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斌社工导论考研(重点)

合集下载

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宏观社会工作(复习笔记)【圣才出品】

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宏观社会工作(复习笔记)【圣才出品】

9.1 复习笔记一、社区工作1.社区工作的概念及发展(1)社区工作的概念“社区工作”一词是从英文“Community work”直译而来的。

其含义又与“社区组织”(Community organization)及“社区发展”(Community development)这两个概念密切相关。

①社区组织社区组织是一种社区工作方法与过程,它利用计划与组织工作协助社区居民认清社区整体的需要与目标,由社区方案与社区变迁机构来统合、协调与发展社区个体、团体与组织,并动员社区内外资源,来满足社区需要与达到社区目标,以适应社会变迁与生活环境。

此一定义指出了社区组织的对象、方法、内容和目的,较为全面。

②社区发展社区发展,专指人民自己与政府机构协同改善社区的经济、社会及文化状况,把社区与整个国家的生活合为一体,使它们能够对国家的进步有充分贡献的一种程序。

这种复杂的程序包括两种重要的因素:a.人民本身尽量本着自动、自发的精神参与改善自己生活的各种社会方案和活动;b.鼓励自助、自动、互助精神并使这种精神更能发挥效力。

虽然二者有所差异,但究其实质并无本质上的不同,二者在工作方法上已融为一体。

因此,在社会工作领域中,社区组织及社区发展这两个概念正在被社区工作这个概念所取代。

③社区工作这个概念既包含社区组织的含义,同时也包含社区发展的含义,是二者的综合。

社区工作是以社区为基础的社会工作,它是由专业社会工作者,本着其哲理信念与专业技艺,与他所服务的社区民众一起群策群力,推动与民众福祉有关的社会行动及社区方案的方法。

(2)社区工作的历史发展邓纳姆(Arthur E.Dunham)在1970年出版的《新社区组织》(The New Community Organization)一书中,对社区组织的历史发展进行了描述。

邓纳姆指出,社区组织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①第一个阶段是从1870年至1917年的慈善组织运动时期。

当时在欧美普遍建立了慈善组织会社和睦邻服务中心。

社会工作导论王思斌

社会工作导论王思斌

社会工作基础知识一.社会工作概述1.社会工作的涵义与性质含义:①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得助人活动。

②社会工作是一种帮助人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工作。

它帮助社会上的贫困者、老弱者、身心残障者和其他不幸者,预防和解决部分经济困难或生活方式不良造成的社会问题,开展社区服务,完善社会功能,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和社会生活素质,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一致,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性质:从定义①上说,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服务,其特征是提供服务;从定义②上说,社会工作是一种道德实践。

所谓道德实践有两层含义:一是社会工作是以为了实现社会正义、增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进步而进行的活动,而这些社会价值都与道德联系在一起;二是社会工作者在具体的认识和界定问题、干预和处理问题的过程中都以一定的价值观为指导,从而使其助人实践带有道德特点。

2.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1)欧洲古代的社会思想传统、基督教文明以及人道主义的发展为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了深厚的社会基础,而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社会变迁则成为社会工作专业产生和发展的直接动因。

西方的社会工作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受社会思潮的强烈影响,它是在长期的助人活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①社会工作的形成A.1601年,英国伊丽莎白女王颁布《济贫法》规定:以社区为单位,对无亲属照顾的贫民实行有条件的救济,从而初步建立了社会救济制度,并形成一套救济工作方法。

B.1788年德国汉堡市实施救济制度,使救济工作更趋组织化和科学化。

C.1852年爱尔伯福市进一步修正改良了救济制度,完善救济工作方法。

D.1869年建立的慈善组织会社致力于协调民间各种慈善组织的活动,推动民间社会服务活动的发展。

E.1884年兴起的睦邻组织运动致力于发挥社区在助贫救困中的作用,鼓励志愿工作者进入社区活动中心为贫民服务。

F.美国内战时期出现一些给薪的社会服务工作者,社会服务开始成为一种职业。

G.1896年美国纽约慈善学院对给薪的“友善访问员”进行培训。

社会工作导论王思斌第二版考研重点及真题答案解析

社会工作导论王思斌第二版考研重点及真题答案解析

社会工作导论王思斌第四版考研重点及真题答案解析内容简介:本资料包含三部分。

一、名词解释(10个)二、简答题(8个)三、论述题(4个)一、社会工作导论王思斌历年名词解释考试真题1.代际流动[吉林大学2020年研]【答案】代际流动指的是父代与子代之间,或是几代人之间社会地位的变化。

一个社会的代际流动水平是衡量其开放程度的重要指标,它表明社会中有多少出身低微但富有才华的人能够沿着社会分层阶梯向上流动。

代际流动的状况,反映社会进步的程度和分层体系的变化和发展状况。

2.政府议程[中国人民大学2020年研]【答案】政府议程是指政府觉察到某一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注意和讨论,该问题也确有解决的必要与可能,从而将其纳入政府议事日程加以研究和处理的过程。

到了政府议程阶段,对问题则已有了明确的界定与陈述。

公共议程和政府议程大体可视为政策议程的两个阶段。

3. 社会角色[北京大学2017年研;中山大学2013年研;北京科技大学2010年研]【答案】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方式。

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构成了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具体来说,它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含义:①角色是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②角色是人们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和行为摸式;③角色是人们对于处在特定地位上的人们行为的期待;④角色是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的基础。

4. 角色距离[华东师范大学2017年研;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研;河北大学2017年研]【答案】"角色距离"概念是符号互动论者、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最早提出的。

角色距离是指一个人自身的素质、能力、水平与他所要扮演的角色之间的差异现象。

一个人扮演社会角色,既然角色不完全就是他本人,一个人的水平、素质、品格和能力与所要扮演的角色的要求之间总会有差异,所以角色距离是普遍存在的。

5. 强关系与弱关系[复旦大学2016年研]【答案】强关系与弱关系是美国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提出来的一个概念,认为按网络中联系的强弱程度可分强关系网络和弱关系网络。

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第三版考研知识点整理系列(六)

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第三版考研知识点整理系列(六)

