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早读学案40-42
精品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早读学案9
![精品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早读学案9](https://img.taocdn.com/s3/m/605ab5c9524de518964b7da9.png)
【最新】2019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早读学案9一.诗歌浅赏秋斋独宿【唐】韦应物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
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
和韦苏州①秋斋独宿【金】招兵问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
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
【注】①韦苏州:即韦应物,因其曾任苏州刺史,故称“韦苏州”。
问题1.两首诗中诗人的心境有何异同?请作简要分析。
答:相同点:两首诗都表现了使人在秋夜的孤独之感。
韦诗以风动竹、鸟惊栖、人独宿表现内心孤独;赵诗以惊鸟无宿暗寓诗旨,含蓄地道出使人心境的孤独不同点:韦诗孤独中又有淡静皎月悦目,风竹悦耳,恬静宜人赵诗孤独中更显凄冷冷月残烛,秋雨寒枝,凄冷袭人问题2.请分别指出两首诗第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加以赏析。
答;韦诗:比喻,以烛喻月山月皎洁,宛如夜烛相伴,照人无眠赵诗:借代,借“晕”代月“晕”配以“冷”,突出月夜寒意侵人;“晕”又预示了天气变化,引出下句诗歌浅译:秋斋独宿山月皎洁一如眼前蜡,秋风瑟瑟不时吹动房外竹。
栖息的鸟儿半夜惊寒当空叫,窗户下静卧闲思人独宿。
和韦苏州秋斋独宿凄冷的烛火浸没在快要燃尽的蜡烛,绵绵的秋雨敲打在竹林深处。
夜雨阵阵鸟儿难耐不时惨声叫,枝头湿寒身体打颤鸟儿难安宿。
二.古文积累治国犹栽树原文(唐)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
炀帝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
此皆朕所目见。
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
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
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
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译文唐太宗对侍臣说:“以前(隋炀帝)刚刚平定了京师,宫中的美女和珍奇玩物,没有一个院子不是满满的。
隋炀帝仍旧不满足,并且东西讨伐,用尽兵力发动战争,老百姓苦不堪言,所以导致了灭亡。
这些都是我亲眼所见的。
因此我从早到晚孜孜不倦,只是希望清清静静,这使得天下平安无事。
于是就能不兴徭役,谷物丰收,百姓安居乐业。
治理国家就像种树一样,根基不动摇,才会枝繁叶茂。
【2019最新】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早读学案6
![【2019最新】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早读学案6](https://img.taocdn.com/s3/m/966c2cba02d276a200292e9f.png)
【2019最新】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早读学案6一、诗歌浅赏秋夜独坐(节选) (唐)王维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夜深(宋)周弼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
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
(1)两诗中均写了夜景,又有所不同。
请具体说明。
(4分)答:王诗写的是“秋夜”,周诗写的是“春夜”(1分);王诗描写的是动景,周诗描写的是静景(1分)。
王诗写了山中果落、灯下虫鸣的现象;周诗写了春雪初停、残月挂山、溪水成冰的景象。
(简要分析各1分)(2)两诗中均有“独坐”,而作者心境不同。
试简要分析。
(6分)答:王诗写的是悲哀孤独的心境。
(1分)一、二句写诗人独坐的孤寂和岁月流逝的悲凉(1分);三、四句写草木昆虫零落哀鸣,更添悲哀。
(1分)周诗写的是宁静安适的心境。
(1分)一、二句写诗人独坐灯下苦读,不觉夜深(1分);三、四句用“不知”室外景色的变化衬托了诗人夜读时的投入和专注。
(1分)诗歌浅译:独自坐着悲伤双鬓已白,在秋夜空堂上将近二更。
山间野果在秋雨中落下,草中虫子到灯下来低鸣。
头上白发始终难以变黑,炼丹中仙药也至今未成。
要知怎样消除衰老疾病,唯有学佛修成不灭不生。
我独坐书床,挑灯夜读,在这安静的夜里连打更声都没有听到。
门外,不知什么时候,春雪已经停了。
远望天空,一弯残月挂在半山;近看门前,一湾流水悄然成冰。
二.古文积累原文:晏子论“社鼠”景公问晏子曰:“国何患?”晏子对曰:“患夫社鼠。
”公曰:“何谓也?”对曰:“夫社束木而涂之,鼠因往托焉,熏之则恐烧其木,灌之则恐败其涂。
此鼠所以不可得杀者,以社会故也。
夫国亦有社鼠,人主左右是也。
内则蔽善恶于君上,外则卖权重于百姓。
不诛之则为乱,诛之则为人主所案据,腹而有之,此亦国之社鼠也。
”译文:齐景公(姜姓,名杵臼)问晏子:“治理国家担心什么?”晏子回答说,“担心社庙中的老鼠。
”景公问:“说的是什么意思?”晏子答道:“说到社,把木头一根根排立在一起(束:聚,这里指并排而立),并给它们涂上泥,老鼠于是前往栖居于此。
2019高中语文一轮精品复习学案
![2019高中语文一轮精品复习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528063b8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f3.png)
