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碗少年课文

合集下载

六年级语文下册《顶碗少年》课文原文及赏析

六年级语文下册《顶碗少年》课文原文及赏析

六年级语文下册《顶碗少年》课文原文及赏析
《顶碗少年》课文原文
一场杂技表演正在进行。

顶碗的少年英姿飒爽,他在台上灵活地转动着身体,头顶上的碗却始终稳稳当当。

每一次的转身,每一次的跳跃,都引得观众阵阵惊叹。

然而,在一次大幅度的转身中,那摞碗突然从他头上掉了下来。

观众惊呆了,少年也有些歉疚,但他并没有放弃。

他微笑着向观众鞠了一躬,然后又拿出一摞碗,重新开始表演。

这一次,他更加专注,更加小心,最终成功完成了表演。

《顶碗少年》赏析
《顶碗少年》是一篇生动感人的课文,讲述了一位顶碗少年在杂技表演中的故事。

文章通过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少年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整篇文章结构紧凑,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作者通过描绘少年的表演过程,展现了他高超的技艺和顽强的毅力。

同时,通过描写观众的反应,衬托出了表演的精彩和少年的不易。

在语言表达方面,文章运用了丰富的描绘手法和修辞手法,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表演的氛围和少年的形象。

同时,作者通过少年的神态、动作等细节描写,展现了他的内心世界和个性特征。

总之,《顶碗少年》是一篇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优美文笔的佳作,不仅给人以艺术享受,更让人感受到少年的拼搏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顶碗少年阅读理解答案[精选3篇]

顶碗少年阅读理解答案[精选3篇]

顶碗少年阅读理解答案[精选3篇]【顶碗少年阅读理解答案第1篇】今天我们学习了一篇很有意思的课文,那就是《顶碗少年》!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赵丽宏,是伟大的散文家、诗人,1951年出生于上海。

他的散文续写清新明丽,重视创造诗的意境和情调,是一位有创造个性的散文作家。

顶碗少年这篇文章就应验了他的这些特点。

这篇文章的主要描写了一场扣人心弦的杂技表演。

演杂技的少年第一次是表演失败了,他歉疚得向观众鞠了一躬,第二次表演时,他又失败了,第三次,这位少年在一位白发老者的鼓励下表演成功了,全场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

这位顶碗少年坚持不懈的精神打动了我,我想起自己在日常的生活中遇到困难时,不会迎面而上,而是退缩。

读了这篇文章后,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无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获得成功。

