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学法指导
九年级化学建议性学法指导
教学方法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139化学是学生在初中阶段较晚接触和学习的一门很有特点且很有趣的学科,由于学生的认知程度和学习方法的差别,以及化学知识点和化学用语头绪繁琐、化学概念抽象和化学理论难懂的特点,致使很多学生刚开始学习很有兴趣,也下功夫,但学习成绩总是不理想。
怎样才能学好化学?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学习方法,作以下指导,夯实学习常规环节:预习→听讲→笔记→作业→考试→错题本一、预习预习是学习新知的前提条件,也是学习新知的必要环节,没有预习的学习是盲目的,没有针对的听课,是不可取的,否则会出现事倍功半的现象,做好预习,刻不容缓!如何高效地预习呢?抓住三个流程:复习旧知→关注重难点→记录疑点课前学生进行预习时,老师提供主要的预习步骤和具体要求:找出本课题内容与前面已学知识的联系,找出所需的旧知识,并复习旧知识;了解教材中本课题的大概内容;找出本课题的难点和重点(作为听课的重点);对重点问题和自己不理解的问题,提议用笔划出或记入预习笔记中。
二、听课听课是学习新知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也是直接获取新知的保障。
听课的效率是学生以及老师都想提高的目标,如何有效的听课?我提议三步走:听清→听意→听感觉。
听清,老师高亢激昂的嗓音和抑扬顿挫的语调是能吸引学生的,能听清是听课的前提要求,要认真的听;听意,老师针对性绘声绘色的讲解和专业性炉火纯青的分析是能感化学生的,能听懂是听课的目标要求,要仔细的一边听一边记;听感觉,老师变化莫测的肢体展示和丰富多彩的互动方式是能调动学生的,能听会是听课的升华,听会才能灵活运用,要聚精会神地跟上老师的节拍和思路。
听清为了能听懂,听懂为了能听会,听会才是学习新知的保障。
哪个环节出现问题,听课都不是高效的。
课上的师生互动环节,让听课多样化、趣味化、条理化,小组的展示让更多的学生达到听清、听意、听感觉的高度。
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听课的时候,不仅要注意“听”,而且要勤于思考,学会思考。
初中化学教学要注重学法指导
指 导制 定 问答 式提 纲 。1 )一 种元 素 只有 一种 单质 么 ?举 事 倍功 半 ,收效甚 微 。
例 说 明。2 )金 刚石 和石 墨 的物理性 质 是什 么 ?它有 何用 笔 者 认 为 , 资 料 、 试 题 多 收 集 一 些 是 必 要 的 ,但
1指导学生 阅读 方法 ,培养阅读能力
1 1要培 养学生 阅读 教材 的 习惯 .
资 料 来核 对 ,补 充 某 些材 料 ,把 书 “ 厚 ”;读 完材 料 读 后 ,动手 做 标记 ,用 笔勾 划 , 阅点 ,写 眉 批 ,乃 至 写读
教 材 是根 据课 程 标 准精 编 而 成 ,而 部分 学 生轻 视 教 书 笔 记或 者 总 结概 括 ,把 书 “ 薄 ”。这 样有 助 于 抓住 读
词 ,或 揭 示 了事 物 的本 质 ,或 指 出事 物 变化 的范 围和 条 才 能收 到事半 功倍 之效 。 件 ,或反 映 出这 一事 物 和 那一 事 物 的 区别和 联 系 。 只有 3要指导学生善于思考和记忆
把 这 些字 词 弄清 楚 ,才 不 至于 概 念混 乱 ,才 有 利 于对 定 律 规律 的深 刻理 解 。 如在 溶解 度 定义 中 ,对 如 下字 句 , 指 导学 生逐句 细读 推敲 : 1 )一定温 度 ;2 0 克溶 剂 ; )1 0
以上4 ,才 能构 成溶解 度 的完整 的概 念 。 点
1 5 指导 学生 对易混 淆 的概念 对比 读 .
