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聚的集聚效应_以长江三角洲次区域为例的理论和实证分析_陈建军

合集下载

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实证研究

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实证研究

经济研究.3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实证研究郑敏宁波大学商学院浙江宁波315211【摘要】本文采用Brulha rt &Sberga mi (2009)的分析方法,利用Theil 指数和城市化水平作为集聚指标分析在长三角地区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线性或非线性关系,并检验“Wil lia mson hypotheses ”。

研究结果表明:(1)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是随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而变化的;(2)产业集聚与产业增长之间是非线性关系;(3)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产业集聚经济增长城市化1、引言自1978年经济体制改革以来,随着市场分割不断被打破,区域间壁垒不断被消除,要素流动性加强,长三角地区经济腾飞,整体竞争力增强。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有两个现象引人注目:一是产业分工深化,同一产业或关联产业集聚一起,在空间上呈现块状分布;二是城市化,产业集聚会带来大量劳动力的集聚,农村人口向非农人口转移,这一过程又进一步刺激产业的集中与发展。

有关城市化对经济增长作用历来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已有许多学者做出大量研究,普遍认为城市化促进经济增长。

而关于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在我们认知范围内,国内外相关文献并不多且还没有一个较为统一的认识。

本文主要目的是探究1978年到2008年的经济发展阶段,长三角地区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单向作用,并没有考虑经济增长对产业集聚的反作用,同时也检验了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2、文献回顾与评述大量理论研究表明,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之间往往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比如,B ald w in &Fors lid (2000),M art in &O t t avian o (1999,2001)的研究表明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是一种相伴而生、互相促进的过程,两者可能互为内生关系,即集聚可能会引起区域经济增长,区域经济增长又会进一步吸引资源要素等在该区域集聚。

文献综述绩效评价

文献综述绩效评价

绩效是评价一切实践活动的有效尺度和客观标准。

伴随着我国产业集聚的迅速发展,产业集聚的绩效评价也在不断地完善。

对于产业集聚绩效评价,起初是通过产业集聚效应的影响来分析。

如鲁丹和张肖虎(2009)通过分工和专业化、规模经济、产业集聚的外部经济和市场效应分析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赵军和时乐乐(2012)通过构建产业集群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利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来评价产业集聚绩效;陈建军和胡晨光(2008)、宋燕平和王艳荣(2009)、常亚楠(2012)他们分析了产业集聚与技术进步效应的关系,产业集聚的效应通过创新、技术的提升效应、生产率的提升来表现;彭国川(2005)通过生产率的提高评价工业集聚绩效,孙兆斌(2008)业提出利用生产率来评价金融产业集聚绩效;赵忠华(2009)利用创新效率和创新效益来度量产业集聚创新的绩效。

为了更直观的评价产业集聚的绩效,一些学者不断地探索构建产业集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如苏李、臧日宏和田国英(2011)利用产业集聚结构效益指数、集聚影响指数和产业集聚专门化率指标对及集聚绩效进行评价;左和平和杨建仁(2014)提出了陶瓷业产业集群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产业集聚、竞争、合作、创新、产出和经济促进六个方面;《产业集群的识别标准、集聚度和绩效评价研究》中提出了一些具体产业集聚绩效评价的指标集聚联系程度、合作程度(基础设施的投入、服务机构收入及种类、中介机构收入对产业的贡献率)、创新程度(成果及专利数、技术人员数、研发投入、新产品率)、规模经济效应(市场占有率、产业增加值率、总产值和企业及规模以上数目)、单位经济效应和总体效率(全要素生产率、全员生产率)。

参考文献1、鲁丹,张肖虎.产业集聚的效应分析.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赵军,时乐乐.中国产业集群绩效评价——给予区域将经济发展的视角[J]经济问题探索.2012.093、陈建军,胡晨光.产业集聚的集聚效应——以长江三角洲区域为例的理论和实证分析.管理世界.2008.064、宋燕平,王艳荣.面向农业产业集聚发展的技术进步效应分析.科学学研究.20095、常亚楠.区域特色产业集聚绩效及竞争态势实证研究.商业时代.2012.026、彭国川.中国工业集聚与经济绩效.中国科技论文在线.20057、孙兆斌.中国金融产业集聚效应检验—以银行业为例[J]现代管理科学.2008.098、赵忠华.创新型产业集群网络结构与绩效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9、苏李,臧日宏,田国英.中国农产品加工工业集聚与绩效评价.软科学.2011.0310、左和平,杨建仁.论产业集群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以陶瓷产业集群为例.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4.0411、产业集群的识别标准、集聚度和绩效评价研究。

产业集聚的集聚效应以长江三角洲次区域为例的理论和实证分析

产业集聚的集聚效应以长江三角洲次区域为例的理论和实证分析

产业集聚的集聚效应以长江三角洲次区域为例的理论和实证分析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产业集聚的集聚效应,并以长江三角洲次区域为例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

产业集聚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现象,在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日益凸显其重要性。

长江三角洲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最为活跃、产业基础最为雄厚的地区之一,其产业集聚现象尤为突出,对于研究产业集聚的集聚效应具有极高的代表性和实践意义。

本文首先将对产业集聚的概念、类型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概述,明确产业集聚效应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随后,通过对长江三角洲次区域的产业集聚现象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其产业集聚的形成机制、发展历程以及现状特点。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进一步探讨产业集聚对长江三角洲次区域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产生的集聚效应,包括规模经济效应、创新效应、溢出效应等。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将运用实证分析方法,通过收集长江三角洲次区域的相关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学等工具进行实证分析,验证产业集聚的集聚效应在该区域的实际表现。