第十一章青少年社会工作1.青少年社会工作(名解)青少年社会工作是指以青少年为对象的社会工作,其主要内容为学业辅导、生活辅导、职业培训和职业介绍、心理咨询、婚前教育与婚姻介绍、矫治服务等。

从过程角度去认识,可以将青少年社会工作定义为:根据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兴趣倾向、特长嗜好、家庭背景以及智力等实际情况,予以个别的或集体的辅导,使其获得正常的发展与进步,并启发其个别的才能与志趣,使其达致最大发展,以贡献于社会的活动。

主要包括以下要素:第一,青少年社会工作是面向青少年的社会工作,既要面对各种问题的特殊青少年,也要面对所有青少年;既要面对青少年本人及其团体,也要面对所有影响青少年成长的社会、家庭、学校等元素;既包括对问题实施矫治,也要为促进发展实施科学辅导。

第二,青少年社会工作以青少年发展为根本目的。

第三,辅导是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本质特征。

第四,青少年社会工作具有特别强烈的社会功能。

2.青少年社会福利(名解)青少年福利包括在整个社会福利体系中,是社会福利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青少年社会福利有三个涵义:第一,青少年福利代表着一种先进的社会理念。

青少年不是作为社会中的弱者而受到关注和保护,国家和社会要尊重他们的独特性和尊严;青少年期也不再仅仅被看作是为成年阶段做准备的时期,而是作为一个独特的人生发展阶段而受到尊重和肯定;青少年的发展过程不再是一种被动的接受教育的过程,而是一个充满了自主性和能动性的过程;青少年有他们自己独特的需要,这些需要有必要通过政府和社会的种种途径来获得满足;国家和社会对于青少年发展承担着不可替代的责任。

这些是现代社会福利思想在青少年福利问题上的体现。

第二,青少年福利是现代国家的一种制度。

国家要通过制定政策、实施法案、形成法律等等形式把青少年福利问题转换为政府行为,青少年福利是政府的责任,要以社会政策的形式,通过社会政策和立法满足青少年需求、保障青少年权利。

青少年福利作为社会政策,是政府日常行政工作的重要部分,青少年福利需要在社会政策的指导和制约下,通过政府的协调、统整,机构的服务、配合,程序的规范、衔接,制度的完善等机制建设来实现。

王思斌社工导论考研(重点).

王思斌社工导论考研(重点).

社会工作导论(重点)第一章:社会工作概述1.什么是社会工作(由一般定义—社会工作是一个专业—中美界定)①社会工作是由英文social work 翻译而来,基本内涵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福利的框架下,根据一定的价值观念,帮助有困难的人走出困境的职业活动。

②是在遵循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的指导下,运用个案、小组、社区,行政等专业工作方法,以帮助机构和他人发挥自身潜能、协调社会关系、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为职业的一项专业性的工作。

③社会工作是一个专业,在一个国家和地区表现为:在社会福利体系中,机构有从事合法的社会服务的专业资格;从事社会工作的人是经过社会工作的专业培训的;社会工作体系已经成为社会福利制度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④美国是最早开展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国家,其普遍接受的定义:社会工作是一种帮助个人、小组、社区增强或恢复社会功能并创造有利于实现这一目标的条件的专业活动。

而我国于1991年给出定义:社会工作是帮助人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工作。

此外,我国社会工作不仅包括社会福利、社会保险和社会服务,还包括移风易俗等社会改造方面的工作。

2.简述社会工作是一个专业(解释专业—从学科、职业上—国家、地区表现)①社会学家帕森斯认为作为一个专业应表现为:执行这些功能的机构由一批有专业资格的人组成,他们经过专门训练,精通该学科的主要内容,使用专业的方法与技术。

他们适应社会需要,在社会上起着专门的作用、担负职责,享受优惠。

②学科上来说,社会工作是以科学知识为基础的应用型的社会科学,社会工作属于社会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

职业上来说,社会工作脱胎于早起的慈善事业,但随着受助人情况的复杂化和现代社会对受助人正当权利要求,组成社会工作专业团体成为必要。

③社会工作是一个专业,在一个国家、地区表现为:在社会福利体系中,机构有从事合法的社会服务的专业资格;从事社会工作的人是经过社会工作的专业培训的;社会工作体系已经成为社会福利制度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社会工作导论复习资料(北大王思斌版)

社会工作导论复习资料(北大王思斌版)

社会工作导论(3.18。

5.4版)●现代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职业性的助人服务活动。

●社会工作的基本对象:社会工作对象是指直接接受社会工作服务的个人或群体.社会工作的基本对象主要包括贫困群体、脆弱群体和其他的弱势群体。

贫困群体:主要指物质生活陷于极度困境者,他们缺乏基本的、正常生活的物质条件,甚至难以维持自己的生命。

脆弱群体:指遇到社会问题冲击时缺乏应对能力而易于遭受挫折和伤害的群体。

弱势群体:指在社会结构和群体关系中处于弱势、其权利和利益受到严重伤害的群体.社会工作对象的扩大:①社区:20世纪30年代以来,社区逐渐成为社会工作的对象,社区组织、社区融合也成为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

②面对有需要的人群:有需要的人群是其基本的合理需要得不到满足,从而日常生活和发展遇到严重困难的人群→任何一个现代人(焦虑的扩大化).●社会工作的基本领域:社会工作的领域是指其服务领域。

具体包括社会救助、儿童服务、老年人服务、残疾人士服务、妇女社会服务、家庭服务等几个方面。

社会工作领域的扩展:学校社会工作、就业服务、矫治服务、精神健康服务、医务社会工作、社区发展与社区建设.●社会工作者的角色:社会工作者作为专业人员,需要在社会服务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开展服务.社会工作者主要承担的角色有以下几种:①服务提供者:社会工作者的基本职责是向有需要的人提供服务,既包括心理咨询和意见咨询,也包括提供物质帮助和劳务服务。

