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梳理《伤寒杂病论》痰饮病
淼讲伤寒论条文40~41痰饮咳嗽病(十一)
淼讲伤寒论条文40~41痰饮咳嗽病(十一)2018-11-17“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篇内容涵盖极广,其中很多条文在之前的课程已经提到过,本节再做一番总结。
我今天嗓子有点不舒服,说话的声音有明显的发泡音,并且暗哑。
这种发泡音就是痰湿的声音。
暗哑是痰湿压制了阳气、压制了肺气。
中医认为五藏应五声,某一藏的虚实会使得五声中某一声的发音出现异常,属于闻诊中的声诊技巧。
声诊的主要运用就是帮咱们判断这个病好不好治,以及达到治疗目的之后患者的体质是否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咱们会单独开一个小节,讲述声诊技巧。
本节提到声诊是因为治咳嗽、喘,听声音判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技巧。
这一点之前提过,就像治疗腹痛的时候,经常要切诊(按一下肚子)。
那治咳嗽的时候,怎么能不听声音呢?喘咳声中,有痰、无痰、是干燥还是湿润、气息充足还是不足、声音偏外散还是闷在里面、是深的还是浅的,这些都是至关重要的信息,并且掌握起来并不困难,只要具备正常听力就都能做到。
以后会单开一节,讲解声诊。
痰饮咳嗽病篇一开篇,祖师爷把饮分为四类,痰饮、悬饮、溢饮、支饮。
名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理解道理。
条文提到痰饮有这么几条。
第一条: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
第二条: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
第三处:附方《外台》茯苓饮,治心胸中有停痰宿水。
由此三处咱们可以得知,痰饮的病位并非只有下焦肠间,还有心下、胸中,言外之意就是上中下三焦都有。
之所以要提一下这个,是因为看注解的时候,有很多前辈注家就把痰饮注解为水留于肠胃之间。
咱们对于痰饮的定义很简单:水饮之邪停留日久,渐渐变得浓稠叫痰;即有浓稠又有清晰的叫痰饮。
痰饮停于中焦,并且上犯逆心,就是苓桂术甘汤证。
痰饮之邪阻滞中焦,并且犯肺,就是外台茯苓饮,脾肺两犯。
痰饮在下焦肠道,在肠道里用厚朴大黄汤,这个方子主要功效是通便。
但是如果痰饮在肠道外、肠道之间,只通大便就不行了,得用己椒苈黄汤、防己椒目葶苈大黄丸。
如果痰饮阻滞水道,得用通水道的方法。
《证治准绳·杂病》痰饮
《证治准绳·杂病》痰饮痰皆动于脾湿,寒少而热。
湿在肝经,谓之风痰。
湿在心经,谓之热痰。
湿在脾经,谓之湿痰。
湿在肺经,谓之气痰。
湿在肾经,谓之寒痰。
风痰,脉弦面青,四肢满闷,便溺秘涩,心多躁怒,水煮金花丸、川芎防风丸。
热痰,脉洪面赤,烦热心痛,唇口干燥,多喜笑,小黄丸、小柴胡汤加半夏。
湿痰,脉缓面黄,肢体沉重,嗜卧不收,腹胀而食不消,白术丸,《局方》防己丸。
气痰,脉涩面白,气上喘促,洒淅寒热,悲愁不乐,玉粉丸,《局方》桔梗汤。
寒痰,脉沉面色黧黑,小便急痛,足寒而逆,心多恐怖,姜桂丸、《局方》胡椒理中丸、《金匮》吴茱萸汤。
心下痞闷,加枳实五钱。
身热甚,加黄连五钱。
体重,加茯苓、白术各一两。
气逆上,加苦葶苈五钱。
气促,加人参、桔梗各五钱。
浮肿,加郁李仁、杏仁各五钱。
大便秘,加大黄五钱。
(以上本出咳嗽门,咳嗽当参看。
)痰分五色∶色白,西方本色;色黄,逆而之坤;色红,甚而之内,金受火囚为难治;青色受风之羁绊;黑如烟煤点,顺而之北方,不治自愈。
经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安有所谓痰者哉。
痰之生,由于脾气不足,不能致精于肺,而淤以成焉者也。
故治痰先补脾,脾复健运之常,而痰自化矣。
然停积既久,如沟渠壅遏淹久,则倒流逆上,瘀浊臭秽,无所不有。
若不疏决沟渠,而欲澄治已壅之水而使之清,无是理也。
《金匮》云∶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辘辘有声,谓之痰饮。
当以温药和之。
又云∶心下有痰饮者,桂苓甘术汤主之。
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十枣汤主之。
(此药太峻,以小胃丹代之差缓,然虚人切不可用。
)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重,谓之溢饮,当发其汗。
大青龙汤、小青龙汤主之。
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
又云∶呕家本渴,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饮故也,小半夏汤主之。
又云∶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
通用海藏五饮汤,《局方》倍术丸。
【胡希恕《伤寒杂病论精要版》第二十二章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
【胡希恕《伤寒杂病论精要版》第二十二章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论一首脉二十一条方十八首1.问曰:夫饮有四,何谓也?师曰:有痰饮,有悬饮,有溢饮,有支饮。
讲解:痰饮为一概称,细分可分四类:痰饮、悬饮、溢饮、支饮。
2.问曰:四饮何以为异?师曰: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重,谓之溢饮;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
讲解:此条以水之处所、形状言四饮不同。
病人以前丰腴,今反瘦弱,因其津液不化,无以布散,则形体瘦弱,所饮之水,不待变化为津便由胃至肠,沥沥有声,此为痰饮,黏稠者为痰,稀薄者为饮,概言之则是痰饮;饮后水未至肠间,流于胁下如悬,咳唾之时,牵引胁下疼痛,甚至胸胁皆痛,此为悬饮;饮水流行至四肢体表,水在体表应从汗解,当汗出而不得汗出,身体疼重,此为溢饮,溢者,溢于外也;水饮由下及上,波及肺,则咳嗽上逆、短气,倚坐喘息,不得平卧,卧则水饮压迫横隔膜,喘咳更剧,倚坐时水饮就下,则稍觉平稳,其身亦肿,此为支饮,支者,由下支于上也。
3.水在心,心下坚筑,短气,恶水不欲饮。
水在肺,吐涎沫,欲饮水。
水在脾,少气身重。
水在肝,胁下支满,嚏而痛。
水在肾,心下悸。
讲解:本条以五脏言饮之不同,水在心,非心脏中有水,而是在水饮病影响下出现心脏症状之意,不可死于句下。
筑者,跳动也,水在心,则心下胃部坚硬跳动,胃中有水则短气,恶水而不欲饮,后人言因心属火,最畏恶水,故有此种症状,亦可。
水在肺,咳吐涎沫,涎沫多则津伤,而欲饮水,即言支饮。
里有水,碍及中气则少气,水流四肢则身重,脾主四肢,故言水在脾。
胁下为肝之部位,故悬饮胁下支满,嚏而痛,名之水在肝。
水在肾,当发为脐下悸动,“心下悸”当为误。
4.夫心下有留饮,其人背寒冷如手大。
留饮者,胁下痛引缺盆,咳嗽则辄已(一作转甚)。
胸中有留饮,其人短气而渴。