2019高中语文一轮精品复习学案(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小学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单元作文、话题作文、体裁作文、读后感、英语作文、作文素材、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primary school composition, junior high school composition, senior high school composition, unit composition, topic composition, genre composition, post-reading feeling, English composition, composition material,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2019高中语文一轮精品复习学案专题部分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高考目标】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2019最新】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早读学案1
![【2019最新】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早读学案1](https://img.taocdn.com/s3/m/fcb8df5ba8114431b90dd8f3.png)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
一.古诗浅赏
20xx新课标全国卷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阮郎归无名氏①
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帘半卷,燕双归。讳愁无奈眉②。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③。
重点词复习:
再适 常山朱氏 既 长 往往糜粥 日昃 始食
三.成语积累(成语误用举例)
1.一个男生写道:“我两次高考落榜,学习平平,想来应该悬崖勒马。”
“悬崖勒马”用在这里系望文生义。该词的意思是比喻在危急时刻及时醒悟,避免悲剧或恶果发生。
2.一个理科研究生毕业刚找到工作就给导师写信表达谢意,其中有“老师,您几年的教育,使我一直耿耿于怀……”
“耿耿于怀”用在这里系望文生义。该词的意思是事情(多为令人牵挂的或不愉快的)在心里,难以排解。
3.记者走街串巷的目击也不出所料,自觉排队这个再普通不过的社会基本秩序,一直以来“执行”的都是差强人意。也正因为此,尽管很多人认为设定“排队日”难以根治痼疾,但我们仍要大力推崇这个自律性节日。)
该句中的“差强人意”系望文生义。该词的意思是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4.现在的农民真是了不起,观念新,敢于创造,比如一个农民竟造了一架直升飞机。只是飞机在试飞时屡试不爽,始终飞不平稳。
其中的“屡试不爽”系误用。该词的意思是经过多次试验都没有差错,“爽”的意思是“差错”。
5.谁都希望自己的人生道路是通衢大道,坦荡如砥,可真实的人生既有一马平川,也有崎岖小径……
其中的“一马平川”系误用。该词的意思是能够纵马驰骋的平地。当用“一路坦途”。
精品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早读学案1
![精品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早读学案1](https://img.taocdn.com/s3/m/ac9935e2bb4cf7ec4afed0d4.png)
【最新】2019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早读学案1一.古诗浅赏2014新课标全国卷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阮郎归无名氏①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
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帘半卷,燕双归。
讳愁无奈眉②。
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③。
[注]①作者一作秦观。
②讳愁:隐瞒内心的痛苦。
③劫:围棋术语。
8.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
(5分)答:奠定了词的情感基调。
春风吹雨,残红满地,词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接下来写风雨虽停,红日却已西沉,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暗淡的暮色。
9.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
(6分)答: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思绪纷乱、无法排遣的愁情。
是通过人物自身的动作来表现的。
回身整理残棋并想续下,借以转移愁情,可又因心事重重,以致犹豫不决,落子迟缓。
浅译:风吹雨打环绕着残枝,落花沾在地上无法飞起。
小小的池塘里碧水生寒,想要泛起层层涟漪,雨后天晴时太阳已经偏西。
半卷起珠帘,只见燕儿归来成双比翼。
想隐藏起内心的愁绪,无奈双眉不由自主地皱起。
转过身整理好残局,可又沉吟不决,迟迟也未落下棋子。
二.古文积累范仲淹有志于天下原文: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
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