和 原 子这 两 个概 念 进 行列 表对 照 ,通 过 比较 使 学 生 明确
初中化学教案学法指导思想
初中化学教案学法指导思想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化学。
2.帮助学生掌握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
3.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围绕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实验技能展开,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化学的基本概念: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化学键等基本概念的介绍和讲解。
2.化学实验: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和实验注意事项的学习。
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讲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实验技能,引导学生理解化学知识。
2.实验法:组织学生进行化学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和实验精神。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化学问题,并引导学生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思考能
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过程:
1.导入环节:通过引入化学实验的故事或者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2.讲授环节:讲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实验技能,引导学生理解化学知识。
3.实验操作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化学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锻炼学生的实验技能。
4.讨论分享环节: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分享实验心得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5.总结和反思环节: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和收获。
教学评估:
通过学生的实验操作情况、讨论参与情况、总结表达情况等方面进行教学评估,了解学生
对化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引导学生巩固和提高化学知识水平。
初中化学复分解反应学习“六要”学法指导
初中化学复分解反应学习“六要”:// DearEDU一、要记住复分解反应的概念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
二、要明确复分解反应的要点1. 要明确反应物、生成物的种类和类别:即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两种化合物。
2. 要明确反应前后物质变化的组合形式:即反应是否“互相交换成分”。
从化合价的变化来看,在复分解反应的过程中,元素的化合价均无变化,但化合物之间彼此互相交换成分。
如酸与碱反应、盐与盐反应等。
3. 明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即两种化合物在水溶液中要发生复分解反应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生成物中如果有沉淀析出或气体放出,或有水生成,那么复分解反应就能发生,否则不能发生,应特别注意以上三个条件只要满足其中一个,反应就能发生。
4. 明确发生复分解反应对反应物状态的要求:(1)酸与碱的反应中这里的碱既可为可溶性的碱,又可为难溶性的碱。
(2)碱与盐、盐与盐的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物质都必须是可溶的。
(3)酸与盐的反应中,盐可不溶,但酸必溶。
三、要熟记部分酸、碱、盐的溶解性表 部分酸、碱、盐的溶解性口诀:钾、钠、铵、硝遇水溶;(含有-+++34NO NH Na K 、、、的盐都能溶于水)氯化物不溶亚汞银;(氯化物中HgCl 和AgCl 不溶于水,其它都能溶于水) 硫酸盐不溶硫酸钡;微溶还有钙和银;(硫酸盐中4BaSO 不溶、424SO Ag CaSO 、微溶,其余均可溶) 其它盐类水下沉;(上面口诀中未包括的盐大多水溶于水) 酸类不溶是硅酸;(在酸类中只有硅酸不溶于水)溶碱只有钾、钠、钡、钙、铵(除KOH 、NaOH 、2)(OH Ba ,O H NH OH Ca 232)(⋅、外其它碱都不溶于水)四、要理解复分解反应的实质在溶液中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大多是在酸、碱、盐之间进行的,而酸、碱、盐都是在溶液中能电离出离子的化合物。
因此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酸碱盐在溶液中发生的离子间的交换反应。
初三化学开放性试题解法分析学法指导
开放性试题解法分析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开放性试题越来越受到命题者的重视,成为近年来中考试题的亮点。
试题特点及解题策略:所谓开放性试题是指那些思维指向不单一、合理答案不唯一的试题。
开放性试题的“开放”方式有:条件开放、过程开放、结论开放及综合开放等。
同学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多个方位理解试题,处理信息。
解决开放性试题的方法不是唯一的,思维的起点相同,思维的走向和思维的结果可能不同。
开放性试题所引发的思维是发散思维,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解题方案,同一个人也会想到多个解决问题的方法。
不同的同学可以根据自己惯用的思维方式及自己的知识水平,采用适合自己的思维模式进行解题。
而且解答开放性试题要求探索多个解决方向,创造新思想和新方法,其解决途径、思维过程因人而异,灵活多样。
这类试题重在考查同学们开放性思维的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和创新意识。
因此,开放性试题已成为近年来中考化学试题中不可忽视的命题形式。
下面就以安徽省近两年中考化学开放性试题为例谈谈这类题型的解法。
例 1 (2006年·安徽)已知过氧化钠加入水中能发生如下反应:Na 2O 2+2H 2O=2NaOH+H 2O 2,过氧化氢又能分解放出氧气。
(1)检验过氧化氢的实验方法是 ,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小华为了证明过氧化钠加入水中生成了氢氧化钠,在生成的溶液中滴加了几滴无色酚酞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先变红后褪为无色。
