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3课张衡传课时2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衡传

课时优案2

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读《张衡传》,不仅我们应知道他的生平事迹,而且应探寻他的精神世界,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B.陶渊明有“采菊东篱下”的悠然闲适,苏东坡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潇洒,张衡有“不慕当世”“不好交接俗人”的从容淡泊。

C.张衡虽然在公元132年创制了地动仪,但他并不能科学地认识地震,驾驭不了当时“天人感应”观念的历史局限。

D.张衡淡泊功名,不慕当世,埋头科学,但在朝廷仍受到了排挤,甚至被逐出京师,以致不得时常“思图身之事”。

答案 B

解析A项,语序不当,主语一致时“我们”应放在“不仅”前面。C项,搭配不当,可将“驾驭”改为“超越”。D项,否定不当,“不得”应改为“不得不”。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张衡是根据什么原理造出了地动仪?他的研究思路有没有可能完全不同于现代科学的思路?这是至今无法解开的谜。?。, 。。。

①有人认为,除了地动仪的失传,文言文不便于传述科学技术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

②恰恰在这四五百年的时间里,中国的科学技术渐渐落后于欧洲

③为什么历史给我们留下了这些也许永远都无法解开的谜呢

④中国直至20世纪初的五四运动时期才废文言、兴白话,比欧洲晚了四五百年

⑤欧洲在文艺复兴时期废除了“文言”的打丁文,提供语体文

⑥这应该不是巧合,它证明了“文言”对近代科学的窒息作用

A.③①⑤④②⑥ B.②⑥③①⑤④

C.③①②⑤④⑥ D.③⑤④①②⑥

答案 A

解析通读供排句可知,整段话围绕着文言文对科技造成的不利影响展开。③句是一个问句,这正好和第一个空格后的“?”照应。①句紧接③句解释原因,应排在③句。⑤④②三句是对①的解释,应排在①后。由④中的“比欧洲晚了四五百年”可知,⑤应在④前,②中的“这四五百年”照应④中的“四五百年”,故②在④后。⑥是总结句,“这”指代中国科技落后于欧洲的事实,应为尾句。故正确选项为A项。

3.像张衡这样品学兼优的人,在中外科学史上不胜枚举,请同学们仿照示例给他写一段颁奖词。

示例:

科学泰斗——钱伟长

获奖名片:赤子

颁奖词:从义理到物理,从固体到流体,顺逆交替,委屈不曲,荣辱数变,老而弥坚,这就是他人生的完美力学,无名无利无悔,有情有意有祖国。

答:

答案(示例)中华民族的骄傲——张衡

获奖名片:伟大

颁奖词:伟大的品格,铸造伟大的人才。他既是著作风靡一时的文学家,又是一位为人类幸福谋福祉的科学家,还是一位忧国忧民有所作为的政治家,他执着求索的一生所做出的杰出贡献,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光荣和骄傲,也是留给整个人类历史的宝贵财富。

解析本题考查仿写颁奖词的能力。颁奖词是在某一主题的颁奖典礼上,对获奖对象的事迹所作的一种陈述评价性的礼仪文稿。写作颁奖词时,内容上要能用简洁的语言高度概括人物的事迹与品质;语言上要寓情于叙,融情于议,要对人物的精神进行颂赞,以达到感染人、鼓舞人的效果。具体拟写时可以从大处着眼,抓住人物最主要的令人钦敬的事迹,简要概述人物的事迹,力求用最简洁的笔墨勾勒出丰满的笔下之物。不要求详尽地交代人物事迹的来龙去脉或是细枝末节,而是将人物事迹点到为止,让人们自然心领神会。本题仿写时,要注意高度概括张衡的事迹成就(主要是文学家、科学家、政治家),突出其对人类历史发展的意义。

1.[高考源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张衡的高尚品德和杰出才能表现在哪些方面?

我的答案:

答案张衡的高尚品德表现在:首先,他虽然“才高于世”,但“无骄尚之情”。其次,他“从容淡静”,不慕虚荣,无一般纨绔子弟的轻浮浅薄。再次,他不热衷名利,“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大将军“累召不应”“不慕当世”;后来做了官,哪怕“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也无所谓。最后,张衡品行端正,忧国忧民,作《二京赋》讽谏王侯;一上任河间相,立即整治法度,“收禽”奸党。

张衡杰出的才能表现在:“善属文”,写作著名的《二京赋》;“善机巧”,制浑天仪,造候风地动仪,在科学上有重大发明创造;“善术学”,著有《灵宪》《算罔论》;善“政事”,为政果断干练,不畏权贵,“称为政理”。

2.[高考源点:评价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本文写了张衡的品格、文学才能、科学成就和政治才干四个方面的内容,它们之间有何联系?

我的答案:

答案(1)其特长与其官职二者互为因果。“才高于世”方能“举孝廉”“连辟公府”,“作《二京赋》”方能“邓骘奇其才,累召”;“善术学”方能“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方能“作浑天仪”“造候风地动仪”。

(2)其科学发明、理论著作也与其“无骄尚之情”“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的性情密不可分,这种性情利于潜心科研。

(3)“善机巧”方能“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著《灵宪》《算罔论》”方能将从政的感触“宣寄”而作《思玄赋》。

3.[高考源点:分析作品结构]本文在选材上是如何处理详略关系的?

我的答案:

答案本文介绍了张衡文学、科学、政治三方面的才能和成就。其中,以科学方面的才能和成就作为重点详写。在介绍科学方面的才能和成就时,又突出了候风地动仪的研究制造,介绍特别详尽,对其他创造的介绍则较简略。这样详略得宜的安排,使文章重点突出,人物特点鲜明。

4.[高考源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张衡出为河间相的时候“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可是当皇帝“问天下所疾恶者”的时候,他却“诡对而出”“常思图身之事”。为河间相三年后,就“上书乞骸骨”。张衡的这些行为是否自相矛盾?请谈谈你的观点。

我的观点:

答案观点一:张衡的这些行为揭示了他内心的矛盾。他先是不做官,想洁身避祸,后来不得不入了官场。他洞察当时的社会世情,特别是政治旋涡中的“吉凶倚伏,幽微难明”,因此“常思图身之事”。当他狠狠地打击了河间王的恶势力后,也就急流勇退,作出了极明智的决定——“上书乞骸骨”。这些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正直的官吏当时内心的苦闷,在无力除恶、无法避祸的情况下,只好独善其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