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最新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新人教
九年级历史下册全套教案[新人教]第一章: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教学目标】1. 了解封建社会的形成和特点。
2. 掌握亚洲和欧洲封建社会的异同。
3. 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1. 封建社会的形成:土地制度的变革,地主阶级的形成。
2. 亚洲封建社会:中国、日本、印度的封建制度及特点。
3. 欧洲封建社会:西欧封建制度的确立及特点。
【教学重点】1. 封建社会的形成过程。
2. 亚洲和欧洲封建社会的异同。
【教学难点】1. 封建社会特点的深入理解。
2. 亚洲和欧洲封建社会比较的分析。
【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上一单元,引出封建社会的主题。
2. 授课:讲解封建社会的形成过程,分析亚洲和欧洲封建社会的异同。
3. 互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学习心得。
4. 总结:强调封建社会的重要性和影响。
第二章:中古欧洲社会【教学目标】1. 了解中古欧洲社会的特点。
2. 掌握中古欧洲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状况。
3. 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1. 中古欧洲社会的特点:封建制度的完善,基督教会的统治。
2. 经济: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3. 政治:封建等级制度,国王与教会的权力斗争。
4. 文化: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
【教学重点】1. 中古欧洲社会的特点。
2. 经济、政治、文化的状况。
【教学难点】1. 中古欧洲社会特点的深入理解。
2. 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上一章的学习,引出中古欧洲社会的主题。
2. 授课:讲解中古欧洲社会的特点,分析经济、政治、文化的状况。
3. 互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学习心得。
4. 总结:强调中古欧洲社会的重要性和影响。
第三章:近代早期的英法美【教学目标】1. 了解近代早期英法美的特点。
2. 掌握近代早期英法美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
3. 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1. 近代早期英法美的特点:资本主义的兴起,封建制度的变革。
2.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工业革命的起源。
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新人教]
九年级历史下册全套教案[新人教]第一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背景和意义。
让学生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经过。
让学生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对中国的历史影响。
1.2 教学内容背景介绍:解放战争胜利,国共合作破裂。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成立的意义:结束了中国长期的分裂和内战,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3 教学步骤导入: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视频资料,引起学生兴趣。
讲解:教师详细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背景、经过和意义。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1.4 作业布置让学生写一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短文。
让学生回答相关问题,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背景是什么?成立的意义是什么?第二章: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过程。
让学生掌握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意义。
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制度对中国的发展影响。
2.2 教学内容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956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代表大会,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建立的意义:中国实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转变,为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基础。
建立的影响: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对中国社会、经济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2.3 教学步骤导入:展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图片,引起学生兴趣。
讲解:教师详细讲解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过程、意义和影响。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社会主义制度对中国的发展影响。
2.4 作业布置让学生写一篇关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短文。
让学生回答相关问题,如: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过程是什么?建立的意义是什么?第三章: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历史发展。
让学生掌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主要成就。
让学生理解改革开放对中国的发展影响。
3.2 教学内容改革开放: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实行改革开放。
新人教版(2018年部编教材)九年级历史(下)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阅读资料、自学课文、观看历史地图等,使学生了解西班牙、葡萄牙在拉丁美洲的殖民统治,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激起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统治和殖民掠夺的斗争,19世纪爆发了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和印度的民族大起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的学习和探究引导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历史和现实联系的思维方法,来分析思考拉丁美洲和亚洲长期落后的原因,激发学生发奋图强的民族责任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和概述玻利瓦尔和章西女王领导反抗殖民统治斗争的主要事迹,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辩证的观点,分析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认识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杰出影响和作用,其爱国主义优秀品质,值得学习和推崇。
教学重点: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统治的原因,章西女王、玻利瓦尔。
教学难点: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统治的原因。
教学方法:讲述法、问题创设、师生互动、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一、设置情景导入主题导入新课:爱德华多·加莱亚诺在《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中写道:黄金和白银热/刻在剑柄上的十字/携带秘密武器的神回来了/像饿狼般贪婪黄金/波托西的光辉:白银的周期/西班牙人养牛,别人喝奶/骑士和马的分工/波托西的废墟,白银的时代/洒下鲜血和热泪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班牙、葡萄牙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
拉丁美洲处于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统治之下。
有句名言告诉我们:“有压迫就有反抗。
”面对殖民者的疯狂掠夺和压迫,殖民地人民展开了怎样的反抗斗争呢?二、自主学习梳理新知1.19世纪初,拉丁美洲的绝大部分地区仍处于__西班牙__和__葡萄牙__的殖民统治之下。
