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现代文阅读测试内容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高考现代文阅读测试内容分析
高考阅读
05-25 0538
2010年高考现代文阅读测试内容分析
《2010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研究报告》第四章(节选)
一、整体概况
2010年高考语文18套试卷中,现代文阅读试题分为论述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和文学类文本阅读三部分。
其中有5套试卷将实用类文本阅读和文学类文本阅读设置为选考试题,分别是课标全国卷、山东卷、广东卷、福建卷、辽宁卷。
天津卷同时考查了三类文本阅读。
下面试从测试材料、测试内容、测试形式等几个方面加以简要概述。
就测试材料而言,内容丰富多样,更加关注普通人的现实生活,选文并未刻意追逐社会热点和突出时代特色,更加倾向于对人类自身行为反思的作品,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尤其是实用类文本阅读中人物传记、新闻作品、科普文章的引入,在物质越来越发达精神越来越萎缩的今天,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对青年学生的影响是积极而深远的,无疑会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
就测试内容而言,全国《考试大纲》将现代文阅读考查内容分为B级理解、C级分析综合、E级鉴赏评价三个能力层级。
本报告将《考试大纲》能力层级中抽象的阅读能力要求变得更为具体,具有操作性。
按照阅读能力的发展顺序由低到高细分为语音认读——信息提取——解释推论——反思评价——比较延伸等五个能力层级。
这样的能力划分更加突出其层级特点,对阅读能力的描述也更为具体,是对“大纲”阅读能力要求的发展与完善。
2010年现代文阅读测试内容涉及信息提取、解释推论、反思评价三个能力层级,考查重点逐渐由“局部精要理解”到“整体综合解读”,加强了对考生综合信息能力的考查。
就测试形式而言,题型组合多元多样,题型以主观性试题为主,且主要以简答题、论述题为主,探究试题方兴未艾。
特别是辽宁卷题型趋于成熟,选择题答案给分设置暗合solo理论,考生答不同的选项获得不同的分数。
其题目设置和给分原则彰显了科学的考查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方式。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分析
(一)试题基本情况分析
“论述类文本”是高考现代文阅读必考内容。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程标准语文科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试大纲》)明确规定:考生能阅读一般论述类文本,主要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议论和说明类文章。
一般论述类文本以理性思维为主要思维方式,具有理论性强、逻辑性强、针对性强、观点鲜明、结构层次清晰等特点。
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以阐述观点、说明道理、分析事实、辩驳旧说、介绍新见等为主要内容,它包括论
文、杂文、评论等。
所以阅读此类文本关键要把握住议论文的文体特征:论点、论证、论据和文章的结构。
2010年全国18套试卷全部考查了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材料涉及面广,大多涉及哲学、社会学、教育学、历史学、文化学、文艺学、美学、天文学、生物学等学科。
阅读材料的内容注重文化的积累与传承,注重未来社会与人的和谐发展。
形式多样,有报刊时文、名著节选、名家随笔等等。
高考对论述类文章阅读考查不是要求考生全面、系统、透彻地弄懂相关科技知识或对观点的了解掌握情况,更不是从专业知识理解的角度考查考生的认知水平。
这类文章主要让考生借助语文学习的方法和规律,快速阅读理解,捕捉语言信息,主动获取知识,考查核心是逻辑思维能力。
