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第二课时
《荷塘月色》第二课时课件新人教必修二39页
羞涩地打着朵儿
闪闪发光 忽明忽暗
娇怯不语 轻盈多姿
晶莹剔透
冰清玉洁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 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 的似的。
荷 花
月下荷塘
月色下的荷塘
观察顺序:由远及近,自上而 下
荷叶: 舞女的裙
水墨荷叶图
荷花: 明珠,星星
比得巧,
荷香: 飘渺的歌声
比得 美
荷波: 凝碧的波痕
暂时解脱的 喜无法永久摆脱的 愁
诵读指导
▪ 清幽淡然 散步时的一只小夜曲
▪ 动词形容词 比喻拟人通感句
▪ 重读与轻读的安排
叶子
七个“叶子”的读法不尽相同
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婷婷 的舞女的裙。
舒展、旋转的美。亭亭玉立、修长婀 娜、灵动飘逸。
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的。 像明珠、 星星、美人。
拟人的美妙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联想法
袅娜地开着
泻——顿时化静态为动态,写 出了月光的流动感。再加上修 饰语“静静地”,准确地写出 了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地倾泻, 但又是绝无声响地幽静幽美, 这就创造了一个安谧的氛围, 意境相当优美。
静 静 地 泻 在 这 一 片 叶 子 和 花 上
炼字品味美
《荷塘月色》第二课时-教学教案
《荷塘月色》第二课时-教学教案第一篇:《荷塘月色》第二课时-教学教案1、第一次听说朱自清这个名字并对他产生敬意时,显然不是因为他曾当过中学语文教师,也不仅仅因为他是一名著名的学者、诗人,而是另一个原因。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我第一次知道朱自清的名字,是在毛泽东的著作里。
本来朱自清既没加入国民党,也不是共产党人,而是一位有独立人格的自由知识分子,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按理他是不太可能进入毛泽东的视野的。
但是在新中国诞生前夕的1949年,他的名字引起了毛泽东的注意,甚至是敬意,并写入了他的政论名篇《别了,司徒雷登》中。
毛泽东这样写道:“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
……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
……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最终,朱自清先生贫病交加,倒在了蒋家王朝最后一个冬天,也倒在新中国的晨曦之中。
他死的时候年仅48岁。
朱自清的名字因此载入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册!他也因此赢得了我的深深的敬意!当然,写《荷塘月色》时的朱自清还是一名清华园的教授,但如果我们了解了朱自清后来的命运,我们今天读《荷塘月色》时,也许会另有一番感受吧。
2、现在该同学们说一说了。
同学们能不能交流一下,这篇文章最打动自己的文字?不需要说理由,只要把有关的语言读一遍就可以了。
[领悟文章思想感情]请问,你为什么喜欢这一段呢?“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
”《采莲赋》对采莲人的描写,都是很快乐的。
描写了一种很自由欢乐的生活。
这一段在过去的高中课本里却是被删去了的。
为什么会删去呢?该不该删?这一节与全文的中心并不太吻合吗?从哪里可以看出他最终还是没有摆脱烦恼?小结:揣摩语言要联系上下文。
举几个例子来说明:宋代词人秦观有词曰“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梦与花互比,愁与雨互喻。
还有诗人艾青曾写诗这样描绘日本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你的耳朵在侦察,你的眼睛在倾听……”这也是通感。
《荷塘月色》课件 第二课时
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在 这里打了比方,那么“酣眠”在文中 指什么?“小睡”又是指什么?..
本句用“酣眠”比喻朗照,“小睡”比喻被
一层淡淡的云遮住的月光(比喻淡淡的云遮 住了满月的意境),写出了月色的轻淡朦胧 柔和,这很符合作者此时的心境。贴切的比 喻把所要描绘的景物生动、具体形象地展 现在读者的眼前,使人产生身临境的感觉,
