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11课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11课《论语》十二章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11课《论语》十二章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论语》名句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经验。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提出引导性问题,帮助学生深入思考如何将《论语》的智慧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全班共同学习和借鉴。
-难点突破方法:
1.利用图表、故事、实例等生动形象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古文名句。
2.创设情境,让学生分组讨论、角色扮演,深入体会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
3.结合实际生活案例,引导学生运用名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古文知识的应用能力。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论语》十二章。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不知道如何与人相处或者如何自我提升的情况?”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论语》中的智慧。
在实践活动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在分组讨论和角色扮演中表现得非常积极,这有助于他们更好地消化和吸收课堂知识。但同时,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讨论中过于依赖他人,缺乏独立思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至于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互动平台,让学生们能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倾听他人的意见。但在讨论过程中,我也发现了部分学生表达不够清晰,逻辑性不强的问题。为了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我计划在课后组织一些专门的训练活动,如辩论赛、演讲比赛等。
2.教学难点
-古文的词句理解和翻译,尤其是古代汉语的词义、句式和语法结构。
-儒家思想的抽象概念和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如“仁、义、礼、智、信”等。

七年级语文新教材上册:第11课《再塑生命的人》新教案

七年级语文新教材上册:第11课《再塑生命的人》新教案

11 再塑生命的人教学目标:1学习、理解、掌握生字生词,积累词汇。

2.朗读课文,探究并概括莎莉文老师教“我”写字的情景和方式,学习海伦·凯勒热切求知、热爱生活的精神。

3.学习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并像作者那样观察老师迁移写作,培养学生写作能力。

4.学习、品味语言,学会运用比喻、拟人等方法写作。

教学重点:探究并概括莎莉文老师教“我”写字的情景和方式,学习海伦·凯勒热切求知、热爱生活的精神。

教学难点:学习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并像作者那样观察老师迁移写作,培养学生写作能力。

教学方法:朗读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捕鱼教学法:学习课文和学习生活同步,学习课文的同时学习观察生活、认识生活和反映生活,在阅读课堂完成写作全程指导,然后迁移运用,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并进一步理解课文,以写促读。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海伦·凯勒是美国著名女作家和教育家,她一岁半时一场重病夺去了她的视力和听力,随之又丧失了说话能力。

然而就在那个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里,她竟然学会了读书和说话,并以优秀的成绩从大学毕业,成为一名学识渊博、掌握英、法、德、拉丁和希腊五种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

“海伦·凯勒是个奇迹”。

今天,我们学习海伦·凯勒的一篇文章《再塑生命的人》,一起来解开这个谜。

二通读课文,领会课文反映的生活,理解课文主题。

学习方法:围绕预习提问“这篇课文描写的是什么生活情景?”进行探究,学生自主回答问题后小组交流,老师归纳。

《再塑生命的人》描写的是莎莉文老师教“我”识字,给“我”带来新的生活,使“我”获得重生的情景。

“我”追求光明得到光明后无比喜悦,由衷赞美和感激莎莉文老师。

三对应生活学习字词。

预习和学习方法:边读、边看、边写字词,看谁又对又快又好,一边写词语,一边驰骋想象再现词语反映的事物和生活情景,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一样,还可模拟表演词语所反映的动作或情态,摒弃死记硬背词语解释的方法。

第11课《再塑生命的人》+教案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11课《再塑生命的人》+教案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11 再塑生命的人教学目标:1.积累“企盼、油然而生、花团锦簇、美不胜收、不可名状”等词语。

2.了解海伦·凯勒的人生经历及其品质。

3.理清文章思路,概括主要事件,理解作者对老师的敬爱与感激之情。

4.品味文章关键语言,体会作者作为盲聋哑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教学重点:1.积累“企盼、油然而生、花团锦簇、美不胜收、不可名状”等词语。