四肢历节痛,脉沉者,有留饮。
讲解:心下即胃有水饮留而不去,水性寒,背当胃之后,自觉寒冷如手掌大小。
《伤寒论》水气辨析+溯本求源饮病探识+痰饮水湿病——马家驹+治痰全法
《伤寒论》水气辨析+溯本求源饮病探识+痰饮水湿病——马家驹+治痰全法《伤寒论》水气辨析原创高凤芹徐月英张仲景伤寒论研究“水气”始见于《内经》,后世诸医家均有论述,然各医家笔下的水气却有水肿、水湿、痰饮、肾水等不同称谓。
“水气”在仲景《金匮要略》和《伤寒论》中均有提到,但含义不尽相同。
各医家对水气的注解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本人通过阅读《伤寒杂病论》的有关资料,对《伤寒论》水气的涵义、致病特点及治疗颇有所感。
1 含义1.1 张仲景之水气《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篇中详细论述了水气病的分类、发病机理、治法。
该水气病类似于今之所说的水肿,指肺脾肾阳虚、水代谢障碍、水潴留,泛溢于肌肤而致的以颜面肢体浮肿为主症的疾病。
《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一》说: “妊娠有水气,身重,小便不利,洒淅恶寒,起即头眩,葵子茯苓散主之。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又说: “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重,谓之溢饮”,将水饮停于四肢而使肢体肿重归为溢饮。
《伤寒论》明确提及水气的条文共有四处,有“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的小青龙汤证; 有“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的生姜泻心汤证; 有“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的真武汤证; 有“大病瘥后,从腰以下有水气者”的牡蛎泽泻散证。
因《伤寒论》有“详于前而略于后”及“详于后而略于前”的特点,水气致病隐含于很多条文当中,如第65条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证,第67条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证,第71、73、74条五苓散证等等。
同样是张仲景的著作,同一名却有不同的含义。
《金匮要略》中水气即为水肿病,《伤寒论》中的水气却是可流于身体各部的“水邪”“湿邪”,是有形的变动不居的实邪,类似于病理产物或致病因素。
1.2 古代医家之水气古典医籍中,多有提及水气,然意义亦有不同。
历代医家论“痰”
办公保健Office health care历代医家论“痰”文/上海中医药博物馆 于琳一、痰饮起源研究痰饮,是在疾病过程中由脏腑功能失调而形成的病理产物,同时,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它又可以成为新的致病因素,即痰饮滞留体内而引起各种新的病理变化,导致新的病症。
本文以时间为轴进行,从先秦至近代整理了历代医家对“痰饮”的理论研究,运用文献挖掘的研究方法,明晰“痰饮”发展形成的脉络,厘清“痰饮”广义概念与狭义概念的演变。
(一)《黄帝内经》论饮。
《黄帝内经》中未出现“痰”字,但有“饮”、“积饮”等记载,如《气交变大论篇第六十九》中提到“岁土太过,雨湿流行,肾水受邪……饮发中满,食减,四支不举”,《六元正纪大论》中“土郁之发,必在三气四气之时……呕吐霍乱,饮发注下”,《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提到“岁太阴在泉,草乃早荣,湿淫所胜……民病饮积心痛,耳聋”……这些理论都在阐述说明“饮”的病理病机,是由于雨湿太多、土郁、湿淫等因素导致的,也为之后“痰饮”的出现及后世“痰饮学说”的建立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二)《金匮要略》首创“痰饮”,奠定基础。
张仲景,名机,东汉末年杰出的临证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宗之圣”,有著作《伤寒杂病论》(原书已亡佚)。
张仲景在《内经》对“饮”的叙述基础上,首创了痰饮的病名。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中提到:“夫饮有四,曰:有痰饮,有悬饮,有溢饮,有支饮。
”并进一步阐明了痰饮的病机是“夫病人饮水多,必暴喘满。
凡食少饮多,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以中焦为发痰之原,重视脾胃运化功能在痰饮中的重要性。
痰饮病篇中列出41条条文,出19方,根据痰饮病位、病情虚实来论证,有攻有补,首创痰饮辨证论治,被历代医家奉为准绳。
张仲景还特别提出,痰饮是肺脾肾气化失司,或三焦水道失于通调,总结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二、历代名家论痰(一)巢元方之痰病学说。
隋代巢元方编撰的《诸病源候论》对中医痰病的学术发展有重要的奠基作用,其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
痰饮
若口渴加芒硝清热润下
若大便不通,苔黄厚加枳实、厚朴泻下通便。 攻下逐饮之法,当谨慎使用,可暂不可久,以免伤正。
辨证论治
三、分证论治
一、痰饮
2.脾阳虚弱 症状:心下痞闷,胃中有振水音,脘腹喜温畏冷,呕吐清水痰涎,水入
易吐,口渴不欲饮,心悸,气短,头昏目眩,食少,大便或溏,形体逐 渐消瘦,舌苔白滑,脉弦细而滑。 证候分析:脾阳虚弱,饮停于胃,清阳不升而致心下痞闷,呕吐清水 痰涎,头昏目眩。 治法:温脾化饮。 主方:苓桂术甘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
概
述
《儒门事亲· 饮当去水温补转剧论》指出饮证的病因为 愤郁、困乏、思虑、痛饮、有热时伤冷,并提出治饮 不可滥用补药。 清代喻嘉言指出对痰饮之体虚、积劳、失血等虚证不 可妄用吐法或峻攻。 清代叶天士总结前人治疗痰饮病的经验,重视脾、肾, 提出了“外饮治脾,内饮治肾”的大法。
概
(三)范围
述
四饮的临床表现多端,与西医学中的慢 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渗出性胸膜炎、 不完全性肠梗阻,胃肠功能紊乱,慢性心功 能不全,肾炎水肿等疾病发展到某些阶段可 参照本篇辨证施治
(四)辨证结合临床辅助检查 悬饮、支饮者,给予血常规、血沉、胸部X光片 及胸水B超,必要时予胸水穿刺检查对渗出液、 漏出液进行鉴别;痰饮者予胃肠钡透、胃镜、腹 部B超及幽门螺杆菌检查;溢饮者查尿常规、肾 功及肾脏B超;若有胸水伴呼吸困难,颈静脉怒 张,肢肿应查心脏彩超、心电、有助于对心力衰 竭的诊断。
辨证论治
三、分证论治
一、痰饮
