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截蜡烛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合集下载

《半截蜡烛》教案优秀5篇

《半截蜡烛》教案优秀5篇

《半截蜡烛》教案优秀5篇小学语文《半截蜡烛》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新词。

3、能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能在理解课文内容基础上,说班次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4、通过朗读课文,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指导学生认真朗读,通过对伯诺德一家人从容镇静的'动作、神情、语言、心理描写去体会一家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主要板书计划:送情报()半截蜡烛夫人快乐()(机智、勇敢)儿子搬走()爱国主义为儿端走(成功)作业设计、安排:课内:表演课本剧朗读课文抄词课外:练习册中P58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清文章脉络。

一、揭题:1、板书课题:半截蜡烛2、齐读课题,学生质疑:课文为什么用“半截蜡烛”作题目?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围绕“半截蜡烛”定了什么内容?……3、请同学们围绕问题自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自由轻易朗读课文。

2、小组朗读检查,读通课文,解疑。

3、课堂交流:解决了哪些问题。

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提示如下(顺便理清脉络)课文先写……接着写……然后写……最后……4、再读课文,检查字词:音:蜡烛许诺遭到盯住琳琅满目楼梯摇曳强盗秘密厄运虽然绝妙微弱绝密镇定义:厄运:厄,困苦,灾难。

困苦的遭遇。

厉声:声音严厉从容:不慌不忙摇曳:摇荡镇定:遇到紧急的情况不慌乱。

三、指导分段朗读。

四、课堂练习1、抄写词语2、朗读、思考课后练习4重难点·关键篇二通过朗读训练,体会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

课时划分:2课时半截蜡烛教案篇三知识技能目标:1、读读记记“解释、不惜代价、例行检查、若无其事、了如指掌”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半截蜡烛》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半截蜡烛》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半截蜡烛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背景《半截蜡烛》是钱钟书先生的一篇优秀的小说,通过讲述一个小姑娘和她的家庭在一个历史时期中的生活,展现了人性的美与丑,让读者深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艺术的力量。

在小学生学习中,通过学习《半截蜡烛》,可以让他们早日感受人性的魅力和美好,增强文学素养,提高自己的人性情感,体会艺术的力量,对其成长和文化修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目的1.提高学生们的文学素养,让学生了解作家运用语言技巧、描绘人物形象和塑造视觉形象的方法,唤起学生的审美兴趣和情感思考。

2.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家运用语言描绘的意义,明确小说中所蕴含的道德、艺术和哲学内涵,加深学生对阅读的理解和感悟。

3.帮助学生提高语文表达能力,通过课堂讨论、个人口头表达和写作等形式,让学生自主发言,提高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

三、教学方法本课实行“读、思、问、议、记”的教学模式,即读-思考-提问-讨论-记忆。

在阅读小说的基础上,采用问题导向教学模式,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发掘学生的思维深度和思考方式,同时开发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1. 热身互相介绍学生站起来依次介绍自己的名字和最喜欢的一本书。

班级里面其他同学可以提出自己对那本书的看法,与介绍者讨论,增加课堂气氛的活跃度。

2. 导入老师展示《半截蜡烛》小说的封面,让学生思考小说与自己生活之间的关联,为今天的学习做好铺垫。

3. 语文阅读老师让学生按照一定的比例(根据班级阅读能力、管理规模等因素设置)分组,进行语文阅读,同时记录下自己的思考和发现,然后向同学汇报,进行对话和讨论。

4. 问题探究老师将一些问题在课堂上提出,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然后再进行讨论。

提问的问题可以是:•故事中,爸爸的态度是怎样的?•爸爸的态度为什么可以让叔叔成功?•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样的道理?5. 总结归纳老师与学生共同讨论,总结并归纳本次课的主要观点,理解小说中所体现的精神内涵,然后再整理并分享自己的思考,建立知识框架和认知路径。

6《半截蜡烛》第一课时教案

6《半截蜡烛》第一课时教案
②紧扣字、词、句,体会当时她的心理活动。)
3.交流:
①当德军闯进屋,把蜡烛点燃时,伯诺德夫人说了什么?
(出示:“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
②谁来读一读?
③如果你来说这句话,你会怎么说?会强调哪个字呢?(指生读,并引导说说理由)
④同学们的朗读处置都很有意思,各有各的理由。虽然我们的朗读处置不一样,但有一点是一样的,是什么?
⑤请同学们也想着这个目标,自己读读伯诺德夫人的这句话。
⑥伯诺德夫人还有什么表现?
⑦从“急忙”中你读到了什么?
⑧除此之外,她还做了哪个动作?
⑨你们也来做个“吹”的动作。
再来个“轻轻吹”的动作。(生做动作)
⑩她为什么要“轻轻吹”说)
4.这些描写中,让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伯诺德夫人?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修改栏
一、导入
1.同学们,我们先来读一组词语。(指读、齐读)
(出示词语:英勇无畏奋不顾身临危不惧镇定自若
舍己为人舍生忘死视死如归勇者不惧勇往直前)
2.读了这些词语,你有什么发现呢?
3.它们都是形容人勇敢的,有人说“勇敢是气魄的再生,是人生航穿上快乐的风。”在1939年—1945年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曾涌现出了许许多多勇敢的人,有的是德高望重的领导者,有的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现在,让我们先去了解一下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知识。
4.那这是怎样的半截蜡烛呢?(生自由说)
5.瞧瞧,这短短的半截蜡烛关乎着人的性命,关乎着一个国家的生死存亡,它是多么重要啊!
最后,(伯诺德夫人)她终于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
这个主意“绝妙”在哪儿呢?
(依据生回答,出示:把装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内,然后把它插在一个烛台上。)

