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话入声韵尾演变初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莞话入声韵尾演变初探

【摘要】东莞话属于粤方言莞宝片的次方言,粤语的入声韵尾与阳声韵尾整齐对应,而东莞话的入声韵尾则出现大量混用情况。本文通过描写东莞话各入声韵尾的合流和舒化情况,总结出东莞话的入声韵尾演变规律。

【关键词】东莞话;入声韵尾;舒化

引言

东莞市地处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北邻增城、博罗,南面深圳,东接惠州,西面与南沙、珠海隔海相望。因盛产莞草,故得名于“广州之东有莞草”,曰“东莞”。东莞境内通行粤语和客家话,主要通行粤语,客家话的使用区域较小,主要集中在东南部靠近惠阳和深圳的几个镇,仅有一个纯客镇樟木头通行客家话,其他几个镇都是客粤混用。

东莞话属于粤方言莞宝片,有与广州话语音、词汇、语法相一致的特征,也有其独特的地域特点,表现在语音方面,如声母中没有流音[l],古来母字东莞话

声母都读[ŋ]。广州话的阳声韵尾与入声韵尾对应整齐,而东莞话的入声韵尾比

较复杂,有入声韵尾与阳声韵尾不对应的现象,还有入声韵尾脱落的现象。本文将参考詹伯慧、陈晓锦著《东莞方言词典》所录语料,对东莞话的入声韵尾演变进行分析。

一、东莞话声、韵、调概述

东莞话在语音上具备粤语的基本特点,如1.古“微”“明”两母字合流念m-,如“微”读mei21,“文”读mɐn21,;2.古“非”“敷”“奉”母字和“晓”母合口一二等韵字都读f-,“分”读fɐn213,“副”读fu32,“妇”读fu13,“呼”读fu213.;古“疑”母一二等字声母读ŋ,“我”读ŋʊ13,“牙”读ŋa21;古“见”组字不论洪细,一律念k-或k‘-;4.有自成音节的声化韵,如“唔”为m;5.只有一套塞擦音声母ts- /ts‘/s①。以上这些共同特点可以证明东莞话属粤语。而与广州话有相似之处的同时,东莞话在语音方面有异于广州话的特点。下面以东莞莞城话为例,参考王力,钱淞生(1949)《东莞方音》以及詹伯慧,陈晓锦(1997)《东

①本部分所列举粤方言共同特点皆引自詹伯慧,丘学强《广东粤方言的共同特点述略》,第八届国际粤方言研讨会论文集6-7页。

莞方言词典》,并结合自身发音①,概述东莞话的声韵调情况。

声母,莞城话有十七个声母,其中包括零声母[Ǿ]在内:

p 波摆扁并钵p‘爬鄙片蚌匹m妈歪味问未 f 客开寒况喝

t 打多店定沓t‘他太臀痛铁n 拿糯娘溺

ts渣字针总绝ts‘查柴草俏斥s 诗新送省聂j 衣由任容业

k 哥见讲公决k‘卡桥强吉谷ŋ埃赖林良六屋h虾靴晓腔血

v 娃怀幻王活Ǿ阿唔误

莞城话古“泥”“来”母字合流,没有l-声母,一律读成ŋ-。f-声母可以跟细音相配,“开”读[fi213]。“海”读[fi35]。

韵母,莞城话共有四十个韵母,其中包括自成音节的[m]在内。

a ɛɔi u y ɐi ai ɔi ui

au ɔu iu

ɐm

ɐn

aŋ ɛɔŋ iŋ uŋ

ɐp aʔ

ɐt

ɐk ak ɛɔk ik uk m

与广州话相比,东莞话的韵母没有完整保留-m、-n、-ŋ韵尾,其中-m韵尾的字大部分已经分化成读-n和-ŋ韵尾,如“心”与“新”同读[sɐn213]。而-m、-n、-ŋ韵尾所对应的入声韵尾-p、-t、-k也有不同程度的混用,有些甚至出现韵

①王力,钱淞生.《东莞方音》.岭南学报第一期.1949;詹伯慧,陈晓锦.《东莞方言词典》.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

尾脱落或舒化的现象。如收-p韵尾的只有一个“入”字,读[jɐp22];少数收-ŋ

韵尾的字鼻音韵尾脱落,如“张”读[tsiu213],“病”读作[piu32];有入声字收-ʔ韵尾。

声调方面。莞城话有八个单字调:

