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项目入河排污口对水功能区水质和水生态影响分折的对策和

合集下载

入河排污口污染物排放对水体水质影响探讨

入河排污口污染物排放对水体水质影响探讨

入河排污口污染物排放对水体水质影响探讨发布时间:2021-07-14T08:26:10.376Z 来源:《防护工程》2021年8期作者:仲文奇[导读] 本文主要以某省某县产业园区内的污水处理厂为例,针对拟建入河排污口附近的区域水环境展开详细分析,通过建立数学模型,选取COD、BOD5、NH3-N作为基本评价指标,针对污水处理厂建设后污染物排放对于附近水体水质的基本影响展开了详细的预测以及分析。

希望针对入河排污口的相关管理工作、当地水资源的科学利用,以及对于周围环境保护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仲文奇江苏易测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泰州 225300摘要:本文主要以某省某县产业园区内的污水处理厂为例,针对拟建入河排污口附近的区域水环境展开详细分析,通过建立数学模型,选取COD、BOD5、NH3-N作为基本评价指标,针对污水处理厂建设后污染物排放对于附近水体水质的基本影响展开了详细的预测以及分析。

希望针对入河排污口的相关管理工作、当地水资源的科学利用,以及对于周围环境保护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入河排污口;污染物;排放;水体水质近些年来,随着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发展,附近的水域环境状况得到一定改善,但是,其中的尾水排放基本问题,会在很大程度上加重对于河道或者是内河流域水环境的污染。

所以,对入河排污口的污染物排放、尾水出路等相关的问题展开科学研究变得更为迫切。

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入河排污口污染物排放,对水体水质影响进行以下相关的分析和研究。

一、污水处理厂的基本概况(一)区域的概况某县的产业园区属于经济开发区,当地具有能源石化、轻工业以及冶金机电等一些加工产业为主。

全面的降水量为1106毫米,每一年的汛期都在4月份到9月份。

多年以来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4.2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为1188立方米。

图2 流速模拟值和实测值对比图2、评价指标排污口所处的区域属于当地的保留区,实际的水域水质管理目标属于Ⅱ类,依照水功能区域之内的管理基本目标以及要求,结合当地产业园区基本发展规划的产业,选择COD、BOD5、NH3-N当作基础评价指标,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水的基本标准进行计算。

污水处理项目建设环境影响及对策

污水处理项目建设环境影响及对策

污水处理项目建设环境影响及对策首先,在项目建设之前,应进行全面的环境影响评价,评估项目对环境的潜在影响和可能带来的风险。

在评估过程中,需要考虑项目在水资源利用、水体污染和生态系统等方面的潜在影响,并提出相关措施来减轻或消除这些影响。

评估结果应向公众开放,接受公众监督,确保项目的透明度和可持续性。

其次,建设过程中应采取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措施。

对于工地的污水处理设备,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设计和建设,确保排放的污水符合国家排放标准。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污水的产生和排放,采用有效的防护措施,避免基坑、工地的污水直接排入附近的水体。

此外,为了减少对环境的遥远影响,应采用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和设备。

例如,可采用生物膜反应器、厌氧消化和气浮等技术来处理污水,以确保污水的彻底处理和有效去除污染物。

此外,还可以探索利用再生水进行农业灌溉、景观用水等,实现循环利用,减少对地下水资源的开采。

另外,建设过程中还应加强对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

针对项目可能对水生态系统造成的潜在影响,应开展相关研究和调查,确定保护和恢复重要湿地、水源地和鱼类、水生植物等生物群落的措施。

在工程建设完成后,还应加强对环境影响的长期监测,确保项目运行期间的环境效益和安全。

最后,加强环境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参与度。

通过开展环境教育活动、宣传治水成果等方式,引导公众正确了解和认识污水处理项目的重要性和影响。

加强社会监督,接纳公众反馈,及时解决环境问题,确保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污水处理项目建设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但通过科学评估、环境保护措施、先进技术应用、生态系统保护和公众参与等对策,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和消除这种影响,实现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的综合保护。

河道治理工程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影响分析及环保措施

河道治理工程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影响分析及环保措施

河道治理工程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影响分析及环保措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增加,饮用水资源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而河道治理工程作为保护饮用水水源的重要举措,可以有效地改善河道环境,提高水质,但也可能对水源保护区造成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分析河道治理工程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环保措施,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1. 水质改善:河道治理工程能够有效地改善河道水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提高水体的透明度和氧含量,减少富营养化现象,有利于保护饮用水水源。

2. 生态保护:通过河道治理工程,可以对河道周边的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和恢复,提高植被覆盖率,减少泥沙淤积,有利于维护水源区的生态平衡。

3. 水资源利用:河道治理工程可以有效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保障水源供应,提高水源利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 河道变迁:河道治理工程可能需要对河道进行改道、挖深、填埋等作业,可能会对水源保护区的地质环境、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可能改变水源区的地下水位和水文地质条件。

5. 施工扰动:河道治理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噪音、振动、粉尘等污染物,可能对水源保护区周边的居民生活和生产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环保措施1. 选择合适的施工时间和方法,尽量减少对水源保护区的扰动和影响。

