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峡记承天寺夜游与朱元思书初三总复习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峡》复习资料
郦道元
自(在)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完全没有)阙(通“缺”,缺口)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如果不是)亭午(正午)夜分(半夜)不见曦(太阳)月。
至于夏水襄(漫上)陵,沿(顺流而下)溯(逆流而上)阻绝(断)。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飞奔的马)御风不以疾(没有这么快)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急流)绿潭,回清(回旋的清波)倒影。
绝谳(极高的山峰)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飞速地往下冲荡)其间。
清荣峻茂【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盛】,良(甚,很)多趣味。
每至晴初(天刚放晴)霜旦(下霜的早晨),林寒涧肃(肃杀,凄凉),常有高猿长啸,属引【接连不断。
属,连接。
引,延长。
】凄异,空谷传响(回声),哀转(声音悲凉婉转)久绝(消失,停止)。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翻译:
在七百里三峡当中,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一点也没有中断的地方。
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
如果不是在正午,就看不到太阳,不是在半夜,就看不到月亮。
到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航道都被阻断,不能通航。
倘若碰到皇上的命令要急速传达,有时候清早(坐船)从白帝城出发,傍晚便可到达江陵,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
在春、冬两个季节,白色的急流中有回旋的清波,绿色的潭水中有倒映着的各种景物。
极高的山峰上多生长着奇形怪状的柏树,悬泉瀑布在山峰之间飞速冲荡。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有很多趣味。
(在秋天)每到天刚放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之中一片清寒肃杀。
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啼叫,声音连续不断,凄惨悲凉,空旷的山谷里传来猿啼的回声,悲凉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
所以渔民们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课文选自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的《水经注》,为《水经江水》中不仅训释名物和词句更三、整体把握
课文选自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的《水经注》,为《水经·江水》中“又东过巫县南,盐水从县东南流注之”一句的部分注释。
郦道元注释《水经》,不仅训释名物和词句,更注重对原书的补充扩展,或征引古代典籍,或参以亲身探访经历,或采用一些相关的逸闻、神话、传说、歌谣,大大充实了原著的内容,甚至可以说自成巨著。
其文笔精妙,更能以精练生动的语言描绘
山水景物,使得注文本身有的竟能独立成为一篇绝妙的散文,有很高的艺术性。
唐代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晚明的山水小品文,都受到他的影响。
当时南北分裂,郦道元身在北方,实际并未踏足三峡地区,《三峡》一文是他在前人记述(主要是袁山松的《宜都记》和盛弘之的《荆州记》)基础上整理加工而成的。
文章先写概貌,再做分述,布局自然,思路清晰,以凝练生动的笔鑾,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隘拔、清幽秀丽的景色。
文章第1段,总体描绘三峡的形势,是为概貌性摧写,三峡绵延七百里:两岸都是连绵不绝的高山,只有起伏,没有中断之处。
这是写其广夏、层层叠叠的悬崖峭壁:把天空和日光都遮挡住了;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时分,难得看到日月。
这是写其高度。
这就写出三峡峡长山高的雄伟气象,为下文具体景的描绘提供了大背景。
接下来三段,是具体描绘,抓位季节特点,分别写击夏天、冬春之时和秋天各个不同季节的自然景象。
夏天景象,特点是雄伟峻急,所以连接上文,先行措绘。
夏天发大水时,江水满溢漫上山陵,上行和下行的航道都被阻断,不航,体现出水势极大,流猛且急。
但要是碰到皇帝有命令必须急速传达下去,那就不得不冒险航行了。
下行的船只因水流迅猛加快了航速,早晨从白帝城出发,甚至傍晚就能到达江陵。
可谓日行千里,衬托出江流之急。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以乘奔马、御凤飞行作比,更表现出江水一泻千里的气势。
春冬之景象相似,故合起来写。