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
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译文: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
母亲很穷,没有依靠。
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
(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
(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
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
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
(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
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
2019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早读学案40-42
![2019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早读学案40-42](https://img.taocdn.com/s3/m/935b84ff5fbfc77da269b1eb.png)
2019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早读学案40-42既苏轼于七月既望,与友乘舟游赤壁。
既()而,浪生船摇,友欲归之,轼曰:“既()来之,则安之。
”待波既()平,友方安。
苏轼于七月既望,与友乘舟游赤壁。
既(不久)而,浪生船摇,友欲归之,轼曰:“既(既然)来之,则安之。
”待波既(已经)平,友方安。
假苏武送匈奴使留汉者归国,与副将张胜及假()吏惠等募士百余人俱行,途遇险滩,假()舟渡,至匈奴,方知匈奴使假()也。
州官闻知,急令属下捕之,属下求假(),州官不许,乃往。
苏武送匈奴使留汉者归国,与副将张胜及假(临时充任)吏惠等募士百余人俱行,途遇险滩,假(借助)舟渡,至匈奴,方知匈奴使假(假的)也。
州官闻知,急令属下捕之,属下求假(假期),州官不许,乃往。
间周瑜欲出行,令出行间()鲁肃代职。
途中见草屋八九间(),令卒查之。
少间(),屋内掷一纸出,令其道后山间()行。
小人间()进言,欲令周瑜、鲁肃不和,鲁肃知小人间()之,曰:“吾二人之事,汝何间()焉?瑜闻之,于行间()致书一封于肃,令其与外人间()隔。
肃曰:“君子纳言须察其真。
人进言理当如此,勿罚。
”小人闻言甚愧,终不再言。
周瑜欲出行,令出行间(处于一定的空间或时间里)鲁肃代职。
途中见草屋八九间(量词),令卒查之。
少间(一会儿),屋内掷一纸出,令其道后山间(从小路)行。
小人间(间或)进言,欲令周瑜、鲁肃不和,鲁肃知小人间(挑拨)之,曰:“吾二人之事,汝何间(参与)焉?瑜闻之,于行间(间隙)致书一封于肃,令其与外人间(隔离)隔。
肃曰:“君子纳言须察其真。
人进言理当如此,勿罚。
”小人闻言甚愧,终不再言。
见王昭君天生丽质.入宫后籍籍无名。
后匈奴朝见()汉元帝,求和亲。
元帝见()昭君,方知其绝色,有悔,乃悟见()欺,而事成定局,遂放行。
昭君行胡地,风吹草低见()牛羊,忆与父母无见()之日,悲从中来,不由叹道:“昔日入宫时,父母见()叮咛,嘱我早还家。
今日一去,永生不得见父母矣!”泪落,大雁见()之,亦为之落,以此见()其美貌也。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教案5篇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a71724a9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1d.png)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教案5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教案1根据语文的学科特点,以集体备课组教研计划为基础,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特别针对上学年教与学的不足,形成了本学期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以语文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高三年级部工作计划为参考,继续推进高中新课改,整体把握课程内容,从语文课程作为基础学科的特征出发,紧紧抓住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挖掘学生潜能,提高学生素质。
通过考点突破第一轮的复习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扎实、稳步地推进高中语文新课程的实施。
扎实打好基础,积极备考。
二、教学目标及工作任务(一)教学目标1.立足于把学生培养成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的人,引导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人格。
2.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能力、探究能力、知识视野和精神境界,引导学生热爱汉语,热爱中华文化。
3.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让他们掌握科学的语文学习方法,提升他们的语文能力,为考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主要的工作任务1.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继续规范学生的学习语文行为,促进学生快乐自觉地学习语文。
2.根据学生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工作,争取高效完成本期的教学任务,提升学生语文能力,增强他们的语文素养。