本文将对研究结果进行总结,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对长江三角洲次区域乃至全国的产业集聚发展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产业集聚理论概述产业集聚,是指同一产业或不同产业的企业在某一特定地理区域内高度集中,形成上、中、下游结构完整(从原材料供应到销售渠道甚至最终用户)、外围支持产业体系健全、具有灵活互动机制的有机体系的现象。

产业集聚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其形成与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自然资源、交通条件、市场需求、政策环境等。

产业集聚理论源于马歇尔的“产业区”概念,他强调企业为了追求外部规模经济而集聚。

随后,韦伯的工业区位论、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以及廖什的市场区位论等都对产业集聚现象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这些理论都强调了产业集聚的经济性,包括成本节约、资源共享、知识溢出等。

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产业集聚的形式和内容也发生了变化。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陈建军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陈建军

∙姓名:陈建军
∙单位:公共管理学院公共政策与公共经济系
∙职称:教授
个人简介
科研成果:专著:(1)《中国高速增长地区的经济发展—关于江浙模式的研究》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该专著获浙江省人民政府奖。

(2)《产业区域转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中华书局,2002年10月。

《国际经济学自学指导》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

该专著获浙江省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一等奖。

(3)《亚洲经济发展导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论文:先后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中国工业经济》,《中国经济史研究》,《社会科学战线》,《经济地理》,《中国农村观察》,《环日本海研究年报》
工作研究领域
1、区域与城市经济
2、产业经济与集聚经济
3、国际经济发展
联系方式
电子信箱:cjjun@。

产业集聚的集聚效应——以长江三角洲次区域为例的理论和实证分析

产业集聚的集聚效应——以长江三角洲次区域为例的理论和实证分析

作者: 陈建军[1];胡晨光[1]
作者机构: [1]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出版物刊名: 管理世界
页码: 68-83页
主题词: 长三角;产业集聚;技术进步;索洛剩余;规模报酬
摘要:本文通过VECM(Vector Error Corrected Model)和协整分析,在借鉴新古典增长分析框架基础上提出了垄断竞争增长的分析框架,从宏观增长的视角,以长三角次区域1978~2005年数据为样本,对产业在既定空间中心——外围式的集聚给集聚地区带来的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和索洛剩余递增三类集聚效应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

研究发现,产业在既定空间集聚产生的自我集聚可以改善集聚区域居民生活水平,促进地区技术进步,增强区域产业竞争力,带来增长、产业结构升级和区域经济索洛剩余递增。

研究第一次提出和论证了产业集聚地区索洛剩余是既定市场需求条件约束下集聚区域产业竞争力函数,而产业集聚竞争产生的技术进步构成集聚区域产业差异化优势和竞争力源泉的假说;据此,研究认为,地区经济体之间不存在绝对的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

与新经济地理学有关产业集聚的效率源于先验的规模报酬递增观点不同,未必存在规模报酬递增;而经济效率的根源在于产业集聚竞争导致的区域技术进步促使的索洛剩余的递增。

此外,本文区分了区域索洛剩余递增与产业索洛剩余递增,认为产业集聚产生的索洛剩余增加既构成区域产业集聚循环累积因果机制的集聚力,又构成扩散力:集聚区域产业集聚到一定阶段,就会促使传统产业索洛剩余递减,推动传统产业向区外转移。

产业集聚的集聚效应——以长江三角洲次区域为例的理论和实证分析

产业集聚的集聚效应——以长江三角洲次区域为例的理论和实证分析

产业集聚的集聚效应——以长江三角洲次区域为例的理论和实证分析引言:产业集聚是指一定区域内相同或相近产业的企业相互之间进行合作、交流和协同发展,形成了相对集中的产业群体。

产业集聚不仅促进了经济增长和创新能力的提升,还带来了许多外溢效应。

长江三角洲作为中国最重要的经济区域之一,一直以来都受到广大学者的广泛关注。

本文将以长江三角洲次区域为例,对产业集聚的集聚效应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

一、长江三角洲次区域的产业集聚现状长江三角洲次区域由上海、江苏、浙江三个省份组成,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交通优势。

该区域以制造业为主要支柱产业,涵盖了机械、化工、电子、汽车等多个产业领域,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产业链条和支撑体系。

此外,长江三角洲地区还拥有发达的金融、物流和人力资源等配套服务,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支持。

二、产业集聚的经济效益1.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产业集聚使得同一行业的企业能够共享和利用共同的资源,如原材料、技术和人才等。

这种资源的共享和协同利用能够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进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2.创造就业机会产业集聚带来的集聚效应可以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

由于同行业的企业互相吸引,吸引力强的企业能够吸引更多的劳动力,从而刺激就业增长。

3.促进技术创新与提升同一行业内的企业之间进行交流合作可以促进技术创新和技术溢出。

企业在竞争中不断追求创新和提升,推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

三、集聚效应的实证分析通过对长江三角洲次区域的实证研究,可以找到产业集聚的集聚效应。

例如,根据统计数据显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就业率和GDP增速都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这与该地区产业集聚带来的经济效应密切相关。

1.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长江三角洲次区域集中了大量的制造业企业,这些企业在原材料采购、生产技术和销售市场等方面具有较强的需求和优势。

通过集聚效应,这些企业能够共享供应链资源和经验,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

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集中采购减少原材料成本;另一方面,企业可以共享生产技术和市场信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产业集聚的经济效应

产业集聚的经济效应

产业集聚作为一种经济现象在国内外的现实经济中大量存在,它所表现出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引起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的关注。

本文综述了产业集聚的经济效应及其衡量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从产业关联、产业互动的角度来实证研究产业集聚的经济效应可能具有一定理论和实际意义。

