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权益保障存在的问题及其法律对策
农民工权益保障存在的问题及提升对策
农民工权益保障存在的问题及提升对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工作为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与其辛勤劳动相比,他们的权益保障却并不尽如人意。
农民工的工资拖欠、工作环境恶劣、社会保障缺失等问题屡见不鲜,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农民工的生活质量和工作积极性。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问题的存在?又应该如何提升农民工的权益保障呢?1. 已有的问题农民工权益保障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工资拖欠:农民工常常面临着工资拖欠的情况。
一些用工单位或者个人出于各种原因,拖欠农民工的工资,造成农民工的生活困难。
2)工作环境恶劣:许多农民工从事的工作环境恶劣,劳动条件较差,经常面临着安全生产事故和职业病的风险。
3)社会保障缺失:由于户口信息制度的限制以及流动性较强的特点,农民工在城市中往往无法获得应有的社会保障待遇,包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
2. 提升对策如何提升农民工的权益保障,让他们能够在城市中获得应有的权益呢?以下是一些提升对策的建议:1)建立健全的劳动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对用工单位的监管,严格执行劳动合同,保障农民工的工资支付。
2)改善工作环境:加强对工作环境的监管,提高劳动保护水平,减少安全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
3)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打破户口信息限制,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让农民工能够在城市中享受和城镇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待遇。
3. 个人观点和理解对于农民工权益保障的问题,我认为这不仅仅是一种社会问题,更是一种道德问题。
因为农民工的辛勤劳动为我们的城市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应当得到应有的权益和尊重。
而这种权益保障的不足,更多是由于社会制度和管理体系的不完善所致。
我认为应当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包括改革户口信息制度、落实法律法规、加强监管等多方面着手,让农民工能够获得应有的权益保障。
总结农民工的权益保障问题是一个长期存在且需要重视的社会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不仅需要政府的积极引导和管理,更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参与。
农民工权益保护的法律问题与改进方案
农民工权益保护的法律问题与改进方案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工作为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劳动力,承担着许多基础建设和产业发展的重要工作。
然而,农民工在城市生活中的权益保护问题日益凸显,亟待寻求解决方案。
本文将探讨农民工的法律问题,并提出改进的方案。
一、农民工权益保护的法律问题1. 工资支付问题农民工工资支付问题是农民工权益保护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
一些用工单位拖欠农民工工资,或者以各种方式克扣农民工工资,导致农民工无法及时获得应有的报酬。
2. 社会保障问题农民工在城市工作时,往往缺乏社会保障,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
一旦发生工伤或其他意外,农民工将面临巨大的经济风险。
3. 就业歧视问题一些用工单位对农民工存在就业歧视。
农民工常常被迫从事危险、低技能、低薪资的工作,缺乏晋升机会和职业发展空间。
4. 劳动条件问题农民工在城市工作的劳动条件较差,常常面临长时间工作、低工资、缺乏休息等问题。
这不仅影响了农民工的身心健康,也降低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二、改进方案1. 完善法律法规针对农民工权益保护问题,政府应加强立法,完善农民工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
加大对用工单位拖欠工资等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确保农民工的工资得到及时支付。
2. 加强执法监督政府部门应加强对用工单位的执法监督,确保用工单位依法履行义务,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加大对用工单位的检查力度,及时发现和处理农民工权益保护问题。
3.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政府应建立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确保农民工享有基本的社会保障待遇。
推动农民工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养老、医疗、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降低农民工在城市工作中的风险。
4. 加强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政府和用工单位应加强对农民工的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农民工的就业竞争力和工作技能。
为农民工提供晋升机会和职业发展空间,减少就业歧视现象。
5. 加强宣传教育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加强对农民工权益保护的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工的法律意识和权益保护意识。
农民工劳动权益法律保障问题和改进途径探讨
农民工劳动权益法律保障问题和改进途径探讨农民工作为我国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长期以来一直承担着繁重的体力劳动,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中,仍然存在着诸多的法律保障问题,需要加以改进和完善。
本文将围绕农民工劳动权益法律保障问题展开讨论,并探讨改进的途径。
1. 低保障标准目前我国农民工的劳动权益法律保障标准相对较低,虽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保障农民工的基本权益,但实际执行中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些农民工的工资待遇不高,很多人只能勉强维持生计,无法获得较高的社会保障。
而且一些用人单位还可能违法拖欠农民工工资,造成他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
2. 缺乏有效的维权途径现实中很多农民工并不了解自己的权益,也不知道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一旦发生劳动纠纷,他们通常无法及时找到合适的维权途径,导致他们的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与此一些地方的劳动监察部门也存在着工作不力、监管不到位的现象,使得一些用人单位敢于违法拖欠农民工的工资。
3. 社会保障不完善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也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
很多农民工在工作中会遭受意外伤害,但是他们的工伤保险往往得不到及时的赔付,这使得他们在遭受意外伤害后面临社会保障的空白。
当前的法律体系对于这些问题并未给予完善的规定和解决途径,导致了农民工在社会保障方面的不公平待遇。
以上种种问题,都是当前农民工劳动权益法律保障体系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我们找出合理的改进途径。
我们需要提高农民工的劳动权益法律保障标准。