《半截蜡烛》教案设计

《半截蜡烛》教案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半截蜡烛》精品教案设计学科领域:语文年级:五年级课时:2课时教材版本:人教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历史背景,认识蜡烛的象征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情节,体会作者的情感。

(2)学会从细节中捕捉信息,理解课文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2)教育学生勇敢面对困难,坚定信念,传承蜡烛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情节,体会作者的情感。

2. 教学难点:(1)理解蜡烛的象征意义。

(2)从细节中捕捉信息,理解课文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生齐读课文,感受课文氛围。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划出生字词,并查阅字典理解词义。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惑。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情节,体会作者的情感。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情感教育(1)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感受爱国情怀,珍惜和平生活。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进行情感交流。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1)教师检查学生对课文知识的掌握情况。

(2)学生齐读课文,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深入探讨(1)教师引导学生从细节中捕捉信息,理解课文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2)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意义。

3. 实践运用(1)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情景表演。

(2)教师点评表演,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

4. 总结拓展(1)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

(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进行拓展思考。

八年级上册语文《半截蜡烛》教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半截蜡烛》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半截蜡烛》的基本内容,把握故事情节的发展。

(2)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情节描写和人物形象。

(2)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课文中所展现的爱国情怀和英勇精神。

(2)学会珍惜革命先烈的牺牲和奉献,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二、教学重点:1. 课文《半截蜡烛》的基本内容及其情节发展。

2. 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的理解和运用。

三、教学难点:1. 分析课文中的情节描写和人物形象。

2. 培养学生朗读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半截蜡烛》的作者和背景。

(2)引发学生对课文主题的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2)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学习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情节描写和人物形象。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朗读训练:(1)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2)教师指导并评价学生的朗读能力。

5. 口头表达:(1)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情景再现,发挥想象,进行口头表达。

(2)教师点评并指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半截蜡烛》。

2. 运用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写一段话。

3. 思考课文中所展现的爱国情怀和英勇精神,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的感悟。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互动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启发式教学: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合作表现等,给予及时的反馈和鼓励。

半截蜡烛第一课时教案_12半截蜡烛精品教案一

半截蜡烛第一课时教案_12半截蜡烛精品教案一

半截蜡烛第一课时教案_12半截蜡烛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新词。

3.能在理解课文内容基础上,说班次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4.通过朗读课文,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指导学生认真朗读,通过对伯诺德一家人从容镇静的动作、神情、语言、心理描写去体会一家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题1.齐读课题,学生质疑:课文为什么用半截蜡烛作题目?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自由读课文。

2.小组朗读检查,读通课文,解疑。

3.读剧本,想想剧本主要讲了什么事?4.你最欣赏谁的语言,为什么?三、演一演1.学习演第一场戏。

(1)请大家自由读第一场戏(第三自然段),思考:你准备通过伯诺德夫人的哪些动作、神态、语言及心理活动来演出她的勇敢、机智。

把重点词句用相应的符号圈画出来。

(2)交流。

(3)小结。

尽管情况危急,伯诺德夫人内心十分焦虑,但她还能表现得这么从容、机智,真是了不起。

如果让你演伯诺德夫人,你能通过动作、语言、神情、心理活动把伯诺德夫人机智、勇敢的形象表演出来吗?(4)除了伯诺德夫人,这场戏中还需要哪些角色?(三个德国军官。

)演出他们怎样的特点?文中提示我们演好哪个动作?(闯)除了动作,你还能联系第一二节的内容想象一下他们进来会说些什么吗?(5)杰克、杰奎琳什么特点?(6)布置任务。

演员表演,观众注意看他们的动作,仔细听他们的语言,还要观察什么呢,自己看吧。

(7)评价:演得怎样?(8)是的,在课本剧中,有些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情及心理活动的内容完全可以由演员发挥自己的想象去演出来。

旁白不必把所有的提示语都念出来。

)2.学习第二、第三场戏。

(1)、小结布置:刚才,我们通过共同合作、探究,非常成功地完成了第一场戏的演出。

能采用刚才的方法自己合作完成后二场戏的演出吗?第二场戏的主角是──?第三场戏的主角是──?组长起立,代表小组选择其中一场戏。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精品(13篇)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精品(13篇)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精品(13篇)《半截蜡烛》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知识:学习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说说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这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所在。

情感:通过朗读课文的训练,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求: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理清脉络。

教学过程:一、导入1、板书课题:6、半截蜡烛2、学生质疑释疑:这篇课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二、自读课文1、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2、出示词语,朗读伯诺德夫人强盗绝密绝妙蜡烛熄灭秘密点燃厄运摇曳杰奎琳盯住镇定楼梯3、学生交流词语意思三、理清课文脉络自读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四、作业1、描红2、抄写词语3、朗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要求: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一、复习听写词语二、学习课文(一)学习第1、2自然段1、这是怎样的半截蜡烛呢?请带着这个问题自读课文的1、2自然段2、交流:这是装着绝密情报的半截蜡烛,非常重要,因为它关系到国家利益,关系到伯诺德夫人一家的安危。

3、在读课文,想一想这个藏情报的办法是一个什么样的.办法?(绝妙的办法)4、妙在哪儿?蜡烛的位置显眼,谁也不会想到主人会把绝密的情报藏在眼皮底下的蜡烛里,所以“反而骗过了前来搜查的德军”。

5、指名读第二自然段最后两句话,想想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什么?(1)、伯诺德夫人机智沉着。

