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李贺的一则故事

合集下载

唐朝诗鬼李贺的历史故事

唐朝诗鬼李贺的历史故事

唐朝诗⿁李贺的历史故事 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历史上与李⽩、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

评有“‘太⽩仙才,长吉⿁才’之说。

李贺被誉为死⿁,可见才华横溢,那么他的⽣平故事你了解吗?⼩编为⼤家准备了相关的资料,接下来就让⼩编带⼤家⼀睹为快! 诗⿁李贺的故事 在唐诗的圣殿⾥,有诗仙、诗圣、诗囚、诗魔、诗佛,还有⼀个诗⿁,那便是唐代神童李贺了。

李贺出⽣在⼀个落魄的皇室宗亲家中,他的⽗亲名为李晋肃,武则天⼤肆残杀李⽒宗亲的时候,李晋肃由于⾎缘关系太远⽽躲过⼀劫,虽然李贺多次⾃豪的提出⾃⼰皇室宗亲的⾝份,但是他的家族毕竟已经没落了,所以这层⾝份对他的事业并没有多⼤的帮助。

李贺出⽣于贞元年间,他的⽗亲早逝,年少时便与兄弟⼀起出门谋⽣去了。

史书记载李贺“为⼈纤瘦,通眉,长指⽖,能疾书”,说李贺这个⼈长得⾮常特别,他的眉⽑⼏乎长到了⼀起,⼿指很长,整个⼈看起来是⾮常瘦弱的。

相传,李贺七岁那年便能作诗,有神童之名。

韩愈和皇甫湜听说李贺之名以后,专程来探⼀探李贺的虚实,结果李贺当场就作了⼀⾸诗《⾼轩过》,令这两位⼤⽂豪惊叹不已!⾃此之后,李贺的名声就传遍天下了!⼗五岁时,他甚⾄能与诗⼈李益齐名!李贺⼀⽣共写了两百多⾸诗,难得的是他的诗⼏乎全部流传下来了。

李贺的诗才不全是天⽣的,他的诗之所以能写得⼜多⼜好,在于平常的积累。

据说李贺平⽇⾥就喜欢骑着驴⼦,带着书童到处⾛⾛看看,若是有灵光闪现,他就会拿出纸笔将它记录下来,然后放进书童背后的锦囊⾥,晚上回家了,他就在家整理,依靠着这些“碎⽚灵感”拼凑成⼀⾸⾸令⼈惊叹的诗。

李贺这样出⾊,为什么始终没能考上科举呢?对此,不得不感叹⼀句,都是造化弄⼈啊! 凭李贺之才,他早就能考过科举,但是运⽓背的他既遇到⽗丧,年龄⼜未满弱冠,因此参加科举⼀事迟迟拖到了元和五年,李贺⼆⼗⼀岁。

这⼀次他轻松过关,得到了进京参加进⼠举的资格,但是嫉妒他的才华的⼈太多了,那些⼈就故意找李贺的⿇烦,说什么李贺的⽗亲李晋肃,“晋”与进⼠的“进”同⾳,犯了“家讳”,所以不能参加进⼠举。

诗人李贺的故事

诗人李贺的故事

诗人李贺的故事(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合同协议、演讲稿、策划方案、报告大全、条据文书、公文素材、教育资料、散文诗歌、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 draft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documentary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prose and poetry,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诗人李贺的故事诗人李贺的一则故事有的人一生虽然很短暂,但是人们永远铭记他。

李贺呕心沥血的故事

李贺呕心沥血的故事

李贺呕心沥血的故事
李贺是唐朝著名的诗人,他的诗作充满了神秘、奇异和幻想的元素,被后人誉为“诗鬼”。

然而,李贺的创作之路却充满了坎坷和艰辛。

李贺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但他自小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文学才华。

他十分热爱诗歌创作,常常沉溺于诗歌的世界中,无法自拔。

为了创作出更好的诗歌,他常常通宵达旦地工作,甚至不惜呕心沥血。

然而,李贺的努力并没有得到当时社会的认可和赞赏。

他的诗歌被认为是过于奇异和荒诞,不符合当时的文学审美标准。

因此,他的作品很少被发表,他也没有得到应有的荣誉和地位。

尽管如此,李贺并没有放弃自己的创作梦想。

他继续不断地努力,创作出了更多的优秀作品。

他的诗歌充满了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表达了他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李贺的创作精神和对诗歌的热爱感动了很多人。

他的作品虽然在当时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但在后世却得到了高度的评价和赞赏。

他的诗歌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珍品,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贺呕心沥血的创作精神,不仅是对诗歌的热爱和追求,更是对生命和梦想的执着和坚持。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梦想和追求,就要
不断地努力和奋斗,即使面临困难和挫折,也要坚持不懈,直到实现自己的目标。

李贺 典故

李贺 典故

李贺典故本文是关于李贺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导语:李贺一生,以诗为业,并且他的诗歌风格非常的独特,诗歌的特色在于想象丰富奇特、语言瑰丽奇峭。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诗人李贺的典故,欢迎阅读! 唐代著名诗人李贺的典故——李贺的小布袋究能装得下多少好诗明代著名思想家李卓吾在评论《水浒传》时曾指出:“非世上先有是事,即令文人面壁九年,呕血十石,亦何能至此哉!”这里所说“呕血”一事,跟晋代大名士阮籍因他母亲丧逝而喝酒二斗后,便大哭起来并“因吐血”之事大为不同。

