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行为动力 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慎重使用惩罚
并非所有形式的惩罚都同等有效,惩罚 的效果取决于适当的惩罚策略: (1)惩罚的发生时间。 (2)惩罚的强度。 。 (3)惩罚的连贯性。 (4)惩罚者同儿童的关系。 (5)语词惩罚的效果。

(五)理论评价: 过分强调引起行为的外部力量,忽视甚至 否定人的学习行为自觉性与主动性,因而 这一理论有很大的局限性。

(三)成就动机在教育中的启示 在教育活动中,对于力求成功者 对于力求避免失败者
三、归因理论

(一)主要代表人物 海德、罗特、韦纳 (二)归因理论模式 美国心理学家韦纳(B.Weiner)对行为结果的归 因进行了系统的探讨,并把归因分为三个难度: 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 因,可控制因和不可控归因。同时将人们活动成 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力高 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机遇)好坏、 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三维度与六因素的结合





2、物质性动机和精神性动机(根据对象的性质) 3、近景性动机和远景性动机(根据影响范围和持 续作用时间) 4、无意识动机和有意识动机(根据对动机内容的 意识程度) 5、主导性动机和辅助性动机(根据动机在活动中 的地位与作用大小) 6、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根据动机的起因) 7、正确动机和错误性动机(根据动机的正确性和 社会起因)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 面: 1、马斯洛脱离现实社会生活实践和人类社会的 发展历史去看待人性,将人的社会性需要也自 成是与生俱来的潜能,将人类的一切需要都看 成是由潜能决定的,因此降低了社会生活环境 在人的需要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马斯洛强调低级需要向高级需要发展,但没 有充分认识到高级需要对低级需要的调节作用。 因为在某些特定的背景中,即使低层次的需要 没有获得基本的满足也可能产生高层次的需要。 3、马斯洛是一个人本主义者,他的许多概念是 从抽象的人性论出发,而未能顾及这些概念的 现实社会内容。
第三章 行为动力


●行为动力:人类的行为,特别是那些有 目的的行为一定是有某些动力的推动下完 成的。 ●心理学家已初步探明,人类行为一切动 力都起源于需要,需要是人动力的源泉。 所以,要了解人类行为的动力必须从了解 需要入手。
第一节 需要
一、需要的含义 (一)什么是需要 1、概念:是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而力求获得满足的 心理倾向,它是有机体自身和外部生活条件的需 求在头脑中的反映。 ●下面就需要的概念作一些具体解释: ①需要是有机构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 ②需要是人类对某种客观要求的反映。 ③需要是人的活动的基本动力。
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一)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基本内容
1、生理需要。 2、安全需要。 3、归属与爱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 5、求知的需要。 6、审美的需要。
7、自我实现的需要。
(二)马斯洛需要层次之间的关系。
1、出现的顺序由低到高。 2、各层次需要在全人口中所占比例由 大到小。 3、七个层次可概括为两种水平。马斯洛 认为,前四种需要即从生理需要到尊 重的需要属于基本需要,后三种即从 求知的需要到自我实现的需要称为成 长需要。
二、成就动机理论


(一)主要代表人物 默瑞 麦克兰德 阿特金森 (二)动机模型 阿特金森于1963年提出了具有广泛影响的成就动 机模型。他认为成就动机的强度是由动机水平、 期望和诱因的乘积来决定的。其关系可用下述公 式表示: 动机强度=F(动机水平×期望×诱因) 动机水平是一个人稳定的追求成就的个体倾向; 期望是某人对某一课题是否成功的主观概率; 诱因是成功时得到满足感。
二、动机冲突和目标确立



●动机冲突或动机斗争就是指在同一时间 内出现的彼此不同或相互抵触的动机,因 不可能都获得满足而产生的矛盾心理。 ●动机冲突也可按不同标准划分为不同种 类。 ●动机冲突与目标确立是同步进行的。动 机冲突就是为选择目标而产生的,动机冲 突的过程就是目标确立的过程。
三、动机与行为效果
●其次,动机对行为效果的影响还 与个体行为的质量有关。
正向一致 负向一致 正向不一致 负向不一致
动机 行为 效果












