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9推荐作品篇目四扬州慢学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9扬州慢教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9扬州慢教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1.本诗的题材是什么?
2.诗人选取了哪些典型景物?描绘出了怎样的画面?从而能看出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学习
评价
我在这一课收获了:
1.预习案中不明白的问题解决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咏史怀古诗歌的分类、结构、情感、手法积累了_______________
3.鉴赏怀古诗的方法学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公布优秀小组及个人
(2)说明存在的问题并指导改进
欣赏
明确学习目标及重、难点
享受成果
整理完善
录音
投影
投影
创设情境,
调动情绪
有目的地学习
调动兴趣,进而完善预习案,达到对文本的整体感知
学习
新知
四、PPT显示探究任务及要求:
1.探究任务
探究一:假如你是词人姜夔,你穿越来到了当年荒凉、破败的扬州城,面对此景,你一定会感慨万千,那么请将你看到的景象分享给我们大家,进而让大家感受你那时那刻的情感。(提示:结合诗句赏析)
探究二:词人写昔日的扬州城与眼前的扬州城,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展示任务
探究一1-6组
探究二4组
3.自由点评,教师可适度指导或点拨
探究一
探究二
五、课堂小结:
方法:
1.看题材(吟咏对象)
2.看意象(景物特征)
3.看手法(对比、虚实)
4.明情感
六、布置作业: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问题。
春日秦国怀古
周朴
荒郊一望欲消魂,
泾水萦纡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
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
烟伴残阳绿树昏。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推荐作品课件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推荐作品课件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4.《扬州慢》序言中哪句话点明了全词的主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全词的主旨就是抒发对扬州昔 日繁华的怀念和对今日山河残破的哀思。 5.《扬州慢》全词的词眼是哪个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词人“解鞍少驻初程”,进入扬州城中,看到了青青的荠麦、毁坏的城 池、高大的树木、孤独的二十四桥、无声的冷月、寂寞的芍药,听到了寒气中传 来的凄清的号角声。一个“空城”,营造出了凄清的氛围,结住上阕,领起下阕,实 为全词词眼。
(3)《新城道中》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出巡途中所见的美丽景色,赞美了山村人家平和的劳动生 活,表现了诗人热爱自然的情趣。 (4)《扬州慢》 这首词以扬州城眼前的荒凉对比往日的繁华,寄托了词人的哀思,词人感慨今 昔,写下这首词,抒发了《黍离》之悲。 (5)《长相思》 这首词在清丽哀婉又不乏边塞之雄奇的风情描述中,表现了词人身在征途、 心系故园的矛盾心情,抒发了词人天涯行役的思乡之情。
(1)《积雨辋川庄作》
(2)《旅夜抒怀》
杜甫旅 书夜 怀: :孤 渺寂 小
雄浑 凄凉
(3)《新城道中》
(4)《扬州慢》 (5)《长相思》柔而不弱⇒山 乡、 、水 心、 、风 故雪 园: :景 细境 腻阔 缠大 绵
(1)《积雨辋川庄作》 这首诗将幽雅清淡的禅寂生活与辋川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紧密结合,创造了 一个物我相惬、情景交融的意境,表现了诗人隐居山林、脱离尘俗的闲情逸致。 (2)《旅夜抒怀》 诗人用高高的船桅来比喻自己的孤独,以星空、明月和江流的宽广及磅礴的 气势来反衬人类的渺小,以视野的辽阔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感叹,深刻地表现了他内 心漂泊无依的感伤。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学业水平检测含解析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学业水平检测含解析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二单元学业水平检测(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唐诗的自然精神①唐诗有诸多丰富的精神特色,其中自然精神对唐诗的浸润十分深刻,甚至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自然精神塑造了唐诗令后世无限企慕的艺术境界。

②自然精神发端于先秦道家自然哲学,老子说“道法自然”,“道”是世界的根本,“道”就是“自然”,它就是它自己的样子,独立而不改。

然而人生和社会常常是背离“道",背离“自然”的,人应该超脱这种“背离”,去体会恒常不变的本然之道。

被后人誉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陶渊明,他的诗歌有浓厚的自然之趣,《饮酒》中的“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写黄昏中归巢的飞鸟,正是一幅万物归于本然的画卷。

