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PPT (14)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7.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ppt课件

1.理解种群、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等概念。 2.掌握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3.举例说明共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4.会运用数学方法进行种群基因频率的计算。
生物 必修2
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自主学习 新知突破 合作探究 课堂互动 高效测评 知能提升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
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种 (1)种群:生活在一定区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3)X 染色体上基因的基因频率的计算: B b X X b XB 基因频率= B b,X 基因频率= B X +X X +Xb 不涉及 Y 染色体,XB+Xb=1
生物 必修2
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自主学习 新知突破 合作探究 课堂互动 高效测评 知能提升
(4)根据遗传平衡定律(哈代—温伯格定律)计算基因频率: 该定律指出:在一个有性生殖的群体中,在种群足够大, 种群内个体随机交配,没有突变,没有新个体迁入,没有自然
生物 必修2
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自主学习 新知突破 合作探究 课堂互动 高效测评 知能提升
[思考探讨]
1.引起基因频率改变的因素有哪些?
2.一个池塘中的所有鱼是一个种群吗?
3.生物进化的实质是什么?如何判断一个种群是否发生 了进化? 提示: 1.基因突变、基因重组、自然选择、染色体变异 等都能引起基因频率的改变。 2.不是,所有鱼不是同一物种。 3.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判断的依据是种 群基因频率是否发生改变。
生物 必修2
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自主学习 新知突破 合作探究 课堂互动 高效测评 知能提升
隔离与物种的形成
【名师一号】14-15人教生物必修2课件:7-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

2.获得性遗传:在环境条件的影响下,一个动物经常使用 某种器官或经常不使用某种器官的结果是发展某器官或丧失某 器官,这种获得的变异可以通过生殖遗传给后代。 3. 拉马克进化学说的“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的观点 具有科学的局限性。
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主要内容及关系图解 (一)主要内容 1.过度繁殖:各种生物均有很强的繁殖能力,可产生大量 后代, 相对于环境承受能力(资源有限), 该能力表现为“过度”。
A.使用抗生素的剂量不断加大,病菌向抗药能力增强方 向变异
B. 抗生素对病菌进行人工选择, 生存下来的病菌都是抗药 能力强的 C.抗生素对病菌进行自然选择,生存下来的病菌都是抗 药能力强的 D.病菌中原来就有抗药性强的个体,在使用抗生素的过 程中淘汰了抗药性弱的个体
规律技巧
根据达尔文自然选择、适者生存原理生物的变
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第1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
课前自主梳理
互动高效课堂
随堂巩固训练
目标导航 明确目标
牢记要点
课 标 要 求 1.举例说出达尔文之前,人们是怎样看待生物进化的。 2.概述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3.评述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贡献和局限性。
记 忆 要 点 l.拉马克进化学说的主要内容是: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2.拉马克进化学说的主要意义在于否定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 论。 3.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是:过度繁殖、生存斗争、 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 4.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能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及物种多样性 的形成。
答案
D
误区警示
两个学说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变异是环境改变引
起的还是自身产生的,是定向的还是不定向的。这是做此类题 的关键,也是做错的关键所在。
高中生物必修二进化论(共15张PPT)

意义:反对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
不足之处:
获得的性状不一定能遗传 解释进化带有臆测性
第6页,共15页。