3.加强基础练习,改进练习方式,提高学生考试成绩。
三、教学工作(1)教学内容及时间安排:第1周: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重点讲成语第2周:辨析并修改病句第3周:扩展语句,压缩语段;选用、仿用、变换句式第4周: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第5周:阅读评价中外新闻、报告和科普文章第6周: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及虚词的用法第7、8周: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用法第9周:筛选文言文信息第10周: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第11周:半期考试,分析总结第12周:翻译文言句子及文言语段断句第13周:鉴赏诗歌形象第14周:鉴赏诗歌语言第15周: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第16周: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及作者观点态度第17周: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第18周:阅读鉴赏中外小说第19周:阅读鉴赏中外小说第20周:阅读鉴赏中外散文第21周:阅读评价中外传记第22、23周:作文专题训练及期终考试以上时间安排并非固定,在教学过程中可作适当调整。
高中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教学案3篇
![高中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教学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f10ec90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1c.png)
高中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教学案高中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教学案精选3篇(一)教学目标:1. 复习高中语文知识,巩固基础;2. 提高学生语文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3. 引导学生进行文学鉴赏,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学过程:一、活动导入(5分钟)1. 教师进行简单提问,复习学生上次所学内容。
2. 引导学生回忆高三语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二、知识讲解(20分钟)1. 分别进行相关语文知识的讲解,带领学生复习所学知识。
2. 整理知识总结,让学生掌握重点和难点。
三、综合练习(30分钟)1. 进行综合练习,包括语法、作文等方面的练习。
2. 针对学生的个别问题进行解答和讲解。
四、文学鉴赏(30分钟)1. 教师讲解一篇名篇或优秀作品的内容和背景知识。
2. 学生进行文学鉴赏,分析作品的结构和主题,并进行讨论。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2.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外阅读,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六、课堂总结(5分钟)1. 教师进行总结,强调重要知识点。
2. 学生提问和回答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复习教学,学生对高中语文知识有了较好的复习,对重点和难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同时,通过文学鉴赏的活动,学生对文学作品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提高了文学素养。
但是,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
下一步,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巩固复习,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思考能力的培养。
高中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教学案精选3篇(二)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蜀道难》这首古文诗,了解作者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下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2. 掌握古文诗的基本意义和诗歌形式,并能正确运用相关知识进行解读;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欣赏和品味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习《蜀道难》的基本内容和含义;2. 分析诗歌的结构、修辞手法和表达手法。
教学难点:1. 理解诗中的意境和抒发,把握作者表达的主题;2. 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解析诗歌。
【2019最新】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早读学案36
![【2019最新】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早读学案36](https://img.taocdn.com/s3/m/0ceb87fc960590c69fc37602.png)
