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儿科常见病的中医调理方法
中医儿科学孩子咳嗽喘息的中医调理
![中医儿科学孩子咳嗽喘息的中医调理](https://img.taocdn.com/s3/m/3a0ae60a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ef.png)
中医儿科学孩子咳嗽喘息的中医调理孩子咳嗽喘息是让家长们十分揪心的问题。
在中医儿科学中,对于孩子的这种症状有着独特的调理方法。
中医认为,孩子咳嗽喘息的原因较为复杂。
首先,外感风邪是常见的诱因。
比如季节交替时,气温变化大,孩子容易受到风寒或风热的侵袭,导致肺气失宣,从而出现咳嗽喘息。
其次,孩子脾胃虚弱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如果饮食不当,如过多食用生冷、油腻食物,会损伤脾胃,使得脾失健运,水湿内生,聚而成痰,上贮于肺,影响肺气的宣降,引发咳嗽喘息。
再者,孩子体质较差,肺气不足,抵抗力弱,也容易受到外邪的侵犯,导致咳嗽喘息反复发作。
对于孩子咳嗽喘息的中医调理,首先要注重辨证论治。
这就需要仔细观察孩子的症状表现,包括咳嗽的声音、频率、有无咳痰、痰的颜色和质地,以及喘息的轻重程度、有无发热、流涕等伴随症状。
如果孩子咳嗽声重,痰稀色白,伴有鼻塞、流清涕,多为风寒咳嗽;而咳嗽声粗,痰黄黏稠,口渴咽痛,则多为风热咳嗽。
对于风寒咳嗽,常用的调理方法是疏风散寒、宣肺止咳,可选用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
如果是风热咳嗽,则需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加减是常用的方剂。
在调理过程中,饮食调理也至关重要。
对于咳嗽喘息的孩子,要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甜腻的食物。
辛辣食物容易助热生痰,加重咳嗽;油腻食物会增加脾胃负担,影响消化功能;生冷食物易损伤脾胃阳气,导致痰湿内生;甜腻食物则容易助湿生痰,使咳嗽难以痊愈。
相反,应让孩子多吃一些清淡、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水果、瘦肉、鱼类等。
梨、枇杷、百合等具有润肺止咳作用的食物,可以适当给孩子食用。
中医的推拿按摩对于缓解孩子咳嗽喘息也有不错的效果。
比如,清肺经可以清泻肺热,化痰止咳;揉膻中能宽胸理气,止咳平喘;按揉肺俞、定喘等穴位,则有助于调理肺气,缓解喘息。
家长可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学习这些简单的推拿手法,在家中为孩子进行按摩。
中药贴敷也是一种常用的调理方法。
将具有止咳平喘作用的中药制成贴剂,贴敷在孩子的肺俞、膻中、天突等穴位上,通过药物的渗透和穴位的刺激,达到调理肺气、止咳平喘的目的。
中医儿科:小儿各个系统常见疾病的中医辨证论治方法汇总
![中医儿科:小儿各个系统常见疾病的中医辨证论治方法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48dbfc3a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00.png)
中医儿科:小儿各个系统常见疾病的中医辨证论治方法汇总儿科学是中医执业医师所有临床科目中最容易拿分的科目,小编特意将各个系统疾病里,中医辨证论治部分的各证型首选代表方剂以及西医治疗上首选的治疗药物进行了汇总。
希望能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新生儿黄疸的中医辨证论治:(1)湿热熏蒸证——治法:清热利湿退黄;方药:茵陈蒿汤加味。
(2)寒湿阻滞证——治法:温中化湿退黄;方药:茵陈理中汤加味。
(3)瘀积发黄证——治法:化瘀消积退黄;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
新生儿硬肿症的中医辨证论治:新生儿硬肿症首先辨别虚与实。
阳虚者以益气温阳为主,寒实者以温经通络为主。
寒凝血滞证——治法:温经散寒,活血通络;方药:当归四逆汤加减。
阳气虚弱证——治法:益气温阳,通经活血;方药:参附汤加减。
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中医辨证论治:(1)主证风寒感冒——治法:辛温解表;方药:荆防败毒散加减。
风热感冒——治法:辛凉解表;方药:银翘散加减。
暑邪感冒——治法:清暑解表;方药:新加香薷饮加减。
时邪感冒——治法:清热解毒;方药:银翘散合普济消毒饮加减。
(2)兼证夹痰——治法:辛温解表,宣肺化痰;辛凉解表,清肺化痰;方药:在疏风解表的基础上,风寒夹痰证加用三拗汤、二陈汤加减。
风热夹痰证加用桑菊饮加减。
夹滞——治法:解表兼以消食导滞;方药:在疏风解表的基础上,加用保和丸加减。
夹惊——治法:解表兼以清热镇惊;方药:在疏风解表的基础上,加用镇惊丸加减。
另服小儿回春丹或小儿金丹片。
二、小儿肺炎小儿肺炎的中医辨证论治:1.常证风寒闭肺证——治法:辛温宣肺,化痰止咳;方药:华盖散加减。
风热闭肺证——治法:辛凉宣肺,清热化痰;方药: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加减。
痰热闭肺证——治法:清热涤痰,开肺定喘;方药: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
毒热闭肺证——治法:清热解毒,泻肺开闭;方药:黄连解毒汤合麻杏石甘汤加减。
阴虚肺热证——治法:养阴清肺,润肺止咳;方药:沙参麦冬汤加减。
儿科常见疾病的中医诊断与治疗
![儿科常见疾病的中医诊断与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c8503016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cb.png)
儿科常见疾病的中医诊断与治疗一、常见儿科疾病概述儿科是针对0-18岁的儿童进行医学诊疗服务的专业领域,涵盖了大量常见的儿童疾病。
在中医传统理论的指导下,中医师注重观察孩子的发育情况、体质特点和体内能量平衡等方面,从而对不同类型儿童疾病进行准确诊断和治疗。
二、感冒与发热感冒和发热是儿童最常见的健康问题之一。
中医认为感冒往往由外邪侵袭引起,并以风寒、风湿等不同外邪形式进行分类。
中医辨证根据宝宝表现出来的具体症状来进行辨证施治:1. 风寒感冒:主要表现为流清鼻涕、喷嚏和轻微头晕,可能伴有发热及畏寒等;治疗时应采取祛邪解表之法,如桂枝汤、葛根汤等。
2. 风湿感冒:多见于湿热环境下,表现为鼻塞、有黄痰、发热等症状;治疗时可运用荆防败毒散加减法进行湿去之施治。
三、儿童腹泻儿童腹泻是指每天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或水样。
中医通过提取儿童不同类型的腹泻特点来准确诊断并给予相应的中医治疗:1. 餐后腹泻:当宝宝在进食后出现频繁大便,质地水样较稀,并伴有食欲不振和虚弱无力等症状时,可能属于消化吸收功能弱而导致的餐后腹泻;治疗时应健脾益胃、调理消化之法。