请你对此现象进行探究(只要提出假设、方案,不需要说出方案实施的具体结果)。
假设一:生成的过氧化氢使溶液褪色。
方案一:在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再滴加过氧化氢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假设二: 。
方案二: 。
若还能提出新的合理的假设和方案,本题奖励4分。
假设: 。
方案: 。
分析 此题属于综合开放性试题。
该题的第(1)题比较简单,基本上是课本知识的再现。
但第(2)题难度明显加大,因为过氧化钠对同学们来说是陌生的,它属于科学探究中的猜想和假设,并由假设设计合理方案。
探究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学法指导
探究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学法指导一、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实验是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的重要手段。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指导他们注重实验细节,认真观察现象,积极探究实验规律。
在实验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权,让他们亲自动手,进行实验设计和操作,体验化学实验的魅力。
通过这样的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探究欲望,提高实验技能。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质疑精神。
通过这样的实验讨论,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化学知识的本质,加深对化学规律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
二、注重启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化学是一门富有探究性的学科,初中化学教学应该注重启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讨论问题,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小型的化学探究活动,让他们亲自动手,进行实验设计和操作,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通过这样的探究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验技能,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化学知识融入到日常生活和实际问题中,让学生进行化学知识的运用和推理,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
教师还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进行创造性思考,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性,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四、注重进行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各种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不同的学习方式进行化学学习。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让他们在合作中探讨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文献阅读、实验报告撰写等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初中化学学法指导
教 学参考, 0 . 2 8 0
作者简介 : 罗令 (9 31 , ,9 5 17 . 一)女 1 9 年毕业 于四川 师范大学化 学 系。 四川省 内江市第 六中学 , 中学一级教师 , 校级青年 骨干教师 , 现担任 内江市市直 中区初 中化 学联合教研组组 长, 多篇 论文在省 级刊 物发表 ,0 8 被 中国化 学教 育 专委 会评 为初 中化学教 学 20 年 改革优 秀教师 , 四川 内江 6 10 40 0
堕 塾蔓
No. 1l一1 2 .I EDUC r ME ATl 0N N ove ber— m Dec em ber
初 中化 学 学 法 指 导
罗令
摘要 : 学生的学 习应该是一个在教 师的指导下知识探 索和形成的过 程 , 师的主要 角 色是学生研 究、 索过程 的助手 、 教 探 参谋 、 顾问 、 向导, 在指导督促、 检测等 方面起至 关重要的作 用。对 于刚接触化 学的初 中学生而言 , 教师 的学法指导就 尤为重要 。 关键词 : 中化学 学法指导 课 前预 习 课 堂质量 初 中图分类号 : 3 . G6 38 文献标识码 : C 文章编号 :6 2 8 8 (0 9 1 1 7 — 1 1 2 0 ) 1—1 - 2 7 0 200— 1
难 握 解 题 方 法 掌 在预 习 、 听讲 、 复习的基础上 , 学生对所 学知识 已基本 掌握 ,
但要对 知识真正理解 , 能够 灵活运用 , 必须要通 过练习来达到这 目的。练习是在 复习的基础上进 行的 , 并不是练 的题越 多 , 但 知识就会掌握的越好 。练 习的 目的是巩 固知识 , 并通过 练习培养 学生 的分析问题 、 解决 问题 的能力 , 掌握科学 的思维方法 。每一 道习题 的设置都包含 了一定 的知识点 的运用 , 老师首先要会指导 学生审 题。学生在 审题 的过程 中 , 要注 意把握题 目的内涵 , 中 从
化学初三学法指导(共29张PPT)
KMnO4
O2
+Mg、Fe(点燃) MgO、Fe O 3 4 +CH4、C2H5OH(点燃) CO2+H2O
潮湿 空气
空气
液化
分离
Fe2O3
Fe2+盐 +H2
+ 稀 HCl +O2 酸 H2SO4 +O2、H2O 潮湿空气 (锈蚀)
Fe3O4
点燃
铁(Fe)
+
Fe2O3 (铁锈)
盐
溶 液
AgNO3
CuSO4
目的、假设、设计方案(现象预测)、 实验验证、分析得结论、实验反思、再探究
人体呼出气体成分的测定 石蕊纸花实验 空白对照、控制变量
你怎么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二、善于读书
1. 读实验 2. 读概念 3. 读细节 边读边思考,多问为什么
新课程下数学教学方式多样化的探索与研究
典型试题分析
代替碳酸 钠和盐酸 的反应
代替铁和 硫酸铜溶 液的反应
B
化学反应 前后元素 种类不变
单质、化合物、混合物、氧化物 质量守恒定律 燃烧的条件 金属生锈的条件……
三、如何做题
1. 标出问题 2. 题后反思
考点、方法、陷阱
三、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1. 热爱科学 2. 用化学的眼睛看世界
化学教会你思考生活生 活中的问题
化学,想说爱你很容易!!!