【2019最新】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早读学案36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
一.文学常识
1、构成要素唱词:①宫调、曲牌。②韵文
科:戏剧动作的总称。
白(宾白):①对白;②独白;③旁白;④带白
2、形式:四折(四幕)一楔子(序幕)。
2.凌南区虽地域狭窄,物产匮乏,但由于大力开发绿色农业,方寸之地,拓出了发展的大空间。
解析:方寸之地指人心,望文生义
3.在他过去的三十年中,有烛剪西窗的温馨,也有人面桃花的浪漫,更有金戈铁马的雄壮,唯缺小桥流水的宁静。
解析:人面桃花:比喻丽人像桃花一样易谢,也指女子的面容与桃花相辉映;后用来形容男女邂逅分离男子追念的情形;泛指所爱慕而不能再见的女子,或形容由此而产生的怅惘心情。不符合浪漫
恨
刘兰芝与焦仲卿相爱,为焦母所拆,别时真乃“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此恨()绵绵亦无所释.世人惜之也。
三.成语积累(应用举例)
1.叙利亚政府一直强烈反对西方强权势力无理干涉其内政,一再强调某些大国的霸权行径是其内乱的主要根源,甚至抛出庆父不死、鲁难未已的极端言论。
解析: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不杀掉庆父,鲁国的灾难不会停止。比喻不清除制造内乱的罪魁祸首,就得不到安宁。(内乱祸首),此处不是内乱
4.贪吃大量油炸食品而不加节制,时间久了,养痈为患,对人体的健康甚至精神会造成很大的伤害。解析:养痈遗患、养虎遗患:二者都可以比喻“姑息坏人而使自己受害”,但前者还可以指人的错误或错误思想等。正确
5.他虽然很年轻,作品也不多,但在漫画创作方面已是头角峥嵘,受到同行的普遍赞赏。
解析:头角峥嵘:比喻青年气概才华突出展现,准确
(语文教案)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教案
![(语文教案)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a6b19c0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f9.png)
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教案你知道怎么写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教案吗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它保存下来的305篇诗歌,大约产于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初年)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中叶)的五六百年间。
其诗以四言为主。
一起看看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教案!欢送查阅!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教案1一、课文篇目诗经三首离骚孔雀东南飞汉魏晋五言诗三首二、目标导航本单元复习重点是鉴赏古典诗歌。
要了解中国古典诗歌的一般特点:1、抒情;2、了解古典诗歌鉴赏的三个环节:了解、感悟、联想;3、明确鉴赏的内容有三个方面:把握作品风格,感悟作品意境,鉴赏作品形式。
三、方法指津复习古典诗歌要多诵读,从而体会诗歌的感情及意境,鉴赏艺术特色。
四、课时安排:两课时五、要点回放卫风•氓是一首叙事诗。
顺着“恋爱——婚变——决绝〞的情节线索叙事,通过写女主人公被遗弃的遭遇,塑造了一个勤劳、温柔、坚强的妇女形象,表现了古代妇女追求自由婚姻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注意其中的比照、比兴手法。
秦风•无衣是秦国人民抗西戎入侵的军中战歌,表现了奴隶社会时期人民保家卫国、团结对敌、英勇献身的思想感情,真实感人,慷慨雄壮,确是一首充满民族精神而又富有艺术魅力的古代军歌。
注意“赋〞的表现手法。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
诗人为了实现政治理想,不断遭到贵族集团的排挤和打击,这时已经再被放逐,到了救国无路的地步;而楚国也由一个颇有希望的国家,被弄到濒临危亡的绝境。
诗人瞻前顾后,感慨万分,他把坚持奋斗而不能实现爱国理想的沉痛感情,烙成了这篇冲动人心的诗歌。
孔雀东南飞深刻而巨大的社会意义和思想意义,在于通过焦仲卿、刘兰芝的婚姻悲剧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礼教、家长制的罪恶,同时热烈地歌颂了刘兰芝夫妇为忠于爱情宁死不屈的对抗精神。
迢迢牵牛星通过假想的牛郎织女形象的描绘,抒写男女离别之情。
白马篇塑造了一个武艺高强渴望卫国立功,甚至不惜牺牲的爱国壮士的形象,充满豪壮乐观的精神。
饮酒通过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心远地自偏〞的道理,表达从自然景物中寻得乐趣的恬适心情和丰富的精神生活。
精品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早读学案8
![精品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早读学案8](https://img.taocdn.com/s3/m/128c616c69eae009581beca9.png)
【最新】2019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早读学案8一.诗歌浅赏鹧鸪天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白苎‚新袍入嫩凉。
春蚕食叶响回廊。
禹门ƒ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鹏北海,凤朝阳。
又携书剑路茫茫。
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注] 秋试:科举时代秋季举行的考试。
‚白苎:用白色苎麻织成的布。
