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一_3.2大规模的海水运动_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地理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学设计及反思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展示地球上海水运动的图片、视频,提出问题:“海水为什么会运动?它的运动有什么规律和特点?”
2.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海水运动现象,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教学时长:约10分钟。
(二)讲授新知
1.教学内容:讲解大规模海水运动的原因、分布、作用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a.洋流的形成原因:地球自转、风力、地形等因素。
b.洋流的分布规律:赤道附近为东西向洋流,中高纬度为南北向洋流。
c.洋流的作用:影响气候、生态系统、航运、海洋资源等。
d.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气候调节、物质运输、生物迁徙等。
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同时,结合时事热点,让学生了解全球气候变化、海洋污染等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学情分析
针对高一学生,他们在初中阶段已经接触过地理学科,具备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和技能。在此基础上,学生对地球上的水这一主题有较高的兴趣,但可能对大规模海水运动的概念和机制理解不够深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和解决问题。
4.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结规律,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地球上海水运动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索地理现象的欲望。
2.通过学习海水运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学会尊重他人、倾听他人意见,提高沟通能力。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大规模海水运动教学设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课堂讲解、实物模型演示、视频资料等方式,使学生直观地了解海水运动的过程和规律。
2.引导学生运用地图、图表等工具,观察和分析海水运动的路径、速度等特征,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3.设计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探讨海水运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4.结合生活实际,以案例分析的形式,让学生了解海水运动在气候变化中的作用,提高他们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关注程度。
5.强化地图、图表教学,培养学生从空间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地理学科素养。
6.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实施分层教学,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7.课后布置实践性作业,如让学生观察当地的海水运动现象,撰写观察报告,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c.分析海水运动与地球自转、气压梯度、地球形状等因素的关系,阐述大洋环流的形成机制。
d.讲解海水运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对气候的影响。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内容:讨论海水运动对周边国家和地区气候的影响,以及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
2.教学过程:
a.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感兴趣的海流系统,分析其对周边国家和地区气候的影响。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大规模海水运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海水运动的类型、原因及分布规律,掌握海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对气候的影响。
2.能够描述世界主要的海流系统,如湾流、墨西哥湾流、北太平洋流等,并分析其对周边国家和地区气候的影响。
3.掌握大洋环流的理论,能够解释海水运动与地球自转、气压梯度、地球形状等因素的关系。
高中地理必修1教学设计2:3.2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案
(这时学生能回答出玩具鸭是随着海水的运动到达的。)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一种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洋流。
板书: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讲授新课:
一、洋流的概念及分类
1、洋流的概念:
学生自主阅读课本,找出概念中的关键词:常年、稳定、大规模。
2、洋流的性质分类:介绍寒、暖流的概念,练习寒暖流的判断
展示投影:“太平洋海区示意图”,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在学案中的“世界海陆分布轮廓简图”中画出南北半球太平洋中低纬海区的大洋环流。
教师投影球大西洋海区的大洋环流。
提出问题:印度洋海区的大洋环流与其他大洋一致吗?
盛行风是洋流运动的主体动力,在北印度洋海区,盛行风向随季节变化而改变,形成南亚季风。思考:南亚冬夏季风方向如何?学生在“世界海陆分布轮廓简图”中画出南亚冬季风的方向,根据风向画出北印度洋海区大洋环流。
A.对全球的热量平衡有重要的意义B.使中低纬度的大陆东岸地区降水量增加
C.对海洋生物资源和渔场的分布有显著的影响D.在寒暖流交汇处对航海有利
10、关于世界表层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了逆时针方向的大洋环流
B.在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了顺时针方向的大洋环流
C.在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了顺时针方向的大洋环流
(3)若此图属于大西洋洋流图,则图中洋流名称是 ________③________⑤________⑥________,北大西洋东岸的著名渔场为________。
3、洋流的分布:
设问1:促使洋流常年、稳定的、沿一定方向运动的原因是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学过的盛行风,板画全球风带模式图,一学生到黑板前补画出风向。
设问2:在低纬信风、中纬西风和极地东风吹拂下的海域,洋流的运动方向如何?