2.19世纪初,在__美国独立战争__和__法国大革命__的影响下,拉丁美洲地区掀起了一场__反抗殖民统治__、__争取民族独立__的运动。
3.在南美洲北部地区,__玻利瓦尔__解放了__哥伦比亚__、__委内瑞拉__和__厄瓜多尔__等地,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在南美洲南部地区,__圣马丁__领导了__阿根廷__、__智利__、__秘鲁__的独立运动。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全册.初三(九年级)历史下册全套教案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教学目的1.基础知识:二月革命;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爆发和胜利;人民委员会的建立;苏俄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土地法令》;苏维埃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的斗争。
2.思想教育:①通过讲述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史实,使学生认识XXX和XXX的正确领导,是十月革命胜利的根本保证。
②通过苏维埃政权建立和巩固的史实,使学生认识:革命政权的建立和巩固是广大人民艰苦斗争,流血牺牲才得以实现的。
3.能力培养:①总结1918年苏维埃政权所面临的困难,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②总结苏维埃政权建立及巩固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十月革命的准备,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难点:二月革命后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原因,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讲授方法以讲述法为主,辅以课堂讨论。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提问:一次大战的后果是什么?(讲授新课)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的转折点,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从1917年十月革命到现在的历史为世界现代史。
今天我们来研究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
了解这一人类历史上重大事件的基本情况。
(板书课题)一、新时代的曙光(板书)1.二月革命十月革命是在什么情况下进行的呢?是在一次大战过程中,俄国二月革命后。
俄国人民为什么要进行二月革命?二月革命取得的结果是什么?革命后俄国出现了什么局面呢?人民革命的要求,革命的目的达到了吗?为什么?二月革命虽然推翻了XXX专制制度,但俄国人民迫切要求获得和平、面包和土地的愿望并没有实现。
没实现的原因刚才同学已经回覆了,这就是掌权的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他们为了自身的好处,不顾放弃瓜分战利品的机会,因此不顾人民的要求,继续举行帝国主义战争,并XXX借助战争来消灭革命力量。
在这种情况下,XXX若何领导人民继续斗争,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全党、全体劳动听民都热切盼望着巨大魁首XXX的归来。
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人教课标)
九年级历史下册全套教案(人教课标)第一章:走进历史的天空1.1 历史的天空:夏商西周的更迭1.2 春秋战国:争霸与变革1.3 秦朝的统一与崩溃1.4 汉朝的兴衰:西汉与东汉第二章:封建社会的繁荣与衰落2.1 三国鼎立与三国归晋2.2 南北朝的更替:南朝与北朝2.3 隋朝的繁荣与灭亡2.4 唐朝的盛世与衰落第三章:民族关系与重大事件3.1 辽宋夏金:民族关系与和战3.2 元朝的建立与统治3.3 明朝的兴衰:开拓与封闭3.4 清朝的统治与人民的抗争第四章:近代化的探索与抗争4.1 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4.2 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4.3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4.4 军阀割据与北伐战争第五章:中华民族的抗争与复兴5.1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的背景5.2 抗日战争的经过与胜利5.3 解放战争的进程与胜利5.4 新中国的成立与历史意义第六章: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探索6.1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949-1956年6.2 社会主义建设:1956-1966年6.3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1966-1976年6.4 改革开放:1978年至今第七章:中国的现代化建设7.1 经济体制改革与开放7.2 科技进步与教育发展7.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7.4 中国的全球影响力第八章:民族区域自治与民族关系8.1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形成与实施8.2 各民族的团结与共同繁荣8.3 民族关系的现状与挑战8.4 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第九章:中国的外交关系9.1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9.2 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方针9.3 中国与主要国家的外交关系9.4 中国参与国际事务与合作第十章:历史的重温和思考10.1 历史的重要事件回顾10.2 历史的经验与教训10.3 历史的传承与创新10.4 面向未来的历史责任感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走进历史的天空解析:夏商西周的更迭是中华民族早期历史的重要阶段,涉及到多个神话传说人物的史实背景,如大禹、启、汤、盘庚等,需要重点掌握。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美国内战教案
2018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第3课美国内战教案学习目标1.通过自主阅读,说出南北战争的根本原因、南北方矛盾的焦点,南北战争的导火线,说出《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主要内容和影响;列举南北战争的意义。
2.通过合作探究,讲述林肯在南北战争中的主要活动,评价林肯。
3.通过师生探究,说出南北战争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认识统一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条件。
重点:美国内战爆发的原因、历史意义;林肯为维护国家统一所作出的历史贡献。
难点:美国内战前南北两种经济方式的矛盾。
导入新课在美国拉什莫尔山国家纪念公园的“总统山”上,雕刻着美国四位著名的总统。
你最敬佩的美国总统是谁?有人在美国民众中做了一个民意测验,要大家选出心目中最尊敬的总统。
有三位总统名列前茅:第3位是美国第 1 任总统,领导过美国独立战争,被尊称为“美国之父”的华盛顿。
第2位是美国第32任总统罗斯福,他带领美国人民走出经济危机的阴影,战胜了世界敌人法西斯,深受人民爱戴。
第1位是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
2016年4月特朗普在接受《华盛顿邮报》采访时曾表示,他可以做的非常有总统的样子。
“开玩笑的说,我可以比美国历史上的任何一位总统都像总统,除了林肯。
”特朗普说,“因为,你没法超越林肯!”他的名字是与美国历史上一场伟大的战争联系在一起的,这场战争就是“美国南北战争”,也叫美国内战。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美国内战》。
讲授新课一、南北矛盾加剧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完成下列问题:1.独立后的美国南北经济发展;2.南北不同经济制度之间的矛盾,矛盾的焦点问题。
(二)老师一边提问一边点拨:1.美国的领土扩张2.两种经济制度(1)北部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2)南部奴隶制种植园经济3.南北两种经济制度之间矛盾的具体表现:4.图解南北矛盾:二、内战爆发和北方的胜利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回答下列问题:1.内战的根本原因,导火线,战争的爆发,战争初期形式。
2.林肯政府为扭转战争局势采取的措施;3.《解放黑人奴隶宣言》颁布的时间,内容和意义;4.林肯的贡献;5.美国南北战争的性质和意义。
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人教课标)
九年级历史下册全套教案(人教课标)第一章: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教学目标】1. 了解隋唐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2. 掌握隋唐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3. 认识隋唐时期对后世的影响。
【教学内容】1. 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
2. 隋唐时期的经济发展。
