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广东省创新杯说课大赛德育类一等奖作品:《冲突,让青春失色》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心理健康课程教案第十六讲《冲突,让青春失色》

心理健康课程教案第十六讲《冲突,让青春失色》

心理健康课程教案第十六讲《冲突,让青春失色》教学计划授课日期:______ 授课节次:______ 授课班级:______课题:《冲突,让青春失色》知识目标:了解校园暴力的内涵、种类及成因,正确辨别校园暴力和各种不良诱惑,知道其对健康生活的消极影响。

教学目的:技能目标:学会正确处理发生在身边的校园暴力事件,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学会明辨是非,培养处理同学关系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同情心和感知他人痛苦的能力,学会调整自己的不良情绪,自觉抵制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

教学重点:正确认识和看待校园暴力。

教学难点:正确处理校园暴力的方法。

教学准备:教参、教案、教材教学方法:谈话法、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教学过程:Ⅰ、课堂组织(2分钟)清点班级人数、填写教学日志。

Ⅱ、复旧课,导入新课(3分钟)口号:健康人生进取人生快乐人生。

欢迎走入心理健康课堂!Ⅲ、讲授新课(35分钟)1.校园暴力校园暴力是指发生在学校校园,由老师、同学和校外人员针对学生身体和精神实施的,达到某种严重程度的侵害行为。

校园暴力包括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暴行以及对学校的破坏行为。

暴力行为不仅指肢体行为所造成的伤害,也包括了其他内容:语言伤害、被强迫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故意陷害等。

2.校园暴力的种类校园暴力有以下几类:1)索要钱物,不给就拳脚相加,威逼利诱。

2)以大欺小,以众欺寡。

3)为了一点小事大打出手,伤害他人身体。

4)同学间因“义气”之争,以暴力手段争长论短。

5)不堪长期受辱,以暴制暴。

6)不满老师的教育,对老师使用暴力。

3.导致校园暴力的因素导致校园暴力的因素包括家庭原因、社会原因和个体心理原因。

不良的家庭环境往往成为一种暴力的启蒙;家庭缺乏关爱,形成孩子“攻击性人格”;失职家长助长校园暴力。

社会急剧变迁,道德观念、生活惯、思考模式、行为准则等都产生极大的改变,使犯罪率增加。

心理上的狭隘、自私、唯我独尊、好占上风是青少年暴力犯罪的重要内部原因。

4.如何避免自己成为施暴者或受害者同学们可以采取以下防范措施:1)请家长过滤电视节目。

广东省创新杯说课大赛德育类一等奖作品:《每一次当“爱”在靠近》现场说课稿

广东省创新杯说课大赛德育类一等奖作品:《每一次当“爱”在靠近》现场说课稿

《每一次当爱在靠近——情爱观辅导》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每一次当爱在靠近》。

新大纲说得好:“职业教学应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性,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心理课教学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自我体验,富有创造性的过程。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策略,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等5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分析(教材内容、地位与编排)本课主要依据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国中职学校通用教材《心理健康》第三章第二课。

根据教材整体安排,本单元以学生情爱观辅导为主要侧重点。

情爱观是学生心智成长和成熟的重要方面之一,也是中职心理健康教育课青春期主题的主要内容之一。

在本课之前,已对学生开展过异性交往和性生理专题辅导,本课是在上述专题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深化和提炼,是青春期主题的实质性辅导。

作为青春期系列主题中的专题内容,本课安排一课时进行活动辅导。

二、说学情分析影响教学设计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对学情的分析。

我所执教的是高一级服装设计班。

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强,但文化课基础较差,没有良好的习惯;他们个性活泼、有较强的表现欲,短期竞争意识比较强,比较愿意接受动态的知识,但归纳概括能力较弱;他们思想单纯幼稚,普遍缺少对人生、对社会的独立思考。

基于以上分析,我制定如下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促使学生了解“爱情”的正确涵义。

(二)能力目标:帮助学生体验“校园爱情”的利与弊,自我审视“爱”的素质。

(三)情感目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理智的性爱观。

(四)教学重点、难点: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我把帮助学生体验“校园爱情”的利与弊,自我审视“爱”的素质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理智的性爱观、并能应用到日常交往中作为难点。

三、说教学策略(一)教学策略:针对本班学生的特点我采取了以下策略:教师多创造机会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注重趣味教学,使学生乐学、爱学;让学生多表达自己意见和展示成果。

广东省创新杯说课大赛德育类一等奖作品:《努力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教学设计

广东省创新杯说课大赛德育类一等奖作品:《努力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教学设计

《努力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教学设计广州市增城区东方职业技术学校周凤燕一、背景记载1.教材:《职业道德与法律》高等教育出版社2.课题:第三单元第六课《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第一框《努力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3.授课时间:一节课(45分钟)4.授课班级:15旅游班5、授课类型:新授课二、课型名称及含义本课采用的是活动探究型。

