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数学观察物体教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课时《观察物体》教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课时《观察物体》教案一. 教材分析《观察物体》是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的一课时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物体的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
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简单的几何图形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物体,从而更好地理解物体的形状和结构。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会观察周围的物体。
但是,由于年龄和认知水平的限制,他们在观察物体时往往只能看到物体的某一个角度,很难全面地观察物体。
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物体,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物体的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
2.让学生能够用语言描述物体的形状和结构。
3.让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的观察方法,提高观察效果。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物体,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
2.难点:让学生能够用语言描述物体的形状和结构。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不同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观察物体。
2.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互相交流,共同完成观察任务。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不同形状的物体,如球体、长方体、正方体等。
2.准备一些图片,让学生在观察中能够有一个直观的参考。
3.准备一个计时器,用于控制每个环节的时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些不同形状的物体,如球体、长方体、正方体等,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通过这个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出物体的形状和结构。
教师在旁边进行引导,帮助学生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观察结果。
2021-2022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数学1 观察物体(三) 教案
第一单元教学设计学校:沁县东风小学校姓名:尚慧霞安彩霞【核心素养】生活认知数形结合抽象思维【课标要求】1.能根据给出的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用给定数量的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
2.能根据给出的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用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
【教材分析】“观察物体”是“图形与几何”领域的内容,数学《课程标准》在每一学段要求不同。
第一学段是“能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简单物体的形状”。
第二学段是“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第三学段是“正式学习投影和三视图的知识”。
本单元是第三学段,重在动手操作,教材设计了形式多样的观察和实践活动,为学生展开空间想象提供了平台;动手操作不能仅仅停留在“观察”的层面上,要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推理—验证的过程,意在激发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学情分析】本单元是观察物体(三),前面已经学习了观察物体(一)和观察物体(二),因此学生对于观察物体的知识有了一定的认识。
前面所学的知识重点在于观察,而这一单元的知识侧重于动手操作,只有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生才能真正经历观察—猜想—推理—验证的过程,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力、空间观念才能得到发展。
【设计理念】1.从学生、教师、师生发展三个层面出发,突出数学课堂的完整性和实践性,努力尝试建立和谐人文情怀的数学课堂,教师既是良师,又是益友,在本课堂理念的践行中做出探索性尝试。
2.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在快乐的动手操作实践中掌握知识,改变以往枯燥的学习方式,轻松学习数学知识,把这种思想和理念渗透到以后的课堂上。
《观察物体例1》教学设计课题观察物体例1 课型新授课时1教学目标基础性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实现从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的转化。
2.确保学生动手摆出由4个同样的小正方体组成的不同的几何体,要求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是相同的。
拓展性目标:通过推测和拼搭图形的方式,引导学生体验“根据一个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摆出不同的几何体”挑战性目标:学生能借助动手摆放几何体或某个方向看到的形状进行分析和逆向推理,积累活动经验,提高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2024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观察物体优秀教案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观察物体优秀教案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观察物体优秀教案第【1】篇〗《观察物体》教案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2-4页内容。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够根据从三个不同方向观察到的形状还原立体图形,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经理根据观察到的形状还原立体图形的过程,体会立体图形与它相对应的平面图形的转换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拼摆活动,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能根据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形状还原立体图形。
教学难点体会立体图形与它相对应的平面图形的转换方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二、探究新知1.学习例1。
(1)给出4个小正方体,要求摆出从正面看是的图形,你有几种摆法。
(2)学生动手摆一摆,说一说,并讨论回答。
(3)课件出示三种摆法后,提出问题“如果再增加1个小正方形,要保证从正面看到的形状不变,你可以怎样摆?”(4)学生仔细思考,操作拼摆,并小组讨论解答,说出自己的思路。