合理安排施工工期,避免在水源保护区的重要生态繁殖期进行工程施工,采用轻型机械设备和无振动施工方法,减少对水源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影响。

2. 加强污染物排放监测和治理。

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的废水、废气和废渣排放,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污水的收集和处理,减少污染物对水源保护区的影响。

3. 加强环境监测和评估。

在进行河道治理工程前,应进行水质、生态和地质环境的调查和评估,全面了解水源保护区的环境状况,制定具体的环境保护措施和应急预案。

4. 加强宣传和教育。

加强对周边居民的环境保护宣传和教育,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环保工作。

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解决对策的分析

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解决对策的分析

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解决对策的分析首先,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水利工程可以改善和调节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水资源分布,提高地区水资源的利用率。

其次,水利工程可以改善生态系统的水文环境,增加湿地和河流的水位,维持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稳定性。

再次,水利工程可以提供灌溉水源,改善农田的水资源状况,提高农作物产量,从而增加农民的收入和粮食供应。

此外,水利工程还可以提供水电能源和水路交通等基础设施,推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

然而,水利工程也存在一些消极影响,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

首先,水利工程可能会导致大面积的水库蓄水,改变大规模河流的自然水动力学过程,影响河流的洪水湿地功能和水生态系统。

其次,水利工程的大规模水摄取可能会导致地下水位的下降,使周边地区产生地下水资源和地表水资源的争夺,进而引发生态环境的不稳定和土地沙化。

再次,水利工程的排水和排污可能会引发水体污染和生态系统失衡,对水生生物和水上运输造成威胁。

此外,水利工程还会造成水生态系统断流,导致鱼类迁徙和繁殖的困难。

针对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消极影响,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一些解决对策。

首先,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避免大规模的水库蓄水和水利工程的超负荷开发,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其次,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水的浪费和污染。

再次,建立水利工程建设前后的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和解决水利工程带来的环境问题,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此外,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对违反环保规定的行为进行处罚和限制,保护生态环境的合法权益。

总之,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复杂的,既有积极因素又有消极因素。

我们需要充分认识和评估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科学合理地进行规划建设和运行管理,采取相应的解决对策,以保护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只有在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间取得良好的平衡,才能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生态安全和人民福祉的共同发展。

入河排污口论证报告

入河排污口论证报告

入河排污口论证报告
尊敬的领导:
我根据调查研究和相关资料,就入河排污口的问题进行了论证,现将相关报告汇总如下:
1.入河排污口的存在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入河排污口直接将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直接排入河流中,导致河水被污染和破坏,威胁到生物的生存和健康。

污染水体会引发藻类过度繁殖,导致水质富营养化,从而引发水中氧气不足,破坏水生态系统的平衡。

2.入河排污口的存在违法违规。

根据我国《水污染防治法》,
任何单位和个人在未经相关审批手续的情况下,禁止将废水排入河流或湖泊等水域。

入河排污口的设置是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需要对责任单位或个人进行追责和处罚。

3.入河排污口对人民群众生活造成威胁。

入河排污口导致河水
被污染,水质变差,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生活用水的需求。

此外,河水被污染后,可能还会影响农田灌溉和饮用水安全,直接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安全。

4.入河排污口的整治是必要的。

为了保护水资源、维护生态平
衡和人民群众生活的权益,必须对入河排污口进行整治。

首先,应加强监管措施,加大对违法违规排污行为的打击力度,对责任单位进行严厉处罚。

其次,需要加强对污水的治理,引入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确保废水经过处理后再排放。

同时,要推
动企事业单位建设污水处理设施,促进循环经济和资源利用。

结论:入河排污口是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对水体、生态和人民群众生活都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保护环境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应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加大整治力度,推动污水治理工作的开展。

谢谢!
此致
敬礼。

入河排污口扩大设置对地表水环境r影响分析及水环境保护建议

入河排污口扩大设置对地表水环境r影响分析及水环境保护建议

入河排污口扩大设置对地表水环境r影响分析及水环境保护建议李丽华;喻光晔;陈传林;徐康【期刊名称】《治淮》【年(卷),期】2017(000)012【总页数】2页(P70-71)【作者】李丽华;喻光晔;陈传林;徐康【作者单位】淮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淮河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233000;淮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淮河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233000;淮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淮河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233000;淮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淮河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233000【正文语种】中文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工作是水行政主管部门履行水环境保护工作职责,以及审批建设项目入河排污口设置方案的必要技术支撑。

本文运用二维稳态混合衰减模型,结合蚌埠市第三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工程入河排污口的具体情况,分析已建入河排污口扩大设置对地表水环境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水环境保护建议。

一、项目概况蚌埠市第三污水处理厂排污口位于淮北大堤以北、小蚌埠排涝站旁,收集处理淮上区及怀远工业园的污水。

目前一期工程(2.5万m3/d)已经投产,随着淮上区的快速发展,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排放量快速增长,一期工程污水处理能力已然不足。