活动探究型是在教师的组织、启发、引导下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为基本形式,让学生从教师提供的情境或案例中发现问题,进而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并生成情感的一种课堂教学课型。

三、教材内容分析1.教材的内容与地位《努力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是职中一年级《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三单元第六课《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中的第一框。

本框先从学生身边熟知的违规违纪事件说起,着力对学生进行纪律与法律教育,有很强的针对性,有助提高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礼仪与道德的相关内容,而这一课是道德与法律相衔接,从道德转变到法律的一个承上启下的内容,承上道德学习、启下法制教育。

2.教学内容的处理本教材充分体现了中职德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所以,本次课对教材的内容和结构没有做过多的调整,只是在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的前提下,结合学生实际进行学习活动设计,在个案分析与教材讲解的基础上,通过引导学生关注自身生活经历与社会热点事件,帮助学生增强遵纪守法意识并能在现实生活中运用纪律、法律等解决实际问题。

四、学情分析1.学生专业分析据学校就业部门的统计,旅游专业的学生60%左右会到旅行社工作,从事导游等工作,而对于旅游行业来说,只有遵守行业规则,不断提升业务能力才能立足、强大。

由于学生对自我约束能力较差,日常行为较懒散,遵纪守法的自觉性有待加强的旅游专业班的学生进行遵纪守法的教育十分必要。

2.知识基础学生在第一学期已经学过《旅游法律法规》,熟悉与旅游相关的法律基础知识。

3.学习态度与方式该班大部分学习态度认真,但相对被动,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明确的指引、激励和调动,一旦课堂气氛上来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就很高。

2015年广东省创新杯说课大赛德育类一等奖作品:职业礼仪塑形象教学设计

2015年广东省创新杯说课大赛德育类一等奖作品:职业礼仪塑形象教学设计

《职业礼仪塑形象》教学设计【教材分析】1.使用教材:《职业道德与法律》(张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教学内容分析:《职业礼仪塑形象》是第一单元第二课《展示自己的职业风采》的第一个课时。

它主要围绕着职业礼仪的基本要求、道德意义和现实作用而展开。

从教学地位来看,本节课既是对第一课内容的拓展和深化,也为后面道德、职业道德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这一框题的内容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但要怎样才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职业礼仪的作用,重视职业礼仪知识的学习呢?我主要结合了学生的专业实际,以活动为载体,通过创设多种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体验、积极思考、自主探索,让学生在懂得职业礼仪的道德意义的同时,加深学生对学前教育行业职业礼仪作用的理解,从而提高遵守职业礼仪的自觉性。

【学情分析】本课授课的班级是学前教育专业14级的学生。

我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每学期都要到幼儿园见习或实习,因此,加强学生的职业礼仪教育,提高学生的职业礼仪素养格外重要。

14学前的大部分学生活泼开朗,学习态度认真,思维活跃,表现力比较强。

因此,在教学中我通过情境体验、角色扮演、合作探究等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感知和体验。

同时也期望通过活动,学生能够知行统一,在实习活动中展示良好的职业礼仪。

【教学目标】认知目标:①学生能解释职业礼仪的含义;②学生能列举职业礼仪的基本要求以及幼师职业礼仪的要求;③学生能结合案例解释职业礼仪的道德意义;④学生能结合情景案例解释遵守职业礼仪的作用。

情感态度观念目标:学生能认同遵守职业礼仪的作用,感悟职业礼仪的重要性。

行为表现目标:在日常生活中,学生能付诸行动努力改善自身的礼仪行为,自觉遵守职业礼仪。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遵守职业礼仪的作用教学难点:职业礼仪的道德意义【教学构思】教学理念:1.贴近专业。

本节课的活动准备及课中一系列的活动都主要针对学生的专业实际进行设计和组织,体现了德育教学与专业相结合的理念。

广东省创新杯说课大赛德育类一等奖作品:道德是人生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教学设计方案

广东省创新杯说课大赛德育类一等奖作品:道德是人生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教学设计方案

《道德是人生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
教学设计方案
课程名称 《职业道德与法律》 授课类型 授新课 课题名称 道德是人生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 授课课时
2学时 授课班级
会计132班
授课时间
2014. 4
一、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张伟旋主编《职业道德与法律》第2单元的第3课,此前学生已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礼仪知识,本课内容上由 “礼仪”上升到了“道德”的高度。

让学生明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的基本内容,理解为什么要加强个人道德修养,为第二单元后面内容的深入奠定了知识和情感基础。