政府应该加大对于农民工的工资待遇保障力度,将农民工的工资待遇与城镇员工的工资待遇相适应,确保他们的劳动所得能够维持基本的生活水平。
政府也应该加强对用人单位违法拖欠工资的监督和打击,推动形成公平竞争的用工环境。
应该加大对农民工维权渠道的宣传和建设力度,让农民工了解自己的权益,掌握维权的途径。
政府可以在农民工聚集的地区设立劳动维权服务中心,为农民工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和维权援助,帮助他们解决工资拖欠、合同纠纷等问题。
农民工劳动权益法律保障问题和改进途径探讨
农民工劳动权益法律保障问题和改进途径探讨农民工作为城镇化进程中的主要劳动力来源,其劳动权益的保障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农民工劳动权益的法律保障问题,并提出改进的途径。
农民工劳动权益的法律保障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用工合同问题。
农民工与用工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往往存在一些问题,如合同格式不规范、合同内容不明确、劳动报酬不合理等。
这些问题导致农民工在劳动过程中的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二是工作条件问题。
农民工在城市中从事的工作往往是一些体力劳动或者简单劳动,工作条件较为艰苦,且劳动保护措施不完善,存在安全隐患和健康风险。
三是工资支付问题。
农民工的工资支付存在诸多问题,如拖欠工资、克扣工资、不按时支付工资等,导致农民工劳动收益无法得到保障。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途径进行改进:一是增加法律保障力度。
加强立法工作,完善法律法规,确立农民工的劳动权益保障机制,明确用工单位和农民工之间的权益关系。
加大对农民工的法律援助力度,为他们维护权益提供支持。
二是加强用工单位的监管。
政府部门应加大对用工单位的监管力度,确保用工单位按时足额支付农民工的工资,加强对用工单位是否存在违法行为的检查,加强对用工单位的惩罚力度,对违法用工单位进行严厉处罚,以提高用工单位对农民工权益的保护意识。
三是加强对农民工的培训和安全保护。
加强对农民工的职业培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增加他们在城市中的就业机会。
加强对农民工工作条件的监督,确保他们的工作环境安全,提高工作条件。
四是建立健全劳动争议解决机制。
完善农民工劳动争议解决机制,加强劳动仲裁和劳动争议调解工作,为农民工提供公正、快速的解决劳动纠纷的途径。
农民工劳动权益的保障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政府、用工单位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通过加强立法、加大对用工单位的监管、加强对农民工的培训和安全保护以及建立健全的劳动争议解决机制,可以有效提高农民工劳动权益的保障水平。
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与解决方案
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与解决方案农民工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各种原因,农民工的权益保障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
本文将探讨农民工遇到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一、工资拖欠问题工资拖欠是农民工最常遇到的问题之一。
许多雇主违反劳动法规定,不按时支付工资或者拖欠工资。
这给农民工带来巨大的经济困难,影响其生活质量和尊严。
解决方案:建立健全监管机制,严格执行劳动法。
政府应加大对用工企业的监管力度,对于拖欠工资行为,依法进行严厉处罚。
同时,需要加强与农民工的沟通,提高其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鼓励他们通过法律途径寻求帮助。
二、违法用工问题一些用工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存在非法用工的行为。
他们以各种形式雇佣农民工,但却未按照法律规定为其办理相关手续,导致农民工在工伤、社保等方面权益无法得到保障。
解决方案:加强用工企业的监管,严禁非法用工。
政府应建立起完善的用工监管机制,提高对企业的审查和执法力度。
同时,鼓励企业依法用工,为农民工提供合法劳动保障。
三、工作环境安全问题农民工多数从事体力劳动,工作环境通常较为恶劣,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缺乏相应的劳动保护措施使得农民工易受到事故伤害,有时甚至造成生命危险。
解决方案:加大工作环境监管力度,加强安全生产教育。
相关部门应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安全检查,强制企业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设施和培训。
此外,加强法律宣传,提高农民工的安全保护意识,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
四、社会保障问题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也是亟待解决的。
许多农民工没有被有效地纳入社会保障体系,无法享受到城市居民的福利待遇。
解决方案: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确保农民工的权益。
政府应加大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政策宣传力度,引导用工企业按时为农民工缴纳社会保险费用,将其纳入社会保障体系。
此外,建立健全农民工工资保险制度,确保他们的工资能够得到及时支付。
总结:在解决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上,需要政府、用工企业和农民工自身的共同努力。
农村工作的农民权益保障与法律保障
农村工作的农民权益保障与法律保障近年来,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民工问题逐渐凸显出来。
农村工作是农民赖以生存的重要工作,然而,农民工在农村工作中的权益保障和法律保障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本文将从农民工权益保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对策等方面,展开回答农村工作的农民权益保障与法律保障的问题。
一、现状分析目前,农民工的权益保障和法律保障在农村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农民工的工资待遇普遍较低,不少农民工连基本生活需要都很难满足。
其次,农民工的工作条件较为艰苦,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缺乏必要的劳动保护。
再次,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存在缺失,医疗、养老、失业等保障制度不完善。
此外,农民工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有效维护,合同纠纷、拖欠薪资等问题时有发生。
在这样的背景下,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保障和法律保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二、问题分析农民工权益保障和法律保障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一是农民工工资待遇不合理。
由于市场竞争、制度不完善等原因,农民工的工资待遇长期低于合理水平。
二是农民工工作条件较差。
农村工作环境艰苦,工作时间长,缺乏劳动保护措施,给农民工的身体健康和生活品质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三是农民工社会保障缺失。
农民工在享受医疗、养老、工伤等社会保障方面存在障碍,无法保障自身的基本权益。
四是农民工合法权益难以保障。
农民工在就业合同订立、工资支付等方面容易受到侵害,合法权益难以得到维护。
三、原因分析导致农民工权益保障和法律保障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信息不对称。
农民工在农村工作中,常常缺乏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了解,容易成为权益受损的弱势群体。
二是监管不到位。
由于农村地区监管机构相对薄弱,工地管理混乱,导致农民工权益保障工作无法得到有效执行。
