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话入声韵尾演变初探

合集下载

东莞粤语蟹止摄元音的链移演变

东莞粤语蟹止摄元音的链移演变

东莞粤语蟹止摄元音的链移演变文章以东莞粤方言为考察对象,探讨蟹摄、止摄以i为韵尾的复元音之间的链移现象。

通过对东莞粤语平面语料与历史语料的收集与归纳,发现东莞大多数粤语蟹摄一等高化为oi(ui),止摄开口三等裂化后再?i化,而蟹摄三、四等则多演变为?i。

这三种演变形式在大多数东莞粤语中形成ei﹥?i﹥?i﹥oi(ui)的链移演变。

标签:东莞粤语元音链移高化元音是音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元音的演变历来备受专家学者的重视,从元音大转移之说,到现代汉语方言主元音的连锁演变,人们对汉语方言中元音的演变逐渐关注起来,如陈立中的《论湘语、吴语及周边方言蟹假果遇摄字主要元音的连锁变化现象》(2005)、朱晓农的《元音大转移和元音高化链移》(2005)、刘镇发的《温州方言在过去一世纪的元音推移》(2006)、彭建国的《吴语、湘语主元音链变类型比较》(2009)等。

在讨论元音的链变推移时,涉及的方言主要有湘语、吴语、湘南土话、粤北土话、北部平话、徽语、东北部闽语、闽西客家话、沅陵乡话等,较少论及粤方言,其实链移演变在粤方言中也是常见的。

鉴于此,我们拟以东莞的粤方言为考察对象,探讨蟹摄、止摄元音之间的链移演变现象。

东莞粤语以i为韵尾的韵摄主要涉及蟹摄和止摄。

在粤语中蟹摄一般呈开口一等、二等、三四等、合口一等的状态,如广州话的蟹摄开口一等、二等、三四等、合口一等保持着?i-、ai-、?i-、ui(?y)的区别;而东莞粤语则稍有不同,蟹摄开口一等字普遍高化为ui或oi(与合口一等合流),三四等字普遍后高化为?i (或?e)。

止摄支脂之微各韵部的字在现代粤语中已经合流,各韵部的字因为声母的不同,韵母也有所分化,如广州话止摄开口帮、见、晓组(及部分舌齿音字)与舌齿音、影组呈现出ei-、i之别,合口见组、晓组则与蟹摄三四等字合流为(u)?i,合口舌齿音字则与蟹摄合口一等合流为?y;而东莞绝大部分方言止摄中的ei韵母主元音?化,变为?i,止摄合口见、晓组字也与蟹摄三四等一样继续后高化为?i。

粤方言与普通话声韵调对应规律

粤方言与普通话声韵调对应规律

24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备课参考
粤方言与普通话声韵调对应规律
北流市第九中学 李 芒
粤方言和普通话都是由古音发展变化而来 ,古今 语音的发展是日趋简化的 ,粤方言是一种比古音简单 又比普通话复杂的语言 ,和普通话有着比较严整的对 应规律 ,掌握这些对应规律对学习普通话十分有利 。 各地的粤方言有一定差异 ,但大同小异 , 这些规律对 所有讲粤方言的人都基本适用 ,讲汉语其他方言的人 也可以参考 。下面以南宁白话 ( 简称白) 为例 ,兼及广 州话 ,谈谈粤方言与普通话 ( 简称普) 声韵调的对应规 律。 一 、声母对应规律 我国古代没有记录音素的符号 ,是用汉字记录声 母的 ,用来记录声母的汉字叫做字母 。传统上有三十 六个字母 ,它们是 : 帮滂并明 ,非敷奉微 ,端透定泥 ,知 彻澄娘 ,见溪群疑 ,精清从心邪 , 照穿床审禅 , 影晓匣 喻 ,来日 。 南宁白话声母从古音声母演化而来 ,共有 23 个 , 它们是 b 、 p、 m、 f、 d、 t 、、 n、 l、 g、 k、 h、 ng 、 j、 q、 x、 z、 c、 s、 gu 、 ku 、 y、 w。 双唇音 b 、 p、 m 来自古音帮滂并明微母 , 转化为 普通话时仍读 b 、 p、 m 。例如 : ba 爸 ( 白) — ba 爸 ( 普) pa 怕 ( 白) — pa 怕 ( 普) ma 妈 ( 白) — ma 妈 ( 普) bi 比 ( 白) — bi 比 ( 普) pi 披 ( 白) — pi 披 ( 普) mi 美 ( 白) — mei 美 ( 普) bu 补 ( 白) — bu 补 ( 普) pu 铺 ( 白) — pu 铺 ( 普) mu 母 ( 白) — mu 母 ( 普) 唇齿音 f 来自古音非敷奉母 ,转化为普通话仍读 f 。例如 : fen 分 ( 白) — fen 分 ( 普) fi 飞 ( 白) — fei 飞 ( 普) fu 夫 ( 白) — fu 夫 ( 普) 舌尖中音 d 、 t 来自古音端透定母 ,转化为普通话 时仍读 d 、 t 。例如 : da 打 ( 白) — da 打 ( 普) ta 他 ( 白) — ta 他 ( 普) diu 丢 ( 白) — diu 丢 ( 普) tiu 挑 ( 白) — tiao 挑 ( 普) dui 堆 ( 白) — dui 堆 ( 普) tui 推 ( 白) — tui 推 ( 普) dü n 端 ( 白) — duan 端 ( 普) tü n 团 ( 白) — tuan 团 ( 普) 舌尖中音 来自古音心母 ,广州话则读为舌尖前