李卓吾所用的典故,正是唐人李商隐所写《李长吉传》里的李贺少年写诗故事。

李贺天才早熟,他在七岁时便写得一手好诗文,而且当即就名动京城。

其时担任吏部员外郎的大文豪韩愈及侍郎皇甫湜听说有这种奇事后,开始还不大相信,说:“要是古人,那还罢了;而今天居然有这样的奇人,那我们怎么能失之交臂呢?”说罢,二人便联袂着要去探访个究竟了。

见到李贺还是个小不点儿的孩子时,两位大人当即遂出题让他写作,以便验证李贺到底有无真才实学。

这李贺却也并不惊慌,向两位大人深施一礼,然后便援笔写了一首在文学史足以流传的名作《高轩过》,这首古诗说的是:华裾织翠青如葱,金环压辔摇玲珑。

马蹄隐耳声隆隆,入门下马气如虹。

云是东京才子,文章巨公。

二十八宿罗心胸,元精耿耿贯当中。

殿前作赋声摩空,笔补造化天无功。

庞眉书客感秋蓬,谁知死草生华风?我今垂翅附冥鸿,他日不羞蛇作龙!韩愈他们见李贺诗中所展现出来的那种自信和渊博,谦虚和恭敬,是他们很久都没有见到过的,当即便惊喜万分地对之夸赞不已:“天才,天才!果然是名不虚传哪!”在离开时,他们还热忱地邀请李贺到他们府第中作客。

经过这次来访,李贺的诗名遂越发大了。

但许多嫉妒李贺的人说他父亲名字叫“李晋肃”,其中的“晋”跟进士的“进”同音,那是“家讳”,是不能去参加进士考试的;这害得大文豪韩愈写了一篇著名的《讳辨》来为之辨解。

然而,李贺此后的仕途竟因这些小人的恶意中伤,终究没能去参加进士考试,从而埋下了他一生生活中那辛酸和贫困的因子。

唐代诗人李贺的故事

唐代诗人李贺的故事

唐代诗人李贺的故事唐代诗人李贺的故事李贺是一个非常伟大的诗人,他的边塞诗宏伟壮观,忧国忧民。

他的一生为诗坛贡献了非常多的经典佳作,我们应该好好地了解一下李贺,因为李贺的人生经历也很有传奇色彩。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唐代诗人李贺的故事,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李贺,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人,唐朝著名诗人,人称“诗鬼”。

他自幼聪慧,七岁能写诗作文,十余岁便名扬文坛。

韩愈和友人皇甫漫听说李贺的才名后,亲自前往李家试探,当场出题,要李贺即兴赋诗,李贺一挥而就,再试再赋,篇篇精彩。

两人大惊,这才相信李贺名不虚传。

李贺是宗室后裔,所以一直自视甚高,他在诗中也一再以“宗孙”、“唐诸王孙”自称,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

但当时李家早已败落,家境贫寒,这就注定李贺的希望要被现实击碎。

李贺在政治上从来没有得志过,怀才不遇的苦痛时时冲击他多病的身心,他只好把这种苦闷的心情倾注在诗歌创作上。

相传李贺写诗不先立题,而是注重到生活中去发掘素材。

每次出门,他总是骑着一匹瘦马,肩背一个布锦囊,后面跟着一个小童仆。

他边行边思索,吟得佳句,就用随身所带笔砚,在马上写成诗条,投入锦囊。

有时满载而归,囊中鼓鼓的;有时终日穷思苦索,竟不得佳句,囊空如洗。

知子莫若母,李贺的母亲知道儿子创作勤奋,更了解儿子身体经不起这样的折腾。

一天晚上,李贺回了家,他母亲就让侍女接过布锦囊,倒出李贺所记的诗条,一看,写的真不少。

母亲又是高兴又是心疼,说:“这孩子,非要把心呕出来才肯罢休啊!”李贺立在一旁,并不说话。

饭后,他从侍女那里取回诗条,研好墨,铺好纸,把白天所记的诗句连缀成篇,然后存到别的袋子里,除非喝得大醉或有其他重要的事,他通常都是这样。

由于作诗太刻苦,损坏了健康,李贺只活了二十七岁便去世了。

但他短暂的`一生,却给后世留下二百四十余首诗歌,其中有许多世代相传的名句,如“天若有情天亦老”、“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石破天惊逗秋雨”等等。

成语故事精选

成语故事精选

成语故事精选呕心沥血唐朝著名的诗人李贺,七岁就开始写诗做文章,才华横溢。

成年后,他一心希望朝廷能重用他,但是,他在政治上从来没有得志过,只好把这苦闷的心情倾注在诗歌的创作上。

他每次外出,都让书童背一个袋子,只要一有灵感,想出几句好诗,他就马上记下来,回家后再重新整理、提炼。

母亲总是心疼地说:“我的儿子已把全部的精力和心血放在写诗上了,真是要把心呕出来才罢休啊!”李贺在他短暂的26年生涯中,留下了240余首诗歌,这是他用毕生的心血凝成的。

唐代文学家韩愈,曾写过这样两句诗:“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

”即是说挖出心肝来当纸,滴出血来写文章。

后来人们常用“呕心沥血”比喻极度劳心苦思。

矮子看戏释译:附和别人,自己没有主见。

也比喻见识不广。

《朱子语类》卷二十七:“正如矮人看戏一般,见前面人笑,他也笑,他虽眼不曾见,想必是好笑,便随他笑。

”矮子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

(清·赵翼《诗论》诗)安居乐业春秋时,有一位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姓李,名耳,字老聃(“老子”是人们对他的尊称)。