虽然没有“月光”二字,但我们却能感到月光 无所不在地笼罩着整个荷塘,因为荷塘里的所有美 好景色都是在月光照耀下显现的。正因为这月光, 我们才能鸟瞰荷塘的全景,才能看到延伸到远方的 满塘的“田田”的荷叶;正因为这月光,那“出水 很高”的荷叶才有“像亭亭的舞女的裙”那样自然 舒展的轻盈动人的姿态;那些“袅娜地开着的”、 “羞涩地打着朵的”白花,才“正如一粒粒的明珠, 又如碧天里的星星”,有圆润晶莹的光彩和隐约闪 烁的光华,这些光彩和光华是反射的月光。而“缕 缕”的荷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种通感,只有在这宁静的月夜,沐浴着月光,心 无杂尘时才能产生。“凝碧的波痕”是月光在荷叶 波动时留下的印记。
突出了恬静朦胧境界。
“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
梦”, 写“叶子和花”在月光映照下一种奶白色而 又鲜艳欲滴的状态。表现出月光的朦胧淡雅, 引人入胜。
“画”——本来是倩影映在荷叶上,却说成“画”在
荷叶上,“画”含有人为的动作,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 挥墨描绘“倩影”。“画”这个动词是经过锤炼的,与 “倩影”搭配很好,表现出一种趣味,也显露出作者的喜 爱之情。
第六段 荷塘四周一带远山”中 的“带”
“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中的 “带”字好,好像带子那样绵延。“带” 将名词活用成量词,使它要修饰的中心语 也带上了这个量词的意味,将远山那连绵 飘逸的感觉写出来,比常见的量词“座、 群”更有表现力。 我们是否也可以借鉴一下,仿造一个 以名词代量词的句子? 他有一饼圆脸。
荷塘月色(第二课时)
课后作业
• 1、自读第六自然段,从修辞手法、写景角度、语
言特点等方面赏析荷塘四周的景色。 • 2、诵读全文,继续寻找品味作者淡淡的景,淡淡 的情。
请依据下列句式,仿写一句话。 • 岳阳楼是范仲淹的精神家园,那里有“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的淡然。 • 例:
• 桃花源是陶渊明的精神家园,那里有“采菊东篱下,悠然 见南山”的闲适。 • 醉翁亭是欧阳修的精神家园,那里有“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的豁达。 • 陋室是刘禹锡的精神家园,那里有“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的高雅。
• 本体——花香
(作用于人的嗅觉)
(作用于人的听觉)
于微风中的赏花人嗅那馨香,时有时无,这种体验是真实的;听
• 喻体——渺茫的歌声
合理,而且把花香的特点写活了。荷花的香味清雅宜人,立
• 把作用于嗅觉上的花香“错置”到听觉上合理吗? 那从远处高楼飘来的歌声,时断时续,同样是真实的体验。这两
个“真实”便把不同类的感官功能沟通了。作者在感觉上的体验 是细腻而丰富的。这一句也恰恰说明“人在景中”。
听读课文四、五、六自然段,明确:
1、四、五、六段分别写了什么具体内容?
月下荷塘
荷塘月色
荷塘周围
朗诵第四自然段 • 月光下的荷塘,呈现出独特的美,试找出其中描
绘了哪几种景物?各具有怎样的特点?
月色下的荷塘
荷叶: 舞女的裙 荷花: 袅娜、羞涩; 明珠,星星,美人
荷香: 飘渺的歌声 荷波: 凝碧的波痕
荷塘月色
朱自清
知识回顾
明线:空间变化 文章的线索: (圆形结构) 暗线:情感变化
小径
求宁静
颇 不 宁 静 得 宁 静
家
淡淡的喜悦 淡淡的忧愁
《荷塘月色》第二课时
他文如其人,风华从朴素出来,幽默从忠厚出来,腴厚从平 淡出来。 ——杨振声
朱文心境温厚,节奏舒缓,文字清淡,绝少瑰丽,炽热,悲
壮,奇拔的境界,所以咀嚼之余,总有一点中年人的味
道。
——余光中
天仙子·送春 张先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 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 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荷香
荷香
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
(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飘渺,沁人心脾)
通感,将嗅觉形象诉诸听觉形象,扩大意境,烘托 环境优雅、宁静,这是月夜独处的独特感受。
通感又叫“移觉”,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 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 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 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
写景手法总结:
比喻 对比 博喻 通感 衬托 拟人 动静结合 远近结合 视觉、听觉、嗅觉结合
拓展延伸
众人评朱自清散文:
“他的作品一开始就建立了一种纯正朴实的新鲜作 风。” ——李广田
朱自清的散文仍能够满贮着那一种诗意……以江北人的坚忍 的头脑,能写出江南风景似的秀丽…… ——郁达夫
4、上阕作者心中之“愁”,表现在哪些方 面?
