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必修二期末测试题一及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第9章章末检测(含答案)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第9章章末检测(含答案)

第九章章末检测(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某防疫站对学生进行身体健康调查,欲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样本.某中学共有学生2 000名,从中抽取了一个样本量为200的样本,其中男生103名,则该中学共有女生为( )A .1 030名B .97名C .950名D .970名【答案】D 【解析】由题意,知该中学共有女生2 000×200-103200=970(名).故选D .2.(2020年北京期末)艺术体操比赛共有7位评委分别给出某选手的原始评分,评定该选手的成绩时,从7个原始评分中去掉1个最高分、1个最低分,得到5个有效评分.5个有效评分与7个原始评分相比,不变的数字特征是( )A .中位数B .平均数C .方差D .极差【答案】A 【解析】根据题意,从7个原始评分中去掉1个最高分、1个最低分,得到5个有效评分,与7个原始评分相比,不变的中位数.故选A .3.(2020年河北月考)已知某校高一、高二年级学生人数均为600人,参加社团的高一和高二的人数比为2∶3,现从参加社团的同学中按分层抽样的方式抽取45人,则抽取的高二学生人数为( )A .9B .18C .27D .36【答案】C 【解析】由分层抽样的性质可得,抽取的高二学生人数为45×32+3=27.故选C .4.(2020年永州月考)在样本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共有5个小长方形,已知中间小长方形的面积是其余4个小长方形面积之和的13,且中间一组的频数为10,则这个样本量是( )A .20B .30C .40D .50【答案】C 【解析】所有长方形的面积和为1,因为中间小长方形的面积是其余4个小长方形面积之和的13,所以中间的面积为14,又中间一组的频数为10,所以样本容量为10÷14=40.故选C .5.(2019年惠州期末)某地区连续六天的最低气温(单位:℃)为:9,8,7,6,5,7,则该六天最低气温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为( )A .7和53B .8和83C .7和1D .8和23【答案】A 【解析】由题意,六天最低气温的平均数x =16×(9+8+7+6+5+7)=7,方差s 2=16×[(9-7)2+(8-7)2+(7-7)2+(6-7)2+(5-7)2+(7-7)2]=53.故选A .6.假设从高一年级全体同学(500人)中随机抽出60人参加一项活动,利用随机数法抽取样本时,先将500名同学按000,001,…,499进行编号,如果从随机数表第8行第11列的数开始,按三位数连续向右读取,最先抽出的4名同学的号码是(下面摘取了此随机数表第7行和第8行)( )84421 75331 57245 50688 77047 44767 21763 35025 63016 37859 16955 56719 98105 07175 12867 35807 A .455 068 047 447 B .169 105 071 286 C .050 358 074 439 D .447 176 335 025【答案】B 【解析】由随机数表法的随机抽样的过程可知最先抽出的4名同学的号码为169,105,071,286.7.(2020年阜阳期末)某单位去年的开支分布的折线图如图1所示,在这一年中的水、电、交通开支(单位:万元)如图2所示,则去年的水费开支占总开支的百分比为( )图1图2A .6.25%B .7.5%C .10.25%D .31.25%【答案】A 【解析】由拆线图知去年水、电、交通支出占总支出的百分比为20%,由条形图得去年水、电、交通支出合计为250+450+100=800(万元),其中水费支出250(万元),∴去年的水费开支占总开支的百分比为250800×20%=6.25%.故选A .8.在发生某公共卫生事件期间,有专业机构认为该事件在一段时间内没有发生大规模群体感染的标志为“连续10天,每天新增疑似病例不超过7人”.根据过去10天甲、乙、丙、丁四地新增疑似病例数据,一定符合该标志的是( )A .甲地:总体均值为3,中位数为4B .乙地:总体均值为1,总体方差大于0C .丙地:中位数为2,众数为3D .丁地:总体均值为2,总体方差为3【答案】D 【解析】A 中,中位数为4,可能存在大于7的数;同理,在C 中也有可能;B 中的总体方差大于0,叙述不明确,如果方差太大,也有可能存在大于7的数;D 中,因为平均数为2,根据方差公式,如果有大于7的数存在,那么方差不可能为3.故选D .二、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有选错的得0分,部分选对的得3分.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极差与方差都反映了数据的集中程度B .方差是没有单位的统计量C .标准差比较小时,数据比较分散D .只有两个数据时,极差是标准差的2倍【答案】AD 【解析】由极差与方差的定义可知A 正确;方差是有单位的,其单位是原始数据单位的平方,B 错误;标准差较小时,数据比较集中,C 错误;只有两个数据x 1,x 2时,极差等于|x 2-x 1|,平均数为x 1+x 22,所以方差s 2=12⎣⎢⎡⎦⎥⎤⎝ ⎛⎭⎪⎫x 1-x 1+x 222+⎝ ⎛⎭⎪⎫x 2-x 1+x 222=14(x 1-x 2)2,则标准差s 2=12|x 2-x 1|,D 正确.故选AD .10.某学校为了调查学生在一周生活方面的支出情况,抽出了一个样本量为n 的样本,其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其中支出在[50,60)元的学生有60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样本中支出在[50,60)元的频率为0.03B .样本中支出不少于40元的人数有132C .n 的值为200D .若该校有2 000名学生,则一定有600人支出在[50,60)元【答案】BC 【解析】A 中,样本中支出在[50,60)元的频率为1-(0.01+0.024+0.036)×10=0.3,故A 错误;B 中,样本中支出不少于40元的人数有0.0360.03×60+60=132,故B 正确;C 中,n =600.3=200,故C 正确;D 中,若该校有2 000名学生,则可能有600人支出在[50,60)元,故D 错误.故选BC .11.某地某所高中2019年的高考考生人数是2016年高考考生人数的1.5倍,为了更好地对比该校考生的升学情况,统计了该校2016年和2019年的高考升学情况,得到如下柱状图: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与2016年相比,2019年一本达线人数有所增加B.与2016年相比,2019年二本达线人数增加了0.5倍C.与2016年相比,2019年艺体达线人数相同D.与2016年相比,2019年不上线的人数有所增加【答案】AD【解析】依题意,设2016年高考考生人数为x,则2019年高考考生人数为1.5x,由24%·1.5x-28%·x=8%·x>0,故选项A正确;由(40%·1.5x-32%·x)÷32%·x =0.875,故选项B不正确;由8%·1.5x-8%·x=4%·x>0,故选项C不正确;由28%·1.5x -32%·x=10%·x>0,故选项D正确.故选AD.12.给出三幅统计图如图所示:A.从折线统计图能看出世界人口的变化情况B.2050年非洲人口将达到大约15亿C .2050年亚洲人口比其他各洲人口的总和还要多D .从1957年到2050年各洲中北美洲人口增长速度最慢【答案】AC 【解析】从折线统计图能看出世界人口的变化情况,故A 正确;从条形统计图中可知2050年非洲人口大约将大于15亿,故B 错误;从扇形统计图中可知2050年亚洲人口比其他各洲人口的总和还要多,故C 正确;由题中三幅统计图并不能得出从1957年到2050年中哪个洲人口增长速度最慢,故D 错误.故选AC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请把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 13.一支田径队有男运动员48人,女运动员36人,若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该队的全体运动员中抽取一个样本量为21的样本,则抽取男运动员的人数为________.【答案】12 【解析】抽取的男运动员的人数为2148+36×48=12. 14.将样本量为100的某个样本数据拆分为10组,若前七组的频率之和为0.79,而剩下的三组的频率依次相差0.05,则剩下的三组中频率最高的一组的频率为________.【答案】0.12 【解析】设剩下的三组中频率最高的一组的频率为x ,则另两组的频率分别为x -0.05,x -0.1.因为频率总和为1,所以0.79+(x -0.05)+(x -0.1)+x =1,解得x =0.12.15.12,13,25,26,28,31,32,40的25%分位数为________.【答案】19 【解析】因为8×25%=2,8×80%=6.4,所以25%分位数为x 2+x 32=13+252=19.16.下图是根据某中学为地震灾区捐款的情况而制作的统计图,已知该校共有学生3 000人,由统计图可得该校共捐款为________元.【答案】37 770 【解析】由扇形统计图可知,该中学高一、高二、高三分别有学生960人、990人、1 050人.由条形统计图知,该中学高一、高二、高三人均捐款分别为15元、13元、10元,所以共捐款15×960+13×990+10×1 050=37 770(元).四、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17题10分,其余小题为12分,共7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为调查某班学生的平均身高,从50名学生中抽取110,应如何抽样?若知道男生、女生的身高显著不同(男生30人,女生20人),应如何抽样?解:从50名学生中抽取110,即抽取5人,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抽签法或随机数法).若知道男生、女生的身高显著不同,则采用分层抽样法,按照男生与女生的人数比为30∶20=3∶2进行抽样,则男生抽取3人,女生抽取2人.18.(2020年辽宁学业考试)某学校随机抽取部分新生调查其上学所需时间(单位:分钟),并将所得数据绘制成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已知上学所需时间的范围是[0,100],样本数据分组为[0,20),[20,40),[40,60),[60,80),[80,100].(1)求直方图中x的值;(2)如果上学所需时间在[60,100]的学生可申请在学校住宿,请估计该校800名新生中有多少名学生可以申请住宿.解:(1)由直方图可得到20x+0.025×20+0.006 5×20+0.003×2×20=1,解得x=0.012 5.(2)由直方图可知,新生上学所需时间在[60,100]的频率为0.003×2×20=0.12,所以800×0.12=96(名).所以800名新生中估计有96名学生可以申请住宿.19.某汽车制造厂分别从A,B两种轮胎中各随机抽取了8个进行测试,列出了每一个轮胎行驶的最远里程数(单位:1 000 km):轮胎A96112971081001038698轮胎B10810194105969397106(1)分别计算(2)分别计算A,B两种轮胎行驶的最远里程的极差、方差;(3)根据以上数据,你认为哪种型号轮胎的性能更加稳定?解:(1)A 轮胎行驶的最远里程的平均数为18×(96+112+97+108+100+103+86+98)=100,中位数为12×(100+98)=99.B 轮胎行驶的最远里程的平均数为18×(108+101+94+105+96+93+97+106)=100,中位数为12×(101+97)=99.(2)A 轮胎行驶的最远里程的极差为112-86=26,方差为18×[(-4)2+122+(-3)2+82+02+32+(-14)2+(-2)2]=55.25,B 轮胎行驶的最远里程的极差为108-93=15,方差为18×[82+12+(-6)2+52+(-4)2+(-7)2+(-3)2+62]=29.5,(3)根据以上数据,A 轮胎和B 轮胎的最远行驶里程的平均数相同,但B 轮胎行驶的最远里程的极差和方差相对于A 轮胎较小,所以B 轮胎性能更加稳定.20.某幼儿园根据部分同年龄段女童的身高数据绘制了频率分布直方图,其中身高的变化范围是[96,106](单位:厘米),样本数据分组为[96,98),[98,100),[100,102),[102,104),[104,106].(1)求出x 的值;(2)已知样本中身高小于100厘米的人数是36,求出总样本量N 的数值;(3)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提供的数据及(2)中的条件,求出样本中身高位于[98,104)的人数.解:(1)由题意(0.050+0.100+0.150+0.125+x )×2=1,解得x =0.075. (2)设样本中身高小于100厘米的频率为p 1,则p 1=(0.050+0.100)×2=0.300. 而p 1=36N ,∴N =36p 1=360.300=120.(3)样本中身高位于[98,104)的频率p 2=(0.100+0.150+0.125)×2=0.750,∴身高位于[98,104)的人数n =p 2N =0.750×120=90.21.为了让学生了解环保知识,增强环保意识,某中学举行了一次环保知识竞赛,共有900名学生参加了这次竞赛.为了了解本次竞赛的成绩情况,从中抽取了部分学生的成绩(得分取正整数,满分为100分)进行统计.请你根据下面尚未完成的频率分布表和频率分布直方图,解答下列问题:组号 分组 频数 频率 1 [50,60) 4 0.08 2 [60,70) 8 0.16 3 [70,80) 10 0.20 4 [80,90) 16 0.32 5 [90,100] 合计—(1)填充频率分布表中的空格;(2)如图,不具体计算频率组距,补全频率分布直方图;(3)估计这900名学生竞赛的平均成绩(结果保留整数,同一组中的数据用该组区间的中点值作代表).解:(1)40.08=50,即样本量为50.第5组的频数为50-4-8-10-16=12,从而第5组的频率为1250=0.24.又各小组频率之和为1,所以频率分布表中的四个空格应分别填12,0.24,50,1.(2)设第一个小长方形的高为h 1,第二个小长方形的高为h 2,第五个小长方形的高为h 5,则h 1h 2=48=12,h 1h 5=412=13. 补全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3)50名学生竞赛的平均成绩为x =4×55+8×65+10×75+16×85+12×9550=79.8≈80(分).所以估计这900名学生竞赛的平均成绩约为80分.22.共享单车入驻泉州一周年以来,因其“绿色出行,低碳环保”的理念而备受人们的喜爱,值此周年之际,某机构为了了解共享单车使用者的年龄段、使用频率、满意度等三个方面的信息,在全市范围内发放5 000份调查问卷,回收到有效问卷3 125份,现从中随机抽取80份,分别对使用者的年龄段、26~35岁使用者的使用频率、26~35岁使用者的满意度进行汇总,得到如下三个表格:表(一)使用者年龄段25岁以下26岁~35岁36岁~45岁45岁以上人数2040 1010表(二)使用频率 0~6次/月7~14次/月15~22次/月23~31次/月人数510 205表(三)满意度 非常满意(9~10)满意(8~9)一般(7~8)不满意(6~7)人数1510105(1)依据上述表格完成下列三个统计图形:(2)某城区现有常住人口30万,请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试估计年龄在26岁~35岁之间,每月使用共享单车在7~14次的人数.解:(1)(2)由表(一)可知年龄在26岁~35岁之间的有40人,占总抽取人数的12,所以30万人口中年龄在26岁~35岁之间的约有30×12=15(万人).由表(二)可知,年龄在26岁~35岁之间每月使用共享单车在7~14次之间的有10人,占总抽取人数的14,所以年龄在26岁~35岁之间的15万人中,每月使用共享单车在7~14次之间的约有15×14=154(万人).。

【平煤高中检测必修二】高中数学必修二期末综合测试题

【平煤高中检测必修二】高中数学必修二期末综合测试题

高一数学上学期期末综合测试题(人教版必修二)一、选择题1、下图(1)所示的圆锥的俯视图为 ( )2、直线30l y ++=的倾斜角α为 ( )A 、30 B 、60 C 、120 D 、150 3、棱长为a 正四面体的表面积是 ( )A 、343a B 、3123a C 、243a D 、23a 。

4、如图所示的直观图的平面图形ABCD 是( ) A 、任意梯形 B 、直角梯形C 、任意四边形D 、平行四边形5、已知α//a ,α⊂b ,则直线a 与直线b 的位置关系是( ) A 、平行 B 、相交或异面 C 、异面 D 、平行或异面6、已知两条直线012:1=-+ay x l ,04:2=-y x l ,且21//l l ,则满足条件a 的值为( ) A 、21- B 、21 C 、2- D 、27、在空间四边形ABCD 中,H G F E ,,,分别是DA CD BC AB ,,,的中点。

若a BD AC ==, 且AC 与BD 所成的角为60,则四边形EFGH 的面积为 ( )A 、283aB 、243aC 、223a D 、23a 8、在右图的正方体中,M 、N 分别为棱BC 和棱1CC 的中点,则异面直线AC 和MN 所成的角为( ) A 、30°B 、45°C 、90°D 、60°9、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若βα ∈P 且l =βα ,则l P ∈B 、三点C B A ,,确定一个平面;C 、若直线A b a = ,则直线a 与b 能够确定一个平面D 、若l A ∈,l B ∈且α∈A ,α∈B ,则α⊂l 10、两条不平行的直线,其平行投影不可能是 ( )A 、两条平行直线B 、一点和一条直线C 、两条相交直线D 、两个点。

11、长方体的一个顶点上的三条棱长分别为3、4、5,且它的8个顶点都在同一个球面上,则这个球的表面积是 ( )A 、π25B 、π50C 、π125D 、都不对。

高中数学必修二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高中数学必修二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高中数学必修一期末考试试卷(一)(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下面多面体中有12条棱的是()A.四棱柱B.四棱锥C.五棱锥D.五棱柱2.棱锥的侧面和底面可以都是()A.三角形B.四边形C.五边形D.六边形3.如图,Rt△O′A′B′是一平面图的直观图,斜边O′B′=2,则这个平面图形的面积是()A.22 B.1C. 2D.2 24.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CE所对的圆心角∠CDE=90°,将图形ABCE绕AE所在直线旋转一周,形成的几何体的表面积为()A.5πB.4πC.3πD.2π5.以长为8 cm,宽为6 cm的矩形的一边为旋转轴旋转而成的圆柱的底面面积为()A.64π cm2B.36π cm2C.64π cm2或36π cm2D.48π cm26.将若干毫升水倒入底面半径为2 cm的圆柱形器皿中,量得水面高度为6 cm,若将这些水倒入轴截面是正三角形的倒圆锥形器皿中,则水面高度为()A.6 3 cmB.6 cmC.2318 cmD.3312 cm7.如图所示,△A′B′C′是水平放置的△ABC的斜二测直观图,其中O′C′=O′A′=2O′B′,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ABC是钝角三角形B.△ABC是等腰三角形,但不是直角三角形C.△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D.△ABC 是等边三角形8.过球的一条半径的中点,作垂直于该半径的平面,则所得截面的面积与球的表面积的比为( ) A.316 B.916 C.38 D.9329.如图,圆锥形容器的高为h ,圆锥内水面的高为h 1,且h 1=13h ,,若将圆锥形容器倒置,水面高为h 2,则h 2等于( )A.23hB.1927hC.363h D.3193h 10.若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上,分别用过共顶点的三条棱中点的平面去截该正方体,则截去8个三棱锥后,剩下的凸多面体的体积是( ) A.23 B.16 C.56 D.1311.若三棱锥的三条侧棱两两垂直,且其长度分别为1,2,3,则此三棱锥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 A.3π B.6π C.18πD.24π12.《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内容极为丰富的数学名著,书中有如下问题:“今有委米依垣内角,下周八尺,高五尺,问:积及为米几何?”其意思为:“在屋内墙角处堆放米(如图,米堆为一个圆锥的四分之一),米堆底部的弧长为8尺,米堆的高为5尺,问米堆的体积和堆放的米各为多少?”已知1斛米的体积约为1.62立方尺,圆周率约为3,估算出堆放的米约有( )A.14斛B.22斛C.36斛D.66斛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若一个圆台的母线长为l ,上、下底面半径分别为r 1,r 2,且满足2l =r 1+r 2,其侧面积为8π,则l =________. 14.三棱锥P -ABC 中,D ,E 分别为PB ,PC 的中点.记三棱锥D -ABE 的体积为V 1,P -ABC 的体积为V 2,则V 1V 2=________.15.一块正方形薄铁皮的边长为4,以它的一个顶点为圆心,剪下一个最大的扇形,用这块扇形铁皮围成一个圆锥,则这个圆锥的容积为________.(铁皮厚度忽略不计)16.已知一个球与一个正三棱柱的三个侧面和两个底面都相切,且这个球的体积是323π,那么这个三棱柱的体积是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17.(10分)如图,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AB =16,BC =10,AA 1=8,点E ,F 分别在A 1B 1,D 1C 1上,A1E=D1F=4.过点E,F的平面α与此长方体的面相交,交线围成一个正方形.(1)在图中画出这个正方形(不必说明画法和理由);(2)求平面α把该长方体分成的两部分体积的比值.18.(12分)如图所示,在多面体FE-ABCD中,已知ABCD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且△ADE,△BCF均为正三角形,EF∥AB,EF=2,求该多面体的体积V.19.(12分)如图所示是一个圆台形的纸篓(有底无盖),它的母线长为50 cm,两底面直径分别为40 cm和30 cm.求纸篓的表面积.20.(12分)有一盛满水的圆柱形容器,内壁底面半径为5,高为2,现将一个半径为3的玻璃小球缓慢浸没于水中.(1)求圆柱的体积;(2)求溢出水的体积.21.(12分)如图所示,一个圆锥形的空杯子上面放着一个半球形的冰淇淋,如果冰淇淋融化了,会溢出杯子吗?请用你的计算数据说明理由.22.(12分)如图所示,在正三棱柱ABC-A1B1C1中,AB=3,AA1=4,M为AA1的中点,P是BC上的一点,且由P沿棱柱侧面经过棱CC1到M的最短路线为29.设这条最短路线与CC1的交点为N,求:(1)该三棱柱的侧面展开图的对角线的长;(2)PC和NC的长.高中数学必修一期末考试试卷(一)答案(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答案 A解析 ∵n 棱柱共有3n 条棱,n 棱锥共有2n 条棱,∴四棱柱共有12条棱;四棱锥共有8条棱;五棱锥共有10条棱;五棱柱共有15条棱.故选A. 2.答案 A解析 三棱锥的侧面和底面均为三角形. 3.答案 D解析 ∵Rt △O ′A ′B ′是一平面图形的直观图,斜边O ′B ′=2, ∴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长是2, ∴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12×2×2=1,∴原平面图形的面积是1×22=2 2.故选D. 4.答案 A解析 由题意知,形成的几何体是组合体:上面是半球、下面是圆柱, ∵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1,∠CDE =90°, ∴球的半径是1,圆柱的底面半径是1,母线长是1,∴形成的几何体的表面积S =π×12+2π×1×1+12×4π×12=5π.5.答案 C解析 分别以长为8 cm ,宽为6 cm 的边所在的直线为旋转轴,即可得到两种不同大小的圆柱,显然C 选项正确. 6.答案 B解析 设圆锥中水的底面半径为r cm ,由题意知 13πr 2×3r =π×22×6, 得r =23,∴水面的高度是3×23=6(cm). 7.答案 C 8.答案 A解析 设球的半径为R ,所得的截面为圆M ,圆M 的半径为r . 画图可知(图略),R 2=14R 2+r 2,∴34R 2=r 2.∴S 球=4πR 2,截面圆M 的面积为πr 2=34πR 2,则所得截面的面积与球的表面积的比为34πR 24πR 2=316.故选A.9.答案 D解析 设圆锥形容器的底面积为S , 则未倒置前液面的面积为49S ,∴水的体积V =13Sh -13×49S (h -h 1)=1981Sh ,设倒置后液面面积为S ′,则S ′S =⎝⎛⎭⎫h 2h 2,∴S ′=Sh 22h2.∴水的体积V =13S ′h 2=Sh 323h 2,∴1981Sh =Sh 323h2, 解得h 2=319h3,故选D. 10.答案 C解析 易知V =1-8×13×12×12×12×12=56.11.答案 B解析 将三棱锥补成边长分别为1,2,3的长方体,则长方体的体对角线是外接球的直径,所以2R =6,解得R =62,故S =4πR 2=6π. 12.答案 B解析 米堆的体积即为四分之一的圆锥的体积, 设圆锥底面半径为r ,则14×2πr =8,得r =16π,所以米堆的体积为13×14πr 2×5≈3209(立方尺),3209÷1.62≈22(斛).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答案 2解析 S 圆台侧=π(r 1+r 2)l =2πl 2=8π,所以l =2. 14.答案 14解析 如图,设点C 到平面P AB 的距离为h ,则点E 到平面P AD 的距离为12h .∵S △DAB =12S △P AB ,∴V1V2=13S△DAB·12h13S△PAB·h=13×12S△P AB·12h13S△P AB·h=14.15.答案15π3解析如图所示,剪下最大的扇形的半径即圆锥的母线长l等于正方形的边长4,扇形的弧长=14×(2π×4)=2π,即为圆锥的底面周长,设圆锥的底面半径为r,高为h,则2πr=2π,所以r=1,所以h=l2-r2=15,所以圆锥的容积为13πr2h=15π3.16.答案48 3解析设球的半径为r,则43πr3=323π,得r=2,柱体的高为2r=4.又正三棱柱的底面三角形的内切圆半径与球的半径相等,所以底面正三角形的边长为43,所以正三棱柱的体积V=34×(43)2×4=48 3.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17.解(1)交线围成的正方形EHGF如图所示.(2)如图,作EM⊥AB,垂足为M,则AM=A1E=4,EB1=12,EM=AA1=8.因为四边形EHGF为正方形,所以EH=EF=BC=10.于是MH=EH2-EM2=6,AH=10,HB=6.故S四边形A1EHA=12×(4+10)×8=56,S四边形EB1BH=12×(12+6)×8=72.因为长方体被平面α分成两个高为10的直棱柱,所以其体积的比值为97(79也正确).18.解如图所示,分别过A,B作EF的垂线AG,BH,垂足分别为G,H.连接DG,CH,容易求得EG=HF =12.所以AG =GD =BH =HC =32, S △AGD =S △BHC =12×22×1=24,V =V E -ADG +V F -BHC +V AGD -BHC =⎝⎛⎭⎫13×12×24×2+24×1=23.19解 根据题意可知,纸篓底面圆的半径r ′=15 cm ,上口的半径r =20 cm ,设母线长为l , 则纸篓的表面积S =πr ′2+(2πr ′+2πr )l2=π(r ′2+r ′l +rl )=π(152+15×50+20×50)=1 975π(cm 2).20.(12分)有一盛满水的圆柱形容器,内壁底面半径为5,高为2,现将一个半径为3的玻璃小球缓慢浸没于水中.(1)求圆柱的体积; (2)求溢出水的体积.解 (1)∵内壁底面半径为5,高为2,∴圆柱体积V =π×52×2=50π. (2)溢出水的体积为43×π×33=36π.21解 由题图可知半球的半径为4 cm , 所以V 半球=12×43πR 3=12×43π×43=1283π(cm 3),V 圆锥=13πR 2h =13π×42×12=64π(cm 3).因为V 半球<V 圆锥,所以如果冰淇淋融化了,不会溢出杯子. 22.解 (1)该三棱柱的侧面展开图是宽为4,长为9的矩形, 所以对角线的长为42+92=97.(2)将该三棱柱的侧面沿棱BB 1展开,如图所示. 设PC 的长为x ,则MP 2=MA 2+(AC +x )2.因为MP =29,MA =2,AC =3,所以x =2(负值舍去),即PC 的长为2. 又因为NC ∥AM ,所以PC P A =NC AM ,即25=NC 2,所以NC =45.。

【易错题】高中必修二数学下期末试题(含答案)

【易错题】高中必修二数学下期末试题(含答案)
2
故选 D. 【点睛】 本题考查三视图求几何体的表面积,由三视图正确复原几何体是解题的关键,考查空间想 象能力.
6.D
解析:D 【解析】
试题分析: AB 2a, AC 2a b , AC AB b ,b AC AB BC .
由题意知 b
2, a b
a b cos120
1
2
1 2
棱 CC1 的中点,则异面直线 AB1 和 BM 所成的角为( )
A.
B.
C.
D.
2
3
11.已知 f x 是定义在 R 上的奇函数,当 x 0 时, f x 3 2x ,则不等式
f x 0 的解集为( )
A.
,
3 2
0,
3 2
B.
,
3 2
3 2
,
C.
3 2
,
3 2
【详解】
因为 b 在 a 上的投影(正射影的数量)为 2 ,
所以| b | cos a, b 2 ,

|
b
|
cos
2 a,
b
,而
1
cos
a,
b
0

所以| b | 2 ,
因为
a
2b
2
(a
2b)2
2
a
4a b
2
4b
|
a
|2
4
|
a
||
b|
cos
a, b
4
| b|2
=16 4 4 (2) 4 | b |2 48 4 | b |2
16.在四面体 ABCD中, AB=AD 2, BAD 60,BCD 90,二面角 A BD C 的大小为150 ,则四面体 ABCD 外接球的半径为__________.