地理:3..2《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
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课标要求: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课标解读1.世界洋流分布的规律:副热带海区、负极地海区、环南极大陆海区和北印度洋海区等;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对气候、对渔场、对航海、对海洋污染的影响等;[要点梳理]一、世界海洋表层洋流分布1、洋流的概念: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叫洋流<海流)。
2、洋流性质分类:①寒流:洋流水温比流经地区温度低,为寒流②暖流:洋流水温比流经地区温度高,为暖流③寒暖流的判读方法之一------根据海水等温线的弯曲方向确定洋流的性质如果海水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北半球向北,南半球向南),说明洋流水温比流经地区温度,则洋流为;如果海水等温线向低纬凸出,说明洋流水温比流经地区温度,则该洋流为,如下图。
LOofip13IT据图总结,海水等温线的凸向与洋流的流向之间的关系? 寒暖流的判读方法之二-----根据流向北半球地区,从低纬流向高纬<从南向北)的为 ,反之为 。
南半球地区,从低纬流向高纬<从北向南)的为 ,反之为 。
3、洋流的类型<按照成因分类)① 流:盛行风吹拂海面,推动海水随风漂流,并且使上层海水带动下层海水流动,形成规模很大的洋流,叫风海流。
其主要动力为 ;② 流:各个海域因海水的温度、盐度不同,导致海水密度分布不均,引起海水的流动,叫密度流。
(表层:密度小→密度大;底层:密度大→密度小>LOofip13IT ③ 流:由风力和密度差异所形成的洋流,使海水流出的海区海水减少,相邻海区的海水便会流来补充,这样形成的洋流叫补偿流。
LOofip13IT 另外,洋流前进时,受 的限制和力的影响,运动方向会发生改变。
LOofip13IT 4、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读世界洋流模式图和世界洋流分布图)LOofip13IT 世界洋流模式图总结:洋流的分布规律:南半球: 时针方向①以 的大洋环流北半球: 时针方向LOofip13IT 北半球: 时针方向②以 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南半球: 时针方向 西风带西风漂流沿东岸折向高纬度极地环流③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受季风的影响, 逆 顺。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三单元2《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学设计(共1课时)
5.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海水运动的基本概念和规律,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1.教学内容:讨论海水运动在人类活动中的应用,以及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发散性思维。
针对高一学生,他们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了地理基础知识,对海洋有一定的了解。但在海水运动这一章节,学生可能对大规模海水运动的规律、影响因素等方面存在一定的认知困难。此外,高一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以下几点:
1.激发学生兴趣:利用生动的案例、形象的视频等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对海水运动知识的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设计意图:通过绘制洋流分布图,使学生加深对世界洋流分布规律的认识,提高地理实践能力。
2.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海水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如航运、气候、海洋资源开发等,并撰写一篇小论文,不少于500字。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写作水平,增强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3.请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我国在海洋环境保护方面采取的措施,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谈谈自己对海洋环境保护的认识。
5.教学目的: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
(五)总结归纳,500字
1.教学内容: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海水运动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2.教学方法:采用师生互动的方式,引导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
3.教学实施:教师提出问题,如“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海水运动的知识?”“海水运动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有哪些影响?”引导学生回答,并进行总结。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3.2《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学设计
c.学生互相交流解题心得,分享学习经验。
(五)总结归纳
1.教学内容: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梳理重点内容,强化记忆。
2.教学方法:采用师生互动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总结归纳过程。
3.教学过程:
a.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海水运动的特点和影响。
1.学生对海水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程度不一,需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使他们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得到提高。
2.学生在分析海水运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时,可能缺乏系统的思考和方法,需要教师引导他们运用地理思维,学会从多角度、多维度分析问题。
3.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沟通不畅、分工不明确等问题,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人际交往和团队合作能力,引导他们学会相互尊重、共同进步。
b.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提出疑问,教师解答。
c.教师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布置课后作业,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同学们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绘制全球主要洋流分布示意图,标注出各大洋流的名称、成因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3.2《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海水运动的基本概念,包括洋流、潮流、涌等,并了解它们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掌握全球主要洋流的分布、成因及对气候的影响,如北大西洋暖流、南大洋西风漂流等。
3.了解我国近海海域的洋流分布及其对沿海气候和渔业资源的影响。
2.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动画、图片等,结合讲解和实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海水运动的原理和影响。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32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学设计
世界洋流的形成、分布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授课教师:张宝珠一、教材分析内容结构:可把教材内容处理成三个方面:洋流的形成、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目标分析::(1)了解洋流的概念、类型及成因;(2)掌握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3)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人类对洋流的利用。
:(1)能通过不同途径(网上或书籍)查找和本课有关的材料,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筛选材料;(2)通过学习,提高运用地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读图、绘图的能力,使学生学会有序思维;培养学生通过比较分析进行归纳总结的能力;培养学生对地理现象结构、分布与动态变化的联想能力,理解地理事物内在联系和因果关系;能用简明语言概括材料并阐明自己的观点;能尝试提出研究性问题,体现研究性学习意识。