②支持者:社会工作者面对求助者不但要提供直接服务或帮助,也要鼓励受助者在可能的情况下自强自立,克服困难,即“助人自助”。

③治疗者:社会工作者系统地影响服务对象的人际互动或内在心理功能,以便对那些发展性、人际互动或环境适应方面的问题加以解决、控制或减轻症状,从而促进服务对象的成长。

④倡导者:当受助者必须采取新的行动才会有助于其走出困境时,社会工作者应该向其倡导某种合理行为,并指导他们以使成功。

最新整理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复习提纲资料讲解

最新整理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复习提纲资料讲解

第一章社会工作的领域与内涵(重点)1、西方社会工作产生(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社会历史背景:⑴资产阶级革命及人道主义的张扬⑵工业革命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①整个社会日益被划分为两大阶级,即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②资本主义经济的高度发展打破了封建时代的封闭的农村经济,也迫使农业劳动力转化为大工业生产劳动力的出卖者③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及其价值的蔓延冲击着以往的社会关系,它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为赤裸裸的利害关系,利己主义得到充分扩张④社会问题大量出现P3-2、社会工作领域的涵义:也称社会工作范围,是指社会工作在社会生活中实施并起作用的范围。

P83、社会工作领域随着社会进步而扩大:⑴社会进步是人类的永恒追求⑵人类对自己生活质量的关注扩大着社会工作领域P94、社会工作的领域:⑴按服务对象的生理和社会特征分类①按服务对象分为:儿童社会工作、少年社会工作、青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②按服务对象的生理特征分为:妇女社会工作、残疾人社会工作等⑵按服务对象遇到的困难分类①日常生活方面的问题②就业方面的问题③个人行为方面的问题⑶以社会工作的特点分类:分为救助、帮助和发展三种类型P105、社会工作内涵:是根据一定的价值观念帮助有困难的人走出困境的活动P11联合国1960年出版《国家社会服务方案的发展》P126、社会工作定义: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

P127、社会工作的要素:⑴社会工作者:是服务和帮助的提供者,是社会工作过程的首要的构成部分⑵受助者:也称服务对象、工作对象,也有人称之为案主⑶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社会工作者所持有的助人观念,包括对助人活动的看法、对自己及受助者的看法⑷助人活动:是社会工作的关键,它是助人愿望的传导者,同时也是助人和受助的实现过程。

P148、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P8(1986年高校建立专业)当前我国社会工作的类型:⑴在社会上占主流地位的普通社会工作⑵社会福利部门所从事的社会工作⑶新出现的专业意义上的社会工作P15第二章社会工作的功能(重点)1、社会工作者:是遵循社会工作的价值准则,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从事职业性社会服务的人员。

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第三版考研知识点整理系列(一)

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第三版考研知识点整理系列(一)

第一章社会工作的内涵与工作领域1.西方社会工作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简答)(一)宗教改革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张扬1)西方社会主流文化基督教文明所宣扬的“博爱”,是社会工作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思想来源。

2)以文艺复兴为先导的资产阶级思想革命主张以人为中心,欧洲的宗教改革也恢复了人的尊严和价值。

3)资产阶级革命进一步宣扬了人道主义,主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博爱。

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与新的宗教伦理一起为后来兴起的慈善活动和广泛的助人活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资产阶级工业革命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工业革命一方面促进了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也对这些国家的社会结构带来了巨大冲击。

1)整个社会被分为两大阶级,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

阶级的两极分化也是财富和贫困、特权和无权向两极的积累,这使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日益尖锐对立。

2)资本经济的高速发展打破了封建时代封闭的农村经济,迫使农业劳动者转化为工业生产劳动力的出卖者,大规模的社会流动破坏了原来的社会结构和家庭结构。

3)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以及追求个人利益等价值的蔓延冲击着以往的社会关系,把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变为赤裸裸的利害关系,利己主义得到充分扩张。

4)社会问题大量出现,自由竞争使竞争失败者沦为贫困、无助的一群。

社会工作就是众多尝试解决这些社会问题的方法中的一种。

(三)制度背景1601年英国颁布《伊丽莎白济贫法》,推动了英国社会福利的制度化发展,也推动了慈善活动的发展。

第一,指出政府对社会救助负有责任,并应直接参与社会救助的组织工作。

第二,确立了“助人自助”的观念,要求有劳动能力的乞丐从事劳动。

第三,规定要由专业人员从事济贫救助活动,救助人员的专业化为社会工作职业化奠定了基础。

除此之外,德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也对社会工作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注:该问题主要借用的《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2021》版的内容)2.社会工作(名解)社会工作是秉持利他主义价值观,以科学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专业方法,帮助有需要的困难群体,解决其生活困境问题,协助个人及其社会环境更好地相互适应的职业活动。

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笔记+课后习题+考研真题及详解】(1-5章)【圣才出品】

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笔记+课后习题+考研真题及详解】(1-5章)【圣才出品】

第一章社会工作的性质与任务1.1复习笔记一、什么是社会工作1.社会工作是科学作为应用社会学或应用社会科学的社会工作的科学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客观性。

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的活动,是社会工作者为求助者提供资源以帮助他走出困境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工作者虽抱有助人的价值观与目标,但他审视问题的立场及态度却是客观的,即不是从感情出发,而是基于自己的知识基础、专业操守客观地对待问题,寻求有效而合理地解决问题的办法。

社会工作者与受助者之间是工作关系,它要求社会工作者应有客观的态度。

(2)工作方法的科学性。

社会工作十分注重工作方法,并把科学的工作方法当作社会工作成功的基本要件。

这些方法以其固有的内在联系、技术和原则而成为规范的工作准则。

(3)工作过程的逻辑性。

社会工作者根据助人活动的发展规律将工作过程化为前后紧密连接的一些阶段,从而使其具有严密的逻辑性。

2.社会工作是一种艺术(1)社会工作过程是对社会工作方法和技术的灵活运用;(2)社会工作需要细致地分析、巧妙地应对问题;(3)社会工作面对的任务常常是新的、独特的、特殊的。

3.社会工作是一种制度(1)什么是制度制度也称社会制度,它是人类在长期的共同活动中经过积累、选择而形成的指导人们活动的规范体系。

(2)社会工作是一种社会制度①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的专业活动,也是一种社会制度。