此时凤景与夏天迥异。
“素翯绿潭,回清倒影”,江水仍然湍急流动,但飞溅着白色浪花,气势已然不同;潭深水碧,倒映着各种景物,又多了份沉静和优美。
从江上看向两岸:“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瀲其间”,高峻的山峰上,生长着一些怪柏,悬泉、瀑布飞泻而下,在其间迅疾冲荡着;“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水清,树茂,山高,草盛,趣味良多。
这是作者对春冬景象的综合描述和赞美。
我们读来,也感觉和缓从容,宛如欣赏一輻优美、雅致的山水画,毫无夏季的惊心动魄之感。
而秋天又是另一番情调。
每当初晴之日,或者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润都呈现一派杀景象;高山上猿猴凄凉的长啸声,从空旷的山谷中传来,接连不断,哀伤悠长,久久不绝。
最后写渔人歌谣,间接表达了景物带给人们的感伤情绪,更突出了秋天的凄凉冷落课文寥寥一百五十余字,景物描写多做点染勾勒,不事精雕细刻,重在突出三峡不同季节的不同气象,给人迥乎不同的阅读感受。
夏天的动人心魄、春冬的沉静优美、秋天的肃杀凄清,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课文写景,极善突出景物特点,既有整体概貌,又有四时特征,景物鲜明,历历如绘,主要得益于语言的精确凝练。
如“隐天蔽日”的“隐”“蔽”,写出群山连绵,高峰入云,遮天蔽日的情形;用“素”形容湍急的水流,符合春天江水的特点;用“绿”形容潭水,既写出潭水之深,又写出潭水之静;写高山用“绝蠓”·写出山之陡峭;“林寒润肃”四字,营造出秋天的肃杀氛
围;用“哀转久绝”写空谷传来的猿鸣,符合生活的实际,又撼人心魄。
《记承天寺夜游》复习资料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门),欣然起行。
念(考虑,想到)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共同,一起)步于中庭(院子里)。
庭下如积水空明(形容水的澄澈),水中藻、荇交横(交错纵横),盖(大概是)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只是)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罢了)。
译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解开衣服,正打算睡觉,这时月光照进门里,(十分美好,动人游兴),(于是)我高兴地起来走到户外。
想到没有人与我共同游乐的人,于是来到承天寺找张怀民。
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庭院中的月光如积水般清明澄澈,仿佛有藻、荇交错其中,大概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吧。
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三、整体把握
宋神宗元丰六年(1080),苏轼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被贬为黄州记团练副使,有职无权—过了几年闲居生活,《记承天寺夜游》这篇平淡自然的小品文,就写于作者被贬黄州的第四年。
文章仅84字,却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
文章篇幅短小,却融叙事、写景、议论于一炉,环环相扣。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时值秋末冬初,寒意将浓,百无聊赖,正“解衣欲睡”之时,月色悄然入户,于是作者“欣然起行”。
“欣然”写其兴奋喜悦之情,又似心有无奈:既然无法入睡,不如去欣赏这美妙月色吧!既已“起行”,又要寻同游者,“念无与为乐者”,“念”由“行”而起,“行”因“念”而延宕,文章也显得摇曳起伏。
作者也许在想:究竟与谁一起赏月,才不致辜负如此良夜?在这贬居的寂寞中,谁又能与我共同赏月呢?“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念”已定,似无迟疑,径直到承天寺找张怀民,下笔十分轻淡,实则意味深长。
又为下文张本。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相同遭际,相似处境,想来也也是一样无眠,于是一起到院中散步赏月。
以上为叙事部分,自然写来,虽短短三句,却起伏跌宕,月光下的漫步,该是如何一种蕴含微妙。
接下来写景。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月光洒满庭院,积水充满庭院,清澈透明,竹柏的影子,映于地上,如水藻、荇菜纵横交错。
“积水空明”写月光的空灵清澈,“藻、荇交横”写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
庭中景物,浑然一体,不知月光化为积水,还是积水反射月光了。
作者仅用18,就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这空灵的境界,也许正是作者彼时心境的写照。
个字
最后是议论抒怀。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月夜常有。
竹柏投影也是寻常景异,正是审美的普遍心理。
寥寥数语,意味隽永: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难言的感情尽在其中。