3.情感目标:(1)通过洋流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洋流与人类、地理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探究自然界奥秘的精神,同时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提高环保意识,确立探索海洋、开发海洋的信念;(2)通过相关内容的学习,能了解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培养辨证唯物认识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1.教学重点:洋流形成、分布规律的观察认识及相关的思考;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教学难点:本节课的难点在于学生分析及拓展认识的展开;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教师认真小结,以使学生能够全面地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指导学生独立学习书本知识、分析地图及使用其他地理资料,有助于学生自觉掌握知识,养成自学地理的能力,形成良好的自觉学习习惯。
本节中“洋流分布规律”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两段文字,通过教师指导下自学完成能够学会弄通。
—探究法有关表层洋流分布规律中一些洋流名称——初中区域地理也已学习过。
这样通过教学,便能唤出学生的已知,推导探究出他的未知。
另外,本节课理性内容较多,要求学生注意力要高度集中,使用引导—探究能达到这个目的。
四、学法指导比较法是明确被比较的地理事物共同点和不同点的思维方法,运用这种方法有助于学生认识地理事物特征,且直观性强,有助于使地理知识系统化。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3.2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同学们分析的很好,事实上从海水的运动上也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因为我国沿海的海水运动是往北的(日本暖流),所以污染也不至于通过海洋来影响我国。那么为什么我国沿海的海水会大规模向北运动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洋流的知识。(同时在黑板上画出相应的海水运动图示)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学设计
年级学科
高一
教材版本
人教
一、教学难点内容分析
1.重点:1洋流的成因、性质和分布
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难点:洋流的分布规律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洋流的概念和性质分类,明确洋流的影响因素。
2、掌握洋流的主要成因,能运用气压带和风带示意图说明风海流的成因。
3、运用洋流模式图和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图,运用地图,从分布位置、运动方向、寒暖流的位置来归纳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2、教师的教学准备:准备教学设计,完善教学思路,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好地图、实验器材等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最近大家应该都关注着日本大地震造成的核泄漏事件,那么核泄漏到底会不会对我国产生重大影响呢?请同学们基于气压带和风带的有关知识来简单分析一下。
学生经过小组讨论,回答:从气压带和风带上来看 ,我们国家处于盛行西风的上风方向,所以核泄漏应该不会随着大气运动对我国造成重大影响。
七、教学板书(本节课的教学板书)
洋流
一、概念及分类性质:寒流、暖流
二、规律成因: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
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北半球:顺时针
南半球:逆时针
中高纬度海区 北半球:以副极地为中心的逆时针大洋环流
高中地理必修1教学设计10:3.2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案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本课为人教版教材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根据课程标准,结合本节授课内容需要,安排两课时完成,本课为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在学习了前面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基础上,对地球上最主要的水体——海水的运动进行更加具体、深入的学习,是对全球大洋环流的分布及运动规律的概述。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运用气压带和风带图来说明风海流形成的原因运用世界洋流模式图和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图,解释洋流的分布规律,提高学生归纳概括、化繁为简、以简驭繁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运用地图分析风海流的成因,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理解世界洋流分布模式,并能画出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简单模式图。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分析洋流的形成和分布规律,提高对地理要素之间相互渗透和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理解。
【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洋流模式图的成因分析,描绘世界洋流分布图,掌握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教学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洋流模式图的形成推理、分布规律及利用等温线地图判断寒、暖流。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哥伦布在1492年从葡萄牙的里斯本出发,向西沿直线横渡大西洋,经历了37天,到达美洲,发现了美洲新大陆。
1493年哥伦布第二次去美洲,这次是顺着北非的西海岸南下,接近赤道时才向西横渡大西洋,绕了一个大圈,路程更长了,结果只花了20天时间就顺利到达。
【提出问题】那么为什么路程更长了但所用的时间却更短,节省了17天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学习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想一想哥伦布是借助什力量过去的?【讲授新课】一、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教学活动1】洋流的概念以及洋流的属性分类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57页第一二段后寻找关键词,并在课本用标记落实。
1.说出洋流的概念【教师讲解】海洋中的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的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
其中注意的关键词是:常年、沿一定的方向、大规模,同时,这些也是洋流的特点。
人教版教材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学设计
1.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自然奥秘的欲望。
2.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认识到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性,培养绿色发展的观念。
3.培养学生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态度,提高他们的生态文明素养。
4.通过学习海水运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让学生认识到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培养和谐共生的人文素养。
4.引导学生运用GIS等现代技术手段,分析海水运动数据,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5.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针对教学重难点的解决,以下是具体的教学设想:
1.创设互动式课堂氛围,鼓励学生提问、表达观点,使学生在探讨中深入理解海水运动的概念和形成原因。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会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1.海水运动对地理环境有哪些影响?
2.海水运动对人类活动有哪些影响?
3.如何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手段分析海水运动数据?
