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聚的集聚效应_以长江三角洲次区域为例的理论和实证分析_陈建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本文通过VECM(VectorErrorCorrectedModel)和协整分析,在借鉴新古典增长分析框架基础上提出了垄断竞争增长的分析框架,从宏观增长的视角,以长三角次区域
1978~2005年数据为样本,对产业在既定空间中心———外围式的集聚给集聚地区带来的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和索洛剩余递增三类集聚效应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产业在既定空间集聚产生的自我集聚可以改善集聚区域居民生活水平,促进地区技术进步,增强区域产业竞争力,带来增长、产业结构升级和区域经济索洛剩余递增。研究第一次提出和论证了产业集聚地区索洛剩余是既定市场需求条件约束下集聚区域产业竞争力函数,而产业集聚竞争产生的技术进步构成集聚区域产业差异化优势和竞争力源泉的假说;据此,研究认为,地区经济体之间不存在绝对的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与新经济地理学有关产业集聚的效率源于先验的规模报酬递增观点不同,未必存在规模报酬递增;而经济效率的根源在于产业集聚竞争导致的区域技术进步促使的索洛剩余的递增。此外,本文区分了区域索洛剩余递增与产业索洛剩余递增,认为产业集聚产生的索洛剩余增加既构成区域产业集聚循环累积因果机制的集聚力,又构成扩散力:集聚区域产业集聚到一定阶段,就会促使传统产业索洛剩余递减,推动传统产业向区外转移。
关键词:长三角
产业集聚
技术进步
索洛剩余
规模报酬
一、引言
产业集聚对于集聚地区经济发展会产生什么后果?新经济地理学根据规模报酬递增、运输成本和不完全竞争三个假设就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做了一般性的分析,认为如果经济中的某种扰动导致区域市场规模的扩大,就会引起生产要素向该区域集中和区域供给能力的增强,产生市场扩大效应、价格指数效应和外部性,从而出现产业自我集聚循环累积因果效应。但是,产业在空间的集聚并不可能无休止的进行下去,新经济地理学认为产业在集聚过程中,由于众多的企业或者要素在既定空间的集中带来的市场竞争效应,还会在区域产生一种制止产业集聚的扩散力(Krugman ,1991a ,1991b ;Fujita ,Krugman &
Venables ,1999;Baldwin ,1999;Ottaviano ,2001;Baldwin ,Martin &Ottaviano ,2001;Fujita &Thisse ,2002)。因此,从一个更长的时期来看,产业集聚还是扩散取决于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区域集聚力与扩散力的大小。
什么是产业集聚?新经济地理学认为产业集聚由循环累积因果效应引起,其循环累积因果效应逻辑如图1所示:偶然的扰动破坏了对称区域原有的均衡,引起产业集聚区域市场规模的扩大,产生市场扩大效应,引起生产要素开始在该区域集中。要素和产业集中导致区域产生价格指数效应,厂商向区域集中有利于
产业集聚的集聚效应*
———以长江三角洲次区域为例的理论和实证分析□陈建军
胡晨光
*本文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号:70773095)支持,初稿完成于2007年2月,在修改过程中得到浙江大学经济
学院博士生导师张旭昆教授,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郭继强教授,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大学(University of Nebraska at Omaha )Assistant Professor Jinlan Ni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彭国华讲师,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杨子辉讲师的有益评论与建议,在此表示感谢。当然,文责自负。