古入声在现代汉语方言区的保留与分化_李瑞禾

古入声在现代汉语方言区的保留与分化_李瑞禾
收〔$.〕的入声韵有:曷 、末 、钅害 、黠 、薛 、月 、屑 、 没、质、术、栉、迄、物。
收〔$/〕的入声韵有 :铎 、药 、觉 、德 、职 、陌 、麦 、 昔、锡、屋、沃、烛。
古入声发展到现代汉语方言里,情况却发生了 很大变化,但就其有无清塞音韵尾而言,古入声在现 代汉语方言区的情况可分为以下两种。
上声、古次浊入声字今读去声。 北方官话区的胶辽官话大部分方言区古全浊入
声字今读阳平,古清音入声字今读上声、古次浊入声 字今读去声。例如:青岛、烟台、大连等地。
’、古 全 浊 入 声 字 今 读 阳 平 ,古 清 音 入 声 字 今 分 归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古次浊入声字今读去声。
北方官话区的北京话古全浊入声字今读阳平, 古清音入声字今分归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古次浊 入声字今读去声。
【 关键词】 古入声;方言 【 中图分类号】)’% 【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古 入 声 在《 广 韵 》音 系 里 共 有 三 十 四 个 入 声 韵 , 它们收入声$-,$.,$/三种清塞音韵尾。现将《广韵》 入声韵的韵尾情况整理如下:
收〔$-〕的入声韵有 :合 、盍 、洽 、狎 、叶 、业 、乏 、 帖、缉。
#、古入声今读阳平。 北方官话区西南官话大部分方言区古入声字归 阳平。例如:汉口、重庆、成都、桂林、贵阳、昆明等地。 "、古 全 浊 入 声 字 今 读 阳 平 ,古 清 音 入 声 字 和 古 次浊入声字今读阴平。 北方官话区的中原官话大部分方言区古全浊入 声字今读阳平,古清音入声字和古次浊入声字今读 阴平。例如:西安、运城、洛阳、郑州、曲阜、徐州等地。 $、古 全 浊 入 声 字 今 读 阳 平 ,古 清 音 入 声 字 今 读 阴平,古次浊声字今读去声。 北方官话区的冀鲁官话大部分方言区古全浊入 声字今读阳平,古清音入声字今读阴平,古次浊声字 今读去声。例如:石家庄、济南等地。 %、古全浊入声字今读阳平,古清音字入声字、古 次浊入声字今读去声。 北方官话区的兰银官话大部分方言区古全浊入 声字今读阳平,古清音字入声字、古次浊入声字今读 去声。例如:兰州、银川、酒泉等地。 &、古 全 浊 入 声 字 今 读 阳 平 ,古 清 音 入 声 字 今 读

东莞方言中的文化现象

东莞方言中的文化现象

东莞方言中的文化现象13化工卓越伦振安201341513120我国地大物博,民族混合,省份众多,因此各省各式各样的方言也成了祖国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就粤语来说吧,已经拥有近三千年的历史了,在香港、广东省大部和广西东部、南部一直占主要地位。

广东是个方言复杂的地区,全省近六千万人说着各种不同的汉语方言。

广东省内方言大体上分属粤、闽、客家三大方言,这三种方言无论发音还是词汇和语法都和现代汉语普通话差距甚大,而且这三种语言都很古老,都被称为“古代汉语的活化石”。

一、东莞方言的地域分布东莞方言属粤方言,包括东莞话和疍话。

后者不属于莞宝片。

虽然东莞人都说东莞话,但32个镇街也有不同的地方语言,如水乡镇街的方言比较接近关成华,樟木头、清溪、凤岗镇以客家方言为主,沙田先锋和虎门新湾则说疍家方言。

东莞话以莞城话为标准。

莞城话与广州话差别很大。

未受过训练的广州人很难听得懂莞城话,很少接触广州音的莞城老人也很难与广州人通话。

东莞方言沿自古代中原地区的汉语,在古代汉族人移居南方时带到东莞,然后扎根,它是汉族人的原始汉语。

二、东莞方言与古汉语的联系东莞方言保留了古代语言的精髓,用粤语特别是东莞方言念诗词,能还原当时创作者的原始真实话音,能够很完美地解决押韵的问题,帮助理解、研究古代的文献。

由于东莞语音保留了古代“平、上、去、入”四声,且四声分明,除“去”声外,“平、上、入”都有“阴、阳”高低变化之分,共有七个音调,因此掌握东莞语音对于理解符合平仄格律的古代诗词、文章大有好处。

很多古诗文,用普通话读出来不好解释,但用东莞话一读,其意自现。

例如“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假如用东莞话朗读这首诗,会发觉比普通话更动听。

东莞方言也一直沿用着很多古汉语词语词性的用法,比如东莞人常说的“我去吃饭先”就相当于“我先去吃饭”,“吃宵夜”等于“吃夜宵”,“牛公”等于“公牛”,这些词句中明显就使用了古语中的倒装用法;在《抱朴子内篇》中有一句“而或矬陋,或且黑且丑。

东莞话入声韵尾演变初探

东莞话入声韵尾演变初探

东莞话入声韵尾演变初探【摘要】东莞话属于粤方言莞宝片的次方言,粤语的入声韵尾与阳声韵尾整齐对应,而东莞话的入声韵尾则出现大量混用情况。

本文通过描写东莞话各入声韵尾的合流和舒化情况,总结出东莞话的入声韵尾演变规律。

【关键词】东莞话;入声韵尾;舒化引言东莞市地处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北邻增城、博罗,南面深圳,东接惠州,西面与南沙、珠海隔海相望。

因盛产莞草,故得名于“广州之东有莞草”,曰“东莞”。

东莞境内通行粤语和客家话,主要通行粤语,客家话的使用区域较小,主要集中在东南部靠近惠阳和深圳的几个镇,仅有一个纯客镇樟木头通行客家话,其他几个镇都是客粤混用。

东莞话属于粤方言莞宝片,有与广州话语音、词汇、语法相一致的特征,也有其独特的地域特点,表现在语音方面,如声母中没有流音[l],古来母字东莞话声母都读[ŋ]。

广州话的阳声韵尾与入声韵尾对应整齐,而东莞话的入声韵尾比较复杂,有入声韵尾与阳声韵尾不对应的现象,还有入声韵尾脱落的现象。

本文将参考詹伯慧、陈晓锦著《东莞方言词典》所录语料,对东莞话的入声韵尾演变进行分析。

一、东莞话声、韵、调概述东莞话在语音上具备粤语的基本特点,如1.古“微”“明”两母字合流念m-,如“微”读mei21,“文”读mɐn21,;2.古“非”“敷”“奉”母字和“晓”母合口一二等韵字都读f-,“分”读fɐn213,“副”读fu32,“妇”读fu13,“呼”读fu213.;古“疑”母一二等字声母读ŋ,“我”读ŋʊ13,“牙”读ŋa21;古“见”组字不论洪细,一律念k-或k‘-;4.有自成音节的声化韵,如“唔”为m;5.只有一套塞擦音声母ts- /ts‘/s①。