《与朱元思书》复习资料
一、译文
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
(我乘着小船)随着江流漂荡,时而向东,时而向西。
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的水路上),奇山异水,独一无二。
水都是青白色,千丈之深的地方也能一望到底,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子也能看得清清楚楚。
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汹涌的大浪就像奔腾的骏马。
夹着江水的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苍翠的树,透出一派寒意。
(重重叠叠的)山峦各仗着自己的地势争相向上,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由此而形成无数的山峰。
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儿互相和鸣,叫声嘤嘤,和谐动听。
蝉长久不断地鸣
着,猿持续地啼叫着。
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攀高的人就平息了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那些忙于俗事政务的人也会流连忘返。
横斜的树枝在上面交错遮蔽,挡住了天空,虽在白昼,林间仍显昏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还能见到阳光。
三、整体把握
这篇文章出自作者写给友人朱元思的一封书信,最早见于初唐人编的《艺文类聚》,这本书在选辑作品时,往往是根据不同专题的要求进行摘录。
因此,现在我们读到的《与朱元思书》,一般认为并非吴均与朱元思信的全文,而仅是作者描绘富阳至桐庐一百多里富春江上雄奇秀丽景致的一段。
但这段由清词丽句构成的写景文字,却成为一篇独立的小品文,传诵至今。
全文以写景写为主,兼有抒情。
共分三段,第1 段总起,后两段分写水、山。
第1 段,总说自富阳到桐庐间的山水之美,点出其特征——“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文章一开头,先勾画整体风貌——“风烟俱尽,天山共色”,没有一丝风儿,烟气也已消散殆尽,晴空,天与山同色。
天与山自然不是一个颜色,这里写的是空气明净所造成的一种清澈透明、浑然一体的感觉。
此时乘船“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又是多么舒畅、惬意的事情啊!环境美好;怡情悦目,人的心情轻松闲适的。
开头四句,寥寥几笔,就点出环境氛围、人物心情、观景位置(舟行水上)等要点。
最后,以作者对这一百多里山水的总体印象收束:“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第 2 段,写“异水”,即富春江水之美。
由于是行舟观景,作者便先从近处的水写起。
在他的笔下,不仅空气是明净的,江水也是明净的:“水皆缥碧”,而且“千丈见底”。
缥碧,即青白色,是一种发亮的青色,水面泛着亮光,说明水是清澈透明的——浑浊自然无光。
不仅如此,“游鱼细石,直视无碍”,连倏忽往来的游鱼、细小的石块,都能看得清清楚楚,这就进一步证明江水的清澈。
以上是俯视,接下来当是平视,写水的动态。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湍急的江水超过离弦之箭,汹涌的浪又中飞驰的骏马,就把江水急速奔涌的状态表现了出来。
这一段文字,有静态描写,又有动态描写,而静中又有动(游鱼);水之清,水之深,水这变换,都描写得很有特色,突出了一个“异”字。
第 3 段,写“奇山”,包括富春江两岸的高山、泉水、草木、鸟兽,以及人在此景物中的感受。
作者的立足点仍在江中船上,这段景物当是仰视远视所见,山景显得高而奇。
首先写山本身。
两岸的高山“皆生寒树”,山高林密,令人见而心生寒凉之意。
而山也很奇特,“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一座座山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往上走,往高处远处伸展,仿
佛要脱离人间,直上天空,结果“千百成峰”,呈现出千姿百态的奇景。
山本来是静止的,这里却有了动感;山一无生命,却像有着无穷的争胜之心。
这又为下文作者的感叹埋下了伏笔。
接下来写山上的景物。
泉水冲击在山岩上,“泠泠作响”;美丽的鸟儿相互应和着,嘤嘤鸣叫,和谐动听。
蝉是“千转不穷”,猿是“百叫无绝”。
古诗文中,蝉是寒蝉,往往叫声凄切;猿声啼啸,叫声凄异,“哀转久绝”;但这二者在吴均耳中却是动听的天籁。
这真是一派万物欣荣、欢快自得的气象。
美丽的自然风景,往往有净化心灵的作用,所以“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陶醉在这样的美景中,追名逐利的人也许会停息物欲之心,俗务缠身的人也会“窥谷忘反”。
这两句由景而生感叹,符合我们见到美景时的自然反应,反衬出景物之怡人。
当然或许有自述心志的味道,表现出归隐林泉、享受美景的愿望;也有可能是在劝说朱元思,不妨放下繁杂公务,一同来欣赏这美景。
最后一句,景物色调又发生变化,由动返静。
由明亮活跃转为晦暗沉寂:枝密林茂,幽暗不见天日。
这里实际是写光影的变化,显示富春江景物之多变,又是一个奇景。