2.理清文章思路,概括主要事件,理解作者对老师的敬爱与感激之情。

3.品味文章关键语言,体会作者作为盲聋哑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教学难点:结合海伦•凯勒的生平事迹,体会残疾人生活的艰辛和“爱”之伟大,陶冶情操,使学生情感得到升华。

理解课文标题“再塑生命”的含义,深入体会作为盲聋哑人的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有这样一位眼睛看不见、耳朵听不见的女孩,最终却成为了美国著名的作家,写出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小说,享誉世界。

你知道她是谁吗?(请学生们自由发言)对,她就是美国著名盲聋作家海伦∙凯勒。

她是怎样学习,才能克服身体残障的问题,迅速成长起来的呢?她的成功,离不开一个老师的耐心教导。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一位重塑海伦生命的老师——莎莉文老师!(板书标题)二.检查预习(PPT展示)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搓捻. ( ) 企.盼( ) 花团锦簇.( ) 繁衍.( )迁徙. ( ) 疲倦不堪.( ) 遐.想( ) 绽.放( )截.然不同( ) 觅.食( ) 譬.如( ) 小心翼.翼( )2.根据解释写出词语。

: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多指读书、学习只求懂得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看不过来)。

: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当作同样的事物谈论。

:形容五彩缤纷,十分鲜艳熊猫的景象。

锦,有纹彩的丝织品;簇,一丛一丛地聚集在一起。

:不能够用语言形容。

名,说出;状,情形。

3.本文作者是 (1880-1968),19世纪作家、教育家、慈善家,是盲聋哑人。

初中语文新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1课《再塑生命的人》核心素养教案(2024秋)

初中语文新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1课《再塑生命的人》核心素养教案(2024秋)

11 再塑生命的人【核心素养】[文化自信]学习海伦·凯勒自强不息、热爱生活的精神品质。

[语言运用]积累课后“读读写写”字词,能根据特定场景正确运用。

[思维能力]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感悟莎莉文老师的形象,理解作者对她的敬爱和感激之情。

(重点)[审美创造]品味、揣摩关键语句,体会作为盲聋人的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难点)【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想象导入,激发兴趣师:同学们,我们从出生开始,就可以看到这个美丽的世界。

春天能看到鲜花遍地,夏天能看到绿树成荫,秋天能看到漫山红叶,冬天能看到雪花飞舞。

我们也能听到这个世界的声音,能听到清脆的鸟鸣、美妙的音乐,抑或是父母的唠叨。

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如果从有意识开始,我们的眼前就是一片黑暗,耳朵听不到任何声音,我们的世界是黑暗又寂静的,那我们又该通过什么方式去认识这个世界呢?今天,让我们学习《再塑生命的人》,了解盲聋作家海伦·凯勒的童年生活吧!(板书文题及作者)二、初读课文,感知文意1.借助相关资料,扫清字词障碍(见《状元大课堂》本课“字词清单”栏目)2.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思考问题:分析题目所指师:本文标题是“再塑生命的人”,说一说,谁再塑了谁的生命?预设莎莉文老师再塑了海伦·凯勒的生命。

3.概括事件师:文中具体写了莎莉文老师的哪几件事?分别是什么?请同学们简要概括。

预设具体写了三件事:①送“我”玩具娃娃;②教“我”单词;③教“我”认识、理解水。

4.梳理脉络师:文章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请分别概括其内容。

预设第一部分(1—4):写“我”与莎莉文老师的初次见面。

第二部分(5—9):写莎莉文老师对“我”的教育及产生的巨大影响。

[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让学生在默读过程中,扫清字词障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对人物形象形成初步印象。

三、再读课文,学习旁批阅读法师:默读课文,学习并参考课文旁批,批注出自己的疑问或看法。

1.理解旁批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出现的旁批。

(人教部编2024版)七年级语文上册11.《再塑生命的人》教案

(人教部编2024版)七年级语文上册11.《再塑生命的人》教案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继续学习默读,逐步提高阅读速度。

