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2023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选9篇)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选9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为大伙儿带来的9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理解小数比大小的方法,会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
2.让学生经历从具体—表象—抽象的学习过程,获得小数比大小的方法,并发展迁移能力。
3、让学生感受小数比大小的方法是有价值的。
教学重点:会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让学生经历从具体—表象—抽象的学习过程,获得小数比大小的方法,并发展迁移能力。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在数射线上放一放下面各数,并选两个数比一比大小。
5025100552、在○里填上“=”○○○3、揭题:小数的大小比较二、自主探究新知。
(一)数射线上比大小。
1、出示情景这是四(3)班同学在进行跳远比赛呢?徐夏豪的成绩是:2.90米。
沈珺的成绩是:3.60米。
夏陈的成绩是:3.45米。
你能给他们排出名次吗?2、学生操作交流并排出名次3、练一练:用数射线上的点表示下面各小数,并比较每组数中两个数的大小。
(二)脑子里比大小。
1、出示沈佳妮的成绩是:2.98米。
徐璐婕的成绩是:2.89米。
顾雨菲的成绩是:3.05米。
离开数射线,把三张卡片在桌上排一排。
交流说出她们排列的名次。
(三)归纳比较小数大小的一般方法1、还有其他的方法排出名次吗?2、小组讨论3、交流并出示: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再比较十分位上的数,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4、小结: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与多位数大小的比较方法是相通的。
三、巩固运用1、比较下面每组中两个小数的大小。
3.14○4.130.473○0.465.0192○5.01297.281○8.0012、综合运用。
2004年雅典奥运会男子110m栏决赛真激烈!加西亚的成绩是13.20秒刘翔的成绩是12.97秒特拉梅尔的成绩是13.18秒(1).提问:刘翔(中国)、加西亚(古巴)、特拉梅尔(美国)跑在前三位,你能给他们排出名次吗?(2).独立思考:有哪些好办法能很清楚地比较出这三个小数的大小?(3).学生交流。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范文(精选7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范文(精选7篇)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篇一第一单元小数的乘法和除法教学内容:(机动3课时左右)1、小数乘法(9课时左右)2、小数除法(11课时左右)3、整理和复习(2课时左右)教学要求: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除法笔算和简单的口算。
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商是小数的近似值。
3、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重点:1、使学生掌握乘、除法的计算法则。
2、能正确地进行小数乘、除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能正确应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商是小数的近似值,并能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4、会应用所学的运算定律及其性质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1、在理解小数乘、除法的算理和算法的基础上,掌握确定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点位置和小数除法中商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2、会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1. 小数乘法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小数乘以整数。
(例1和“做一做”,练习—第1—4题。
)教学要求:1、使学生在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的基础上掌握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和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4、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练习,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确定小数乘以整数的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教学用具:放大的复习题表格一张(投影)。
教学过程:一、激发:1、填表。
(投影出示)因数壹五壹五0 壹五00 壹五000因数5 5 5 5积填得数后,引导学生观察:(1) 先从左往右观察因数、积的变化规律。
(2) 再从右往左观察因数、积的变化规律。
引导学生概括: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或)10倍、100倍、1000倍……积也(或10倍、100倍、1000倍……2、口答:壹五×5表示什么?整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3、引新:上学期我们学习了整数乘法的意义和积的变化规律,小数乘法是不是也有这样的规律呢?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掌握这部分知识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关小数乘法的知识,首先小数乘以整数。
人教版(PEP)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表格式教案

人教版(PEP)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表格式教案课程目标- 帮助学生掌握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的全部知识点和技能;-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研究动力。
教学内容第一课:认识数课时目标- 了解数的定义和数的分类;- 学会数的读法和写法;- 掌握数的顺序关系。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图片和实物让学生认识不同的数字;2. 介绍数的定义和分类,并与具体例子进行对比说明;3. 教授数的读法和写法,练在黑板上写出指定的数字;4. 让学生观察并记录数的顺序关系,比较不同数的大小;5. 练题:让学生完成一些简单的数的排序练。
