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审计准则和审计依据总结
审计学 4.审计准则和依据

二、审计准则的内容
(一)美国的民间审计准则
一般准则(3条)、工作准则(3条)、报告准则(4条)
(二)国际审计准则
一般准则(3条)、工作准则(4条)、报告准则(4条)
三、中国独立审计准则
独立审计基本准则 1.一般准则 2.外勤准则 3.报告准则
独立审计具体准则
(计划30个左右)
独立审计实务公告
(计划10余个)
中国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基本准则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 中国注册会计师其他鉴证业务准则 中国注册会计师相关服务准则 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 1 42 2 2 1
新制订22项,修订26项
48
第二节
审计依据
一、审计依据的涵义
审计依据,是对所查明的事实进行评价
和判断,据以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作
出审计结论的客观标准。
执
业
规
范
指
南
(计划10余个)
适用范围和约束力
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业务(审计、验资 等)应当应用独立审计准则,执行会计 咨询与服务业务可以应用独立审计准则。
基本准则、具体准则与实务公告是执行 审计、验资业务的法定要求,应当遵照 执行; 执业规范指南:参照执行。
新准则——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
(2006.2.15制定或修订,2007.1.1施行)
二、审计依据的种类
1.按来源
2.按性质、内容
3.按审计目标
三、审计依据的特点
层次性 相关性
时效性
地域性
四、运用审计依据的原则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 辨证分析问题的原则 利益兼顾原则 真实可靠原则
第四章
审计准则和审计依据
应用审计准则ຫໍສະໝຸດ 审计对象 审计 程序确定相符程度 审计依据
审计学第四章审计准则与审计依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书)自己做的

4、1、2 审计准则的结构内容
报告准则
➢对审计报告应记载事项的规定。 ➢对发表审计意见的规定。 ➢对补充记载事项的规定。 ➢对审计报告报送对象及报送时间的规定。
4、1、2 审计准则的结构内容
国际会计师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建立的背景(上 市公司的财务欺诈案)
其工作的主要目标包括:
➢针对财务报表制定审计准则和指南,使其能够在世界范围内被注 册会计师、政府、证劵监管者等所接受,从而加强公众对全球审计 职业的信心。 ➢针对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制定鉴证准则。 ➢发布关于审计和鉴证业务的其他文告,促使公众了解注册会计师 的作用和责任。
一般准则
➢对审计人员应具备的技术条件所作的规定。 ➢对审计人员应具备的身份条件所作的规定。 ➢对审计人员应具备的职业道德条件所作的规定。
4、1、2 审计准则的结构内容
工作准则
➢对规划审计计划所作的规定。 ➢对确立审计范围所作的规定。 ➢对所获取审计范围证据所作的规定。 ➢对实施审计行为所作的规定。
新的审计准则旨在规范和指导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执行审计业 务的行为,保证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发挥审计保障国家经济和 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
新的审计准则对执行审计业务基本程序作了系统规范,是审计机 关和审计人员履行法定审计职责的行为规范,是执行审计业务的职业 标准,是评价审计质量的基本尺度,适用于审计机关开展的各项审计 业务。
4、2 审计依据
4、2、1
4、2 审计依据
4、2、2
4、2、3
4、2、4
审计依据 的含义
审计依据的 种类
审计依据的 特点
运用审计依 据的原则
4、2、1 审计依据的含义
什么是审计依据? 所谓审计依据,就是对所查明的事实
4审计准则和审计依据

4审计准则和审计依据审计准则和审计依据是指在进行审计工作时,审计师需要遵循的一系列原则和规范。
审计准则是制定审计工作的基本框架,而审计依据则是进行审计工作所依赖的信息和数据。
下面将对审计准则和审计依据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审计准则审计准则是审计工作的基本规则和指导原则,它旨在确保审计工作的质量和可靠性,保护利益相关方的利益。
审计准则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审计目的和责任:确定审计的目的和范围,明确审计师所承担的责任,包括对财务报表的合理性进行审计,以及对内部控制的评估等。
2.独立性和诚实信用:审计师应当保持独立性,不受任何利益相关方的影响,诚实、客观地对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并及时向利益相关方提供真实、完整的审计意见。
3.审计程序:审计师应该根据审计目标和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审计程序和计划,包括收集、分析和评估相关的审计证据,以确定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准确。
4.专业谨慎原则:审计师应当具备专业的知识和经验,确保审计工作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专业准则的要求,以及审计师的道德规范。
5.审计报告:审计师应当根据审计结果,编制真实、客观的审计报告,向利益相关方提供审计意见和建议,以帮助他们了解财务报表的真实情况。
二、审计依据审计依据是指进行审计工作所依赖的信息和数据,包括了财务报表、内部控制体系、企业管理制度、相关法律法规和合同等。
审计师需要根据审计目标和风险评估结果,选择适当的审计依据,进行审计工作。
1.财务报表:财务报表是审计工作的主要依据之一,审计师需要对财务报表进行全面、深入的审查,包括核实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等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2.内部控制体系:内部控制是企业为达到经营目标而建立的一系列管理措施和方法,审计师需要评估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以确定它对财务报表的编制是否能够提供合理的保证。
3.企业管理制度:审计师还需要了解企业的管理制度,包括规章制度、操作流程、授权审批程序等,以评估企业的管理者在财务报表编制中的角色和职责。
第四章 审计准则和审计依据

