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学生实验报告
高中生物实验报告共三篇

高中生物实验报告共三篇实验一:影响植物生长的光照强度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不同光照强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为提高植物光合作用效率提供参考。
二、实验材料和方法材料:苗圃土、小型盆栽、光照强度计、棚架方法:1. 在小型盆栽中加入适量苗圃土。
2. 在不同光照强度下放置小型盆栽,分别为高光照组、中光照组和低光照组。
3. 使用光照强度计分别测量不同组的光照强度。
4. 每天固定时间浇水,并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
三、实验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记录,结果如下:1. 高光照组植物生长较快,叶片较绿。
2. 中光照组植物生长适中,叶片呈浅绿色。
3. 低光照组植物生长缓慢,叶片黄绿色。
四、实验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高光照强度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和光合作用。
2. 适当的光照强度能够维持植物的正常生长。
3. 低光照强度会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生长发育。
实验二:微生物培养实验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培养和观察微生物,了解微生物的生长条件和形态特征,增加对微生物的了解。
二、实验材料和方法材料:琼脂培养基、培养皿、微生物样品、显微镜方法:1. 使用洗净的培养皿倒入适量琼脂培养基。
2. 在培养皿表面均匀划几道划痕。
3. 采集微生物样品并在琼脂培养基上划线。
4. 将培养皿放入恒温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5. 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并记录微生物的形态特征。
三、实验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和观察,得到以下结果:1. 不同微生物在琼脂培养基上产生不同的形态特征。
2. 一些微生物形成白色菌落,而另一些微生物形成不同颜色的菌落。
四、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微生物在适宜的温度和培养基条件下能够生长繁殖。
2. 不同微生物在琼脂培养基上表现出不同的形态特征。
实验三:果实腐烂速度实验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观察不同条件下果实的腐烂速度,了解果实腐烂过程和影响因素。
二、实验材料和方法材料:不同种类的水果、塑料袋、计时器方法:1. 准备各种水果,并进行标记。
生物高中设计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一、实验目的1. 了解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和特点;2. 学习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操作方法;3. 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
二、实验原理有丝分裂是细胞分裂的一种形式,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和生殖的基础。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细胞分裂的基本规律。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洋葱鳞片叶、卡诺氏液、酒精、盐酸、清水、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剪刀、显微镜等。
2. 实验仪器:显微镜、酒精灯、酒精烧杯、蒸馏水烧杯、卡诺氏液烧杯、盐酸烧杯、剪刀、镊子等。
四、实验步骤1. 取洋葱鳞片叶,用剪刀剪取一小块,放入卡诺氏液中浸泡30分钟,固定细胞形态;2. 将浸泡好的洋葱鳞片叶取出,用70%酒精冲洗2次,每次约1分钟;3. 将洋葱鳞片叶放入盐酸中水解5-10分钟,使细胞分散;4. 取出洋葱鳞片叶,用蒸馏水冲洗2次,每次约1分钟;5. 将洋葱鳞片叶放入载玻片上,用盖玻片覆盖,制成临时装片;6. 将临时装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观察细胞有丝分裂过程。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观察到的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2. 前期:细胞核膜逐渐消失,染色体逐渐凝缩,纺锤体形成;3. 中期: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形成赤道板;4. 后期:染色体开始分离,向细胞两极移动;5. 末期:染色体到达细胞两极,细胞质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
六、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卡诺氏液、酒精、盐酸等试剂的使用,有助于固定细胞形态、使细胞分散、观察细胞有丝分裂过程;2. 观察细胞有丝分裂过程,有助于我们了解细胞分裂的基本规律,为后续生物学研究奠定基础;3. 本实验操作简单,但观察结果可能受多种因素影响,如细胞固定时间、水解时间等,需要在实验过程中注意调整。
七、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观察到了洋葱鳞片叶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了解了细胞分裂的基本规律。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掌握了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方法,提高了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
生物实验报告高中范文

实验名称: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实验日期:2023年3月15日实验地点:学校生物实验室实验目的:1.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现象。
2. 探究外界溶液浓度对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影响。
3. 学习并掌握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实验方法。
