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无定法 贵在得法
浅谈“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

浅谈“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重庆市万州区枇杷坪小学李勇——观湘版“月有阴晴圆缺”录像培训光盘课有感有幸在暑假期间,看到了湘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月有阴晴圆缺”录像培训光盘课,并紧接着参加了一个题为“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妙于巧法”网络教研活动;便以“月有阴晴圆缺”录像培训光盘课为例,来呈现对我们在小学科学教学活动中如何做到“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一点思考,算是对小学科学教育教学活动中怎样“得法”的心得和体会吧。
一、抓住认知规律,审视教学目标“教学有法是指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是有规律可遵循;有法则可遵守;有模式可遵照;是有可以掌握的基本方法、基本规律”[2]。
我们在师范学习的过程中,学习到的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等等教学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规律是我们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
那么,我们还应该特别关注哪个规律呢?让我们的教学“教学得法”呢?被尊为当代建构主义的鼻祖之一前苏联的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在说明教学与发展的关系时,提出的“最近发展区”明确指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二是通过一个主题或者一个单元主题的学习经历后,借助教师的帮助可以达到的发展水平。
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或者叫做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
的确“教育不是在原有的水平上原地踏步,也不是远远高于个体现有的水平,而应稍稍高于儿童原有的水平”,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要求我们教师重视观察和反思,了解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让我们的教学活动处于“最近发展区”之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儿童的发展。
而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最实际的做法就是要抓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了解学生的学习已有知识水平、生活经验;对审视我们的教学目标以及围绕目标确立我们的教学方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哦。
“月有阴晴圆缺”是湘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月球”单元的第二课的教学内容。
如何理解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如何理解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正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方法有很多也各有其特点,我们在教学中如何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使其更好的发挥其作用,值得每一位教师细细思考.在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应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并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并达到预期的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在讲课时要将各种基本教学方法有机综合、使其融汇一体、优化处理.我认为在教学实践中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教学方法要符合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我们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不同,确定具体的教学方法.比如以理论知识为主的教学内容可用讲授法、类比法等方法进行教学;一些综合性的活动,如信息的集成,可用任务驱动法、主题活动法等方法进行教学.二、教学方法要符合学生的实际特点与认知规律.学生的实际特点直接制约着教师对教学方法的选择,这就要求我们能够科学而准确地研究分析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和运用相应的教学方法.比如在运用任务驱动法时,可根据学生学习水平的不同设置多个层次的任务,让学生自主选择,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三、教学方法要依据教师的自身素质确定.任何一种教学方法,只有适应了教师的素养条件,并能为教师充分理解和把握,才有可能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有效地发挥其功能和作用.因此,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还应当根据自己的实际优势,扬长避短,选择与自己最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四、教学方法要符合教学环境条件.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要在时间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能最大限度地运用和发挥教学环境条件的功能与作用.比如在《网络技术应用》中“如何将计算接入因特网”这一节,为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并掌握,采用活动法或任务驱动法非常不错,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制作网线、接入因特网,但如果我们的教学环境不允许,没有硬件设备支持,我们会发现让学生动手操作是不可能的,我们只能采取其它教学方法辅助于教学了.总之,我们要精心准备每一堂课,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使其合理的融汇在一起,充分发挥各自的功能和作用,使教学效果最佳.。