(5)PPT演示拼摆结果。
2.学习例2。
”(1)出示例2(2)提出问题“你能摆出兰兰所观察的图形吗?”(3)学生思考,说出自己的思路。
(4)分析已知平面图形的特点,还原立体图形。
(1)从正面看到的是,说明所观察的立体图形只有一层,左右有两个。
(2)从左面看到的是,说明所观察的立体图形只有一层,前后有两个。
(3)从上面看到的是,说明所观察的立体图形有前后两行,前面有两个,后面有一个。
5.总结方法:根据从三个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还原立体图形,先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分析,推测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再结合从其他两个方向看到的形状综合分析,最后确定立体图形。
6.完成第2页的“做一做”。
三、知识应用1.完成练习七的第2题。
2.完成练习七的第4题。
3.完成练习七的第6题。
4.完成练习七的第7题。
四、小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观察物体优秀教案第【2】篇〗2006年1月14~15日,我参加了在济南召开的山东省创新教育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听取了四节观摩课和张志勇、张思明、李吉林三位专家的精彩报告,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更新了观念,可谓收获颇丰。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观察物体教案
1 观察物体(三)【单元教学目标】1。
使学生进一步经历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它的实物图有多种摆放方式。
2.通过观察,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3。
能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4.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培养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重点难点】1。
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2.引导学生进行空间图形的平面和立体想象找出被遮挡住的小立方块。
【教学指导】1。
准备好必要的教具和学具。
由于本单元有大量的观察和画图等活动。
所以,除教具外,最好每个学生都准备一套相应的学具。
老师可以结合实际,指导学生自制学具。
并要求每位学生要备好直尺等画图工具。
2。
注意让学生真正地、充分地进行活动和交流。
只有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才能真正经历观察、想象、猜测、分析和推理等过程,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才能得以锻炼,空间观念才能得到发展。
因此,老师要切实组织好教学的每一个步骤,使活动有目的、有秩序的开展,要让所有的学生都真正地,实实在在地进行观察和操作。
注意不要让老师的演示或少数学生的活动和回答来代替每一位学生的亲自动手、亲自体验和独立思考。
活动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培养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教学中应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中理清思路,互相启发。
【课时安排】建议共分为2课时第1课时观察物体(1)学习内容教材第2页例1,完成教材第3页练习一第1、2、4、5题学习目标1。
结合现实生活,通过具体观察活动,使学生能体验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它的实物图可以有多种摆放方式。
2。
学生能通过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3。
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初步学会欣赏生活中的数学美。
4。
在活动中培养数学学习热情以及良好的交流、合作习惯。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章《观察物体》(例2)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章《观察物体》(例2)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物体的各种特征,如形状、颜色、大小等。
2.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物体的特征。
3.训练学生观察、描述和比较物体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 1. 观察物体的特征。
2. 描述物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 1. 学生如何用清晰简洁的语言描述物体的特征。
三、教学准备1.PPT课件,展示示例图片。
2.各种形状、颜色、大小的物体。
3.学生观察物体的表格。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知识(5分钟)教师出示不同形状、颜色、大小的物体给学生观察,让学生讨论它们有哪些差异。
第二步:示例呈现(10分钟)1.教师展示一些物体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的物体,并描述它们的形状、颜色和大小。
2.学生跟着老师的示范,学会如何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物体的特征。
第三步:练习与巩固(15分钟)1.学生分组,给出一些小组训练题,让学生观察不同物体并描述其特征。
2.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错误的描述方式并帮助学生提高观察能力。
第四步:课堂讨论(10分钟)1.教师让学生汇报小组训练的成果,交流不同组之间观察到的不同点和相同点。
2.引导学生总结不同物体的特征,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比较的能力。
第五步: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练习题,要求学生观察周围环境中的物体,并写下它们的形状、颜色和大小。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部分学生在描述物体的特征时表达不清晰,下节课将继续加强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训练,引导学生多练习,提高表达能力和综合分析的能力。
以上是本课程的教学设计,希本能够对教师们进行参考和借鉡。
教学设计 五年级数学《观察物体》教案
数学“问题导学互动探究”教案设计
学生离开座位自由观察。
2、小组之间相互交流,然后全班交流,学生以组为单位在投影以上展示交流。
总结学生的发言:从不同的方向观察,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
达标训练
(10 分钟)1、做教科书例2
2、智力游戏:两个同学为一组做游戏,一个同学画,另一个同学猜,负责猜的同学要想办法通过你提问的问题确定这个物体是什么,猜完后,在把物体拿出来验证一下,看是否猜对了。
小结提升
(2分
钟)
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
不同角度观察一个物体
看到的面都是两个或三个相邻的面,不可能一次看到长方体或正方体相对的面。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章《观察物体三》教学设计(1)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章《观察物体三》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认识物体的形状、颜色和大小。
–能够观察物体的特征,进行分类。