3. 隋唐时期的文化繁荣。
4. 隋唐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教学重点】1. 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及其特点。
2. 隋唐时期的经济发展及其影响。
3. 隋唐时期的文化繁荣及其表现。
【教学难点】1. 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的变化。
2. 隋唐时期的经济发展背后的原因。
3. 隋唐时期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第二章:国家的统一与民族的融合【教学目标】1. 了解我国历史上统一与融合的过程。
2. 掌握国家统一与民族融合的重要事件。
3. 认识国家统一与民族融合对我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教学内容】1. 我国历史上的统一与融合。
2. 国家统一与民族融合的重要事件。
3. 国家统一与民族融合的意义。
【教学重点】1. 我国历史上的统一与融合的过程。
2. 国家统一与民族融合的重要事件及其影响。
3. 国家统一与民族融合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1. 我国历史上统一与融合的原因。
2. 国家统一与民族融合的重要事件的背景。
3. 国家统一与民族融合对我国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
第三章:繁荣的农业经济【教学目标】1. 了解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2. 掌握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发展过程。
3. 认识农业经济对我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教学内容】1. 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2. 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发展过程。
3. 农业经济对我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教学重点】1. 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及其成因。
2. 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发展过程及其影响。
3. 农业经济对我国古代社会的作用。
【教学难点】1. 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的成因。
2. 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发展过程的背景。
3. 农业经济对我国古代社会的影响的深远。
九年级历史下册全套教案[新人教]精品文档32页
初三(九年级)历史下册全套教案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教学目的1.基础知识:二月革命;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爆发和胜利;人民委员会的建立;苏俄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土地法令》;苏维埃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的斗争。
2.思想教育:①通过讲述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史实,使学生认识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是十月革命胜利的根本保证。
②通过苏维埃政权建立和巩固的史实,使学生认识:革命政权的建立和巩固是广大人民艰苦斗争,流血牺牲才得以实现的。
3.能力培养:①总结1918年苏维埃政权所面临的困难,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②总结苏维埃政权建立及巩固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十月革命的准备,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难点:二月革命后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原因,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教学方法以讲述法为主,辅以课堂讨论。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提问:一次大战的后果是什么?(讲授新课)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的转折点,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从1917年十月革命到现在的历史为世界现代史。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
了解这一人类历史上重大事件的基本情况。
(板书课题)一、新时代的曙光(板书)1.二月革命十月革命是在什么情况下进行的呢?是在一次大战过程中,俄国二月革命后。
俄国人民为什么要进行二月革命?二月革命取得的结果是什么?革命后俄国出现了什么局面呢?人民革命的要求,革命的目的达到了吗?为什么?二月革命虽然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但俄国人民迫切要求获得和平、面包和土地的愿望并没有实现。
没实现的原因刚才同学已经回答了,这就是掌权的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他们为了自身的利益,不顾放弃瓜分战利品的机会,因此不顾人民的要求,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并企图借助战争来消灭革命力量。
在这种情况下,布尔什维克党如何领导人民继续斗争,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全党、全体劳动人民都热切盼望着伟大领袖列宁的归来。
九年级历史下册全套教案(人教课标)
九年级历史下册全套教案(人教课标)第一章:Unit 1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的历史发展进程。
2. 掌握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3.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史: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等。
2. 中国近现代史: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及发展:新中国成立、土地改革、三大改造、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等。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中国历史的认识和感悟。
3. 举办历史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章:Unit 2 The History of Ancient China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脉络。
2. 掌握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3. 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史: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等。
2. 中国古代文明:儒家、道家、法家等思想体系,诗词、书法、绘画等艺术成就。
3. 中国古代科技:四大发明等。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脉络。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中国古代历史的认识和感悟。
3. 举办中国古代文化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章:Unit 3 The History of Modern China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进程。
2. 掌握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3.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学内容:1. 中国近现代史: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及发展:新中国成立、土地改革、三大改造、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等。
3. 近现代中国的科技、文化、体育等方面的成就。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全册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全册教案第一章秦汉的统一和繁荣课时一:秦朝的建立及其政治制度课程目标1.了解秦朝的建立和政治制度。
2.理解秦始皇实行法家思想的意义。
3.掌握《秦制》的内容。
课程重点1.秦朝的建立和发展。
2.秦朝的政治制度,如郡县制、三公制。
3.法家思想的实施及其影响。
课程难点1.理解法家思想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掌握《秦制》的具体内容。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