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查理·达尔文(1809-1882)是英
国的博物学家,是最终建立进化论的人。 达尔文曾随英国海军勘探船“贝格
尔”号,做了历时五年(1831-1836) 的环球航行考察,在动植物和地质等方
高中生物必修二进化论
第1页,共15页。
优选高中生物必修二进化论
第2页,共15页。
问题探讨:
1.枯叶蝶像一片枯叶,有什么适应意义? 提示:拟态 不易被天敌捕食,生存几率增加
2.从进化角度,解释这种适应性的形成。
提示:枯叶蝶的祖先种群中→这种可
遗传的有利变异个体繁殖后代的机会↑→
选择、积累→形成翅似枯叶的适应性特征
异逐代积 然环境的定向选择而得到逐代 ③颈和前肢较长的变异,通过自
②揭示了生命现象具有统一性是由于所有生物都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也是以自然选择学说为基础的,中心论点都是自然选择
累,逐渐 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生存并留下后积代的累机会和多。加强,逐渐进化成现在
进化成新
的长颈鹿。
物种
达尔文与拉马克的最大区别:
1.祖先个
有的鹿的颈和前肢长一些,有
体差异
的鹿的颈和前肢短一些…。
过度繁殖本身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与上述解释是否矛盾?请解释。
10%能发育为成体。
②在缺乏青草的环境中,颈和前②在缺乏青草的环境中,颈和前
2.特定 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学说”
A.过度繁殖
肢长B.的生存鹿斗由争 于能够吃到高处的
环境选 树叶而得以生存,而颈和前肢 尔”号,做了历时五年(1831-1836)
不足之处:
获得的性状不一定能遗传 解释进化带有臆测性
第6页,共15页。
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查理·达尔文(1809-1882)是英
国的博物学家,是最终建立进化论的人。 达尔文曾随英国海军勘探船“贝格
尔”号,做了历时五年(1831-1836) 的环球航行考察,在动植物和地质等方
高中生物必修二进化论
第1页,共15页。
优选高中生物必修二进化论
第2页,共15页。
问题探讨:
1.枯叶蝶像一片枯叶,有什么适应意义? 提示:拟态 不易被天敌捕食,生存几率增加
2.从进化角度,解释这种适应性的形成。
提示:枯叶蝶的祖先种群中→这种可
遗传的有利变异个体繁殖后代的机会↑→
选择、积累→形成翅似枯叶的适应性特征
异逐代积 然环境的定向选择而得到逐代 ③颈和前肢较长的变异,通过自
②揭示了生命现象具有统一性是由于所有生物都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也是以自然选择学说为基础的,中心论点都是自然选择
累,逐渐 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生存并留下后积代的累机会和多。加强,逐渐进化成现在
进化成新
的长颈鹿。
物种
达尔文与拉马克的最大区别:
1.祖先个
有的鹿的颈和前肢长一些,有
体差异
的鹿的颈和前肢短一些…。
过度繁殖本身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与上述解释是否矛盾?请解释。
10%能发育为成体。
②在缺乏青草的环境中,颈和前②在缺乏青草的环境中,颈和前
2.特定 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学说”
A.过度繁殖
肢长B.的生存鹿斗由争 于能够吃到高处的
环境选 树叶而得以生存,而颈和前肢 尔”号,做了历时五年(1831-1836)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教学课件

A
B.1/22 D.3/80
(二)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 原材料
突变
产生
等位基因
基因重组
多种多样 的基因型
种群出现大量 的可遗传变异 形成了进化的原材料
变异是不定向的
不可以遗传的变异
可遗传的变异
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
基因重组
突变
思考:生物自发突变的频率很低,且大多数 突变对生物体是有害的,它为何还能作为生 物进化的原材料呢? 例:果蝇约有104对基因,假定每个基因 的突变率都是10-5,若有一个中等数量的 果蝇种群(约有108个个体),那么每一代 出现基因突变数是多少呢?
例6、已知人眼中的褐色(A)对蓝色(a)
是显性。在一个有30000人的人群中,蓝 眼人有3600人;褐眼的有26400人,其中 纯合体有12000人。那么,在这个人群中 A和a基因频率分布为
A.0.64和0.36
C.0.50和0.50
A
B.0.36和0.64
D.0.82和0.18
遗传平衡定律(哈代-温伯格定律) 如果一个种群符合下列条件: ⒈种群是极大的; ⒉种群个体间的交配是随机的,也就是说种 群中每一个个体与种群中其他个体的交配机 会是相等的; ⒊没有突变产生 ⒋种群之间不存在个体的迁移或基因交流 ⒌没有自然选择; 那么,这个种群的基因频率(包括基因型) 就可以一代代稳定不变,保持平衡。(遗传 平衡的种群是理想的种群)。那么
A.0.36、0.48 C.0.16、0.48
A
B.0.36、0.24 D.0.48、0.36
例2、某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人群 中的发病率为1%,色盲在男性中的发 病率为7%.现有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 妇,妻子为该常染色体遗传病致病基 因和色盲致病基因携带者.那么他们 所生小孩同时患上述两种遗传病的 概率是( ) A.1/88 C.7/20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共35张PPT)

那么每一代出现基因突变数是多少呢?