教学资源- 数字卡片- 黑板- 实物物品第二课:加法的应用课时目标- 掌握用加法进行简单的计算;- 学会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加法运算;-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实物和图片引入加法的概念;2. 让学生观察实物并进行简单的加法计算;3. 教授加法的符号和运算规则;4. 练加法计算,包括口算和书写;5. 引入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加法解决问题;6. 练题:让学生完成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资源- 实物物品- 图片- 加法表第三课:减法的应用课时目标- 掌握用减法进行简单的计算;- 学会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减法运算;- 练运用减法解决问题和进行思维训练。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实物和图片引入减法的概念;2. 让学生观察实物并进行简单的减法计算;3. 教授减法的符号和运算规则;4. 练减法计算,包括口算和书写;5. 引入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减法解决问题;6. 练题:让学生完成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资源- 实物物品- 图片- 减法表教学评价- 布置作业:将上课研究的内容让学生进行复和巩固;- 进行小组活动和互动探讨,让学生互相评价与帮助;- 设置小测验或考试,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老师进行课堂观察和记录,了解学生的参与度和研究情况。
2024年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2024年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运算方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第一单元:分数加法和减法2.第二单元:分数乘法和除法3.第三单元:观察物体4.第四单元:长度单位换算5.第五单元:图形的面积6.第六单元:可能性7.第七单元:统计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分数加法和减法、分数乘法和除法、图形的面积、统计等知识点的掌握。
2.教学难点:分数乘除法的应用、图形面积的计算、统计方法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一)第一单元:分数加法和减法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分数加法和减法的实际意义。
2.讲解:讲解分数加法和减法的概念、性质、运算方法。
3.练习:设计不同难度的题目,让学生练习分数加法和减法。
(二)第二单元:分数乘法和除法1.导入: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分数乘法和除法的实际意义。
2.讲解:讲解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概念、性质、运算方法。
3.练习:设计不同难度的题目,让学生练习分数乘法和除法。
(三)第三单元:观察物体1.导入: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物体,引导学生关注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
2.讲解:讲解观察物体的方法、步骤和技巧。
3.练习:让学生观察不同的物体,描述其特征。
(四)第四单元:长度单位换算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长度单位换算的实际意义。
2.讲解:讲解长度单位换算的概念、方法。
3.练习:设计不同难度的题目,让学生练习长度单位换算。
(五)第五单元:图形的面积1.导入: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图形面积的实际意义。
2.讲解:讲解图形面积的概念、性质、计算方法。
3.练习:设计不同难度的题目,让学生练习图形面积的计算。
(六)第六单元:可能性1.导入: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可能性的实际意义。
2.讲解:讲解可能性的概念、分类、判断方法。
3.练习:设计不同难度的题目,让学生练习可能性的判断。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小数的乘法1、小数乘法第一课时课题:小数乘以整数教学内容:例1和例2、“做一做”,练习—第1~4题。
)教学要求: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练习,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小数乘以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确定小数乘以整数的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引入尝试:孩子们喜欢放风筝吗?今天我就带领大家一块去买风筝。
1、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及算理。
出示例1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得出:⑴例1:风筝每个3.5元,买3个风筝多少元?(让学生独立试着算一算)(2)汇报结果:谁来汇报你的结果?你是怎样想的?(板书学生的汇报。
)用加法计算:3.5+3.5+3.5=10.5元3.5元=3元5角 3元×3=9元 5角×3=15角 9元+15角=10.5元用乘法计算:3.5×3=10.5元理解3种方法,重点研究第三种算法及算理。
⑶理解意义。
为什么用3.5×3计算? 3.5×3表示什么?(3个3.5或3.5的3倍.)(4)初步理解算理。
怎样算的?把3.5元看作35角3.5元扩大10倍 3 5角× 3 × 31 0. 5 元 1 0 5角缩小10倍105角就等于10.5元(6)买5个要多少元呢?会用这种方法算吗?2、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象这样的3.5元的几倍同学们会算了,那不代表钱数的 0.72×5你们会算吗?(生试算,指名板演。
)⑴生算完后,小组讨论计算过程。
板书: 0.72× 5(2)强调依照整数乘法用竖式计算。
(3)示范: 0. 7 2 扩大100倍 7 2× 5 × 53. 6 0 3 6 0缩小100倍(4) 回顾对于0.72×5,刚才是怎样进行计算的?使学生得出:先把被乘数0.72扩大100倍变成72,被乘数0.72扩大了100倍,积也随着扩大了100倍,要求原来的积,就把乘出来的积360再缩小100倍。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电子版图文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一、教学内容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有关小数乘法的两步计算、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二、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与性质以及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材选择“进率是十的常见量”作为学习素材,引入小数乘法的学习,从在一定丰富多彩的校内外活动中,选择“买风筝”(与元、角有关)、“换玻璃”(与米、分米有关)的活动为背景,不但能激发童心童趣,而且能促成学生利用元与角之间、米与分米之间的十进关系顺利沟通小数与乘法的联系,利于学生将新知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系统中。
教材紧扣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运用转化与对比的方法,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通过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值的方法。