的。作为经济业务行为规范的各种审计依据,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上层
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的不断发展变化,各种审计依据就不可能是一成不变 的,必须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以修订和变更。
㈣地域性。从空间上看,许多审计依据还要受到地域性的限制。
第 2节
审计依据
四、运用审计依据的原则
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
⒈有法依法。
⒉无法可依从理。 ⒊地方法规与国家法规发生矛盾时要慎重处理。
㈡辩证分析问题的原则
对某项被审计的经济活动,如果几种审计依据均适用,就要认真仔细
地进行研究,辩证地分析问题,分析该项经济活动的主要影响因素和主要影
响因素的主要方面。
第 2节
㈢利益兼顾原则
审计依据
⒈国家、企业和个人利益兼顾。 ⒉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兼顾。 ⒊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兼顾。
大,而层次越低的法规和制度等,其具体适用性却越强。如遇低层次的规 定与高层次的规定相抵触时,则应以高层次的规定为准,作出评价和判断。
第 2节
审计依据
三、审计依据的特点
㈡相关性。审计依据的相关性,是指审计依据要与审计结论相关联, 审计人员可以利用审计依据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并作出审计结论。审计 依据的相关性是由审计工作的本质特性所决定的。 ㈢时效性。各种审计依据都有一定的时效性,不是任何时期都能适用
本次修订使审计准则体现了先进实务经验,增强了注册会计 师发现舞弊的能力,提高了审计的有效性。
第 1节
审计准则
⒋要求注册会计师加强与治理层有效沟通
管理层
分;
一、规范了治理层在监督财务报告方面的职责和作
财务报表
用,对管理层与治理层在财务报告方面的职责做出明确区
二、要求注册会计师就审计工作中遇到的重大困难、
第四章 审计准则与审计依据

(4)高度重视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
• 健全、完善的质量控制制度是保证会计师 事务所及其人员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中 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以及中国注册 会计师执业技术准则的基础。
2015/10/25
山东科技大学经济管理系
29
2.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框架图
2015/10/25 山东科技大学经济管理系 20
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的适用范围
1、中国内部审计准则适用于内部 审计机构和人员进行内部审计的全过程。 2、中国内部审计准则适用于各类组织。无论组 织是否以盈利为目的,也无论组织规模大小和组织形 式如何,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在进行内部审计时,都 应遵循内部审计准则。
2015/10/25
山东科技大学经济管理系
11
二、国际审计准则简介
《国际审计准则》是由国际会计师联合会 下属的审计实务委员会IFAC(后改名为国际 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IAASB)于1984年2月 颁布,其目标是以协调一致的标准来发展和 提高世界范围内的会计师业。任何时候都可 适用于民间审计的审计进程中。 国际审计准则包括一般准则、工作准则 和报告准则。
2015/10/25 山东科技大学经济管理系 6
注 意 • 第一,审计准则是一种关于审计主体资格及审计活动的 专业规范 • 最初制定审计准则的动机是通过规范审计行为,提高审 计质量来取信于审计报告的使用者。 • 审计准则在内容上明确了审计主体的资格要求,规定了 审计人员在审计业务中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 • 因此,审计准则是一种规范,是关于审计主体资格及其 行为的专业规范,它不仅可以指导审计人员开展审计工 作,而且还为判断审计工作质量的好坏,判断审计报告 真实、公允与否提供了依据。
第04章---审计准则和审计依据