–能够描述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等属性。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物体,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学生运用直观的方法,提高观察与分类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物体的形状、颜色和大小。
•难点:描述物体的属性,进行分类。
三、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各种具有不同形状、颜色和大小的物体。
2.教材准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材第1章相关内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利用教具展示几种不同的物体,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物体的形状、颜色和大小。
2. 学习新知识(15分钟)•带领学生一起观察更多的物体,引导学生描述不同物体的形状、颜色和大小。
•引导学生学习用分类法对观察到的物体进行归类。
3. 操练与实践(20分钟)•组织学生分组,让每组选择一些物体进行观察和分类。
•让学生用语言描述他们所观察到的物体的特征。
•老师引导学生共同总结各组观察到的特征,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物体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4. 总结与拓展(10分钟)•结合课堂讨论,帮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老师给出一些延伸问题,引导学生举一反三,拓展他们的观察与分类能力。
五、板书设计•关键词: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分类法:按形状、颜色、大小分类六、课堂讨论•学生可以分享自己观察到的物体特征,与同学讨论物体分类的方法。
七、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让学生在家中收集不同的物体,用分类法进行整理,并描述其中一个物体的特征。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可以提高观察、描述、分类等能力,培养对物体属性的敏感度和思维能力,为以后更深入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观察物体》 人教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观察物体》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观察物体》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的一部分,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几何直观能力。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几何直观能力,他们对物体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观察物体时,往往只从一个角度观察,缺乏全面观察的能力。
此外,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不能很好地将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物体,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几何直观能力。
2.使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形成全面的观察能力。
3.培养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物体,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几何直观能力。
2.难点:使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形成全面的观察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交流法和操作实践法进行教学。
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通过合作交流,让学生在讨论中获取知识,提升能力;通过操作实践,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实物模型,如几何体模型、立方体等。
2.准备一些图片,如生活中的物体图片、建筑物的图片等。
3.准备一些实际问题,如根据物体的形状和大小,估算物体的体积等。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实物模型和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提出问题:“你们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这些物体,有什么发现?”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如根据物体的形状和大小,估算物体的体积。
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进行交流讨论。
3.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如测量物体的长、宽、高,计算物体的体积。
2024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观察物体教案(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观察物体教案(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观察物体教案第【1】篇〗第1单元《观察物体(三)》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观察物体是“空间与几何”这一领域的内容,在不同学段有着不同的要求。
本单元的内容属于第二学段,通过观察、拼摆较为抽象的几何形体,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让学生能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形状。
教材在编排上不仅设计了观察活动,而且设计了需要学生进行想象、猜测和推理进行探究的活动,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力和思维能力,为之后正式学习投影和三视图的有关知识奠定感性认识和基础。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观察物体的感性经验,并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已经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而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还要求学生学会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设计观察和拼搭等活动,为自己和学生准备好教具与学具。
同时在进行观察和拼搭的活动中,要注意让学生真正地、充分地进行活动和交流。
因为只有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才能真正经历观察、想象、猜测、分析和推理等过程,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才能得以锻炼,空间观念才能得到发展。
切不可让教师的演示或少数学生的活动和回答来代替每一位学生的亲自动手、亲自体验和亲自思考。
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中理清思路,互相启发。
三、学习目标(一)知识技能:1、让学生经历观察和操作的过程,从中认识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形状是不同的,能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物体形状。