高中数学必修二 北京市丰台区 — 学年度 高一下学期期末练习数学试题(含答案)

高中数学必修二  北京市丰台区 — 学年度 高一下学期期末练习数学试题(含答案)
12.某中学共有教师300名,其中男教师有180名.现要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教师中抽取一个容量为50的样本,应抽取的男教师人数为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先求解出分层抽样的抽样比,然后根据每一层入样的个体数等于该层个体数乘以抽样比,由此可计算出结果 .
【详解】因为分层抽样的抽样比为 ,
9.如图所示,在复平面内,复数 , 所对应的点分别为A,B,则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 并结合复数的几何意义得到 的表示.
【详解】因为 , 与 对应, 与 对应,
所以 ,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复数的几何意义的简单运用,难度较易.复数 和复平面内的点 一一对应,同时复数 和平面向量 也一一对应.
丰台区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练习
高一数学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答题卡上的学校、年级、班级、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签字笔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在答题卡的“条形码粘贴区”贴好条形码.
2.本次考试所有答题均在答题卡上完成.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以正确填涂方式将各小题对应选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除干净后再选涂其它选项.非选择题必须使用标准黑色字迹签字笔书写,要求字体工整、字迹清楚.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球与正方体位置关系,分析出球 半径,由此球的体积可求.
【详解】因为球内切于正方体,所以球的半径等于正方体棱长的 ,
所以球的半径为 ,所以球的体积为 ,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根据正方体与球的相切关系求球的体积,难度较易.当球内切于正方体时,球的半径为正方体棱长的 ;当球外接于正方体时,球的半径为正方体棱长的 .

高中数学必修二期末试卷及答案

高中数学必修二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1.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1,2),B(3,0),那么线段AB中点的坐标为中点的坐标为(().A.(2,2)B.(1,1)C.(-2,-2)D.(-1,-1) 2.右面三视图所表示的几何体是.右面三视图所表示的几何体是(().A.三棱锥.三棱锥B.四棱锥.四棱锥C.五棱锥.五棱锥D.六棱锥.六棱锥3.如果直线x+2y-1=0和y=kx互相平行,则实数k的值为的值为(().A.2 B.21C.-2 D.-214.一个球的体积和表面积在数值上相等,则该球半径的数值为.一个球的体积和表面积在数值上相等,则该球半径的数值为(().A.1 B.2 C.3 D.4 5.下面图形中是正方体展开图的是.下面图形中是正方体展开图的是(().6.圆x2+y2-2x-4y-4=0的圆心坐标是的圆心坐标是(().A.(-2,4) B.(2,-4) C.(-1,2) D.(1,2)7.直线y=2x+1关于y轴对称的直线方程为轴对称的直线方程为(().A.y=-2x+1 B.y=2x-1 C.y=-2x-1 D.y=-x-1 8.已知两条相交直线a,b,a∥平面 a,则b与a 的位置关系是的位置关系是(().A.bÌ平面a B.b⊥平面aC.b∥平面a D.b与平面a相交,或b∥平面a9.在空间中,a,b是不重合的直线,a,b是不重合的平面,则下列条件中可推出是不重合的平面,则下列条件中可推出a∥b的是的是(().A.aÌa,bÌb,a∥b B.a∥a,bÌbC.a⊥a,b⊥a D.a⊥a,bÌa10.圆x2+y2=1和圆x2+y2-6y+5=0的位置关系是的位置关系是(().正视图正视图 侧视图侧视图俯视图俯视图(第2题)11.如图,正方体ABCD —A'B'C'D'中,直线D'A 与DB 所成的角可以表示为所成的角可以表示为(( ). A .∠D'DB B .∠AD' C' C .∠ADBD .∠DBC'12. 圆(x -1)2+(y -1)2=2被x 轴截得的弦长等于轴截得的弦长等于(( ). A . 1 B .23C . 2 D . 3 13.如图,三棱柱A 1B 1C 1—ABC 中,侧棱AA 1⊥底面A 1B 1C 1,底面三角形A 1B 1C 1是正三角形,E 是BC 中点,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中点,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CC 1与B 1E 是异面直线是异面直线 B .AC ⊥平面A 1B 1BAC .AE ,B 1C 1为异面直线,且AE ⊥B 1C 1D .A 1C 1∥平面AB 1E14.有一种圆柱体形状的笔筒,底面半径为4 4 cm cm ,高为12 12 cm cm .现要为100个这种相同规格的笔筒涂色个这种相同规格的笔筒涂色((笔筒内外均要涂色,笔筒厚度忽略不计要涂色,笔筒厚度忽略不计)). 如果每0.5 kg 涂料可以涂1 m 2,那么为这批笔筒涂色约需涂料.,那么为这批笔筒涂色约需涂料.A .1.23 kg B .1.76 kg C .2.46 kg D .3.52 kg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5.坐标原点到直线4x +3y -12=0的距离为的距离为 .16.以点A (2,0)为圆心,且经过点B (-1,1)的圆的方程是 .17.如图,在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棱锥A 1——ABCD 的体积与长方体的体积之比为_______________.18.在平面几何中,有如下结论:三边相等的三角形内任意一点到三边的距离之和为定值.拓展到空间,类比平面几何的上述结论,可得:四个面均为等边三角形的四面体内任意一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8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9.已知直线l 经过点经过点((0,-2),其倾斜角是60°. (1)求直线l 的方程;的方程;(2)求直线l 与两坐标轴围成三角形的面积.与两坐标轴围成三角形的面积. 20.如图,在三棱锥P —ABC 中,PC ⊥底面ABC , AB ⊥BC ,D ,E 分别是AB ,PB 的中点.的中点.(1)求证:DE ∥平面P AC ;CBAD A ¢ B ¢C ¢D ¢(第11题)A 1 B 1 C 1 ABEC(第13题)ABC DD1 C 1 B 1 A 1 (第17题)ACPE(2)求证:AB ⊥PB ;21.已知半径为5的圆C 的圆心在x 轴上,圆心的横坐标是整数,且与直线4x +3y -29=0相切.相切. (1)求圆C 的方程;的方程;(2)设直线ax -y +5=0与圆C 相交于A ,B 两点,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的取值范围;(3) 在(2)的条件下,是否存在实数a ,使得过点P (-2,4)的直线l 垂直平分弦AB ?若存在,求出实数a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存在,请说明理由.22.为C 的圆经过点A(1,1)和B(2,-2)且圆心C 在直线L:x-y+1=0上,求圆心为C 的圆的标准方程 23.知圆22:68210C x y x y +--+=和直线:430l kx y k --+=.⑴ 证明:不论证明:不论k 取何值,直线l 和圆C 总相交;总相交;⑵ 当当k 取何值时,圆C 被直线l 截得的弦长最短?并求最短的弦的长度截得的弦长最短?并求最短的弦的长度24知圆C 同时满足下列三个条件:①与y 轴相切;②在直线y =x 上截得弦长为27;③圆心在直线x -3y =0上. 求圆C 的方程. 25,已知△ABC 是正三角形,EA 、CD 都垂直于平面ABC ,且EA=AB=2a,DC=a,F 是BE 的中点,求证:(1) FD ∥平面ABC; (2) AF ⊥平面EDB.26.图,在正方体ABCD-A 1B 1C 1D 1中,E 、F 、G 分别是CB 、CD 、CC 1的中点,的中点, (1) 求证:平面A B 1D 1∥平面EFG; (2) 求证:平面AA 1C ⊥面EFG.F EDCBAM FGE C1D1A1B1DC ABPD 1B 1D B。

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二 高二数学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1()(含答案)

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二 高二数学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1()(含答案)

2021-2022学年上学期期末卷01高二数学·全解全析【解析由214y x =化为24x y =,抛物线焦点在y 轴正半轴,且2p =, 则准线方程为1y =-. 故选:A .2.【答案】D【解析】当4k =时,直线1l 的斜率不存在,直线2l 的斜率存在,两直线不平行;当4k ≠时,两直线平行的一个必要条件是334kk k-=--,解得3k =或5k =,但必须满足截距不相等,经检验知3k =或5k =时两直线的截距都不相等. 故选:D . 3.【答案】C【解析】联立2010x y x y -=⎧⎨--=⎩得12x y =-⎧⎨=-⎩. 把12x y =-⎧⎨=-⎩代入280x ky ++=得3k =.故选:C4.【答案】B【解析】①当0b =时,a 与c 不一定共线,故①错误;②当a ,b ,c 共面时,它们所在的直线平行于同一平面,或在同一平面内, 故②错误;由空间向量基本定理知③正确;④当a ,b 不共线且c a b λμ=+时,a ,b ,c 共面,故④错误. 故选:B . 5.【答案】B【解析】在等差数列{}n a 中573a a =,所以7723a d a -=,所以()72+0a d =,即80a =, 又等差数列{}n a 中10a >,公差0d <,所以等差数列{}n a 是单调递减数列,所以1278910...0...a a a a a a >>>>=>>,所以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取得最大值,则n 的值为7或8. 故选:B .6.【答案】D【解析】设该高阶等差数列的第8项为x , 根据所给定义,用数列的后一项减去前一项得到一个数列,得到的数列也用后一项减去前一项得到一个数列,即得到了一个等差数列,如图:由图可得341295y x y -=⎧⎨-=⎩,则14146x y =⎧⎨=⎩. 故选:D 7.【答案】B【解析】设P 为第一象限的交点,1||PF m =、2||PF n =, 则12m n a +=、22m n a -=,解得12m a a =+、12n a a =-,在12PF F ∆中,由余弦定理得:2221241cos 22m n mn F c F P +-∠==,∴2224m n mn c +-=,∴22212121212()()()()4a a a a a a a a c ++--+-=,∴2221234a a c +=,∴22122234a a c c+=,∴2221314e e +=,设112sin e α=,21e α,则12112sin )6e e πααα+==+,当3πα=时,1211e e +,此时1e =2e,12e e +=故选:B8.【答案】D【解析】在①中,∵1111AC B D ⊥,111A C BB ⊥,1111B D BB B ⋂=, 且111,B D BB ⊂平面11BB D ,∴11A C ⊥平面11BB D ,1BD ⊂平面11BB D , ∴111AC BD ⊥, 同理,11DC BD ⊥, ∵1111AC DC C ⋂=,且111,A C DC ⊂平面11AC D , ∴直线1BD ⊥平面11AC D ,正确; 在②中,∵11//A D B C ,1A D ⊂平面11AC D ,1B C ⊄平面11AC D ,∴1//B C 平面11AC D ,∵点P 在线段1B C 上运动,∴P 到平面11AC D 的距离为定值,又11A C D 的面积是定值, ∴三棱锥11P AC D -的体积为定值,正确; 在③中,∵11//A D B C ,∴异面直线AP 与1A D 所成角为直线AP 与直线1B C 的夹角. 易知1AB C 为等边三角形, 当P 为1B C 的中点时,1AP B C ⊥;当P 与点1B 或C 重合时,直线AP 与直线1B C 的夹角为3π.故异面直线AP 与1A D 所成角的取值范围是,32ππ⎡⎤⎢⎥⎣⎦,错误;在④中,以D 为原点,DA 为x 轴,DC 为y 轴,1DD 为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棱长为1,则(),1,P a a ,()10,1,1C ,()1,1,0B ,()10,0,1D , 所以()1,0,1C P a a =-,()11,1,1D B =-.由①正确:可知()11,1,1D B =-是平面11AC D 的一个法向量,∴直线1C P 与平面11AC D所成角的正弦值为:1111C P D B C P D Ba ⋅==⋅, ∴当12a =时,直线1C P 与平面11AC D ,正确. 故选:D9.【答案】CD【解析】对于A :在平行六面体1111ABCD A B C D -中,有11B B BC BC +=,()11//B B BC A D ∴+,故A 错误;对于B :111111A A A D A B A D A B BD +-=-=,1AB AD ==,60BAD ︒∠=,21BD =,又2111A B =,∴()22111111A A A D A BA B +-=,故B 错误;对于C :11A B AD AB AD DB -=-=,()111AC A B AD ⋅-=()11()()()()AB AD AA AB AD AB AD AB AD AA AB AD ++⋅-=+⋅-+⋅-,由题知,1AB AD ==,12AA =,1145BAA DAA ∠=∠=︒,60BAD ∠=︒,所以,()221111AC A B AD AB AD AA ⋅-=-+10AB AA AD ⋅-⋅=,故C 正确; 对于D:AC AB AD =+,111AC AC AA AB AD AA =+=++,21AC =()21AB AD AA ++222111||||222AB AD AA AB AD AB AA AD AA =+++⋅+⋅+⋅112211cos6021cos 45︒︒+⨯⨯⨯+⨯21cos 459︒+⨯=.所以13AC =.故D 正确,故选:CD. 10.【答案】ABC【解析】由圆22:4O x y +=可得圆心()0,0O ,半径2r ,对于A :因为2PQ OP OQ ===,所以POQ △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 若PQ 中点为M ,则OM PQ ⊥,且OM =所以点M 的轨迹是以()0,0O所以点M 的轨迹方程为223x y +=,故选项A 正确;对于B :设()00,P x y ,BP 中点为(),x y ,则00222x x y y +⎧=⎪⎪⎨⎪=⎪⎩,所以00222x x y y =-⎧⎨=⎩,因为()00,P x y 在圆22:4O x y +=上,所以22004x y +=,所以()()222224x y -+=,所以()2211x y -+=即BP 中点轨迹方程为()2211x y -+=,故选项B 正确; 对于C :设()00,P x y ,CP 的中点(),x y ,则00322x x y y +⎧=⎪⎪⎨⎪=⎪⎩,所以00232x x y y =-⎧⎨=⎩,因为()00,P x y 在圆22:4O x y +=上,所以22004x y +=,所以()()222324x y -+=,即22312x y ⎛⎫-+= ⎪⎝⎭,所以CP 的中点轨迹方程为22312x y ⎛⎫-+= ⎪⎝⎭,故选项C 正确;对于D :设AP 的中垂线与OP 的交点为M ,由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得MA MP =,所以21MO MA MO MP OP OA +=+==>=,所以点M 的轨迹是以O ,A 为焦点,长轴长为2的椭圆,故选项D 不正确; 故选:ABC .11.【答案】ACD 【解析】对于选项A ,令2y t x+=,则2y tx =-, 因为点(),P x y 在圆22:(1)(1)2C x y -+-=上,所以直线2y tx =-与圆22:(1)(1)2C x y -+-=有交点,因此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 =≤7k ≤-或1k ,故A 正确; 对于选项B ,由10kx y k ---=,得()()110k x y --+=,因此直线10kx y k ---=过定点()1,1P -,因为213312PM k +==-,111312PN k +==---,且313-<<,所以12k ≤-或32k ≥,故B 错误;对于选项C ,圆222(0)x y r r +=>的圆心直线l的距离2d =因为点(),P a b 是圆222(0)x y r r +=>外一点,所以222a b r +>,因此2d r =<,即直线与圆相交,故C 正确;对于选项D ,到点()1,0N 的距离为1点在圆()2211x y -+=上, 由题意可知,圆()2211x y -+=与圆222:(4)(4)(0)M x y r r -+-=>相交, 故圆心距5d MN ==,且11r d r -<<+,解得46r <<,故D 正确. 故选:ACD .12.【答案】BCD【解析】22:21n n C x y a n +=++的圆心为()0,0,半径为r =所以圆心到直线:n l y x =d ==则()()2224421n n n A B r d a =-=+,所以121n n a a +=+,则()1121n n a a ++=+所以()111122n n n a a -+=+=,得21n n a =- ,故A 错,B 正确;前n 项和为()12122212n n n S n n +-=-=---,故C 正确;由()()11111111122111221212121212121ii n nnni i n n i i i i i i i a a +++++===+-⎛⎫==-=-= ⎪------⎝⎭∑∑∑,故D 正确. 故选:BCD13.【答案】1【解析】圆C :()()22211x k y k -++-=的圆心为()21,k k -因为圆C 与x 轴和y 轴均相切,所以211k k -== 解得1k = 故答案为:114.【答案】14【解析】因为四面体ABCD 的每条棱长都等于1,点G 是棱CD 的中点,所以AG AC CG =+,且12CG =,1AC =,1BC =,所以()AC CG A BC AG BC BC BC C CG ⋅=⋅⋅+=+⋅ 111cos60cos120244AC BC G BC C ⋅=-⋅⋅+⋅==, 故答案为:1. 15.-【解析】如图,取1PF 的中点A ,连接OA ,12OA OF OP ∴=+,212OA F P =, ∴12OFOP F P +=,11()0PF OF OP +=,∴120PF F P =,∴12PF F P ⊥,12||2||PF PF =,不妨设2||PF m =,则1||PF , 21||||2PF PF a m +==,1)ma ∴==,12||2F F c =,2222242334(3cm m m a∴=+==⨯-,∴2229c a=-=,e ∴=-16.【答案】20202021-【解析】由题意可知,对任意的n *∈N ,0n a >且22n n n S a a =+.当1n =时,则21112a a a =+,解得11a =.当2n ≥时,由22n n n S a a =+可得21112n n n S a a ---=+,上述两式作差得22112n n n n n a a a a a --=-+-,可得()()1110n n n n a a a a --+--=, 所以,11n n a a --=,所以,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且首项和公差均为1,则11n a n n =+-=,()12n n n S +=, 则()()()()211211111112nn n n n n a c n n n n n S +⎛⎫=+ ⎪++=--⎝+=⎭-, 因此,数列{}n c 的前2020项之和为202011111111202011223342020202120212021T ⎛⎫⎛⎫⎛⎫⎛⎫=-+++-++++=-=- ⎪ ⎪ ⎪ ⎪⎝⎭⎝⎭⎝⎭⎝⎭. 故答案为:20202021-. 17.【解析】(1)因为11n n n S S a +=++,所以11n n n S S a +-=+,即11n n a a +=+, 所以数列{}n a 是首项为1a ,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选①.由4713a a +=,得113613a d a d +++=,即12139a d =-, 所以1213914a =-⨯=,解得12a =.所以()()112111n a a n d n n =+-=+-⨯=+, 即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为1n a n =+.选②.由1a ,3a ,7a 成等比数列,得()()211126a d a a d +=+,则2221111446a a d d a a d ++=+,所以12a =.所以()()112111n a a n d n n =+-=+-⨯=+.选③.因为10111091010452S a d a d ⨯=+⨯=+, 所以11045165a +⨯=,所以12a =.所以()()112111n a a n d n n =+-=+-=+.(2)由题可知122n n na n +=,所以2323412222n n n T +=+++⋅⋅⋅+, 所以234112*********n n n n n T ++=+++⋅⋅⋅++,两式相减,得23411111111222222n n n n T ++=++++⋅⋅⋅+-2311111111112222222n n n -++⎛⎫=+⨯++++⋅⋅⋅+- ⎪⎝⎭ 111111133212222212nn n n n ++-++=+⨯-=--, 所以332n n n T +=-.18.【解析】(1)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是矩形,PA ⊥平面ABCD ,则,,AB AD AP 两两垂直,以A 为原点,射线,,AB AD AP 分别为x ,y ,z 轴非负半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则(0,0,0)A ,()2,0,0B ,()0,0,4P ,()2,4,0C ,()0,4,0D ,连BD,则BD =BP =BD BP ,PBD △是等腰三角形,而M 是PD 上一点,且BM PD ⊥,于是得M 是PD 的中点,即()0,2,2M , 因此,()2,4,0AC =,()0,2,2AM =,()2,0,0AB =,设平面ACM 的一个法向量为(,,)n x y z =,则240220n AC x y n AM y z ⎧⋅=+=⎨⋅=+=⎩,令1z =,得()2,1,1n =-,所以点B 到平面ACM的距离为46AB n h n⋅===. (2)由(1)知,()2,2,2BM =-,()2,4,4PC =-,则4cos ,||||12BMPC BM PC BM PC ⋅-〈〉===所以异面直线BM 与PC 19.【解析】(1)证明:因为直线()():2129120l k x k y k ++-+-=,所以()()292120k x y x y -+++-=.令2902120x y x y -+=⎧⎨+-=⎩解得36x y =⎧⎨=⎩,所以不论k 取何值,直线l 必过定点()3,6P .(2)由(1)知:直线l 经过圆C 内一定点()3,6P ,圆心()2,3C , 设圆心C 到直线l 的距离为d ,则12ABCSAB d=== 因为(0,d∈,所以d =ABC 面积的最大值为4. 20.【解析】(1)证明:连接BO ,AB BC ==O 是AC 的中点,BO AC ∴⊥,且 2BO =, 又 2PA PC PB AC ====,,PO AC PO ∴⊥=222PB PO BO =+,则PO OB ⊥, OB AC O =,OB ⊂平面ABC ,AC ⊂平面ABC ,PO ∴⊥平面ABC, (2)解:建立以 O 为坐标原点,,,OB OC OP 分别为,,x y z 轴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则()0,2,0A -,(0,0,P ,()0,2,0C ,()2,0,0B ,设(2,2,0)BM BC λλλ==-()01λ≤≤,则()()(2,2,0)2,2,022,22,0AM BM BA λλλλ=-=----=-+, 则平面PAC 的法向量为()1,0,0m =, 设平面MPA的法向量(,,),n x y z = 则(0,2,PA =-- 20,n PA y ⋅=--= ()()22220n AM xy λλ⋅=-++=,令1z =,则y =(11x λλ+=-,二面角M PA C --为30︒,∴3cos302m n m n︒⋅==⋅, 即31=+⨯13λ= 或 3λ=( 舍 ),设平面MPA 的法向量(23,n =,(0,2,PC =-, 设PC 与平面PAM 所成的角为θ,则|sin |cos ,|12PC n θ-=<>===+所以PC 与平面P AM21.【解析】(1)由题意,从今年起每年生活垃圾的总量(单位:万吨)构成数列{}n a ,每年以环保方式处理的垃圾量(单位:万吨)构成数列{}n b ,∴{}n a 是以20(1+5%)为首项,1+5%为公比的等比数列;{}n b 是以6 1.57.5+=为首项,1.5为公差的等差数列,∴()2015%nn a =+,6 1.5n b n =+.(2)设今年起n 年内通过填埋方式处理的垃圾总量为n S , ∴()()11n n n S a b a b =-++-()()1212n n a a a b b b =+++-+++()()220 1.0520 1.0520 1.057.596 1.5n n =⨯+⨯++⨯-++++()()()20 1.051 1.057.56 1.51 1.052n n n +⨯-=-++-2327420 1.0542044n n n =⨯---, 当5n =时,63.5n S ≈.∴今年起5年内通过填埋方式处理的垃圾总量约为63.5万吨.22.【解析】(1)12c e a ==,1AF a c =-=,∴2a =,1c =,2223b a c =-=,∴22143x y +=; (2)设()11,C x y ,()22,D x y ,则()11,B x y --,CF :1x my =-联立221143x my x y =-⎧⎪⎨+=⎪⎩ ∴()234690m y my +--=,∴122122934634y y m m y y m -⎧=⎪⎪+⎨⎪+=⎪+⎩()()()()()()22121211212212121212121121232321212y y x y my y my k x my y y y k y x y my y my my y y x ----+-=====+-+++-1221211229627333434343993434m m m y y m m m m my y m m -⎛⎫---+ ⎪++⎝⎭+===--++++。

2020-2021西安高新第一中学初中校区东区初级中学高中必修二数学下期末试题(附答案)

2020-2021西安高新第一中学初中校区东区初级中学高中必修二数学下期末试题(附答案)

