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PPT课件

合集下载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十二资料教程共102页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十二资料教程共102页

谢!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十二资料教程
61、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 有所亏 。 62、奇文共欣赞,疑义相与析。
63、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 深巷中 ,鸡鸣 桑树颠 。 64、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 65、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分析
4.鉴别: 双弦(无力)―寒也―皆大下(下利、攻下) 后善虚 (本虚) 偏弦(有力)―饮也―水饮阴邪偏注于某一局 部,为邪实 (标实)
第15条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痰饮总治则
饮为阴邪,最易损伤阳气,阻滞气机。 1.饮邪性质: 遇寒则凝,得阳始化,得温则行。
肺、脾、肾阳气虚衰,运化失司,水 饮邪的生成: 津停积体内而成——阳虚为本。
分析
1.“病人”――什么病? “食少饮多” ――脾胃虚弱,运化无力的病人。
2.病因病机: 内因――脾胃虚弱运化水谷无力 外因――饮水多
――――――――水停心下,阻滞气机。
分析
3.脉证: 甚者― 悸 心下悸―水气内停较重者,上凌于心 脐下悸――如:奔豚气病 微者――短气――妨碍气机的升降 脉偏弦,弦而有力。
实者三日复发:仍痞坚结实,是饮结较 重,病重药轻,原方不能胜任。
木防己汤去石膏 加茯苓芒硝汤
《心典》:“以坚投坚而坚不破者, 即以软投坚而即破也。”
第26条
治本
心下 治标
肠间
第16条
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 眩,苓桂术甘汤主之。
提要
论述痰饮停留心下的证治
1.症状 2.病机 3.治法 4.方药
1.症状: 胸胁支满 目眩 小便不利
2.病机:
饮停中焦,阻碍气机升降, 浊阴不降,清阳不升。
3.治法 温阳化饮,健脾利水
4.方药: 苓桂术甘汤
茯苓-淡渗利水,化饮降逆
第1、2条
问曰:夫饮有四,何谓也?师曰:有痰 饮,有悬饮,有溢饮,有支饮。
问曰: 四饮何以为异?师曰:其人素 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 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 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 身体疼重,谓之溢饮;咳逆倚息,短气不 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PPT课件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PPT课件
19
【按语】
苓桂术甘汤是治疗温阳化饮的主要方剂, 也是“温药和之”的具体运用。本证主要临床 表现除胸胁支满、目眩外,从方后注云“小便 则利”可知,当有小便不利。 小便通利,是 气化得行,阳气恢复的指征。目前临床应用本 方可治胃肠病、心脏病、慢性肾炎等。
20
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 甘汤主之;方见上。肾气丸亦主之。方见脚 气中。(十七)
气化失常,气不布津,津不上承——口渴多饮
水饮停于心下
(轻者)妨碍呼吸——短气
(重者)水气凌心——心悸
5
【释义】 双弦——主寒,大下后,脾胃大伤
脉 偏弦——主饮,饮邪多侵犯局部,偏注一侧
6
问曰:夫饮有四,何谓也?师曰:有痰饮,有悬 饮,有溢饮,有支饮。(一)
问曰:四饮何以为异?师曰:其人素盛今瘦,水 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饮后水流在胁下,咳 唾引痛,谓之悬饮;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 不汗出,身体疼重,谓之溢饮;咳逆倚息,短气不得 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二)
14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5
1.饮停心下 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
汤主之。(十六) 苓桂术甘汤方: 茯苓四两 桂枝 白术各三两 甘草二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小便则利。
16
【提要】 本条论述痰饮停留心下的证治。
【释义】
脾胃阳虚,饮停中州,阻碍升降之机
升降失常
清阳不升,浊阴上蒙清窍——头昏目眩 浊阴不降,弥漫于胸胁部——胸胁支满
23
【方歌】《金匮方歌括》
温经暖肾整胞宫,丹泽苓三地八融。 四两萸薯桂附一,端教系正肾元充。
24
【按语】
原文虽曰“当从小便去之”,但从本条所 指出的两方功效来看,并非单纯利小便,而是 温阳化气。本条一病二方,虽都符合“温药和 之”之意,然而治脾治肾,又各有侧重。临床 实践,对于痰饮病人,或消或导等诸法治疗之 后,往往微饮难除,病根难拔,仲景立此二法, 可谓求本之治。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金匮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金匮