为更好改善淮上区生态环境,减少污染物排放量,拟扩建二期污水处理工程,规模为2.5万m3/d,采用改良型SBR污水处理工艺,建成后尾水利用一期工程排污口汇入淮河。

二、扩大排污口对水环境影响预测1.预测范围、预测工况及污染物源强水质预测范围为入河排污口~吴小街,约8.16km(如图1)。

涉及淮河蚌埠景观娱乐、排污控制区和淮河蚌埠滁州农业用水区两个水功能区。

预测设置正常与事故两种排放工况。

事故工况污水直接外排,去除率为0。

图1 排污口及预测断面概化图2.河道水文条件从三方面考虑,设定对淮河水质影响预测的水文条件:(1)利用预测范围内吴家渡水文站30年(1980~2010年)长系列流量资料分析,得到吴家渡丰、平、枯水期多年平均流量作为预测水文条件。

河道治理工程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影响分析及环保措施

河道治理工程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影响分析及环保措施

河道治理工程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影响分析及环保措施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对饮用水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为了保障人民的饮水安全,我国加大了河道治理工程的投入,以改善河道环境,提高水质,保护饮用水水源。

河道治理工程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并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

一、影响分析1.土地利用变化河道治理工程通常需要占用一定范围的土地,这可能包括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的部分土地。

土地利用的变化可能对当地生态环境和水源保护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如影响当地植被、土壤固定和水源涵养等。

2.水质改变河道治理工程可能包括河道清淤、植被恢复、排污口治理等措施,这些措施可能会导致河道水质的短期内发生一定的变化。

这种变化可能对饮用水水源产生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在河道治理工程实施过程中和完成后的一段时间内。

3.生态系统影响河道治理工程可能会改变当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包括影响当地的水生态系统、陆生生态系统和湿地生态系统等。

这可能会影响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从而对饮用水水源保护产生一定的影响。

4.社会经济影响河道治理工程可能会对当地的社会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如可能导致当地的居民迁徙或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等。

这可能会对当地的饮用水需求和水源保护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环保措施1.科学规划在进行河道治理工程前,需要充分考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特殊性和重要性,科学制定河道治理工程的规划,合理布局工程范围和选址,减少对水源保护区的影响。

2.生态补偿3.水环境监测在进行河道治理工程后,需要加强对河道水质和生态环境的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河道治理工程可能产生的影响,确保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水质和生态环境的稳定和安全。

4.公众参与进行河道治理工程时,需要充分听取当地居民和相关利益相关方的意见和建议,加强公众参与,以充分保障当地饮用水水源的安全和稳定。

5.政策法规加强对河道治理工程的政策法规监督和管理,确保河道治理工程符合相关的环保标准和要求,最大限度地减少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影响。

入河排污口污染物对河流水质的影响

入河排污口污染物对河流水质的影响

入河排污口污染物对河流水质的影响一、引言基于河流水质数学模型可建立入河排污口排污量与河流水质的定性、定量关系,是河流水质预测评价的基本方法。

对于大部分的中小河流来说,在实际入河排污口水质预测工作中,多采用河流混合稀释模型与河流一维水质浓度衰减模型进行水质预测评价。

上述的评价方法虽在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存在如下几个问题。

(1)河流混合稀释模型与河流水质浓度衰减模型在使用时对初始断面(污染物入河断面处)污染物浓度值的精度有一定要求,但河流是一个复杂多变、具有不确定性的开放系统,由于没有长序列的水质动态监测数据,所以无法准确刻画初始断面污染物浓度。

从水质预测评价工作实际工期的角度出发,对大多数河流开展长序列水质监测工作也是有一定难度的。

(2)在实际河流水质预测评价工作中,入河排污口多为拟建状态,即在入河排污口未投入使用之前,有一定时间的预测期,仅使用预测期内现状监测资料无法验证模型预测的准确性,这就导致水质预测评价结论都建立在模型边界条件不发生改变的理想状态下。

(3)预测期内若在预测的影响范围内出现新的未知点源污染,就会导致模型预测的结果出现偏差,此时需对评价范围内的污染源进行重新排查,以校定模型的边界条件,进行重新预测,这样势必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延长工作周期,降低工作效率。

对于评价范围内出现未知点源污染的问题,在之前研究中,余江等人提出贡献值的简化算法用以解决这一问题,但使用这一方法会夸大拟建项目的环境效益,此外该方法的使用对河流污染物入河断面处浓度背景值的精度有一定要求。

针对上述问题,结合河流水质管理目标,笔者试图提出河流水质附加影响评价方法,以解决缺乏长序列水质动态监测资料的河流水质预测评价工作中的相关问题,减小对水质基础资料调查的难度及人力物力的投入,缩短环境评价工期,提高工作效率。

二、一维水质模型及其解在不考虑水质弥散作用的条件下,给出描述污染物浓度沿河流方向衰减的水质模型的假设条件:①在污染物入河初始断面,河流污染物浓度背景值为Ch(mg/L)、河流流量为Qh(m3/s)、污染物浓度为Cw(mg/L)、污染物排放量为Qw(m3/s),②河道水流速度为v(m/s),在河道各断面一致,③河流水质浓度的综合衰减系数为k(d-1)。