1.饮停胃肠 症状:心下坚满或痛,胃脘部有振水声,自利,利后反快,或 虽利心下续坚满,或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腹满或疼痛,便秘, 口舌干燥,舌苔腻,色白或黄,脉沉弦或伏。 证候分析:水饮壅结,留于胃肠,郁久化热而致心下坚满或痛。 治法:攻下逐饮。 主方:甘遂半夏汤或己椒苈黄丸。
百病多由痰作祟,治痰饮的好方法,医圣早写出来了
百病多由痰作祟,治痰饮的好方法,医圣早写出来了本期导读喉咙不舒服老感觉有痰咳不出来,每天早上起床总要吐痰,感冒咳嗽,鼻炎、老慢支等似乎都和中医说的「痰」有关。
甚至有很多人自测发现自己是痰湿体质。
但其实,从中医的角度看,「痰」并不是大家想的那么简单。
张仲景《金匮要略》一书就专门立篇论述了「痰饮咳嗽病」,并且列举了非常多的解决方法。
经方的力量效若桴鼓,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经典是怎么看待「痰饮」,以及如何处理这个问题。
以便有更多类似困扰的人学习和受益。
百病多由痰作祟,很多怪病都是痰引起的。
包括现在很多人或多或少都有痰湿的问题,比如头晕头重、胸闷心悸心慌、咳嗽吐痰;胃肠中有水声漉漉,或口粘、口腻、口干不欲饮水;易惊悸,精神容易紧张不稳定;大便黏拉稀;皮肤起湿疹、荨麻疹、水痘等。
何谓痰饮?痰饮是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具体是指我们人体的津液在体内的循环、排泄过程出现勒异常,停滞、积聚在身体。
或在表,或在里,或是寒饮,或是水热,或是水结,或虚,或实。
总之,寒热虚实表里都可以出现痰饮。
后世把「痰」和「饮」分开,认为秽浊、黏滞、稠厚的部分,叫作「痰」,另外清稀、澄澈、透明的部分称为「饮」。
但《金匮要略》并没有截然分开两者,统称为水饮病,涉及到的篇章非常多,但由于文章篇幅有限,我们今天就以「痰饮咳嗽病」篇为例,来看一看如何认识和治疗水饮病。
(鉴于下文会出现「痰饮」一词,故此提到广义的水液代谢障碍的问题,我们一律称为水饮病,以方便大家区分理解)问曰:夫饮有四,何谓也?师曰:有痰饮,有悬饮,有溢饮,有支饮。
其中提到的「(水)饮」是泛指津液停留或泛滥成为水邪,它是代谢异常产生停滞在身体的废物,大体有寒热两类,细分为痰饮、悬饮、溢饮、支饮四种。
《金匮》水饮四病是什么那么这四种饮病是什么,又如何区别呢,下面仲景就开始讲到:问曰:四饮何以为异?师曰: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重,谓之溢饮;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
人体常见疾病症状之——痰饮
人体常见疾病症状之——痰饮人体常见疾病症状之——痰饮【【痰的概念】】在人的呼吸道里,许多小纤毛麦浪一样朝向口腔的方向,慢慢将脏东西推出来,推到嗓子眼儿时,人就会咳嗽吐痰。
痰是呼吸道的分泌物,健康人也是会有痰的,但如果患有呼吸系疾病,受致病微生物感染后就会产生大量的痰液。
痰中有成千上万的病菌。
痰液可传播非典型肺炎、肺结核、流行性感冒、霍乱、麻疹等。
健康人呼吸一些带有病菌的空气,很容易“中招”,如果痰中带有结核杆菌则可能会引起肠结核病。
这些细菌还有可能通过血液传播到肝、肾、脑膜等部位从而引起这些部位的疾病。
痰在呼吸道如不及时排出,导致呼气不畅及呼吸困难,可能发展成肺气肿;咳嗽,反复咳嗽会使肺泡发生变化导致功能低下;有些病人的痰还具有抗原性,可引发过敏性哮喘。
因此,有痰还是要“一吐为快”,但注意不要随地乱吐。
中医讲痰:痰湿为病,随气流行,内而脏腑,外而筋骨,上下左右,无所不至,变化多端,全身各处均可出现,无形之痰,壅塞气机,阻滞络道,为病甚杂,与五脏之病均有关系。
影响脏腑气机升降,和气血运行,而发生各种病变。
古人有“百病多有痰作崇““顽痰出怪病”“痰为百病之母”,“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藏痰之器”之说。
若痰湿阻于脑络,则有神昏癫狂之变;若痰湿流于四肢,则有麻痛痿废之患;若痰湿阻于脉络,络气郁竭,初病在气,久病则入血不通,而有胸痹之痛,中风偏枯,肢端麻痛等。
【【中医论痰多的原因】】中医认为“痰是万病之母”,痰又分为有形之痰(从肺管内咳出来的)和无形之痰(弥漫在身体内的各部位)。
《黄帝内经》中有过论述“脾是生痰之源,肺是贮痰之器”,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的脾脏运化功能不佳,摄入进去的食物就不能很好的被吸收,新陈代谢也会出了问题,一些由此而来的废物(痰)就会沉积在身体各处,进而也会导致各种疾病。
痰之吐也,为有形之痰,痰之身中,则为无形之痰。
主要关系到脾肺肾三脏失调,寒、热、气、火等原因,影响津液正常敷布,停聚为痰。
中医临床最常见气血津液病——痰饮
中医临床最常见气血津液病——痰饮痰饮是指体内水液输布运化失常,停积于某些部位的一类病证,由于水饮停积的部位不同,而分为痰饮、悬饮、溢饮、支饮四类学习,以《金匮要略》之痰饮病为主,掌握四饮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药,这也是临床应用的重点。
一、痰饮的概念及历史沿革1.痰饮的概念痰饮是指体内水液输布运化失常,停积于某些部位的一类病证。
痰,古作“淡”,“淡”与谵通,形容水的“淡荡流动”;饮,水也,故亦有称为“淡饮”、“流饮”者。
2.痰饮的历史沿革(1) 东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将痰与饮并提为痰饮,并将痰饮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层次。
如在“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将广义痰饮分为痰饮(狭义)、悬饮、溢饮、支饮四类,是诸饮的总称。
其中狭义的痰饮则是指饮停胃肠之证。
该篇所提“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治疗原则,至今仍具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
《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有“血不利则为水”的论述,提示血滞也可生痰。
(2) 自隋唐以至金元,在痰饮病的基础上,逐渐发展了痰的病理学说,倡百病兼痰的论点,从而有痰证与饮证之分。
(3)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胆虚实》创立了治痰名方温胆汤。
(4) 元·朱震亨《丹溪心法》提出“百病中多有兼痰者”的观点,首创“痰来瘀血,遂成窠囊”之说,注重痰瘀同病。
(5) 明·张介宾《景岳全书·杂证谟》云:“五脏之病,虽俱能生痰,然无不由乎脾肾。
”之说,强调了脾肾在致痰病因中的主导地位。
(6) 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提出“外饮治脾,内饮治肾”之说,丰富了张景岳的脾肾痰饮思想。
二、痰饮的病因病理1.病因痰饮的成因为感受寒湿,饮食不当或劳欲所伤。
2.病机三焦气化失职,肺、脾、肾三脏的气化功能失调,水谷不得化为精微输布周身,津液停积,变生痰饮。
