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白中的女巫形象
麦克白人物形象分析(2)
麦克白人物形象分析(2)麦克白人物形象分析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意志坚强、心狠手辣的“坏女人”却在邓肯被谋杀后很快就崩溃了。
她每晚在“梦游”中机械的不断擦洗双手,并叹息着“仍然有血腥气味,阿拉伯的全部香料也不能使这只小手变为芳香啊!啊!啊!”,可见她对于洗去手上血迹的愿望的执着与虔诚。
这就暴露出她心里隐藏着多么难以忍受的痛苦:“谁曾想到这位老人竟会有这样多的血呀!”———她害怕这血腥,但却不能对旁人诉说。
她只能在潜意识深处痛苦的忏悔:“我不愿为找身体上的尊荣,而让我的胸膛里装着这样一颗心。
”在极度的煎熬中,她彻底崩溃了,只有死才能使她得到最终的解脱。
为什么凶狠的毫无人性的麦克白夫人会因受到内心的煎熬,前后表现出强烈的反差呢?在仔细研读剧作后,就能对这一切找到合理的解释:麦克白夫人只是单纯的被其夫利用了,背上了“恶妇”的骂名。
她只是一个愿为爱情和所爱的人牺牲自己的愚蠢的传统女性。
麦克白战功显赫,深得民心,受到众人的尊敬,但这并不能满足他的欲望———对权力、地位的追求。
在女巫的第一个预言实现后,他心中早就存在的欲念决堤了,但他同时又想保有“圣洁”的名声。
这时,他想到了自己的亲密伴侣麦克白夫人,因为她是最了解他、最爱他、最可靠的。
他在信中间接的向麦克白夫人道出了心中的秘密:他想登上王位,希望得到她的帮助。
而麦克白夫人深爱着自己的丈夫,她怎会不了解他,不懂他的意思呢?她为了爱丈夫,保全他的荣誉、名望,而背叛了自己的灵魂与精神,把自己逼上罪恶的主导地位,让人们把所有的过错全归在她的身上,而去原谅麦克白的“被引诱”。
甚至,她在受良知煎熬、需要人安慰时,她首先想到的还是麦克白的“煎熬”:“啊,我的主!你为什么一个人孤零零的,让悲哀的幻想做你的伴侣,把你的思想念念不忘的集中在一个已死者的身上?无法挽回的事,只好听其自然;事情干了就算了”。
然而,人的良知与信仰使她遭受着道德谴责,精神不堪重负,先于麦克白走向了死亡。
而这一切就撕下了她“女魔头”的伪装,从本质上说明了她的脆弱。
试论《麦克白》中女巫形象的作用
Vo1 . 3 7 No . 6
开 封 教 育 学 院 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Ka i f e n g I n s t i t u t e o f Ed u c a t i o n
2 0 1 7年 6月 2 0日
J u n_ 2 0 2 01 7
在 1 5至 1 7世 纪 这 个 被 认 为 是 欧 洲 逐 渐 走 向文 文章 编 号 :1 0 0 8 — 9 6 4 0( 2 0 1 7)0 6 — 0 0 5 0 — 0 2
麦: 两 句话 已经证 实, 这 是 我 有 一 天将 会 跻登 王
明 的历 史 阶段 , 却 发 生 了著 名 的 “ 猎巫” 惨 案 。这 一 位 的 幸运 的预告 。 惨案 的发 生 具有 深 刻 的历史 背 景与 社会 根 源 : 首先 ,
一
、
听到邓根老王对他 的夸赞 “ 一切的报酬都不能抵偿你 的伟 大 的勋绩 ” 后, 麦 克 白更 有 点飘 飘 然 了 。此 刻 , 弑 主 自立 的想 法 已然 出现 在麦 克 白 的脑 海 中。在 杀 害 国王 遭 到群 臣怀 疑后 , 麦 克 白又一 次 遇见 了女 巫 , 女 巫告 诉 他 , 除非 树林 向邓 西 嫩 高 山移 动 , 除 非 有 不 在 妇人 肚 中生 长 的人可 以杀 了他 , 不 然 没有 东西 能 撼 动其王位。女巫 的话使麦克 白又一 次建立 了信心 。 凡此种种 , 我们都可 以看出 , 剧中的女巫与其说是真 实存 在 的人物 形象 , 倒 不 如说 是麦 克 白潜 意识 中的 自 我 。她们 在不 断 地 引诱 麦 克 白犯 罪 、 杀人 , 直 至 陷入 罪恶 的深 渊 无法 自拔 , 将 麦克 白潜 意识 中 的夺 权 意识 激发 出来 , 鲜 明地 展 现 了人 物 形象 。 二、 女巫 的预 言揭 示悲 剧命 运 剧中 , 麦 克 白的 意 志频 频 出现 在 读 者 眼 前 , 试 看 几 处对 白 : 麦: 且慢 , 你们 这 些 闪烁其 词 的预 言者 , 明 白一 点 告诉 我 …… 为 什 么你 们 要 在 这 荒 凉 的 旷 野 用这 种 预 言 式的称 呼使 我们 止 步? 说, 我命 令 你们 。 班: 水上 有 泡沫 , 土地 上也 有 泡 沫 , 这 些便 是 大地
喧哗与骚动:莎士比亚《麦克白》中的女巫形象研究
一
、
女巫是麦克 白 “ 本我 "的投射
抵偿你的伟大的勋绩 。”
在这 种 时刻 ,存在 于麦克 白本我 当 中的巨大
戏剧 一开场 就是 雷 鸣 电闪 的荒 原场 景 ,出场 的是 三个 女巫 ,她们 口里 念念 有词 ,在 荒原 等待 麦克 白的到来 。麦 克 白出场 的第一 句 台词就 是 : “ 我从 来 没有见 过 这样 阴郁 又光 明 的 日子 ” 。阴 郁而 又光 明 ,是麦 克 白性 格 结构 的两 极 ,也是 决 定他人 生 选择 和命 运 的两极 。在这 样 阴郁 又光 明 的 日子里 ,女 巫和 麦克 白在 荒原上 第 一次 相会 , 她们对 麦克 白未来 的尊荣 和富贵作 出了预 示 :
识 的结构 部 分 ,是 人 格形成 的基础 。主要 由先 天
的 、基本 的本能 以及 不被 自己和社会 的道德 规 范
愚人 所讲 的故 事 ,充满 着 喧哗 与骚 动 ,却 找 不到
一
点 儿 意义 ” 。 悲剧 开 始时 ,麦 克 白是 一个 武
所允 许 的欲 望组成 。弗洛伊 德 把它 形容 为 “ 巨 大 的深 渊 ,一 口充 满 了 沸 腾 的 、刺 激 的欲 望 的 大
威廉 ・ 莎 士 比亚是 英 国文 艺复 兴 时期 人文 主 义文学 最 杰 出的诗 人和 剧作 家 ,也是 世界 文学 史 上 最伟 大 的作 家之 一 。莎士 比亚 的悲 剧代 表 了其 戏 剧创 作 的最 高水 平 ,其 中最有 名 的是 “ 四大悲
意识 的结构 部分 ,主要 考虑外 部 现实 ,为 使生命 适 应环 境而 得 以生存 ,受 “ 现实 原则 ” 的支配 。
第9 卷 第 4期
2 0 1 6 年 1 2月
浅论《麦克白》中女巫的无意识象征
.
