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创新杯机械类说课大赛一等奖作品齿轮系说课共27页
全国“创新杯”机械类说课大赛优秀作品:曲面零件加工说课课件
参数线精加工
课堂总结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情境导入 新课讲授
任务驱动,网络搜索 自主探究,突出重点
要知道能不能生产我 先用仿真软件模拟一 下吧
能投入生产么
强化练习
仿真软件,反馈验证 联系实际,巩固提高 综合练习,强化应用
强化练习
仿真软件,反馈验证 突破难点,巩固提高 综合练习,强化应用
操作示范
课堂总结 布置作业
总结出各个对刀法的精确度和使用方法
板书设计
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情境导入 新课讲授
任务驱动,网络搜索 自主探究,突出重点
掌握各种参数 的设置和灵活 运用
培养学生的职 业生涯规划
教学目标
教学 内容 教学 目标 教法 学法 教学 过程 教学 反思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四种曲面加工方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
程序的仿真加工操作
关键点:
仿真软件的对刀操作
3
教法学法
教学策略分析
教材 分析
教学 目标 教法 学法
教材
学生
学情
教学 过程
课堂总结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高等教育出版社中职教育资源网 CAXA应用软件 网络资源搜索 网络教学资源 宇龙数控仿真教学软件 红蜘蛛网络教学系统 屏幕录像专家
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情境导入 新课讲授
小组合作,总结要点 任务驱动,自主探究
我们编写的程 序对不对??
课堂总结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机械创新杯说课课件
1、保护罩拆除及规范放置 2、按要求拆下V带 3、合理选择V带
4、按要求装上V带
5、调整V带的松紧 6、保护罩的安装与拧紧 7、注重车间7S
三、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提出任务 任务分析 任务实施 总结评价
V带传动的安装、张紧和维护
任务拓展
课外作业 1.完成本节课后的练习题 。 2.小组合作了解和分析CA6140普 通车床发动机中的 V 带传动部分 是如何安装、张紧和维护的。
任务拓展
预设情境: 1. 将学生分成5组; 2. 5台台钻的准备,工量具的准备;
3. 若干V带,有A和B两种型号,有新带和旧带;
4. 将课堂从教室搬到车间。
三、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提出任务 任务分析 任务实施 总结评价
V带传动的安装、张紧和维护
任务拓展
任务:完成台钻V 带传动部分的拆装
设计 意图
通过让学生观看动画,观察动画中实现了什么,直接引 出本节课的任务。
V带传动的安装、张紧和维护
实践探究
教师 课前 准备
预设 情境
任务驱动教学法 提出 任务
信息化
教法
任务 实施 总结 评价
师生互动
任务 分析
任务 拓展
巩固提高
Inventor软 学生动 件讲解 手操作 现场讲解
学法
观察
模仿
操作
疑问
释疑
学生
主体
三、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提出任务 任务分析 任务实施 总结评价
V带传动的安装、张紧和维护
任务实施 总结评价 任务拓展
2
一、教材处理
V带传动的安装、张紧和维护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7.1:V带传动 V带传动的安装、 张紧和维护
全国“创新杯”机械类说课大赛课件特等奖作品: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教学设计
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中职“机械基础”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选用高等教育出版社李世维老师主编的机械基础第七章第五节。
中职数控专业学生就业方向之一是机械设备的维修。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完专业相关课程后,对变速箱的主要零件如轴、齿轮、离合器、轴承等的结构有一定的认识。
在此基础上,学生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对变速箱各零部件的使用,工艺装配要求、识图机构运动,形成系统的理论认识,对以后的工作能根据不同机械设备的变速箱的结构进行分析和操作,提升学生职业发展的空间。
二、学生特点授课班级基本情况:数控二年级学生,全男生班,总体偏外向、活跃,沟通交流具有自媒体时代特征,喜欢网络学习,上Q聊天讨论。
三、教学目标①认知目标: 1、学会定轴轮系传动比公式2、理解定轴轮系传动比定义式②能力目标:1、提高抽象思维,增强“实物-简图”的转换能力2、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③素质目标:工作严谨、勇于表达展示、善于团队协作四、重点难点①教学重点:会定轴轮系的传动比计算②教学难点:分析轮系齿轮啮合对数及传动路径五、教学策略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较薄弱,学习的自觉性不够,他们对专业实操课比较感兴趣,可是对专业理论课,特别是机械基础,由于理论性太强,大多学生的理解能力跟不上,学不了多久觉得学得困难,放弃这门课的学习苗头。
这门课的课堂教学效果不好。
基于以上分析,运用以下教学方法来解决教学中的不足问题①教法:以情景教学激发学习兴趣,任务驱动贯穿过程教学,充分挖掘学生主观能动性,激发学习内驱力,达到巩固理论知识、提升思维能力的教学目标。
②学法:通过调查研究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让学生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领悟解题的方法,从而增强信心、激发兴趣,享受学习乐趣,提高综合能力。
为了高效实施以上教法、学法,运用信息教学翻转课堂,使用Pro-E 制作视频动画、使专业课的教学生动、形象,Q群与学生0距离沟通,自选微课帮助理解、信息技术使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到项目研究学习当中,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全国创新杯机械类说课大赛一等奖作品齿轮系说课
跳 跳 够 到
持 续 努 力
齿轮系
