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ppt——部编版语文桃花源记PPT课件1

合集下载

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桃花源记》优秀PPT课件(共42页)

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桃花源记》优秀PPT课件(共42页)
他拒绝同刘格的宋政权合作,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 同时由于他和农民接近,理解他们追求理想社会的愿望, 所以写了这篇记和诗。
本文选自《陶渊明集》,原是《桃花源诗并序》前面 的小序,因为语言清新自然,想像新颖独特,后来独立成 篇,以“记”为题成为传世名篇。
〔名师整理课本专题〕八年级语文部 编版下 册《桃 花源记 》优秀P PT课件 (共42 页)-p pt优质 说课稿
〔名师整理课本专题〕八年级语文部 编版下 册《桃 花源记 》优秀P PT课件 (共42 页)-p pt优质 说课稿
1.关于“记”
一种文体,可以记叙描写,也可以抒情议论,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 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属于记叙文的范畴。因 此,它可以写景状物,如《核舟记》;也可以叙事,如《桃花源记》;也可 以将写景状物与议论抒情结合起来,如《岳阳楼记》。
桃林神秘,山洞神秘,林中人神秘,结局神 秘。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源是一个似 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虚构的。
〔名师整理课本专题〕八年级语文部 编版下 册《桃 花源记 》优秀P PT课件 (共42 页)-p pt优质 说课稿
〔名师整理课本专题〕八年级语文部 编版下 册《桃 花源记 》优秀P PT课件 (共42 页)-p pt优质 说课稿
〔名师整理课本专题〕八年级语文部 编版下 册《桃 花源记 》优秀P PT课件 (共42 页)-p pt优质 说课稿
4.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简要讲述这个故事,并背诵全文。
示例: 1.我是武陵郡的渔人,那天,我顺着溪水打鱼,忽
然……(遇见桃花源) 2.我是桃源中人,还记得那天一个渔人突然闯入我
们村……(探访桃花源) 3.我是武陵郡太守,有一天一个渔人来到堂上……

第9课《桃花源记》课件(共54张ppt)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9课《桃花源记》课件(共54张ppt)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作者描绘了一副怎样的桃花林美景?有什么作用?
这里的景物描写富有神秘色彩,暗示将会 出现奇境,为渔人进入桃花源渲染了神秘气氛, 也为下文描绘桃花源的美好生活图景做了铺垫
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桃花源的?有什么用意?
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桃花源的?有什么用意?
桃花源的美好意境 ① 自然环境优美 ② 社会安定和平 ③ 百姓生活和乐
(三) 离开桃花源,探本心
学习任务:当我们徜徉在桃花源中流连忘返时,我听到这样一种 观点:桃花源根本不存在,它是作者虚构的理想社会!你同意吗?小 组探究考证,考证桃花源是否存在,不存在,证据何在?
示例1:不存在,证据:(课文中句子)既然桃花源不存在,陶公为何 虚构这样一个社会?作者当时所处的东晋社会现实是士族、地主 把持朝政,社会黑暗。作者抑郁不得志,辞官归隐,于是创造了 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的世外桃源寄托自己的理想,但是由于时 代局限,是不能实现的。
处处志之( 名词做动词,做记号

未果,寻病终( 名词做动词,实现

3.详略得当,主题鲜明
本文开头、结尾写得极其简略,中间写得 详细具体,鲜明地突出了文章的主题。作者写 此文的目的是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因而仅用 寥寥数语便点明了故事的背景和结果,而对进 入桃花源的经过、在桃花源的所见所闻描写得 极为详细。
主旨:本文以
为线索,描绘了一
个没有
,没有
,人人
,彼
此和睦相处的理想社会;表达了作者对
《桃花源记》是一篇虚构作品,有着浓郁的主观理想色彩,可读 来却给人一种“逼真”的效果。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1)进出桃花源的路径,真切具体,似乎有迹可循。渔人离开的时 候,“处处志之”,所经所历也是真实可感。此外,渔人往来所坐的 交通工具——船,也是日常所见之物。这一切都是人间经历,没有任 何奇幻的仙界色彩,都使人感到真实。 (2)桃花源虽然美好,也是人间太平盛世的情景,而非仙界气象。 (3)文章首尾设计的两位人物,都似真实可信。开篇以一个捕鱼人 的经历为线索展开全文。开头的交代,时代、渔人的籍贯,都写得很 肯定,似乎真有其事;结尾的刘子骥是当时存在的一个真实人物,这 便更加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性。