实验材料:1. 植物材料:洋葱鳞片叶、紫甘蓝叶片2. 试剂:1.0g/mL蔗糖溶液、0.9g/mL生理盐水、1.0g/mL CaCl2溶液、1.0g/mL KNO3溶液、1.0g/mL NaCl溶液3. 实验仪器: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镊子、酒精灯、酒精棉、蒸馏水、盐酸实验步骤:1. 将洋葱鳞片叶和紫甘蓝叶片分别切成小块,放入载玻片中央。
2. 向载玻片中央滴加1.0g/mL蔗糖溶液,用盖玻片覆盖。
3. 将载玻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记录洋葱鳞片叶和紫甘蓝叶片的质壁分离现象。
4. 分别向洋葱鳞片叶和紫甘蓝叶片的载玻片中央滴加0.9g/mL生理盐水、1.0g/mL CaCl2溶液、1.0g/mL KNO3溶液、1.0g/mL NaCl溶液,观察并记录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现象。
5. 重复步骤4,但将洋葱鳞片叶和紫甘蓝叶片分别置于1.0g/mL蔗糖溶液、1.0g/mL NaCl溶液中,观察并记录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现象。
6. 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实验报告表中。
实验结果:1. 洋葱鳞片叶和紫甘蓝叶片在1.0g/mL蔗糖溶液中均出现质壁分离现象,细胞膜与细胞壁分离,细胞质收缩。
2. 在0.9g/mL生理盐水中,洋葱鳞片叶和紫甘蓝叶片的质壁分离现象消失,细胞膜与细胞壁重新接触,细胞质恢复原状。
3. 在1.0g/mL CaCl2溶液中,洋葱鳞片叶和紫甘蓝叶片的质壁分离现象消失,细胞膜与细胞壁重新接触,细胞质恢复原状。
4. 在1.0g/mL KNO3溶液中,洋葱鳞片叶和紫甘蓝叶片的质壁分离现象消失,细胞膜与细胞壁重新接触,细胞质恢复原状。
5. 在1.0g/mL NaCl溶液中,洋葱鳞片叶和紫甘蓝叶片的质壁分离现象消失,细胞膜与细胞壁重新接触,细胞质恢复原状。
总结高中生物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在生物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本实验报告旨在总结高中生物实验中的关键步骤、注意事项以及实验结果分析。
二、实验目的1. 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实验基本技能。
2. 加深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提高生物学素养。
3.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4.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三、实验内容1.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有丝分裂实验2.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3. 观察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实验4. 观察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5. 观察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四、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1.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有丝分裂实验(1)步骤:取洋葱鳞片叶,制作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有丝分裂过程。
(2)注意事项:洋葱鳞片叶要新鲜,制片过程中要保持细胞完整,避免细胞破裂。
2.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1)步骤:取植物细胞,制作临时装片,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现象。
(2)注意事项:植物细胞要选择成熟的,制片过程中要控制好时间,避免细胞死亡。
3. 观察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实验(1)步骤:取植物细胞,制作临时装片,观察细胞吸水和失水现象。
(2)注意事项:植物细胞要选择合适的种类,制片过程中要控制好浓度,避免细胞死亡。
4. 观察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1)步骤:取动物细胞,制作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有丝分裂过程。
(2)注意事项:动物细胞要选择合适的种类,制片过程中要保持细胞活性,避免细胞死亡。
5. 观察植物组织培养实验(1)步骤:取植物组织,进行无菌操作,培养植物细胞。
(2)注意事项:无菌操作要严格,避免污染,培养条件要适宜,保证植物细胞正常生长。
五、实验结果分析1.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有丝分裂实验:实验结果显示,洋葱表皮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细胞核、染色体、纺锤体等结构在各个阶段都有明显的变化。
2.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实验结果显示,当外界溶液浓度低于细胞液浓度时,植物细胞吸水,细胞质壁分离;当外界溶液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时,植物细胞失水,细胞质壁分离复原。
高中生物实验报告

高中生物实验报告高中生物实验报告(一)实验题目: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实验目的:1.初步掌握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2.研究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3.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实验器材: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滴管、清水实验步骤: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移动玻片,使观察目标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以换用高倍显微镜观察。
若此时视野较暗,可以调节反光镜或光圈,最后,调节细准焦螺旋,使图像清晰。
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低。
实验结论:显微镜下可见细胞形态多样,这体现细胞的多样性特点;同时也可见细胞都有相似的基本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这体现细胞的统一性特点。