水液的运行与脾肺肾三脏有关,如三脏功能失调,肺之通调涩滞,脾之转输无权,肾之蒸化失职,则三者互为影响,导致水液停积为饮。
从心脾肾浅谈《伤寒论》论治痰饮
从心脾肾浅谈《伤寒论》论治痰饮《伤寒论》是我国古代著名医书之一,由张仲景所著,是中医经典著作之一。
其中提到了很多疾病的治疗方法,其中就包括了对痰饮的治疗方法。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心脾肾的角度浅谈《伤寒论》论治痰饮的方法。
我们来看一下《伤寒论》中对痰饮的描述。
在《伤寒论》中,痰饮可以被描述为一种病邪,它通常是由于脾失健运,肺失宣降,肾失渗泄等原因所引起的。
痰饮的症状包括咳嗽、胸闷、嗓子哽塞、咳出白色黏液等。
在中医理论中,痰是一种病邪,它是由于湿气未化而聚集在体内形成的,对人体的健康造成了不良影响。
那么在《伤寒论》中,对痰饮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调和心脾在中医理论中,心脾是人体的重要脏器,它们有着调节气血运行、消化吸收营养的重要作用。
在治疗痰饮的过程中,调和心脾是非常重要的。
需要采取一些方法来调理心脾,如饮食调养、药物调理等。
在《伤寒论》中,提到了一些治疗痰饮的方剂,如苓甘汤、半夏泻心汤等,这些方剂都有调和心脾的作用,可以有效地治疗痰饮病症。
2. 补益肾气肾是人体的先天之本,对于治疗痰饮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伤寒论》中,提到了一些补益肾气的方剂,如六味地黄丸、真武丸等,这些方剂可以有效地补益肾气,调理肾脏功能,从而治疗痰饮。
《伤寒论》中对痰饮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调和心脾、补益肾气、健脾化湿等方面。
这些方法都是针对痰饮的病因和病机进行调理的,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需要强调的是,在治疗痰饮的过程中,还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来进行辨证论治。
因为痰饮是由于不同的原因引起的,对于不同的患者可能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进行辨证论治,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伤寒论》中对痰饮的治疗方法是非常丰富的,主要包括了调和心脾、补益肾气、健脾化湿等方面。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来进行辨证论治,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的介绍,大家可以对《伤寒论》中对痰饮的治疗方法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从而更好地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经典名方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经典名方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医家简介张仲景名机,史称医圣。
曾刻苦学习《内经》,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
这是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在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深远的著作之一,是后学者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
《伤寒杂病论》序中有这样一段话:“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生长全,以养其身”,足以表现了仲景作为医学大家的仁心仁德,后人尊称他为“医宗之圣”。
医家解析《伤寒论》(40):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主要的症状是素有寒饮,又受风寒,致恶寒发热,无汗而喘咳,出现了一些有特征的症状。
既然是风寒需要用麻、桂,说明有寒热而无汗。
既然是素有痰饮,那么它的喘咳、痰就有特殊性,发作的时候是泡沫状,白色的,粘的,很难咳出。
痰饮的痰,正常情况类似于鸡蛋清,受了风寒以后,由于咳而不畅,肺气不宣,所以多泡沫,很难出来,而且经常咳了以后就喘,甚至因喘息不止,而不能平卧。
痰饮是由于素体阳虚,水湿不化而产生的,又叫水饮,就其性质而言属寒,又叫寒饮,必须用温化的办法,所以必须用麻、桂,共同来发散风寒,但是剂量上要注意,在这里不仅是麻黄加量,桂枝的量也比麻黄汤中大了,并不是因为表实证重,需要加强它发汗的作用,而是因为痰的产生是由于阳虚。
关于细辛和干姜的配伍,细辛入少阴经,能够祛在里、在下的寒水之痰,辛散的力量非常强,而它本身又是辛热之品,特点是能发散水中之寒,往往可以把这个水理解为少阴肾,寒是无形之邪,水是有形之邪,无形之邪依附于有形之中,那么除了上面的细辛,还有哪些药能使其分离出来?干姜主要用来温脾阳,暖肺气,合细辛有助于祛水饮。
加上了半夏既可以降逆,又可以祛痰,在这里配合它们来祛痰饮,所以没有用杏仁。
外有风寒,内有痰饮,内外勾结而发病,从个人素有的体质可以知道,阳气不能蒸水化气,水留变为痰饮,那么素体的阴也会不足。
《诸病源候论》
《诸病源候论》痰饮病诸候(凡十六论)一、痰饮候痰饮者,由气脉闭塞,津液不通,水饮气停在胸腑,结而成痰。
又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漉漉有声,谓之痰饮。
其为病也,胸胁胀满,水谷不消,结在腹内两肋,水入肠胃,动作有声,体重多唾,短气好眠,胸背痛,甚则上气咳逆,倚息,短气不能卧,其形如肿是也。
脉偏弦为痰,浮而滑为饮。
其汤熨针石,别有正方,补养宣导,今附于后。
《养生方·导引法》云∶左右侧卧,不息十二通,治痰饮不消。
右有饮病,右侧卧;左有饮病,左侧卧。
又有不消,以气排之,左右各十有二息。
治痰饮也。
二、痰饮食不消候此由痰水结聚在胸腑、膀胱之间,久而不散,流行于脾胃。
脾恶湿,得水则胀,胀则不能消食也。
或今腹里虚满,或水谷不消化,或时呕逆,皆其候也。
三、热痰候热痰者,谓饮水浆结积所生也。
言阴阳痞隔,上焦生热,热气与痰水相搏,聚而不散,故令身体虚热,逆害饮食,头面吸吸而热,故云热痰也。
四、冷痰候冷痰者,言胃气虚弱,不能宣行水谷,故使痰水结聚,停于胸膈之间,时令人吞酸气逆,四肢变青,不能食饮也。
五、痰结实候此由痰水积聚,在于胸腑,遇冷热之气相搏,结实不消,故令人心腹痞满,气息不安,头眩目暗,常欲呕逆,故言痰结实。
六、膈痰风厥头痛候膈痰者,谓痰水在于胸膈之上,又犯大寒,使阳气不行,令痰水结聚不散,而阴气逆上,上与风痰相结,上冲于头,即令头痛。
或数岁不已,久连脑痛,故云膈痰风厥头痛。
若手足寒冷至节即死。
七、诸痰候诸痰者,此由血脉壅塞,饮水积聚而不消散,故成痰也。
或冷,或热,或结实,或食不消,或胸腹痞满,或短气好眠,诸候非一,故云诸痰。