❖ 一般公认审计准则的内容如下:
❖ (1)一般准则。
❖ 1)审计应由经过充分技术培训并精通审计实务的 人员担任。
❖ 2)审计人员在执行工作时,必须保持独立的意志和 态度。
❖ (3)报告准则。
❖ 1)审计报告应说明财务报表是否按照一般公认的会 计准则编制。
❖ 2)审计报告应说明本期所使用的会计政策是否与上 期一致。
❖ 3)除非报告中另有说明,财务报表中所提供的资料应 被视为合理和充分。
❖ 4)审计报告应就整个财务报表发表意见,或断然表明 不能发表意见。如属后者,应说明理由。
分是《公认审计准则》;另一部分为《审计准则 说明书》。 ❖ 美国《公认审计准则》的基本内容可概括为3部分, 即基本准则、外勤准则和审计报告准则。 《审计准则说明书》旨在说明上述10条一般公认 审计准则各条款的确切含义。
❖《公认审计准则》和《审计准则说明书》是两个 权威性文献,要求所有从事审计工作的人员在情 况许可条件下都必须遵守。
经法规。 ❖ (3)规章制度。
❖ 2.评价经营管理活动效益性的审计依据 ❖ (1)可比较的历史数据。 ❖ (2)计划、预算和经济合同。 ❖ (3)业务规范、技术经济标准。
❖ 3.评价内部控制系统有效性的审计依据 ❖ (1)内部管理控制制度。 ❖ (2)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制度。 ❖ (3)内部审计制度。
产生:
1947年在美国最早出现民间审计准则: 《审计准则试行方案—公认的重要性和范围》后改为《一般 公认审计准则》 麦克森.罗宾斯案件 (Mekesson & Robbins) ------普华 永道 1938年债权人米利安.汤普森拒认购买300万美元债券 (1937年报表:资产:8700万美元中有1907.5万美元虚 构
第四章 审计准则和审计依据

审计准则的作用 (二)审计准则的作用 1.实施审计准则,可以赢得社会公众的广泛信任。 实施审计准则,可以赢得社会公众的广泛信任。 实施审计准则 赢得社会公众的广泛信任 2.实施审计准则,可以提高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质量。 实施审计准则, 提高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质量。 实施审计准则 可以提高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质量 3.实施审计准则,可以维护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合 实施审计准则,可以维护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合 实施审计准则 法权益。 法权益。 4.实施审计准则,可以促进审计经验的交流。 实施审计准则, 促进审计经验的交流。 实施审计准则 可以促进审计经验的交流 国际审计准则 二、国际审计准则 国际审计准则》为国际会计师联合会所颁布。 《国际审计准则》为国际会计师联合会所颁布。国际会 计师联合会成立于1977年10月7日,代表着澳大利亚、加拿 计师联合会成立于 年 月 日 代表着澳大利亚、 法国、日本、墨西哥、荷兰、菲律宾、爱尔兰等43个 大、法国、日本、墨西哥、荷兰、菲律宾、爱尔兰等 个 国家的63个职业会计团体 目前已发展到遍布世界的120多 个职业会计团体, 国家的 个职业会计团体,目前已发展到遍布世界的 多 个国家和地区的160多个职业会计团体。该协会下设国际审 多个职业会计团体。 个国家和地区的 多个职业会计团体 计实务委员会,代表联合会的理事会负责拟订并颁布《 计实务委员会,代表联合会的理事会负责拟订并颁布《国 际审计准则》 月至今, 际审计准则》。自1980年6月至今,已先后颁布了 个《国 年 月至今 已先后颁布了33个 际审计准则》文件。 个文件, 际审计准则》文件。这33个文件,可分为一般准则、工作 个文件 可分为一般准则、 准则和报告准则三个部分。 准则和报告准则三个部分。
《审计准则说明书》是对公认审计准则的执 审计准则说明书》 行与落实所作的一种说明, 行与落实所作的一种说明,它主要是针对会计 报表审计而制定的。 报表审计而制定的。 公认审计准则》 审计准则说明书》 《公认审计准则》和《审计准则说明书》是 两个权威性文献, 两个权威性文献,要求所有从事审计工作的人 员在情况许可的条件下都必须遵守。 员在情况许可的条件下都必须遵守。 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 四、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
4审计准则和审计依据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 21.7. 221.7. 216:5 0:031 6:50: 03July 2, 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 育好, 他就不 能发展 培养和 教育别 人。20 21年7 月2日 星期五 下午4 时50分3 秒16: 50:03 21.7.2
(5)准则体系严格了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 的要求
包括落实对业务质量的领导责任、确保职业道 德规范得以遵守、客户关系和具体业务的接受 与保持、人力资源、业务执行、业务工作底稿 和监控等七个方面。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 ,莫如 树木; 终身之 计,莫 如树人 。202 1年7月 下午4 时50分 21.7.2 16:50 July 2, 2021
16、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 重要。 因为解 决问题 也许仅 是一个 数学上 或实验 上的技 能而已 ,而提 出新的 问题, 却需要 有创造 性的想 像力, 而且标 志着科 学的真 正进步 。202 1年7月 2日星 期五4 时50分3 秒16: 50:03 2
截至2007年8月有118个国家的155个协会会员,代表了250 万会计师。
ISA并不凌驾于各国财务和其他信息的审计规则之上。
国际审计准则分为一般准则、工作准则和报告 准则三部分(p75-76)
三、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
(一)起步阶段(1980~1993年)
从1991年到1993年,先后发布了《注册会计 师检查验证会计报表规则(试行)》等7个执 业规则。这些执业规则对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 走向正规化和专业化起到了积极作用。
(4)切实考虑了中国国情
第四章审计准则和审计依据

