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饮病之辩证方法
中医关于“痰饮”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中医关于“痰饮”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一、诊断根据四饮的不同临床特征,并结合病因、病史进行诊断。
1.痰饮心下满闷,呕吐清水痰涎,胃肠沥沥有声,形体昔肥今瘦,属饮停胃肠。
2.悬饮胸胁饱满,咳唾引痛,喘促不能平卧,或有肺痨病史,属饮流胁下。
3.溢饮身体疼痛而沉重,甚则肢体浮肿,汗当出而不出,或伴咳喘,属饮溢肢体。
4.支饮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平卧,其形如肿,属饮邪支撑胸肺。
5.胸部X线及CT检查有助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渗出性胸膜炎的诊断;胃镜检查可明确慢性胃炎诊断;有心功能不全的临床表现者,颈静脉压或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增高,有助于右心衰或左心衰的诊断;尿常规、肾功能等检查有助于肾炎等疾病的诊断。
二、鉴别诊断1.痰饮与痰证广义痰饮四种类型各有其病位和表现,悬饮、溢饮、支饮都不难区别。
狭义痰饮其病位应在胃肠,主要表现是心下满闷,呕吐清水痰涎,胃肠沥沥有声。
而其他疾病中所出现的痰证,则应以相应疾病的特有表现为主,痰证常作为阶段性病情而出现,病位也不局限在胃肠。
2.溢饮与风水证风水证即水肿之风水相搏证,可分为表实、表虚两个类型。
表实者,水肿而无汗,身体疼重,与水泛肌表之溢饮基本相同。
如见肢体浮肿而汗出恶风,则属表虚,与溢饮有异。
3.支饮、伏饮与肺胀、喘证、哮病这些病证均有咳逆上气、喘满、咳痰等表现。
但肺胀是肺系多种慢性疾患日久渐积而成;喘证是多种急慢性疾病的重要表现;哮病是呈反复发作的一个独立疾病;支饮是痰饮的一个类型,因饮邪支撑胸肺而致;伏饮是指伏而时发的饮证。
其发生、发展、转归均有不同,但其间亦有一定联系。
如肺胀在急性发病阶段,可以表现支饮证候;喘证的肺寒、痰饮两证,又常具支饮特点;哮证又属于伏饮范围。
中医护理:痰饮的中医辨证施护
①饮为阴邪,遇寒则聚,得温则散,故居住向阳、干燥、空气新鲜的房间。
②患者脘腹胀疼要卧床休息,少活动,并多加关心。
亦可针刺中脘、足三里、内关、三阴交等穴,理气止疼。
③饮食宜清淡,而富有营养的素流质,如藕粉、米粥、蛋汤等。
禁食肥甘厚味、生冷、煎炸、油腻、烟酒之品。
平时多食白菜、青菜、芹菜、冬瓜、苦瓜、绿豆、鲫鱼等行气利水之物。
④患者便闭,口干舌燥,可多饮一些蜂蜜水、桔子汁多吃香蕉、西瓜等祛火润肠之食物。
⑤服攻逐药前要向病人解释清楚,消除思想顾虑及紧张情绪,服药后要密切观察病情,如出现剧烈腹疼、频频呕吐、汇泻不止、心率不齐、呼吸气促、脉沉细、大汗淋漓等证候,应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防止虚脱,并立即停药。
(2)饮停胸胁:①患者因转侧时疼痛加重,故让其少活动,睡时少转侧。
②若气短息促,可立即吸氧,并要注意有无呼吸困难等情况。
③服十枣汤时要向患者解释,取得配合。
十枣汤的煎服法是甘遂、大戟、芫花三味共研末,大枣十枚煎水,与药末调和后早晨空腹服(现在多以药末装入胶囊吞服)。
服后观察咳嗽,胸痛、心下痞满等症缓解情况。
(3)饮犯胸肺:①患者咳喘胸满,不能平卧,可取平卧位,长期坐位要注意尾骶部皮肤情况,严防褥疮的发生。
②呼吸困难者及时给氧,并记录用氧的时间。
③及时辨别痰的颜色、粘稠、数量,若痰变腥臭味或黄粘难咯,可能是变证。
④要特别加强口腔护理,每日多次嗽口。
⑤劝患者戒烟,室内禁止吸烟,加强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
⑥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油腻,辛辣刺激食物。
⑦本证遇寒即发,故应保暖,提高室温。
(4)饮溢四肢:①患者需卧床休息,做好生活护理,保持床单平整清洁。
②经常注意气候变化,要随寒流热程度不同,增减衣被,当背部感到寒冷难受时,尤要保暖。
病室寒温适宜,免受风寒、潮湿等刺激。
(5)脾胃阳虚:①患者头晕目眩属虚证,更需卧床休息,关心体贴。
病情好转可逐步增加活动量。
②多给补中益气之品如南瓜、扁豆、莲子等。
③患者饮入即吐,泛吐清水痰涎时要劝导少量多次进食,尤其服中药时要频频饮服。
中医基础理论:常见的痰饮病证
临床所见,痰饮所致的病证较多,故有“百病多由痰作祟”的说法。
痰饮为病,即包括了有形痰饮和⽆形痰饮等多种病证在内。
由于其所在部位不同,其临床表现也不⼀样。
(1)常见的痰证:如痰阻于肺,可见咳喘咯痰;考试⼤站收集痰迷⼼窍,可见胸闷⼼悸,神昏癫狂;痰停于胃,可见恶⼼呕吐,痞满不舒;痰停⽪下肌⾁,则可见痰核、阴疽流注;痰阻经络筋⾻,则可见肢体⿇⽊,或半⾝不遂;痰浊上犯头⽬,则发眩晕昏冒;痰⽓凝结咽喉,则可致咽中梗阻,如有异物,吞之不下,吐之不出。
(2)常见的饮证:如饮泛肌肤,则成⽔肿;饮停胸胁,则见胸胁胀痛、咳嗽引痛;饮停胸膈,则常见咳喘倚息、不能平卧;饮在肠间,每致肠鸣沥沥有声、腹满⾷少。