2020-2021西安高新第一中学初中校区东区初级中学高中必修二数学下期末试题(附答案)一、选择题1.执行右面的程序框图,若输入的,,a b k 分别为1,2,3,则输出的M =( )A .203B .72C .165D .1582.若,则( )A .B .C .D .3.已知ABC ∆是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P 为平面ABC 内一点,则•()PA PB PC +u u u v u u u v u u u v的最小值是() A .6-B .3-C .4-D .2-4.若,l m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m 垂直于平面α,则“l m ⊥”是“//l α”的( )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5.已知曲线C 1:y =cos x ,C 2:y =sin (2x +2π3),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 A .把C 1上各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再把得到的曲线向右平移π6个单位长度,得到曲线C 2B .把C 1上各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再把得到的曲线向左平移π12个单位长度,得到曲线C 2C .把C 1上各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12倍,纵坐标不变,再把得到的曲线向右平移π6个单位长度,得到曲线C 2D .把C 1上各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12倍,纵坐标不变,再把得到的曲线向左平移π12个单位长度,得到曲线C 26.《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内容极为丰富的数学名著,书中有如下问题:“今有女子善织,日益功,疾,初日织五尺,今一月织九匹三丈(1匹=40尺,一丈=10尺),问日益几何?”其意思为:“有一女子擅长织布,每天比前一天更加用功,织布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从第二天起,每天比前一天多织相同量的布,第一天织5尺,一月织了九匹三丈,问每天增加多少尺布?”若一个月按30天算,则每天增加量为A .12尺 B .815尺 C .1629尺 D .1631尺 7.设函数f (x )=cos (x +3π),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 .f(x)的一个周期为−2π B .y=f(x)的图像关于直线x=83π对称 C .f(x+π)的一个零点为x=6π D .f(x)在(2π,π)单调递减 8.已知两个正数a ,b 满足321a b +=,则32a b+的最小值是( ) A .23B .24C .25D .269.函数2ln ||y x x =+的图象大致为( )A .B .C .D .10.记max{,,}x y z 表示,,x y z 中的最大者,设函数{}2()max 42,,3f x x x x x =-+---,若()1f m <,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A .(1,1)(3,4)-UB .(1,3)C .(1,4)-D .(,1)(4,)-∞-+∞U11.函数()lg ||f x x x =的图象可能是( )A .B .C .D .12.已知二项式2(*)nx n N x ⎛-∈ ⎪⎝⎭的展开式中第2项与第3项的二项式系数之比是2︰5,则3x 的系数为( ) A .14B .14-C .240D .240-二、填空题13.设a >0,b >0,若3是3a 与3b的等比中项,则11a b+的最小值是__. 14.已知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棱长为1,除面ABCD 外,该正方体其余各面的中心分别为点E ,F ,G ,H ,M (如图),则四棱锥M EFGH -的体积为__________.15.对于函数()f x ,()g x ,设(){}0m x f x ∈=,(){}0n x g x ∈=,若存在m ,n 使得1m n -<,则称()f x 与()g x 互为“近邻函数”.已知函数()()13log 2exf x x -=+-与()1422x x g x a +=⋅-+互为“近邻函数”,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e 是自然对数的底数)16.△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已知sin sin 4sin sin b C c B a B C +=,2228b c a +-=,则△ABC 的面积为________.17.在200m 高的山顶上,测得山下一塔顶与塔底的俯角分别是30°,60°,则塔高为18.已知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ABCD 是矩形,PA ⊥底面ABCD ,点E 、F 分别是棱PC 、PD 的中点,则①棱AB 与PD 所在直线垂直; ②平面PBC 与平面ABCD 垂直; ③△PCD 的面积大于△PAB 的面积; ④直线AE 与直线BF 是异面直线.以上结论正确的是________.(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19.函数sin 3cos y x x =-的图像可由函数2sin y x =的图像至少向右平移________个单位长度得到.20.已知函数2()1f x x mx =+-,若对于任意的[],1x m m ∈+都有()0f x <,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 .三、解答题21.解关于x 的不等式2(1)10()ax a x a R -++>∈.2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以M 点为圆心的圆22:1412600M x y x y +--+=及其上一点(4,2)A .(1)设圆N 与y 轴相切,与圆M 外切,且圆心在直线6y =上,求圆N 的标准方程; (2)设平行于OA 的直线l 与圆M 相交于B ,C 两点且BC OA =,求直线l 的方程. 23.已知23()sin cos 32f x x x x =+- (1)求函数()f x 的对称轴方程;(2)求函数()f x 在[0,]π上的单调递增区间. 24.已知函数()sin()(0,0)3f x A x A πωω=+>>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1)求A 和ω的值;(2)求函数()y f x =在[0,]π的单调增区间;(3)若函数()()1g x f x =+在区间(,)a b 上恰有10个零点,求b a -的最大值. 25.如图所示,一座小岛A 距离海岸线上最近的点P 的距离是2km ,从点P 沿海岸正东12km 处有一城镇B .一年青人从小岛A 出发,先驾驶小船到海岸线上的某点C 处,再沿海岸线步行到城镇B .若PAC θ∠=,假设该年青人驾驶小船的平均速度为2/km h ,步行速度为4/km h .(1)试将该年青人从小岛A 到城镇B 的时间t 表示成角θ的函数; (2)该年青人欲使从小岛A 到城镇B 的时间t 最小,请你告诉他角θ的值. 26.已知函数()f x =πsin (0,0)6A x A ωω⎛⎫+>> ⎪⎝⎭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1)求,A ω的值; (2)求()f x 的单调增区间; (3)求()f x 在区间ππ,64⎡⎤-⎢⎥⎣⎦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 1.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题意由13≤成立,则循环,即1331,2,,2222M a b n =+====;又由23≤成立,则循环,即28382,,,33323M a b n =+====;又由33≤成立,则循环,即3315815,,,428838M a b n =+====;又由43≤不成立,则出循环,输出158M =. 考点:算法的循环结构2.D解析:D 【解析】试题分析:,且,故选D.【考点】三角恒等变换【名师点睛】对于三角函数的给值求值问题,关键是把待求角用已知角表示: (1)已知角为两个时,待求角一般表示为已知角的和或差.(2)已知角为一个时,待求角一般与已知角成“倍的关系”或“互余、互补”关系.3.A解析:A 【解析】 【分析】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表示出点的坐标,利用向量坐标运算和平面向量的数量积的运算,求得最小值,即可求解. 【详解】由题意,以BC 中点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 则(0,23),(2,0),(2,0)A B C -,设(,)P x y ,则(,23),(2,),(2,)PA x y PB x y PC x y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所以22()(2)(23)(2)2432PA PB PC x x y y x y •+=-⋅-+⋅-=-+u u u r u u u r u u u r222[(3)3]x y =+--,所以当0,3x y ==时,()PA PB PC •+u u u r u u u r u u u r取得最小值为2(3)6⨯-=-,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应用问题,根据条件建立坐标系,利用坐标法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推理与运算能力,属于基础题.4.B解析:B 【解析】若l m ⊥,因为m 垂直于平面α,则//l α或l α⊂;若//l α,又m 垂直于平面α,则l m ⊥,所以“l m ⊥”是“//l α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故选B . 考点:空间直线和平面、直线和直线的位置关系. 5.D解析:D 【解析】把C 1上各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12倍,纵坐标不变,得到函数y=cos2x 图象,再把得到的曲线向左平移π12个单位长度,得到函数y=cos2(x +π12)=cos (2x +π6)=sin (2x +2π3)的图象,即曲线C 2, 故选D .点睛:三角函数的图象变换,提倡“先平移,后伸缩”,但“先伸缩,后平移”也常出现在题目中,所以也必须熟练掌握.无论是哪种变形,切记每一个变换总是对字母x 而言. 函数sin()()y A x x R ωϕ=+∈是奇函数π()k k Z ϕ⇔=∈;函数sin()()y A x x R ωϕ=+∈是偶函数ππ+()2k k Z ϕ⇔=∈;函数cos()()y A x x R ωϕ=+∈是奇函数ππ+()2k k Z ϕ⇔=∈;函数cos()()y A x x R ωϕ=+∈是偶函数π()k k Z ϕ⇔=∈.6.C解析:C 【解析】试题分析:将此问题转化为等差数列的问题,首项为,,求公差,,解得:尺,故选C.考点:等差数列7.D解析:D 【解析】f (x )的最小正周期为2π,易知A 正确; f 8π3⎛⎫⎪⎝⎭=cos 8ππ33⎛⎫+ ⎪⎝⎭=cos3π=-1,为f (x )的最小值,故B 正确; ∵f (x +π)=cos ππ3x ⎛⎫++ ⎪⎝⎭=-cos π3x ⎛⎫+ ⎪⎝⎭,∴f ππ6⎛⎫+ ⎪⎝⎭=-cos ππ63⎛⎫+ ⎪⎝⎭=-cos 2π=0,故C 正确; 由于f 2π3⎛⎫⎪⎝⎭=cos 2ππ33⎛⎫+ ⎪⎝⎭=cosπ=-1,为f (x )的最小值,故f (x )在,2ππ⎛⎫ ⎪⎝⎭上不单调,故D 错误. 故选D.8.C解析:C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得()323232a b a b a b ⎛⎫+=++ ⎪⎝⎭,对其变形可得326613a b a b ba ⎛⎫+=++ ⎪⎝⎭,由基本不等式分析可得答案. 【详解】根据题意,正数a ,b 满足321a b +=, 则()323266663213132?25a b a b a b a b a b ba b a ⎛⎫⎛⎫+=++=++≥+= ⎪ ⎪⎝⎭⎝⎭, 当且仅当15a b ==时等号成立. 即32a b+的最小值是25. 本题选择C 选项. 【点睛】在应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要把握不等式成立的三个条件,就是“一正——各项均为正;二定——积或和为定值;三相等——等号能否取得”,若忽略了某个条件,就会出现错误.9.A解析:A 【解析】 【分析】先确定函数定义域,再确定函数奇偶性,最后根据值域确定大致图像。

【典型题】高中必修二数学下期末第一次模拟试卷(及答案)

【典型题】高中必修二数学下期末第一次模拟试卷(及答案)

【典型题】高中必修二数学下期末第一次模拟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已知{}n a 是公差为d 的等差数列,前n 项和是n S ,若9810S S S <<,则( )A .0d >,170S >B .0d <,170S <C .0d >,180S <D .0d >,180S >2.设m ,n 为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为两个不同的平面,则( ) A .若//m α,//n α,则//m n B .若//m α,//m β,则//αβ C .若//m n ,n α⊥,则m α⊥ D .若//m α,αβ⊥,则m β⊥3.已知集合{}220A x x x =-->,则A =RA .{}12x x -<<B .{}12x x -≤≤C .}{}{|12x x x x <-⋃D .}{}{|1|2x x x x ≤-⋃≥4.已知()()()sin cos ,02f x x x πωϕωϕωϕ=+++>,<,()f x 是奇函数,直线2y =与函数()f x 的图象的两个相邻交点的横坐标之差的绝对值为2π,则( ) A .()f x 在3,88ππ⎛⎫⎪⎝⎭上单调递减B .()f x 在0,4π⎛⎫⎪⎝⎭上单调递减C .()f x 在0,4π⎛⎫⎪⎝⎭上单调递增 D .()f x 在3,88ππ⎛⎫⎪⎝⎭上单调递增 5.已知函数y=f (x )定义域是[-2,3],则y=f (2x-1)的定义域是( ) A .50,2⎡⎤⎢⎥⎣⎦B .[]1,4-C .1,22⎡⎤-⎢⎥⎣⎦D .[]5,5-6.《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内容极为丰富的数学名著,书中有如下问题:“今有女子善织,日益功,疾,初日织五尺,今一月织九匹三丈(1匹=40尺,一丈=10尺),问日益几何?”其意思为:“有一女子擅长织布,每天比前一天更加用功,织布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从第二天起,每天比前一天多织相同量的布,第一天织5尺,一月织了九匹三丈,问每天增加多少尺布?”若一个月按30天算,则每天增加量为A .12尺 B .815尺 C .1629尺 D .1631尺 7.已知{}n a 的前n 项和241n S n n =-+,则1210a a a +++=( )A .68B .67C .61D .608.函数223()2xx xf x e +=的大致图像是( )A .B .C .D .9.已知1sin 34πα⎛⎫-= ⎪⎝⎭,则cos 23πα⎛⎫+= ⎪⎝⎭( )A .58-B .58C .78-D .7810.将直线2x -y +λ=0沿x 轴向左平移1个单位,所得直线与圆x 2+y 2+2x -4y =0相切,则实数λ的值为( ) A .-3或7 B .-2或8 C .0或10D .1或1111.下列四个正方体图形中,A ,B 为正方体的两个顶点,M ,N ,P 分别为其所在棱的中点,能得出//AB 平面MNP 的图形的序号是( )A .①③B .②③C .①④D .②④12.在ABC ∆中,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是,,a b c .已知5a =,7b =,8c =,则A C +=A .90︒B .120︒C .135︒D .150︒二、填空题1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 已知圆C 1 : x 2 + y 2=8与圆C 2 : x 2+y 2+2x +y -a =0相交于A ,B 两点.若圆C 1上存在点P ,使得△ABP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则实数a 的值组成的集合为______.14.设a >0,b >0,若3是3a 与3b 的等比中项,则11a b+的最小值是__. 15.如图是抛物线形拱桥,当水面在l 时,拱顶离水面2米,水面宽4米,水位下降1米后,水面宽 米.16.已知定义在实数集R 上的偶函数()f x 在区间(],0-∞上是减函数,则不等式()()1ln f f x <的解集是________.17.如图,在矩形中,为边的中点,1AB =,2BC =,分别以A 、D 为圆心,1为半径作圆弧EB 、EC (在线段AD 上).由两圆弧EB 、EC 及边所围成的平面图形绕直线旋转一周,则所形成的几何体的体积为 .18.关于函数()sin sin f x x x =+有如下四个结论: ①()f x 是偶函数;②()f x 在区间,2ππ⎛⎫⎪⎝⎭上单调递增;③()f x 最大值为2;④()f x 在[],ππ-上有四个零点,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19.过点1(,1)2M 的直线l 与圆C :(x ﹣1)2+y 2=4交于A 、B 两点,C 为圆心,当∠ACB 最小时,直线l 的方程为_____.20.已知()()2,3,4,3A B -,点P 在直线AB 上,且32AP PB =,则点P 的坐标为________三、解答题21.某校200名学生的数学期中考试成绩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其中成绩分组区间是[)70,80,[)80,90,[)90,100,[)90,100,[)100,110,[)110,120.()1求图中m 的值;()2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估计这200名学生的平均分;()3若这20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中,某些分数段的人数x 与英语成绩相应分数段的人数y 之比如表所示,求英语成绩在[)90,120的人数.分数段[)90,100[)100,110[)110,120:x y6:51:21:122.已知23()sin cos 3cos f x x x x =+- (1)求函数()f x 的对称轴方程;(2)求函数()f x 在[0,]π上的单调递增区间.23.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PA ⊥平面ABCD ,底部ABCD 为菱形,E 为CD 的中点.(1)求证:BD ⊥平面PAC ;(2)若∠ABC =60°,求证:平面PAB ⊥平面PAE ;24.已知角α的顶点与原点O 重合,始边与x 轴的非负半轴重合,它的终边过点P(3455--,).(Ⅰ)求sin (α+π)的值; (Ⅱ)若角β满足sin (α+β)=513,求cos β的值. 25.已知平面向量()3,4a =,()9,b x =,()4,c y =,且//a b ,a c ⊥. (1)求b 和c ;(2)若2m a b =-,n a c =+,求向量m 与向量n 的夹角的大小. 26.已知数列{}n a 是等比数列,24a =,32a +是2a 和4a 的等差中项. (1)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2)设22log 1n n b a =-,求数列{}n n a b 的前n 项和n T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 1.D 解析:D 【解析】 【分析】利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求和公式可判断出数列{}n a 的单调性,并结合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可得出结论. 【详解】9810S S S <<,90a ∴<,9100a a +>,100a ∴>,0d >. 179017S a =<∴,()1891090S a a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利用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判断数列的单调性以及不等式,考查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中等题.2.C解析:C 【解析】 【分析】根据空间线面关系、面面关系及其平行、垂直的性质定理进行判断. 【详解】对于A 选项,若//m α,//n α,则m 与n 平行、相交、异面都可以,位置关系不确定; 对于B 选项,若l αβ=,且//m l ,m α⊄,m β⊄,根据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知,//m α,//m β,但α与β不平行;对于C 选项,若//m n ,n α⊥,在平面α内可找到两条相交直线a 、b 使得n a ⊥,n b ⊥,于是可得出m a ⊥,m b ⊥,根据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得m α⊥; 对于D 选项,若αβ⊥,在平面α内可找到一条直线a 与两平面的交线垂直,根据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得知a β⊥,只有当//m a 时,m 才与平面β垂直. 故选C . 【点睛】本题考查空间线面关系以及面面关系有关命题的判断,判断时要根据空间线面、面面平行与垂直的判定与性质定理来进行,考查逻辑推理能力,属于中等题.3.B解析:B 【解析】分析:首先利用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求出220x x -->的解集,从而求得集合A ,之后根据集合补集中元素的特征,求得结果. 详解:解不等式220x x -->得12x x -或, 所以{}|12A x x x =<->或,所以可以求得{}|12R C A x x =-≤≤,故选B.点睛:该题考查的是有关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以及集合的补集的求解问题,在解题的过程中,需要明确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的形式以及补集中元素的特征,从而求得结果.4.A解析:A 【解析】 【分析】首先整理函数的解析式为()4f x x πωϕ⎛⎫=++ ⎪⎝⎭,由函数为奇函数可得4πϕ=-,由最小正周期公式可得4ω=,结合三角函数的性质考查函数在给定区间的单调性即可. 【详解】由函数的解析式可得:()4f x x πωϕ⎛⎫=++ ⎪⎝⎭, 函数为奇函数,则当0x =时:()4k k Z πϕπ+=∈.令0k =可得4πϕ=-.因为直线y =与函数()f x 的图像的两个相邻交点的横坐标之差的绝对值为2π结合最小正周期公式可得:22ππω=,解得:4ω=.故函数的解析式为:()4f x x =.当3,88x ππ⎛⎫∈⎪⎝⎭时,34,22x ππ⎛⎫∈ ⎪⎝⎭,函数在所给区间内单调递减; 当0,4x π⎛⎫∈ ⎪⎝⎭时,()40,x π∈,函数在所给区间内不具有单调性; 据此可知,只有选项A 的说法正确. 故选A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辅助角公式的应用,考查了三角函数的周期性、单调性,三角函数解析式的求解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转化能力和计算求解能力.5.C解析:C 【解析】∵函数y =f (x )定义域是[−2,3], ∴由−2⩽2x −1⩽3, 解得−12⩽x ⩽2, 即函数的定义域为1,22⎡⎤-⎢⎥⎣⎦,本题选择C 选项.6.C解析:C 【解析】试题分析:将此问题转化为等差数列的问题,首项为,,求公差,,解得:尺,故选C.考点:等差数列7.B解析:B 【解析】 【分析】首先运用11,1,2n nn S n a S S n -=⎧=⎨-≥⎩求出通项n a ,判断n a 的正负情况,再运用1022S S -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当1n =时,112S a ==-;当2n ≥时,()()()22141141125n n n a S S n n n n n -⎡⎤=-=-+----+=-⎣⎦,故2,125,2n n a n n -=⎧=⎨-≥⎩;所以,当2n ≤时,0n a <,当2n >时,0n a >. 因此,()()()12101234101022612367a a a a a a a a S S +++=-+++++=-=-⨯-=.故选:B . 【点睛】本题考查了由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求数列的通项公式,属于中档题,解题时特别注意两点,第一,要分类讨论,分1n =和2n ≥两种情形,第二要掌握()12n n n a S S n -=-≥这一数列中的重要关系,否则无法解决此类问题,最后还要注意对结果的处理,分段形式还是一个结果的形式.8.B解析:B 【解析】由()f x 的解析式知仅有两个零点32x =-与0x =,而A 中有三个零点,所以排除A ,又()2232xx x f x e-++'=,由()0f x '=知函数有两个极值点,排除C ,D ,故选B . 9.C解析:C 【解析】 由题意可得:1sin sin cos 32664ππππααα⎡⎤⎛⎫⎛⎫⎛⎫-=-+=+=⎪ ⎪ ⎪⎢⎥⎝⎭⎝⎭⎝⎭⎣⎦, 则217cos 2cos 22cos 121366168πππααα⎛⎫⎛⎫⎛⎫+=+=+-=⨯-=- ⎪ ⎪ ⎪⎝⎭⎝⎭⎝⎭. 本题选择C 选项.10.A解析:A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直线平移的规律,由直线2x ﹣y+λ=0沿x 轴向左平移1个单位得到平移后直线的方程,然后因为此直线与圆相切得到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列出关于λ的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得到λ的值.解:把圆的方程化为标准式方程得(x+1)2+(y ﹣2)2=5,圆心坐标为(﹣1,2),半径为,直线2x ﹣y+λ=0沿x 轴向左平移1个单位后所得的直线方程为2(x+1)﹣y+λ=0, 因为该直线与圆相切,则圆心(﹣1,2)到直线的距离d==r=,化简得|λ﹣2|=5,即λ﹣2=5或λ﹣2=﹣5, 解得λ=﹣3或7 故选A考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11.C解析:C 【解析】 【分析】用面面平行的性质判断①的正确性.利用线面相交来判断②③的正确性,利用线线平行来判断④的正确性. 【详解】对于①,连接AC 如图所示,由于//,//MN AC NP BC ,根据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可知平面//MNP 平面ACB ,所以//AB 平面MNP .对于②,连接BC 交MP 于D ,由于N 是AC 的中点,D 不是BC 的中点,所以在平面ABC 内AB 与DN 相交,所以直线AB 与平面MNP 相交.对于③,连接CD ,则//AB CD ,而CD 与PN 相交,即CD 与平面PMN 相交,所以AB 与平面MNP 相交.对于④,连接CD ,则////AB CD NP ,由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可知//AB 平面MNP .综上所述,能得出//AB 平面MNP 的图形的序号是①④. 故选:C 【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线面平行的判定,考查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属于基础题.12.B解析:B 【解析】 【分析】由已知三边,利用余弦定理可得1cos 2B =,结合b c <,B 为锐角,可得B ,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AC +的值. 【详解】 在ABC ∆中,5a =,7b =,8c =,∴由余弦定理可得:2222564491cos 22582a cb B ac +-+-===⨯⨯,b c <,故B 为锐角,可得60B =︒,18060120A C ∴+=︒-︒=︒,故选B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利用余弦定理解三角形以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应用.二、填空题13.【解析】【分析】先求得直线为:再分别讨论或和的情况根据几何性质求解即可【详解】由题则直线为:当或时设到的距离为因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即所以所以解得当时经过圆心则即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圆与圆的位 解析:{}8,825,825-+【解析】 【分析】先求得直线AB 为:280x y a ++-=,再分别讨论90PAB ∠=︒或90PBA ∠=︒和90APB ∠=︒的情况,根据几何性质求解即可 【详解】由题,则直线AB 为:280x y a ++-=,当90PAB ∠=︒或90PBA ∠=︒时,设1C 到AB 的距离为d , 因为ABP △等腰直角三角形, 所以12d AB =,即2182d d =-,所以2d =, 所以228221a d -==+,解得825a =±,当90APB ∠=︒时,AB 经过圆心1C ,则80a -=,即8a =, 故答案为:{}8,825,825-+ 【点睛】本题考查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应用,考查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应用,考查分类讨论思想和数形结合思想14.【解析】由已知是与的等比中项则则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基本不等式的性质等比数列的性质其中熟练应用乘1法是解题的关键 解析:【解析】由已知0,0a b >>, 3是3a 与b 的等比中项,则()233,1a b ab =⋅∴=则111111122ab a b ab a b a b a b ⎛⎫⎛⎫+=+⨯=+⨯=+≥= ⎪ ⎪⎝⎭⎝⎭,当且仅当1a b ==时等号成立 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基本不等式的性质、等比数列的性质,其中熟练应用“乘1法”是解题的关键.15.2米【解析】【分析】【详解】如图建立直角坐标系设抛物线方程为将A (2-2)代入得m=-2∴代入B 得故水面宽为米故答案为米考点:抛物线的应用解析:26米 【解析】 【分析】 【详解】如图建立直角坐标系,设抛物线方程为2x my =,将A (2,-2)代入2x my =, 得m=-2,∴22x y =-,代入B ()0,3x -得06x =,故水面宽为26米,故答案为26米. 考点:抛物线的应用16.【解析】由定义在实数集上的偶函数在区间上是减函数可得函数在区间上是增函数所以由不等式得即或解得或即不等式的解集是;故答案为解析:()10,e,e ∞⎛⎫⋃+ ⎪⎝⎭【解析】由定义在实数集R 上的偶函数()f x 在区间(],0-∞上是减函数,可得函数()f x 在区间()0+∞,上是增函数,所以由不等式()()1ln f f x <得ln 1x >,即ln 1x >或ln 1x <-,解得x e >或10e x <<,即不等式()()1ln f f x <的解集是()10,e,e ∞⎛⎫⋃+ ⎪⎝⎭;故答案为()10,e,e ∞⎛⎫⋃+ ⎪⎝⎭. 17.【解析】由题意可得所得到的几何体是由一个圆柱挖去两个半球而成;其中圆柱的底面半径为1母线长为2;体积为;两个半球的半径都为1则两个半球的体积为;则所求几何体的体积为考点:旋转体的组合体 解析:【解析】由题意,可得所得到的几何体是由一个圆柱挖去两个半球而成;其中,圆柱的底面半径为1,母线长为2;体积为;两个半球的半径都为1,则两个半球的体积为;则所求几何体的体积为 .考点:旋转体的组合体.18.①③【解析】【分析】利用奇偶性的定义判定函数的奇偶性可判断出命题①的正误;在时去绝对值化简函数的解析式可判断函数在区间上的单调性可判断命题②的正误;由以及可判断出命题③的正误;化简函数在区间上的解析解析:①③ 【解析】 【分析】利用奇偶性的定义判定函数()y f x =的奇偶性,可判断出命题①的正误;在,2x ππ⎛⎫∈ ⎪⎝⎭时,去绝对值,化简函数()y f x =的解析式,可判断函数()y f x =在区间,2ππ⎛⎫ ⎪⎝⎭上的单调性,可判断命题②的正误;由22f π⎛⎫=⎪⎝⎭以及()2f x ≤可判断出命题③的正误;化简函数()y f x =在区间[],ππ-上的解析式,求出该函数的零点,即可判断命题④的正误. 【详解】对于命题①,函数()sin sin f x x x =+的定义域为R ,关于原点对称,且()()()sin sin sin sin sin sin f x x x x x x x f x -=-+-=+-=+=,该函数为偶函数,命题①正确; 对于命题②,当2x ππ<<时,sin 0x >,则()sin sin 2sin f x x x x =+=,则函数()y f x =在,2ππ⎛⎫⎪⎝⎭上单调递减,命题②错误;对于命题③,sin 1x ∴≤,sin 1x ≤,()2f x ∴≤,又22f π⎛⎫= ⎪⎝⎭,所以,函数()y f x =的最大值为2,命题③正确;对于命题④,当0πx <<时,sin 0x >,()sin sin 2sin 0f x x x x =+=>, 由于该函数为偶函数,当0x π-<<时,()0f x >, 又()()()00f f f ππ=-==,所以,该函数在区间[],ππ-上有且只有三个零点.因此,正确命题的序号为①③. 故答案为:①③. 【点睛】本题考查与三角函数相关命题真假的判断,涉及三角函数的奇偶性、单调性、最值以及零点的判断,解题的关键就是将三角函数的解析式化简,考查推理能力,属于中等题.19.2x ﹣4y+3=0【解析】【分析】要∠ACB 最小则分析可得圆心C 到直线l 的距离最大此时直线l 与直线垂直即可算出的斜率求得直线l 的方程【详解】由题得当∠ACB 最小时直线l 与直线垂直此时又故又直线l 过点解析:2x ﹣4y +3=0 【解析】 【分析】要∠ACB 最小则分析可得圆心C 到直线l 的距离最大,此时直线l 与直线CM 垂直,即可算出CM 的斜率求得直线l 的方程. 【详解】由题得,当∠ACB 最小时,直线l 与直线CM 垂直,此时102112CM k -==-- ,又1CM l k k ⋅=-,故12l k =,又直线l 过点1(,1)2M ,所以11:1()22l y x -=-,即2430x y -+= . 故答案为:2430x y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过定点的直线与圆相交于两点求最值的问题一般为圆心到定点与直线垂直时取得最值.同时也考查了线线垂直时斜率之积为-1,以及用点斜式写出直线方程的方法.20.【解析】【分析】设点得出向量代入坐标运算即得的坐标得到关于的方程从而可得结果【详解】设点因为点在直线且或即或解得或;即点的坐标是【点睛】本题考查了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的坐标表示以及平面向量的共线问题意解析:(8,-15), 163,55⎛⎫- ⎪⎝⎭ 【解析】 【分析】设点(),P x y ,得出向量33,22AP BP AP BP ==-,代入坐标运算即得P 的坐标,得到关于,x y 的方程,从而可得结果.【详解】 设点(),P x y ,因为点P 在直线,且3||||2AP PB =, 33,22AP BP AP BP ∴==-, 3(2,3)(4,3)2x y x y ∴--=-+或, 3(2,3)(4,3)2x y x y ∴--=--+,即243122639x x y y -=-⎧⎨-=+⎩或243122639x x y y -=-+⎧⎨-=--⎩,解得815x y =⎧⎨=-⎩或16535x y ⎧=⎪⎪⎨⎪=-⎪⎩; 即点P 的坐标是(8,-15),163,55⎛⎫-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的坐标表示以及平面向量的共线问题,意在考查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与应用,是基础题.三、解答题21.(1)0.005m =(2)平均数为93(3)140人 【解析】 【分析】(1)根据面积之和为1列等式解得.(2)频率分布直方图中每一个小矩形的面积乘以底边中点的横坐标之和即为平均数, (3)先计算出各分数段上的成绩,再根据比值计算出相应分数段上的英语成绩人数相加即可. 【详解】解:()1由()1020.020.030.041m ⨯+++=, 解得0.005m =.()2频率分布直方图中每一个小矩形的面积乘以底边中点的横坐标之和即为平均数,即估计平均数为0.05750.4850.3950.21050.0511593⨯+⨯+⨯+⨯+⨯=.()3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可求出这20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在[)90,100,[)100,110,[)110,120的分别有60人,40人,10人,按照表中给的比例,则英语成绩在[)90,100,[)100,110,[)110,120的分别有50人,80人,10人,所以英语成绩在[)90,120的有140人. 【点睛】本题考查了频率分布直方图,属中档题. 22.(1)对称轴方程为()212k x k Z ππ=+∈(2)单调递增区间为[0,]12π和7[,]12ππ【解析】 【分析】(1)由二倍角公式和辅助角公式对函数进行整理,可得()sin(2)3f x x π=+,令2()32x k k Z πππ+=+∈即可求出对称轴.(2)由(1)知,令222()232k x k k Z πππππ-+++∈,即可求出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令0k =和1可求得函数在[0,]π上的单调递增区间. 【详解】解:(1)已知2()sin cos f x x x x =+1sin 2cos 2)2x x =+ sin(2)3x π=+,令2()32x k k Z πππ+=+∈,解得:()212k x k Z ππ=+∈, 所以函数()f x 的对称轴方程为()212k x k Z ππ=+∈. (2)由(1)得:令:222()232k x k k Z πππππ-+++∈,整理得:5()1212k x k k Z ππππ-++∈,当0k =和1时, 函数在[0,]π上的单调递增区间为[0,]12π和7[,]12ππ.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倍角公式,考查了辅助角公式,考查了三角函数的对称轴求解,考查了三角函数单调区间的求解.本题的关键是对函数解析式的化简.本题的易错点是在求单调区间时,解不等式求错.23.(1)见解析;(2)见解析; 【解析】 【分析】(1)要证BD⊥平面PAC ,只需在平面PAC 上找到两条直线跟BD 垂直即证,显然AC BD ⊥,从PA ⊥平面ABCD 中可证PA BD ⊥,即证. (2)要证明平面PAB⊥平面PAE,可证 A E ⊥平面PAB 即可. 【详解】(1)证明:因为PA ⊥平面ABCD ,所以PA BD ⊥; 因为底面ABCD 是菱形,所以AC BD ⊥; 因为PA AC A ⋂=,,PA AC ⊂平面PAC ,所以BD ⊥平面PAC .(2)证明:因为底面ABCD 是菱形且60ABC ∠=︒,所以ACD ∆为正三角形,所以AE CD ⊥,因为//AB CD ,所以AE AB ⊥;因为PA ⊥平面ABCD ,AE ⊂平面ABCD , 所以AE PA ⊥; 因为PA AB A ⋂= 所以AE ⊥平面PAB ,AE ⊂平面PAE ,所以平面PAB ⊥平面PAE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立体几何中的探索问题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转化能力和计算求解能力. 24.(Ⅰ)45;(Ⅱ)5665- 或1665. 【解析】 【分析】分析:(Ⅰ)先根据三角函数定义得sin α,再根据诱导公式得结果,(Ⅱ)先根据三角函数定义得cos α,再根据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得()cos αβ+,最后根据()βαβα=+-,利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求结果. 【详解】详解:(Ⅰ)由角α的终边过点34,55P ⎛⎫-- ⎪⎝⎭得4sin 5α=-, 所以()4sin πsin 5αα+=-=. (Ⅱ)由角α的终边过点34,55P ⎛⎫-- ⎪⎝⎭得3cos 5α=-, 由()5sin 13αβ+=得()12cos 13αβ+=±. 由()βαβα=+-得()()cos cos cos sin sin βαβααβα=+++,所以56cos 65β=-或16cos 65β=. 点睛:三角函数求值的两种类型(1)给角求值:关键是正确选用公式,以便把非特殊角的三角函数转化为特殊角的三角函数. (2)给值求值:关键是找出已知式与待求式之间的联系及函数的差异. ①一般可以适当变换已知式,求得另外函数式的值,以备应用; ②变换待求式,便于将已知式求得的函数值代入,从而达到解题的目的. 25.(1)()9,12b =,()4,3c =-;(2)34π. 【解析】 【分析】(1)利用共线向量的坐标表示和垂直向量的坐标表示并结合条件//a b ,a c ⊥,列方程求出x 、y 的值,可得出向量b 和c 的坐标;(2)求出m 、n 的坐标,利用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运算计算出向量m 与向量n 夹角的余弦值,由夹角的取值范围可求出这两个向量夹角的值. 【详解】(1)()3,4a =,()9,b x =,()4,c y =,且//a b ,a c ⊥,3493440x y =⨯⎧∴⎨⨯+=⎩, 解得123x y =⎧⎨=-⎩,因此,()9,12b =,()4,3c =-;(2)()()()223,49,123,4m a b =-=⨯-=--,()()()3,44,37,1n a c =+=+-=,则374125m n ⋅=-⨯-⨯=-,()()22345m ∴=-+-=,227152n =+=,设m 与n 的夹角为θ,2cos ,2552m n m n m n⋅∴===-⨯⋅,0θπ≤≤,则34πθ=. 因此,向量m 与向量n 的夹角为34π. 【点睛】本题考查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涉及共线向量、向量垂直以及利用坐标计算向量的夹角,解题的关键就是将问题转化为向量的坐标运算,考查计算能力,属于中等题.26.(1)2nn a =(*n N ∈);(2)()16232n n T n +=+-.【解析】 【分析】(1)根据等比数列通项的性质求出34,a a 的表达式,利用等差中项列方程求得公比,然后求得数列的通项公式.(2)利用错位相减求和法求得数列{}n n a b 的前n 项和n T 【详解】解:(1)设数列{}n a 的公比为,因为24a =,所以34a q =,244a q =.因为32a +是2a 和4a 的等差中项,所以()32422a a a +=+. 即()224244q q +=+,化简得220q q -=.因为公比0q ≠,所以2q .所以222422n n n n a a q--==⨯=(*n N ∈). (2)因为2nn a =,所以22log 121n n b a n =-=-.()212n n n a b n =-.则()()231123252232212n n n T n n -=⨯+⨯+⨯+⋅⋅⋅+-+-,①()()23412123252232212n n n T n n +=⨯+⨯+⨯+⋅⋅⋅+-+-.②①-②得,()2312222222212n n n T n +-=+⨯+⨯+⋅⋅⋅+⨯--()()()11141222212623212n n n n n -++-=+⨯--=----,所以()16232n n T n +=+-.【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等比数列基本量的计算,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的求解,考查等差中项的性质,考查错位相减求和法求数列的前n 项和,属于中档题.。