结合具体算式说明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小数乘法同样适用,并引导学生应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突出了乘法分配律的应用与教学。
在练习中设计了形式多样、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际问题与计算练习,训练并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同时设计了让学生探索因数与积之间的大小关系的规律的练习,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发散学生的思维。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并能对其中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
()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关于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使学生体会小数乘法是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过程与方法:()经历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体验转化、对比的数学思维方法。
()经历乘法运算定律与两步计算运算顺序的应用过程,体验迁移的学习方法。
()经历小组合作、问题探究的过程,体验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发现、探究的意识。
()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3篇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第一篇: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1)一、教材内容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材共分六个单元,包括:1、量的初步探究;2、多边形;3、小数;4、分数;5、图形的位置关系;6、数的认识与运算。
其中,第一单元主要围绕量的初步探究展开,包括:1、认识度量衡;2、认识长度;3、认识重量;4、认识时间;5、认识容量;6、认识温度。
二、教学目标1.认识度量衡,掌握长度、重量、时间、容量等量的单位及换算方法。
2.了解小数的概念、比较大小、四则运算及应用。
3.掌握分数的意义和表示方法、分数的四则运算及应用、分数的转化。
4.认识各种多边形,建立正确的几何概念,能够正确地分辨和绘制各种多边形。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认识度量衡及各量的单位,并掌握换算方法。
2.掌握小数的概念、比较大小、四则运算及应用。
3.掌握分数的概念、四则运算及应用、分数的转化。
四、教学方法1. 探究式教学法:通过自主探究,了解量的概念、单位和换算方法。
2. 案例式教学法:通过实际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小数和分数的概念,加深印象。
3. 合作学习法:通过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五、教学建议1.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与学生的交流互动,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思考、讨论、提出问题。
2.在教学中,应通过生动、形象的实例讲解,来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3.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探究性,让他们去探究问题、发现规律、总结结论,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六、教学安排第一课时:认识度量衡1.认识度量衡的概念和作用。
2.认识长度、重量、时间、容量等量的单位,并掌握换算方法。
第二课时:认识小数1.认识小数的概念及应用背景。
2.掌握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第三课时:小数的四则运算1.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学习小数的乘法和除法。
第四课时:认识分数1.认识分数的概念及应用背景。
2.掌握分数的意义和表示方法。
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人教版)

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人教版)第一章:小数乘法教学目标:1. 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小数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2. 能够正确进行小数乘法的计算。
教学内容:1. 小数乘法的意义和运算方法。
2. 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步骤:1. 引入小数乘法的概念,通过实际例题让学生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2. 讲解小数乘法的运算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实际计算。
3. 总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让学生能够独立进行计算。
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练习,检查学生对小数乘法的理解程度。
2. 通过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小数乘法的计算能力。
第二章:小数除法教学目标:1. 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小数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2. 能够正确进行小数除法的计算。
教学内容:1. 小数除法的意义和运算方法。
2. 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1. 引入小数除法的概念,通过实际例题让学生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
2. 讲解小数除法的运算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实际计算。
3. 总结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让学生能够独立进行计算。
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练习,检查学生对小数除法的理解程度。
2. 通过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小数除法的计算能力。
第三章:分数乘法教学目标:1. 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2. 能够正确进行分数乘法的计算。
教学内容:1. 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运算方法。