高中生物实验报告(二)实验题目: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原理:还原性糖 + 斐林试剂→ 砖红色沉淀蛋白质 + 双缩脲试剂→ 紫色脂肪 + 苏丹III试剂→ 橘黄色实验材料:XXX或梨匀浆、斐林试剂甲液和斐林试剂乙液、花生种子匀浆或豆浆或鲜肝脏研磨液、双缩脲试剂、花生种子、双面刀片、吸水纸、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等。
实验步骤:1.制备还原性糖样液2.取样(2mL注入试管)3.加入刚刚混合均匀的斐林试剂1mL4.水浴加热2分钟5.观察颜色变化,预期将由蓝色变为砖红色。
1.制备蛋白质样液2.取样2mL3.加入双缩脲试剂的A液1mL,摇匀4.加入双缩脲试剂的B液4滴,摇匀5.观察颜色变化:溶液呈现紫色1.制备脂肪样液(去种皮,切薄片)2.加苏丹III试剂染色3分钟3.用50%酒精试剂洗去薄片上的浮色实验结论: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生成砖红色沉淀。
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溶液呈现紫色。
生物组织中的脂肪与苏丹III试剂发生反应,溶液呈现橘黄色。
高等绿色植物叶片、显微镜、健那绿染液、载玻片、盖玻片、滴管、蒸馏水实验步骤1.从高等绿色植物叶片中取出一小块叶片,放在载玻片上。
高中生物所有实验报告

高中生物所有实验报告高中生物所有实验报告引言:生物学作为一门实验性科学,实验是学习和掌握生物知识的重要途径。
在高中生物课程中,我们进行了许多实验,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结果,深入了解了生物的奥秘。
本文将回顾和总结我在高中生物课上所进行的所有实验,并探讨实验对我们的学习和思维能力的影响。
实验一:显微镜下的细胞观察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使用显微镜观察了植物和动物细胞的结构。
通过调节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我们清晰地看到了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细胞器官。
这个实验让我深刻认识到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也让我对细胞的复杂结构和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实验二:酵母发酵实验通过这个实验,我们研究了酵母菌在不同条件下的发酵作用。
我们分别在不同温度和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培养酵母菌,观察其产生的气泡数量和速度。
实验结果表明,酵母菌在适宜的温度和蔗糖浓度下发酵效果最好。
这个实验让我了解了酵母发酵的原理,并加深了我对生物反应速率和环境因素的理解。
实验三:光合作用实验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使用水蕨叶片进行了光合作用实验。
我们将叶片分别置于强光、弱光和黑暗中,观察叶片的变化。
实验结果显示,叶片在强光下产生氧气,而在黑暗中则停止光合作用。
这个实验让我深刻认识到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和生存的重要过程,也让我了解到光合作用与光照强度的关系。
实验四:遗传实验通过这个实验,我们研究了豌豆的遗传规律。
我们选取了不同性状的豌豆进行杂交实验,并观察了后代的表现。
实验结果表明,豌豆的性状遵循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具有显性和隐性基因的表现。
这个实验让我对遗传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让我明白了遗传规律在物种进化和品种改良中的重要性。
实验五:细菌培养实验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培养了大肠杆菌,并研究了抗生素对细菌生长的影响。
我们在培养皿中加入了不同浓度的抗生素,观察细菌的生长情况。
实验结果显示,高浓度的抗生素能抑制细菌的生长,而低浓度的抗生素则对细菌产生较小的影响。
这个实验让我认识到抗生素的使用是治疗细菌感染的有效方法,也让我了解到细菌对抗生素的适应性。
高中生物教学实践报告(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发展,高中生物教学在高中教育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为了提高高中生物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人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尝试。
现将教学实践报告如下:二、教学实践内容1. 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
注重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问题引导法: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3)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探究式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3. 教学内容(1)基础知识教学: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
(2)实验操作教学: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
(3)生物技术应用教学:关注生物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
4. 教学评价(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2)结果性评价:通过考试、作业、实验报告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
三、教学实践成果1. 学生学习兴趣提高通过情境教学法、问题引导法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生物学知识。
2. 学生综合素质提高通过合作学习法、探究式学习法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学生实验技能提高通过实验操作教学,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生物学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 学生学习成绩提高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使学生在生物学学科上的学习成绩得到提高。
四、教学反思1. 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将生物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用价值。
生物高中重要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目的:1. 观察植物细胞在不同溶液中的质壁分离现象。