以上这些共同特点可以证明东莞话属粤语。

而与广州话有相似之处的同时,东莞话在语音方面有异于广州话的特点。

下面以东莞莞城话为例,参考王力,钱淞生(1949)《东莞方音》以及詹伯慧,陈晓锦(1997)《东①本部分所列举粤方言共同特点皆引自詹伯慧,丘学强《广东粤方言的共同特点述略》,第八届国际粤方言研讨会论文集6-7页。

从粤语歌中看古今音的演变

从粤语歌中看古今音的演变

从粤语歌中看古今音的演变作者:李卿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2年第11期摘要:粤语是一支比较久远的方言,分析粤语材料,我们可以更真实地了解古音,探析古今音的发展变化轨迹,从而建立一种历时的、空间的、多维度的语音发展观。

本文从一首经典粤语歌曲入手,考察其歌词在普通话和粤语里的发音,找出差异之处。

再追溯到古音时期,探究粤语对古音的继承和发展。

不难发现,不管是声母、韵母还是声调,粤方言的读音都与古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粤语较为系统地保留了古音体系。

关键词:粤语;普通话;古音;演变中图分类号:H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3-0117-01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最古老的甲骨文中,我们甚至能感受得到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感情。

但是,汉字不是拼音文字,我们仅从一些简单符号里是无法推测其读音的,再加上,语言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各时期的发音也不尽相同,这就更增加了我们对汉语语音的认知难度。

即使接触过音韵学的一些基本术语和重要结论,但依然让我们感到十分抽象,故本文想通过具体的材料来印证音韵学的一些基本原理。

粤语是一支比较久远的方言,很多音韵学原理大多可以在粤语中找到实例来印证,某种程度上说,粤语较为系统地保留了古音体系。

本文就试图通过粤语歌来探析古今语音的演变,在此特选取了经典粤语歌曲《千千阙歌》①作为研究对象,并查阅了关于广州话的相关工具书,借助国际音标来记音,旨在真实描写语音本身,探究古今音的演变规律。

这首歌的歌词里面,共包含有148个不重复的字。

本文借助音频材料和工具书,依次对这148个汉字进行了粤语和普通话的标音,之后将二者进行比较,找到差异;再用粤语方言和古音对比,探析其对古音的保留发展,进而印证古今音演变的规律。

也就是说,粤语方言是座桥梁,把古音和今音连接了起来,即“今音——粤语——古音”,这样,我们就可以从可接触到的语言材料中,去理解那些深邃的音韵学原理。

汉语南方方言入声韵尾的类型及其演变

汉语南方方言入声韵尾的类型及其演变
的入 声韵尾 为 特 异的 双层 型 , 并对 双层 型 的形成 提 出 了一种 假设 。
关键词 : 汉语 ; 南方方言; 入声韵尾 ; 类型 ; 语音 ; 次 层
本文讨论汉语南方方言人声韵尾的类型及其
演变 , 这里说的南方方言包括 以下几个一级分区
平话 : 百色 、 阳、 绥、 宾 扶 富宁、 横县 、 龙州 、 马 山、 南宁、 融水 、 藤县 、 田东、 郁林 。主要 集 中在桂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 09年

l 是 一 尾演 变 的结果 , 音 系 角度 可 以看成 尾 t 从
属这种 类 型 的 方 言 就 目前 我 们 所 知 有 赣 语
阳 、 昌 、 游 、 化 、 山、 丰 、 县茂 林 、 国 遂 龙 开 江 广 泾 宁 庄 村 、 昌城 关 、 陵奚 滩 、 州 裘公 、 湖湾 址 、 繁 南 宣 芜 当涂年 陡 、 阳童埠 、 池茅坦 、 山广 阳 、 山永 青 贵 黄 黄 丰 、 山甘 棠 、 国南 极 、 黄 宁 当涂 湖 阳 、 阳 陵 阳、 青 泾
第3 卷第5 8 期 中国分类号 : 1 H7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0 - 3 ( 09 0 -13 ( 6 1 4 6 4 2 0 ) 5 1 一0 ) 0 8 0
汉 语 南 方 方 言 入 声 韵 尾 的类 型 及 其演 变①
刘泽 民
( 上海 师范大学 人文与传 播学 院, 上海 2 0 3 ) 024

要: 讨论汉语南方方 言入声韵尾的类型及其演变, 根据入声韵尾的现 实表现分为五
种类 型 : 三分 型 、 分 型 、 流 型、 落 型、 层 型 。 下 面 又分 一 些 次 类型 。在 分 类 的基 础 上 总 二 合 脱 双

用简谱判断东莞方言平仄声的方法(原创)

用简谱判断东莞方言平仄声的方法(原创)