三是违法成本低。
一些用工单位为了降低成本,常常采取拖欠工资、违规解雇等不合法行为,而相关部门对此类违法行为处罚不力。
四是农民工自身维权意识薄弱。
农民工长期处于弱势地位,对于自身权益的维护常常缺乏积极性。
农民工劳动权益法律保障问题和改进途径探讨
农民工劳动权益法律保障问题和改进途径探讨农民工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劳动力。
然而,由于多方面原因,农民工的劳动权益一直受到侵害和忽视,给其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困扰和挫折。
本文将从法律保障和改进途径两方面进行探讨。
1. 用人单位侵犯农民工劳动权益的情况比较严重由于农民工的劳动力特殊性质,用人单位在提供劳动时容易忽略其权益保障。
例如,用人单位会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不提供工伤保险或违反劳动合同约定等情况屡见不鲜。
2. 农民工不了解自身劳动权益的情况普遍存在一方面,农民工的劳动力有些属于劳动年龄比较大的人员,对劳动法律法规了解不深,导致自身的维权意识较差,容易被用人单位钻空子。
另一方面,农民工大多来自于农村地区,文化程度较低,缺乏接受权益保障等方面的教育宣传,同样导致其劳动权益保障薄弱。
二、改进途径1. 完善法律法规保护农民工在劳动合同法框架下,对农民工的劳动权益加强保障。
以工资支付为例,可以对用人单位恶意拖欠工资进行法律制度保护。
特别是对于违反法律法规,严重侵害农民工劳动权益的用人单位,应给予惩罚和法律处罚。
2. 给予农民工与用人单位平等的法律地位和保护政府和社会应该适时加强对农民工的法律宣传和普及,让他们掌握自身的权益保障,同时要求用人单位尊重农民工的权益,提高用人单位法律意识。
农民工友善项目、公证机构也能起到维护力度巨大的实质作用。
3. 加强劳动争议解决机制建立劳动仲裁机构、仲裁员队伍,以公正公平的方式对解决劳动纠纷提供便利。
对涉及农民工的案件应迅速受理和解决,确保农民工劳动权益得到保护。
农民工维权服务站和律师事务所可以为农民工提供咨询和法律援助服务,增强他们的维权信心和效力。
同事农民工文化活动,为其增加法律知识,迅速转移他们的焦虑和权益维护状况。
4. 加强社会监督社会各界应树立自觉为农民工争取合法权益的意识。
各级政府应健全 off-line 和on-line 媒体大众监督机制,及时曝光涉及农民工权益保障的违法类用人单位,让其公之于众,倒逼用人单位规范化管理,保障农民工劳动权益。
农民工劳动权益法律保障问题和改进途径探讨
农民工劳动权益法律保障问题和改进途径探讨农民工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力量,为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由于各种原因,农民工的劳动权益经常受到侵害,法律保障体系亟待完善。
本文将探讨农民工劳动权益法律保障问题,并提出改进的途径。
农民工的劳动权益受到侵害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信息不对称。
许多农民工对法律法规的了解有限,不清楚自己的权益和义务。
用工单位往往隐瞒劳动合同、工资和工时等重要信息,使农民工处于弱势地位。
加强对农民工的法律知识教育和宣传,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与能力十分重要。
可设立农民工法律帮助中心,向农民工提供法律咨询和援助服务,加强与农民工的沟通和联系。
农民工的劳动权益易受到用工单位的不公平对待。
由于缺乏合适的申诉途径和维权渠道,农民工在工资支付、工时安排和劳动保护等方面经常受到违法违规行为的伤害。
建立健全有效的劳动争议解决机制十分必要。
应当设立专门机构或增加劳动争议仲裁庭,提供快速、便捷、公正的劳动争议解决服务。
加大对用工单位的监督和执法力度,严厉打击侵害农民工权益的违法行为。
农民工的劳动权益保障还需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当前,我国已经制定了一系列保护农民工权益的法律,如《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
这些法律在实践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劳动合同法对用工单位的违法成本较低,未能有效遏制违法行为。
需要进一步细化和完善法律规定,增加用工单位的法律责任和违法成本,提高农民工的法律保障力度。
政府应当加大对农民工劳动权益的保护力度。
政府作为法律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应当担负起推动劳动法律保障的责任。
政府可以通过加大财政投入,建设更多的农民工服务中心和法律援助机构,为农民工提供更好的法律帮助和保护。
政府还应当加强对用工单位的监管,及时查处违法行为,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农民工劳动权益的法律保障问题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任务。
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包括农民工自己、用工单位、政府和社会组织等。
只有各方通力合作,加强法律教育、维权机构建设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才能更好地保护农民工的劳动权益。
农民工权益保障存在的问题及提升对策
农民工权益保障存在的问题及提升对策农民工权益保障存在的问题及提升对策一、引言农民工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他们为城市建设、工农业生产等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长期以来农民工的权益保障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虽然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来保障农民工权益,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围绕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提升对策。
二、存在的问题1.报酬问题农民工在城市打工时经常遭遇拖欠工资的情况。
一些用人单位不尽及时支付工资,甚至拒不支付;另部分农民工鲜有意识地签订劳动合同或者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未履行,导致无法维护自身权益。
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农民工的生活和工作积极性。
2.社会保障问题农民工在参加城市职工社会保险方面存在障碍。
由于流动性大、多工地作业等原因,很多农民工未能及时参保或缴纳社会保险费用。
在面临退休时,他们往往不能获得相应的退休金或待遇,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困难。
3.工作环境问题农民工的工作环境往往较差,安全意识薄弱。
一些用人单位存在对农民工劳动保护不足的问题,没有提供合适的劳动保护设施和培训,工伤事故时有发生。
4.文化教育问题由于长期从事体力劳动,农民工的文化教育水平相对较低,缺乏职业发展机会。
导致他们在城市生活中的融入度较低,容易受到歧视和边缘化。
三、提升对策1.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执行力度政府应加大对农民工权益保障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同时对违法用人单位进行严厉惩罚。
加强对用人单位的监管,建立公平的劳动关系,确保农民工能够及时、足额的收到工资。
2.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在农民工就业地,政府和用人单位应着力推动农民工参保,提高参保率。
加强社会保险制度建设,将农民工纳入城镇职工社会保险体系,确保他们享受平等的社会保障待遇,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等。
3.加强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工作加强对农民工工作环境的监管,强化安全生产意识,提供良好的劳动保护设施和培训机会。
农民工权益保护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农民工权益保护的现状与问题分析农民工是我国建设事业的重要力量,为城市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长期以来,农民工的权益保护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农民工权益保护的现状与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农民工权益保护的现状1. 政策保障不完善虽然我国已出台了一系列涉及农民工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如《劳动合同法》、《农民工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等,但在实际操作中,政策的执行和监管仍存在问题。