二、学情分析
知识上
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礼仪知识,已认识到礼仪对个人和集体的重要性,但对道德的认识较为模糊,道德的内容和意义也尚不明确。

能力上
高一学生有一定的分析理解和归纳能力,但心智不够成熟涉世未深的他们尚不能辩证的看待和思考问题,较偏激和盲从。

与此同时,中职生学习习惯差,缺乏主动思考的积极性,注意力容易分散,学习毅力较差。

因此必须不停变换教学素材
和方式才能保持学习的激情。

性格上
青少年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正义感,对负面信息有较高的关注度,虽容易盲从,但也容易被引导。

会计班学生以女生为主,性格都较为内敛羞怯,必须采用特别的激励方式才能调动其积极性。

实践上
在各种社会群体中,学生最为单纯和善良,在生活中也有很好的实践基本的道德行为,对于良好的道德有一定的认可度,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教学打
下了情感基础。

广东省“创新杯”计算机类教师说课大赛一等奖作品:《神奇的Vlookup函数》教学设计

广东省“创新杯”计算机类教师说课大赛一等奖作品:《神奇的Vlookup函数》教学设计

神奇VLOOKUP函数教学设计方案六、教法与学法教法:任务驱动、示范教学。

学法: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七、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媒体准备:多媒体机房、Office应用软件、多媒体极域电子教室软件等。

课前准备:制作微课,上传至知识视图;制作动画,准备闯关的练习素材、头脑风暴、vlookup理论测试,问卷调查等上传至云班课;制作上课PPT 。

八、教学过程(课前——课中——课后)一、课前求探索20分钟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云班课发布闯关游戏的第1关。

第1关任务:完成员工信息查询。

游戏规则:共4关,完成第1关后才能进入第2关,以此类推,每一关限时为15分钟。

2.云班课发布第一次闯关锦囊(微课的链接),任务素材,设置第1关课前调查和第1关任务作业提交的活动。

小提示:闯关锦囊可以通过云班课分布的链接在知识视图看微课。

1.看游戏规则,看第1关任务。

2.下载第1关素材,完成第1关任务。

3.玩闯关游戏,发现没法过关,通过知识视图看微课中对应节点通关。

闯关游戏界面第1关微课课前通知第1关课前调查●1:查询函数是()●2:VLOOKUP函数的第二个参数Table_array是()3.通过云班课查看学生闯关情况(第1关课前调查1,第1关课前调查2,第1关任务作业提交)。

4.根据闯关情况和异质同组原则给学生分组。

4.完成第1关课前调查1、调查2,第1关任务作业提交。

5.查看分组名单设计意图1.课前通过游戏形式,任务驱动,让初识VLOOKUP函数的使用。

2.让学生在玩游戏过程中,遇到问题,主动找锦囊,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勇于挑战精神。

3.根据调查、提交课前完成任务作业、根据异质同组原则给学生分组。

二、课中求新知1、解(解新知——突出教学重点)25分钟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情景导入。

播放动画《神奇的VLOOKUP 函数》,用师姐小美面试时遇到问题,引出本节课教学内容——神奇的VLOOKUP函数。

1.观看视频,进入情景学习。

广东省创新杯说课大赛德育类一等奖作品:《天生我材必有用》教学设计方案

广东省创新杯说课大赛德育类一等奖作品:《天生我材必有用》教学设计方案

《天生我材必有用》教学设计一、教学情况1.授课班级的年级:三年级2.授课专业:社区公共事务管理3.学生数:32人4.授课时间:一节课(45分钟)二、授课使用的教材《心理健康》高等教育出版社三、教学内容《天生我材必有用》是职三《心理健康》第二单元“认识自我”中第五课的内容,本节课内容主要有三项:(1)认识自我和悦纳自我的重要性;(2)认识自我和悦纳自我的方法;(3)完善自我的方法。

依据本校社区公共事务管理专业的现状特点:新生专业,社会普遍认同度低,学生对从业缺乏信心和方向,因此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不仅旨在帮助学生建立一个恰当、客观、全面的自我评价标准,学会如何客观认识自我,尤其是学会悦纳自己,还应结合学生职业发展,让学生能自我激励、自我改进、自我完善,继而建立对专业的信心。

这不但对中职生在临近毕业阶段的心理健康系统建立具有重要的作用,还能为中职生就业准备有铺垫和导向作用。

四、教学目的及要求1.认知目标能辨别主观自我与客观自我;结合案例,说出认识自我和悦纳自我的方法。

2.情感态度目标体会到认识自我和悦纳自我的重要性,消除不必要的“体貌烦恼”,相信自身有很大的潜力有待于挖掘,从而对从事本专业充满信心。

3.运用目标能运用认识自我、悦纳自我的方法,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扬长避短,尝试有计划地完善自我。