(二)测试内容分析
表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测试能力点统计一览表
考查能力层级题量占总题量百分比考卷数量占考卷总数量百分比
语音认读0000
信息提取1627.1%1266.7%
解释推论3762.7%18100%
反思评价610.2%527.8%
比较延伸0000
由表4-1-10可知,2010年全国18套考查了论述类文本的试卷,共设59道题,考查了语音认读、提取信息、推断解释、反思评价、比较延伸5个能力层级中的3个能力层级。
最低能力层级语音认读能力和最高能力层级比较延伸能力18套试题均未考查,反思评价能力只在5套试卷中设置了6道题,占到试题总量的10.2%。
信息提取能力共在12套试卷中设置了16道题,18套试卷全部考查了“解释推论”能力,且题量占到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总量的62.7%,由此可见各省市命题者在本部分设置“解释推论”能力考查的趋同性。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表明,语文教学的核心即是语言教学。
语言教学分为两个相互联系、补充发展的阶段。
第一阶段即言语学习阶段,通过揣摩言语素材,学习别人的语言,深入理解语言的发生、发展的演变规律,形成深入理解文意、快速解码语言信息的能力,就是“读懂别人”的能力。
第二阶段即是发展自己的言语技能阶段,就是通过实践,学会运用语言,形成语言编码能力。
也就是说,学生通过学习别人的语言,发现语言运用的规律,进而应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审美见解,也即发展、提升自己使用语言的能力。
其中“解释推论”能力是“读懂别人”的关键,是文章阅读的命脉。
由此可见,各省市命
题者在本部分设置“解释推论”能力考查的趋同性是必然的,符合语文测查的科学规律。
能力点一:信息提取
信息提取能力是在认读理解文本中的关键词、中心词、关键句、中心句,知道文本中段落内句间关系及段落间关系的基础上,按照实际的阅读需要检索、择取、提炼信息的能力,是进行阅读时必备的一种能力。
信息提取能力的子能力包括:能画定有关信息所在的范围;提取符合单一标准的一个或多个外显信息;提取符合多维标准的一个或多个外显信息;提取符合单一标准的一个或多个内隐信息;提取符合多维标准的一个或多个内隐信息;在一组相关信息中,能区分符合多维标准的信息和干扰性信息;依据文本中的相关信息,能推断出符合标准的新信息;能依据文本及所提供的文本外信息,按顺序提取符合多维标准的一组内隐信息。
能力点二:解释推论
解释推论能力有三级水平,低级水平的解释推论能力是指能辨认和识别语境中的词/句,并且能对语境中词/句的含义做出正确的理解,明确“是什么”;中级水平的解释推断能力是在低级水平的基础上,对事物的本质与内在联系的揭露,主要表现为能够阐述文章各构成因素的内涵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从多方面和多个信息中推断出文章的某一部分或整体的意义,得出结论,明确“怎么样”;高级水平的解释推论能力是指在中级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达到系统化和具体化,重新建立或者调整认知结构,达到知识的融会贯通,明确“为什么”。
解释推论能力的子能力层级用下表具体呈现:
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共考查“解释推论”能力层级中的10个子能力层级,分别是“解释特殊词/句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列举支持观点的材料”、“辨析/推断不同信息之间的关系”、“运用简单推断的能力,辨别或解释限定语段的含义”、“整合文章中的多则信息,理解/解释词语/短语的语境义”、“整合文本中的多则信息,考虑多维标准的比较、对照和,处理文本中的干扰信息”、“整合文本中的多则信息,理解段落间的关系,梳理思路”、“整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信息,得出结论”、“比较、对照文章中的信息,说明理由”、“以文本为基础,运用较高的推断能力,从整篇文章的角度解释某一片段的意义”,下面具体分析。