导入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导入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学法指导,顾名思义,就是教师对学生进行的学习方法的指导,也就是说教师在讲授知识内容时与学生的学习方法融洽在一起,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情况下掌握学法,从而使学生可以独自去获取新的类似的知识。
教师立足于“学习指导”来进行学法指导的研究与实践实践,把培养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同学法指导结合起来,让学生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去学习和运用学法,并逐步内化为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实际教学中整合资源,指导自学,掌握学法,终生受用。
但终生受用的技能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要经过长期磨练。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导入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才能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
一、资源整合,寓教于乐《美丽的丹顶鹤》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作者以轻快的笔调,写了丹顶鹤的外形之美,姿态之美,流露出对丹顶鹤的喜爱之情。
本节课整合多种资源引领学生走近丹顶鹤,走进丹顶鹤的故事。
上课伊始,屏幕展现洁白无瑕、悠闲自在的丹顶鹤画面,牢牢地吸引了大家的眼球。
学生一个个走近了丹顶鹤,全神贯注地欣赏起来。
“你觉得这是一只什么样的丹顶鹤呢?”,“美丽的、漂亮的、可爱的”,就从学生嘴里很自然的说出,学生从直观的画面中一下子感受到丹顶鹤的美丽。
在此基础上还让班上小朋友用画艺、舞姿来引领学生领悟词语,用音乐、故事等地丰富着学生的感官,一个个富有诗意的画面吸引着学生闪亮的眼睛……,多媒体的交互性特点为学生提供一个施展才华,解放心灵、发展个性的舞台,有益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讨论、主动探究。
语文课程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教学中应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将多媒体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结合,使直观、形象的画面为学生的自由辩论提供了保证。
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发展,勇于质疑、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了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形成,二、整合学习方式,感悟寓意《猴子种果树》是一篇简短的寓言故事,写一只猴子因为没有耐心不断地拔掉快要成活的果树,最终一事无成的故事。
从认知心理学浅析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背后的道理

“脚手架”
维果斯基(外文名Lev Vygotsky,1896-1934)亦有翻译为 维果茨基,前苏联心理学家
分析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就是把握学生的认
知背景,也就是我们俗话中说的学生的前概念;分析学 生“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就是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 也就是分析学生在现有的年龄阶段,在现有的认知背景 下,加上其心智水平与思维能力,所决定其能够达到的 高度。以上2点再加上教学环境(含教学材料、教学手 段等)就能决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科学是人类对自然世界的探索过程
➢表现在探究过程上:问题、猜想与假设、搜集证据(设计方案、实施方 案)、处理信息、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
➢技术是含目的的流程形式
➢表现在设计制造过程中:由需求出发,产生技术目标(理想中的技术物 ),进行技术设计(包括结构设计和流程设计),依设计进行制作,试 验(包括调试和改进),对技术物的评价。
“共振”原理 (2)物体在驱动力作用下的振动叫受迫振动,受 迫振动的频率由驱动力频率决定。
类比推理:学生的课堂学习是在教师的引导下, 教师组织学习资源并运用不同的方式刺激学生,相当 于给学生施加驱动力补充学习能量。学生课堂学习的 认知流程和节奏由教师决定。该推论与实践结果吻合。
“共振”原理
(3)作受迫振动的物体,它的振动幅度(能量)是由驱 动力频率和固有频率的相关度决定。两者频率越接近,振 动幅度越大(能量越多);相等时最大,即产生共振现象。
相同的内容,目标定位不同,教学方式也不同。
课堂要素:学生、教师、环境(技术)、资源。 系统的结构决定系统的功能。
湘科版教材编写的原则:
1 以学生的认知背景和认知规律为基础 2 以《课标》为准绳 3 以教材的结构框架为依据 4 以科技史为特色
教学“三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教学“三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当你讲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时候,一些人就会说,到现在为止我们对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没有发展和突破。
现在大家说的这些,在古今中外教育家那里都有经典论述。
当你讲教学模式的时候,一些人就会说教育教学面对活生生的孩子不能千篇一律,强调什么模式和方法,应该是教无定法。
我承认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没有大的突破。
但我认为,我们教育最缺的是两个方面,一个是我们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还不强,另一个就是我们的教学模式还不能承载科学的教育思想和先进的教育理念。
所以,当我们想做真教育的时候,方法和途径就是教育发展的瓶颈因素了。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何为法?完成教育教学目标你用的是什么方法。
我们提倡的目标是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你用什么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掌握知识与技能,在过程中掌握方法,如何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科学健康的态度,积极的人生价值观。
新课改告诉我们一句话,叫做自主、合作、探究。
这六字真言已经给了我们科学的教学方法。
关键是我们现在的实际教学并没有真正体现自主合作与探究。
法从何来?符合知识发展的逻辑规律,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方法就是科学的方法。
法从道生,法即方法,道即规律。
不得道就不可能得法。