总之,痰饮病证,随其病变部位及其寒热虚实性质的不同,⽽各有不同的临床见症,应综合分析,⽅能作出正确的诊断。
中医痰饮与水饮区别辩证
中医痰饮与水饮区别辩证痰饮概述: 痰饮是指体内水液输布运化异常,导致水液停积某些部位的一类疾病。
现代医学之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渗出性胸膜炎、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胃炎、胃下垂、胃扩张、幽门梗阻、肠梗阻、肾炎水肿等疾病的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而具有本证的临床表现者,均可参照本篇进行施治。
病因病机: 1)外感寒湿,气候寒冷,或冒雨涉水,或久居湿处,而致寒湿外侵,肺卫失宣,湿邪浸渍肌表,湿困脾阳,水湿不化,而成痰饮。
2)饮食所伤,暴饮过量之水,或过食生冷之物,中阳暴遏,脾不运化,水液停聚而为痰饮。
3)劳欲所伤,劳倦过度而伤脾阳,纵欲行房,则伤肾阳。
脾肾阳气亏虚,气化失司,水液难以输化,停积而为痰饮。
病机特点: 痰饮的病机,与肺、脾、肾三脏相关。
在正常生理情况下,肺有通调水道的作用,脾有运化水湿的功能,肾司开合,蒸化水液,分清泌浊,三脏互相协作,共同完成水液的吸收、运行和排泄,若三者功能失调,则通调、输转、蒸化失权,必致水液停积成为痰饮。
在肺、脾、肾三脏中,以脾的健运与否最为关键。
若脾阳一虚,则上不能输精以养肺,下不能助肾以制水,造成水液的潴留而成为饮患,故痰饮的形成,与脾的关系最为密切。
辩证施膳: 06/01阳虚弱. (痰饮)主证:胸胁支满,心下痞闷,胃中有振水音,脘腹喜暖恶冷,背寒,呕吐清水痰涎,口渴不欲饮,心悸、气短、头昏目眩、食少,大便搪,舌苔白滑,脉弦细而滑。
(中医必读)治法: 温脾化饮。
方例: 苓桂术甘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加减。
按语: 若小便不利,眩冒者,加泽泻、猪苓;若阳虚衰,脘腹冷痛者,加干姜、肉桂、吴萸。
02 饮留胃肠. (痰饮)主证: 心下坚满或痛,自利,或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腹满、便秘,舌苔腻,色白或黄,脉沉弦或伏。
治法: 攻下逐饮。
方例: 甘遂半夏汤或己椒苈黄丸加减。
按语: 若胸满者,加枳壳、厚朴;若口渴舌燥,苔黄者,加芒硝。
03 邪犯胸肺. (悬饮)主证: 寒热往来起伏,汗少,咳嗽,少痰,气急,胸胁刺痛,呼吸转侧疼痛加重,心下痞硬,干呕、口苦、咽干,舌苔薄白或黄,脉弦数。
痰饮的中医治疗
痰饮的中医治疗传统医学认为:痰饮是指人体内水液输布运化失常,停积于某些部位的一类病证。
亦称“淡饮”、“流饮”。
痰饮的成因痰饮的成因,概为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外因主要感受寒湿、饮水过量等,内因主要有劳倦过度、房劳伤肾等。
这些因素往往互相影响致使肺、脾、肾三脏气化功能失调,三焦不利,水谷不得化为精微输布周身,津液停积,变生痰饮。
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01外感寒湿:寒湿之邪、易于伤人阳气,阳气受损,则湿邪易于停聚。
凡气候之寒冷潮湿,或冒雨涉水,或坐卧湿地、寒湿浸渍等,水湿之邪侵袭卫表,卫外之阳先伤,肺气不得宣布,湿邪浸渍肌肉,由表及里,困遏脾胃,中阳受困,运化无力,以致水津停滞而成痰饮。
02饮食不当:胃为水谷之海,脾司健运之职,食生冷,或暴饮过量之水,或脾胃素虚,食少饮多;水停而不消,均可阻遏阳气,使中州失运,湿聚为饮。
诚如《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曰:“夫病人饮水多,必暴喘满,凡食少多饮,水停心下”。
03阳气虛弱:饮为阴邪,其为病多见于阳气虚弱之躯。
思虑劳伤使中阳失运,水停为饮者,其本在脾;房劳伤肾,或高年下焦阳虚,不能化水,以致水泛心下者,其根本在肾。
痰饮就病理性质而论,属阳虚阴盛,输化失调,因虚致实,水液停积为患。
虽然间有因湿邪与里水相搏、或饮邪久郁化热,表现为饮热相杂之候,但究属少数。
中阳素虚,脏气不足,实是发病的内在病理基础。
因水为阴类,非阳不运,若阳气虚衰,气不化津,则阴邪偏盛,寒饮内停为患。
辨证施治痰饮的辨证,首先应根据其停饮的部位区别四类不同的证型。
如停留胃肠者为痰饮,水流胁下者为悬饮,淫溢肢体者为溢饮,支撑胸肺者为支饮。
同时尚须掌握阳虚阴盛、本虚标实的特点,本虚为阳气不足,标实指水饮留聚,无论病之新久,俱应根据症状,辨别主次。
饮为阴邪,故其治疗以“温药和之”为原则,借以振奋阳气,开发腠理,通行水道。
若饮邪壅盛,其证属实,可根据其停积之部位,分别采用发汗、攻逐、分利等法;至于阳虚而饮邪不盛之微饮,则以健脾温肾为主。
中医痰饮辨证思路及方剂汇集
中医痰饮辨证思路及方剂汇集中医之痰临症中医之痰临症可分为两类,一类乃有形之浊痰,一类乃无形不可见之痰。
中医认为痰性黏腻,病情缠绵难愈,其性属阴,故其致病特点也多病程长,病位广,涉及脏腑、筋骨、皮毛及上下左右,无所不至。
故云“怪病多痰”。
痰之为病,虽症状复杂,但临床上大多是先有病而后生痰,故临证之时当辨病以求其因,若只重治痰,不重其因,以治痰为治病,而不去探讨因何生痰,其病总难治愈。
