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阅读课件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语文说明文阅读课件
事理性说明文,要弄清说明了什么事理。 3、由文章的中心句确定 三、说明文的种类: 1.事物说明文 2.事理说明文
四、掌握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会分析在文中的作用: 1.分类别:根据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属性的 异同,把事物分成若干类,逐一加以说明。其特点是说明 详细,可以突出其各自的特点。
条理、清楚地说明了XX的几种情况,便于读者理解。
运用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石拱桥情势优美的特点。
5、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 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 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有意避免似的。
作比较通过苏州园林与我国一般建筑的比较,突出苏州园 林不讲究对称的特点。
6、把各种盐类加在一起,占死海全部海水的23%—25%。 (死海海水的特征是咸度高、浮力大)《死海不死》
简单、形象、明了地说明了XX比文字更直观,更一目了然。 8.引资料: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引用神话故事等,形象地说 明事物……的特征,增强事物的神秘色彩,增前说明的乐趣性,权威性。 9.作诠释:对事物进行解释的一种说明方法。
(诠释概念或诠释原因)具体解释说明了XX 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分是:定义要求完整,即定义的对象与所下定义的外 延要相等,并且要从一个方面完整地揭示概念的全部内涵;而诠释并不要 求完整,只要揭示概念的一部分内涵就可以了,并且解释的对象与做出的 解释外延也可以不相等。作诠释不仅可以用来解释概念、定理、定律等, 也可以用来解释事物或事理的性质、特点、功用和原因等。作诠释的语言 虽不像下定义那样要求严格,但也须简明、准确、通俗易懂。
复习要点
一、复习说明的对象及其特征 二、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三、说明文的语言 四、文段内容概括 五、说明的顺序
六、说明的结构
四、掌握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会分析在文中的作用: 1.分类别:根据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属性的 异同,把事物分成若干类,逐一加以说明。其特点是说明 详细,可以突出其各自的特点。
条理、清楚地说明了XX的几种情况,便于读者理解。
运用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石拱桥情势优美的特点。
5、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 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 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有意避免似的。
作比较通过苏州园林与我国一般建筑的比较,突出苏州园 林不讲究对称的特点。
6、把各种盐类加在一起,占死海全部海水的23%—25%。 (死海海水的特征是咸度高、浮力大)《死海不死》
简单、形象、明了地说明了XX比文字更直观,更一目了然。 8.引资料: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引用神话故事等,形象地说 明事物……的特征,增强事物的神秘色彩,增前说明的乐趣性,权威性。 9.作诠释:对事物进行解释的一种说明方法。
(诠释概念或诠释原因)具体解释说明了XX 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分是:定义要求完整,即定义的对象与所下定义的外 延要相等,并且要从一个方面完整地揭示概念的全部内涵;而诠释并不要 求完整,只要揭示概念的一部分内涵就可以了,并且解释的对象与做出的 解释外延也可以不相等。作诠释不仅可以用来解释概念、定理、定律等, 也可以用来解释事物或事理的性质、特点、功用和原因等。作诠释的语言 虽不像下定义那样要求严格,但也须简明、准确、通俗易懂。
复习要点
一、复习说明的对象及其特征 二、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三、说明文的语言 四、文段内容概括 五、说明的顺序
六、说明的结构
说明文课堂教学课件(35张PPT)
(四)说明文的语言品析
1.对整篇文章语言的品析,一般从两个角度谈: A、准确;是一般说明文的共同特点。 B、形象生动或简明平实。是针对不同语文风格的角 度谈。做这种评析整篇文章语言特点的题目,一定要 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谈,比如可以选择一句话为例子。
格式如下:这篇文章充分体现了语言准确/生动形象/ 简明平实的特点,如“……”一句,就准确/生动形 象/简明平实地说明了XX事物的“XX”的特征/事理。
(六)说明文写法分析
1.结合说明方法谈 答题格式: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的说明方法,说明 了……(内容: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参 考前面说明方法,明确其作用) 2.结合修辞手法谈 答题格式:这是一篇生动说明文,大量地使用了XX修辞手 法,说明了……(内容),使文章的说明形象生动。 3.结合表达方式谈 记叙、描写使说明更具体形象;抒怀议论使说明更有感情。 那么,从这个角度分析说明文的写法
