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入门:学刻朱文印一定绕过这个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篆刻入门:学刻朱文印,一定绕过这个坑

其实我最不想写的就是这类文章,因为写这样的文章必然要提一些不好的印例,批评这件事,好多人听了都不会高兴,目前篆刻这样的环境,批评别人就等于堵自己的路,想再发展,说不定那天就绊倒在一颗小石头身上,因为你得罪他了,他记住了。不过,今天打算写点这样的内容了。原因一,是前两天写文章时,有人在公众号后台给我留言说,布丁,你举点反面的例子吧,这样,大家都可以吸取教训,仔细一想,举错误的例子,似乎更有价值,明显的错误避免掉了,大致初学者都可以出来点入正道的好作品,这是功德无量的事儿。原因二,我批评那些几百年前去世的大师,他们不会跳出来封杀我,风险稍小些,顶多是他后世的追随着出来教训我,这个比当面揭人短好多了。原因三,朱文印这个比较明显的大坑,提前说给初学者,我私下认为挺重要的。鉴于以上三个原因,似乎罪过感减小了不少,于是写下去,正文来了。现在元朱文印式的印,在篆刻市场上需求量比较大,刻这样的章比较好出手(抛开艺术追求哈,从挣钱角度说),于是学元朱文印的人也多,元朱文的发源是元代的赵孟頫以及同时代的吾丘衍,这大致也是元朱文之所以叫元朱文的重要原因,因为他还有一个时代特征不明显的名字“圆朱文”,元也有浑圆的意思,起始的意思,因此,我们还是叫他

“元朱文”,似乎更纯正。发源于赵孟頫的元朱文,是因为赵孟頫的确有相当好的元朱文作品,比如:(赵孟頫“大雅”)(赵孟頫“赵”)(赵孟頫“赵氏书印”)这些都算是不错的作品,跟我们目前公认提倡的篆刻审美差距不大,甚至像这样的浓密作品,也勉力说得过去:(赵孟頫“澄怀观道”)赵孟頫当然是公认的书法大家,现在经常说某某书法写得好,篆刻所以好,似乎只要篆书一写好了,篆刻就解决了,不是的,赵孟頫就是一个例子。比如他这一方非常有名的印:(赵孟頫“水精宫道人”)很多初学者认为这样的作品好,于是下劲临摹,其实,这一方印的结构是散漫无神的,字与字之间基本没有关系,每个字也都没有结合长方印面进行变化,这样的结果是既不像篆刻,又不像书法,板滞,没有活的气息,学篆刻史知道他有一方这样的印就好,千万别跟着临习。李刚田老师的说法是:这方印的水平,跟现在初学篆刻的水平一样。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呢?原因之一可能个人的因素多些:书法好并不见得“印化”水平就高,篆刻的专业知识不到位,像赵孟頫这样的书法大师,也有可能出现形神涣散的篆刻作品;原因之二则是时代性的,即从元朱文萌生之初起,到清代浙派丁敬这一段历史时期,时间跨度大概是450年,这一时期内元朱文并未完全成熟,直到另一位书法大师邓石如出现,提出“印从书出”的理念,篆刻中的元朱文才猛地拐了一个弯,成熟了。之所以说这一阶段的元朱文不成熟,当然是有理由

的。这个理由,可以从篆刻史找原因,赵孟頫所处的历史时期,由他本人及吾丘衍提出了以秦汉印为宗的思想,他们这样说的原因是提倡“复”汉印的“古”的,但提倡归提倡,整个社会的社会风气还没有形成以汉印为基础的创作手法和审美

倾向。白文还好说,汉印里的白文成熟印例太多了,而汉印中朱文印章量较白文要少得多,何供借鉴的东西就较少。这就导致了,元以后至丁敬这一段历史时期,大家白文印好些,朱文印却差得多。比如吾丘衍的作品:(吾丘衍“鲁郡吾氏”)(吾丘衍“布衣道士”)(吾丘衍“吾衍私印”)吾丘衍的白文印非常优秀,他直接从汉印里吸取营养,有可借鉴继承的样本,而朱文印却基本不见作品,好像有一方“贞白”,不上图了,