玩具导入 激发兴趣 知识储备 温故知新
自主合作 探究新知
学做结合 自我检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思维拓展 内容小结
课后作业 意犹未尽
教材分析 教法分析 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 教学效果
玩具导入,激发兴趣 知识储备,温故知新 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学做结合,自我检测 思维拓展,内容小结
Loading…
课后作业,意犹未尽
齿轮系
玩具导入 玩具导入 激发兴趣 激发兴趣 知识储备 温故知新
自主合作 探究新知
学做结合 自我检测
思维拓展 内容小结
课后作业 意犹未尽
教材分析 教法分析 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 教学效果
动手演示、拆装玩 具,观察并思考:
1.玩具都能完成哪些运 动?
2.玩具是靠内部的哪些 零件传递运动的? 3.学完我们能否也设计 出类似的玩具使其按照 一定的速度、预设的方 向运动?
齿轮系
玩具导入 激发兴趣 知识储备 知识储备 温故知新 温故知新
自主合作 探究新知
学做结合 自我检测
思维拓展 内容小结
课后作业 意犹未尽
教材分析 教法分析 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 教学效果
齿轮传动 蜗杆传动
齿轮系
玩具导入 激发兴趣 知识储备 知识储备 温故知新 温故知新
自主合作 探究新知
学做结合 自我检测
2. 玩法 教具
1.
18个齿轮系传动模型(分配到6个组中)
教学过程 教学效果
3. 规则
组内同学互相合作,找出其中一个模型与另外 两个模型的不同之处
用时最短且正确者为胜
齿轮系
玩具导入 激发兴趣 知识储备 温故知新
全国“创新杯”机械类说课大赛一等奖作品数 控 车说课稿
20XX年说课稿各位领导、老师:你们好!我是来自黑龙江农垦工业学校机电学科的一名教师,我叫田琦。
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内容是《数控车编程与操作训练》中的粗车复合循环指令G71这一章节。
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教学过程、教学反思这五个方面阐述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思路。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数控车编程与操作训练》是高等教育出版社教材,是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推荐的数控技术应用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系列教材之一。
本课选自第二单元第3节。
选择本教材有三个原因。
一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现有设备的种类选择。
二是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及从事工种难度选择。
三是教材授课方向和培养目标符合企业需求。
通过使用本教材达到提高教学效益,实现一体化教学的目的。
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数控加工工艺等知识,这为过渡到本节内容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本节内容前面承接本教材的基本编程指令内容,后面是本教材的复合切削循环部分,所以学好本节课为以后的指令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而且它在整个教材中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内容包含的一些工艺、操作知识,是实践考核内容。
因此,本节内容在数控编程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
二、学情分析中职学校的学生普遍存在动手能力强,思考钻研能力差的特点。
那么如何提高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们要采取多样的教学手段。
通过使用信息化教学、项目教学法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加工工件等实训课提高学生的成就感。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及职业要求,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G71的重要作用。
掌握G71的格式及参数说明。
熟记G71的注意事项。
熟练的将G71命令应用于编程中。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工艺与编程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想象和思维能力、扩展学习能力、创新能力。
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要因材施教。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探究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全国“创新杯”机械类说课大赛一等奖作品闸祺
学生通过参与我设计的教学活动,从而进行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再通 过产品加工实践,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出内心的求知欲,从而对螺纹加工 的教学内容产生自主探究意识。
教材分析
教学设计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
1、课程导入 6、总结与思考 (10分钟) (10分钟) 2、加工分析 (20分钟)
教学过程
5、教学评价 (20分钟) 4、加工实训 (90分钟)
教学反思
说教法学法
螺纹的作用和地位:
1 2 3 4
起到传动和链接作用
有利于解决实际问题
属于车削加工常见要素
是教学的重点内容
教材分析
教学设计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学情分析:
思维活跃 热情较高 动手能力强 独立思考 合作意识
数控特色班 自愿报名组成
10数控8班
专业能力 参差不齐
在教学设计和 教学实施中 应特别注意
3、编程校验 (30分钟)
课程 导入
连接作用
传动作用
课程 导入
提问:视频中,加工螺纹的机床、刀 具及工量具有哪些?