能力点三:反思评价
反思评价能力是阅读中基于准确理解的更高一级能力。
指的是在斟酌了一篇文章的内容并将其与自己的已有知识相对照之后作出评价或者得出定论的能力。
反思评价能力的子能力层级包括评价为了达到一个特殊的目的,所使用的特定写作技巧;辨别、分析作品的写作风格;评价文本中提供的特定信息;确定为了特殊目的,评价文本使用某个特定信息的作用;能够辨别强化观点的材料;分析的写作意图(目的)、评价的情感取向;按要求提供文本以外的材料,分析文本信息;运用生活常识或一般知识,对文本中的信息做简单的联系;联系
或比较文本和文本以外的知识,依据个人的生活经验或价值态度对文本进行解释或评价;详细理解内容相对熟悉的文本:运用日常知识或较少的公共知识对文本的有关细节/信息给出解释或评价;详细理解内容相对熟悉的文本:运用日常知识或较少的公共知识与文本作出联系和比较,解释或评价文本的特征;对长篇或复杂文本的准确理解:运用正式的或公共的知识对文本做出有关假说或批判性的评价;对长篇或复杂文本精深的理解:运用专业知识对文本做批判性的评价和假说;对长篇或复杂文本的精深理解:运用专业知识处理有矛盾冲突的观点。
(三)测试材料分析
3.测试材料的内容分析
2010年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共计18篇。
阅读材料内容涉及领域广泛,呈现出多元化特点。
选文包括基础科学、生物学、生命科学、天文学、生态教育学等自然学科方面的文章和社会学、教育学、历史学、文化学、工艺学、文艺学、美学、哲学等社会学科的文章。
具体情况见表4-1-18:
表4-1-18 2010年“论述类文本”选文内容及类别情况一览表
卷别标题出处涉及学科涉及内容
课标全国卷启功
《金石书画漫
谈》
书法学
文化学
漫谈书法艺术
山东卷张世英人生的四种境
界
2009年12月31
日《光明日报》
哲学
人生境界的四个
层次
广东卷钱谷融不可无“我”《钱谷融文论
选》
文艺学
艺术活动与
“我”的关系
江苏卷朱光潜谈静《谈美书简·给
青年的十二封
信》
美学如何领略静趣
北京卷李政道《楔》基础科学艺术和科学的普遍性
天津卷生态教育
学
生态道德教育
安徽卷张世英《我看国学-传
统与现代》
国学
文化学
传统形成的过程
福建卷赵辉《歌与诗的起源
及原始功能》
文艺评论
歌与诗在西周的
作用
浙江卷
文学、
艺术学中国艺术如何表现自然
辽宁卷任继愈《文化遗产的寿
命》
文化学文化的影响力
湖南卷社会学志愿精神和志愿行动的功能
上海卷笔墨的超越文艺学笔墨艺术的魅力
全国卷Ⅰ2010年4月29
日《科技文摘
报》
生物学情绪异常的原因
全国卷Ⅱ文化学
比较文化
学
文化及文化交流
四川卷书画装裱工艺学书画装裱的历史发展
重庆卷城市规划
与管理学
枝蔓状城市的特
征
江西卷李永毅、
李永刚
《死亡盛宴:古
罗马竞技庆典与
帝国秩序》
历史学
古罗马的“竞技
庆典”
湖北卷李政道中国古代的天
文
《中国国家天
文》创刊号
天文学
中国古人“天圆
地圆”的观念
4.测试材料的特点
(1)注重文化的积累与传承
2010年14篇社会科学类选文中,有9篇阅读材料内容涉及的是文化艺术的。
安徽卷直接阐述传统的形成过程、辽宁卷着重论述了文化的影响力、全国卷Ⅱ则告诉人们什么是文化以及如何进行文化交流,这三套试卷的文章恰巧形成了文化积累与传承的系列。
课标全国卷的书法艺术、上海卷的笔墨艺术、四川卷的书画装裱艺术,都体现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
广东卷的《不可无“我”》和浙江卷的中国艺术如何表现自然,则从艺术欣赏和创造的角度指明了后来者传承文化的方向。
纵观18套试卷,命题者在文化艺术方面的选材,体现了历史厚重感,使学生在阅读中潜移默化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2)注重促进社会和人的和谐发展
2010年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选文中有4篇文章着重探讨未来社会与人的和谐发展。
随着中心城市的急剧发展,各种弊端、各种矛盾日益凸显。
如何解决城市发展中的各种问题,重庆娟的枝蔓状城市发展布局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思路;从社会的角度和个人发展的角度看,作为社会一员如何更好地实现自身的价值?湖南卷中说的参与志愿行动无疑是既利国又利己的正确选择。