用简谱判断东莞方言平仄声的方法(原创)用简谱判断东莞方言平仄声的方法平仄是字音声调的一种分类。

广州话、普通话都有各自的平仄。

而本文要讨论的平仄,是指唐诗宋词里的平仄。

当前有相当多的人希望掌握唐诗宋词的平仄,以便更好地继承和发展这笔优秀的文化遗产。

不过唐宋时的平仄距离现在上千年,语音变化较大,学习起来,并不容易。

比如普通话的平仄与唐宋时的平仄,就存在不小差异。

仅懂普通话的人,今天要认识唐宋时的平仄,还要克服颇大的困难。

突出的一个困难就是唐宋时的平仄有平、上、去、入四个声调,而普通话只有平、上、去三个声调。

古代念入声这个声调的字已分流到平、上、去三声,就算它一千个吧,要逐个认识它,记忆它,麻烦应该够大的。

因此,自从通晓唐宋平仄的传统,被一(洋务运动)而再(五四)、再而三(文革)地摧毁之后,现时国内任职的文科高知,对唐宋平仄真正通晓的,恐怕已经不多了。

对唐宋平仄的了解,可说已经断了层,这门学问也就不幸成了绝学。

可是,对于学习唐宋平仄,广东人却得天独厚,因为他们世世代代、日日夜夜所讲的广州话就是一种唐音,正如陈毅元帅所言,“千古唐音听粤腔”。

所以说他们是天生容易通晓唐宋平仄的。

我们曾说,经过分析平水韵106个韵部的代表字,分析唐诗宋词很多作品的实际用字,都可以证明,粤音近似唐音。

从大处看,唐音有平上去入,粤音也有平上去入;从小处看,两者声调不一的字,粗略估算,几乎百中无一。

这里还可以进一步指出,最近我又翻检过近万首的唐诗,广泛比较了粤音与唐音在声调方面的异同。

我得出的结论是粤音声调简直是唐音声调的翻版,会讲粤语的人,搞清楚了自己所说字音的平仄也就等于搞清楚了唐诗宋词字音的平仄。

唐代一位比较有名的诗人写过一首五绝,诗曰:“呼十却为石,唤针将作真。

忽然云雨至,总道是天因。

”(胡曾《戏妻族语不正》)这首诗的用意是取笑当时口音不地道的人,这些人把“十”念作“石”,把“针”念作“真”,把“天阴”念作“天因”。

今天叫北京人去念,也是六个字只得三个音,念成“十”、“石”不分,“针”、“真”不分,“阴”、“因”不分。

东莞常平粤语的韵母系统及相关问题

东莞常平粤语的韵母系统及相关问题

语言科学ISSN1671-9484CN32-1687/G2020年11月第19卷第6期(总第109期)640—648东莞常平粤语的韵母系统及相关问题李宁1庄初升21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广东广州5106102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浙江杭州310058提要常平镇位于东莞市东部,镇内各村使用的语言皆为粤语。

调查发现,常平粤语的韵母系统十分特殊。

没有单元音韵母[订;有舌尖元音[订;没有前高圆唇元音[y],但有前半低圆唇元音[oe];没有介音,且比广州话更为彻底;韵母总数较少,包括自成音节的力在内只有27个韵母。

这样的韵母系统有类型学上的价值,涉及到语言学和方言学中的很多重要问题,其成因同样值得探讨。

关键词常平粤语韵母舌尖元音介音中图分类号H17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9484(2020)06—0640—091引言常平镇位于东莞市东部,地理坐标为北纬22°58'38''东经113°59'18'',全镇总面积108平方公里,总人口近50万。

西北部距莞城33公里左右,南部靠近深圳、香港。

东与桥头、谢岗为邻,南与樟木头、黄江镇相接,西与大朗、东坑毗连,北与横沥、企石接壤。

常平镇各村使用的语言皆为粤语,詹伯慧(2004)将常平话划入粤语莞宝片。

《中国语言地图集》中将其归入粤语广府片。

我们调查了常平镇苏坑村的汉语方言,并归纳整理出了音系。

发音人周瑞莲,女,生于1947年,世居常平,发音是地道的常平话。

除常平话外,发音人还会讲广州话,能清晰分辨广州音和常平音。

下面先列出东莞市常平话的声韵调,再分析它的韵母系统在音系学上的特点,并且探讨一些相关的问题。

2常平话的声、韵、调2.1声母常平话中的声母有19个(包括零声母),如下所示:P百扁包班北p h破被赔劈平m15门闻微明木f房寒父粉开v华横围换安t知典到搭等t h偷条脱淡天n d难怒女袄年《心宋锡星丝1吕连路兰力[收稿日期]2019年01月25日[定稿日期]2019年08月04日doi:10.7509/j.linsci.201908033067*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2&ZD178、14ZDB103)和东莞市档案局委托项目(1409093)的阶段性成果。

海丰方言特点初探

海丰方言特点初探

海丰方言特点初探摘要:方言是语言的地方变体,是语言在时间和空间共同作用下的产物。

作为从属于闽南语系统,具有鲜明地域特点的海丰地方语言,主要有福佬话、客家话、军话、尖米话四种。

本文试从这几种方言的语音特点和词汇特点进行阐述。

关键词:海丰方言多元化语音特点词汇特点海丰地处广东省东南部沿海,北倚莲花山脉东南麓,东接揭阳,西连惠州,北隣河源,南临南海的红海湾和碣石湾,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东、西、北三面群山高耸,形成一道天然屏障。

中部平原,东南台地丘陵起伏,境内河流纵横,海域辽阔,气候宜人,风景秀丽。

早在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就在这块土地上流下了沙丘、贝丘遗址。

东晋、宋末、明末清初几次移民高潮,大量中原汉人迁入海丰,原住民百越土著则或迁徙或同化。

中原移民带来了各地的中原文化和语言,因此形成了海丰地区方言多元化的特点。

海丰地区使用的方言主要有福佬话、客家话、军话、尖米话,另外还有白话和畲语。

流行于海丰地区的语言,主要是福佬话,海丰讲福佬话的居民占全县人口的80%,分布在县中部、东南部和沿海地区,如海城、鲘门、赤坑、大湖、可塘、赤坑等地。

讲客家话的居民占全县人口20%弱,主要居住在县东北部山区,如黄羌、平东,此外,西部的赤石、鹅埠、小漠也有讲客家话的。

军话则只流传于平东的龙吟塘这个方言岛。

至于讲尖米话的居民不到1万人,分布在海丰与惠东交界处的梅陇镇南山管区和鹅埠两地。

1 福佬话在1500年以前,黄河、洛水一带的中原汉民族为了躲避战乱,辗转到河南光州,此后再迁至闽南,再接下来,闽南漳州人大量移民广东的海丰地区,汉民族的中原文化也就这样由其子孙带到此处,并形成了独具一格又很接近于漳州话的福佬话,也称河洛语。

福佬话,又称闽南语,是汉语七大方言中语言现象最复杂的一个方言,它来源于闽南话而又自成体系。

保留了较多的古汉语词,与潮州话的词语基本相同,受官话(中州语音)的渗透而有差异性变化。

1.1 语音方面海丰福佬话有18个声母,72个韵母,8个声调,其语音构成比北方话复杂。

东莞粤语语音研究

东莞粤语语音研究

东莞粤语语音研究一、本文概述Overview of this article《东莞粤语语音研究》是一篇旨在深入探讨东莞地区粤语语音现象及其发展演变的学术论文。

东莞,位于中国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使得当地的粤语语音具有丰富的地方特色和变化。

本文旨在通过系统的田野调查、语料收集和分析,揭示东莞粤语语音的内在规律和外部影响,为粤语的语音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资料。

"Dongguan Cantonese Phonetic Research" is an academic paper aimed at delving into the phenomenon and development of Cantonese phonetics in Dongguan region. Dongguan is located in the the Pearl River Delta region of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 Its unique geographical location and historical background make the local Cantonese pronunciation rich in local characteristics and changes. This article aims to reveal the internal laws and external influences of Dongguan Cantonese phonetics through systematic field research, corpus collectionand analysis, and provide new perspectives and data for the study of Cantonese phonetics.本文首先将对东莞粤语语音的基本情况进行概述,包括其音系结构、声调系统、音节结构等方面。