关 于 女 巫 预 言 的 超 自然 场
关于 女巫场景 的设置 ,在戏 剧结构 中 ,有 它特定 的位 置 。在 《 麦 克 白》 中, 首 先 出现 的不 是具 体 的 自然人和情节 , 而是女巫 , 说
明 了 女 巫 的 超 自然 场 景 在 戏 剧 中 的重 要 性 。第 二 次 出 场 是 在 麦 克
场 ,女 巫 继 续 向虽 然 弑 君 成 功 、 当了国王但依然 害怕 自己的王位
败 给 了正义 的讨伐 ,将 自己送 上 死 亡之路 的悲剧故事 。但是在剧
中 贯 穿 始 终 的还 有 一 幕 幕 超 自然 地 场 景 , 即 女 巫 对 麦 克 白命 运 的
一
难 以 稳 固 的麦 克 白预 言 , 让 他 留心 麦克德 荚 、 留心费辅 爵士 , 让 他 残 忍、 勇敢 、 坚决 , 因 为 没 有一 个 妇 人
忒责怪三个女巫 , 不应该对麦克白 预言 , 使 得 自私 的麦 克 白干 出 自私 的事情 , 并对他人 造成伤 害 , 产生 巨大的损失 , 同时预 言麦克 白将再 次向女巫探寻他的命 运。 麦克 白果
所 以 ,女 巫场 景 的出现直 接 推 动者戏剧情 节 的发 展 ,影 响着 麦 克 白的命运 ,为什 么莎士 比亚 会在 现实情节 中设置这样 一个 超 自然 的 情 节 ,并 让 它 成 为 一 条 独 立的线索 ?女 巫为什 么会在戏 剧 中 占着关键 的份量 ,它代表着 什
象征 , 由于受本 能欲望 的驱使 , 麦克 白的无意识暴露 , 心理人格 结构紊乱 , 给他人 带来 巨大灾难 , 也导致 了自身
的毁灭。
关键词 : 麦克 白 女巫
无意识
心理 人 格
《麦克白》中的女巫和幽灵形象的作用
女巫与幽灵的形象正是麦克白形象的体现 。
一
、
女 巫和幽灵形 象在促 进剧情
发展方面 的作用
“ 莎 士 比亚 戏 剧 中 的许 多 超 自然 因 素对 情 节构 造 有 至关 重 要 的作 用 , 它 们 引 导读 者 沿 着这 些 自然
2 0 1 4 年5 月
西北 成 人 教 育 学 院 学 报
J o u r n  ̄o f t h e N o  ̄h w e s t Ad u l t Ed u c a t i o n
Ma 2 01 4
第
3 期
No . 3
《 麦克 白》 中的女 巫和幽灵形象 的作 用
麦克 白: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阴郁而又光明的
和幽 灵 ( 主要 包括 : 女巫 甲 、 乙、 丙 赫卡 忒 、 以及第 一 、
福。
女 巫丙 : 你虽 然不 是君 王 , 你 的子 孙将 要君 临一
国。 万福 , 麦 克 白和班柯 !
第二 、 第三幽灵。 ) 集 中出现 了4 场。 《 麦克白》 中的女
巫、 幽 灵在 促 进 剧情 发 展 和塑 造 人物 形 象 方 面起 着 重要 作用 。 女 巫 与幽灵 的话语 是 戏剧发 展 的主线 , 而
第一幕第一场的约定下次相见的时间便是在剧 本 中的第一 幕第 三 场 , 这 一场 仍然 发生 在荒 原 , 在 这
一
幕中, 女巫甲、 乙、 丙分 别说 了两 句话 。 女巫 甲 : 万福 , 麦克 白 ! 祝 福你 , 葛 莱密斯 爵士 ! 女巫 乙 : 万福 , 麦克 白 ! 祝 福你 , 考 特 爵士 ! 女 巫丙 : 万福 , 麦克白! 祝福 你 , 未来 的君 王 ! 女巫 甲 : 比麦 克 白低 微 , 可 是 你 的地 位 在 他 之
麦克白中的女巫形象综述
《麦克白》一直被认为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最阴暗的一部。
被拍摄成电影后,也引起了不少关注,相关评论多见诸报刊,而“欲望”、“野心”等话题是人们研究或评论该片的主要切入点。
但是,作为莎士比亚悲剧中的最后一部,《麦克白》的可读性以及电影《麦克白》的可观赏性还在于戏中超自然力量在事件中的作用,其中三女巫的形象更是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她们在戏中起到了十分特殊的作用,既带有那个时代的特征,又表达了某种深藏于人们意识深处的感觉,于是作品便增加了更多的神秘色彩,也因此而更加值的研究。
一、作为预言家的女巫从三女巫行动的内容上看,她们几次出场,主要都是在对麦克白的命运进行预言。
当麦克白从战场凯旋归来,女巫们分别对他表示了祝贺,但每次的称谓都不同,葛莱密斯爵士、考特爵士、未来的君王。
而第二个称谓恰恰与国王邓肯的命令内容相吻合,于是,麦克白开始相信了她们的话,进而对那第三个称谓的预言也动了心,写信给妻子,开始了他们的行动。
杀死邓肯后,麦克白一直处于惊恐之中,他主动找到女巫,寻求破解疑惑之法,于是,模棱两可的预言再次鼓起了杀人者的勇气,女巫们又为他“指明”了道路。
而这一次却是最终将他送上了不归路。
尽管她们努力为他展示了未来的图景,但麦克白并没有醒悟,他不相信那些预言会成为现实,他也不愿接受那样的现实:“愿它们所驾乘的空气都化为毒雾,愿一切相信她们言语的人都永堕沉沦!”(原剧第四幕第一场)但女巫的预言是不会错的,不管麦克白相信与否,所有的事件都是按照女巫展示给麦克白的那些图景发展的。
16、17世纪的人们仍然相信有鬼神及超自然力的存在,女巫的出现,使戏更好看、更具有神秘性。
同时,因为班柯的后代确实成为苏格兰国王,而且是詹姆斯的祖先,莎士比亚为了取悦詹姆斯,突出利用了三个女巫,影射詹姆斯继承了英王忏悔者爱德华能治病的特异功能,并提到班柯后裔的一位国王手里拿着两个权球和三根权杖(也是指詹姆斯)。
女巫对麦克白命运的预言看上去是一种偶然,是超自然力的预测,但是,命运的偶然总是存在必然之因,预言的神奇性也存在于情理基础之上。
《麦克白》中女巫设计
《麦克白》中女巫设计浅析[摘要] 莎士比亚的《麦克白》因为其惨烈的故事内容,复杂的人物塑造和巧妙的情节设计成为中外学者的研究热点。
剧中的女巫形象贯穿整个故事,营造阴森恐怖的氛围也为情节的发展和人物形象的塑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女巫对主题、情节及人物形象等方面的作用展开讨论,说明这一形象与作品密不可分的关系。
[关键词] 女巫麦克白预言《麦克白》,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在世界文坛享有很高的地位。