一、引言产业集聚是指与某一产业有关的企业和机构在地理位置上的集中,它包括一批对竞争起重要作用、相互联系的产业和其他实体(Krugman,1991)。

产业集聚问题的研究产生于l9世纪末,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对于产业集聚的研究可以追溯到 Marshall ( 1890),他提出企业集聚可以产生外部经济并提高竞争力,从而促进产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

而后,韦伯、熊彼特、克鲁格曼及波特等人从不同的角度对产业集聚理论研究作了进一步发展。

韦伯主要是从工业区位论出发解释了产业集聚,熊彼特指出了集聚的创新效应,克鲁格曼把集聚与国际贸易理论联系了起来,而波特则提出集聚现象能提升产业的竞争力。

产业集聚效应是指以专业化分工和协作为基础,由内外部经济所产生的经济效果,用于衡量产业集聚经济大小,是产业集聚作用的表现。

二、产业集聚经济效应的表现形式(一)区域经济增长产业集聚通过将区域经济增长所需的人力、资本、技术以及市场环境等因素的集中和优化,并在集聚效应的相互作用下推动区域经济的增长。

但过度的产业集聚以及陷入低水平技术陷阱的产业集聚将给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如市场拥挤、要素瓶颈等。

张华和梁进社(2007)从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和产业集聚效应两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产业集聚的实证研究,突出了要素禀赋、外部性、规模经济等在产业集聚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指出了产业集聚形成后对产业区位、产业增长以及区域经济增长产生的集聚效应影响。

(二)外部经济王红伟(2011)认为产业集聚区的一系列乘数效应促使了劳动力集中、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技术力量提升,促进了人口的非农化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而城镇的一些功能性服务,如人力培训、生活配套性服务等,又为产业集聚区的进一步发展、就业规模的扩大提供了支持,从而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消费市场,促进产业集聚区发展,形成了一个良性的产业循环发展圈。

农业产业集群集聚效应分析——基于江苏的数据

农业产业集群集聚效应分析——基于江苏的数据

农业产业集群集聚效应分析——基于江苏的数据周敏李;薛恒新;张洪珍【摘要】本文从农村经济产业集聚度的视角,基于江苏省2001-2008年的数据,对农村经济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并通过农村经济产业集聚弹性的测算,分析了不同产业集群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而对我国农村经济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的选择提出建议.本研究对探索我国农村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以及推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具有指导意义.【期刊名称】《技术经济》【年(卷),期】2010(029)007【总页数】7页(P72-78)【关键词】农村经济;产业集群;集群效用;集聚弹性【作者】周敏李;薛恒新;张洪珍【作者单位】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南京,210094;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南京,210094;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南京,21009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04产业集聚对一个区域经济体的经济功能扩大具有非常大的作用。

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情况和产业集聚理论表明,产业集聚的效应体现在集聚效应、知识溢出效应、带动效应、品牌效应、扩张效应和产业结构升级效应6个方面[1]。

其中,集聚效应主要体现在集聚经济、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3个方面。

实践证明,如果一个地区拥有有效的产业集群,再加之其生活环境和商业环境的优越,这个地区就会出现世界级的产业[2]。

随着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外部环境对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定位、产业结构以及工作措施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迫切需要走出一条新型的现代农村经济发展之路,大力提升农村经济的综合效益和竞争能力。

有的学者认为要通过提高农地耕作规模来实现农村经济现代化[3],但我国地少人多,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不是短时间就可以完成的,在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到城市之前,尚不具备模仿美国模式的要素禀赋条件。

因此,本文认为,我国农村经济的现代化还要利用产业集聚这种新的产业组织形式来实现,从而达到小农经济与规模经济的完美结合。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发展模式与路径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发展模式与路径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发展模式与路径陈建军(浙江大学310058)摘要: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而言,要实现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最终目标,就要抢占未来产业发展的制高点,把握重点产业,牵住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结合起来,实现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有力推动建立新经济体系,加快长三角新旧动能的转换,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区域发展。

关键词: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中图分类号:F127.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309(2020)05-0071-009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存在的主要问题(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1•与发达国家成熟城市群相比,存在阶段性差距。

长三角产业结构与发达国家成熟城市群相比,具有阶段性差距。

发达国家城市群,一般具有成熟的产业结构,在价值链中往往处于高价值区段。

2018年,虽然长三角三省一市整体呈现出“三、二、一”的产业结构,但区域内部存在较大差距,如上海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为69.9%,江苏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为51%,浙江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为54.7%,而安徽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为45.1%,尚未超过50%。

江苏与浙江服务业比重已超过制造业,但所超不多。

服务业比重最高的上海也尚未达到70%,还不到伦敦2010年的水平。

安徽的农业占比更是高达8.8%。

长三角城市群整体产业结构与发达国家城市群相比仍有阶段性差距。

2.三省一市产业结构级差明显。

长三角三省一市之间的产业结构区域差距明显。

三省一市产业结构所处阶段分别为:后工业化(上海)、工业化后期(江苏、浙江)、工业化中期(安徽%分析2018年长三角产业结构状况,可分为3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上海,特征是第一产业比重低于1%,第三产业比重接近70%,这基本上就是一个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状态。

第二个层次是江苏和浙江,第一产业比重低于5%,第三产业比重在50%左右,第二产业比重在50%上下,这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产业结构,无论是现在的金砖国家,还是曾经人均产出1万美元的发达国家包括韩国,都没有这么高的制造业比重。