高中数学必修二练习题(人教版-附答案)

高中数学必修二练习题(人教版-附答案)

高中数学必修二练习题(人教版,附答案)本文适合复习评估,借以评价学习成效。

一、选择题1. 已知直线经过点A(0,4)和点B(1,2),则直线AB的斜率为()A.3B.-2C. 2D. 不存在2.过点且平行于直线的直线方程为()A. B.C.D.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空间中,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一定是平行四边形;B.同一平面的两条垂线一定共面;C. 过直线上一点可以作无数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垂直,且这些直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D. 过一条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与已知平面垂直.4.已知点、,则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是()A. B. C. D.5. 研究下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表示直线与的关系6. 已知a、b是两条异面直线,c∥a,那么c与b的位置关系()A.一定是异面B.一定是相交C.不可能平行D.不可能相交7. 设m、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是三个不同的平面,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若,,则②若,,,则③若,,则④若,,则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A)①和②(B)②和③(C)③和④(D)①和④8. 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是()A.相交 B.相切 C.相离 D.直线过圆心9. 两圆相交于点A(1,3)、B(m,-1),两圆的圆心均在直线x-y+c=0上,则m+c的值为()A.-1 B.2 C.3 D.010. 在空间四边形ABCD各边AB、BC、CD、DA上分别取E、F、G、H四点,如果EF、GH相交于点P,那么( )A.点P必在直线AC上 B.点P必在直线BD上C.点P必在平面DBC内 D.点P必在平面ABC外11. 若M、N分别是△ABC边AB、AC的中点,MN与过直线BC的平面β的位置关系是(C )A.MN∥βB.MN与β相交或MNβC. MN∥β或MNβD. MN∥β或MN与β相交或MNβ12. 已知A、B、C、D是空间不共面的四个点,且AB⊥CD,AD⊥BC,则直线BD与AC(A )A.垂直B.平行C.相交D.位置关系不确定二填空题13.已知A(1,-2,1),B(2,2,2),点P在z轴上,且|PA|=|PB|,则点P的坐标为;14.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AP⊥平面ABCD,且AP=2,则PC=;15.过点(1,2)且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的直线的方程 ___________;16.圆心在直线上的圆C与轴交于两点,,则圆C的方程为.三解答题17(12分) 已知△ABC三边所在直线方程为AB:3x+4y+12=0,BC:4x-3y+16=0,CA:2x+y-2=0 求AC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方程.18(12分)如图,已知△ABC是正三角形,EA、CD都垂直于平面ABC,且EA=AB=2a,DC=a,F是BE 的中点,求证:(1) FD∥平面ABC;(2) AF⊥平面EDB.19(12分)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G分别是CB、CD、CC1的中点,(1)求证:平面A B1D1∥平面EFG;(2)求证:平面AA1C⊥面EFG.20(12分)已知圆C同时满足下列三个条件:①与y轴相切;②在直线y=x上截得弦长为2;③圆心在直线x-3y=0上. 求圆C的方程.设所求的圆C与y轴相切,又与直线交于AB,2分)设有半径为3的圆形村落,A、B两人同时从村落中心出发,B向北直行,A先向东直行,出村后不久,改变前进方向,沿着与村落周界相切的直线前进,后来恰与B相遇.设A、B两人速度一定,其速度比为3:1,问两人在何处相遇?22(14分)已知圆C:内有一点P(2,2),过点P作直线l交圆C于A、B两点.(1)当l经过圆心C时,求直线l的方程;(2)当弦AB被点P平分时,写出直线l的方程;(3) 当直线l的倾斜角为45度时,求弦AB的长.一、选择题(5’×12=60’)(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B A D B C C A A C A C A二、填空题:(4’×4=16’) (参考答案)13. (0,0,3) 14. 15 y=2x或x+y-3=0 16. (x-2)2+(y+3)2=5三解答题17(12分) 解:由解得交点B(-4,0),. ∴AC边上的高线BD的方程为.18(12分) 解:(1)取AB的中点M,连FM,MC,∵F、M分别是BE、BA的中点∴ FM∥EA, FM=EA∵ EA、CD都垂直于平面ABC ∴ CD∥EA∴ CD∥FM又 DC=a, ∴ FM=DC ∴四边形FMCD是平行四边形∴FD∥MCFD∥平面ABC(2)因M是AB的中点,△ABC是正三角形,所以CM⊥AB又 CM⊥AE,所以CM⊥面EAB, CM⊥AF, FD⊥AF,因F是BE的中点, EA=AB所以AF⊥EB.19解:略20解:∵圆心C在直线上,∴圆心C(3a,a),又圆与y轴相切,∴R=3|a|. 又圆心C到直线y-x=0的距离在Rt△CBD中,.∴圆心的坐标C分别为(3,1)和(-3,-1),故所求圆的方程为或.21解解:如图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由题意可设A、B两人速度分别为3v千米/小时,v千米/小时,再设出发x0小时,在点P改变方向,又经过y0小时,在点Q处与B相遇.则P、Q两点坐标为(3vx0, 0),(0,vx0+vy0).由|OP|2+|OQ|2=|PQ|2知,………………3分(3vx0)2+(vx0+vy0)2=(3vy0)2,即.……①………………6分将①代入……………8分又已知PQ与圆O相切,直线PQ在y轴上的截距就是两个相遇的位置.设直线相切,则有……………………11分答:A、B相遇点在离村中心正北千米处………………12分22解:(1)已知圆C:的圆心为C(1,0),因直线过点P、C,所以直线l的斜率为2,直线l的方程为y=2(x-1),即 2x-y-20.(2)当弦AB被点P平分时,l⊥PC, 直线l的方程为, 即 x+2y-6=0(3)当直线l的倾斜角为45度时,斜率为1,直线l的方程为y-2=x-2 ,即 x-y=0圆心C到直线l的距离为,圆的半径为3,弦AB的长为.。

期末考试综合检测试卷-2020-2021学年高一数学同步练习和分类专题(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

期末考试综合检测试卷-2020-2021学年高一数学同步练习和分类专题(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

高中数学必修二期末考试综合检测试卷第二学期高一期末测试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复数z=(1-i)+m(1+i)是纯虚数,则实数m=( )A.-2B.-1C.0D.12.幸福感指数是指某个人主观地评价他对自己目前生活状态的满意程度的指标,常用区间[0,10]内的一个数来表示,该数越接近10表示满意程度越高.现随机抽取6位小区居民,他们的幸福感指数分别为5,6,7,8,9,5,则这组数据的第80百分位数是( )A.7B.7.5C.8D.93.已知α为平面,a,b为两条不同的直线,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若a∥α,b∥α,则a∥bB.若a⊥α,a∥b,则b⊥αC.若a⊥α,a⊥b,则b∥αD.若a∥α,a⊥b,则b⊥α4.已知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M,N分别是BC,CD的中点,如果=a,=b,那么=( )A.a-bB.-a+bC.a+bD.-a-b5.已知圆锥的表面积为3π,且它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半圆,则该圆锥的体积为( )A.πB.πC.πD.2π6.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阅兵式彰显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迈向强起来的雄心壮志.阅兵式规模之大、类型之全均创历史之最,编组之新、要素之全彰显强军成就,装备方阵堪称“强军利刃”“强国之盾”,见证着人民军队迈向世界一流军队的坚定步伐.此次大阅兵不仅得到了全中国人的关注,还得到了无数外国人的关注.某单位有6位外国人,其中关注此次大阅兵的有5位,若从这6位外国人中任意选取2位进行一次采访,则被采访者都关注了此次大阅兵的概率为( )A. B. C. D.7.如图,有四座城市A、B、C、D,其中B在A的正东方向,且与A相距120 km,D在A的北偏东30°方向,且与A相距60 km,C在B的北偏东30°方向,且与B相距60 km.一架飞机从城市D出发,以360 km/h 的速度向城市C飞行,飞行了15 min后,接到命令改变航向,飞向城市B,此时飞机距离城市B的距离为( )A.120 kmB.60 kmC.60 kmD.60 km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原点O为正八边形P1P2P3P4P5P6P7P8的中心,P1P8⊥x轴,若坐标轴上的点M(异于原点)满足2++=0(其中1≤i≤8,1≤j≤8,且i,j∈N*),则满足以上条件的点M的个数为( )A.2B.4C.6D.8二、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有选错的得0分,部分选对的得3分)9.已知复数z满足(1-i)z=2i,则下列关于复数z的结论正确的是( )A.|z|=B.复数z的共轭复数=-1-iC.复平面内表示复数z的点位于第二象限D.复数z是方程x2+2x+2=0的一个根10.某市教体局对全市高一年级学生的身高进行抽样调查,随机抽取了100名学生,他们的身高都处在A,B,C,D,E五个层次内,根据抽样结果得到如下统计图,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样本中女生人数多于男生人数B.样本中B层次人数最多C.样本中E层次的男生人数为6D.样本中D层次的男生人数多于女生人数11.已知事件A,B,且P(A)=0.5,P(B)=0.2,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如果B⊆A,那么P(A∪B)=0.2,P(AB)=0.5B.如果A与B互斥,那么P(A∪B)=0.7,P(AB)=0C.如果A与B相互独立,那么P(A∪B)=0.7,P(AB)=0D.如果A与B相互独立,那么P()=0.4,P(A)=0.412.如图,正方体ABCD-A'B'C'D'的棱长为1,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若点M,N分别是线段A'A,A'D'的中点,则MN∥BC'B.点C到平面ABC'D'的距离为C.直线BC与平面ABC'D'所成的角等于D.三棱柱AA'D'-BB'C'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3π三、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已知a,b,c分别为△ABC的三个内角A,B,C的对边,且bcos C+ccos B=asin A,则A= .14.已知数据x1,x2,x3,…,x m的平均数为10,方差为2,则数据2x1-1,2x2-1,2x3-1,…,2x m-1的平均数为,方差为.15.已知|a|=3,|b|=2,(a+2b)·(a-3b)=-18,则a与b的夹角为.16.如图,在三棱锥V-ABC中,AB=2,VA=VB,AC=BC,VC=1,且AV⊥BV,AC⊥BC,则二面角V-AB-C的余弦值是.四、解答题(本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10分)已知向量a=(1,2),b=(4,-3).(1)若向量c∥a,且|c|=2,求c的坐标;(2)若向量b+ka与b-ka互相垂直,求实数k的值.18.(12分)已知a,b,c分别为△ABC的三个内角A,B,C的对边,且a=,c=1,A=.(1)求b及△ABC的面积S;(2)若D为BC边上一点,且,求∠ADB的正弦值.从①AD=1,②∠CAD=这两个条件中任选一个,补充在上面的问题中,并解答.注:如果选择多个条件分别解答,按第一个解答计分.19.(12分)在四面体A-BCD中,E,F,M分别是AB,BC,CD的中点,且BD=AC=2,EM=1.(1)求证:EF∥平面ACD;(2)求异面直线AC与BD所成的角.20.(12分)溺水、校园欺凌等与学生安全有关的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为了普及安全教育,某市组织了一次学生安全知识竞赛,规定每队3人,每人回答一个问题,答对得1分,答错得0分.在竞赛中,甲、乙两个中学代表队狭路相逢,假设甲队每人回答问题正确的概率均为,乙队每人回答问题正确的概率分别为,,,且每人回答问题正确与否相互之间没有影响.(1)分别求甲队总得分为3分与1分的概率;(2)求甲队总得分为2分且乙队总得分为1分的概率.21.(12分)如图,在三棱锥P-ABC中,PA⊥底面ABC,AB⊥BC,PA=AB=BC=2,点D为线段AC的中点,点E 为线段PC上一点.(1)求证:平面BDE⊥平面PAC;(2)当PA∥平面BDE时,求三棱锥P-BDE的体积.22.(12分)2020年开始,山东推行全新的高考制度.新高考不再分文理科,采用“3+3”模式,其中语文、数学、外语三科为必考科目,满分各150分,另外考生还需要依据想考取的高校及专业要求,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等因素,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中自选3门参加考试(6选3),每科满分100分.2020年初受疫情影响,全国各地推迟开学,开展线上教学.为了了解高一学生的选科意向,某学校对学生所选科目进行检测,下面是100名学生的物理、化学、生物三科总分成绩,以20为组距分成7组:[160,180),[180,200),[200,220),[220,240),[240,260),[260,280),[280,300],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1)求频率分布直方图中a的值;(2)(i)求物理、化学、生物三科总分成绩的中位数;(ii)估计这100名学生的物理、化学、生物三科总分成绩的平均数(同一组中的数据用该组区间的中点值作代表);(3)为了进一步了解选科情况,在物理、化学、生物三科总分成绩在[220,240)和[260,280)的两组中用比例分配的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7名学生,再从这7名学生中随机抽取2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求抽取的这2名学生来自不同组的概率.答案全解全析1.B 复数z=(1-i)+m(1+i)=(m+1)+(m-1)i,因为z是纯虚数,所以解得m=-1.2.C 将6个数据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5,5,6,7,8,9,因为6×80%=4.8,所以第5个数据即为这组数据的第80百分位数,故选C.3.B 如果两条平行直线中的一条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另一条直线也垂直于这个平面,因此B选项正确,易知A、C、D错误.4.B =-=+-(+)=+--=-+=-a+b.5.A 设圆锥的底面半径为r,母线长为l,依题意有2πr=·2πl,所以l=2r,又圆锥的表面积为3π,所以πr2+πrl=3π,解得r=1,因此圆锥的高h==,于是体积V=πr2h=π×12×=π.6.C 这6位外国人分别记为a,A,B,C,D,E,其中a未关注此次大阅兵,A,B,CD,E关注了此次大阅兵, 则样本点有(a,A),(a,B),(a,C),(a,D),(a,E),(A,B),(A,C),(A,D),(A,E),(B,C),(B,D),(B,E),(C,D),(C,E),(D ,E),共15个,其中被采访者都关注了此次大阅兵的样本点有10个,故所求概率为=.故选C.7.D 取AB的中点E,连接DE,BD.设飞机飞行了15 min后到达F点,连接BF,如图所示,则BF即为所求.因为E为AB的中点,且AB=120 km,所以AE=EB=60 km,又∠DAE=60°,AD=60 km,所以三角形DAE为等边三角形,所以DE=60 km,∠ADE=60°,在等腰三角形EDB中,∠DEB=120°,所以∠EDB=∠EBD=30°,所以∠ADB=90°,所以BD2=AB2-AD2=1202-602=10 800,所以BD=60 km,因为∠CBE=90°+30°=120°,∠EBD=30°,所以∠CBD=90°,所以CD===240 km,所以cos∠BDC===,因为DF=360×=90 km,所以在三角形BDF中,BF2=BD2+DF2-2×BD×DF×cos∠BDF=(60)2+902-2×60×90×=10 800,所以BF=60 km,即此时飞机距离城市B的距离为60 km.8.D 取线段P i P j的中点Q k,因为2++=0,所以+=-2,即2=-2,所以=-,于是Q k,O,M共线,因为点M在坐标轴上,所以Q k也在坐标轴上,于是满足条件的(i,j)的情况有(1,8),(2,7),(3,6),(4,5),(2,3),(1,4),(5,8),(6,7),即满足条件的点M有8个.9.ABCD 由(1-i)z=2i得z==-1+i,于是|z|=,其共轭复数=-1-i,复数z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是(-1,1),位于第二象限.因为(-1+i)2+2(-1+i)+2=0,所以复数z是方程x2+2x+2=0的一个根,故选项A、B、C、D均正确.10.ABC 样本中女生人数为9+24+15+9+3=60,则男生人数为40,故A选项正确;样本中B层次人数为24+40×30%=36,并且B层次占女生和男生的比例均最大,故B层次人数最多,B选项正确;E层次中的男生人数为40×(1-10%-30%-25%-20%)=6,故C选项正确;D层次中,男生人数为40×20%=8,女生人数为9,故D选项错误.11.BD 由于B⊆A,所以A∪B=A,AB=B,于是P(A∪B)=P(A)=0.5,P(AB)=P(A∩B)=P(B)=0.2,故A选项错误;由于A与B互斥,所以P(A∪B)=P(A)+P(B)=0.5+0.2=0.7,AB为不可能事件,因此P(AB)=0,故B 选项正确;如果A与B相互独立,那么P(AB)=P(A)P(B)=0.1,故C选项错误;P()=P()P()=0.5×0.8=0.4,P(A)=P(A)P()=0.5×0.8=0.4,故D选项正确.12.ACD 因为M,N分别是线段A'A,A'D'的中点,所以MN∥AD',又因为AD'∥BC',所以MN∥BC',故A 选项正确;连接B'C,易证B'C⊥平面ABC'D',因此点C到平面ABC'D'的距离为B'C=,故B选项错误;直线BC与平面ABC'D'所成的角为∠CBC'=,故C选项正确;三棱柱AA'D'-BB'C'的外接球即正方体的外接球,其半径R=,因此其表面积为4π×=3π,故D选项正确.13.答案90°解析由正弦定理可得sin Bcos C+sin Ccos B=sin2A,即sin(B+C)=sin 2A,所以sin A=sin2A,易知sin A≠0,所以sin A=1,故A=90°.14.答案19;8解析依题意可得2x1-1,2x2-1,…,2x m-1的平均数为2×10-1=19,方差为22×2=8.15.答案解析设a,b的夹角为θ,依题意有|a|2-a·b-6|b|2=-18,所以32-3×2×cos θ-6×22=-18,解得cos θ=,由于θ∈[0,π],故θ=.16.答案解析取AB的中点D,连接VD,CD,由于VA=VB,AC=BC,所以VD⊥AB,CD⊥AB,于是∠VDC就是二面角V-AB-C的平面角.因为AV⊥BV,AC⊥BC,AB=2,所以VD=,DC=,又VC=1,所以cos∠VDC==.17.解析(1)解法一:因为向量c∥a,所以设c=λa,(1分)则c2=(λa)2,即(2)2=λ2a2,(2分)所以20=5λ2,解得λ=±2.(4分)所以c=2a=(2,4)或c=-2a=(-2,-4).(5分)解法二:设向量c=(x,y).(1分)因为c∥a,且a=(1,2),所以2x=y,(2分)因为|c|=2,所以=2,(3分)由解得或(4分)所以c=(2,4)或c=(-2,-4).(5分)(2)因为向量b+ka与b-ka互相垂直,所以(b+ka)·(b-ka)=0,(6分)即b2-k2a2=0.(7分)因为a=(1,2),b=(4,-3),所以a2=5,b2=25,(8分)所以25-5k2=0,解得k=±.(10分)18.解析(1)由余弦定理得,()2=b2+12-2bcos ,(2分)整理得b2+b-6=0,解得b=2或b=-3(舍去).(5分)所以△ABC的面积S=bcsin A=×2×1×=.(6分)(2)选择条件①.在△ABC中,由正弦定理=,得=,(8分)所以sin B=.(9分)因为AD=AB=1,所以∠ADB=∠B.(10分)所以sin∠ADB=sin B,所以sin∠ADB=.(12分)选择条件②.在△ABC中,由余弦定理的推论,得cos B==.(8分)因为A=,所以∠BAD=-=,(9分)所以sin∠ADB=cos B,即sin∠ADB=.(12分)19.解析(1)证明:因为E,F分别为AB,BC的中点,所以EF∥AC.(2分)因为EF⊄平面ACD,AC⊂平面ACD,所以EF∥平面ACD.(4分)(2)易得EF∥AC,FM∥BD,(5分)所以∠EFM为异面直线AC与BD所成的角(或其补角).(7分)在△EFM中,EF=FM=EM=1,所以△EFM为等边三角形,(10分)所以∠EFM=60°,即异面直线AC与BD所成的角为60°.(12分)20.解析(1)记“甲队总得分为3分”为事件A,“甲队总得分为1分”为事件B.甲队得3分,即三人都答对,其概率P(A)=××=.(2分)甲队得1分,即三人中只有一人答对,其余两人都答错,其概率P(B)=××+××+××=.(5分)所以甲队总得分为3分的概率为,甲队总得分为1分的概率为.(6分)(2)记“甲队总得分为2分”为事件C,“乙队总得分为1分”为事件D.甲队得2分,即三人中有两人答对,剩余一人答错,则P(C)=××+××+××=.(8分)乙队得1分,即三人中只有一人答对,其余两人都答错,则P(D)=××+××+××=.(11分)由题意得,事件C与事件D相互独立.所以甲队总得分为2分且乙队总得分为1分的概率为P(C)P(D)=×=.(12分)21.解析(1)证明:因为PA⊥底面ABC,且BD⊂底面ABC,所以PA⊥BD.(1分)因为AB=BC,且点D为线段AC的中点,所以BD⊥AC.(2分)又PA∩AC=A,所以BD⊥平面PAC.(3分)又BD⊂平面BDE,所以平面BDE⊥平面PAC.(4分)(2)因为PA∥平面BDE,PA⊂平面PAC,平面PAC∩平面BDE=ED,所以ED∥PA.(5分)因为点D为AC的中点,所以点E为PC的中点.(6分)解法一:由题意知P到平面BDE的距离与A到平面BDE的距离相等.(7分)所以V P-BDE=V A-BDE=V E-ABD=V E-ABC=V P-ABC=×××2×2×2=.所以三棱锥P-BDE的体积为.(12分)解法二:由题意知点P到平面BDE的距离与点A到平面BDE的距离相等.(7分)所以V P-BDE=V A-BDE.(8分)由题意得AC=2,AD=,BD=,DE=1,(9分)由(1)知,AD⊥BD,AD⊥DE,且BD∩DE=D,所以AD⊥平面BDE,(10分)所以V A-BDE=AD·S△BDE=×××1×=.所以三棱锥P-BDE的体积为.(12分)解法三:由题意得AC=2,AD=,BD=,DE=1,(8分)由(1)知,BD⊥平面PDE,且S△PDE=DE·AD=×1×=.(10分)所以V P-BDE=V B-PDE=BD·S△PDE=××=.所以三棱锥P-BDE的体积为.(12分)22.解析(1)由题图得,(0.002+0.009 5+0.011+0.012 5+0.007 5+a+0.002 5)×20=1,(1分)解得a=0.005.(2分)(2)(i)因为(0.002+0.009 5+0.011)×20=0.45<0.5,(0.002+0.009 5+0.011+0.012 5)×20=0.7>0.5,所以三科总分成绩的中位数在[220,240)内,(3分)设中位数为x,则(0.002+0.009 5+0.011)×20+0.012 5×(x-220)=0.5,解得x=224,即中位数为224.(5分)(ii)三科总分成绩的平均数为170×0.04+190×0.19+210×0.22+230×0.25+250×0.15+270×0.1+290×0.05=225.6.(7分)(3)三科总分成绩在[220,240),[260,280)两组内的学生分别有25人,10人,故抽样比为=.(8分)所以从三科总分成绩为[220,240)和[260,280)的两组中抽取的学生人数分别为25×=5,10×=2.(9分)记事件A=“抽取的这2名学生来自不同组”.三科总分成绩在[220,240)内的5人分别记为a1,a2,a3,a4,a5,在[260,280)内的2人分别记为b1,b2.现在这7人中抽取2人,则试验的样本空间Ω={(a1,a2),(a1,a3),(a1,a4),(a1,a5),(a1,b1),(a1,b2),(a2,a3),(a2,a4),(a2,a5),(a2,b1),(a2,b2),(a3,a4) ,(a3,a5),(a3,b1),(a3,b2),(a4,a5),(a4,b1),(a4,b2),(a5,b1),(a5,b2),(b1,b2)},共21个样本点.(10分) 其中A={(a1,b1),(a1,b2),(a2,b1),(a2,b2),(a3,b1),(a3,b2),(a4,b1),(a4,b2),(a5,b1),(a5,b2)},共10个样本点.(11分)所以P(A)=,即抽取的这2名学生来自不同组的概率为.(12分)。