2.课堂小白板,用于整理思路和回答问题。
3.相关教学策略和方法。
教学过程步骤一:背景介绍介绍秦朝的历史背景,如周朝的衰落、战国时期的各国争霸等。
步骤二:秦朝的建立和统一1.秦国在战国时期的发展。
2.秦国灭六国,实现全国统一。
步骤三:秦朝的政治制度1.郡县制。
2.三公制。
3.法家思想在政治制度中的实施。
步骤四:法家思想的实施及影响1.法家思想的基本思想和特点。
2.法家思想的实施及其在中国历史中的影响。
步骤五: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
课堂练习1.列举秦朝的政治制度。
2.解释法家思想的基本思想和特点。
3.了解《秦制》的内容和意义。
参考资料1.《秦制》。
2.《史记》。
第二章东汉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课时一:东汉政治制度及三国时期的政治和军事课程目标1.了解东汉政治制度。
2.理解董卓之乱及其影响。
3.掌握三国时期的政治和军事。
课程重点1.东汉政治制度的变革。
2.董卓之乱的内容及影响。
3.三国时期的政治和军事。
1.理解东汉政治制度变革的意义和影响。
2.掌握三国时期的政治和军事。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
2.课堂小白板,用于整理思路和回答问题。
3.相关教学策略和方法。
教学过程步骤一:背景介绍介绍东汉时期的历史背景。
步骤二:东汉政治制度的变革1.东汉政治制度的基本情况。
2.郡县制的改革和曹操的政治思想。
步骤三:董卓之乱的内容及影响1.董卓之乱的具体内容。
2.董卓之乱对东汉时期的影响。
步骤四:三国时期的政治和军事1.三国时期的政治和军事形势。
2.曹操和孙权的关系及影响。
2017-2018学年度最新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历史原因和重大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二月革命后出现的两个政权并存局面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温故知新1.第一次世界大战结局如何?(以德国为中心的同盟国战败,由英法美日中等组成的协约国集团战胜)2.俄国原先是协约国成员,为什么不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指导学生阅读有关课文)3.教师指出:战争给俄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战争引起了俄国十月革命。
革命胜利后建立的苏维埃俄国宣布退出大战,所以说十月革命在一定程度上制止了战争。
十月革命如何取得胜利?它怎样推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请大家打开课本,根据屏幕上的导读提纲阅读全文,作好读书标记。
课件演示导读提纲(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1.哪些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2.“两个政权”分别指什么?为什么会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局面?3.十月革命和二月革命有哪些区别?4.为什么要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5.十月革命最主要的特征是什么?其历史意义如何?6.列宁和十月革命的关系如何?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一、新时代的曙光1、哪些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A、运用课件展示“纲要信号”和教科书第4页“动脑筋”资料:一战灾难→二月革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执行反人民政策)<继续进行世界大战遭惨败>十月革命屠杀和平示威的反战民众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布尔什维克党)<革命群众拥护列宁列宁确定武装起义方针B、教师归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继续执行沙皇政府的内外政策;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采取正确的方针政策;俄国工人阶级的力量比较集中等。
这些都导致了十月革命的爆发。
2、“两个政权”分别指什么?(1917年3月,俄国爆发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出现了两个政权:革命中建立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以及革命后建立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其中,临时政府是主要的、实际掌权的机关。
)3、为什么会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局面?(工农群众缺乏政治斗争经验,列宁等布尔什维克党主要领导人身居国外,影响了党对群众的组织教育工作。
九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教案人教新课标版第一章: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1.1 希波战争1.2 罗马帝国的扩张1.3 亚历山大大帝东征1.4 阿拉伯的扩张第二章: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2.1 夏商西周的更迭2.2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2.3 秦朝的统一与灭亡2.4 汉朝的政治制度第三章:近代科技的产生与发展3.1 近代科技产生的背景3.2 三次科技革命3.3 科学理论的突破3.4 科技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第四章:近代社会的变革4.1 英国的工业革命4.2 美国的独立战争与南北战争4.3 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帝国4.4 日本的明治维新第五章:20世纪的世界格局5.1 第一次世界大战5.2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5.3 第二次世界大战5.4 冷战与两极格局第六章:九一八事变与中国的局部抗战6.1 九一八事变6.2 中国的局部抗战6.3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6.4 抗日战争的胜利第七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7.1 解放战争与新中国的诞生7.2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的意义7.3 建国初期的政治建设7.4 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第八章: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8.1 改革开放的背景与意义8.2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8.3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8.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发展第九章: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9.1 两极格局的瓦解9.2 世界上主要的政治力量9.3 地区冲突与热点问题9.4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十章:世界经济的全球化10.1 经济全球化的概念与背景10.2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10.3 中国的对外开放与全球化10.4 全球化中的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第十一章:信息技术革命与可持续发展11.1 信息技术革命的起源与发展11.2 互联网的诞生与全球普及11.3 信息时代的社会变革11.4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与实践第十二章:21世纪初的国际关系12.1 911事件与全球反恐战争12.2 伊拉克战争与中东问题12.3 全球化进程中的合作与冲突12.4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第十三章: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社会13.1 改革开放以来的文化变迁13.2 现代中国文化的发展与挑战13.3 社会结构的变动与人口问题13.4 城乡差距与区域发展第十四章:全球生态环境问题14.1 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影响14.2 气候变化与全球变暖14.3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14.4 国际环境保护合作与挑战第十五章:走向未来的世界15.1 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与机遇15.2 科技创新与未来社会15.3 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15.4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点和难点解析第一章: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重点:希波战争、罗马帝国的扩张、亚历山大大帝东征、阿拉伯的扩张。
九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教案人教新课标版第一章:统一国家的建立1.1 秦朝的建立了解秦朝的建立背景,如战国时期的纷争和民众渴望统一的心情。