①伤春之愁 ②对自己的年华老去之愁 ③个人的孤独愁绪
语言美—— 叠词的使用
6.荷塘四周
远远近近 高高低低
写出了树的错落有致,既开阔又 有立体感,语言平实自然。
重重 阴阴 隐隐约约
传神地描述出特定环境中的景物 特点,不仅写出了树木之多,而 且加强了夜色的浓重气氛。
《荷塘月色》课件第二课时
《荷塘月色》课件第二课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解读朱自清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十五章“散文欣赏”中的第二节“荷塘月色”。
详细内容包括文章的语言特色、意境描绘、情感表达以及作者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荷塘月色》中的语言特点和意境描绘。
2. 培养学生对散文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引导学生从作者的角度体会当时的心境,培养学生的同理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并欣赏文章的意境描绘和情感表达。
教学重点: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和修辞手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组荷塘夜景的图片,让学生感受荷塘月色的美,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文章解读(25分钟)a.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b. 教师讲解文章的语言特色、意境描绘和情感表达。
c. 分析作者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3. 例题讲解(15分钟)a. 出示例题:分析文章中“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这句话的语言特色。
b.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并解答例题。
4. 随堂练习(10分钟)a. 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随堂练习题。
b. 教师点评并讲解答案。
5. 课堂小结(5分钟)b.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
六、板书设计1. 《荷塘月色》2. 内容:a. 语言特色:优美、生动、形象b. 意境描绘:荷塘月色、静谧、美丽c. 情感表达:抒发作者对荷塘月色的喜爱和赞美d.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文章中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2. 答案示例:我喜欢“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这句话。
因为它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月光的美丽和静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欣赏是否到位。
2024年《荷塘月色》课件第二课时
2024年《荷塘月色》课件第二课时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感受朱自清散文的语言魅力,领会其描绘荷塘月色的艺术手法。
2. 掌握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情感的能力,培养审美情趣。
3. 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培养团队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散文语言特色的分析,尤其是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教学重点:文章情感线条的把握,以及作者如何通过景物描写表达内心的感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学生笔记本、彩色笔、课文打印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荷塘月色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文回顾(10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帮助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对文章有整体的认识。
3. 语言特色分析(15分钟):对文章中的精彩语句进行分析,讲解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并举例说明。
4. 情感线条解读(15分钟):分析文章的情感变化,指导学生理解作者如何通过景物描写表达内心的感受。
5. 小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讨论文章中的美句,并分享各自的感受。
6.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修辞手法,现场创作一段描绘荷塘月色的文字。
六、板书设计1. 文章结构图2. 语言特色及修辞手法3. 情感线条变化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选择文章中的一段描写,分析其修辞手法及作用。
(2)模仿文章的写作手法,写一篇描绘荷塘月色的短文。
答案:(1)答案示例:文章中“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手法,将月光与流水相比,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月光的静谧与温柔。
(2)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分析《荷塘月色》的语言特色和情感线条,让学生深入理解了散文的魅力。
课后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更多朱自清的作品,进一步了解其写作风格,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同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大自然,学会用心感受并表达美好。
荷塘月色第二课时
将荷塘月色作为心灵的避风港,寄托对美好未来 的向往和追求,表达一种在困境中不屈不挠、积 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呼唤人们关注内心世界
强调内心世界的重要性
通过展现荷塘月色的静谧与深邃,引导人们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倡导精神生活的丰富与多彩
鼓励人们追求多元化的精神生活,关注艺术、文学、哲学等领域的发展,提升个人的精神境界 和文化素养。
时代背景:民国时期文学氛围
民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 经历了从封建王朝到民主共和国的转变。 在这个时期,中国文学也经历了巨大的
变革和发展。
民国时期的文学氛围主要表现为以下几 个方面: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和批判、对 西方文化的引进和吸收、文学社团和流 派的出现和发展、文学创作的多样化和
丰富性。
04
主题思想阐释
对自然之美向往和追求
描绘荷塘月色的美景
通过细腻入微的笔触,展现荷塘在月光下的静谧与优美, 表达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
寄托情感于自然
将个人的情感和思绪融入对荷塘月色的描绘中,表达一 种超越世俗纷扰、追求内心平静的精神境界。
在困境中寻求心灵慰藉
抒发内心的苦闷与彷徨
通过描绘荷塘月色的宁静与幽美,反衬出作者内 心的波澜与挣扎,表达在困境中寻求心灵慰藉的 渴望。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运用比喻手法,将月光比作流水,形象地描绘出月光的柔和与静谧,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此句表达了作者的孤独和无奈,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逃避和不满。通过讨论此句,可 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困境中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03
艺术特色探讨
音乐性在文本中运用
荷塘月色第二课时
本段写了荷塘四周的景色, 与课文第2段照应,试比较 两段写景的异同
2、作者是怎样从这几个方面进 行描绘的?清找出这些句子,展 开想象,阅读品味它的妙处
荷叶 比喻
月 下 的 荷 塘
荷花 拟人、博喻 荷香 荷波 流水
通感
比喻
由 上 而 下Biblioteka 动 静 结 合拟人
荷 塘 上 的 月 色
生动精当的动词
泻、浮、洗、笼、画 通感、比喻
荷 塘 四 明确: 周 相同:都写了荷塘四周景物, 都写了树、小路 的 景 不同点: 第2段重点写了小煤屑路的寂静、 阴森,写得简略。 色
朱自清
一般来说,写景抒情散文,分析 的时候要解决三个问题,即写什 么,怎么写,勾勒了怎样的意境。
课文中有哪些主要描写景色 的语段:
第4段: 第5段:
月色下的荷塘 荷塘上的月色
第6段: 荷塘四周的景色
月 色 下 的 荷 塘
1、这一段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 写月下荷塘美景的?