一些用人单位对农民工的权益保护意识不强,未能按照法律规定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合同约定不支付工资、拖欠工资等。
2. 经济利益受损由于农民工进城务工的收入相对较低,加上一些用人单位存在拖欠工资、恶意扣除工资等问题,导致农民工的经济利益受到损害。
他们的劳动报酬无法及时获得,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家庭幸福感。
3. 社会保障不完善农民工在城市工作期间,往往无法享受到与城镇职工相同的社会保障待遇。
他们无法参加城市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制度,造成了他们在退休后的生活困境,并增加了他们的风险承受能力。
二、农民工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1. 法律意识不强农民工的法律意识相对较低,对自身权益的保护了解不足,难以有效维权。
加强对农民工的法律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 监管不到位政府和有关部门在农民工权益保护方面的监管力度不够,导致一些不法用人单位可以逃避法律的制裁。
加大对用人单位的监管力度,加强执法力度,对违法行为严肃处理,是保护农民工权益的重要手段。
3. 纠纷解决机制不健全当前,农民工维权的途径相对狭窄,解决劳动争议的渠道不畅通。
建立和完善农民工维权的机制,提供便捷的法律援助和仲裁服务,为农民工提供更多的维权途径,是解决问题的重要举措。
三、解决农民工权益保护问题的对策1. 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农民工权益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订,明确权益保护的具体要求和措施,提高法律的可执行性和针对性。
农民工权益保护的现状与改进
农民工权益保护的现状与改进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工作为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劳动力,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由于一系列的原因,农民工的权益保护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分析农民工权益保护的现状,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一、农民工权益保护的现状目前,农民工权益保护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1. 薪资拖欠问题农民工的工资拖欠一直是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
一些用工单位存在恶意拖欠工资、克扣工资、拖延支付工资等行为,给农民工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2. 劳动条件恶劣农民工在城市从事的一些劳动工作环境恶劣,工作强度大,工作时间长,安全保障不到位。
一些工地存在安全隐患,缺乏必要的劳动保护设施,给农民工的身体健康带来了潜在风险。
3. 社会保障不完善农民工在城市生活中,往往面临着社会保障待遇不完善的问题。
他们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待遇往往不如城市居民,缺乏基本的社会保障保障。
二、改进农民工权益保护的措施为了改善农民工的权益保护状况,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1. 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农民工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制定和执行力度,确保农民工的权益得到法律的保障。
建立健全农民工工资支付监管机制,加大对拖欠工资行为的打击力度。
2. 加强教育宣传加强对农民工权益保护政策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工的法律意识和权益保护意识。
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向农民工普及相关法律法规和权益保护知识,增强他们的法律素养。
3. 建立健全监管机制建立健全农民工权益保护的监管机制,加强对用工单位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加强对工地安全生产的监管,提高工地的安全保障水平,保护农民工的身体健康。
4. 推进社会保障改革加大对农民工社会保障待遇的改革力度,使农民工能够享受与城市居民相同的社会保障待遇。
完善农民工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确保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保障。
5. 加强组织建设加强农民工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农民工维权组织,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和权益保护服务。
农民工权益保障的问题与防范措施
农民工权益保障的问题与防范措施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工作为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力量,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农民工的权益保障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
本文将探讨农民工权益保障的问题,并提出一些防范措施。
一、农民工权益保障的问题1. 工资支付问题农民工的工资支付问题是农民工权益保障中的主要问题之一。
由于缺乏有效监管和执法力度不够,一些企业存在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情况。
这导致农民工生活困难,甚至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
2. 社会保险问题农民工的社会保险问题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由于农民工多为临时工,他们的社会保险往往无法得到有效覆盖。
这就意味着,一旦发生意外或患病,农民工将面临高额医疗费用和生活困境。
3. 工作环境与安全问题农民工的工作环境与安全问题也需要关注。
一些企业为了追求效益,忽视了工作环境的安全性,给农民工的身心健康带来潜在威胁。
此外,缺乏有效的安全培训和防护设施,也增加了农民工发生意外事故的风险。
二、农民工权益保障的防范措施1. 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政府应加强对用人单位的监管力度,确保农民工的工资按时支付。
同时,加大对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的打击力度,严惩违法行为。
此外,政府还应建立有效的举报渠道,鼓励农民工及时举报拖欠工资等问题,以便及时解决。
2. 完善社会保险制度政府应加大农民工社会保险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工的社会保险意识。
同时,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险制度,确保农民工能够享受到合理的医疗、养老和工伤保险待遇。
此外,政府还应加强对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管,防止滥用和挪用。
3. 加强工作环境与安全监管政府应加强对企业工作环境和安全的监管,确保农民工的工作环境安全。
同时,加强对企业的安全培训和防护设施的监督,提高农民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此外,政府还应加大对违法用工行为的打击力度,严厉惩罚违法用工企业。
4. 加强教育和培训政府应加大对农民工的教育和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和就业竞争力。