【顶碗少年阅读理解答案第2篇】人生中有许多挫折与失败。

有的人选择奋勇向前。

有的人,则原路后退。

前一种往往是成功人士。

因为成功了的人往往有一颗能理解任何突如其来的灾难的心。

今日有幸学了一篇文章《顶碗少年》。

一位少年上台表演杂技,开头精彩纷呈。

我就想是亲身坐在那看杂技表演一样。

忽上忽下。

突然,碗摔了下来。

我担心了起来,他会继续演下去吗?只见少年从容一笑,又重新开始了表演。

碗,有一次掉下来了,我不禁捏了一把汗。

他必须会放弃吧!可少年却勇于应对失败,最终成功了。

读完这篇文章我不禁愧疚了。

想想自我,一遇到难题,就请家长。

和顶碗少年相比真是差远了。

他从不顾别人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只想完美的结束自我的演出。

他做到了,困难再他面前变得渺小,显得微不足道了。

古今中外,有多少伟人就是因为在失败、挫折面前顽强不屈,才成就了他们。

鲁班曾是学堂里手艺最差劲的孩子,可他却端正态度,不顾别人的嘲笑,成为了木匠祖师。

艺术家罗丹考了三次都未考进医师学院,可他不气馁,最终成为了杰出的艺术家。

俄国作家托尔斯泰大学因成绩太差被退学,可正因为他勇于应对困难,才成为人人知晓的作家等等,不胜枚举。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4课顶碗少年|人教新课标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4课顶碗少年|人教新课标版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朗读第一部分(1)
思考:这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作者从自己的人生经历的感悟入 笔,提起全文,自然地转入对往事 的叙述。
自由读第二部分(2—7) 思考:1.顶碗少年失败了几次,失败后他是怎样
做的?最后怎样了?
2.画出顶碗少年两次失败后的情景,又 是谁给了他成功的信心?
找出顶碗少年三次顶碗的动作,少年的神态 变化以及场内观众情绪的变化的语句,加以体会。 1.顶碗少年是怎样不怕失败最终获得成功的?他为
什么能这样做? 2.结合观众们的表现,你能想像他当时的心理活动
吗?
3.这时一位老者上台向少年说了些什么,使少年重 新镇定下来,老者可能对他说了些什么呢?顶碗 少年听了之后又是怎么想的?然后把自己想到的 写下来。
4.第三次表演开始了,如果你是场观 众,你的心情是怎样的?会怎么想?
句子解析
①在轻松幽雅的乐曲声里,只见他头上顶着高高的一 摞金边红花白瓷碗,柔软而自然地舒展着肢体,做出 各种各样令人惊羡的动作,忽而卧倒,忽而跃起…… 碗,在他的头顶上摇摇晃晃,却总是掉不下来。
学习第三部分(8)
“在以后的岁月里,不知怎的,我常常会想起 这位顶碗少年,想起他那一夜的演出,每每想起 ,总会有一阵微微的激动······”
这句话与课文开头的第一句相照应,突出这次杂技表 演给作者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句末的省略号是作者从中 受到的启示,耐人寻味。
读读课文的最后一段,在读了全文后, 你对这课文的最后一句有怎样的理解,能结 合课文内容谈谈吗?
大震动,留下深刻感受。
默读课文想一想,文章主要讲了 什么事?分了几部分进行描写的?
文章简介
文章描写了一场扣人心弦的杂技表演。演杂技的 顶碗少年第一次表演失败了,但他不失风度地向观众 鞠了一躬,一切重新开始;第二次,碗又掉下来了, 少年又镇定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向观众鞠了一 躬;第三次,终于把碗稳住了,全场响起了暴风雨般 的掌声。多少年后,作者每每想起,总会产生一阵微 微的激动……

《顶碗少年》课文简说

《顶碗少年》课文简说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下载与阅读!
《顶碗少年》课文简说
导读:文章描写了一场扣人心弦的杂技表演。

演杂技的顶碗少年第一次表演失败了,但他不失风度地向观众鞠了一躬,一切重新开始;第二次,碗又掉下来了,少年又镇定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向观众鞠了一躬;第三次,终于把碗稳住了,全场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

多少年后,作者每每想起,总会产生一阵微微的激动……
文章描写了顶碗少年三次表演的过程,紧紧围绕表演的“惊心动魄”展开。

(1)抓住少年表演时的动作、神情进行描写,表现顶碗表演动作的高难度;(2)具体描写了观众观看表演时的反应,突出表演的扣人心弦;(3)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对“碗”进行描写,不仅体现了表演的难度之大,还烘托了表演的紧张气氛。

作者主要抓住“少年、观众、碗”具体描写,突出表现了杂技表演的紧张程度。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弄清故事的梗概,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二是感悟“失败乃成功之母”的人生哲理,培养学生面对挫折应有的信心和勇气;三是能结合生活实际谈自己的体会和感悟。

教学本文的重点是把握主要内容,弄清顶碗少年是怎样面对失败,坚持一次次表演,最后获得成功的。

难点是领悟作者看表演时受到的启示。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六年级语文下册课件《顶碗少年》顶碗少年课文解析

六年级语文下册课件《顶碗少年》顶碗少年课文解析

六年级语文下册课件《顶碗少年》顶碗少年课文解析课件网免费发布六年级语文下册课件:《顶碗少年》,更多六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相关信息请访问课件网。

【教材简析】文章描写了顶碗少年三次表演的过程,紧紧围绕表演的“惊心动魄”展开,主要抓住“少年、观众、碗”具体描写,突出表现了杂技表演的紧张程度。

本文教学要点,一是弄清故事的梗概,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二是感悟“失败乃成功之母”的人生哲理,培养学生面对挫折应有的信心和勇气;三是能结合生活实际谈自己的体会和感悟。

【重点难点】1、重点:结合“这真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拚搏”这句话,从描写少年三次表演“失败-失败-成功”的三大意象(少年神态、碗、观众反应)来品读了解。

2、难点:从少年的表演过程体会文章的主旨。

【学生情况分析】本班学生在学习习惯和语文课堂呈现两个特点,一是平时课堂讨论发言热烈,但是在公开课场合却噤若寒蝉,需要花大力气引导,激其兴趣。

二是喜欢朗读课文的人比较多,但是朗读水平不高。

教学过程简说:一、课前读书汇报:请一名学生进行课前读书汇报,以预设的“林肯不畏失败”的故事引入本文教学。

【目的: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行心理铺垫,为突破文章的难点做准备。

】二、检查预习: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大家预习《顶碗少年》这篇课文,所以首先进行预习检查。

【PPT出示两个预习检查题,一是课文内容的整体把握,二是部分关键词语的认读。

】【目的:唤醒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以便迅速地披文入义;词语的认读也是下一步朗读课文的需要,尤其是“惊心动魄”一词,是把握全文核心的关键和切入点,需要由此引入。