入河排污口扩大设置对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及水环境保护建议

入河排污口扩大设置对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及水环境保护建议

污 染物
排 水 量 C OD( 出水 浓 Nhomakorabea 、 排放 量 ) NH 一 N( 出水 浓 度 、 排放 量 )
正常工况
事故工况
2 . 5万 n l / d ( C . 2 8 9 m / s ) 5 0 mg / L 、 1 . 2 5 t / d 5 mg / L 、 0 . 1 2 5 t / d 4 0 0 mg / L 、 1 0 t / d 3 0 m g / L 、 0 . 7 5 t / d
源 强
4 8. 3 5m  ̄ / s 。
r 预 测 点 离 排 放 口 的 横 向距 离 ( 不
前 一期工程( 2 . 5万 m ) 已经投产 , 随 家渡断面 9 0 %保证率最枯月平均流量 是离 岸距 离 ) , m;
K . 一河流 中污染物降解系数 , 1 / d ;
c - 污 水 中污 染 物 浓 度 , mg / L ; Q _- 污水流量 , m3 / s ; c 。 『 _ 河 流上 游污染 物浓度 ( 本 底 浓
蚌埠市第j污水 处理 厂排 污 口位
( 2 ) 根据《 淮河流域重要河湖水功 m e C L ;
x一
于淮北大堤 以北 、小蚌埠排涝站旁 . 收 能 纳 污 能 力 核定 和 分 阶段 限制 排 污 集处理淮上区及怀远丁业园的污水。 目 总量排污控制方案报告》 .采用蚌埠吴 着淮上区的快速发展 , 生活污水及工业 7 7 . 8 m 3 / s 作为预测水文条件( 见表 2) 。 废水排放量快速增长 , 一期工程污水处 ( 3 ) 根据《 淮河流域水资源保护规 理能力已然不足 。 为更好改善淮上 区生 划》 , 河道最小生态流量是保障河 流生 态环境 , 减少污染物排放量 , 拟扩建二 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最低阈值 ,遇河

河道治理工程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影响分析及环保措施

河道治理工程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影响分析及环保措施

河道治理工程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影响分析及环保措施河道治理工程是指对河道进行整治、改造、保护等工程,以改善河流的水质和水文功能,增强河道的抗洪能力,维护生态环境。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然而水资源的保护问题也愈发严峻。

今天,我们将探讨河道治理工程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影响分析及环保措施。

1. 对水质的影响河道治理工程通常包括河床清淤、沿河植被恢复、污水排放治理等,这些工作对水质有着积极的改善作用。

通过清淤和植被恢复,可以减少水中的污染物质,提高水质的纯净度和透明度,减少水源地的水土流失,改善水质。

2. 对水量的调控部分地区的水源地存在着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河道治理工程可以通过加固河岸和河道,保障河水的正常供应,避免因为河道调整带来的水资源紧张问题。

3. 对水资源的保护河道治理工程可以减少洪涝灾害和地表径流的损失,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保护水资源。

1. 加强环境监测在进行河道治理工程的过程中,需要建立环境监测系统,对水质、水量等进行持续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出相应的调整。

2. 合理规划施工方案在进行河道治理工程时,需要做好周边环境的保护工作,避免噪音、震动、扬尘等对环境的影响。

3.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居民关注河流的保护,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4. 强化法律监管加强河道治理工程的法律监管力度,对违规行为进行严惩,确保河道治理工程的环境保护工作得到有效执行。

对于河道治理工程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影响及环保措施,需要政府、企业和民众共同努力。

政府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监管和检查力度,确保河道治理工程能够做到科学、合理、高效。

企业在进行治理工程时,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干扰。

民众也应当提高环保意识,积极支持治理工程的推进,并自觉保护好身边的环境资源。

河道治理工程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是具有积极影响的,能够有效改善水质、保障水量、保护水资源等。

排污口设置对水功能区水质和水生态环境的影响

排污口设置对水功能区水质和水生态环境的影响

排污口设置对水功能区水质和水生态环境的影响王艳;尚祖亮【摘要】根据自身的工作经历,结合日常的水质调查结果,分析排污口设置后对该水功能区水质和水生态环境的影响状况以及排污口设置后对该段有利害关系的第三方的权益影响.为保护设置排污口附近水域水质与水生态环境的良好状态,对合理设置排污口进行合理考量,并加强后期相应的排污口水功能区水质和水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以确保人们生产、生活用水的安全.【期刊名称】《低碳世界》【年(卷),期】2015(000)034【总页数】2页(P74-75)【关键词】排污口;水功能区;水质;水生态;环境【作者】王艳;尚祖亮【作者单位】湖北省武汉市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湖北武汉430070;湖北省武汉市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湖北武汉4300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703在日渐加快的城市化现代生活中,居民对“水功能区”,“排污口”这几个代名词都已经不再陌生了,它关乎着人民大众的日常用水问题。