(2)、伯诺德夫人对情报收藏工作十分负责任。

(3)、办法巧妙。

(二)学习第3——7自然段1、过渡:一天晚上,屋里闯进了三个德国军官。

他们坐下后,一个中尉顺手拿过藏有情报的蜡烛点燃,放到少校军官面前。

伯诺德夫人知道,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

《半截蜡烛》的优秀教学设计(最新8篇)

《半截蜡烛》的优秀教学设计(最新8篇)

《半截蜡烛》的优秀教学设计(最新8篇)半截蜡烛教学设计篇一【学习目标】1、通读课文,了解剧本的形式和特点,和一般记叙文比较写法上的不同。

2、读课文,明白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能通过人物的语言和剧本提示,理解人物的行为和心理,体会伯诺德一家对德国鬼子的仇恨。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分角色演一演。

【课时安排】1课时课。

【前准备课】前查阅资料、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法西斯对德国人的残酷迫害。

【教学过程】一、揭题,了解故事内容1、师语:同学们,晏子的能言善辩,使我们体会到了机智应对的语言魅力。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文学形式──剧本。

(板书:半截蜡烛),从中去感悟文中人物语言的机智巧妙。

(学生齐读课题。

)师:请同学们认真读读课文,想想讲了一件什么事。

2、了解故事内容:学生默读,了解故事内容。

3、指名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的一位家庭妇女伯诺德夫人把绝密情报藏在半截蜡烛中。

一天晚上,德国军官闯进她家,点燃了蜡烛。

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德军巧妙周旋,保住了蜡烛,保住了蜡烛中的绝密情报,也保住了一家三口的生命。

)二、深入学习课文,体会人物语言过渡:同学们,绝密情报终于没有暴露,情报站没有遭到破坏,他们一家也得救了。

那么,是谁保住了秘密,保住了情报站,挽救了一家人?在他们一家与德军的巧妙周旋中,� 同座之间进行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

在交流贡献的过程中引导感悟人物语言。

1、预设一:认为伯诺德大人。

师:在这么危急的情况下,� 谁来试着读一读?(指名读、评读、齐读。

)师:读到这里,我们不禁感到伯诺德夫人多么机智勇敢,想演一演吗?那你可要好好地准备准备了,仔细揣摩一下她的动作、心理和表情。

(学生准备──指名演。

)老师做旁白,一名学生演。

表演得怎么样?同学们评价一下。

(“急忙”取油灯,吹蜡烛,但是在德军面前却是非常从容的。

)再演一次。

学生读伯诺德夫人的心理活动,教师旁白,学生演。

评价。

2、预设二:杰克也有贡献。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

《半截蜡烛》第一课时执教:江世栋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学习第一段,理解课文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感情。

3、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了解内容,理清文脉。

2、理解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感情。

教具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看看老师手中拿着什么?他能干什么?(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关于蜡烛的文章)1、板书课题:半截蜡烛2、齐读课题,学生质疑:课文为什么用“半截蜡烛”为题目?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3、师质疑:课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件什么事?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读课文。

二、初读感知1、自读要求:⑴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⑵画出生字新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⑶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

2、检查生词的掌握情况①指名读生字词,要求读准确,特别强调“烛”、“诺”、“遭”“盯”“琳”等字的读音。

1 / 2半截蜡烛伯诺德熄灭厨房遭到厄运盯着杰奎琳楼梯灯芯摇曳②正音后齐读。

指名读自己喜欢的段落,相互评价。

③通过读文,大家解决了哪些问题?(相互交流)三、理清课文脉络1、再读课文并思考: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2、提供句式:当__________________,(谁怎么做)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怎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以上回答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①1-2将情报藏在蜡烛中。

②3德军点燃藏着情报的蜡烛,伯诺德夫人取油灯换蜡烛,暂化危机。

③杰克借搬柴生火之机想拿走蜡烛,却没成功。

④杰奎琳在万分危急关头,巧借上楼睡觉拿走蜡烛,化解危机4、概括全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快速浏览全文,相互交流并填空)本文生动记述了---------------(时间)-------------(谁)与德军------------------的事四、指导写字:1、观察课后生字,注意每个字的笔画与结构并想想你怎样记住它试着组词。

《半截蜡烛》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半截蜡烛》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半截蜡烛》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半截蜡烛》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半截蜡烛》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学习本课生宇新词,理解词语意思。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3.学习第一段,理解课文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内容。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

2.学生质疑(课文为什么用半截蜡烛为题,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课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件什么事?)3.带着问题自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学习生率新词l.自读课文,要求:(l)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2)划出生字新词,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3)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

2.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1)出示生率新词。

ZhoDUoWuXI(2)指读、正音后齐读。

(3)说说生字新词的意思。

3.指名读课文、正音。

4.通过读文,大家解决了哪些疑问?附对开始提出的三个问题进行解答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1.指名分节读课文,其余学生边听边思考:伯诺德夫人一家人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提供句式:当_________,(谁怎么做)_________。

__________,(结果怎样)_______________。

2.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第一段(l~2节):写伯诺德夫人把装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

第二段(第3节):写一名德军官点燃了藏有情报的蜡烛,伯诺德夫人取出一盏油灯,吹灭了蜡烛,暂时避免了一场危机。

第三段(4-5节):写大儿子杰克想借搬柴生火之机拿走装有情报的半截蜡烛,但没有成功。

第四段怕一7节):写小女儿杰奎琳在万分紧急关头,借口上楼睡觉拿走装有情报的蜡烛,避免了一场危机。

四、学习第一段1.自由读第一段后,字词质疑.区别理解绝密、绝妙两词。

2.伯诺德夫人是怎样对待绝密情报的收藏工作的?为什么要这样做?3.绝密的情报要用绝妙的方法来收藏,她想到了什么绝妙的主意?妙在哪儿?指导朗读第2节第3句,并说说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什么?(伯诺德夫人机智沉着,对情报收藏工作十分负责,办法巧妙。