第一节 审计准则
(二)审计准则的作用 (1)是指导审计人员从事审计工作的行为规范 (2)是衡量审计工作质量的权威性标准 (3)是向社会公众的质量承诺 (4)是对审计人员合法权益的最大保护 (5)是审计理论和实践成果的集中体现
第四章审计准则和审计依据
二、公认审计准则(GAAS)
3rew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再见,see you again
2020/11/28
第四章审计准则和审计依据
n 1.会计师事务所及其人员遵守法律法规、职业道 德规范以及审计准则、审阅准则、其他鉴证业务 准则和相关服务准则的规定;
n 2.会计师事务所和项目负责人根据具体情况出具 恰当的报告。
第四章审计准则和审计依据
四、我国的国家审计准则和内部审 计准则
n 国家审计准则 n 内部审计准则
第四章审计准则和审计依据
第四章审计准则和审计依据
说明2:框架
n 中国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基本准则(1项) n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第1633
号(41项) n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阅准则第2101号(1项) n 中国注册会计师其他鉴证业务准则第3101
号—第3111号(2项) n 中国注册会计师相关服务准则第4101号—第
一般准则——外勤准则——报告准则 (一)美国民间审计准则(GAAS)and
(SAS) (二)国际审计准则(ISA)
第四章审计准则和审计依据
第一节 审计准则
三、我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 从1994年-2005年,先后6批独立审计准则,包 括: 准则序言1个,基本准则1个,28个具体准则,实 务公告10个,执业规范指南5个. 2006年修订原26个准则,新增22个,共48个 顺应国际趋同大势的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 则体系.
第四章 审计准则与审计依据

第四章审计准则与审计依据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审计准则与审计依据的涵义和作用,了解审计准则的结构与内容,以及审计依据的主要内容,并掌握两者的关系,为今后从事实际审计工作提供规范和指导。
教学重点:审计准则审计依据的涵义、作用、结构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审计准则与审计依据间的区别教学时数:4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节审计准则一、审计准则的涵义(一)审计准则的定义审计准则是指由国家审计部门或审计职业团体制定的,用以规定审计人员应具有的素质和专业资格,规范和指导其执业行为,衡量和评价其工作质量的权威性标准。
(二)审计准则的特征1.审计准则是适应审计自身的需要和社会公众对审计的要求而产生和发展的,是审计实践经验的总结。
2.审计准则是对审计主体的规范和要求。
3.审计准则提出了审计专业服务应达到的质量要求,是审计主体自身及社会公众衡量和评价审计工作质量的依据。
4.审计准则一般由政府审计机构或审计职业团体制定颁布,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和很强的约束力。
(三)审计准则的作用1.制定和实施审计准则,有助于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
2.制定和实施审计准则,有助于社会公众评价、监督、理解和信任审计工作。
3.审计准则的制定和实施,有助于维护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的合法权益。
4.制定和实施审计准则,有助于审计的理论研究、人才培养、经验交流和国际化。
二、审计准则的结构内容(一)一般准则一般准则一般是审计人员资格条件和执业行为的准则,主要内容包括以下方面:1.对审计人员应具备的技术条件所做出的规定,包括专业常识,实践经验和工作能力等。
2.对审计人员应具备的身份条件所做出的规定,主要是要求审计人员必须具备超然独立的立场,在陈述与表达意见时应持公正的态度。
3.对审计人员应具备的职业道德条件所做的规定。
(二)外勤工作准则外勤工作准则是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过程中应遵守的准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对计划审计工作所做的规定,包括:审计计划的可靠性研究;审计工作的程序;审计人员及其工作分工等。
审计学[第四章审计准则和审计依据]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审计学[第四章审计准则和审计依据]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fd16608971fe910ef12df88f.png)
第四章审计准则和审计依据复习提要一、审计准则审计准则是审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审计工作的客观规律和基本要求,是人们在长期的审计实践中摸索、总结出来的,它既是一个经济范畴,又是一个历史范畴。
(一)审计准则的含义和作用1.审计准则的含义。
审计准则是专业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工作时,必须恪守的最高行为准则,它是审计工作质量的权威性判断标准。
审计准则的概念有如下含义:审计准则是制约审计人员的行为准则;审计准则既对审计人员素质提出要求,也对社会提供审计工作质量保证;审计准则是通过审计人员执行审计程序表现出来的;审计准则是审计人员签署最终审计意见时的客观保证。
在西方国家,审计准则是20世纪40年代才开始出现的。
美国1947年就开始研究和制定审计准则;日本在1964年也制定了审计准则;国际会计师联合会的国际审计实务委员会于1980年颁布了《国际审计准则》;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等国已经颁布和实施了审计准则。
2.审计准则的作用。
审计准则的实施使审计人员在从事审计工作时有了规范和指南,便于考核审计工作质量,推动审计事业的发展。
审计准则的主要作用有:实施审计准则可以赢得社会公众的信任;实施审计准则可以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实施审计准则可以维护审计组织和人员的合法权益;实施审计准则可以促进国际审计交流。
(二)审计准则的结构内容从现行的世界各国的审计准则来看,其内容大体上包括一般准则、工作准则和报告准则三个部分。
有些国家和国际组织制定的审计准则虽章节和标题不一,但主要内容仍不外乎上述三大部分。
西方国家的审计准则大都是以美国的审计准则为蓝本加以补充、修正而成的;国际组织制定的审计准则,以国际会计师联合会的国际审计实务委员会制定的《国际审计准则》最具代表性。
1.美国的民间审计准则。
美国的民间审计准则称为《一般公认审计准则》,是由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于1972年正式颁布的。
它主要适用于民间审计所从事的财务报表审计。
该准则自1948年发布实施后,1954年又作了修订补充,形成了三部分,共10条。
第四章审计准则和审计依据