空间经济学视角下的产业协同集聚:一个文献综述

空间经济学视角下的产业协同集聚:一个文献综述

空间经济学视角下的产业协同集聚:一个文献综述刘月;邹苗苗;陈建军【摘要】产业协同集聚是现实世界中经济活动的重要空间组织现象,对产业协同集聚问题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丰富空间经济学理论并指导区域与城市发展实践.文章按照文献的发展脉络与逻辑关系,首次回顾并总结了目前国内外对产业协同集聚问题的研究成果及最新进展,包括产业协同集聚的理论基础、产业协同集聚机制与效应研究、产业协同集聚水平的测度方法三个方面;此外,还分析了产业协同集聚的未来研究重点和趋势.【期刊名称】《江淮论坛》【年(卷),期】2017(000)003【总页数】7页(P47-53)【关键词】产业协同集聚;空间外部性;机制与效应;产业协同集聚水平测度【作者】刘月;邹苗苗;陈建军【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100028;美国内华达大学商学院,里诺89557;浙江大学,杭州31005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6产业集聚不仅是单一产业在空间上的不断集中,更伴随着相关产业的协同集聚。

[1]-[11]Ellison &Glaeser(1997)[1]最早对差异化产业之间的空间集聚现象进行了关注,并提出产业协同集聚(Industrial Co-agglomeration)的概念(也有译者称为产业共同集聚),即不仅单一产业在空间上存在集聚现象,不同产业也倾向于在空间上彼此邻近。

产业协同集聚中的差异化产业之间通常具有某些关联关系,例如投入产出关联(垂直关联)、技术关联(水平关联)等,通过集聚产生金钱外部性、技术外部性等空间外部性,以及协同集聚效应。

与产业集聚(1)相比,产业协同集聚更强调不同产业之间的空间邻近以及相互之间的内在关联。

作为现实世界中经济活动的重要空间组织现象,学界对产业协同集聚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

[12]-[16]近二十年来,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但尚未有文献系统梳理和总结产业协同集聚相关问题的研究进展,特别是产业协同集聚的理论基础、机制与效应以及产业协同集聚水平测度方法等。

产业集聚效应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

产业集聚效应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

产业集聚效应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
陈迅;陈军
【期刊名称】《华东经济管理》
【年(卷),期】2011(025)002
【摘要】制造业是集聚特征最为明显的产业.文章采用区位熵对重庆市制造业的集聚情况进行分析,从而得到具有代表性的产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然后以此产业为例,对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对重庆市经济增长具有推动作用,提升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集聚程度可以提升区域经济增长水平.
【总页数】3页(P33-35)
【作者】陈迅;陈军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重庆,400030;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重庆,40003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061.5
【相关文献】
1.区域物流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以贵州为例 [J], 宋山梅;谢会强
2.产业集聚效应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 [J], 高珊
3.我国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J], 艾洪德;徐明圣;郭凯
4.北京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J], 谢太峰;王子博
5.我国区域税收负担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J], 梁俊娇;李羡於;刘亚敏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产业空间集聚及其效应的研究进展

产业空间集聚及其效应的研究进展

第26卷第2期2007年3月地理科学进展PROGRESSINGEOGRAPHYV01.26.No.2Mar一2007产业空间集聚及其效应的研究进展张华k2,梁进社3,(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3.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北京100815)摘要:产业的空间集聚是经济活动最突出的地理特征.也是一个世界性的经济现象。

产业集聚一直是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

产业集聚成为经济学和地理学的热点课题。

本文重点回顾了产业区位论、新产业区理论以及新经济地理理论等对产业集聚的理论阐述。

并从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和产业集聚效应两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产业集聚的实证研究,突出了要素禀赋、外部性、规模经济等在产业集聚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指出了产业集聚形成后对产业区位、产业增长以及区域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

最后对国内产业集聚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产业集聚;集聚效应;外部性;规模经济1引言产业的空间集聚是经济活动最突出的地理特征【u.也是一个世界性的经济现象。

早在20世纪初期,人们就注意到美国的大部分制造业集中在东北部和中西部的少数地区;今天.美国的高科技公司主要集中在硅谷,广告业集中在纽约麦迪森大道。

金融业集中在华尔街;H本的大公司总部绝大部分集中在东京和大阪。

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

经济活动特别是制造业逐渐向东部沿海等地区集中.产业集聚现象不仅在数量上日益增加.而且还呈现出新的特征。

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形成的以中小企业集聚为主体,以专业化协作为纽带的产业集聚,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2]。

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特别是产业集聚一直是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

一般认为第一个对产业集聚进行直接研究的是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他从外部经济和规模经济的角度阐述了产业集聚的经济动因【3】。

产业集聚与区域创新相互作用实证研究

产业集聚与区域创新相互作用实证研究

产业集聚与区域创新相互作用实证研究作者:邬竣博王琦来源:《今日财富》2021年第29期区域创新是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产业集聚通常被认为是区域创新的实现途径。

本文通过分析浙江省2003-2018年各行业区位熵,量化其产业集聚程度;通过建立区域创新指标模型,量化浙江省区域创新能力。

再利用VAR模型,分析各行业产业集聚水平与区域创新各指标的相互作用关系。

结果传统产业的集聚程度对知识创造、综合创新得分指标有正向促进关系。

创新引领的产业是与区域创新紧密的。

企业创新绩效的进步,知识流通、知识获取的便捷度,都会快速的导致这类产业集聚的深化。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产业集聚是区域创新的实现的重要途径。

地区创新能力的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长期看自然禀、经济基础、产业结构和社会环境都是重要原因,但是短期内创新能力的增长和产业集聚有极大的关联。

在国家进行供给侧改革,区域协调发展的大背景下,产业不断转移进行优化,各地产业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但同时也有因选择不当出现的产业泡沫造成了资源浪费,从区域发展的角度而言,创新发展进步的源头活水,而研究产业集聚通过什么方式影响区域创新,以及不同的产业对创新影响的差异性是创新实践过程中提出的需求。