带着问题观看视频,寻找答案。
课程 导入
加工 分析
加工 分析
学生分组讨论 若不按加工工艺操作可能出现的状况
小组加工 方案PK
小组陈述 组间互评
优化方案
教师点评 确定加工内容、工序、参数
武汉市第二轻工业学校 闸 祺
说教材分析 说教学设计 说教法学法 说教学过程 说教学反思
教材分析
教学设计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教
材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张瑜胜、禹诚主编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系列丛书 《数控车工项目训练教程》
全国“创新杯”机械类说课大赛一等奖作品:螺 栓 连 接 的 画 法
平凡的岗位不平凡的事 生活从点滴做起 教学源于生活 2015年创新杯说课大赛
教 材 分 析
教 法 学 法
课 前 准 备
教 学 过 程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
2015年创新杯说课大赛
螺
教材分析
教法学法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栓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 规划新教材 本课时
栓
成 果 展 示
2015年创新杯说课大赛
螺
教材分析 教法学法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栓
连 接 件 组
被连接件
垫 片 组
孔应 大于 螺纹 大径
螺 母 组
√
两被 连接 件未 接触
两零件 剖面线 应不同
组螺 栓
两被连接件 孔未对齐
2015年创新杯说课大赛
螺
教材分析 教法学法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微课视频
学生绘制过程
2015年创新杯说课大赛
螺
教材分析 教法学法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栓紧固件 不剖对 照
被连接 件全剖
被标准 被标准 件遮挡, 件遮挡 应去除
2015年创新杯说课大赛
环 节 二
2015年创新杯说课大赛
任 务 驱 动 建 构 新 知
螺
教材分析 教法学法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栓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能力目标
情感目标
2015年创新杯说课大赛
螺
教材分析 教法学法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栓
重点、难点
螺栓连接的规定画法
2015创新杯说课--认识齿轮传动-文档资料
13
四、教学过程
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
教法、学法设 计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5、小试身手 学以致用
8分钟
根据图片,判断下 列齿轮分别属于那 种类型?
学练结合, 巩固基础
14
四、教学过程
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
教法、学法设 计
教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程 教学反思
6、课堂小结
5分钟
回顾知识,提问互动: 1、什么是齿轮传动? 2、齿轮传动的特点 3、齿轮及齿轮传动的类型 4、齿轮及齿轮传动的用途
15
四、教学过程
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
教法、学法设 计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课内作业:
根据所学知识,试述齿轮及 齿轮传动的类型
课外活动:
“玩转”齿轮传动
根据齿轮传动的特点,尝试设 计一款齿轮传动玩具
16
四、教学过程
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
教法、学法设 计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
1、齿轮的组成 2、齿轮传动的特点
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
教法、学法设 计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2、定义讲授
5分钟
(1)什么是齿轮传动? (2)齿轮传动的组成?
3、观看视频 探索研究 7分钟
观看视频,完成以下问题:
1、视频中的齿轮传动应用在哪些地方? 2、除此之外,齿轮传动还应用于哪些地方?每个小组请想三个例子 。 3、归纳齿轮传动的特点
11
四、教学过程
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
教法、学法设 计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通过实践练习, 深化对知识的理 解进而巩固学生 的知识基础
教 实践巩固法 法 设 计 设置合理可行
全国“创新杯”机械类说课大赛优秀作品:认识组合体的类型及形体分析法说课课件
认识组合体的类型及形体分析法 导入 新课
思考:当两形体叠加时,前面共面后面不
共面,主视图上相邻表面应画线吗?