2. 湿淋汤型腹泻:表现为呈液体或半液体样式的稀黄色便,可能伴随有恶心、呕吐或食欲不振等问题;中医常采取清利湿温肠之法,如小承气汤进行治疗。
四、哮喘哮喘是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多发生在幼儿期。
中医在诊断和治疗哮喘时注重整体观察,将许多因素纳入考虑:1. 天气变化及季节:中医认为天气湿冷或者春秋季节较为湿润容易引发哮喘,治疗时需要祛湿并健脾以提高机体能抵御外邪;2. 肺与脾胃关系:中医认为肺主呼吸,而脾主运化水湿。
因此,治疗哮喘时需注意健脾益肺。
五、消化不良儿童消化不良常表现为食欲不振、腹泻或便秘等问题。
中医通过分析宝宝消化系统功能的特殊性和体质特点来进行诊断和治疗:1. 脾胃虚弱型消化不良:当宝宝长期食欲不振,且伴有大便稀溏等消化问题时,可能属于脾胃虚弱型;治疗时应调理脾胃、提高消化功能。
中医儿科中医在儿科领域的特色疗法与调理
![中医儿科中医在儿科领域的特色疗法与调理](https://img.taocdn.com/s3/m/f14cee60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f3.png)
中医儿科中医在儿科领域的特色疗法与调理儿童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健康成长对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
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儿科领域中有着独特的特色疗法与调理方法。
本文将介绍中医儿科中医在儿科领域的特色疗法与调理方法,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中医在儿科领域的应用。
一、中医儿科特色疗法1. 中药调理中药是中医非常重要的治疗方式之一,对于儿童常见的疾病如感冒、发热、咳嗽等,中药可以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
中医药在儿科领域的特色疗法包括中药汤剂、颗粒剂和贴敷等。
中药汤剂是根据儿童的体质和病情配制而成,通过中药的药理作用来改善疾病症状,提高儿童的免疫力。
颗粒剂则更加方便使用,可以根据儿童的年龄和体重进行剂量调整,达到遏制疾病发展的效果。
贴敷方法则是使用中药贴敷在特定的穴位上,以起到温通经络、祛风散寒等疗效。
2. 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的独特疗法之一,对于儿科疾病也有着非常好的效果。
中医儿科中,通过对儿童特定穴位进行针灸刺激,可以调理儿童的气血运行,提高免疫功能,缓解儿童的不适症状。
在实践中,中医针灸常用于儿童的消化不良、失眠多梦、抵抗力低下等疾病的治疗。
针灸疗法在儿童中的应用需要经过专业医师的操作,确保使用安全。
3. 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中医独特的非药物治疗方法,对儿童的健康发育至关重要。
儿童是生长发育期,他们的身体发育较快。
通过中医的推拿按摩可以促进儿童的血液循环、免疫系统发育等,从而改善儿童的生长发育状态。
推拿按摩方法包括推拿、摩腹、点穴等,通过按摩可以调理儿童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提高儿童的免疫力。
二、中医儿科调理方法1. 饮食调理中医强调饮食与健康的密切关系,对于儿科疾病的调理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中医通过对儿童体质和疾病的辨证施治,推荐特定的饮食调理方案。
例如,对于脾虚型的儿童常见的食欲不振、便溏等问题,中医会建议适度进食温补、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小米粥等。
此外,中医还强调合理的饮食习惯,避免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对儿童的肠胃造成伤害。
中医儿科学孩子疾病预防与调理中医这样做
![中医儿科学孩子疾病预防与调理中医这样做](https://img.taocdn.com/s3/m/cbcbe42a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97.png)
中医儿科学孩子疾病预防与调理中医这样做中医儿科学:孩子疾病预防与调理中医这样做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是社会的未来。
他们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在中医儿科学的领域中,对于孩子疾病的预防与调理有着独特而有效的方法。
中医认为,孩子的生理特点与成人有所不同。
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生机蓬勃,发育迅速。
这意味着孩子的身体器官和功能尚未完全成熟,但又具有很强的生长和发育能力。
因此,在预防和调理孩子疾病时,需要充分考虑这些特点。
首先,中医强调“未病先防”。
这一理念对于孩子尤为重要。
孩子的免疫力相对较弱,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所以,日常生活中的调养至关重要。
饮食方面,要做到合理搭配,营养均衡。
孩子的脾胃功能较弱,不宜过度食用油腻、辛辣、生冷的食物。
应多吃一些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食物,如米粥、蔬菜、水果等。
同时,要注意饮食的规律,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
睡眠也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
中医认为,“睡为第一大补”。
孩子要有充足的睡眠时间,保证良好的睡眠质量。
家长要为孩子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培养孩子良好的睡眠习惯。
运动对于孩子的健康同样不可或缺。
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孩子的体质,提高免疫力。
但要注意运动的强度和方式,避免过度劳累。
可以选择一些适合孩子的运动,如散步、跳绳、游泳等。
除了日常生活的调养,中医还注重情志的调节。
孩子虽然年幼,但也有自己的情绪。
家长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支持,让孩子保持心情愉悦。
在疾病预防方面,中医还有一些独特的方法。
比如,小儿推拿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
通过按摩孩子身体的特定穴位,可以促进气血流通,调节脏腑功能,增强孩子的抵抗力。
