彻底干燥后方能检测。通常 放置24小时后检测,但标本采集后应在3-4天 内测定完毕。若标本采集后不能及时测定, 勿预先固定和冰箱内保存。
2.滴加单克隆一抗时,格外小心避免混淆。 3.滴加二抗、显色剂时无需分开。 4.整个检测过程中自固定后标本均应保持湿
润,不能干燥,直至复染后方能使其干燥。
韩茂芬,女,57岁 住院号:165004 感染科—27床 2004年10月6日骨髓片
CD7
攀胜甫,男,42岁 住院号:166298 消化科—4床 2004年11月27日骨髓片
杨雨甜,女,1岁3个月 住院号:167108 小儿科—13床 2004年11月29日骨髓片
前言
白血病和肿瘤细胞骨髓转移的诊断主要靠骨髓 细胞病理学诊断。骨髓细胞病理学诊断的方法 主要有细胞形态学、细胞化学染色、免疫细胞 化学染色、 细胞遗传学以及分子生物学。根据 文献报道,根据细胞形态对白血病进行分型的 准确性是64%~77%。细胞形态学和细胞化学 结合可使准确性达86% [2] ,但对于AML-M0 、 M7 、M5a 、MAL 鉴定有一定的困难。而免疫 细胞化学染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此类问题。
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理论基础
(一)白血病免疫分型 各种血细胞来源于多能干细胞,经过分化
发育而成为成熟的血细胞。这些血细胞在分化 发育过程中,在其表面出现不同阶段的特异性 分化抗原,利用各种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和酶联 免疫方法测定这些抗原,从而精确测定细胞类 型及不同的分化阶段。白血病细胞具有与其对 应的分化抗原,因此利用分化抗原可对白血病进 行免疫学分型。
3.PBS冲洗,5分钟×3。
4.滴加非免疫动物血清50μl,室温孵育10 分钟。
5.根据形态学初检选择需要标记的第一抗 体滴在圆圈内并做好记号,然后将玻片 置于湿盒内室温下1.5小时或4℃ 过夜。

骨髓细胞免疫学检查

骨髓细胞免疫学检查

骨髓细胞免疫学检查骨髓细胞免疫学检查是一种重要的实验室检测方法,用于评估骨髓中免疫细胞的数量、功能和分布。

该检查能够提供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对于诊断和监测免疫相关疾病非常有帮助。

本文将从骨髓细胞免疫学检查的原理、方法和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介绍。

骨髓细胞免疫学检查的原理是通过免疫细胞表面标记物的特异性抗原-抗体反应来检测免疫细胞的分布和表达情况。

在骨髓细胞免疫学检查中,常用的标记物有CD34、CD117、CD13、CD33等。

通过将标记物与待检测样品中的免疫细胞反应,再经过流式细胞术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方法,可以准确地检测并分析免疫细胞的数量、分布和功能。

骨髓细胞免疫学检查的方法主要有流式细胞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流式细胞术是一种高灵敏度的检测方法,可以同时检测多个细胞表面标记物,并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结果解读。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则是将待检测的骨髓组织切片进行染色,通过显微镜观察和分析细胞的表达情况。

这两种方法在骨髓细胞免疫学检查中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适用范围,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检测。

骨髓细胞免疫学检查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它可以用于评估骨髓造血功能。

通过检测骨髓中干细胞和成熟细胞的比例和数量,可以判断骨髓造血功能的正常与否。

其次,它可以用于诊断和鉴别诊断血液系统疾病。

例如,在怀疑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髓系白血病等疾病时,骨髓细胞免疫学检查可以提供重要的辅助诊断依据。

此外,骨髓细胞免疫学检查还可以用于评估免疫相关疾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预测,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

需要注意的是,骨髓细胞免疫学检查虽然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结果的解读需要结合临床情况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此外,骨髓细胞免疫学检查属于辅助诊断检查,不能单独作为诊断依据,需要与其他临床资料相结合进行综合判断。

骨髓细胞免疫学检查是一种重要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对于评估骨髓免疫细胞的数量、功能和分布具有重要意义。

它在诊断和监测免疫相关疾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并为临床治疗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戈谢(+)
尼曼(-)
细菌↑病毒↓
慢粒↓类白↑
急淋(-)
红血,红白血(+)
B(-)
组织(+)
多毛(+)
耐酒石酸
白系:急粒、单、淋(+)
急粒↓急淋↑
AA↑阵发睡↓
巨幼贫(+)
特异性高
单核
T(+)
B(-)
不典型巨核(+)RS(-)
真红↑MDS↓
红↑红白↓
淋巴肉瘤
慢淋(+)
戈谢(+)尼曼(-)腺癌(+)
慢淋↑骨纤↑
Zzp制作
(+)
(+)
淋巴(±)
巨核PLT(+)
(+)
(+)
巨核、幼红、浆(-)或±
早红(+)成熟减低
吞噬(+)
巨噬(+)
(+)
(+)
急粒(+)
红系:红血病、红白(+)
IDA、珠生成、MDS(+)
巨贫、溶贫、AA(-)
油镜100,积分7-51
急粒(+)
急单(-)
T急淋(+)
急粒(+)
急单(+)
T,非T非B(+)
1
2
3
4
5
6
7
8
9
POX
过碘酸萘酚
а-醋酸萘酚酯酶
醋酸AS-D萘酚酯酶
碱性а-丁酸萘酚
ACP
铁染色
棕黑色
紫红色
灰黑色
红色
棕黑色
棕黑色
蓝色
红色
蓝色
-无颗粒
-无色
- 0分
-无色
- 0分
-无色
±细小,弥散
±少量稀疏0.5分
+较粗局灶
+淡红色<10个
+灰褐色
1分
+淡红色
+ 1/2 1分
+淡红色
2+粗大1/2-2/3
2+红色>10个
2+深褐色
2分
2+鲜红色
2+ 3/4
2分
2+鲜红色
3+粗大,布满胞质
3+暗红色块状
3+棕黑色
3分
3+深红色
3+布满
3分
3+深红色
4+团块,覆核
4+紫红色块状
4+深黑色
4分
4+浓密
4分
原粒(-)
(-)
(-)或(+)
(—)
(-)或(+)
(-)
粒(+)
单(+)
淋巴(+)
巨核(+)
PLT(+)
浆(+)
外铁:小粒
+—++
内铁:100中红、晚红
19—44%
6颗,1/2
MDS,>15%
早幼粒(+)随成熟
(+)
随成熟
(+)
不随成熟
(+)
嗜酸(+)
浆(+)
(-)或±
嗜碱(-)
(+)
(+)
原单(-)
(-)
(-)
(-)或±
(-)或(+)
分化好(+)
幼单/单(±)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