八、流饮候流饮者,由饮水多,水流走于肠胃之间,漉漉有声,谓之流饮。
遇血气痞涩,经络不行,水不宣通,停聚溢于膀胱之间,即令人短气。
将息遇冷,亦能虚胀。
久不瘥,结聚而成癖九、流饮宿食候流饮宿食者,由饮水过多,水气流行在脾胃之间,脾得湿气则不能消食,令人噫则有宿食之气,腹胀满,亦壮热,或吞酸,皆其候也。
【《宋本伤寒杂病论》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原文释文
【《宋本伤寒杂病论》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原文释文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 150-190条150、问曰:夫饮有四,何谓也?师曰:有痰饮,有悬饮,有溢饮,有支饮。
注:问:饮病有四种,是哪四种呢?老师说:有痰饮、悬饮、溢饮、支饮。
151、问曰:四饮何以为异?师曰: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吐引痛,谓之悬饮;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重,谓之溢饮;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
注:问:四饮有什么不同?老师说:病人从前身体壮实,现在消瘦,水在肠间流动,沥沥有声可闻,这叫作痰饮;水饮形成以后,停留积聚在胁下,咳嗽或吐痰时牵引胸胁疼痛的叫悬饮;水饮形成后,停积于内,又逐渐泛溢于四肢,应当汗出时却不能出汗,身体感到酸重疼痛的,叫做溢饮;咳嗽气逆,气息短促不能平卧,周身轻度水肿,叫做支饮。
152、水在心,心下坚筑,短气,恶水不欲饮。
注:水饮影响于心,病人感觉胃脘部痞满,又有水在里面悸动,并感气短,厌恶水,不想饮水。
153、水在肺,吐涎沫,欲饮水。
注:水饮影响于肺,则出现上吐清涎稀沫,口干欲饮水。
154、水在脾,少气身重。
注:水饮在脾,可见气短乏力,身体沉重。
155、水在肝,胁下支满,嚏而痛。
注:水饮在肝,则在胁下支撑胀满,打喷嚏时引起两胁疼痛。
156、水在肾,心下悸。
注:水饮在肾,水气上逆凌心则心下悸动不安。
157、夫心下有留饮,其人背寒冷如手大。
注:胃脘有留饮的病人,背部寒冷,冷处约有手掌大小。
158、留饮者,胁下痛引缺盆,咳嗽则辄已。
注:留饮在胁下的病人,胁下疼痛,并向上牵引缺盆,咳嗽时胁痛加重(一作:转甚)。
159、胸中有留饮,其人短气而渴,四肢历节痛。
脉沉者,有留饮。
注:胸中有留饮的病人,有气短促、口渴等症状;若饮多又流于四肢,则可见四肢关节疼痛,脉沉的,为有留饮。
160、膈上病痰,满喘咳吐,发则寒热,背痛腰疼,目泣自出,其人振振身瞤剧,必有伏饮。
胡希恕讲伤寒杂病论之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系到⼼脏了,⽔在⼼。
⽔在肺,吐涎沫,欲饮⽔。
“吐涎沫”,就是咳唾涎沫。
⽔涉及到肺了,⼀定要上⾯说的“咳逆倚息”,都这⾥是简单说的,它光提个“吐涎沫”,痰呀,浓的叫涎,稀薄的叫沫,涎沫都来⾃于肺,与肺有关系,所以它说⽔在肺。
那么由于咳吐涎沫太多,伤津液,所以咽⼲⼝燥也愿意喝⽔的。
这是⽔在肺,就是说的⽀饮,⽀饮与肺有关系的。
⽔在脾,少⽓⾝重。
“少⽓⾝重”,⾥边有⽔少⽓,胃有⽔。
才刚说的⽔饮归于四肢,当汗出⽽不汗出呢,他就⾝⼦重。
这个就是⼀半说的溢饮,⼀半⾥⾯有痰饮的关系。
这个脾主四肢,古⼈这么看的,是就部位上说的,这个与脾有关系。
碍及中⽓,咱们说中⽓归于脾了,⽔在⾥,碍及中⽓,所以它少⽓。
就是刚才讲那个,说⽔停⼼下,有点⽔就短⽓,压迫着横膈膜,⾝重呢,就是组织⾥有⽔,那么由于脾主四肢,所以说⽔在脾,与脾有关系。
⽔在肝,胁下⽀满,嚏⽽痛。
这就说的是悬饮,这说的是部位,胁下嘛,是肝部位。
那么⽔在肝,胁下发⽀满,这是悬饮了。
“嚏⽽痛”,上⾯说的是咳吐引痛,那打嚏喷它也是引痛,意思是⼀样的,上⾯说的是四种,这⾥说的是波及到五脏了,字句稍有变化,⼀个意思,咳嗽当然也引痛。
这是说的悬饮,悬饮部位在胁下,肝所主的部位,所以说⽔在肝。
这和刚才讲的⼀样,不是⽔跑到肝⾥去了,不是那个事。
⽔在肾,脐下悸。
“⼼下悸”,错了,这肯定是“脐下悸”,属于下腰嘛,⽔在肾,⽔在哪动哪就跳,所以⼼下悸应该是胃,那我们讲痰饮可以,脐下,在下焦这⾥动,应该是脐下,属肾,也是部位上属肾,所以叫⽔在肾。
那么这两项,上⾯说四类,下⾯⼜说五脏之⽔,是⼀个问题,是两⽅⾯看。
就⽔的形象部位来说四类,就它这个部位关系到五脏所主上说,五脏的关系,其实是⼀个,你们好好看就知道了。
这就是观点不⼀样了,站在五脏上来观察,五脏各有属主证,胁下肝所主,胁下有⽔说⽔有肝;那么咳唾涎沫,…… 夫⼼下有留饮,其⼈背寒冷如掌⼤。
⼼下有留饮就是胃,这“留饮者”就是饮留⽽不去的意思,换⾔之就是胃⾥有⽔。
四十一、痰饮
四十一、痰饮四十一、痰饮1.痰饮(饮停胃肠):多由素体脾虚,运化不健,复加饮食不当,或外湿所伤,而致脾阳虚弱,饮留胃肠.脾阳虚弱证:胸胁支满,心下痞闷,胃中有振水音。
脘腹喜温畏冷,背寒。
呕吐痰涎,水入易吐。
口渴不欲饮。
心悸、气短。
头昏目眩。
食少、大便或溏。
形体有逐渐消瘦。
舌苔白滑,脉弦细而滑。
1苓桂术甘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茯苓12克桂枝9克白术6克炙甘草6克半夏24克生姜24克1.如眩晕甚者,加泽泻、茯苓,利水消饮邪;2.咳嗽呕吐稀涎者,加半夏、陈皮,以燥湿化痰;3.脘部冷痛,干呕,巅顶疼痛,肝胃阴寒水气上逆者,加吴茱萸,以温中暖肝,开郁止痛;4.身瞤动而水气上泛,加附子,以温散水气;5.脾气虚弱者,加党参、黄芪以益气健脾。
6.脘部冷痛,吐涎沬(寒凝气滞,饮邪上逆),酌加干姜、吴茱萸、川椒壳、肉桂温中和胃。
加减:1. 眩冒、小便不利(水饮内阻,清气不升),加泽泻、猪苓以渗湿升清。
2. 脘部冷痛,吐涎沫(寒凝气滞,饮邪上逆),酌配干姜、吴萸、川椒壳,肉桂温中降逆和胃。
3. 心下胀满(水饮内结),加枳实开痞散结。
饮留胃肠证:心下坚满或痛。
利后反快。
虽利心下续坚满。
肠间沥沥有声。
腹满,便秘。
口舌干燥,苔黄。
脉沉弦或伏,舌苔白腻。
甘遂半夏汤;甘遂5克半夏8克(包)白芍15克炙甘草3克蜂蜜12克(包)1.胸满,加枳实、厚朴泄满。
2.口渴,加芒硝清热润下。
已椒苈黄丸:防己12g 椒目5 g葶苈子(炒)10 g大黄10g。
(孕妇忌用。
)【加减法】A.如果水饮犯肺,兼见喘咳,加麻黄4 g杏仁12 gB.如痰涎雍盛,加紫苏子12g 莱菔子10gC.气滞较甚,腹满较重,加川朴12g 槟榔10 gD.如果病人久病体虚,中气不足者,加人参10g(另炖服) 白术15g 黄芪24g脾阳虚弱:2苓桂术甘汤:茯苓四两(12克)桂枝去皮三两(9克)白术二两(6克)甘草炙二两(6克))咳嗽痰多者,加半夏、陈皮以燥湿化痰;心下痞或腹中有水声者,可加枳实、生姜可消痰散水。
伤寒论 治痰饮诸方(1)
小青龙汤方解
小青龙汤: 麻黄9克,去节;芍药9克;细辛6 麻黄9克,去节;芍药9克;细辛6克;干姜 6克;炙甘草6克;桂枝9克;五味子6克; 克;炙甘草6克;桂枝9克;五味子6 半夏9 半夏9克,洗 麻黄细辛相须为用,势大力雄,五味子干 姜细辛,治水寒犯肺之咳嗽,又以芍药之 酸敛以制其燥性.
