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治疗儿童癔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治疗儿童癔症

*导读:怎样治疗儿童癔症?儿童癔症的发病率比较少,但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如果遇见一些外界刺激,则有可能因此发病。怎样治疗儿童癔症呢?一起来看看吧!

癔症是指一种在癔症性人格基础上,在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下诱发的精神障碍综合征,伴发有意识领域狭窄及运动及知觉系统障碍。在童年时期,典型的癔病并不少见,其中以女孩居多。儿童癔症发作时常表现为:捶胸蹬足等情感大爆发、木僵等意识障碍、瘫痪等躯体障碍。

癔症发病的基本原因是性格缺陷加上精神创伤。这类儿童大多具有自我中心,富于幼想,易受暗示,情感强烈而不稳,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等性格特点。因此,容易受环境的影响,容易把现实和幻想相混淆。

癔病患儿几乎都是在心理因素作用下发病的。某些躯体疾病、疲劳、健康状况不良等原因也容易促发本病。就心理因素而言,诸如自尊心受到挫折,人格遭受侮辱,家庭不和,父母冲突,父母精神异常,父母对孩子态度生硬,同学之间的纠纷等所引起的气愤、委屈、恐惧或其他种种内心痛苦,均可导致本病发生,亲人死亡或其他不幸意外遭遇引起的强列情感反应也易导致本病

发生。

癔症又称歇斯底里,在ICD一10和DSM-Ⅳ中称为分离性和躯体形式障碍。该症是由明显情绪因素所诱发的精神障碍现象,起病甚急,主要表现为感觉、意识或运动方面的障碍,症状无器质性基础。

*关于儿童癔症

癔病在儿童情绪障碍中与其他几种类型的疾病相比,患病率不高,男女均可发病,但在青春期后似以女性较男性高,年龄较长一些的儿童又较幼童多见,文化和经济水平不发达地区还有集体发作。

许多患儿有不良的素质因素及家庭环境,大多数患儿往往在负性精神因素作用下急性发病,如委屈、气愤、紧张、恐惧、突然的不幸事件,均可导致发作。但在首次发病后再次发病时不一定具有明显的精神因素。也可能是遇到与第一次发病因素在内容和情景上有关的因素诱发,亦可能在别人谈论其发作或患儿本人回忆第一次发作的体验在暗示和自我暗示作用下发病。因此,应避免当着患儿的面谈论其发作的表现和经过,若有躯体疾病、月经期、疲劳、睡眠不足等情况均易促发。

癔病集体发作的原因是各种能够导致团体成员产生恐惧、焦虑的因素,如考试、不受欢迎的老师或领导、家庭与学校之间文化上的差异,以及疲劳,体弱等常与事件的发生有联系,而迷信、灾难、战争、社会变迁等往往是集体发作的直接原因。对个体来说,平时较为神经质,情绪不稳定,易产生消极情绪,应对能力差而依赖性强,体质较差,都是易引起发作的不利因素。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可以说没有哪一种疾病能与它相比。归纳起来,可分为躯体功能障碍和精神症状两大类。

*发病率

国内12地区1982年进行的调查表明,在普通人群中患病率约为3.55%。关于儿童癔症早在16世纪即有叙述,18世纪始有文献专论儿童癔症。

进入20世纪中叶,儿童癔症的病例报道显着增多。国内尚缺乏儿童癔症的权威性流行病学调查数字。南京神经精神病防治院对前后住院儿童1155例资料作分析,报道其中癔症59例,占总数5.1%。儿童癔症有明显的集体发作特征,近年来国内儿童集体癔症发作的报道有所增加。如有报道某小学学前班多名学生发作癔症,占该班学生总数28%,随后迅速发展至各个年级学生,共52名学生癔症发作,占学生总数46.4%,女生多于男生。另有报道某山区小学学生因注射乙脑疫苗而引发全校多数儿童集体癔病发作。一般而言,儿童期癔症多发于学龄期儿童,女童多发,农村患病率较城市高,经济文化落后地区集体癔病发作频率较高,如我国雷州半岛地区发生的所谓缩阳症(癔症的一种表现形式)流行发作就很具代表性。

*病因

通常认为癔症性格与遗传素质有关。癔症性格表现为情感丰富、富有夸张表演色彩,且富于幻想。目前关于癔症有无遗传特性尚无定论,亦有争议。不过有研究发现,一些癔症儿童的父母本身就存在癔症病史或人格问题。儿童期癔症发作常由于情绪因素所诱发。如委屈、气愤、紧张、恐惧、突发生活事件等均可导致发作。若加之父母教养方式不当,更易促发。这类儿童大多存在性格方面的幼稚特征,表现为情绪不稳定、反复无常、轻浮、易受暗示等。导致前次发作的类同情景、事物、谈话内容等因素均具暗示作用,可诱导患儿癔症再次发作。有时首次发作后再次发病时不一定有明显的情绪诱因。患儿若有躯体疾病、月经期、疲劳、体弱、睡眠不足等情况也容易促发。儿童癔症的集体发作往往出现在教室、课堂、操场、集体宿舍或医院病房内。相关诱因可导致集体性恐惧和焦虑而发作,如面临考试、教师过于严厉、计免注射、类似病人的表现、同班同学死亡或受伤、脑膜炎流行等。而有些宗教迷信活动、灾难、突发生活事件、战争、社会变迁等也可促发集体癔症发作。

*临床表现

癔症的症状表现多样,一般分为两大类。

1.分离型癔症(dissociative type),呈情感暴发。幼儿期表现大哭大闹、四肢乱动、屏气、面色苍白或青紫、大小便失控等;较大儿童呈烦躁、哭闹、冲动,有的儿童砸东西,有的拔头发,撕衣服,或在地上乱滚或四肢抽动。整个发作时间长短不一,发作后有部分遗忘。发作时间长短与周围人的关注态度和程度有关;在人多且易引起周围人注意的地方,持续时间较长。

2.转换型癔症(conversion type),表现为躯体功能障碍,以痉挛发作、瘫痪、失明失聪、失音等为主。如跌倒昏迷状,四肢挺直或角弓反张,四肢瘫痪而不能走路或不能手活动,突然说不出话或声音嘶哑等。这类症状可在同一患者身上同时或前后出现。儿童转换型癔症发作较少见,如有类似发作多受周围人发作的暗示影响。

*治疗

以综合性治疗为原则,包括心理治疗、环境治疗、暗示治疗和药物治疗等。治疗前须详细了解病史,包括个人生长史、个性特征、家庭环境及成员之间的关系、病因及症状表现等。医师应取得患儿信任,制订治疗计划,依计划实施心理治疗。

1.心理治疗:医师须与患儿建立信任关系,通过谈话消除其紧张、不安情绪,并鼓励患儿说出存在的问题和内心矛盾,共同寻找问题症结,再帮助患儿了解疾病原因,讲明该病可以治愈,使其建立治病的信心,克服不适当的性格特征和情绪反应,以达到治愈的目的。每次心理治疗不超过40分钟,治疗次数视病情转归而定。

亦可进行集体心理治疗。选择病情、年龄、文化程度相近似的患儿组成小组,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如系统讲解、小组座谈、集体游戏等方式,发挥互相鼓励和暗示的作用,提高医疗效果。

2.暗示疗法:最常用言语暗示,即告诉患儿经过治疗会取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