五、授课类型本课采用的是活动探究型。

活动探究型是在教师的组织、启发、引导下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为基本形式,让学生从教师提供的案例或情境中发现问题,进而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并生成情感的一种课堂教学课型。

六、学情分析本班学生为应届毕业生,为了真实及时了解本班学生的学情,本课前结合问卷调查法(附1)和观察法的方式对学情的进行了调查评估。

调查结果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1.个人方面。

作为中职生,处于自我同一性的时期,虽然会关注自我的确认和自我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但没有真正形成对自我的正确和全面的认识,自我满意度较低,缺乏自信,严重者甚至因此影响个人正常生活。

广东省创新杯说课大赛德育类一等奖作品知荣辱,有道德教学设计方案

广东省创新杯说课大赛德育类一等奖作品知荣辱,有道德教学设计方案

广东省创新杯说课大赛德育类一等奖作品知荣辱,有道德教学设计方案2014年广州市中职德育教研会学术年会参评作品“践行社会公德,我是一名合格的公民”活动教学设计南沙区岭东职业技术学校赖倩瑜课型:活动体验课型一、活动主题:(一)活动主题名称:践行社会公德,我是一名合格的公民(二)活动主题内容:高等教育出版社《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二单元知荣辱,有道德第三课道德是人生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第一框恪守道德规范加强道德修养——和谐社会里的社会公德 (三)活动对象分析:本次活动参与的班级是13平面设计班,本专业是我校计算机部新设置的专业,主要培养的是能从事平面广告设计、故事板设计、网店美工等方面的人才,其中,计算机软件操作能力、创新能力是本专业学生要培养的关键能力。

考虑到学生对计算机相关软件操作有一定的基础,因此在德育课的教学中我尽量发挥学生的专业优势,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本班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学习积极性高,有较强的表现欲,有部分学生胆量较大,课堂上积极配合老师。

因此,在本次教学活动设计中,我选取了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学习内容,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通过任务驱动法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充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表现欲。

二、活动设计思路社会、家庭、职业是人们活动的三大空间,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是道德的三大领域。

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围绕社会公德而展开的,社会公德与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共同构成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的三大着力点。

而公民道德建设必须从遵守社会公德这一最基本的行为准则抓起。

社会公德的主要规范看上去很简单,有点老生常谈的感觉,但这些最基本的行为准则又往往容易被我们所忽视,在我们校园里,就存在着不少违反社会公德的现象,我们中职学生社会公德现状不容乐观。

那么如何才能让“社会公德”深入人心,让大家能自觉自愿地去践行社会公德, 本次活动,我贯彻“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体验、发现和创造的平台。

2015年广东省创新杯说课大赛德育类一等奖作品:职业礼仪塑形象教学设计

2015年广东省创新杯说课大赛德育类一等奖作品:职业礼仪塑形象教学设计

《职业礼仪塑形象》教学设计【教材分析】1.使用教材:《职业道德与法律》(张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教学内容分析:《职业礼仪塑形象》是第一单元第二课《展示自己的职业风采》的第一个课时。

它主要围绕着职业礼仪的基本要求、道德意义和现实作用而展开。

从教学地位来看,本节课既是对第一课内容的拓展和深化,也为后面道德、职业道德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这一框题的内容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但要怎样才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职业礼仪的作用,重视职业礼仪知识的学习呢?我主要结合了学生的专业实际,以活动为载体,通过创设多种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体验、积极思考、自主探索,让学生在懂得职业礼仪的道德意义的同时,加深学生对学前教育行业职业礼仪作用的理解,从而提高遵守职业礼仪的自觉性。

【学情分析】本课授课的班级是学前教育专业14级的学生。

我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每学期都要到幼儿园见习或实习,因此,加强学生的职业礼仪教育,提高学生的职业礼仪素养格外重要。

14学前的大部分学生活泼开朗,学习态度认真,思维活跃,表现力比较强。

因此,在教学中我通过情境体验、角色扮演、合作探究等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感知和体验。

同时也期望通过活动,学生能够知行统一,在实习活动中展示良好的职业礼仪。

【教学目标】认知目标:①学生能解释职业礼仪的含义;②学生能列举职业礼仪的基本要求以及幼师职业礼仪的要求;③学生能结合案例解释职业礼仪的道德意义;④学生能结合情景案例解释遵守职业礼仪的作用。

情感态度观念目标:学生能认同遵守职业礼仪的作用,感悟职业礼仪的重要性。

行为表现目标:在日常生活中,学生能付诸行动努力改善自身的礼仪行为,自觉遵守职业礼仪。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遵守职业礼仪的作用教学难点:职业礼仪的道德意义【教学构思】教学理念:1.贴近专业。