当然,众语脉上看,作者抒发理性思考,似乎文章该戛然而止;后边加了这么一句,稍显突兀。
有学者以为这表明作者“一如既往沉醉在美好多变的自然景色中”,而这样的结尾,“使结束感和持续构成一种张力,是这最后几句的妙处”。
当然还有一个可能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并非文章全貌,后边或许还有文字,只是《艺文类聚》摘录至此,所以后边的文字也就未能流传下来。
总之,作者通过这一篇富有诗意的文字,把富春江上的动静景物、多样声响、变幻光影巧妙地结合起来,为我们绘出一幅充满生机活力的富春江山水图。
作为景物欣赏者和自然之美的传递者,作者将身影隐于景物中,不动声色地引导读者俯观远察,用自己高雅的审美情趣悄悄地感染了读者。
《三峡》作业卷
一、解词。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 )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 )亭午( )夜分( )不见曦( )月。
至于夏水襄( )陵,沿( )溯( )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 )御风不以疾( )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 )绿潭,回清()倒影。
绝谳(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 )其间。
清荣峻茂(),良( )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 ),林寒涧肃(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
()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二、翻译。
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1、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4、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6、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7、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三、选择题。
1、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一千二百里长的三峡两岸,高山对峙,怪石嶙峋,峭壁重叠,群山延绵不断。
B.夏天的三峡有许多险滩,过往的船只不论是顺行还是逆行,其航道大都被阻隔断绝。
C.每逢到了春冬之季,三峡江水变得缓慢安详,清翠群山静静倒映在碧绿清澈的潭面上。
D.在雨后初晴或秋霜初降的早晨,三峡的山林水涧又展现出清凉热闹的另外一番景象。
2、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结构严谨,布局巧妙。
采用先总后分的方法,先总写三峡总体形势,后分写三峡四季不同景色,层次分明。
写出了三峡的奔放美、清悠美、凄婉美。
B.作者融情入景,最后以忧伤的渔歌作结,表现了山水虽佳,世上犹有贫穷的思想感情。
C.作者写三峡夏水抓住清幽秀丽、风平浪静的特点,写春冬水抓住江水盛大、水流湍急的特点。
D.“飞漱其间”的“飞”字形象地写出了瀑布从天而降,落下深谷的气势。
3、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从侧面烘托了夏天的水涨流急,也突出了三峡夹江对峙、狭窄险要的特点。
B.作者通过对三峡形势和四季景色的描绘,显示了祖国河山的雄伟秀丽,表现了他热爱祖国河山的深厚感情。
C.文章结尾引用渔者歌谣,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从侧面展现了三峡秋天在猿声中越发显得凄凉和悲哀,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凉的气氛,更增强了表现力,使文章更具诗情画意。
D.作者采用侧面描写突出山高,突出了山高岭连的特点。
《记承天寺夜游》作业卷
一、词语解释。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二、句子翻译。
1、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译:。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译:。
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
三、选择题。
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以寥寥数语,描绘了月夜小景,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语言凝练而又意味深长。
B.文章第一、二句叙事,交代了夜游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叙述自然流畅。
C.文章第二、三句中的“遂”“亦”二字流露出作者与张怀民相知的喜悦。
D.作者描绘庭中景物极富特色:写月突出其明,写影突出其形,写水突出其清。
2、对“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哪里都有月夜、竹柏,只是缺少我们两个这样的赏月的“闲人”罢了。