数学思考:能根据已有的图形,用各种方法拼搭相应立体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2、问题解决:通过拼搭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二)情感态度:1.通过选取熟悉的环境和物体作为观察对象,联系生活经验,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五年级数学下《观察物体》教案
五年级数学下《观察物体》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了解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思维能力,并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让学生通过观察和交流,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培养学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了解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三、教学难点:
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四、教具准备:
实物、图片等。
五、教学过程:
1.引入:
教师展示一个立体图形,让学生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并描述自己所看到的形状。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不同的人看到的形状会不同。
2.新课:
教师出示教材中的主题图,让学生观察并描述从三个不同的方向所看到的物体的形状。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同一个物体从不同的方向看,看到的形状会不同?让学生互相讨论,并进行总结。
3.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中的“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先从上面看,再从左面看,最后从前面看,并描述看到的形状。
然后教师出示正确答案,让学生进行对比。
4.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物体的空间关系。
希望大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不断提高自己的空间思维能力。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观察物体》教案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从不同方向观察拼摆的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图形是不同的。
根据三个方向观察到的形状摆小正方体,结果只有一种。
2、能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物体的形状。
3、通过拼摆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1、会从不同的方向观察拼摆的立体图形,辨认物体的形状。
2、能通过从一个或多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来拼摆小立方体。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一、谈话导入(课件出示积木图片)同学们,大家喜欢搭积木吗?你们看,只要我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就能用积木搭出各种各样的图形。
今天我们也一起来搭一搭。
(板书:观察物体三)二、新课教学1、出示例1:按要求摆一摆。
解决问题(1):用4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摆出从正面看到的是的图形。
(1)学生动手拼摆,并与同伴交流摆法。
(2)指名汇报并演示,学生可能会提供以下三种摆法:解决问题(2)如果再增加1个同样的小正方体,要保证从正面看到的形状不变,你可以怎样摆?(1)学生动手拼摆,在小组中交流摆法。
(2)指名汇报并演示,学生可能会提供多种摆法,只要合理,教师都给予肯定。
提问:通过拼摆,你有什么发现?通过交流,引导学生体会到:虽然摆法各不相同,但只能添加到前面或后面,不能添加到上、下、左、右面。
2、教学例2。
出示例2:你能摆出兰兰所观察的图形吗?(1)动手操作,让学生根据例题提供的从正面看、左面看、上面看的图形摆出相应的立体图形,与同桌交流摆法。
教师巡视,指名汇报并演示,学生可能会呈现多种图形。
提问:通过刚才的拼摆你有发现了什么?通过交流,引导学生体会到:一旦确定了从正面看、从左面看、从上面看的图形,这个立体图形的形状也就确定了,也就是说本题只有一种摆法。
3、即时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2页“做一做”。
学生根据题意自行操作,教师巡视及时发现学生在拼摆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及时指导。
三、巩固练习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3页“练习一”第1-2题。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观察物体》教案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观察物体》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物体,掌握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的方法,提高空间想象力。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几何直观思维。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课堂参与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的方法,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2.教学难点: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的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观察过物体呢?谁能告诉我,你们是如何观察物体的?(2)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2.探究新知(1)引导学生观察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等物体,从不同方向观察,让学生说出观察到的形状。
(2)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物体,如电视、冰箱、书桌等,让学生尝试从不同方向观察,并描述观察到的形状。
3.实践应用(2)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如:小明想从正面看到长方体的长和宽,他应该站在哪个位置?为什么?(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提高空间想象力。
5.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的方法,通过观察和讨论,我们掌握了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的方法,提高了空间想象力。
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作业布置1.请同学们回家后,观察家中的物体,尝试从不同方向观察,并描述观察到的形状。