在吾衍这个角度来说,朱文很可能是思想体系还没有样本可以依赖,汉印里找不到样本,唐宋又实在自己反对的,不愿意学,于是,空着朱文这一块。但大家可不都跟吾丘衍一样,毕竟当作品钤印已经成为风尚的文人圈子里,篆刻太有用了,而朱文印随着纸张的广泛应用,也较白文印有其独特的魅力,怎么办?还是刻,但没有理论支撑的刻,大家就各自左冲右突,冲出来了元朱文几个世纪的乱局。乱局的第一个表现就是,大家的元朱文作品都工艺化严重。比如:(元,鲜于枢“虎林隐史”)(元,张雨“句曲外史”)(元,朱德润“雎阳世家”)(元,赵严“忠孝湖南第一家”)(明,吴忠“羽南”)上述前三方大致是要在汉印白文里找朱文的解决方法,但朱文毕竟不是白文

那样的方正均衡,小篆毕竟不同于汉缪篆;第四方干脆像是我们在农村集市上见的民间工艺字,有点“漆书”的样子,其

中的“第”“一”“家”三字,都是民间俗写方法,不知道文人为啥会选它们入印;第五方则基本是拿几何方法完全照搬,虽然线条刀法上有点浙派的影子,但装饰性太强,意趣尽失,就算羽字最后的曲笔,也扭不过来整方印的死板。当然,这些文人们存在的问题,都根源于他们所处的历史时代,在他们那个时代里,古玺还没有充分发掘出土,古玺的章法自然无从得见,甚至大篆也只基于《说文解字》上古文的样子,说文上的秦小篆明显又不能满足大家心里“工艺美”的追求,于

是大家自行了事,出来了一种既没有小篆婉畅之美,又没有缪篆的端厚之美,也没有金文的古拙之美的“奇文”。这然,

这种奇文时不时也出现在白文印里,比如何震的这一方作品:(何震“登之小雅”)何震的猛利在这里找不到影子了,满印

的弯弯绕,像蚯蚓,你一定不敢相信这是大师的作品。又或者如这一方龚璛的作品:(元,龚璛“龚子敬父”)

龚字头大脚小,一部分跑到中部,敬子左边也移到中部,两部分合到子字头上,章法一无可取,又既无刀又无笔。这种“奇文”和工艺之美,后人也有意识想解决,尝试的作品里有

的又走了极端,干脆把字整齐地码在印面上,大家互不干涉,走向另一种整合,比如明代甘旸的作品:(明,甘旸“东海乔拱璧榖侯父印”)甘旸是大印家,他的作品当然值得重视,这

一方估计也是尝试性的作品,但现在看来,这样刻元朱文,还有何艺术可言,大家翻翻《说文解字》学工匠就好了。“奇文”入印的例子从来都没有绝迹过,比如明人胡正言的这一方作品:(明,胡正言“栖神静乐”)

看笔法刀法,似乎有点古玺的样子,有些地方,又略像小篆,李刚田老师说它是“非驴非马”,“鬼画符”一点也不委屈他。这种元朱文左冲右突的寻找解决之法的问题到了丁敬那里,似乎得到了解决,因为他把碎刀徐进运用到了极致,元朱文则在刀法的掩盖之下,暂时求得了装饰性较强的“艺术性”需求。(丁敬“丁敬身印”)但你会突然发现,这又不是最初我们追求的那种以小篆入印,以婉丽秀美典雅为艺术诉求的元朱文了。真正解决这个问题的是邓石如,他于中国的篆刻史实在太重要了,重要在他提出了“印从书出”创作理念,把文人们从“仿古求古求奇”,“印中求印”的脑袋一棍子敲醒了。(邓石如“江流有声,断岸千尺”)(邓石如“雨丝风片烟波画船”)在书法和画面中找到了元朱文的大问题,邓石如称中国篆刻史上的一个转折点,意义重大。但据后人评价,真正把朱文印化解决好的,怕还不是邓,而是一生学习邓石如的吴让之,让我们再回忆一下他同样内容的三方印吧:(吴让之“观海者难为水”)(吴让之“观海者难为水”)(吴让之“观海者难为水”)穷毕生之力,守着一条印从书出,终于寻找到了元朱文的最佳解决方案的吴让之,值得我们记住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