高中数学必修二测试题及答案

高中数学必修二测试题及答案

高中数学必修二测试题及答案(满分:150分 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直线3x +y -a =0(a ∈R )的倾斜角为( )A. 30°B. 60° C .120° D .150° 2.直线3x+4y-7=0和6x+my+6=0(m ∈R )平行,则它们之间的距离是( )A. 1B. 2 C .3 D .不确定 3.以A (1,3)和B (-5,1)为端点的线段AB 的中垂线方程是( )A .3x -y +8=0B .3x +y +4=0C .2x -y -6=0D .3x +y -8=04.过点P (2,1)且被圆x 2+y 2-2x +4y =0截得弦长最长的直线l 的方程为( )A .3x -y -5=0B .3x +y -7=0C .x -3y +5=0D .x +3y -5=05. 如图,一个空间几何体的正视图和左视图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俯视图是一个圆,那么这个几何体的侧面积为( )A.4π B.54π C.π D.32π6.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 .一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无数条直线垂直,则此直线与平面垂直B .两条异面直线不可能同时垂直于一个平面C .直线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0°<θ≤180°D .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取值范围是:0<θ<90°7. 点P 为ΔABC 所在平面外一点,PO ⊥平面ABC ,垂足为O ,若PA=PB=PC ,则点O 是ΔABC 的( )A .内心B .外心C .重心D .垂心8. 已知m 、n 为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且m ⊥α ,n ⊥β,则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 )A. 若m//n ,则α//βB. 若α//β,则m//nC. 若m 、n 相交,则α、β相交D. 若α、β相交,则m 、n 相交 9.一个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其斜二测直观图是一个等腰梯形,其底角为45,腰和上底均为1。

高中数学必修二 海南省海南枫叶国际学校-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

高中数学必修二  海南省海南枫叶国际学校-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
【详解】(1) , ,且 ,
,可得 ;
(2) ,
,化简得 ,
因此, .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面向量平行的坐标关系,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应用,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的化简应用,属于基础题.
18.两台机床同时生产直径为10的零件,为了检验产品质量,质量质检员从两台机床的产品中各抽取4件进行测量,结果如下:
机床甲
【详解】由 , ,得 ,则 , .故选C.
【点睛】本题考点为平面向量的数量积,侧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难度不大.
7.若棱长为 的正方体的顶点都在同一球面上,则该球的表面积为()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求出正方体的体对角线的一半,即为球的半径,利用球的表面积公式,即可得解.
【详解】这个球是正方体的外接球,其半径等于正方体的体对角线的一半,
故选:A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极差,平均数,中位数与方差等的运算与理解,属于中等题型.
12.将正方形ABCD沿对角线BD折成直二面角A-BD-C,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AC⊥BDB. △ACD是等边三角形
C.AB与平面BCD成 角D.AB与CD所成的角是60°
【答案】ABD
【解析】
【分析】
首先画出几何体,由线面垂直 性质定理判断A是否正确;根据直二面角的条件计算 的长度,判断 是否是等边三角形;根据线面角的定义判断C;由异面直线所成的角转化为相交直线所成的角,取 的中点 ,连结 ,转化为求 或其补角.
10
9.8
10
10.2
机床乙
10.1
10
9.9
10
如果你是质量检测员,在收集到上述数据后,你将通过怎样的运算来判断哪台机床生产的零件质量更符合要求.

高中数学必修2测试题附答案

高中数学必修2测试题附答案

高中数学必修2测试题附答案数学必修2一、选择题1、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A.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解析: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一定平行,为真命题,选A。

2、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A.如果α⊥β,那么α内一定存在直线平行于平面β;解析:如果直线α垂直于平面β,则α内不存在直线平行于平面β,选A。

3、右图的正方体ABCD-A’B’C’D’中,异面直线AA’与BC所成的角是()解析:异面直线AA’与BC所成的角为直角,选D。

4、右图的正方体ABCD-A’B’C’D’中,AB二面角D’-AB-D的大小是()解析:AB二面角D’-AB-D为60度,选C。

5、直线5x-2y-10=0在x轴上的截距为a,在y轴上的截距为b,则()解析:将y=0代入5x-2y-10=0,得到x=2,即直线在x轴上的截距为2;将x=0代入5x-2y-10=0,得到y=-5,即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为-5,选B。

6、直线2x-y=7与直线3x+2y-7=0的交点是()解析:将2x-y=7和3x+2y-7=0联立,解得交点为(3,-1),选A。

7、过点P(4,-1)且与直线3x-4y+6=0垂直的直线方程是()解析:3x-4y+6=0的斜率为3/4,与其垂直的直线斜率为-4/3,过点P(4,-1),代入点斜式方程y+1=-4/3(x-4),化简得到4x+3y-13=0,选A。

8、正方体的全面积为a,它的顶点都在球面上,则这个球的表面积是:()解析:正方体的全面积为6a,每个面积为a,每个面的对角线长为正方体的对角线长,即球的直径。

因此球的直径为正方体的对角线长,即a的开根号乘以根号3.球的表面积为4πr^2,即4π(0.5a√3)^2=3πa^2,选C。

9、圆x^2+y^2-4x-2y-5=0的圆心坐标是:()解析:将x^2-4x和y^2-2y分别配方得到(x-2)^2-4+(y-1)^2-1=0,即(x-2)^2+(y-1)^2=5,圆心坐标为(2,1),选B。

高中数学必修二 期末考测试(提升)(含答案)

高中数学必修二   期末考测试(提升)(含答案)

期末考测试(提升)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为正确答案,每题5分,8题共40分)1.(2021·浙江)如图,正方形O A B C ''''的边长为1,它是水平放置的一个平面图形的直观图,则原图形的周长是( )A .2+B .8C .6D .2+【答案】B【解析】由题意O B ''OABC 中,1OA BC ==,OB =OB OA ⊥,所以3OC AB ==, 所以四边形的周长为:2(13)8⨯+=. 故选:B .2.(2021·全国· 专题练习 )复数21i-(i 为虚数单位)的共轭复数是( ) A .1i + B .1i -C .1i -+D .1i --【答案】B【解析】化简可得21z i =-()()()21111i i i i +==+-+,∴21i-的共轭复数1z i =-,故选:B . 3.(2021·黑龙江·哈尔滨三中高一月考)如图,向量AB a =,AC b =,CD c =,则向量BD 可以表示为( )A .a b c +-B .a b c -+C .b a c -+D .b a c --【答案】C【解析】依题意BD AD AB AC CD AB =-=+-,即BD b a c =-+,故选:C.4.(2021·全国·专题练习)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有如下问题:“今有池方一丈,葭生其中央,出水一尺,引葭赴岸,始与岸齐,问水深、葭长各几何?”意思是说:“有一个边长为1丈的正方形水池,在池的正中央长着一根芦苇,芦苇露出水面1尺.若将芦苇拉到池边中点处,芦苇的顶端恰好到达水面.问水有多深?芦苇多长?”该题所求的水深为( ) A .12尺 B .10尺 C .9尺 D .14尺【答案】A【解析】设水深为x 尺,依题意得()22215x x +-=,解得12x =.因此,水深为12尺.故选:A.5.(2021·内蒙古·集宁一中)△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已知sin sin (sin cos )0B A C C +-=,a =2,cC =A .π12 B .π6C .π4D .π3【答案】B【解析】sinB=sin(A+C)=sinAcosC+cosAsinC ,∵sinB+sinA(sinC ﹣cosC)=0,∴sinAcosC+cosAsinC+sinAsinC ﹣sinAcosC=0,∴cosAsinC+sinAsinC=0, ∵sinC ≠0,∴cosA=﹣sinA ,∴tanA=﹣1, ∵π2<A <π,∴A= 3π4,由正弦定理可得c sin sin aC A=,∵a=2,sinC=sin c A a=12=22 , ∵a >c ,∴C=π6,故选B .6.(2021·浙江·高一期末)设非零向量a ,b 满足a b a b +=-,则 A .a ⊥bB .=a bC .a ∥bD .a b >【答案】A【解析】由a b a b +=-平方得222222a a b b a a b b +⋅+=-⋅+,即0a b ⋅=,则a b ⊥,故选A.7.(2021·上海市金山中学高一期末)设锐角ABC 的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若,3A a π==则2b 2c bc ++的取值范围为( ) A .(1,9] B .(3,9] C .(5,9] D .(7,9]【答案】D 【解析】因为,3A a π==由正弦定理可得22sin sin sin 3ab c AB B π===⎛⎫- ⎪⎝⎭, 则有22sin ,2sin 3b B c B π⎛⎫==- ⎪⎝⎭, 由ABC 的内角,,A B C 为锐角,可得0,220,32B B πππ⎧<<⎪⎪⎨⎪<-<⎪⎩,512sin 2124sin 2462666266B B B B πππππππ⎛⎫⎛⎫∴<<⇒<-<⇒<-≤⇒<-≤ ⎪ ⎪⎝⎭⎝⎭, 由余弦定理可得222222cos 3,a b c bc A b c bc =+-⇒=+- 因此有2223b c bc bc ++=+ 28sin sin 33B B π⎛⎫=-+ ⎪⎝⎭2cos 4sin 3BB B =++ 22cos 25B B =-+(]54sin 27,96B π⎛⎫=+-∈ ⎪⎝⎭故选:D.8.(2021·北京·清华附中 )如图,正四棱柱1111ABCD A B C D -满足12AB AA =,点E 在线段1DD 上移动,F 点在线段1BB 上移动,并且满足1DE FB =.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直线1AC 与直线EF 可能异面B .直线EF 与直线AC 所成角随着E 点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C .三角形AEF 可能是钝角三角形D .四棱锥A CEF -的体积保持不变 【答案】D【解析】如图所示,连接有关线段.设M ,N 为AC ,A 1C 1的中点,即为上下底面的中心,MN 的中点为O ,则AC 1的中点也是O ,又∵DE =B 1F ,由对称性可得O 也是EF 的中点,所以AC 1与EF 交于点O ,故不是异面直线,故A 错误;由正四棱柱的性质结合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易得AC ⊥平面11BB D D , 因为EF ⊂平面11BB D D ,∴,AC EF ⊥故B 错误; 设AB a ,则12AA a =,设1,02DE B F x x a ==<<, 易得()22222222,254,AE a x AF a a x a ax x =+=+-=-+ ()22222222684,EF a a x a ax x =+-=-+因为()222242220,AE AF EF ax x x a x +-=-=->EAF ∴∠为锐角;因为()22222224220,AE EF AF a ax x a x +-=-+=->AEF ∴∠为锐角,因为2222210124,AF EF AE a ax x +-=-+ 当3x 2a =时取得最小值为2222101890,a a a a -+=> AFE ∴∠为锐角,故△AEF 为锐角三角形,故C 错误; 三棱锥A -EFC 也可以看做F -AOC 和E -AOC 的组合体, 由于△AOB 是固定的,E ,F 到平面AOC 的距离是不变的 (∵易知BB 1,DD 1平行与平面ACC 1A 1),故体积不变, 故D 正确. 故选:D.二、多选题(每题至少有2个选项为正确答案,每题5分,4题共20分)9.(2021·湖南·临澧县第一中学高一期末)设i 为虚数单位,复数()(12)z a i i =++,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 .若z 为纯虚数,则实数a 的值为2B .若z 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在第三象限,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122- C .实数12a =-是z z =(z 为z 的共轭复数)的充要条件D .若||5()z z x i x R +=+∈,则实数a 的值为2 【答案】ACD【解析】()(12)2(12)z a i i a a i =++=-++∴选项A :z 为纯虚数,有20120a a -=⎧⎨+≠⎩可得2a =,故正确选项B :z 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在第三象限,有20120a a -<⎧⎨+<⎩解得12a <-,故错误选项C :12a =-时,52z z ==-;z z =时,120a +=即12a =-,它们互为充要条件,故正确选项D :||5()z z x i x R +=+∈时,有125a +=,即2a =,故正确 故选:ACD10.(2021·江苏南京·高一期末)在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若b =3c =,3A C π+=,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cos C =B .sin B =C .3a =D .ABCS=【答案】AD【解析】3A C π+=,故2B C =,根据正弦定理:sin sin b cB C=,即32sin cos C C C =⨯,sin 0C ≠,故cos C =,sin C =sin sin 22sin cos 3B C C C ===2222cos c a b ab C =+-,化简得到2430a a -+=,解得3a =或1a =,若3a =,故4A C π==,故2B π=,不满足,故1a =.11sin 122ABC S ab C ==⨯⨯△故选:AD .11.(2021·安徽黄山·高一期末)在发生公共卫生事件期间,有专业机构认为该事件在一段时间内没有发生大规模群体感染的标志为“连续7天,每天新增疑似病例不超过5人”.过去7日,甲、乙、丙、丁四地新增疑似病例数据信息如下,则一定符合该标志的是( ) 甲地:总体平均数3x ≤,且中位数为0; 乙地:总体平均数为2,且标准差2s ≤; 丙地:总体平均数3x ≤,且极差2≤c ; 丁地:众数为1,且极差4c ≤. A .甲地 B .乙地C .丙地D .丁地【答案】CD【解析】甲地:满足总体平均数3x ≤,且中位数为0,举例7天的新增疑似病例为0,0,0,0,5,6,7,则不符合该标志;乙地:若7天新增疑似病例为1,1,1,1,2,2,6,满足平均数为2,标准差2s =,但不符合该标志;丙地:由极差2≤c 可知,若新增疑似病例最多超过5人,比如6人,那么最小值不低于4人, 那么总体平均数3x ≤就不正确,故每天新增疑似病例低于5人,故丙地符合该标志; 丁地:因为众数为1,且极差4c ≤,所以新增疑似病例的最大值5≤,所以丁地符合该标志. 故选:CD12.(2021·河北易县中学高一月考)已知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则以下四个命题正确的有( ) A .当5,7,60a b A ===︒时,满足条件的三角形共有1个B.若sin :sin :sin 3:5:7A B C =则这个三角形的最大角是120 C .若222a b c +>,则ABC 为锐角三角形 D .若4Cπ,22a c bc -=,则A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答案】BD【解析】对于A,7sin 2sin 15b AB a===>,无解,故A 错误; 对于B,根据已知条件,由正弦定理得:::3:5:7a b c =,不妨令3a =,则5,7b c ==,最大角C 的余弦值为:222925491cos 2302a b c C ab +-+-===-,∴120C =︒,故B 正确;对于C ,由条件,结合余弦定理只能得到cos 0C >,即角C 为锐角,无法保证其它角也为锐角,故C 错误;对于D,2222 cos cos 2224a b c b bc b c C ab ab a π+-++=====,得到b c+=, 又()2222,,a c bc a bc c c b c -=∴=+=+=a∴=,sin 1,42A C A ππ∴===∴=,A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故D 正确.故选:BD.三、填空题(每题5分,4题共20分)13.(2021·甘肃省会宁县第一中学高一期末)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袭击全国.口罩成为重要的抗疫物资,为了确保口罩供应,某工厂口罩生产线高速运转,工人加班加点生产.设该工厂连续5天生产的口罩数依次为1x ,2x ,3x ,4x ,5x (单位:十万只),若这组数据1x ,2x ,3x ,4x ,5x 的方差为1.44,且21x ,22x ,23x ,24x ,25x 的平均数为4,则该工厂这5天平均每天生产口罩__________十万只.【答案】1.6【解析】依题意,得22212520x x x +++=.设1x ,2x ,3x ,4x ,5x 的平均数为x , 根据方差的计算公式有()()()2221251 1.445x x x x x x ⎡⎤-+-++-=⎢⎥⎣⎦.()()2222125125257.2x x x x x x x x ∴+++-++++=,即22201057.2x x -+=, 1.6x ∴=.故答案为:1.614.(2021·江苏省海头高级中学高二月考)设复数z 满足341z i --=,则z 的最大值是_______. 【答案】6【解析】设复数(,)z x yi x y R =+∈,则22341,(3)(4)1x yi i x y +--=∴-+-=,所以复数对应的点的轨迹为(3,4)为圆心半径为1的圆,所以z 1516=+=.故答案为615.(2021·全国·高一单元测试)口袋里装有1红,2白,3黄共6个形状相同的小球,从中取出2球,事件A =“取出的两球同色”,B =“取出的2球中至少有一个黄球”,C =“取出的2球至少有一个白球”,D “取出的两球不同色”,E =“取出的2球中至多有一个白球”.下列判断中正确的序号为________. ①A 与D 为对立事件;②B 与C 是互斥事件;③C 与E 是对立事件:④()1P C E =;⑤()()P B P C =.【答案】①④【解析】口袋里装有1红,2白,3黄共6个形状相同小球,从中取出2球, 事件A = “取出的两球同色”, B = “取出的2球中至少有一个黄球”,C = “取出的2球至少有一个白球”,D “取出的两球不同色”,E = “取出的2球中至多有一个白球”,①,由对立事件定义得A 与D 为对立事件,故①正确;②,B 与C 有可能同时发生,故B 与C 不是互斥事件,故②错误; ③,C 与E 有可能同时发生,不是对立事件,故③错误; ④,P (C)631=155=-,P (E)1415=,8()15P CE =,从而()P C E P =(C)P +(E)()1P CE -=,故④正确; ⑤,C B ≠,从而P (B)P ≠(C),故⑤错误. 故答案为:①④.16.(2021·江苏省如皋中学高一月考)已知三棱锥O ABC -中,,,A B C 三点在以O 为球心的球面上,若2AB BC ==,120ABC ︒∠=,且三棱锥O ABC -O 的表面积为________.【答案】52π【解析】ABC 的面积122sin12032ABCS=⨯⨯= 设球心O 到平面ABC 的距离为h ,则1133O ABC ABCV Sh -===3h =, 在ABC 中,由余弦定理2222cos1208412AC AB BC AB BC =+-⋅=+=,∴=AC 设ABC 的外接圆半径为r ,由正弦定理 则2sin120ACr =,解得2r,设球的半径为R ,则22213R r h =+=, 所以球O 的表面积为2452S R ππ==. 故答案为:52π四、解答题(17题10分,其余每题12分,共70分)17.(2021·山西·长治市潞城区第一中学校高一月考)已知复数z 使得2z i R +∈,2zR i∈-,其中i 是虚数单位.(1)求复数z 的共轭复数z ;(2)若复数()2z mi +在复平面上对应的点在第四象限,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答案】(1)42i +;(2)()2,2-.【解析】(1)设(),z x yi x y R =+∈,则()22z i x y i +=++ ∵2z i R +∈∴2y =- 又22242255z x i x x i R i i -+-==+∈--,∴4x =综上,有42z i =-∴42z i =+ (2)∵m 为实数,且()()()()2224212482z mi m i m m m i +=+-=+-+-⎡⎤⎣⎦∴由题意得()21240820m m m ⎧+->⎪⎨-<⎪⎩,解得22m -<<故,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2,2-18.(2021·江西省靖安中学)某校在一次期末数学测试中,为统计学生的考试情况,从学校的200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50名学生的考试成绩,被测学生成绩全部介于65分到145分之间(满分150分),将统计结果按如下方式分成八组:第一组[65,75),第二组[75,85),第八组[135,145],如图是按上述分组方法得到的频率分布直方图的一部分.(1)根据图表,计算第七组的频率,并估计该校的2000名学生这次考试成绩的平均分(同一组中的数据用该组区间的中点值代表该组数据平均值);(2)若从样本成绩属于第六组和第八组的所有学生中随机抽取2名,求他们的分差的绝对值小于10分的概率.【答案】(1)频率为:0.08;平均分为102;(2)25.【解析】(1)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得第七组的频率为:()10.0040.0120.0160.0300.0200.0060.004100.08-++++++⨯=.用样本数据估计该校的2000名学生这次考试成绩的平均分为: 700.04800.12900.161000.31100.21200.06x =⨯+⨯+⨯+⨯+⨯+⨯ 1300.081400.04102+⨯+⨯=.(2)样本成绩属于第六组的有0.00610503⨯⨯=人,设为,,A B C ,样本成绩属于第八组的有0.00410502⨯⨯=人,设为,a b ,从样本成绩属于第六组和第八组的所有学生中随机抽取2名,基本事件有: AB ,AC ,Aa ,Ab ,BC ,Ba ,Bb ,Ca ,Cb ,ab 共10个他们的分差的绝对值小于10分包含的基本事件个数AB ,AC ,BC ,ab 共 4个 ∴他们的分差的绝对值小于10分的概率42105p ==. 19.(2021·河南·辉县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一月考)已知三棱柱111ABC A B C -(如图所示),底面ABC 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侧棱1CC ⊥底面ABC ,14CC =,E 为11B C 的中点.(1)若G 为11A B 的中点,求证:1C G ⊥平面11A B BA ;(2)证明:1//AC 平面1A EB ;(3)求三棱锥1A EBA -的体积.【答案】(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解析】(1)连接1C G ,由1CC ⊥底面ABC ,且11//CC BB ,可得1BB ⊥底面111A B C , 又由1C G ⊂底面111A B C ,所以11C G B B ⊥,又因为G 为正111A B C △边11A B 的中点,所以111C G A B ⊥,因为1111A B BB B =,且111,A B BB ⊂平面11A B BA ,所以1C G ⊥平面11A B BA .(2)连接1B A 交1A B 与G ,则O 为1A B 的中点,连接EO ,则1//EO AC .因为EO ⊂平面1EA B ,1AC ⊄平面1EA B ,所以1//AC 平面1EA B .(2)因为11A A BE E ABA V V --=,11142ABA S AB AA =⨯⨯=△.取1GB 的中点F ,连接EF ,则1//EF C G ,可得EF ⊥平面11A B BA ,即EF 为三棱锥1E ABA -的高,112EF C G ===,三棱锥1A EBA -的体积11111433A A BE E ABA ABA V V S EF --==⨯=⨯=△20.(2021·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高一月考)已知1e ,2e 是平面内两个不共线的非零向量,122AB e e =+,12e e BE λ=-+,122EC e e =-+,且A ,E ,C 三点共线.(1)求实数λ的值;(2)若()12,1e =,()22,2e =-,求BC 的坐标;(3)已知()3,5D ,在(2)的条件下,若A ,B ,C ,D 四点按逆时针顺序构成平行四边形,求点A 的坐标.【答案】(1)32λ=-(2)(7,2)--(3)()10,7. 【解析】(1)()()()12121221AE AB BE e e e e e e λλ=+=++-+=++.因为A ,E ,C 三点共线,所以存在实数k ,使得AE k EC =,即()()121212e e k e e λ++=-+,得()1212(1)k e k e λ+=--.因为1e ,2e 是平面内两个不共线的非零向量, 所以12010k k λ+=⎧⎨--=⎩解得12k =-,32λ=-. (2)()()()121212136,31,17222,32B e BE EC e C e e e e ++=--=-+=--=--=---. (3)因为A ,B ,C ,D 四点按逆时针顺序构成平行四边形,所以AD BC =.设(),A x y ,则()3,5AD x y =--,因为()7,2BC =--,所以3752x x -=-⎧⎨-=-⎩解得107x y =⎧⎨=⎩ 即点A 的坐标为()10,7.21.(2021·安徽师大附属外国语学校高一月考)在锐角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已知sin2sin .a B b A =(1)若3,a b ==c ;(2)求cos cos a C c A b-的取值范围. 【答案】(1)2c =;(2)()1,1-.【解析】(1)由sin 2sin a B b A =,得sin sin2sin sin A B B A =,得2sin sin cos sin sin A B A B A =,得1cos 2B =, 在ABC ,3B π∴=, 由余弦定理2222cos b c a ac B =+-, 得27923cos 3c c π=+-⨯,即2320c c -+=,解得1c =或2c =.当1c =时,22220,cos 0b c a A +-=-<< 即A 为钝角(舍),故2c =符合.(2)由(1)得3B π=, 所以23C A π=-,cos cos sin cos cos sin 22sin 3a C c A A C A C A b B π--⎛⎫∴===- ⎪⎝⎭, ABC 为锐角三角形,62A ππ∴<<,22333A πππ∴-<-<,2sin 23A π⎛⎫-< ⎪⎝⎭, cos cos 11a C c A b-∴-<<,故cos cos a C c A b-的取值范围是()1,1-. 22.(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为菱形,PAD △为正三角形,平面PAD ⊥平面ABCD E F ,、分别是AD CD 、的中点.(1)证明:BD PF ⊥;(2)若M 是棱PB 上一点,三棱锥M PAD -与三棱锥P DEF -的体积相等,求M 点的位置.【答案】(1)证明见解析;(2)M 点在PB 上靠近P 点的四等分点处.【解析】(1)连接AC PA PD =,且E 是AD 的中点,PE AD ⊥∴.又平面PAD ⊥平面ABCD ,平面PAD 平面ABCD AD PE =⊂,平面PAD .PE ∴⊥平面ABCD BD ⊂,平面ABCD BD PE ∴⊥,. 又ABCD 为菱形,且E F 、分别为棱AD CD 、的中点,//EF AC ∴.BD AC BD EF ⊥∴⊥,,又BD PE PE EF E BD ⊥⋂=∴⊥,,平面PEF ;PF ∴⊂平面PEF BD PF ∴⊥,. (2)如图,连接MA MD 、, 设PM MBλ=,则1PM PB λλ=+, 11M PAD B PAD P ABD V V V λλλλ---∴==++, 14DEF DAC S S =△△,则1144P DEF P ACD P ABD V V V ---==,又M PAD P DEF V V --=. 114λλ∴=+. 解得13λ=,即M 点在PB 上靠近P 点的四等分点处.。