同时,加强对农民工的职业规划和职业指导,帮助他们实现就业稳定和职业发展。
农民工权益法律保障存在问题及对策
摘要农民工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新型社会群体,多年来这个群体确实为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由于其自身法律意识的淡薄和我国相关法律制度的不完善,致使其合法权益经常遭受到侵害,成为当前社会稳定的重大隐患。
我国是一个拥有九亿农民的泱泱大国,要构建一个发达、民主的和谐社会,就必须考虑农民及农民工的权益问题。
笔者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和完善,在各级政府和全体人民的积极努力下,农民工工作将能到:劳动有合同、上岗有培训、报酬有保障、生产有安全、工作有保障、住宿有改善、维权有渠道、子女有学上、生活有文化、发展有目标。
农民工这个群体,在我国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中还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做出更大的贡献,但“农民工”这个特定的称谓,将会随着历史的进程逐渐消失。
本文笔者指出了当前社会中农民工权益保障中存在的问题,列举了一些农民工权益受损的现象,分析了农民工受损的基本原因,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解决办法,以此来促进中国社会更快地向着健康、和谐、繁荣、发达的目标迈进。
关键词:农民工合法权益法律保障目录一、农民工权益法律保障中存在的问题 (1)(一)劳动合同签订率低 (1)(二)工资待遇低,生活条件差 (1)(三)超时超强度劳动,休息权得不到保障 (2)(四)缺乏劳动保护措施,职业病频发 (2)(五)欠薪现象普遍存在 (2)(六)社会保障缺乏 (2)(七)教育权得不到保障 (2)二、农民工权益受损的原因 (3)(一)社会制度存在弊端 (3)(二)法制不够健全 (3)(三)农民工自身的原因 (4)三、完善农民工权益法律保障的对策 (4)(一)逐步对现行的户籍制度进行改革 (4)(二)加快健全和完善有关劳动法律法规 (4)(三)加大劳动执法的力度 (5)(四)提高农民工自身素质,增强其就业能力和维权意识 (5)(五)加强工会在农民工的维权机制中的作用,组建统一的维权组织 (5)参考文献 (7)浅谈农民工权益法律保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农民工这个新型社会群体从20世纪90年代出现以来,在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市建设及城镇企业的发展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农民工权益保护的现状与问题
农民工权益保护的现状与问题农民工是我国城乡发展中的重要劳动力,他们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然而,由于缺乏法律保障和监管措施,农民工的劳动权益经常遭到侵犯,使得他们处于弱势地位。
本文将探讨农民工权益保护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一、农民工权益保护的现状1.法律保护不完善尽管国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文件来保护农民工的权益,如《劳动合同法》、《农民工工资支付暂行办法》等,但由于执行难度大、法律制度不健全等原因,农民工的权益保护仍然存在很大的漏洞。
2.信息不对称农民工往往缺乏对法律法规的了解,对自己的权益也不够重视。
而雇主则可以利用这种信息不对称,以各种方式侵犯农民工的劳动权益,如违法解雇、拖欠工资等。
3.社会观念和价值观的影响一些雇主和社会人士对农民工持有不公平的态度,认为他们只是廉价劳动力,不值得受到平等对待。
这种社会观念和价值观的影响也加大了农民工权益保护的难度。
二、农民工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1.工资支付问题农民工的工资支付经常存在问题,包括拖欠工资、低于最低工资标准、不按时发放等。
这不仅导致农民工生活困难,也给他们的合法权益造成了损害。
2.劳动条件恶劣一些农民工所从事的工作环境恶劣,缺乏安全保障,如建筑工地的高空作业、化肥农药的使用等,给农民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了威胁。
3.社保权益保护不到位农民工的社会保险权益保障存在不足,有的农民工无法缴纳和享受社会保险,一旦发生意外事故或疾病,没有充分的医疗保障,将面临巨大的经济困境。
三、解决农民工权益保护问题的建议1.完善法律法规针对农民工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提高法律效力和执行力度。
应加强执法力量,严惩侵害农民工权益的违法行为。
2.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对农民工的权益保护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农民工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
可以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开展宣传,同时加强针对农民工的法律知识培训。
3.建立监管机制建立健全监管机制,加强对雇主的监管,确保农民工的劳动权益得到保障。
农民工劳动权益法律保障问题和改进途径探讨
农民工劳动权益法律保障问题和改进途径探讨农民工是指到城市从事非农业的工作的农民。
在中国,农民工一直是一个受关注的群体,他们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由于长期以来的户籍制度、经济增长不平衡、劳动法规不完善等因素的影响,农民工的劳动权益保障问题一直备受争议。
本文将探讨农民工劳动权益的法律保障问题,以及改进的途径。
农民工劳动权益的法律保障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工资支付问题:一些用工单位存在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情况。
这可能是由于用工单位资金链断裂或者恶意拖欠等原因导致的。
农民工的工资是他们生活的基本保障,拖欠工资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
二、社会保障问题:农民工在城市工作,却无法享受城市的社会保障制度。
一些农民工在城市工作多年,无法享受到应有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福利。
这导致了农民工在退休后无法得到养老保障,一旦生病无法得到医疗救助。
三、工作环境和安全问题:一些农民工在城市工作的环境较差,工作条件艰苦,甚至存在危险因素。
而且,一些用工单位对于农民工的工作安全未能提供有效的保障措施,导致了一些因工作意外受伤甚至死亡的事故发生。
面对上述问题,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来改进行业:一、完善法律法规:应当针对农民工的实际情况,完善劳动法律法规,明确农民工的权益保障。
特别是在工资支付、社会保障、工作环境和安全等方面应当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并对违反者进行严格的处罚。
二、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应当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严格执行劳动法律法规。
加强对用工单位的监督,对拖欠工资、漏缴社会保险、违反工作安全规定等行为进行严厉的处罚,确保农民工的权益得到保障。
三、加强组织协调:政府部门、工会组织等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农民工的组织和协调工作,帮助农民工维护自身权益。
向农民工宣传劳动法律法规知识,引导农民工通过合法途径维权,让他们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四、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社会各界应当加大对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的宣传教育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农民工的困境,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农民工的氛围,推动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促进改进农民工的劳动权益保障。