道法合一,方能游刃有余。
自主合作探究是一种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是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关键是我们用什么具体的操作体系真正体现自主合作探究。
应该说,现在最应该解决的就是这种符合规律的体现新课改精髓的行动研究。
光讲思想和观念不行,没有思想和理念去研究行动模式更是体不附魂。
所以,我们探索的就是符合道的法。
教学有法,就是我们的教学首先要有一种符合教育规律的一般法则,这个法则具有普遍意义。
教无定法,就是说面对不同的教育对象和不同的教育条件,我们应该结合具体实际,不能盲目照抄照搬,要有个性化的东西。
贵在得法,就是说通过我们的教育教学实际,能够把普遍的规律与个人的实践与风格结合起来,完成了共性与个性的有机结合,形成了即符合普遍规律又具有个性化特征的教学方法和风格。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读《名家的教育智慧》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读《名家的教育智慧》有感教学是一门艺术,作为一名教师,不仅仅是传道受业解惑,而在于培养人。
《说文解字》解释教育二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做善也”。
《中庸》说:“修道之谓教”,《学记》:“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也”。
所以,现代教育不仅是育智,亦在于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教师要一步步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施加影响,使他们身心健康发展。
学生是一个复杂的个体,教师在实施教学时,必须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教无定法,但贵在得法。
读《名家的教育智慧》让我体悟良多,下面,我简单的来来谈谈我的感悟:在《名家的教育智慧》这本书中,叶圣陶先生讲授了他关于“讲和教”的看法,他点评了两种错误的课堂模式:一种是“讲深讲透”,另一种是“精讲多练”。
这两种模式到现今都还被大部分老师所采用。
他认为所谓的深和透都是漫无边际的,应该立个标准,定个范围。
可以避免过于求深,不切实际,又可以避免多听多讲说,流于繁琐。
的确,这种讲深讲透的课堂模式,往往是我们新老是容易犯的问题。
由于对课本不是很熟悉,摸不清重难点,所以我们往往由于害怕没讲到重点,所以延伸的特别广,讲解的特别细致。
一节课就只看见老师在讲堂上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而底下的学生听得枯燥乏味,昏昏欲睡。
教师就像舞台上的小丑,一个人自导自演,唱着独角戏。
我们大部分新老师没有做到胸中有学生,因而关注不到学生的需求,误入歧途。
另一种,“精讲多练”,这亦是我们惯常用的教学方法。
叶圣陶先生认为这个“精”字也漫无边际,很容易犯泛化的错误。
“多练”虽然重要,但是很容易增加学生的负担。
在平时的教学当中,每个学生都要承担起最少六门功课的任务,每门功课都需求每天多练,那么学生一天纵使不吃饭不睡觉也是完不成的。
现今我所教授的班级就已经出现了课业任务过重,导致作业老师拖沓的情况。
这是我最无奈的地方,每晚晚自习下班时,常看到满黑板的各门功课的学习任务,因此我感到很无奈。
初中数学“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初中数学“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无定法”是说数学教学没有永恒的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即使人们公认的某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法,教师在实践中也必须因校因人(指教师)、因时、因学生、因教材而异,这就是所谓“无定法”。
下面是我在教学中常采用的环节教学法。
1.预。
即预习。
预习有什么作用?其一,课前准备充分,为课堂专心听讲奠定基础。
其二,熟悉将要学习的内容,找出新内容的重点、难点、趣点及不理解的内容。
明确了这些之后,听课的目的就更清楚了。
由于找出了趣点,听课的兴趣也就更浓厚了;明确了重点难点,可避免45分钟平均使用注意力,以免过早产生疲劳,课堂上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思维敏捷,记忆力强,学习效率就高。
其三,预习可以在新旧知识间架立桥梁,学习起来就更容易。
常说的“温故而知新”就是这个道理。
2.题。
题有两层意思,一是解题,有些题目需教师引导学生梳理、细解;二是教师课前向学生出几个自学题或思考题,目的是为学生学习新课指路。
3.读。
读也是数学教学中特别重要的一环节,一个题目读通了、读懂了,自然也就理解了、会做了。
如有30%的同学拿着这样一道题来问我:“-1×2×(-3)×4×(-5)×6×(-7)×……×(-2003)=?”我咋一看,这题目确实太难了,特别又是七年级的习题,我糊涂了。
细一看题目,只需判断这题的符号,学生和我都把题目的前半句甩了,没读。
4.听。
现代数学课堂重练、重讨论、重交流、重探索,而淡化了讲,即要求精讲。
精讲不等于不讲,既有讲便有听。
怎样听课呢?一是会神专心(即不分心、不打花杂,专心致志地听课)。
二是连绵思活,即保证思路的连绵而不间断。
思路,包括教材内容的思路和教师讲课的思路。
三是抓住关键,即讲课时要抓住所讲内容的重点、难点、趣点,让学生听得轻松,学得愉快。
我对学生听讲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听懂,增强理解力;二是听全,增强记忆力;三是听活,增强想象力。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读《麻辣学生酷老师》有感广州市花都区炭步镇第二初级中学汤样开一个年仅23岁的教师,教学时间只有一年的她,她的学生就能背诵古诗百余篇,短则几十字,长则几百、上千言。
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他们还能在两分钟内轻松地指物作诗。
相信凡读了《麻辣学生酷老师》这本书的老师都会为这个场景而震撼。
而从苏静老师的做法我想起了这么一句话: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良好的教学方法,可以发挥教学智慧,不妥的方法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然而,教学又无定法,教学方法必须机动灵活。
教学需要把握一项重要原则,课有常而教法无常。
一、教学有法:抓住教育规律,关注教法教学有法,指的是教学活动是有着一定的规律可循的,有着一定的法则和模式,有着一定的基本方法。
例如,我们强调的学生的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与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相结合等,都是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规律。
那么,什么才是所有这一切的最基本的基础法则呢?应该说,注重学生的认知水平,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基础,一切的教学有法,其出发点必在于此。