这表现为它既具备社会制度的特征,也成为现代社会解决社会问题的制度化手段。

社会工作已具备社会制度的基本特征:a.社会工作有一套明确的理论作指导;b.社会工作有严密而科学的行为规则,不仅对于任何常规性的助人活动,社会工作都形成了自己的工作模式,从而保证了工作过程的科学性,而且从事这项活动的社会工作者内部也有严格的“行业守则”,这种行业伦理守则对社会工作者的职业行为进行约束,从而保证了职业行为的规范性;c.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机构成为进行此类专业助人活动的执行者,这些人受过专门训练,能够保证助人活动科学、有效地进行。

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第三版考研知识点整理系列(三)

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第三版考研知识点整理系列(三)

第五章社会福利制度1.社会福利(名解)从广义上来说,社会福利是指同改善公民生活素质、促进社会发展与提高社会总体文明水平相关的一切物质、活动和相关服务。

而从狭义上讲,社会福利则是指国家(或政府)针对社会中有特殊需要的个人和群体提供的津贴、物质和社会服务。

2.社会福利制度(名解)社会制度是指那些标准化并被普遍接受的角色、规范以及为人的社会化行为提供基本参照的系统。

社会福利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在社会中也具有自身的结构与内容并发挥着特定的功能。

社会福利制度的存在是满足社会中个人、群体和社区的福祉,而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福利的内容与特征不仅受到社会价值观的影响,也受到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

在社会福利制度中,主要构成要素有资源(物质与金钱)、组织(机构)、人力(社会工作者和其他专业服务人员)、服务对象与外在的制度和环境系统。

3.剩余性社会福利(名解)剩余性社会福利是指当家庭和市场等常规机制瘫痪时,国家介入,从而满足公民的社会需要,解决社会问题。

这种福利带有明显的针对性和排他性,同时多数福利项目也需要通过家计调查的监督与评估手段来完成。

政府扮演边缘性的角色。

4.制度性社会福利(名解)制度性社会福利是指为所有公民提供的福利津贴或服务,这种福利不需要通过家计调查来完成,它有利于公民之间实现社会平等,并消除社会差异。

政府扮演了全面的角色。

5.积极的(社会)福利和消极的(社会)福利(名解)根据福利的目标(或功能)、影响与后果,社会福利还可以分为积极的福利与消极的福利。

消极的社会福利关注更多的是社会层面而较少关注个人的福祉与发展。

此外,消极的福利还意味着福利的给予须附带侮辱化条件,通常接受者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积极的福利是指在满足经济利益的基础上促进个人的人格发展,比如心理辅导服务就是一种典型的积极福利,其目标并不是直接的经济利益,而是增进人力资本的一种投资。

从各国当代社会福利改革的经验来看,一个明显特征就是将消极福利改变为积极福利,将福利与个人就业和价值等充分联系在一起,减少因接受福利带来的负面的心理影响,而努力促进福利接受者的社会融合。

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复习(考研)

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复习(考研)

第一章社会工作的领域与内涵(重点)1、西方社会工作产生(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社会历史背景:⑴资产阶级革命及人道主义的张扬⑵工业革命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①整个社会日益被划分为两大阶级,即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②资本主义经济的高度发展打破了封建时代的封闭的农村经济,也迫使农业劳动力转化为大工业生产劳动力的出卖者③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及其价值的蔓延冲击着以往的社会关系,它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为赤裸裸的利害关系,利己主义得到充分扩张④社会问题大量出现P3-2、社会工作领域的涵义:也称社会工作范围,是指社会工作在社会生活中实施并起作用的范围。

P83、社会工作领域随着社会进步而扩大:⑴社会进步是人类的永恒追求⑵人类对自己生活质量的关注扩大着社会工作领域P94、社会工作的领域:⑴按服务对象的生理和社会特征分类①按服务对象分为:儿童社会工作、少年社会工作、青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②按服务对象的生理特征分为:妇女社会工作、残疾人社会工作等⑵按服务对象遇到的困难分类①日常生活方面的问题②就业方面的问题③个人行为方面的问题⑶以社会工作的特点分类:分为救助、帮助和发展三种类型P105、社会工作内涵:是根据一定的价值观念帮助有困难的人走出困境的活动P11联合国1960年出版《国家社会服务方案的发展》P126、社会工作定义: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

P127、社会工作的要素:⑴社会工作者:是服务和帮助的提供者,是社会工作过程的首要的构成部分⑵受助者:也称服务对象、工作对象,也有人称之为案主⑶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社会工作者所持有的助人观念,包括对助人活动的看法、对自己及受助者的看法⑷助人活动:是社会工作的关键,它是助人愿望的传导者,同时也是助人和受助的实现过程。

P148、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P8(1986年高校建立专业)当前我国社会工作的类型:⑴在社会上占主流地位的普通社会工作⑵社会福利部门所从事的社会工作⑶新出现的专业意义上的社会工作P15第二章社会工作的功能(重点)1、社会工作者:是遵循社会工作的价值准则,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从事职业性社会服务的人员。

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社会工作方法)【圣才出品】

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社会工作方法)【圣才出品】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第八章社会工作方法8.1复习笔记随着社会工作实务及理论研究的不断发展,在社会工作领域里逐渐形成了一些基本的方法。

这些方法包括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工作行政与社会工作研究。

本章将依次对这些方法作扼要的介绍。

一、个案工作1.个案工作的概念及发展(1)个案工作定义个案工作是一种工作方法,这种方法以科学知识和专业技巧为基础,通过一对一的专业关系,帮助案主处理其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增进案主的社会福利。

(2)个案工作的发展①萌芽时期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个案工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l8世纪末19世纪初在欧美普遍建立的慈善组织会社。

该会社受当时社会思潮的影响,把个人贫穷的原因归结于个人道德的沦丧或不肯努力,但从人道主义出发,社会又有责任去帮助这些个人。

因而,慈善组织会社聘用“友善访问员”走访这些贫穷家庭,查证它们有无受助的必要,并通过道德说教及其他方式给予协助。

这个时期可以视为个案工作的萌芽时期,其特点在于重视个人的道德。

②第二个发展阶段慈善组织会社后期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个案工作进入了第二个发展阶段。