掌握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和意义。
探讨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如推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等。
1.2 两汉的兴衰了解西汉的建立和汉武帝的统治成就,如开疆扩土、加强中央集权等。
掌握东汉的建立和衰落过程,如光武帝的改革和黄巾起义。
探讨两汉时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如农业生产的提高、手工业的发展等。
第二章:魏晋南北朝的更替2.1 三国鼎立了解三国鼎立的背景,如东汉末年的宦官专权和民众疾苦。
掌握魏、蜀、吴三国的建立和争夺过程。
探讨三国鼎立对当时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影响。
2.2 两晋南北朝的更替了解西晋的建立和东晋的建立过程。
掌握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替,如南朝的宋、齐、梁、陈和北朝的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
探讨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
第三章:隋唐时期的繁荣与衰落3.1 隋朝的建立与繁荣了解隋朝的建立背景,如南北朝时期的分裂和社会动荡。
掌握隋文帝和隋炀帝的统治成就和问题。
探讨隋朝的大运河建设和科举制度的意义。
3.2 唐朝的繁荣与衰落了解唐朝的建立和贞观之治的成就,如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等。
掌握唐朝的衰落过程,如安史之乱和黄巢起义。
探讨唐朝的对外交往和文化影响。
第四章:宋元时期的变革与发展4.1 宋朝的建立与变革了解宋朝的建立背景,如唐朝衰落和五代的分裂。
掌握宋朝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经济发展,如科举制度的完善、商业经济的繁荣等。
探讨宋朝的文化成就,如文学、艺术、科学等方面的进步。
4.2 元朝的建立与发展了解蒙古族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过程。
掌握元朝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经济状况,如行省制度、民族政策等。
探讨元朝的统一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如统一的政治体制、民族融合等。
第五章:明清时期的巩固与挑战5.1 明朝的建立与巩固了解明朝的建立背景,如元朝的统治问题和社会动荡。
掌握明朝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经济发展,如科举制度的改革、海外贸易的限制等。
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新人教]
九年级历史下册全套教案[新人教]第一章: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教学目标】1. 了解11年改革和明治维新的背景、内容及其影响。
2. 认识俄国、日本通过改革走向资本主义道路的历史意义。
【教学内容】1. 11年改革的背景、内容及影响。
2. 明治维新的背景、内容及影响。
【教学重点】1. 11年改革和明治维新的背景。
2. 11年改革和明治维新的内容。
3. 俄国、日本通过改革走向资本主义道路的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1. 11年改革和明治维新的异同。
2. 俄国、日本改革的影响。
【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上学期所学的内容,回顾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过程。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学习课文,理解11年改革和明治维新的背景、内容及其影响。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11年改革和明治维新的背景、内容及其影响,引导学生分析两者的异同。
4.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俄国、日本通过改革走向资本主义道路的历史意义。
5.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11年改革和明治维新在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中的作用。
第二章:人类迈入电气时代【教学目标】1. 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及其影响。
2. 认识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历史意义。
【教学内容】1.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
2.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教学重点】1.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
2.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教学难点】1.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2.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了解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学习课文,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及其影响。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及其影响,引导学生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4.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5.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作用。
第三章: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教学目标】1. 了解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内容及其影响。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全册)世界近代史(下)第五学习主题第一次世界大战第 1 课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主备人:谢富强课标要求简述“三国同盟”“三国协约”的组成国及相关条约的主要史实,了解欧洲两大军事对抗集团形成的严重后果。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记住19世纪末20世纪除非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产量排名;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成员国和形成时间;理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力变化的原因;两大军事集团的军备竞赛对国际局势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指导阅读课文,分析“德国为什么极力要求瓜分世界?”,从而培养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通过思考“说一说两大军事侵略集团是怎样形成的?”,从而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通过对《欧洲两大帝国主义集团对峙图》的观察,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讲述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以及它们之间的矛盾,使学生认识帝国主义掠夺和侵略的本性。
教学重点三国同盟、三国协约教学难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力变化的原因教学课时2学时主备人教案执教人修改方案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第1学时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形成了哪两大军事侵略集团?两大侵略集团的形成对世界局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二)学习新课: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力的变化1、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的根源(1)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趋势:19世纪末 20世纪初是资本主义高速发展的时期,但资本主义各国的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
这种发展的不平衡导致资本主义各国的实力对比发生变化。
(2)19世纪70年代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力:图一:各国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所占比重图二:各国对外贸易在资本主义世界所占比重导入阅读课文第一段归纳读图分析结合图表分析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超过了老牌资本主义国家。
