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粘剂(Adhesive)

合集下载

粘合剂

粘合剂

粘合剂[填空题]1胶黏剂(adhesive)参考答案:是一种能够把两种同类或不同类材料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物质。

又称粘合剂、粘接剂,简称胶。

[填空题]2胶接技术参考答案:采用胶黏剂将各种材料或部件连接起来的技术。

[填空题]3简述按用途胶黏剂的分类?参考答案:结构用:能长期承受较大负荷,有良好的耐热性、耐油性、耐水性等,如酚醛-缩醛、酚醛-丁腈、环氧-丁腈、环氧-尼龙、环氧-酚醛等。

非结构用:有一定粘接强度,随温度升高粘接力下降,如PVAc、聚丙烯酸酯类、橡胶类、热熔胶、虫胶、沥青等。

特种用:供某些性能和应用特殊场合用,如导电胶、导热胶、光敏胶、应变胶、医用胶、耐超低温胶、耐高温胶、水下粘接胶等。

[填空题]4简述机械结合理论?参考答案:这是一种较早的最直观的宏观理论。

被粘物表面不规则不平整,存在高低不平的峰谷或疏松孔隙结构,利于胶黏剂的渗入,固化后胶黏剂与被粘物表面发生咬合(锚固)而固定。

机械结合的关键:被粘物表面必须有大量的凹穴、槽沟、多孔穴等,当胶黏剂涂布上去时,经润湿、流动、挤压、铺展而渗入这些孔穴内,固化后嵌定在孔隙中而紧密地结合起来,表现出较高的胶接强度。

[填空题]5简述吸附理论?参考答案:吸附理论基本观点:胶接是一种吸附作用。

最早提出并被大多数科学家接受。

吸附理论认为:胶接产生的黏附力主要来源于胶黏剂与被粘物之间界面上两种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所有的液体-固体分子之间都存在这种作用力,这些作用力包括化学键力、范德华力和氢键力。

[填空题]6简述扩散理论?参考答案:扩散理论认为:高分子材料之间的胶接是由于胶黏剂与被粘物表面分子或链段彼此之间处于不停的热运动引起的相互扩散作用,使胶黏剂与被粘物之间的界面逐步消失,形成相互交织的牢固结合,胶接接头的强度随时间的延长而增至最大值。

[填空题]7简述化学键理论?参考答案:该理论认为:胶接作用是由于胶黏剂与被粘物之间的化学结合力而产生的,有些胶黏剂能与被粘物表面的分子或基团形成化学键。

黏合剂 Adhesives

黏合剂 Adhesives

黏合剂Adhesives第一节概述一、黏合剂及其分类二、黏合剂的组成三、粘接的基本原理四、黏合剂工业历史和发展趋势一、黏合剂及其分类1、黏合剂概述(1)一些基本概念•“粘”与“黏”的写法•“粘”两种发音----zhan/nian•胶粘剂(Adhesive):是一类单组分或多组分的、具有优良粘接性能的、在一定条件下能使被胶接材料(adherend)通过表面粘(黏)附作用紧密地胶合在一起的物质。

•Adhesive: A substance capable of holding materialstogether by adhesion. (Terry Sellers. Jr, 1985. Plywood andAdhesive Technology, P610)(1)一些基本概念•粘接(胶接):是借助胶粘剂通过表面作用将材料连接起来的一种方法。