老子对当时的社会不满,并反对当时政治革新,他怀念着远古的社会,认为社会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痛苦。

他的理想社会是“小国寡民”的社会。

他的“小国寡民”社会大概的样子是:国家很小,人民稀少。

即使有许多的器具,人们也不去用它。

不让人民用去冒险,也不向远处迁移,即使有车辆和船只,也无人去乘坐;即使有兵器装备,也无处去使用。

要使人民重新使用古代结绳记事的方法,吃得很香甜,穿得很舒服,住得很安适,满足于原有的风俗习惯。

邻近各国互相望得见,鸡鸣狗叫互相听得见,但是人们直到老死,也不互相往来。

上面的这段文字就是安居乐业的大概意思,这个成语来源于《老子》,原文是“甘美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成语的意思是表示生活美满、安定。

安如泰山“安如泰山”这则成语来源于的《上书谏吴王》,原文是“能听忠臣之言百举必悦。

必若所欲为,危于累卵,难于上关;变所欲为,易于反掌,安于泰山。

诗鬼李贺:用生命写作第一人

诗鬼李贺:用生命写作第一人

诗鬼李贺:用生命写作第一人本文是关于李贺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导语:唐代诗人李贺一生非常坎坷,他想要报效祖国的伟大抱负一直未能实现。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用生命写作第一人李贺,欢迎阅读!唐德宗贞元六年,洛阳昌谷。

一破败贵族家中,正传来焦急的忙碌声和妇女痛苦呻吟,天微微亮,一声高昂的雄鸡声,打破云层,天下大白。

伴随着雄鸡高鸣,一细小的婴儿声穿透云层,一代诗鬼李贺降临。

李贺父亲李晋肃,见儿子生的怪异,又体弱多病,特为他取名贺,字长吉,寓意长久、吉祥。

据后人记载,李贺长相奇特,庞眉、高鼻、长手指。

也就是说,他两条眉毛长成了一条直线,鼻子又高又大,手指又细又长,古人云,面带异象,必大吉大利之相。

李贺不知不觉间长大了,他打小就显漏出超乎常人的智慧。

由于思想早熟,极少和同龄人玩耍,认字以后,更是每天窝在书房里,母亲怕他自闭,强行赶他出去玩,不想李贺跑到坟地去观摩墓碑,揣测墓碑行文。

很难想象,一个五六岁的孩子,沉迷在阴森森的坟场中留恋忘返会是一个怎样的场景?小孩子读的书多,又记性好,总是会招人喜欢。

李贺家门口不远,便是一驿馆,每天南来北往人士及多,驿馆长和李贺同姓,又加上李贺聪慧异常,便经常将李贺留在驿馆,给他讲故事。

偶尔一天,小小李贺居然做了一首诗,他一看大惊,这小小孩童,竟然做出诗来,意境和用词都还不错,便愈加爱惜。

每当有过往官员住宿,他便讲此事,一来二去,李贺也有了不小的名气,神童之名不胫而走。

时文坛泰斗韩愈及侍郎皇甫湜听说有这种奇事后,开始还不大相信,便亲自来到昌谷,当他们见到这个自做老成的小神童时,在为他容貌感到奇特的同时,亦对他神童之名感到不可思议。

遂出题,让七岁的李贺当着他俩面前作诗。

李贺拿出笔墨纸研,略微思索,便提笔挥毫,写出大名鼎鼎的《高轩过》韩员外愈、皇甫侍御湜见过,因而命作:华裾织翠青如葱,金环压辔摇玲珑马蹄隐耳声隆隆,入门下马气如虹云是东京才子,文章巨公二十八宿罗心胸,九精照耀贯当中殿前作赋声摩空,笔补造化天无功庞眉书客感秋蓬,谁知死草生华风我今垂翅附冥鸿,他日不羞蛇作龙二人一见此诗,瞬间视李贺为天下奇才,文曲星投胎。

李贺写马诗的故事

李贺写马诗的故事

诗鬼李贺与他的《马诗》李贺(约公元790年-约817年)字长吉,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

他是“长吉体”诗歌的开创者,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

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

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

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

贞元六年(790年),出生。

贞元十二年(796年),七岁写就《高轩过》名扬京洛。

贞元二十年(804年),十五岁,誉满京华与李益齐名。

元和二年(807年),李贺已诗名远播。

元和三、四年间(808一809年),李贺写《雁门太守行》谒韩愈,但“年未弱冠”,即遭父丧。

元和五年(810年),参加河南府试,作《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并闰月》,并一举获隽,年底即赴长安应进士举。

可是妒才者放出流言,谓李贺父名“晋肃”,“晋”与“进”犯“嫌名”。

尽管韩愈“质之于律”“稽之于典”为其辩解,终无可奈何,李贺不得不愤离试院。

元和三年(808年)春,离京返回昌谷,同年十月间,再次西入长安。

经停洛阳,韩愈、皇甫湜到访慰藉落第之人。

元和六年(811年)返回长安,经宗人推荐,考核后,父荫得官,任奉礼郎,从九品。

从此,“牢落长安”长达3年。

由于迁调无望,功名无成,哀愤孤激之思日深。

加之妻又病卒,李贺忧郁病笃。

元和八年(813年)告病回昌谷休养了一段时日。

不甘沉沦,举足南游,希望在南楚或吴越一展才华。

后折回洛阳,告别长辈皇甫湜等亲友,同年十月十四日又西进长安。

元和九年(814年),辞去奉礼郎之职,重回昌谷。

然后取道宜阳、洛阳、经河阳,入太行,过长平、高平,于深秋到达潞州。

做了3个年头的幕僚,帮办公文。

元和十一年(816年),因北方藩镇跋扈,分裂势力猖獗,郗士美讨叛无功,告病到洛阳休养,友人张彻也抽身回长安李贺无路可走,只得强撑病躯,回到昌谷故居,不久病卒,时年二十七岁。