《医学正传》指出:“痰证古今未详,方书虽有悬饮,留饮、支饮、痰饮,诸饮之异,而莫知其为病之源。
”可见治痰不求其因,自古有之,纵观临床一些看似与痰有关的疾病,从痰治疗,疗效不佳者多。
如单纯用化痰药治疗痹证痛症,能有疗效者少见。
《景岳全书》云:“今举世医流,但知百计攻痰,便是治病,竟不知所以为痰,及因何而起,是何异引指使臂,灌汁以救根者乎。
标本误认,主见失真,欲求愈病难也。
”此言不谬。
实际上,这些怪病多为脏腑功能失调,水液代谢失常,其症以痰为标。
《明医杂著》指出:“痰者病名也,人之一身气血清顺,则津液流通何痰之有?”《景岳全书》也云:“怪病之为痰者,正以痰非病之本,乃病之标耳”;“夫人之多痰,悉由中虚而生”;“盗贼之兴,必由国运之病,而痰涎之作,必由元气之病。
”怪病之痰实则是脏腑功能失调之结果,故治疗上多以治痰为标,而调治脏腑功能才是治本之大法。
中医治疗痰饮病之法《金匮要略》云:“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此乃治疗痰饮病之大法,对此治疗原则的理解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笔者对此也有些浅薄的认识,希望与同道共同学习探讨。
从痰饮病的形成角度来理解清·邹澍曰:“饮入于胃,分布于脾,通调于肺,流行于三焦,滤于肾,出于皮毛,归于膀胱”;“水者,节制于肺,输引于脾,敷布于肾,通调于三焦、膀胱。
”从中可以看出痰饮病的形成与肺、脾、肾、膀胱等多个脏器相关。
内因肺脾肾三脏阳气虚弱,三焦失于气化,致使水液停聚;外因感受风寒,或冒雨涉水,久坐湿地,寒湿浸渍,或食少饮多,思虑,劳倦过度。
中医关于“痰饮”的辨证要点
中医关于“痰饮”的辨证要点
一、辨痰、悬、溢、支四饮
从病位而言,痰饮病在胃肠,悬饮病在胸胁,溢饮病在四肢,支饮病在肺脏。
从临床表现来看,痰饮以脘痞、肠鸣、吐清涎为主;悬饮以胸胁不适、咳嗽时引起胸胁疼痛为特点;溢饮以四肢肿胀重痛为主症;支饮主要表现为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
二、辨虚实
痰饮为病,本虚标实,虚多实少。
本虚为阳气不足,标实指水饮留聚。
因饮为阴邪,易于闭遏阳气,常表现为阳虚阴盛之证候。
又有偏于阳虚,或偏于阴盛饮聚,或阳虚与阴盛俱显之不同,此与患者平素正气的强弱有关。
三、辨寒热
本病临床所见以寒证居多,但也有郁久化热者。
初起若有寒热见症,为夹表邪;饮积不化,气机升降受阻,常兼气滞饮郁化热
此外,还当注意区分痰饮是病理产物,还是导致当前病证的因素。
一般而言,素有伏饮而发病者,是因饮而致病;先病而后出现痰饮者,是因病生饮。
痰饮名词解释
痰饮名词解释
痰饮是中医对于一种病理状态的描述,通常表现为体内水湿聚集、滞留不散、并在体内形成黏稠的液体。
临床上常见于脾虚水湿、肺热痰多等疾病,症状包括口腔粘滞、唾液增多、脾胃不畅、恶心呕吐、胸闷咳嗽等。
痰饮的形成
痰饮的形成跟身体内部的阴阳失衡、气血不足、湿邪入侵有关。
其中,脾胃不健运输失常摄取能量后形成湿气停聚,外来湿邪入侵,体内津液积聚,最终形成黏稠的痰饮。
此外,肾气不足、肝胆郁滞等因素也可能引起痰饮的出现,因此治疗时需针对症状辨证施治。
痰饮的症状
痰饮的症状主要表现在胸部、消化系统、头部、四肢等部位。
胸部痰饮患者常常会出现咳嗽、胸痛、气喘等症状;消化系统痰饮患者则常在口腔觉得粘腻、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问题;头部痰饮主要症状表现为头晕、头痛、癫痫、耳鸣甚至失聪等;四肢痰饮可能与风湿病、关节炎等疾病有关,主要表现为酸痛、肿胀、关节变形等问题。
中医治疗痰饮
在中医看来,痰饮治疗重点是通过疏通经络,调理气血,调节脏腑功能,达到湿邪渗出的目的,最终让痰饮排出体外。
治疗痰饮的方法主要包括穴位按摩、艾灸、拔罐、针灸、中药汤剂等。
具体针对不同病情需进行辨证施治,以达到最佳疗效。
总体来看,痰饮是多种病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症治疗、注意日常保健都对于预防、治疗痰饮疾病有重要的作用。
中医关于“痰饮”的证治分类
中医关于“痰饮”的证治分类一、痰饮多由素体脾虚,运化不健,复加饮食不当,或为外湿所伤,而致脾阳虚弱,饮留胃肠引起。
(一)脾阳虚弱1.临床表现:胸胁支满,心下病闷,胃中有水声,伴脘腹喜温畏冷,泛吐清水痰涎,饮入易吐,口渴不欲饮水,头晕目眩,心悸气短,食少,大便或溏,形体逐渐消瘦,舌苔白滑,脉弦细而滑。
2.证机概要:脾阳虚弱,清阳不升,水饮停胃。
3.治法:温脾化饮4.代表方:苓桂术甘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加减。
前方温阳化饮,健脾利水,后方止呕降逆,温胃蠲饮5.常用药:桂枝、生姜温脾化饮;茯苓、白术淡渗利水,与甘草补气健脾;陈皮、半夏理气化痰降逆。
若胸满,心下痞者,加薤白、瓜菱祛痰宽胸消痞;泛吐清水者,加吴茱萸温脾散寒;心悸气短者,加黄芪补气升阳;便溏者,加薏苡仁健脾利水;苔白滑而灰,气短重者,加制附子加强温阳散寒化饮。
(二)饮留胃肠1.临床表现:心下坚满或痛,自利,利后反快,或虽利,但心下续坚满,或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腹满,排便不畅,舌苔腻,色白或黄,脉沉弦或伏。