常见的小儿推拿手法有补脾经、清肝经、揉板门等。
补脾经可以健脾胃、补气血;清肝经能平肝泻火、解郁除烦;揉板门则有健脾和胃、消食化滞的作用。
家长可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学习一些简单的推拿手法,为孩子进行日常保健。
另外,中医还强调顺应自然规律。
四季的变化对孩子的健康也有影响。
中医儿科常见疾病与治疗方法
![中医儿科常见疾病与治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e6eaec7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ab.png)
中医儿科常见疾病与治疗方法中医儿科是指运用中医理论和治疗方法来预防、诊断和治疗儿童常见疾病的一门医学专业。
中医重视整体观念,强调“治未病”,通过调节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本文将介绍几种中医儿科常见疾病以及相应的治疗方法。
一、儿童感冒感冒是儿童常见的疾病之一,表现为咳嗽、流鼻涕、发热等症状。
中医将感冒分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两种类型。
对于风寒感冒,可服用草果薏苡仁汤。
草果具有发散风寒、解表的作用,薏苡仁则可清热降火。
对于风热感冒,可以服用连翘败毒散。
连翘败毒散具有清热解毒、解表的功效,适用于症状轻微的风热感冒。
二、儿童哮喘哮喘是儿童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喘和咳嗽。
中医认为,哮喘主要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
治疗哮喘可采用桑菊石膏汤,该方药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的作用。
另外,还可使用辛夷细辛散进行治疗,该方药具有温肺祛寒、行气止咳的功效。
三、儿童腹泻腹泻是儿童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表现为大便稀水、频繁排便等症状。
中医认为腹泻主要与脾胃湿热、寒湿积聚等因素有关。
治疗腹泻常用橘红承气汤,该方药有止泻、清热的作用。
另外,还可使用千金泻心汤进行治疗,该方药具有利水泻火、消炎的功效。
四、儿童湿疹湿疹是常见的皮肤病,常见于婴幼儿。
中医认为湿疹主要与体内湿热郁结、脾胃功能失调有关。
治疗湿疹可采用黄连阿胶汤,该方药有清热解毒、祛湿止痒的作用。
另外,还可使用玉屏风散进行治疗,该方药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痒的功效。
五、儿童多动症多动症是常见的儿童行为障碍疾病,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多等症状。
中医认为多动症主要与心肝失调、脾胃功能紊乱有关。
治疗多动症可使用益气安神丸,该方药有安抚心神、镇静神经的作用。
另外,还可采用赖氏五子衍宝散进行治疗,该方药具有益气养血、安抚肝阳的功效。
总结起来,中医儿科常见疾病的治疗方法注重调理整体,通过中药的运用来达到平衡人体内部环境的目的。
然而,治疗儿童疾病仍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能自行进行治疗。
中医儿科常见病的中医治疗原则
![中医儿科常见病的中医治疗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368b6737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3f.png)
中医儿科常见病的中医治疗原则
中医学认为,儿童生长发育不完全,阳气虚弱,抵抗力较弱,容易受到外界病邪的侵袭。
因此,儿童常常患有一些常见病。
下面是一些常见病的中医治疗原则:
1. 发热病
中医治疗原则:
- 风热外感者:清热解毒,疏风散寒。
- 阳明病证者:泄热通便,降火利肠。
2. 咳嗽
中医治疗原则:
- 风寒咳嗽者:宣肺化痰,祛风散寒。
- 热痰壅肺者:清热化痰,润肺止咳。
3. 腹痛
中医治疗原则:
- 寒症腹痛者:温补脾肾,祛寒止痛。
- 阳明亢实者:清热泻火,理气止痛。
4. 呕吐
中医治疗原则:
- 脾胃虚弱者:调和脾胃,健运化湿。
- 肝胃实热者:清热降逆,和胃止呕。
5. 脑膜炎
中医治疗原则:
- 外感风热者:清热解毒,宣散风热。
- 痰火壅盛者:化痰清热,凉血宁心。
6. 湿疹
中医治疗原则:
- 血热湿蕴者:清热解毒,凉血利湿。
- 脾虚湿阻者:健脾利湿,清热解毒。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病的中医治疗原则,具体的治疗方案应根据具体病情进行调整。
中医治疗强调个体差异,更加注重病因辨证和整体调理,因此建议儿童患病时及早就医,以获得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规范
![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924bc98c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f3.png)
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规范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规范中医理论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对儿童疾病有着独到的见解和治疗经验。
中医儿科常见病包括感冒、咳嗽、发热、腹泻、食欲不振等。
下面,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中医儿科常见病的诊疗规范。
一、感冒感冒是由多种致病微生物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疾病,主要特征为发热、头痛、咳嗽、鼻塞、喉咙痛等。
中医认为感冒的病因主要是邪气入侵体内,致使气血失调。
感冒的治疗要根据病因来针对性治疗,一般治疗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调理体质:以滋养肺脾为主要原则,用做法可见吃一些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如苹果、橙子、菠菜等,增强机体免疫力。
2.辛凉解表:在感冒初期可用辛凉解表,如荆芥、薄荷、藿香等,缓解头痛、发热、咳嗽等症状。
3.清热解毒:感冒后期可用清热解毒的方法,如黄芪、三七、柴胡等,消除邪气,恢复机体正常功能。
4.根据症状加减方:根据感冒症状加减中药方剂,如感冒伴有流涕鼻塞、咳嗽等,可用麻黄汤加减等方剂。
二、咳嗽咳嗽是一种常见的症状,主要特征是反复咳嗽,严重影响病人正常生活。