荷叶、荷花、荷香、荷波、流水
荷塘月色第二课时
脉 脉 ——无声、含蓄
荷叶: 弥望、田田、亭亭的舞女的裙
白花
荷花: 袅娜(盛开)、羞涩(含苞) 荷 塘
明珠、星星、刚出浴的美人
荷香: 似渺茫的歌声
荷波: 闪电般、霎时、凝碧 流水:
脉 脉 ——无声、含蓄
描写的顺序:远——近、上——下、静——动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 裙。”
分析: 舞女的裙子与叶子自然舒展的形态很 相似,近乎圆形,尤其是芭蕾舞的裙子, 极写了荷叶的美,使人联想到了荷叶婆娑 袅娜的风姿,而且“亭亭”的意思就是形 容高耸,正好与“高”相呼应,修饰了 “舞女”一词。
返回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 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分析: 在这里是写了荷花饱绽盛开与含苞待放 的两种姿态,“袅娜”“羞涩”本来都是用 来描写女子的姿态和神情的,“袅娜”形容 女子姿态优美,而“羞涩”则是指女子难为 情、不自然的神情,用在这描写荷花,描绘 出了荷花的神韵,同时也倾注了作者的感情。
明显,而作者不说自己内心寂寞,反说路的寂寞,
把自己的寂寞心境寄于幽僻的路的身上,是种手 法高明巧妙的“移情于物”的写法。
思考:书本64页“思考、探究、练习” 中 的第一大题。
参考答案: “另一个世界”是指解脱了困苦的、 自由而美好的世界;“平常的我”是指被哀 愁困扰的“我”;“此时的我”是指借眼前 幽雅淡静景色的欣赏暂时解脱了哀愁而变得 淡淡的喜悦的“我”。此时的“我”与平时 的“我”相比是超然的,没有俗世的烦恼, 没有痛苦和不快,只有安宁和平的心境,是 一个摆脱了现实困扰的“自由的人”。
侧面烘托: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
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
《荷塘月色》第二课时精品课件
“洗”:花叶在月下的特点,洁白纯净、娇艳欲滴。
“笼”:花叶在青雾中的朦胧含蓄之美
“画”: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一般,富有情趣, 表现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叠词的使用
远远近近 高高低低 重重 阴阴 隐隐约约
写出了树的错落有致,既开阔 又有立体感,用语平实自然。 传神地描述出特定环境中的景物 特点,不仅写出了树木之多,而 且加强了夜色的浓重气氛。
歌 声
( 听 觉 )
答案: 2
光 影
( 视 觉 )
相通 和谐
名( 曲听 觉
)
修辞手法:通感
通感是一种特殊的修辞。通感是把人们 的各种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 觉)沟通起来的修辞方式。通感就是移觉。 举例:
(1)她笑得很甜。(视觉转为味觉) (2)人靓歌甜。 (听觉转为味觉) (3)方鸿渐看唐小姐不笑的时候,脸上还依 恋着笑意,像音乐停止后袅袅空中的余音。(视 觉转为听觉)
学习目标
1、学习文中比喻、通感等修辞手法, 品位本文清秀优美的语言。
2、欣赏作者描写景物的高超技巧。 3 、迁移学法,学以致用。
高考链接
如何赏析景物描写?
讨论研讨第4自然段: 1、写了哪些景物? 2、景物有哪些特点? 3、作者运用什么方法? 4、景物传达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5 、鉴赏你认为最精彩的句子, 并说说理由。
通感的表达效果
人们在描述客观事物给人的感受 时,依据生活的逻辑,把听觉、视觉、 嗅觉、味觉和触觉等沟通起来,凭借 各种感觉的相通,互相映照,互相补 充,从而具体表达感受,以增强语言 艺术感染力
巩固练习:
月光如水
月光
薄雾似纱 花叶若梦
塘 上 月 色
正 面 描 写 侧 面 烘 托
荷塘月色第二课时
• 这一段主要是写月下的荷塘,虽没有直接写月 色,但所有景物都在月色的笼罩之下。体现了 素淡朦胧,优美宁静的特点,寄寓了作者淡淡 的喜悦之情。
• 文学的精彩之处不在于写了什么, 更在于怎样写的。找出文中运用了那 些修辞手法描写荷叶、荷花、荷香的。
分别比喻月光朗照和月色朦胧,“这”指 “不能朗照”。这种朦胧柔和的月色非常符 合作者此时的心境――淡淡的喜悦,心灵获 得慰藉,所以说“恰是到了好处”。
文本探究
• 本段作者精心选用了一些叠词(远远近近、 高高低低、隐隐约约等),仿照下面的例子 从原文中摘选一句运用叠词的句子进行赏析, 分析修辞的表达效果。
相照应,且呆板没有新意。
“浮” 写出了雾的轻飘 状态。我们还可以想象出水 气由下而上轻轻升腾,慢慢 扩散,弥漫整个荷塘的样子, 静中有动,且与“笼”形成 照应,能形成朦胧的意境。
动
静
洗 写出了“叶子和花”在月光映照 下一种奶白色而又娇艳欲滴的状 态。
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 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画 生动逼真地描绘了荷叶上投影的 月色的“倩影”——真且美。
小结: 传神的动词,从不同的角度 写出淡月辉映下的荷塘里雾光叶色、水 气交相杂糅的朦胧景象,使难状之景生 动逼真、活现。
赏析句子
“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 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 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酣 眠”“小睡”分别比喻什么?“这”指代什 么?为什么作者认为“这恰是到了好处”?
思考:以亭亭的舞女的裙来比喻 叶子有什么妙处?
思考:以亭亭的舞女的裙来比喻 叶子有什么妙处?