2. 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步骤:1. 引入分数乘法的概念,通过实际例题让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
2. 讲解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实际计算。
3. 总结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让学生能够独立进行计算。
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练习,检查学生对分数乘法的理解程度。
2. 通过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分数乘法的计算能力。
第四章:分数除法1. 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2. 能够正确进行分数除法的计算。
教学内容:1. 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运算方法。
2. 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步骤:1. 引入分数除法的概念,通过实际例题让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数学教案第一单元小数乘法一、教学内容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有关小数乘法的两步计算、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二、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材选择“进率是十的常见量”作为学习素材,引入小数乘法的学习,从在一定丰富多彩的校内外活动中,选择“买风筝”(与元、角有关)、“换玻璃”(与米、分米有关)的活动为背景,不但能激发童心童趣,而且能促成学生利用元和角之间、米和分米之间的十进关系顺利沟通小数与乘法的联系,利于学生将新知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系统中。
教材紧扣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运用转化和对比的方法,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通过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值的方法。
结合具体算式说明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小数乘法同样适用,并引导学生应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突出了乘法分配律的应用和教学。
在练习中设计了形式多样、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际问题和计算练习,训练并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同时设计了让学生探索因数与积之间的大小关系的规律的练习,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发散学生的思维。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并能对其中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
(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3)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关于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4)使学生体会小数乘法是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2.过程与方法:(1)经历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体验转化、对比的数学思维方法。
(2)经历乘法运算定律和两步计算运算顺序的应用过程,体验迁移的学习方法。
(3)经历小组合作、问题探究的过程,体验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发现、探究的意识。
(2)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良好情感和勤于思考、一丝不苟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教学重点1.使学生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
2.能正确地进行小数乘、除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能正确应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并能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4.会应用所学的运算定律及其性质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五、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对小数乘法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提高推理能力。
引导学生探索因数与积之间的大小关系的规律。
六、教具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具和适当量的学具七、课时安排小数乘法(9课时左右)课题:小数乘以整数教学内容:例1和例2及“做一做”,练习—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笔算。
(2)会正确地计算和描述小数乘整数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经历小数乘整数的计算过程和计算方法的理解动作,体验转化、对比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和生活与数学知识之间内在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热爱生活、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体验学习的成功与快乐。
教学重点:小数乘以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确定小数乘以整数的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教法与学法教法: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发现。
学法: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归纳应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快乐启航:孩子们喜欢放风筝吗?今天我就带领大家一块去买风筝。
(出示例1的图片)二、快乐体验:1.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及算理(1)组织学生观察例1的图片,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自己的发现,理解题意,得出:例1:风筝每个3.5元,买3个风筝多少元?(板书)(2)教师问:你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组织学生小组合作,交流讨论计算买3个要多少钱。