2.证机概要:水饮塞结,留于胃肠,郁久化热。
3.治法:攻下逐饮分消。
4.代表方:甘遂半夏汤或己椒苈黄丸加减。
前方化痰逐饮,散结通脉,后方涤饮泻热,前后5.常用药:甘遂、半夏逐饮降逆;白芍、蜂蜜酸甘缓中,以防伤正;甘草与甘遂相反相激,驱逐留饮;大黄、葶苈子攻坚决壅,泻下逐水;防己、椒目辛宣苦泄,通利小便。
若心下坚而满者,加陈皮、厚朴行气散饮;心下痛者,加木香理气止痛;利下腹满反复者为正气已伤,加干姜温脾助阳,加黄芪、白术补中益气;肠鸣腹满者,加枳壳、大腹皮理气;口干舌燥者,加天花粉、葛根生津;苔腻者,加砂仁、陈皮化湿。
二、悬饮多因素体不强,或原有其他慢性疾病,肺虚卫弱,时邪外袭,肺失宜通,饮停胸胁,络气不和。
如若饮阻气郁,久则可以化火伤阴或耗损肺气。
(一)邪犯胸肺1.临床表现:咳痰胸痛,咳甚气急,伴寒热往来,身热起伏,汗少,或发热不恶寒,有汗而不解,咳嗽,痰少,呼吸、转侧则疼痛加重,心下痞硬,舌苔薄白或黄,脉弦数。
痰饮诊断与治疗PPT
非药物治疗
心理调适:保持心情愉悦,避免过 度紧张、焦虑
运动锻炼:适当增加运动量,提高 身体免疫力
穴位按摩:通过按摩特定穴位,如 足三里、丰隆等,促进痰饮的排出
饮食调理
清淡饮食:避免油 腻、辛辣、刺激性 食物
多喝水:补充水分, 促进新陈代谢
增加膳食纤维:促 进肠道蠕动,帮助 排便
适量摄入蛋白质: 增强免疫力,促进 身体恢复
痰饮的症状
咳嗽、咳痰:痰液颜色、质地、气味等
胸闷、气喘:呼吸困难、胸闷、气喘等症状
恶心、呕吐:痰饮上逆,导致恶心、呕吐等症状
头晕、头痛:痰饮上扰,导致头晕、头痛等症状
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痰饮影响脾胃功能,导致食欲不振、 消化不良等症状
舌苔厚腻、脉滑:舌苔厚腻、脉滑等舌脉表现
痰饮的诊断标准
动等
避免过度劳累, 保持心情舒畅, 避免情绪波动
过大
避免接触刺激 性物质,如烟 酒、辛辣食物
等
定期进行身体 检查,及时发 现并治疗相关
疾病
痰饮患者的日常护理
保持良好的生活 习惯,避免熬夜、 过度劳累
饮食清淡,避免 辛辣、油腻、刺 激性食物
保持室内空气流 通,避免潮湿、 闷热的环境
适当运动,增强 体质,提高免疫 力
痰饮患者的心理调适
保持积极心态: 避免焦虑、抑郁 等负面情绪
增强自信心:过 冥想、瑜伽等方 式缓解压力
寻求支持:与家人、 朋友分享自己的感 受和经历,获得支 持和鼓励
感谢您的耐心观看
汇报人:
添加副标题
痰饮诊断与治疗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01 痰饮的诊断 02 痰饮的治疗方法 03 痰饮治疗的注意事项
痰饮的诊断
望诊之望痰:审痰辨病
望诊之望痰:审痰辨病百病多因痰作祟,痰者,水之为病,水停体内局部称为饮,饮泛体表全身名为水,水聚大腹膨满者则称为臌。
《绳墨》:“痰本津液所化,行则为液,聚则为痰;流则为津,止则为涎。
”《黄帝内经·水热穴论》:“肾者,至阴也;至阴者,盛水也。
肺者,太阴也;少阴者,冬脉也。
故其本在肾,其末在肺,皆积水也。
帝曰:肾何以能聚水而生病?岐伯曰:肾者,胃之关也。
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
上下溢于皮肤,故为胕肿。
胕肿者,聚水而生病也。
”《四圣心源·痰饮根源》:“痰饮者,肺肾之病也,而根原于土湿。
肺肾为痰饮之标,脾胃乃痰饮之本。
盖肺主藏气,肺气清降则化水;肾主藏水,肾水温升则化气。
阳衰土湿,则肺气壅滞,不能化水,肾水凝瘀,不能化气。
气不化水,则郁蒸于上而为痰;水不化气,则停积于下而为饮。
”由以上中医各家对痰饮的论述可见,痰饮都是水的问题,其根源在脾,其表现为肺肾,正所谓肾为生痰之处,肺为贮痰之气,脾为痰之源头,即水谷入胃,其宗气、津液、糟粕,分为三隧,脾为胃主行津液,津液不行则化为痰饮。
正如喻嘉言所说:“痰饮之患,未有不从胃起,一由胃而下流于肠,一由胃而旁流于胁,一由胃而外出四肢,一由胃而上入于胸膈。
”从这些论述可以看出另一个事情,即中医广义上的痰,远大于今天我们说的痰,还包括瘀血、息肉、纤维瘤等水之病也。
痰白而稀薄的属风、寒;痰白而稠厚的属湿,痰黄而稠者属热;痰白质黏者属阴虚、肺热;痰白清稀透明呈泡沫状的属虚、寒;咯吐粉红色泡沫痰,气促胸闷,呼吸困难者,多属心肺阳虚饮停,气不主血;痰有热腥味或腥臭味的为痰热,味甜者属痰湿,味咸者属肾虚。
《望诊尊经》:“寒痰为青色,湿痰为白色,火痰为黑色,热痰为黄色,老痰胶而黏。
痰滑容易咯出来是湿痰,为脾有病;难以咯出来是燥痰,为肺有病;痰清稀而多泡沫是风痰,为肝有病;痰质坚硬,而且结成块状是热痰,为心有病;痰液清稀而有黑点,是寒痰,为肾有病。
新病而病轻的,痰液清稀发白;久病、重病,痰液粘稠发黄;喜欢吐唾沫是胃中有寒;喜欢流涎是脾脏虚冷;腹部时常感到疼痛,口吐涎沫是腹中有蛔虫;咳嗽吐浊痰涎沫,呼吸困难,气息短促是肺痿;咳唾脓血,口中干燥,咳嗽兼胸中隐痛,是肺痈;经常吐粘稠腥臭的浓痰,久吐米粥状的浓痰,是肺痈;咳出痰如破败的棉絮,颜色如煤烟,就是老痰。
中医关于“痰饮”及其防控措施小结
中医关于“痰饮”及其防控措施
一、痰饮
1.痰饮是体内水液不得温化,停聚在某些部位而形成的一类病证。