解释好这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利于更加合理的进行产业布局,并通过引导产业集聚,营造创新环境,最终为区域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产业集聚是区域创新是一种不断正向循环累积的过程。

陈建军(2008)认为规模递增先验假设并不能解释集聚的动因,他提出全要素生产率即技术进步才是集聚的动因,而产业集聚引起的技术进步是区域竞争力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

吕政等(2006)认为生产性服务业就是专业分工细化,对价值链分解后的产物。

而越是知识密集型,创新型的企业,对生产性服务的需求越大。

因为这样的行业,劳动者的素质要求更高,对劳动者的差异化要求也更大。

王缉慈(2001)从社会经济学的角度提出,区域上的临近使企业在密切合作中建立信誉和社会关系,从而减少了交易成本。

国家高新区推动了地区经济发展吗_基于双重差分方法的验证_刘瑞明

国家高新区推动了地区经济发展吗_基于双重差分方法的验证_刘瑞明

摘要:国家高新区作为区域内的“经济特区”和“政策试验田”,是国家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但其效果究竟如何需要验证。

本文采用1994~2012年间中国283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法研究了高新区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实证结果表明:第一,国家高新区的建设显著地促进了地区GDP 和人均GDP 的增长,这一结论在进行多项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

第二,国家高新区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呈现“边际效应递减”的规律,相较于较高等级的城市,较低等级的城市从国家高新区的建设中获得了更快发展。

本文的研究表明,作为“政策试验田”和“经济特区”的国家高新区不仅可以驱动经济发展,而且通过对其合理布局,还有助于缩小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

这为国家高新区的未来布局与其他相关政策的设立提供了重要启示。

关键词:国家高新区地区经济增长双重差分方法一、引言作为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实行的一项重要经济政策,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国家高新区)与20世纪经济特区、浦东开发区的设立有着同样重要的地位,从带动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来看,高新区甚至有着更加明显的效果(Cao ,2004)。

自从1988年,首个国家级高新区——中关村科技园建立以来,中国已先后批准建立了114个国家级高新区。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的高新区逐渐成为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吕政、张克俊,2006)。

根据科技部火炬中心的测算,2013年全国114家国家高新区营业总收入为20.3万亿元,增加值达到5.8万亿元,占全国GDP 的比重约为10%。

而且,中国的高新区是在新技术革命的背景下建立的,它是我国探索创新驱动发展道路的先行区和示范区,一直以来承担着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引导产业升级的重任(姜彩楼、徐康宁,2009;程郁、陈雪,2013)。

国家高新区自设立以来,带动了一批新兴产业的快速成长,已逐渐成为很多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李强、韩伯棠,2007)。

我国高技术产业集聚效应分析

我国高技术产业集聚效应分析

我国高技术产业集聚效应分析摘要:本文测算了我国高技术产业的集聚指数,利用线性回归方法,分析了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新产品销售收入、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贸易竞争指数的影响。

得到结论认为,产业集聚有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创新能力的提升、产业结构的升级以及高技术产品国际竞争优势的增强。

而且,高技术产业集聚对于企业和产业创新能力的提升以及贸易竞争优势的增强,比对产业结构升级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具有更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高技术产业;集聚效应;集聚弹性一、引言自从马歇尔提出产业集聚具有空间外部性以来,许多经济学家和经济地理学家针对产业集聚和产业集群展开了理论和实证研究。

哈佛大学迈克尔·波特教授指出,某些国家的独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创造了该国该产业在国际上巨大的竞争优势,从而使得该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中取得了优势地位[1]。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全球竞争的不断加剧,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真正参与国际竞争的是一个国家的产业,那些富有竞争力的产业使得国家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优势地位,从而在世界经济和政治舞台上具有支配权和话语权。

因此,当今世界各国的竞争,实际上是产业的竞争,而高度的产业集聚和强大的产业集群是提高产业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作为资本密集、技术密集、知识密集的高技术产业,是制造业中发展最活跃的产业,它不仅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也代表着一个国家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核心动力,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

高技术产业的集聚水平和竞争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因此,研究高技术产业的集聚,以及集聚对增长效率、结构升级、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制造业和其他产业的集聚与集群效应,以及集群对竞争优势的影响,我国很多学者从实证角度进行了研究。

潘世明、胡冬梅[2](2008)认为,集聚的经济效应可分为外部经济效应、范围经济效应、吸聚效应、品牌效应以及垄断效应。

陈迅等[3](2005)认为,集群内的企业通过技术战略联盟,可共同进行核心技术的研发,从而使得集群的竞争优势在本质上得到增强,形成强大的持续竞争力。

产业集聚的增长与环境双重效应:分离和混合下的测度

产业集聚的增长与环境双重效应:分离和混合下的测度

产业集聚的增长与环境双重效应:分离和混合下的测度纪玉俊;刘金梦【摘要】增长效应和环境效应均是与产业集聚相伴而生的.本文在对产业集聚分离和混合下的双重效应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1998-2014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分离下的回归结果表明,产业集聚分别与增长效应、环境效应之间呈现出显著的倒"U"型关系;混合下的回归结果表明,产业集聚与混合下的双重效应间也呈现出显著的倒"U"型关系.通过对上述结果的综合分析可以得出,适当的产业集聚水平有利于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也就是可以更好地发挥增长效应和环境效应的正面作用,从而实现地区增长与环境改善的双赢.【期刊名称】《人文杂志》【年(卷),期】2018(000)004【总页数】11页(P49-59)【关键词】产业集聚;增长效应;环境效应;双重效应【作者】纪玉俊;刘金梦【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062.9一、引言产业集聚是产业空间分布所呈现出的客观规律。