呕心沥血的成语故事

呕心沥血的成语故事

呕心沥血的成语故事原文李贺字长吉,系出郑王后。

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湜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辄就如素构,自目曰“高轩过”,二人大惊,自是有名。

为人纤瘦,通眉,长指爪,能疾书。

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④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

未始先立题然后为诗,如他人牵合程课者。

及暮归,足成之。

非大醉吊丧日率如此,过亦不甚省。

母使婢探囊中,见所书多,即怒曰:“是儿要呕出心乃已耳。

”唐代诗人李贺790~816注音:lǐ hè 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李昌谷、李奉礼,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从:使……跟从疾:快速通眉:两眉相通连奚奴:童仆牵合程课:牵强附和旧章法足jù第四声:补充率:一概,都省:醒悟旦:清晨锦:丝织品已耳:罢休啊译文李贺,字长吉,是郑王的后代,七岁就能写文章,韩愈、皇甫湜开始听到还不相信,经过他家时,让李贺写诗,李贺提起笔就像早已构思好的一样,命名为“高轩过”,二人大吃一惊,李贺因此而出名。

长得单薄削瘦,双眉相连,手指很长,能快速写出诗文来。

每天清晨太阳刚刚初升时,就骑着一头瘦弱的驴子,带着一个小书童,背着破烂不堪的锦囊,碰到有心得感受的诗句,就写下来投入锦囊中。

不曾有过先确定题目再写诗的事,就像其他牵强附和旧章法的人。

等到晚上回来,就整合成一首诗。

若非大醉时或吊丧的日子他都是这样,过后也不怎么反省这样做对身体的伤害。

他的母亲让婢女拿过锦囊取出里面的草稿,见写的稿子很多,就心疼嗔怪道:“这个孩子要呕出心肝才算完啊!”.“呕心沥血”常用来形容为了工作或是某些事情而穷思苦索,费尽心血。

两个字来自诗人李贺的故事,另两个字出自文学家韩愈的诗歌,这样组合而成的。

此类组合的成语,在中文成语中并不很多。

“呕心”见于《新唐书·李贺传》。

中唐时期的李贺是个才华横溢的诗人,他从小就喜欢写诗,一生中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作品。

李贺写诗注重考察和写实,他不喜欢先立个题目再冥思苦想,而是常常到处游览,见到好的景物,有趣的题材,便立刻动手记写下来作为资料,然后才将诗歌素材在家集写成篇。

李贺的小故事

李贺的小故事

李贺是唐代著名的诗人,被誉为“诗鬼”。

他自幼家境贫寒,但才华横溢,创作了许多优秀的诗篇。

李贺经常骑着小毛驴,带着小书囊,四处游走,寻找写诗的灵感。

一旦想到好的字句,他就会赶紧记录下来,放入书囊。

回家后,他再慢慢推敲润色,经常琢磨到深夜。

李贺的母亲看到儿子这么勤奋,既欣慰又心疼。

她不止一次对李贺说:“我儿这是要把心呕出来才罢休啊。

”这便是成语“呕心沥血”的由来。

李贺的才华得到了京城文人的认可。

他被选拔到长安参加进士考试,但有人嫉妒他的才名,故意在资格审查上卡住他。

因为李贺的父亲名字叫李晋肃,其中这个晋字跟进士的进是同音字,所以有人打小报告,说如果他参加进士考试,就是犯了父讳,也就是不孝。

这个理由在古代属于家讳。

因此,李贺被取消了考试资格。

虽然科举之路受阻,但李贺并没有放弃。

他开始向京城内各家贵主府邸投送名帖、转呈书信,请求得到这些公卿巨要的引荐。

三年后,他得到一个机会,参加了制举拔萃科考试。

然而,由于升调无望,加上身体也不好,李贺过起了半耕半读的生活。

李贺的才华和故事令人感慨不已。

他虽然遭遇了许多挫折和困难,但始终坚持自己的梦想和追求,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诗篇。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才华和努力,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和挫折,实现自己的梦想和追求。