运输成本和工人生活成本的节约;这样,导致要素进一步集中,继而又引起市场规模扩大和要素集中,如此循环往复构成循环累积因果效应。图1实线表示的是直接因果关系,虚线表示的是一种间接的因果关系,亦即历史上市场规模的扩大和区域要素集中能引起当期市场规模再次扩大和区域要素的再次集中①。此处,新经济地理学意义上的产业集聚,假定工业企业具有相同的成本函数,企业就是行业,每种产品只由一家企业生产,所以均衡时所有企业生产产品数量相等。因此,就新经济地理学严格的假定而言,区域市场规模扩大、产出增加可以看成不同工业行业和要素在既定区域集聚,由此产业集聚地区与非集聚地区形成发达与欠发达地区二元中心—外围结构②。事实上,从更为广阔的理论视角来看,中心—外围式的产业集聚研究可以追溯到缪而达尔、赫希曼增长极理论的极化和扩散效应,他们认为偶然的增长刺激会促进未来的增长,偶然的增长停滞也会也会影响未来的增长(Myrdal,1957;Hirschman,1958),这里产业集聚是区域推动性产业引起的经济持续增长现象。放松厂商就是行业的假定,从产业地方化的视角,有研究认为许多相同厂商在空间的集聚产生了产业进一步集聚的外部性,专业的供应商队伍、劳动力共享和技术外溢,又进一步引起新的集聚;所以,外部性也被看成引起产业集聚循环累积因果效应的因素(Marshall, 1920;Krugman,1991b),不过在这里产业集聚成为相同产业的集聚。Porter(1990)将竞争优势理论与经济地理结合起来,提出了产业集群的概念,认为相关企业通过地理集中,产生群体协同效应,从而形成竞争优势。根据Porter的观点,产业在既定空间集聚是产业基于竞争优势自我驱动的结果。Poter 的集群理论与新经济地理学产业集聚的内容不同,Porter的产业集聚不仅包括工业产业在既定空间的集中,而且包括相关支持性产业在既定空间的集中,即:Porter的集群理论是包括二三产业的集聚。韦伯(Weber,1909)提出集聚是一种“优势”,或是生产的廉价,或是生产被引诱到某一地点的市场化;所以其认为集聚的因数有两类,一是由于企业规模经济引起的工业集中,另一是因为企业间协作、分工和基础设施的共同利用引起不同企业在既定空间集中。新产业区理论(Piore&Sabel,1984;Remigio et al.,1997)则认为产业在地理上集中的动力是企业为了利用范围经济和创新环境,专业化分工,应对外在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增强自身创新能力的自驱动的结果。从现实来看,作为中心—外围视角“中心”的发达地区,区域内充满了富有活力的为数众多的产业集群或产业区③,因此发达地区的产业集聚可以说由多种因素引起:区域内产业集聚不仅指由于分工、协作、共用基础设施、外部性等外部经济、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因素引起的产业集聚现象,而且指由于市场扩大效应、价格指数效应和产业关联、竞争优势等因素引起的产业集中现象;从集聚过程而言,它体现为区域二三产业集聚和产业协调发展,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产能向区域集中。不过必须强调,发达经济圈中心—外围式的产业集聚,由于产业集群或产业区的存在,使得该区域产业内竞争相对缺乏集群或产业区的地区而言,就尤显激烈。
在解释产业的集聚和扩散现象时,研究文献常用产业集中度、区域基尼系数、行业分工指数等统计指标来研究产业在空间的集聚和变迁(Krugman,1991b;Fan&Scott,2003;范剑勇,2004;梁琦,2004;黄玖立、李坤望,2006;冼国明、文东伟,2006),这些研究给出了产业空间集聚的统计描述和理论分析,但还未发现有人从集聚本身就促使产业集聚和扩散的力量进行过深入的实证研究。由于产业集聚地区比非集聚或者集聚程度相对较低的地区有着更高的生产效率,研究者还试图通过借鉴新经济地理学先验的规模报酬递增假设来研究这些地区生产率的差异(Ciccone&Hall,1996;Hu,2002;范剑勇,2006),认为集聚地区与非集聚或者集聚程度相对较低的地区劳动生产率差异的原因在于集聚地区存在一种先验的规模报酬递增;同样,未发现有研究从产业集聚本身对集聚区域经济劳动生产率产生影响的根本原因及其对集聚区域的影响做过深入的实证分析。
以往研究文献常用的研究产业集聚的各种统计指标,如产业集中度、区域基尼系数、行业分工指数等,一般可以看成是对产业集群的统计研究,而非市场扩大效应和价格指数效应引起的循环累积因果效应中心—外围结构意义上的研究。事实上,作为中心—外围式的产业集聚从要素集聚的角度可以看成资本、劳动力等要素在既定空间的集聚。如此,就可以从要素集聚角度借鉴新古典分析框架来分析产业集聚的集聚效应。本文认为,中心—外围式的产业集聚给地区带来的集聚效应不仅包括产业集聚本身给地区带来的经济发展效应和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