Fe2+盐+不活泼金属(Ag、Cu)
研究物质的一般思路方法
结构分析、理论预测、实验验证、 对比、分析得结论
+H2O
+O2、+CuO、Fe2O3
H2CO3
C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初中化学学法指导教案
初中化学学法指导教案
一、指导思想:
1、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积极参与化学学习。
二、教学目标:
1、了解化学学科的基本内容和学习方法;
2、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提高实验技能;
3、促使学生主动思辨,培养逻辑分析和判断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
1、课前预习:围绕学习目标,学生需认真阅读教材内容,并在读后进行总结;
2、课堂教学:教师结合实例,生动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化学知识,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3、实验训练: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化学实验,培养实验技能;
4、课后复习:复习教学重点,总结学习方法,解决学习中的疑惑。
四、教学程序:
第一节、化学学科概述
1、介绍化学学科的意义和基本内容;
2、讲解化学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3、分析化学学科相关实际应用。
第二节、实验操作训练
1、教师演示实验操作;
2、学生自行进行实验;
3、讨论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第三节、课后作业
1、巩固知识点,做相关练习;
2、独立完成化学实验报告;
3、准备下节课的复习内容。
五、评价方法:
1、实验成绩:对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报告的撰写进行评价;
2、课堂表现:对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活跃程度和参与程度进行评价;
3、课后作业:对学生完成的作业难度和进步情况进行评价。
以上是初中化学学法指导教案范本,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
九年级化学学习方法谈学法指导
初三化学学习方法谈刚升入初三的同学,要增学一门新的基础自然科学——化学。
怎样才能学好化学这门功课呢?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只要起好步,以后学习起来就比较顺利。
1.明确学习化学的目的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是中学阶段的一门必修课,它是古往今来无数中外化学家的化学科学研究和实践的成就,它编入了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无机物的分类及相互间的关系等知识;它充满了唯物辩证法原理和内容,它介绍了许多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和他们对事业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的学风。
化学对工农业生产、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具有重要的作用,人们的衣、食、注行样样离不开化学。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通过化学课的学习,要掌握一些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学会动手做实验的能力,为今后搞科学实验打下基础。
因此,通过初中化学课的学习,初三学生不仅能学到初中阶段的系统的化学基础知识,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中外化学家的爱国主义思想、行为和对科学的不断进娶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科学态度及严谨学风的教育,而且还能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和自学能力,为今后学习高中化学及其他科学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础。
2.课前要预习上课前一天,一定要抽出时间自觉地预习老师第二天要讲的内容。
学会先预习,后听课这种良好的学习方法。
预习的好处很多:(1)它能强化听课的针对性,有利于发现问题,抓住重点和难点,提高听课效率;(2)它可以提高记听课笔记的水平,知道该记什么,不该记什么,哪些详记,哪些略记;(3)它可以节省课后复习和做作业的时间。
通过预习时的独立思考和听课时留下的深刻印象,从而缩短课后复习和做作业的时间;(4)它可以培养自学能力。
预习的过程就是自觉或独立思考的过程,长期坚持下去,一定会使自学能力得到提高。
预习的方法是:(1)通读课文。
通过阅读课文,了解新课的基本内容与重点,要把自己看不懂的问题记下来或用铅笔在书上作一些记号,用以提醒自己上课时要集中精力和注意力,有意识、有目的地听老师讲自己不懂的问题,详细对比跟自己的想法有什么不同,这样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2)扫清障碍。
加强九年级化学学法指导的几点尝试
如。 金属单元 复 习时 , 我一 改往 日按教材 顺序带 着学 生
复习的方法 . 而是要求学 生把该单元 的核 心知识归结为 几个问题 去整理 。学生 的潜力是巨大的 。 过小组讨论 、 通 完善, 他们归结出 了以下五个 问题
( ) 同的金属 , 活动性 的强弱不 同。 I不 其 在金属活动 顺 序表 中 , 金属 的位置越 靠前 , 的活动性越 强 , 它 反之 , 则越弱