第9课《桃花源记》课件(共43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9课《桃花源记》课件(共43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世外桃源的生活十分美好,那里有良田美池, 人们生活富足且怡然自乐。是不是桃花源外的世界 也如此?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结合社会背景,联 系课文作答。
环节二:悟读课文,剖析作者意图。 1.结合背景,了解社会。
世外桃源的生活十分美好,那里有良田美池, 人们生活富足且怡然自乐。是不是桃花源外的世界 也如此?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结合社会背景,联 系课文作答。
3.自由诵读,熟读成诵。
课堂小结
本文是一篇经典的文言文,文章以渔人进 出桃花源为线索,描绘了一个奇异的“世外桃 源”。请同学们课后继续诵读,进一步理解桃 花源奇异之处,并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样一 个美好的地方。
桃花源记 陶渊明
发现桃源 — 进入桃源— 访问桃源— 离开桃源—再寻桃源
渔人的行踪 为线索
见渔人,乃大惊( 连词,于是,就 )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副词,竟然,居然 )
(3)文言句式 判断句: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也”表判断) 倒装句: 问所从来(宾语前置,正常语序应为“问从所来”) 省略句: ①林尽水源[省略介词“于”,可补充为“林尽(于) 水源”] ②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省略宾语“之”,可补充为 “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
新鲜 落花。一说, 美好 初开的花。 繁多的样子
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异,惊异,诧异。这 想要走到那片林子
里是对……感到诧异。 的尽头。穷,尽。 ①
【译文】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鱼 为生。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的两岸,长达几百 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芳草遍地,鲜嫩而美丽,落 花纷纷。渔人对此非常诧异, 继续往前走,想走到那片林 子的尽头。

统编版八年级下第9课《桃花源记》课件(共38张PPT)

统编版八年级下第9课《桃花源记》课件(共38张PPT)

既出, 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
已经
沿
动词,做标志
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

随其往,寻向所志, 遂迷,不复得路。南阳
名词,标志
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
计划前往
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不久
译文:
(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 来时的路划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到了郡下, 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 着他去,寻找先前所做的记号,最终迷失了方向, 再也找不到(通往桃源的)路了。
屋舍俨然( 房屋 ) 3、捕鱼为业 ( 作为 )
便扶向路 ( 原路 ) 4、乃大惊 ( 就 )
不足为外人道也(值得) 乃不知有汉( 竟然 )
5、往来种作( 劳作 ) 6、阡陌交通( 相通连 )
设酒杀鸡作食中(准备 ) 才通人 ( 通过 )
7、寻向所志 ( 寻找 ) 8、既出( 出来

寻病终 ( 不久 )
4、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 境
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 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 这个跟人世隔绝的地方 5、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 有过汉朝,(至于)魏、晋两朝就更不用 说了。 6、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村里人嘱咐他说:“(这里)不值得对外 边的人说啊!”

交通 古义: 交错相通 今义:交通运输
今 妻子 古义: 妻子儿女

今义:男方的配偶,老婆 绝境 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没有出路的地方
无论 间隔
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义: 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古义:间离断绝 今义 事物在时空上的距离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桃花源记》PPT课文电子课件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桃花源记》PPT课文电子课件

课文导读
CLICK
诗文作品
陶渊明传世作品共有诗125首,文12篇,被后人

编为《陶渊明集》



田园诗派创始人、文学史第一个大量写饮酒诗的诗人
课文导读
CLICK
年轻时的陶渊明本有“大济苍生”之志,可是,他生活的时代正是晋宋易主之际,东晋王
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统治集团生活荒淫,内部互相倾轧,军阀
(31)俨(yǎn)然:整齐的样子。
(32)之:这。
(33)属:类。
课文赏析
CLICK
(47)要:通“邀”,邀请。 (48)咸:副词,都,全。 (49)问讯:询问消息,打听消息。 (50)云:说。 (51)先世:祖先。
注 (52)率:率领。 (53)妻子:指妻室子女,“妻”“子”是两个词。 妻:指男子配偶。子:指子女。 (54)邑人:同乡(县)的人。邑,古代区域单位。
(15)前:名词活用为状语,向前。
(16)欲:想要。
(17)穷:尽,形容词用做动词,这里是“走到……的尽头”
的意思。
(18)林尽水源:林尽于水源,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
没有了。尽,完,没有了。
(19)便:于是,就。
(20)得:看到。
课文赏析
CLICK
(34)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阡陌,田间小路,南