2.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感悟莎莉文老师这一形象,理解作者对莎莉文老师敬爱和感激的情意。

3.品味和揣摩关键语句,体会作为盲聋哑人的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感悟莎莉文老师这一形象,理解作者对莎莉文老师敬爱和感激的情意。

2.教学难点:学习海伦·凯勒自强不息的精神,体会她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积极态度。

【课前准备】教学多媒体课件,有关海伦·凯勒的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熟记“搓捻、惭愧”等词的读音,熟记“绽、慨”等字的字形;理解“奥秘、企盼、恍然大悟”等词语的含义。

2.理清文章思路,概括主要事件;理解作者对老师的敬爱和感激之情。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教师:有一个孩子,她一岁半就失聪失明,生活在无声无语无光的世界里,连爸爸妈妈都不能认识,她几乎丧失了生活的能力和勇气,她坠入了一个黑暗而沉寂的世界,陷入了痛苦的深渊。

但她顽强地生活了下来,考进了著名的哈佛大学,长大后又成为一名作家,用自己的生花妙笔激励别人,给人生存的勇气。

这一奇迹的创造,当然与她自身的努力分不开。

但在那段困难的日子里,她能走出心灵的障碍,重新塑造生命,却不能不归功于一位伟大的女性——她的老师莎莉文女士。

今天我们要学习海伦·凯勒的《再塑生命的人》,听听她和莎莉文老师的故事。

二、自主学习,知识备查1.学生查阅文本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1)走近作者教师:教师课件展示作者海伦·凯勒的相关知识,补充学生预习的不足。

预设:海伦·凯勒(1880—1968),美国著名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

她出生于亚拉巴马州,在柏金斯盲人学校莎莉文老师的协助下,她学会了阅读、写作,还学会了说话,上了大学。

主要作品有《我生活的故事》《走出黑暗》《乐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

第11课《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11课《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继续学习默读,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理解“再塑生命” 的含义。

2.通过对具体言行的分析,了解莎莉文老师的形象,体会她强烈的爱心和高超的教育艺术。

3.了解海伦・凯勒的人生经历,学习其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并从中获得人生启示。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理解莎莉文老师的教育方法和海伦・凯勒的心理变化,感受莎莉文老师的爱心和教育艺术。

2.难点:深入理解“再塑生命” 的内涵,体会海伦・凯勒对莎莉文老师的感激之情。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当我们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时,往往会感到无助和迷茫。

但是,有一些人却能够在困境中顽强拼搏,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关于生命奇迹的文章——《再塑生命的人》。

(板书课题)二、作者简介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本文的作者海伦・凯勒。

(展示海伦・凯勒的图片和简介)海伦・凯勒(1880 年—1968 年),美国著名的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

在出生的第十九个月时被夺去视力和听力。

1887 年与莎莉文老师相遇。

后考入哈佛大学。

代表作品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人生故事》《石墙故事》。

她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建立了许多慈善机构,1964 年荣获“总统自由勋章”,次年入选美国《时代周刊》评选的“二十世纪美国十大偶像” 之一。

三、字词积累在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先来学习一些生字词。

(展示生字词)请大家齐读这些词语。

(学生齐读)下面,我们来逐个讲解这些词语。

“攫”,读作“jué”,意思是抓取。

“衡量”,“衡”读作“héng”,这个词的意思是比较、评定。

“绽放”,“绽” 读作“zhàn”,指花朵开放。

“吞噬”,“噬” 读作“shì”,意思是吞食。

“稚气”,指孩子气。

“搁置”,指放下、停止进行。

“不适”,就是不舒服的意思。

“沁凉”,“沁” 读作“qìn”,形容凉爽。

“阐释”,“阐” 读作“chǎn”,解释、说明的意思。

第11课 《〈论语〉十二章》教学设计-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第11课 《〈论语〉十二章》教学设计-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第三单元第11课《论语十二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孔子及与本文相关的文学常识。