中医认为咳嗽的原因有风热、燥热、肺热等,调理方法常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清热降火:咳嗽伴有发热症状时,可用清热降火的方法,根据体质加减用黄连、银翘、生石膏等中药配方。
2.益气润燥:咳嗽时喉咙不适,可用益气润燥的方法,如黄芪、麦冬、山药等,润肺益气,改善咳嗽症状。
3.理气和胃:咳嗽伴有胃痛、烧心等症状时,可用理气和胃的方法,如香附、柿子、茯苓等,缓解胃部不适,改善咳嗽症状。
三、发热发热是常见的症状之一,通常是机体对外界致病因素的一种自我保护反应,具体症状包括头痛、体温升高、出汗等。
中医认为发热的病因主要有外感热毒、气虚体弱、营卫失调等,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解表里透:针对口渴、头痛、发热等症状,可用解表里透的方法,如桑叶、板蓝根、金银花等药物来清除热毒。
2.益气固表:当发热伴有脾虚、胃弱症状时,可用益气固表的方法,如党参、茯苓、黄芪等,调养气血,提高人体免疫力。
中医儿科学孩子先天性疾病中医这样调理
![中医儿科学孩子先天性疾病中医这样调理](https://img.taocdn.com/s3/m/a07d7679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1c.png)
中医儿科学孩子先天性疾病中医这样调理中医儿科学:孩子先天性疾病中医这样调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先天性疾病可能是家长心中的一块大石头。
然而,中医在调理孩子先天性疾病方面有着独特的见解和方法。
先天性疾病,顾名思义,是指孩子在出生时就已经存在的疾病,可能是由于遗传因素、胎儿发育过程中的异常等原因导致。
常见的先天性疾病包括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等。
这些疾病不仅给孩子的身体带来了挑战,也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脏腑、经络、气血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对于先天性疾病的调理,中医注重从整体出发,通过调整孩子的身体内部环境,激发自身的正气,从而达到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缓病情进展的目的。
首先,中医强调辨证论治。
这意味着医生会根据孩子的具体症状、体质、脉象、舌象等多方面的信息,综合判断其所属的证型,然后制定个性化的调理方案。
比如,对于先天性心脏病的孩子,如果表现为面色苍白、气短乏力、自汗等症状,可能属于气血两虚证,调理时会侧重于益气养血;如果出现心悸、胸闷、口唇青紫等症状,可能属于血瘀阻络证,调理时则会着重活血化瘀。
中药调理是中医治疗先天性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但在给孩子使用中药时,需要特别注意药物的安全性和剂量。
一般会选择药性温和、副作用小的中药,并根据孩子的年龄、体重等因素进行适当的调整。
比如,对于体质虚弱的孩子,可以使用一些具有健脾益气作用的中药,如黄芪、白术、茯苓等;对于有血瘀症状的孩子,可以使用丹参、赤芍、桃仁等活血化瘀的中药。
除了中药,中医的推拿按摩也能发挥一定的作用。
通过按摩特定的穴位和经络,可以促进气血运行,调整脏腑功能。
例如,对于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孩子,适当的按摩可以帮助缓解肌肉紧张,改善关节活动度。
在按摩时,手法要轻柔、准确,避免对孩子造成伤害。
针灸也是中医调理先天性疾病的方法之一,但由于孩子对针灸的接受程度可能较低,应用相对较少。
中医行业工作中的中医儿科与小儿常见病治疗
![中医行业工作中的中医儿科与小儿常见病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5e6a231c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2a.png)
中医行业工作中的中医儿科与小儿常见病治疗中医儿科一直是中医行业中的重要分支,专注于儿童的健康与疾病治疗。
作为中医师,了解并熟悉中医儿科的治疗方法对于提供儿童健康护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中医儿科的概念、治疗原则以及常见儿科疾病的中医治疗方法。
一、中医儿科概述中医儿科是中医学中的一个专科,研究儿童生长发育、预防与治疗儿童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杂症。
中医儿科强调儿童体质的特殊性,注重病理机制的辨析和辨证论治的方法。
与西医儿科相比,中医儿科注重个体化治疗,根据儿童的体质、年龄和病情特点,采用针灸、中药、推拿等中医疗法来调理和治疗。
二、中医儿科的治疗原则中医儿科在治疗儿童常见病时,遵循以下治疗原则:1. 强调“调整”与“防治”相结合:中医儿科注重调整儿童体质,以增强其抵抗力,预防常见病的发生。
同时,对于已经患病的儿童,中医儿科注重通过辨证施治,防止病情恶化。
2. 个体化治疗:中医儿科强调每个儿童的体质和病情都是独特的,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这种个性化的治疗能够更好地适应儿童的身体状况和疾病特点。
3. 辨证施治:中医儿科通过辨证施治来根据儿童的疾病症状和体质特点,确定适合的治疗方法和药物。
辨证施治强调综合分析病情,从病根上寻找治疗方法,达到治疗的根本目的。
三、中医儿科常见病治疗1. 儿童感冒儿童感冒是常见的儿科疾病之一。
中医认为感冒多为外感风邪所致,治疗时可采用中药煎剂、拔罐和推拿等方法。
中药煎剂常用草药如金银花、连翘、薄荷等,通过发汗、解表的作用来逐渐驱除体内的风邪。
2. 儿童腹泻儿童腹泻多由饮食、感染等因素引起。
中医治疗腹泻的方法包括中药调理和饮食调整。
中药调理可使用草药如黄连、千金子、苍术等,通过止泻和涩肠的作用来缓解腹泻症状。
在饮食方面,儿童腹泻时宜少食多餐,忌辛辣和油腻食物。
3. 儿童哮喘哮喘是一种以反复发作性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的呼吸系统疾病。
中医儿科治疗哮喘常采用针灸和中药调理的方法。
中医儿科知识点总结
![中医儿科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7f9ad78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bb.png)
中医儿科知识点总结一、中医儿科基本理论1. 中医儿科基本理论包括“风、寒、暑、湿、火、毒”六淫和“气、血、津液、脏腑”等基本概念。
2. 儿科疾病的发病机理主要与儿童生长发育、阳气充盈、阴精不足等有关,中医治疗着重于调整体质、激发自身抵抗力。
3. 中医儿科强调顺应儿童生长发育规律,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积极预防、提高免疫力,注重体质调理。