痰饮咳嗽的症状
咳嗽
多为阵发性咳嗽,痰多 且质地黏稠,或痰少而
干咳。
咳痰
痰液量多,色白或黄, 有时带有血丝或血块。
胸喘,呼吸急促。
如头痛、发热、恶寒等。
02
痰饮咳嗽的诊断
诊断方法
01
02
03
04
望诊
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咽喉 等部位,判断是否有痰饮内停
的症状。
对于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痰饮咳嗽,可 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雾化吸入治疗
通过雾化装置将药物变成微小颗粒, 直接作用于呼吸道,起到消炎、湿化 气道、缓解咳嗽的作用。
其他疗法
食疗
通过调整饮食,食用具有止咳、 祛痰、化饮作用的食物进行调理,
如梨汁、萝卜汁等。
环境改善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烟 雾、灰尘等刺激性物质,有助于
闻诊
通过听患者的声音,判断是否 有咳嗽、喘息等症状。
问诊
询问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 等信息,了解痰饮咳嗽的发病
过程和病情状况。
切诊
通过切脉,了解患者的脉象, 判断痰饮咳嗽的性质和病情轻
重。
诊断标准
咳嗽、咳痰、喘息等 症状持续存在,痰液 量多且易咳出。
舌质淡红或暗红,舌 苔白腻或黄腻,脉象 弦滑或弦紧。
痰饮咳嗽的病因
01
02
03
外感六淫
风、寒、暑、湿、燥、火 等六种外感邪气侵犯人体, 影响肺的正常功能,导致 痰饮内生,引发咳嗽。
内伤七情
情绪波动、过度劳累等因 素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水 液代谢失常,形成痰饮, 引发咳嗽。
饮食不当
过食生冷、油腻食物,损 伤脾胃功能,影响水液代 谢,形成痰饮,引发咳嗽。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12精品PPT课件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12精品PPT课件

治法: 利水消饮补脾
【临床应用举隅】
l凡病机为饮盛上泛的眩晕,无论何病,都可运用。 l高脂血症、中耳积液、化脓性中耳炎等,与水湿上 泛有关者,有较好疗效。 l临床常随疾病加味 ü治眩晕,多与苓桂术甘汤合用,常选加钩藤、石菖 蒲、菊花、酸枣仁等; ü治中耳疾患,常选加柴胡、石菖蒲; ü治高脂血症,可选加制首乌、决明子等。 ü应用本方,须留意 原方中 泽泻:白术=5:2
金匮要略讲义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 第十二
n 概述 Ø 痰饮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Ø 留饮与伏饮的概念
留饮——重在久留 伏饮——重在难于根除、具有发作性。
问曰:夫饮有四, 何谓也?师曰,有 痰饮,有悬饮,有 溢饮,有支饮。(一)
四饮脉证
问曰:四饮何以为异? 师曰:其人素盛今瘦, 水走肠间,沥沥有声, 谓之痰饮。饮后水流 在胁下,咳唾引痛, 谓之悬饮。饮水流行, 归于四肢,当汗出而 不汗出,身体疼重, 谓之溢饮。咳逆倚息, 短气不得卧,其形如 肿,谓之支饮。(二)
四饮脉证
【解析】
提要:论述四饮主症与病机 l狭义痰饮
病机—脾运不健,饮走胃肠 主症
饮偏在胃——背冷如掌大、胸胁支满、呕吐清水 涎沫而不渴、眩晕、短气、心下痞 满、心下悸
饮偏在肠——肠间沥沥有声、腹满、大便秘结或 溏泄涎沫、脐下悸
与狭义痰饮有关的现代医学疾病
l悬饮 病机——饮流胁下,肝肺气机不利 主症——咳唾并牵引胸胁作痛 与悬饮有关的现代医学疾病
证治——脾胃阳虚饮停证
【解析】
Ø 病机归纳: 脾胃阳虚,饮停心下,升降失常。
Ø 证候分析与补充: l 胸胁支满 l 目眩 l 背冷如掌大 l 短气 l 心悸 l 小便不利 l 舌质淡嫩或边有齿痕,苔薄白润,甚至水滑 l 脉沉紧或沉弦或弦滑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雷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雷
针灸治疗痰饮咳嗽需要选择合适的穴位,根据患者的具体 情况进行刺激方式和刺激强度的调整。同时,针灸治疗需 要专业的医生和操作技能,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治疗。
痰饮咳嗽的生活调理
生活调理是痰饮咳嗽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饮食调理 、起居调理、情志调理等方面。
饮食方面,患者应该以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为主,避免辛辣、油腻、 刺激性食物;起居方面,患者应该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保持室内卫生、避免吸入 有害气体等;情志方面,患者应该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和过度劳累。
增加蔬果摄入
适量食用肉类
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蔬菜水果,有 助于提高免疫力。
适量食用高蛋白的肉类,如鸡肉、鱼肉等 ,以满足身体的营养需求。
避免刺激性食物
多喝水
少吃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 咳嗽症状。
多喝水有助于稀释痰液,易于咳出,缓解 咳嗽症状。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痰液呈白色或灰色,质 地黏稠,有时呈泡沫状。
痰饮内停,影响气机升 降,导致胸闷、气短等
症状。
其他症状
如头痛、乏力、食欲不 振等。
02
痰饮咳嗽的脉证
痰饮咳嗽的脉象
脉象滑
痰饮咳嗽患者的脉象通常 表现为滑脉,表示体内有 痰饮停留。
脉象弦
痰饮咳嗽患者的脉象也可 能出现弦脉,表示痰饮阻 遏气机,导致气滞血瘀。
身体乏力
痰饮咳嗽患者可能会出现身体 乏力、精神不振等症状,这是 由于痰饮阻遏气血流通所致。
痰饮咳嗽的诊断
01
02
03
04
望诊
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 喉咙等情况,判断是否出现痰
饮症状。
闻诊
通过听患者咳嗽的声音、气息 等情况,判断痰饮的轻重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6
和之——《说文》:“和,相应也。”取其平和、调和之
意。
不可专事温补——以防碍邪;
不可过于刚燥——以免伤正。
当在温补之中,酌加行:行其气也