开的 , 观察得仔 细 , 但描述 不准 确 、 规范 , 然会使 一 不 必
次实验 的活动 效果 大打折扣 实验描述 中常常 出现的问 题有 两个 : 一是把现 象与结论混 同 , , 如 描述碳在 氧气 中
成 生成二 氧化碳 气体 . 就犯 了这一 类 的错 误 : 是用 词 二 不当. 。 如 把磷 在氧 气 中燃 烧生成 的 白烟说成 白雾或 白
色 的烟雾 ( 化学上 的 “ ” “ ” 烟 和 雾 是有 区别的 , 烟是 固体
()金属 锈蚀的快慢与金属 的活动性强弱有关 , 1 通 常情况下金属的活动性越强 , 其锈蚀速度越快 。但是 , 金
的顺 序是 : 反应物 的色 、 、 态 味等物 理性质一反应过程 中 的现 象 ( 光 、 热 、 色 、 出气体 、 发 放 变 放 生成 沉淀 等 ) 生 一 成物 的色 、 、 态 味等物理性质。按照上述顺 序观察硫在氧 气 中燃烧 的实验 , 观察到 的现象是 : 淡黄色 的固体硫 , 在
() 金属和 它的合金 , 2纯 两者抗 腐蚀 能力 的强 弱不 同. 一般 而言 , 金的抗腐 蚀能力 比纯金 属 的抗 腐蚀 能 合
力 强 . 也是 日常生活及工农业 生产 中常用合 金少用纯 这
试谈新课标下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学法指导
教学经纬
试谈新课标下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学法指导
) 浙江温岭市滨海镇中学 ( 3 1 7 5 0 3 詹秀芬
倡导自主 化学新课程重视对学生 科 学 素 养 的 培 养 , 学习 、 合作学习 、 探究学习 。 要 求 教 师 在 教 学 中 既 要 “ 授 , , 。学生只有 人以鱼 ” 又要 “ 授人以渔 ” 更要“ 悟其渔识” 找到适合自己的 、 有效的学习 方 法 并 形 成 良 好 的 学 习 习 才能保证自主学习 、 探究性学习的落实, 才能真正提 惯, 高教学的效 率 , 促 使 教 学 目 标 的 达 成。 只 有 这 样, 才能 有能力 、 有 思 想 的 创 新 人 才。因 此, 教师 培养出有知识 、 不仅要重视对教法的研究 , 更要重视对学生良好学法的 指导和培养 , 并使之整合为有效的教学 。 化学学习分为预习 、 听 课、 作业和复习等几个环节。 笔者就以上几个教学环节 , 阐述如何对学生进行学法指 导, 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到自觉地获取知识 。 一、 预习时指导阅读 课前阅读 是 对 新 课 的 预 习 。 教 师 要 注 意 培 养 学 生 良好的学习习惯 , 要求学生上 课 前 必 须 预 习 下 节 课 的 内 容 。 教师应有 组 织 、 有 计 划、 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阅 忌纸上谈兵 , 要学以致用 四 、 切忌纸上谈 兵 , 就 是 要 求 教 师 在 教 学 工 作 中, 不能 应立足课本, 联系生活实际, 就化学理论知识泛泛而 谈 ,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 , 列举与 日 常 生 活 息 息 相 关 并 有 趣 的例子 , 挖掘教材中与环 境 的 污 染 、 保护有关的内容, 有 进而产生强 目的地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 树 立 学 习 信 心 , 烈的 求 知 欲 望, 要 让 学 生 明 白 学 习 化 学 有 哪 些 用 处, 并 将其与日常生活相联系 , 做到学以致用 。 比如第二 章 第 一 节 《 由 多 种 物 质 组 成 的 空 气》 的教 学内 容, 提 供 了 丰 富 的 素 材, 但我并没有停留在简单的 空气成分的发现研究和大气 污 染 的 知 识 点 上 , 而是认真 “ 研究教材 , 设置一些问题 : 现代工业发达, 烟囱林立, 空 ” “ 气中哪些 成 分 增 加 了 ? 这 些 成 分 的 增 加, 引起什么后 ” 果? 让学生带着问题 , 阅读 课 文 , 分组讨论, 最终得出结 论: 引 起 温 室 效 应, 整 个 地 球 变 暖, 给人类 C O 2 增加了 , 造成了危害 。 化学是一门实验比较多 的 学 科 , 教师应该积极大胆 地开展实验 。 一方面 , 有利 于 学 生 动 手 能 力 的 培 养 和 提 找 出 一 节 课 的 知 识 点, 读训练 。 在通 读 课 本 的 基 础 上 , 并弄清重点 、 难 点、 疑 点, 把 看 不 懂 的 问 题 记 下 来, 并试 做课后习题 , 以备上课时 集 中 精 力 听 老 师 讲 解 。 通 过 课 前阅读 , 学生就能提前知 道 学 习 目 标 , 从而引发思考、 查 向 人 请 教, 有利于提高分析问题和独立思考的 寻资 料、 能力 , 使听 课 有 针 对 性 , 从 而 提 高 听 课 效 率。可 以 采 用 “ 读读 、 议议 、 练练 、 讲讲 ” 的教学方法, 把阅读作为基础。 因此, 在 预 习 时 要 重 视 对 学 生 阅 读 能 力 的 培 养, 指导学 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 。 二、 听课时指导思路 有些学 生 反 映 : 上 课 都 听 懂 了, 但 作 业 却 不 会 做。 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学 生 “ 不 会” 听 课。因 此, 首先要求 学生听课 时 注 意 力 要 集 中 。 听 课 不 是 只 指 学 生 用 耳 朵 静静 吸 收 教 师 传 来 的 信 息, 它 要 求 动 静 结 合, 应该是接 受、 思 考 和 理 解 的 心 理 过 程, 是 靠 眼 看、 耳 听、 口 说、 脑 想、 手动等多种感官共同来完成 。 一般说来 , 教师讲课逻 高; 另一方 面 也 通 过 实 验 帮 助 学 生 理 解 和 记 忆 基 础 知 在化学 实 验 过 程 中 , 是有目的地实验, 识 。 更重要的是 , 其中要一边观察 , 一边记 录 现 象 , 对现象进行分析, 最后 才能得出 正 确 结 论 。 