2.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观察方法,提高空间想象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学生的参与和讨论,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但在课堂小结环节,我觉得时间安排得不够合理,导致小结过于简单。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在这一方面进行调整,使课堂教学更加完整。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1)课堂对话示例:师:同学们,当你们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一个正方体时,你们能看到什么形状?生1:正面看到的是正方形。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一2《从三个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教案设计
上课解决方案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辨认从前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几何体的图形。
2.能根据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图形,用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何体。
过程与方法1.经历根据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图形摆出所观察的几何体的探究和操作过程,体会摆法的确定性。
2.在实际的拼摆活动中进一步学习利用实物或模型进行思考的方法,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观察、操作、思考的过程中培养对“图形与几何”的学习兴趣,逐步形成积极学习数学的情感。
重点难点重点:能根据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图形摆出所观察的几何体,体会摆法的确定性。
难点:根据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图形推测几何体的拼摆方式,培养空间观念。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同样的小正方体若干个学生准备同样的小正方体若干个教学过程板块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下面的题)右边的三个图形分别是从什么方向看到的?填一填。
师:瞧,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稍复杂的几何体,你们能判断出这些平面图形分别是从什么方向看到的吗?预设生1:第1个平面图形是从上面看到的。
生2:第2个平面图形是从前面看到的。
生3:第3个平面图形是从左面看到的。
2.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几何体里面蕴涵着许多的数学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观察物体。
(板书课题:从三个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操作指导通过复习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一个几何体得到的三个形状图,使学生的思维从三维立体空间转换到二维平面图形,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为例题的教学做好准备。
板块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1.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新知。
课件出示:操作指导:(1)利用手中的学具,根据三视图还原几何体。
(2)比一比哪名同学摆得又快又好,并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3)集体交流,展示。
预设生1:从前面看是,说明所观察的几何体只有一层,横向由两列小正方体组成。
生2:从左面看是,说明所观察的几何体只有一层,有前后两排。
生3:从上面看是,说明所观察的几何体有前后两排,前排是,后排是,还可以说所观察的几何体有左右两列,左列是,右列是。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观察物体三》精选教案范文三篇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观察物体三》精选教案范文三篇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观察物体三》精选教案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观察物体三》精选教案范文一教材与学情分析:“观察物体”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的知识,本单元的主要学习内容是在前面经历了从不同角度观察实物和单个立体图形以及集合组合体的学习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根据从一个或多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拼搭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借助操作,实现从二维到三维空间的转化,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例1是根据给出的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用给定数量的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
例2是根据给出的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用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何组合图。
学生经过二年级下册从不同角度观察实物,从不同角度观察单个立体图形的学习,以及四年级下册从3个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个几何组合体的学习。
已经掌握了一些观察的方法、培养了一些操作的能力,积累了较丰富的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本节课的学习,旨在引导学生通过用小正方体拼搭几何组合体的活动,经历观察、操作、想象、猜测、分析和推理等过程,进一步积累活动经验,同时侧重积累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经验,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目标:1.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用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体会摆法的多样性。
2.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并还原立体图形。
3.经历观察、操作、想象、猜测、分析和推理等过程,积累活动经验,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根据看到的平面图形按要求摆出相应的立体图形。
教学难点:借助空间想象还原立体图形。
教学准备:课件、正方体教具、小正方体学具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师:同学们,我们先一起来看一个新闻:郑州。