(重点)2. 积累文言文词语,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能正确翻译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能够背诵课文。

(重点)3.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体会《论语十二章》中所倡导的为学之道和修身之道并学以致用。

(重点、难点)4.感受孔子光辉的人格魅力,感悟中华民族悠久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核心素养)【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作者简介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

春秋末期鲁国陬[zōu]邑人,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世尊称为“千古圣人、万世师表”。

他与战国时期的儒家代表人物孟子合称“孔孟”。

传说孔子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

孔子曾与弟子周游列国国十四年,大力宣传儒家思想。

其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划线书籍为“五经”,与“四书”合称“四书五经”。

)。

孔子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其核心思想是“仁”。

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

其较低政治目标是小康社会,其最高政治理想是“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

二、作品简介《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是孔子去世以后,由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根据孔子的言行语录整理编纂而成,是孔门弟子集体智慧的结晶。

该书在文学体裁上属于语录体散文,共20篇492章。

《论语》集中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是古代儒家思想文化“四书五经”的核心经书。

自宋代以后,《论语》被列为“四书”之一,是古代学校的官定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考书之一。

该书内容博大精深,用意深远。

历代统治阶级都非常重视《论语》一书。

北宋宰相赵普曾这样称赞此书:“半部《论语》治天下。

”注释补充:“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三、孔子的影响孔子的思想对世界文化具有深远的影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孔子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初中语文 第11课 《论语》十二章 教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初中语文 第11课 《论语》十二章 教案

11 《论语》十二章第1 课时(1~6 章)1. 背诵前六章。

第2 课时 (7~12 章)背诵并默写《 < 论语> 十二章》。

学习文言文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语感,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众所周知, 《论语》是儒家文化的重要经典之一, 而儒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 应让学生接受儒家文化中优秀思想的教育和熏陶, 使他们在情操修养, 立身处事, 为人治学等方面得到更好的引导, 从而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健康坚定的价值观以及乐善好学的品格。

当然也想借这些短小精练的小短文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1. 【电子教案】【同步课件】【备课资源】【同步试卷】详见光盘内容。

2. 【拓展延伸】孔子尊师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就有这样一段尊师重教的故事。

公元前521 年春, 孔子得知他的学生南宫敬叔奉鲁国国君之命, 要前往周朝京都洛阳去朝拜天子, 觉得这是个向周朝守藏室之史老子请教“礼制”学识的好机会, 于是在征得鲁昭公的同意后, 与南宫敬叔同行。

到达京都的第二天, 孔子便徒步前往守藏室史府拜望老子。

老子听说誉满天下的孔丘前来求教, 赶忙整顿衣冠出迎。

孔子见大门里出来一位年逾古稀、精神矍铄的老人, 料想便是老子, 急趋向前, 恭恭敬敬地向老子行了弟子礼。

进入大厅后, 孔子再拜后才坐下来。

老子问孔子为何事而来, 孔子离座回答: “我学识浅薄, 对古代的‘礼制’一无所知, 特地向老师请教。

”老子见孔子这样诚恳, 便详细地阐述了自己的见解。

回到鲁国后, 孔子的学生们请求他讲解老子的学识。

孔子说: “老子博古通今, 通礼乐之源, 明道德之归, 确实是我的好老师。

”同时还打比方赞扬老子, 他说: “鸟儿, 我知道它能飞; 鱼儿, 我知道它能游; 野兽, 我知道它能跑。

善跑的野兽我可以结网来逮住它, 会游的鱼儿我可以用鱼钩来钓到它, 高飞的鸟儿我可以用良箭把它射下来。

2023最新-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论语》十二章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10篇

2023最新-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论语》十二章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10篇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论语》十二章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10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下内容是壶知道为您带来的10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论语》十二章课文原文及教案》,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宿新市徐公店教案篇一【教学过程】一、揭题、释题、了解作者:1、以前我们学过哪些描写春景的古诗?《咏柳》、《绝句》、《春晓》,这些古诗都从不同侧面、角度向我们展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和美丽。