李贺故事

李贺故事

李贺故事李贺,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

以下是小编分享的关于李贺的故事,欢迎大家阅读!谈古论今话李贺故事中华是诗的国度。

在唐诗的王国里,李白、杜甫永远占据首主流,而他始终不是。

他走了一条别人没有走过的路,他的诗冷艳低沉、奇崛险怪,喜欢在神话故事、鬼魅世界里驰骋,出神入化,意想天外,为唐代诗坛中的一个异类。

他可算得上是一个诗歌的开拓者。

他身材瘦削,双肩微耸,骑着一头瘦驴,行迹瑟缩,行走在崎岖的山路上,一字一句吞吐出如烟似雾般的文字,在烟雾之中,他清瘦的脸庞释放出异彩。

他就是李贺。

李贺者,字长吉。

祖籍陇西,生于福昌(今河南宜阳)昌谷,后世称李昌谷。

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但家已没落。

青少年时,才华出众,名动京师。

父名晋肃,因避父讳(晋、进同音),终不得登第。

一生愁苦抑郁,体弱多病,只做过3年奉礼郎,卒时仅27岁,诗歌中喜欢与神仙鬼魅为伴,因后人称其为诗鬼。

李贺长得丑。

李商隐在《李贺小传》里描绘说:“长吉细瘦,通眉,长指爪……”又有距眉、虬爪、巨鼻之说,但李贺却有才。

《全唐诗》说他“七岁能辞章”,五代时冯贽在《云仙杂记》中也说:“有人谒李贺,见其久而不言,唾地者三,俄而文成三篇。

”看来,他是一个早慧的天才。

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一位文学神童,或是文学天才。

提到文学天才,很多人可能会想到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还有南朝的江淹。

方仲永没有读过书,五岁便可“指物作诗立就”,可结果是“泯然众人”;江淹年轻的时候,便一个鼎鼎有名的文学家,他的诗和文章在当时获得极高的评价。

可是,当他年纪渐渐大了以后,他的文章不但没有以前写得好了,而且退步不少。

到最后一个字也写不出来,结果被人们所记下来的只有“江郎才尽”这个成语。

可李贺不同。

在诗的大道上,他不断地超越自己,走出了自己的风格。

虽然英年早逝,但给人们留下了二百八十多首诗歌。

人们没有记住他丑陋的外貌和不幸的身世,只会在他波谲云诡、迷离惝恍的诗歌中细细咀嚼、品味。

大诗人李贺的生平事迹

大诗人李贺的生平事迹

大诗人李贺的生平事迹李贺是唐代诗人,他生于公元791年,卒于817年,字长吉,他与李白、李商隐被称为“唐代三李”。

因为李贺是唐代河南福昌昌谷人(属今天的河南洛阳宜阳县),后世称他李昌谷。

李贺有“诗鬼”之称,是与“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诗人。

李贺的远祖是唐高祖李渊的叔父李亮(大郑王),属于唐朝宗室。

不过岁月浮沉、沧海桑田,到了李贺的父亲李晋肃时,早已世远名微,家道中落,隐沦昌谷,已没落到与一般读书人的家庭无甚二致了,李晋肃也必得读书应举方能入仕为官。

李晋肃早年被雇为“边上从事”,他在大历三年(公元768年)去蜀任职,曾与表兄杜甫相遇于公安。

李晋肃漂泊了一生,到了李贺出生的贞元年间,他才稍得升迁,被任命为陕县令,但不久李晋肃就病老而死。

李贺的母亲郑氏,生一女二子,一直住在昌谷。

李贺的姐姐出嫁之后,他的家境愈加贫寒。

李贺兄弟二人外出谋生,欲饱肌腹。

“欲将千里别,特此易斗粟”(《勉爱行二首送小季之庐山》),凄凉之状,于此可见一斑。

李贺才思聪颖,七岁就能作诗,又擅长“疾书”。

开始听说这件事的时候,韩愈和皇甫湜还不大相信真有这样一位七岁能作诗的神童,他们就一起去拜访李贺,让他当场写诗。

李贺提笔一挥就写成了《高轩过》,就像预先构思、打过草稿一样,韩愈和皇甫湜两个人大吃一惊,对李贺刮目相看,并且时常在同僚中夸赞李贺,从此李贺出了名。

李贺长得单薄削瘦,双眉相连,鼻头较大,手指很长,能够说长相很是出众。

每天清晨太阳刚刚初升的时候,李贺就骑着一头瘦弱的马,带着一个小童仆,背着一个破烂不堪的锦囊在路上行走,他碰到有心得感受的诗句,就写下来投入锦囊中。

他不曾有过先确定题目再写诗的事,就像他人牵强附和旧章法一样。

等到晚上回来,就整合成一首诗,有些诗作就被他的好友拿走了。

若非大醉或吊丧的日子李贺都是这样,过后也不怎么反省这样做对身体的伤害。

他的母亲郑夫人让婢女拿过锦囊取出里面的草稿,见写的稿子很多,就心疼地嗔怪道“这个孩子要呕出了心肝才算完啊!”。

伟大诗人李贺为什么叫诗鬼

伟大诗人李贺为什么叫诗鬼

伟大诗人李贺为什么叫诗鬼伟大诗人李贺为什么叫诗鬼唐朝李贺也许算不上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但他可以说是最不幸的诗人。