陶渊明用他的方式,展开了诗歌自然之美的隽永画卷,而这幅画卷,正是在唐代呈现出了丰富而灿烂的内容。

③唐代超一流的诗人中,王维和李白的诗歌都深受自然精神的影响。

自然精神对王维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山水诗方面。

贯穿其中的山水审美精神,不以描摹山水之形态为旨归,而是要通过俯仰山水去体会自然之道.④中国的山水诗追求“静”的境界,这个静是哲学上的静,是内心安静澄明的状态,王维的山水诗是展现“静”的绝佳典范。

王维刻画山水,广阔浩渺而辽远,进入一种超脱现实功利的辽远境界,是一种精神之“远".王维被称为“诗佛”,他的山水诗对“静”与“远”的刻画,萦绕着深邃的“空"趣。

例如《新晴野望》,描绘一场雨水后天清地朗开阔澄澈的原野,其中“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两句,写河水映照阳光,远方青翠的山峰因空气清澈而呈现在诗人的眼前,爽朗明澈的诗境,又是精神宁静澄明的写照。

其《汉江临泛》“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写江水浩渺,天水相接相融,远山似有若无,这是山水之远,更是精神之远.《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诗中幽远的山林是充满深邃“空”趣的至静之境。

这是唐诗艺术最深刻的地方,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推荐作品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推荐作品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二单元《积雨辋川庄作》《旅夜书怀》《新城道中(其一)》《扬州慢》《长相思》一、课内双基1.下列加点的词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A.辋.(wǎnɡ)川东菑.(zī)朝槿.(jǐn)B.危樯.(qiánɡ)铜钲.(zhènɡ) 西崦.(yān)C.饷.(xiǎnɡ)春耕初霁.(jì)荠.(qí)麦D.怆.(cānɡ)然豆蔻.(kòu)窥.(kuī)江【解析】B钲:zhēnɡ,C荠:jì,D怆:chuànɡ。

2.下面对《积雨辋川庄作》颔联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漠漠”形容水田广布,视野苍茫;“阴阴"描述夏木茂密,境界幽深.B.水田与白鹭两种景象互相映衬、配合,画面就显得开阔而深邃,渲染了积雨天气空蒙迷茫的色调和气氛,可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C.雪白的白鹭,金黄的黄鹂,在视觉上形成色彩浓淡的差异.D.白鹭飞行,黄鹂鸣啭,一取动态,一取声音.【解析】无“画中有诗”。

3.下面对《旅夜书怀》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前两联写景,诗眼在“独夜舟”三字上,其余全属烘托。

舟泊于岸,所以首句写岸,次句写舟。

称“独舟”者,仅此一舟之谓也;“夜",用于点明泊舟时间。

这两句勾画了这样一个境界:河边孤零零地泊着一只小船,桅杆高耸;岸上只见小草,不见人家,冷寂得很。

B.第三、四句承“夜”字写诗人所见景色:远处,星空低垂,原野辽阔无边;近处,明朗的月光下,江水汹涌澎湃,奔流不息。

这难免使诗人感到,在这样的境遇中,一叶小舟显得何等孤单、渺小,它的命运可以听凭大自然的摆布;而江水的奔流更使他联想到时光的迅速消逝……C.后四句即景抒怀:声名不因政治抱负而显著,反因文章而显著,这本非自己的矢志。

“官应老病休”是说官职本来应该因自己年老多病而罢休.对此诗人并未有什么不满。

D.面对辽阔寂寥的原野,想起自己的痛苦遭遇,深感自己漂泊无依,在这静夜孤舟的境界中,自己恰如是天地间无所依存的一只沙鸥。

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第二单元++置

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第二单元++置

6.迷花倚石忽已暝. ___天_黑__、__夜__晚___________________
7.熊咆龙吟殷.岩泉 ___用__作__动_词__,__震__响_________________
8.栗.深林兮惊.层巅 __栗__:__使__…_…__战__栗_;__惊__:__使_…__…__震__惊____ 9.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____遮__住__天__空_______________
3.势拔.五岳掩赤城
___超__出__________________
4.我欲因.之梦吴越
___依__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渌.水荡漾清.猿啼
___渌__:___清__澈__;__清__:__凄__清_________
_列__:__通_“__裂__”__,_分__裂____缺_:__指__云_的缝隙
10.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_扉_:__门__扇__;_訇__然__:__形_容__声__音__很_大__
四、积累名句
1.天姥连天向天横,_势__拔__五__岳__掩__赤__城_________。 2.________千__岩__万__转__路__不__定__,迷花倚石忽已暝。 3.青冥浩荡不见底,_日__月__照__耀__金__银__台_________。 4.霓为衣兮风为马,_云__之__君__兮__纷__纷__而__来__下_____。 5.____安__能__摧__眉__折__腰__事__权__贵__,使我不得开心颜? 6.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______清__新__庾__开__府______,俊逸鲍参军。
第二单元 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
梦游天姥吟留别
栏 目 链 接
作家名片