农民工劳动权益法律保障问题和改进途径探讨
农民工劳动权益法律保障问题和改进途径探讨
首先,目前我国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够完善,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加强。
特别是在补偿机制方面,现行法律只规定了最低工资标准,未对加班费、社保等福利待遇作出具体规定,这导致农民工收入过低,缺乏稳定的社会保障。
其次,针对农民工集体维权难度大的问题,可以采取加强工会组织建设,促进农民工工会的建立和发展,使其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和发挥更大的力量。
同时,政府以及社会组织要加强对农民工的法律知识宣传,帮助他们了解自身的权利和义务,增强维权意识和组织能力。
再次,强化劳动监管机制,加强对用工单位的监管力度,加大违法用工的处罚力度。
建立健全相关机制,完善农民工劳动检查制度,加强对农民工的监督,及时发现和处理违法用工等问题,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最后,加强对违法用工企业的惩罚力度,提高违法用工的法律成本,确保企业依法用工。
对于严重侵犯农民工劳动权益的用工单位,除了构建健全的法律制度外,还应该进一步加强法律制裁力度,形成有效的震慑力,从而提高用工单位尊重农民工的劳动权益的意识。
总之,在未来的发展中,加强对农民工权益的保障,是我国劳动力市场改革中的重要问题,政府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保障农民工的基本权利,实现社会公正和和谐发展。
农民工劳动权益法律保障问题和改进途径探讨
农民工劳动权益法律保障问题和改进途径探讨1. 引言1.1 农民工群体现状农民工是我国劳动力市场中的一个重要群体,他们通常来自农村地区,到城市从事各种劳动工作,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根据数据显示,我国农民工人数已经超过2亿,他们在建筑工地、工厂、餐饮业等行业中承担着重要的劳动任务。
农民工群体中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长时间工作、低工资待遇、缺乏社会保障等。
由于大部分农民工没有正规的劳动合同和保障,他们的劳动权益经常受到侵犯。
由于流动性强、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农民工在维护自己的权益时也面临一定的困难。
农民工群体的现状显示出了他们在城市中的脆弱地位,需要社会和政府的更多关注和支持。
只有通过加强对农民工劳动权益的保障,才能确保他们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也才能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发展。
1.2 农民工劳动权益受到的影响第一,工资拖欠现象严重。
由于一些用人单位不遵守劳动合同,存在着随意拖延支付工资的情况,导致部分农民工长期未能收到劳动报酬,影响了他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积极性。
第二,工作环境卫生条件差。
一些农民工在工作场所遭受不公平对待,工作环境脏乱差,缺乏必要的劳动保护设施和卫生条件,容易导致职业病或其他健康问题,影响到他们的身体健康。
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
一些用人单位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强迫农民工加班加点,甚至存在非法以工代训、以工抵债等现象,严重侵犯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使他们长期处于高强度的劳动状态中,严重影响了身心健康。
农民工劳动权益受到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工资拖欠、工作环境差、工作强度大等方面,这些问题需要得到有效解决,才能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2. 正文2.1 现行法律对农民工劳动权益的保障不足现行法律在监督和检查机制方面也存在不足。
一些监管部门对于农民工权益保障工作缺乏有效监督,导致一些用人单位和中介机构擅自操作、违法违规情况屡禁不止。
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农民工劳动权益面临较大的挑战,亟需相关部门出台更加切实可行的措施,增强农民工劳动权益的保障力度,遏制违法用工行为,确保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维护。
农民工权益保护问题研究与对策建议
农民工权益保护问题研究与对策建议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工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农民工作为城市化过程中的主力军,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与此同时,他们的权益保护问题也日益凸显。
本文将对农民工权益保护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农民工权益保护问题的现状分析1.1 薪资拖欠问题薪资拖欠是农民工面临的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
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和法律保障,一些用工单位或个人以各种理由拖欠农民工的工资,导致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障。
1.2 社会保障问题农民工在城市工作期间,往往无法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待遇,包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
一旦发生意外或工伤,农民工将面临巨大的经济风险和困境。
1.3 工作环境问题农民工往往在城市工地上从事一些体力劳动工作,工作条件较为恶劣,缺乏安全保障。
工伤事故频发,导致农民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受到威胁。
二、农民工权益保护问题的原因分析2.1 法律法规不完善目前,我国对农民工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执行力度不够,导致农民工的权益保护存在漏洞。
2.2 监管机制不健全农民工权益保护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一些用工单位或个人存在违规操作的现象,而相关部门的监管力度不够,导致农民工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2.3 用工单位责任意识不强一些用工单位或个人对农民工的权益保护问题缺乏足够的重视,存在以牟取利益为目的的行为,忽视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三、农民工权益保护问题的对策建议3.1 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农民工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建设,明确农民工的权益保障范围和保障措施,提高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和执行力度。
3.2 健全监管机制建立健全农民工权益保护的监管机制,加强对用工单位和个人的监督检查,对违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确保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
3.3 加强教育宣传加大对农民工权益保护政策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工对自身权益的认知,增强维权意识,倡导农民工依法维权,推动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建筑施工企业农民工权益保障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
建筑施工企业农民工权益保障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筑施工行业迅速发展。
在这个行业中,农民工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劳动力来源。