(播放“纸片楼”新闻视频)师:在刚才的视频中,为什么有人会看到“纸片楼”呢?(学生答,教师随机点评。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课时《观察物体1》教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课时《观察物体1》教案一. 教材分析《观察物体1》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的第一课时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学会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体,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物,引导学生感受观察物体的重要性,并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如何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思考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他们对生活中的物体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观察物体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观察不全面、观察无序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2.让学生能够运用观察到的信息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学会全面、有序地观察物体,并运用观察到的信息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和实物,引导学生感受观察物体的重要性。
2.活动教学法:学生进行观察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如球、立方体、圆柱体等。
2.准备一些图片,展示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物体。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如球、立方体、圆柱体等,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物体,并提问:“你们从哪个方向观察到了这些物体?观察到了什么特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新课。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图片,展示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物体,如同一个球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观察物体的重要性。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观察物体教学设计(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观察物体教学设计(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观察物体教学设计【第1篇】五年级数学下册《观察物体》教学设计课型复习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 通过观察实物,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或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3. 通过拼搭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或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教学难点通过拼搭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和推理能力。
教具学具课件教学流程一、回忆梳理构建网络:激趣:欣赏古诗《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先了解一下同学们第三单元都学了哪些知识?是出示一幅正方体组成的实物师: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1)小组交流(2)汇报:展示学生所写的,并引导说板书:师:这单元学习的是什么内容?(板书:观察物体的整理和复习)师:观察物体从什么角度来观察?看到的物体是否一样的呢?(板书:观察角度:上、左、右、正等,)结合学生的回答问:除了这种情况,生活中许多实物站在不同的角度看是不一样的,就如诗中所见的山峰、、、、、、)知识结构网络:观察物体观察角度:(上、左、右、正等)物体不一样。
的整理和复习物体形状观察角度(上、左、右、正面等)师:请你用你所学的知识帮它解决一下问题。
(出示题目)二、典型例题沟通联系1.让学生拿出自备的骰子、摆出这样的图形(1)定正面(2)定好正面后,你从正面、左测面、上面观察到的图形一样吗?请你在纸上画出你在正面、左侧面、上面观察到的图形。
(3)侧面分为左侧面和右侧面,左侧面和右侧面观察到的图形一样吗?(从左侧面看到的是….,从右侧面看到的也是…..)2.观察圆柱体(1)观察圆柱体的上面:老师拿出一个圆柱形的茶叶罐(观察圆柱体的上面和下面,得到的平面图形是圆形)(2)观察圆柱体的正面、侧面(难点)学生从正面和侧面来观察,得出的图形可能不是正方形有学生认为是这样的图形,上面两条边是弯曲的。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观察物体说课(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观察物体说课(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观察物体说课第【1】篇〗一、说教材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操作,进一步体会提高观察物体的方法,使学生通过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进一步深化对实物和视图关系的认识。
培养初步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
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观察物体的规律。
(2)过程与方法经历猜测、试验、分析、概括等过程,培养学生的全面观察物体的观念,体会从单一角度观察物体所得的结果是不全面的。
倡导“探究性学习”方式,使学生自己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做数学实验,在与他人的合作过程中,渗透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精神,培养学生全面多角度观察事物的做事原则,以及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思想。
2、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明白在任一位置都不能同时看到物体所有的面;使学生体会到观察事物要全面,不能片面孤立。
3、学情分析:(1)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五年级的学生性格开朗活泼,对新鲜事物特别敏感,且较易接受,因此,教学过程中创设的问题情境应较生动活泼、直观形象,且贴近学生的生活,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
由于学生概括能力较弱,推理能力还有待不断发展,很大程度上还需要依赖具体形象的经验材料来理解抽象逻辑关系。
所以在教学时,可让学生充分观察、试验、收集、分析,帮助他们直观形象地感知,形成经验。
(2)学生已具备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五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概括能力,能知道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类似现象,能对生活中的常见现象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判断,所以本节课中,应多为学生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机会,让他们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从而乐于探究。