当代建构主义的鼻祖之一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在说明教学与发展的关系时,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理论。
即教学必须要考虑学生发展的两种水平:一是现在的发展水平,二是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教师的帮助可以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或是借助于他人的启发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
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即学生现有水平与经过他人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
“最近发展区”理论要求我们教师重视观察和反思,了解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让我们的教学活动处于“最近发展区”之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
而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最实际的做法就是要抓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生活经验,对审视我们的教学目标以及围绕目标确立我们的教学方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心得体会-浅谈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精品

浅谈“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重庆市万州区枇杷坪小学李勇——观湘版月有阴晴圆缺录像培训光盘课有感有幸在暑假期间,看到了湘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月有阴晴圆缺录像培训光盘课,并紧接着参加了一个题为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妙于巧法网络教研活动;便以月有阴晴圆缺录像培训光盘课为例,来呈现对我们在小学科学教学活动中如何做到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一点思考,算是对小学科学教育教学活动中怎样得法的心得和体会吧。
一、抓住认知规律,审视教学目标教学有法是指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是有规律可遵循;有法则可遵守;有模式可遵照;是有可以掌握的基本方法、基本规律[2]。
我们在师范学习的过程中,学习到的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等等教学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规律是我们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
那么,我们还应该特别关注哪个规律呢?让我们的教学教学得法呢?被尊为当代建构主义的鼻祖之一前苏联的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在说明教学与发展的关系时,提出的最近发展区明确指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二是通过一个主题或者一个单元主题的学习经历后,借助教师的帮助可以达到的发展水平。
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或者叫做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
的确教育不是在原有的水平上原地踏步,也不是远远高于个体现有的水平,而应稍稍高于儿童原有的水平,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要求我们教师重视观察和反思,了解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让我们的教学活动处于最近发展区之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儿童的发展。
而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最实际的做法就是要抓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了解学生的学习已有知识水平、生活经验;对审视我们的教学目标以及围绕目标确立我们的教学方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哦。
月有阴晴圆缺是湘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月球单元的第二课的教学内容。
要求学生在知道月球本身不会发光,它反射太阳的光的基础上;知道月球绕地球公转,在公转的过程中形成月相的变化;并会用模拟实验的方法来研究月相的变化规律。
教学心得-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都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在教学这条道路上,我们每位教师都有属于自己的一套得力的教法。
而我平时关注比拟多的是课堂教学和尊重理解学生这两个方面。
课堂教学是我们的主阵地,他经历了无数次的变革,但无论怎么变,向课堂45分钟要效率、要成绩是永远不变的真理。
合理利用支配好上课时间,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上好一节课的前提是备好课,这是公认的事实。
我备课不仅将课本内容、教参内容有机重组,而且每次备课时都认真钻研课本,仔细确立教学目标,然后根据课本内容搜索各种资料和典型习题来补充课堂教学。
除了备好课本知识以外,还要备学生以及如何把我们备的知识以学生认可的方式教给他们,这就要求我们精心组织课堂。
我认为课堂教学应该是严格要求与放任自由相结合的。
所以,我的课堂经常充满了欢声笑语。
并且我觉得任何新兴教育技术及其匹配的教学模式,只能侧重于某一个或某几个维度能力的培养,所以,虽然我担任的是数字班的教学,但我并不会盲目夸大教育技术的辅助功能,而忽略学生在数学运算、数学抽象、逻辑推理等无法以信息技术代替传统教学等方面的核心素养的培养。
我是一个喜欢跟年轻人、跟学生们待在一起的人。
因为他们身上充满了青春活力,这一直都是我欣赏的品质,所以我愿意与学生们交朋友。
学生亲其师,方能信其道乐,信其道才能积极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提高学习兴趣。
所以, 每一节课我在进课堂前,首先会调节好自己的心情,心无旁鹫,没有杂念,不把课外的情绪带到课堂。
孩子们总有一天会长大,我不想在他们回忆起曾经的老师时说我是一个口无遮拦,面目狰狞之人。
所以我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
我允许他们犯错误,给他们解释的机会。
我认为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多面体,我所看到的那一面不是他的每一面。
所以我不会武断地对学生进行挖苦挖苦,而是善意的指出错误,并且不用过激的语言。