半截蜡烛教案

半截蜡烛教案

半截蜡烛教案半截蜡烛教案1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

2、通过关键词体会人物机智、勇敢、沉着的品质、3、进一步明白人物身上的共同点,深深的爱国。

4、通过感悟课文,学习“体会特别语境中词的特定含义”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1、板书:半截蜡烛。

问:你对我有感觉吗?任何事物,在你看到、摸过后,都应该有感觉。

比如读书,你既听到,又看到,就要特别有感觉。

2、指名读,有什么感觉?3、同一样东西,在不同的情况下,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感觉。

你信不信?一个二十寸的大蛋糕,上面点燃着半截蜡烛,有什么感觉?一张餐桌,两杯红酒,两个人面对面坐着,中间银色的烛台上燃着半截蜡烛,什么感觉?突然停电了,屋里漆黑一片,心里十分害怕,忽然,门开了,妈妈的脸在烛光里格外温柔,你有什么感觉?4、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觉。

伯诺德夫人一家,看到半截蜡烛被德国人点燃了,那是什么感觉呢?5、请学生说,引读第3自然段。

6、出示:半截蜡烛,越来越短的蜡烛冒着青烟的烛芯,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此时此刻,它仿佛变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

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指名读,带着你的感觉读。

想想这些词在课文中什么情况下出现,带着感觉一起读。

7、①这是一个方法,读一个词一句话都要联系当时具体的'情况,读出感觉。

②为了这“半截蜡烛”,伯诺德夫人一家与德国人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

在这场较量中,你觉得谁最令你佩服?请你自己读课文,找出有关词句,用来证明。

③读书,就要有“感觉”,而且要把自己当成书里的人,体会一下他们当时的感觉。

请你注意,课文中有一些词,平时的意思是什么,在当时的情况下,你有什么不同的感觉?生读,师巡视,并指点。

8、交流,相机教学。

一、伯诺德夫人:1、“看着”,如果是你,你当时什么感觉?2、“急忙”,在这句话里你读出了什么?3、“轻轻”,你感受到什么?“做动作,要显得很随意”还有谁要补充?指名帮助说明值得佩服。

4、朗读。

二、杰克a1、慢慢(沉着,不慌不忙)2、“语言”,(合适的借口)b3、“孩子是懂事的,……默默地坐待着”“厄运”:读到这里,你想到了什么?(指导学生把厄运具体化)“最后时刻”,如何理解?这个词和厄运结合“从容、默默、坐待”,你有什么感受?体会到什么?c谁愿意补充、总结自己敬佩杰克的理由d师生轮读第5自然段。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半截蜡烛》教学设计课时安排:2课时年级:四年级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半截蜡烛》的主要内容,体会蜡烛在故事中的象征意义。

2. 学生能够运用想象和联想,感受蜡烛在黑暗中带来的光明与希望。

3. 学生能够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自己的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蜡烛的象征意义。

2. 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1. 理解蜡烛在故事中的象征意义。

2. 运用想象和联想,感受蜡烛带来的光明与希望。

二、教学准备教材:《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具:多媒体课件、蜡烛、实物投影仪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a. 教师点燃一支蜡烛,提问学生:“你们看到蜡烛有什么感受?”b. 学生分享感受,教师总结:蜡烛在黑暗中给我们带来光明,照亮我们的道路。

2. 初读课文a. 学生自读课文《半截蜡烛》,理解大意。

b. 教师检查学生阅读情况,解答疑问。

3. 学习课文a.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内容,理解蜡烛在故事中的象征意义。

b. 学生讨论蜡烛在黑暗中带来的光明与希望。

4. 朗读练习a.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表情。

b. 教师评价,指导学生改进朗读技巧。

第二课时:5. 想象与联想a. 教师提出问题:“如果你在黑暗中,蜡烛对你意味着什么?”b. 学生分享自己的想象与联想,教师总结。

6. 表达能力培养a. 学生以“蜡烛”为主题,进行口语表达练习。

b. 教师评价,指导学生改进表达方式。

7. 课堂小结a.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蜡烛的象征意义。

b.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四、作业布置1. 家庭作业:熟读课文《半截蜡烛》,家长签字。

2. 拓展作业:以“蜡烛”为主题,写一篇小作文。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为后续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评价目标:学生对《半截蜡烛》的理解和表达能力评价方法:课堂参与度、朗读表现、小组讨论、小测验评价时间:每节课末评价内容: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包括蜡烛的象征意义和故事的主题。

《半截蜡烛》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半截蜡烛》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半截蜡烛》教案教案教学设计学科领域:语文年级:四年级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体会课文中人物的情感变化。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情节,理解蜡烛的象征意义。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珍惜美好生活,关爱他人的品质。

教学重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人物的情感变化。

教学难点:1. 分析课文中的情节,理解蜡烛的象征意义。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品质。

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半截蜡烛》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体会课文中人物的情感变化。

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情节,理解蜡烛的象征意义。

4. 课文讲解教师讲解课文,解答学生心中的疑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5. 情感教育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感受到关爱他人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关爱意识。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关爱他人的品质。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深化理解学生阅读课文,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体会课文中人物的情感变化。

3. 实践活动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情感,培养朗读能力。

4. 拓展延伸教师提出与课文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珍惜美好生活,关爱他人的品质。