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有关描写春景的古诗《宿新市徐公店》。

2、介绍诗人: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写的。

他一生为官清廉,为奸相所害,被罢官闲居十五年。

他的诗大量吸收民间语言,描述细腻,形象鲜明,平易自然。

因为他长期居住农村对农村的田园生活十分熟悉,所以描写自然景物也就更加真切感人,别有风趣。

5、下面光看题目意思:宿:过夜。

新市:地名公: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在新市姓徐的人开的客店里过夜)作者住在新市徐公店时见到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感情呢?二、小组自学,初读理解。

要求:1.不理解的字、词划出讨论,初步理解每句诗意。

2.诗中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暮春时节的美丽。

三、导读古诗,感受诗意。

1.指名读,检查读的情况。

2.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字、词提出来,一起讨论、交流。

3.齐读一、二句:a.写了哪几种景物?有什么特点?篱落:篱笆。

疏疏:稀疏。

径:小路。

深:深远理解时调一下:稀疏的篱笆旁边,有一条小路深向远方。

板书:篱笆一径这句诗是作者站在徐公店外,远望到的。

紧接着作者收回视线,从远望到近观,又看到了什么呢?b.齐读第二句,又抓住了什么景物?板书:树头理解:树头:树枝头。

未:没有。

阴:树荫为什么没形成树荫?(因为叶子未长大)。

理解时应补枝头上的花已经落了,但叶子还未长大,还没有形成树荫。

第11课《再塑生命的人》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11课《再塑生命的人》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11课《再塑生命的人》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再塑生命的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读懂文章内容,准确分析莎莉文老师和海伦·凯勒的形象。

2. 学习文章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例的写法,品味细腻的语言。

3. 深刻感悟莎莉文老师的教育智慧和海伦·凯勒的精神品质,体会作者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剖析人物形象。

2. 学习并领会写作手法,品味文章语言。

三、教学难点1. 真切感悟人物精神品质,体会作者情感。

2. 理解文章主题,学会运用相关写作手法。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学预设:播放一段关于盲人生活的视频,视频中展示盲人在生活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如行走、购物、阅读等方面的不便,让学生深刻感受到盲人生活的艰难。

2. 提问:有一位女孩,一岁多时就失去视力和听力,生活在黑暗无声的世界中,但她遇到了一位改变她命运的人。

你们知道她是谁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再塑生命的人》,了解她的故事。

(二)检查预习1. 学生介绍关于海伦·凯勒和莎莉文老师的资料。

2. 教师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包括读音、书写和词义。

(1)生字词捡(jiǎn)、感慨(kǎi)、搓捻(cuōniǎn)、绽开(zhàn)、争执(zhí)、惭愧(cán kuì)、悔恨(huǐhèn)、激荡(dàng)、奥秘(mì)、拼凑(còu)、企盼(qǐpàn)、截然不同(jié)、疲倦不堪(kān)、小心翼翼(yì)、不求甚解(jiě)、混为一谈(hùn)、恍然大悟(huǎng)、油然而生(yóu)、花团锦簇(cù)、美不胜收(shèng)(2)词义感慨:有所感触而慨叹。

搓捻:用手指揉搓。

绽开:绽放。

争执:争论中各持己见,不肯相让。

惭愧:因自己有缺点、做错了事或未能尽到责任而感到不安。

第11课《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11课《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积累生字词,理解“截然不同”“小心翼翼”“恍然大悟” 等词语的含义。

2.理解海伦・凯勒对莎莉文老师的敬爱和感激之情,体会莎莉文老师高超的教育艺术和爱心。

3.学习本文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侧面描写表现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莎莉文老师对海伦・凯勒的重要影响。