ƒ即龙门,古时以“鱼跃龙门”喻指考试得中。
问题1.“白苎新袍入嫩凉”句中的“嫩”字带给你怎样的感觉?答:轻微、新鲜、清爽等问题 2.“鹏北海,凤朝阳。
又携书剑路茫茫。
”怎样体现了辛词的豪放特点?答:大鹏、丹凤、意象豪迈;北海、太阳、路茫茫,意境开阔;携书佩剑,显示出既儒雅又刚健的气概。
问题3.请举一例分析本词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
例:“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是实写,点明时令和环境;“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是虚写,想象金榜题名后轻松愉悦的心情。
虚实相生,表达对应考者的良好祝愿。
诗歌浅译:廓之你在这初秋微凉的天气、穿着白色苎麻织成的新衣、离开我去参加科举考试。
我仿佛看到了你以后参加考试的情景,你将与其他考生们一道在考场里专心致志地书写,犹如春蚕啃食桑叶,回廊里沙沙有声。
乡试放榜时飘拂的桂花香已经先散向了月殿,你一定能名登桂榜,蟾宫折桂;不仅如此,连下一年桃花浪涌起时像鱼跃龙门一样考试得中的会试也已经为你准备好了。
现在你携带着书和剑走向应试的辽远广阔之路,就像鲲鹏从北海展翅翱游到南海,又像凤凰飞向东升的太阳。
明年的今天,你早已青云直上,那时你可以轻松愉悦地闲看世间的举子还在为功名奔忙。
二.古文积累秦桧专横跋扈原文:秦丞相,晚岁权尤重。
常有数卒,皂衣持梃,立府门外,行路过者,稍顾謦咳,皆呵止之。
尝病告一二日,执政独对,既不敢它语,惟盛推秦公勋业而已。
明日入堂,忽问曰:“闻昨日奏事甚久?”执政惶恐曰:“某惟诵太师先生勋德旷世所无,语终即退,实无他言。
”秦公嘻笑曰:“甚荷!”盖已嗾言事官上章,执政甫归,阁子弹章副本已至矣。
2019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教案.doc
![2019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教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184f092b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d1.png)
2019 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教学设计XX年高三语文第一轮总复习之十二修辞手法及运用XX年春天高考试题给最近几年的语文高考又增添了一个新的题型,那就是考察修辞手法及其作用,这就要求考生要对修辞这一考点有一个新的认识;另一方面,修辞的应用性较强,在仿写语句、扩展语句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
●难点磁场[试题1]( ★★★★★ ) 对以下句子的修辞方法及其表达作用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踩踏出来的,从只有波折的地方开拓出来的。
——什么是路 ?作者胸中早有定见,不过成心发问,以惹起他人对问题的注意,接着给出答案,给人的印象鲜亮深刻。
b.以抒怀而言,有的春风喜悦、壮怀强烈,有的情爱幽怨、离愁别绪,有的愤世嫉俗、伤时感事,有的悲秋伤逝、嗟老叹卑——用排比句的方式,将抒怀的各种内容列举出来,读起来舒畅淋漓。
c.黑龙江人常说。
这里的土,插根筷子都会抽芽。
——“插根筷子都会抽芽”的说法是在打比方,以写土地的“肥饶”,表现黑龙江人对家乡的热爱,形象鲜亮生动。
d.“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应当成为我们的座右铭。
——句中“横眉”与“俯首”,“冷对”与“甘为”,“千夫指”与“孺子牛”都是相对的,整个句子形式均匀,谈起来声音和睦,给人以美感。
[试题2]( ★★★★★) 依据下边句子,用“不是”和“好像”各造一个句子。
①承诺不是蓝天上的一片白云,逍遥、俊逸。
承诺不是②承诺好像珍珠,它是莹润的蚌难过的代价,也是蚌的光荣。
承诺好像●事例研究[事例 1]( ★★★★ )(XX 年春天高考试题 ) 对以下句子的修辞方法及其表达作用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这个手术我来给你做,希望你能配合。
”话语柔和得像一团云,一团雾。
不,像一团柔软的棉球,轻轻地擦着痛苦的伤口。
——“棉球”这个比喻贴切,不单吻合医生职业的特色,并且吻合患者当时的心态。
b. 哦! 我忽然感觉到,我是看到了一个更是巴金的巴金。
【2019最新】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早读学案2
![【2019最新】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早读学案2](https://img.taocdn.com/s3/m/e577904ef78a6529647d53d7.png)
【2019最新】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早读学案2一.古诗浅赏(鉴赏人物形象)寄李儋元锡韦应物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注释:李儋(dān)元锡:李儋,曾任殿中侍御史,为作者密友;元锡,字君贶,为作者在长安鄠时旧友。
问题:请结合诗中五、六句,谈谈诗人塑造了怎样的自我形象?(5分)诗中五、六句塑造了一个正直的地方官吏面对现实处境而无可奈何的形象。
(特点概括2分)第五句既申述了自己的多病羸弱,又表达了归隐田园之意向;第六句表达了身为地方官吏却不能解除人们疾苦的惶愧之情。
(结合原文分析2分)其表现出的封建官员进退两难、有志无奈的矛盾苦闷真实、动人。
(表达效果/情感1分)浅译去年花开的时候与你分别,今日花开的时候已是一年。
世事变幻心茫茫难以意料,心情愁苦意昏昏春日独眠。
一身全是病想念故里田园,邑有灾民惭愧领朝廷俸钱。
听说你今年还要来看望我,我天天上西楼盼望你早还。
二.古文积累子奇治原文:子奇年十六,齐君使治阿。
既而君悔之,遣使追。
追者反曰:“子奇必能治阿,共载皆白首也。
夫以老者之智,以少者决之,必能治阿矣!”子奇至阿,铸库兵以作耕器,出仓廪以赈贫穷,阿大治。
魏闻童子治邑,库无兵,仓无粟,乃起兵击之。
阿人父率子,兄率弟,以私兵战,遂败魏师。