这 完 全 有 利 于 学 生 了 解 化 学 知 识 的获 取 过 程, 逐 步 掌 握 学 习 化 学 的 方 法, 建立正确的化 那 学思维 模 式 。 学 生 一 旦 形 成 了 这 种 化 学 思 维 模 式 , 么, 对 任 何 纷 繁 复 杂 的 化 学 现 象 都 能 做 到 思 路 清 晰, 对 绝大多数 的 化 学 反 应 方 程 式 都 能 找 出 其 中 的 规 律 。 同 时, 化 学 也 是 一 门 与 人 们 的 日 常 生 活 紧 密 联 系、 实用性 很强 的 学 科, 在 教 学 中 除 了 传 授 课 本 知 识 外, 还应把这 些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 这样就能大大提高学生学 做 到 这 些, 学 习化 学 的 兴 趣 和 激 发 学 生 学 习 的 原 动 力, 习化学就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 。 综上所述 , 学 习 化 学, 并 非 难 事。 关 键 是 看 教 师 如 何引导和启发学生 , 如何 激 励 学 生 创 新 。 化 学 教 学 要 真 正提 高 学 生 素 质, 培 养 学 生 的 能 力, 还应该重视兴趣广 泛性的培养和兴趣持久性的协调 。 ( 责任编辑 廖银燕 )
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进行学法指导论文
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进行学法指导摘要: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只有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乐学、善学,才能真正达到促学习、出效率的最佳效果。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只有真正教给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使课堂教学成为学法指导的主渠道,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学法;指导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6-119-01新课程下,教师应如何发挥主导作用,做到点拨适时,扶有节,做好学生自主发展的“催化剂”?如何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养成,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化学知识的特点,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善于记忆、巧用对比、勤于思考、富于联想、学会总结的学法指导,使学生在学习知识,形成素质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科学的学习方法。
一、善于记忆学习必须记忆,尤其是化学学科中的许多知识点,离开记忆是无法很好掌握的,如元素符号、化学式、物质的性质、化学仪器等。
如果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不能加以巩固,学过就忘,那就根本谈不上应用知识去解决问题,更谈不上发展智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我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指导学生逐步掌握“理解记忆法”,如:质量守恒定律中的“守恒”是指“元素守恒”和“原子守恒”;“形象记忆法”,如离子符号的书写可记为“离子符号歪带帽,先写数字后写号”;“网络记忆法”,如物质的分类网络;“归纳记忆法”,如酸碱盐溶解性表的归纳记忆;“图表记忆法”,如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的比较表;“谐音记忆法”,如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步骤可记为茶(查)庄(装)定点收利(离)息(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对有些知识还应该教给学生一些特殊的记忆方法,如电解水可简记为“父(负)亲(氢)”二字,寓意为一是负极产生氢气,二是父亲是男的,力气大,得到多,故氢气的体积是氧气的二倍。
探究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学法指导
探究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学法指导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工作者也在不断地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成绩水平。
化学教学作为初中学科之一,在教学中需要针对化学的特点和学科内容,设计专门的学法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化学知识,培养化学思维,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本文将通过探究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学法指导,来探讨如何实现更有效的化学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一、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在制定化学教学的学法指导之前,教师首先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