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可以结合地图、图表等工具进行分析。我会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四)课堂练习
在课堂练习环节,我会设计以下几道题目:
1.根据地图,判断以下哪个地区存在暖流?(给出选项)
2.请简要说明潮汐现象的成因。
3.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海水运动对某一地区气候的影响。
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五)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会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如下:
1.海水运动的基本概念、形成原因及分类。
2.全球主要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3.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在分析海水运动数据中的应用。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案
课题名称设计者及任课教师教课背景剖析课题:大规模海水运动大规模海水运动(一)对课标的理解与掌握课标要求: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散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洋流在实质散布图上因为受大陆形状的影响,散布相对有些复杂,学生看上去摸不到脑筋,所以在知识内容的掌握上需要由察看到的内容提高到对洋流散布规律的总结,以便指导学生可以将已学规律利用到其余海区,并可以顺利的去剖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确立基础,进而将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实践应用。
(二)指导思想与理论依照新课程理念要求地理讲堂要知足学生不一样的地理学习需要,掌握地理学科学习的方法;重视对地理问题的研究,倡议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学习;此外,此刻又倡议利用微课程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鉴于此,设计本节课的教课环节。
(三)教课内容剖析大规模海水运动属于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二节内容,从必修 1 整本书来看,第三章内容属于地球外面圈层水圈的内容,是构成地理环境中的一个重要的因素,而大规模海水运动是该章一个中心内容,是影响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差别性一个重要因素。
该部分内容是对前方天气的学习一个增补,同时也为后边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差别性学习的做铺垫(四)学生状况剖析教课目的要点难点教课方法教课媒体教课方案思路从知识特色来看,高中学生经过初中的学习,对地理学科的学习有必定的学习方法和地理思想,可是因为理科班,学生对地理知识基础其实不是很坚固;从能力来说,高中学生已具备必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剖析能力,对于未知内容有必定的研究精神和能力,可是对于理论知识掌握不够正确,需要教师解说指导,鉴于此,在教课方案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优势设计自主学习环节、解说环节以及小组合作剖析环节进行讲课1、经过微课程形式,学生自主学习,认识洋流的观点及种类,并学会判断暖流与寒流,以及洋流形成的主要原由2、经过流行风向知识回首,理解洋流形成的原由及散布模式,并学会运用洋流散布地图归纳世界洋流的散布规律;3、经过合作议论,知道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学会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的散布规律举例说出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学会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的散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自主学习、启迪式解说PPT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企图利用日本 3.11 地震后巨认识世界时势,进入学习状态引出对于洋流课题,激发型“垃圾岛”漂向美国学生兴趣,引起学生的思新闻引入课题考,为后边的学习做铺垫展现学习目标1、经过自学方式,认识洋流的观点明确本节课所学内容,使及种类学生对本节课内容有整体的掌握2、学会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理解洋流散布模式;3、可以举例说出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微课程,利用PPT 自动依据PPT有关内容提示,自主学习培育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播放形式,以及文字讲洋流的观点、种类以及洋流形成的主解形式展示洋流的概要动力,并达成教案有关练习念、种类以及性质判断承转:世界表层的洋流是如何散布的呢?活动二:研究世界表层洋流的散布规律仔细察看洋流实质散布图,在学培育学生察看能力,以及案上标出洋流的运动方向;总结归纳能力展现世界表层洋流散布图,标出太平洋和大西洋海疆,要修业生依据实质散布状况,标出两个大洋海疆的洋流运动方向,并达成洋流模式图及规律总结学生依据问题,议论两个海疆洋流在南北半球中低纬度以及中高纬度的散布状况试着达成洋流模式图,师生共同总结规律:(1)中低纬度海区:北顺南逆,大洋东寒西暖(2)中高纬度海区:北顺南无,北半球大洋东暖西寒深入浅出,有益于学生对知识理解,方便学生形象记忆承转:世界表层洋流是如何形成的呢?讲授洋流形成主要是师生商讨,理解洋流形成原由培育学生剖析问题能力受:流行风向、地转偏向力以及陆地形状影响研究:北印度洋海区洋研究商讨:北印度洋海区:冬逆夏顺知识迁徙,培育学生剖析流是如何散布的?为什原由:受季风影响问题的能力么?承转:洋流的散布会对地理环境有如何的影响呢?活动四:事例剖析,依据学生回答内容,适合增补依据教案供给的事例、图片及有关问利用事例自主研究,培育题,分组商讨,进行事例剖析,总结学生学会运用资料剖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问题的能力,集体合作能力以及研究能力板书:3-1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一、洋流的散布规律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天气、渔场的散布、大海航行、污染物扩散教课反省:1、倡议自主学习,培育学生自学能力。
人教版地理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学设计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海水运动的基本概念,掌握大规模海水运动(如洋流)的类型、成因、分布及影响。
2.学会运用地理图表分析海水运动的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提高数据分析能力。
3.深入理解海水运动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展示丰富的地理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创设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对海水运动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世界地图,引导学生关注地球上的海洋,提出问题:“为什么海水会形成大规模的运动?这些运动对地理环境有何影响?”