浅析普通话声调发音的难点与技巧——以潮汕人为例

浅析普通话声调发音的难点与技巧——以潮汕人为例

2021-04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浅析普通话声调发音的难点与技巧———以潮汕人为例林佳欣(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北京100024)摘要:潮汕人受方言影响,学习普通话一直存在实践层面的难度,作者梳理了作为潮汕人在学习普通话语音时,声调方面的难点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普通话;潮汕话;声调中图分类号:H0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21)11-0048-02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1.11.024普通话4个声调,潮汕话8个声调,其中潮州、汕头、揭阳三个市的市区和饶平、澄海、揭西、揭东均为8个调类:平、上、去、入,都分阴阳。

本节以汕头话为代表地区进行论述。

一、入声留存易导致调值不完整(来源:百度百科)潮汕人喜好使用“分、粉、训、忽、云、混、份、佛”这些来表示“阴平、阴上、阴去、阴入、阳平、阳上、阳去、阳入”也就是“33、53、213、2、55、35、11、5”8个调值。

这和普通话相同的是均有55、35,相似的有213、53(相似的普通话调值为214、51),由此可以看出潮汕人在发上声、去声时容易受方言影响而调值发不到位,即没有“落感”。

潮汕人说普通话常常在入声字的韵尾带上一个喉塞音[],令人听了很刺耳,比如潮汕话的答复、立国。

想学好标准的普通话语音,必须丢掉最后的喉塞音。

通过如上列表,我们能看出潮汕话中的阴入(2)和阳入(4)都是入声,由于调值占用的时长较短,因此潮汕人将这种发音方法运用到普通话时就会让人觉得顿挫感有余而调值发不到位。

二、调值相似易导致区分不明显声调是指声音在高低升降中的变化,普通话的语音音高指的是相对音高,并不是音乐当中的绝对音高。

因此对于听力辨别能力较差的人来说,学习普通话声调的难度就更大一些。

针对持有潮汕方言的潮汕人来说,从小以潮汕话为使用语言,对于潮汕话不同口音的听力辨别能力较强(例如:潮州市区口音、潮州市庵埠口音、汕头市区口音、汕头潮阳口音等,潮汕人可以马上由口音分辨出其出生地),但对于标准普通话的声调调值,潮汕人缺乏专业的训练,因此也就没有了准确的对相对音高的判断。

近代汉语阳声韵尾和入声韵尾的演变研究

近代汉语阳声韵尾和入声韵尾的演变研究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近代汉语阳声韵尾和入声韵尾的演变研究姓名:***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汉语言文字学指导教师:***20060401近代汉语阳声韵尾和入声韵尾的演变研究作者:吴文文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被引用次数:1次1.申东月汉韩对音中为何*-t>-1[期刊论文]-民族语文2004(4)2.李子君论《音韵集成》对中古入声韵的分并[期刊论文]-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3(3)3.邵慧君粤方言阳声韵尾及入声韵尾的分化模式及成因初探[会议论文]-20014.潘悟云.Pan Wuyun上古汉语的韵尾*-l与*-r[期刊论文]-民族语文2007(1)5.石绍浪.Shi Shaolang汉语方言边音韵尾的两个来源[期刊论文]-语言科学2010,09(6)6.金香花.JING Xiang-hua试析韩国语汉字词前缀"(乬)/(早)-"--兼论汉语前缀"不-"[期刊论文]-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9(2)7.薛才德藏文*-r、*-1韵尾跟上古汉语*-r、*-n、*-d、和*-t韵尾的对应——兼论前上古汉语的复辅音韵尾[会议论文]-20018.薛才德藏文*-r、*-l韵尾与上古汉语若干韵尾的对应——兼论前上古汉语的复辅音韵尾[期刊论文]-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9(5)9.任晓彤古本《老乞大》词语释义四则[期刊论文]-语文学刊2010(19)10.李得春.金基石关于朝鲜语词汇发展中的若干问题[期刊论文]-东疆学刊2002,19(4)引用本文格式:吴文文近代汉语阳声韵尾和入声韵尾的演变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6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假”的生产及其逻辑——对“华南虎事件”的分析姓名:张斌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社会学指导教师:吴毅20080603摘要“华南虎事件”是2007年公众关注的焦点,本研究起始于这样一个疑问:“华南虎事件”中陕西省有关方面为何要造假?本研究以故事的形式将事件较为完整地呈现出来,通过对事件的参与者陕西省林业厅、地方政府、评审专家、周正龙、官僚系统、网络、傅德志、新闻媒体、国家林业局等在事件中的表现的描述,揭示了他们背后的结构性力量,并由此逐渐呈现出了整个事件的逻辑。

潮汕入声:从阴高阳低到阴低阳高

潮汕入声:从阴高阳低到阴低阳高

Checked Tones of Chaoshan(潮汕) Dialect: from "Yin-High vs. Yang-Low" to "Yin-Low vs. Yang-
High"
作者: 张静芬[1];朱晓农[2,3]
作者机构: [1]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中文系,广东佛山528000;[2]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广州
510000;[3]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香港
出版物刊名: 语言研究
页码: 15-27页
年卷期: 2018年 第4期
主题词: 入声演化;翻转(flip-flop);阴高阳低;阴低阳高;连续音变
摘要:潮汕方言的入声经历了从"阴高阳低"到"阴低阳高"的演化,此过程并非"翻转(flip-flop)"变化,而是语音上的连续演变,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阶段一,假设早期潮汕入声
与相邻的漳泉入声一样,如晋江闽语,入声格局为"阴高阳低";阶段二,以云澳闽语为代表,入声格局是"阴中降阳中升";阶段三,以达濠闽语为代表,入声格局是"阴低降阳高升";阶段四,以汕头闽语为代表,入声格局是"阴低阳高"。

阴入、阳入在语音连续变化的过程中之所以没有发生合并,是因为两者的基频走向不同,而基频走向不同的主导因素是发声态:导致阴入基频下降的是嘎裂声,导致阳入基频上升的是张声。

汉语南方方言入声韵尾的类型及其演变

汉语南方方言入声韵尾的类型及其演变

Types and Evolution of the Tail Consonants of the Entering Tone of the Southern Dialects in Chinese 作者: 刘泽民[1]
作者机构: [1]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上海200234
出版物刊名: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113-118页
主题词: 汉语;南方方言;入声韵尾;类型;语音;层次
摘要:讨论汉语南方方言入声韵尾的类型及其演变,根据入声韵尾的现实表现分为五种类型:三分型、二分型、合流型、脱落型、双层型。