(2)品味文中细腻的心理描写,感受海伦・凯勒的内心世界。

2.教学难点:(1)理解文章标题“再塑生命的人” 的含义。

(2)学习作者自强不息的精神,感悟生命的价值。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宝贵的。

然而,有些人却因为身体的残疾而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再塑生命的人》,讲述的就是一个关于生命重塑的故事。

让我们一起来走进这个故事,感受其中的温暖与力量。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1.作者简介海伦・凯勒(1880 - 1968),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

主要作品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故事》《石墙之歌》等。

2.背景介绍《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前半部分主要写了海伦变成盲聋人后的生活,后半部分则介绍了她的求学生涯。

本书告诫身体健全的人们应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赐予的一切。

三、检查预习1.字音字形请同学们看屏幕上的字词,每行 4 个,依次读出读音、组词、解释词义。

捡(jiǎn):捡起。

拾取。

慨(kǎi):感慨。

情绪激昂,愤激。

搓(cuō):搓揉。

两个手掌相对或一个手掌放在别的东西上擦揉。

捻(niǎn):捻碎。

用手指搓转。

绽(zhàn):绽放。

裂开。

翼(yì):羽翼。

翅膀。

惭(cán):惭愧。

羞愧。

悔(huǐ):后悔。

懊恼过去做得不对。

恍(huǎng):恍惚。

神志不清;精神不集中。

惚(hū):恍惚。

见“恍”。

迹(jì):痕迹。

物体留下的印痕。

谐(xié):和谐。

协调。

徙(xǐ):迁徙。

迁移。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论语十二章》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论语十二章》教案
6.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道德素养;
7.学会运用课文中的名句进行口头和书面表达;
8.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增强文化自信;
2.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提升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
3.通过对孔子教育思想和道德观念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道德素养;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努力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但在启发学生思考方面,我觉得还有待提高。今后,我将更加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通过提问和反馈,帮助他们深入探讨问题,形成自己的见解。
通过这次教学,我深刻认识到,作为教师,我需要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文言文素养。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尝试运用理论介绍、案例分析和重点难点解析相结合的方式,但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我意识到,在讲解文言文时,应该更注重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如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他们的文言文阅读和理解能力。
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在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中表现得相当积极,这让我感到很欣慰。但同时,我也注意到,部分小组在讨论过程中出现了偏离主题的现象。为了提高讨论效果,我应该在活动前给出更明确的讨论要求和指导,确保学生们的讨论能够紧扣主题。
4.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论证方法和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审美与创造能力;
5.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6.激发学生对人生哲学的兴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7.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重点一:掌握《论语十二章》中的经典名句及其翻译,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等,理解其含义及应用场景。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窃读记》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窃读记》教案
1.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他们对文本的感知、理解和鉴赏能力,通过分析《窃读记》的情节、人物、环境,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学习课文的写作技巧,提高自己的叙述、描写和抒情能力,激发创作热情。
3.增强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学会从多角度审视问题,形成自己的见解。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窃读记》中作者林海音的基本情况和窃读的定义。窃读是未经允许,偷偷阅读他人书籍的行为。它是作者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片段,反映了她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现实的无奈。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课文中具体的窃读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作者在窃读过程中的心理变化,以及这种行为对她成长的影响。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作者心理描写和写作技巧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对比分析和实际演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窃读相关的实际问题,如“窃读是否道德?”等。
2.角色扮演: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角色扮演活动。学生模拟作者窃读的场景,体验其心理变化。
-在探讨阅读对个人成长的影响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经历,联系实际生活,从而深入理解阅读的重要性。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窃读记》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阅读时是否有过类似窃读的经历?”(例如,偷偷翻阅哥哥姐姐的书籍)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窃读背后的故事和心理变化。
-结合课文背景,深入理解阅读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形成自己的见解。

第11课《再塑生命的人》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11课《再塑生命的人》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11课《再塑生命的人》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本课教材为人教版出版社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本文节选自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的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选段透过“我"的眼睛,通过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叙述了一个盲聋哑儿童在家庭教师安妮·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重新认识周围的事物,体验人间真情,从黑暗、迷茫走入爱的光明之中,重拾对生活的勇气和信心的故事。