2. 学习和掌握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实验原理和方法。
3. 理解细胞渗透压与外界溶液浓度之间的关系。
实验原理:植物细胞在等渗溶液中,细胞膜、细胞壁与外界溶液之间达到渗透平衡,细胞吸水膨胀;当细胞置于高渗溶液中时,细胞失水,原生质层收缩,发生质壁分离;当细胞置于低渗溶液中时,细胞吸水膨胀,质壁分离现象消失,发生质壁复原。
实验材料:1. 植物细胞: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2. 实验器材: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酒精灯、蒸馏水、蔗糖溶液、NaCl溶液、酒精、碘液等。
实验步骤:1. 取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制成细胞悬浮液。
2. 取三片载玻片,分别滴加等量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悬浮液。
3. 第一片载玻片滴加蒸馏水,第二片载玻片滴加蔗糖溶液,第三片载玻片滴加NaCl溶液。
4. 将三片载玻片分别盖上盖玻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
5. 观察并记录三片载玻片上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现象。
6. 对比三片载玻片上的细胞现象,分析细胞渗透压与外界溶液浓度之间的关系。
实验结果:1. 在蒸馏水中,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吸水膨胀,细胞质壁分离现象不明显。
2. 在蔗糖溶液中,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失水收缩,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3. 在NaCl溶液中,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失水收缩,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4. 将蔗糖溶液和NaCl溶液中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分别置于蒸馏水中,细胞吸水膨胀,质壁分离现象消失,发生质壁复原。
实验分析:通过本实验,我们观察到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在不同溶液中的质壁分离与复原现象。
实验结果表明,细胞渗透压与外界溶液浓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当细胞置于高渗溶液中时,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当细胞置于低渗溶液中时,细胞吸水膨胀,质壁分离现象消失,发生质壁复原。
实验结论:1. 植物细胞在不同溶液中会发生质壁分离与复原现象。
2. 细胞渗透压与外界溶液浓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高中生物实验报告

教师签名
班级:
教师评价
A(优) B(良) C(中) D(差)
高中生物实验报告 ( 四 )
座号:
姓名:
实验题目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实验原理
1.高等绿色植物的叶绿体存在于细胞质基质。叶绿体一般是
绿色 、
呈球形或椭球形 _形状,可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它的形态和分布。
2.线粒体普遍存在于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中, 呈短棒状、 哑铃状等多种形态;
_健那绿 __染液是专一性使线粒体着色的活细胞染料,可使活细胞中的线 粒体呈现 _蓝绿 _色,而细胞质接近 无色 。因而可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线粒
体的形态和分布。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实验器材
新鲜的藓类的叶(或菠菜叶、黑藻叶)、质量分数为
1%的健那绿染液、
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镊子、消毒牙签、蒸馏水
欢迎下载
高中生物实验报告(二)
班级:
学号:
姓名:
时间:
实验题目: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实验原理 还原性糖 + 斐林试剂 试剂 → 砖红 色沉淀
实验材料 苹果或梨匀浆;斐林试剂甲液和斐林试剂乙液;试管、烧杯、量筒等。
还原性 糖的鉴
定
实验步骤
1、 制备样液 2、 取样( 2mL 注入试管) 3、 加入刚刚混合均匀的 斐林 4、 水浴加热 2 分钟
实验步骤
1. 提取色素:①称量 5g 绿色叶片并 _剪碎 _。 ②加入少量 二氧化硅 、 _碳酸钙 _和 10mL 无水乙醇
___,放入研钵研磨,收集 滤液 _到试管内并塞紧瓶口。 2. 制滤纸条:①将干燥的滤纸剪成长 6cm,宽 1cm 的纸条,剪去 一端两角 。
②在距剪角 _1cm__处用铅笔画线。 3. 画滤液线:①用 毛细吸管 吸少量 滤液 ,沿铅笔线均匀画一条均匀且 _细直 __
高中学生生物实验报告

高中生物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对一些标本的观察,让同学们了解生物的基本概念和组成成分,进一步深入了解生物界的分类和特征,并培养同学们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实验原理本实验主要通过对昆虫、植物、动物等标本的观察,了解生物的体形、生理、生态方面的知识,并加深对生物分类和特征的理解。
同时,通过实验中的观察和操作,提高实验技能和对实验过程的把握能力。
实验设备和试剂•显微镜•刀具•草图纸、笔•溶液:理化盐水、表面张力试剂、甲醇、十字花科植物叶片液实验过程第一步:观察昆虫标本1.取出昆虫标本观察其体形、颜色和器官的分布情况。
2.用显微镜观察昆虫标本的部分结构,如观察昆虫的嘴部、触角、眼睛等器官的结构特征,并用笔和草图纸记录下来。
第二步:观察植物标本1.取出植物标本观察其根、茎和叶的结构,包括细胞结构、组织结构和器官结构。
2.用十字花科植物叶片液滴到玻璃片上,并用显微镜观察叶子表皮、气孔和叶片薄壁细胞结构。
第三步:观察动物标本1.取出动物标本观察其体形和颜色,观察其内部骨架和肌肉的分布情况。
2.用理化盐水作用于昆虫标本上,观察原生质体、细胞核的颗粒运动及大小,并记录下来。
第四步:表面张力的实验1.在玻璃杯中注入一些水,滴入几滴表面张力试剂。
2.在表面张力试剂上方插入一根细玻璃管,在细玻璃管上面放置一些小塑料片。
3.观察小塑料片受到的力的影响,并记录下来。
结果在本实验中,同学们通过观察昆虫、植物、动物标本以及表面张力实验,加深了对生物分类、特征和生命活动的认识。
同时,也提高了同学们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刻认识到生命的美妙和神奇。
只有多角度和多方面去观察和研究生物,才能更好地认识生命,认识自己,并更好地利用生命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
