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尔伯特模型在绩效管理中的落地运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绩效难的背景因素分析

在我们人力资源的六大模块中,要问哪个模块最难,我们所有人都会说是绩效模块最难。因为绩效模块会涉及到评估个人工作对企业产生价值。这个评估往往很难进行完全量化,而且,还和企业预期、企业经营、员工的心理预期等等有很大关系。

在我们一般的行为中,我们所做的绩效往往是会犯三重三轻的错误:重考核、轻改善,重结果、轻过程,重制度、轻流程。导致的结果就是企业的老板不满意,员工也不满意,HR变成了夹心饼干。久而久之,HR做了也没成就感,考核也就落于形式。

在笔者看来,这个结果就是必然的。对于企业来说,老板所需要的一定是企业的业绩提高,花了那么多精力搞了一年半载的考核(注意,是考核,而不是绩效),搞得鸡飞狗跳,结果却对企业没有任何提高。对于员工来说,你扣了我的钱不怕,问题是扣了钱,你还不告诉我到底怎么样去给我做改善,我交了学费学不到东西,员工不满腹怨言的才怪。所以,在这里,我准备介绍一个吉尔伯特的绩效改善模型,并详细说明在企业中的运用。

二、吉尔伯特模型在绩效中问题分析

交代完了企业遇到的问题之后,关于吉尔伯特模型的理论基础,我不准备做过多的介绍,直接进正题,什么是吉尔伯特模型。

如下图所示:

吉尔伯特绩效改善模型中,认为绩效不佳,75%的是来源于物控,而并非人控(注:环境因素是物控,个体因素是人控)真正由人的因素只占到25%。而在通过人员的胜任模型、结构化面试法、就职评测等工具筛选出来的,其实在知识技能、天赋潜能和态度动机上,真正出问题的可能性也变的比较小了。那么,真正问题的来源,还是在于前两项。但我们在做绩效的时候,往往眼睛只盯着那后果、激励和奖励的14%!

再换句话,在我们做绩效的时候,想通过激励和奖励(出发点一定是这个,至于做成什么结果就不知道了)来激发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去解决整个公司系统的问题(包括组织架构、授权系统、战略规划、管理问题等等),这根本就是出发点就错了。

三、吉尔伯特模型的运用及解决方案

1、在我们绩效考核结果出来之后,我们重点工作是什么?什么考核统计、分值计算、排名公布等等,那些都不是重点。重点在于进行绩效结果分析,对于考核不好的人,需要绩效负责人和该员工的直线主管进行一起,对绩效结果进行系统化分析,分析流程如下:

2、运用吉尔伯特工程模型进行因素寻找因素

在我们绩效分析之后,对应于相应的因素进行寻找:

(1)与员工主管一起进行面谈,原则是真诚性,采取的态度是,我们来进行一起寻找业绩不好的因素在哪里。给与足够的倾听,从而找到相对应的因素,且进行一一的筛选。

(2)将筛选的结果进行一一的辨别,哪些属于个人因素,哪些属于外界因素,比如资源不够、任务不清晰(大家回去看一下,月初的计划和月度所做的往往不是一码事)、授权不清晰、分工不明确等等。

(3)将外界因素导致的问题进行改善,主管给与解决承诺,并商讨改善的关键行为事项,在时间范围内进行二次跟踪反馈,同时确定下个月的工作任务。

3、通过绩效表推行绩效改进

(1)我们在设计绩效表的时候,往往忽略了绩效表中关于改进事项的设计。有些绩效表即使有设计,也缺少了量化环节,在方案的设计中,绩效改善面谈,也是忽略的部分,而且,没有作为部门经理或高管占分项。我这里也设计了一份绩效表,采用目前比较常见的KPI定量+定性的方式,大家仅供参考,重点在画圈的部分。

(2)绩效改善系统,是需要公司从上往下推行,如果光靠人力资源单打独斗,一定会难以将这么一项工程完成。所以,在设计绩效方案的时候,必须将绩效改进作为一个重点项写入绩效方案中。而且,占比不能低,建议10%—15%,上级主管必须有培养下属的义务和责任。人力部门需通过绩效的顶层设计中来推进绩效系统的工作。

随机读管理故事:《化妆品》

朋友刚结婚不久,开了家化妆品店,生意好得不得了。有天我去店里玩,见一40多岁的女顾客问小李:这款化妆品效果怎么样?小李:哦,这款我不熟悉。请等一下,我妈帮你介绍。说着把他老婆拉了过来。顾客直视其老婆足足十分钟,什么也没问就掏出钱包: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