它取材于古老的苏格兰故事,讲述了一个英勇善战、抵御外敌的民族英雄逐渐沦落为弑君篡位、众人唾骂的残忍恶魔的故事。
这部戏剧中,莎士比亚设计了女巫及其他超自然的因素,为整个剧作奠定了特定的艺术氛围,也满足了读者热衷触及并了解未知事物的好奇心。
戏剧开篇便给人一种阴郁、惊悚的感觉。
风雨雷电交加夜,三个神秘诡异的女巫依次登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为什么莎士比亚要在戏剧中安排这样的人物形象及情景呢?这么做的目的到底是什么?首先,我们要从历史的角度来分析。
生活在莎士比亚时期的人们对于巫术和其他超自然现象深信不疑,巫术在英国十分流行。
詹姆斯一世对巫术也持肯定态度。
由于统治阶层的认可,有关巫术的文章剧作层出不穷,英国大众对于这类题材也显示出浓厚的兴趣。
因此,莎士比亚时期的戏剧都或多或少涉及这些超自然的因素,莎士比亚也不例外。
他的经典作品《哈姆雷特》中就有老国王的鬼魂夜半现身,告诉哈姆雷特自己被杀的事实,也由此揭开哈姆雷特复仇的序曲。
而在戏剧《麦克白》中,除了三个女巫形象,莎士比亚还设计了其他超自然因素的场景。
比如麦克白谋杀邓肯前曾看到空中有把带血的刀;杀害邓肯后听到持续的敲门声。
这些都带有明显的超自然色彩。
生活在深信鬼神存在的年代,莎士比亚很自然地将这些作为自己创作的一部分。
然而如果我们仅仅从历史背景出发去解读女巫情景的安排是无法凸显它们更深层次的意义。
戏剧第一幕,随着三个女巫的登场,整个故事的基调也基本明朗。
黑暗、阴霾、无序,故事就在这样的背景下逐渐展开。
麦克白夫人什么意思
麦克白夫人什么意思
麦克白夫人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麦克白》中的一个人物。
她是帮助麦克白登上王位这一残酷计划的最早煽动者。
她的形象大多被定义为一个残忍和邪恶的女人,这意味着帮凶和火上浇油。
这句话出现在《欢乐颂》中,这是一个非常含蓄的笑话。
形象多被定性为一个残忍、恶毒的女人。
在《麦克白》这部悲剧中,人们惯于将麦克白称作牺牲品,而麦克白夫人是不可抗拒的外力,促成悲剧的元凶,第四个女巫。
事实上麦克白夫人本身其实也是受害者,追求欲望的殉道者。
麦克白夫人是小说主人公麦克白的妻子、恶毒的女人,表现了人性的罪恶的一面,是导致麦克白悲剧的直接因素和罪魁祸首。
麦克白夫人是那个帮麦克白登上皇位的残忍计划最早的煽动者,她野心勃勃,对权力有很强的渴望,其表现构成了她丈夫野心的背后驱动力,历来作为诱导教唆其丈夫走上不归路的恶妇最终不明不白的死去。
人物评价:麦克白夫人是一个残忍无情的女人,但在她的冷酷背后也时时流露着女性的温柔、善良、脆弱和对丈夫无比忠诚的爱。
她的本性是善良的,为了丈夫的野心的达成,为了做丈夫的精神支柱不得不用残忍和冷酷来武装自己,说出一些违背本性的话,做出一些违反本性的事。
麦克白人物分析
莎士比亚剧作《麦克白》-------一部刨析人物人物心理的伟大篇章莎士比亚在剧作《麦克白》中,通过对原编年纪事史的改编,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新的社会罪恶,深入细致地刻画了麦克白的独特个性心理特征,展示了人物内心善与恶的交战、正义与邪恶的激烈冲突,揭示了他不可避免的悲剧命运和悲剧实质。
其实仔细想想莎士比亚的剧中人物,是真实的、是活着的,是具有强烈生命力的,因此,他总能震撼我们,让我们去思考。
麦克白一生由兴衰交织而成。
欲望带来的兴,因此令人满足,却也容易地导致了他迷失方向而走向衰败。
如何处理好自己的人生起伏,更是我们一个重要的课题。
总而言之,莎士比亚的剧作带给我们的启发,不只是我们的行事方针,也会是我们生活的智慧。
其文学作品的哲学内容,也指导着我们去思考,去探索我们该用何种态度去面对我们的生活。
在这里本人觉得《麦克白》非常值得品读。
莎士比亚悲剧《麦克白》在现代莎评专家无意识和心理分析的影响下逐渐显现出现代主义的光泽。
上个世纪初,英国著名莎学专家A.C.布拉德雷将莎士比亚悲剧的气氛的烘托归纳为三类:反常的精神状态、超自然的因素和偶然事件等。
而在世纪末,它又在解构主义和新历史主义的关照下展示着一种“另类”的文本。
曾艳兵在运用拉康的无意识语言论分析它,产生了语言的悲剧的概念。
悲剧性的气氛和超自然的因素及异常心态如幻觉、幻视和幻听等,都是人物内心无意识或“本我”的外化。
黑暗的色彩和流血的主题使得剧作的悲剧性越发凸现,悲剧心理特征愈加明显。
主要人物在弑君犯罪前后所表现的人性和人格上的精神分裂在人物行动中都无不体现了变态心理的特征,正揭示了他们进入漫漫长夜受煎熬的心路历程。
本文拟从超自然因素、色彩和人物变态心理等方面剖析《麦克白》中的悲剧心理特征。
悲哀的将来——《麦克白》的悲剧性浅析莎士比亚的《麦克白》是一出享誉世间的伟大的悲剧。
该剧所讲述的是苏格兰一位骁勇善战的大将麦克白企图篡位却最终失败的故事。
该剧取材于霍林谢德的《编年史》,是苏格兰历史上的真实事件。
女巫恶的展现——《马克白斯》分析心理学研究
多次冲击 � , 夹杂着事态的演变发展 " 马克白斯被授予高多 尔爵 斯的灵魂 "从今 以后 , 我只要心机一 动 , 我就要马上 动手 "( 第
在欲望之恶的支配 和妻子的极力煽动下 , 冲破了意识的定点 , 意识或者行 为的再次确证 , 并在 其中得到灵魂的解脱 , 他已完 杀死 邓肯 , 取得王位. 在这一场中 , 女巫对马克白斯的朋友班郭 所
显就暗示并隐喻了 女巫与马克白斯二者的潜在关系 ,与 其说 是女巫的首次出场 ,不 如更确切地说是马克白斯灵魂中 欲望 之恶的初次露面 . 女巫的第二次出场是在雷电交作的 一片草原 (第一幕 第 三场 ) , 女巫与马克 白斯正 面交锋的 第一回合 , 也 即马克白 斯
初识欲 望之恶与 其人格面 具的第一 次斗争 . 在这一场 � 中, 马 女巫再 次施法向 马克白斯 透露预言 , " 要当 心玛克 多夫 克白 斯借 女巫的 口道 出了 他生 命的 极大 � 欲望 � " 格拉 密斯 爵 当 心凡夫爵士 ", " 你要大胆 , 坚 决, 杀人不眨 眼 士" , " 高多尔爵士 ", "将来的国 王 ", 马克白斯在潜意识里完 成 了权利欲的整个过 程 , 但由于受到人 格面具的束缚 , 马克 白斯 在意识层面却不敢 将之付诸行动 , 但是随着同一恶的欲 念的 士" , 女巫 的预言得 到了应 验 , 这就为马 克白斯接 下去想像 成 为 " 将来的国王 "提 供了欲 望实现的 可能性 , 以至 于马克白 斯 即人格面具与本能 欲望之间的平衡点滑向了另一极 端 做出的评价 "女巫一比马克白斯小 , 又比他伟大 女巫二不如他快乐 , 又 比他快活 女巫三你的子孙做国王 , 你本人却没有份