二、儿科常见疾病及中医治疗1. 儿科发热病:中医认为儿童的发热常与外感邪气入侵有关,可采取辛温解表、清热解毒的治疗方法。
2. 小儿感冒:常见病因有风邪侵袭、痰湿内阻等,治疗可选用辛温解表、祛痰化饮的中药进行调理。
3. 儿科腹泻:中医将腹泻分为寒泻、湿泻、热泻等类型,针对不同类型可采取温中止泻、祛湿化痰、清热止泻等治疗。
4. 小儿哮喘:中医认为哮喘病因是肺气失宣,可采用祛风化痰、宽中止嗽的方法进行治疗。
5. 儿科消化道疾病:如腹泻、便秘、消化不良、胃痛等,可采用调整脾胃、泻火解毒的中药治疗方法。
6. 小儿肺炎:针对不同类型的肺炎,中医将采用清热化痰、疏风散寒等中药进行治疗。
7. 儿科皮肤病:如湿疹、疹疮、痱子等,可采用祛湿、清热、润燥等治疗方法。
8. 小儿疳积:中医认为疳积病因主要有肠胃积滞、脾胃虚弱等,可采用健脾化积、疏肝理气等方法进行治疗。
10. 儿科外感病:如水肿、水痘、麻疹等,中医将采用清热解毒、疏风利湿等治疗方法。
三、中医养生保健1. 儿童饮食养生:中医强调儿童饮食应强调多样性搭配、轻好混合,适当添加营养,遵循养肝健脾、益气补血、滋液温肾的原则。
2. 幼儿安全保健:中医提倡儿童安全意识培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感冒、腹泻等疾病。
3. 儿童情志养生:中医认为儿童情志应保持愉快、稳定的状态,避免过度激动、情绪波动等。
4. 儿童运动保健:中医提倡儿童适度运动,增强体质,锻炼身体。
5. 中医按摩保健:中医提倡通过中医按摩手法进行脾胃保健、免疫调理等。
6. 儿童气功保健:中医认为气功可以调和气血、益筋骨、强身健体。
中医儿科常见病的中医药治疗
![中医儿科常见病的中医药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4bfa9340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e7.png)
中医儿科常见病的中医药治疗中医是中国特有的传统医学体系,其治疗方法包括中药治疗、针灸疗法等。
对于儿科常见病,中医药治疗在疾病预防和康复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本文将介绍中医儿科常见病的中医药治疗方法及其功效。
一、感冒感冒是儿童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中医治疗感冒一般采用中药汤剂,例如麻黄汤和银翘散等。
麻黄汤是一种发汗解表的中草药,能够有效缓解发热、咳嗽等症状。
银翘散则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适用于体温偏高、咳嗽、喉咙红肿等症状。
二、腹泻腹泻在儿童中常见且多发。
中医药治疗腹泻主要采用中药合剂,如黄连解毒片和板蓝根等。
黄连解毒片具有清热燥湿、解毒止泻的作用,适用于清热解毒,止泻的情况。
板蓝根则可以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对于腹泻伴有发热、大便黏液血丝等症状具有较好的疗效。
三、咳嗽儿童咳嗽分为湿咳和干咳,中医药治疗儿童咳嗽主要根据不同类型采取不同的药物。
湿咳主要以祛湿化痰为主,采用川贝母和百部等中药。
川贝母具有润肺止咳、化痰散结的功效,适用于咳嗽有痰、痰黄稠等症状。
百部能够利水化痰,适用于咳嗽痰多、口渴喝水多的情况。
干咳主要以清肺止咳为主,采用玉竹和葶苈子等草药。
玉竹具有润肺止咳、养阴生津的作用,适用于咳嗽干燥、咽干口渴等症状。
葶苈子能够清热润肺,对于干咳少痰、咽痛等症状有较好的疗效。
四、消化不良消化不良在儿童中较为常见,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腹痛、腹泻等症状。
中医药治疗消化不良主要采用健脾和胃的中药。
比如六君子汤是一种健脾和胃的草药配方,适用于食欲不振、腹胀腹痛等消化不良的症状。
除了以上介绍的常见病的中医药治疗方法外,中医药还可以用于预防儿童常见病的发生。
例如,在冬季季节,中医药可用于增强儿童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预防感冒和呼吸道感染。
草药如黄芪、人参等被广泛用于这方面。
综上所述,中医药在儿科常见病的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它不仅可以缓解症状,恢复健康,还能够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病情复发。
然而,中医药治疗应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每个病例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中医儿科常见病的中医治疗方案
![中医儿科常见病的中医治疗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be61b42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7a.png)
中医儿科常见病的中医治疗方案
中医儿科是一门研究儿童疾病的中医学科,中医治疗常见病是
中医儿科的核心内容之一。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病的中医治疗方案。
1. 感冒
感冒是儿童常见的病症之一,中医治疗感冒注重辨证施治。
一
般情况下,采用中药汤剂进行治疗,如麻黄汤、小柴胡汤等。
另外,艾灸、推拿等辅助手段也常被应用。
2. 腹泻
腹泻是儿童消化系统常见的问题,中医治疗腹泻注重调节脾胃
功能。
常用的治疗方案包括饮、大椿液等中药方剂。
此外,腹部捏脉、按摩等手法也有助于缓解腹泻症状。
3. 哮喘
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中医治疗哮喘注重调和气机。
常用的治疗方案有桔梗汤、麻杏石甘汤等中药方剂。
此外,针灸、
艾灸等疗法也可以用于辅助治疗。
4. 儿童湿疹
湿疹是常见的皮肤病,中医治疗湿疹注重疏风清热。
常用的治
疗方案包括血府逐瘀汤、地黄丸等中药方剂。
另外,中药外敷、针
灸等疗法也常被采用。
5. 胃痛
胃痛是儿童常见的消化系统问题,中医治疗胃痛注重调节脾胃
功能。
常用的治疗方案有四君子汤、小儿四逆汤等中药方剂。
此外,穴位按摩、艾灸等手法也可以缓解胃痛症状。
请注意,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病的中医治疗方案,具体治疗方案
还需根据患儿的具体病情和体质来确定。
在使用中药治疗时,建议
咨询专业的中医医生,并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
参考文献:
- 张志英. (2014). 中医儿科治疗原则. 中华中医药学会.。
中医儿科学孩子常见病症调理中医这样做
![中医儿科学孩子常见病症调理中医这样做](https://img.taocdn.com/s3/m/c0fc32ad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b9.png)