下面又分一些次类型。

在分类的基础上总结了入声韵尾演变的一般趋势,并且对少数方言点的特殊音变作了分析。

文章首次指出,闽语的入声韵尾为特异的双层型,并对双层型的形成提出了一种假设。

现代汉语北方方言部分词缀中的入声韵尾迹象考

现代汉语北方方言部分词缀中的入声韵尾迹象考

现代汉语北方方言部分词缀中的入声韵尾迹象考北方方言中的入声韵虽已消失,但我们可以从部分构词后缀中窥视到古入声韵尾的类型。

入声韵尾的消失是不彻底的,往往借助一些元音与其拼合成音节,固定为文字流传下来。

标签:北方方言入声韵尾词缀“巴” “达” “个”一现代汉语中,北方方言和南方方言的重要区别在于是否保留古入声字。

北方方言中古入声字已经基本消失,而南方方言中则保留了大量的入声字。

北方方言中的古入声字是不是就消失得那么干净彻底呢?不是的。

历史上任何一种事物的消失都不是彻头彻尾的,中国封建制度虽被打破,但封建习俗仍保留在部分地区,封建思想在部分人的思想中还是根深蒂固的。

从语言学角度讲,词汇是社会发展的真实写照,封建社会消散了,可是反应封建社会制度、思想、文化的词语还大量保留着,我们称之为古语词。

古语词看似丧失了他的存在价值和语用市场,应该退出历史舞台,但是在某些时候,我们还是会赋予它们起死回生的能量。

再如语法上,虽然古代汉语的语序已经发生了转变,但是在某些庄严的场合,我们还是会选用一些古文句式迎合表达的需要。

同样,北方方言中古入声字的消失从语音形式上看也许是彻底的,但是我们依稀可以从某些词缀(具体地说是后缀)中看出古入声韵尾的原型。

二任何一个词缀的产生都是有历史依据的,大多数词缀是从实词虚化而来的,如前缀:“老-、第-、初-”;后缀:“-儿、-子”。

这些词缀往往还保留着一些词汇意义;有的是为满足标准音步的需要而产生,如中缀:里,流里流气,形成两个标准音步。

另外,在北方方言中存在着一些特殊的词缀(主要是后缀),由古入声字的入声韵尾加上一个元音或元音字母组合而成。

上古入声韵尾主要有-p、-t、-k三种,它们分别选用不同的元音或元音字母组合进行拼合。

如:收-p尾的入声字多选用元音a进行拼合,汉字记录为“巴”(变体主要有吧、八、叭);收-t 尾的入声字选用a进行拼合,汉字记录为“达”(变体主要有打、嗒、搭、哒);收-k尾的入声字通常选用e进行拼合,汉字记录为“个”(变体主要有格、刻、壳)等。

中古入声韵尾在潮汕方言中的演变

中古入声韵尾在潮汕方言中的演变

中古入声韵尾在潮汕方言中的演变陈沛莹【期刊名称】《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5(036)012【摘要】中古入声韵尾[-ptk]在潮汕方言内部有着不同的发展现状. 根据不同地区对入声韵尾的不同保留情况,潮汕方言分为海澳型、潮汕型和澄海型,三种类型分别代表中古入声韵尾在潮汕方言中先后相继的三个历史演变阶段. 三个阶段之间相互联系. 这种联系性存在于各阶段内部发展不平衡的变动因素,具体表现为三个韵尾归摄相混、不同历史层次韵尾的叠加、同韵异构和文白异读. 产生这些现象的深层原因可能有离散式音变和叠置式音变两种.%The evolution of the medieval end rhyme of ru sound [-ptk] is different in different kinds of Chaoshan dialects. According to this, the chaoshan dialect is divided into three types, namely Hai ao type, Chaoshan type and Tenhigh type. These three types stand for three successive historical evolution stages of the medieval end rhyme of ru sound. These stages relate to each other by some changing factors which make their evolution unbalanced. The factors include: the obscurity of the belonging of the three types of end rhyme, the superimposition of different end rhyme from different historical strata, the division of phonetic forms in the same rhyme and the pronunciation difference from literal reading and colloquial reading. Two reasons may explain all these phenomena:one is the dispersive phonetic change, another is the overlapped phonetic change.【总页数】9页(P113-121)【作者】陈沛莹【作者单位】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文学院,广东广州 51066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113【相关文献】1.鄂东南通城方言入声韵尾演变研究 [J], 张勇生2.闽南语阳声韵与入声韵韵尾同步演变规律研究 [J], 蔡杰3.粤方言入声韵尾的演变——以广州、佛山为例 [J], 袁黄欣; 高列过4.粤方言入声韵尾的演变--以广州、佛山为例 [J], 袁黄欣; 高列过5.现代吴、闽方言阳声/入声韵尾演变规律及例外研究 [J], 郑超群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粤方言入声韵尾对英语清塞音尾负迁移的实验研究

粤方言入声韵尾对英语清塞音尾负迁移的实验研究

粤方言入声韵尾对英语清塞音尾负迁移的实验研究贾少宁【期刊名称】《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1(031)004【摘要】以粤方言为母语的学习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语音学的分析手段考察他们学习英语单音节词尾清塞音的发音情况。

结果表明,粤方言入声字塞音韵尾唯闭音的发音特征对于粤方言区学生英语清塞音尾-p、-t、-k的学习会产生负迁移影响。

在相似CVC音节结构中,粤方言区学生选择音节匹配模式,而音素差异被完全丢弃。

%By taking Cantonese learners of English as the subjects, the experiment examined in the way of Experimental Phonetics the learners'pronouncing of the final voiceless consonants in English monosyllabl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ntering tone of Cantones【总页数】6页(P74-79)【作者】贾少宁【作者单位】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语系,广东广州510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01【相关文献】1.论上古韵部元音与入声韵尾的清浊r——对郑张尚芳先生"韵部元音"以及"入声韵尾清浊"问题的商榷 [J], 李鹃娟2.汉英塞音韵尾的负迁移及其等值匹配模式——一项针对母语为粤语的英语学习者的实验 [J], 贾少宁3.粤方言入声韵尾对英语清塞音尾负迁移的实验研究 [J], 贾少宁4.粤方言入声韵尾的演变——以广州、佛山为例 [J], 袁黄欣; 高列过5.粤方言入声韵尾的演变--以广州、佛山为例 [J], 袁黄欣; 高列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莞话入声韵尾演变初探【摘要】东莞话属于粤方言莞宝片的次方言,粤语的入声韵尾与阳声韵尾整齐对应,而东莞话的入声韵尾则出现大量混用情况。