一般准则
① 经过充分技术培训并精通实务的人员担任审计人员
6
②
独立的意志和态度
③ 保持执业人员应有的严谨态度
工作准则
① 计划安排,并对助理人员监督和指导
② 适当地研究 评价内部控制制度,一次作为审计依据
③ 运用检查、观察、查询、函证等方法,获取充分而确切的证据
报告准则
① 审计报告应说明报表是否按照一般公认会计原则编制
11
2012年1月1日财政部发布实施修订后的38项审计准则。 其特点: ① 提高准则理解和执行的一致性:新编写体例包括总
则、定义、目标、要求和附则。 ② 全面体现风险导向审计:摆脱原来的程序导向思维 ③ 增强识别舞弊风险的有效性 ④ 加强与治理层有效沟通 ⑤ 增强对小型企业审计的相关性
《审计学》(第七版) 2022/1/14
税
管
会
务
财
务
理
计
财
验合
法
企
务
证并
律
业
报
企、
、
内
表
业分
行
部
审
资立
政
控
计
本、
法
制
清
规
审
算
规
计
信
务
服
咨
服
系
预
息
信
务
询
务
统
测
执
息
鉴
性
证
财
行
商
务
信
定
程
息
序
审
事
定
核
宜
的
审
审
计
计
图2-1 注册会计师业务范围
第04章_审计准则和审计依据

30
审计依据
31
审计依据的含义
▫ 所谓审计依据,就是对所查明的事实与现行的各种 规定进行比较、分析、判断和评价,据以提出审计 意见和建议,做出审计结论的客观标准。
• 审计准则—→做什么,如何做 审计依据—→评价和判断(多指财务审计)
32
审计依据的种类
▫ 评价经济活动合法性的审计依据 ▫ 评价经营管理活动效益性的审计依据 ▫ 评价内部控制系统健全性、有效性的审计依据
《计划审计工作》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对被审计单位使用服务机构的考虑》 《重要性》 《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程序》
17
3、审计证据相关的准则(1)
《审计证据》 《存货监盘》 《函证》 《分析程序》 《审计抽样和其他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 《会计估计的审计》
15
1、一般原则与责任的准则
《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 《审计业务约定书》 《历史财务信息审计的质量控制》 《审计工作底稿》 《财务报表审计中对舞弊的考虑》 《财务报表审计中对法律法规的考虑》 《与治理层的沟通》 《前后任注册会计师的沟通》
16
2、风险评估与应对相关的准则
计时,首先要审查 和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单选)
• A.内部管理系统
• B.内部会计系统
• C.内部控制系统
• D.内部审计系统
43
44
5.根据世界各国现行的审计准则来看, 其内容大体上包括(多选)
• A.一般准则 • B.具体准则 • C.工作准则 • D.计划准则 • E.报告准则
33
审计依据的特点
层次性 相关性 时效性 地域性
34
运用审计依据的原则
▫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 ▫ 辩证分析问题的原则 ▫ 利益兼顾原则 ▫ 真实可靠原则
第4章审计准则和审计依据