中医儿科学孩子常见病症调理中医这样做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
然而,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们难免会受到各种病症的困扰。
作为家长,看着孩子生病难受,心中焦急万分。
中医儿科学在调理孩子常见病症方面有着独特的方法和优势。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中医是如何应对孩子常见病症的。
首先,我们来谈谈孩子常见的感冒发烧。
中医认为,感冒发烧多是由于外感风邪所致。
对于初期症状较轻的孩子,中医会推荐一些简单的食疗方法,比如生姜红糖水。
生姜具有散寒解表的作用,红糖能补充能量、调和脾胃。
将生姜切成片,加入适量红糖煮水,让孩子趁热喝下,往往能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如果孩子的感冒症状较为严重,出现了咳嗽、流涕等症状,中医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辨证论治。
比如,对于风寒感冒,常用的方剂有荆防败毒散;对于风热感冒,则可能会使用银翘散。
此外,中医的推拿按摩也是调理感冒发烧的有效手段。
通过按摩孩子的太阳穴、迎香穴、风池穴等穴位,可以促进气血流通,增强孩子的抵抗力,缓解症状。
除了感冒发烧,孩子消化不良也是让家长头疼的问题。
中医认为,小儿脾胃虚弱,容易受到饮食不当的影响。
对于消化不良的孩子,中医首先会建议调整饮食结构,避免食用生冷、油腻、辛辣的食物。
同时,可以给孩子服用一些健脾消食的中药,如山楂、神曲、麦芽等。
这些中药可以煮水喝,也可以制成丸剂服用。
在中医推拿方面,针对消化不良,可以按摩孩子的腹部。
顺时针按摩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逆时针按摩则有止泻的作用。
另外,按摩孩子的足三里穴、中脘穴等穴位,也能增强脾胃功能,改善消化状况。
小儿咳嗽也是常见病症之一。
中医将咳嗽分为多种类型,如风寒咳嗽、风热咳嗽、痰湿咳嗽等。
对于不同类型的咳嗽,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
风寒咳嗽可以用三拗汤加减治疗;风热咳嗽则常用桑菊饮;痰湿咳嗽则多使用二陈汤。
在食疗方面,冰糖雪梨水对于肺热咳嗽有一定的缓解作用;而对于风寒咳嗽,可以试试烤橘子。
孩子睡眠不好也是家长关注的问题。
中医儿科学孩子神经系统疾病的中医调理
![中医儿科学孩子神经系统疾病的中医调理](https://img.taocdn.com/s3/m/8109cea1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d6.png)
中医儿科学孩子神经系统疾病的中医调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神经系统疾病可能会给他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影响。
作为家长,往往为此感到焦虑和无助。
而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在调理孩子神经系统疾病方面有着独特的见解和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孩子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有哪些。
比如,小儿多动症,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等;小儿抽动症,会出现不自主的肌肉抽动、发声等;还有小儿癫痫,这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神经系统异常放电疾病。
这些疾病不仅影响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还可能给孩子的心理造成创伤。
那么,中医是如何看待这些神经系统疾病的呢?中医认为,孩子的神经系统疾病多与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失衡有关。
比如,心主神明,若心气不足,就可能导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神志不宁;肝主疏泄,若肝气郁结或肝风内动,就容易出现抽动、多动等症状;肾主骨生髓,脑为髓海,若肾精亏虚,则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和神经系统发育。
中医调理孩子神经系统疾病,注重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通过望、闻、问、切等方法,综合判断孩子的体质和病情,然后制定个性化的调理方案。
中药调理是常见的方法之一。
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中医师会开出相应的中药方剂。
比如,对于心脾两虚型的多动症孩子,可能会使用归脾汤加减,以补益心脾、安神定志;对于肝风内动型的抽动症孩子,会选用天麻钩藤饮加减,以平肝熄风、镇惊止抽。
当然,给孩子服用中药时,要注意剂量和口感,尽量选择口感较好、易于服用的剂型。
除了中药,中医还有许多非药物疗法。
比如,推拿按摩就是一种深受家长和孩子喜爱的调理方法。
通过按摩孩子的头部、背部、四肢等部位的穴位,可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
对于小儿多动症,可以按摩百会、神庭、风池等穴位,以醒脑开窍、镇静安神;对于小儿抽动症,可以按摩肝俞、肾俞、太冲等穴位,以疏肝理气、滋阴潜阳。
针灸也是中医调理神经系统疾病的有效手段。
但由于孩子对针灸可能会有恐惧心理,所以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接受程度来选择。
中医儿科学孩子常见病症中医这样调理
![中医儿科学孩子常见病症中医这样调理](https://img.taocdn.com/s3/m/0575c67e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ae.png)
中医儿科学孩子常见病症中医这样调理中医儿科学:孩子常见病症中医这样调理孩子是家庭的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是每位家长最关心的事情。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病症。
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对于调理孩子的常见病症有着独特的方法和优势。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中医是如何调理孩子常见病症的。