实验感想在实验中,我们收获了很多的知识,也经历了很多的挑战和困难。
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们应该继续保持学习的态度,认真思考,不断探索,使我们的知识更加全面。
生物高中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学习DNA的提取方法。
2. 掌握DNA的鉴定方法。
3. 理解DNA在生物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二、实验原理DNA是生物体内携带遗传信息的分子,具有独特的双螺旋结构。
DNA的提取是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基础,通过提取DNA可以进一步进行基因克隆、基因测序等研究。
本实验采用酚-氯仿法提取DNA,通过观察DNA在酒精溶液中的溶解性来鉴定DNA。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鸡血、氯化钠、无水乙醇、异丙醇、酚-氯仿混合液、二苯胺试剂等。
2. 实验仪器:离心机、显微镜、酒精灯、烧杯、移液器、试管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鸡血样本:取新鲜鸡血2ml,加入2ml氯化钠溶液,充分混匀。
2. 提取DNA:a. 将混合液加入等体积的酚-氯仿混合液,充分混匀,室温下静置5分钟。
b. 8000r/min离心5分钟,取上清液。
c. 将上清液加入等体积的无水乙醇,充分混匀,室温下静置2小时。
d. 8000r/min离心5分钟,弃去上清液,用70%乙醇洗涤沉淀,8000r/min离心2分钟,弃去上清液。
3. DNA鉴定:a. 将DNA沉淀溶解于100μl的TE缓冲液(10mmol/L Tris-HCl,pH 8.0,1mmol/L EDTA)。
b. 取2μl DNA溶液,加入2μl二苯胺试剂,充分混匀。
c. 沸水浴10分钟,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提取DNA:通过观察离心后的上清液,可见DNA沉淀,证明DNA提取成功。
2. DNA鉴定:经过沸水浴处理后,DNA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蓝色,证明DNA鉴定成功。
六、实验结论1. 本实验成功提取了鸡血样本中的DNA。
2. 通过二苯胺试剂鉴定,证明提取的DNA具有典型性。
七、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酚-氯仿法提取DNA具有较高的提取效率,但酚-氯仿混合液具有毒性,实验过程中应小心操作,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2. 在DNA鉴定过程中,沸水浴处理有助于DNA与二苯胺试剂充分反应,使溶液颜色变化更加明显。
高中的生物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日期:2023年X月X日实验地点:生物实验室实验目的:1. 观察植物细胞在不同浓度的外界溶液中的质壁分离现象。
2. 探究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的条件。
实验材料:1. 植物细胞: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2. 0.5g/mL蔗糖溶液3. 0.9g/mL生理盐水4. 0.3g/mL葡萄糖溶液5. 刀片、显微镜、滴管、载玻片、盖玻片等实验步骤:1. 将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放入载玻片中央,滴加一滴0.5g/mL蔗糖溶液。
2. 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记录初始状态。
3. 将载玻片放入恒温箱中,保持一定温度,观察细胞质壁分离现象。
4. 观察到质壁分离后,用滴管吸取0.9g/mL生理盐水,滴加到载玻片上。
5. 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6. 重复步骤4和5,观察不同浓度溶液对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影响。
实验结果:1. 在0.5g/mL蔗糖溶液中,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细胞质与细胞壁之间出现明显的空隙。
2. 在0.9g/mL生理盐水中,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质壁分离复原,细胞质与细胞壁重新接触。
3. 在0.3g/mL葡萄糖溶液中,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但复原现象不明显。
实验分析:1. 质壁分离是植物细胞在高浓度溶液中失水,导致细胞质与细胞壁分离的现象。
本实验中,0.5g/mL蔗糖溶液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导致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
2. 质壁分离复原是植物细胞在高浓度溶液中吸水,使细胞质与细胞壁重新接触的现象。
本实验中,0.9g/mL生理盐水浓度与细胞液浓度相近,细胞吸水,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3. 在0.3g/mL葡萄糖溶液中,细胞质壁分离复原现象不明显,可能是由于葡萄糖溶液浓度较低,细胞吸水不足。
实验结论:1. 植物细胞在高浓度溶液中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2. 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复原的条件是外界溶液浓度与细胞液浓度相近。
3. 本实验验证了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现象,为后续生物学实验提供了参考。
高中生物实验报告范文

高中生物实验报告范文1. 引言在高中生物课程中,实验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和研究生命现象,加深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本文将以一次关于光合作用的实验为例,详细介绍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和实验分析。
2.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作用速率,并了解光合作用在维持地球生态平衡中的重要性。
3. 实验材料实验所需材料包括:一株绿叶植物、光照强度计、烧瓶、试管、碘液、酒精灯等。
4. 实验步骤首先,我们选择一株健康的绿叶植物,并将其放置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分别为强光、中光和弱光条件。
然后,用光照强度计分别测量不同条件下的光照强度,并记录下来。
接下来,将烧瓶中装满碘液和适量的水,然后将试管倒置于烧瓶中,并将试管的开口覆盖住。
然后,将酒精灯点燃,将试管放置在强光下照射5分钟,然后取出试管,立即打开试管口。