论《麦克白》中女巫的存在意义
论《麦克白》中女巫的存在意义作者:古熹丹来源:《名作欣赏·学术版》 2018年第11期摘要:在莎士比亚的戏剧《麦克白》中,女巫的存在意义不依赖于麦克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而不是麦克白内心私欲的外化,更不是其阴谋的缔造者。
其次,女巫们形成一个与人类相区别的、具有超自然力量的群体,这个群体独立于俗世,所做之事暗合命运的轨迹,以自己的力量干扰、加速世界的运行。
最后,女巫这个群体外在体现的恶是其背后的命运本身所带有的特征使然,蕴含了人类社会运行的必然秩序,通过麦克白的个人悲剧,实现教化、净化社会民众的作用。
关键词:女巫独立群体命运献祭一、女巫的存在是独立的女巫不是麦克白内心欲望、野心的人格化,是独立存在的。
因为她们的预言并不仅仅针对麦克白本人,而是针对所有世人,具有诱导作用,但不是主宰和支配,命运的决定权还是在麦克白本人。
由于她们不完美的预言,促使麦克白不知道自己“命定”的悲惨结局,决定铤而走险,所以具有愚弄和惩罚的味道。
其一,是因为班柯也是能够看见女巫们的,仅从这点就能排除这种夸大麦克白的主观性的设想。
其二,女巫曾预言麦克白会成为考特爵士,这是麦克白完全没有想到的,就算麦克白内心有对权欲的野心,但此时已经作为一名战功赫赫、扬名朝野的忠臣,功名利禄包揽在身,要说还有什么不能够拥有的,就是邓肯的王位,所以麦克白觊觎区区考特爵士之位不合道理。
综上,我们可以断定女巫不是麦克白的欲望的外化。
女巫也不是麦克白谋权及其命运悲剧的主要缔造者,女巫独立于麦克白存在于世间。
她们和麦克白相遇的偶然性不大,显然是女巫蓄意制造这场偶遇,但是我们也不能因此把女巫们看成是麦克白谋权篡位的主要缔造者,因为他们的第一次相遇,麦克白得知自己的“美好未来”,并且马上应验了一部分(女巫退场后,马上有人来报自己成为考特爵士),对此,麦克白和班柯是截然不同的反应:班柯排斥这个不祥的预言,而麦克白接受了预言的诱惑。
从两人的态度上可以得知麦克白内心已经有了谋权篡位的心思,所以才会相信女巫的预言。
试析《麦克白》中的三女巫
外国文学研究3N G NG 试析5麦克白6中的三女巫刘明录三个女巫在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的名剧5麦克白6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学者们对此看法各异。
本文作者认为:对麦克白而言,三个女巫是邪恶的化身,是地狱的使者,是悲剧酿成的重要外部因素。
莎士比亚在5麦克白6中使用了三个女巫,使之引领全文,推动剧情的发展,同时为剧情创设了恐怖的氛围,加深了悲剧的色彩。
5麦克白6是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的四大名剧之一,剧中的主人公麦克白从一个万人景仰的民族英雄最终沦为众人所唾弃的恶魔。
对于麦克白蜕变的原因,数百年来,中外学者各有看法,有的认为,麦克白蜕变是因为他的内心存在着使他疯狂的魔鬼)野心,野心是他走向堕落的决定因素。
有的认为麦克白夫人是决定因素,正是因为她的一次又一次的蛊惑,使麦克白犯罪的心愈来愈坚定,从而在罪恶的道路上越滑越远。
也有人认为,麦克白堕落的原因是他所生活的社会,即他所处于的文化背景,是当时的社会意识使他做出了这样的行为。
[1]而我认为,三个女巫是麦克白蜕变的外部因素,她们在麦克白堕落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她们是邪恶的化身、地狱的使者。
莎士比亚在5麦克白6中使用了三个女巫,使之引领全文,推动剧情了的发展,同时为剧情创设了恐怖的氛围,加深了悲剧的色彩。
一、引领全文,推动剧情的发展在5麦克白6中,莎士比亚使用三个女巫引领全文,推动剧情的发展。
三个女巫在适当的地方出现,使得全剧环环相扣,情节发展自然。
三个女巫只出现在四出场戏中。
在第一幕第一场中,最先出现的便是三个女巫,她们在雷电交加的黑暗的荒原中出现,吟唱着使人毛骨悚然的歌曲,其中的一句/美即丑恶丑即美0奠定了全剧的基调,暗示了全剧的发展结局。
女巫的第二次出现是在第一幕的第三场,在这场里,女巫向得胜归来的麦克白祝贺,她们这样向麦克白祝福:/万福,麦克白!祝福你,葛莱密斯爵士!0;/万福,麦克白!祝福你,考特爵士!0/万福,麦克白,未来的君王!0[2]正是女巫的这一句/万福,麦克白,未来的君王!0点燃了麦克白心中的欲火,因为这三个神秘莫测的幽灵以三种不同的称呼来问候麦克白,这似乎预示了他飞黄腾达的未来。
《麦克白》中的女巫形象分析 女巫有什么用
《麦克白》中的女巫形象分析女巫有什么用(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麦克白》中的女巫形象分析女巫有什么用【导语】:女巫在麦克白中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论《麦克白》中麦克白性格的悲剧性
论《麦克白》中麦克白性格的悲剧性摘要众所周知,《麦克白》被认为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代表作品中的最后一部,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最令读者感到惶恐不安的一部作品,因为这部作品反映出了人性中中存在的致命弱点——欲望的膨胀的后果。
《麦克白》中的主人公是以反面人物的角色出现的,这与哈姆雷特,李耳王等人物形象恰恰相反。
那么麦克白性格的悲剧性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造成麦克白性格悲剧的原因又有哪些呢?这将是本文需要重点研究的两个方面,通过查阅文献为大家挖掘出麦克白性格当中的弱点,把一个善良的将军变成一个十恶不赦的暴君的性格变化过程及影响展示给大家,让读者能够更多了解麦克白性格悲剧性对其命运悲剧的影响,以及麦克白性格的悲局所引发的人的悲剧。