全国卷Ⅰ中的选文告诉我们烦躁、忙碌的现代人有时候身心俱疲,殊不知人的情绪异常也是有因可寻得的。
怎么办?不妨像江苏卷中朱光潜先生说的,让心静下了,在心界的空灵中享受自然,领略趣味。
在人的自我发展过程中,不断超越功用、欲念和外在的目的以及“应该”的限制,不断追求超然于现实之外的自由境界,从而达到与社会和谐,身与心的和谐。
(五)2005年-2010年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宏观走势分析
1.测试内容的宏观变化——试题设计注重整体,综合性增强
纵观2005-2010年的试题,设计呈现出明显的整体性、综合性。
主要表现在:
一是注意了试题的层次性和顺序性。
二是注重试题考查内容综合性。
总之,整体把握阅读材料的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的思想、观点和感情,这些整体感知能力已作为一个单元训练点进入到语文课本中。
使得语文学习变成了机械地训练,毫无趣味。
越来越综合的试题摈弃了零散繁琐苛细分析的考查方式,给现今的中学课堂教学一个很好的导向。
2.测试材料宏观变化——选文侧重社会科学内容,注重文化的积累与传承。
以往“论述类文本”多涉及各个学科领域的最新发现及发明,往往是近一到两年的科技动态或多或少的呈现于试题中。
自2004年以来,此格局逐渐有所突破,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必要知识开始进入高考试题,如2004年的湖南卷医药学知识等;2005年开始一些传统戏曲、古代音律、民间剪纸等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也开始走进试卷;2006年测试材料更多的体现了对人类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关注;2007年以来,选文更是充分体现了语文“应注重应用,加强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加强与其他课程的沟通”的课程理念。
选文更是涉猎广泛,丰富多彩。
表文学类文本类阅读材料选文内容及具体信息一览表
分项
标题主要内容相关信息提供
卷别
全国卷Ⅰ灯火萧萧
灯火陪伴度过了许多美好温馨
而富有诗意的时光,在贫困的年
代里给留下了许多值得珍惜的人
生的宝贵财富。
曾经拥有的灯下
的温馨已经逝去,社会进步的同
时,也不可避免地失去了一些美
好的东西,“灯火”寄托了对童
年时光生活的深切留恋和怀念。
(有删
节)[注]①祝
融、回禄:
传说中的火
神,借指火
灾。
②土角
厝:台湾的
一种民居。
全国卷Ⅱ大河家张承志大河家虽然偏疏、原始,不为认知,却是连接中国的一个地理枢纽,更在精神和心灵上沟通了中国。
散文将当下的感念与往昔的情景相互交织在一起,揭示了黄河与大河家人之间命运与共的关系,传达对自己与黄河、黄土地以及底层人民关系的感悟。
全国课标
卷(海南宁夏卷)保护人莫泊桑
从平凡琐屑的事物中截取富有典
型意义的片断,以小见大地概括
出生活的真实,揭露社会中那些
爱慕权贵、虚荣、虚伪的人的丑
恶本质。
据郝运译文
删改
北京卷海棠花季羡林文章状写了挣扎在幻想和现实、
祖国和异域之间,无法获得安宁
的心境,被海棠花唤醒思乡之
情,表达了浓烈的乡思。
取材于季羡
林的同名散
文
天津卷寒冷的高纬度
——我的梦开
始的地方
迟子建
文中描写影响“对文学和人生的
思考”的植物、亲人、动物、生
活与传说、梦境等元素,以及它
们带给的思考,表达了丰富的人
生感悟:故乡是世界的缩影,对
故乡的爱是永恒的,故乡是人生
思考与创作精神之源等,
选自《小说
评论》2002
年第2期,
有删节
上海卷天目山将现实场景与历史回忆交织起来,还有母亲对青春岁月的追念,表达对遗忘先烈、淡忘历史的现象的责问与担忧,以及对理想、信念的坚守。
重庆卷在春天里观察
两只鸟
陈俊峰
文章以观察两只鸟为线索,表现
对人类自身的反省,表达了人类
应与自然和谐相处、亲近自然、
善待生灵的思考。
四川卷自然(节选)拉尔夫文章表达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
•沃尔多•爱默生认识。
在看来,自然与人有一种精神上的相通性,总是会染上精神的颜色。