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

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
乐。
课文赏析
CLICK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
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9课《桃花源记》课件(共19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9课《桃花源记》课件(共19张PPT)

全原 文文 注翻 释译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 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1)太元:东晋孝武帝的年号(376-397年)。(2)武陵:郡名,今武陵山区或湖南常德一带。(3)为业:把……作为职业, 以……为生。为,作为。(4)缘:顺着、沿着。(5)行:行走这里指划船。(6)远近:偏义复词,仅指远。(7)忽逢:忽然遇 到。逢,遇见。(8)夹岸:两岸。(9)杂:别的,其他的。(10)鲜美:鲜艳美丽。(11)落英:落花。一说,初开的花。(12) 缤纷:繁多而纷乱的样子。(13)异之:以之为异,即对此感到诧异。异,意动用法,形作动,以……为异,对……感到 诧异,认为……是奇异的。之,代词,指见到的景象。(14)复:又,再。(15)前:名词活用为状语,向前。(16)欲:想 要。(17)穷:尽,形容词用做动词,这里是“走到……的尽头”的意思。
桃花源记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 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73)既:已经。(74)便扶向路:就顺着旧的路(回去)。扶:沿着、顺着。向,从前的、旧的。(75)处处志之:处处都做了 标记。志,动词,做标记。处处,到处。(76)及郡下:到了郡城。及,到达。郡,太守所在地,指武陵郡。(77)诣(yì): 到。特指到尊长那里去。(78)如此:像这样,指在桃花源的见闻。(79)寻向所志:寻找以前所做的标记。寻,寻找。向,先 前。志,名词,标记。(80)遂:终于。(81)得:取得,获得,文中是找到的意思。(82)高尚:品德高尚。(83)士:人士。(84) 也:表判断。(85)欣然:高兴的样子。(86)规:计划。(87)未果:没有实现。果,实现。(88)寻:随即,不久。(89)终:死亡。 (90)问津:问路,这里是访求、探求的意思。(91)津:渡口。

第9课《桃花源记》复习课件(共18张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9课《桃花源记》复习课件(共18张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例句】有闻而传之者。
《桃花源记》中的文言文虚词
“之”做代词,指“这,这些……”“那,那些……”
【例句】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之”做助词,定语与中心语之间,翻译为“的”
【例句】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桃花源记》中的文言文虚词
“之”做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记公式:主(名、代)+之+谓(动、形)
【例句】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之”做助词,宾语前置标志词,不译
【例句】何陋之有
“之”做助词,定语后置标志词,不译
【例句】马之千里者
《桃花源记》中的文言文虚词
“之”做音节助词,一般与表时间词语连用,不译。
【例句】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之”做动词,译为“到,往”,助记公式:之+表地点名词
【例句】已而之细柳军
8 为什么“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这里的人害怕世人知道桃花源这个地方,扰乱、破坏了他们的和平宁静的生活,也为下文再寻桃花源而不 得埋下了伏笔。
《桃花源记》文言文基础
• 通假字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要”同“邀”,邀请)
• 古今异义芳草鲜美( 新鲜美好源自)妻子邑人( 妻子儿女

来此绝境( 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2 作者如何描写桃花林的?这样描写有何作用?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写桃林之美有两个作用: 其一,有了桃林的奇丽景色,才引起渔人的惊诧、好奇心,他才会“复前行,欲穷其林”,最终发现桃 花源。 其二,有关桃林的这些描写,颇具神秘色彩,已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渔人进入桃花源从氛围上作 了铺垫。
• 《桃花源记》是作者借虚构的故事表现自己的社会理想。文章开端,先以美好闲静、“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的桃花林作为铺垫,引出一个质朴自然的化外世界。这个幻想中的桃源世界,对生活 在虚伪黑暗、战乱频繁、流血不断的现实世界中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令人神往的。作者的简净笔 触,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桃花源的气氛,使文章更富有感染力。当然,这种理想的境界在当时现实 中是不存在的,只是作者通过大同社会的构想,艺术地展现了大同社会的风貌,是不满黑暗现实 的一种精神寄托。