认识麦克白的性格弱点就是认识我们每一个人自身的性格弱点,如果我们对自身的弱点有了清晰的认识,那么这对于我们以后的生活将有极大帮助。
关键词:麦克白、性格悲剧、悲剧特征、悲剧原因AbstractShakespear's tragedy of Macbeth is the most panicky works out of shakespeare's four great tragedies.because this works focuses on the weakness of human nature.The protagonist of Macbeth appears as a villain. It is just opposite to the characters of Hamlet, King Lear and so on. So what aspects mainly reflect the tragic character of Macbeth and how many reasons account for Macbeth's tragic character are the two points that this paper will elaborates on mainly.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weakness of Macbeth character through consulting literature, and presents to readers the psychological changing progress and effects how the kind general turn into a heinous tyrantThis paper allows the readers to recognize more the effects of Macbeth's tragic character to his tragic fate, as well as the tragic character. The recognization of Macbeth's character weakness means recognizing everyone's character weakness. If we have a clear recognization of own weakness, it is so helpful to our later life.Key words:Macbeth, tragic character,tragic reason,目录摘要...................................................... Abstract…………………………………………………………………前言 (1)一、麦克白的性格悲剧 (3)二、性格变化 (6)(1)从英雄式人物到残酷的暴君 (6)(2)矛盾的心理 (7)三、麦克白性格悲剧性的表现及特征 (8)(1)相信超自然的力量(女巫的预言)(2)贪恋权势,野心勃勃。
麦克白中的女巫形象--资料
《麦克白》一直被认为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最阴暗的一部。
被拍摄成电影后,也引起了不少关注,相关评论多见诸报刊,而“欲望”、“野心”等话题是人们研究或评论该片的主要切入点。
但是,作为莎士比亚悲剧中的最后一部,《麦克白》的可读性以及电影《麦克白》的可观赏性还在于戏中超自然力量在事件中的作用,其中三女巫的形象更是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她们在戏中起到了十分特殊的作用,既带有那个时代的特征,又表达了某种深藏于人们意识深处的感觉,于是作品便增加了更多的神秘色彩,也因此而更加值的研究。
一、作为预言家的女巫从三女巫行动的内容上看,她们几次出场,主要都是在对麦克白的命运进行预言。
当麦克白从战场凯旋归来,女巫们分别对他表示了祝贺,但每次的称谓都不同,葛莱密斯爵士、考特爵士、未来的君王。
而第二个称谓恰恰与国王邓肯的命令内容相吻合,于是,麦克白开始相信了她们的话,进而对那第三个称谓的预言也动了心,写信给妻子,开始了他们的行动。
杀死邓肯后,麦克白一直处于惊恐之中,他主动找到女巫,寻求破解疑惑之法,于是,模棱两可的预言再次鼓起了杀人者的勇气,女巫们又为他“指明”了道路。
而这一次却是最终将他送上了不归路。
尽管她们努力为他展示了未来的图景,但麦克白并没有醒悟,他不相信那些预言会成为现实,他也不愿接受那样的现实:“愿它们所驾乘的空气都化为毒雾,愿一切相信她们言语的人都永堕沉沦!”(原剧第四幕第一场)但女巫的预言是不会错的,不管麦克白相信与否,所有的事件都是按照女巫展示给麦克白的那些图景发展的。
16、17世纪的人们仍然相信有鬼神及超自然力的存在,女巫的出现,使戏更好看、更具有神秘性。
同时,因为班柯的后代确实成为苏格兰国王,而且是詹姆斯的祖先,莎士比亚为了取悦詹姆斯,突出利用了三个女巫,影射詹姆斯继承了英王忏悔者爱德华能治病的特异功能,并提到班柯后裔的一位国王手里拿着两个权球和三根权杖(也是指詹姆斯)。
女巫对麦克白命运的预言看上去是一种偶然,是超自然力的预测,但是,命运的偶然总是存在必然之因,预言的神奇性也存在于情理基础之上。
小议《麦克白》中的女巫形象
文学评论·影视文学小议《麦克白》中的女巫形象王子玉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摘 要:《麦克白》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篇幅最短的一部,它成功塑造了麦克白从战将到暴君,最终走向灭亡的悲剧形象。
剧中的女巫以及幽灵等超自然力量对营造出黑暗、恐怖的舞台效果,推动情节的发展,表现麦克白的内心世界,揭示戏剧主题起到极大作用。