建筑施工企业农民工权益保障存在诸多问题,如工资拖欠、工作安全、社会保障等方面,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积极性。
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努力,下面将从问题出发,提出应对措施探讨。
一、工资拖欠问题在建筑施工企业中,农民工的工资拖欠问题是相当普遍的。
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包括施工企业自身经营困难、资金链断裂,以及施工单位与农民工之间的信任缺失等。
面对这一问题,建筑施工企业需要加强内部管理,规范工资支付制度,确保按时足额支付农民工的工资。
政府部门也需要加强监管,建立完善的工资支付监督机制,加大对工资拖欠行为的处罚力度,让违规企业付出应有的代价,从而有效地遏制工资拖欠行为。
二、工作安全问题建筑施工行业是一个高危行业,工伤事故频发。
而农民工作为施工企业的主要劳动力,更容易面临工作安全问题。
建筑施工企业应该加强对工程施工安全的管理,提升工作安全意识,加强培训,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备,确保农民工的人身安全。
政府部门也需加强监管,对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进行定期检查,对存在安全隐患的企业进行整改,确保农民工的工作环境安全。
三、社会保障问题农民工作为建筑施工企业的一大劳动力来源,他们的社会保障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由于农民工多是外来务工人员,缺乏稳定的工作和居住地,社会保障存在一定程度的难度。
建筑施工企业应该依法依规为农民工购买社会保险,保障他们的基本社会保障权益。
政府部门也应根据现实情况,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引导建筑施工企业为农民工购买社会保险,保障他们的社会保障权益。
四、应对措施1. 加强监管。
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建筑施工企业的执法检查力度,严厉打击工资拖欠行为。
对于存在问题的企业,要及时进行查处,遏制不良行为。
2. 完善法律法规。
相关部门应加快立法进程,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施工企业对农民工的工资支付、工作安全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责任,加强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民工权益保障存在的问题及其法律对策内容摘要:农民工权益保护问题是我国农村的突出表现。
由于农民工在城市中就业状况不稳定、流动性大,且多以非正规就业为主。
他们主要从事临时工、季节工、承包工、劳务派遣工、小时工,且大部分的不与雇主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关系呈现动态化、市场化、复杂化,他们的合法权益常常得不到足够的保障,存在的问题颇多,如何提高农民工权益的法律保护显得十分重要。
关键词:农民工农民工权益保障法律对策一、农民工概念的定义“农民工”是指在本地乡镇企业或进入城镇务工的农业户口人员,农民工是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体制的产物,是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
农民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1、广义的农民工包括两部分人,一部分是在本地乡镇企业就业的离土不离乡的农村劳动力,一部分是外出进入城镇从事二、三产业的离土又离乡的农村劳动力;2、狭义的农民工主要是指,出进入城镇从事二、三产业的离土又离乡的农村劳动力。
据有关部门的调查,我国狭义农民工的数量为1.7亿人左右,广义农民工的数量大约为2.7亿人。
2014年农民工总量27395万人,比上年增加501万人,增长1.9%。
其中,本地农民工10574万人,增长2.8%,外出农民工16821万人,增长1.3%。
农民工月均收入水平2864元,比上年增长9.8%。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4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2014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7395万人,比上年增加501万人,增长1.9%。
其中,外出农民工16821万人,比上年增加211万人,增长1.3%;本地农民工10574万人,增加290万人,增长2.8%。
2010年以来农民工总量增速持续回落。
2011年、2012年、2013年和2014年农民工总量增速分别比上年回落1.0、0.5、1.5和0.5个百分点。
2011年、2012年、2013年和2014年外出农民工人数增速分别比上年回落2.1、0.4、1.3和0.4个百分点。
近三年本地农民工人数增速也在逐年回落,但增长速度快于外出农民工增长速度。
按输出地分,东部地区农民工10664万人,比上年增加210万人,增长2.0%,东部地区农民工占农民工总量的38.9%;中部地区农民工9446万人,比上年增加111万人,增长1.2%,中部地区农民工占农民工总量的34.5%;西部地区农民工7285万人,比上年增加180万人,增长2.5%,西部地区农民工占农民工总量的26.6%。
西部地区农民工增长速度分别比东部、中部地区高出0.5和1.3个百分点。
[1]二、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存在的问题(一)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经济原因和法律上的原因:1、社会历史原因。
农民工是我国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工业国家转变过度的一种特殊现象。
一方面,传统农业积累了大量的社会生产力,现代农业机械化时代又已经解放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造成农村劳动力严重过剩;另一方面,现代工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农业劳动力逐步融入现代工业。
在这一转型期,我国具体的社会和历史条件对农民工权益保护的保护更为困难。
主要原因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农民的文化素质相对较低,传统观念比较强,现代法律观念比较薄弱。
这使得农民工处于现代工业社会不能以传统的方式保护自己的利益,也不能采取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②户籍制度与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
传统的户籍制度使得城市居民资格难以获得。
在这种情况下,农民工的不能享受许多城镇居民的优惠政策。
城市中的农民工无论他们在城市居留多久都无法改变他们是城市流动人口的地位;相反,城市的劳动力和城市政府都反对农村富余劳动力流入并对他们采取歧视性政策。
由于农村劳动力的流入,对城市劳动力就业和城市政府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和困难。
③农民工的无组织性。
如果农民散落在城市而没有自己的组织,成为流民,他们是没有发言权的。
从流民角度而言,他们的利益无法“自致其上”;从国家的角度出发,也因为他们没有组织,无法对他们进行有序的组织化管理。
2、经济原因。
在城乡互动关系中,劳动力受客观经济规律作用自由流动时,有几种可能的情况:①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基本待遇相当并持续保持城市和农村居民之间的动态平衡,如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美国和法国。
他们拥有大量的农业补贴,农业投资收入和工业资本基本相当,农民和产业工人的待遇基本上是相当于人员对流维持一个动态的平衡。
②农村居民的待遇要优于城镇居民,农村人口的劳动力从城市流向农村地区。
这一般只是一种特殊情况。
正如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中国的煤炭工业总体上亏损,一部分矿工回到农村当农民。
③城镇居民的待遇优于农村居民,劳动力由乡村流向城镇。
这种现象十分普遍,是工业化国家的必经之路。
3、法律救济的不经济。
①当前我国有关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劳动保障法的建立不够全面。
虽然目前的劳动保障法对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有很多规定,但对于农民工这一特殊的弱势群体却没有得到更多的保护。