(三)说明文的方法
1.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 定义、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画图表、
摹状貌、作诠释、引资料。 (下举分列打,作摹引作画)
2.常见说明方法及作用:
①举例子:通过列举……事例,具体真切形象地 说明了XX事物的××特点,便于读者理解,增强 文章的说服力。 ②分类别:分门别类、条理清楚地说明了XX事物 的××特点。或: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分门 别类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使说明的内容眉 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
说 明 文 课 堂 教学课 件(35 张PPT)
(2)结合说明方法谈。 通过……的说明方法,说明了……(XX 事物的XX特征或XX事理),使说 明……
说 明 文 课 堂 教学课 件(35 张PPT)
(八)说明文标题的作用 说明文课堂教学课件(35张PPT) (标题很新颖别致时容易考) 答题格式:这个标题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生动 形象说明了……,点明了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 点明了本文说明对象。
说明文阅读1.ppt (恢复).ppt (恢复)
九、对关键词语、重点句子含义及其表达 作用的评析 这方面内容的考查不仅有对语言准确性 的体会,还有对词句含义和作用的揣摩。 对于后一种类型的试题,我们应该从其 运用的手法考虑,结合说明的内容,联 系作者的情感或思想倾向来分析体会。
十、开放性试题--说明内容的延伸 和扩展 这一类型的试题有列举型的,更多 的是谈认识和体会。 对于后者,往往要么是结合原文谈, 要么是结合实际说,这些要注意审 题。其答题的基本套路往往是:观 点--联系原文或实际分析--总 结。
(5)以偏概全。把其中一方面或一部分所具 有的某些特点说成是所有同类事物所具有的特 点 (6)因果颠倒或强拉因果。即把因说成果, 把果说成因,或给无因果关系的二者建立因果 关系。 (7)张冠李戴。这种干扰项常常把甲的发明 说成是乙的发明,或者把甲的特点说成是乙的 特点。 (8)误划类别。即把同类的拆开或把不同类 的归在一起。 (9)无中生有。即原文中本无此意,而凭空 捏造出这种说法。
借助语法知识
以现代汉语语法为依据,来解答阅读 的实际问题,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如汉 语语法中讲到的语意的轻重、使用范围 的大小、搭配是否恰当、感情色彩是否 合乎要求等等,都可以用来辅助阅读。
筛选和整合信息要注童如下几点:
①以阅读试题为依据,从整体着眼,明确筛选 整理的目的,确定展开筛选整理的范围。有的 要求筛选的信息可能只涉及几句话,也有的可 能涉及到一段甚或几段乃至全篇。 ②归纳、整合筛选范围的内容,发掘其隐含信息。 有些信息,直接在筛选范围中摘录即可获取, 但有的信息不是直接传递的,而需对该确定范 围的内容进行归纳、整合后方能获得。归纳、 整合应从该确定范围内的关键句意、层意入手, 进而发掘其隐含信息。
说明文常见的结构形式
1、总(概说) 分(具体)式 2、总(概说) 分(具体) 总 (概说)式 3、分(具体) 总(概说)式 4、并列式 5、 递进式
说明文阅读指导ppt课件(35页)说课材料
文学性标题的作用
描述性、抒情性语言常用修辞 方法提示: 1分析语言修辞特点 2说明作用:
A吸引读者引起思考 B引出全文内容
大自然的现象——风 [叶冰] 大自然的现象真是千奇百怪,风就是其中的一种。 风,对于我们并不陌生,它无时无刻不在我们身边 走动。风像一位神奇的隐士,看不见也摸不着。一会儿, 它像个乖巧的孩子;一会儿,又像个调皮的顽童;一会 儿,像个慈祥的母亲,轻拂着你的脸庞;一会儿,又像 恶煞凶神,疯狂地抽打着你的身躯。总之,它是变化无 常的。 那么,风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其实很简单,只要空气流动,就会产生风。只不过, 空气有时流动得快,有时流动得慢罢了。地球上,有6 个空气流动系统,即6个风带:南、北信风带,南、北 东风带和南、北西风带。由于这6个风带的纬度、方向 和速度的不同,就会出现我们所说的不同种类的风。 此外,风形成的因素还有地形的高低、气候的冷暖 等。
明 打比方
方 画图表
法
下定义 作诠释
分类别 摹状貌
• 列(数字)、举(例子)、下(定义) , • • 分(类别)、作(比较)、打(比方) , • • 摹(状貌)、(作)诠(释)、画(图表) 。
➢掌握说明方法 (语言标志)
• ★举例子:例如、比如、据说、譬如…… • ★列数据:数词(大写也是)确数、约数;小数、分
风对我们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古代,劳动人民利用风的原理,给船加上风帆。
于是,帆船就成了沟通各大洋之间的主要交通工具。明 代,郑和7次下西洋使用的帆船就有2000多吨重,足以 显示当时造船业的高度发达及风的巨大作用。近代,由 于热机的发明,帆船的地位逐渐下降。但是,由于现代 的"经济危机"和"能源危机"的反复冲击,帆船的地位又 逐渐回升了。日本曾提出造5万吨的风帆货轮的方案, 荷兰也设想建设更大吨位的集装箱船。新型的帆船会乘 风破浪地驰骋在辽阔的海洋上。
说明文阅读PPT_课件
有什么作用?/说明了什么。 •
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分析的常用答题格式: • 本句用了_______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具体直