【按语】
消:消其
饮也 1.“温药补和之”水是痰饮病的治本大法。
2.对后世影响:病浅则温脾,病深则温肾 开 : 开 其
阳也
助蠲
饮制在脾、标在
--
肺、本在肾。
化功能
【病机】脾阳虚影响肾与膀胱的气
--
18
【方药】苓桂术甘汤主之——化饮第一方,为苓桂剂之祖方
茯苓——补利兼优 温阳化饮 桂枝——辛温通阳
白术——健脾燥湿 补土制水
寒湿浸渍(冒雨、涉水、
久坐湿地)
饮食劳倦(食少饮多、
思虑、劳倦)
〖病机〗脾运失司
饮邪停聚
上不能
输精以养肺
流溢四处 波及五脏
下不能助肾以化水
--
15
2.饮邪的病理特性:
(1)饮为阴邪,轻则阻遏阳气;重则伤人阳

(2)质地清稀,停留人体局部
(3)病机要点责之于脾(胃)
3.温(药4)的饮治邪疗“意得义温:则行,得寒则聚”。
脉偏弦者饮也——饮邪偏注人体局部,单手脉弦而有力
为广义痰饮病之主
脉。
脉双弦者寒也,皆大下后善虚-- ——
5
(二)四饮与主症
【原文】 问曰:夫饮有四,何谓也?师曰:有痰饮,有悬饮,
有溢饮,有支饮。(1) 问曰:四饮何以为异?师曰: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
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 谓之悬饮;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 疼重,谓之溢饮;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谓 之支饮。(2)
导 : 通17导
三、证治
(一)痰饮 1.饮停心下
【原文】 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16)
【解析】
心下有痰饮——饮停部位:心下(胃)
辨病:狭义痰饮
胸胁支满——胸胁支撑胀满感【病机】脾阳虚,饮停于胃
目眩——饮阻中焦,清阳不升,浊阴不降
小便不利——“方后注”:分温三服,小便则利
第17条原文:当从小便去之
示当用汗法
当汗出而不汗出—提
身 体疼重 疼痛—营卫不通
重滞—水饮渗溢
4.支 阻碍
饮: (胸膈)胸肺
--
咳逆 倚 息— 饮邪 短8
【原文】(13)(14)(略) 【提示】
以上2条论述支饮轻证的脉症。饮邪犯 肺,属支饮范畴,脉象不弦,仅见肺失宣降,呼 吸短促,是指支饮的轻证而言。若见“喘而不能 卧,加短气,其脉平也。”属支饮病尚轻浅的表 现。
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
脉双弦者寒也,皆大下后善虚。脉偏弦者饮也。
(12)
--
4
【解析】
夫病人饮水多 不可以辞害义
凡食少饮多 特指痰饮病(狭义)病机
水停心下
饮停部位:心下—胃脘部 病机:脾运失司→饮邪停聚。
必暴喘满——饮邪壅遏气机,肺失宣降
甚者则悸——水气凌心→心悸
微者短气——气机不畅,影响呼吸→短气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 第十二
--
1
概述
痰饮病名,为张仲景首创。《金匮》专篇论述饮病,
有广义、狭义之分。
1.命名:
汉晋唐时期,“痰”字与“淡”、“澹”相通。指
水液动荡之貌。
粘稠浓浊——痰
宋·杨仁斋《直指方》以