第三节 动机理论

一、强化动机理论 (一)理论基础 强化动机理论是由联结主义理论家提出来的。 联结主义认为人类一切行为都是由刺激(S)一反 应(R)构成的,在刺激和反应之间不存在任何 中间过程或中介变量,既然不存在任何中间过程 或变量,那也就不可能到中间过程或中介变量中 去寻找行为的动力,只能到行为的外部去寻找。 因此,他们把人类行为的动力归结到强化。
一、动机的含义 (一)什么是动机 1、概念:动机是引起、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某一目标 进行的内在推动力。 2、动机产生的两个条件:需要和诱因 ●需要是引起动机的内在条件。 ●诱因是引起动机的外在条件。 凡是能够诱发个体动机的刺激或情境称为诱因。 诱因按其性质可以分为两类:正诱因和负诱因; 正诱因:凡是个体趋向或接受某种刺激而获得满足者. 负诱因:凡是个体逃离或躲避某种刺激而获得满足者.
(三)对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简要 评价
●其积极意义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注重社会正常人的需 要,因此它具有普遍性。他的理wenku.baidu.com在各行 各业中得到广泛的引用。 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是一个严格组织的层 级系统。 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比较客观、准确地揭 示了人类需要产生的客观规律。
四、自我效能感理论





(一)主要代表人物:班杜拉 (二)自我效能感的含义: 指人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三)主要观点 认为人的行为动力来源于自己对能否成功地进行某种成就 行为的主观判断。 (四)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 1.个体成败的经验 ①直接经验 ②替代性经验 2.个体的归因方式

●动机对人的行为效果或工作效率的影响 是不容置疑的,但这种影响究竟有多大呢? 这种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呢?研究表 明这种影响取决于两个要素:一是取决于 动机本身的强弱,另一是取决于个体行为 的质量。
首先,动机对行为效果或效率的影 响取决于动机本身的强弱

●人们往往认为,动机强度越高对行为的影响越 大,工作效率越高;反之,动机强度越低则工作 效率越低。但事实并非如此。心理学研究表明, 动机强度与行为效率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简单的 线性关系,而是倒∪型曲线关系。一般来说,当 动机过弱时,行为者对活动持漠然的态度,行为 效果或效率必然很低;当然在动机强度过大时, 有机体处于高度的紧张、焦虑状态,其注意和知 觉的范围变得过于狭窄,也会限制正常活动,从 而使行为效率降低。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 务的完成,也就是说,动机强度处于中等水平时, 行为效率最高。
第四节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一、远景性动机与近景性动机相结合 二、及时反馈与适当评价 三、运用适当的强化方式 四、以正面表扬为主 五、科学使用奖赏与惩罚 六、合理开展学习竞赛的活动 七、对学业成败进行正确归因 八 重视和充分利用儿童的各种需要 九 教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 十 充分发挥学生积极的自我概念的动机作用 十一 帮助学生实现对学习活动的自我控制 十二 让学生多多体验成功


阿特金森1964年进一步把动机分成希望成 功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并提出动机 的强度(Ta)等于希望成功的动机(Ts)与避 免失败的动机(Tf)的强度之和。 即:Ta=Ts+Tf
Ta=Ts+Tf

其中Ts指希望成功的动机,它的强度取决于: ①追求成功动机的强度(Ms); ②成功的主观性概率(期望值)(Ps) ③成功的诱因值(成功带来的满意程度)(Is)用公式表示: Ts=MS×Ps×Is=MS×Ps×(1—Ps) Tf指避免失败的动机,它的强度也取决于: ①避免失败的动机强度(Mf) ②失败的主观性概率(Pf) ③避免失败的诱因值(失败所带来的不满意程度)的强度(—If)用 公式表示: Tf=Mf×Pf×(—If) =Mf×(1—Ps) ×(—Ps) 由后面的两个公式得出: Ta=[Ms×Ps×(1-PS)]+[Mf×(1—PS) ×(-PS)] =(MS-Mf)[PS×(1—PS)]
Ta=(MS-Mf)[PS×(1—PS)]