第9课《桃花源记》课件(共45张PPT)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9课《桃花源记》课件(共45张PPT)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证据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证据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真实的理由: 证据一: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证据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证据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借助课本注释与词典,扫清字词障碍;通过诵读,联系上下文结 合语境,理解课文中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等文言字词含义;
➢ 2.抓住渔人的行踪,明确桃花源这个美好的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巨大 差异;
➢ பைடு நூலகம்.作者通过虚实结合,详略的安排表达出作者寄托的美好理想,及 难以实现的失落之情;
➢ 4.品味本文简练的语言风格; ➢ 5.理解“世外桃源”文化价值。
桃花流水自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品读《桃花源记》
桃花源这个网红打卡 地为何经久不衰?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潜,陶私渊谥明“(靖3节65”年,—世42称7年靖)节,字先元生亮,,浔又阳柴名 桑(东今江晋西末省至九南江朝市宋)初人。
陶渊明对现实社会异常不满,但他又无法改变,只好描绘一个美好的境界,来寄托自己的 理想。
文体介绍
记:古代一种文体,可以记人和叙事、山川 名胜、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
《桃花源记》原是《桃花源诗并序》前面 的小序,因为语言清新自然,想像新颖独特, 后来独立成篇,以“记”为题成为传世名篇。
本课学习目标
赏美景
偶遇桃花源

初中语文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9课《桃花源记》课件(共54张ppt)

初中语文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9课《桃花源记》课件(共54张ppt)

试一试:你能找 到几个出自本文
的成语?
世外桃源 豁然开朗
怡然自乐 无人问津 落英缤纷
无人问津------没人探问渡口。比喻事物已被人冷 落。津:渡口
豁然开朗------豁然:形容开阔敞亮的样子。开朗: 开阔明亮。(总意):从狭隘幽暗一转而为开阔 明亮。今指一下子就明白了或指眼界一下子变开 阔。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 不复得 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末果,寻病终。后遂无 问津者。
22
1、缘溪行 2、落英缤纷 3、渔人甚异之
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 没有出路的地方。
6、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古义: 不用说、更不用说 无论 今义:是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特殊句式:
a.判断句: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也”表判断。)
b.省略句: 山有小口,(小口)仿佛若有光。
(渔人)便舍船,从口入。
(村民)问(之)所从来。
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
社会。
世外桃源
背景资料:
《桃花源记》是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 大约作于永初二年(公元421年)。作者 生活的时代正是晋宋易代之际。东晋王 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 一隅之地。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军 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 人民的剥削和压榨。
结合背景考虑,陶渊明为我们描绘 了这个美好的世外桃源用意何在?
桃花在古文中的意象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 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 其家室。

新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桃花源记》ppt课件

新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桃花源记》ppt课件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再读要求: 能分析情节,进行形象思维 具体地想象出故事的发展过程 能进行创造性的复述 牢记所有重要语句 读出“讲故事”的味道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 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 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 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 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 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我们生活在同一个集体中,每个人或多 或少都有自己的难处或不足,我们应当懂得 体谅他人的心情与需要,学会关爱他人、互 帮互助。我希望我们生活的集体是一个充满 正能量的集体,每一个同学都是充满正能量的 人。
谢谢观看!
祝大家学习进步
发现桃林(1段) 进入桃源(2段) 访问桃源(3段) 离开桃源(4段) 寻找桃源(5段)
课文结构
按渔人行踪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节)写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 第二部分(第2~3节)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 第三部分(从第4节到完)写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派人先后探访桃源未果的情形。

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桃花源记》优秀课件(共31张ppt)

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桃花源记》优秀课件(共31张ppt)

2、词语小结
(1)通假字
“便要还家”: “要”通 “请” ,“邀请” 。
(2)古今异义
缘溪行
古义:沿着,顺着。 今义:缘故,缘分。
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
阡陌交通
古义:新鲜美好。 今义:(菜肴、瓜果等)滋味好。 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指运输事业。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古义:妻子儿女。 今义:单指男子的配偶。
“对…感到惊异”

隐隐约约
舍弃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
仅仅、只 又,再 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
整齐的样子
类 田间小路 可以互相听到
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全,都
指老人和小孩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3)一词多义
忘路之远近 结构助词,的。
渔人甚异之 代词,指见到的景象。
之 具答之
代词,他们。
处处志之 助词,补足音节,不译。
桑竹之属 代词,这。
寻向所志 动词,寻找。