痰饮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痰饮是诸饮之总称,可根据饮停部位再分为痰饮、悬饮、溢饮、支饮四类;狭义者仅为四饮中的痰饮。
病机主要为三焦气化失常,肺、脾、肾通调、转输、蒸化无权,阳虚阴盛,津液停聚而成。
2.辨证应先从部位分别四饮:痰饮病在胃肠,悬饮病在胁下,溢饮外溢肌表,支饮病在胸肺。
其次抓住正虚邪实的特点,分清标本虚实的主次。
3.治疗应以温化为原则,有治标、治本、善后调理等区别。
发汗、利水、攻逐为治标之法,只可权宜用之;健脾温肾为治本之法,亦用作善后调理。
本病早期及时治疗,多能控制病情,预后良好。
但若饮邪内伏或久留体内,正气不复,则其病多缠绵难愈,且易因感受外邪、饮食不当、劳欲过度等因素而反复发作,导致病势逐渐加重。
二、“痰饮”的日常防控措施
1.预防本病应在平时避免风寒湿冷,注意劳逸适度,增强体质,饮食宜清淡,忌肥甘、生冷,戒烟、酒。
2.既病之后,尤其要注意防寒保暖,调畅情志,加强护理,避免病情反复或迁延,耗伤正气。
四饮(痰饮悬饮溢饮支饮)辨治
痰饮辨治汉代张仲景在她所著得《金匮要略》一书中有专门讲痰饮得一篇,方证详细,切乎实用、今就其辨治情况简介如下:一、痰饮得涵义痰饮之名,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之痰饮,为痰涎水饮之总称、《金匮》作为篇名,包括痰饮、悬饮、溢饮、支饮四个内容,原文如下:问曰:夫饮有四,何谓也?师曰:有痰饮,有悬饮,有溢饮,有支饮、问曰:四饮何以为异?师曰:1、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2、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3、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痛重,谓之溢饮;4、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
即现代临床所见得胸水、慢支、哮喘、胃中水饮等病。
狭义之痰饮原为四饮之一,即“水停心下,辘辘有声者"、后世临床又作为久咳痰喘得通俗名称(实为原书中得支饮)。
以上就是名义得区别、在中医诊断学中,对痰饮二字又作为辨证方法用:咳唾之粘液,稠而厚者为痰,清而稀者为饮。
根据痰液得稠与稀可以分辨邪正相争得盛衰情况、《医宗金鉴》云:阳盛煎灼成痰,阴盛凝蓄为饮。
"阳盛为热,阴盛为寒。
热痰、寒痰之分,与此意义相近。
痰从火化宜清,饮从寒化宜温。
急性炎症多热痰,稠厚色黄,治宜清火化痰、慢性炎症多寒饮,清稀色白,治宜温阳化饮。
稠与稀反映抗病能力得强与弱,黄与白反映热化程度得快与慢,治各不同、二、病因病机《金匮》所列四饮得病因病机很复杂。
简括而言之:外因冒雨受寒,先伤体表卫外之阳气,进而影响肺气宣肃失常,以致不能通调水液,聚而成痰。
又因饮水过多,或者过食生冷,中焦阳气被遏,脾胃健运失常,饮食少,不能输布精微,湿阻而成饮。
如果久病衰老,肾阳不足,对水饮得蒸化分利失司,可形成肿满、诸家们概括为:其本在肾,其标在肺,其制在脾。
三者之间,尤其就是脾阳居中,脾阳不振,上不能输精以养肺,下不能助肾以制水,三焦通道失常,发为痰饮喘肿。
原文云:“夫病人饮水多,必暴喘满。
食少饮多,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
痰饮的病因病机、类证鉴别和辨证论治
痰饮的病因病机、类证鉴别和辨证论治痰饮一、概述1.痰饮的定义痰饮是指体内水液输布、运化失常,停积于某些部位的一类病证。
痰,古通“淡”,是指水一类的可以“淡荡流动”的物质。
饮也是指水液,作为致病因素,则是指病理性质的液体。
为此,古代所称的“痰饮”“流饮”,实均指痰饮而盲。
2痰饮的源流(内经)无“痰”之证,而有“饮”、“饮积”之说。
如(素问·经脉别论)?臼:“饮人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论述了正常的水液代谢。
(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太阴在泉……湿淫所胜……民病饮积心痛。
”《素问·气交变大论》又说:“岁土太过,雨湿流行,肾水受邪,甚则饮发,中满食减。
”《素问·至真要大论》又云:“太阴之胜……饮发于中”。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曰:“土郁之发,民病饮发湿下”等,认为脾肾功能失调,湿邪淫溢,可发生停饮之病。
这些论述,是对痰饮认识的开端,又为后世痰饮学说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隋唐至金元,有痰证、饮证之分,逐渐发展了痰的病理学说,提出“百病兼痰”的论点,对临床实践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价值。
孙思邈,《千金要方·痰饮第六)有五饮之说:“夫五饮者,由饮酒后及伤寒饮冷水过多所致。
”立论悉本仲景,而法方则颇有发明,如治胸中痰僻,用吐法以祛其邪;治“辩饮停结,满闷目暗”,用中军侯黑丸(芫花、巴豆、杏仁、桂心、桔梗)以温下。
严用和提出“气滞”可以生痰饮。
如(济生方·痰饮论治》中说:“人之气道,贵乎顺,顺则津液流通,决无痰饮之患,调摄失宜,气道闭塞,水饮停膈。