当时的社会工作者认识到,案主问题的原因并不在于个人而在于社会。

这一时期的特点在于,不仅重视问题的个人方面的原因,而且更加重视问题的社会环境方面的原因。

③第三个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末至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时期是个案工作发展的第三个阶段。

当时案主的问题多属于心理或精神的方面,单靠改善社会环境并不能完全奏效。

加之,当时精神病学及心理分析学的蓬勃发展给个案工作以强烈的影响,因而,社会工作者开始运用心理分析的方法来帮助案主解决问题。

这一时期的特点在于,重视个人的心理因素胜于社会环境,甚至形成了社会工作中的“精神医学的洪流”。

④第四个发展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个案工作进入了第四个发展阶段。

社会工作所面对的案主的问题呈多样性景象,其中有心理方面的,也有社会环境方面的,同时亦有心理方面和社会环境方面综合而成的。

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第三版考研知识点整理系列(五)

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第三版考研知识点整理系列(五)

第九章社会行政1.社会行政(名解)社会行政主要有社会福利行政和社会工作行政。

狭义的社会福利行政是政府的社会福利行政主管机关依照国家的立国思想、社会政策和社会立法,在其辖区内的有关社会福利的措施。

广义的社会福利行政则是针对全体人民的,是社会福利行政主管机关及其他行政机关有关社会福利的各种措施。

基德内认为社会工作行政是把社会政策变为社会服务的过程,不但如此,社会工作行政还包括用执行政策所得到的经验去修改政策。

崔克尔认为社会行政包括如下基本内容:(1)社会行政是一个连续的行动过程;(2)这个过程在于促进达致共同目标;(3)在这一过程中要妥善运用各种资源;(4)以协调与合作的方法去运用资源;(5)在这个过程中计划、组织和领导是重要的。

由此可见,社会福利行政和社会工作行政是行政程序在社会福利和社会工作领域的运用。

综合以上看法可以认为,社会行政是依照行政程序,妥善利用各种资源,实施社会政策,向有需要者提供社会服务的活动。

2.社会行政与社会管理、公共行政的区别(简答)社会管理是一个被广泛使用的概念,它是指对整个社会系统的运行过程的有目的的影响,有时也指对社会领域的管理。

公共行政是政府对公共事务的行政管理,其目的是使公民享受应有的服务,维护社会秩序以使广大居民正常地生活和工作。

社会行政则是社会福利领域的行政管理活动,目的是通过社会服务增加困难群体、弱势群体的福利。

公共行政与社会行政或社会福利行政有以下不同:第一,社会行政涉及的对象一般较公共行政狭窄,只是公民在日常生活方面遇到困难者,是困难和弱势群体;第二,社会行政的内容带有更强的福利性,而不是一般服务;第三,就行政过程而言,社会行政多带有社会工作的特征。

首先,就涉及范围而言,社会管理是对整个社会或狭义的社会领域的,公共行政则针对社会的公共领域,社会行政针对的是社会福利领域。

其次,就直接目标取向而言,社会管理追求社会的秩序和协调运行,公共行政关心的是全体公民的公共福利,社会行政关心的主要是困难群体的福利。

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第三版考研知识点整理系列(二)

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第三版考研知识点整理系列(二)

第三章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1.价值(名解)价值是以人为本位的哲学理念,包含着人与社会相互关系的规定。

它是对社会中的是非、善恶、真伪和美丑的一种判断或评价。

价值对社会工作的界定不是部分的界定,而是总体的界定。

它不仅决定社会工作的性质、目标和意义,而且决定社会工作的方法和技巧、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的关系、社会工作的实践领域和伦理原则,以及机构和社会工作者的关系等等。

2.慈善组织会社(名解)慈善组织会社经常是由牧师来指导的,但是它们的工作却是世俗的,并把它们建立在科学和专业化的基础之上,而不是用宗教作为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

最著名的睦邻设施是巴奈特在伦敦建立汤恩比馆和亚当斯在芝加哥建立的霍尔馆,睦邻运动一开始就是非常世俗的,其兴趣更多的在于社会变迁而不是宗教目标。

设施发展在这里是指由宗教组织建立的院舍设施。

第一个院舍设施是为照顾儿童和老年人而建立的,随后,为失足者、穷人、酗酒者、海员建立的院舍设施纷纷出现。

早期正式的社会工作在价值观念上抛弃了救助过程中的尊卑意识,而是出于同情和怜悯。

它承认人们之间应互相帮助、是平等的。

3.反价值(名解)反价值的问题,既存在于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关系之中,又存在于社会工作者与机构的关系之中,同时也存在于社会工作者相互关系之间,社会工作的反价值包括操纵和家长作风。

操纵是同社会工作的自由和自我决定价值相反的。

长期以来,操纵环境一直是社会工作的一个目标。

但是对案主的操纵显然是被禁止的。

不管是在利益上操纵其他人,还是代表服务对象的行为,都是违反社会工作价值规范的。

操纵行为包括为了取得某种效果而精心安排的事实,不提供信息,夸大、歪曲事实真相或者撒谎。

避免操纵,不仅关系到专业的纯洁性,而且关系到社会服务机构的正义性和道德责任。

华里提出了关于操纵的四个条件:(1)如果A不干预B的生活方式,他的选择或他对这种选择的坚持力量将会完全不一样;(2)A限制B,可以使B做出特定的有利于自己的选择的可能性增加;(3)B没有感觉到或不理解A的影响;(4)A是B 的道德代理人,他对B的结构性取舍结果负有道德性的责任。

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19-24章)【圣才出品】

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19-24章)【圣才出品】

第十九章反贫困与社会工作19.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考点难点归纳】考点:中国的贫困现状★★★1.农村的贫困(1)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农村改革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80年代中期之后,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扶贫工作,使农村的贫困问题得到明显缓解,在反贫困方面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2)经过20多年的努力,中国农村极端贫困人口迅速减少。

目前贫困人口集中分布在自然条件最恶劣的地区,交通闭塞,人口素质低,因此缓解贫困及农村发展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2.城市的贫困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城市新贫民开始出现。