本节课的活动准备及课中一系列的活动都主要针对学生的专业实际进行设计和组织,体现了德育教学与专业相结合的理念。

广东省“创新杯”学前教育类说课大赛一等奖作品说课教学设计精品模板

广东省“创新杯”学前教育类说课大赛一等奖作品说课教学设计精品模板

广东省“创新杯”学前教育类说课大赛一等奖作品说课教学设计精品模板目录大海啊,故乡广东省江门幼儿师范学校陈淑贤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特点:该作品选自高教版键盘乐器演奏基础《大海啊,故乡》。

这是影片《大海在呼唤》的主题曲改编而成的钢琴伴奏曲,F大调,分2段,由四个乐句构成,表现了主人公对大海、故乡和祖国母亲深挚的感情。

通过学习曲中琶音伴奏音型,能提高学生的弹奏技巧。

这首曲分两个学时完成,本节课为第一学时。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作曲家、音乐结构,并能通过体态律动尝试表达音乐;2. 巩固右手附点节奏,能准确弹奏右手旋律;3. 能体悟音乐意境,正确弹奏左手琶音伴奏音型。

二、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幼教专业二年级上学期的学生,经过一年多的钢琴弹奏学习,学生已掌握基本的弹奏知识,有学习简易歌曲伴奏的能力。

此课前已学习《八月桂花遍地开》、《芭蕾舞排练》和《喀秋莎》等乐曲,已掌握四分附点,二分附点,前八后十六等节奏音型,对半分解、全分解这两种伴奏音型较熟悉,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描绘音乐形象,分析音乐结构,会用一定的音乐载体去尝试表达音乐内容。

由于学生的钢琴基础、乐理知识较薄弱,本课中出现的琶音伴奏音型对于学生来说较难,所以在课堂上需做多方面的引导和帮助。

不过,她们性格活泼、学习认真,对钢琴有浓厚的兴趣,这对教学目标的达成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教法与学法教法:情境激趣法、启发点拨法、示范法、辅导法。

学法:欣赏法、律动法、模仿练习法、表演法。

四、教学准备1.认知准备:复习伴奏曲《八月桂花遍地开》、《芭蕾舞排练》和《喀秋莎》;将学生分为5个小组,为作品《大海啊,故乡》搜集资料,分别是作品的音乐风格特点、作曲家生平介绍和作品的创作背景,由组长在课前做好归纳总结。

2.环境布置:在上课前播放背景音乐《大海啊,故乡》。

3.教具准备:电钢琴室、投影仪、电视、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流程:复习旧知,巩固知识——情境激趣,导入新课——律动练习,学习新课——整体感知,双手配合——学习效果评价,布置作业——拓展延伸,欣赏原唱。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第16课 冲突,让青春失色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第16课 冲突,让青春失色
社会原因:社会急剧变迁,道德观念、生活习惯、思考模式、案例法 行为准则等都产生极大的改变,使犯罪率增加。
个体心理原因:心理上的狭隘、自私、唯我独尊、好占上风是 青少年暴力犯罪的重要内部原因。
四、如何避免自己成为施暴者或受害者
, 同学们的防范之道
(1)请家长过滤电视节目。
(2)拒绝暴力影片,不模仿成人的攻击行为。
镜像二:王浩的表哥比他才大5岁,特别调皮。小时候,他常 教王浩打人骂人,大人对两三岁儿童的打骂行为只觉得“好玩”, 并未引起重视。慢慢地,王浩成了 “打人冠军”,而幼儿园老师对 他也没什么好办法,多是将他与周围小朋友“隔离”。许多集体活 动不让他参加,动不动就被罚站。升入中学的王浩因为爱打架,与 同学关系很差,但王浩并没有意识到原因,却错误地认为通过打架 可以向同学们显示他的非凡“本领”。
情感目标:培养同情心和感知他人痛苦的能力,学会调整自己的不良情绪,自觉抵制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
【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认识和看待校园暴力。
难点:正确处理校园暴力的方法。
【教学方法】
研究性学习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备注 时间
心灵有约
心情放松,1分钟 师生问候~
面带微笑 口号: 健康人生 进取人生 快乐人生
你认为镜像一中F的话对吗,他有哪些认识上的误区,如果你 是民警,你该怎样回答他说的话,思考一下,写出你的想法,然后 和小组同学分享。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 干问题的解释》确定,审理未成年人刑事件应当贯彻“教育为主, 惩罚为辅”的原则。这体现了司法的人性化原则,显示出法律越来 越多的对人权的保护,教育、感化、挽救功能逐渐增强。但是,并 非所有的未成年人犯罪都可以宽大处理,如果是屡教不改的累犯或 者是情节严重、性质恶劣的,就不再适用上述《解释》,而要根据 相关法律处罚。