水功能区是指为满足水资源合理开放和有效保护的需要,根据水资源的开发现状、自然条件,按照水资源的保护、流域的综合规划、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以及水域的主导功能划分规定的符合特定质量标准的相应水环境。

其目的为了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根据区划水域的自然属性,保护其局部与整体协调发展。

虽然中国是个地大物博的国家,但是近几年我国的某些地区也陆陆续续出现严重缺水现象。

现在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发展,同时污染也随之产生,我国人民已经清楚的认识到保护节约水资源的重要任务。

目前为了不污染那些还未被开发、利用的水资源,排污口设置技术已经全面普及到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帮助已产生的污水排入河道不会对水功能区的水质和生态环境带来恶化的结果。

同时,我国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也逐步制定与完善,结合排污口设置双管齐下,对水功能区的管理将会越来越全面、深入。

1.1 排污口设置对水功能区水质影响1.1.1 化学需氧量排放对水功能区水质影响分析排污口设置后,在枯水期预测工况正常排放情况下,当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混合排放时,会使得排污口附近的水域得到良好的改善与保护。

城市污水处理厂排水对水功能区的影响分析

城市污水处理厂排水对水功能区的影响分析

( 2 ) 水质 目标 值浓度 C : 按“ Ⅲ类 2 . 3 1 mg / L , 混合后 高于该 水功能区水质 目 ( 3 ) 设 计流量 。选取新 县水 文站
( C O D ) 3 0 0 m g / L,五 E l 生 化 需 氧 量 水标准值” 作为 目标浓度 , 同表 1 。
表1 潢 河新 县 段 计 算 单 元 水 质 初 始 浓 度值 表 流 化 学 需氧 量 氨 氮 能区: 潢河新县连康山 自 然保护区和潢 河 名称 计算单元 上断面名称 下断 面名称 ( mg / L ) ( mg / L ) 河潢川开发利用区。 新县污水处理厂位 潢河光 山 河 南 新 县 水 文 站 河 南 光 山
( G B1 8 9 1 8 — 2 0 0 2 )中规定 的一级 B标 量 为 1 . 2 5 m3 / s , 平均流速为 0 . 1 0 m / s 。 准, 化学 需 氧 量 ( C O D ) <6  ̄ 0 m g / L , 五 3 . 对水功能 区水质影响分析 ( 1 ) 采用 河流完全 混合模 式方 法 处 理 厂 污 染 物 排 放 标 准 》 文 站满 足 9 0 %保证 率最 枯 月平 均 流 监 测中心信 阳分 中心在新 县污水处理厂
2 ) 上游来水现状条 件及污水处理 厂 选取 2 0 1 7年 1 - 6月 , 河南省水环境
排 污 口上游 “ 新县水文站 断面下游 3 k m” 断面监测数据平均值作为背景浓度值 。 入 河排污 口采用污水处 理厂 出口设
3 2 mg / L , 总磷 3 mg / L , p H 6—9 。设 计 出 2 0 0 1 —2 0 1 5年共 1 5年最枯月平 均流 设 计条件下 水水质 : 设计 出水标 准执行《 城镇污水 量 资料作为计算系列 , 经计算 , 新县水

污水处理厂入河排污口设置对水功能区水质和环境影响实例分析

污水处理厂入河排污口设置对水功能区水质和环境影响实例分析

污水处理厂入河排污口设置对水功能区水质和环境影响实例分析作者:陈兴林孙华郑瀚胡勇来源:《绿色科技》2019年第20期摘要:指出了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的目的是为了合理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水资源,协调好环境保护和区域发展的关系,保护和改善水质与生态环境,为合理建设入河排污口以及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入河排污口提供技术依据。

以彭水县污水处理厂项目为例,通过污水处理厂排污口设置方案、所处河段河道水质现状、水域管理要求和现有取排水状况等调查研究,采用一维水质模型对水功能区水质和水生态环境影响进行了实例分析,结果可作为建设项目排污口设置论证的重要科学依据。

关键词:入河排污口;水功能区;水生态环境;水质;影响分析;一维水质模型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9)20-0075-031项目概况1.1建设地点、规模重庆市彭水县污水处理厂建设地点位于彭水县两江大桥北桥头。

该一期工程于2010年建成投产。

生产区按工艺流程布置,粗格栅及细格栅布置在厂区北部,进厂管线顺畅,CASS生物池、二沉池由北向南顺序布置,消毒系统靠近二沉池,处理后污水就近排入乌江。

本项目污水处理规模为0.75万m3/d,于2010年建成投产,厂区占地4680.5 m2。

1.2主要工艺与进、出水水质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的进水水质:COD≤400 mg/L,NH3-N(以N计)≤35 mg/L,BOD5≤250 mg/L,TN(以N计)≤50mg/L,SS≤210mg,/L,TP(以P计)≤5mg/L。

根据受纳水体的水环境目标及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出水要求确定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

根据环评批复本项目出水水质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l8918-2002-级标准A标准,具体数据如下:CODcr≤50 mg/L,BOD5≤10 mg/L,SS≤100 mg/L,TN≤15mg/L,NH3-N≤5(8)mg/L,TP≤0.5 mg/L。