我国城市贫困带有明显的转型期的特点,表现为制度性贫困,即贫困的主要原因是体制和政策造成的。

城市贫困表现为地域和行业分布上的集中性:(1)从地域分布看,集中于东西部欠发达地区,传统产业为主的老工业城市及中小城市。

(2)从群体分布来看,城市贫困人口主要由以下七类人员组成:①企业不景气而发不出工资或所发工资严重不足的职工及家庭人员;②下岗、失业及待业人员;③部分退休职工;④长期从事低收入工作的居民;⑤社会救济及优抚对象;⑥因物价上涨导致实际收入下降而低于贫困线的居民;⑦流入城市的待业农民工。

19.2课后习题详解1.什么是贫困?试述我国的贫困现状。

答:(1)贫困的含义贫困首先是一种经济现象,同时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它通常被分为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

①绝对贫困又称生存贫困,是指收入难以维持最低限度的生活水准的状况。

②相对贫困是指一个人或家庭的收入比社会平均收入水平少到一定程度时所维持的那种生活状况,它不是根据某一固定标准,而是根据低收入者与社会其他成员收入的差距来定义贫困。

(2)中国的贫困现状①农村的贫困a.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农村改革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80年代中期之后,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扶贫工作,使农村的贫困问题得到明显缓解,在反贫困方面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社会工作概论王思斌版考研笔记副本

社会工作概论王思斌版考研笔记副本

《社会工作概论》王思斌版考研笔记
第一部份社会工作基础知识
一社会工作概述
西方社会工作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一)资产阶级革命及人道主义的张扬
现代意义的社会工作发端于西方社会,崇尚个人的价值,鼓吹人道主义为社会工作的产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资产阶级工业革命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
资产阶级工业革命带来社会生产力的庞大进展,也引发了众多社会问题。

西方社会工作的产生
(一)解决社会问题的思路
对资本主义的进展引发的社会问题有两种解决思路:改良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
(二)社会工作的产生
英国1601年的济贫法、德国的救济制度、英美的慈善组织的产生和进展增进了社会工作的形成。

社会工作的进展
(一)社会工作专业方式的进展
芮奇蒙德的《社会诊断》是社会工作学科化的重要标志,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是接踵成熟的三种大体的社会工作方式。

(二)社会工作目标模式的转变
初期的社会工作多采纳救助和医治模式,后来进展成医治与预防相结合、救助与进展相结合的工作模式。

中国社会工作的进展
传统中国的小农经济基础、家族集团式结构及文化未能产生专业社会工作。

1949年以后中国形成行政性、半专业化社会工作。

第二节社会工作的领域
社会工作领域随着社会问题的显现而扩大
(一)社会工作的领域的涵义
社会工作领域分为理想和实际的两种,社会问题分为宏观社会问题和社会性问题。

(二)社会问题使社会工作领域扩大
人们熟悉的转变、社会变迁促使社会工作领域扩大。

《社会工作概论》王思斌版考研笔记 - 副本

《社会工作概论》王思斌版考研笔记 - 副本

《社会工作概论》王思斌版考研笔记第一部分社会工作基础知识一社会工作概述西方社会工作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一)资产阶级革命及人道主义的张扬现代意义的社会工作发端于西方社会,崇尚个人的价值,鼓吹人道主义为社会工作的产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资产阶级工业革命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资产阶级工业革命带来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也引发了众多社会问题。

西方社会工作的产生(一)解决社会问题的思路对资本主义的发展引发的社会问题有两种解决思路:改良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二)社会工作的产生英国1601年的济贫法、德国的救济制度、英美的慈善组织的产生和发展促进了社会工作的形成。

社会工作的发展(一)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的发展芮奇蒙德的《社会诊断》是社会工作学科化的重要标志,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是相继成熟的三种基本的社会工作方法。

(二)社会工作目标模式的变化早期的社会工作多采用救助和治疗模式,后来发展成治疗与预防相结合、救助与发展相结合的工作模式。

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传统中国的小农经济基础、家族集团式结构及文化未能产生专业社会工作。

1949年之后中国形成行政性、半专业化社会工作。

第二节社会工作的领域社会工作领域随着社会问题的出现而扩大(一)社会工作的领域的涵义社会工作领域分为理想和实际的两种,社会问题分为宏观社会问题和社会性问题。

(二)社会问题使社会工作领域扩大人们认识的变化、社会变迁促使社会工作领域扩大。

社会工作领域随着社会进步而扩大(一)社会进步是人类的永恒追求社会进步的涵义;“大同”思想。

(二)生活质量的提高与社会工作领域的扩大“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战略社会工作的领域(一)按服务对象的生理和特征分类按生理特征分类;按社会特征分类(二)按困难类型分类(三)以社会工作的特点分类救助性、帮助性、发展性社会工作第三节社会工作的内涵与类型社会工作的定义(一)社会工作的不同内涵专业性;过程论;艺术(技巧)论(二)社会工作的一般性定义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方法助人的服务活动。

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笔记+课后习题+考研真题及详解】(6-10章)【圣才出品】

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笔记+课后习题+考研真题及详解】(6-10章)【圣才出品】

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笔记+课后习题+考研真题及详解】(6-10章)【圣才出品】第六章社会失调、社会问题与社会进步6.1复习笔记一、社会协调与社会失调1.社会协调(1)社会协调的涵义①社会协调是社会各部分之间在结构比重上比较合理、功能上相互配合、整体上协同一致的状态。

它一般表现为社会各部分之间关系的相对稳定、结构排列上的相对有序、功能上的配合一致。

社会协调可以表现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之间,也可以表现在不同层次之间。

社会作为一个整体可以在不同层次上实现协调,这种协调又可以发生在任何相关的两个或几个领域之间。

②相近的概念--社会整合:社会整合是社会体系各部分之间关系和谐、使社会体系达致均衡的努力和目标状态,因此,社会整合基本上指功能的整合,社会整合是社会协调的一部分。