【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ppt精品课件(16套)8

【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ppt精品课件(16套)8

这首词抒发了词人“黍离之悲”, 作者即事写景,触景生情,我们可以
思接千载,体验词人为祖国山河的残
破、人民的不幸而极其沉痛的心情。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给予词人
极高评价:“古今词人格调之高,无
如白石,惜不于意境上用力,故觉无 言外之味,弦外之响。”
淡黄柳
姜夔
客居合肥南城赤栏桥之西,巷陌凄凉,与江左异。唯柳 色夹道,依依可怜。因度此片,以纾客怀。 空城晓角,吹入垂杨陌。马上单衣寒恻恻。看尽鹅黄嫩绿, 都是江南旧相识。正岑寂。 明朝又寒食。强携酒,小桥宅。怕梨花落尽成秋色。燕燕飞 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一书中谈词的“境界”时说:“有有我 之境,有无我之境”,这首《淡黄柳》则属“有我之境”,试 作分析。
《扬州慢》乃姜夔自作调,“白石因游扬州而作,创 为新调,即以词意名题,其所言即扬州之事。”慢词是依 据曲调舒缓的慢曲填写的词,重抒情,一般都较长。《扬 州慢》共98个字,是一首长调,也是一首慢词。
姜夔(1155—1221),字尧章,自 号白石道人,南宋著名词人、音乐家, 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善书法,精音乐, 在词坛上属婉约派。他屡试不中,一生 过着清客生活,生活闲适,和当时的社 会现实相脱离,以致视野不阔,情调低 沉,这在他的诗词中有明显的反映。他 主张严谨的格律和章法,在文学上刻意 求工而不流于浮艳轻靡,对后世有较大 影响。著有《白石道人诗集》。
全词从听角看柳写起,既是写景,更是内心凄凉感受。异 乡作客衣单不耐春寒,表面记实,其实更多地来自“清角吹寒” 的心理感受。“看尽”二字既表明除柳色外无悦目之景,又是 表现游子内心活动,从听觉、肤觉、视觉三层写出了异乡“岑 寂”之感。同时流露出繁荣已成为过去,春光依旧,物是人非 之感。 从今朝到明朝,从眼中之春到心中之秋,其惆怅情怀已 然愈益深浓。并暗示这与江南似相同而又相异,深忧如此春天 恐亦难久;这就使读者感到全词的情感决非“客怀”二字可以 说尽,作者的感叶伤春,实际上反映出同时代人的一种普通的 忧惧,大有一种大难临头的末日之感。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9扬州慢教案2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9扬州慢教案2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2、同学们各抒己见,描
绘实景与虚景中及构成的意境特点。
1、在诗歌鉴赏中,此
环节的设计一方面让学生以词句为本学会提炼相关信息,借助意象体会诗人的审美体验;另一方面调动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构建一个审美意境,从而使学生把握鉴赏诗歌的方法,为准确感悟诗人的黍离之悲作铺垫。
2、训练学生在诗歌
鉴赏中运用“置身诗境”的阅读方法
主 要
教 学
方 法
质疑讨论法、比较鉴赏法、合作探究法
教 学
资 源
课本,导学案,图片、视频、PPT、实物展示台等多媒体
教学过程预设(共一课时)
课时
环节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的呈现)
学生活动
(学习活动的设计)
设计意图
一、
情境导入
出示幻灯片:扬州慢 姜夔
同学们,你们曾经学过李白的一首很著名的诗歌《送孟浩然之广陵》,大家一起背诵好不好?诗人要送朋友孟浩然去哪里?扬州,古代称之为“广陵”。三年前,我也去过那里,她的风姿常常在我眼前浮现,此刻你们也有幸一睹她的芳颜。(播放视频)
出示幻灯片:拳拳赤子心
深深爱国情
1、学生运用本节课“置身
诗境缘景明情”学习的方法进行拓展迁移到“圆明园毁灭”的图片上,进行思考。
2、全班同学齐读“拳拳赤子心,深深爱国情”,用激荡的感情与整齐的朗读声结束本课的学习。
1、此课后作业的设计,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观察“景物”,运用联想,由画面入情,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爱,对侵略者的恨,增强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扬州慢
授课教师