探究 新知 归纳 总结
巩固 练习 课堂 小结
认识组合体的类型及形体分析法 导入 新课
形体分析法
看形状、类 合起来想 分解 型、相对位 整体 置关系
一分 二看
三合
探究 新知 归纳 总结
巩固 练习 课堂 小结
探究 新知 归纳 总结
巩固 练习
课堂 小结
认识组合体的类型及形体分析法 导入 新课
探究 新知 归纳 总结
巩固 练习
组合体
课堂 小结
认识组合体的类型及形体分析法
导入 新课 探究 新知 归纳 总结
巩固 练习 课堂 小结
叠加型 • 综合型
= + +
• 切割型
= – –
叠加?
切割?
认识组合体的类型及形体分析法
探究式学习、小组学习
学法
认识组合体的类型及形体分析法 课前准备
认识组合体的类型及形体分析法 具 体 教
35” 20” 15”
5”
5”
创设 情境 导入 新课
探究 新知 协作 学习
归纳 总结 感悟 提升
巩固 练习 形成 能力
课堂 小结 布置 作业
共计2课时
认识组合体的类型及形体分析法 导入 新课
你能找出下图中 的组合体都由哪些基 本体构成吗? 快快试试吧!
认识组合体的类型及形体分析法
板书设计
认识组合体的类型及形体分析法 §8-2 热电偶温度传感器
一、组合体的类型 一、热电偶简介 叠加、切割、综合
1、热电偶定义
二、热电偶传感器工作原理
全国“创新杯”机械类说课大赛一等奖作品:巧用阵列设计中国结
学无止境说反思 教无定法说反思
自学展示 任务布置 任务实施 总结评价 任务拓展 板书设计
活泉思源说教材
因材施教说学情
独具匠心说方法
由浅入深说过程 由浅入深说过程
学无止境说反思 教无定法说反思
分析工艺
自学展示 任务布置 实施任务 任务实施 总结评价 任务拓展 板书设计
小組四
先阵列内部图案,然后画菱 形,再阵列四周小圆环
设计 意图
步骤一
四周圆环设计
学生领悟 再次设计
初次设计 提交错误
视频再现 分析原因
学生提交问题 师生共同研讨
汇集阵列困惑 提升绘画能力
活泉思源说教材
因材施教说学情
独具匠心说方法
由浅入深说过程 由浅入深说过程
学无止境说反思 教无定法说反思
小步子教学
自学展示 任务布置 实施任务 任务实施 总结评价 任务拓展 板书设计
自主探究
小组讨论
提交问题
活泉思源说教材
因材施教说学情
独具匠心说方法
由浅入深说过程 由浅入深说过程
学无止境说反思 教无定法说反思
小步子教学
自学展示 任务布置 实施任务 任务实施 总结评价 任务拓展
步骤一
四周圆环设计
小 组 一 二 四
小 组 板书设计 五 六 三
活泉思源说教材
因材施教说学情
独具匠心说方法
因材施教说学情
独具匠心说方法
由浅入深说过程 由浅入深说过程
学无止境说反思 教无定法说反思
小步子教学
自学展示 任务布置 实施任务 任务实施 总结评价 任务拓展 板书设计
步骤一
四周圆环设计
步骤二
内部图案设计
步骤三
全国“创新杯”机械类说课大赛一等奖作品:数控铣床对刀说课课件
① 提高学生的 社会能力; ② 培养学生的 职业素养。
掌握数控铣床的对刀方法与步骤。
保证数控铣床对刀的准确性。
正确使用离心式对刀棒
15min
75m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n
135min
180min
40min
5min
2学时
3学时
4学时
1学时
共10学时
完成图所示零件,工件坐标系零点的确定。毛 坯尺寸为30×30×20mm,材料为45号钢。
思考如何实现工件左前上点对刀?