(2)社会协调的类型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把社会协调分为不同的类型。

①整体协调与部分协调a.整体协调是社会在整体上的协调。

社会作为一个有机体,它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协同一致形成整体协调的状态。

b.部分协调则指整体的亚层次或个别部门之间的协调。

一个社会可以在部门或地区内部是协调的,但在整体上可能是不协调的。

②结构协调与功能协调a.结构协调是整体各部分之间关系、地位的协调,即对整体的稳定和发展来说,各组成部分在数量上、能力上、地位上的合理配置。

b.功能协调是各部门之间作用的协同一致,即各部门相互配合、发挥作用,以为整体的存在和发展作出贡献。

结构协调是通过功能协调表现出来的,即结构协调是形式,功能协调才是本质。

③利益协调利益协调是社会各集团、各部门在利益关系上的协调。

社会各利益集团之间的利益常常是有矛盾的,甚至是对立的。

因此,利益协调是指他们之间的利益关系比较符合社会稳定及社会进步的需要,符合社会作为一个共同体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这是社会工作看待社会协调的重要角度,显然,其中隐喻了一种重要的价值观念。

(3)社会协调的意义①为人们提供正常生活的条件社会协调作为社会各部分之间相对稳定的关系结构,实际上表现为一定的社会秩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工作导论(重点)第一章:社会工作概述1.什么是社会工作(由一般定义—社会工作是一个专业—中美界定)①社会工作是由英文social work 翻译而来,基本内涵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福利的框架下,根据一定的价值观念,帮助有困难的人走出困境的职业活动。

②是在遵循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的指导下,运用个案、小组、社区,行政等专业工作方法,以帮助机构和他人发挥自身潜能、协调社会关系、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为职业的一项专业性的工作。

③社会工作是一个专业,在一个国家和地区表现为:在社会福利体系中,机构有从事合法的社会服务的专业资格;从事社会工作的人是经过社会工作的专业培训的;社会工作体系已经成为社会福利制度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④美国是最早开展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国家,其普遍接受的定义:社会工作是一种帮助个人、小组、社区增强或恢复社会功能并创造有利于实现这一目标的条件的专业活动。

而我国于1991年给出定义:社会工作是帮助人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工作。

此外,我国社会工作不仅包括社会福利、社会保险和社会服务,还包括移风易俗等社会改造方面的工作。

2.简述社会工作是一个专业(解释专业—从学科、职业上—国家、地区表现)①社会学家帕森斯认为作为一个专业应表现为:执行这些功能的机构由一批有专业资格的人组成,他们经过专门训练,精通该学科的主要内容,使用专业的方法与技术。

他们适应社会需要,在社会上起着专门的作用、担负职责,享受优惠。

②学科上来说,社会工作是以科学知识为基础的应用型的社会科学,社会工作属于社会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

职业上来说,社会工作脱胎于早起的慈善事业,但随着受助人情况的复杂化和现代社会对受助人正当权利要求,组成社会工作专业团体成为必要。

③社会工作是一个专业,在一个国家、地区表现为:在社会福利体系中,机构有从事合法的社会服务的专业资格;从事社会工作的人是经过社会工作的专业培训的;社会工作体系已经成为社会福利制度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3.对社会工作的多重理解(助人方法—过程论—建构论-中美界定)①社会工作是一套科学的助人方法。

从与其他社会学科的差异性来看,社会工作更强调应用,注重实践。

社会工作者运用各种方法解决问题,而这些方法是建立在一定的理论之上,因而社会工作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的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②社会工作是一个过程,是指社会工作是通过一系列过程来实现的。

专业社会工作已经形成如下过程模式:接案—预估—计划—介入—评估—结案。

强调过程的模式化、程序化。

③社会工作是一个建构过程(含义-具体解释-补充说明)a.社会建构理论:不认为人们完全是按照既定的模式机械地行事的,而认为人是社会的行动者,社会行动者具有能动性。

人们对外部现象进行何种解释,赋予它何种意义,决定了人们会采取何种的行动,社会互动和社会结构呈现这种行动影响的特点。

强调能动和创造性。

b.它是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进行互动的过程,也是作为一个行动系统与外部社会环境进行互动的过程;参与这一互动系统的每一个人(或机构)的行动都会对社会工作的发展方向,进程及结果产生影响。

c.此外,佩恩在这种互动系统中又增加了文化因素,他指出社会工作的三要素:社会工作者、受助对象和他们面对的情景。

说明不同文化背景下社会工作的过程与方法是有差异,社会工作是建构的。

④对社会工作的界定上:(中美界定,见上)4.如何理解社会工作的本质(助人本质-助人自助)①助人是社会工作的本质。

它在一定的社会福利的框架下,根据一定的价值观念,帮助有困难的人走出困境的职业活动(含义之一)。

无论是从出发点、过程、还是从结果角度来看,社会工作都是在帮助人。

②助人自助是社会工作的本质的深层揭示。

(可以+含义二)社会工作不是机械地看待助人,即把受助者看作被动的接受者,而把助人当作一个社会互动的系统。

既帮助解决目前困难,又增强其能力。

5.社会工作与政治学的关系(政治学角度—社会工作角度)①a.政治学是研究权利关系的学科。

研究国家体制和制度是如何深入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并产生影响的,而影响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项重要制度就是社会福利制度。

b.政府实施何种福利制度是其政治制度的突出表现。

政治权利的基础和目的是经济利益,社会福利是以经济利益分配为基础,自然具有政治意涵。

③a.社会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是具体的政治活动。

社会工作团体以伙伴关系和压力群体两种角色同政府发生联系,参与宏观政治。

b.但又不是直接参与宏观政治活动来的,而是通过参与制定和实施社会福利政策来促进福利的。

因而从事社会工作必须了解国家政治和社会政策。

6.社会工作的实务属性(实务、社会实务含义-实践活动-道德实践)通过①社会工作的实务特征:实务也称实践,指的是人们参与改变任何事物的活动。

社会工作的实务属性,是指社会工作者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运用社会工作的方法帮助受助对象的活动。

社会工作从本质上来说是实践的,实务性是社会工作的基本属性。

②社会工作是实践活动:(综述解释实践—从范式角度具体解释实践)a.社会工作成为社会工作者的实践。

社会工作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的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但社会工作又不是机械地按照某种既定模式而从事的助人活动,其复杂和动态性使得社会工作成为社会工作者的实践。