”从气与水的关系来论述本病的病机,明确阐明了气滞津凝则生痰饮,甚为精辟。
杨仁斋所著(仁斋直指方》首先将饮与痰的概念作了明确的区分,提出饮清稀而痰稠浊。
清·叶天士总结前人治疗痰饮病的经验,重视脾、肾,提出了“外饮治脾,内饮治肾”的大法。
中医内科学:痰饮辨证施治
中医内科学:痰饮辨证施治为考生提供中医内科学知识:重要考点痰饮辨证施治。
1.痰阻于肺证候:常因感受风寒湿热之邪,或咳喘日久出现,咳嗽气喘,或痰鸣有声,痰多色白,易于咯出,或伴有寒热表证,苔薄白腻,脉浮或滑。
治则:宣肺化痰。
2.痰蒙心窍证候:多因七情所伤,如抑郁、暴怒等,或感受湿浊邪气,可见神昏癫狂,胸闷不痛,或昏倒于地,不省人事,喉中痰鸣,苔白腻,脉滑等症状。
治则:化痰开窍。
3.痰蕴脾胃证候:多由饮食不节,思虑劳倦所致。
可见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痞满不舒,倦怠乏力,身重嗜睡,苔白腻,舌胖,脉濡缓。
治则:健脾化痰。
4.肝经痰郁证候:多由肝气郁结所致。
可见咽中不适,似有物梗塞,胸胁隐痛,嗳气,易怒善郁,苔薄白腻,脉弦滑。
治则:解郁化痰。
5.痰动于肾证候:多因久病及肾,阳虚水泛,或虚火灼津为痰。
可见喘逆气促,动则尤甚,或浮肿畏寒,腰膝冷痛,晨泄尿频,舌淡,脉沉细,或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弦细带数等。
治则:肾阳虚者应温肾化痰,肾阴虚者应滋肾化痰。
6.痰留骨节经络证候:因多种原因形成的痰浊流窜于骨节经络,可见骨节疼痛肿胀,肢体麻木不仁,或半身不遂,或口眼歪斜,或见瘰疬,瘿气,结节,肿块,苔白腻,脉弦滑等。
治则:软坚消结、通络化痰。
7.痰饮证候:脾阳虚弱,水饮停留于胃肠,可见脘腹坚满而痛,胃中有振水声,呕吐痰涎清稀,口不渴或渴不欲饮,头目眩晕,或肠间水声漉漉,舌苔白滑或黄腻,脉弦滑等症状。
治则:以温阳化饮或攻逐水饮为原则。
8.悬饮证候:水饮流注于胁间,络道被阻,气机升降不利,可见胸胁胀痛,咳唾、转侧、呼吸时疼痛加剧,气短息促,舌苔白,脉沉弦。
治则:攻逐水饮。
9.溢饮证候:因肺脾输布失职,水饮流溢于四肢肌肉,可见肢体疼痛而沉重,甚则肢体浮肿,小便不利,或见发热恶寒而无汗,咳喘痰多泡沫,舌苔白,脉弦紧。
治则:攻逐水饮。
10.支饮证候:水饮侵犯胸肺,肺气上逆,可见咳喘胸满,甚则不能平卧,痰如白沫量多,久咳面目浮肿,舌苔白腻,脉弦紧等。
痰饮的辩证治疗体会
痰饮的辩证治疗体会发表时间:2014-04-14T16:26:06.98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37期供稿作者:靖春梅[导读] 痰饮是指以体内水液停积于某些部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
痰饮有广义和狭义之分[1]。
靖春梅(黑龙江省大庆市让胡路区喇嘛甸镇卫生院 163000)【摘要】目的探讨痰饮的中医治疗。
方法对30例痰饮的中医治疗方法分析的。
结果痰饮是体内水液不得输化,停积在某些部位而形成的一类病证。
痰饮的治疗应以温化为原则。
健脾、温肾为治本之法;发汗、利水、攻逐为治标之法,只可权宜用之,待水饮渐去,仍当温补脾肾,扶正固本,以壮水饮生成之源。
【关键词】痰饮辩证分析辩证治疗【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7-0258-01 痰饮是指以体内水液停积于某些部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
痰饮有广义和狭义之分[1]。
广义的痰饮是诸饮的总称,根据水饮停积的部位不同,有痰饮、悬饮、溢饮和支饮之分;狭义的痰饮是诸饮的一个类型,专指水邪停积于脾胃、肠间的病证。
本节讨论范围以《金匮要略》之痰饮病为主。
现对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痰饮的中医辩证治疗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痰饮症患者30例,其中男17例,女13例。
2 辩证分析2.1痰饮多由素体脾虚,运化失司,复加饮食不当,或湿邪所伤,而致脾阳虚衰,饮留胃肠所致。
2.1.1脾阳虚弱胃中停饮,支撑胸胁,故胸胁胀满,胃中有振水音;寒饮内聚,阳气不能外达,则见脘冷、背寒;水饮上逆,故泛吐痰涎,饮入易吐;水停中焦,津不上承,则渴不欲饮;清阳不升,则头晕目眩;饮凌心肺,故见心悸、气短;脾运不健,故食少便溏;脾虚,水谷不能化为精微充养形体,故见形体消瘦;舌苔白滑,脉弦细滑,均系阳虚饮停之征[2]。
2.1.2饮留胃肠水饮留胃,则心下坚满或痛;水饮下行,故利后反快;饮去难尽,新饮复聚,故虽利心下仍坚满;饮邪从胃下流到肠,则肠间沥沥有声;饮停于中,而致腹胀、便秘;饮郁化热,故口干舌燥,苔黄;脉沉弦或伏,舌苔白腻为水饮壅盛,阳气被遏之象。
痰饮病的辨治