2.新课内容:
(1)海水运动的基本概念:讲解海流、潮汐等海水运动现象,引导学生了解海水运动的类型和成因。
(2)大规模海水运动:以洋流为例,介绍其分布、特点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海水运动与人类活动:分析海水运动对航运、渔业、气候等方面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海洋资源。
3.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海水运动观测实验,让学生亲身感受海水运动的变化,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4.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海水运动在地理环境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海洋环境保护。同时,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五)总结归纳,500字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海水运动的基本概念、成因、分布及其影响。
2.教师强调海水运动在地理环境中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关注海洋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3.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海水运动现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给予鼓励和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一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人教版必修1地理:3.2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学设计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如北大西洋暖流对欧洲气候的影响,让学生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组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提高学生思维的全面性。
4.加强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课堂氛围。
-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选择一个特定的洋流,如湾流、赤道暖流等,撰写一篇短文,介绍该洋流的成因、分布、特点以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字数在500字左右,要求条理清晰,观点明确。
3.设计一道与海水运动相关的实际问题,如航线设计、气候现象解释等,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答。鼓励学生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1.提问:请学生们回想一下,他们有没有听说过或经历过海上航行?在航行中,有没有感受到海水的流动?
2.展示图片:展示一些海洋航行的图片,特别是那些显示海面波浪和洋流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他们的观察感受。
3.引入主题:通过学生的回答和观察,引出本章节的主题——大规模的海水运动,并简要介绍海水运动的重要性。
1.认知水平:学生对地理概念、原理的理解能力有限,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形象比喻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海水运动的相关知识。
2.兴趣点:学生对自然现象充满好奇,尤其是与生活实际相关的事物。因此,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案例进行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学习习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习惯于依赖教师讲解,缺乏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2.讨论主题:要求学生探讨所选洋流的成因、分布特征以及对周边地理环境的影响。
3.指导: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我将巡回指导,提供必要的帮助和引导。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3.2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学设计
3.完成课后练习册中的习题,针对本章节的知识点进行巩固。要求:认真完成,按时提交,对自己在习题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反思。
4.进行一次关于海水运动知识的小组讨论,每位同学分享自己在本节课中学到的最有价值的内容,并讨论如何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要求:每组提交一份讨论报告,总结讨论成果。
4.学生在合作学习方面的能力。高中阶段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合作学习能力,但在本章节学习中,仍需教师引导和培养,以提高学生之间的互动、协作和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针对以上学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关注个体差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其地理素养和综合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练习,500字
1.教师发放课堂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1)选择题:测试学生对海水运动知识的掌握程度。
(2)解答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2.学生完成练习,教师进行批改和讲评,针对共性问题进行讲解。
(五)总结归纳,500字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大规模海水运动的特点、形成原因、影响等。
2.强调重点、难点,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3.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关注海水运动的相关知识,提高自己的地理素养。
4.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分析某一地区的海水运动现象及其影响。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大规模海水运动知识的掌握,培养其运用地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3.2.1《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学设计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大规模的海水运动》在高一地理必修一中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在人教版、湘教版、中图版等其他地区通行的版本中都占有重要篇幅,是高一学生必须要掌握的重点章节。
本节内容属于自然地理,教材位于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是第三章内容的核心,又与第二章气候有很大的关系,既是对地球外部圈层结构的展开,又是在学习了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气压带风带的基础上对世界上最重要的水体——海水的运动进行更加具体深入的学习,同时本节内容的学习又对学习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埋下伏笔,因此,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本章的重点,在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前期备课——构建课堂框架结构本节内容属于自然地理,内容比较难,探究的是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逻辑性比较强,对授课教师的要求比较高。
因此我对该部分教材进行了以下研究:(一)明确设计理念。
新地理课程标准提出了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即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
为了凝练学生的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地理学科的教育要围绕这四个核心素养来开展,所以课程的设计一定要体现地理的核心素养。
因此,我设计本堂课的理念是:以大规模海水运动为学习的知识载体,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通过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通过探究规律成因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二)解读课程标准。
本节内容在课程标准上的阐述是“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把握这条标准要注意三个关键词“地图”、“归纳”和“规律”。