寻病终
副词,随即、不久。
武陵人捕鱼为业 为 不足为外人道也
动词,作为。 介词,对,向。
遂与外人间隔 遂 遂迷,不复得路
副词,于是,就。 副词,终于,竟。
归园田居·其一 【 魏晋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饮酒(其五) 【 魏晋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第9课.《桃花源记》课件(36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9课.《桃花源记》课件(36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作品有《归园田居》《桃花源记》《饮 酒》《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读准字音
读准下列红色字的音。 豁然开朗( huò) 屋舍俨然( yǎn ) 黄发垂髫( tiáo) 便要还家( yāo) 无人问津( jīn ) 间隔( jiàn ) 诣太守( yì ) 刘子骥( jì ) 阡陌交通( qiān mò )
33
巩固提升
1、解释下面句子中的蓝色字。 (1)缘溪行( 沿着 ) (2)欲穷其林( 走完 ) (3)并怡然自乐( 愉快 ) (4)咸来问讯( 都 )
巩固提升
2、下面句子中的“其”字与“得其船”的其 字意义与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B )。 A.其一犬坐于前。 B.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C.惧其不已也。 D.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源内之美
2.桃花源外桃林迷人,桃花源内风景如画。那么 ,这般美好的只是这里的环境吗?有人说:“最美的 风景应是人。”在这美丽祥和的世外桃源中,人们的 生活是怎么样的呢?
(1)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桃花源里的人们过着男耕女织、夫唱妇随、自给 自足的农耕生活。 (2)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老人高寿头发会由白变黄,所以称“黄发”; “垂髫”,古时候童子没成年时头发是垂着的。没有 直接说老人小孩,而是说他们的特征“黄发垂髫”, 这种修辞叫借代,使得语言更生动形象。
借代老人小孩
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 8
课文解读 (他找到)林子的尽头,(发现这里)有一
座山,就是小河的源头,山脚下有个小洞,隐约 好像有点光亮。
起初山洞非常狭窄,仅容一个人通过。又向前 走了很多步,(眼前)突然(变得)宽阔敞亮了。 土地平坦宽阔,房屋整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 池塘和桑树竹林之类的景物。
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物产丰富,风 俗淳朴,社会平等,没有战乱、压迫和苛捐杂 税,人们自食其力,生活和美安乐。作者虚构 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世外桃源,寄 托了自己对社会及政治的美好理想,表达了自 己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乱的愿望,也反映了 当时人民的美好愿望。

部编版[新教材]《桃花源记》PPT课件部编版1

部编版[新教材]《桃花源记》PPT课件部编版1
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 寓言时,我想到了“戒贪”,由此我还联想到:放弃,也是一种美。如果某种拥有并不能给自己带来幸福,反而徒增烦恼就不如没有。而
这也正可谓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可以从寓言中读出很多理趣来,而这也正是寓言的魅力。 3、学习热爱大自然,追求新知识的精神。 ⑥巧的是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院。请用惊喜地语调朗读第17段“虽然小”至“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生读第17段)
童年是一首歌,节凑活泼欢快;童年是一幅画,色彩绚丽多姿。童年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请你谈谈你对美好童年生活的记
忆吧。(学生活动)下河捉泥鳅,上树抓知了,采摘邻居家的花儿,偷尝隔壁家的枇杷,或是在树林间捉迷藏,在春天里放风筝……今
天,让我们走进鲁迅先生的童年世界,体味童真与童趣。
两课时
(板书:我为