而现在对一些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不够,对于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界定并不十分明确,而且,执法力度不够,对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较弱,执法效果大打折扣。
②很多用人单位无视法律,对于农民工的管理十分模糊。
很多的用人单位无视我国关于劳动合同的相关规定,没有和农民工建立合同关系,逃避法律责任。
还有一些用人单位无视国家的严格要求对于劳动者进行保护,对于保护设施的设置偷工减料,或是根本就不设置保护措施,使得农民工的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
③农民工法律意识淡薄。
农民工的文化素质不算太高,一般都不会加入工会等一些比较正规的组织。
当前农民工缺乏表达和维护自己的权益的渠道,一旦农民工的利益收到侵害,很难通过集体的力量去维护自身的权益,农民工也很缺乏法律意识,在利益受损的时候,不知道如何使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还有的从雇佣开始没有和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使得农民工难以进行自我保护,进而自身的权益白白受到侵害。
(二)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现状及问题1、工资待遇低,欠薪现象普遍存在。
按劳取酬,干活给钱,当城市里的“工作人”每月按时领工资,就像太阳每天从东升起一样自然,而广大的农民工却普遍遭到工资待遇低、拖欠克扣工资的困扰。
首先,农民工的工资待遇非常低,与城市里的正式工人相比,“同工不同酬”、“同工不同时”的现象普遍存在。
据调查,在深圳,农民工每月工作26 天以上,每天的平均工时在10 小时左右,有时会连续工作12 小时以上。
即便按照加班费算钱,农民工也可能拿不到。
因为仍然存在“农民工工资被拖欠”的情况。
和前年相比,去年农民工被拖欠工资的比重为0.8%,比上年上升0.3个百分点。
0.8%的比例虽小,但乘以2.7亿农民工的总数,意味着有200万农民工的工资被不同程度拖欠。
2、超强度劳动普遍存在,休息权得不到保障。
休息权是宪法规定的劳动者必须享有的一项权利。
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企业为了赚取更多利润,随意延长农民工的劳动时间,有的没有星期天和节假日,有的企业以实行计件工资为借口,故意把定额定的很高,强迫工人加班加点。
调查数据显示,每天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的农民工占到41%,每周工作时间超过44个小时的农民工比例更是达到了84.7%。
这意味着,当正常劳动者享受双休日的时候,农民工仍然还在上班。
虽然我国《劳动法》明文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 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的工时制度”,“用工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并规定用人单位在元旦、春节、国庆等法定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
但在现实生活中,农民工兄弟依法所享有的休息休假权在很大程度上都得不到实现。
3、劳动条件差,职业病频发。
当前一些用人单位着眼于眼前利益,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不注意改善工作环境,不给农民工配发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导致农民工职业病发病率较高,因工作中接触有毒物品而中毒等事件也时有发生。
特别是地处小城镇的非公有制小型企业,由于企业的规模小,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机器设备陈旧老化,通风不畅或者根本没有通风装置,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许多农民工染上了严重的职业病。
4、社会保障缺乏。
对于城市职工而言,一旦成为一个单位的职工,单位就会按照《劳动法》的规定为其交纳医疗、养老等保险金,而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所享受到的社会保障几乎为零。
由于不是城市居民,他们无法享受城市居民所能享受的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工伤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
数据显示,与雇主或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的农民工比重刚刚过四成。
同时,虽然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障比例继续上升,但参保比例最高的一项工伤保险,参保率也只不足三成,生育保险最低为7.7%,5、教育权得不到保障。
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①一是农民工自身的受教育权得不到保障,农民工到城镇就业,虽然解决了生存问题,但还要学习技能、积累经验,以获得稳定就业的能力,适应城市生活。
而农民工在进城时就在文化教育程度上与城市同龄人存在着先天差距,如上海2003 年对外来流动人口调查表明:84.05%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
农民工进城后因本身经济条件较差,往往难以支付市场机制下的培训费用,城市庞大的继续教育体系对他们来说是不存在的,而政府和用人单位又因缺乏经费投入且无明确的政策保障,不可能有对农民工进行培训等再教育的积极性。
同时,用人单位过度延长农民工劳动时间,更不可能使农民工有其他再学习的机会。
②是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权得不到保障。
目前对于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的受教育问题缺乏相关的规定,也没有专门的社会保障体系。
在人地两生的城市,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问题是他们最为棘手的问题。
城市正规学校入学的户籍制度使很多农民工子女即使在义务教育阶段也无法进入正规学校接受教育,就算能够进入也需要缴纳高额的借读费,赞助费等。
很多农民工没有办法只好将孩子送入没有教学质量保证的专门为农民工子女创办的学校或者带子女回老家入学。
三、农民工权益法律保障的完善。
如前所述,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经常性的遭受侵害,这已经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大障碍。
而在众多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途径中,法律的途径是权利保障最后的、也是最为有效的途径,但对于绝大多数农民工来说,法律维权的门槛太高,他们缺乏相应的法律知识和足够的金钱。
因此国家应大力完善农民工权益法律保障的各项制度,合法有效地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更好地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
完善农民工权益的法律保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继续深化二元户籍制度的改革。
改革城乡的二元户籍制度对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城市化步伐、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以及国家长治久安都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户籍制度已经不适应新的经济发展趋势,因此,政府应下决心及早对现行户籍制度进行改革,彻底打破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的身份限制,允许在城市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的人员,根据本人意愿办理城镇户口,逐步实现公民迁徙自由,推进城镇化,减少农民数量,最终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消除社会保障领域存在的二元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