译文:子奇十六岁的时候,齐国的国君派(他)去治理阿。
不久,齐君反悔了,派人追赶。
追赶的人回来说:“子奇一定能够治理好阿的,同车的人都是白发老人。
那么凭借老人的智慧,凭着年轻的人的决策,一定能治理好阿啊!”子奇到达阿,把兵库里的兵器锻造成为耕田的农具,打开粮仓来救济贫穷的人民,阿治理得整整有条。
魏国的人听说小孩子治理阿,兵库里没有武器,粮仓里没有积粮,于是就起兵攻打(齐国)阿,阿的人父子兄弟相互鼓励,以自己家的兵器打败了魏国军队。
重点词复习:库兵仓廪赈大治童子三.成语积累(成语误用举例)1.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明代工艺品的名字大都先强调年号,然后再强调东西本身。
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教案
![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05e3573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ba.png)
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教案教案标题: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 确保学生对高三语文学科的基础知识有全面、准确的理解。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1. 高考语文知识点的复习和巩固。
2. 高考作文的写作技巧和素材积累。
3. 文学作品的分析和鉴赏。
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复习语言知识点1. 复习词语的拼写和用法。
2. 复习常见的语法知识,如主谓一致、名词性从句等。
3. 复习常见的修辞手法和修辞语言。
二、复习文学常识和文学作品1. 复习文学常识,包括文学流派、文学史等。
2. 分析和鉴赏高考必读文学作品,如《红楼梦》、《老人与海》等。
3. 阅读其他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三、提高阅读理解能力1. 练习阅读理解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
2. 分析解题思路和技巧,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和分析能力。
3. 阅读一些经典文学作品的片段,进行深度阅读和分析。
四、提高写作水平1. 复习写作技巧,包括议论文、说明文和应用文的写作方法。
2. 练习写作,包括写作素材的积累和写作题目的训练。
3. 互相修改和评价作文,提高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五、进行模拟考试和测试1. 设计模拟考试题目,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作文题。
2. 组织模拟考试,模拟真实考试环境,帮助学生熟悉考试形式和节奏。
3. 对学生的模拟考试进行分析和评价,指导学生查漏补缺,提高考试成绩。
教学评价:1. 定期进行课堂小测验,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2. 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之处,并给予改进意见。
3. 对模拟考试的成绩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找出问题,并制定针对性的复习计划。
教学资源:1. 教材:高中语文教材和高考辅导教材。
2. 文学作品:高考必读文学作品和其他经典文学作品。
3. 阅读材料:高考真题和其他相关阅读材料。
4. 评价工具:小测验题目和作文评价标准。
【2019最新】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早读学案20
![【2019最新】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早读学案20](https://img.taocdn.com/s3/m/964807b8c8d376eeaeaa31c6.png)
【2019最新】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早读学案20一.诗歌浅赏秋夜纪怀[宋]陆游北斗垂莽苍,明河①浮太清②。
风林一叶下,露草百虫鸣。
病入新凉减,诗从半睡成。
还思散关③路,炬火驿前迎。
④(选自《四库全书》本《放翁诗选》) [注]①眀河:银河。
②太清:指天空。
③散关:即大散关。
④炬火驿前迎:举着火把到驿馆前迎接。
(2)三、四两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3分)答:抒发了诗人的爱国情怀:诗人虽秋夜病卧,仍壮心不已,念念不忘昔年在大散关的战斗生活,还想重返战场,报效国家。
(意思对即可。
)诗歌浅译:北斗星高悬在苍茫的夜空中,银河漂浮在天空之上。
微风穿过树林,叶子悄然落下,露水沾湿秋草,百虫鸣叫。
病情随着天气转凉有了好转,在半睡半醒之中写成了这首诗。
依然想着当年大散关的路,举着火把到驿馆前迎接。
二.古文积累本柳宗元本()求宦达,而谪柳州;近自然,植木本(),反其本()也;多有所得。
后人将其所述辑成多本(),即今日所见本(),以本()其当日心境。
三.成语积累(应用举例)1.《蜗居》这部连续剧就像一首城市的悲歌,着实冷酷,让我们看见了人生鲜血淋漓的真面目。
我们的人性中的灰色远比书本和道德标准上那些黑白来得多。
无论是指责哪一种生活方式,其实都是没有真正经历者的隔岸观火,说得轻巧而已。
隔岸观火:比喻见人有危难不援助而采取看热闹的态度,不合语境。
2.1992年11月17日这个冬天的早晨,路遥那双一生紧握着陕北的大手松开了,一个想要诉说的声音归于缄默,一个苍劲的手势在半空中戛然而止。
戛然而止:形容声音突然中断,不能用于形容手势。
3.《秦腔》人物众多,世相缤纷。
各色人物活动于同一空间,大小事件纵横捭阖,许多看似无关的许多小事,又彼此与主要事件相连,环环相扣,互相渗透。
纵横捭阖:指在政治、外交上运用手段进行联合或分化。
可用“纵横交错”。
4.10月1日,首批歼击机女飞行员果然不孚众望,驾机零误差飞过天安门广场。