身怀诗才却一生不得志,27岁就早早驾鹤西去,这应该是后世被称他为“诗鬼”的原因之一。

首先,这个称号是对李贺在诗歌方面天赋的肯定,所谓“鬼才”。

据说他七岁就能写诗,已名动京城。

当时的大文学家韩愈和皇甫湜不信,就前去拜访。

于是,两人给李贺出题,他也不紧张,拿笔就写下了一首《高轩过》,先说两位大人来时多么气派,在盛赞他们的学识和地位,最后说明自己的处境和抱负。

虽然现在认定这首诗是李贺二十岁时所作,但也能说明他年少有诗才,声名远扬。

可惜有如此大才的李贺一生却十分不幸,怀才不遇仕途不顺,使他悲愤,二十岁就已经“一心愁谢如枯兰”;之后妻子的早逝,又加剧了他的感伤。

最终李贺只在世了27年就英年早逝,令人惋惜。

李贺是极具想象力的浪漫主义派,他的诗歌常常涉及神仙和鬼怪。

同样如此写诗的还有“诗仙”李白,与他不同的原因在于李贺诗歌的感情多是悲伤、苦闷的,这与他的境遇和性情有关。

因此,李贺可以说是向死而写诗,是在用鬼眼在看人间,“诗鬼”名副其实。

此外,“诗鬼”之名与李贺本人的长相大概也颇有关系。

据记载,李贺长相十分奇特,也可以说是丑陋,身材纤细瘦弱,几乎长到一起的眉毛,手指很长像鸡爪。

这不像鬼,像什么呢。

李贺的诗李贺的诗歌因为他独特的风格而被后世称之为“长吉体”,在诗坛中独树一帜,影响极大。

李贺虽然英年早逝,但作品不少。

据记载,晚唐时李贺的诗被整理成集,共233首,而宋朝以后流传至今共四卷220首。

就内容和题材上来说,李贺的诗可以分为四种。

一为借古讽今,他所处的中唐已经开始衰败,藩镇割据、朝政腐败、百姓疾苦,这样的国家和社会现状,主要是李贺为官时所作,他看在眼中写在诗里;二为发愤抒情,他一生怀才不遇、仕途失意因此内心愤懑不满,李贺的这类诗歌既有积极豪迈的也有消极抑郁的`;三为神仙鬼魅,这是他想象力和浪漫主义的体现,而李贺以此常常抒发神鬼的虚假和生老病死的必然,多写鬼怪也是他不称为“诗鬼”的原因之一;四为咏人或咏物,实则是抒发自己和反映现实。

李贺锦囊藏诗的故事

李贺锦囊藏诗的故事

李贺锦囊藏诗的故事引言李贺,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作品以奇特的想象力、华丽的辞藻和富有韵律美闻名于世。

然而,这位才情出众的诗人却一直生活在贫困和挣扎中。

据史书记载,他常常穷困潦倒,甚至在饥饿时期以织锦囊为生。

本文将介绍李贺如何以锦囊藏诗的方式,将自己对人生、自然和美的独特感悟传递给后世。

李贺的锦囊李贺藏诗的原因李贺生活困顿,无力出版自己的作品,然而他对诗歌的执着和对文学的热爱使他无法放弃。

为了将自己的诗传承下去,李贺决定将自己的诗藏在锦囊里。

他将自己的诗歌手稿刺绣在锦囊里,每一个锦囊都是一个诗人的心血。

锦囊的特点李贺的锦囊并非普通的织锦品,而是由他亲手缝制的精致艺术品。

这些锦囊多彩而绚丽,不仅仅是一种工艺,更是一种诗意的表达。

李贺将自己的情感、理念和观点嵌入到这些锦囊中,通过视觉的方式将诗歌的美传达给读者。

锦囊中的诗锦囊诗的创作过程李贺将自己的诗作按照主题进行分类,并用丝线绣制在锦囊上。

他先用铅笔在布料上勾勒出诗句的轮廓,然后用丝线逐一缝制。

这个过程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李贺觉得这样的手工艺方式更符合他对诗歌的理解和追求。

锦囊诗的题材和风格李贺的诗作涉及了广泛的题材,包括自然景观、人物描写、社会现象等。

他的诗风独特,既有奔放豪迈的写作风格,又有细腻婉约的抒情表达。

他追求形式的变化和声调的多样性,创造出了一种独特的音韵美。

锦囊诗的内涵和意义李贺的锦囊诗既有个人的情感表达,也有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批判。

他以独特的方式传递着对人生、自然和美的思考。

锦囊中的诗作以清新独特的表达方式引领读者进入一个与众不同的诗意世界,让读者感受到诗歌的独特魅力。

锦囊诗的影响锦囊诗的传承尽管李贺生前的诗作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和传播,但他通过锦囊诗的方式将自己的思考和创作传承了下去。

这些锦囊后来被他人发现并予以珍藏,使得李贺的诗歌作品得以保存。

锦囊诗的影响李贺的锦囊诗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的作品以其独到的思想和卓越的艺术成就,影响了不少当代著名诗人的创作。

诗人学者作家积累素材的故事例子

诗人学者作家积累素材的故事例子

诗人学者作家积累素材的故事例子唐代著名诗人李贺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杰出而短命的天才。