平时多表扬,少批评, 多鼓励,少叹息,提醒自己不要遇到问题就怪罪于学生,怪学生懒惰,怪学生脑子笨,怪学生缺乏家庭教育,而是要看到学生人人有才,但人无全才,不必要求太高,扬长避短, 多加培养就行了。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1.人们常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在数学教学中,对于人们总结出来的各种优秀的教改经验和教学模式,你认为应怎样正确地对待和处理?答:“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正如老师在第三章讲到中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之处提到的那样,教学方法有很多,正确的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对于传授知识和师生交流方面是十分重要的。
在漫长的教学历史进程中,有众多优秀教师或者教育学家通过他们的实践经验或者教学研究总结和积累出了不少宝贵的优秀的教改经验和教学模式,而很多事实也证明了这些教改经验和教学模式在教学一线上是十分有效的,因此,有很多人提倡要将这些优秀的教改经验和教学模式全部应用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
然而,我个人认为这种做法是非常不可取的。
在我国自古就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之说,并且中国的革命历史道路也告诉我们没有任何理论或者方法是可以完全照搬套用的,也许别人的理论和方法在在别人那里出奇制胜,但是,从地域环境、适用人群、和自身特点等各个方面考虑,他们的理论和方法却不一定适用于我们自己的教学。
另外,作为一种特殊的教学,数学教学在具有教学的一般内涵的同时,又具有其独特性。
从结构来看,数学教学是以教师、学生、教材、手段与方法为基本要素而形成的一个多维结构;从功能来看,它是教师引导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意领域获得全面发展的过程;从性质来看,它又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师生相互作用的双边活动过程。
由此可见,数学教学是一个极其复杂又具有挑战性的教学过程,照搬套用的教改经验和教学模式当然是不可取的了。
但是其优点还是可以借鉴的,不过我们在借鉴的时候要结合自身特点将其改造为既留有优势所在有适用于我们自身的理论和方法,并将其不断完善,发扬传承下去,使其成为适用范围更加广泛的优秀教学方法。
2.“为什么要学习数学?”,不同的人对此可能作出不同的回答,有人认为“数学有用”;有人认为“数学能训练人的思维”;也有人认为“数学是升学的主课”。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的理解

1、‘’教学有法‘’指的是教学有一定的方法、原理、规律。
2、‘’教无定法‘’说的是教学没有固定的、死板的方法;
3、‘’贵在得法‘’指的是贵在有恰当而合适的方法。
其实这三个短句都在强调一个“法”字,即教学方法。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因材施教,找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最佳切入点,两者有机结合。
方法1、摸清所有学生的性格特征。
摸清楚学生的性格能够让老师有的放矢地教学,这就需要老师走进学生的内心,与学生成为朋友,理清学生的优缺点,以确定教学的基本方向和针对不同学生的关注点。
2、学习其他老师的教学方法。
老教师是我们年轻老师的学习榜样,他们接触过的学生多,遇到的情况也多,借鉴老教师的教学经验,能够帮助年轻老师少走弯路。
同时,也拉近了同事间的距离,能更好地融入集体。
3、丰富自身的教学方法。
每个题都其特点,不同的题目也有其共性,这也说明了每个题都有一套最合适的教学方法,不同的题目也可以用相同的方法。
这就需要老师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丰富自身的教学方法,在以后的工作中需多总结方法,多优化方法,争取做到一题多讲,多题一讲。
谈谈对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理解

谈谈对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理解
教学有法,意味着教学活动应该有一定的规律和方法,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教学法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以及教学组织和管理的具体操作步骤。
然而,教无定法的意思是说教学并没有一套固定的标准方法,适合所有的学生和教师。
因为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背景和学习风格都不同,教师也有不同的教学风格和个人特点。
因此,教学方法应该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特点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然而,尽管教学无定法,但贵在得法。
这意味着教学方法的选择应该是有效的、科学的,能够帮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知识。
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应该注重科学性和适用性,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善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实施教学活动时,教师也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例如,对于理论性知识的教学可以采用讲授、演讲和讨论等方法;对于实践性知识的教学可以采用实验、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等方法。
此外,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资源等辅助教学手段来提高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教学虽然没有固定的标准方法,但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应注重科学性和适用性,因人因材施教。
教学方法的选择应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问
题解决能力。
只有在教学方法得法的情况下,才能够实现有效的教学。
教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个人心得

就教学而论,所谓“教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
”指的是教导有一定的方法,但确没有固定的方法,值得珍贵的是拥有自己独到的方法。
教有法—教学活动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有一定基本教学方法。
学生的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相结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都是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规律。