随着后起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原来的世界格局被打破,产生了新的动荡的帝国主义大国间的关系。
(3)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对比表英国法国德国美国19世纪中期工业生产所占位次 1 2 3 4 1913年工业生产所占位次 3 4 2 1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1 2 4 5 从图中可以看出,美国和德国虽然工业产量居世界第一,第二,但是殖民地的面积却只占第五和第四位,因此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不会满足,要求重新瓜分世界。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全册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全册教案第一章三皇五帝时期课时1 缘起中华:从两河文明到华夏文明课程目标•了解两河文明和华夏文明的来源和特点;•认识天地之间的关系和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和利用;•培养良好的素质和对历史文化的热爱。
课程内容1.引入:通过问学生历史是什么?为什么学历史?来激发学生对历史文化的重视和热爱;2.掌握两河文明和华夏文明的来源和特点;3.梳理关于天地之间关系的思维导图;4.贴近生活,让学生认识人类利用大自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5.完成课堂练习和作业。
教学重点1.掌握两河文明和华夏文明的来源和特点;2.了解天地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1.学生理解天地之间的关系;2.学生掌握两河文明和华夏文明的特点。
课时2 夏商周时期课程目标•了解夏商周时期的基本情况、特点以及历史意义;•发现夏商周时期的贡献和不足;•培养学生成为有情怀的历史观察员。
课程内容1.通过讲解夏商周时期各种文物的发现及其价值,让学生了解夏商周时期社会生活、政治制度、宗教信仰、技术水平等方面的特点;2.告知夏商周时期文化的基本特点,为学生理解这一时期的文化遗产打下基础;3.动员学生以各种方式展示夏商周时期的历史,提高学生对历史文化的热爱;4.让学生梳理夏商周时期的造福和不足,从而更好地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意义。
教学重点1.学生了解夏商周时期社会生活、政治制度、宗教信仰、技术水平等方面的特点;2.学生梳理夏商周时期的造福和不足,从而更好地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1.学生理解夏商周时期的文化遗产;2.学生对夏商周时期的历史意义有深刻体悟。
第二章中华帝国时期课时3 秦始皇统一中国课程目标•让学生认识秦始皇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了解秦始皇统一中国的过程、成就以及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
课程内容1.通过解读书中相关内容及电影《建国大业》等方式,让学生了解秦始皇的生平、重视文化教育、多次巡游南方以巩固统治等方面的情况;2.通过解读书中相关内容及电影《建国大业》等方式,让学生了解秦始皇统一中国的过程和成就;3.告知秦始皇时期存在的重要问题,如官员思想改变不大、监视人民过多等;4.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动学习,提高学生对历史文化素养的理解和掌握。
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新人教]
九年级历史下册全套教案[新人教]第一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教学目标】1. 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知道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2. 掌握新中国成立后的国内外形势。
3.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教学内容】1. 新中国成立的背景:解放战争胜利,国民党政府垮台。
2. 新中国成立的意义: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华民族实现了伟大复兴。
3. 新中国成立后的国内外形势:冷战格局下的国际关系,我国的外交政策。
【教学重点】1. 新中国成立的背景和意义。
2. 新中国成立后的国内外形势。
【教学难点】1. 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2. 冷战格局下的国际关系。
【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解放战争的历史,引导学生思考新中国成立的背景。
2. 新课导入:讲解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3. 课堂讲解:分析新中国成立后的国内外形势。
4. 案例分析:讨论我国在冷战格局下的外交政策。
第二章: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教学目标】1. 了解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过程,知道三大改造的意义。
2. 掌握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的国内外形势。
3. 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意识。
【教学内容】1.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过程:新中国成立后的民主改革,三大改造。
2.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意义: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的国内外形势:冷战格局下的国际关系,我国的外交政策。
【教学重点】1.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过程和意义。
2.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的国内外形势。
【教学难点】1.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过程。
2. 冷战格局下的国际关系。
【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引导学生思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过程。
2. 新课导入:讲解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意义。
3. 课堂讲解:分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的国内外形势。
4. 案例分析:讨论我国在冷战格局下的外交政策。
第三章: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教学目标】1. 了解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知道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的意义。
2. 掌握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成就。
2018学年九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课件(26份) 人教版20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第18课 现代文学和美术
一、文学名著
德莱塞是美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
现实主义小说家,他的作品贴近广大 人民的生活,诚实、大胆、充满了生 活的激情。《嘉莉妹妹》真实再现了 当时美国社会,而《美国的悲剧》则 是德莱赛成就最高的作品,使人们清 晰地看到了美国社会的真实情况, “至今依然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
——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二、现代美术
毕加索
童年毕加索 中年毕加索
少年毕加索
1881-1900年 童年时期 1900-1903年 蓝色时期 1904-1906年 玫瑰时期 1907-1916年 立体主义时期 1917-1924年 古典时期 1925-1932年 超现实主义 时期 1932-1945年 蜕变时期 19461973年 田园时期
第一部长篇小说《嘉莉妹妹》(1900) 长篇小说《珍妮姑娘》(1911)
长篇小说《美国的悲剧》(1925)
小说深刻揭露了美国的社会 问题,批判了美国的生活方式, 无情披露了美国资产阶级文明掩 盖的阴暗面。至今依然具有巨大 的现实意义。
《欲望三部曲》之《斯多葛》 (1947)
《美国的悲剧》插图
·
①《格尔尼卡》 ②《和平鸽》
③《向日葵》
④《最后的晚餐》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罗 曼 罗 兰
贝克特(1906—1989), 爱尔兰著名作家、评论 家和剧作家,诺贝尔文 学奖获得者(1969年)。 他兼用法语和英语写作, 他之所以成名或许主要 在于剧本,特别是《等 待戈多》(1952年)。
《等待戈多》剧照
肖洛霍夫
《静静的顿河》插图
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人教课标)