B.表现了作者为大自然的美景所陶醉,而产生了异常欣喜的心情。
C.表现了作者在政治上受排挤,心情苦闷,只好去大自然中寻找快乐和解脱。
D.表现了作者超然物外、旷达乐观的生活态度。
3、对下列语句理解有误的是()
A.“欣然起行”中的“欣然”一词,把作者喜悦兴奋之情状跃然纸上。
B.全文没有一处直接写友情,但“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等字里行间看出来两人志趣相投,关系亲密,命运相同。
C.本文表现了作者旷达的胸襟和积极乐观的情怀。
D.文中的“闲人”既指有闲情雅趣的人,也指同被贬官、闲极无聊、无所事事的作者和张怀民。
4、下面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以写景为主,突出月夜的清幽,月光的澄清和赏月人的悠闲。
B.“相与步于中庭”既表达了两人情投意合,又暗含自己知音甚少的感慨。
C.“念”是由“行”而来,写出自己由欣喜而转入孤独的微妙心理变化。
D.“何夜无月”与前文“月色入户”呼应,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才是情趣高雅的赏月人。
5、下面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月色入户”既点明了起行的原因,又暗示自己贬居的孤独。
B.本文既表达了作者被贬后的抑郁苦闷,又表达了他旷达乐观的心态。
C.文章综合运用了叙事、写景、抒情的表达方式。
D.本文叙事部分,按“寻友”、“起行”、“赏月”的过程写。
《与朱元思书》作业卷
一、解释加横线字:
二、句子翻译: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2、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5、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三、选择题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采用总分结构,首段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八字总领全篇,二、三两段分承“异水”和“奇山”两方面,围绕“独绝”二字展开生发和描摹,脉络分明。
B、“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通过视觉描写,动静结合,正侧面相结合,运用比喻、夸张、对偶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水的清澈、湍急、凶猛。
C、文章叙述了作者乘船自富阳至桐庐所见,描绘了这一段的山光水色,抒发了作者沉湎山水
却又舍不得功名利禄的复杂心情。
D、《三峡》和《与朱元思书》两文都写到了猿鸣,《与朱元思书》通过了猿鸣表现了环境的勃勃生机;《三峡》则通过猿鸣烘托环境的凄凉,渲染三峡秋天的萧瑟气氛。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涉及()
A、文章写“水”先抓住其“缥碧”是特点,写出了其晶莹清澈的动态美;写山“千百成峰”把山峰的高峻险要描绘得形象逼真,把静止的山峰写活了。
B、文章以写景句“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结尾,一是起了反复渲染的作用,写树木遮空、昼夜不分,给富春江山水增加奇异色彩;二是使结构更加严谨完美,与文章开头相呼应。
C、本文语言优美,文章基本上遵循骈文的要求,主要采用四字句和六字句,并于文章后半部分大量运用排比,句式整齐,音韵和谐,节奏感极强。
D、该文重在写景,直接抒情言志的语言很少。
但可从作者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是发出“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的感慨中,看出其爱慕美好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用“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写山,这样写好在化静为动,使静止的景物富有动感,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两岸山势的陡峭与壮美,给人以身临其静之感。
B、写景顺序上先“山”后“水”,由近及远;详写动态略写静态。
这样既突出景物主要特征,又显得详略适宜,轻重有度。
C、本文描绘得画面唯美。
作者抓住此山此水的特征,把动与静,声与色,光与影巧妙结合,为读者描绘出一幅充满生活里的山水图,让读者充分享受到了富春江两岸的“山川之美”。
D、同是借景抒情,《与朱元思书》表现出作者热爱自然,鄙弃名利、避世退隐的思想,《小石潭记》抒发作者悲凉凄怆的心情。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文紧扣“奇山异水”这一特点,善于把握景物在空间位置、形态动静、音响色彩等差异,运用多种艺术手法,从多种角度、极有层次地进行描写,描绘了一幅充满生命力的大自然的图图。
B、“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通过俯视和拟人化手法,以动写静,不仅写出了山的形貌,而且赋予其生命活力,使人感觉到大自然那种强烈的生命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