痰饮病的辨治开赛尔江·太外库【摘要】@@ 痰与饮都是脏腑功能失调,水液代谢障碍,致津液气化失常,因而水湿停聚,凝结于机体而形成的病理产物.痰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是指呼吸道的分泌物,咳吐出的痰液,广义是指体内的津液不循常道逐渐积聚,停积在体内的经络、脏腑各处,表现为不同的症候,水聚成饮,饮凝而成痰.痰主要是由于外感、内伤等引起肺脾肾等脏腑的气化功能障碍,三焦水道通调失常,导致体内津液代谢紊乱,影响津液的正常输布或排泄,以致体内津液停聚而形成.痰本身是一种病理产物,但在形成之后,又成为致病因素,损伤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损害人体,发生疾病.痰可随气升降,病及不同脏腑经络或滞留于机体某些部位,表现为多种临床征象.【期刊名称】《世界中医药》【年(卷),期】2011(006)003【总页数】2页(P251-252)【关键词】痰饮/中医药疗法【作者】开赛尔江·太外库【作者单位】新疆喀什市人民医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健康路5号,844000【正文语种】中文痰与饮都是脏腑功能失调,水液代谢障碍,致津液气化失常,因而水湿停聚,凝结于机体而形成的病理产物。
痰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是指呼吸道的分泌物,咳吐出的痰液,广义是指体内的津液不循常道逐渐积聚,停积在体内的经络、脏腑各处,表现为不同的症候,水聚成饮,饮凝而成痰。
痰主要是由于外感、内伤等引起肺脾肾等脏腑的气化功能障碍,三焦水道通调失常,导致体内津液代谢紊乱,影响津液的正常输布或排泄,以致体内津液停聚而形成。
痰本身是一种病理产物,但在形成之后,又成为致病因素,损伤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损害人体,发生疾病。
痰可随气升降,病及不同脏腑经络或滞留于机体某些部位,表现为多种临床征象。
根据临床表现,分为痰证与饮证,分类论述如下。
1 痰证的临床辨证施治1.1 湿痰多因素体阳虚或恣食生冷,过食肥甘,内伤脾胃,运化失健,津液的输布发生障碍。
主要表现为咳嗽、痰多色白容易咳出,或出现胸痞、呕恶、饮食不运、四肢困倦等症,舌苔厚腻、脉滑,治以燥湿化痰,用二陈汤加味,常用药物如半夏、陈皮、茯苓、苍术、厚朴、杏仁、牛蒡子、白蔻仁、薏苡仁、甘草等。
痰饮的辨证论治
痰饮的辨证论治
王贵臣;王霞
【期刊名称】《长春中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1995(011)004
【摘要】辨痰饮一证,一方面根据饮邪停聚的部位区分不同的证候,另一方面则应明确虚实性质。
一般而言,痰饮为病多虚实相兼,可据其病之新久、邪之盛衰、正气强弱,权衡虚实之偏胜,确立相应的攻补治则。
1 虚证当以温药和之温运之法,是仲景首创治痰饮的大法,亦是治疗痰饮的正法。
此法主方有二:1.1 苓桂术甘汤《金匮要略》云:“心下有痰饮,
【总页数】1页(P4)
【作者】王贵臣;王霞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5.805
【相关文献】
1.从《金匮要略》痰饮"当以温药和之"谈四逆汤对痰饮病的治疗 [J], 刘晓晖
2.由"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论仲景治痰饮 [J], 张立赟;赵云芳
3.何谓痰饮?痰饮分几种?各有何特征? [J],
4.谈谈《金匮》中“痰饮”篇外的痰饮 [J], 申好贞
5.痰饮水湿,同中有异;辨证论治,务求精细 [J], 赵进喜;阮智超;贾海忠;王三虎;张立山;李成卫;赵勇;刘宁;庞博;朱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 2 2组 治 疗 后肠 梗 阻指 征 消 除 时 间 比较 ( ±S ) X ,h
n
表 1 2组疗效 比较
肠 现肠 常 篙 颛时 间
注 :与对照组 比较 < .1 P0 0 注:与对照组 比较・ < .1 P 00
治 疗 组 愈 显 率 为 9 .% ,有效 率 为 9 . ,对照 组 愈 显 率 0 7 53 % 治 疗 组 在 促 进 肠 鸣 音 出现 时 间 、复 常 时 间及 肛 门排 气 、 排
2 治 疗
广义 的痰饮是诸饮 的总称,狭义的痰 饮是诸饮 中的一个类型 ,
由于水饮停积的部位不同,而分为痰 饮、悬饮 、溢饮、支饮 四
类。
医圣张仲景在 《 金匮要略 ・ 痰饮咳嗽病脉证》中提 出: 病 “ 痰饮 者 ,当 以温药和之 ”的痰饮病治疗原则. 为后 世痰饮学说 奠定 了基础 , 有着极大的指导意义和临床价值 。 温药具有振奋 阳气 、开发腠理 、通行水道的作用 。人以阳气 为本 ,所 以,肺
微,饮不致集聚内停; 肝温而条达,气机畅达 , 水湿得 以疏泄; 肾 ‘气温煦 ,清阳蒸腾 ,暖泽脏腑 ,藏 泻正常,水无泛滥之 虑:
心 阳 得 振 ,离 照 当 空 ,阴霾 白散 。如脾 阳 不 运 者 ,用 苓 桂 术 甘
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 ,谓之支饮。” 至于治法 ,则根据上下 内外之别, 虚实之异 以及 证情之兼挟 , 或用大、 小青龙以发汗 ,
参考文献 【] 中华人 民共 和 国卫生部 . 1 中药新 药临床研 究指 导原则. 第
三 辑 [】 19 : 6 - 2 S , 9 7 1 6.