关键词:《麦克白》;女巫 ;舞台演出;野心外化作者简介:王子玉(1975-),女,湖南新邵人,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讲师,从事外国文学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J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1-144-03《麦克白》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取材于史书《霍林舍德编年史》,主人公麦克白本是苏格兰贵族中战功显赫、受人敬仰的大将军,受女巫预言的蛊惑和夫人的怂恿,将国王邓肯杀害,走上弑君篡位的道路。
但是登上王位后,麦克白的内心一直处于疑虑和恐惧之中,为了巩固王位,他变成一个疑心重重、滥杀无辜的暴君,同时,反对马克白的力量迅速聚集起来。
最后,在邓西嫩战场,麦克白失败被杀,麦克白夫人之前发疯死亡。
邓肯的长子马尔康被众人拥戴继位为王。
在莎氏四大悲剧中,《麦克白》虽然篇幅短小精悍,算得上是莎士比亚所创作的剧本中篇幅最短的戏剧之一,却也是寓意深刻的一部,反映了人的野心欲望、道德感和选择的矛盾。
其中出现的女巫形象,给人印象深刻,给剧本增添了一番特殊的艺术魅力。
一、增强舞台演出效果在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的戏剧从业者地位不高,甚至可以说极其卑贱,清教徒还时常对他们进行攻击。
在这种环境下,为了求得生存,他们不得不想尽办法寻找当时有权势的大人物作为庇护人,莎士比亚同样不例外。
如此一来,他们创作与演出的戏剧就不得不去迎合当时封建贵族的喜好,在思想内容上也就会或多或少的受到一些限制。
同时,剧团间竞争激烈,为了谋求生存,常常需要推出新戏来吸引观众。
中世纪,欧洲各国经常展开声势浩大的猎巫运动,当时的文学作品中也常把女巫和超自然力量结合起来,描绘成具有预知能力并且常引诱人们走向犯罪道路的邪恶力量,女巫这一形象开始被看作各种罪行、不幸的替罪羊。
麦克白 中的女巫作用分析
麦克白中的女巫作用分析----9d70bc99-7166-11ec-8709-7cb59b590d7d麦克白中的女巫作用分析[麦克白]浅析女巫在婚姻中的作用摘要在悲剧《麦克白》中,莎士比亚设计了三个女巫登台作为开场。
从舞台演出效果来看,这些女巫起到了调节戏剧紧张气氛的作用,具有喜剧和娱乐因素。
但随着剧情的发展,我们发现,女巫对于全剧的情节发展、对故事氛围的渲染、对整体剧本的引领,以及对剧目结构的设计都起到了高屋建瓴的功能。
本文侧重分析了女巫在《麦克白》中的不同作用,认为这些女巫尽管可以具备超自然能力,但本质还是剧本中人物性格和道德的具体体现。
关键词:《麦克白》女巫作用分析中图分类号:i106.3文献标识码:a在威廉・莎士比亚的许多戏剧中,都出现了女巫或术士,她们有着超自然能力、能够预测未来。
本文通过分析《麦克白》中的女巫,阐释出这些女巫不仅能够推进故事情节向前发展,而且还起到了渲染特定的场景和气氛的功能。
与此同时,这些女巫的出现,也在很大程度上进一步深化了作者的人文主义思想和理念。
一女巫形象阐释在《麦克白》中,女巫们出场的过程中出现了电闪雷鸣,而且各个女巫身后各自都有一个可供驱使的精怪跟随。
在第四幕中,在女巫们用来熬制丹药的相关材料中,我们可以发现蝮蛇、蜥蜴、蝙蝠以及豺狼等,这些意象都是令人恐怖的,也说明了女巫们正在从事着黑暗的、血腥的、见不得人的勾当。
对女巫们来讲,她们的主人是夜之女神――赫卡特,因为赫卡特通常在黑夜来往于墓地,她被视为黑暗世界的代表人物。
在《麦克白》的第三幕第五场中,赫卡特出现了,她要指导女巫们借助一些虚妄的、幻觉来惑乱麦克白的秉性,这样就能够让麦克白自行坠入黑暗无边的深渊。
在阴谋杀害了邓肯以及班柯后,麦克白急切地要知道怎么样才能强化已到手的权力和势力。
因此,他自发地找到了女巫,试图获得命运的肯定和保证,这样就可以保证自己的地位。
在这个过程中,女巫们已经非常了解麦克白终将失败的命运以及他的悲惨结局。
女巫、鬼魂和异象:解析《麦克白》中的超自然因素
女巫、鬼魂和异象:解析《麦克白》中的超自然因素作者:韩晴来源:《速读·下旬》2014年第07期摘要:《麦克白》中从开场到结束都始终贯穿一种超自然的力量,其中女巫的预言、鬼魂的显现和凶兆的异常出现等,都为整部戏剧增添了神秘色彩,使戏剧一直笼罩在一种黑暗、血腥和邪恶的气氛中。
本文通过文本细读,分析了这些超自然因素在戏剧中的显现和作用,认为这些超自然因素的出现除了引导剧情发展,为下文做铺垫外,实际上是对人物心理和精神状况的投射,配合了主人公麦克白和麦克白夫人的罪恶思想,营造出一种引人入胜的戏剧效果,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作者莎士比亚的人文思想,体现其对人性的思考。
关键词:超自然因素;女巫;鬼魂;凶兆Abstract:Macbeth is the last of the four great tragedies of Shakespeare and also the shortest. A distinct character of this drama is its frequent employment of supernatural elements: The witches and their prophecy, the sudden appearance of ghost and sprits, and the abnormal natural phenomena which are considered to be omens of evil. These elements add to this play some mysterious atmosphere, with cloak of darkness, bloodiness and evil haunting around. By detailed textual analysi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appearing of these supernatural elements as well as their effects on this whole play, and proposes that the supernatural world is not only used