¡ 早在事务所接受这个公司的主管部门的委托准备进点实施审计时,这位离 任经理就以种种借口迟迟对其任期内部分重要会计凭证不作全面移交,在 经过数月的反复催促和耐心等待仍然毫无结果的情况下,审计人员征得其 主管部门同意,以其现存的会计凭证和有关资料进行了查验并在有关方面 的密切配合下外调、发现部分账面未反映的收支资料。尽管这些资料尚难 全面反映其任期间财务收支的全貌,但这位离任经理在任两年的净亏损仍 达279万元(已剔除了不属其责任的亏损251万元),这还不包括其 任副经理时亲自与深圳某公司搞所谓“业务协作”被诈骗、经有关法院判 决应赔偿另一公司本息225万元并已被扣划79万元等潜亏项目。审计 人员在外调中还发现这位离任经理在其任期内多次亲自到某法院收取某公 司偿还的投资款(未进账)67万元,其中除现金17万元被其取走外, 余50万元被其划入其另设的“银行存款”户,至审计结束时仍然拒绝移 交和说明去向。在成本费用方面,也存在不同程度的违纪情况,如抽查有 关费用凭证,仅日期间隔、编号相近、金额相同的发票便有七单金额 3.6万元,其真实性疑点甚大;甚至连其前任经理未给其报销的199 3年至1995年的有问题“差旅费”10.65万元也自批自报了。
《美国公认审计准则 》(三)
报告准则
报告应指出会计报表是否按照公认会 计原则编制; 报告应指出本期采用的上述原则和上 期不一致的各种情况; 除非在审计报告中另有说明,否则会 计报表中信息的披露均被认为是合理 和充分的; 报告应就整个会计报表发表意见,或 者声明不能发表意见。若不能发表总 体意见,则应说明其理由。
¡ 调查显示,安永在1994年至1999年间向仁科 (People Soft)提供审计服务的同时,其咨询子 公司又与仁科公司成立了一家合资公司,联合开发一 种电脑程序,以帮助客户管理薪酬和海外雇员抵交税 款事宜。
第4章 审计准则和审计依据

第二节
审计依据
�一、审计依据的含义
�所谓审计依据,就是对所查明的事实与现行的 各种规定进行比较、分析、判断和评价,据以 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做出审计结论的客观标 准。
第二节
审计依据
�二、审计依据的种类
�评价经济活动合法性的审计依据 �评价经营管理活动效益性的审计依据 �评价内部控制系统健全性、有效性的审计依据
第一节
审计准则
�三、审计准则的结构内容
�从现行的世界各国的审计准则来看,其内容大体上包 括一般准则、工作准则和报告准则三部分。 �美国的民间审计准则。它主要用于民间审计所从事的 财务会计报表审计。分为一般准则、工作准则和报告 准则三部分。 �国际审计准则。分为一般准则、工作准则和报告准则 三部分。 �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审计、审阅和其他鉴证业 务准则;中国注册会计师相关服务准则。
�审计准则是制约审计人员的行为准则; �审计准则既对审计人员素质提出要求,同时也对社会 提供审计工作质量保证; �审计准则是通过审计人员执行审计程序表现出来的; �审计准则是审计人审计准则的作用
�公众信任 �提高审计质量 �维护审计组织和人员的合法权益 �促进国际审计交流
第二节
�层次性 �相关性 �时效性 �地域性
审计依据
�三、审计依据的特点
第二节
审计依据
�四、运用审计依据的原则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 �辩证分析问题的原则 �利益兼顾原则 �真实可靠原则
思考:
� 审计准则和审计依据的区别? � 审计准则 做什么,如何做 � 审计依据 评价和判断的标准, � 衡量是非曲直的准绳
第四章 审计准则和审计依据
� 教学目的:
� 了解审计准则和审计依据的基本理论,理解审计 准则和审计依据的内在要求和客观规律,为实际 审计工作提供规范和指导。
第4章-审计准则和审计依据总结课件

4.1 审计准则
第4章-审计准则和审计依据总结
1
4.1.1审计准则的含义和作用
• 1.审计准则的含义
– 审计准则,是专业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工作 时,必须恪守的最高行为准则,它是审计工 作质量的权威性判断标准。
第4章-审计准则和审计依据总结
2
– 审计准则的概念,包括以下含义:
• 质量控制准则用以规范会计师事务所 在执行各类业务时应当遵守的质量控 制政策和程序,是对会计师事务所质 量控制提出的制度要求。
第4章-审计准则和审计依据总结
18
• 质量控制制度的要素:
1.对业务质量承担的领导责任
2.相关职业道德要求
3.客户关系和具体业务的接受与保持
4.人力资源
5.业务执行 6. 监控
第4章-审计准则和审计依据总结
15
• 审计准则用以规范注册会计师执行历史 财务信息的审计业务。在提供审计服务
时,注册会计师对所审计信息是否不存
在重大错报提供合理保证,并以积极方 式提出结论。
第4章-审计准则和审计依据总结
16
• 审阅准则用以规范注册会计师执行历 史财务信息的审阅业务。在提供审阅 服务时,注册会计师对所审阅信息是 否不存在重大错报提供有限保证,并 以消极方式提出结论。
• (1)审计准则是制约审计人员的行为 准则,(审计准则是衡量标准);
• (2)审计准则既对审计人员的素质提 出要求,同时也对社会提供审计工作 质量保证;
• (3)审计准则是通过审计人员执行审 计程序体现出来的;
• (4)审计准则是审计人员签署最终审 计意见时的客观保证。
审计程序是 必须执行的, 即必须实施的 行为,而审计 准则仅是关于 实施行为质量 的衡量尺度, 以及运用审计 程序必须达到
第四章 审计准则与审计依据