入河排污口扩大设置对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及水环境保护建议

入河排污口扩大设置对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及水环境保护建议

入河排污口扩大设置对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及水环境保护建议如今环境污染的问题日益严重,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所产生的污水也逐渐增多,因此入河排污口的设置成为水行政主管部门需要考虑的问题,本文简要分析目前入河排污口的设置,并简要阐述对其进行扩大设置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并针对目前出现的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从而有效地保护我国水资源不受到破坏,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相吻合。

标签:入河排污口扩大;地表水环境;影响;建议目前我国针对排污口的设置有严苛的要求,本文结合我市的排水处理厂、排水处理等实际情况,统计相关的数据,并运用模型进行分析,从中找出入河排污口扩大对地表水环境造成了何种的影响,具体的分析如下。

一、项目概况以我市某一污水处理厂为例进行研究,截止到目前位置,此项工程共2.5万m3/d,随着周边企业的快速发展,此处的污水排水量也急剧增加,目前来看,此项工程已不能满足目前的排水需求,相关的水管部门正在着手开发第二期工程,从而有效改善如今的排水现状。

二、扩大排污口对水环境的影响预测(一)预测范围、预测工况及污染物源此次水质预测的范围横跨两个水功能区,将预测工况分为两种情况,分别是正常情况与事故情况两种,并且对于事故工况的污水情况来说,其直接对外排放,因此其去除率的值固定为1。

(二)河道水文条件本文根据我市河道站工程的建立时间以及我市颁布关于河道的法律规定等对水质产生影响的条件来考虑入河排污口扩大设置对地表水环境影响。

(三)水质预测模型及参数参照我市颁布的水资源保护规划,通过COD以及NH 3-N的统计计算,建立相应的模型,首先,设定KCOD以及KNH 3-N分别为0.05d-1和0.06d-1,建立的模型如下。

C(x,y)=exp {+}其中c代表的含义是污染物的平均浓度,x、y分别代表二者的距离与横向距离,K1代表的是河流中污染物的系数,cp、ch、QP则代表污水中污染物的浓度与污水的总量,代表宽度,u代表河道的流动速度,河流的宽度则用B来表示。

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基本要求(试行)

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基本要求(试行)

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基本要求(试行)根据《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水利部令第22号)的规定,为规范建设项目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工作的内容和要求,保证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报告的编制质量,指导各地开展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工作,制定本要求。

本要求不含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审查论证的要求,依法应进行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审查的,从其规定。

所有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应符合本要求;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中包含入河排污口论证有关内容的,也应符合本要求。

入河排污口设置对水功能区(水域)影响明显轻微,经有管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同意,仅编制入河排污口对水域影响简要分析材料的,可不执行本要求。

1 总则1.1 论证目的分析入河排污口有关信息,在满足水功能区(或水域)保护要求的前提下,论证入河排污口设置对水功能区、水生态和第三者权益的影响,根据纳污能力、排污总量控制、水生态保护等要求,提出水资源保护措施,优化入河排污口设置方案,为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或流域管理机构审批入河排污口以及建设单位合理设置入河排污口提供科学依据,以保障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安全。

1.2 论证原则00(1)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要求和规定;(2)符合国家和行业有关技术标准与规范、规程;(3)符合流域或区域的综合规划及水资源保护等专业规划;(4)符合水功能区管理要求。

1.3 论证范围0原则上以受入河排污口影响的主要水域和其影响范围内的第三方取、用水户为论证范围。

论证工作的基础单元为水功能区,其中入河排污口所在水功能区和可能受到影响的周边水功能区,是论证的重点区域;涉及鱼类产卵场等生态敏感点的,论证范围可不限于上述水功能区。

未划分水功能区的水域,入河排污口排污影响范围内的水域都应为论证范围。

1.4 论证工作程序论证应在现场查勘、调查和收集建设项目及相关区域基本资料和补充监测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入河排污口设置的初步方案,采用数学模型模拟的方法,预测入河废污水在设计水文条件下对水功能区(水域)的影响及范围,论证入河排污口设置的合理性,提出设置入河排污口的建议。

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及解决措施

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及解决措施

解决措施
01
生态友好的工程设计
在水利工程的设计阶段,就应考虑到其对环境的影响,尽可能选择对生
态影响较小的设计方案。
02 03
生态修复和补偿
对于已经造成生态破坏的水利工程,应采取生态修复措施,如湿地修复 、鱼类洄游通道建设等,同时可以尝试通过生态补偿机制,补偿因工程 建设造成的生态损失。
加强环境监管和监测
以采取以下措施
全面建设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水利工 程建设前,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环 境影响评价,分析工程可能对环境产生 的各种影响,提出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
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引入生态预测技术:利用生态预测技术 ,预测水利工程可能对生态系统造成的 影响,为采取针对性的保护措施提供依
据。
生态补偿机制
为了弥补水利工程可能带来的生态破坏,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是必要的。这主要包括
建立生态环境监测系统:通过遥感、GIS等先进技术,建立水利工程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实 时监测工程周边生态环境的变化情况,为采取保护措施提供依据。
强化生态环境管理:制定和实施水利工程生态环境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责任、内容和要求, 确保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
04
案例分析与启示
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水文情势改变
优化工程设计:在水利工程设计阶段,应充分 考虑其对水文循环的影响,尽可能减少工程对
自然水文过程的干扰。
强化水土保持措施: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减少水利工 程引起的水土流失,保护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
水利工程的建设会改变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循环 条件,从而影响水文循环过程。为减轻其负面 影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促进水资源合理配置:通过水资源的合理配置, 降低水利工程对区域水文循环的负面影响,实现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完整版)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基本要求