】将“惊心动魄”一词放在文中“这真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这个中心句去理解。

教学步骤:初步理解“惊心动魄”是什么意思、它在文中的位置,请学生读这句话,并就这个句子质疑,然后带着提出的疑问浏览课文,从课文中寻找答案。

找到句子的答案后,再一次品读这句话。

【目的:从“惊心动魄”这个词引发对全文重点内容的思考。

】三、组织学生仔细读一读描写这三次表演的段落,尤其要将少年的动作、神态、碗的状况和观众的反应的句子划出来。

顶碗少年课文主要内容

顶碗少年课文主要内容

顶碗少年课文主要内容顶碗少年课文主要内容顶碗少年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生只有在艰难困难中敢于拼搏,才能获得成功。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顶碗少年课文主要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顶碗少年课文主要内容:文中讲的是在马戏团里的顶碗少年在失败两次后仍顶着巨大的压力,敢于直面挫折,并且沉着冷静地再次迎接挑战,重新表演后成功的事情。

中心思想:本课通过一个小男孩顶碗失败后不气馁,终于表演成功的故事,说明了我们不管遇到多少困难。

挫折都不要退却,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获得成功。

《顶碗少年》课文原文有些偶然遇到的事情,竟会难以忘怀,并且时时萦(yíng)绕于心。

因为,你也许能从中不断地得到启示,悟出一些人生的哲理。

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了。

有一次,我在上海大世界的露天剧场里看杂技表演。

节目很精彩,场内座无虚席。

坐在前几排的,全是来自异国的旅游者,优美的东方杂技,使他们入迷了,他们和中国观众一起,为每一个节目喝彩鼓掌。

一位英俊少年出场了。

在轻松幽雅的乐曲声里,只见他头上顶着高高的一摞(luò)金边红花白瓷碗,柔软而又自然地舒展着肢体,做出各种各样令人惊羡的动作,忽而卧倒,忽而跃起碗,在他的头顶上摇摇晃晃,却总是不掉下来。

最后他骑在另一位演员身上,两个人一会儿站起,一会儿躺下,一会儿用各种姿态转动着身躯。

站在别人晃动着的身体上,很难再保持平衡,他头顶上的碗,摇晃得厉害起来。

在一个大幅度转身的刹那间,那一大摞碗突然从他头上掉了下来!这意想不到的失误,让所有观众都惊呆了。

台上并没有慌乱。

顶碗的少年歉疚(jiù)地微笑着,不失风度地向观众鞠了一躬。

一位姑娘走出来,扫起了地上的碎瓷片,又捧出一大摞碗,还是金边红花白瓷碗,整整十只,一只不少。

于是,音乐又响起来,碗又高高地顶到了少年头上,一切重新开始。

少年很沉着,不慌不忙地重复着刚才的动作,依然是那么轻松优美,紧张不安的观众又陶醉在他的表演之中。

到最后关头了,又是两个人叠在一起,又是一个接一个艰难的转身。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第4课顶碗少年课文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第4课顶碗少年课文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第4课顶
碗少年课文
《顶碗少年》
一天放学后,小明打开书包,拿出一本绘本。

这本绘本的封面上,有个名叫“顶碗少年”的小男孩,他头上戴着个白色的球帽,脸上带着灿烂的笑容。

小明一边读,一边陶醉在绘本的故事中。

绘本里说,这个名叫顶碗少年的小男孩,生
活在一个小村庄里。

他的家境并不富裕,但他从来没有为此而沮丧过。

顶碗少年非常喜欢运动,尤其是小球类比赛。

他是一个足球队的队长,每次比赛都能
为球队带来胜利。

他和队友们一起训练,努力提高自己的球技。

绘本里还说,顶碗少年的碗技也非常了得。

他可以把碗顶在头上一直站着,而且还可
以做出各种花样。

他用自己的碗技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大家都纷纷夸奖他的确了不起。

有一天,顶碗少年的班主任组织了一次奇特的比赛。

比赛规则是,每人用碗顶住球,
尽量多地走远。

谁能走得最远,谁就是胜利者。

顶碗少年看到比赛规则后,眼前一亮,觉得自己一定能胜出。

比赛开始了,同学们纷纷用碗顶住球,开始走远。

顶碗少年集中精神,使出浑身解数,他的碗技不仅稳定,而且非常出色。

他一次又一次地超越了其他同学,走向了胜利。

最终,他以惊人的成绩夺得了第一名。

小明读到这里,心中充满了敬佩之情。

他也立志要像顶碗少年一样,努力提高自己的
能力,并且永不言弃,一直追逐自己的梦想。

小明合上了绘本,把它小心地放回书包。

他决定,明天起他要更加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各项能力,向顶碗少年看齐。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19《顶碗少年》 优秀课件4语文S版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19《顶碗少年》 优秀课件4语文S版