最后,用毛细管吸取适量的试管液,加入滴定管中,滴加淀粉溶液,观察是否出现蓝色。
同样的步骤在中光和弱光条件下进行。
5. 实验结果在强光条件下,试管液中的淀粉溶液出现蓝色,表示光合作用充分进行。
在中光条件下,试管液中的淀粉溶液呈淡蓝色,表示光合作用较为缓慢。
而在弱光条件下,试管液中的淀粉溶液没有明显的颜色变化,表示光合作用几乎停止。
6. 实验分析由实验结果可知,光合作用的速率与光照强度密切相关。
光照强度越大,植物叶绿素吸收的光能越多,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产生的碳水化合物越多,进而形成淀粉。
而在光照强度较低的情况下,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减慢,无法正常进行光合作用反应。
这表明光合作用是一种依赖光能的生理过程,光合作用在维持地球生态平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7. 实验误差与改进在本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主要来源于测量光照强度的准确性以及实验操作的技巧。
为了减小误差,可以使用更精确的光照强度计,并加强对试管操作的训练。
此外,可以增加实验重复次数,取平均值以减小随机误差对结果的影响。
生物实验报告通用15篇

生物实验报告通用15篇生物实验报告1一、实验目的1. 初步学会探索酶催化特定化学反应的方法。
2. 探索淀粉酶是否只能催化特定的化学反应。
二、实验原理淀粉和蔗糖都是非还原糖,它们在酶的催化作用下都能水解成还原糖,还原糖能够与斐林试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
用淀粉酶分别催化淀粉溶液和蔗糖溶液,再用斐林试剂鉴定溶液中有无还原糖,就可以看出淀粉酶是否能催化这两种化学反应。
三、材料用具滴管、试管、火柴、试管架、温度计、三脚架、石棉网、酒精灯、烧杯、质量分数为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质量分数为3%的蔗糖溶液、斐林试剂四、实验过程(见书P47)五、讨论1.制备的可溶性淀粉溶液,必须完全冷却后才能使用。
为什么?2.两支试管保温时,为什么要控制在60 ℃左右(低于50 ℃或高于75 ℃)?3.如果2号试管也产生了砖红色沉淀,可能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生物实验报告2【探究内容】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探究目的】1、了解种子萌发需要的环境条件。
2、学会进行探究实验的一般方法。
【探究器材】种子100粒、5个能盖紧的罐头瓶、小勺一个、餐巾纸10张、标签纸5张【探究过程】提出问题:光的强弱会对种子萌发产生影响吗?水的多少会对种子的萌发产生影响吗?温度的高低会对种子萌发产生影响吗?空气的流通会对种子萌发产生影响吗?做出假设:光的强弱、水的多少、温度的高低都会对种子的萌发产生一定的影响。
制定计划:准备100颗绿豆种子,5个有盖的瓶子,10张纸巾,5张便利贴。
1号瓶的水只能湿透纸巾,并不能淹没种子,放在空气流通,有阳光的地方;2号瓶的水不但能湿透纸巾,而且能把种子淹没,放在空气流通,有阳光的地方;3号瓶的水只能湿透纸巾,并不能淹没种子,用盖子把瓶子盖上,使瓶子空气不能流通;4号瓶的水只能湿透纸巾,并不能淹没种子,放在冰箱里,尽量使瓶子里的水不结冰;5号瓶不放水,放在空气流通,有阳光的地方。
高中生物实习报告

报告题目:高中生物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与目的近期,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高中生物实习活动。
在此次实习中,我旨在提高自己的生物实验技能,加深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培养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探究精神。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在实习过程中,我们进行了多个生物实验,如植物细胞的观察、动物细胞的观察、DNA的提取等。
以下为我对其中两个实验的详细描述。
1. 植物细胞的观察在这个实验中,我们用显微镜观察了洋葱表皮细胞。
首先,我们将洋葱表皮撕下一小片,放入一滴生理盐水中,用镊子轻轻展开。
然后,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通过观察,我更加直观地了解了植物细胞的结构特点。
2. DNA的提取在这个实验中,我们用鸡血细胞作为实验材料,提取了DNA。
首先,将鸡血细胞放入蒸馏水中,使细胞破裂释放出DNA。
然后,用酚-氯仿法提取DNA,最后用二苯胺试剂检测DNA的存在。
通过这个实验,我了解了DNA提取的基本步骤和原理。
三、实习收获与反思通过这次生物实习,我收获颇丰。
首先,我提高了自己的实验操作能力,学会了如何正确使用显微镜、如何进行实验步骤等。
其次,我对生物学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尤其是对细胞结构和DNA提取等知识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最后,我培养了自己的探究精神,学会了如何从实验现象中寻找规律,解决问题。
在反思中,我认为自己在实习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
例如,在实验操作中,有时不够细心,容易忽略细节;在实验观察中,有时缺乏耐心,不能长时间保持注意力集中。
今后,我将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实验技能,培养自己的观察力和耐心,更好地应用于生物学习中。
四、总结总之,这次高中生物实习让我在实验操作、知识理解、探究能力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将不断总结经验,努力提高自己的生物学素养,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实验报告册生物高中

实验名称:植物细胞吸水与失水实验实验日期:2023年4月10日实验地点:生物实验室实验目的:1. 观察植物细胞在不同溶液中的吸水和失水现象。
2. 了解细胞渗透压的概念及其在细胞吸水和失水中的作用。
实验材料:1. 植物细胞:洋葱鳞片叶2. 蒸馏水3. 0.9%生理盐水4. 1.0%蔗糖溶液5. 2.0%蔗糖溶液6. 显微镜7. 刮刀8. 研钵9. 移液器10. 试管11. 记号笔实验步骤:1. 将洋葱鳞片叶切成薄片,用刮刀刮下细胞。
2. 将刮下的细胞放入研钵中,用研杵捣碎。
3. 将捣碎的细胞溶液分别加入三个试管中,标记为A、B、C。
4. 在试管A中加入蒸馏水,试管B中加入0.9%生理盐水,试管C中加入2.0%蔗糖溶液。
5. 将三个试管放入室温下平衡一段时间。
6. 将细胞溶液在显微镜下观察,记录细胞在不同溶液中的形态变化。
实验结果:1. 在蒸馏水中,细胞逐渐膨胀,体积变大,细胞膜与细胞壁之间出现明显的空隙。
2. 在0.9%生理盐水中,细胞形态基本不变,细胞膜与细胞壁之间没有明显变化。
3. 在2.0%蔗糖溶液中,细胞逐渐缩小,体积变小,细胞膜与细胞壁之间的空隙逐渐消失。
实验分析:1. 在蒸馏水中,细胞吸水膨胀,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渗透性,允许水分通过。