以亭亭的舞女的裙来比喻叶子,有 一种舒展、旋转的美。荷叶本是静的, 作者想像它是动的,这是以动写静, 以虚写实。
《荷塘月色》第二课时教案
《荷塘月色》第二课时教案1.《荷塘月色》第二课时教案篇1问:哪一次声音清晰?(答案当然是后者。
)问:刚刚大家是不是很安静,笔落地的声音是不是很响?(是)那刚才那个问题还是不是自相矛盾呢?这是用了反衬的手法,与王维的“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提问]:请同学们在这一段中继续找出运用反衬手法的例子。
[解答]:文中用两个“漏”字,借月光、灯光衬托四周的灰暗,以蝉蛙的热闹衬托内心的烦恼。
[板书]:树:重重、阴阴(沉郁)远山:隐隐约约四周灯光:没精打采(月色迷离)(自远而近)蝉鸣、蛙叫总结:美景象。
有勾勒,有细描,有渲染,有衬托,灵活多样,井井有条。
特别是语言运用得准确生动,有神韵,流露作者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与苦闷。
上一页[1] [2] [3] [4] [5]2.《荷塘月色》第二课时教案篇2第一课时:一.导入。
结合本单元的推荐阅读,由学生自己向同学推荐自己所读过的朱自清的散文,导入课文。
二.自主·合作·探究1. 自读感知(1)布置学生课前利用网络或者书籍查找朱自清的生平作品以及的创作的时代背景,在课堂上进行交流,教师结合学生发言适当补充。
(2)整体感知:多媒体课、录音带或教师配乐范读,指导学生反复朗读,把握全文感情基调;学生自读,边读边作圈、点。
2. 理清本文的感情线索(1)引导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上讨论、交流,找出表明作者情感变化的语句,并归纳出作者情感变化的过程。
(2)明确作者情感变化的过程:颇不宁静——寻宁静——暂得宁静——失宁静本文写到结尾,作者的心情其实并未平静下来,为何他“心里颇不宁静”呢?学生讨论,教师指导,可根据当时的背景和作者的经历性格等分析,有多种原因,但要在文中找到根据。
3. 探究阅读(1)结合初中时所学过的朱自清所写的散文《春》,自由讨论:《春》与,比较喜欢哪一篇?(2)当你心情郁闷时如何排遣烦恼心情的?请你向朱自清推荐一种更好的排遣方法。
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并记录发言结果。
14.2《荷塘月色》课件(第二课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问题二
仿照下面例句,另选一种景物进行描写。要 求句式基本一致,并运用比拟和博喻的修辞手法。
【例句】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 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 出浴的美人。
【解题关键】从三个不同角度对一个景物进行 比喻。
【思路引领】先明确一个描写对象,用拟人和 比喻手法进行修饰。针对对象三个特点分别设 喻。同时注意句式与例句的类似性。
写景分析
月光下的荷塘
多感官结合 动静结合
远景
比喻
荷叶:多、密、高挺、圆展 以动写静
视觉
荷花:少、白、姿态各异、 点面结合
视觉 晶莹润泽、娇羞柔美 博喻 近景 荷香:轻、淡、若有若无、时断时续 通感
嗅觉
拟人
流水:脉脉
听觉
以无写有
荷塘里的月光 正侧结合
月光:流动、 雾:薄、轻柔
比喻 动静结合
叶子和花:白净、朦胧 比喻 比喻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宋•贺铸•《青
玉案》 博喻中的多个喻体从不同角度对本体进行全方位修饰, 而非同一角度的多次重复。
写景分析
月光下的荷塘
多感官结合 动静结合
远景
比喻
荷叶:多、密、高挺、圆展 以动写静
视觉
荷花:少、白、姿态各异、 点面结合
视觉 晶莹润泽、娇羞柔美 博喻 近景 荷香:轻、淡、若有若无、时断时续 通感
【参考答案】 (1)视觉转化为听觉。诗人把杏花无声的姿态 和色彩说成好像有声音的波动,让人在视觉里获 得听觉的感受,不但使人觉得那杏花红得热烈, 甚至还可使人联想到花上蜂蝶飞舞,春鸟和鸣, 从而感受到春天带来的活泼生机。 (2)视觉转化为触觉。夜色是视觉,通过视觉 调动触觉,产生夜色的“凉”的感觉,突出了主 人公孤独凄凉的心情。
《荷塘月色》第二课时
《荷塘月色》第二课时第二教时【教学过程】1、第一次听说朱自清这个名字并对他产生敬意时,显然不是因为他曾当过中学语文教师,也不仅仅因为他是一名著名的学者、诗人,而是另一个原因。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我第一次知道朱自清的名字,是在毛泽东的著作里。
本来朱自清既没加入国民党,也不是共产党人,而是一位有独立人格的自由知识分子,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按理他是不太可能进入毛泽东的视野的。
但是在新中国诞生前夕的1949年,他的名字引起了毛泽东的注意,甚至是敬意,并写入了他的政论名篇《别了,司徒雷登》中。
毛泽东这样写道:“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
……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
……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最终,朱自清先生贫病交加,倒在了蒋家王朝最后一个冬天,也倒在新中国的晨曦之中。
他死的时候年仅48岁。
朱自清的名字因此载入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册!他也因此赢得了我的深深的敬意!当然,写《荷塘月色》时的朱自清还是一名清华园的教授,但如果我们了解了朱自清后来的命运,我们今天读《荷塘月色》时,也许会另有一番感受吧。
2、现在该同学们说一说了。
同学们能不能交流一下,这篇文章最打动自己的文字?不需要说理由,只要把有关的语言读一遍就可以了。