小青龙汤适应症及加减化裁
华仔的重点强调
仲景所设诸加减法,有一点不可不知——利 仲景所设诸加减法,有一点不可不知——利 者,噎者,喘者,小便不利者,皆去麻黄, 是何故也?
里虚者,攻邪当慎;细思仲景之意,此为顾及阳气也. 利者,虚也,里虚者表不固,不可重用发汗之剂,故去麻黄. 噎者,水寒犯胃,中焦阳气虚也,故去麻黄加附子以保胃气. 喘者,水寒射肺,甚则心悸,饮气上冲咽喉至不得息;胸阳 不振,岂能重发汗?若厥气挟寒饮上冲,反与麻黄以发汗动 水,此为助邪也!不可不慎!故喘者,去麻黄加杏仁. 小便不利者,膀胱气化不力,下焦阳气虚也,故亦去麻黄加 茯苓以利水.
半夏半夏99克洗麻黄细辛相须为用势大力雄五味子干麻黄细辛相须为用势大力雄五味子干姜细辛治水寒犯肺之咳嗽又以芍药之姜细辛治水寒犯肺之咳嗽又以芍药之伤寒论伤寒论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利或噎或小便不利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水饮流溢无所不至水饮流溢无所不至故水寒射肺则咳喘三焦故水寒射肺则咳喘三焦水道不利则渴水走肠间水道不利则渴水走肠间则利膀胱气化不利则小则利膀胱气化不利则小便不利少腹满
二院09中医临床 冯冠华 2009051019
伤寒论 治痰饮诸方解 (1)——小青龙汤 ——小青龙汤
方解青龙汤
青龙,四象之一,五行属木;龙能兴云布 雨,吞云吐雾;隐于汪洋大海,腾飞于九 天;名之青龙,以龙者,大则可兴云布雨, 小则亦可治水驱邪,小青龙汤,所取正是 龙能治水之意. 外感风寒内有寒饮,水饮挟外邪为患,得 小青龙汤以内劅水饮,发散寒邪.
痰饮病概念综述痰饮,汉代之前,称为“饮证...
痰饮病概念综述痰饮,汉代之前,称为“饮证...痰饮病概念综述痰饮,汉代之前,称为“饮证”、“水饮”。
是指体内水液输布运化失常,停留或渗注于体内某一部位而发生的病证。
痰饮之为病,随处留积而致病。
古无“痰”字,到了晋代,才在葛洪的著作中,始见“痰”字。
汉代以前以“淡”字命名。
《金匮要略》始有“饮证”名称及四饮证的描述,把“饮证”分类为悬饮、溢饮、支饮、淡饮四种,并立专篇加以论述。
如:“四饮何以为异?师曰∶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吐引痛,谓之悬饮;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重,谓之溢饮;咳逆倚息,气短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
”此外,在汉唐古籍中,还记载有“留饮”“流饮”“澼饮”“伏饮”等饮证概念和分类,在唐代的《千金翼方》记载中,更有五饮之说,与《金匮要略》的“四饮”概念和分类方面,有着明显不同,从另一个角度扩展了《金匮要略》“饮证”的四种分类。
如“一曰留饮,停水在心下;二曰澼饮,水澼在两胁下;三曰淡饮,水在胃中;四曰溢饮,水溢在膈上、五脏间;五曰流饮,水在肠间,动摇有声。
夫五饮者,皆由饮酒后伤寒,饮冷水过多所致”。
这充分说明,在汉唐时期,各家对饮证的认识和研究,尚处于发展碰撞阶段。
随着汉代医学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到了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对“饮证”有了更加深入的综合阐明,认为无论饮停何处,分类如何,都是有着共同的病理基础,因此率先提出并确立了“痰饮”病的综合性概念,即:“痰饮者,由气脉闭塞,津液不通,水饮气停在胸腑,结而成痰。
又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漉漉有声,谓之痰饮。
其为病也,胸胁胀满,水谷不消,结在腹内两肋,水入肠胃,动作有声,体重多唾,短气好眠,胸背痛,甚则上气咳逆,倚息,短气不能卧,其形如肿是也”。
宋·严用和《济生方·痰饮论治》:“人之气道,贵乎顺,顺则津液流通,决无痰饮之患,调摄失宜,气道闭塞,水饮停膈。
《伤寒论》:痰饮阻滞中焦,可导致人体多种疾病
《伤寒论》:痰饮阻滞中焦,可导致人体多种疾病此文章由“杯水车薪叶”原创,首发于企鹅号。
文章相关图片请看文字下方《伤寒论》:痰饮阻滞中焦,可导致人体多种疾病《伤寒论》:痰饮阻滞中焦,可导致人体多种疾病,《伤寒论》说:“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张仲景是治疗因为误吐,误下而导致胃中空虚,肝木乘脾,中焦脾胃虚弱,脾主中州,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若脾阳不足,无力化运水液,则水湿停滞而为痰为饮。
水饮犯于胸胁,则胸胁满闷不适,心悸短气,犯于头面,则见头晕目眩。
身为振振摇就是头晕目眩的意思。
《金匮要略》说:“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
在此条文中,主治水停阻碍呼吸而短气,以通利小便为主。
此方剂一共就是四味药,茯苓四两,桂枝三两,白术二两,灸甘草二两。
四药用水六升,煮取三升,分三次温服。
此方是《伤寒论》中非常了不起的方剂,非常精简,但组合巧妙,阵法分明。
《金匮要略》又说:“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
总结以上条文,我们可以得知:心下逆满,气上冲胸,动则头晕目眩,呼吸短气,脉象沉紧为其主证。
《伤寒论》说:“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这充分体现了张仲景方证一体,证以方名,方随证转,有证则用的基本原则。
方中用性平味甘淡的茯苓为君药,以健脾利湿,茯苓的主要作用就是可使体内的水湿从尿道排泄,所以可以治疗水湿不化而成痰,以及小便不通等症,茯苓有两种,化痰涎常用白茯苓,利小便常用赤茯苓。
这就要看病人的主症状是什么,可以选择使用。
桂枝我们以前介绍过,它是桂树的细嫩枝,有温阳化气,平冲降逆的作用,此方中桂枝为臣。
茯苓、桂枝为温阳化气,利水平冲的常用组合。