期末冲刺卷一 —2020-2021学年【新教材】人教A版(2019)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含解析)

期末冲刺卷一 —2020-2021学年【新教材】人教A版(2019)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含解析)

高高高高高高高高高高-高高高高高高高A高高2019高高高高高高高高高高高高高高高一、单选题1. 已知i 为虚数单位,纯虚数z 满足(z +a)i =1+i ,则实数a =( )A. −1B. 1C. 0D. 22. 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 的直观图是一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则原图形的周长为( )A. 2√2B. 6C. 8D. 4√2+23. 在△ABC 中,已知B =120°,AC =√19,AB =2,则BC =( )A. 1B. √2C. √5D. 34. 已知两个单位向量e 1⃗⃗⃗ ,e 2⃗⃗⃗ 的夹角为60°,向量m ⃗⃗⃗ =t e 1⃗⃗⃗ +2e 2⃗⃗⃗ (t <0),则( )A. |m ⃗⃗⃗ |t 的最大值为−√32 B. |m ⃗⃗⃗ |t 的最小值为−2 C. |m ⃗⃗⃗ |t 的最小值为−√32D. |m ⃗⃗⃗ |t的最大值为−2 5. 已知在正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中,AA 1=√2AB ,M 是CC 1的中点,则( )A. 直线AM 与平面ABCD 所成角的正切值为√22B. 直线AM 与直线A 1B 1所成角的余弦值为√55C. AM ⊥A 1BD. 直线BM//平面AD 1C 16. 在△ABC 中,点D 在直线AC 上,且AD ⃗⃗⃗⃗⃗⃗ =23AC ⃗⃗⃗⃗⃗ ,点E 在直线BD 上,且BD ⃗⃗⃗⃗⃗⃗ =2DE ⃗⃗⃗⃗⃗⃗ ,若AE ⃗⃗⃗⃗⃗ =λ1AB ⃗⃗⃗⃗⃗ +λ2AC⃗⃗⃗⃗⃗ ,则λ1+λ2=( ) A. 0B. 12C. 79D. 897. 三棱锥P −ABC 中,PA ⊥平面ABC ,∠BAC =π2,AP =3,BC =6,则三棱锥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A. 57πB. 63πC. 45πD. 84π8. 在某次高中学科竞赛中,4000名考生的参赛成绩统计如图所示,60分以下视为不及格,若同一组中数据用该组区间中点作代表,则下列说法中有误的是( )A. 成绩在[70,80)分的考生人数最多B. 不及格的考生人数为1000人C. 考生竞赛成绩的平均分约为70.5分D. 考生竞赛成绩的中位数为75分9. 如图,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B =4,AC =3,BC =5,AA 1=6,D 为CC 1中点,E 为BB 1上一点,BB 1⃗⃗⃗⃗⃗⃗⃗ =3BE ⃗⃗⃗⃗⃗ ,∠A 1AC =60°,M 为平面AA 1C 1C 上一点,且BM//平面ADE ,则点M 的轨迹的长度为( )A. 1B. √2C. √3D. 210. 已知函数f(x)={|log 2x|,0<x <2sin(π4x),2≤x ≤10,若存在实数x 1,x 2,x 3,x 4,满足x 1<x 2<x 3<x 4,且f(x 1)=f(x 2)=f(x 3)=f(x 4),则(x 3−2)(x 4−2)x 1x 2的取值范围是( )A. (0,12)B. (0,16)C. (9,21)D. (15,25)二、多选题11. 如图,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M 为线段AB 1上的动点(含端点),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平面BCM ⊥平面A 1AB 1B. 三棱锥B −MB 1C 体积最大值为16C. 当M 为AB 1中点时,直线B 1D 与直线CM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23D. 直线CM 与A 1D 所成的角不可能是π412. 已知i 为虚数单位,以下四个说法中正确的是( )A. i +i 2+i 3+i 4=0B. 3+i >1+iC. 若z =(1+2i)2,则复平面内z −对应的点位于第四象限D. 已知复数z 满足|z −1|=|z +1|,则z 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的轨迹为直线13. 已知△ABC 三个内角A ,B ,C 的对应边分别为a ,b ,c ,且∠C =π3,c =2. ( )A. △ABC 面积的最大值为√3B. AC ⃗⃗⃗⃗⃗ ⋅AB ⃗⃗⃗⃗⃗ 的最大值为2+4√33C. cosBcosA 的取值范围为(−2,+∞)D. bcosA +acosB =√214. 已知图1中的正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底面边长为2,体积为2√2,去掉其侧棱,再将上底面绕上下底面的中心所在直线逆时针旋转180°后,添上侧棱,得到图2所示的几何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2B 2//平面ABCB. AB 2=2√63C. 四边形ABA 2B 2为正方形D. 正三棱柱ABC −A 1B 1C 1与几何体ABCA 2B 2C 2的外接球的体积相等三、填空题15. 已知向量a ⃗ 、b ⃗ 为单位向量,a ⃗ ⋅b ⃗ =0,若c ⃗ =3a ⃗ +4b⃗ ,则c ⃗ 与b ⃗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______ . 16. 已知复数z 满足z =z+10i 3i,则z 的共轭复数z −的虚部______ .17. 《九章算术》把底面为直角三角形,且侧棱垂直于底面的三棱柱称为“堑堵”,把底面为矩形且有一侧棱垂直于底面的四棱锥称为“阳马”.现有如图所示的“堑堵”ABC −A 1B 1C 1,其中AC ⊥BC ,AA 1=AC =1,当“阳马”四棱锥B −A 1ACC 1体积为13时,则“堑堵”即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外接球的体积为______ .18. 两个正实数a ,b 满足3a +b =1,则满足1a +3b ≥m 2−m 恒成立的m 取值范围为 .19. 某大学选拔新生补充进“篮球”,“电子竞技”,“国学”三个社团,据资料统计,新生通过考核选拔进入这三个社团成功与否相互独立,2020年某新生入学,假设他通过考核选拔进入该校的“篮球”,“电子竞技”,“国学”三个社团的概率依次为m ,13,n ,已知三个社团他都能进入的概率为124,至少进入一个社团的概率为34,且m >n.则m +n =____. 四、解答题20. (1)计算(1+i1−i )2021+(2−3i)(1+4i);(2)设复数z 1=2+ai ,z 2=b −4i.(其中a ,b ∈R),若z 1z 2是纯虚数,且z 1+z 2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在直线x +y −1=0上,求|z 1z 2|.21. 已知|a ⃗ |=5,|b ⃗ |=4, (1)若a ⃗ 与b ⃗ 的夹角为θ=120°.①求a ⃗ ·b ⃗ ; ②求a ⃗ 在b ⃗ 上的投影向量. (2)若a ⃗ // b ⃗ ,求a ⃗ ·b⃗ .22. 在复平面内,O 是原点,OA ⃗⃗⃗⃗⃗ ,OB⃗⃗⃗⃗⃗⃗ 对应的复数分别为2+icosx ,(2+√3sinx)+i(2+cosx),i 是虚数单位设函数f(x)=OA ⃗⃗⃗⃗⃗ ⋅AB ⃗⃗⃗⃗⃗ . (1)求函数f(x)的解析式;(2)若函数y =f(x)−m 在区间[0,π2]上有2个零点,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23. 在①m ⃗⃗⃗ =(a +b,c −a),n⃗ =(a −b,c),且m ⃗⃗⃗ ⊥n ⃗ ,②2a −c =2bcosC ,,这三个条件中任选一个补充在下面的问题中,并给出解答. 在△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且______. (1)求角B ; (2)若b =4,求△ABC 周长的最大值.24. 已知四边形ABCD ,AB =AD =2,∠BAD =60°,∠BCD =30°.现将△ABD 沿BD边折起使得平面ABD ⊥平面BCD ,此时AD ⊥CD.点P 为线段AD 的中点. (1)求证:BP ⊥平面ACD ;(2)若M 为CD 的中点,求MP 与平面BPC 所成角的正弦值.25. 2020年初,世界各地相继爆发了“新冠肺炎”疫情,其最大特点是人传人,传播快,传播广,对人类生命形成巨大危害.而通过佩戴口罩可以防止外界的气体、飞沫进入口鼻呼吸道中,有效地降低病毒传染几率.若在某公共场合不戴口罩被感染的概率是12,戴口罩被感染的概率是110,现有在该公共场合活动的甲、乙、丙、丁、戊五人,每个人是否被感染相互独立. (1)若五人都不戴口罩,求其中恰有两人被感染的概率; (2)若五人中有3人戴口罩,求其中恰有两人被感染的概率;(3)分别计算戴口罩和不戴口罩五人全部感染“新冠肺炎”的概率,并得出你的结论.26. 如图,在多面体ABCDEF 中,平面ABCD ⊥平面CDEF ,四边形CDEF 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四边形ABCD 是直角梯形,其中BC//AD ,BC ⊥CD ,且BC =CD =12AD .(1)证明:BE ⊥DF ;(2)求平面ABF 与平面CDEF 所成的锐二面角的余弦值.答案和解析一.单选题1.【答案】B【解析】解:设纯虚数z=bi,b∈R,则(z+a)i=1+i可化为bi2+ai=1+i,即(−b−1)+(a−1)i=0,所以a−1=0,解得a=1.故选:B.可设纯虚数z=bi,b∈R,代入方程利用复数相等求出a的值.本题考查了纯虚数的定义与复数相等的概念和应用问题,是基础题.2.【答案】C【解析】解:∵四边形ABCD的直观图是一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原图形为平行四边形,一组对边长为1,另一组对边长为√(2√2)2+1=3,∴原图形的周长为2(1+3)=8.故选:C.根据四边形ABCD的直观图是一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可得原图形为平行四边形,一组对边长为1,另一组对边长为√(2√2)2+1=3,即可求出原图形的周长.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平面图形的直观图,其中斜二测画法的规则,能够帮助我们快速的在直观图面积和原图面积之间进行转化.3.【答案】D【解析】解:设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结合余弦定理,可得19=a2+4−2×a×2×cos120°,即a2+2a−15=0,解得a=3(a=−5舍去),所以BC=3.故选:D.设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利用余弦定理得到关于a的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得a的值,从而得到BC的长度.本题考查了余弦定理,考查了方程思想,属基础题.4.【答案】A【解析】解:因为t <0,所以|m|t=√(te 1+2e 2)2t=√t2+4te 1⋅e 2+4t=√t 2+2t+4t=−√t 2+2t+4t 2=−√(2t +12)2+34,当2t =−12,即t =−4时,|m|t取得最大值,且最大值为−√32.故选:A . 利用|m|t=√(te 1+2e 2)2t=√t 2+4te 1⋅e 2+4t=√t 2+2t+4t=−√t 2+2t+4t 2=−√(2t +12)2+34,即可求解.本题考查了平面向量的模运算,考查了函数思想,属于中档题.5.【答案】C【解析】解:不妨设AB =2,对于A ,直线AM 与平面ABCD 所成角的正切值为MC AC=√22√2=12≠√22,所以A 错;对于B ,取A 1A 中点N ,连接NC 1、ND 1,因为A 1B 1//C 1D 1,AM//NC 1, 所以直线AM 与直线A 1B 1所成角的余弦值为cos∠NC 1D 1=C 1D 1NC 1=√10≠√55,所以B 错;对于C ,取C 1D 1中点P ,连接MP 、CD 1,PM//CD 1,CD 1//A 1B ,所以PM//A 1B , 连接AP 、AD 1,AD 1=√12,AP =√13,AM =√10,PM =√3, 所以AP 2=PM 2+AM 2,所以PM ⊥AM ,所以AM ⊥A 1B ,所以C 对; 对于D ,因为BM ∩平面AD 1C 1=B ,所以BM//平面AD 1C 1不成立,所以D 错. 故选:C .A 求直线AM 与平面ABCD 所成角的正切值判断;B 求AM 与直线A 1B 1所成角的余弦值判断;C 用勾股定理逆定理判断;D 直线BM 与平面AD 1C 1相交于B .本题以命题真假判断为载体,考查了异面直线成角问题,考查了直线与平面成角问题,属于中档题.6.【答案】B【解析】解:由三角形法则得:AE ⃗⃗⃗⃗⃗ =BE ⃗⃗⃗⃗⃗ −BA ⃗⃗⃗⃗⃗ =BE ⃗⃗⃗⃗⃗ +AB ⃗⃗⃗⃗⃗ ,∵BE ⃗⃗⃗⃗⃗ =BD ⃗⃗⃗⃗⃗⃗ +DE ⃗⃗⃗⃗⃗⃗ =BD ⃗⃗⃗⃗⃗⃗ +12BD ⃗⃗⃗⃗⃗⃗ =32BD ⃗⃗⃗⃗⃗⃗ =32(CD ⃗⃗⃗⃗⃗ −CB ⃗⃗⃗⃗⃗ )=32(CD ⃗⃗⃗⃗⃗ +BC ⃗⃗⃗⃗⃗ )=32[−13AC ⃗⃗⃗⃗⃗ +(AC ⃗⃗⃗⃗⃗ −AB ⃗⃗⃗⃗⃗ )]=AC ⃗⃗⃗⃗⃗ −32AB ⃗⃗⃗⃗⃗ , ∴AE⃗⃗⃗⃗⃗ =AC ⃗⃗⃗⃗⃗ −32AB ⃗⃗⃗⃗⃗ +AB ⃗⃗⃗⃗⃗ =AC ⃗⃗⃗⃗⃗ −12AB ⃗⃗⃗⃗⃗ , ∴λ1+λ2=1−12=12, 故选:B .根据三角形法则表示出AE ⃗⃗⃗⃗⃗ 与BE ⃗⃗⃗⃗⃗ ,将BE ⃗⃗⃗⃗⃗ 代入表示出AE ⃗⃗⃗⃗⃗ ,确定出λ1与λ2的值,即可求出所求式子的值.此题考查了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其意义,熟练掌握平面向量的数量积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7.【答案】C【解析】解:如图,∵PA ⊥平面ABC ,∠BAC =π2,∴AB 、AC 、AP 两两互相垂直,把三棱锥P −ABC 变形为长方体,则长方体的外接球即三棱锥P −ABC 的外接球, 长方体的对角线长为√PA 2+AB 2+AC 2=√PA 2+BC 2=√9+36=√45, ∴三棱锥外接球的表面积为4π×(√452)2=45π.故选:C .由题意可知,AB 、AC 、AP 两两互相垂直,把三棱锥P −ABC 变形为长方体,则长方体的外接球即三棱锥P −ABC 的外接球,求出长方体的对角线长,可得外接球的半径,代入球的表面积公式得答案.本题考查多面体外接球表面积的求法,训练了分割补形法,是中档题.8.【答案】D【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频率分布直方图和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计算,属基础题. 逐项进行分析判断即可得到答案. 【解答】解:通过频率分布直方图可看到成绩在70分∼80分的人的比重最大,所以人数也最多,所以A 正确;不及格的人数为4000×0.025×10=1000人,所以B 正确;根据公式算出平均分为0.01×10×45+0.015×10×55+0.02×10×65+0.03×10×75+0.015×10×85+0.01×10×95=70.5,故C 正确; ∵(0.01+0.015+0.02)×10=0.45<0.5,故中位数在70∼80之间,设为x ,则0.45+x ·0.03=0.5,解得x =53,故中位数是71.67,故D 错误; 故选D .9.【答案】C【解析】解:由题意得BE =2,CD =3,在CD 上取点M 1,使M 1D =2,M 1C =1,则M 1D//BE 且M 1D =BE ,所以四边形BEDM 1是平行四边形,所以BM 1//DE . 在AC 上取点M 2,使M 2A =2,M 2C =1,则CM 1M 1D=CM 2M2A=12,所以M 1M 2//AD . 又BM 1∩M 1M 2=M 1,DE ∩AD =D ,所以平面BM 1M 2//平面ADE ,所以点M 的轨迹就是线段M 1M 2, 在△CM 1M 2中,CM 1=CM 2=1,∠M 1CM 2=120°,由余弦定理得M 1M 2=√BM 12+BM 22−2BM 1⋅BM 2cos120°=√3.M 1M 2=√3, 故选:C .在CD 上取点M 1,使M 1D =2,M 1C =1,则证明BM 1//DE.在AC 上取点M 2,使M 2A =2,M 2C =1,证明面BM 1M 2//平面ADE ,推出点M 的轨迹就是线段M 1M 2,然后求解即可.本题考查空间中点、线、面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平面平行、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余弦定理,考查空间想象能力,考查直观想象、逻辑推理核心素养.10.【答案】A【解析】 【分析】作出函数f(x)的图象,由图象及对称性可得,x 1x 2=1,x 3+x 4=12,即为x 4=12−x 3,2<x 3<4,代入所求式子,运用二次函数的值域,结合单调性可得所求范围. 本题考查分段函数的运用:求取值范围,考查正弦函数的对称性和应用,以及二次函数的单调性的运用,考查运算能力,属于中档题. 【解答】解:作出函数f(x)={|log 2x|,0<x <2sin(π4x),2≤x ≤10的图象,存在实数x 1,x 2,x 3,x 4,满足x 1<x 2<x 3<x 4, 且f(x 1)=f(x 2)=f(x 3)=f(x 4), 可得−log 2x 1=log 2x 2,即有x 1x 2=1,且x 3+x 4=2×6=12,即为x 4=12−x 3,2<x 3<4, 则(x 3−2)(x 4−2)x 1x 2=(x 3−2)(x 4−2)=(x 3−2)(10−x 3)=−(x 3−6)2+16,可得在(2,4)递增, 即所求范围为(0,12). 故选A . 二.多选题11.【答案】ABC【解析】解: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 BC ⊥面A 1AM ,BC ⊂面BCM , ∴面BCM ⊥面A 1AM , 故选项A 正确;设M 到面BB 1C 的距离为h ,V B−MB 1C =V M−B 1BC =13×12×1×1×ℎ=16ℎ,当M 点运动到线段AB 1的端点A 时,h 最大,且距离为1. ∴三棱锥B −MB 1C 的体积最大值为16, 故选项B 正确;如图,将A 1B 1延长至E ,使A 1B 1=B 1E ,连ME ,CE ,易得B 1D//CE ,∴直线CM 与直线CE 所成角即为直线B 1D 与直线CM 所成的角,即∠MCE , 易得|MC|=√62,|CE|=√3,|ME|=√102,∴cos∠MCE =|MC|2+|CE|2−|ME|22|MC|⋅|CE|=√23, 故选项C 正确;∵A 1D//B 1C ,∴直线CM 与直线B 1C 所成角就是∠MCB 1,当M 从点B 1沿着线段B 1A 向A 点运动时,∠MCB 1逐渐变大, ∴∠MCB 1max =∠ACB 1=π3>π4,故在点A 和点B 1之间,必定存在一点使得∠MCB 1=π4, 故选项D 错误. 故选:ABC .A 选项中,直接由正方体的性质证明即可;B 选项中将求体积的最大值转化为求M 到面BB 1C 的距离的最大值即可;C ,D 选项可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方法,将异面直线夹角转化为求相交直线夹角即可; 本题考查了空间中面面垂直的判定,三棱锥的体积,以及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属于中档题.12.【答案】AD【解析】解:对于A ,i +i 2+i 3+i 4=i −1−i +1=0,故A 正确; 对于B ,两个虚数不能进行大小比较,故B 错误;对于C ,z =(1+2i)2=1+4i −4=−3+4i ,z −=−3−4i , 则复平面内z −对应的点的坐标为(−3,−4),位于第三象限,故C 错误;对于D ,已知复数z 满足|z −1|=|z +1|,则z 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的轨迹是以(1,0)和(−1,0)为端点的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故D 正确. 故选:AD .利用虚数单位i 的运算性质判断A ;根据两个虚数不能进行大小比较判断B ;利用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化简z 进一步求得z −的坐标判断C ;由复数模的几何意义判断D . 本题考查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考查复数的基本概念,考查复数的代数表示法及其几何意义,是基础题.13.【答案】AB【解析】解:对于A.因为∠C =π3,c =2,可得4=a 2+b 2−ab ≥2ab −ab =ab ,即ab 的最大值为4,可得△ABC 面积S =12absinC ≤12×4×√32=√3,即△ABC 面积的最大值为√3,当且仅当a =b =2时等号成立,可得A 正确; 对于B.设△ABC 的外接圆半径为R ,则2R =c sinC=4√33, 可得AC ⃗⃗⃗⃗⃗ ⋅AB ⃗⃗⃗⃗⃗ =bccosA =2bcosA =2×4√33sinBcosA =8√33sinBcosA ,因为B =2π3−A ,可得AC ⃗⃗⃗⃗⃗ ⋅AB ⃗⃗⃗⃗⃗ =8√33cosAsin(2π3−A)=8√33cosA(√32cosA +12sinA)=4cos 2A +4√33sinAcosA =2(1+cos2A)+2√33sin2A =2√33sin2A +2cos2A +2=4√33(12sin2A +√32cos2A)+2=4√33sin(2A +π3)+2.因为0<A <2π3,0<2A <4π3,所以π3<2A +π3<5π3,则当2A +π3=π2,即:A =π12时,AC ⃗⃗⃗⃗⃗ ⋅AB ⃗⃗⃗⃗⃗ 取得最大值为4√33+2,可得B 正确; 对于C .cosBcosA=cos(2π3−A)cosA=cos2π3sinA+sin 2π3cosA cosA=−12tanA +√32,而tan A 的取值范围为(0,+∞)∪(−∞,−√3),所以cosBcosA 的取值范围为(√3,+∞)∪(−∞,√32),故C 错误;D .若bcosA +acosB =√2,则可得b ⋅b 2+c 2−a 22bc+a ⋅a 2+c 2−b 22ac=√2,可得2c 2=2√2c ,解得c =√2, 由于c =2,故D 错误. 故选:AB .对于A.由已知利用余弦定理,基本不等式可求ab 的最大值,进而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解;对于B.由题意根据正弦定理,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三角函数恒等变换的应用可求AC ⃗⃗⃗⃗⃗ ⋅AB ⃗⃗⃗⃗⃗ =4√33sin(2A +π3)+2,进而根据正弦函数的性质即可求解;对于C.利用三角函数恒等变换的应用可得cosBcosA=−12tanA +√32,根据正切函数的性质即可求解;对于D.由已知利用余弦定理即可求解.本题主要考查了余弦定理,基本不等式,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正弦定理,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三角函数恒等变换的应用,正弦函数的性质,正切函数的性质等知识的综合应用,考查了转化思想和函数思想,属于中档题.14.【答案】ACD【解析】解:对于A :因旋转前后,A 1,B 1,C 1,A 2,B 2,C 2,共面,由棱柱的性质得知:平面A 2B 2C 2//平面ABC , 从而A 2B 2//平面ABC ,故A 正确;对于B :因棱柱体积V =S △ABC ⋅AA 1=√34×22⋅AA 1=2√2,解得AA 1=2√63, 设H 为B 2在平面ABC 上的射影, 如图所示:则:点H 在BO 的延长线上,且OH =OB =2√33,又B 2H =OO 2=AA 1=2√63, 从而AH =AO =BO ,所以AB 2=√B 2H 2+AH 2=2,故B 错误;对于C :因为A 2B 2//A 1B 1//AB ,且A 1B 1=A 2B 2=AB , 故四边形ABB 2A 2为平行四边形,由对称性可知:AA 2=BB 2,又AB 2=AB =2, 所以四边形ABA 2B 2为正方形,故C 正确;对于D :因旋转前后正三棱柱ABC −A 1B 1C 1与几何体ABCA 2B 2C 2的外接球都是是以OO 2为直径的球G 上,故球的体积相等,故D 正确. 故选:ACD .直接利用柱体的旋转前后的面面和线线的位置关系,柱体的体积公式,几何体和球的位置关系的应用判断A 、B 、C 、D 的结论.本题考查的知识要点:柱体的旋转前后的面面和线线的位置关系,柱体的体积公式,几何体和球的位置关系,主要考查学生的运算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属于中档题. 三.填空题15.【答案】45【解析】解:向量a ⃗ 、b ⃗ 为单位向量,a ⃗ ⋅b ⃗ =0,若c ⃗ =3a ⃗ +4b ⃗ , 设c ⃗ 与b ⃗ 所成角为θ, 则cosθ=c⃗ ⋅b ⃗ |c ⃗ ||b ⃗ |=b ⃗ ⋅(3a ⃗ +4b⃗ )|3a ⃗ +4b⃗ ||b ⃗ |=√9+16×1=45. 故答案为:45.利用向量的数量积,转化求解向量的夹角的余弦函数值即可. 本题考查向量的数量积的求法与应用,是中档题.16.【答案】1【解析】解:z =z+10i 3i,化为:z =−10i 1−3i =−10i(1+3i)(1−3i)(1+3i)=3−i ,则z 的共轭复数z −=3+i 的虚部为1. 故答案为:1.利用复数的运算法则、虚部的定义即可得出.本题考查了复数的运算法则、虚部的定义,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17.【答案】√32π【解析】解:由已知可得,BC ⊥平面A 1ACC 1, 则V B−AA 1C 1C =13×1×1×BC =13, 解得BC =1.此时“塹堵”即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外接球的直径A 1B =√12+12+12=√3, ∴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外接球的体积为V =43π×(√32)3=√32π.故答案为:√32π.首先利用锥体的体积公式求出BC 长度,进一步求出球的直径,再由球的体积公式得答案.本题考查锥体的体积公式的应用,多面体外接球体积的求法,考查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考查运算求解能力,是中档题.18.【答案】[−3,4]【解析】 【分析】由基本不等式和“1”的代换,可得1a +3b 的最小值,再由不等式恒成立思想可得m 2−m 小于等于最小值,解不等式可得所求范围.本题考查基本不等式的运用,以及不等式恒成立问题解法,考查运算能力,属于中档题. 【解答】解:由3a +b =1,a >0,b >0, 可得1a+3b=(3a +b)(1a+3b)=6+ba+9a b ≥6+2√b a⋅9a b=12,当且仅当a =16,b =12上式取得等号, 由题意可得m 2−m ≤1a +3b 恒成立, 即有m 2−m ≤12,解得−3≤m ≤4. 故答案为[−3,4].19.【答案】34【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以及对立事件的应用,难度一般.根据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乘法公式得到m ×13×n =124⇒m ×n =18,再利用对立事件的概率简化得到(1−m )×23×(1−n )=14⇒1−m −n +m ×n =38,进而求解即可. 【解答】解:由题知三个社团都能进入的概率为124, 即m ×13×n =124⇒m ×n =18, 又因为至少进入一个社团的概率为34, 即一个社团都没能进入的概率为1−34=14,即(1−m )×23×(1−n )=14⇒1−m −n +m ×n =38, 整理得m +n =34. 故答案为34. 四.解答题20.【答案】解:(1)∵1+i1−i =(1+i)2(1−i)(1+i)=2i 2=i ,i 4=1,∴(1+i1−i )2021=i 2021=(i 4)505⋅i =i , ∴(1+i 1−i)2021+(2−3i)(1+4i)=i +(2−3i +8i −12i 2)=14+6i …(4分) (2)z 1z 2=2+ai b −4i =(2+ai)(b +4i)b 2+16=(2b −4a)+(8+ab)i b 2+16因为z 1z 2是纯虚数,所以{2b −4a =08+ab ≠0,即b =2a ,又因为z 1+z 2=(2+b)+(a −4)i =(2+2a)+(a −4)i , 所以z 1+z 2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为(2+2a,a −4), 所以2+2a +a −4−1=0得a =1,b =2…(8分) 因为z 1z 2=(2+i)(2−4i)=8−6i , 所以|z 1z 2|=√82+(−6)2=10…(10分)【解析】(1)计算1+i1−i =(1+i)2(1−i)(1+i)=i ,根据i 4=1,可得(1+i1−i )2021,利用复数的运算法则即可得出. (2)z 1z 2=2+ai b−4i =(2+ai)(b+4i)b 2+16=(2b−4a)+(8+ab)ib 2+16,利用z 1z 2是纯虚数,可得{2b −4a =08+ab ≠0,即b =2a.根据z 1+z 2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在直线x +y −1=0上,即可得出a ,b ,进而得出|z 1z 2|.本题考查了复数的运算法则、纯虚数的定义、几何意义、模的计算公式,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21.【答案】解:(1)①a ⃗ ·b ⃗ =|a ⃗ ||b ⃗ |cos θ=5×4×cos 120°=−10.②a ⃗ 在b ⃗ 上的投影向量为|a ⃗ |·cos θb⃗ |b ⃗ |=5×(−12)×b⃗ 4=−58b ⃗ . (2)∵a ⃗ // b ⃗ ,∴a ⃗ 与b ⃗ 的夹角为θ=0°或θ=180°. 当θ=0°时,a ⃗ ·b ⃗ =|a ⃗ ||b ⃗ |cos 0°=20. 当θ=180°时,a ⃗ ·b ⃗ =|a ⃗ ||b⃗ |cos180°=−20.【解析】本题考查向量的夹角 、向量的数量积 、投影向量以及平面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属于中档题.(1)①利用数量积的定义即可求解; ②利用投影向量定义即可求解;(2)a ⃗ // b ⃗ ,分a ⃗ 与b⃗ 的夹角为θ=0°或180°两种情况即可求解;22.【答案】解:(1)由题意可得,OA ⃗⃗⃗⃗⃗ =(2,cosx),OB ⃗⃗⃗⃗⃗⃗ =(2+√3sinx,2+cosx), 则AB ⃗⃗⃗⃗⃗ =OB ⃗⃗⃗⃗⃗⃗ −OA ⃗⃗⃗⃗⃗ =(√3sinx,2),∴f(x)=OA ⃗⃗⃗⃗⃗ ⋅AB ⃗⃗⃗⃗⃗ =2√3sinx +2cosx =4sin(x +π6);(2)∵f(x)在[0,π3]上递增,在[π3,π2]上递减,且函数y =f(x)−m 在区间[0,π2]上有2个零点,∴max{f(0),f(π2)}≤m <f(π3)=4, ∵max{f(0),f(π2)}=max{2,2√3}=2√3, ∴2√3≤m <4.即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2√3,4).【解析】(1)由已知求得AB ⃗⃗⃗⃗⃗ 的坐标,再由数量积的坐标运算及两角和的正弦求函数f(x)的解析式;(2)由f(x)在区间[0,π2]上的单调性可得最值,结合函数y =f(x)−m 在区间[0,π2]上有2个零点,即可求得实数m 的取值范围.本题考查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运算,考查y =Asin(ωx +φ)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考查函数零点的判定及应用,是中档题.23.【答案】解:(1)选①,∵m⃗⃗⃗ =(a +b,c −a),n ⃗ =(a −b,c),且, ∴(a +b)(a −b)+c(c −a)=0,化简得,a 2+c 2−b 2=ac , 由余弦定理得cosB =a 2+c 2−b 22ac =ac 2ac =12,又因为0<B <π,∴B =π3.选②,根据正弦定理,由2a −c =2bcosC 得2sinA −sinC =2sinBcosC , 又因为sin A =sin (B +C)=sin Bcos C +sin Ccos B ,所以2sinCcosB =sinC , 又因为sin C ≠0,所以cosB =12,又因为B ∈(0,π),所以B =π3. 选③,由sin (B +π6)=cos B +12,得√32sin B +12cos B =cos B +12,即√32sin B −12cos B =12,所以cos (B +π3)=−12, 又因为B ∈(0,π),所以B +π3=2π3,因此B =π3. (2)由余弦定理b 2=a 2+c 2−2accosB ,得16=(a +c)2−3ac . 又∵a+c 2⩾√ac ,∴ac ⩽(a+c)24,当且仅当a =c 时等号成立,∴3ac =(a +c)2−16⩽3(a+c)24,解得,a +c ≤8,当且仅当a =c =4时,等号成立.∴a +b +c ≤8+4=12. ∴△ABC 的周长的最大值为12.【解析】本题考查了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及向量的数量积运算,两角和的正余弦公式,以及基本不等式的应用,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 (1)选①,利用向量的数量积及余弦定理,可推出cos B =12,由此可求出角B 的大小;选②根据正弦定理及两角和的正弦公式求解即可;选③,利用两角和的正余弦公式可推出cos (B +π3)=−12,进而可得B 的大小;(2)由题意,利用余弦定理及基本不等式进行求解即可.24.【答案】(1)证明:因为AB =AD ,∠BAD =60°,所以△ABD 为等边三角形,因为P 为AD 的中点,所以BP ⊥AD , 取BD 的中点E ,连结AE ,则AE ⊥BD ,因为平面ABD ⊥平面BCD ,平面ABD ∩平面BCD =BD ,所以AE ⊥平面BCD , 又CD ⊂平面BCD ,所以AE ⊥CD ,又因为CD ⊥AD ,AD ∩AE =A ,AE ,AD ⊂平面ABD ,所以CD ⊥平面ABD , 因为BP ⊂平面ABD ,所以CD ⊥BP , 又因为CD ∩AD =D ,CD ,AD ⊂平面ACD , 所以BP ⊥平面ACD ;(2)解:由(1)可知CD ⊥BD ,取BC 的中点F ,则EF ⊥DE ,即EA ,EF ,ED 两两垂直,以E 为坐标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则A(0,0,√3),B(0,−1,0),C(2√3,1,0),D(0,1,0),P(0,12,√32),M(√3,1,0),所以BP ⃗⃗⃗⃗⃗ =(0,32,√32),BC ⃗⃗⃗⃗⃗ =(2√3,2,0),设平面BPC 的法向量为n⃗ =(x,y,z), 则{n ⃗⋅BP ⃗⃗⃗⃗⃗ =0n ⃗ ⋅BC ⃗⃗⃗⃗⃗ =0,即{32y +√32z =02√3x +2y =0, 令x =1,则y =−√3,z =3,故n ⃗ =(1,−√3,3),又MP ⃗⃗⃗⃗⃗⃗ =(−√3,−12,√32),所以|cos <n ⃗ ,MP ⃗⃗⃗⃗⃗⃗ >|=|n ⃗⃗ ⋅MP⃗⃗⃗⃗⃗⃗⃗ ||n ⃗⃗ ||MP⃗⃗⃗⃗⃗⃗⃗ |=√32√13=√3926, 故MP 与平面BPC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3926.【解析】(1)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可得AE ⊥平面BCD ,再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证明CD ⊥平面ABD ,从而得到CD ⊥BP ,再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到BP ⊥AD ,即可证明BP ⊥平面ACD ;(2)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然后求出所需点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平面BPC 的法向量,求出直线MP 的方向向量,再由向量的夹角公式求解即可.本题考查了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的应用和线面角的求解,涉及了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的应用,在求解空间角的时候,一般会建立合适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将空间角问题转化为空间向量问题进行研究,属于中档题.25.【答案】解:(1)五人都不戴口罩,恰有两人被感染的概率是P =C 52×(12)2×(1−12)3=516;(2)当被感染的两人都没有戴口罩时,概率为P 1=(12)2×(1−110)3=7294000; 当被感染的两人中,一人戴口罩,一人没有戴口罩时,概率为P 2=C 31×110×(1−110)2×C 21×12×(1−12)=2432000; 当被感染的两人都有戴口罩时,概率为P 3=C 32×(110)2×(1−110)×(1−12)2=274000, 所以五人中有3人戴口罩,其中恰有两人感染的概率是: P =P 1+P 2+P 3=7294000+2432000+274000=6212000.(3)不戴口罩时,五人全部感染的概率为(12)5=132=3.125%, 戴口罩时,五人全部感染的概率为(110)5=0.001%,通过计算可知,戴口罩时被感染的概率远远低于不戴口罩时感染的概率, 因此建议在公共场合一定要佩戴口罩.【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计算公式,概率的实际应用. (1)根据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计算即可. (2)分三种情况讨论计算,最后概率相加即可.(3)分别计算五个人戴口罩和不戴口罩感染的概率,比较大小即可.26.【答案】(1)证明:连结CE ,DF ,因为四边形CDEF 是正方形,所以DF ⊥CE.…………………………(1分) 因为BC ⊥CD ,平面ABCD ⊥平面CDEF ,所以BC ⊥平面CDEF ,从而DF ⊥BC.………………………(3分) 又BC ∩CE =C ,BC ,CE ⊂平面BCE ,所以DF ⊥平面BCE ,BE ⊂平面BCE ,所以BE ⊥DF.…………………(5分)(2)解:如图所示,以DA ,DC ,DE 分别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D −xyz , 依题意知A(4,0,0),B(2,2,0),F(0,2,2),D(0,0,0).……………………(7分) 设平面ABF 的法向量为m ⃗⃗⃗ =(x 1,y 1,z 1),AB ⃗⃗⃗⃗⃗ =(−2,2,0),AF⃗⃗⃗⃗⃗ =(−4,2,2),{−2x 1+2y 1=0−4x 1+2y 1+2z 1=0,令y 1=1,则{x 1=1y 1=1z 1=1,所以m ⃗⃗⃗ =(1,1,1)……………………(10分)取平面CDEF 的法向量为n⃗ =(1,0,0),………………(11分) 设该二面角的平面角为θ,所以cosθ=|m ⃗⃗⃗ ⋅n ⃗⃗ ||m ⃗⃗⃗ ||n ⃗⃗ |=√3×1=√33.………………(12分)【解析】(1)连结CE ,DF ,说明DF ⊥CE.结合BC ⊥CD ,平面ABCD ⊥平面CDEF ,推出DF ⊥BC ,证明DF ⊥平面BCE ,即可推出BE ⊥DF .(2)以DA ,DC ,DE 分别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D −xyz ,求出平面ABF 的法向量,平面CDEF 的法向量利用空间向量的数量积求解二面角的余弦函数值. 本题考查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断定理的应用,二面角的平面积的求法,考查空间想象能力,转化思想以及计算能力,是中档题.。