5、德育渗透:通过观察物体,体会到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时,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还可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全面、辨证的看待问题、事物和人物的思维方式,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避免学生孤立、片面的看待问题,进而形成不健全的思维方式。
五年级下数学教案-观察物体2-北师大版秋
五年级下数学教案-观察物体2-北师大版秋课程背景这是五年级下数学教学中由北师大版秋出版的一部分——观察物体2,这一部分的内容是学生在观察物体方面的学习,通过观察、描述、比较、分类等方式来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物体认知能力。
教学目标1.能够观察物体,描述出物体在形态、大小、颜色、用途等方面的特征和不同之处。
2.能够比较、分类物体,增强物体认知能力。
3.能够对物体进行简单测量,并掌握测量物体的方法。
教学重点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物体各方面的特征和不同之处。
2.教育学生将物体根据共性或差异等因素进行分类,并在分类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比较。
教具准备1.棱镜、榔头、榔钉、钗子、钳子、锤子等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小工具。
2.学生需要用的测量工具,如卷尺。
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新课1.教师展示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物体,并让学生观察,并在观察中找出物体各方面的特点,并归纳总结。
2.让学生互相交流观察结果,对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比较,并通过发言的形式总结和归纳出物体的共性和差异。
第二步:巩固性学习1.让学生拿起各种生活中使用的工具,观察并描述出其形态、结构和用途。
2.让学生自行选择两种物体,根据形态、颜色、用途等因素比较它们之间的共性和差异,并把它们分为一类。
第三步:练习1.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个由竖木和横木制成的小长方体模型,并要求学生使用卷尺等测量工具测量出其长、宽和高这三个尺寸,让学生探究测量物体的方法。
2.让学生使用已学方法,比较模型中的物体尺寸。
第四步:拓展1.让学生观察和描述物体组成的复杂结构,如图书、手表、自行车等。
2.让学生自己动手模仿建造物体,使用比较工具进行分析与比较,并根据物体的不同分类,普及他们的观察和认知能力。
课后作业1.学生需要自己去生活中观察不同物体,并描述出它们各方面的特征和不同之处,并归纳总结。
2.学生可以自己选择两个物体,或从课堂上学到的物体中选择,再通过测量进行比较分析。
总结本次课程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全面提升他们在物体认知方面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创造力,为他们在未来的学习中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观察物体》表格式教学设计(人教版)
-举例:设计贴近生活的观察任务,如观察家里的家具布局,让学生意识到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观察物体》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情况?”比如,当我们想了解一个新玩具的构造时,我们会从不同的方向去观察它。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观察物体的奥秘。
-难点二: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时的形状变化识别。学生在转换观察角度时,可能会对物体的形状变化感到困惑。
-举例:通过对比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图形,指导学生识别形状变化,如正方体从侧面观察变为长方形。
-难点三:团队合作中的有效沟通。学生在小组合作时,可能存在表达不清、倾听不足的问题。
-举例:教师需引导学生在小组内部分工明确,鼓励学生清晰表达自己的观察结果,同时教会他们如何倾听他人的观点。
课堂上,我尝试通过提问日常活中的观察例子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效果还不错。大多数学生能够积极参与,举出自己生活中的观察实例,这说明他们在生活中其实已经在不经意间运用了观察物体的方法。
在讲授重点难点时,我注意到有些学生在理解空间观念上还存在一些困难。于是我调整了教学方法,增加了更多实物操作和图示辅助,帮助他们更好地建立起空间想象能力。从学生的反馈来看,这种教学方式对他们理解难点有所帮助。
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的过程比我预期的要顺利。他们在小组内部分工明确,能够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任务。在成果展示环节,每个小组都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察结果,这也证明他们在合作学习中提升了表达和沟通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单元观察物体(三)
【教学内容】
教材第2页例1例2及练习一第1~7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摆立体图形。
能分析和分辨从不同角度观察立体图形的情况。
根据图形推测拼搭的方式,引导学生简化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推测和拼搭图形的方式,引导学生简化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解决由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的转化问题。
让学生自己拼摆,得出结论,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求知欲及探求数学知识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让学生自己拼摆,得出结论,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求知欲及探求数学知识的兴趣。
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观察物体的能力,通过思考和分析,掌握从不同角度观察立体图形的情况。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根据从正面、上面或左面看到的平面图形推测出小正方体的拼搭方式。
经历观察过程,根据从正面、上面和左面看到的物体的图形,推测出小正方体的拼搭方式。
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法与直观演示法。
【教学准备】
若干个小正方体、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同学们都玩过积木吧,老师给你们4个小正方体木块,请你们摆出从正面看到的是下图的图形。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观察物体(三)。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教学例1
1.学生探究。
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若干个小正方体。
师:现在同学们每个小组都有若干个小正方体,请你们自主探究一下,怎样拼搭立体图形,才能从正面看到的是,看一看哪个小组得出的方法最多。
学生分组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动手操作,小组成员之间进行讨论交流。
2.探究结果汇报。
(1)一共有4个小正方体,从正面看到的是,可以先一行摆3个小正方体,剩下的1个小正方体的摆放位置有如下几种情况:
①可以摆在这3个小正方体任意1个的后面,如下图。
②可以摆在这3个小正方体任意1个的前面,如下图。
师:摆出的立体图形的形状是不同的,但是从正面观察时,看到的图形是相同的。
还有其他的拼搭方法吗?