2. 在0.9%生理盐水中,细胞形态基本不变,说明细胞内外的渗透压相等,水分的进出达到平衡。
3. 在2.0%蔗糖溶液中,细胞失水缩小,说明细胞外部的渗透压高于细胞内部,水分从细胞内部流向外部,导致细胞失水。
实验结论:1. 植物细胞具有渗透性,可以吸水和失水。
2. 细胞渗透压是影响细胞吸水和失水的主要因素。
3. 在不同的溶液中,细胞吸水和失水现象不同,反映了细胞渗透压的调节作用。
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细胞在不同溶液中的形态变化,及时记录实验结果。
2. 操作过程中,保持实验环境的清洁,避免污染实验材料。
3. 实验结束后,清洗实验器材,保持实验室的整洁。
高中生物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目的:1.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2. 了解有丝分裂各个阶段的特点。
3. 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实验原理:有丝分裂是细胞分裂的一种形式,是生物体生长发育、修复损伤和繁殖的重要过程。
有丝分裂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四个阶段。
本实验通过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了解有丝分裂的各个阶段及其特点。
实验材料:1. 洋葱根尖2. 酒精3. 碘液4. 显微镜5. 试管6. 吸管7. 玻片8. 玻片盖9. 滴管实验步骤:1. 取洋葱根尖,用刀片切取根尖0.5-1cm,放入装有酒精的小试管中,浸泡5-10分钟。
2. 取出洋葱根尖,用吸管吸出酒精,加入清水,冲洗根尖。
3. 将洋葱根尖放入装有碘液的小试管中,浸泡5-10分钟。
4. 取出洋葱根尖,用吸管吸出碘液,加入清水,冲洗根尖。
5. 将洋葱根尖放在玻片上,用刀片将根尖切成薄片。
6. 将切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记录有丝分裂各个阶段的特点。
实验结果:1. 前期:细胞核明显,染色体开始缩短、变厚,核仁消失。
2. 中期: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形成赤道板,细胞膜开始收缩。
3. 后期:染色体分离,向细胞两极移动,细胞膜继续收缩。
4. 末期: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每个子细胞具有相同的染色体数目。
实验分析:通过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我们可以了解到有丝分裂的各个阶段及其特点。
前期染色体开始缩短、变厚,核仁消失,说明染色体开始缩短变粗,为有丝分裂做准备。
中期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形成赤道板,细胞膜开始收缩,说明染色体在赤道板上排列整齐,准备分离。
后期染色体分离,向细胞两极移动,细胞膜继续收缩,说明染色体已经分离,细胞膜收缩使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
末期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每个子细胞具有相同的染色体数目,说明有丝分裂保证了子细胞遗传信息的稳定性。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观察到了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了解了有丝分裂各个阶段的特点。
高中学生生物实验报告

高中学生生物实验报告实验名称:观察酵母在不同温度下的发酵效果实验目的:通过观察酵母在不同温度下的发酵效果,了解温度对酵母发酵活动的影响,进一步探究酵母的适生温度范围。
实验材料:- 酵母- 水- 糖- 温度计- 试管- 实验室温箱或培养箱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酵母、水和糖准备好,并根据实验要求将它们量好,置于不同的试管中。
试管中的酵母和糖的比例可以根据实验需要调整。
2. 实验分组:将试管分成几组,每组中温度不同。
可以选择常温、低温(冰箱温度)、高温等不同的温度条件。
3. 实验操作:分别将试管放置在不同的温度环境中,并定时观察和记录发酵的情况。
可以观察到气泡产生的情况、酵母溶解情况等。
4. 实验数据记录:在一定时间间隔内,记录下每组试管的发酵情况,包括开始发酵时间、产生气泡的数量和大小等。
5. 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分析不同温度对酵母发酵效果的影响,比较不同组之间的差异,并进行讨论和解释。
实验要点和注意事项:- 使用安全措施,避免酵母或其他实验材料污染。
- 在实验过程中要维持不同温度条件的稳定性,可以使用实验室温箱或培养箱等设备。
- 观察时要注意记录每组试管中的气泡产生情况和数量等,尽量保持记录的准确性。
- 实验结束后,清理实验器材和废弃物,保持实验环境整洁。
实验结果和结论: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不同温度对酵母发酵的影响:- 在较低温度下,酵母发酵活动减缓,气泡产生较少。
- 在适宜温度范围内,酵母发酵活动最为活跃,气泡产生较多,发酵速度较快。
- 在较高温度下,酵母发酵活动受到抑制,气泡产生减少,发酵速度较慢。
结论:温度是影响酵母发酵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适宜温度范围内酵母的发酵活动最为活跃。
这一结论对于酵母发酵工业化生产等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级:学号:姓名:时间:
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一、实验目的:
1、学会如何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
2、了解细胞的结构;
3、学会制作临时装片。
二、实验材料:(实验材料可换)松针、动物血液、动物神经细胞永久装片
三、实验用具:载玻片、盖玻片、蒸馏水、滴管、镊子、土豆、刀片、显微镜(物镜5X、10X、40X)
四、方法步骤:
1、制作松针的临时切片:
(1)取干净的载玻片一个平置于试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蒸馏水。
(2)将土豆切成条状(截面约:0.5X0.5cm)取两条,将一根松针夹在两个土豆条之间,用刀片削成尽量薄的薄片,削时,手腕不动,靠大臂带动小臂移动刀片。
切片数次。
从中选取较薄的切片,置于载玻片的水滴上。
(3)从一侧轻轻盖上盖玻片,不要产生气泡。
用吸水纸轻轻吸去盖玻片周围的水滴,即完成临时切片的制作。
2、观察切片:
(1)取出显微镜,置于试验台上靠左的位置,打开光源。
(2) 将上步制作好的切片置于显微镜的载物台上,调整载物台位置,使盖玻片对准光源。
(3)使用5X物镜观察切片,使松针切片在视野中心,换成10X物镜,观察松针叶面横切结构。
(4)换成40X物镜观察,注意细胞及细胞内物质结构,画图。
3、动物血液临时装片的制作及观察(除了不用切片,其他类似)
4、动物神经细胞永久装片的观察。
五、反思:
1、松针的叶面结构是什么样的?