他虽年仅27岁,却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诗歌。

李贺在诗中从不设话题。

每次出门,他都会骑一匹瘦小的小马,带一个男仆,背一个古老的锦囊,边走边思考。

当你背诵一些好句子时,立即用随身携带的钢笔和砚台,写在纸卷上,放入锦袋中。

晚上回家的时候,有时包满了,带着很多钱回家;有时包空了,我一整天都在努力想,但我没有一个好句子。

诚然,李贺在诗歌创作上倾注了全部心血,如“有爱天老”、“乌云压城毁”、“鸡唱天下白”、“石破天惊作秋雨”等。

历代流传下来的这些名句,都是李贺精心锤炼的。

李贺在《长歌续短歌》一诗中为自己写下了“长歌破衣,短歌破白发”这句话,体现了他在创作中的艰辛和他悲惨的一生。

李贺诗歌创作的成功有赖于积累。

其实,世界上哪一个成功不靠艰苦的积累。

石破天惊的成语故事

石破天惊的成语故事

石破天惊的成语故事
“石破天惊”有关于诗人李贺的故事。

唐朝的著名诗人李贺,才气极高,七岁能作诗,十五岁便成名,并以〈雁门太守行〉得到了韩愈的赏识。

李贺的创作方式也十分特别,据说他写诗从不先命诗题,每与友人出游,便命奴仆背着锦囊骑驴跟随,灵感一来,他便赶紧写下,投在囊中,等回家后再整理成篇。

李贺虽然诗誉日隆,但仕途上却不甚顺遂。

二十岁时应礼部试时受到排挤,其他考生认为他的父亲名晋肃,应当避讳不得参加进士考试。

韩愈虽然为他作〈讳辩〉力争,但李贺再也没有应试。

后来他作了张彻的幕僚,二十六岁返乡,二十七岁便以英年早逝,留下诗作二百余首。

李贺的诗作内容深邃,种类繁多,以想象力丰富著称,善于锻练字句,留下了许多千古佳句,后世称为“诗鬼”。

如《李凭箜篌引》一诗中,他形容李凭弹奏箜篌的乐音,具有极大的震撼力,不但能使上古女娲用来补天的五色石因而碎裂,也让上天为之震动,洒落滂沱的秋雨;连在梦中都被请到神山去教神妪弹奏箜篌,那精妙的音律,连海中的鱼、蛟都随着乐声而跳跃。

后来“石破天惊”被用来形容事物或言论新奇惊人。

“石破天惊”相关释义:
读音:shí pò tiān jīng
表达意思:后用以指使人震惊之意,也形容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出处:唐代李贺诗《李凭箜篌引》,“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翻译:高亢的乐声直冲云霄,冲上女娲炼石补过的天际。

好似补天的五彩石被击破,逗落了漫天绵绵秋雨。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震惊。

诗鬼--李贺

诗鬼--李贺

李贺,字长吉,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鬼”。

他是中唐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与李白、李商隐并称唐代“三李”。

尽管他的生命短暂,但创作了大量独具特色的诗歌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生平经历:李贺出生于一个较为贫寒的宗室家庭,自幼聪慧好学。

他年轻时热衷于求取功名,似曾考中进士,但后来因种种原因未能长期担任重要官职。

在政治上,他历经坎坷,曾被诽谤、辞去官职,而后长期在昌谷、洛阳两地隐居,过着骑驴觅句的浪漫生活。

尽管如此,他仍时刻关注着社会现实,用诗歌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

2.成就贡献:李贺的诗歌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极高的成就。

他的诗歌作品以奇特的想象力和独特的艺术构思,将神话、传说、历史等元素融入诗歌创作中,创造出一种奇幻、迷离的境界。

他的诗歌作品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而且在后代也成为了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性格特点:李贺性格孤傲、狂放不羁,对诗歌有着极度的热情和执着。

他善于观察和捕捉生活中的细节,将其融入到自己的诗歌中。

同时,他也是一位情感丰富的人,常常将自己的感受和情绪融入到诗歌中,表达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4.社会影响:李贺的诗歌作品在当时社会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他的诗歌作品不仅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和反思,而且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内涵吸引了大量读者。

他的诗歌作品成为了当时文化界的焦点之一,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故事传说:有关李贺的传说故事很多,其中最著名的是他构想“鬼哭”的传说。

传说李贺在某一天夜晚梦见自己到了阴间,听到鬼哭声。

他仔细观察发现,原来这些鬼是因为在人世间的功名不显、留有遗憾而哭泣。

这个梦境给了李贺极大的启发,他从此开始构思并创作了许多反映社会现实、抒发个人情感的诗歌作品。

6.实用信息:如果你想更深入了解李贺及其诗歌作品,可以去河南省宜阳县的李贺故里参观游览。

这里保存了大量的有关李贺的历史遗迹和文化景观,如李贺墓园、长吉祠等,可以让游客更直观地感受到李贺的文化底蕴和艺术成就。

李贺简介及人生经历

李贺简介及人生经历

李贺简介及人生经历(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教学教案、阅读试题、诗歌鉴赏、教学随笔、日记散文、语录句子、报告总结、故事大全、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eaching lesson plans, reading questions, poetry appreciation, teaching essays, diary essays, quotations sentences, report summaries, stories, essays, other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李贺简介及人生经历李贺简介及人生经历简介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

诗人李贺的悲情人生

诗人李贺的悲情人生

诗人李贺的悲情人生本文是关于李贺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导语:如果说在唐代时期,有哪些诗人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那么,诗人李贺属于其中的一位,他悲情的一生让人们为之惋惜。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李贺的悲情人生,欢迎阅读! 一千二百年前,伴着一声嘹亮的婴儿哭声,唐王朝宗室远支的一个叫李晋肃的家里,一个男孩降生了。

这的确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所以开心的父亲给孩子取了个他认最妥帖的名字——李贺;可他哪里知道,这个孩子的一生悲剧,早在父亲被取名“晋肃”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

李贺从小就很聪明,少年时代就很有诗名。

他虽然自称“王孙”,可他自己也知道,他这片皇室远支的叶子已经渺小得看不见皇族的主干了。

所以他发奋读书,希望有朝一日能依靠金榜题名干一番事业。

他的功夫没有白费,元和二年(公元807年)他去洛阳拜访已富盛名的韩愈,深受这位大文学家的赏识。

这一年,他才17岁。

两年以后韩愈和另一位诗人回访李贺时,李贺已经是一位才华横溢、颇有名气的诗人了。

元和初年,我们的诗人怀着少年的激情,满怀希望地计划迎进士考试。

不料竟然被无情地剥夺了考试资格,原因只是他父亲名叫“晋肃”,“晋”和“进”同音,要求“避长者讳”。

韩愈为他辩解说:“父亲名叫‘晋肃’,儿子就不能考进士;如果父亲名字是‘仁’,难道儿子连人也不能做吗?”可是除了诗人的知己外,还有谁为他鸣不平呢?还有,那就是诗人自己了。