1. 学生朗读课文的表现。

2.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参与程度。

4. 学生关爱他人的行为表现。

四、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 写一篇关于课文《半截蜡烛》的观后感,体会课文中人物的情感变化,以及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半截蜡烛》公开课教案

半截蜡烛》公开课教案

《半截蜡烛》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半截蜡烛》,使学生了解蜡烛的制作过程、用途以及保存方法等基本知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探究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珍惜资源、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蜡烛的起源和发展史2. 蜡烛的制作过程和材料3. 蜡烛的用途和分类4. 蜡烛的保存方法和注意事项5. 蜡烛与环保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蜡烛的制作过程、用途以及保存方法。

2. 教学难点:蜡烛的制作技巧和环保意识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蜡烛的起源、发展史、用途和分类等基本知识。

2. 演示法:展示蜡烛的制作过程,引导学生动手操作。

3. 讨论法:组织学生探讨蜡烛的保存方法和环保问题。

4. 实践活动:学生动手制作蜡烛,提高实践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具:蜡烛样品、制作材料、制作工具、环保宣传资料。

2. 教室布置:将教室布置成蜡烛制作实验室,准备实验桌、实验椅等。

3. 课件:制作相关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以一段关于蜡烛的谜语或故事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授基本知识:讲解蜡烛的起源、发展史、用途和分类等基本知识。

3. 演示制作过程:展示蜡烛的制作过程,引导学生动手操作。

4. 学生实践:学生分组进行蜡烛制作实践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5. 讨论与交流:组织学生探讨蜡烛的保存方法和环保问题。

6.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制作蜡烛的过程评价:关注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2. 学生讨论交流的评价:关注学生的表达沟通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学生环保意识的评价:关注学生的环保知识掌握程度和环保行为表现。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蜡烛作品展示,鼓励学生分享制作心得和感受。

2023年最新-半截蜡烛教学设计【3篇】

2023年最新-半截蜡烛教学设计【3篇】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3篇】半截蜡烛教学设计篇一半截蜡烛(第一课时)教学基本过程:一、课前交流:1、同学们,上课前我们先来读一组词语、(出示:英勇无畏、奋不顾身、临危不惧镇定自若、舍己为人、舍死忘生、视死如归、勇者不惧、勇往直前、)2、这些词都是形容勇敢的优秀品质的,它们让你回忆起了哪个勇敢的人?、(生做简单介绍,读了这些词语,我想起了(什么样)的(谁)。

)二、认识主人公:1、“勇敢是气魄的再生,是人生航船上快乐的风。

”今天,老师就带着同学们去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一位勇敢的家庭妇女和她的两个孩子,知道他们是谁吗?(指名生回答,指导读好“伯诺德、杰克、杰奎琳”。

)三、导入课题:1、这个故事发生在那个一个漆黑的夜晚,三个强盗似的德国军官,闯进了伯诺德夫人的家,并点燃了放在桌上的“半截蜡烛”(出示课题,齐读,指导“截”字的写法)。

四、初读课文:1、这是怎样的半截蜡烛?请同学们将课文打开,快速默读课文,画出相关的句子,并试着用一句话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这是半截怎样的蜡烛?(指名)3、谁能试着用一句话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五、理清脉络: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请同学们在读课文完成填空。

当_____时,伯诺德夫人_____(怎么做)_____(结果怎样)当_____时,大儿子杰克_____(怎么做)_____(结果怎样)当_____时,小女儿杰奎琳____(怎么做)_____(结果怎样)六、精读感悟:同学们,伯诺德夫人为什么要将装有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默读课文1、2小节,找出其中的答案。

2、为了保护情报,诺德夫人一家不计任何代价。

自己小声阅读第3小节伯诺德夫人一家遇到了怎样的危机?伯诺德夫人又是如何与敌人周旋的呢?3、交流遇到了怎样的危机。

这意味着什么?(出示相关的句子)、4、如果当时你也在场,你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5、是的,孩子们都吓坏了,怀着这样的心情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可怕的危机。

课文《半截蜡烛》的教案设计

课文《半截蜡烛》的教案设计

《半截蜡烛》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和课文所表达的主题思想。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运用讨论、问答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高尚情操。

(2)教育学生学习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3)分析课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和课文所表达的主题思想。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理解课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课文的情感。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文,感受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2. 讨论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 问答教学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半截蜡烛》文本。

2. 与课文相关的人物图片、背景资料等。

3. 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半截蜡烛,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的兴趣。

(2)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学习生字词,并进行组内交流。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性格特点和主题思想。

(2)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

4. 课堂讨论:(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2)学生讨论课文中所表达的爱国情怀。

5. 课堂问答:(1)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2)学生相互提问,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1)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1)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文档的设计,学生可以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理解蜡烛的基本结构和燃烧原理;2.掌握使用手工工具将蜡烛切割成半截的方法;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准备1.蜡烛:每组准备一支蜡烛;2.手工工具:锯子、刀子等;3.布料:用于清洁的布料;4.实验室用具:实验室抹布、擦拭纸、安全手套等;5.教师准备:教师可自行设计一份教学试卷,以检测学生对蜡烛结构和燃烧原理的理解。

三、教学步骤1. 导入:引入蜡烛的基本结构和燃烧原理(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蜡烛的基本结构和燃烧原理,可以借助图片或实物进行示范,让学生初步理解蜡烛的构成和燃烧过程。

2. 实验准备:组织学生准备实验器材(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分组,并向每组分发蜡烛、手工工具和布料等实验器材,让学生做好实验准备。

3. 实验操作:学生自行进行蜡烛切割实验(3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和引导,自行使用手工工具将蜡烛切割成半截。