01 导入·《桃花源记》获奖版本
02 文本探究 03 桃花源之美
0 总结 4
0 1
导入·《桃花源记》获奖版本
看动画回答问题 片中出现了几个主要人物?你认为主要讲了谁的 经历? 答:渔人﹑刘子骥﹑太守﹑老翁;主要讲了渔人 的经历。 渔人的生活状况如何? 答:贫困交加,受官府剥削压迫。 老翁的生活状况如何? 答:丰衣足食,和平安定,没有官府压迫。 为什么以《桃花源记》为题? 答:渔人是在桃花林的尽头,靠近水的发源地的地 方发现了那个美好的地方。
童趣的好作文来的。 3、教材分析。《斑羚飞渡》作为一篇人类寓言的动物小说,我们可以从很多角度去解读,任何单一解读都是片面的,而教师在教学上 却很容易走单一道路,有的引导学生把人类与斑羚作对比,揭示人性亮点的缺失,得出人类不如动物,要惩罚人类的结论;有的要求
前走了几十步,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 学生学习动物的伟大精神,就变成了单纯的思想教育。语文的语言魅力是语文这门学科较其他学科最值得骄傲的地方,语文的文学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便 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隐隐 约约似乎有点光亮。渔人于是下了船,从 洞口进去。起初洞口很狭窄,仅容一人通 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 了。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 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 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田间 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鸡鸣狗叫之声处处 都可以互相听到。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 耕种劳作,男女穿戴,都跟桃源外面的人 一样。老人和小孩都安闲快乐。
1.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渔人对此感到惊异,继续往前走,想要走到那
片林子的尽头。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
之属。 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
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 桑树、竹林之类。
广东中考语文复习课件:文言文20《 桃花源 记》(共 37张PP T)
寻:_____随_即__,_不_久_____ (27)后遂无问.津.者 问津:_____询_问__渡_口_。__这_里_是___
“访求、探求”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津:____渡__口___
广东中考语文复习课件:文言文20《 桃花源 记》(共 37张PP T)
广东中考语文复习课件:文言文20《 桃花源 记》(共 37张PP T)
广东中考语文复习课件:文言文20《 桃花源 记》(共 37张PP T)
第20篇 桃花源记(2016年考) [东晋]陶渊明
原文
晋太元中,武陵 人捕鱼为业。缘溪 行,忘路之远近。忽 逢桃花林,夹岸数百 步,中无杂树,芳草 鲜美,落英缤纷。渔 人甚异之,复前行, 欲穷其林。
译文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 以打鱼为生。一天他沿着溪水划 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 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的两岸,长 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芳草 遍地,新鲜美好,落花繁多。渔人 对此感到惊异,继续往前走,想要 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
地方。
广东中考语文复习课件:文言文20《 桃花源 记》(共 37张PP T)
广东中考语文复习课件:文言文20《 桃花源 记》(共 37张PP T)
6.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
就更不必说魏晋了。 7.[2016]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一一向(桃花源中人)详细地
的世外情形与桃花源内的生活相比差异是多么
巨√ 大。( )
6.陶渊明通过渔人的眼睛把自己心中的理想社
会展示出来,又以渔人的复寻却迷失否定了它
的存在。刘子骥之后“无问津者”,也表达了
作者政治理想不得实现的无可奈何的惋惜之情。
()

广东中考语文复习课件:文言文20《 桃花源 记》(共 37张PP T)
广东中考语文复习课件:文言文20《 桃花源 记》(共 37张PP T)
2.课下未注释的重点字词 (1)阡陌交.通. 交通:___交_错_相__通___ (2)此中人语.云 语:____告_诉_____ (3)不足为外人道.也 道:___说_______
广东中考语文复习课件:文言文20《 桃花源 记》(共 37张PP T)
广东中考语文复习课件:文言文20《 桃花源 记》(共 37张PP T)
广东中考语文复习课件:文言文20《 桃花源 记》(共 37张PP T)
3.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鸡鸣狗叫之声处处
都可以互相听到。 4.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有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来
款待他。 5.[2016]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
了桃花源美丽的生活环境和淳朴的社会风尚,
生动地描绘了一幅理想中的社会画卷。而开头、
结尾写得简略,暗示了故事的虚构性和传奇性。
()

广东中考语文复习课件:文言文20《 桃花源 记》(共 37张PP T)
广东中考语文复习课件:文言文20《 桃花源 记》(共 37张PP T)
5.“皆叹惋”三个字,让读者感受到渔人所说
பைடு நூலகம்
广东中考语文复习课件:文言文20《 桃花源 记》(共 37张PP T)
3.桃花源中人见到渔人,先“大惊”,后“便
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最后嘱咐渔人“不
足为外人道也”,可以看出桃花源中人对外界
生× 活的向往。( ) (桃花源中人的一系列表现可以看出他们的淳朴,
以及他们对现在的生活的珍惜。)
4.本文剪裁巧妙,详略得当。第二、三段详写
南阳人刘子骥,是个志向高 洁的隐士,听说这件事后,高高 兴兴地打算前往。但没有实现, 不久就因病去世了。此后就再也 没有人访求桃花源了。
【结构脉络】
【文章主旨】本文以武陵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 索,描绘了桃花源人生活美好的情景,虚构了一个 无阶级、无剥削、和平宁静、民风淳朴、人民安居 乐业的社会,表达了作者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 暗含自己的政治理想,也在客观上反映了当时人民 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原文
译文
那里的人看见了渔人,就感到非常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 来。具答之。便要还家, 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 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 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 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 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 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 晋。
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详 细地做了回答。有人就邀请他到自 己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来款待 他。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 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 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 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人 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于是就 同外界的人隔绝了。他们问现在是 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
说出,他们都感叹惋惜起来。 8.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旧路(回
去),处处都做了记号。
广东中考语文复习课件:文言文20《 桃花源 记》(共 37张PP T)
广东中考语文复习课件:文言文20《 桃花源 记》(共 37张PP T)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 打“×”。
1.作者描绘桃花源,先写田园风光,后写桃花 源百姓的日常生活状态。文章叙述由远及近, 步步深入。( )