瞧,秋风萧瑟,草木干枯,寒气逼人,在荒凉的古道上,一个长指甲、细身材的青年,骑着一匹跛驴在寻找着诗意,偶有佳句,即挥笔写下投入随身带着的一个口袋中。

他的身体是多么单薄啊,单薄得就像秋夜中摇曳的孤灯,偏偏还发着令人感动的光芒。

命运坎坷的诗人,“不平则鸣”,就这样用诗歌来抒发心中的悲愤,从另一个角度升华了自己的生命。

李贺好读《楚辞》,深受屈原影响。

他的诗想象奇特,幻想惊人。

在他的笔下,太阳会发出玻璃敲击的声响,将士的亡魂也因饥饿变瘦了;铜人也会行走,会流泪,而兰草正在依依惜别……天真烂漫的诗人,就样把我们带入了一个古老神奇的童话世界。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人物卡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人物卡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人物卡
我国唐代著名诗人李贺,天赋极好,7岁时就能写出很精彩的诗歌、文章,受到当时一些有名望的人的赞赏,被认为是小神童。

尽管李贺聪颖过人,可他依然十分努力,从无丝毫的懈怠,作文、写诗都非常严肃认真,从不马虎草率。

李贺写诗、作文,有与众不同的习惯,他不是闭门造车冥思苦想,而是十分注重搜集材料、积累心得、捕捉灵感,他特别注意观察生活、实地考察。

他习惯于每天早上骑着家里那匹瘦马外出游览,每每有了什么见闻或心得体会,便当即记录下来,装进随身带的绣花锦囊之中。

当太阳落山的时候,李贺再往回家的路上走去,到家常常已是掌灯时分,家里人早已吃过晚饭了。

李贺回到家,他母亲赶紧叫仆人端上热过的饭菜,可是李贺依然没有慌着去吃饭,而是将白天写的那些草稿从锦囊中取出来,及时修改、整理,然后誊写清楚,集中放入另一绣花锦囊之中,这才吃饭、休息。

李贺天天如此坚持不懈,只要不是因病或家里办重大的红白喜事,他都从不停止这样做。

一天晚上,待李贺回家做完这一切躺下睡着后,他的母亲来到他的房间,取过锦囊将里面的东西全倒出来,一看,竟都是些诗稿、笔记,除此以外,别无他物。

他母亲想到这孩子一向体弱多病,再看他倒床便睡的疲惫不堪的样子,十分心疼又担忧地叹息道:“这孩子真是非要把心呕出来才肯罢休啊!”
李贺虽然很年轻时就去世了,可他的很多诗作却成为人们喜爱的传世佳作,为了这些佳作,他真正是到了呕心沥血的地步。

李贺的故事告诉我们,天赋再好也一样需要后天的勤奋努力,做文章不能凭主观想象,而是要仔细观察生活、体会生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人李贺的一则故事
本文是关于李贺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有的人一生虽然很短暂,但是人们永远铭记他。

他就是著名的诗人李贺。

下面是一则关于诗人李贺的故事,欢迎阅读。

唐代京城长安郊外。

一片乱坟岗子,风吹野草瑟瑟作响,几只乌鸦立在枯枝上“哇哇”地叫着。

气氛显得有些阴森肃杀。

“得得得”,随着一阵轻而碎的蹄声,只见一个面庞清瘦的青年,骑着一头小毛驴走向墓地,他肩上还挎着个破旧的锦囊。

他停下来之后,一不烧香,二不上供,却背着他的锦囊在坟堆中间穿来走去。

看样子他不是来上坟的,那么他究竟来干什么呢?
说起来简直叫人难以置信,他是来作诗的,正在进行紧旅的构思哩:采用这样奇特的构思方式的青年,名字叫李贺,他是我国文学史上有名的一位奇才,他的诗作驰骋奇想,随意挥洒,独创一格。

难怪连他写作时的情景,也与众不同。

李贺七岁就能即席赋诗,并得到当朝大文学家韩愈的赏识和栽培。

他作诗时特别强调独创性,最忌落他人案臼。

为了搜集创作素材,他常常一大早就背着锦囊,骑驴出门游历,在那些荒郊野外,乱坟场里转来转去,观察事物,捕捉灵感。

一旦触景生情,想到了好的句子,马上就在小纸条上记下来,然后投人锦囊之中。

晚上回到家里,他再把这些纸条取出,认真地进行选择整理,以这些零碎的不完整的句子作为基础,继续精心构思,写好一首诗就放进另一个锦囊中。

除了特殊情况以外,他天天都坚持这样做。

时间一久,人们对李贺的行踪都觉得有些奇怪。

李贺的母亲更是耽心,儿子经常很晚才到家,老是背着个鼓鼓胀胀的锦囊回来,究竟是在干什么呢?她也捉摸不透。

有一天晚上,李贺刚回到家里,李母就命丫环去把李贺的锦囊夺将过来,打开一看,只见里面装的全是写有诗句的纸条。

李母什么都明白了,原来儿子早出晚归,是在搜索枯肠觅寻诗句啊!
她望着儿子日益消瘦的面容,禁不住心疼地说:“你这孩子呀,真要把心血呕出来才算完啊!”她怕李贺把身体累垮了,就不许他再这样刻苦写诗了。

李贺笑着劝慰母亲说:“母亲放心,我不会累病的。

深夜,李贺的房间里仍亮着油灯,他掏出一堆堆的纸条,又在琢磨润色,构思新的诗作了。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