新高中必修二数学下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

新高中必修二数学下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

新高中必修二数学下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设n S 是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若1353a a a ++=,则5S =A .5B .7C .9D .112.设集合{}1,2,4A =,{}240B x x x m =-+=.若{}1A B ⋂=,则B =( ) A .{}1,3-B .{}1,0C .{}1,3D .{}1,53.某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A .73 B .8π3- C .83D .7π3- 4.设l ,m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是一个平面,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 A .若l m ⊥,m α⊂,则l α⊥ B .若l α⊥,//l m ,则m α⊥C .若//l α,m α⊂,则//l mD .若//l α,//m α,则//l m5.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22n S n n =+,那么它的通项公式是( )A .21n a n =-B .21n a n =+C .41n a n =-D .41n a n =+6.若,l m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m 垂直于平面α,则“l m ⊥”是“//l α”的( )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7.当x ∈R 时,不等式210kx kx -+>恒成立,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A .(0,)+∞B .[)0,+∞C .[)0,4D .(0,4) 8.阅读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运行相应的程序,若输入N 的值为20,则输出T 的值为A .1B .2C .3D .49.已知函数21(1)()2(1)a x x f x xx x x ⎧++>⎪=⎨⎪-+≤⎩在R 上单调递增,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A .[]0,1B .(]0,1C .[]1,1-D .(]1,1- 10.函数()(1)lg(1)35f x x x x =-+--的零点个数为( ) A .3B .2C .1D .011.已知二项式2(*)nx n N x ⎛∈ ⎝的展开式中第2项与第3项的二项式系数之比是2︰5,则3x 的系数为( ) A .14B .14-C .240D .240-12.已知圆()()22:341C x y -+-=和两点(),0A m -,()(),00B m m >,若圆C 上存在点P ,使得90APB ∠=︒,则m 的最大值为( ) A .7B .6C .5D .4二、填空题13.已知a 0>,b 0>,且111a b +=,则b3a 2b a++的最小值等于______. 14.函数sin 232y x x =的图象可由函数sin 232y x x =+的图象至少向右平移_______个长度单位得到。

(完整)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期末测试题一及答案(20200814125816)

(完整)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期末测试题一及答案(20200814125816)

高中数学必修二期末测试题一1、下图(1)所示的圆锥的俯视图为2、直线l :-、3x y 3 0的倾斜角D 、 150 o3、边长为a 正四面体的表面积是D 、 、,3a 2。

4、对于直线l:3x y 6 0的截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距是6;C 、在x 轴上的截距是3;D 、在y 轴上的截、选择题(本大题共2道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A 、30;;60:; 120 ;B 、込 a 3 ;12C 、刍;4A 、在y 轴上的截距是6;B 、在x 轴上的截距是35、已知a// ,b ,则直线a与直线b的位置关系是()A、平行;B、相交或异面;C、异面;D、平行或异面。

6、已知两条直线|「x 2ay 1 0,l2:x 4y 0,且W,则满足条件a的值为()1 1A、;B、;C、2 ;2 2D、2。

7、在空间四边形ABCD中,E,F,G,H分别是AB, BC, CD, DA的中点。

若AC BD a,且AC与BD所成的角为60:,贝卩四边形EFGH的面积为()3 2 3 2 3 2A、 a ;B、 a ;C、 a ;8 4 2D、■-/3a。

8已知圆C:x2 y2 2x 6y 0 ,则圆心P及半径r分别为()A、圆心P 1,3,半径r 10 ;B、圆心P 1,3 ,半径r ;C、圆心P 1, 3,半径r 10 ;D、圆心P 1, 3 ,半径r J0。

9、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若P 口且口l,则PI ;B、三点A,B,C确定一个平面;C、若直线ap|b A,则直线a与b能够确定一个平面;D、若 A I,B I 且 A ,B ,贝卩I 。

10、两条不平行的直线,其平行投影不可能是( )A、两条平行直线;B、一点和一条直线;C、两条相交直线;D、两个点。

11、长方体的一个顶点上的三条棱长分别为4、5,且它的8个顶3、点都在同一个球面上,则这个球的表面积是( )C 、125A、25 ;B、50 ;;D、都不对。

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二 期末模块检测(基础卷)(含答案)

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二 期末模块检测(基础卷)(含答案)