(借鉴社会工作多重理解)b. 社会工作者不是简单从事实务,而是在进行实践。

库恩提出范式,即他们看待和解释世界的基本方式。

社会工作中最主要的科学主义范式和社会建构主义范式。

科学主义范式是用一套逻辑和方法去处理问题,强调规范化、模式化,科学化。

而社会构建主义范式是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进行互动的过程,也是作为一个行动系统与外部社会环境进行互动的过程;参与这一互动系统的每一个人(或机构)的行动都会对社会工作的发展方向,进程及结果产生影响。

此种情况下社会工作者就不是简单从事实务而是实践。

(借鉴社会工作多重理解过程论和建构论)③社会工作是一种道德实践:(工作本身道德—处理问题以其为指导{宏观、微观})本质上来说,社会工作是充满了价值的,它是一种道德实践。

两层含义:a.社会工作是以为了实现社会正义,增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进步而进行的活动。

b.社会工作者在具体的认识和界定问题,干预处理问题问题以及价值观为指导。

宏观来看,社会工作者是在认同社会正义、人道主义的价值基础上从事助人活动的,通过实践实现这种价值追求。

具体来说,在助人与服务活动中,社会工作者也要不断理解服务对象的想法,站在服务对象角度,分析处理问题,这反映了社工的“强烈的价值介入”7.社会工作的功能(功能含义—分类—功能作用—一致性和冲突性)①功能是指在系统内部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中,部分对整体的贡献。

而在社会工作领域,功能也在多种意义上被使用,有时强调系统的涵义;有时强调一种社会行动对行动对象的作用。

②在功能的分类上:a.谁的功能和对谁的功能:谁在行动和发挥作用,对谁发生了影响;b.正功能和反功能:社会科学中功能被视为中性概念,起到积极作用或者起到相反的作用;C. 显功能和潜功能:即能够预期和认识到的与未被预期认识到的后果。

③社会工作功能:从微观上来说(对社会对象的)提供物质帮助、给予心理支持、促进能力发展、维护合法权益从宏观上来说(对社会)促进社会稳定与社会和谐、促进制度建设和社会进步、增进社会资本和促进社会协调发展④社会工作功能的一致性和冲突性(一致性—冲突性、现实中)a.社会工作各功能之间的一致性:是指社会工作的实施效果对各个方面的影响的价值方向是一致的。

某社会工作的实施既能帮助有需要的人群,也可能对社区的群体利益产生有利结果b.社会工作功能之间的冲突性:是指社会工作的实施有利于困难群体,却对其他方面的利益有所伤害的情形。

社会工作者在对困难或有需要的群体进行服务时,有可能伤害其他利益主体的利益。

在现实实践中,既减少冲突又实现社会工作的目标很重要。

社工是在法律框架内开展工作的,当然这并不排除对不合理的制度挑战。

第二章:社会工作专业的产生和发展1.简述伊丽莎白《济贫法》(介绍—内容—影响)①1601年的伊丽莎白《济贫法》,这部法案是英国第一部成文的济贫立法。

是最完备、执行时间最长,同时也是影响最大的一部立法。

②它的内容:a.每一教区每周向地主征收济贫税b.教区设立监察员,中央设立监督人员c.有工作能力的人要参加劳动d.对不能工作的人进行救济e.亲属具有救济的义务f.将贫民分类:体力健全者(进入“感化所”或“习艺所”);不能工作者(进入救济院);失去依靠的儿童(设法领养或寄养)(新:救济设施全国一致,各区成立协会,每一个协会设立济贫所并监督;给予被殊收容这较一般工作低;只院内不院外救济;)③意义及影响:a.政府负起了社会救助的责任,并直接参与社会救助活动的组织工作。

b.从立法角度确立助人自助的观念,首创国家设立机构、建立制度进行救济的先例C.由专业人员从事济贫救助活动,是社会工作职业化的开端。

d.使得院外救助也是社会工作提供服务的一种基本形式e.这部法案既推动英国的福利化进程,又直接推动社会工作前身:志愿助人活动的发展。

(政府—立法—专业人员—院外救助—总体概述角度)2.慈善组织会社及其基本工作方法(介绍—工作方法—影响)①慈善组织会1868年正式建立,强调只对那些“值得”救济的贫民施以救济,而对于有劳动能力的乞丐、酗酒者嫖娼者等不予救助。

②基本工作方法:a.成立中央机构,将伦敦分为若干区,区内成立分支机构,主持救济分配工作;b.区内受理救济登记,特设咨询部;c.对申请人进行调查;d.提高救济配额,足够生活所需(中央—区—人—配额)③影响及贡献:a. 慈善组织会社派的友好访问员的个别化的做法,促使个案工作b.会社工作为社区工作奠定了基础c.使社会救济工作能够在一个更加完善体系里实施,为形成社会工作专业体系创造了条件。

(个案—社区—专业体系)3.睦邻组织运动(介绍—内容—影响)①睦邻组织运动是通过对社区进行改良来实现助人目标的一场运动。

此运动起源于英国牧师巴涅特1884年在伦敦东区所设立的汤因比馆。

②以“汤恩比馆”为例,内容、特点:a.设立贫民区,工作人员与贫民共同生活b.无既定的计划,根据居民需要工作c.发动当地人才,为地方服务d.使其成为不仅是服务中心,也是文化中心(共同生活—无计划—人才—文化)③影响:(社区—精神、环境—世界)a.它是一场社区改良的运动,为后来的社区工作积累实践经验b.它由简单的物质救助,扩展到对受助人精神关怀,社区环境改造c.对全世界社会工作发展巨大的推动作用。

4.简述《社会诊断》基本内容(介绍—内容—地位)①1917年玛丽.里士满出版了社会工作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本著作《社会诊断》,是社会工作专业的里程碑。

②内容:(宏观—微观)a.讨论社会工作与社会各方面的关系,理论上确认社会工作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 b.具体讨论社会诊断的程序,环境、家庭、资源在这过程中的意义 c.阐述了不同个案的诊断③地位:它是对社会工作做了全面综合的著作,社会工作发展史上被赋予里程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