广东省创新杯说课大赛德育类一等奖作品知荣辱,有道德教学设计方案

广东省创新杯说课大赛德育类一等奖作品知荣辱,有道德教学设计方案

广东省创新杯说课大赛德育类一等奖作品知荣辱,有道德教学设计方案2014年广州市中职德育教研会学术年会参评作品“践行社会公德,我是一名合格的公民”活动教学设计南沙区岭东职业技术学校赖倩瑜课型:活动体验课型一、活动主题:(一)活动主题名称:践行社会公德,我是一名合格的公民(二)活动主题内容:高等教育出版社《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二单元知荣辱,有道德第三课道德是人生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第一框恪守道德规范加强道德修养——和谐社会里的社会公德 (三)活动对象分析:本次活动参与的班级是13平面设计班,本专业是我校计算机部新设置的专业,主要培养的是能从事平面广告设计、故事板设计、网店美工等方面的人才,其中,计算机软件操作能力、创新能力是本专业学生要培养的关键能力。

考虑到学生对计算机相关软件操作有一定的基础,因此在德育课的教学中我尽量发挥学生的专业优势,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本班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学习积极性高,有较强的表现欲,有部分学生胆量较大,课堂上积极配合老师。

因此,在本次教学活动设计中,我选取了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学习内容,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通过任务驱动法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充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表现欲。

二、活动设计思路社会、家庭、职业是人们活动的三大空间,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是道德的三大领域。

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围绕社会公德而展开的,社会公德与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共同构成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的三大着力点。

而公民道德建设必须从遵守社会公德这一最基本的行为准则抓起。

社会公德的主要规范看上去很简单,有点老生常谈的感觉,但这些最基本的行为准则又往往容易被我们所忽视,在我们校园里,就存在着不少违反社会公德的现象,我们中职学生社会公德现状不容乐观。

那么如何才能让“社会公德”深入人心,让大家能自觉自愿地去践行社会公德, 本次活动,我贯彻“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体验、发现和创造的平台。

2015年广东省创新杯说课大赛德育类一等奖作品:冲突,让青春失色,说课课件

2015年广东省创新杯说课大赛德育类一等奖作品:冲突,让青春失色,说课课件

《心理健康》 俞国良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心理剧赏析
合作探究
知识拓展
小结
小结 从上面的事例,说明了在面对 校园暴力时,一味忍让和以暴制暴 都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 改变自己,提高自己的人际交 往能力,善交朋友,经常和朋友结 伴而行。
《心理健康》 俞国良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心理剧赏析
合作探究
知识拓展
小结
高等教育出版社
朗诵:青春之诗 青春是蓝色的,像深远的晴空,像 迷人的海洋。深远辽阔,富于幻想。 青春是绿色的,像滴翠的青竹,像 坦荡的草原。充满无限生机和活力。 青春是红色的,像燃烧的火焰,像 初升的太阳。朝气蓬勃,充满希望,愿 把光和温暖无私地奉献。 青春是白色的,似雪似浪,如云如 月,白洁无瑕。犹如一张白纸,如写的 文字,爱画最新最美的图画。
《心理健康》 俞国良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3.心理情景剧的采用恰到好处 剧情来源于现实生活, 演员也是身边熟悉的 同学,这也说明了校 园暴力就在我们身边, 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同 学身上。
《心理健康》 俞国良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3.心理情景剧的采用恰到好处 值得一提的是, 扮演被施暴者本身就 是一个经常被同学欺 负的学生。在拍摄过 程中也是起到了一定 的心理治疗的作用。
《心理健康》 俞国良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1.体现了心理课是体验式课堂
《心理健康》 俞国良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让学生“动”起来 让课堂“活”起来
《心理健康》 俞国良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3.心理情景剧的采用恰到好处 一部心理剧,三 个情景,贯穿一节课, 使得课堂有连贯性, 而且情节逐渐深入, 能让学生更了解被施 暴者的内心世界,能 够为他做出更理智的 选择。

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创新杯教学设计与说课大赛

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创新杯教学设计与说课大赛

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创新杯教学设计与说课大赛篇一:2015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创新杯”教师教学设计和说课大赛要求2015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创新杯”教师教学设计和说课大赛要求文化基础课、现代服务类专业(财经、文秘、旅游专业)一、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思想:体现中职文化基础课和素质教育课程“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性,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专业,培养学生基本科学文化素养、服务学生专业学习和终身发展”的课程教学改革目标;贯彻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数字化资源和信息化环境,在教师角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互动方式、考核与评价等方面有所创新;注重技能培养和综合实践活动环节,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设计内容:可以选择课堂教学、实验实训教学及网络教学等多种形式,针对1~2课时或一个教学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