一、感冒孩子由于自身抵抗力较弱,容易患上感冒。
中医认为,感冒分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
风寒感冒多因孩子受寒引起,表现为怕冷、流清鼻涕、咳嗽、痰稀白等症状。
调理时,可让孩子喝一些姜糖水,以驱散风寒。
还可以用艾叶煮水给孩子泡脚,促进血液循环,帮助驱寒。
风热感冒则通常是由于外感风热所致,症状有发热、喉咙痛、流黄鼻涕、咳嗽、痰黄稠等。
这时,可以给孩子喝一些金银花茶、菊花茶等清热解毒的饮品。
饮食上要清淡,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的食物。
二、咳嗽咳嗽是孩子常见的病症之一,中医将其分为多种类型,如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
外感咳嗽又分为风寒咳嗽、风热咳嗽和风燥咳嗽。
风寒咳嗽可用紫苏、杏仁等中药熬水服用;风热咳嗽可选用桑叶、菊花等;风燥咳嗽则可使用川贝母、雪梨等润肺止咳。
内伤咳嗽常见的有痰湿咳嗽、痰热咳嗽和阴虚咳嗽。
痰湿咳嗽的孩子,往往痰多、咳嗽声重,可通过健脾祛湿来调理,如服用陈皮、茯苓等;痰热咳嗽的孩子,痰黄黏稠、不易咳出,可用鱼腥草、瓜蒌等清热化痰;阴虚咳嗽的孩子,多为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伴有口干咽燥,可食用百合、麦冬等滋阴润肺。
三、积食孩子脾胃功能较弱,如果饮食不节,很容易出现积食。
积食的孩子会有食欲不振、口臭、腹胀、腹痛、便秘等症状。
中医调理积食,首先要控制孩子的饮食,避免食用过多油腻、不易消化的食物。
可以给孩子服用山楂、神曲、鸡内金等消食化积的中药,或者进行小儿推拿,如顺时针按摩腹部,以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消化。
四、腹泻孩子腹泻的原因有很多,如饮食不洁、脾胃虚弱、感受外邪等。
对于寒湿腹泻,孩子大便清稀、多泡沫,可使用藿香、白术等中药;湿热腹泻则大便色黄而臭、肛门灼热,可用黄连、黄芩等清热利湿;脾胃虚弱导致的腹泻,孩子往往大便稀溏、反复发作,可服用山药、白术等健脾止泻。
中医儿科学儿童常见疾病的中医治疗
![中医儿科学儿童常见疾病的中医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654a675d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b4.png)
中医儿科学儿童常见疾病的中医治疗中医儿科学是中医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它研究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常见的疾病以及相应的中医治疗方法。
中医儿科学强调个体化治疗,注重扶正祛邪,通过调理整体的阴阳平衡来达到治疗儿童疾病的目的。
本文将重点介绍一些儿童常见疾病的中医治疗方法。
一、感冒感冒是儿童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之一,在中医理论中被归为“风寒”或“风热”两类,治疗方法也有所区别。
1. 风寒感冒的中医治疗方法:风寒感冒以寒冷症状为主,如咳嗽、流鼻涕、发热等。
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汤药煎服和外治手法。
常用的汤药有麻黄汤、桂枝汤等,可以辛温散寒、宣肺止咳。
外治手法则包括拔火罐、刮痧等,可以通过刺激经络活血散寒。
2. 风热感冒的中医治疗方法:风热感冒以发热、咽喉肿痛等症状为主。
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清热解毒的药物和适当的饮食调理。
常用的药物有连翘、金银花等,可清热解毒、解表散邪。
在饮食调理方面,可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蔬菜汤和粥类。
二、腹泻腹泻是儿童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中医认为腹泻多属于脾胃虚弱所致,治疗重点是健脾胃、止泻。
1. 健脾胃的中医治疗方法:中医常用的健脾胃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饮食调理。
常用的药物有六君子汤、四君子汤等,可健脾胃、固涩止泻。
在饮食调理方面,可采用易消化的食物,如稀饭、面汤等。
2. 止泻的中医治疗方法:中医常用的止泻方法主要是通过选用相应的药物来实现。
常用的药物有黄连、露薏合剂等,可清热泻火、固涩止泻。
此外,中医还可以采用穴位按摩和针灸疗法来帮助止泻,如大肠俞、胃俞等穴位。
三、哮喘哮喘是儿童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中医认为哮喘多由肺气不通所致,治疗重点是调理肺气、平喘止嗽。
1. 调理肺气的中医治疗方法:中医常用的调理肺气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中药蒸汽吸入疗法。
常用的药物有麻黄、苍术等,可开窍通气、平喘化痰。
中药蒸汽吸入疗法则通过吸入中药药蒸汽来改善肺气的通畅。
2. 平喘止嗽的中医治疗方法:中医常用的平喘止嗽方法包括穴位按摩和中药熏洗法。
中医儿科常见病的中医辨证施治
![中医儿科常见病的中医辨证施治](https://img.taocdn.com/s3/m/43e56902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35.png)
中医儿科常见病的中医辨证施治
引言
中医学与现代医学作为两种不同的医学体系,都有相应的方法
来诊断和治疗儿科常见病。
本文将探讨中医儿科常见病的中医辨证
施治方法。
常见病的辨证施治方法
在中医儿科中,常见病的辨证施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
湿热之证
湿热之证是中医儿科常见病中的一种辨证类型,常见于湿热蕴结、湿热内蕴的疾病。
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热重、舌苔黄腻等。
治
疗方面,可采用清热解毒、化湿燥湿的中药,并配合相应的饮食调理。
风寒之证
风寒之证是指受风寒邪气侵袭引起的疾病。
其特点是寒邪侵袭,症状常见于咳嗽、鼻塞、发热等。
治疗上,可选用辛温解表、祛风
散寒的中药,并注意保暖。
脾胃虚寒之证
脾胃虚寒之证是指脾胃功能虚弱导致的疾病,多见于婴幼儿。
其主要表现为脘腹胀满、食欲不振等。
治疗方面,可采用温中补阳、健脾养胃的中药,并调节饮食惯。
痰湿之证
痰湿之证是指体内湿气阻滞形成的疾病,常见于呼吸系统疾病。
临床表现包括咳嗽、痰多等。
治疗上,可选用化痰祛湿的中药,并
配合适当的饮食调理。
血热之证
血热之证是指血液循环不畅引起的疾病。
其临床表现常见于皮
肤病、感染等。
治疗方面,可采用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中药,并