2.第一段中的景物描写带有神秘色彩,暗示将 会出现奇境,为渔人进入桃花源渲染了气氛, 也为下文展现桃花源的美好做了铺垫。( )

广东中考语文复习课件:文言文20《 桃花源 记》(共 37张PP T)
妻子:___妻__子_儿_女___ 绝境:____与__人_世_隔_绝__的_地_方________
广东中考语文复习课件:文言文20《 桃花源 记》(共 37张PP T)
广东中考语文复习课件:文言文20《 桃花源 记》(共 37张PP T)
(16)遂.与外人间.隔. 遂:___于_是_、__就___ 间隔:____隔_绝__、_不_通__音_讯_______
就更不必说魏晋了。
原文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 闻,皆叹惋。余人 各复延至其家,皆 出酒食。停数日, 辞去。此中人语 云:“不足为外人 道也。”
译文
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一一向(桃 花源中人)详细地说出,他们都 感叹惋惜起来。其余的人各自又 把渔人邀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 酒饭来款待他。渔人逗留了几天 后,向村里人告辞。村里人告诉 (渔人)说:“这里的事不值得对 外边的人说啊。”
(17)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乃:___竟_然__,_居_然__ 无论:_____不__要_说_,_更__不_必_说_____
(18)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为:___对_、_向_____ 具言:___详_细_地__说_出__
广东中考语文复习课件:文言文20《 桃花源 记》(共 37张PP T)
广东中考语文复习课件:文言文20《 桃花源 记》(共 37张PP T)
原文
译文
林尽水源,便得
一山,山有小口,仿 佛若有光。便舍船, 从口入。初极狭,才 通人。复行数十步, 豁然开朗。土地平 旷,屋舍俨然,有良 田、美池、桑竹之 属。阡陌交通,鸡犬 相闻。其中往来种 作,男女衣着,悉如 外人。黄发垂髫,并 怡然自乐。
广东中考语文复习课件:文言文20《 桃花源 记》(共 37张PP T)
(19)皆叹.惋. 叹惋:___感_叹__惋_惜___ (20)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延:___邀__请_____ (21)不.足.为外人道也 不足:___不_值__得_,_不__必 (22)便扶.向.路 扶:___沿_着__、_顺_着__
广东中考语文复习课件:文言文20《 桃花源 记》(共 37张PP T)
②详略得当。文章的第2、3段详写桃花源宁静的 生活环境和淳朴的民风,语言精练简洁;第1段和 第4、5段略写,因为这两部分是故事的开头和结 尾,只和故事的传奇性有关。③善于运用朴素恬 淡的点睛之笔,勾勒出真率迷人的意境。
广东中考语文复习课件:文言文20《 桃花源 记》(共 37张PP T)
广东中考语文复习课件:文言文20《 桃花源 记》(共 37张PP T)
广东中考语文复习课件:文言文20《 桃花源 记》(共 37张PP T)
(5)仿.佛.若有光 仿佛:______隐_隐_约__约_,_形_容__看_不_真__切_ (6)初极狭,才.通人 才:___仅_仅__、_只___ (7)屋舍俨.然. 俨然:_____整_齐__的_样_子______ (8)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2016]
属:_____类_____ (9)阡.陌.交通 阡陌:___田__间_小_路___
广东中考语文复习课件:文言文20《 桃花源 记》(共 37张PP T)
广东中考语文复习课件:文言文20《 桃花源 记》(共 37张PP T)
(10)悉.如外人 悉:___全__,_都____ (11)见渔人,乃.大惊 乃:__于__是_,_就___ (12)具.答之 具:___详_细______ (13)便要.还家 要:___同_“_邀__”_,_邀_请_____ (14)咸.来问讯 咸:___全_,_都_____ (15)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