九年级历史下册全套教案(人教课标)第一章: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教学目标】1. 了解隋唐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2. 掌握隋唐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3. 认识隋唐时期的对外交往和民族关系。
【教学内容】1. 隋唐政治:隋朝的建立与灭亡,唐朝的兴起与发展。
2. 隋唐经济: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3. 隋唐文化:文学、艺术、科技等方面的成就。
4. 对外交往: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
5. 民族关系:突厥、吐蕃、回纥等民族与唐朝的关系。
【教学重点】1. 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
2. 隋唐时期的经济发展。
3. 隋唐文化的繁荣。
4. 隋唐时期的对外交往。
5. 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
【教学难点】1. 隋唐时期的政治变革。
2. 隋唐时期的边疆民族关系。
第二章:古代科技与文学艺术【教学目标】1. 掌握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
2. 了解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特点和成就。
3. 认识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学艺术对后世的影响。
【教学内容】1. 古代科技:四大发明、农学、医学等。
2. 古代文学:唐诗、宋词、元曲等。
3. 古代艺术:书法、绘画、雕塑等。
【教学重点】1. 四大发明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
2. 唐诗、宋词、元曲等文学形式的特点。
3. 书法、绘画、雕塑等艺术成就。
【教学难点】1. 古代科技发展的历程和影响。
2. 古代文学艺术的地域性和时代特点。
第三章:三大改革与社会变革【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三大改革的内容和影响。
2. 掌握中国社会变革的主要原因和过程。
3. 认识中国社会变革对后世的影响。
【教学内容】1. 商鞅变法:秦国的崛起与统一六国。
2. 北宋王安石变法: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改革。
3. 明朝张居正改革: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改革。
【教学重点】1. 商鞅变法的内容和影响。
2. 王安石变法和张居正改革的特点和影响。
3. 三大改革与社会变革的关系。
【教学难点】1. 三大改革的异同。
2. 社会变革的原因和过程。
第四章:近代化的探索【教学目标】1. 掌握中国近代化的主要历程和成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历史原因和重大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二月革命后出现的两个政权并存局面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温故知新1.第一次世界大战结局如何?(以德国为中心的同盟国战败,由英法美日中等组成的协约国集团战胜)2.俄国原先是协约国成员,为什么不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指导学生阅读有关课文)3.教师指出:战争给俄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战争引起了俄国十月革命。
革命胜利后建立的苏维埃俄国宣布退出大战,所以说十月革命在一定程度上制止了战争。
十月革命如何取得胜利?它怎样推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请大家打开课本,根据屏幕上的导读提纲阅读全文,作好读书标记。
课件演示导读提纲(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1.哪些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2.“两个政权”分别指什么?为什么会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局面?3.十月革命和二月革命有哪些区别?4.为什么要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5.十月革命最主要的特征是什么?其历史意义如何?6.列宁和十月革命的关系如何?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一、新时代的曙光1、哪些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A、运用课件展示“纲要信号”和教科书第4页“动脑筋”资料:一战灾难→二月革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执行反人民政策)<继续进行世界大战遭惨败>十月革命屠杀和平示威的反战民众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布尔什维克党)<革命群众拥护列宁列宁确定武装起义方针B、教师归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继续执行沙皇政府的内外政策;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采取正确的方针政策;俄国工人阶级的力量比较集中等。
这些都导致了十月革命的爆发。
2、“两个政权”分别指什么?(1917年3月,俄国爆发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出现了两个政权:革命中建立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以及革命后建立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其中,临时政府是主要的、实际掌权的机关。
)3、为什么会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局面?(工农群众缺乏政治斗争经验,列宁等布尔什维克党主要领导人身居国外,影响了党对群众的组织教育工作。
)4、十月革命和二月革命有哪些区别?5、运用动态地图演示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经过,组织学生完成填图练习:A、.起义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B、起义信号:“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声C、起义胜利:1917年11月7日攻占冬宫,随即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权——人民委员会6、十月革命的主要特征是什么?(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7、苏维埃政府采取的措施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有什么不同?(果断退出世界大战,坚决维护民众的政治经济利益)8、为什么要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十月革命胜利后,不甘失败的内外反动势力联合起来,企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为了在极端艰苦的三年国内战争中,有效地集中全国经济力量战胜敌人,苏维埃政权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二、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1、为什么说十月革命迎来了“新时代的曙光”?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
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2、毛泽东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你怎样理解这句话?中国当年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五四运动的爆发、中共的成立等重大历史事件,都受惠于十月革命的鼓舞和推动。
练习巩固1、完成第5页“练一练·选择题”:俄国十月革命爆发于公历(D )A.2月B. 3月C. 10月D. 11月2、列宁和十月革命的关系如何?(十月革命的领导人是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
正是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制定了正确的方针、政策,才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
十月革命迎来了新时代的曙光。
从此,社会主义制度开始了同资本主义制度曲折、长期的斗争。
)3、完成《填图册》第2页各题;并根据《新学案》掌握本课[知识网络],完成[自我测评]。
4、建议学生.回忆小学时候学过的课文──《诚实的孩子》,或者借阅电影故事《列宁在十月》、《列宁在1918年》等相关作品,自觉学习列宁的革命首创精神,认识领袖人物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重要作用。
5、提醒学生预习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新经济政策、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教学难点如何正确评价斯大林模式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温故知新1、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三年国内战争时期,在经济上采用了什么政策?苏维埃政权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这一政策的实施结果如何?在极端艰苦的三年国内战争中,有效地集中全国人力物力,最终战胜了敌人。