这是新成立60年来首次有歼击机女飞行员受阅,因此备受各界关注。
精品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早读学案12
![精品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早读学案12](https://img.taocdn.com/s3/m/84e7533e964bcf84b9d57bd4.png)
【最新】2019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早读学案12一.诗歌浅赏钓船归贺铸绿净春深好染衣。
际柴扉。
溶溶漾漾白鸥飞。
两忘机。
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
夕阳长送钓船归。
鳜鱼肥。
【补充注释】忘机:道家语,意为消除机巧之心。
常用以指甘于淡泊,忘掉世俗,与世无争。
(1)“鳜鱼肥”三字让人联想起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_____________”句。
(2)简析首句中“净”字的妙处。
(3)探究本词的思想感情。
答案:(1)桃花流水鳜鱼肥(2)联系“春深”“染衣”,“净”字巧妙展现了暮春时节芳菲凋尽,“绿”成了自然的主色调的情景,委婉道出词人内心的纯净。
(3)词人通过“钓船”“柴扉”“白鸥”“鳜鱼”等意象的描写,展现出田园生活自然之美,寓示了他自甘淡泊,隐居为乐,不再以世事萦怀的内心世界。
诗歌浅译:贺铸的《钓船归》化用杜牧的《江汉》"溶溶漾漾白鸥飞,绿净春深好染衣。
南去北来人自老,夕阳长送钓船归。
"绿色纯粹,盛春时节的绿色是染衣的天然好材料。
浓烈春意触近柴扉。
(湖面)水波荡漾,白鸥飞舞,眼前的景象让白鸥和"我"都忘却机心(与世无争)。
看着南来北往的行人。
只有"我"独自老去,(朋友离别)故人渐渐离去。
夕阳西下,湖面晚霞遥送(我的)渔船回家,水中鳜鱼正肥(落花人独立之感)二.古文积累祁黄羊去私原文:晋平公问於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可。
”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
”平公曰:“善。
”遂用之。
国人称善焉。
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
”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
”平公曰:“善。
”又遂用之。
国人称善焉。
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
祁黄羊可谓公矣。
”译文:晋平公问祁黄羊说:“南阳这个地方缺个长官,谁适合担任?”祁黄羊答道:“解狐适合(补这个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早读学案
既
苏轼于七月既望,与友乘舟游赤壁。
既()而,浪生船摇,友欲归之,轼曰:“既()来之,则安之。
”待波既()平,友方安。
苏轼于七月既望,与友乘舟游赤壁。
既(不久)而,浪生船摇,友欲归之,轼曰:“既(既然)来之,则安之。
”待波既(已经)平,友方安。
假
苏武送匈奴使留汉者归国,与副将张胜及假()吏惠等募士百余人俱行,途遇险滩,假()舟渡,至匈奴,方知匈奴使假()也。
州官闻知,急令属下捕之,属下求假(),州官不许,乃往。
苏武送匈奴使留汉者归国,与副将张胜及假(临时充任)吏惠等募士百余人俱行,途遇险滩,假(借助)舟渡,至匈奴,方知匈奴使假(假的)也。
州官闻知,急令属下捕之,属下求假(假期),州官不许,乃往。
间
周瑜欲出行,令出行间()鲁肃代职。
途中见草屋八九间(),令卒查之。
少间(),屋内掷一纸出,令其道后山间()行。
小人间()进言,欲令周瑜、鲁肃不和,鲁肃知小人间()之,曰:“吾二人之事,汝何间()焉?瑜闻之,于行间()致书一封于肃,令其与外人间()隔。
肃曰:“君子纳言须察其真。
人进言理当如此,勿罚。
”小人闻言甚愧,终不再言。
周瑜欲出行,令出行间(处于一定的空间或时间里)鲁肃代职。
途中见草屋八九间(量词),令卒查之。
少间(一会儿),屋内掷一纸出,令其道后山间(从小路)行。
小人间(间或)进言,欲令周瑜、鲁肃不和,鲁肃知小人间(挑拨)之,曰:“吾二人之事,汝何间(参与)焉?瑜闻之,于行间(间隙)致书一封于肃,令其与外人间(隔离)隔。
肃曰:“君子纳言须察其真。
人进言理当如此,勿罚。
”小人闻言甚愧,终不再言。
见
王昭君天生丽质.入宫后籍籍无名。
后匈奴朝见()汉元帝,求和亲。
元帝见()昭君,方知其绝色,有悔,乃悟见()欺,而事成定局,遂放行。
昭君行胡地,风吹草低见()牛羊,忆与父母无见()之日,悲从中来,不由叹道:“昔日入宫时,父母见()叮咛,嘱我早还家。
今日一去,永生不得见父母矣!”泪落,大雁见()之,亦为之落,以此见()其美貌也。
王昭君天生丽质.入宫后籍籍无名。
后匈奴朝见(拜见)汉元帝,求和亲。
元帝见(召见)昭君,方知其绝色,有悔,乃悟见(表被动)欺,而事成定局,遂放行。
昭君行胡地,风吹草低见(通“现”)牛羊,忆与父母无见(见面)之日,悲从中来,不由叹道:“昔日入宫时,父母见(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相当于“我”)叮咛,嘱我早还家。
今日一去,永生不得见父母矣!”泪落,大雁见之,亦为之落,以此见(知道)其美貌也。
解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牛怒且吼,王惧,庖丁以刀刺之,牛毙。
王见其技甚高,疑之,庖丁解()其惑也。
文惠君方解()其理,色少解()。
文惠君后以之治国,终解()内忧外患。
庖丁为文惠君解(解剖)牛。
牛怒且吼,王惧,庖丁以刀刺之,牛毙。
王见其技甚高,疑之,庖丁解(解释)其惑也。
文惠君方解(理解)其理,色少解(缓解)。
文惠君后以之治国,终解(免除)内忧外患。
就
晋武帝征李密为太子洗马,李密以赡养祖母具表不就()职。
州官令人持刀就()之,迫曰:“不者,请就()汤镬。
”李密不为所动,遂不就()车。
晋武帝征李密为太子洗马,李密以赡养祖母具表不就(就职)职。
州官令人持刀就(靠近)之,迫曰:“不者,请就(受,接受)汤镬。
”李密不为所动。
遂不就(登)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