(学生独立试着算一算)(3)汇报结果:谁来汇报小组讨论的结果?你们是怎样想的?(板书学生的汇报)用加法计算:3.5+3.5+3.5=10.5元3.5元=3元5角 3元×3=9元 5角×3=15角 9元+15角=10.5元用乘法计算:3.5×3=10.5元理解3种方法,重点研究第三种算法及算理。
(4)理解意义:为什么用3.5×3计算? 3.5×3表示什么?(3个3.5或3.5的3倍。
)(5)初步理解算理:是怎样计算的?把3.5元看作35角3.5元扩大10倍 3 5角× 31 0. 5 元 1 0 5角缩小10倍105角就等于10.5元(5)教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问题——小数乘整数。
(板书)买5个要多少元呢?会用这种方法算吗?2.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象这样的 3.5元的几倍同学们会算了,那不代表钱数的 0.72×5你们会算吗?(生试算,指名板演。
)(1)生算完后,小组讨论计算过程。
板书: 0.72× 5(2)强调依照整数乘法用竖式计算。
(3)示范: 0. 7 2 扩大100倍 7 2× 5 × 53. 6 0 3 6 0缩小100倍(4)回顾对于0.72×5,刚才是怎样进行计算的?使学生得出:先把被乘数0.72扩大100倍变成72,被乘数0.72扩大了100倍,积也随着扩大了100倍,要求原来的积,就把乘出来的积360再缩小100倍。
(提示:小数末尾的0可以去掉)●注意:如果积的末尾有0,要先点上积的小数点,再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
(5)专项练习①下面各数去掉小数点有什么变化?0.34 3.5 0.201 5.02②把353缩小10倍是多少?缩小100倍呢?1000倍呢?③判断13.5× 22. 7 0(6)小结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计算 7 ×4 0.7×4 25×7 2.5×7观察这2组题,想想与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怎样计算小数乘以整数?①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②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③再看被乘数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专项练习练习一 4三、快乐分享1.填空。
4.5 ( ) 0 .7 4 ( )× 3 × 3 × 2 × 2( ) 1 3 5 ( ) 1 4 82.做一做书第3页2题三、快乐收获:1.谈收获:(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板书课题)(2)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2.作业:练习一 1、2、3板书:小数乘整数13.5元 3 5角× 3 × 31 0. 5 元 1 0 5角例20. 7 2 扩大到它的100倍 7 2× 5 × 53. 6 0 3 6 0缩小到它的1/100课后反思:课题:小数乘小数1教学内容:教科书5页的例3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笔算。
(2)归纳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提高计算能力。
2.过程与方法经历小数乘小数的计算以及计算法则的归纳过程,体验知识迁移和归纳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培养学数学,应用数学的良好生活习惯。
体验知识的归纳过程,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美,培养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和小数点的定位,乘得的积小数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教法与学法教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学法: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归纳应用。
教学过程:一、快乐启航:出示例3图:孩子们最近我们社区宣传栏的玻璃坏了,你能帮忙算算需要多大的一块玻璃吗?怎么列式?(板书: 0.8 ×1.2)二、快乐体验:1.尝试计算师:上节课我们学习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想想是怎样算的?师:是把小数转化成整数进行计算的。
现在能否还用这个方法来计算1.2×0.8呢?2.如果能,应该怎样做? 请小组讨论。
指名口答,板书学生的讨论结果。
示范:1. 2 扩大到它的10倍 1 2× 0. 8 扩大到它的10 倍× 83.1.2×0.8引导学生得出:先把被乘数1.2扩大10倍变成12,积就扩大10倍;再把乘数0.8扩大10倍变成8,积就又扩大10倍,这时的积就扩大了10×10=100倍。
要求原来的积,就把乘出来的积96再缩小100倍。
4.观察一下,例3中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因数的位数和等于积的小数位数) 想一想:6.05×0.82的积中有几位小数?6.052×0.82呢?5.小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三、快乐分享:师:请做下面一组练习1.练习(先口答下列各式积的小数位数,再计算)2.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1)你是怎样算的?(先整数法则算出积,再给积点上小数点。
)(2)怎样点小数点?(因数中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最右边起,数几位,点上小数点。
)(3)计算0.56×0.04时,你们发现了什么?那当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怎样点小数点?(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问:通过通过以上的学习,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是怎样的?3.根据学生的回答,逐步抽象概括出P.5页上的计算法则,并让学生打开课本齐读教材上的法则。
(勾画做记号)4.专项练习(1)判断,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0.0 2 4 0.0 1 3× 0.1 4 × 0.0 2 69 6 7 82 4 2 60.3 3 6 0.0 0 0 3 3 8(2)根据1056×27=28512,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105.6×2.7= 10.56×0.27= 0.1056×27= 1.056×0.27=5.应用(1)在下面各式的积中点上小数点。
0 . 5 8 6 . 2 5 2 . 0 4× 4. 2 × 0 . 1 8 × 2 81 1 6 5 0 0 0 1 6 3 22 3 2 6 2 5 4 0 82 43 6 1 1 2 5 0 5 7 1 2(2)做一做:先判断积里应该有几位小数,再计算。
67×0.3 2.14×6.2(3)课本8页5题。
先让学生说求各种商品的价钱需要知道什么?再让学生口答每种商品的重量,然后分组独立列式计算。
四、快乐收获:回忆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板书设计:1. 2 扩大到它的10倍 1 2× 0. 8 扩大到它的10 倍× 8课后反思:课题:小数乘小数2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页的例4及做一做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笔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