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感染性休克的治疗与护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感染性休克

一、定义

感染性休克是发生在严重感染的基础上,由致病微生物及其产物所引起的急性微循环障碍、有效循环血量减少、组织血液灌注不足,导致组织细胞缺氧、细胞代谢障碍甚至重要器官功能衰竭的临床综合征。

感染性休克是儿科临床工作中的危重急症。它来势凶猛,发展迅速,若不尽早认识、正确处理,会带来严重后果。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1.病因多种病原体均可引起小儿感染性休克,但临床上以革兰阴性杆菌多见,如大肠埃希菌、痢疾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脑膜炎双球菌等。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革兰阳性球菌。近年来不少条件致病菌如克雷伯菌、沙门菌、变形杆菌及一些厌氧菌等所致的感染,也有上升趋势。

小儿感染性休克常发生在中毒性痢疾、暴发性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出血性坏死性肠炎、败血症、大叶性肺炎及胆道感染等急性感染性疾病的基础上。

2.发病机制对感染性休克发病机制的认识,已从微循环障碍的观念发展到细胞水平、亚细胞水平及分子水平的新观念上。

(1)微循环障碍根据血流动力学和微循环障碍,可将休克的发

展过程分为以下三个时期。

①休克初期(微循环缺血期,代偿期):由于细菌及毒素进入人体后血液中儿茶酚胺等物质含量增加,对交感神经有强烈的兴奋作用。于是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及肌性微静脉均痉挛性收缩,使整个微循环发生缺血,毛细血管血流量减少,于是动静脉短路开放,使血流取短径进入静脉系统。机体出现代偿状态,临床表现为轻度休克。

②休克期(微循环淤血期,病情进展期):长期缺血、缺氧得不到纠正,组织无氧代谢增加,酸性代谢产物(乳酸、丙酮酸)大量聚集,从而导致代谢性酸中毒。微动脉及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在酸性环境中开放;相反,微静脉、小静脉仍处于收缩状态,这些因素使微循环处于灌入多而流出少的状态。大量血液淤滞造成微循环淤血状态,组织灌注进一步减少,从而导致血容量不足,有效循环血量骤减,回心血量和心排出量进一步降低,动脉血压下降。

③休克晚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期,难治期):休克发展到晚期,由于微循环内血液淤积及液体向组织间外渗,造成血液浓缩和血液黏滞性增高,血流速度更加缓慢,酸性代谢产物不断堆积;同时,血管内皮细胞广泛损伤,暴露胶原纤维,从而激活内源性凝血系统。以上因素易导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发生。

(2)休克时体液因子变化及细胞功能损害

①儿茶酚胺:休克时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儿茶酚胺大量分泌,成为休克的主要始动因素。肾小动脉痉挛缺血,促进肾素释放,

继而血管紧张素Ⅱ、血管紧张素Ⅲ形成,其血管收缩作用更加强烈,致冠状动脉痉挛、心肌缺血,加重微循环障碍和组织供血减少。

②组胺:在缺氧、酸中毒及补体作用下,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引起小血管扩张及通透性增加。溶酶体酶亦可促使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和5-羟色胺,血中组胺浓度升高。溶酶体酶分解胰腺蛋白质,促进心肌抑制因子形成,后者可使心肌收缩力减弱,心排出量减少。

③前列腺素和白三烯:当细胞膜受损时可形成花生四烯酸,经一系列反应生成血栓素A2、前列腺素和白三烯(LT)等。这些物质影响血管的张力和通透性,加重细胞损害。致病微生物及其有害产物作用于血小板膜,激活血小板释放血栓素A2,而致血小板凝集。

④内啡肽:休克时机体应激反应使内啡肽大量释放,引起血管扩张、血压下降,纳洛酮有对抗内啡肽的作用。细胞膜是休克时最早发生损害的部位,其钠泵功能失灵,K+逸出细胞外,Na+、Ca2+进入细胞内,细胞肿胀,ATP产生减少,若溶酶体肿胀、破裂,溶酶体酶释放,则导致细胞自身溶解死亡。

(3)自由基的损害休克时由于缺氧、内毒素的作用,有大量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及羟自由基生成,由于其化学活性强,性能不稳定,易与不饱和脂肪酸起作用,而对机体造成损害,加重休克的病理过程。

(4)纤维连接蛋白减少休克时血浆纤维连接蛋白浓度降低,血管内皮细胞之间的黏附力减弱,通透性增高。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吞噬功能亦减弱,使感染易于扩散。