to setting stages for what happens next,but also a reflection of the characters’ inner world and mental state. What is more, together with the evil thought of Macbeth and Lady Macbeth, the supernatural elements also create a dramatic effect that attracts the readers to go further. Besides, the employment of supernatural elements, to some degree, reflects the humanism of William Shakespeare.Key Words: Supernatural elements; Witches; Ghost; Omens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中往往会有诸如巫婆和鬼魂之类的超自然因素的出现,或渲染氛围或推动情节,但没有哪部作品像《麦克白》中的超自然因素一样密集,并且在剧中从始至终都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麦克白》一直被认为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最阴暗的一部。
被拍摄成电影后,也引起了不少关注,相关评论多见诸报刊,而“欲望”、“野心”等话题是人们研究或评论该片的主要切入点。
但是,作为莎士比亚悲剧中的最后一部,《麦克白》的可读性以及电影《麦克白》的可观赏性还在于戏中超自然力量在事件中的作用,其中三女巫的形象更是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她们在戏中起到了十分特殊的作用,既带有那个时代的特征,又表达了某种深藏于人们意识深处的感觉,于是作品便增加了更多的神秘色彩,也因此而更加值的研究。
一、作为预言家的女巫从三女巫行动的内容上看,她们几次出场,主要都是在对麦克白的命运进行预言。
当麦克白从战场凯旋归来,女巫们分别对他表示了祝贺,但每次的称谓都不同,葛莱密斯爵士、考特爵士、未来的君王。
而第二个称谓恰恰与国王邓肯的命令内容相吻合,于是,麦克白开始相信了她们的话,进而对那第三个称谓的预言也动了心,写信给妻子,开始了他们的行动。
杀死邓肯后,麦克白一直处于惊恐之中,他主动找到女巫,寻求破解疑惑之法,于是,模棱两可的预言再次鼓起了杀人者的勇气,女巫们又为他“指明”了道路。
而这一次却是最终将他送上了不归路。
尽管她们努力为他展示了未来的图景,但麦克白并没有醒悟,他不相信那些预言会成为现实,他也不愿接受那样的现实:“愿它们所驾乘的空气都化为毒雾,愿一切相信她们言语的人都永堕沉沦!”(原剧第四幕第一场)但女巫的预言是不会错的,不管麦克白相信与否,所有的事件都是按照女巫展示给麦克白的那些图景发展的。
16、17世纪的人们仍然相信有鬼神及超自然力的存在,女巫的出现,使戏更好看、更具有神秘性。
同时,因为班柯的后代确实成为苏格兰国王,而且是詹姆斯的祖先,莎士比亚为了取悦詹姆斯,突出利用了三个女巫,影射詹姆斯继承了英王忏悔者爱德华能治病的特异功能,并提到班柯后裔的一位国王手里拿着两个权球和三根权杖(也是指詹姆斯)。
女巫对麦克白命运的预言看上去是一种偶然,是超自然力的预测,但是,命运的偶然总是存在必然之因,预言的神奇性也存在于情理基础之上。
麦克白的堕落自有他自身的原因,他的内心深处对无上权威的觊觎不是他个人的特质,而是一类人的群体心理。
阅读丈夫来信的麦克白夫人深谙个中情由:“我却为你的天性忧虑,……你希望作一个伟大的人物,你不是没有野心……你的欲望很大……要作非分的攫夺。
”正是由于这种野心的存在,具备了夺权条件的麦克白必然会采取相应的行动,而英雄麦克白的良心和道德又不愿意采取那些非法的手段,一旦叛臣麦克白采取了不正当的手段,攫取了无上权威,那么出错的英雄就会在以后的日子里不断遭受良心的拷问,但荣誉、脸面等等因素绝不会允许他改过自新,他只有继续地错下去。
“为了我自己的好处,只好把一切置之不顾。
我已经两足深陷于血泊之中,要是不再涉血前进,那么回头的路也是同样使人厌倦的。
我想起了一些非常的计谋,必须不等斟酌就迅速实行。
”与其说麦克白的悲剧是女巫们的预言引诱出来的,毋宁说是莎士比亚通过女巫的形象在揭示英雄悲剧的必然性,是剧作家利用这一手段向观众展开的人类对世界认识过程中的经验之花。
二、人性的外化中世纪的“禁欲”、“愚民”是历史的倒退,比之古希腊文明(爱琴文明)是一种倒退,既扼杀人性,又不以文明、理性行事,而是以一种变态的秩序来维护教会的反动统治,所以文艺复兴的首要任务便是以激烈的方式打倒人们思维中的旧秩序,恢复人性,但又往往矫枉过正,特别容易在初期全力攻其一点,不计其余。
而当恢复人性的狂热冲动过后,便是冷静的理性思考的到来。
旧的秩序被推翻,必须有新的秩序来替代,激情过后应当是理性的控制,悲剧的震撼使人们清醒,理性、和谐、统一的社会秩序成为人们心中的理想目标。
而对人性的理性思考则在文学领域里突出地表现为莎士比亚的戏剧,特别是他的悲剧创作。
他的十四行诗和早期的喜剧都是对真善美的鼓吹,对如鲍西亚一类的智慧型女子的欣赏。
到了悲剧创作时期,他却好象总在大骂女人,从哈姆雷特那个改嫁的母后到李尔的两个女儿(高纳里尔和里根)以及麦克白夫人,都被莎士比亚刻画成“问题女人”,以反秩序的形象出现在剧中。
尤其是在《麦克白》中,主人公和他的妻子的恶的一面被刻画得如此深刻以至于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但莎士比亚似乎还觉得不够,他把女巫加了进去。
三女巫的外形看上去似人非人,说是女巫,却还长着胡子。
莎士比亚的“狂放的想象”在剧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从本质上讲,女巫应当是具有神奇魔法、能预言未来的人,仍是女性,她们与神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她们没有神的光辉,只有阴暗、狠毒、诡计,她们烹煮心、肝、肺等用来修炼,靠妖言来引诱英雄犯错。