观/深入浅出/科学准确地说明了_______(说明内 容),使读者_____________。
•24
常见题型和答题技巧:
• 题型:概括说明对象的特点。 ①抓住文段中的段落和层次,②从每 段(或每层)中抓住关键词语加以整 理。 一般情况下,文段的开头(或各段的 第一句)和结尾(或各段最后一句) 往往说明了对象的特点。
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格式: 介绍了_____的____.) 如:《死海不死》,科学地说明了死 海不死的原因在于 \" 海水的咸度很 高 \" 。
•3
说明对象的特征:
• 1、找原词原句。 • 如《苏州园林》,说明对象:苏州园林 • 说明特征: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
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 2.注意段意、中心句。 • 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 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 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在 交通方面发挥作用。
•1
说明对象:
• 1、看标题: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 。如《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
• 2、看首尾段 :事理说明文一般找准开头结尾的 总结句。 3、看关键词句(如:总说句/分说句/过渡句) 4、看材料(逐段分析作者介绍了有关事物的哪一 方面的特征,然后归纳小结。)
•2
• 5、事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对象。
3、逻辑顺序。
•13
1.时间顺序。
• 即按照事理发展过程的先后来介绍某一事 物的说明顺序。凡是事物的发展变化都离 不开时间,如说明生产技术、产品制作、 工作方法、历史发展、文字演变、人物成 长、动植物生长等等,都应以时间为序。 比如我们中学课本中有一篇《景泰蓝的制 作》,它就是按照景泰蓝的制作过程中 “做胎――掐丝――烧制――点蓝――烧 蓝――打磨――镀金”的时间顺序来说明 的。
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分析的常用答题格式: • 本句用了_______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具体直
观/深入浅出/科学准确地说明了_______(说明内 容),使读者_____________。
•24
常见题型和答题技巧:
• 题型:概括说明对象的特点。 ①抓住文段中的段落和层次,②从每 段(或每层)中抓住关键词语加以整 理。 一般情况下,文段的开头(或各段的 第一句)和结尾(或各段最后一句) 往往说明了对象的特点。
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格式: 介绍了_____的____.) 如:《死海不死》,科学地说明了死 海不死的原因在于 \" 海水的咸度很 高 \" 。
•3
说明对象的特征:
• 1、找原词原句。 • 如《苏州园林》,说明对象:苏州园林 • 说明特征: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
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 2.注意段意、中心句。 • 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 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 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在 交通方面发挥作用。
•1
说明对象:
• 1、看标题: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 。如《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
• 2、看首尾段 :事理说明文一般找准开头结尾的 总结句。 3、看关键词句(如:总说句/分说句/过渡句) 4、看材料(逐段分析作者介绍了有关事物的哪一 方面的特征,然后归纳小结。)
•2
• 5、事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对象。
3、逻辑顺序。
•13
1.时间顺序。
• 即按照事理发展过程的先后来介绍某一事 物的说明顺序。凡是事物的发展变化都离 不开时间,如说明生产技术、产品制作、 工作方法、历史发展、文字演变、人物成 长、动植物生长等等,都应以时间为序。 比如我们中学课本中有一篇《景泰蓝的制 作》,它就是按照景泰蓝的制作过程中 “做胎――掐丝――烧制――点蓝――烧 蓝――打磨――镀金”的时间顺序来说明 的。
说明文阅读课件.ppt
2019没-12有-2 它,就不会有那么多的谢谢鲸阅类读 、企鹅和海豹等。
11
1. 文中(甲)处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应是( ) A. 引伸为 B. 比喻为 C. 假设为 D. 解释为 2. 文中第二自然段所采用的说明方法是 3. 文中第三自然段“它将是人类大有希望的蛋白质来源之一”中的“将
C. 有人认为,把企鹅作为南极生物的象征比起鲸类、海豹来更为恰当。
D. 有人认为,把磷虾作为南极生物的象征比起企鹅来说更为恰当。
2019-12-2
谢谢阅读
12
逻辑顺序(介绍高科技产品或说明事物 间 的联系的,多为事理说明文)
2019-12-2
谢谢阅读
5
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列数字:用准确、具体、科学的数字说明了
(说明对象)的( )特征或事理。