从上述公式可以看出: (1)当MS>Mf时,个体将积极从事该项活动, 而且当Ps=0.5时,动机的力量最强,行为积极性 最高; (2)当MS<Mf时,个体在该项活动将产生消极 抵制倾向,而且当Ps=0.5时,这种抵制倾向,而 且当Ps=0.5时,这种抵制倾向最为强烈; (3)动机的强度是由个体的希望成功的动机 (Ms)和避免失败的动机(Mf)以及个体对成功 的期望程度Ps共同决定的。

(二)强化动机作用模型 S……………R 强化物 (刺激) (反应) (有机体需要满足后的愉悦状态)
(三)什么是强化
1.含义:凡是能增加反应概率的刺激或刺激情境均可称为 强化。 2.分类: ①外部强化和内部强化 外部强化:由外部或他人施予给行为者的强化 内部强化:自我强化,即行为者在活动中获得了成功而增 强的成功感与自信心,从而增强了行为动机。 ②正强化与负强化 对取得优异成绩进行适当的表扬与奖励属于正强化。 取消讨厌的频繁考试等属于负强化。 ③立即强化与延缓强化 立即强化:个体出现正确反应后,立即给予奖赏,其效果 较佳。 延续强化:正确反应出现后,过一段时间再给奖赏,其效 果较差。
耶基斯-多德森定律

心理学家耶基斯和多德森的研究表明,各 种活动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动机 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使行为效率下降。 研究还发现,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的性 质的不同而不同。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 行为效率会因动机强度的增强而提高;随 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 渐下降的趋势,也就是说,在难度较大的 任务中,较低的动机水平有利于任务的完 成。这就是著名的耶基斯-多德森定律
2、需要的特征 ①对象性 ②动力性 ③社会性
(二)需要的种类
1、生物需要与社会需要(按需要起源的角度划分) ●生物需要:指保持和维护有机体生命和延续种族 的需要。 ●社会需要:指与人的社会生活相联系的需要。 2、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按需要所指向的对象来划 分) ●物质需要:维护个体和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所需物质 产品的需要。 ●精神需要:指个体参与社会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
3、动机的功能
①激活功能 ②引导(指向)功能 ③维持和调节功能
(二)动机的分类




1、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根据动机的起源来 划分) 生理性动机:又称原发性动机、原始性动机、生 物性动机,是以生物性需要为基础的动机。 如:饥饿、渴、性、睡眠、母性等动机。 社会性动机:又称继发性动机、习得性动机、心 理性动机,是以社会性需要为基础的动机。 如:兴趣、成就动机、 动机和权力动机
韦纳三维度六因素归因模式
稳定性
稳 定 能力高低 努力程度 任务难度
内外在性
不稳定 内 在 外 在
可控制性
可 控 不可控
√ √ √
√ √ √ √


运气好坏 身心状态
外界环境
√ √

√ √

√ √

(三)在教育中的启示(价值)
1.了解心理与行为的因果关系 2.根据行为者当前的归因倾向预测他们以后的动机 3.长期消极归因心态有碍于学生人格成长 ●求成型学生:积极归因的学生 ●避败型学生:消极归因的学生 ●习得性无助感:指个体面对挑战情境时的一种绝望心态 ●习得性无助感的表现: (1)动机降低(2)认知出现障碍(3)情绪失调 4.教师的反馈是影响学生归因的重要因素
●我国古代的需要层次理论举例


忙碌为充肚子饥, 刚得饭饱又思衣。 恰得衣食两足分, 家中缺少美貌妻。 家娶三妻和两妾, 出门走路少马骑。 骡马成群任驱使, 身无官职被人欺。 七品、六品官太小, 四品、三品官亦低。 朝中一品当宰相, 又想面南坐皇帝。
第二节 动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