注意生活调理。
结论
中医儿科常见病的中医辨证施治方法因病情及体质不同而有所
差异,治疗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遵循中医理论和方法。
同时,也
应注意合理饮食、生活习惯的调整,提高治疗效果。
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92a75828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87.png)
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导读:儿童是家庭的宝贝,健康问题是家长们最为关心的。
常见的儿科疾病往往会对孩子的成长发育造成一定的影响。
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对儿童疾病的治疗经验丰富。
本文将介绍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帮助父母们更好地了解和应对儿童疾病。
一、感冒感冒是儿童常见的疾病之一,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
中医认为,感冒属于外感表证,多以风寒、风热入侵体内导致的。
常见症状有发热、流鼻涕、咳嗽等表现。
中医治疗感冒的原则是解表散寒、清热解毒。
常用的中药有薄荷、连翘、银花等,可煎汤喝。
同时,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孩子受凉。
二、湿疹湿疹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皮肤病,多见于婴儿期和幼儿期。
中医认为湿疹属于体内湿邪郁滞,多因脾胃虚弱、湿气内盛引起的。
常见症状有皮肤红肿、瘙痒、水泡等。
中医治疗湿疹的方法主要是清热燥湿、祛风止痒。
常用的中药有黄芩、连翘、苦参等,可用于外用药膏或口服服用。
同时,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过度摩擦或使用刺激性的洗浴用品。
三、腹泻腹泻是指儿童排便次数增多、大便稀泻的一种症状。
中医认为腹泻属于脾胃虚弱、湿热肠道感染引起的。
常见症状有腹痛、腹泻、拉肚子等。
中医治疗腹泻的原则是健脾和胃、清热止泻。
常用的中药有黄连、苦参、木香等,可煎汤喝。
同时,注意加强饮食调理,忌生冷食物和辛辣刺激食物。
四、哮喘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喘息、咳嗽等。
中医认为哮喘多为气滞、痰瘀引起的。
中医治疗哮喘的方法主要是舒肝开窍、活血化痰。
常用的中药有柴胡、白花蛇舌草、天麻等,可煎汤喝。
同时,注意避免哮喘发作的诱因,如寒冷刺激、病毒感染等。
五、疳积疳积是一种因消化不良导致的儿童消化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肥胖、食欲不振、腹胀等。
中医认为疳积多属于脾胃虚弱、消化功能不良引起的。
中医治疗疳积的方法主要是健脾和胃、消积导滞。
常用的中药有山楂、白术、陈皮等,可泡茶或煎汤喝。
同时,注意合理饮食安排,避免食用过多的油腻、高糖食物。
儿科常见疾病的中医治疗
![儿科常见疾病的中医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f27f6175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1b.png)
儿科常见疾病的中医治疗
第46页
揉捏法治疗小儿伤食泻技 术
一、技术适应症 1.3个月~5岁患儿,性别不限。 2.糊状便,蛋花样便,黄色水样便,每日不超出10次。 3.或伴有呕吐,食欲不振。 4.病程不超出2周。
日一剂,分2 次服。
儿科常见疾病的中医治疗
第31页
其它推拿方法
(1) 常规手法:补脾经100--300次,揉中脘100--200次,摩 腹5分钟,捏脊3--5遍,按揉足三里50--100次。 (2) 对症手法:对脾运失健型加揉板门100—300次,运内八 卦100—300次;脾胃气虚型加揉外劳100—300次,推三关 100—300次;对胃阴不足型加清肝经100—200次,补肾经 100—300次。 本法每日1次,7次为1个疗程。
儿科常见疾病的中医治疗
第36页
推广疗法
1、针灸 耳针:支气管 肺 肾上腺 皮质下 定喘 风门 2、推拿: ⑴指压肺俞 定喘 合谷 列缺 丰隆 ⑵拿大椎定喘 肺俞
儿科常见疾病的中医治疗
第37页
推广疗法
3、方药: ⑴麻黄4g 生石膏12g 杏仁10g 甘草5g 桑白
皮10g 水煎服,每日一剂,分2~3 次服。 ⑵莱菔子10g 炙桑白皮10g 水煎服,每日一
儿科常见疾病的中医治疗
第15页
推广方法
【临床症状】 大便稀薄,便次增多,或如水样。
儿科常见疾病的中医治疗
第16页
【治疗方法】
1、推拿: ⑴摩腹,揉脐,揉龟尾,推上七节骨,补脾土,推大肠,
按揉足三里。 ⑵大肠俞拔罐,每日1 次,每次10 分钟。
儿科常见疾病的中医治疗
第17页
治疗方法
2、方药:
儿科常见疾病的中医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儿科常见病的中医调理方法
中医学认为,儿童的身体特点与成人不同,因此在治疗儿童常
见病时,需要采用专门的中医调理方法。
本文将介绍几种中医调理
方法,用于治疗儿童常见病。
儿童感冒
- 中药调理:可以使用板蓝根、连翘、金银花等草药来提高免
疫力,缓解感冒症状。
同时,中药也可以改善儿童的抵抗力,促进
康复。
- 食疗调理:多喝温开水、吃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绿豆
汤等,有助于清热解毒,缓解儿童感冒。
儿童腹泻
- 中药调理:可以使用藿香正气水、山楂等中药来调理儿童腹泻。
这些中药可以收敛肠道,止泻,并有助于恢复肠胃功能。
- 饮食调理:可以给儿童吃一些清淡食物,如稀饭、蒸蛋羹等,避免吃生冷、油腻的食物,以减轻腹泻症状。
儿童过敏性皮肤炎
- 中药调理:可以使用黄连、苦参等中药外用,抑制炎症反应和过敏反应,减轻儿童过敏性皮肤炎的症状。
- 保湿调理:保持室内空气湿润,给儿童使用保湿霜或者天然的植物油来保护皮肤,可以减轻瘙痒感和发炎现象。
儿童哮喘
- 中药调理:可以使用枇杷叶、百部等草药来舒缓儿童哮喘的症状。
这些中药可以舒张支气管,减轻儿童呼吸困难。
- 环境调理: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避免接触过敏原,如烟尘、毛发等,在预防哮喘发作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请注意,以上只是一些常见儿科疾病的中医调理方法,并不能替代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在应用这些方法之前,应该咨询医生的建议,并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