学生思考,动手实验。
学生接着展示:
大家在拼搭的过程中要多思考,从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我们会发现不同的结论。
3.学生探究。
师:如果再增加一个同样的小正方体,也就是用5个同样的小正方体,要保证从正面看的形状不变,应该怎样拼搭呢?下面就请各小组的同学用手中的小正方体进行拼搭,看哪个小组得出的结论最多。
学生分小组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提示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摆放,既可避免重复也可避免遗漏
学生分组自主探究,相互交流。
4.汇报探究结果。
小组分别汇报自己小组拼搭的图形。
①可以摆在这3个小正方体任意2个的后面,如下图。
②可以摆在这3个小正方体任意2个的前面,如下图。
③可以摆在这3个小正方体任意1个的后面,如下图。
④可以摆在这3个小正方体任意1个的前面,如下图。
⑤可以把1个摆在后面,1个摆在前面,如下图。
教师分别对各个小组所拼搭的图形点评,给学生以肯定和鼓励。
教学例2
我们已经学习了根据从某个角度观察得到的平面图形,拼搭出立体图形的方法,我们再来研究怎样根据从多个角度观察得到的物体的图形来拼搭立体图形。
教师出示从正面观察某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如。
请同学们猜一猜,它是由几个小正方体组合而成的,并说明理由。
学生纷纷发表意见,有的说是2个,有的说3个……
师:看来要了解物体的真面目只看一面是不够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根据从前面、左面和上面看到的物体的图形摆立体图形。
1.投影出示例2。
2.分小组探究。
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准备若干个小正方体木块。
师:现在每个小组都有若干个小正方体木块,请你们自主探究一下,怎样拼搭,能拼搭成符合兰兰从前面、左面和上面看到的物体的图形,看一看哪个小组最先完成并说一说是怎样摆的。
学生分组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3.探究结果汇报。
我们拼搭的图形为。
因为兰兰从正面看得到的平面图形和从左面看得到的平面图形都是由2个小正方形组成的长方形,因此说明这个立体图形只有一层,并且它的前面是2个小正方体,它的左面
也是2个小正方体。
而从上面看是两排,它的前排是2个小正方体,第二排是一个小正方体并且应该在左边,因此我们组拼成了上面的图形。
师生共同评价总结:各小组都能积极地思考,动手动脑解决问题,并说出了自己的思考过程。
3.即时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2页“做一做”。
学生根据题意自行操作,教师巡视及时发现学生在拼摆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及时指导。
三、课堂小结,梳理提升
这节课我们研究了,根据从一个角度观察物体得到的平面图形进行拼搭立体图形,你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谈收获,教是根据学生谈话归纳整理成板书。
四、巩固练习
1.教材练习一第3题:呈现了从不同方向观察一个立体图形得到的三个图形,让学生用正方体搭出相应的立体图形。
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然后组织全班同学讨论并交流拼搭的方法。
注意引导学生有步骤、简洁地进行操作。
2.教材练习一第4题:先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组织交流。
对于第(2)小题,学生完成练习后,教师让学生展示不同的摆法,通过交流,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只看到一面是无法确定物体的形状。
3.教材练习一第5题:可以让学生先直接作出判断,再组织交
流。
4.教材练习一第6题:让学生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判断所观察的物体是什么立体图形,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不能只根据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就确定是什么立体图形。
如果搭成的图形从正面看,最少需要3个正方体,还可能是4个、5个……
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或在方格纸上画出,从不同的方向观察自己所搭的立体图形得到的图形;还可以让学生小组活动,由一名学生增加所给的条件,使其他人能准确地摆出这个立体图形。
5.第7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并根据题意要求动手摆一摆,以此来验证自己的想法。
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三)
1.由几个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摆成的立体图形,从同一个方向观察,看到的图形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2.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摆立体图形,有多种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