2× 104 × 10-5 × 108 =2 ×107
个体
种群
例:在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无翅或残翅的昆 虫特别多
突变的有利和有害并不是绝对的,它取决于生
物的生存环境
基因突变产生的等位基因,通过有性
生殖过程中的基因重组,可以形成多种 多样的基因型,从而使种群出现大量的
突变
基
基因突 变
因
染色 体变 异
重 组
(二)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基因突变产生新的等位基因,这就可能使种群 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
由于突变和基因重组, 桦尺蠖形成了不同的体色。
自然界中生物的自然突变频率很低,而且一般对 生物体是有害的。为什么还能够改变种群中的基因 频率呢?
例:果蝇约有104对基因,假定每个基因的突变率都是 10-5,若有一个中等数量的果蝇种群(约有108个个体),
中V的基因频率约是
A.43%
√B.48%
C.52% D.57%
4、某校共有学生1600人,红绿色盲遗传病 调查研究后发现,该群体中色盲基因的 频率是6.8%,780名女生中有患者23人,携 带者52人,男生中色盲的人数约为( )
√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若亲代昆虫中的种群满足以下五个条件:
①昆虫种群非常大,②所有的雌雄个体间都能自由交配 并能产生后代,③没有迁入与迁出,④自然选择对翅色 这一相对性状没有作用⑤基因A和a都不产生突变
D.基因突变可改变基因库的组成 突变的有利和有害并不是绝对的,它取决于生物的生存环境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片草地上的全部植物 一、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
基因频率的计算
⑴通过基因型个体数量计算基因频率
2× 104 × 10-5 × 108 =2 ×107
个体
种群
例:在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无翅或残翅的昆 虫特别多
突变的有利和有害并不是绝对的,它取决于生
物的生存环境
基因突变产生的等位基因,通过有性
生殖过程中的基因重组,可以形成多种 多样的基因型,从而使种群出现大量的
突变
基
基因突 变
因
染色 体变 异
重 组
(二)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基因突变产生新的等位基因,这就可能使种群 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
由于突变和基因重组, 桦尺蠖形成了不同的体色。
自然界中生物的自然突变频率很低,而且一般对 生物体是有害的。为什么还能够改变种群中的基因 频率呢?
例:果蝇约有104对基因,假定每个基因的突变率都是 10-5,若有一个中等数量的果蝇种群(约有108个个体),
中V的基因频率约是
A.43%
√B.48%
C.52% D.57%
4、某校共有学生1600人,红绿色盲遗传病 调查研究后发现,该群体中色盲基因的 频率是6.8%,780名女生中有患者23人,携 带者52人,男生中色盲的人数约为( )
√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若亲代昆虫中的种群满足以下五个条件:
①昆虫种群非常大,②所有的雌雄个体间都能自由交配 并能产生后代,③没有迁入与迁出,④自然选择对翅色 这一相对性状没有作用⑤基因A和a都不产生突变
D.基因突变可改变基因库的组成 突变的有利和有害并不是绝对的,它取决于生物的生存环境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片草地上的全部植物 一、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
基因频率的计算
⑴通过基因型个体数量计算基因频率
人教版教学课件现代生物进化理论_真正上课用

某基因总数 基因频率 = 全部等位基因的总数
X 100%
在一个种群中,某基因型个体占全部 ③基因型频率: 个体的比率。
2、基因频率的计算
某昆虫种群中,绿色翅的基因为A, 褐色翅的基 因位a,调查发现AA、Aa、aa的个体分别占 30%、60%、10%、那么A、a的基因频率是多 少?
A基因数=2×30﹢60=120个
有关基因频率的计算
• 2.伴X遗传方面的基因频率计算 • 这类题目的特殊点是:X染色体总数的正确计算, 因为男性中只有一个X染色体,所以计算男性X 染色体总数时不需要乘以2,这样就能够得出正 确的结果。
有关基因频率的计算
• 例7:对某校学生进行色盲遗传病调查研究后发现:780名女生 中有患者23人、携带者52人;820名男生中有患者65人,那么 该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是( ) • A.4.4% B.5.1% C.6.8% D.10.2% • 【解析】 • 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女性色盲患者的基因型是: XbXb , 女性携带者的基因型是:XBXb,男性色盲患者的基因型是: Xb Y。 (男性无携带者) • 根据题意,780名女生中有患者23人、携带者52人,因此女性 中Xb占:23×2+52=98;820名男生中有患者65人,因此男性 中Xb占:65 • Xb基因总数:98+65=163 • 这样,该校学生中的X染色体总数是:780×2+820=2380, 这样该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就是:163/2380=6.8%。 • 答案选C(容易会误算成(780+820)×2=3200,结果得出5.1% 这一错误结论,而选B)
(4)在自然选择中,直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还是表现型?