旧准则体系包括1个序言、1 旧准则体系包括1个序言、1个独立审 计基本准则和三个相关基本准则(职 业道德基本准则、质量控制基本准则 和后续教育基本准则);28项具体准 和后续教育基本准则);28项具体准 则、10个实务公告;5 则、10个实务公告;5个应用指南。
(三)注册会计师职业准则的框架 与结构
第四节
1.审计依据的涵义 1.审计依据的涵义
•
审计依据
审计依据是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用来评 价和判断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的真实性、 价和判断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 法性、合规性、合理性和效益型, 法性、合规性、合理性和效益型,据以提出 审计意见和结论的客观标准。 审计意见和结论的客观标准。
新旧准则体系的对比
新准则体系包括: 新准则体系包括:执业准则、覆盖全部 执业准则的应用指南和职业道德规范. 执业准则的应用指南和职业道德规范. 执业准则可分为三大类:鉴证业务准 则45项(鉴证业务基本准则1项、审 45项(鉴证业务基本准则1 计准则41项、审阅准则1 计准则41项、审阅准则1项和其他鉴 证业务准则2项)、相关服务准则2 证业务准则2项)、相关服务准则2项 和质量控制准则1项,共48项,其中 和质量控制准则1项,共48项,其中 有26项是修订完善而来。 26项是修订完善而来。
1.审计准则。主要是规范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时, 1.审计准则。主要是规范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时, 对所审计信息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提供合理保证, 并以积极方式提出结论 2、审阅业务准则。规范注册会计师执行审阅业务时, 对所审阅信息是否存在重大错报提供有限保证, 并以消极方式提出结论 3.其他鉴证业务准则。规范审计或审阅以外的业 3.其他鉴证业务准则。规范审计或审阅以外的业 务,对所鉴证信息是否存在重大错报提供有限保 证或合理保证。
第四章 审计准则与审计依据