自然的庄严神圣与博大深邃,使他的精神受到洗礼,灵魂得到升华;内心变得高尚无私,认识到人与万物的契合以及人与人的平等、博爱。
辽宁卷洗澡王安忆用洗澡这样的日常小事,表现当
代市民的凡俗人生,体现对社会
和人际关系变化的敏感和思考。
有删改
江苏卷溜索阿城本文描写驮队飞渡峡谷的故事,
蕴含丰富深刻的寓意:人在自然
面前要勇于接受挑战,战胜艰
险;人与人在艰难险阻面前,更
要团结协作,相互信任,关心爱
护。
选自《阿城
精选集》,
有删改
浙江卷静流李丽娟文章借助弟弟与父亲之间的矛盾
逐渐化解,给读者以启示,成长
就是学会承担责任、懂得关心、
体谅父母不断认识自的过程。
改编自李丽
娟的作品
福建卷春风林斤澜将南国春风与北国春风对比,表
现了对北国春风的怀念之情。
选自1980年
4月8日
《北京晚
报》
安徽卷许辉小说以碑为线索,通过罗永才四
次前往山王庄的故事,表现罗永
才的心理变,王石匠的淡定,老
山民的坚忍,折射出中国传统文
化精神中道家的超然和儒家的担
当。
罗永才也被他们的生活态度
深深地感染,发现了春回大地的
可爱、人间生活的温暖。
原作发表于
《芒种》,
许辉,有删
改
湖南卷一朵午荷洛夫在不同的情境与心境下观荷,生
发了不同的思考,从而获得人生
的感悟“兴衰无非都是生命过程
中的一部分”,认识到“孤寂也
并不就是一种羞耻”,欣赏孤寂
也不是“一种罪恶”,生命在澄
明的自我关照中得到升华。
文章
通过描写两次观荷,展示出
“我”“不解—思索—感悟—升
华”的心路历程。
选自普通高
中课程标准
试验教科书
《语文读本
②•一朵午
荷》,人民
教育出版社
2007年版,
有删节
湖北卷杨花三月下扬熊召政借描写今日扬州繁华依旧而“唐选自《品味
州代风流”不再的现实,感叹古时
扬州的人文风气和山水风光,已
难觅踪迹,表达了对人文风气自
然之美衰败的叹惋之情。
人生》,湖南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有删改。
江西卷饮一口汨罗江熊召政全文将只关注眼前物质利益的
人、明哲保身的遁世者与愤世嫉
俗的屈原形成鲜明的对比,凸显
屈原的高尚,表达对现实的感
慨。
选自《问花
笑谁:熊召
政美文精
选》
广东卷面包沃尔夫
冈•博
歇尔特
小说通过描写二战后饥荒中,一
个妻子为维护丈夫尊严宁愿自己
忍饥挨饿为丈夫省下口粮的故
事,表现了人们患难与共的真
情,也歌颂了人们互相关爱的精
神。
选自《外国
短篇小说百
年精华》,
包智星译。
有“注”
山东卷骆驼祥子老舍小说(节选)通过对刘四爷及其
对祥子态度的描写,对祥子的正
面表现了祥子心气儿高,勤劳本
分等性格特征。
节选自老舍
《骆驼祥
子》第四
章,有删
改。
四、2005年-2010年文学类试题宏观走势分析
(二)测试材料宏观走势分析
1.文学类文本阅读测试材料,散文仍居主流,小说地位渐趋稳固。
自各省市逐渐自主命题以来,高考文学类阅读的测试材料,从体裁来说2005年-2006年18套试卷中只有1篇小说;2007年有2篇小说,并首次引进古典小说;2008年有4套试卷选用小说,2009-2010年6套试卷选用小说,虽然小说没有分得高考文学类选材的半壁江山,但是散文一统天下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
此外小说、散文的选材涉及中外,2010年有3篇外国作品入选。
2.文学类阅读测试材料,更加关注普通人
从前边的“表4-3-21-2006年-2010年自然风物类选文内容分析一览表”“表4-3-22 2006年-2010年人文景观类选文内容分析一览表”“表4-3-23-2006年-2010年名人怀思类选文内容分析一览表”“表4-3-24—2006年-2010年精神家园类选文内容分析一览表”等综合来看,文学类文本测试材料从题材上说越来越关注人的生活与精神世界,反映普通人、现实生活的文章日益成为选材的主流。
2005年-2010年的选材呈现出这样的一种走向:由借自然风景、客观事物抒发小我的感情,寄托个人的感概,到关注我之外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
及其名人大家,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思历史文化,而对现实社会、真实的现实生活及其普通人的生存状态精神世界的关怀。
总之,更加关注现实、关注生活、关注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