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产业的空间集聚以及由此而形成的集聚效应是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同时,事实与相关研究也表明产业集聚会对区域环境产生重要影响,即增长与环境效应并存。

而在经济新常态下,上述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更加密切。

如何认识和利用产业集聚这一客观规律,进而趋利避害,即在通过产业集聚促进地区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环境质量的改善,就成为目前我国区域经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亟需解决的问题。

对于产业集聚效应的研究,最主要也是最早开始被研究的是产业集聚的增长效应。

总体而言,国内外学者对产业集聚的增长效应的研究成果仍存在一定分歧,主要分为以下几种观点:一是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派将空间因素纳入到一般均衡分析中,对产业集聚形成及其促进经济增长的途径进行了分析。

Baldwin 和Forslid从理论上指出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存在相互促进的内生关系。

基于规模的产业集群_集聚效应_研究_李辉

基于规模的产业集群_集聚效应_研究_李辉

作者简介:李辉,吉林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产业聚集理论;白绪贵,吉林省能源局副局长,吉林大学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生,研究方向:产业发展战略;姜军,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产业经济。

① 何雄浪、李国平、杨继瑞:《我国产业集聚原因的探讨———基于区域效应、集聚效应、空间成本的新视角》,《南开经济研究》2007年第6期。

② K .J .巴顿:《城市经济学:理论和政策》,上海社会科学院部门经济研究所城市经济研究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69页。

③ 蔡宁、杨闩柱:《论企业集群竞争优势基础的转变》,《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1期。

④ 何雄浪、李国平、杨继瑞:《我国产业集聚原因的探讨———基于区域效应、集聚效应、空间成本的新视角》,《南开经济研究》2007年第6期。

⑤ 李胜会:《经济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⑥ 谢叙祎:《上海经济增长的集聚效应研究》,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基于规模的产业集群“集聚效应”研究李 辉1 白绪贵1 姜 军2(1.吉林大学管理学院,吉林长春130025;2.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吉林长春130033) 摘要:文章构建了产业集群“集聚效应”理论模型,分析了集群规模、拥挤效应、外部性与集聚效应之间的关系。

得出的主要结论是:集群规模与集聚效应之间是一种非线性关系。

当规模扩大造成的负面影响超过正面影响时,集聚非经济效应产生。

关键词:集聚效应;知识外部性;外部规模经济;拥挤效应中图分类号:F 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0246(2009)12-0068-03 产业集群是某一特定领域内互相联系的、地理位置集中的公司和机构的集合。

本文认为,集聚效应是同类企业向同一区位集中形成集群的原因。

所谓集聚效应是指集群内企业通过共享资源、技术、信息等要素,获得的效益增加或成本降低。

集聚视角下的服务业发展与区位选择:一个最新研究综述

集聚视角下的服务业发展与区位选择:一个最新研究综述

集聚视角下的服务业发展与区位选择:一个最新研究综述陈建军;陈国亮
【期刊名称】《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9(039)005
【摘要】作为后工业社会的主导产业,服务业集聚现象的研究已成为经济地理学、产业经济学和城市经济学研究领域的新热点.出于对解读服务业集聚现象的社会需求的回应,当前国际上有关服务业集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与制造业集聚的比较;集聚的空间分布,包括服务业整体和分部门分布;集聚的成因,如集体学习过程、社会因素以及共同集聚等;集聚的效应.这些研究为我国通过调整空间结构和促进服务业集聚,实现第二、第三产业协调发展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思路.另一方面,如何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等理论构建适应于服务业集聚研究的分析框架,如何进行服务业集聚度的测算,以及如何推进服务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互动等问题将成为今后亟须探讨的课题.
【总页数】9页(P129-137)
【作者】陈建军;陈国亮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浙江杭州 310027;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浙江杭州 31002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719
【相关文献】
1.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的区位选择研究综述——基于空间集聚与空间溢出的视角[J], 高然
2.集聚视角下京津冀地区服务业调整与区位选择 [J], 胡颖;田新民
3.集聚视角下的服务业发展与区位选择:一个最新研究综述 [J], 陈建军;陈国亮
4.区位熵视角下安徽省服务业集聚发展研究 [J], 张英彦
5.区位熵视角下安徽省服务业集聚发展研究 [J], 张英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产业集聚对农业能源效率的影响研究--基于长江经济带的实证分析

产业集聚对农业能源效率的影响研究--基于长江经济带的实证分析

产业集聚对农业能源效率的影响研究--基于长江经济带的实证
分析
徐若梅;郑祥生
【期刊名称】《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22(45)5
【摘要】长江经济带农业发展中伴随着大量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而提高农业能源效率是推动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举措。

文章基于2013~2019年的面板数据,在测算长江经济带农业能源效率和农业产业集聚度的基础上,运用空间自相关模型检验农业能源效率的空间依赖性,使用面板模型和门槛模型验证农业产业集聚与农业能源效率之间的关系。

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的农业能源效率总体较高,但地区间差异较大;农业产业集聚度地区间差距明显;农业产业集聚度与农业能源效率之间的关系为正的“U”字形。