一、知识和能力
1、了解姜夔及其词作风格特点;
2、运用“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方法鉴赏古典诗词;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第二单元教学设计(6课时)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第二单元教学设计(6课时)

人教新课标版高二《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单元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对古典诗歌中意象的把握,发挥想象,体会和品味中国古典诗歌特有的意境美。

2、学会联系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及诗人的人生经历欣赏不同朝代不同流派诗人的代表作品。

3、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并学会用自己的语言去描绘诗歌的意境。

4、让学生在品味诗歌的过程中受到健康情感的熏陶。

单元教学重点:1、捕捉意象,感受意境。

2、学习作者营造意境表达情感的艺术手法。

主要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朗读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单元知识总括本单元主要学习如何通过对古典诗歌中意象的把握,发挥想像,体会和品味中国古典诗歌特有的意境美。

所谓“意境”,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足以使读者沉浸其中的想像世界。

要品味、感受意境,需要注意几点:1. 要“沉浸其中”,暂时忘掉周围的一切,对外界的各种因素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全身心地投入到一个想像的世界中。

2. 要借助自己已有的生活体会和审美经验,在想像中让自己进入到诗人用文字勾勒的场景中,去感受、体会,从而与诗人取得共鸣。

有些诗歌写的不是生活中的实物、景色,而是一些神奇的传说和光怪陆离的景象,或者本就是存在于诗人想像中的物象和景象,这种境界是读者从未体验过的。

我们仍然需要借助已有的生活体会和审美经验,力求与诗人取得共鸣。

因为传说也好,诗人的想像也罢,都是从现实生活中提炼而来的,是现实生活的曲折反映。

我们只有充分发挥想像和联想,调动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感官,尽量构想诗人描绘的奇幻世界,从而获得对人生、自然的新认识。

这就是“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简而言之,就是根据我们在想像中勾勒出来的诗人描绘的意境,触景生情,去感受、体会处于这样的意境中自己萌发的情感,从而推想诗人的情感。

具体阅读一篇作品时,我们还要根据作品中意象自身的特点、组合方式以及情景之间的关系,采取不同的欣赏方法。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9扬州慢教案3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9扬州慢教案3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扬州慢【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诵词作,通过揣摩语言理解词人表达的悲情。

2、学习本文中对比、虚实结合、用典等写作手法。

3、引导学生深入体会黍离之悲的情感,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1、从扬州的今昔变化中,深刻体会黍离之悲、家国情怀。

2、引领学生鉴赏优美词句,学习运用各种手法表达感情。

【教学方法】引读法、启发法、讨论法。

【教学步骤】一、“位卑未敢忘忧国”家国情怀名句导入。

二、略读序言,提取要素1、诵读小序和词作,教师正音。

2、请学生点评读小序的同学的诵读。

明确:情为悲情----予怀怆然;旨为悲旨----黍离之悲。

黍离之悲即国家沦亡的悲痛。

小序明确了词的感情基调和词的主旨思想。

三、初读词作,品音韵美1、请同学们结合注释理解词意自由诵读。

2、请两位同学配乐朗诵读你喜欢的上阙或下阙。

师生点评。

3、教师配乐诵读。

4、全班齐诵。

四、再读词作,梳理文脉1、梳理文意,理清“予过维扬”的过程明确:梳理出“予过维扬”的层次:想——驻——看——听——感五、缘景明情,细品悲情1、你能发现词人是如何写悲的吗?哪一处的悲最能触动你?请四人为一小组,积极探讨,展示分享。

2、学生小组讨论发言教师板书预设问题:1、“淮左名都,竹西佳处。

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对比显悲,着一“尽”字,荒凉全出。

2、“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以物写悲,更见悲情。

3、“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以声衬悲,化景物为情思,将景中情与情中景融为一体,情虽含蓄,却更触痛人心啊!4、“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虚实显悲。