打比方:将(说明对象)比作(喻体),生动 形
象地说明了的( )特征
举例子:用真实、具体、典型的例子说明了的
是”的意思是指
4. 根据文中所说的南极海洋生物种类,文中(乙)处应该填入的生物链 的三个环节是
5. 根据文章的意思,给第三自然段选择一个最佳结尾。应该是(
)
A. 有人认为,把磷虾、企鹅、鲸类和海豹作为南极动物的象征十分恰当。
B. 有人认为,硅藻、磷虾、企鹅、鲸类和海豹都是南极生物的象征。
(2)硅藻是一种单细胞藻类,通常呈黄色、褐色和绿色, 是南极浮游植物中主要的成分。硅藻的繁殖能力极强,在理 想状态下,一个硅藻在一个月之内可繁殖10亿个后代。
(3)硅藻的大量生长为海域的几亿吨至几十亿吨磷虾的生
长提供了充足的条件。磷虾用途甚广,它将是人类大有希望
的蛋白质来源之一。磷虾是南极生态中一个关键性的生物,
说明文阅读指导(精品优质课件)
引资料作用:引用……,具体详实的说明……的特征,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引资料:是借用别人已说过的话来进行说明。 如:《国宝——大熊猫》一文,引用西班牙国王的祝贺语,说明人工饲养大熊猫能繁殖出下一代是一件大喜事。 引资料一般有双引号作标志,运用这种说明方法来说明,更容易让人信服。
总结
02
01
01
如:《统筹方法》一文中,列举三种泡茶喝的做法进行对比,最后得出结论:办法甲好,办法乙和办法丙都窝了工,从而说明事前做好统筹,抓住关键环节的重要性。 使用作比较这种说明方法,能更好地突出被说明对象的特征,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增强说明的效果。
02
作比较的作用:通过比较,使事物的特征更加鲜明。 鲜明突出的强调了……的……特点。
考点8、文段作用
类型:说明某段或某句的作用 对策:这种题目答题的角度有二: 结构、内容作用:引出下文、承上启下、总结全文/前文。有时在文章在开头,还起着引出说明对象/说明事理的作用。 结合说明方法谈。 通过……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
考点9: 补写相关语句
类型1、在空格处补写一句话,与下文语意相连贯。
类型4、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词句,并体会。 类型5:指代——“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 对策: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考点7、概括信息
类型:概括提炼相关信息 对策 :①提取要点,直接找到有关中心句。这种方法适合于中心明确、论述简洁鲜明的文章。 抽象说明,即自己组织语言对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揭示。这种方法适用于评价事理、剖析事理、阐明特性等各类文章。抽象说明的关键在于全面把握文章内容,抓住本质。 综合归纳:这种方法适用于比较复杂的内容。它要求首先明确有关的若干要点,然后再把几个要点归纳起来进行整合。
引资料:是借用别人已说过的话来进行说明。 如:《国宝——大熊猫》一文,引用西班牙国王的祝贺语,说明人工饲养大熊猫能繁殖出下一代是一件大喜事。 引资料一般有双引号作标志,运用这种说明方法来说明,更容易让人信服。
总结
02
01
01
如:《统筹方法》一文中,列举三种泡茶喝的做法进行对比,最后得出结论:办法甲好,办法乙和办法丙都窝了工,从而说明事前做好统筹,抓住关键环节的重要性。 使用作比较这种说明方法,能更好地突出被说明对象的特征,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增强说明的效果。
02
作比较的作用:通过比较,使事物的特征更加鲜明。 鲜明突出的强调了……的……特点。
考点8、文段作用
类型:说明某段或某句的作用 对策:这种题目答题的角度有二: 结构、内容作用:引出下文、承上启下、总结全文/前文。有时在文章在开头,还起着引出说明对象/说明事理的作用。 结合说明方法谈。 通过……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
考点9: 补写相关语句
类型1、在空格处补写一句话,与下文语意相连贯。
类型4、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词句,并体会。 类型5:指代——“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 对策: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考点7、概括信息
类型:概括提炼相关信息 对策 :①提取要点,直接找到有关中心句。这种方法适合于中心明确、论述简洁鲜明的文章。 抽象说明,即自己组织语言对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揭示。这种方法适用于评价事理、剖析事理、阐明特性等各类文章。抽象说明的关键在于全面把握文章内容,抓住本质。 综合归纳:这种方法适用于比较复杂的内容。它要求首先明确有关的若干要点,然后再把几个要点归纳起来进行整合。
第12讲说明文阅读课件(幻灯片21张)
基础梳理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 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它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 本质及其规律性。说明文一般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 关系、功能,解释事物的原理、含义、特点、演变等。
【说明文考点及方法指点】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考点5
说明对象 说明顺序 说明方法 说明文的语言 文意理解