[领悟文章思想感情]请问,你为什么喜欢这一段呢?“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
”《采莲赋》对采莲人的描写,都是很快乐的。
描写了一种很自由欢乐的生活。
这一段在过去的高中课本里却是被删去了的。
为什么会删去呢?该不该删?这一节与全文的中心并不太吻合吗?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文中是变化的。
他开始是不宁静的,为了寻找宁静来到荷塘,在这里,他的心情获得了一种暂时的愉悦。
但最终他还是没有摆脱烦恼。
作者的思想感情是从不静、求静、得静到出静,时而烦恼时而愉悦,最后仍然摆脱不了先是的烦恼。
人教版语文必修上册14.1《荷塘月色》课件第二课时
《采莲赋》
俊男靓女 脉脉传情 小船艳歌 热闹风流
《西洲曲》
青年女子 思念情人 眷念不能 情如水清
热、动
内强 心烈 矛对 盾比
冷、静
月
光
下
衬 而 托
荷 塘
之幽
雅
XX
X
领会情景交融的艺术境域
曲折幽僻的路 月光下的荷塘 荷塘上的月色
荷塘的四面
素淡 借景抒情
XXX 寓情于景
思考: 这一段写到了月色吗?这一段作者的心情如何呢?
1. 没有写月,但处处有月。所写景物皆是在淡淡月色下的 荷塘美景。
2. 淡淡的喜悦。
第4段 小结
• 画面美:
• 月色下的荷塘,朦胧、静谧的美。
• 写景技能:
• 由远及近、由上而下、动静结合、 虚实结合
• 比喻、拟人、通感、叠词的奇妙 使用
思考: 第5段写了什么内容?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找出用得生动传神的词语。
思考:这两段写什么内容?显露出了作者什么样的心绪?
1. 对江南采莲的联想和对故乡的思念。 2. 想到江南采莲风俗乃是由眼前之景触景生情,意在摆脱不XXX的心情。
以采莲的热闹反衬现实生活的孤寂,回到过去,表明作者对现实的 不满,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最终没有解脱出来.“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可看作 是作者又回到现实。摆脱不了现实,XXX也只是片刻的。
远远近近、高高低低 ——写出了树的错落有致,既开阔又有立体感。 重重、阴阴、隐隐约约 ——传神地描述出特定环境中的景物特点,不仅写出了树木之多,而且
加强了叶色的浓重气氛。
欣赏第7-8段 用你的话说说《采莲赋》
《采莲赋》
英俊男儿漂亮少女,心心相印驾船采莲来。鹢鸟画船慢 慢掉头,双方传递着酒杯。船桨轻摇水草牵绊,船儿微移浮 萍已分开。姑娘身材苗条白巾束腰,恋恋不舍把头回。正值 春末夏初,叶儿正嫩花儿初开。撩水逗乐笑微微,又怕水珠 溅湿衣衫,担心船儿倾斜,急忙提起罗裙。
荷塘月色(第二课时)
《荷塘月色》(第二课时)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荷塘月色》。
本节课是《荷塘月色》第二课时,我着重引领学生赏析第6自然段,解读《采莲赋》,并深入探讨作者游赏美景中“不宁静”的心情。
下面是我说课的详细内容,请您评议。
一、确定目标(1)课标摘引①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和感情。
②根据语境揣摩语句的含义,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③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
(2)确定目标①品鉴语言,找出富有表现力的词语说出其表达效果。
②解读《采莲赋》,说说其它在行文中的作用。
③搜集、整理作者及写作背景的资料,深入探讨作者游赏美景中“不宁静”的心情。
二、落实目标(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瑞士一位哲学家说: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种心情。
无边的荷香月色使作者暂得自由,心系美景,怡然之情顿生。
让我们一起回顾、背诵第4、5两个自然段,再次感受那安谧、恬静的美吧。
师生背诵: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走在小煤屑路上,独自受用了这无边的荷香月色,作者能否超然世外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探讨文本,走近那颗淡淡哀愁相伴的心。
(二)感知内容,探究情感1.范读或选一学生朗读第6自然段——引领学生初步了解段落内容2.自由诵读——有感情朗读课文,把握内容与情感。
【写荷塘四周,作者运用绘画技巧来写荷塘的环境,作者笔下的荷塘四周,疏密有致,浓淡相宜,明暗结合,喧闹相间。
】3.交流探讨——问题设置:作者此时的心情怎样?请借助行文中的字词来解析。
学生思考回答……【叠音词的运用,“远远近近,高高低低”更是在表现出树多,把这些树连绵成片、高低错落、层次分明的景致送入了读者眼帘。
“阴阴的”“隐隐约约”写出了月色的朦胧柔美,虚无缥缈之状。
;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瞌睡人的眼;描写路灯,尽选消极的词语与事物,而且句式舒缓,语调低沉,读者从字里行间似乎能听到作者无可奈何的叹息声。
同样是写灯,《我的空中楼阁》“山下的灯把黑暗照亮了,山上的灯把黑暗照淡了,淡如烟,淡如雾,山也虚无,树也缥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荷塘月色》第二课时第二教时【教学过程】1、第一次听说朱自清这个名字并对他产生敬意时,显然不是因为他曾当过中学语文教师,也不仅仅因为他是一名著名的学者、诗人,而是另一个原因。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我第一次知道朱自清的名字,是在毛泽东的著作里。
本来朱自清既没加入国民党,也不是共产党人,而是一位有独立人格的自由知识分子,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按理他是不太可能进入毛泽东的视野的。