调类调值调类调值调类调值调类调值

阴平213 阴上35 去声32 阴入44 阳平21 阳上13 阳入22

变入24 莞城话古平生和古入声按声母的清浊今音分阴阳。古上声次浊声母字合部分

古上声全浊声母字今读阳上。古去声字、部分古上声全浊声母字以及少数古入声清声母字今读去声。入声只分阴阳,跟广州话分上阴入、中阴入和阳入有所区别。

其中广州话读中阴入的字部分入声韵尾舒化调值为24,称作变入,其余中阴入字分别归入阴入和阳入。

二、粤语中的鼻音韵尾和入声韵尾

中古汉语的鼻音韵尾和入声韵尾分别有[-m ,-n ,-ŋ]和[-p ,-t ,-k]。其中咸、深二摄的阳声韵字收鼻音韵尾[-m],入声韵字收同部位的韵尾[-p];山、臻二摄的阳声韵字收鼻音韵尾[-n],入声韵字收同部位的韵尾[-t];宕、江、曾、梗、通五摄的阳声韵字收鼻音韵尾[ŋ],入声韵字收同部位的韵尾[-k]。一般认为以广州话为代表的粤语完整保留了这六种韵尾,并且上述九个韵摄字的鼻音韵尾和入声韵尾表现为咸深摄-m:-p(林[lɐm21:立[lɐp22])、山臻摄-n:-t(山[san55]:杀[sat33]);

宕江曾梗通摄-ŋ:-k(风[fuŋ55]:福[fuk55])的整齐对应。

虽说粤语是完整地保留了中古汉语的鼻音韵尾入声韵尾,不过这只是一个笼统的说法,并不是所有的粤方言的鼻音韵尾和入声韵尾都如广州话那样整齐对应

的。陈晓锦(2001)对珠三角粤语鼻音韵尾和入声韵尾现状进行考察,发现广

州、香港、澳门、花都、佛山、珠海等地的粤语鼻音韵尾和入声韵尾是基本对应整齐的。而东莞、宝安两地,即属粤方言莞宝片的粤方言的鼻音韵尾和入声韵尾混用情况严重,并指出莞、宝两地粤语的“六种辅音韵尾的演变不单在珠三角,

在整个广东省的粤语中也是步伐最快的”。①

咸深山臻宕

舒入舒入舒入舒入舒入

广州m/n p/t m/n p n t n t ŋk

东莞n/ŋtk/ʔm/ŋp/k n/ŋtk/ʔn t/k ŋk/0

江曾梗通

舒入舒入舒入舒入

广州ŋk ŋk ŋk ŋk

东莞ŋk/0 n/ŋt/k n/ŋk/0 ŋk

注:表格内容引自陈晓锦(2001),0代表该入声韵尾已经发生舒化。

不难发现,东莞话阳声韵尾的演变规律是中古的-m、-n向-ŋ发展,曾梗摄的- ŋ向-n逆势发展,阳声韵尾的演变态势是-m>-n> ŋ和- ŋ>-n。而入声韵尾亦有类似的演变态势,姑且总结为-p>-t>-k>-0。一般认为,鼻音韵尾演变的顺势变化途径是-m>-n>-ŋ,入声韵尾演变的顺势变化途径是-p>-t>-k>-ʔ>0。由此看来,东莞话辅音韵尾的演变还大致符合顺势变化。

三、东莞话入声韵尾的演变及其原因分析

对于东莞话入声韵尾的演变问题,早在1949年王力,钱淞生在《东莞方音》

一书中已有指出,该书指出东莞话咸山摄摄洪音字收-k尾,细音收-ȶ尾,深摄收-p尾,臻摄收-t尾,宕江通摄收-k尾,曾梗二摄大部分收-k尾,少部分元音为ɐ的字收-t尾。另外还记录了发生入声舒化现象的主要韵摄。②其中发生入声舒化

现象的一般有一下韵摄:咸摄、山摄、宕摄、梗摄、摄开口和曾摄合口字。③大部分入声韵尾发生舒化的字的声调对应广州话中阴入。

然而现在笔者所说的东莞话的辅音韵尾与王力当时所记录的已有出入,现根据《东莞方言词典》所收录莞城话语音结合笔者的自身方言,东莞中堂话(东莞话水乡片),分摄对东莞话的入声韵尾进行讨论。

①陈晓锦.《广东粤语的鼻音韵尾和入声韵尾》[J].方言2001年第二期.

②王力,钱淞生.《东莞方音》.岭南学报第一期.1949.148页.

③见附录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