稀——饮
2.概念:泛指一切饮邪为患的疾病。
广义痰饮是四饮(狭义痰饮、悬饮、
溢饮、
--
2
支饮)的总称。
故有“留而不-- 去”之意,它分属于四饮1之0
1. 狭义痰饮的留饮—背寒冷如掌大—饮留部位:心下
【病机】 阳气不能展布,影响督
脉温煦功能。
2. 悬饮的留饮—胁下痛引缺盆,咳嗽则辄已
—饮留部位:胸胁,与肝胆经络循行部位相关
【病机】咳嗽时,因振动其病所,
使胸胁痛加
剧并牵引缺盆处
痛。
3. 支饮的留饮—其人短气而渴
伏于胸肺,有“潜伏不出”之意, 又被外邪引
动诱-- 发,故属支饮的一个类型。12
满喘咳吐—为平素常见之症,病情较轻。
发则寒热,背痛腰疼,目泣自出
—为发作时兼表证,咳喘加剧
复发作
【病机】外寒引动内饮,病情反
其人振振身瞤剧—甚则身体震颤动摇不能自主
必有伏饮 辨病与辨证结合
【临床应用】
病机所在
--
13
二、治则
(1)补胃阳—选用甘温药物,能补、能和、能缓。针
对本虚 (脾肾)阳不化气,可达到温阳化饮之目的。
(2)燥脾土—选用苦温药物,能燥湿、能助阳化湿。
针对脾湿饮盛,使之“得温则行”。
(3)发越阳气,开腠理、通水道—选用辛温药物,能
行、能散。即通过发汗、利水作用的一类药物,可针对
“标实”,给饮邪以出路,达到行散水湿的目的。
--
9
(三)留饮与伏饮
【原文】
夫心下有留饮,其人背寒冷如手大。(8)
留饮者,胁下痛引缺盆,咳嗽则辄已。(9)
胸中有留饮,其人短气而渴,四肢历节痛。脉沉者,
有留饮。(10)
【提示】
以上3条专论留饮分属于四饮的脉症。
饮病。
留饮概念:(1)饮邪深痼于里,停留不去; (2)病程较长 (3)病势较重 (4)一般药物难以攻除之
3.四饮分类的依据有二: (1)饮邪停聚人体的部位(即饮停部位); (2)临床表现的主要症状(即临床主症)。 意义:
确立了病名诊断在杂病中的纲领地位; 有利于掌握痰饮病的辨证施治规律。
4.本篇赋予痰饮的含义:
病理产物
致病因素
饮病命名
--
3
原文分析
一、成因、脉证与分类
(一)成因与脉证
【原文】
夫病人饮水多,必暴喘满。凡食少饮多,水停心
—饮留部位:胸肺
【病机】肺气不利则呼吸短气;
--
气不布津则口11渴,
脉沉者,有留饮——水饮在里的标志
望诊:“色鲜明者,有留饮” ——首篇举 【例原文】
膈上病痰,满喘咳吐,发则寒热,背痛腰疼, 目泣自出,其人振振身瞤剧,必有伏饮。(11)
【解析】本条论述伏饮发作前后的临床表现。 伏饮概念:具备留饮概念中强调的4个前提,由于饮邪久
--
6
【解析】 夫饮有四:言明广义痰饮病分有四饮。
临床主症
饮停部位
1.狭义痰饮:心下(胃)、肠精微不得充养肌肤
水走肠间,沥沥有声
—饮邪流动声
2.悬 肺
饮: (胁下)胸胁 累-- 及肺肝。
咳唾—水饮射 引痛7 —
临床主症
饮停部位
1.狭义痰饮:
2.悬
饮:
3.溢
饮:四肢肌表
【原文】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15)
【解析】
当以温药——道理有三:
1.痰饮病的形成
〖医理〗
清·邹澍(润安):“饮入于胃,分布于脾,通调
于肺,流行于三焦,滤于肾,出于皮毛,归于膀胱”
“水者,节制于肺,输引于脾,敷布于肾,通调
于三焦、膀胱”
--
14
〖病因〗内因:脾运不健,或中阳素虚
外因 感受风寒(冬季多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