因此,要促进农业生产要素在区域间的流动,加强地区间的交流合作。

【总页数】7页(P82-88)
【作者】徐若梅;郑祥生
【作者单位】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061.5;F062.9
【相关文献】
1.产业创新的集聚与梯度转移效应分析--基于长江经济带高新技术产业的实证研究
2.长江经济带物流产业集聚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的实证分析
3.产业集聚影响全要素能源效率的非线性特征研究r——基于中国能源行业数据的实证分析
4.长江经济带产业协同集聚对全要素能源效率的非线性影响
5.产业政策对长江经济带物流产业集聚的影响:基于空间杜宾模型和面板门限模型的实证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本文通过VECM(VectorErrorCorrectedModel)和协整分析,在借鉴新古典增长分析框架基础上提出了垄断竞争增长的分析框架,从宏观增长的视角,以长三角次区域1978~2005年数据为样本,对产业在既定空间中心———外围式的集聚给集聚地区带来的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和索洛剩余递增三类集聚效应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

研究发现,产业在既定空间集聚产生的自我集聚可以改善集聚区域居民生活水平,促进地区技术进步,增强区域产业竞争力,带来增长、产业结构升级和区域经济索洛剩余递增。

研究第一次提出和论证了产业集聚地区索洛剩余是既定市场需求条件约束下集聚区域产业竞争力函数,而产业集聚竞争产生的技术进步构成集聚区域产业差异化优势和竞争力源泉的假说;据此,研究认为,地区经济体之间不存在绝对的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

与新经济地理学有关产业集聚的效率源于先验的规模报酬递增观点不同,未必存在规模报酬递增;而经济效率的根源在于产业集聚竞争导致的区域技术进步促使的索洛剩余的递增。

此外,本文区分了区域索洛剩余递增与产业索洛剩余递增,认为产业集聚产生的索洛剩余增加既构成区域产业集聚循环累积因果机制的集聚力,又构成扩散力:集聚区域产业集聚到一定阶段,就会促使传统产业索洛剩余递减,推动传统产业向区外转移。

关键词:长三角产业集聚技术进步索洛剩余规模报酬一、引言产业集聚对于集聚地区经济发展会产生什么后果?新经济地理学根据规模报酬递增、运输成本和不完全竞争三个假设就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做了一般性的分析,认为如果经济中的某种扰动导致区域市场规模的扩大,就会引起生产要素向该区域集中和区域供给能力的增强,产生市场扩大效应、价格指数效应和外部性,从而出现产业自我集聚循环累积因果效应。

但是,产业在空间的集聚并不可能无休止的进行下去,新经济地理学认为产业在集聚过程中,由于众多的企业或者要素在既定空间的集中带来的市场竞争效应,还会在区域产生一种制止产业集聚的扩散力(Krugman ,1991a ,1991b ;Fujita ,Krugman &Venables ,1999;Baldwin ,1999;Ottaviano ,2001;Baldwin ,Martin &Ottaviano ,2001;Fujita &Thisse ,2002)。

因此,从一个更长的时期来看,产业集聚还是扩散取决于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区域集聚力与扩散力的大小。

什么是产业集聚?新经济地理学认为产业集聚由循环累积因果效应引起,其循环累积因果效应逻辑如图1所示:偶然的扰动破坏了对称区域原有的均衡,引起产业集聚区域市场规模的扩大,产生市场扩大效应,引起生产要素开始在该区域集中。

要素和产业集中导致区域产生价格指数效应,厂商向区域集中有利于产业集聚的集聚效应*———以长江三角洲次区域为例的理论和实证分析□陈建军胡晨光*本文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号:70773095)支持,初稿完成于2007年2月,在修改过程中得到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导师张旭昆教授,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郭继强教授,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大学(University of Nebraska at Omaha )Assistant Professor Jinlan Ni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彭国华讲师,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杨子辉讲师的有益评论与建议,在此表示感谢。

当然,文责自负。

运输成本和工人生活成本的节约;这样,导致要素进一步集中,继而又引起市场规模扩大和要素集中,如此循环往复构成循环累积因果效应。

图1实线表示的是直接因果关系,虚线表示的是一种间接的因果关系,亦即历史上市场规模的扩大和区域要素集中能引起当期市场规模再次扩大和区域要素的再次集中①。

此处,新经济地理学意义上的产业集聚,假定工业企业具有相同的成本函数,企业就是行业,每种产品只由一家企业生产,所以均衡时所有企业生产产品数量相等。

因此,就新经济地理学严格的假定而言,区域市场规模扩大、产出增加可以看成不同工业行业和要素在既定区域集聚,由此产业集聚地区与非集聚地区形成发达与欠发达地区二元中心—外围结构②。

事实上,从更为广阔的理论视角来看,中心—外围式的产业集聚研究可以追溯到缪而达尔、赫希曼增长极理论的极化和扩散效应,他们认为偶然的增长刺激会促进未来的增长,偶然的增长停滞也会也会影响未来的增长(Myrdal,1957;Hirschman,1958),这里产业集聚是区域推动性产业引起的经济持续增长现象。

放松厂商就是行业的假定,从产业地方化的视角,有研究认为许多相同厂商在空间的集聚产生了产业进一步集聚的外部性,专业的供应商队伍、劳动力共享和技术外溢,又进一步引起新的集聚;所以,外部性也被看成引起产业集聚循环累积因果效应的因素(Marshall, 1920;Krugman,1991b),不过在这里产业集聚成为相同产业的集聚。

Porter(1990)将竞争优势理论与经济地理结合起来,提出了产业集群的概念,认为相关企业通过地理集中,产生群体协同效应,从而形成竞争优势。

根据Porter的观点,产业在既定空间集聚是产业基于竞争优势自我驱动的结果。

Poter 的集群理论与新经济地理学产业集聚的内容不同,Porter的产业集聚不仅包括工业产业在既定空间的集中,而且包括相关支持性产业在既定空间的集中,即:Porter的集群理论是包括二三产业的集聚。