一般包括授课班级的年级、专业、学生数和授课时间;授课使用的教材;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及要求;授课类型;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环境设计及资源准备;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点;教学过程及时间分配;教学反思等。

二、教学课件上课用教学课件的教学内容要与教学设计方案一致。

参赛课件不限制作软件(建议所用软件尽量采用常用版本,以保证课件在其他机器上能正常播放),不限风格形式。

如图片可采用GIF、JPG、TIF等格式(图片分辨率要求在1024×768以上);视频和动画可采用MPG、MOV、ASF、RM、SWF等格式(视频文件要求能在1024×768分辨率下清晰、流畅播放);音频可采用MP3、WMA等格式。

三、微课“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

要求教师充分合理运用各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及设备,设计课程,录制成时长不超过8分钟的微视频。

1.微课制作要求(1)分析研究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学业水平。

借助多种媒体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和讲解知识内容。

广东省“创新杯”语文类教师说课大赛一等奖作品:《我爱这土地》意象分析课教学设计

广东省“创新杯”语文类教师说课大赛一等奖作品:《我爱这土地》意象分析课教学设计

广东省“创新杯”语文类教师说课大赛一等奖作品:《我爱这土地》意象分析课教学设计一、课程背景与目标1.1 课程背景《我爱这土地》是一首广东流行歌曲,以深情的歌词描述了广东省的美丽和多样性。

通过分析这首歌曲中的意象,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广东省乡村文化和自然景观的理解。

1.2 课程目标•理解意象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和表达方式;•分析和解读《我爱这土地》中的意象,并理解其所代表的思想和情感;•培养学生对广东省乡村文化和自然景观的赏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步骤2.1 教学内容1.意象的概念和作用;2.《我爱这土地》歌曲的背景和主题;3.分析歌曲中的意象,并解读其所代表的思想和情感。

2.2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与引导(5分钟)•列举一些学生熟悉的歌曲,并问学生,你们喜欢哪些歌曲?为什么?•引导学生思考,歌曲中是否有一些特殊的描述,给人以直观感受?步骤二:讲授意象的概念和作用(10分钟)•通过例子和图片,介绍意象的概念和作用;•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的细节,理解意象在传递思想和情感方面的作用。

步骤三:介绍《我爱这土地》歌曲的背景和主题(10分钟)•播放《我爱这土地》歌曲,让学生聆听;•介绍歌曲的背景和主题,引导学生对广东省乡村文化和自然景观产生兴趣。

步骤四:分析歌曲中的意象(20分钟)•指导学生仔细听歌,记录歌词中的意象词语;•分组讨论,学生分享自己所听到的意象词语,并解释其所代表的思想和情感。

步骤五:解读意象的思想和情感(15分钟)•教师总结学生所分享的意象词语,并解读其在歌曲中的作用;•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意象所代表的思想和情感,对广东省的文化和自然景观有何深刻的理解和体验。

步骤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汇总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思考,意象分析对于我们理解文学作品的意义。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1.教学方法: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2.教学手段:PPT演示、播放歌曲、小组讨论。

四、教学评估4.1 自我评估•教师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讨论质量;•教师收集学生的听课反馈。

广东省“创新杯”公共艺术类教师说课大赛一等奖作品:《聆听与感悟》教学设计方案

广东省“创新杯”公共艺术类教师说课大赛一等奖作品:《聆听与感悟》教学设计方案

《聆听与感悟——音乐表现形式》教学设计方案一、教学内容使用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刘五华主编《公共艺术.音乐篇》:基础模块第一单元《聆听与感悟》。

教学内容本节课共分为四个知识点展开教学。

1.了解音乐表现形式有两大类:声乐与器乐。

2.理解乐音与噪音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3.了解中国民族五声调式4.合作创编音乐,感知音乐魅力,提升艺术修养。

本教学内容是公共艺术.音乐课程基础模块的第一单元,是音乐教学的启蒙篇,开启了学生对音乐最初的认知和感受力,在全课程中起到铺垫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知目标):初步了解音乐的表现形式,感受音乐的风格特点;了解中国民族五声调式,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

2.能力目标:通过聆听、欣赏,感受音乐作品,理解作品所塑造的音乐形象和所描绘的内容,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能力。

3.情感目标:在欣赏和创编中表达与体验内心情感,感悟人生,得到愉悦的精神享受。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聆听欣赏,感受声乐、器乐两种音乐表现形式的音乐特点。

教学难点:1、通过聆听、欣赏,感受音乐的表现形式,理解作品所塑造的音乐形象和所描绘的内容。

2、了解中国民族五声调式,通过创编来感受与理解音乐。

四、教法学法分析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灵活采用微视频、网络直播等信息化手段,运用启发引导法、视听法、活动探究法、音乐感知与情感实践法来实现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