她们是女人中的另类,是真善美的女性的反面形象之集大成者。
麦克白夫人向往成为具有男子雄心和力量及手段的“超女”,也不过是在语言和思想、...1605年,莎士比亚写出了名为《麦克白》的悲剧——苏格兰大将麦克白从战场上凯旋而归的途中因听信女巫他能当国王的预言,便在野心驱使与其妻的怂恿下,趁国王邓肯到家中作客之机,弑君篡位。
乱臣贼子当然是不得好死,最终他落得众叛新离、兵败被杀的下场,他的妻子也因精神分裂而死。
在剧中,女巫这种超自然的“生物”(不能称之为女人,更不能称之为“男人”,因此暂且称为“生物”吧)似乎可以被看作是麦克白自己内心里潜藏的一种力量,而这力量的真实名字叫做“欲望”。
虽然,三女巫是《麦克白》中的小角色,甚至她们仅仅是具有类似人形,样貌都是很模糊的“生物”,但是正是她们的预言促使麦克白萌发了野心,又是她们的预言使麦克白执迷不悟,一意孤行直至最后彻底毁灭。
女巫的预言真的具有不可逆转的魔力吗?为什么女巫们不早不晚,偏偏在麦克白凯旋归来的时刻恭候他呢?为什么她们总是趁着麦克白处于“反常”心理状态之下道出关于未来命运的预言?细细想来,这决非偶然,似乎有理由思索一下,那觊觎王位的野心究竟是由女巫们强加给麦克白的,还是早已潜伏在麦克白内心深处的。
反复阅读剧本,可以发现,女巫们并不是外来的“恶”的化身,我们不难看出,她们来自于麦克白的内心,体现出了麦克白内心最深处,最真实的欲望,那是连他自己也不敢承认的欲望。
其实,作为一个能征善战的臣子,野心早已在麦克白内心深处暗暗滋长,只不过长期以来,它无意识地潜伏在心底,连麦克白自己也不知道。
而当他再一次立下大功,连“考特爵士”这样的封号也无法满足他的欲时,他的野心便把女巫们招唤而致了。
所以当女巫们对他说:“万福,麦克白,未来的君王!”时,他不但没有斥责这样的言语大逆不道,反而渴望听一听女巫们的解释。
由此可见,女巫们道出的并非“预言”,而是麦克白内心早已生长出来的欲望,女巫们在此处象征着欲望,它觉醒了,它切切实实地站在了麦克白的面前。
弑君夺位后,麦克白每当心神不宁,不能肯定自我时,他一定要去找女巫们讨个说法来平息内心的慌乱。
麦克白希望女巫们的预言能“使确定的事实加倍确定,从命运手里接受切实的保证”,其实恰恰是麦克白要以自己的欲望来确认茫然的命运。
因此,与女巫们对话,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做是麦克白在与自己的欲望对话,他要知道这“欲望”到底能支持自己稳坐王位多久,也十分想知道到底何时这“欲望”将彻底破灭。
当女巫们模棱两可的预言得到了与麦克白设想正好相反的证实后,长期以来支持他一意孤行的欲望彻底泯灭了,于是他不再找女巫对话,他直面自己即将失败的命运,甚至是死之前没说一句讨饶的话。
在莎士比亚写作麦克白的那个时期,认识自己的个性生命,证实自己的个性生命,实现自己的个性生命正是当时风行的人文主义时代所追求的时代精神。
所以莎士比亚用女巫这样的超人“生物”来体现时代的激情与需求,恰好地表现出历史的必然性。
因此关于剧中的三个女巫,我认为最切合《麦克白》的解释应该是,她们象征着麦克白内心蛰伏的欲望,她们是麦克白生命中意识化了的与意志化了的情欲力量,而且,无论这情欲是善是恶,她们都具有着强大得无法抗拒的自然力量!《麦克白》一直被认为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最阴暗的一部。
被拍摄成电影后,也引起了不少关注,相关评论多见诸报刊,而“欲望”、“野心”等话题是人们研究或评论该片的主要切入点。
但是,作为莎士比亚悲剧中的最后一部,《麦克白》的可读性以及电影《麦克白》的可观赏性还在于戏中超自然力量在事件中的作用,其中三女巫的形象更是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她们在戏中起到了十分特殊的作用,既带有那个时代的特征,又表达了某种深藏于人们意识深处的感觉,于是作品便增加了更多的神秘色彩,也因此而更加值的研究。
一、作为预言家的女巫从三女巫行动的内容上看,她们几次出场,主要都是在对麦克白的命运进行预言。
当麦克白从战场凯旋归来,女巫们分别对他表示了祝贺,但每次的称谓都不同,葛莱密斯爵士、考特爵士、未来的君王。
而第二个称谓恰恰与国王邓肯的命令内容相吻合,于是,麦克白开始相信了她们的话,进而对那第三个称谓的预言也动了心,写信给妻子,开始了他们的行动。
杀死邓肯后,麦克白一直处于惊恐之中,他主动找到女巫,寻求破解疑惑之法,于是,模棱两可的预言再次鼓起了杀人者的勇气,女巫们又为他“指明”了道路。
而这一次却是最终将他送上了不归路。
尽管她们努力为他展示了未来的图景,但麦克白并没有醒悟,他不相信那些预言会成为现实,他也不愿接受那样的现实:“愿它们所驾乘的空气都化为毒雾,愿一切相信她们言语的人都永堕沉沦!”(原剧第四幕第一场)但女巫的预言是不会错的,不管麦克白相信与否,所有的事件都是按照女巫展示给麦克白的那些图景发展的。
16、17世纪的人们仍然相信有鬼神及超自然力的存在,女巫的出现,使戏更好看、更具有神秘性。
同时,因为班柯的后代确实成为苏格兰国王,而且是詹姆斯的祖先,莎士比亚为了取悦詹姆斯,突出利用了三个女巫,影射詹姆斯继承了英王忏悔者爱德华能治病的特异功能,并提到班柯后裔的一位国王手里拿着两个权球和三根权杖(也是指詹姆斯)。
女巫对麦克白命运的预言看上去是一种偶然,是超自然力的预测,但是,命运的偶然总是存在必然之因,预言的神奇性也存在于情理基础之上。
麦克白的堕落自有他自身的原因,他的内心深处对无上权威的觊觎不是他个人的特质,而是一类人的群体心理。
阅读丈夫来信的麦克白夫人深谙个中情由:“我却为你的天性忧虑,……你希望作一个伟大的人物,你不是没有野心……你的欲望很大……要作非分的攫夺。
”正是由于这种野心的存在,具备了夺权条件的麦克白必然会采取相应的行动,而英雄麦克白的良心和道德又不愿意采取那些非法的手段,一旦叛臣麦克白采取了不正当的手段,攫取了无上权威,那么出错的英雄就会在以后的日子里不断遭受良心的拷问,但荣誉、脸面等等因素绝不会允许他改过自新,他只有继续地错下去。
“为了我自己的好处,只好把一切置之不顾。
我已经两足深陷于血泊之中,要是不再涉血前进,那么回头的路也是同样使人厌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