本文通过描写东莞话各入声韵尾的合流和舒化情况,总结出东莞话的入声韵尾演变规律。

【关键词】东莞话;入声韵尾;舒化引言东莞市地处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北邻增城、博罗,南面深圳,东接惠州,西面与南沙、珠海隔海相望。

因盛产莞草,故得名于“广州之东有莞草”,曰“东莞”。

东莞境内通行粤语和客家话,主要通行粤语,客家话的使用区域较小,主要集中在东南部靠近惠阳和深圳的几个镇,仅有一个纯客镇樟木头通行客家话,其他几个镇都是客粤混用。

东莞话属于粤方言莞宝片,有与广州话语音、词汇、语法相一致的特征,也有其独特的地域特点,表现在语音方面,如声母中没有流音[l],古来母字东莞话声母都读[ŋ]。

广州话的阳声韵尾与入声韵尾对应整齐,而东莞话的入声韵尾比较复杂,有入声韵尾与阳声韵尾不对应的现象,还有入声韵尾脱落的现象。

本文将参考詹伯慧、陈晓锦著《东莞方言词典》所录语料,对东莞话的入声韵尾演变进行分析。

一、东莞话声、韵、调概述东莞话在语音上具备粤语的基本特点,如1.古“微”“明”两母字合流念m-,如“微”读mei21,“文”读mɐn21,;2.古“非”“敷”“奉”母字和“晓”母合口一二等韵字都读f-,“分”读fɐn213,“副”读fu32,“妇”读fu13,“呼”读fu213.;古“疑”母一二等字声母读ŋ,“我”读ŋʊ13,“牙”读ŋa21;古“见”组字不论洪细,一律念k-或k‘-;4.有自成音节的声化韵,如“唔”为m;5.只有一套塞擦音声母ts- /ts‘/s①。

以上这些共同特点可以证明东莞话属粤语。

而与广州话有相似之处的同时,东莞话在语音方面有异于广州话的特点。

下面以东莞莞城话为例,参考王力,钱淞生(1949)《东莞方音》以及詹伯慧,陈晓锦(1997)《东①本部分所列举粤方言共同特点皆引自詹伯慧,丘学强《广东粤方言的共同特点述略》,第八届国际粤方言研讨会论文集6-7页。

莞方言词典》,并结合自身发音①,概述东莞话的声韵调情况。

声母,莞城话有十七个声母,其中包括零声母[Ǿ]在内:p 波摆扁并钵p‘爬鄙片蚌匹m妈歪味问未 f 客开寒况喝t 打多店定沓t‘他太臀痛铁n 拿糯娘溺ts渣字针总绝ts‘查柴草俏斥s 诗新送省聂j 衣由任容业k 哥见讲公决k‘卡桥强吉谷ŋ埃赖林良六屋h虾靴晓腔血v 娃怀幻王活Ǿ阿唔误莞城话古“泥”“来”母字合流,没有l-声母,一律读成ŋ-。

f-声母可以跟细音相配,“开”读[fi213]。

“海”读[fi35]。

韵母,莞城话共有四十个韵母,其中包括自成音节的[m]在内。

a ɛɔi u y ɐi ai ɔi uiau ɔu iuɐmɐnaŋ ɛɔŋ iŋ uŋɐp aʔɐtɐk ak ɛɔk ik uk m与广州话相比,东莞话的韵母没有完整保留-m、-n、-ŋ韵尾,其中-m韵尾的字大部分已经分化成读-n和-ŋ韵尾,如“心”与“新”同读[sɐn213]。

而-m、-n、-ŋ韵尾所对应的入声韵尾-p、-t、-k也有不同程度的混用,有些甚至出现韵①王力,钱淞生.《东莞方音》.岭南学报第一期.1949;詹伯慧,陈晓锦.《东莞方言词典》.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尾脱落或舒化的现象。

如收-p韵尾的只有一个“入”字,读[jɐp22];少数收-ŋ韵尾的字鼻音韵尾脱落,如“张”读[tsiu213],“病”读作[piu32];有入声字收-ʔ韵尾。

声调方面。

莞城话有八个单字调:调类调值调类调值调类调值调类调值阴平213 阴上35 去声32 阴入44 阳平21 阳上13 阳入22变入24 莞城话古平生和古入声按声母的清浊今音分阴阳。

古上声次浊声母字合部分古上声全浊声母字今读阳上。

古去声字、部分古上声全浊声母字以及少数古入声清声母字今读去声。

入声只分阴阳,跟广州话分上阴入、中阴入和阳入有所区别。

其中广州话读中阴入的字部分入声韵尾舒化调值为24,称作变入,其余中阴入字分别归入阴入和阳入。

二、粤语中的鼻音韵尾和入声韵尾中古汉语的鼻音韵尾和入声韵尾分别有[-m ,-n ,-ŋ]和[-p ,-t ,-k]。

其中咸、深二摄的阳声韵字收鼻音韵尾[-m],入声韵字收同部位的韵尾[-p];山、臻二摄的阳声韵字收鼻音韵尾[-n],入声韵字收同部位的韵尾[-t];宕、江、曾、梗、通五摄的阳声韵字收鼻音韵尾[ŋ],入声韵字收同部位的韵尾[-k]。

一般认为以广州话为代表的粤语完整保留了这六种韵尾,并且上述九个韵摄字的鼻音韵尾和入声韵尾表现为咸深摄-m:-p(林[lɐm21:立[lɐp22])、山臻摄-n:-t(山[san55]:杀[sat33]);宕江曾梗通摄-ŋ:-k(风[fuŋ55]:福[fuk55])的整齐对应。

虽说粤语是完整地保留了中古汉语的鼻音韵尾入声韵尾,不过这只是一个笼统的说法,并不是所有的粤方言的鼻音韵尾和入声韵尾都如广州话那样整齐对应的。

陈晓锦(2001)对珠三角粤语鼻音韵尾和入声韵尾现状进行考察,发现广州、香港、澳门、花都、佛山、珠海等地的粤语鼻音韵尾和入声韵尾是基本对应整齐的。

而东莞、宝安两地,即属粤方言莞宝片的粤方言的鼻音韵尾和入声韵尾混用情况严重,并指出莞、宝两地粤语的“六种辅音韵尾的演变不单在珠三角,在整个广东省的粤语中也是步伐最快的”。