(完整版)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基本要求

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基本要求(试行)根据《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水利部令第22号)的规定,为规范建设项目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工作的内容和要求,保证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报告的编制质量,指导各地开展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工作,制定本要求。

本要求不含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审查论证的要求,依法应进行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审查的,从其规定。

所有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应符合本要求;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中包含入河排污口论证有关内容的,也应符合本要求。

入河排污口设置对水功能区(水域)影响明显轻微,经有管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同意,仅编制入河排污口对水域影响简要分析材料的,可不执行本要求。

1 总则1.1 论证目的分析入河排污口有关信息,在满足水功能区(或水域)保护要求的前提下,论证入河排污口设置对水功能区、水生态和第三者权益的影响,根据纳污能力、排污总量控制、水生态保护等要求,提出水资源保护措施,优化入河排污口设置方案,为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或流域管理机构审批入河排污口以及建设单位合理设置入河排污口提供科学依据,以保障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安全。

1.2 论证原则(1)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要求和规定;(2)符合国家和行业有关技术标准与规范、规程;(3)符合流域或区域的综合规划及水资源保护等专业规划;(4)符合水功能区管理要求。

1.3 论证范围原则上以受入河排污口影响的主要水域和其影响范围内的第三方取、用水户为论证范围。

论证工作的基础单元为水功能区,其中入河排污口所在水功能区和可能受到影响的周边水功能区,是论证的重点区域;涉及鱼类产卵场等生态敏感点的,论证范围可不限于上述水功能区。

未划分水功能区的水域,入河排污口排污影响范围内的水域都应为论证范围。

1.4 论证工作程序论证应在现场查勘、调查和收集建设项目及相关区域基本资料和补充监测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入河排污口设置的初步方案,采用数学模型模拟的方法,预测入河废污水在设计水文条件下对水功能区(水域)的影响及范围,论证入河排污口设置的合理性,提出设置入河排污口的建议。

入河排污口设置对水功能区环境影响与水环境治理分析

入河排污口设置对水功能区环境影响与水环境治理分析

入河排污口设置对水功能区环境影响与水环境治理分析发布时间:2022-07-13T05:12:09.913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2年第3月第5期作者:姜文婷[导读] 在近年来环境不断恶化的背景下,水资源的保护对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来说极为重要。

姜文婷华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南京 210014摘要:在近年来环境不断恶化的背景下,水资源的保护对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来说极为重要。

入河排污口的设置最主要的目的是对水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和利用,并对环境进行保护而协调好环境保护与区域发展的关系,能够有助于促进现代化建设中水质与生态环境的优化。

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入河排污口的设计是需要针对水功能,区域环境影响等多方面因素进行评估并提供相应的技术依据。

本文中以某某县为例,通过工业污水处理单位,排污口设置方案,并分析所处河道水质状况,并针对现有取排水进行调查,进行了实例分析,旨在为我国现代水功能区环境保护提供帮助与参考。

关键词:入河排污口;水功能区;环境影响目前水资源短缺以及水域生态环境恶化等多方面的问题,对于我国的用水安全和公众健康乃至社会稳定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这也成为了导致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受到限制的重要瓶颈。

我国水环境面临的形势较为严峻,虽然通过多年的有效治理,大多数江河湖泊的入河污染物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污染物总量依旧远远超出水功能区域的纳污能力和水生态的承载以及自我修复能力。

这就导致水环境中部分水体出现功能丧失的情况。

入河排污口的有效管理是控制污染物进入河流总量的一个重要手段,这也是目前我国社会环境中对水资源进行保护,并且改善水环境,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一项重要保障措施。

某河道流域是我国十分重要的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区域是经济与经济发展必不可缺的水环境,这也是人口的主要聚集区。