5、“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在在于不在,变与不变,感慨今昔,虚实显悲。

6、“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虚实显悲,在无理一问中,更见问者的一片真情,意蕴至深、悲痛已极。

教师小结,再次齐诵《扬州慢》。

六、拓展延伸,家国情怀: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ppt精品课件(16套)4

【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ppt精品课件(16套)4

诗人真可谓是丹青妙手,轻轻挥洒一笔,便 点染出春江月夜中的奇异之“花”。同时, 又巧妙地缴足了“春江花月夜”的题面。诗 人对月光的观察极其精微:月光荡涤了世间 万物的五光十色,将大千世界浸染成梦幻一 样的银辉色。因而“流霜不觉飞”,“白沙 看不见”,浑然只有皎洁明亮的月光存在。 细腻的笔触,创造了一个神话般美妙的境界, 使春江花月夜显得格外幽美恬静。这十句, 由大到小,由远及近,笔墨逐渐凝聚在一轮 孤月上了。
材料一:明月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唐•李 白)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唐 王昌龄) “明月何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宋 苏轼)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唐 刘 禹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人情怨遥夜,竟夕 起相思。(唐•张九龄《望月远怀》)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 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谁家今夜扁舟子? 可怜楼上月徘徊, 玉户帘中卷不去, 此时相望不相闻, 鸿雁长飞光不度, 昨夜闲潭梦落花, 江水流春去欲尽, 斜月沉沉藏海雾, 不 知 乘 月 几 人 落 月 摇 情 满 江
何处相思明月楼? 应照离人妆镜台。 捣衣砧上拂还来。 愿逐月华流照君。 鱼龙潜跃水成文。 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潭落月复西斜。 碣石潇湘无限路。 归 , 树 。

(25)摇情:激荡情思,犹言牵情。
全诗共三十六句,四句一换韵,共换九韵。诗人把 阳辙韵与阴辙韵交互杂沓,高低音相间,依次为洪亮 ──细微──柔和──洪亮──细微。全诗随着韵脚的 转换变化,平仄的交错运用,一唱三叹,前呼后应,既 回环反复,又层出不穷,音乐节奏感强烈而优美,可谓 声情与文情丝丝入扣,宛转谐美。
诗人入手擒题,一开篇便就题生发,勾勒 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江潮连海,月 共潮生。这里的“海”是虚指。江潮浩瀚无 垠,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这时 一轮明月随潮涌生,景象壮观。一个“生” 字,就赋予了明月与潮水以活泼泼的生命。 月光闪耀千万里之遥,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 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生的 春之原野,月色泻在花树上,象撒上了一层 洁白的雪。

《扬州慢》课件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扬州慢》课件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 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 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
扬州慢 淮左名都,竹西佳 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 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 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 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 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 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 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 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 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用声音表达你的解读和感悟
扬州慢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 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 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 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 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 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 药,年年知为谁生?
扬州,古称维扬、江都,历代文人 荟萃之地。从唐代诗人李白、杜甫、 白居易、刘禹锡、杜牧,宋代文豪欧 阳修、苏轼,明清大作家汤显祖、孔 尚任、蒲松龄、吴敬梓、曹雪芹,到 现代名人朱自清,或生长于斯,或歌 哭于斯。与中学语文教材有关的,有 史可法与梅花岭,有朱自清故居;又 有二十四桥,还有瓜洲古渡……
波 心 荡二 ,十 冷四 月桥 无仍 声在 。,
今扬州瘦西湖二十四桥景区,有当年毛 泽东手书杜牧诗刻碑。
二十四桥,东西横跨在美丽的瘦西 湖上,桥身虽未标写桥名,但桥的栏杆 根数、栏板块数、桥长、桥宽、两端台 阶数,处处含有二十四,暗隐桥名在其 中。西桥堍下有一块牌子上写道:“桥 身长二十四米,宽二点四米,两端各二 十四级台阶,上围二十四根栏柱……” 汉白玉桥身,单孔拱形。东桥堍下连三 曲平桥,岸边建有一方亭,称为“吹箫 亭”。
桥边红药为谁生!
“琼花芍药世无伦”-欧阳修 “扬州芍药天下冠”-苏东坡 宋代王观《扬州芍药谱》曾评出名 品种39种,最名贵的是“金带围”。