本文人文内涵丰富,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对人生、生命有所感悟,在情感、价值观上引导学生理性地思考爱、理解爱。

2学情分析有一定的文本体验,而且具有初步的思维能力;他们敢于大胆地表现自己,本课的教学学生已有情感体验,学生学起来困难不会很大。

但很多同学的心理状态不太稳定,甚至或多或少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良心态或心理障碍。

他们还不大懂得怎样面对人,怎样面对生命,如何面对挫折,人活着的价值何在,本课应让学生现场感受主人公的生活关键进而更加能感受心理和精神。

3教学目标1.继续学习默读,逐步提高阅读速度。

2.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感悟莎莉文老师这一形象,理解作者对莎莉文老师敬爱和感激的情意。

3.品味、揣摩关键语句,体会作为盲聋哑人的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4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感悟莎莉文老师这一形象,理解作者对莎莉文老师敬爱和感激的情意。

教学难点:品味、揣摩关键语句,体会作为盲聋哑人的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5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每当我们从睡梦中醒来,睁开双眼就会看见这明亮美丽的世界。

请同学们来描绘一下你所见到的美好生活景象吧!(学生言之有理即可)同学们眼中的世界是多姿多彩的。

可是,有这样一位名叫海伦·凯勒的孩子,她时常只是静静地坐在一个角落里,倾听伙伴们的嬉笑声、虫鸣鸟叫声,你们可曾知道她心里正在想什么,她需要什么呢?下面,让我们来做个小小的体验游戏:请同学们用双手蒙上你的双眼,试着感受你的内心世界会是怎样的。

11 《再塑生命的人》(第2课时)教学设计 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2024)

11 《再塑生命的人》(第2课时)教学设计 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2024)

第11课再塑生命的人(第2课时)教学目标品味、揣摩关键语句,体会作为盲聋哑人的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教学重点品味、揣摩关键语句,体会作为盲聋哑人的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教学难点品味、揣摩关键语句,体会作为盲聋哑人的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展示课件中的问题,学生自由回答,谈谈自己是如何在写作中表现人物形象的。

由此进入本课主题。

新知探究一、文本研读【活动内容】从标题来看,本文主要描写的对象应该是莎莉文老师。

但文章实际上既写老师,也写自己,而且写自己的篇幅比写老师的还多。

你认为作者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活动内容】从侧面描写的角度,分析下面的问题。

1.作者在开篇为什么强调“那一天”?2.第4段写出了“我”当时怎样的一种状态?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第6段写“我”发脾气有什么作用?二、品析语言【活动内容】细腻的心理描写是本文的一大特色。

默读全文,圈画出心理描写的语句,简要分析文章是怎样通过心理描写来表现“我”这个人物的。

1.你是否有过在海上被浓雾包围的经历?那些似乎可以触摸得到的白色的黑暗将你吞噬,而那艘大船无比焦急而紧张地摸索着向岸边行进,能依靠的只有测深锤和测深绳,你呢,心脏剧烈地跳着,等待着什么。

在我的教育开始之前,我就像这条船一样,不过我连罗盘或测深绳都没有,我茫然无措,根本不知道哪里才是港湾。

“光明!给我光明!”这是我灵魂深处无声的呼唤。

2.当我最后成功地把字母正确地写出来的时候,稚气的快乐和自豪使我满脸发红。

我跑下楼去,一路跑到母亲那里,高高举起小手,写出了“娃娃”这个词的字母。

3.她这种无休无止尝试的劲头让我感到厌烦,于是我猛地抓起那个新娃娃,一下子把它摔在地上。

我感觉到了脚下娃娃的碎片,内心掠过一阵强烈的快感。

我发了脾气之后一点儿也没有后悔和难过的感觉。

我没有爱过这个娃娃。

我生活在寂静、黑暗的世界中,那里没有强烈的感情,也没有动人的温柔。

4.离开水井房的时候,我内心充满了学习的渴望。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论语》十二章课文原文及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论语》十二章课文原文及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论语》十二章课文原文及教案(精选3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演讲发言、策划方案、合同协议、心得体会、计划规划、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planning,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论语》十二章课文原文及教案(精选3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册语文11课教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11课教案就在下面,七年级上册语文11课是窃读记,我们看看下面吧。