患心血管疾病的只占3%左右,而肠癌则从来没有检出过,专家们分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这与他们食用火麻油有很大的关系。火麻油味道清香,油而不腻,含有
油酸、不饱和脂肪酸、亚麻酸等多种营养成分,可以润燥滑肠、滋养补
虚、降低血压和胆固醇,防动脉硬化和冠心病。所以火麻油被誉为“长
寿油”。
⑤此外,尊老、敬老、爱老也是长寿的重要因素。长寿村的一个显
③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与人的寿命长短有关的四大因素:一是遗传; 二是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三是医疗卫生水平;四是生活方式与生活习 惯。巴马人长寿的原因,既有基因遗传因素,更重要的是盘阳河的水以 及特殊的食谱和“天然氧吧”。
④简而言之,巴马在空气、饮水和食物三方面具有其他地区无法比 拟的优势。由于森林覆盖率高、海拔高及磁场强等原因,使得这里的空 气十分清新宜人,富含负氧离子。负氧离子对人的健康非常有益,它不 仅能使空气清新,还可以灭菌、除尘、治病。当空气中负氧离子浓度很 高时,能抑制多种病菌的繁育,降低血压,消除疲劳,促进肌体的新陈 代谢,调节和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人们称负氧离子为“空气长寿素”。 巴马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在2000个至5000个之间,被称为 “天然氧吧”,长寿村空气中负氧离子高达每立方厘米30 000个;然而 在一般城市,这一数目是1000个至2000个左右。据测定,北京北海公园 每立方厘米的空气中含有负氧离子800多个,而在拥挤的王府井大街仅 200个左右。饮水方面,巴马的河水和泉水,属于天然弱碱性水。国际自 然医学会通过7年的研究表明,巴马水为珍稀的天然小分子团水,能够进 入细胞核和DNA,活化细胞酶组织,激产生命活力。长期饮用巴马水,具 有显著的增强体质、延缓衰老的作用。食物方面,在巴马的百岁寿星中,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说明文阅读+课件(共59张PPT)+
• ⑥笑虽然不用花钱买,不必向人借,却需要“投入”。 常和爱笑的人相处,置身其中 立马受到感染;注意搜集整理引人发笑的笑话、幽默等资料,品味其间自是忍俊不禁; 只要有时间,尽可能去欣赏喜剧、相声之类让人发笑的艺术,使自己多笑几声。
• ⑦朋友,今天你微笑了吗? (摘选自《大众科学》,有删改)
考点一 理解说明对象,概括说明特征
• (2)结合段落中说明对象特征的说明内容进行概括。 • (3)结合标点,尤其注意有分层作用的分号,归纳层意,并
进行综合概括。 • (4)对语段中的关键词句,摘要整合,并简明地表达。 • (5)对重要的信息筛选整合,也可从事物“定义”入手。
注意:①做此类题时要认真读题(要分清楚题目问的 是整篇文章还是某段或某几段); 要分清是事物说明文还是事理说明文 (因为事物说明 文只答到对象即可,而事理说明文有时还需要答到事理 )。
四、说明文常见的结构形式
• 说明文常见的结构形式:
• 1.总分式。 这种结构形式大致有三种情形:A.总分式;B.分总式;C.总分
总式。 • 总分式结构常见于逻辑顺序为说明顺序,从概括到具体或从整体到部分的说明文。
• 2.递进式。 各层之间的关系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的。
• 递进式结构多用于从现象到本质的事理说明文。
②说明对象和说明内容的区别:注意区别“说明对象
”与“说明内容”,前者概括,而后者较为具体,是具 体的内容。 如《中国石拱桥》的说明对象是“中国石 拱桥”,全文说明的内容是“中国石拱桥的特征——— 历史悠久、结构坚固、形式优美”。
2.请概括第②段对心脏病患者的测试过程,并指出所采用的说 明 顺序。
• (4 分)
• 例句: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 它们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还有的像 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 ———《看云识天气》
• ⑦朋友,今天你微笑了吗? (摘选自《大众科学》,有删改)
考点一 理解说明对象,概括说明特征
• (2)结合段落中说明对象特征的说明内容进行概括。 • (3)结合标点,尤其注意有分层作用的分号,归纳层意,并
进行综合概括。 • (4)对语段中的关键词句,摘要整合,并简明地表达。 • (5)对重要的信息筛选整合,也可从事物“定义”入手。
注意:①做此类题时要认真读题(要分清楚题目问的 是整篇文章还是某段或某几段); 要分清是事物说明文还是事理说明文 (因为事物说明 文只答到对象即可,而事理说明文有时还需要答到事理 )。
四、说明文常见的结构形式
• 说明文常见的结构形式:
• 1.总分式。 这种结构形式大致有三种情形:A.总分式;B.分总式;C.总分
总式。 • 总分式结构常见于逻辑顺序为说明顺序,从概括到具体或从整体到部分的说明文。
• 2.递进式。 各层之间的关系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的。
• 递进式结构多用于从现象到本质的事理说明文。
②说明对象和说明内容的区别:注意区别“说明对象
”与“说明内容”,前者概括,而后者较为具体,是具 体的内容。 如《中国石拱桥》的说明对象是“中国石 拱桥”,全文说明的内容是“中国石拱桥的特征——— 历史悠久、结构坚固、形式优美”。
2.请概括第②段对心脏病患者的测试过程,并指出所采用的说 明 顺序。
• (4 分)
• 例句: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 它们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还有的像 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 ———《看云识天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 银屏、锦屏、画屏……