初中学生的学习特点主要包括:好奇心强,求知欲望强烈,但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还不够成熟,容易被外界环境和其他学科的干扰而分心。
在化学教学中,我们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初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还不够成熟,容易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在化学教学中,需要通过讲解故事、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进行启发性提问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框架:化学知识之间存在着较强的内在联系,学生需要掌握化学知识的体系结构,建立知识框架。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通过概念导图、知识索引等方式,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框架,加深对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的理解。
二、设计学法指导的内容在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之后,教师需要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设计符合化学教学的学法指导。
化学教学的学法指导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学习方法指导: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才能更好地学习化学知识。
学法指导需要包括如何有效阅读教科书、如何做好笔记、如何进行自主学习、如何进行复习等内容。
2. 实验指导: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初中学生在进行实验时需要注意安全和实验技巧。
学法指导需要包括如何进行化学实验的基本技巧、实验中需要注意的安全问题等内容。
3. 解题方法指导:化学知识的运用主要表现在解题过程中,因此学法指导需要包括如何理清题意、如何分析题目、如何选择解题方法等内容。
三、实施学法指导的方法1. 课堂指导:教师可以在化学课堂上,通过讲解案例、演示实验、引导思考等方式向学生传授学法指导内容,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学习方法。
初中化学教法改革与学法指导
改革教师教学方法,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提高学生实验动手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一、努力改进教法,开拓学生学习思维课堂教学的过程是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两个作用紧密结合的过程,也就是传播知识、发展思维与培养能力的辩证统一的过程。
如何使这个过程做到科学、优化,经过实践——反馈——再实践的过程,课堂教学初步形成“读、做、议、讲、练”结合的教法。
“读”,是各个环节的基础,也是培养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
所以,每章节教师都应列出阅读提纲,教会学生围绕提纲阅读课本内容,思考疑难,找出答案。
“做”,是加强实验教学,让学生动手做实验。
感知是获得知识的第一步,是发展思维的基础。
根据初中学生兴趣广泛并喜欢自己动手的特点,尽可能地利用实验组织教学,让学生有更多实验的机会。
“议”,是读与做这两个环节的深化,也是师生交往的阶段,旨在达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要鼓励学生多思考,多发问。
“讲”,是水到渠成的阶段,也是知识点梳理、交代规律的环节。
学生在读、做、议的基础上对教材有所感知,如果能得到老师点拨,必将产生质的新飞跃。
“练”,是知识实验阶段,也是对知识的巩固深化、培养解决问题能力的环节,有利于学生学习情况的信息反馈。
练,首先要加强课堂练习,在课堂上做到“读做议”中有练,根据教材的需要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编选基本练习题和综合练习题,有计划地布置给学生练习,这样既照顾到大多数,又有利于对尖子生的培养。
二、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初三学生对化学这门学科的特点和学法,有一个认识和适应过程。
有的学生说:“学化学跟学英语一样,枯燥无味。
”把化学看成一门“死记硬背”的科目,这就暴露了学生中有一个学习方法的认识问题。
因此,我们为师者不能一味向学生灌输死记硬背的知识,而是要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交给学生开启化学知识宫殿的“金钥匙”,让学生从死记硬背中解脱出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效率。
试谈新课标下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学法指导
学思维模 式 。学 生 一旦 形 成 了这 种化 学 思维 模 式 , 那
么 , 任何纷 繁复杂 的化学 现象都 能做到思路 清晰 , 对 对 绝大多数 的化 学反 应方程 式都 能找 出其 中的规律 。同 时, 化学 也是一 门与人 们的 日常生活 紧密联系 、 实用 性 很强 的学科 , 教学 中除 了传授 课本知识 外 , 在 还应 把这 些知识应用 到实 际生活 中去 , 这样 就能大大提高学 生学 习化学 的兴趣 和激发学 生学 习的原动力 , 做到这些 , 学 习化学就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 。 综上所述 , 习化 学 , 非难 事 。关键 是看 教师 如 学 并 何引导 和启发学生 , 如何激励学生 创新 。化学教学要 真 正提高学 生素质 , 养学生 的能力 , 应该重视 兴趣广 培 还 泛性 的培养和兴趣持久性的协调 。