但是在新中国诞生前夕的1949年,他的名字引起了毛泽东的注意,甚至是敬意,并写入了他的政论名篇《别了,司徒雷登》中。
毛泽东这样写道:“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
……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
……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最终,朱自清先生贫病交加,倒在了蒋家王朝最后一个冬天,也倒在新中国的晨曦之中。
他死的时候年仅48岁。
朱自清的名字因此载入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册!他也因此赢得了我的深深的敬意!当然,写《荷塘月色》时的朱自清还是一名清华园的教授,但如果我们了解了朱自清后来的命运,我们今天读《荷塘月色》时,也许会另有一番感受吧。
2、现在该同学们说一说了。
同学们能不能交流一下,这篇文章最打动自己的文字?不需要说理由,只要把有关的语言读一遍就可以了。
[领悟文章思想感情]请问,你为什么喜欢这一段呢?“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
”《采莲赋》对采莲人的描写,都是很快乐的。
描写了一种很自由欢乐的生活。
这一段在过去的高中课本里却是被删去了的。
为什么会删去呢?该不该删?这一节与全文的中心并不太吻合吗?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文中是变化的。
他开始是不宁静的,为了寻找宁静来到荷塘,在这里,他的心情获得了一种暂时的愉悦。
但最终他还是没有摆脱烦恼。
作者的思想感情是从不静、求静、得静到出静,时而烦恼时而愉悦,最后仍然摆脱不了先是的烦恼。
从哪里可以看出他最终还是没有摆脱烦恼?“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引用《采莲赋》,描写采莲时热烈活泼的生活,本身就说明他因内心的苦闷而产生的对自由快乐的向往。
因为作者说“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可见作者的这一段关于采莲场面的描写是不能删去的,因为它恰好反衬出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失望。
有人把这篇文章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概括为“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是很贴切的,但作者的感情底色是“不宁静”。
3、作者的心情为什么会“不宁静”呢?我也不知道,因为这可能永远是个迷。
但是,正因为这是个迷,所以,它为无数读者提供了品味、解读、思考的无限空间。
关于朱自清心情“不宁静”的原因,有人认为是源于对蒋介石4.12反革命政变的愤懑,联系到朱自清当时的思想背景和这篇文章的写作时间,这不能说没有道理;也有人认为是源于作者的思乡之情,因为结尾作者说“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还有人认为源于作者作为一名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面对人生十字路口而产生的苦闷、彷徨;甚至还有人根据一些史料,认为朱自清的’不宁静’是源于家庭生活的不和谐;如此等等,还有其他的说法。
我认为,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必要规定一个权威性的惟一答案,应该允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而且也正因为如此,《荷塘月色》将成为一首耐读的朦胧诗,过去、今天和未来的每一位读者会因年龄、阅历、所处时代等等因素,而从同一篇《荷塘月色》中读出属于自己的一片荷塘月色。
这就是创造性阅读,这就是阅读名作的乐趣!4、“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
”是不是有点矛盾?这里作者实际上强调的是“冷静”和“独处”,因为“ 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
”重点还是在后面的“冷静”和“独处”。
用平时的热闹来反衬现在的冷静,用平时的群居来反衬现在的独处。
因为接下来后面有一句“这是独处的妙处”。
小结:揣摩语言要联系上下文。
5、“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的似的。
”作者在写荷花的香味,怎么又突然写到歌声了?这是一种特殊的比喻,钱钟书先生把它叫做“通感”。
请大家看到课文后面的练习二。
举几个例子来说明:宋代词人秦观有词曰“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梦与花互比,愁与雨互喻。
还有诗人艾青曾写诗这样描绘日本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你的耳朵在侦察,你的眼睛在倾听……”这也是通感。
其实,通感并不仅仅在文学作品中才被使用,实际上日常用语中,也常常有通感。
比如,说某位同学的声音很粗,难道他的声音是有直径的吗?现在每一个同学脸上都呈现出甜美的笑容。
可是,你们决不认为我是在说你们的笑脸是抹了糖的吧!6、“这令我到底掂着江南了”的“这”是指什么?指流水。
前面写“只不见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
怎么又想到流水的呢?由《西洲曲》里的“莲子清如水”而来。
这是一首情歌。
“莲子清如水”‘就是“怜子情如水”的谐音。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对情感的表现是极富艺术性,含蓄而美。