白术为佐,功能健脾燥湿,茯苓、白术相须,为健脾祛湿的常用组合,”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在此体现了治生痰之源,也就是治本的意思;桂枝、白术同用,也是温阳健脾的常用组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创首发:梳理《伤寒杂病论》痰饮病刘观涛按:昨天,《中国中医药报》(2014年2月26日)头版刊发了对本微信号的报道《手掌上的中医药大学——中医志愿者创办“订阅号学堂”。
感谢各位亲爱的读者的热情参与和无私奉献,也感恩冯学功教授以及其他“专家志愿者”的知识奉献!现转发如下:手掌上的中医药大学中医志愿者创办“订阅号学堂”本报记者海霞近日,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冯学功教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师承编辑部刘观涛主任,联合北京多位中医专家发起“中医志愿者”行动。
通过微信订阅号“中医师承学堂”,“京城专家志愿者”为全国各地“中医志愿者”开展公益教学。
著名经方学家、中日友好医院冯世纶教授多年前利用网络教室,开办了面向边远基层医师的“经方师承课堂”,每周抽出半天时间,讲授经方临床应用,课程以“公开课”形式,向所有有兴趣的中西医师免费开放。
通过3年近200学时的授课,近千名医师掌握了经方临床的“金钥匙”,并成为中医师承推广的首批志愿者。
此事在2012年1月6日本报二版报道后,受到许多中医专家称赞并纷纷加盟,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张立山教授、北京中医医院张广中主任医师等先后加入“专家志愿者”行列。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师承编辑部则承担起整合专家志愿者与学员志愿者职责。
今年初,在京专家志愿者确定了以多位专家系列化课程的“学堂”模式。
为了快速、高效传播,主讲专家团队将“现场讲课”实录,并转化为“文字格式”,通过“中医师承学堂”微信订阅号,每天发送到“中医志愿者”手机上,大家可随时随地收看。
和常规讲课不同,这种授课方式主要根据学员即时反馈进行动态调整。
微信订阅号使学员和专家组互动,学员随时可通过手机发送信息向专家团队提出问题,专家对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回复。
记者了解到,从今年开始,微信公众订阅号“中医师承学堂”已有近1000名中医志愿者报名参加,陆续推出伤寒、温病、燕京医学等系列精品课程,被广大志愿者亲切称为手掌中“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昨天,我给我的师兄、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张立山教授打电话,请他为我们“中医师承学堂”微信订阅号的“优秀志愿者”(做出了较大贡献的中医志愿者,比如,独立组织某个项目的志愿者活动,如联络电台主播录制中医之声、独立联络各大学中医志愿者团体等),提供一套系统完整的经方精品互动课。
他欣然答应了。
我知道,张立山教授的课程精益求精、价值不菲,但是,优秀志愿者更是弥足珍贵、爱心无价啊。
作为“中医师承学堂”的“服务员”,我愿意把更多中国一流的精品课程,奉献给爱心奉献的优秀志愿者。
张立山教授目前正在把自己历年对伤寒论的应用和思考,撰写《六经八纲用经方》一书,非常值得期待。
今天,就把他的原创文章在我们微信号进行首发。
新鲜出炉,请君先睹为快![后天就是我们的《中医人生:同修伤寒论》正式开办的日子了,暂由我这个“小学老师”级别的师弟和诸位师兄们交流,目的是为了让没有伤寒论基础或基础较差的师兄们学习起“专家志愿者”的课程更加顺畅,我只不过是您和专家沟通的一个小小拐杖而已。
我本人不堪胜任“专家志愿者”,只是广大“中医志愿者”中的一员,并且尽力向“优秀志愿者”的目标努力前行。
]让我们感恩“专家志愿者”冯学功、张广中、张立山、陶有强等老师的奉献。
好,各位师兄,下面还是“分享欢喜”,把各位朋友的微信来函选登一下,让我们共同分享,相互激励,一路有你!顺便问一句,您今天诵读《伤寒论》了吗?圆融:感恩刘老师!感恩所有的老师!“伤寒论”的年代无雾霾。
戏言。
老师保重![刘观涛按:真不是戏言,第二天,北京立刻晴天万里,雾霾尽散。
下次北京雾霾的时候,请您再“戏言”一次,呵呵。
]Alston 東爾:刘观涛师兄,只想分享这几周来中医师承学堂与我的因缘。
多年来我直在国外行医(针灸为主),几乎很少有机会与中医界有亲密接触。
当读到你的“人生边上的戒定慧”, 我的心中充满喜悦:发现另一知己,尚未谋面,文如其人。
[刘观涛按:惭愧啊,师兄,我只是写出我的理想而已,离实修实证相差很远。
这是我努力的方向,和师兄们共勉!] 感谢你微信中分享的常规辨证(病位+病性),与宏观六经大法、微观方证药证理念.我看进去了,并已在指导我的临床思路。
微言大义。
谢谢。
[刘观涛按:这些都是历代前贤的观点,我只不总结了一下而已,哪敢说我的原创呢?!比如,病性病位说,就是我非常崇敬的湖南中医药大学熊继柏教授所论。
方证药证说,乃是中科院学部委员、经方家叶橘泉所论。
]黄药师:师兄辛苦了,每天坚持发微信,我们也要每天坚持学习。
这两天师兄发的都是大医院的医生学习经方的感悟。
这对我们基层的医生有很大的鼓舞。
尤其是冯学功老师,在四川援建的时候使用经方得到了百姓的认可(被百姓需要),总结了“经方给了我自信,经方给了我自尊,经方给了我幸福,经方给了我未来”,确实,现在看病难,看病贵,经方学好了确实能减轻患者的负担,经方药味不多,一剂知,二剂已。
张广中老师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体会,让我们看到中医在大医院也慢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希望他们慢慢影响越来越多的中医学子。
绿浪:看完冯学功教授文章,感觉特别爽快,似黑暗中的明灯,给迷茫中寻找入门中医的人指明方向。
有缘结识中医师承学堂,快哉,幸哉![刘观涛按:冯学功教授的分享文章,请见上上期。
]lzj:谢谢张广中老师分享,您对经方感情之深,信心之强可以明见,张老师给我们完美展示了中西医结合治病的完整思路,中医在治疗应该保持自己的思维,但也不必拒绝利用西医检验指标、检查设备对疾病轻重发展方向全面掌握,感觉张老师成竹在胸,处处显示严谨医风。
