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路径文献综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路径文献综述

摘要:本文先从文化与学校文化的概念出发,让大家大体了解本文的学校文化的定义,使之更好的了解本文内容。基于学校文化的不同类别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为提出小学学校文化发展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学校文化、培养策略、研究综述

引言:

教育系统和广大中小学应根据中央要求,针对学校实际,积极投身到文化建设中来,小学学校文化建设进行的如火如荼。但是,根据笔者调查研究,小学学校文化建设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还存在着许多限制文化改革进程的问题。因此,笔者对此翻阅了大量文献,试图寻求解决方法,提出培养小学学校文化的策略,使小学学校文化建设能够更加的完善。

一:概念的界定

1.文化的内涵

沙因(Schein,1985)给文化下的定义为:一个正式的组织,并在这个组织中不断地发现问题,改进问题,最后形成的一个固定状态。英国文化人类学家E·B·泰勒在1871年提出了经典性的文化定义:知识层面、包括信仰、艺术、公民的道德和社会习俗都可能成为研究一个人的行为的课题项目。

2.学校文化的界定

早在1932年,美国学者、现代人类学之父华勒(W.Waller)就提出了“学校文化”(School Culture)一词。他认为学校文化就是在这所学校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价值观。瓦格纳(Wagner)则将学校文化解释为学校成员共同的一种文化意、共同目标。

二:学校文化的类型

赵教授认为学校的文化结构比较独特,不仅包括了精神层面,还包括

学校从上而下制定的制度,以及由全体师生共同构建的行为文化,最后是学校的

物质文化。

钟启泉教授在其《现代课程论》上海教育出版社年月第一版将学校文

化分为其一、制度组织文化。这是作为一种制度的学校组织的基本构成要素。包

括学校教育目标、课程、课时表、教科书与教材等。其二,`教师文化。教师文化

包括教师特有的个性特征与行为方式,或是教师不同的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教学方法等。其三,学生文化。因为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所以学生所表现

的行为方式都不是完全一致。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态度、为人处世的风格。

其四,环境文化。校园环境、学校师资力量、硬件设施、软件设施都是环境文化

不可缺少的部分。

笔者认为学校文化分为三类1.物质文化:物质文化不仅是指校园内经

过人们组织、改造、利用而形成的校容校貌和校园的学习环境,更是学校精神文

化价值观的物质载体,是积淀学校历史、传统与文化的特殊之物,是学校文化发

达程度的外部标志。在这里物质文化可以分为两大类:基础性的设施,例如教室、报告厅、书法廊等等,第二类是自然人文性的,例如我们的黑板报,教学走廊那

些鼓励学习的名人名言。具体一些就是基础设施文化大体指的是学校的图书资料,例如图书馆的藏书、报刊室的期刊等、文化设施、活动场所、物质环境等。这些

硬件中又包含着强烈的自然气息,能够渗透学校的价值精神,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因此,这两种文化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学校物质文化。这些能够使祖国下一

代的小学生群体能够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不仅能建设21世纪和谐文明校园,

还能培养21世纪新的接班人。因此,物质文化是精神文化的物质表现。

2.制度文化:学校制度是学校在日常管理中逐步形成的管理机构和规

章制度,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是精神文化的具体化和外在化,体现学校

个体特有的管理理念、人文精神和运行效度。因此,制度的执行应列入隐性课程

的范畴,把制度文化的客观精神转化为师生个体的主观精神,把外在的管制转变

为内心自发的需求。学校的制度文化偏重于规范性特点,因此也必须强化监督、

约束机制,确保执行的有效性。通过“软”文化与“硬”制度的结合,对师生进

行多方位的情操陶冶、行为规范,促进学生身心愉悦地成长,塑造和谐发展、健康向上的文化环境、教育环境和精神氛围。

3.精神文化:学校精神是学校全体师生和教职员工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被学校成员认同和信守的相对稳定的价值理念、行动准则,是学校文化核心价值观的表达,是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学校所有成员都会去遵照执行并且去维护它的建立与发展,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和关键。它反映了学校的基本价值倾向,综合体现了学校的传统作风和目标追求,主要在于塑造、培养和形成主体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状态,对学校群体成员的思想和行为具有激励作用。它的价值应当聚焦在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根本点上,树立起正确、积极、向上、合乎社会要求和时代精神的价值观念,并将其内化于全体师生的意识形态当中,使大家共同认可并遵循,充分发挥其整合、凝聚、促进、激励的作用,并提升为学校特有的文化,共同影响一个学校的发展。

三:小学学校文化建设出现的问题

笔者查阅文献后,总结一下小学学校文化建设出现的问题

1.目前小学的文化建设缺少一些创新性,思路还是沿用前任领导,对之前的

一些旧的规章制度没有大刀阔斧的改革。很多乡村小学的校训。这种现象不是个例,其实它能够从很大程度上体现出现阶段的一些小学文化建设理念还较为落后。模仿痕迹重,缺少自己办学理念上的文化思考,缺乏直面学校“过去的重大事件”及其“现在流行的故事”的心态,使学校文化建设流于形式。

2.小学学校重物质,轻精神,重视硬件设施,忽略软实力

最近几年我们都会发现,学校越来越多,建筑风格也不断更新,别具一格,学校的外貌看上去就非常气派,很让很想进入其中国学习。但随着外部环境的提升,逐渐却对学校文化的最核心部分,即精神文化倾注的力量不够。抓学校基本建设多、抓升学率多、抓学科竞赛多,对价值观的建设,对精神方面反而疏漏了许多,片面抓专业学科知识也是导致当代一部分小学生功利思想滋生、利己主义滋生的重大原因。

1.家长对开展小学学校文化建设的意识不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