【】孙传兴.临床疾病诊断据治愈好转标准 【] 北京:人民 2 - M.
医 院 出版 社 , 1 9 : 2 7 7 5. 9
通里攻下 、 以达 开肠结 、 畅腑 的目的, 通 大承气汤可行气 除胀 、
气 温 则 腠 理 开 发 ,水道 通 调 ,治节 有 序 ;脾 气 温 则 运化 输 布 精
对痰饮病的证候、论治等作系统论述 的当首推张仲景 , 他 首先描述 了四饮 :“ 其人素盛今瘦 ,水走肠间,沥沥有声 ,谓 之痰饮;饮后水流 在胁 下,咳唾 引痛 ,谓之悬饮;饮水流行 ,
归 于 四肢 , 当 汗 出 不汗 出 , 身体 疼 重 ,谓 之 溢 饮 , 咳逆 倚 息 ,
应 用 方 便 ,无 毒 副作 用 , 为病 人 提 供 了 保 守 治疗 的新 选 择 。
由于 老 年 人 肠 蠕 动 变慢 ,基 础 疾 病 多 ,卧床 时 间长 ,发 生
急性肠梗阻 的机会 多, 由于整体机能的减退 , 且 很多病人选择
手 术 治 疗 收 到 一 定 的 限 制 , 统 的 保 守 治 疗 法 效 果 较 差 。 们 传 我 采 用 中药 肛 滴 , 合 传 统 护 理 方 法 治 疗 老 年 性 肠 梗 阻 取 得 了满 配 意 的 效 果 。 据 中医 六 腑 “ 根 以通 为用 ”的理 论 ,治 以 调 理气 机 、
见表 3
表 3 2组症状起效 时间、消失时 间及消除率 比较 ( ±S ) x ,h
洼 : 与对 照组 比较 < .5 ”P OO P 00 , < .1 治疗 组 腹 胀 、 呕 吐 、 腹 痛 等 肠 梗 阻主 要 症 状 的起 效 时 间 、 消 失 时 间 与 对 照 组 比较 ,差 异 显 著 ( < .1 。 治 疗 组 肠 梗 阻 P 00 )
21 0 0年 8月 学术版 下半月 总第 2 5期 1
C ia a h ae hn Hel C r t
・
中医中药 ・
见表 2 。
肠梗 阻的疗效标准拟定 。
42 治 疗 结 果 .
4 . 2组 治疗后肠梗 阻指 征消除时间比较 .2 2
421 两 组 疗 效 比较 见 表 1 ..
便时间方面 ,与对照组 比较 ,有显 著性 差异 ( < .1 ,治疗 P O0 )
组优于对照组 。
为 3 .%,总有效率为 7 . 8 5 1 %。2组 愈显率及 总有效 率比较 , 8 经 x 检验 ,差异显著 ( < .1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 P Oo )
423 2组症状起效时间、 . - 消失时间及消除率比较
消 痞 止 痛 、通 里 攻 下 、导 滞 通 便 、降气 和 胃 ,是 治 疗 急 性 肠 梗
痰饮病之辩证方法
李成强 ( 四川省 古蔺县双 沙镇卫生院 中图分 类号:R 5 . 258
文 献 标 识码 :B
660 4 56)
文 章 编 号 :1 0 —4 4( 0 0 0 — 1 70 0478 21 ) 805—2
痰饮是指体 内水 液运化输布失常 , 停积于某些部位 的一类
病证 。痰 ,古作淡 ,淡与澹通 ,形容水 的淡荡流动;饮 ,水也
・
l7・ 5
・
中医中药 ・
2 1 8月 学术版 下半月 总第 2 5期 0 0年 1
C ia a h ae hn Hel C r t
故亦有称为“ 淡饮” “ 、 流饮” 痰饮 的含义有广 义与狭义之分 , 者。
阻 的经 ,采 用 肛 滴 治 疗 ,可 使 药 物 直 达 病 所 ;增 强疗 效 ,配合 传 统 的 胃肠 减 压 、 管 排 气 等护 理 方 法 ,可增 强老 年 人 胃肠 平 肛 滑 肌 兴 奋性 , 使 胃肠 蠕 动 规 律 化 ,促 进 胃肠 运动 的协 调一 致 , 使 场 内 容物 同 步 运 行 排 出 体 外 ,以促 进 胃肠功 能 的恢 复 ,从而
主要症状 3天 内消除率 与对 照组 比较 ,经 x 检验 ,差异显著
( < .5 , 治 疗 组优 于 对 照 组 。 P 00 )
5 讨论
有效解 除肠 梗阻出现 的腹 胀、 腹痛 、 呕吐等症状 。 本观察表明, 大承气 汤肛 滴治疗老 年急性肠 梗阻不禁疗效好 、 作用快 , 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