当少年无助的时候,谁出现了?找出文中的句 子。
“抚摸”表现出了老者对少年的赞许和疼爱之情, “轻轻摇撼”给他传递了力量,“低声”的话语 使他坚定了信心。
当少年成功后大家的表现怎样?
大家“不约而同、爆发”形象地表现出观众为少年的 成功而高兴的心情。
“ 那一叠金边红花白瓷碗打碎的声音”有什么深 刻含义?
1、不要做刺猬,能不与人结仇就不与人结仇,谁也不跟谁一辈子,有些事情没必要记在心上。 2、相遇总是猝不及防,而离别多是蓄谋已久,总有一些人会慢慢淡出你的生活,你要学会接受而不是怀念。 3、其实每个人都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但并不是谁都有勇气表达出来。渐渐才知道,心口如一,是一种何等的强大! 4、有些路看起来很近,可是走下去却很远的,缺少耐心的人永远走不到头。人生,一半是现实,一半是梦想。 5、没什么好抱怨的,今天的每一步,都是在为之前的每一次选择买单。每做一件事,都要想一想,日后打脸的时候疼不疼。 6、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一定要放下。学会狠心,学会独立,学会微笑,学会丢弃不值得的感情。 7、成功不是让周围的人都羡慕你,称赞你,而是让周围的人都需要你,离不开你。 8、生活本来很不易,不必事事渴求别人的理解和认同,静静的过自己的生活。心若不动,风又奈何。你若不伤,岁月无恙。 9、与其等着别人来爱你,不如自己努力爱自己,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够遇见。 10、你迷茫的原因往往只有一个,那就是在本该拼命去努力的年纪,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11、有一些人的出现,就是来给我们开眼的。所以,你一定要禁得起假话,受得住敷衍,忍得住欺骗,忘得了承诺,放得下一切。 12、不要像个落难者,告诉别人你的不幸。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 13、人生的路,靠的是自己一步步去走,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选择。而真正能伤害你的,也是一样,自己的选择。 14、不要那么敏感,也不要那么心软,太敏感和太心软的人,肯定过得不快乐,别人随便的一句话,你都要胡思乱想一整天。 15、不要轻易去依赖一个人,它会成为你的习惯,当分别来临,你失去的不是某个人,而是你精神的支柱;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学会独立行走 ,它会让你走得更坦然些。 16、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对别人要宽容,能帮就帮,千万不要把人逼绝了,给人留条后路,懂得从内心欣赏别人,虽然这很多时候很难 。 17、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18、不要太高估自己在集体中的力量,因为当你选择离开时,就会发现即使没有你,太阳照常升起。 19、时间不仅让你看透别人,也让你认清自己。很多时候,就是在跌跌拌拌中,我们学会了生活。 20、命运要你成长的时候,总会安排一些让你不顺心的人或事刺激你。 21、你的假装努力,欺骗的只有你自己,永远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22、成长是一场和自己的比赛,不要担心别人会做得比你好,你只需要每天都做得比前一天好就可以了。 23、你没那么多观众,别那么累。做一个简单的人,踏实而务实。不沉溺幻想,更不庸人自扰。 24、奋斗的路上,时间总是过得很快,目前的困难和麻烦是很多,但是只要不忘初心,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朝着目标前进,最后的结局交给 时间来定夺。 25、你心里最崇拜谁,不必变成那个人,而是用那个人的精神和方法,去变成你自己。 26、运气是努力的附属品。没有经过实力的原始积累,给你运气你也抓不住。上天给予每个人的都一样,但每个人的准备却不一样。不要羡 慕那些总能撞大运的人,你必须很努力,才能遇上好运气。 27、时间只是过客,自己才是主人,人生的路无需苛求,只要你迈步,路就在你的脚下延伸,只要你扬帆,便会有八面来风,启程了,人的 生命才真正开始。 28、每个人身上都有惰性和消极情绪,成功的人都是懂得管理自己的情绪和克服自己的惰性,并像太阳一样照亮身边的人,激励身边的人。

顶碗少年课文全部内容

顶碗少年课文全部内容

顶碗少年课文全部内容《顶碗少年》被选入九年义务教育课本沪教版七年级第一学期第二课。

同时被选入九年义务教育课本人教版六年级下学期第一组第四课。

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顶碗少年课文全部内容,欢迎阅读。

顶碗少年课文有些偶然遇到的事情,竟会难以忘怀,并且时时萦绕于心。

因为,你也许能从中不断地得到启示,悟出一些人生的哲理。

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了。

有一次,我在上海大世界的露天剧场里看杂技表演。

节目很精彩,场内座无虚席。

坐在前几排的,全是异国的旅游者。

优美的东方杂技,使他们入迷了,他们和中国观众一起,为每一个节目喝彩鼓掌。

一位英俊的少年出场了。

在轻松幽雅的乐曲声里,只见他头上顶着高高的一摞金边红花白瓷碗,柔软而自然地舒展着肢体,做出各种各样令人惊羡的动作,忽而卧倒,忽而跃起……碗,在他的头顶摇摇晃晃,却总是掉不下来。