找到适合 自己的 、 有效 的学 习方法 并形成 良好 的学 习习
惯, 才能保证 自主学习、 探究性 学习 的落 实 , 能真正提 才 高教学 的效率 , 使教 学 目标 的达 成。只有 这样 , 促 才能 培养 出有知识 、 能力 、 思想的创新人 才 。因此 , 有 有 教师
不 仅 要 重视 对 教 法 的研 究 , 要 重 视 对 学 生 良好 学 法 的 更
高; 另一方 面也 通 过实 验帮 助 学生 理 解 和记 忆基 础 知 识 。更重要的是 , 在化学实验过程 中 , 是有 目的地实 验 , 其中要一边观察 , 一边记录现象 , 现象进行分析 , 对 最后 才能得 出正确 结论 。这 完全有 利 于学生 了解化学 知识 的获取过 程 , 逐步 掌握学 习化学 的方法 , 建立 正确 的化
指导和培养 , 并使之整合为有效 的教学 。 化学学 习分为预习 、 听课 、 作业 和复习等几个 环节 。 笔者就以上几个教学环节 , 阐述如何对 学生进行学法 指
浅谈中学化学的学法指导
2 . 1 学 会 多种读 法 新 课 程下 ,倡 导多种 多样 的 阅读 方式 ,让 学 生 自主选 择 ,对 不 同年段 应 有不 同 的读 书方 法 ,包括 朗读 、默 读 、诵 读、精 读 、略 读 、浏览 等 。
新 课标 还建 议 : “ 培 养 学生 广泛 的 阅读兴 趣 , 扩 大 阅读面 , 增 加 阅读 量 , 提 倡少 做 题 ,多读 书 ,好 读书 ,读 好 书 ,读整 本 的书 。鼓 励 学生 自主 选择 阅读材 料 。” 下 面就 几 种读 法做 一简 单介 绍 : 2 . 1 . 1速 读 、泛 读 、精读 法 速读 ,顾 名思议 就是快 速 阅读 , 由于课外 阅读 时间有 限,学生 不可 能对 所有 书籍 都通读 ,但 由于学 习需要 又必须 要读 ,这时可 对次 要文章 采用速读 法 ,略知 大体 内容 即可,选用 自己需要的 内容,逐 步培养 其快速 阅读 的本领 。 泛 读 ,是 对 一些 故事 性 强 ,情 节复 杂的 课外 读物 , 明其 章节 要 义 ,以 丰富 学 生的课 外 学识 、 拓宽 知识 面 。因此 ,内容 广泛 些 ,不 管是 人 文 、地 理、 动物 、植 物 、历 史 、科技等 都 可涉 及 。 精读 ,是 对 一些 名 著 、佳 作 或 自己喜 欢 、 比较深 奥 的文 章 ,或 是 自己 需要 的 文章 、书 刊 、采 用仔 细 的细读 。可 要 求学 生 一句 句地 读 。对 书 中重 点词 句 、 段 落进 行 圈点 , 批 注 ,反复 吟诵 ,细心 品味 、用心 领悟 。 俗话 说“ 书 1 4 2 -1 4 3 读百 遍 ,奇义 自现” 。运用 语 言 的能力 就会 不 断提 升。 2 . 1 . 2 朗读 【 3 ]魏婉 平 冲 学语 文教 学之反 思 『 『 1 . 青年 文 学 家,2 0 1 3 ,1 7 :1 1 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化学学法指导
初三化学学法指导
认真抓好“听、思、问、练”的学习四个环节,力求达到懂、会、透,提高课上吸收率。
听是关键,思是核心,课堂上能不能高度集中力,聚精会神听讲,排除一切干扰和杂念去专心听讲是决定学习效率高低的关键。
有些同学课上精神不集中,打盹儿,做小动作,不注意听讲,而在课余时间补课,就如同拣了芝麻丢了西瓜一样,久而久之知识缺陷越越多,造成学习吃力,形成恶性循环。
更重要的是还要会听课,不仅听会知识的龙去脉,对概念、例题要能理解同时更要学习和感受老师讲的每一知识点的方法与思路。
要学会巧妙地完整记笔记的方法,课上一定要养成“先听后记”的习惯,将听到的内容加以思考整理,提纲挈领地记录本节的重点、难点,须掌握的内容和课本上没有的内容、易错、易混或对自己有启发的地方。
当时没听懂的,没明白的地方,课下要及时请教老师和同学。
还要记清课本内容和发散性问题及要求当堂完成的巩固性、检验性、提高性的训练试题。
课后应全面系统地整理笔记,将自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感受作笔录。
这个过程可以提高每个同学的悟性也就是消化、理解变为自己知识的过程。
“思”是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之中,只有积极思考,才
能使自己获得知识,实现由感性到理性的飞跃,因此课上要勤于思考,学会思考,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甚至是争论,以此锻炼和培养自己思维能力及表达能力。
从而达到使当堂所学知识能消化、理解。
要“练”一定量的习题巩固和消化所学知识并可培养一定的技能技巧,是达到会、透的一个重要环节。
但不能搞简单的重复或题海战术。
要通过作一定量的题自己能悟出什么道理,总结出一些规律,要把作题的过程看成为培养自己的思维和思维能力再提高的过程,做题后不要仅满足对答案,对解法而已,当每做稍有些难度的题后要回味一下,理顺解题思路逻辑关系和题目的类型是很有益的。
可以想这道题用了哪些概念和原理,解题的基本方法是什么,不这样解行不行,哪种方法最简捷这便是一题多解的过程。
能否通过改变物质、数据、操作顺序或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的互换重解,这便是一题多变。
回忆一下这道题与过去做过的题有无相同、相似之处这便是多题一解的训练。
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也能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抓住听、思、问、练四个学习环节,提高课上的吸收率,使所学知识不断地消化理解变为自己的知识,不仅能达到懂、会,更重要的是达到透,这样你就能运用自如,灵活多变培养了应变能力做到以不变应万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