教师可提供不同种类的锯子或刀子,让学生亲自体验使用不同工具的效果。

4. 实验总结:学生分享实验结果和心得(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并分享自己的实验结果和心得体会。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共同总结切割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办法。

5. 教师点评和巩固: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蜡烛燃烧特性(15分钟)教师点评学生的实验结果,并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蜡烛切割后燃烧的特性。

可以提问学生以下问题:•切割后的蜡烛是否仍然可以正常燃烧?•切割后的蜡烛燃烧过程是否不同于完整蜡烛的燃烧过程?•半截蜡烛的燃烧时间是否有变化?通过讨论,加深学生对蜡烛燃烧原理的理解,并巩固实验的教学效果。

6. 总结测试:布置教学试卷(10分钟)教师布置一份教学试卷,对学生对蜡烛结构和燃烧原理的理解进行检测。

试卷可以包含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等不同类型的题目,以全面考察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

四、教学评价通过本文档设计的教学活动,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能够动手切割蜡烛,并能够理解蜡烛的基本结构和燃烧原理。

《半截蜡烛》教案设计

《半截蜡烛》教案设计

《半截蜡烛》精品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蜡烛的制作过程和用途。

培养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物品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团队合作的意识。

1.2 教学内容蜡烛的起源和制作方法。

蜡烛的种类和用途。

蜡烛的制作过程和实践。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手段2.1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蜡烛的起源和制作方法。

实践法:学生动手制作蜡烛。

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蜡烛的用途和制作过程中的问题。

2.2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展示蜡烛的制作过程和图片。

实物展示:展示不同种类的蜡烛。

制作材料:提供给学生制作蜡烛所需的材料。

第三章: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3.1 教学步骤导入:介绍蜡烛的起源和用途,激发学生的兴趣。

新课导入:讲解蜡烛的制作方法,展示相关图片。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蜡烛制作实践。

分组讨论:学生讨论蜡烛的用途和制作过程中的问题。

3.2 时间安排导入:5分钟新课导入:10分钟实践操作:20分钟分组讨论:10分钟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教学评价学生制作的蜡烛的质量和美观程度。

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思考深度。

学生对蜡烛制作过程的掌握程度。

4.2 反馈与改进对学生制作的蜡烛进行评价和反馈,鼓励优点并提出改进建议。

针对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给予鼓励和指导,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根据学生的掌握程度,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和讲解,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第五章:教学资源与材料5.1 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蜡烛的制作过程和图片。

实物展示:不同种类的蜡烛。

制作材料:蜡块、蜡烛芯、剪刀、铁丝等。

5.2 教学材料学生分组准备制作蜡烛所需的材料。

教师提供制作蜡烛的指导和示范。

学生动手实践,制作自己的蜡烛。

第六章:安全注意事项6.1 安全须知在制作蜡烛的过程中,学生应遵守实验室或教室的安全规定。

使用剪刀、铁丝等工具时,要小心谨慎,避免受伤。

操作蜡烛时,确保周围没有易燃物品,以免发生火灾。

6.2 应急处理若发生受伤或火灾等紧急情况,学生应立即向教师报告,并按照教师的指示进行处理。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优秀5篇)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优秀5篇)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优秀5篇)半截蜡烛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读读读记记生字新词,理解“小心翼翼,完好无损,若无其事、不动声色、了如指掌”等词语。

2、抓住语言、动作、神情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和敌人斗争时的机智勇敢、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了解课本剧的特点,表演《半截蜡烛》。

【教学过程】一、学习提纲1、读通读顺课文,理解“小心翼翼、若无其事、不动声色、了如指掌。

”2、自读课文,归纳主要内容。

3、默读课文,勾画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关键词句,思考批注,伯诺德一家人有()美好品质。

4、表演《半截蜡烛》:⑴ 分小组,做准备。

⑴ 师生合作表演。

⑴ 生生合作表演。

练习提纲二、练习表演《甘罗十二为便臣》(同步阅读110页)1、说说主要写了一件(),甘罗是一个()的人。

2、班队课上表演《甘罗十二为使臣》。

一、初读课文,掌握字词,归纳文章主要内容二、指导自读课文,体会人物特点伯诺德夫人:1、“……不惜代价守住它……”2、“……不惜一切代价,包括我们的生命”。

杰克(若无其事):“我去柴房抱些柴来生个火吧”杰奎琳(笑容象白荷花一样纯洁):“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盏灯上楼睡觉吗?(机智勇敢临危不惧热爱祖国。

)三、指导学生分角色练习表演《半截蜡烛》1、分角色。

2、找道具。

3、背台词。

四、表演《半截蜡烛》,全班其他同学评价1、师生合作表演——评价。

2、生生合作表演——评价。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篇二知识认读5个字。

能力讲一讲或演一演《半截蜡烛》这个故事。

思品知道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人民勇敢顽强、不屈不挠,用聪明和智慧战胜了入侵的敌人。

教学重点能够依据事情的发展顺序讲述《半截蜡烛》这个故事。

教学难点了解伯诺的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周旋的事迹,体会他们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优秀品质。

查阅资料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德法战争的背景资料。

一、感知全文这节课我们来学习11课《半截蜡烛》(板书课题)。

同学们已经初读了课文,谁来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二、检查预习1、认读生字:蜡(注意与“腊”的区别)尉(蔚)厄奎(书写)2、词语:绝密——极其机密的。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半截蜡烛第一课时9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半截蜡烛第一课时9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半截蜡烛第一课时9篇半截蜡烛第一课时 1【设计理念】词语,只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在具体的故事情节中才具有丰富而恰当的含义,才折射出人物内在的品质和精神。