注重学生的认知水平、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是一切教学活动的最基础法则。
教无定法—教学模式、方法等并不是机械的、教条的,而是灵活多变的。
我们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认识水平,学校条件,教师本人的特点,结合本节课的学情合理地选择使用适合于学生的教学方法。
将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使学生的生活经验在学习生活中得到应用。
降低知识难度,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更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中自由的发挥和创新。
如果不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只是盲目的生搬硬套固定的方法,不仅无益于学生的学习,也不利于教育者本人的专业水平发展。
因不同的学情、条件及环境,是的相同的教学内容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也不尽相同。
因此,“教无定法”。
“贵在得法”—教师将各种教学方法,手段等同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并应用于具体的教学活动中。
学习方法贯穿于整个学习、思维、实践的过程中。
科学的学习方法能够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且提高学习效率。
学习方法的得法与否,主要看学生的学习效果,其标准在于学生是否经历完整连贯的圆滑的思维过程。
“教有法”是“教无定法”的前提和基础,而“教无定法”则是“教有法”的发展与延伸,在此基础之上方才能够得法。
只有了解了教学方法之后,才能够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出适合学生也适合施教者的最佳方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理解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理解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所谓“有法”,是指不同学科的教学有一定规律可循;所谓“无定法”,是指在具体的教学中并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固定不变的万能方法,一切都因人、因境而定,所以,最终还得是“贵在得法”。
良好的教学方法,可以发挥教学智慧,不妥的方法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然而,教学又无定法,教学方法必须机动灵活。
教学需要把握一项重要原则,课有常而教法无常。
一、教学有法抓住教育规律,关注教法。
例如,我们强调的学生的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与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相结合等,都是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规律。
那么,什么才是所有这一切的最基本的基础法则呢?应该说,注重学生的认知水平,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基础,一切的教学有法,其出发点必在于此。
当代建构主义的鼻祖之一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理论。
即教学必须要考虑学生发展的两种水平:一是现在的发展水平,二是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教师的帮助可以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或是借助于他人的启发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
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即学生现有水平与经过他人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
“最近发展区”理论要求我们教师重视观察和反思,了解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让我们的教学活动处于“最近发展区”之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
而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最实际的做法就是要抓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生活经验,对审视我们的教学目标以及围绕目标确立我们的教学方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教无定法就是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必须根据教学内涵、学校条件、教师特点,更重要的是根据学情来合理地使用、选择适用于学生的方法。
这里的方法是教法和学法的统一体,其中学生的学法我们应该多加思考,毕竟我们的教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这句话意思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这句话意思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这句话启发了我对教育的一种新的思考方式。
假如我们把教育看做一种信息传递的过程,那么它就像一条河流一样,向着固定的目的地不断前进。
然而,教育同时也是一种复杂的社会过程,它充满着个性化,改变性和创新,这些特性使得它的发展方向和路线无法一成不变。
因此,教育实际上没有一个统一的法则和标准来定义它,而是各种不同的方式来加以使用,根据不同的情况来进行变化和适应,也就是所谓的“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通过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差异化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最有效的教学,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此外,教师也应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来调整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创造力,鼓励学生的独立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最后,我们一定要记住,当进行教育时,不要死板地依靠某种教学模式,而是要发挥创造力,采取多种方式来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实现最理想的教学效果。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就是要告诉我们,教育的道路上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则,只有不断学习和尝试,才能获得更好的教育结果。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关于教学理念的思考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关于教学理念的思考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关于教学理念的思考1.引言教学是一门艺术和科学,需要老师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力。