最后,他骑在另一位演员身上,两个人一会儿站起,一会儿躺下,一会儿用各种姿态转动着身躯。

站在别人晃动着的身体上,很难再保持平衡,他头顶上的碗,摇晃得厉害起来。

在一个大幅度转身的刹那间,那一大摞碗突然从他头上掉了下来!这意想不到的失误,让所有的观众都惊呆了。

台上并没有慌乱。

顶碗的少年歉疚地微笑着,不失风度地向观众鞠了一躬。

一位姑娘走出来,扫起了地上的碎瓷片,又捧出一大摞碗,还是金边红花白瓷碗,整整十只,一只不少。

于是,音乐又响起来,碗又高高地顶在了少年头上。

少年很沉着,不慌不忙地重复着刚才的动作,依然是那么轻松优美,紧张不安的观众终于又陶醉在他的表演之中。

到最后关头了,又是两个人叠在一起,又是一个接一个艰难的转身,碗,又在他头顶厉害地摇晃起来。

观众们屏住气,目不转睛地盯着他头上的碗……眼看身体已经转过来了,几个性急的外国观众忍不住拍响了巴掌。

那一摞碗却仿佛故意捣蛋,突然跳起摇摆舞来。

少年急忙晃动脑袋保持平衡,可是来不及了。

碗,又掉了下来。

场子里一片喧哗。

台上,顶碗少年呆呆地站着,脸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

人教版小学语文《顶碗少年》课文原文及赏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顶碗少年》课文原文及赏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顶碗少年》课文原文及赏析《顶碗少年》原文:在上海的一次杂技表演中,一位英俊的少年登场了。

他头上顶着一摞金边红花白瓷碗,身子轻轻摇晃,显得那么轻松自如。

音乐响起,他一边舞蹈,一边顶着那摞碗,动作千变万化,让人眼花缭乱。

突然,他头上的一只碗摇摇欲坠,观众们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只见他不慌不忙,从容地摆动身体,那只碗又稳稳地回到了他的头顶。

观众们松了一口气,热烈的掌声响了起来。

然而,意外再次发生,他头上的另一只碗也滑落下来。

这一次,观众们的掌声停止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寂静。

那位少年显然有些慌乱,但他没有放弃,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重新开始了他的表演。

音乐再次响起,他舞动的身体更加有力,那只失落的碗被他稳稳地顶在了头顶。

最后,他成功地完成了表演,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顶碗少年》赏析:《顶碗少年》是一篇描绘勇气、毅力和坚韧精神的课文。

文章通过描述一位顶碗少年在杂技表演中的经历,展现了他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坚韧和决心。

首先,作者通过对少年表演细节的描绘,展现了其高超的技艺和优雅的气质。

他的动作千变万化,轻松自如,使读者对他的技艺赞叹不已。

然而,当意外发生,碗从他的头顶滑落时,文章的情节发生了转折。

这个情节设计巧妙地增加了故事的紧张感和悬念,同时也为展现少年的坚韧精神埋下了伏笔。

在面对困难和失败时,少年并没有放弃,而是选择了坚持和挑战。

他深吸一口气,重新开始表演,最终成功地完成了任务。

这一过程充分展示了少年的勇气、毅力和坚韧精神,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总的来说,《顶碗少年》是一篇富有教育意义的课文。

它通过讲述一个生动的故事,向读者传达了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应保持坚韧和毅力的重要价值观,对于小学生的人格塑造具有积极的影响。

《顶碗少年》课文原文

《顶碗少年》课文原文

《顶碗少年》课文原文《顶碗少年》课文原文有些偶然遇到的事情,竟会难以忘怀,并且时时萦(yíng)绕于心。

因为,你也许能从中不断地得到启示,悟出一些人生的哲理。

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了。

有一次,我在上海大世界的露天剧场里看杂技表演。

节目很精彩,场内座无虚席。

坐在前几排的,全是来自异国的旅游者,优美的东方杂技,使他们入迷了,他们和中国观众一起,为每一个节目喝彩鼓掌。

一位英俊少年出场了。

在轻松幽雅的乐曲声里,只见他头上顶着高高的一摞(lu)金边红花白瓷碗,柔软而又自然地舒展着肢体,做出各种各样令人惊羡的动作,忽而卧倒,忽而跃起……碗,在他的头顶上摇摇晃晃,却总是不掉下来。