5、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梁和 柱子以及门窗栏杆大多漆广漆。
6、人是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
➢方法 :注意语言标志
★ 举例子:例如、比如、据说…… ★ 列数字:数词(与年代区别) ★ 分类别:一类(种)……一类(种)…… ★ 作比较:也、相对于、较…… ★ 下定义:是、叫…… (判断句) ★ 打比方: 像、如、仿佛…… ★ 列图表:表格、插图……
5、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梁和 柱子以及门窗栏杆大多漆广漆。
6、人是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
1、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 是故宫最大的殿堂。
2、裂片中央有突起部分,有的尖锐如刺……
3、在建筑技术上,有好多创造,在起重吊装方面更有 意想不到的办法。如福建漳州的江东桥……
判断下面两段文字采用哪种说明顺序。
(一)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迷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 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6根高大的 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 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 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6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 空间顺序来自➢ 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龙卷风是底层大气中最强的小尺度涡旋系统, 具有奇特的外形和巨大的威力。它从雷雨云的底部 向地面垂下一个弯曲的云柱,上大下小,远远看去, 如同象鼻在空中游动。由于强烈的吸力和旋风, “象鼻”所到之处,地面上的沙石、碎片、尘土和 包括人在内的其他各种物件,都会被抛到半空,飞 舞飘移。在水面上则吸起高大的水柱,四周浪花飞 旋。几分钟后,一切有恢复了平静,留下的是一场 灾难:树拔车翻、墙断屋破、人畜伤亡。强龙卷风 的破坏力是非常大的。1925年3月18日美国出现一 个罕见的强龙卷风,行程360公里,沿途造成689人 死亡,1980人受伤。
下面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 9.6米,中部略窄,宽9米。……唐朝的张嘉贞说 它是“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这座桥的 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二)大 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 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 (三)大拱由二十八道拱圈拼成……(四)全桥 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唐朝 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云出月,长虹饮 涧”。
➢归纳方法:
1、看题目; 2、抓首括句和中心句。
中心句指的是一段中表述本段中心意思的句子,常 用概括和提示的方式进行表述。其位置大多在段首, 有的也在段尾。
➢理清说明顺序
1、时间顺序
2、空间顺序
3、逻辑顺序:按事物的内部联系来说明。
①从现象到本质;②从原因到结果;③从整体到部 分;④从概括到具体;⑤从主要到次要等。
(二)早在3000多年前,我国就有了文字。这些文字是 刻在乌龟壳和扁平的兽骨上的,所以叫做甲骨文。
正式的书籍,是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 起先,人们把文字写在竹片或木片上,这些木片或竹片 叫做简或牍。
春秋末年,还出现了写在绸子上面的书。这种书叫 做帛书。
判断下面两段文字采用哪种说明顺序。
(一)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迷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 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6根高大的 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 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 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6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
面的宝座。 空间顺序(表示方位和立足点变化的词语)
(二)早在3000多年前,我国就有了文字。这些文字是 刻在乌龟壳和扁平的兽骨上的,所以叫做甲骨文。
正式的书籍,是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 起先,人们把文字写在竹片或木片上,这些木片或竹片 叫做简或牍。
春秋末年,还出现了写在绸子上面的书。这种书叫 做帛书。
举例子 打比方 列图表
列数字 作比较 作诠释
分类别 下定义