如何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一直是教育界争论的焦点之一。
在本文中,我将从教学的多样性和个性化,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效果的评估等方面,对教学理念进行深入探讨。
2.教学的多样性和个性化教学有法,意味着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需要遵守一定的原则和方法,确保教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然而,教无定法,也就是说,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老师需要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学科和不同的教学环境,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策略。
贵在得法,即在不断的实践和反思中,找到最适合自己和学生的教学方式。
3.教学方法的选择在教学中,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至关重要。
不同的学科和学生需要不同的教学方法。
在语文课上,老师可以采用朗读、讲解、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语感和理解能力;而在数学课上,老师可以采用示范、引导、练习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老师还需要考虑学生的学习风格和个性,调整教学方法,使之更符合学生的需求。
4.教学效果的评估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应用需要建立在教学效果的评估基础上。
教师需要不断地观察学生的学习行为和表现,收集学生的学习反馈,以便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教学效果的评估不仅仅是看学生取得的成绩,还需要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的提升。
5.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教学是一项挑战和乐趣并存的工作。
作为一个老师,我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成长,针对不同的学生和学科,不断尝试各种教学方法和策略,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始终坚持着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理念,以期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并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6.总结与回顾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到,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教学理念是一个多元化和个性化的综合体系,需要老师不断地学习和实践。
顶岗实习心得体会: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听课是一种对课堂进行仔细观察的活动,它对于了解和认识课堂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课堂上许多司空见惯的问题经由听课者自觉的观察,就可察觉到很多值得探索、深思的地方。
听课是提高教师素质,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
去听听其他老师的课,不管是青年教师还是老教师,你都会收益非浅,其乐无穷。
那么,应该怎样去听课呢?学会听课,首先就是要用辩证的头脑看待各种各样的观摩课,要以鉴别和挑剔的眼光进行筛选。
不管多么优秀的教师的课,课堂也同样存在各种小问题,不要神化别人,那实际上就是愚化自己。
要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去鉴别,不能全信,不能照搬,应该创造性地吸收,有选择地学习,这是我们听课要把握的原则。
一、听课应该有准备的去听。
听课的时候,我们应把自己定位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而不是旁观者。
听课前要有充分准备,去要讲的课程内容有所了解,了解上课教师的意图,知道要听的课,教学目的是什么,重点、难点是什么。
这样在听课的过程中就能做到有的放矢。
带着问题去听,只有有“备”而听,并尽可能以学生的身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才能获取第一手材料,从而为自己如何上好一堂课奠定基础。
二、听课时要抱着虚心学习的态度。
我们应该是审美者而不是批评家,要多学习老教师的长处,闪光点,为我所用。
从这个角度讲,新教师不仅要用美的眼光去感受老教师的仪态美、语言美、板书美、直观教具美等外在的美;还要去思考优秀教师如何通过精巧的思维、严密的推理、严肃的实证来充分展示科学的理性美;更要用心去体会教学过程中的尊重、发现、合作与共享,这是更高境界的美,值得我们去永远追求。
我们在听课时,一定要首先抱着一种虚心学习的态度,要积极调动自己敏锐的眼光,善于去发现人家课堂上的每一点闪光之处,然后慢慢品味,细细揣摩,再将其拿到自己的课堂上去实践印证,这样久而久之,自然会功力日进。
三、听课结束及时进行反思与总结。
一节课的好坏,不同时期、不同学科有不尽相同的标准。
此外,一堂好课还要做到:要有科学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谈新课标下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 作者:苏知久文章来源:作者原创
点击数:17259 更新时间:2007-4-9 -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谈新课标下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摘要: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环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因课制宜的教学手法,不但使学生学有所获,而且均衡了其它学科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方式个性思维综合能力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环节,课堂教学的优劣程度,直接影响学生德育、智力、能力等素质的提高。