(5)钙离子内流休克时细胞受损,Ca2+大量流入细胞内,使细胞内Ca2+浓度急剧增高,由于钙过载使蛋白质和脂肪被破坏,激活磷酸脂酶A2,分解膜质成分,产生大量的游离脂肪酸,抑制线粒体的功能和损害细胞膜,因此认为Ca2+内流是造成细胞不可逆损害乃至死亡的最后途径。

三、临床表现

患儿除有严重感染症状外,表现为微循环功能不全和组织缺血、缺氧、重要器官代谢和功能障碍。临床上可出现血压低、脉压小、四肢冷、脉微弱、面色苍白、呼吸急促、精神萎靡或烦躁、尿少等。

四、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①血常规:绝大多数感染性休克和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显著增高,分类中性粒细胞占绝对优势,伴核左移,常有中毒颗粒。

②血气分析:早期有代谢性酸中毒,pH及碱储备降低,晚期动脉血氧下降,血乳酸值升高。

③出凝血时间测定: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时,血小板进行性减少,凝血时间缩短(<3秒),外周血涂片可见破碎异形红细胞,凝血酶原时间延长(>15秒或比对照>3秒),纤维蛋白原减少,血黏度升高。低凝状态时,鱼精蛋白溶解时间缩短(<2小时),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25秒或比对照>3秒),全血块溶解时间缩短(20小时以下)。

④尿常规:早期尿浓缩,晚期肾衰竭时比重下降,出现尿蛋白,镜检可见管型及红细胞。

五、治疗

①扩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

②解除微循环血管的痉挛。

③强心治疗。

④抗感染。

⑤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⑥保护重要脏器功能,防治脑水肿、心功能不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及急性肾功能不全。

六、观察要点

(1)临床观察内容

①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定时监测脉搏、呼吸、血压和体温。护士应视病情每15~30min测脉搏和血压1次,病情稳定后改为1~2小时1次。每2~4小时测肛温1次,体温低于正常者保温,高热者降温。

②观察意识状态、神志的变化,及早发现变化。若原来烦躁的患儿突然嗜睡,或已经清醒的患儿又突然沉闷,表示病情恶化;反之,由昏睡转为清醒、烦躁转为安稳,表示病情好转。

③注意四肢皮肤温度及色泽,如面色苍白、甲床青紫、肢端发凉、出冷汗等微循环障碍、休克的表现,如有变化及时与医生联系。

④详细记录尿量,必要时留置导尿管。按医嘱要求控制输液速度,准确记录出入量。

⑤监测中心静脉压、肺毛细血管楔压、血气分析、血糖等。

(2)预见性观察

①若部分重型休克患儿,经以上积极治疗休克始终不能缓解,应详细分析有无其他致病原因,临床常见有腹腔感染或腹部疾病(肠梗阻、肠坏死等)所致的肠原性休克,应随时请外科会诊。

②注意呼吸的改变,如有进行性呼吸困难,出现呼吸衰竭、发绀、面色暗红或青灰,肺部体征早期可无异常,晚期可有呼吸音减低、啰音或管状呼吸音,是合并ARDS的表现。

③如并发心功能不全,可表现为低血压、脉细弱、脉压小、中心静脉压高,呼吸心率突然增快,青紫加重,肝有进行性增大。

④感染性休克如伴有意识障碍并迅速加深而进入昏迷、惊厥,面色苍灰,肌张力增高,瞳孔改变及中枢性呼吸障碍,显示有脑水肿及颅内高压。

⑤如感染性休克长时间不能纠正,扩容后仍表现为少尿或无尿,应用脱水或利尿剂后无反应者,可初步确诊为肾衰竭。

⑥若全身皮肤出现花纹、瘀点、瘀斑,则提示为弥散性血管内

凝血。

七、护理要点

(1)常规护理

①平卧位,适当保暖,不随便搬动患儿。

②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吸氧、吸痰。

③迅速建立两条有效的静脉通路,保证扩容的有效进行。

④用心肺监护仪监测生命体征,常规监测心率、脉搏、呼吸、血压。

⑤按医嘱迅速扩容,纠正酸中毒,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做好降温、止惊等。

(2)药物护理

观察扩容的效果,血容量补充应达到:①面色转红,肢端暖,发绀消失;②脉搏有力,血压达正常,脉压>30mmHg;③尿量>30ml/(m2·h);④中心静脉压6~12cmH2O。使用血管收缩及舒张药时密切观察血压的变化;使用多巴胺时注意观察心脏的速率与节律;使用血管扩张药(山莨菪碱、东莨菪碱及阿托品)时注意观察面色是否转红、四肢是否转温和血压是否回升等情况。观察脱水剂的使用效果,注意有无明显的电解质紊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