2、动物细胞的结构是什么样的?与植物细胞又什么不同?
3、显微镜的物镜倍数愈大,视野的亮度如何?物体的大小如何?
4、如何调节焦距?
5、如何才能使切片尽量的薄?切片的厚薄对显微镜下观察的效果有什么影响。
班级:学号:姓名:时间: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一、实验原理:
1、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分布在内,RNA主要分布在中。
2、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对DNA亲和力强,使DNA 显现出绿色,而吡罗红对RNA的亲和力强,使RNA呈现出红色。
用甲基绿、吡罗红的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可同时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3、盐酸的作用
①盐酸能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的;
② 盐酸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便于DNA与染色剂的结合
二、实验材料: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三、实验用具:大小烧杯、温度计、滴管、消毒牙签、载玻片、盖玻片、铁架台、
石棉网、火柴、酒精灯、吸水纸、显微镜
四、方法步骤:
1、取材
①滴:在洁净的载玻片上滴一滴质量分数为的NaCl溶液;
②刮:用消毒牙签在口腔内侧壁上轻轻地刮几下;
③涂:将牙签上的碎屑涂抹在载玻片的中;
④烘:将涂有口腔上皮细胞的载玻片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烘干。
2、水解
①解:将烘干的载玻片放入装有30ml质量分数为的盐酸的小烧杯中,进行材料的水解;
②保:将小烧杯放入装有温水的大烧杯中保温5分钟。
3、冲洗涂片
①冲:用缓缓的蒸馏水冲洗载玻片10秒钟;
②吸:用吸水纸吸去载玻片上的水分。
4、染色
①染:用2滴滴在载玻片上,染色5分钟;
②吸:吸去多余染色剂;
③盖:盖上盖玻片。
5、观察
①低:在低倍物镜下,寻找染色均匀,色泽浅的区域,移至视野中央,将物像调节清晰;
② 高:转到高倍物镜,调节细准焦螺旋,观察细胞核和细胞质的染色情况。
五、考点提示:
1、取口腔上皮细胞之前,应先漱口,以避免装片中出现太多的杂质;
2、取洋葱表皮细胞时,尽量避免材料上带有叶肉组织细胞;
3、冲洗载玻片时水的流速要尽量慢,切忌直接用水龙头冲洗;
4、用酒精灯烘烤载玻片时,不要只集中于材料处,而应将载玻片在火焰上来回移动,使载玻片均匀受热,以免破裂;
5、烘烤后的载玻片不要马上放入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最好先自然冷却1分钟。
班级:学号:姓名:时间:
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一、实验原理:细胞膜的流动性和半透性
二、实验材料:猪(或牛、羊、人)的新鲜的红细胞稀释液(血液加适量的生理盐水)
三、实验用具:蒸馏水、试管、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
四、方法步骤:
1、用试管吸取少量红细胞稀释液,滴一小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
2、在高倍镜下观察,待观察清晰时,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蒸馏水,同时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小心吸引,注意不要把细胞吸跑。
上述操作均在载物台上进行,并持续观察细胞的变化。
可以看到近水的部分红细胞发生变化;凹陷消失,细胞体积增大,很快细胞破裂,内容物流出。
五、考点提示:
1、选择动物细胞进行实验的原因:
2、选择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进行实验的原因:
3、细胞破裂后,用什么方法获得较纯的细胞膜:
4、如何获得植物细胞膜:
5、稀释及稀释的时候用生理盐水的原因:
一、实验目的:
通过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分解的快慢,了解过氧化氢酶的作用和意义
二、实验原理:
新鲜的肝脏中含有过氧化氢酶,根据酶的专一性,可知其可以催化过氧化氢分解成水和氧。
三、实验材料:
质量分数为20%的猪肝研磨液,新配制的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质量分数为3.5%的FeCl3溶液
四、实验用具:
量筒,试管,滴管,试管夹,试管架,卫生香,火柴,酒精灯,大烧杯,石棉网,温度计
五、方法步骤:
1、取4支洁净试管,分别编号1,2,3,4,向试管内分别加入2ml 。
2、将2号试管放在90℃左右的水浴中加热,观察情况,并与1号试管作比较。
3、向3号试管内滴入2滴溶液,向4号试管内滴入2滴,观察哪支试管产生的气泡多。
4、2至3min后,将点燃的卫生香分别放在3、4号试管内液面的上方,观察哪支试管中的卫生香燃烧更猛烈。
六、实验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