因此对本堂课的要求是从观察现象到呈现规律,所以在备课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一点。
(三)把控学生学情,精准施教。
学情有利方面:1.高一学生对自然地理特别是一些未解之谜有较强的探索欲望,这促使他们理性思考,运用已有知识解决一些新问题。
并且在课外阅读中有洋流这一地理现象的表象。
2.通过前期学习,大部分同学已经能够使用导学案,并且认为对他们的学习有帮助,希望继续使用,这对于我们的教学是一个很大的帮助;3.已形成较和谐的师生关系,亲其师信其道。
必修一:(教案)3.2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3.2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案(第一课时)【教材分析】本课为人教版教材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根据课程标准,结合本节授课内容需要,安排两课时完成,本课为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在学习了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基础上,对地球上最主要的水体——海水的运动进行更加具体、深入的学习,是对全球大洋环流的分布及运动规律的概述。
【课程标准】本课的课程标准是: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分析课程标准,结合教学实际,其中包含的具体要求如下:(1) 学习应落实在地图上,其中最主要的是教材图3.4“全球风带和洋流模式图”、图3.5 “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图”以及绘制的简图;(2) 在熟练绘出“洋流模式图”或“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简图”的基础上,归纳世界洋流分布的一般规律。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运用地图,从洋流的分布位置、运动方向、寒暖流的位置来归纳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2) 掌握利用手绘地图分析地理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的一般方法。
过程与方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案例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的学科兴趣,培养学生分析研究地理问题的科学方法;(2)通过小组合作和交流,共同分析问题。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体验到乐趣,在体验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发展个性。
【教学重点】(1) 运用气压带和风带图示说明盛行风是洋流形成的主体动力;(2) 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教学难点】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学法指导】(1) 强调抓住基本原理,重视运用原理解决类似问题能力的培养;(2) 以图为线索,培养学生的画图、读图分析能力。
【设计思路】本节课的思路是: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注重讲练结合;重要的结论由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自己归纳出来,以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
在重难点突破方面,将重难点分成若干个小问题,通过学生自己动手画图、主动对比分析的方法加以各个击破,进而获得对本节知识的掌握。
最新高中必修1地理 3新人教版.2大规模的海水运动公开课优质课教学设计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案一、教材分析(一)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课选自高一新课程地理(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
水是生命之,本章是以地球上的水循环开始,以水资的开发结束。
整篇以人水关系为主线。
分别讲述了地球上的水循环及其过程与意义,世界表层洋流的形成分布及对地球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水资及其与人类的关系,所以本课在本章节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
(二)教目标:根据课程标准以及我校的实际情况,我围绕以下三个教纬度,建构了体现素质教育要求的课堂教目标体系。
1、知识与能力:①理解洋流的形成以及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②会运用相关图形解释并掌握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培养其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课堂小实验,让生从实际感受中去理解地理现象;使其在自主习的过程中主动参与,去发现、探究并解决问题,锻炼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②通过自主探究和案例教,进一步培养生分析能力、知识迁移能力、读图能力及自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习培养生的合作探究精神。
②通过对一些案例的习,让生认识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从而形成生的爱护环境、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教重难点:1、重点:洋流的形成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依据:依据大纲规定及教实际,考虑到“洋流的形成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在教材中的地位,故确定其为重点。
2、难点:洋流的分布规律。
依据:该部分的知识点难理解、难记忆,部分生存在知识缺陷,故确定其为难点。
二、情分析地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尤其是自然地理的习,更应该让生充分地实践体会和调查研究,但是由于课堂教的局限,生很少有实际考察的机会,因而在课堂上应重视通过小实验启发生,通过他们对所做实验的亲身体会,把知识有感性认识逐渐提升到理性认识,进而激发生习的积极性,增强生习的自信心,并养成自主习和动手参与的习惯。
三、教法分析1、依据新课标的规定,生是习的中心,是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内涵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生主动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引导者。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3章第2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学设计
3.分析海水运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包括气候、生物、人类活动等方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将设计以下活动:
1.分组讨论: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世界主要洋流的分布规律,探讨其对沿岸国家和地区的影响。
5.观看一部与海洋相关的纪录片,如《蓝色星球》、《海洋的秘密》等,并撰写一篇观后感,分享你的感悟和启示。
6.结合所学知识,设计一堂关于海水运动的科普讲座,面向初中生或社会公众,内容包括:讲座主题、大纲、教学方法和实施步骤。
作业要求:
1.作业要注重质量,力求深入浅出,表达清晰。
2.结合实际,充分运用所学知识,展示自己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2.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海洋现象(如飓风、海盗等),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其与海水运动的关系,并撰写一篇短文,不少于500字。
3.案例分析:以日本渔业资源为例,探讨海水运动对其渔业的影响。要求结合地图、数据和文献资料,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4.小组合作完成一份关于海水运动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的研究报告,内容包括:概述、具体分析、结论与建议。报告字数不少于1000字。
2.选择题:设计一些与海水运动相关的选择题,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分析题:提供一些实际问题,如海洋污染、航线规划等,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答。
(五)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将采取以下方式:
1.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海水运动的成因、类型、分布规律及影响。
2.教师进行点评,强调重点知识,指出学生在讨论和练习中存在的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使学生掌握海水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洋流与航海
哥伦布第一次航行沿①线用了37天,第二次 航行沿②只用了20天, ② 线比①线远,但少用 了17天的时间,为什么呢?