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期末模块检测试卷 基础A 卷解析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题型:8(单选)+4(多选)+4(填空)+6(解答),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一、单选题1.已知等比数列{}n a 中,1212a a +=,3134a a -=,则4=a ( )A .18- B .18C .4-D .4【答案】A 【分析】根据题意,将条件表示为1,a q 的形式,计算出1,a q ,再计算4a 即可. 【详解】∵等比数列{}n a 中,1212a a +=,3134a a -=,∴112111234a a q a a q ⎧+=⎪⎪⎨⎪-=⎪⎩,解得111,2a q ==-, ∴341311128a a q ⎛⎫=⨯-=-⎪⎝⎭= .故选:A.2.已知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3a =5,则5S =( ) A .5B .25C .35D .50【答案】B 【分析】根据等差中项及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即可求解. 【详解】由题意可知,{}n a 为等差数列,所以15355()5252525222a a a S +⨯⨯⨯==== 故选:B3.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有如下问题:“今有女子善织,日自倍,五日五尺,问日织几何?”意思是:“女子善于织布,每天织的布都是前一天的2倍,已知她5天共织布5尺,问这名女子每天分别织布多少?”某数学兴趣小组依托某制造厂用织布机完全模拟上述情景,则从第一天开始,要使织布机织布的总尺数为165尺,则所需的天数为( ) A .7 B .8 C .9 D .10【答案】D 【分析】设该女子第一天织布x 尺,根据题意,求得531x =尺,结合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列出方程,即可求解. 【详解】设该女子第一天织布x 尺,则5天共织布5(12)512x -=-,解得531x =尺,在情境模拟下,设需要n天织布总尺数达到165尺,则有5(12)3116512n -=-,整理得21024n=,解得10n =.故选:D . 4.观察下列式子:213122+<,221151233++<,222111712344+++<,…,则可归纳出()2221111231n +++⋅⋅⋅++小于( )A .1n n + B .211n n -+ C .211n n ++ D .21nn + 【答案】C 【分析】根据已知式子分子和分母的规律归纳出结论. 【详解】由已知式子可知所猜测分式的分母为1n +,分子第1n +个正奇数,即21n ,()2221112112311n n n ++++⋅⋅⋅+<++∴. 故选:C.5.设曲线1e x y ax -=-在点1x =处的切线方程为2y x =,则a =( ) A .0 B .1C .2D .3【答案】D 【分析】利用12x y ='=可求得答案. 【详解】1e x y a -'=-,∵112x y a ==-=',则3a =.故选:D6.已知数列{}n a ,{}n b 都是等差数列,记n S ,n T 分别为{}n a ,{}n b 的前n 项和,且713n n S n T n-=,则55a b =( ) A .3415B .2310C .317D .6227【答案】D 【分析】利用等差数列的性质以及前n 项和公式即可求解. 【详解】由713n n S n T n-=, ()()19551991955199927916229239272a a a a a a Sb b b b b b T ++⨯-======++⨯. 故选:D7.已知函数()331xf x x e =++,其导函数为()f x ',则()()()()2020202020212021f f f f ''+-+--的值为( )A .1B .2C .3D .4【答案】C 【分析】求得可得()'f x 的解析式,求出()f x '-解析式,可得()f x '为偶函数,即可求出()()20212021f f ''--的值,再求()()3f x f x +-=,即可求得()()20202020f f +-的值,即可求得答案. 【详解】()()22331xxe f x x e-'=++,()()()2222333()311xxxxe ef x x x ee----'-=+-=+++,所以()f x '为偶函数,所以()()202120210f f ''--=,因为()()33333331111x x x x x e f x f x x x e e e e -+-=++-=+=++++,所以()()202020203f f +-=,所以()()()()20202020202120213f f f f ''+-+--=. 故选:C .8.已知函数()()()22210,0x ax x x f x e ax e x ⎧-+<⎪=⎨-+-≥⎪⎩有两个零点,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 .(),e +∞ B .()2e ,+∞C .()20,eD .()0,e【答案】B 【分析】分离变量,利用导函数应用得到函数在0x <无零点,则0x >有两个零点,利用函数最值得到参数范围 【详解】当0x =时,()201e f =--,∴0x =不是函数()f x 的零点.当0x <时,由()0f x =,得221x a x -=,设()221x h x x -=,()()3210x h x x-'=<,则()h x 在(),0-∞上单调递减,且()0h x <.所以0x <时无零点当0x >时,()0f x =等价于2x e e a x +=,令()2x e e g x x +=,()22x x xe e e g x x --'=,得()g x 在()0,2上单调递减,在()2,+∞上单调递增,()2min (2)g x g e ==,()2g x e ≥.因为()f x 有2个零点,所以2a e >. 故选:B. 【点睛】分离变量法,利用导数求函数的单调性,极值是解题关键.二、多选题9.已知递减的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57S S =,则( ) A .60a >B .6S 最大C .130S >D .110S >【答案】ABD 【分析】转化条件为670a a +=,进而可得60a >,70a <,再结合等差数列的性质及前n 项和公式逐项判断即可得解. 【详解】因为57S S =,所以750S S -=,即670a a +=,因为数列{}n a 递减,所以67a a >,则60a >,70a <,故A 正确; 所以6S 最大,故B 正确;所以()113137131302a a S a+⨯==<,故C 错误;所以()111116111102a a S a+⨯==>,故D 正确.故选:ABD.10.已知定义在R 上的函数()f x ,其导函数()f x '的大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f a f e f d >>B .函数()f x 在[],a b 上递增,在[],b d 上递减C .函数()f x 的极值点为c ,eD .函数()f x 的极大值为f b 【答案】ABD 【分析】对A ,B 由导数与函数单调性的关系,即可判断()f a ,()f b ,()f c 的大小以及()f x 的单调性,对C ,D 由极值的定义即可判断. 【详解】解:由题图知可,当(),x c ∈-∞时,()0f x '>,当(),x c e ∈时,()0f x '<,当(),x e ∈+∞时,()0f x '>, 所以()f x 在(),c -∞上递增, 在(),c e 上递减,在(),e +∞上递增, 对A ,()()f d f e >,故A 错误;对B ,函数()f x )在[],a b 上递增,在[],b c 上递增,在[],c d 上递减,故B 错误;对C ,函数()f x 的极值点为c ,e ,故C 正确; 对D ,函数()f x 的极大值为()f c ,故D 错误. 故选:ABD.11.在《增减算法统宗》中有这样一则故事:“三百七十八里关,初行健步不为难;次日脚痛减一半,如此六日过其关”.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此人第六天只走了5里路B .此人第一天走的路程比后五天走的路程多6里C .此人第二天走的路程比全程的14还多1.5里 D .此人走的前三天路程之和是后三天路程之和的8倍 【答案】BCD 【分析】设此人第n 天走n a 里路,则{}n a 是首项为1a ,公比为12q = 的等比数列,由6S 求出1a ,然后求出相应的项,判断各选项. 【详解】解:根据题意此人每天行走的路程成等比数列, 设此人第n 天走n a 里路,则{}n a 是首项为1a ,公比为12q =的等比数列. 所以611611()(1)23781112a a q S q ⎡⎤-⎢⎥-⎣⎦===--,解得1192a =.选项A :55611192()62a a q ==⨯=,故A 错误,选项B :由1192a =,则61378192186S a -=-=,又1921866-=,故B 正确.选项C :211192962a a q ==⨯=,而6194.54S =,9694.5 1.5-=,故C 正确.选项D :2123111(1)192(1)33624a a a a q q ++=++=⨯++=, 则后3天走的路程为37833642-=, 而且336428÷=,D 正确. 故选:BCD . 【点睛】关键点点睛:本题考查等比数列的应用,解题关键是引入等比数列{}n a ,n a 表示第n 天行走的路程,根据前6项的和求出首项1a ,然后可得通项公式,从而判断出结论.12.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2n 33S n n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342n a n =-B .16S 为n S 的最小值C .1216272a a a +++=D .1230450a a a +++=【答案】AC 【分析】利用和与项的关系,分1n =和2n ≥分别求得数列的通项公式,检验合并即可判定A; 根据数列的项的正负情况可以否定B;根据前16项都是正值可计算判定C;注意到121617193300()a a a S a a a +++=+----16302S S =-可计算后否定D.【详解】1133132a S ==-=,()()()2213333113422n n n a S S n n n n n n -=-=---+-=-≥,对于1n =也成立,所以342n a n =-,故A 正确;当17n <时,0n a >,当n=17时n a 0=,当17n >时,n a 0<,n S ∴只有最大值,没有最小值,故B 错误;因为当17n <时,0n a >,∴21216163316161716272a a a S +++==⨯-=⨯=,故C 正确; 121617193300()a a a S a a a +++=+----2163022272(333030S S =-=⨯-⨯-)54490454=-=,故D 错误. 故选:AC. 【点睛】本题考查数列的和与项的关系,数列的和的最值性质,绝对值数列的求和问题,属小综合题.和与项的关系()()1112n nn S n a S S n -⎧=⎪=⎨-≥⎪⎩,若数列{}n a 的前 k 项为正值,往后都是小于等于零,则当n k ≥时有122n k n a a a S S ++⋯+=-,若数列{}n a 的前 k 项为负值,往后都是大于或等于零,则当n k ≥时有122n k n a a a S S ++⋯+=-+.若数列的前面一些项是非负,后面的项为负值,则前n 项和只有最大值,没有最小值,若数列的前面一些项是非正,后面的项为正值,则前n 项和只有最小值,没有最大值.三、填空题13.已知()2()21f x x xf =+',则()1f '等于__________.(用数字作答)【答案】-2【分析】求出()f x 的导函数,代入1x =即可求解.【详解】()2()21f x x xf =+',()()221f x x f ''∴=+,()()12121f f ''∴=⨯+,解得()12f '=-.故答案为:2-.14.()f x 对任意x ∈R 都有()()112f x f x +-=.数列{}n a 满足:()120n a f f f n n ⎛⎫⎛⎫=+++ ⎪ ⎪⎝⎭⎝⎭()11n f f n -⎛⎫++ ⎪⎝⎭,则n a =__________. 【答案】14n + 【分析】采用倒序相加法即可求得结果.【详解】由题意得:()()1012f f +=,1112n f f n n -⎛⎫⎛⎫+= ⎪ ⎪⎝⎭⎝⎭,2212n f f n n -⎛⎫⎛⎫+= ⎪ ⎪⎝⎭⎝⎭,……, ()()12101n n a f f f f f n n n -⎛⎫⎛⎫⎛⎫=+++⋅⋅⋅++ ⎪ ⎪ ⎪⎝⎭⎝⎭⎝⎭, ()()12110n n n a f f f f f n n n --⎛⎫⎛⎫⎛⎫=+++⋅⋅⋅++ ⎪ ⎪ ⎪⎝⎭⎝⎭⎝⎭, 122n n a +∴=,解得:14n n a +=.故答案为:14n +. 【点睛】本题考查利用倒序相加法求和的问题,属于基础题.15.已知32()263f x x x =-+,对任意的2][2x ∈-,都有()f x a ≤,则a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 【答案】[3)+∞,【分析】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进而求得在给定区间上的最大值,根据不等式恒成立的意义即得实数a 的取值范围.【详解】由2()6120f x x x '=-=得0x =或2x =,在区间[-2,0)上()'0f x >,()f x 单调递增;在(0,2)内时()()'0,f x f x <单调递减. 又(2)37f -=-,(0)3f =,(2)5f =-,∴max ()3f x =,又()f x a ≤对于任意的x ∈[-2,2]恒成立,∴3a ≥,即a 的取值范围是[)3,+∞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考查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在闭区间上的最值进而求不等式恒成立中的参数范围,属基础题,关键在于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求得在给定区间上的最大值.16.古代埃及数学中有一个独特现象:除23用一个单独的符号表示以外,其他分数都可写成若干个单分数和的形式.例如2115315=+,可这样理解:假定有两个面包,要平均分给5个人,如果每人12,不够,每人13,余13,再将这13分2成5份,每人得115,这样每人分得11315+.形如)*2(3,21n n N n ∈-的分数的分解:2115315=+,2117428=+,2119545=+,按此规律,则221n =-________()*3,n n N ∈. 【答案】2112n n n+- 【分析】 根据21123133(231)=+⨯-⨯⨯-,21124144(241)=+⨯-⨯⨯-,21125155(251)=+⨯-⨯⨯-,…进行归纳推理. 【详解】 由题意得,2115315=+,即21123133(231)=+⨯-⨯⨯-, 2117428=+,即21124144(241)=+⨯-⨯⨯-, 2119545=+,即21125155(251)=+⨯-⨯⨯-, 由此归纳出)*211(3,21(21)n n N n n n n =+∈⨯--. 经验证112112(21)(21)21n n n n n n n -++==---,结论成立, ∴2211212n n n n=+--. 故答案为:2112n n n +-. 【点睛】方法点睛:由数列的前n 项归纳通项公式时,首先要分析项的结构,然后再探究结构中的各部分与项的序号n 间的函数关系,进而求得通项公式.四、解答题17.已知数列{}n a 各项均为正数,其前n 项和为n S ,且满足()241n n S a =+. (1)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2)设11n n n b a a +=,求数列{}n b 的前n 项和n T . 【答案】(1)21n a n =-;(2)21n n T n =+. 【分析】(1)由=1n 可得11a =,再由2n ≥时,()21141n n S a --=+与条件作差可得12n n a a --=,从而利用等差数列求通项公式即可; (2)由n b 1(21)(21)n n =-+利用裂项相消求和即可. 【详解】(1)∵()241n n S a =+,∴()21141a a =+,解得11a =,当2n ≥时,由()241n n S a =+①可得, ()21141n n S a --=+②,①-②:()()1120n n n n a a a a --+--=,∵0n a >,∴10n n a a -+≠,∴120n n a a ---=,即∴12n n a a --=,∴{}n a 是以11a =为首项,以2d =为公差的等差数列,∴1(1)12(1)21n a a n d n n =+-=+-=-综上所述,结论是:21n a n =-.(2)由(1)可得11n n n b a a +=1(21)(21)n n =-+11122121n n ⎛⎫=- ⎪-+⎝⎭∴2n a n T b b b =+++111111123352121n n ⎛⎫=-+-++- ⎪-+⎝⎭ 11122121n n n ⎛⎫=-= ⎪++⎝⎭, 综上所述,21n n T n =+. 18.在①133a a b +=,②254b S b +=-,③194a a +=-这三个条件中任选两个,补充在下面的问题中.若问题中的m 存在,求出m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设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n b 是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设前n 项和为n T ,若 , ,且1422,5b T T ==.是否存在大于2的正整数m ,使得134,,m S S S 成等比数列?(注:如果选择多个条件分别解答,按第一个解答计分.)【答案】答案见解析.【分析】由等比数列的条件,求得2q ,可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然后分别选取条件①②,条件①③,条件②③,列出关于等差数列首项与公差的方程组,求得首项与公差,得到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n 项和,再由14S ,3S ,m S 成等比数列列式求解m 值即可.【详解】解:设{}n a 的 公差为d ,{}n b 的公比为(0)q q >,由题意知1q ≠,所以421142(1)(1)5511b q b q T T q q--===--, 整理得215q +=,因为0q >,所以2q ,所以2n n b =.(1)当选取的条件为①②时,有1358416a a S +=⎧⎨+=-⎩,所以1122824a d a d +=⎧⎨+=-⎩, 解得1128a d =⎧⎨=-⎩. 所以2820,416n n a n S n n =-+=-+.所以21312,12,416m S S S m m ===-+,若134,,m S S S 成等比数列,则2314m S S S =,所以241630m m -+=,解得2m = 因为m 为正整数,所以不符合题意,此时m 不存在.(2)当选取的条件为①③时,有131984a a a a +=⎧⎨+=-⎩,所以11228284a d a d +=⎧⎨+=-⎩, 解得162a d =⎧⎨=-⎩. 所以228,7n n a n S n n =-+=-+.所以2136,12,7m S S S m m ===-+,若134,,m S S S 成等比数列,则2314m S S S =,所以2760m m -+=,解得6m =或1m =(舍去)此时存在正整数6m =满足题意.(3)当选取的条件为②③时,有1954416a a S +=-⎧⎨+=-⎩,所以1128424a d a d +=-⎧⎨+=-⎩, 解得161a d =-⎧⎨=⎩. 所以2137,2n n n n a n S -=-=. 所以213136,15,2m m m S S S -=-=-=, 若134,,m S S S 成等比数列,则2314m S S S =,即22524m S =-,所以2452750m m -+=,解得132m =, 因为m 为正整数,所以不符合题意,此时m 不存在.【点睛】等比数列基本量的求解是等比数列中的一类基本问题,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在于熟练掌握等比数列的有关公式并能灵活运用,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时,应该要分类讨论,有时还应善于运用整体代换思想简化运算过程.19.已知数列{}n a 中,11a =,()*13n n n a a n N a +=∈+ (1)证明:数列112n a ⎧⎫+⎨⎬⎩⎭是等比数列 (2)若数列{}n b 满足()312n n n n n b a -=⋅,求数列{}n b 的前n 项和nT . 【答案】(1)证明见解析 ;(2)1242n n n T -+=-. 【分析】(1)由()*13n n n a a n N a +=∈+可得11111322n n a a +⎛⎫+=+ ⎪⎝⎭,然后可得答案; (2)由(1)可算出231n n a =-,12n n n b -=,然后用错位相减法可算出答案. 【详解】 (1)证明:由()*13n n n a a n N a +=∈+,知11111322n n a a +⎛⎫+=+ ⎪⎝⎭又111322a +=,∴112n a ⎧⎫+⎨⎬⎩⎭是以32为首项,3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2)解:由(1)知111333222n n n a -+=⨯=,∴231n n a =-,12n n n b -= 0122111111123(1)22222n n n T n n --=⨯+⨯+⨯++-⨯+⨯ 211111112(1)22222n n n T n n -=⨯+⨯++-⨯+⨯ 两式相减得012111111222222222n n n nT n n -+=++++-⨯=- ∴1242n n n T -+=- 20.已知函数()()x x f x a a R e=-∈ (1)求函数()f x 的单调区间;(2)若方程()f x =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答案】(1)()f x 的单调递增区间是(,1)-∞,单调递减区间是(1,)+∞.(2)10a e <<【分析】(1)首先求出函数的导函数,再解不等式即可得到函数的单调区间;(2)由()0x x f x a e =-=得x x a e =, 将此方程的根看作函数x x y e=与y a =的图象交点的横坐标,结合(1)中相关性质得到函数的图象,数形结合即可得到参数的取值范围;【详解】解:(1)∵()()x x f x a a R e=-∈ 所以21()()x x x x e xe x f x e e--'== ∴当1x <时,()0f x '>,当1x >时,()0f x '<;即()f x 的单调递增区间是(,1)-∞,单调递减区间是(1,)+∞.(2)由()0x x f x a e =-=得xx a e =, 将此方程的根看作函数x x y e =与y a =的图象交点的横坐标, 由(1)知函数x x y e =在1x =时有极大值1e,作出其大致图象,∴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10a e<<. 【点睛】 本题考查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及函数的零点问题,属于基础题.21.设函数()21x f x e ax x =---,a R ∈. (1)0a =时,求()f x 的最小值.(2)若()0f x ≥在[)0,+∞恒成立,求a 的取值范围.【答案】(1)0;(2)1(,]2-∞.【分析】(1)当0a =时,求导可得()1xf x e '=-,令()0f x '=,解得0x =,分别讨论(),0x ∈-∞和()0,∞+时,()'f x 的正负,即可得()f x 的单调性,即可求得答案;(2)求导可得()21x f x e ax '=--,设()21(0)x h x e ax x =--≥,分别讨论12a ≤和12a >时()h x '的正负,可得()h x 的单调性,进而可得()f x 的单调性,综合分析,即可得答案.【详解】(1)当0a =时,()1x f x e x =--,则()1xf x e '=-, 令()0f x '=,解得0x =,当(),0x ∈-∞时,()0f x '<,所以()f x 在(),0-∞单调递减函数;当()0,x ∈+∞时,()0f x '>,所以()f x 在()0,∞+单调递增函数;所以()()min 00f x f ==.(2)()21x f x e ax x =---,则()21xf x e ax '=--, 设()21(0)xh x e ax x =--≥,则()2x h x e a '=-, 当12a ≤时,()0h x '≥,所以()h x 在[)0,+∞上为增函数, 又(0)0h =,所以()(0)0h x h ≥=,即()0f x '≥,所以()f x 在在[)0,+∞上为增函数,又(0)0f =,所以()(0)0f x f ≥=,满足题意; 当12a >时,令()0h x '=,解得ln2x a =, 当(0,ln 2)x a ∈时,()0h x '<,所以()h x 在(0,ln 2)a 为减函数,所以当[0,ln 2)x a ∈时,()(0)0h x h ≤=,即()0f x '≤,所以()f x 在[0,ln 2)x a ∈为减函数,又(0)0f =所以()(0)0f x f ,不满足题意,综上:a 的取值范围是1(,]2-∞【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利用导数求解函数单调性,极(最)值的方法,若处理恒成立问题时,需满足min ()0f x ≥,若处理存在性问题时,需满足max ()0f x ≥,需仔细审题,进行求解,属中档题. 22.已知2()2ln f x x x a x =-+.(1)若函数()f x 在2x =处取得极值,求实数a 的值;(2)若()()g x f x ax =-,求函数()g x 的单调递增区间;(3)若2a =,存在正实数12,x x ,使得()()1212f x f x x x +=+成立,求12x x +的取值范围.【答案】(1)4-;(2)答案见解析;(3)32⎡⎫++∞⎪⎢⎪⎣⎭. 【分析】(1)由题意结合极值的概念可得(2)0f '=,解得4a =-后,验证即可得解;(2)求导得(1)(2)()(0)x x a g x x x--'=>,按照0a ≤、02a <<、2a =、2a >分类讨论,求得()0g x '>的解集即可得解;(3)转化条件得()()()212121212322ln x x x x x x x x +-+=-,令12t x x =,()22ln (0)t t t t ϕ=->,求导确定()t ϕ的单调性和值域即可得解.【详解】(1)222()22(0)a x x a f x x x x x-+-+'==>, ∵函数()f x 在2x =处取得极值,∴84(2)0a f x -+'==,解得4a =-, 当4a =-时,()2222(1)(2)()x x x x f x x x'--+-==. ∴当02x <<时,()0f x '<,()f x 单调递减;当2x >时,()0f x '>,()f x 单调递增;∴当4a =-时,函数()f x 在2x =处取得极小值;(2)2()()(2)ln g x f x ax x a x a x =-=-++, ∴22(2)(1)(2)()2(2)(0)a x a x a x x a g x x a x x x x-++--'=-++==>, 令()0f x '=,则1x =或2a x =, ①当0a ≤时,令()0g x '>可得1x >,∴函数()g x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1,)+∞;②当02a <<时,令()0g x '>可得02a x <<或1x >, ∴函数()g x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0,,(1,)2a ⎛⎫+∞ ⎪⎝⎭; ③当2a =时,()0g x '≥在(0,)x ∈+∞上恒成立,∴函数()g x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0,)+∞;④当2a >时,令()0g x '>可得01x <<或2a x >,∴函数()g x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0,1),,2a⎛⎫+∞ ⎪⎝⎭; (3)2a =,∴2()22ln f x x x x =-+,()()1212f x f x x x +=+,∴()()221212121222ln x x x x x x x x +-++=+,整理可得()()()212121212322ln x x x x x x x x +-+=-,令12t x x =,()22ln (0)t t t t ϕ=->, 12(1)()21t tt tϕ-⎛⎫'=-= ⎪⎝⎭,令()0t ϕ'=,解得1t =, 当01t <<时,()0t ϕ'<,()t ϕ单调递减;当1t >时,()0t ϕ'>,()t ϕ单调递增; ∴当1t =时,()t ϕ取得极小值即最小值为()12ϕ=,∴()()2121232x x x x +-+≥即()()21212320x x x x +-+-≥,解得1232x x +≤(舍去)或1232x x +≥,∴12x x +的取值范围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导数的综合应用,考查了运算求解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分类讨论思想,属于中档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数学必修二期末测试题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道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下图(1)所示的圆锥的俯视图为 ( )2、直线:30l y ++=的倾斜角α为 ( )A 、30;B 、60;C 、120;D 、150。

3、边长为a 正四面体的表面积是 ( )A、34a ; B、312a ; C、24a ; D2。

4、对于直线:360l x y -+=的截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y 轴上的截距是6;B 、在x 轴上的截距是6;C 、在x 轴上的截距是3;D 、在y 轴上的截距是3-。

5、已知,a b αα⊂//,则直线a 与直线b 的位置关系是 ( )A 、平行;B 、相交或异面;C 、异面;D 、平行或异面。

6、已知两条直线12:210,:40l x ay l x y +-=-=,且12l l //,则满足条件a 的值为 ( )A 、12-; B 、12; C 、2-; D 、2。

7、在空间四边形ABCD 中,,,,E F G H 分别是,,,AB BC CD DA 的中点。

若AC BD a ==,且AC 与BD 所成的角为60,则四边形EFGH 的面积为 ( )A2; B2a ; C2; D2。

图(1)ABCD8、已知圆22:260C x y x y +-+=,则圆心P 及半径r 分别为 ( )A 、圆心()1,3P ,半径10r =;B 、圆心()1,3P ,半径r =C 、圆心()1,3P -,半径10r =;D 、圆心()1,3P -,半径r =。

9、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若P αβ∈且l αβ=,则P l ∈;B 、三点,,A BC 确定一个平面;C 、若直线a b A =,则直线a 与b 能够确定一个平面;D 、若,A l B l ∈∈且,A B αα∈∈,则l α⊂。

10、两条不平行的直线,其平行投影不可能是 ( )A 、两条平行直线;B 、一点和一条直线;C 、两条相交直线;D 、两个点。

11、长方体的一个顶点上的三条棱长分别为3、4、5,且它的8个顶点都在同一个球面上,则这个球的表面积是 ( )A 、25π;B 、50π;C 、125π;D 、都不对。

12、四面体P ABC -中,若PA PB PC ==,则点P 在平面ABC 内的射影点O 是ABC 的 ( )A 、外心;B 、内心;C 、垂心;D 、重心。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道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3、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边长分别为2,a a 的矩形,则圆柱的体积为 ; 14、命题:一条直线与已知平面相交,则面内不过该交点的直线与已知直线为异面直线。

用符号表示为 ;15、点()2,1M 直线0l y --=的距离是 ; 16、已知,a b 为直线,,,αβγ为平面,有下列三个命题:(1) a b αβ////,,则a b // (2) ,a b γγ⊥⊥,则a b //; (3) ,a b b α⊂//,则a α//; (4) ,a b a α⊥⊥,则b α//;其中正确命题是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道小题,共74分。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本小题满分12分)如下图(2),建造一个容积为316m ,深为2m ,宽为2m 的长方体无盖水池,如果池底的造价为120m 2/元,池壁的造价为80m 2/元,求水池的总造价。

18、(本小题满分12分)如下图(3),在四棱锥P ABCD -中,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M N 分别是,AB PC 的中点,求证:MN PAD //平面 。

2m2m图(2)BCADMNP图(3)19、(本小题满分12分)如下图(4),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 (1)画出二面角11A B C C --的平面角; (2)求证:面11BB DD ⊥面1AB C20、(本小题满分12分)光线自点()2,3M 射到点()1,0N 后被x 轴反射,求该光线及反射光线所在的直线方程。

(请用直线的一般方程表示解题结果)图1A1B1D1CCABD21、(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三角形ABC 的三个顶点是()()()4,0,6,7,0,8A B C (1) 求BC 边上的高所在直线的方程; (2) 求BC 边上的中线所在直线的方程。

22、(本小题满分14分)如下图(5),在三棱锥A BCD -中,,O E 分别是,BD BC 的中点,2CA CB CD BD ====,AB AD ==(1) 求证:AO ⊥平面BCD ;(2) 求异面直线AB 与CD 所成角的余弦值; (3) 求点E 到平面ACD 的距离。

E ABC图(5)DO2m2m图(2)高中数学必修2综合测试题一(答案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道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道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3、3a π或32a π; 14、 ,a P b αα=∀⊂,且P b ∉,则a 与b 互为异面直线;15、12; 16、(2)。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道小题,共74分。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本小题满分12分)如下图(2),建造一个容积为316m ,深为2m ,宽为2m 的长方体无盖水池,如果池底的造价为120m 2/元,池壁的造价为80m 2/元,求水池的总造价。

解:分别设长、宽、高为,,am bm hm ;水池的总造价为y 元16,2,2V abh h b ====,4a m ∴=—————————————3分则有2428S m =⨯=底————————6分()2224224S m =⨯+⨯=壁—————9分12080120880242880y S S =⨯+⨯=⨯+⨯=底壁(元)————————————12分18、(本小题满分12分)如下图(3),在四棱锥P ABCD -中,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M N 分别是,AB PC 的中点,求证:MN PAD //平面 。

证明:如图,取PD 中点为E ,连接,AE EN ———1分,E N 分别是,PD PC 的中点12EN DC ∴//———————————————4分 M 是AB 的中点 12AM DC ∴// ——————7分EN AM ∴// ∴四边形AMNE 为平行四边形 —9分AE MN ∴// ———————————————11分又AE APD ⊂面 MN APD ⊄面 ∴MN PAD //平面 。

————————12分19、(本小题满分12分)如下图(4),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1)画出二面角11A B C C --的平面角; (2)求证:面11BB DD ⊥面1AB C解:(1)如图,取1B C 的中点E ,连接1,AE EC 。

11,,AC AB B C 分别为正方形的对角线11AC AB B C ∴==E 是1B C 的中点1AE B C ∴⊥ ——————————————2分又在正方形11BB C C 中11EC B C ∴⊥ ——————————————3分∴1AEC ∠为二面角11A B C C --的平面角。

—————————————————4分(2) 证明: 1D D ABCD ⊥面,AC ABCD ⊂面 1D D AC ∴⊥ —————6分又在正方形ABCD 中 AC BD ∴⊥ —————————————————8分BCA DM NP图(3)E图(4)1A1B1D1CCABD E(1D D BD D=11AC DD B B∴⊥面———————————————10分又1AC AB C⊂面∴面11BB DD⊥面1AB C——————————————12分20、(本小题满分12分)光线自点()2,3M射到点()1,0N后被x轴反射,求该光线及反射光线所在的直线方程。

(请用直线的一般方程表示解题结果)解:如图,设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分别为1l与2l,11,M l N l∈∈由直线的两点式方程可知:1030:121ylx--=--——3分化简得:1:330l x y--=——————4分其中13k=,由光的反射原理可知:12∠=∠213k k∴=-=-,又2N l∈—————8分由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可知:()2:031l y x-=--—————————————————————————10分化简得:2:330l x y+-=——————————————————————12分21、(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三角形ABC的三个顶点是()()()4,0,6,7,0,8A B C(1)求BC边上的高所在直线的方程;(2)求BC边上的中线所在直线的方程。

解:(1)如图,作直线AD BC⊥,垂足为点D。

781606BCk-==--—————2分BC AD⊥16ADBCkk∴=-= 4分由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可知直线AD的方程为:()064y x-=-化简得: 624y x =- ——6分(2)如图,取BC 的中点()00,E x y ,连接AE 。

由中点坐标公式得000632871522x y +⎧==⎪⎪⎨+⎪==⎪⎩,即点153,2E ⎛⎫ ⎪⎝⎭ ———————————9分由直线的两点式方程可知直线AE 的方程为:1502430y x --=-- ——————————11分 化简得:5102y x =- ——————————————————————————12分22、(本小题满分14分)如下图(5),在三棱锥A BCD -中,,O E 分别是,BD BC 的中点,2CA CB CD BD ====,AB AD ==(1) 求证:AO ⊥平面BCD ; (2) 求异面直线AB 与BC 所成角的余弦值;(3) 求点E 到平面ACD 的距离。

(1)证明:连接OC,BO DO AB AD ==AO BD ∴⊥ ———————————1分,BO DO BC CD ==CO BD ∴⊥ —————————————2分在AOC中,由已知可得:1,AO CO ==而2222,AC AO CO AC =∴+=90AOC ∴∠=,即AO OC ⊥ ———————4分BD OC O =AO BCD ∴⊥平面——————————————————5分E ABC 图(5)DO(2)解:取AC 的中点M ,连接,,OM ME OE由E 为BC 的中点知,ME AB OE DC ////∴直线OE 与EM 所成的锐角就是异面直线AB 与CD 所成的角。

——————6分在OME 中, 122EM AB ==, 112OE DC ==OM 是Rt AOC 斜边AC 上的中线 112OM AC ∴== ——————————————————————————8分cos OEM ∴∠=———————————————————————————10分 (3)解:设点E 到平面ACD 的距离为h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