那么如何提高和优化课堂教学呢?一句话就是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所谓应用“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就是依据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层次差别的学生,采用灵活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说通俗点就是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看锁配钥匙,看菜吃饭,量体裁衣,说理性点就是理论联系实际,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关键是灵活,灵活运用教学手段和方法就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课有常而教法无常。
本人浅谈一下这些年在化学方面的教学经验,以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一、挖掘潜力,发展学生个性思维
学生个性思维能力的发展是通过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来体现的,学生创造思维培养的最主要途径是课堂教学。
首先我们来分析分析中学化学课本,不难发现它贯穿两条主线,一是化学基础知识,这是编写教材的一条明线;其二是化学实验和贯穿整篇教材的化学思维方法,这是暗线;是不能明确写进教材的。
在当代,青少年只有具备很强的适应能力,才能参与社会竞争,对化学来说,就是具备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根据需要去自学新知识的能力。
因此,提高学生个性思维能力比只教会学生几个化学方程式更为重要,它将使学生获得自学化学,发展化学的本领,获得思维方法并迁移到解决其它问题的能力,从而形成更佳的智能结构。
因此,开始授课时本人一般用启发式教学来调动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使个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得以启发,之后在不同的授课内容上,在不同的教学情境中,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如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用讲述法;重点难点疑点问题用点拔法;综合性强的习题用启发法;跨度较大的问题用讨论法等等来培养学生的思维技巧。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功用是对学生的思维源头点拔到位,引导学生在大脑中形成正确的思维活动。
这才是创造思维的根本所在。
略举例说明一下,如:在一透明密封容器内有一定量的红棕色溴气,用活塞密封瓶口,如果压缩气体后,我们看到的现象是。
说明了溴分子间的。
分析:本题是物理与化学知识的综合,因此授课时让学生多分析,多讨论,从多知识面,多角度考虑,盘活基础,激活思维,给学生利用的空间,启发学生想象力,探寻一因多果。
学生就不难想出答案了(颜色加深;有间隔)。
非直观性的知识、抽象的、难理解的(如分子、原子等),教师要配以多媒体,投影,放像、演示等手段达到效果。
其次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拉近与学生的
距离,与学生产生心里上的共鸣,对偏科,无兴趣,产生厌恶感的学生,通过谈心,拉家长,问寒问暖等方式,从心里上认识这个老师,感恩这个教师,到感恩这个学科,心境回到正常的学习轨道上来。
再次,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各种不同类型的模型,开动脑筋,并附以说明模型的构造和原理,加深对实验的理解,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
因为中学化学中的许多问题需要借助演示实验、模型和学生的操作来完成的,如制作简易过滤器的;实验室制氧气的改进;利用气球称量CO2气体的重量等等。
二、因课制宜,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
首先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实验中要充分发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
学生结合实验课题,根据实验要求自己设计实验方案,独立操作。
教师在实验角色中帮助推车,遇到困难时,再以讲、说、放像等手段为学生开路扫除障碍。
实验中进一步强调学生细心观察,操作规范,尊重客观事实,准确地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不能主观臆断,本人通过介绍科学家的故事感染和教育学生。
如法国科学家居里夫人从数吨沥青铀矿中成功提炼0、1克氯化镭的实验的艰辛。
告诉学生对待科学要一丝不苟,科学来不得半点虚伪和马虎;其次,实验中要用辩证的眼光看问题,辩证看问题给学生提供一种科学的信念,即客观事物是可以认识的,人们有能力把握客观事物的规律,并利用改造它;实验教学中授之以法,培养学生对事物由微观到宏观;由抽象到具体;由现象到本质的推理。
引导学生对化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的分析;对化学概念、规律的运用和迁移能力等。
加强辩证思维,懂得用对比的方法,用变化的眼光看问题,对化学具有一定的深度和独到的见解,具有较高的鉴别力和判断力,并在学习中塑造学生完美的个性,形成良好的价值取向。
另外,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要有针对,有目的的不失时机地宣传爱国主义教育和环保意识。
如讲《酸碱盐》实验时,介绍我国著名的化学家候德榜发明的“候氏制碱法”填补我国制碱工业的空白。
地质力学的创始人李四光历尽千辛万苦,建立了大庆,胜利,大港等数十处石油基地,摘掉了被帝国主义认为我国“贫油国家”的帽子。
为祖国争得了荣誉,这些案例告戒学生明白:“我们今天的实验是为了祖国宏伟蓝图而设计,是为了祖国的未来繁荣昌盛而学习”。
繁重的课堂之后,我又领着学生走出校园,走进大自然,到悠静偏远的农村,让他们静静耳,清清心,体会一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真正诗意。
再看看我们身边的生活环境:刺耳的噪声,浓烟滚滚的工厂,脏稀稀的河水。
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学生上了一堂对比鲜明的场外实验课,亲身体会到了环境污染给他们带来的严重后果。
事后,主动组织起绿化小分队,担当起了保卫家园,治理家园的重任,达到了我教学的真正目的。
总之,课内课外,实践实验。
本人的不同的教育手段和手法,不但使学生掌握了化学知识,而且衔接融洽了其它学科的内容,提升了本学科和其它学科的均衡和谐的发展,最主要的是使学生综合能力得以提高,这一点教师本身要有过硬的基本功,才能在教法和学法上得以突破,因此我说:“教材相同,教法各异。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