①
赤 道
②
北赤道暖流
加那利寒流
资料:1912年4月,“泰坦尼克号”从英国的南安普敦 港驶向美国的纽约港,不料在航行的第四夜遭遇了一座 高达30米的冰山而被撞沉,1294人眼睁睁地随船下沉。
赤道太平洋海水正常年份分布图
亚欧大陆
北 美 大 陆
非 洲 大 陆
大洋洲
厄尔尼诺现象 某些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地区 水温异常升高的现象
厄尔尼诺现象
思考:当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年份,赤道附 近太平洋东岸与西岸的气候各发生什么样的 变化?产生哪些自然灾害?
大洋东岸(南美西岸)气候由 干燥变为多雨,引发洪涝灾害
想一想?
不久,法国政府因为法国西部海域遭受石 油污染向西班牙政府提出严正交涉。你能说说 这一新闻背景下蕴含的地理知识吗?
法 国
石油随着北大西洋暖流地运动,影响到了法国西部海域。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对沿岸气候 的影响 2、对海洋生物 的影响 3、对海洋航行 的影响 4、对海洋污染 的影响
暖流有增温增湿作用 寒流有降温减湿作用 世界著名渔场多位于寒、暖 流交汇处以及上升流海域 顺流节省燃料,加快速度 寒暖流相遇易形成海雾 高纬寒流常携带冰山 加快净化速度(有利) 扩大污染范围(不利)
北大西洋暖流与西北欧气候
挪威卑尔根植被景观图
拉布拉多半岛植被景观图
1、挪威的卑尔根属于什么气候类型?与之同纬度的大洋 西岸是什么气候类型?
2、大西洋两岸的自然景观有什么明显的差异?为什么?
3、北极圈内气候寒冷,欧洲北部为什么会出现终年不冻 港?
北大西洋暖流与西北欧气候
北大西洋暖流使西北欧气候更加 温和湿润 拉布拉多寒流流使该半岛气候更 加寒冷干燥
热
冷
大气环流会减弱(或大气环流变得不稳定),因 太平洋赤道附近海气相 为其下垫面(洋面)东西部的热力差异减小(或 互作用的示意图 产生变化);大洋西岸降水量会明显减少,因为 这里的上升气流减弱,对流雨随之减少;大洋东 岸降水量会明显增多,因为沿岸暖洋流的加温作 用以及这里的下沉气流减弱。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对沿岸气候 的影响 2、对海洋生物 的影响 3、对海洋航行 的影响 4、对海洋污染 的影响
秘鲁寒流使南美西海 岸气候更加干旱低温
世界著名渔场的分布与洋流的关系
寒暖流交汇的海区,海水受到扰动, 易形成大渔场
北海渔场
北海道渔场
纽芬兰渔场
秘鲁渔场
秘鲁渔场的成因
受离岸风的影响,深层海水上涌把大量 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对沿岸气候 的影响 2、对海洋生物 的影响
暖流有增温增湿作用 寒流有降温减湿作用 世界著名渔场多位于寒、暖 流交汇处以及上升流海域
东北季风
冬 季
逆时针方向
北印度洋海区
夏 季
西南季风
(3)
顺时针方向
北印度洋冬季和夏季的大洋环流规律
北印 度洋
冬季:东北 季风 夏季:西南 季风 冬季
洋流呈 逆 时针流动 洋流呈 顺 时针流动 夏季
课堂例题:
1.当北印度洋的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时,( A .东亚吹东南风; B .我国西部内陆地区河流进入汛期; C .南亚吹西南风; D . 北半球地中海气候区温和多雨;
60° 30° 0°
大 洋
30°
大 洋
60°
考考自己:
例题、下图大洋环流是哪个半球的?在什么范 围?A是怎样形成的?B是怎样形成的?
B
30°
A 答案:北半球,中低纬大洋环流,
A在东北信风吹拂下形成的(北赤道暖流)
B在西风吹佛下形成的。
印度洋洋流的分布规律
北印度洋的洋流有 什么特点? 逆 时 针
北印度洋海区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二节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
海洋表层的水,常年比较稳定地 1、洋流: 沿着一定的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 2、按性质分类:
暖流 水温高 水温低 水温低(从低纬流向高纬) 水温高(从高纬流向低纬)
寒流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例题:下图为洋流流经某海域的海水表面的 等温线分布图(虚线表示洋流),回答:
观察图3.5,归纳太平洋洋流的分布规律
逆时针
顺时针环流
逆时针环流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思考:南半球中高纬度也形成与北半球一样的 大洋环流吗?若是没有形成,原因是什么? 南半球中高纬陆地面积小,形成连续 的西风漂流以及南极环流。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将归纳出的洋流分布画成简单的模式图。
(提示:注意纬度位置确定,0度、30度、60度纬线)
印尼
澳大利亚
南 美 洲
大洋西岸(澳大利亚、印尼 东岸)气候由多雨变为干燥, 引发旱灾森林火灾等。
13.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补绘图上赤道附近洋面上空的大气环流箭头,以表示正确的
环流方向。 (2)在大洋东部,如果赤道附近
海水异常增温,温暖海水沿大洋
东岸向南流,并迫使原寒流位置 向西偏移。那么,图示大气环流 强弱及赤道附近大洋两岸的降水 量将如何变化?为什么?