赞叹之,我辈向您敬礼![刘观涛按:张广中老师的分享文章,请见上期。
] wyl:其实很想为“中医师承学堂”尽自己微薄之力,只是自己学识尚浅不知如何去做。
我以为:每天将“中医师承学堂”的文章分享到朋友圈就是对“中医师承学堂”、对中医的推广……[刘观涛按:点点滴滴,都是自愿者的爱心星火。
]原创首发:梳理《伤寒杂病论》痰饮病张立山(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教授)各位同道大家好,因为我是搞呼吸病的,所以临床上碰到的痰饮病比较多,就想把《伤寒杂病论》里面关于痰饮的论述做一下梳理,我想对临床非常有必要。
由此,想到前两天我随手写的四句顺口溜:“终日见痰不识痰,咳喘小病变疑难。
欲知痰饮真面目,长沙句里觅根源”。
因为我们呼吸病的医生,每天面对呼吸道疾病的患者,天天见到患者咳嗽咳痰的症状,但是为什么有时候我们治疗的疗效不理想呢?可能就因为我们“终日见痰不识痰”。
我们看到病人咳痰、咳嗽,是不是真正认识了这个痰,很可能没有真正认识。
所以“咳喘小病变疑难”。
咳喘厉害吗?不太厉害,但是不容易治好,现在临床上我的专家门诊中,三分之二来自全国各地的病人都是慢性咳嗽。
为什么这么一个咳嗽就治不好呢?当然这里面的原因方方面面,其中可能跟我们对痰饮的认识程度不够大有关系。
所以“欲知痰饮真面目,长沙句里觅根源”,如果想辨清有没有痰、有没有饮,还是应该到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去寻找它的本原:什么样的现象提示我们有痰饮?如何去处理这种痰饮?好,我个人归纳了一下,从望闻问切四诊方面做了一个梳理,有不当的地方,在座的各位同道给予指正。
第一、望诊。
痰饮病可以见到水色。
这个颜色往往以黧黑是最多见的,我们学了中医基础理论,黑为肾色,水色外现,容易见到黧黑,《金匮要略》里面提到“膈间支饮,其人喘满,面色黧黑”。
是在木防己汤的条文中提到的。
这个面色是黧黑的面色,所以见到黑色,大家可以考虑是否有饮证,尤其是年轻的患者,我在门诊上前年遇到一个女孩,32岁,一看那脸黑黑的,哮喘病,用射干麻黄汤,她就是内有痰饮。
第二个水气,水气表现为病人往往颜面虚浮,在《金匮要略》里面也提到,夫水病人,目下有卧蚕,有的人说虚肿虚胖,面色鲜泽。
第三就是水斑,刘渡舟老师提到水斑的问题,他说头额、鼻柱、两颊、颌下的皮里肉外显现黑斑。
水舌,望诊的水舌,舌体往往是胖大,苔水滑,尤其是小青龙汤证的患者,我们过去就形容他的舌苔叫伸舌欲滴,那个舌苔上的水要往下滴一样,当然如果有些人是白腻苔也是可以的。
另外肢体的浮肿,包括全身的水肿,或者是四肢的水肿这也是能望诊见得到的。
第二、闻诊。
首先是水声,水声我们知道可能胃中有振水音,喝了水以后,他胃里有咣里咣当的,有振水音这个提示有水,痰饮证,仲景描述叫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肠子里面咕噜咕噜有水声,刚才我陈建国先生提到的,生姜泻心汤就是腹中有肠鸣,有这种水声,肠道里有水饮。
包括仲景提到的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都提到了这种腹中雷鸣的问题,就是有水。
水咳,这个咳嗽往往咳嗽的话是咳声高亢或者有痰比较多的话是咳声重浊,由于水饮导致的喘往往是气粗声高,按照虚实而分的话,水喘属于实喘,所以它往往声音比较粗重。
另外水鸡声,《金匮要略》提到的“咳逆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就是水鸡声是痰饮之象。
痰饮随气相搏,发出的声音就是水鸡声,这是我们闻诊可以听到的。
第三、问诊。
问诊就有更多了内容,咳嗽,咳嗽剧烈,并且往往有咳痰伴有气喘,喘息,水喘,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所以这个喘我个人把它分为两类,一种是轻的,轻者是表现气短,胸闷为主,那么重的病人,表现为喘息,甚至咳逆倚息不得平卧,这是它的重症,后面提到膈间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
包括我们用小青龙汤证的“支饮,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表现为重症的咳喘病。
水满,满,这里面我把它分为了一个是胸满,《金匮要略》里面提到,“胸痹胸中气塞,短气,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橘枳姜汤亦主之”,它这个胸闷是什么原因引起的,里有饮阻气滞,有水饮,饮停于上焦,那么用茯苓杏仁甘草汤可以解决,还有橘枳姜汤也可以。
另外《金匮要略》也提到,“水在心,心下坚筑,短气,恶水不欲饮”。
“支饮胸满者,厚朴大黄汤主之”,都提到了胸满胸闷的问题,它的原因为饮阻气滞,胸中我们知道,胸为阳位似天空,阳气弥纶痹不通。
如果有水饮,或者是痰浊闭塞,阳气不通,这时候出现胸闷如滞、胸满气短这些表现。
还有在仲景原文里面还提到了胸胁满,“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
胸胁的这种满也可以,“水在肝,胁下支满,嚏而痛”,都提到了可以有胁满。
腹满可以也有,“腹满,口舌干燥,此肠间有水气,己椒苈黄丸主之”,己椒苈黄丸我们知道,是个痰饮证的一个主方,它是饮留肠道导致的水走肠间,沥沥有声,有腹满的表现,并且有口渴。
石水“其脉自沉,外证腹满不喘”,它有腹满的表现,这个石水症可能就像我们今天的鼓胀病。
水痞就更多了,像小半夏加茯苓汤,“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这个是心下的痞满,刚才我们提到了生姜泻心汤,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都是治疗痞证的主要方剂,都有水气的问题,刚才提到的木防己汤治疗膈间支饮也是有其人喘满,心下痞坚,包括后来的像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枳术汤都提到了“心下坚,大如盘”,这里面有心下痞满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