最后他骑在另一位演员身上,两个人一会儿站起,一会儿躺下,一会儿用各种姿态转动着身躯。

站在别人晃动着的身体上,很难再保持平衡,他头顶上的碗,摇晃得厉害起来。

在一个大幅度转身的刹那间,那一大摞碗突然从他头上掉了下来!这意想不到的失误,让所有观众都惊呆了。

台上并没有慌乱。

顶碗的少年歉疚(jiù)地微笑着,不失风度地向观众鞠了一躬。

一位姑娘走出来,扫起了地上的碎瓷片,又捧出一大摞碗,还是金边红花白瓷碗,整整十只,一只不少。

于是,音乐又响起来,碗又高高地顶到了少年头上,一切重新开始。

少年很沉着,不慌不忙地重复着刚才的动作,依然是那么轻松优美,紧张不安的观众又陶醉在他的表演之中。

到最后关头了,又是两个人叠在一起,又是一个接一个艰难的转身。

碗,又在他头顶厉害地摇晃起来。

观众们屏住气,目不转睛地盯着他头上的碗……眼看身体已经转过来了,几个性急的外国观众忍不住拍响了巴掌。

那一摞碗却仿佛故意捣蛋,突然跳起摇摆舞来。

少年急忙摆动脑袋保持平衡,可是来不及了。

碗,又掉了下来。

场子里一片喧哗。

台上,顶碗少年呆呆地站着,脸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cu)了。

还是那一位姑娘,走出来扫去了地上的碎瓷片。

观众中有人在大声地喊:“行了,不要再来了,演下一个节目吧!”好多人附和着喊起来。

课文《顶碗少年》读后感(精选32篇)

课文《顶碗少年》读后感(精选32篇)

课文《顶碗少年》读后感(精选32篇)课文《顶碗少年》读后感(精选32篇)导语:《顶碗少年》讲的是在上海的马戏团里的一个小男孩顶碗少年在表演杂技时,连续两次失败而没有失去信心,最终在一位老者的鼓励下,他终于演出成功了,赢得了全场观众热烈的掌声。

下面是课文《顶碗少年》读后感。

欢迎阅读及参考!课文《顶碗少年》读后感篇1今天,老师带着我们学习了赵丽宏先生写的一篇文章——《顶碗少年》这一课。

这篇课文讲了一位少年头顶着十个金边红花白瓷碗去做高难度的惊心动魄的表演。

第一次它骑在一个人身上表演大幅度转身,由于自己没有控制好,碗全部都掉了下来;第二次还是表演到那里的时候碗又掉了下来;第三次,一位老者上来说了一句话,少年将杂技表演完了,全靠着老人的鼓励。

从这一课看出来,失败是成功的母亲,没有失败就没有成功,面对挫折和困难,我们不能退缩,要相信自己,你就会克服恐惧和失败,迎来成功。

我可以说滑滑板很不错,所以有时候大人也会让我教他们滑。

那一次我滑滑板去大街买东西,买过回来后,娟姑姑看到我滑滑板,她也想滑,便让我教她。

那时候,堂弟也和我一起,当然,还有奇宣姐和表哥跟姐姐都在那里,他们也都会玩,我先把买的东西放家里,先把事情推给他们。

我把东西放到隐蔽的地方,就出来“监考”了。

娟姑姑扶着堂弟向前滑,可是刚滑滑板就倒在了地上。

又让我姐扶着,好不容易向前走了,但是是姐姐向前走,她才能向前走。

我们又给她指导:要后面的脚动,前面的不要动,转弯的时候要两个都动!相信你一定能成功!这次她扶着电线杆,滑了几下,我们赶紧提醒:后脚动,后脚动啊!她的后脚动了起来,她终于会滑了。

她滑到大街又滑了回来,额,不过滑板可是承受不住那么大的重量,而且娟姑姑有好几次都差一点摔倒。

她又把滑板给我,可是……我接过滑板,那个滑板却,却散架了!前面的和后面的分开了,我拿的是中间的,前面的和后面的全靠中间的连接,两边的都滑到了地上。

虽然滑板后来又修好了,却总会时不时地散架,所以那个“濒临灭绝”的滑板,当然不能滑了。

顶碗少年课文3篇

顶碗少年课文3篇

顶碗少年课文3篇在新的学期里,我学了很多课文,也学习到了很多知识,但这些课文中最使我心潮澎湃的是第五课《顶碗少年》。

《顶碗少年》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位顶碗少年第一次表演失败,他深鞠一躬又重新开始。