围绕“缘景明情”教学《扬州慢》

围绕“缘景明情”教学《扬州慢》

围绕“缘景明情”教学《扬州慢》作者:尹继云彭晓东来源:《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2019年第11期姜夔的《扬州慢》这首词,选自《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依我浅薄的见解,在经过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必修一到必修五)的古诗词学习后,学生已经接受了或者具备了一定的诗词鉴赏能力。

到现在的选修课了,应该是延伸、拓展、补充、巩固、提高一下这方面的能力。

难度和容量自然应该有所增加,但同时也要考虑高中生语文学习的基本任务和特点,跨度不能过大。

简单的来说,现阶段教学这种古诗词,大体上可以分三个层次来设计教学:“写了什么(景)”以完成对“意象”的理解;“怎样写(景)”以完成对“意境”的把握;“为什么要写这些(景)”以完成对“文化”的升华。

围绕“缘景明情”这个目标,按照这三个层次,对这首词,我觉得大致可以设计几个小问题来讲讲。

1.写了什么地方的景?(扬州)2.写了什么时候的景?(眼前,过去)3.过去是什么样子的景?有什么特点?(“名都”“佳处”“春风十里”“青楼梦好”“豆蔻词工”、“明月”下“玉人吹箫”的“二十四桥”)4.现在又是什么样子的景?又有什么特点?(“荠麦青青”“废池乔木”“清角吹寒”、“冷月”下“无声”的“二十四橋”)5.作者分别用了什么手法来写景?(对比,拟人,移情,通感……)6.这样写景有什么特点和作用?(情景交融、虚实相济。

比如,一边是繁华热闹,一边是萧条冷落,一边是虚,一边是实,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和感时伤世的愁绪。

)7.造成景物变化的原因是什么?(需“知人论世”。

原句是“自胡马窥江去后”,表明造成此种情形的原因是战争。

古代战乱频繁,人民流离失所。

“胡马窥江”用借代手法,代指南宋初年,金兵屡次进犯。

)8.置身诗境,想象一下诗人面对此时此景:以前“春风十里”,现在“清角吹寒”;以前是“二十四桥(明月夜)”,现在是“荠麦青青”“废池乔木”;以前是“名都”“佳处”,现在是“空城”。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同步导练课件:第2单元 置身诗境 缘景明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同步导练课件:第2单元 置身诗境 缘景明

同类比较 1 本题第(2)小题与课本第 33 页“探究·讨论”第一大题第 2 小题均考查的是评价诗人的 思想感情。原题为:颈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诗的意境由宽阔突然转入狭窄, 联系尾联,试分析作)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3)。
野歌 李贺 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 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
课标导向
自主积累
写作素材
文本互动
文本赏析
即学即练
文摘精华 第7页
经典品质/超越梦想
同步导练/RJ·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语文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弯弓射鸿,麻衣冲风、饮酒高歌都是诗人排解心头苦闷与抑郁的方式。 B.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未消沉,气概仍然豪迈。 C.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同,较为常见。 D.本诗前半描写场景,后半感事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晰。 (2)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标导向
自主积累
写作素材
文本互动
文本赏析
即学即练
文摘精华 第10页
经典品质/超越梦想
同步导练/RJ·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语文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人尽管尊崇孔子,但他意识到“忧道不忧贫”难以践行,因此立志躬耕,这体 现了他对孔子人生选择的否定。 B.诗人亲自参与田间劳作,不仅快乐地拿起农具耕种,还面带笑容鼓励农人们积极 从事劳动。 C.“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意思是说不必斤斤计较收成如何,愉悦就在耕耘 的过程中。 D.这首诗融说理、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意境清淡悠远,语言平白如话,富有 表现力。 (2)“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篇目四扬州慢
一、认字音
初霁.(jì) 荠.麦(jì) 怆.然(chuàng) 解.鞍(jiě) 豆蔻.(kòu) 难赋.(fù) 二、识词语
1.夜雪初霁.霁:天由雪转晴
2.荠麦弥望
..弥望:满眼
3.予怀怆然
..怆然:悲伤的样子
4.解鞍
..少驻初程解鞍:下马
5.废池
..乔木废池:被战争破坏而未恢复的城池6.难赋.深情赋:写
三、背佳句
1.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2.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3.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4.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5.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6.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说作者
【简历】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