——实施审计准则,可以赢得社会公众的信任; ——实施审计准则,可以提高审计工作质量; ——实施审计准则,可以维护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的合法权益;
—— 实施审计准则,可以促进国际审计经验交流;
审计准则
二、中国独立审计准则
1、目标:
——建立注册会计师执行独立审计业务的权威性标准,规范注册会计师执业 行为,促使注册会计师格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基本原则,有效发挥作用; ——促使各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按照统一的执业标准执行独立审计业 务,提高业务素质和执业水平; ——明确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责任,维护社会公众利益、投资者和其他利益关 系人的合法权益;
三、独立审计基本准则
一般准则(6条)
外勤准则(10条)
报告准则(4条)
审计准则 • 一般准则
◆ 独立审计的目的是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公 允性及会计处理方法的一贯性发表审计意见;
◆ 担任独立审计工作的注册会计师应当具备专门学识与经 验,经过适当专业训练,并具有足够的分析、判断能力;
◆ 注册会计师应当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恪守独立、客观、 公正的原则,并以应有的职业谨慎态度执行审计业务,发 表审计意见;
审计准则
四、独立审计具体准则和实务公告
会计报表审计准则 验资实务公告 审计业务约定书准则
……
五、独立审计执业规范指南
年度会计报表审计规范指南 审计工作底稿规范指南 验资规范指南
……
审计质量控制
一、概念
质量控制:指会计师事务所为了确保审计质量符合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 而建立和实施的控制政策和程序的总称。
◆ 注册会计师对审计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应当保密,并 不得利用其为自己或他人谋取利益;
审计准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审计准则用以规范注册会计师执行历史 财务信息的审计业务。在提供审计服务 时,注册会计师对所审计信息是否不存 在重大错报提供合理保证,并以积极方 式提出结论。
• 审阅准则用以规范注册会计师执行历 史财务信息的审阅业务。在提供审阅 服务时,注册会计师对所审阅信息是 否不存在重大错报提供有限保证,并 以消极方式提出结论。 • 其他鉴证业务准则用以规范注册会计 师执行历史财务信息审计或审阅以外 的其他鉴证业务,根据鉴证业务的性 质和业务约定的要求,提供有限保证 或合理保证。
1.对业务质量承担的领导责任 2.相关职业道德要求 3.客户关系和具体业务的接受与保持 4.人力资源 5.业务执行 6. 监控
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准则体系
4.2 审计依据
4.2.1审计依据的含义
• 审计依据,就是对所查明的事实与现行 的各种规定进行比较、分析、判断和评 价,据以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做出审 计结论的客观标准。
• 相关服务准则用以规范注册会计师代 编财务信息、执行商定程序,提供管 理咨询等其他服务。在提供相关服务 时,注册会计师不提供任何程度的保 证。 • 质量控制准则用以规范会计师事务所 在执行各类业务时应当遵守的质量控 制政策和程序,是对会计师事务所质 量控制提出的制度要求。
• 质量控制制度的要素:
1.对业务质量承担的领导责任 2.相关职业道德要求 3.客户关系和具体业务的接受与保持 4.人力资源 5.业务执行 招聘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首要环节, 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制定雇佣程序, 6. 监控
以选择正直的、通过发展能够具备 执行业务所需的必要素质和能力, 并且有胜任工作的需要的适当特征 的人员。
• 质量控制制度的要素:
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International Auditing and Assurance Standards Board, IAASB)公布的准则的基本框架
• 鉴证业务准则由鉴证业务基本准则统领, 按照鉴证业务提供的保证程度和鉴证对 象的不同,分为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 则、中国注册会计师审阅准则和中国注 册会计师其他鉴证业务准则(以下分别 简称审计准则、审阅准则和其他鉴证业 务准则)。其中,审计准则是整个执业 准则体系的核心。
• • • • (1)一般准则(对人提出要求) (2)工作准则(指出实施审计行为的准则) (3)报告准则(对审计报告提出要求) (参考教材p-74)
• 2.国际审计准则
– 《国际审计准则》为国际会计师联会 (IFAC)所颁布。
– 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自1980年6月开 始,已先后颁布了数十项《国际审计准则》 文件。这些文件可分为:
附加:我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 趋同的成果
• (一)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框架
– 1.准则框架的重构 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包括鉴证 业务准则、相关服务准则和会计师事务所质 量控制准则。
附加:我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 趋同的成果
• (一)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框架
– 1.准则框架的重构 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包括鉴证 业务准则、相关服务准则和会计师事务所质 量控制准则。
第4章 审计准则和审计依据
4.1 审计准则
4.1.1审计准则的含义和作用
• 1.审计准则的含义
– 审计准则,是专业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工作 时,必须恪守的最高行为准则,它是审计工 作质量的权威性判断标准。
– 审计准则的概念,包括以下含义:
• (1)审计准则是制约审计人员的行为 准则,(审计准则是衡量标准); • (2)审计准则既对审计人员的素质提 出要求,同时也对社会提供审计工作 质量保证; • (3)审计准则是通过审计人员执行审 计程序体现出来的; • (4)审计准则是审计人员签署最终审 计意见时的客观保证。
• 参考教材P-76
4.1.3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
• 中国审计准则建设经历了三个阶段:
– – – – 1、制定执业规则阶段(1991-1993年) 2、建立审计准则体系阶段(1994-2005年) 3、与国际审计准则趋同阶段(2006-2011年) 4、与国际审计准则全面趋同阶段(2012年开 始)
审计依据与审计准则: 审计准则解决如何进行审计的问题,是审计人员 行动的指南和规范; 审计依据则解决审计人员根据什么标准去判别被 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合 法或非法,公允或非公允,并据以作出审计结论、 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的根据。
4.2.2审计依据的种类
• 1.评价经济活动合法性的审计依据 – (1)国家颁布的宪法、法律和各种财 经法规。 – (2)地方颁布的财经法规和主管部门 颁布的各种财经法规。 – (3)规章制度。
• 2.审计准则的作用
– (1)实施审计准则可以赢得社会公众的信任; – (2)实施审计准则可以提高审计工作质量; – (3)实施审计准则可以维护审计组织和人员的 合法权益; – (4)实施审计准则可以促进国际审计经验交流。
4.1.3审计准则的结构内容
• 1.美国的民间审计准则
– 美国的民间审计准则称为《一般公认审计准 则》,是由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于1972年正 式颁布的。主要是用于民间审计所从事的财 务报表审计。 – 一般公认审计准则的内容:
审计程序是 必须执行的, 即必须实施的 行为,而审计 准则仅是关于 实施行为质量 的衡量尺度, 以及运用审计 程序必须达到 的目标。
• 美国在1947年就开始研究和制定审计准 则; • 日本在1964年也制定了审计准则; • 国际会计师联合会的国际审计实务委员 会于1980年颁布了《国际审计准则》; • 我国于1996年1月1日起实施《中国注册 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
• • • • 1、一般准则 2、工作准则 3、报告准则 (参考教材P-75)
– 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将国际审计实务委员会改 组为“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 (International Auditing and Assurance Standards Board,IAASB)。 – 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的目标主要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