韦伯(Weber,1909)提出集聚是一种“优势”,或是生产的廉价,或是生产被引诱到某一地点的市场化;所以其认为集聚的因数有两类,一是由于企业规模经济引起的工业集中,另一是因为企业间协作、分工和基础设施的共同利用引起不同企业在既定空间集中。

新产业区理论(Piore&Sabel,1984;Remigio et al.,1997)则认为产业在地理上集中的动力是企业为了利用范围经济和创新环境,专业化分工,应对外在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增强自身创新能力的自驱动的结果。

从现实来看,作为中心—外围视角“中心”的发达地区,区域内充满了富有活力的为数众多的产业集群或产业区③,因此发达地区的产业集聚可以说由多种因素引起:区域内产业集聚不仅指由于分工、协作、共用基础设施、外部性等外部经济、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因素引起的产业集聚现象,而且指由于市场扩大效应、价格指数效应和产业关联、竞争优势等因素引起的产业集中现象;从集聚过程而言,它体现为区域二三产业集聚和产业协调发展,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产能向区域集中。

不过必须强调,发达经济圈中心—外围式的产业集聚,由于产业集群或产业区的存在,使得该区域产业内竞争相对缺乏集群或产业区的地区而言,就尤显激烈。

在解释产业的集聚和扩散现象时,研究文献常用产业集中度、区域基尼系数、行业分工指数等统计指标来研究产业在空间的集聚和变迁(Krugman,1991b;Fan&Scott,2003;范剑勇,2004;梁琦,2004;黄玖立、李坤望,2006;冼国明、文东伟,2006),这些研究给出了产业空间集聚的统计描述和理论分析,但还未发现有人从集聚本身就促使产业集聚和扩散的力量进行过深入的实证研究。

由于产业集聚地区比非集聚或者集聚程度相对较低的地区有着更高的生产效率,研究者还试图通过借鉴新经济地理学先验的规模报酬递增假设来研究这些地区生产率的差异(Ciccone&Hall,1996;Hu,2002;范剑勇,2006),认为集聚地区与非集聚或者集聚程度相对较低的地区劳动生产率差异的原因在于集聚地区存在一种先验的规模报酬递增;同样,未发现有研究从产业集聚本身对集聚区域经济劳动生产率产生影响的根本原因及其对集聚区域的影响做过深入的实证分析。

以往研究文献常用的研究产业集聚的各种统计指标,如产业集中度、区域基尼系数、行业分工指数等,一般可以看成是对产业集群的统计研究,而非市场扩大效应和价格指数效应引起的循环累积因果效应中心—外围结构意义上的研究。

事实上,作为中心—外围式的产业集聚从要素集聚的角度可以看成资本、劳动力等要素在既定空间的集聚。

如此,就可以从要素集聚角度借鉴新古典分析框架来分析产业集聚的集聚效应。

本文认为,中心—外围式的产业集聚给地区带来的集聚效应不仅包括产业集聚本身给地区带来的经济发展效应和技术进步效应,而且包括集聚给区域经济带来的索洛剩余递增效应。

与新经济地理学将先验的规模报酬递增视为产业集聚的原因认识不同,本文认为集聚区域未必存在规模报酬递增,索洛剩余递增才是产业集聚的原因,集聚与索洛剩余递增互为因果关系,此外产业集聚到一定阶段索洛剩余递增还构成产业扩散的原因;而集聚产生的技术进步是一切集聚效应的根源。

因此按照从现象到实质研究的逻辑顺序来看,集聚产生的技术进步导致的索洛剩余递增效应可以放在本文的最后研究。

本研究与以往研究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从宏观增长的视角,以长三角次区域为例,运用VECM和协整分析研究了集聚区域在中心—外围式的产业集聚过程中产业集聚本身给地区经济带来的区域发展、技术进步和索洛剩余递增效应;第二,在借鉴新古典增长分析框架基础上构建了垄断竞争增长分析框架,在要素产出弹性不变的假设下,本文第一次提出和论证了产业集聚地区索洛剩余或全要素生产率是集聚区域产业竞争力函数的假说,认为产业集聚引起的技术进步是区域产业差异化优势和竞争力提升、索洛剩余递增的原因,区域索洛剩余递增则进一步构成区域产业集聚与扩散的影响因素;第三,区分了区域索洛剩余递增与产业索洛剩余递增,认为从产业视角来看,区域产业集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引起传统产业索洛剩余递减和向区域外转移;第四,结合垄断竞争增长模型,研究发现中心———外围式产业集聚的集聚地区与非集聚地区或者集聚程度相对较低的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根源在于集聚区域技术进步差异引致的产业差异化优势和索洛剩余递增差异,欠发达经济体向发达经济体收敛的关键在于实现区域技术进步和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长三角与国内环渤海、华南经济圈以不到中国11%的土地生产了占全国总量近70%的GDP(陈建军等,2007),成为了中国经济中心—外围结构的“中心”。

本文以作为增长中心的长三角区域的次区域为例来对产业集聚地区的地区发展和技术进步、索洛剩余递增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的现实意义在于通过产业集聚效应的实证研究分析产业集聚区域经济发展与增长的影响因素,从而为我国发达地区制定经济政策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本研究的框架如下,第二部分是产业集聚区域产业集聚的地区发展效应、技术进步效应与索洛剩余递增三类集聚效应的理论说明与垄断竞争增长模型的构建;第三部分是垄断竞争增长模型的理论分析;第四部分是实证模型的设定、数据说明和模型设定合理性的检验;第五部分研究产业集聚过程中产业集聚给区域经济带来的地区发展效应、技术进步效应;第六部分研究产业集聚地区技术进步给区域带来的索洛剩余递增效应;第七部分是本文的总结性评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