但是,也引起了人民群众尤其是农民群众的不满,破坏了生产力的发展,造成生产下降,社会不稳定。
3、放映《列宁同农民交谈》图片,指出:它描绘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在一间简朴的办公室里接见从外省步行来访的农民的情景,反映出革命领袖和普通农民之间的感情交流和融洽的关系。
列宁是为了谋求劳苦大众的解放而领导革命斗争的。
革命胜利前主要通过政治上、军事上的探索。
如今革命胜利了,怎样进行经济建设才能满足民众的需求?于是,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开始了新的探索。
请大家打开课本,根据屏幕上的导读提纲阅读全文,作好读书标记。
课件演示导读提纲(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1、列宁为什么决定实施新经济政策?怎样评价这个政策?2、苏联是怎样成立的?怎样从年代上区分“沙俄”、“苏俄”、“苏联”?3、“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是如何形成的?如何评价这种体制的利与弊?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一、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列宁曾说:“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
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请你据此回答下列问题:A、“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指的是什么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列宁说这话时,苏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国内战争已经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集中全国人力物力战胜敌人的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
进入和平建设时期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对人民群众尤其是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的诸多限制,日益引起不满。
必须尽快改变这种状况,尽量调动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C、.针对这种形势,列宁做出了怎样的探索?1921年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1927年,国家经济恢复到了世界大战前的水平。
2、运用课件组织学生完成填图练习:苏联是哪一年成立的?那时的4个加盟共和国在地图上什么位置?后来共有几个加盟共和国?1922年;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外高加索联邦;15。
3、怎样从年代上区分“沙俄”、“苏俄”、“苏联”?1917年二月革命以前,沙皇统治下的俄国简称“沙俄”。
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到1922年底苏联成立前的苏维埃俄国简称“苏俄”。
“苏联”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到1991年解体,如今已经成为历史名词。
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1、苏联怎样从落后的农业国迅速变成先进的工业国?1928~1937年,苏联人民在斯大林领导下,放弃新经济政策,转而进行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建设,集中力量重点发展重工业,迅速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2、苏联的工业化与英国的工业化相比,有哪些显著的不同点?教师指出:苏联的工业化速度很快,具有后来居上的显著特征。
其工业总产值迅速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但是国民生产总值平均计算到个人,仍然落后于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速度相对迟缓,民众的不满情绪就很容易被敌对势力所利用。
3、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说:“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
他们采取所谓义务交售制等项办法,把农民生产的东西拿走太多,给的代价又极低。
他们这样来积累资金,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
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它米吃,又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
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
”你怎样理解这句话?A、“苏联的办法”指什么?(农业集体化运动中的强迫性措施)B、这些办法在客观上产生了哪些弊端?(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农业生产长期停滞不前,导致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不平衡。
)4、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
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你怎样理解这句话?A、“列宁的思路”好在哪里?(以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俄国国情决定的。
它是列宁将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实际相结合的典范。
列宁的这一创新精神直到今天仍焕发着强大的生命力。
)B、“后来苏联的模式”也被称为什么?(斯大林模式)C、这个模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1936年苏联通过新宪法,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形成。
D、这个模式形成的背景如何?当时苏联外有帝国主义的包围,领导国家的权力需要集中起来,才能有效对付外部的挑战。
同时由于当时苏联的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中,比较容易产生个人崇拜,导致个人专断。
E、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给了我们什么教训?①在发展重工业的同时,也要兼顾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②发展经济要尊重市场规律,既抓产值和产量,也抓产品品种创新和产品质量提高;③要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必须切实维护广大农民的利益,不能从农民手中拿走太多东西;④大力保护环境和资源,提倡可持续发展,注重经济效益等;⑤在政治上要防止个人专断,切实加强民主与法制。
练习巩固1、完成第10页“练一练·选择题”:最初加入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不包括(D )A、俄罗斯联邦B、外高加索联邦C、乌克兰D、爱沙尼亚2、列出与1、2两课内容有关的大事年表:3、完成《填图册》第3页各题;并根据《新学案》掌握本课[知识网络],完成[自我测评]。
4、建议学生结合政治科内容,总结学习本课的心得体会:看问题应当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劳动者是生产力的主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必须切实维护民众的利益等等。
5、提醒学生预习第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第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凡尔赛和约》和华盛顿会议签订的主要条约教学难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温故知新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如何?结果怎样?它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结果是以德国为中心的同盟国集团战败。
2、第一次世界大战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实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德国、奥匈等成为战败国,英法虽为欧洲强国但实力已大不如前,美日两国的经济实力则得到大幅度增长。
3、帝国主义列强‘安排’战后世界的基本依据是什么?经过世界大战而变化了的各国实力4、帝国主义列强是如何‘安排’战后世界的?召开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完成了对战后世界的“安排”,确立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新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