五、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共分为课前准备、授课过程、课后反馈三部分,教学时数分配是1课时。

(一)、课前准备通过微信群发布微课和课前作业,激发学生的自学兴趣,达到主动预习教学内容的目的。

微课《生活“交响乐”》,讲解知识点“音乐来源于生活”。

课前作业是《音乐作业直播》。

具体要求是:1、预习音乐的表现形式、乐音与噪音的关系,寻找并利用生活中的音乐元素,进行初步的音乐创编。

2、在网络直播平台即时分享音乐创编作品,供同学、老师欣赏点评。

《当冲突发生后》一等奖说课稿

《当冲突发生后》一等奖说课稿

《当冲突发生后》一等奖说课稿《《当冲突发生后》一等奖说课稿》这是优秀的说课稿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当冲突发生后》一等奖说课稿一、说教材——纵观教材,准确定位《当冲突发生后》是《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成长的脚步”的第二课。

课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由一组学校中经常会看到的学生产生冲突、最后握手言欢的情境,然后是一个“辨析角”,教科书选择了四组较典型的冲突前后的事例,引起学生思考:当自己遇到这些情况,会怎么做?第二部分,是一张调查表,先让学生回忆同学之间常常会发生哪些冲突,然后要求进一步探讨:遇到冲突后怎么办。

第三部分,教科书先通过一则成功化解冲突的故事,让学生有所感悟。

接着是一个体验活动,学生在自己的身边寻找“人缘好”的小伙伴,从中发现这些人的共性:心胸开阔、乐于助人、能体谅别人……并以他们为榜样,联系自身情况,找一找自己在人际交往方面的优缺点,提高自身的修养和人际交往的能力。

具备与人交往和解决人际冲突的能力是一个人生存的基本前提,是一种重要的人生技能。

就小学生来说,他们人际交往的对象主要是同学、老师和家长。

相对来说,同学之间的矛盾冲突会表现得比较明显,这一点在教材中的提示语中也非常明确地指出来了:同学之间难免会产生矛盾,甚至发生冲突……。

同时纵观品德一至六年级的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你.我.他”中第三课《如果我是他》已初步渗透了在人际交往中要体谅和关心别人的教育;五年级上册中《父母——我特别的朋友》中提出“与父母发生冲突”该怎么办?《退一步海阔天空》也涉及到如何宽容他人的问题。

考虑到教材的承前性和延续性,我将这节课定位于着重指导学生学会如何化解同学伙伴之间产生的矛盾冲突。

二、说目标——解读教材,凸显目标目标是整个教学的导向,是挖掘教材深度和广度的依据。

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它所呈现的信息往往是我们教学的重点所在,我们必须据此来确定教学目标,所以两者相辅相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冲突,让青春失色》教学设计
六、教学反思
由于中职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一般的课堂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所以平时课堂参与度较低,根据这种情况,本节课设计了较多的活动环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充分参与到课堂中来,课堂气氛和效果都是非常不错的。

回顾整个教学过程,由许多体会,本节课的亮点在于:
1、充分体现了心理课与其他课堂的不同之处
由图片集的导入,使学生能尽快进入状态,引起他们对本节课的兴趣。

通过心理情景剧,一步一步带领同学进入情节中,并帮助剧中人物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体现了心理课不是传统的讲与听,而是一门体验式的课堂。

2、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
小组合作探究、课堂气氛活跃。

14维修8班是全男生班,他们思维活跃,善于发表自己观点,并能去质疑他人观点,所以在本节课当中,学生发表了很多的观点,而且也能在其他小组成员的反对,质疑声中不断提出更完善的方案。

有时候学生的观点出乎我们的意料,让人惊喜,这就是心理课上,不停思考讨论,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的效果。

3、心理情景剧的采用恰到好处
在整个课堂中,都是用一部心理剧贯穿其中。

这部心理剧的剧情来源于现实的校园生活,演员也是身边熟悉的同学,特别是扮演被施暴者角色的学生本身就是一个弱势者,在平时的校园生活中是被施暴的对象,所以在拍摄的过程中同样也起到了心理治疗的效果。

4.对特殊群体的关注
在上课的过程中,也是关注到了一名一直不参与课堂讨论,只是低头看小说的学生。

后来下课经过了解,这名同学也曾经经历过校园暴力,因为不愿面对痛苦的经历,所以在课堂上选择了逃避。

这也提醒了我,其实心理课上,往往是发现问题学生的最好时机,也能及时对这些学生进行介入,让他们快乐成长。

本节课不足之处在于:
1、个别学生思维活动展现得还不够充分
2、个别小组凝聚力不够组内分工不明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