词语,只有回归文本之中,才有生命的活力,才是积极和充满生活气息的,才是有血有肉的。

因此,语文教学必须引领学生在课文描述的情节和细节中,关注那些“含义丰富、含情脉脉”的词句,使他们既获得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又获得对语言的准确感受。

如此,学生的语文学习才具有语文的“滋味”。

【设计特色】在故事情节中理解词句的含义,在具体细节中体会人物的品质,在导演剧本中习得语言的精妙。

【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词,能联系课文具体内容进行解释,并能结合表演深入体会“轻轻地”、“从容地”、“镇定地”等词语的内涵。

2、能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有条理地复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3、对人物有自己的评价,并能从中感受到课文中人物在危险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机智与勇气。

【教学过程】一、学习字词1、教师板书课题,边板书边重点提示“截”的部首“戈”和“蜡烛”的偏旁分别为“虫”、“火”。

启发学生用“烛”组词:烛台、烛芯、烛光、烛焰摇曳……2、教师继续板书:伯瑙德夫人、雅克、杰奎琳。

引导学生朗读,提问:谁发现了这3个人的关系?以此了解:他们是亲密的一家人,为了把德国强盗赶出自己的祖国──法国,都参加了秘密情报的传递工作。

插问:你知道法国历史上还有一个世界闻名的夫人吗?(居里夫人,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著名科学家。

)3、教师出示课文中的词语:秘密、绝密、绝妙;危机、厄运;从容、镇定。

教师组织学生朗读,并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具体内容解释“绝妙”、“危机”、“厄运”的意思。

4、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提示: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课文中词语的意思,把课文读懂。

5、组织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解释:⑴绝妙:伯瑙德夫人把装着绝密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插在一个烛台上,摆在显眼的桌子上,骗过了敌人。

妙在情报藏得隐蔽,令敌人意想不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半截蜡烛作者单位:常州市新北区九里小学作者姓名:言志国邮政编码:213131学科和年级:小学语文六年级教材简解:《半截蜡烛》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的一篇记叙文,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来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负责秘密传递情报的法国人伯诺德夫人及其两个孩子,为了保住情报,与德国法西斯军官巧妙周旋,最终保全情报的事。

本文以“半截蜡烛”为题,突出蜡烛在文中的独特地位。

它是伯诺德夫人藏匿秘密情报的所在,它是突然闯进家中的德军的照明之物,它维系着伯诺德夫人、杰克、杰奎琳的生命之线,维系着情报站的生死存亡,维系着大批军人、国家的利益命运!全文以半截蜡烛为线索,层层推进,让读者的心随着它的点燃、熄灭、点燃而一次次揪紧!文中对人物动作、神态、语言以及心理活动的描写特别细腻,着力表现出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的机智勇敢与爱国情怀,这一写作特点是非常值得引导学生细读感悟的。

目标预设: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伯诺德母子三人是如何与德军周旋的,能够有条理复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2.能够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揣摩人物的内心,体会人物的机智、勇敢和爱国情怀,并能准确描写人物的内心想法,3.通过有感情朗读文中关于蜡烛的语句,初步学习通过对代表性事物的反复描绘来营造氛围的写作手法。

重点、难点:1.知道伯诺德母子三人是如何与德军周旋的,能够有条理复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2.能够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揣摩人物的内心,并能准确描写人物的内心想法,体会人物的机智、勇敢和爱国情怀。

3.通过有感情朗读文中关于蜡烛的语句,初步学习通过对代表性事物的反复描绘来营造氛围的写作手法。

设计理念:作为六年级下学期的学生,面对这样一篇故事性很强的记叙文,了解故事、感受到人物的机智勇敢,这个目标只需要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是可以达成的。

“围绕语文本体性知识展开教学”是这节课设计的主要理念。

通过有感情朗读文中关于蜡烛的语句,初步感受到作者反复围绕半截蜡烛这个代表性事物进行描写,营造了扣人心弦的紧张气氛,学习通过对代表性事物的反复描绘来营造氛围的写作手法。

通过品读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相关语句,正确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到文章这样表达的用意:既能刻画人物的机智、镇定和勇敢,又使故事的记叙更加生动扣人心弦,学着用准确的语言描写人物的内心想法。

设计思路:1. 成语积累,导入课文。

——课堂从描写战争的成语积累入手,巧妙地进入课文。

2.初读课文,理清文脉。

——通过朗读课文、完成填空、复述故事三个环节,使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聚焦蜡烛,感受反复描写之意图。

——扣住本文写作手法:反复景物烘托,逐渐清晰半截蜡烛在文中的独特安排意图4.关注动作语言,体会刻画人物之方法。

——品人物动作语言,走进人物内心,用语言表述出人物的内心世界。

领悟到通过人物的动作来表现人物内心的表达方式。

5.课堂总结,设置期待。

教学过程:一、成语积累导入揭题1.同学们,说到战争,你会想到哪些成语?2.课件出示关于战争的成语,齐读。

3.是的,说到战争同学们想到的更多是战火纷飞的战场,可是,有一种战争虽然没有硝烟,却特别令人紧张,甚至令人窒息。

今天,老师就带着同学们去经历这样一场没有硝烟却特别惊险的战争。

故事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法国,故事的主人公是(出示:“伯诺德、杰克、杰奎琳”。