他所处的时代,南宋王朝和金朝呈南北对峙状态,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都十分尖锐复杂。

战争的灾难和人民的痛苦使姜夔感到痛心,但他由于幕僚清客生涯的局限,虽然为此也发出或流露过激昂的呼声,却无疾而终。

其凄凉的心境表现在一生的大部分文学和音乐创作里。

一生布衣,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

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庆元中,曾上书乞正太常雅乐,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作品】代表作《白石道人歌曲》《白石道人诗集》《诗说》《绛帖平》《续书谱》和琴曲《古怨》
【评价】南宋词人、音乐家
扬州自隋开运河后即成为南北运输要道,富商大贾,云集其内,歌楼舞榭,林立其间。

及宋南渡,与金隔淮相守,于是昔日繁华都会一变而为边城。

宋建炎三年(1129),金兵南下扬州,大肆焚掠;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主完颜亮亲自带兵渡淮,再度攻陷扬州,使这座已受重创的名城更加残破不堪了。

后因完颜亮被其臣下杀于瓜洲,金兵方北退。

淳熙三年(1176)的冬至日,姜夔经过扬州,目睹城里萧条荒凉的景况,缅想它原有的繁荣华美气象,黍离之悲油然而生,就自度了这首《扬州慢》词来抒怀寄意。

链常识
江湖词派
江湖词派是南宋形成的流派,其风格清空骚雅。

清空骚雅的风格来源于姜夔。

而姜夔的清空、骚雅分别源于苏轼、辛弃疾。

苏、辛都是无意为词的,他们的清空、骚雅都是通过诗歌化的途径实现的。

姜夔在引诗济词方面和苏、辛是相同的,但他有意为词,将词的音律、创作风格和审美理想纳入一定的法度之中,将原来并无必然联系的清空、骚雅联成一体,形成一种新的词风。

南宋江湖词派的理论和创作就是阐释和普及这种清空骚雅词风的。

知文意
《扬州慢》一词表达了作者感怀家园、伤时念乱的心情。

上阕写眼前实景,写出了劫后扬州的萧条景象,记行写景紧
扣驻、看、想、闻开展描述层次;作者以反衬作起笔,概写劫后扬州的荒凉,抒发黍离之悲。

下阕伤今怀古,以杜牧当年扬州诗之胜反衬现在扬州之冷清萧条,紧扣扬州著名的代表性景物——二十四桥、芍药来写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国破家亡的悲怆之情。

明文脉
赏技巧
1.今昔对比的写作手法
用今昔对比的反衬手法来写景抒情,在这首词的上阕是比较突出的。

上阕用昔日的“名都”来反衬今日的“空城”;以昔日的“春风十里扬州路”来反衬今日的一片荒芜景象——“尽荠麦青青”。

下阕以昔日的“杜郎俊赏”“豆蔻词工”“青楼梦好”等风月繁华,来反衬今日的风流云散、对景难排和深情难赋;以昔时“二十四桥明月夜”的乐景,反衬今日“波心荡,冷月无声”的哀景。

总之,写昔日的繁华,正是为了表现今日之萧条。

2.“移情”的表现手法
“移情”是我国古典诗词中一种司空见惯的表现手法。

这首词在艺术表现上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写景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景中含情,化景物为情思。

它的写景,不俗不滥,紧紧围绕着一个统一的主题,即为抒发“黍离之悲”服务。

如下阕“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月亮原本就“无声”,也无冷暖之别,但姜夔却借助“通感”的手法,“笔补造化”,让触觉感受“冷”与听觉感受“无声”互相挪移沟通,这就强化了读者对冷寂凋敝景象的感受。

这里的“冷月”“无声”与上阕“废池乔木,犹厌言兵”中的“厌”字,都是词人主观感受的联想、迁移,是移人情于物象的结果,增强了词的艺术感染力。

3.布局严密,浑然一体
纵观全篇,布局严密,由“少驻”写到观景;由景的荒芜写到原因;由眼中所见,到耳中所闻,再到心中所思所想。

有声有色,情景交融,采用点染法渲染,揭示主题;通过对比进一步揭示主题,全文浑然一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