强化某河道流域的生态保护,对于我国现代水资源不足的短板来说有良好的控制作用,并且还能促进协调均衡发展。

本文中针对水功能区的基本状况进行分析并探讨某河道流域入河排污口设置对水功能区环境的数值产生的影响,旨在为某河道流域提供水环境保护与监测的工作方向。

基于入河排污口设置对水功能区水质和水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基于入河排污口设置对水功能区水质和水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2020年 第 1期 (第 48卷)
黑 龙 江 水 利 科 技 HeilongjiangHydrauபைடு நூலகம்icScienceandTechnology
文章编号:1007-7596(2020)01-0060-03
基于入河排污口设置对水功能区 水质和水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No12020 (TotalNo48)
谭伯秋1,曹晨华2
(1牡丹江市河道管理处,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2牡丹江市基层水利管理分站,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
摘 要:通过对牡丹江阳明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入河排污口设置的分析,确定对铁岭河、牡 丹江的水生态及第三者权益的影响,提出纳污能力、限制排污总量控制、水生态保护等要求,确 定水资源保护措施,优化入河排污口设置方案,以保障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安全。 关键词:水质预测;水功能区;水生生态;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识码:B
1 概 况
牡丹江阳明经济开发区位于牡丹江市东北部, 其中阳明经济开发区为全省第一个由城区兴办的省 级经济开发区,被确定为黑浙两省共建园区,是牡丹 江最具活力、发展最快的城区,同时也是牡丹江阳明 区经济发展 新 的 增 长 点 及 支 撑 点,也 是 阳 明 区 经 济 发展的重要平台。
随着阳明经济开发区和磨刀石镇利用得天独厚 的区位优势 大 力 发 展 经 济 的 同 时,水 体 环 境 污 染 问 题日渐突出,目 前 经 济 开 发 区 和 铁 岭 镇 虽 然 已 有 部 分污水收集 管 网,但 无 污 水 处 理 厂 对 污 水 进 行 集 中 处理,管网收 集 后 的 生 活 和 工 业 污 水 直 接 排 入 铁 岭 河内,最后汇 入 牡 丹 江 内,严 重 地 污 染 了 自 然 水 体, 影响了铁岭 河 与 牡 丹 江 沿 岸 居 民 的 生 活 环 境,阳 明 经济开发区 及 磨 刀 石 镇 急 需 建 设 污 水 处 理 厂,实 现 经济建设和环 境 建 设 协 调 发 展,实 现 “青 山 绿 水,也 是金山银山”的目标,因此建设污水处理厂设置入河 排污口,新增污水处理能力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蜀玻(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羊马分厂220t/d日用玻璃生
产项目入河排污口
对水功能区水质和水生态影响分折的对策和措施
崇州市位于岷江中上游川西平原西部,坐落于东经103°07'~103°49'、北纬30°30'~30°53'之间。

东邻成都市温江区和双流区、南同新津县毗连、西与大邑县相接、北与都江堰市相依、西北部与汶川县接壤。

东距成都市区(成温邛高速公路)25公里,离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约30公里。

全市面积1090平方公里,平坝区占总面积的52%,山区占总面积的43%,丘陵区占总面积的5%。

政府驻崇阳街道办事处,核心理念为“山水田园生命崇州”。

四川蜀玻(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集团羊马分厂(简称“羊马分厂”)始建于1999年,主营玻璃及制品生产、销售,厂址位于崇州市羊马镇鹤兴路604号,占地面积120亩,拥有职工230余人,年产日用玻璃制品6.6万吨。

厂区生产污水不外排,生活污水经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能够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一级标准,同时也能够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表1一级A标准。

其入河排污口位于崇州市羊马镇石鱼河右岸,地理坐标北纬30.666056°、东经103.762297°,排污口类型为生活排污口,排放方式为明渠连续排放。

设计排放量为18.4m3/d,年排污量为5520m3。

一、入河排污口影响分析
1、对水域水质影响
根据崇州市水务局水质监测数据来看,石鱼河的现状水质类别为IV至V类。

由于石鱼河主要水体功能为灌溉,根据《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pH、COD、BOD、NH3-N等均应满足灌溉要求。

本项目为生活污水排放,经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能够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一级标准,同时也能够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表1一级A标准,可以达到石鱼河水质目标类别维持现状不变且有改善的管理要求。

2、对水域生态影响
本项目排水量为18.4m3/d,排污口处多年平均流量为1.27万m3/d,排污量仅占多年平均来水量的0.14%,占比较小,对水域生态影响轻微。

3、对第三者影响
现状年论证范围内除灌溉取水以外无其他取用水户,本项目的排污不会导致水域水质产生明显恶化,不会影响灌溉用水水质,对其他用户不会产生明显影响。

二、对策与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项目业主应加强企业污水处理站与入河排污口的领导,将入河排污口管理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列入工作日程,配备专职管理人员,保障污水处理站运行经费;
(2)加强监管力度
入河排污口监管工作要求水质水量同步,而水量的不稳定对监测结果的影响较大,项目业主应做好监测设备的维护工作,积极配合水务、环保等监管部门的监督管理工作。

(3)规范排污口设置
项目业主现有入河排污口设置尚有不合理地方,应开展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工作,并按照《入河排污口管理技术导则》(SL532-2011)要求规范排污口设置。

(4)加强排污管理
加强排污管理,全面杜绝事故排放的同时,做好治污减污工作,在现状治污水平基础挖掘治污潜力,减少废水排放量,实现污染物入河量的减少。

(5)完善应急预案
在遭遇突发情况,必须污水必须事故排放时应做好事故污水的收集工作,及时将其导入事故污水池,严禁事故污水进入河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