第二次碗又摔下来了,他镇定地又鞠了一躬。

第三次,经过他的努力,他终于把碗稳住,赢得了观众们暴风雨般的掌声。

少年前两次表演顶碗失败后,场上的观众很不满,有些青年还大声吹起了口哨。

但少年却没有慌乱,只是歉疚地微笑着,不失风度地向观众鞠了一躬。

读着课文,我怎能不赞叹顶碗少年不怕挫折,承受压力,敢于拼搏的精神呢?面对失败,顶碗少年选择了坚持,终于收获了成功。

人生需要拼搏,拼搏的过程才是最大的享受。

当然,拼搏的前提是要有自信心。

一个人在失败面前,有着坚定的信心和勇气是很重要的,我就有这样的体会。

记得读五年级一期的时候,我的成绩比较好,经常和班上的尖子生周成一起背书、算题。

每次单元测试成绩都名列前茅,赢得了同学们羡慕的眼光。

但是,在期中考试中,周成考试成绩优异,获得了一等奖,而我的总分比周成低三十多分,连一个三等奖也没得到。

下课后,我躲在教室里哭了起来。

连续几天,我都坐在座位上发怔,连上课也无精打采,经常走神。

老师看出了我的心思,把我喊到办公室,鼓励我说:“人都会遇到挫折与失败,你这次期中考试成绩不理想,要找出做错题的原因。

其实你的基础与智力不比周成差,关键是你太粗心,所以要勇敢地面对失败,只要你肯努力就一定能成功!”听了老师的话,我充满了自信,平时认真、刻苦地学习,再也不粗心马虎,结果在期末考试中,我考出了好成绩,获得了一等奖。

这使我体会到了,面对学习上的困难,只要坚强、勇敢,就能获得成功。

读了《顶碗少年》这篇课文,我深深地为顶碗少年的精神所折服,他锲而不舍,勇敢顽强的精神值得我学习。

在今后的岁月里,我一定要记住从顶碗少年三次表演的过程中悟出的人生哲理: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要坚持下去,就能取得成功。

自强不息是中华人民的一种美好品质。

《顶碗少年》阅读答案

《顶碗少年》阅读答案

《顶碗少年》阅读答案《顶碗少年》阅读答案1《顶碗少年》阅读题原文有些偶然遇到的小事情,竟会难以忘怀,并且时时萦绕于心。

因为,你也许能从中不断地得到启示,悟出一些人生的哲理。

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了。

有一次,我在上海大世界的露天剧场里看杂技表演,节目很精彩,场内座无虚席。

坐在前几排的,全是来自异国的旅游者。

优美的东方杂技,使他们入迷了。

他们和中国观众一起,为每一个节目喝彩鼓掌。

一位英俊的少年出场了。

在轻松优雅的乐曲声里,只见他头上顶着高高的一叠金边红花白瓷碗,柔软而自然地舒展着肢体,做出各种各样令人惊羡的动作,忽而卧倒,忽而跃起……碗,在他的头顶摇摇晃晃,却总是掉不下来。

最后,是一组难度较大的动作———他骑在另一位演员身上,两个人一会儿站起,一会儿躺下,一会儿用各种姿态转动着身躯。

站在别人晃动着的身体上,很难再保持平衡,他头顶上的碗,摇晃得厉害起来。

在一个大幅度转身的刹那间,那一大摞碗突然从他头上掉了下来!这意想不到的失误,让所有的观众都惊呆了。

台上并没有慌乱。

顶碗的少年歉疚地微笑着,不失风度地向观众鞠了一躬。

一位姑娘走出来,扫起了地上的碎瓷片,又捧出一大摞碗,还是金边红花白瓷碗,整整十只一只不少。

于是,音乐又响起来,碗又高高地顶在了少年头上。

少年沉着地重复着刚才的动作,依然是那么轻松优美,紧张不安的观众终于又陶醉在他的表演之中。

到最后关头了,又是两个人叠在一起,又是一个接一个艰难的转身,碗,又在他头顶厉害地摇晃起来。

观众们屏住气,目不转睛地盯着他头上的碗……眼看身体已经转过来了,几个性急的外国观众忍不住拍响了巴掌。

那一摞碗却仿佛故意捣蛋,突然跳起摇摆舞来。

少年急忙晃动脑袋保持平衡,可是来不及了。

碗,又掉了下来。

场子里一片喧哗。

台上,顶碗少年呆呆地站着,脸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

还是那一位姑娘,走出来扫去了地上的碎瓷片。

观众中有人在大声地喊:“行了,不要再来了,演下一个节目吧!”好多人附和着喊起来。

语文S六年级下顶碗少年

语文S六年级下顶碗少年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一场杂技表演中,一位少年表演顶碗 时,头顶上的碗两次失误掉了下来,少年 不气馁,第三次顶碗终于获得了成功的故 事。
第2页/共18页
读课文, 找一找哪一句话是作者对 这一次表演的总体评价。
这真是场一惊心动魄的拼搏!
第3页/共18页
使出全部 力量搏斗 或争取。
这真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