1、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 是故宫最大的殿堂。
2、裂片中央有突起部分,有的尖锐如刺……
3、在建筑技术上,有好多创造,在起重吊装方面更有 意想不到的办法。如福建漳州的江东桥……
4、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 银屏、锦屏、画屏……
说明文 阅读专题
概念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 式,介绍客观事物,解说事理,给 人以知识的一种文体。
知识性、科学性。
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理清说明顺序; 辨别说明方法,分析其作用; 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 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龙卷风是底层大气中最强的小尺度涡旋系统, 具有奇特的外形和巨大的威力。它从雷雨云的底部 向地面垂下一个弯曲的云柱,上大下小,远远看去, 如同象鼻在空中游动。由于强烈的吸力和旋风, “象鼻”所到之处,地面上的沙石、碎片、尘土和 包括人在内的其他各种物件,都会被抛到半空,飞 舞飘移。在水面上则吸起高大的水柱,四周浪花飞 旋。几分钟后,一切有恢复了平静,留下的是一场 灾难:树拔车翻、墙断屋破、人畜伤亡。强龙卷风 的破坏力是非常大的。1925年3月18日美国出现一个 罕见的强龙卷风,行程360公里,沿途造成689人死 亡,1980人受伤。
判断下面两段文字采用哪种说明顺序。
(一)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迷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 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6根高大的 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 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 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6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
面的宝座。 空间顺序(表示方位和立足点变化的词语)
(二)早在3000多年前,我国就有了文字。这些文字是 刻在乌龟壳和扁平的兽骨上的,所以叫做甲骨文。
正式的书籍,是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 起先,人们把文字写在竹片或木片上,这些木片或竹片 叫做简或牍。
春秋末年,还出现了写在绸子上面的书。这种书叫
做帛书。
(表示时间的词语)
➢辨别说明方法
常见说明方法:
5、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梁和 柱子以及门窗栏杆大多漆广漆。
6、人是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
➢方法 :注意语言标志
★ 举例子:例如、比如、据说…… ★ 列数字:数词(与年代区别) ★ 分类别:一类(种)……一类(种)…… ★ 作比较:也、相对于、较…… ★ 下定义:是、叫…… (判断句) ★ 打比方: 像、如、仿佛…… ★ 列图表:表格、插图……
5、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梁和 柱子以及门窗栏杆大多漆广漆。
6、人是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
1、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 是故宫最大的殿堂。
2、裂片中央有突起部分,有的尖锐如刺……
3、在建筑技术上,有好多创造,在起重吊装方面更有 意想不到的办法。如福建漳州的江东桥……
判断下面两段文字采用哪种说明顺序。
(一)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迷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 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6根高大的 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 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 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6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 空间顺序来自➢ 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龙卷风是底层大气中最强的小尺度涡旋系统, 具有奇特的外形和巨大的威力。它从雷雨云的底部 向地面垂下一个弯曲的云柱,上大下小,远远看去, 如同象鼻在空中游动。由于强烈的吸力和旋风, “象鼻”所到之处,地面上的沙石、碎片、尘土和 包括人在内的其他各种物件,都会被抛到半空,飞 舞飘移。在水面上则吸起高大的水柱,四周浪花飞 旋。几分钟后,一切有恢复了平静,留下的是一场 灾难:树拔车翻、墙断屋破、人畜伤亡。强龙卷风 的破坏力是非常大的。1925年3月18日美国出现一 个罕见的强龙卷风,行程360公里,沿途造成689人 死亡,1980人受伤。