工作任务
仿真操作 观看仿真操作视频
1、“教、学、做”一体
相关知识 机床操作
模仿操作
1、分工的有效性
和 组间的平衡性?2、
2、手脑并用、做学结合
独立操作机床 任务实施
观看机床操作视频
3、多种教学资源共享
有效的组织好教
教师总结本节课重、难点 学过程? 学生展示、评价
2012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专业课程 “创新杯”教师教学设计和说课比赛
以就业为导向, 以能力为本位,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的一体化教材。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主编:郑书华、张凤辰
§3.2 数控铣床对刀
对刀操作是本 章的重点,也 是本教材的重 点。
能力目标 技能目标
知识目标 ① 了解数控铣床 对刀的目的; ② 掌握数控铣床 的对刀原理; ③ 熟练掌握数控 铣床对刀的方 法与步骤。 ① 合理的确定对 刀点; ② 熟练地完成数 控铣床的对 刀,保证对刀 的准确性; ③ 熟练地校验对 刀结果。
仿真软件操作步骤:
确定工件坐标系零点坐标
1 确定X向零点坐标 1)对X向左端面,记为X1; 2)对X向右端面,记为X2; 2 确定Y向零点坐标 1)对Y向左端面,记为Y1; 2)对Y向右端面,记为Y2; 3 确定Z向零点坐标 4 校验对刀结果
全国“创新杯”机械类说课大赛一等奖作品:定轴轮系传动比计算
Q群互动平台
微课网络视频
动态演示 直观形象
资源共享 即时沟通
自主选学 帮助理解
教材分析
学生特点
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思路
导学蓄势 明确任务
课中闯关 解决任务
总结评价 提升能力
教材分析
学生特点
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分组,选组长,以“机修---”起组 名
课前准备
建立Q群,各小组创建学习文件夹 ,上传导学案、评价表、微课视频 等学习资料
《机械基础》
定轴轮系传动比计算
选材章节
高等教育出版社 李世维主编 《机械基础》第七章第五节 知识点二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1 教 材 分 析 2 学 生 特 点 3 教 学 策 略 4 教 学 过 程
5 教 学 反 思
教材分析
学生特点
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地位作用 机械基础所学知识的综合运 用 在本节课的内容 机械基础知识
升 学
机械设计基础 数控机床设备 故障与诊断
就 业 机器设备的安 装、调试与维 修岗位
教材分析
学生特点
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岗位能力分析
机器设备安装、调试、维修岗位 对接 知识内容
岗位能力
1、机床相关配件的使用、 保养要求 2、机床的基本结构和工 作原理 3、主轴及机械常见故障
1、机器组成、认识轴、轴 承、离合器、齿轮等零件 功用和安装要求、各种标 准件的的使用 2、机构简图的识读,认识 齿轮系,理解齿轮系变速 原理、带传动等运动机构 3、带传动、齿轮传动的安 装、维护、保养
1.看简图,找出各档 轮系啮合的齿轮
全国“创新杯”机械类说课大赛一等奖作品轴类零件加工示例
课程名称:机械加工技术
教案题目:轴类零件加工示例
教师姓名:黄学荣
工作单位:辽宁省北票市职教中心
说课内容
1 2 3 说课程及教材 说学情 说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4
5
说教法与学法
说教学设计
一、课程及教材分析
说课程
本课程是数控技术专业的主干专业课,主要讲授金属
切削基础理论、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典型零件的加工
二、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是数控技术专业学生。已储备的专业知识有机械 制图、极限配合与测量技术、机械基础、机械加工技术的前7 章内容。在学习能力上普遍表现为文化基础差,形象思维尚可
,而抽象思维能力较差的教学瓶颈。因此,在教学设计上,必
须加强形象思维教学,创造学生动手操作的实践机会,突破教
学瓶颈,实现讲授-示范-实训同步即“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思
2、提问,了解学生理解掌握程度。
3、解答学生疑问。 学生:1、交流体会。 2、提出疑问,获得教师指导帮助。
五、教学设计
第二环节: 学—编制工艺规程 项目教学法 (25分钟) 设计原则:教学项目设计紧扣知识点,实现学中做,充分体现学习的自 主性、合作性。完成对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 教师: 1、给出实训零件图和考核评价标准,学生分组。
想。
三、教学目标、重难点
教学目标
学情分析
教学大纲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德育目标
(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并掌握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方法、加工工艺特点 及工艺规程的制订。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具备对轴类零件的工艺分析、工艺规程的制订及独 立完成零件加工制作的实践能力。 德育目标
培养学习兴趣,严谨细致、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和团结 协作的职业道德素养。
全国创新杯机械类说课大赛一等奖作品齿轮系说课共27页
全国创新杯机械类说课大赛一等奖作 品齿轮系说课
51、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 适用的 宪法, 甚至一 条永远 适用的 法律。 ——杰 斐逊 52、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 格索尔
53、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 一种的 网,触 犯法律 的人, 小的可 以穿网 而过, 大的可 以破网 而出, 只有中 等的才 会坠入 网中。 ——申 斯通 54、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 夏,庇 护着我 们大家 ;它的 每一块 砖石都 垒在另 一块砖 石上。 ——高 尔斯华 绥 55、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 ——罗·伯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