天敌看到的是桦尺蠖的体色(表现型)而不是 控制体色的基因
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
生物进化 完整版课件

工厂冒出的滚滚黑烟,染黑了树干。到1900 年,黑色尺蛾的数量远远超过了浅色尺蛾。
在自然界中,蛾的天敌,如鸟类,是靠视觉来识 别和捕捉猎物的,这样,体色与环境不一致的蛾被捕 杀的概率远高于那些与环境背景色接近的蛾!!
1、在1850年前,为什么浅色尺蛾的数量远多于 黑色尺蛾? 2、到了1900年,什么原因使黑色尺蛾的数量远 多于浅色尺蛾? 3、今天这片树林周围的工厂污染减少了,请预 测不同体色尺蛾的数量变化情况。 4、根据自然选择理论,不适应环境者将淘汰, 也就是在1900年时,应当只剩下黑色尺蛾。可是 浅色尺蛾仍生活在树林中,只是数量减少了。难 道达尔文错了?
或淘汰。
二、选择题
1、长期使用某种农药,会发现灭虫效果越来越差,这是因为有
些害虫产生了抗药性。害虫产生抗药性的原因是:( D )
(A)害虫对农药进行选择的结果; (B)定向变异的结果;
(C)遗传的结果;(D)农药对害虫的抗药变异进行选择的结果。
2、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不正确理解是:
(B )
(A)变异一般是不定向的;(B)选择是不定向的;
境的变异个体,就容易在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
来,反之,则被淘汰。也就是说,凡是生存下
来的生物都是对环境适应的,凡是淘汰的生物
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达尔
文把在生存斗争中生存、不适者淘汰的过程, 叫做自然选择。
实例:达尔文对长颈鹿进化过程的解释
长颈鹿的祖先 过度繁殖 后代个体间的差异(变异)
3.遗传和变异:达尔文注意到生物普遍存在遗
传和变异现意象义。如:小达麦尔后文代是总继是拉小马麦,克这就是 遗传,但它后们首之间次或提多出或科少学存进在化着论差异的性,这 就是变异。伟大学者,他的理论很好
人教版教学课件201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必修2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ppt

•解析:本题考查对生物进化原因的正确理解。
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环境的确起着重要的 选择作用。但拉马克学说过分强调了环境的
作用。盲螈失明是黑暗不用眼睛所致,食蚁
兽长舌是因捕食需要反复使用的结果,春小 麦冬种变成冬小麦是因低温所致,这些结论
的得出是遵循了这样的推理:环境改变→生
• 1.变异与环境:变异在环境变化之前已经 产生,环境只起选择作用,并不影响变异 的方向。通过环境选择将生物个体产生的 适应环境的变异保留下来。
•解析:根据题意,在100个个体中,AA占 24个,Aa占72个,aa占4个,即在200个基 因中,A基因有:2×24+72=120个;a基 因有:2×4+72=80个;因此A基因频率 为: = •60%;a基因频率为: =40%。 •答案:D
• 【例1】 (2010·杭州月考)根据达尔文自然 选择学说(图解如下),下述对现代生物进 化理论的补充、完善等内容中不正确的是 ( )
• (3)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的关系
内 容 物种形成 生物进化 • 3.生物进化和物种形成的区别 标 志 生殖隔离出现 基因频率改变 新物种形成, 生物进化,基 变化后生物与 生殖隔离,质 因频率改变, 原生物关系 变 量变 ①只有不同种群的基因库产 生了明显差异,出现生殖隔 离才形成新物种; ②进化不一定产生新物种, 新物种产生一定存在进化
• ②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图示:
• 2.(2010·青岛模拟)根据现代生物进化
理论,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 是( )
• A.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定向的变异 • B.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 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
定向变化,导致生
•
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
• 3.下列不属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的 是( ) •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 • B.微弱的有利变异通过逐代遗传得到 积累和加强 • C.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 D.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 解析:“微弱的有利变异通过逐代遗传 得到积累和加强”不属于现代生物进化 理论的内容。 • 答案: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不足:达尔文进化学说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适应性、多
样性;但无法解释遗传变异的本质、局限于个体水平。
三、达尔文进化理论的发展