下面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 9.6米,中部略窄,宽9米。……唐朝的张嘉贞说 它是“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这座桥的 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二)大 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 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 (三)大拱由二十八道拱圈拼成……(四)全桥 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唐朝 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云出月,长虹饮 涧”。
➢归纳方法:
1、看题目; 2、抓首括句和中心句。
中心句指的是一段中表述本段中心意思的句子,常 用概括和提示的方式进行表述。其位置大多在段首, 有的也在段尾。
➢理清说明顺序
1、时间顺序
2、空间顺序
3、逻辑顺序:按事物的内部联系来说明。
①从现象到本质;②从原因到结果;③从整体到部 分;④从概括到具体;⑤从主要到次要等。
(二)早在3000多年前,我国就有了文字。这些文字是 刻在乌龟壳和扁平的兽骨上的,所以叫做甲骨文。
正式的书籍,是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 起先,人们把文字写在竹片或木片上,这些木片或竹片 叫做简或牍。
春秋末年,还出现了写在绸子上面的书。这种书叫 做帛书。
判断下面两段文字采用哪种说明顺序。
(一)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迷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 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6根高大的 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 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 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6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
面的宝座。 空间顺序(表示方位和立足点变化的词语)
(二)早在3000多年前,我国就有了文字。这些文字是 刻在乌龟壳和扁平的兽骨上的,所以叫做甲骨文。
正式的书籍,是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 起先,人们把文字写在竹片或木片上,这些木片或竹片 叫做简或牍。
春秋末年,还出现了写在绸子上面的书。这种书叫 做帛书。
举例子 打比方 列图表
列数字 作比较 作诠释
分类别 下定义
1、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 是故宫最大的殿堂。
2、裂片中央有突起部分,有的尖锐如刺……
3、在建筑技术上,有好多创造,在起重吊装方面更有 意想不到的办法。如福建漳州的江东桥……
4、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 银屏、锦屏、画屏……
说明文 阅读专题
概念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 式,介绍客观事物,解说事理,给 人以知识的一种文体。
知识性、科学性。
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理清说明顺序; 辨别说明方法,分析其作用; 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 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龙卷风是底层大气中最强的小尺度涡旋系统, 具有奇特的外形和巨大的威力。它从雷雨云的底部 向地面垂下一个弯曲的云柱,上大下小,远远看去, 如同象鼻在空中游动。由于强烈的吸力和旋风, “象鼻”所到之处,地面上的沙石、碎片、尘土和 包括人在内的其他各种物件,都会被抛到半空,飞 舞飘移。在水面上则吸起高大的水柱,四周浪花飞 旋。几分钟后,一切有恢复了平静,留下的是一场 灾难:树拔车翻、墙断屋破、人畜伤亡。强龙卷风 的破坏力是非常大的。1925年3月18日美国出现一个 罕见的强龙卷风,行程360公里,沿途造成689人死 亡,1980人受伤。
判断下面两段文字采用哪种说明顺序。
(一)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迷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 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6根高大的 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 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 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6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
面的宝座。 空间顺序(表示方位和立足点变化的词语)
(二)早在3000多年前,我国就有了文字。这些文字是 刻在乌龟壳和扁平的兽骨上的,所以叫做甲骨文。
正式的书籍,是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 起先,人们把文字写在竹片或木片上,这些木片或竹片 叫做简或牍。
春秋末年,还出现了写在绸子上面的书。这种书叫
做帛书。
(表示时间的词语)
➢辨别说明方法
常见说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