七年级上册语文11课教案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

4、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1、引导学生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望。

2、是在阅读中体会作者通过动作和心理活动,将“窃读”滋味具体化的写法。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语
“窃”是什么意思?你认为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会这样做?“窃”时心里会怎么想?请你打开书本,是什么促使了林海音这样去“窃读”的?
二、初读课文
1、默读课文两遍。

2、读第一遍,圈出课文的生字、新词。

3、读完第二遍,把书合上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三、交流反馈
1、梳理内容:
窃读的时间段?窃读的办法?窃读的感受?
(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内容紧密围绕课题展开叙述。

)
2、识读词语:
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等词语。

3、范写观察:
饿、惧、柜、檐、酸、撑注意字的间架结构。

4、生书写练字本上的汉字。

四、再读课文
1、画出描写林海音动作和心里活动的句子。

2、体会:
这样写的好处,并摘抄在自己的语言积累本里。

五、放声朗读全文
六、结束语
“我”是担忧又害怕的跨进书店,因为那是一种怎样的窃读滋味?(文中第四段)
──很快乐,也很惧怕。

我快乐什么?害怕什么呢?让我
们走进作者的内心深处,下节课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词语
窃读炒菜锅勺饥饿惧怕充足
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踮起脚
二、学习课文
1、体会作者看书的急切心情:
⑴指名读描写林海音动作的句子。

⑵标出描写林海音动作:
词语:跨、踮、钻、挤、找。

体会:顾客多,我看书的心情急切。

⑶板书:
跨、踮、钻、挤、找
心情急切动作描写。

⑷读出这种感受。

2、体悟作者窃读的独特感受:
⑴指名读描写窃读心里活动的句子。

⑵为了能顺利的看书她是?为什么这样做?
板书:
惧怕找到相关的语句体会:
①光读不买的人不多,怕老板撵我走。

②常此这样,自己感到不好意思。

板书:
独特感受心理描写⑶自由地有感情读4~7段。

⑷如果说窃读时的心里是惧怕的,那么窃读后的心里感受呢?
⑸你认为是什么促使了林海音这样去“窃读”的?
(找出相关的语句或谈谈自己的看法。

)
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吃饭长大的”指的是身体成长物质的需求,“读书长大”则是指精神的成长食粮,粮食哺育的是身体,书籍哺育的是灵魂,一个身体与智慧不断增长的人,才是健康成长的人。

作者真正的领悟到这句话的意义,于是她(),于是作者“怕并快乐着”,乐大于苦,喜大于惧。

3、出示读书名言:
⑴抓紧时间读书: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⑵读好书:
读书也象开矿一样,“沙里淘金”。

──赵树理
⑶善读书: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朱熹
⑷读书的乐趣:
我觉得,当书本给我讲到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人物、感情、思想和态度时,似乎是每一本书都在我面前打开一扇窗户,日日让我看到一个不可思议的新世界。

4、生创作“我的读书名言”。

三、拓展延伸
1、结合过去,谈谈自己对待看阅读课外书持什么态度。

2、结合所学的内容,说说此时对待看课外书的感受。

四、作业
1、收集名人的读书故事,制作一期走廊文化展板。

2、制定“我和好书交朋友”的阅读打算方案。

【板书设计】
窃读记
复杂:快乐惧怕(心理描写独特感受)
急切:(动作描写:跨、踮、钻、挤、找) 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