小组交流讨论
第14页/共18页
归纳小结
在我们的生活中,时时刻刻都会遇到失败的 考验,但是,只有敢于拼搏的人,才是胜利者。 让我们永远记住那位顶碗少年给我的启迪。
在人生和艺术艰难曲折的道路上, 应该无所畏惧,奋勇前进,只要坚持就 能获得成功。
第15页/共18页
总结语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时时刻刻都会遇到失败的考验,但是,只有不怕失
台上却没有慌乱。顶碗少年歉疚地微笑着,不失风度地向 观众鞠了一躬。 描写观众的词句。 这意想不到的失误使所有的观众都惊呆了。 有些青年大声吹起了口哨。
第6页/共18页
第一次表演的失败了。如果你是 那会少年,你是怎么想的?
虽然这次表演失败了,但不要 紧,只要我下次注意一下,就 会成功的。
第7页/共18页
第8页/共18页
第二次表演又失败了。有些观众 失望了甚至轰少年下场。假如你是那 位少年,你是怎么想的?
糟糕,怎么又失败了呢? 可能今天我都无法表演成 功了,怎么办呢?
第9页/共18页
是谁?是什么力量使少年重新镇 静下来表演的?
一位矮小结实的白发老者从后台走到灯光下, 他的手里,依然是一摞金边红花白瓷碗。他走 到少年面前,脸上微笑着,并无责怪的神色。 他把手中的碗交给少年,然后抚摩着少年的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些偶然遇到的事情,竟会难以忘怀,并且时时萦绕于心。

因为,你也许能从中不断地得到启示,悟出一些人生的哲理。

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了。

有一次,我在上海大世界的露天剧场里看杂技表演。

节目很精彩,场内座无虚席。

坐在前几排的,全是来自异国的旅游者。

优美的东方杂技,使他们入迷了,他们和中国观众一起,为每一个节目喝彩鼓掌。

一位英俊的少年出场了。

在轻松幽雅的乐曲声里,只见他头上顶着高高的一摞金边红花白瓷碗,柔软而自然地舒展着肢体,做出各种各样令人惊羡的动作,忽而卧倒,忽而跃起……碗,在他的头顶摇摇晃晃,却总是掉不下来。

最后,他骑在另一位演员身上,两个人一会儿站起,一会儿躺下,一会儿用各种姿态转动着身躯。

站在别人晃动着的身体上,很难再保持平衡,他头顶上的碗,摇晃得厉害起来。

在一个大幅度转身的刹那间,那一大摞碗突然从他头上掉了下来!这意想不到的失误,让所有的观众都惊呆了。

台上并没有慌乱。

顶碗的少年歉疚地微笑着,不失风度地向观众鞠了一躬。

一位姑娘走出来,扫起了地上的碎瓷片,又捧出一大摞碗,还是金边红花白瓷碗,整整十只,一只不少。

于是,音乐又响起来,碗又高高地顶在了少年头上。

少年很沉着,不慌不忙地重复着刚才的动作,依然是那么轻松优美,紧张不安的观众终于又陶醉在他的表演之中。

到最后关头了,又是两个人叠在一起,又是一个接一个艰难的转身,碗,又在他头顶厉害地摇晃起来。

观众们屏住气,目不转睛地盯着他头上的碗……眼看身体已经转过来了,几个性急的外国观众忍不住拍响了巴掌。

那一摞碗却仿佛故意捣蛋,突然跳起摇摆舞来。

少年急忙晃动脑袋保持平衡,可是来不及了。

碗,又掉了下来。

场子里一片喧哗。

台上,顶碗少年呆呆地站着,脸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

还是那一位姑娘,走出来扫去了地上的碎瓷片。

观众中有人在大声地喊:“行了,不要再来了,演下一个节目吧!”好多人附和着喊起来。

一位矮小结实的白发老人从后台走到灯光下,他的手里,依然是一叠金边红花白瓷碗!他走到少年面前,脸上微笑着,并无责怪的神色。

他把手中的碗交给少年,然后抚摩着少年的肩胛,轻轻摇了摇,嘴里低声说了一句什么。

少年镇静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地向观众们鞠了一躬。

音乐第三次奏响了!场子里静得没有一丝声息。

一些女观众,索性捂住了眼睛……
这真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当那叠碗又剧烈地晃动起来时,少年轻轻抖了一下脑袋,终于把碗稳住了。

全场响起了暴风雨般的响声。

在以后的岁月里,不知怎的,我常常会想起这位顶碗少年,想起他那一次的演出;而且每每想起,总会有一阵微微的激动。

这位顶碗少年,当时和我年龄相仿。

我想,他现在早已是一位成熟的杂技艺术家了。

我相信他不会在艰难曲折的人生和艺术之路上退却。

我确信,他是一个强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