( l )关于遗传和变异的研究,已经从性状 水平深人到基因水平,人们逐渐认识到遗传和 变异的本质。 ( 2 )针对达尔文进化论以个体为研究单位往 往不易说明变异的来源和自然选择的作用,已 经从生物个体为单位,发展到以种群为单位。 ( 3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仍然是自然选 择学说。
第 1 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
长颈鹿的祖先 过度繁殖 后代个体间的差异(变异) 生存斗争 长颈、长前肢个体
(遗传积累) 适者生存
现代长颈鹿 自然选择
1、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过度繁殖
生存斗争
适者生存(结果)
遗传变异
2 、理论价值 :
① 建立了生物进化的基础理论,促进生物各个分支学科的发展。 ② 给予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以致命的打击,为唯物主义世界观 提供了有力的证据。③ 十九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²3. 用进废退是指器官用得越多就越发达(如食蚁兽的舌头细长); 器官废而不用,就会造成形态上的退化,如鼹鼠眼睛萎缩。
4.获得性遗传是指环境影响改变了生物的遗传性状,这类后天获得 的性状是可以遗传的,如长颈鹿因食用树叶颈部伸长,这获得 的长颈可以遗传。是生物不断进化的主要原因。
食蚁兽
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例:长颈鹿的进化过程
长颈鹿的始祖
现代长颈鹿
长颈鹿的祖先 过度繁殖 后代个体间的差异(变异)
长颈鹿的祖先 过度繁殖 后代个体间的差异(变异)
长颈鹿的祖先 过度繁殖 后代个体间的差异(变异) 生存斗争 长颈、长前肢个体
长颈鹿的祖先 过度繁殖 后代个体间的异(变异) 生存斗争 长颈、长前肢个体
第 7 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第 1 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
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
第1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 一、拉马克的进化学说
²1. 拉马克是进化论的奠基人,首先提出物种是变化的,发展的, 重创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
²2.拉马克理论的核心内容是环境的变化是物种发展变化的主要原 因,主要观点包括: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样性;但无法解释遗传变异的本质、局限于个体水平。
三、达尔文进化理论的发展
( l )关于遗传和变异的研究,已经从性状 水平深人到基因水平,人们逐渐认识到遗传和 变异的本质。 ( 2 )针对达尔文进化论以个体为研究单位往 往不易说明变异的来源和自然选择的作用,已 经从生物个体为单位,发展到以种群为单位。 ( 3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仍然是自然选 择学说。
第 1 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
长颈鹿的祖先 过度繁殖 后代个体间的差异(变异) 生存斗争 长颈、长前肢个体
(遗传积累) 适者生存
现代长颈鹿 自然选择
1、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过度繁殖
生存斗争
适者生存(结果)
遗传变异
2 、理论价值 :
① 建立了生物进化的基础理论,促进生物各个分支学科的发展。 ② 给予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以致命的打击,为唯物主义世界观 提供了有力的证据。③ 十九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²3. 用进废退是指器官用得越多就越发达(如食蚁兽的舌头细长); 器官废而不用,就会造成形态上的退化,如鼹鼠眼睛萎缩。
4.获得性遗传是指环境影响改变了生物的遗传性状,这类后天获得 的性状是可以遗传的,如长颈鹿因食用树叶颈部伸长,这获得 的长颈可以遗传。是生物不断进化的主要原因。
食蚁兽
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例:长颈鹿的进化过程
长颈鹿的始祖
现代长颈鹿
长颈鹿的祖先 过度繁殖 后代个体间的差异(变异)
长颈鹿的祖先 过度繁殖 后代个体间的差异(变异)
长颈鹿的祖先 过度繁殖 后代个体间的差异(变异) 生存斗争 长颈、长前肢个体
长颈鹿的祖先 过度繁殖 后代个体间的异(变异) 生存斗争 长颈、长前肢个体
第 7 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第 1 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
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
第1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 一、拉马克的进化学说
²1. 拉马克是进化论的奠基人,首先提出物种是变化的,发展的, 重创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
²2.拉马克理论的核心内容是环境的变化是物种发展变化的主要原 因,主要观点包括: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