①咸深山臻宕舒入舒入舒入舒入舒入广州m/n p/t m/n p n t n t ŋk东莞n/ŋtk/ʔm/ŋp/k n/ŋtk/ʔn t/k ŋk/0江曾梗通舒入舒入舒入舒入广州ŋk ŋk ŋk ŋk东莞ŋk/0 n/ŋt/k n/ŋk/0 ŋk注:表格内容引自陈晓锦(2001),0代表该入声韵尾已经发生舒化。

不难发现,东莞话阳声韵尾的演变规律是中古的-m、-n向-ŋ发展,曾梗摄的- ŋ向-n逆势发展,阳声韵尾的演变态势是-m>-n> ŋ和- ŋ>-n。

而入声韵尾亦有类似的演变态势,姑且总结为-p>-t>-k>-0。

一般认为,鼻音韵尾演变的顺势变化途径是-m>-n>-ŋ,入声韵尾演变的顺势变化途径是-p>-t>-k>-ʔ>0。

由此看来,东莞话辅音韵尾的演变还大致符合顺势变化。

三、东莞话入声韵尾的演变及其原因分析对于东莞话入声韵尾的演变问题,早在1949年王力,钱淞生在《东莞方音》一书中已有指出,该书指出东莞话咸山摄摄洪音字收-k尾,细音收-ȶ尾,深摄收-p尾,臻摄收-t尾,宕江通摄收-k尾,曾梗二摄大部分收-k尾,少部分元音为ɐ的字收-t尾。

另外还记录了发生入声舒化现象的主要韵摄。

②其中发生入声舒化现象的一般有一下韵摄:咸摄、山摄、宕摄、梗摄、摄开口和曾摄合口字。

③大部分入声韵尾发生舒化的字的声调对应广州话中阴入。

然而现在笔者所说的东莞话的辅音韵尾与王力当时所记录的已有出入,现根据《东莞方言词典》所收录莞城话语音结合笔者的自身方言,东莞中堂话(东莞话水乡片),分摄对东莞话的入声韵尾进行讨论。

①陈晓锦.《广东粤语的鼻音韵尾和入声韵尾》[J].方言2001年第二期.②王力,钱淞生.《东莞方音》.岭南学报第一期.1949.148页.③见附录一.(一)咸、深摄字入声韵尾演变情况咸、深二摄的入声字中古收-p,而东莞话咸深二摄的字基本没有收-p韵尾的,除了“入”字以外。

下面列举咸深二摄开合各等字的广州话与莞城话发音,并比较:例字纳/鸽夹/插接/业叠/协乏/法十/急韵摄咸开一合盍咸开二洽咸开三页咸开四帖咸合三乏深开三辑广州话nɐp22/kɐp22kɐp22/ts‘ɐp33tsip33/jip33tip33/hip33fat22/fat33sɐp22/kɐp55莞城话nak33/ka55ka24/ts‘a24tsit33/jit33tit33/hit33fɛk33/fɛ24sɔk33/kɔk55不难发现,东莞话的-p韵尾的演变呈以下态势:咸摄开口洪音字的入声韵尾-p>-k>0;咸摄开口细音字的入声韵尾-p>-t咸摄合口洪音字的入声韵尾-t>-K>0深摄开头洪音字的入声韵尾-p>-k一般认为,入声韵尾演变的顺势变化途径是-p>-t>-k>-ʔ>0,那么东莞话入声韵尾的演变过程也基本符合入声韵尾的顺势变化规律。

并且从附录一的入声舒化字表可以发现,咸深二摄中发生入声舒化现象的都是洪音字。

由此看来,东莞话咸深二摄字的洪音字的入声韵尾演变速度较细音字快,咸摄一二等字的入声韵尾演变比三四等字快。

需要指出的是,咸摄一二等字之所以比三四等字的入声韵尾先演变成-k或舒化,其原因是东莞话中咸摄一二等入声韵的主要元音为ɐ、ɔ这两个舌位较低而且较后的元音,而三四等入声韵则以舌位较高且较前的i、e为主。

发ɐ、ɔ时舌头本身位置较后较低,开口度较大或者较圆,如果还要发出合口的入声韵尾-p就比较费力费时,所以发音时就采取了经济的原则选取了舌根音-k作为韵尾或者直接丢掉入声韵尾发成舒声。

而发i、e时开头度不大,舌位较高较前,所以发入声韵尾的时候基于经济性原则就选取就近的舌尖辅音-t作为入声韵尾。

深摄入声韵尾演变条件跟咸摄一二等一样,至于深摄入声字没有发现有入声韵尾舒化的现象,这与深摄没有中阴入字有关。

(二)山、臻摄入声韵尾演变情况山、臻二摄入声字中古收-t韵尾,东莞话山臻二摄的入声字部位保留了-t韵尾,大部分字已经演变成-k韵尾。

山摄开合口各等韵齐全,现以山摄开和口各等入声字为例比较:例字辣/萨八/拔灭结末挖、滑月/发缺韵摄山开一曷山开二鎋山开三薛山开四屑山合一末山合二鎋山合三月山合四屑广州话lɐt22/sɐt33pɐt33/pɐt22mit22kit22muit22uɐt33/uɐt22jyt22/fɐt33k‘yt33莞城话ŋɛk33/sɛ24pɛ24/pɛk33mit33kik33muit33uɛ24/uɛk33jɵt33/fɛ24k‘ɵk33以山摄为例,东莞话-t韵尾的演变态势大致如下:山摄开口洪音入声字韵尾-t>-k>0山摄开口细音入声字韵尾-t>-k山摄合口洪音入声字韵尾-t>-k>0山摄合口细音入声字韵尾-t>-k东莞话山摄入声字保留-t韵尾的基本上是细音字,洪音入声字的韵尾以基本完成了-t>-k的演变,部分洪音入声字的辅音韵尾甚至已经舒化。

而-t韵尾的演变也基本符合-t>-k>0的顺势变化规律。

其原因与咸、深二摄入声韵尾的演变原因一样。

另外,参看附录一可以发现,山摄的一二等入声字都有辅音韵尾舒化的现象,这与山摄一二等韵的主要原因有关,与咸摄入声舒化的演变因素一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