比如刘禹锡的“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情。
”而现在的一些流行歌曲,开口是就“让我一次爱个够”!你们看,同样是表现爱情,中国的古典文学诗词与现在的一些庸俗的流行歌完全是两种艺术境界!同学们要学会鉴赏真正的美。
7、课文第四段说“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一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既然只有“一丝”,为什么会“像闪电一般”呢?这里的“一丝”既指程度很轻,也指速度很快,稍不注意,就闪过去了。
所以,“像闪电一般”。
8、“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为什么作者要用裙来比喻叶子呢?荷叶和舞女的裙子都很柔美。
句中有’亭亭’二字。
舞女的裙,有一种舒展、旋转的动感,很美。
荷叶本来是静的,但作者想像它是动的,是舞女的裙。
这是以虚写实,以动写静。
9、继续揣摩:描写荷花的“袅娜”、“羞涩”、“明珠”、“星星”等词语,还有“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等佳句以及作品中叠字运用的妙处。
小结:如果大家继续品味、继续推敲和继续研究,还会有更多感受、更多的发现和更多的问题。
这就是揣摩。
《荷塘月色》是我们高中学的第一篇课文,同学们可能已经感到了老师的教学特点,同学们千万不要指望李老师讲得有多么精彩,而应该自己参与教学,大家讨论研究,共同交流。
在我们的语文课上,应该是学生、教室、作家三者平等对话。
老师当然也要参与交流,但我的意见只是一家之言,仅供同学们参考。
快下课了,下面我就简单谈谈我读这篇课文的感受。
10、总结:我这样概括我对《荷塘月色》的理解——借景抒情,是阅读本文时应抓住的一个关键。
具体说,作者正是借“荷塘月色”之景,抒“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之情。
如许多论者分析的那样,开篇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确是全篇的“文眼’,定下了文章的基调。
这”颇不宁静“,正是作者对严酷现实的不满和苦闷心情的写照。
因此,他才”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
“这说明作者夜游荷塘,目的是使”颇不宁静“的心情宁静下来。
而置身于”无边的荷香月色“,他也的确感到了某种超脱:”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
“也正是在这淡淡的喜悦之中,那弥望的荷塘,那田田的叶子,那袅娜的花朵,那屡缕缕的清香,那凝碧的波痕,那脉脉的流水,那薄薄的青雾,那淡淡的云影,那柔和的月光以及那光与影和谐的旋律……都让他的心得到了暂时的安宁。
然而,这安宁的确只是暂时的,因为,作者心灵深处的惆怅是难以排遣的,所以,当耳边传来”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时,他便发出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感叹。
一直到”这到底令我惦着江南了“,一直到”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作者便从梦幻般的”另一世界“回到了依然令人苦闷的现实。
如果说,“借景抒情”表现了作者面对黑暗现实对时代苦闷的排遣;那么,“托物言志”则表达了作者对高洁品格和正直人格的主动追求。
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道:“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本来,无论是荷塘还是月色,都不过是自然界的客观景物,但在朱自清眼里,它们都成了寄托自己思想感情和理想人格的载体。
许多论者在分析本文时,多抓住“荷塘月色”的“朦胧”大作文章,认为这反映了作者扑朔迷离、如烟似梦的愁绪,所谓“借朦胧之景抒朦胧之情”。
这当然是有道理的,但只说对了一半。
自然界的“朦胧之景”多的是,可作者为什么要选取“荷塘”与“月色”来抒情呢?问题的实质,在于这里的“荷塘”是月下之荷塘,这里的“月色”是荷上之月色。
朦胧固然是二者的共同点,但朱自清赖以言志的是二者更鲜明的相通处,这便是“荷”“月”之高洁!所以,在作者笔下,荷叶清纯,荷花素洁,荷香清淡,月色如水,月光如雾,月景如歌……而这一切,无不是作者那高尚纯洁、朴素无华品格的象征。
作者原名“自华”,后更名“自清”,由此我们可以读出荷月之美景与作者之品格的相通处,这就是一个“清”字:出淤不染,皎洁无暇!而作者一生都无愧于“自清”二字:清正、清贫、清白、清廉……只有从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出发,我们才能真正领会文章在写法上的艺术魅力。
朱自清在写这篇《荷塘月色》时,只是一个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他当然不可能想到自己20年后的命运。
但是,我们从这篇文章所体现出的高洁品格,却完全可以理解20年后朱自清所作出的选择。
作为一直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知识分子,他有过苦闷和彷徨,然而他一旦将祖国的命运和自己的命运联系起来的时候,他就毅然走向了时代的潮流,成了一个坚强的革命民主主义战士。
1946年10月,西南联大迁回北平后的两年是黎明前最为黑暗的时期,却是朱自清一生中最辉煌的时期。
面对一个行将灭亡的腐朽政权,贫并交加的他自己毫不犹豫地加入了“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民主斗争的洪流,并以大义凛然的骨气,写下了自己人生的最后一行壮美的诗句!他瑰丽的诗文成了永远流传的文化珍宝,他朴素的名字成了万代敬仰的人格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