1、卑尔根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拉布拉多半岛是苔原气候。
2、大西洋两岸的自然景观截然不同:西岸的拉不拉多半岛北部呈 现苔原景观,同纬度的大洋东岸呈现森林景观。
3、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欧洲北部北极圈内出现不冻港。
秘鲁寒流与南美大陆西岸气候
1、伊基克最冷月、最热 月的平均气温是多少? 属于什么气候类型? 2、南美西海岸的热带沙 漠气候为什么南北延伸 很长?
D
)
2.下列洋流中,在西风吹拂下形成的是( A . 日本暖流 B . 北太平洋暖流 C . 秘鲁寒流 D . 墨西哥湾暖流
B
)
课堂例题: 4、下图大洋环流若纬线为30º ,则是____半球 的洋流环流?若纬线为60º ,则是 半球的洋 流环流?若在南太平洋,C为 洋流,D 为_____洋流,E为 _洋流。
第二组:观察以南纬30度(副热带)为中心的南
第三组:观察以北纬60度(副极地)为中心的北
半球太平洋中、高纬度海区洋流的分布特点
第四组:观察以南纬60度(副极地)为中心的南
半球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中高纬度海区洋流的 分布特点
学法指导
• 1、我们归纳的是——半球——(副热带、副 极地)海域的洋流规律。 • 2、该海域的洋流是否连续运动,形成环流? 若是?找出环流的中心(副热带海域、副 极地海域、两极地区)。 • 3、该海域洋流的运动方向(可以用逆时针、 顺时针描述)。 • 4、注意观察洋流的不同性质(寒暖流在你 的归纳图中的位置—可以用大洋东岸、大 洋西岸描述)。
全球风带
3.洋流分布原因
盛行风是主要动力 陆地形状 地转偏向力
极地东风带
盛行西风带
东北信风带
东南信风带
盛行西风带
极地东风带
分组活动:读P57图3.5《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观察 一下指定海区洋流的运动有何规律?
第一组:观察以北纬30度(副热带)为中心的北
半球太平洋中低纬度海区洋流的分布特点
半球太平洋中低纬度海区洋流的分布特点
纽约港
南安普敦港
据图分析:泰坦尼克号快要接近美洲大陆时不幸遇到冰 拉布拉多 洋流从______ 北极 地区带来的。 山,冰山可能是_________ 寒流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对沿岸气候 的影响 2、对海洋生物 的影响 3、对海洋航行 的影响
暖流有增温增湿作用 寒流有降温减湿作用 世界著名渔场多位于寒、暖 流交汇处以及上升流海域 顺流节省燃料,加快速度 寒暖流相遇易形成海雾 高纬寒流常携带冰山
26℃
24℃
22℃
(1) 此图表示( 南 )半球图 (2) 按性质分类, 此洋流是( 寒 )流 (3) 在图中标出该洋流的方向
按成因分类:
风海流 密度流 补偿流
水平补偿流 垂直补偿流 上升流
下沉流
3.分布原因
• 实验探究活动 • 实验准备:一盆水、墨水、吹风机。 • 实验过程:一位学生将墨水滴入水中,另 一位同学开启吹风机,将其对着墨水流动 区域,观察墨水流动方向与风向的关系? 思考:地球表面有没有向吹风机一样的风源呢? 实验结论:近地面的风和大气运动是 海水运动的主要动力。
D E C
答案:南半球中低纬大洋环流 北半球中高 纬大洋环流 C为秘鲁寒流,D为东澳大利 亚暖流,E为西风漂流。
观察图3.5,复习归纳世界海洋洋流的分布规 律
逆时针
顺时针环流
逆时针环流
从南极上空看:西风漂流呈 顺 时针方向 南极环流呈 逆 时针方向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对沿岸气候 的影响
暖流有增温增湿作用 寒流有降温减湿作用
暖流有增温增湿作用 寒流有降温减湿作用 世界著名渔场多位于寒、暖 流交汇处以及上升流海域 顺流节省燃料,加快速度 寒暖流相遇易形成海雾 高纬寒流常携带冰山 加快净化速度(有利) 扩大污染范围(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