)(1)指导读好这三个名字。

(2)说说这三人的关系。

4.这个故事发生在那个一个漆黑的夜晚,三个强盗似的德国军官,闯进了伯诺德夫人的家,并点燃了放在桌上的“半截蜡烛”(出示课题,齐读,指导“截”字的写法)。

(设计意图:由关于战争的成语积累入手,巧妙地进入课文,直击故事的三个主人公。

在语言创设的情境中,使学生开始入情入景朗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理清文脉1.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轻声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通顺,思考: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根据课文完成填空。

当_____时,伯诺德夫人_____(怎么做)_____(结果怎样)当_____时,大儿子杰克_____(怎么做)_____(结果怎样)当_____时,小女儿杰奎琳____(怎么做)_____(结果怎样)2.指名交流,理清文脉。

3.根据填空,同桌简单复述故事。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追求简洁高效,通过朗读课文、完成填空、复述故事三个环节,使学生理清文脉,了解故事。

)三、紧扣感受,关注“蜡烛”:1.请同学们用一个词语概括自己读了这个故事的感受(惊险、紧张、惊险、扣人心弦)2.出示要求:默读课文,文中哪些词句传递给你紧张、惊险的感觉,请找出来,在旁边用简要的词句写出你的内心感受。

3.学生读书、批注。

4.交流(1)相机出示句子“一个中尉顺手拿过藏有情报的蜡烛点燃,放到少校军官面前。

”“轻松的心情没有持续多久,那位中尉又把冒着青烟的烛芯重新点燃。

”“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

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正当他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

”(2)大家发现没有,你们所找的句子,都与什么有关?看来,文章对蜡烛的描写是有意图的,那意图是什么?预设从以下几方面引导学生感受蜡烛的重要性:①营造紧张、惊险的气氛,扣人心弦。

②蜡烛的“命运”:藏情报(未点燃)——点燃——吹熄——重新点燃——端走——夺回——继续燃烧(越来越短)——端上楼——熄灭,其实就是整个故事的发展线。

③半截蜡烛关系到伯诺德夫人一家人的生死。

(3)是啊,这情报也许是自己部队的作战计划,也许是敌人的又一个阴谋行动。

现在,蜡烛已经被敌人点燃!(引读)万一蜡烛──(生齐读: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这样──(生齐读: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于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便围绕着这半截蜡烛打响了。

5.写法小结:在整个故事的记叙中,作者反复围绕半截蜡烛这个代表性事物进行描写,营造了扣人心弦的紧张气氛。

(设计意图: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应该关注文章表达方式,在这部分教学设计中,扣住本文写作手法——反复景物烘托,将关注的焦点集中在了半截蜡烛上。

学生在与文本的思维碰撞,逐渐清晰半截蜡烛在文中的独特安排意图,继而与文本有效对话。

)四、精读感悟体会内心1.课文除了反复围绕半截蜡烛这个代表性事物进行描写,营造了紧张惊险的气氛。

作者还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来刻画人物,使故事的叙述更加扣心弦。

现在我们先通过伯诺德夫人来研究课文是如何描写人物的。

自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画出描写伯诺德夫人动作、语言、神态的有关词句,从这些句子中你感受到人物的什么内心,做批注。

2.出示: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孩子,急忙从厨房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

”说着,轻轻把蜡烛吹熄。

(1)先看看伯诺德夫人是怎么做的,找出两个看似矛盾的表示动作的词——“急忙取出”、“轻轻吹熄”。

(2)此时此刻,你就是伯诺德夫人,你能告诉大家为什么急忙取出油灯吗?(3)既然情况危急,您又为什么是轻轻把蜡烛吹熄?3.出示: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

师:伯诺德夫人只说了一句话,她是怎样说这句话的呢?我们来细细地品味一下,你觉得读这句话时应该强调什么字眼,为什么?交流,朗读,指导。

A“亮”B“这盏灯” C“瞧” D“先生们”小结:虽然你们的语气不同,但是都表达了伯诺德夫人的内心紧张外表放松想法。

4.伯诺德夫人说这句话时该是什么语气呢?比较中体会。

(1)出示:“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

”“瞧,先……先……先生们,这……这……这盏灯亮……些。

”“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2)交流感悟。

5. 师小结:同学们很会学习,通过两个孩子“脸色苍白”的神态和伯诺德夫人“急忙取灯”、“轻轻吹熄”的动作体会到她的内心紧张;通过她的语言又发现她表现得十分镇定,从而体会到她复杂的内心世界。

是啊,这就是我们的伯纳德夫人,明明心急如焚,表现得却是如此得镇定。

6.看着已经点燃的蜡烛,伯诺德夫人此时复杂的内心世界你能准确地表达出来吗?写话训练:看着已经点燃的蜡烛,伯诺德夫人想7.危机解决了吗?你是从哪儿感受到的?(似乎)8.指导朗读第三四自然段。

9.小结:课文为什么能够把这个故事写得这样生动、紧张、扣人心弦的呢?一是围绕蜡烛这个代表性事物的反复描写烘托了紧张惊险的氛围。

二是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使故事的叙述更加扣人心弦的。

(设计意图:围绕语文的本体性知识展开教学,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品味,要求学生把感受到的人物内心的独白用语言表述出来,使抽象的文字符号具有了情感。

在朗读中领悟到通过人物的动作来表现人物内心的表达方式。

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须从细节入手,从一个词,一个字,甚至一个标点入手,反复推敲,方能悟得真味。

看似寻常的一句话,学生“品”出了伯诺德夫人在危机面前的那份从容不迫,“品”出了浓浓的语文味。

)四、课堂总结危机还没有过去,课文接下来又是如何通过杰克、杰奎琳两个孩子的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来刻画人物内心,展开故事情节的?如何把这篇记叙文改编成一个剧本?下节课我们继续交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