•粘附(黏附): 两个表面依靠化学力、物理力或两者兼而有之的力结合在一起的状态(王恺, 1999. 英汉木材工业辞典. P4)•Adhesion: The state in which two surface are held together by chemical or physical force or both, with the aid of an adhesive (Terry Sellers. Jr, 1985. Plywood and Adhesive Technology, P610)(1)一些基本概念•粘接/Adhesion≠粘(黏)附/Adherence•粘(黏)附/Adherence: The state in which two surface are held together by interfacial force. Note—Adherence can be achieved with or without the use of an adhesives.•用作胶粘剂的物质通常可分为:天然高分子物质和合成高分子物质1、黏合剂概述•(2)胶接的优缺点胶接焊接铆接螺栓连接飞机的蒙皮连接传统机械连接方法不断取代各种胶接接头形式•Advantages(优点)•应力分布均匀,压力承受区域大•可胶接厚薄不同、形状不同的材料•可胶接同种或不同种材料•胶接不同种材料时,可防止电化学腐蚀(机械接合则不同,如钉子接合)•抗疲劳和循环载荷•外表光滑•Advantages(优点)•密封胶接可抵抗环境影响•热绝缘、电绝缘•对金属来说,不会降低其胶接强度•较高的强/重比•比机械连接快,成本更低(2)胶接的优缺点•Disadvantages(缺点)•胶接区域不可见•需表面处理(通常用腐蚀性的化学药品)•较长的固化时间,特别是在温度不高的场合•需固定设备,压力,反应锅、釜•需要温度•严格的过程控制(包括清洁处理)•胶接耐久性对所处环境的依赖性•天然胶粘剂易受到细菌、霉菌、啮齿动物、寄生虫的侵害•环境、健康问题(3)胶接在现代工业中的应用•航空、航天(结构胶structural adhesives)★粘接一架波音747约耗用3700m2胶膜、431kg聚硫密封胶和23kg硅橡胶密封剂。

胶黏剂

胶黏剂

一.胶黏剂(adhesive):又称粘合剂、粘接剂,简称胶。

它是一种能够把两种同类或不同类材料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物质。

二.胶黏剂组成胶黏剂通常是由基料、固化剂、促进剂、填料、增塑剂、稀释剂、偶联剂、稳定剂,防老剂、增粘剂、增稠剂等配合而成。

基料又称粘料,是胶黏剂的主要成分。

有天然聚合物、合成聚合物及无机物三大类。

固化剂:是使液态基料通过化学反应,发生聚合、缩聚或交联反应,转变成高分子量固体,使胶接接头具有力学强度和稳定性的物质。

不同的基料应选用固化快、质量好、用量少的固化剂。

填料:是不参与反应的惰性物质,可提高胶接强度、耐热性、尺寸稳定性并可降低成本。

其品种很多,如石棉粉、铝粉、云母、石英粉、碳酸钙、钛白粉、滑石粉等。

各有不同效果,根据要求选用。

增塑剂:能提高胶黏剂的柔韧性,降低脆性,改善抗冲击性等。

稀释剂:降低胶黏剂的粘度,便于施工操作,有能参与固化反应的活性稀释剂和惰性稀释剂两种。

偶联剂:具有能分别和被粘物及粘合剂反应成键的两种基团,提高胶接强度。

多为硅氧烷或聚对苯二甲酸酯化合物。

稳定剂:为防止胶黏剂长期受热分解或贮存时性能变化的成分。

三.胶料的分类按胶的主要成分分类,可分为有机胶黏剂和无机胶黏剂两大类,其中有机类中又可再分为人工合成有机类和天然有机类按固化条件可分为室温固化胶粘剂、低温固化胶粘剂、高温固化胶粘剂、光敏固化胶粘剂、电子束固化胶粘剂等。

按状态可以分为溶液类胶黏剂、乳液类胶黏剂、膏糊类胶黏剂、膜状类胶黏剂、粉末胶黏剂和固体类胶黏剂等。

按用途分类(1)结构型胶黏剂(2)非结构型胶黏剂(3)特种胶黏剂贮存期(storage life) :在规定条件下,胶黏剂仍能保持其操作性能和规定强度的最长存放时间。

适用期(pot life) :配制后的胶黏剂能维持其可用性能的时间。

同义词:使用期。

固体含量(solids content):在规定的测试条件下,测得的胶黏剂中不挥发性物质的质量百分数。

胶粘剂概述 (2)

胶粘剂概述 (2)
20
一、胶粘剂的发展(沿革)


合成胶粘剂的出现:
①1912年美国的L.H.贝克兰首先将酚醛树脂作为胶
粘剂用于木材的粘接;

②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脲醛树脂作为胶粘剂也用
于木材工业;

从此,胶粘剂开始了以合成树脂胶粘剂为主的发展 道路。
21

a、40~50年代,不饱和聚酯、环氧树脂和聚氨酯胶 粘剂问世,合成橡胶和热塑性树脂在粘接领域中得 到了广泛的应用; b、此后,又开发了合成橡胶改性的合成树脂胶粘剂, 即橡胶-树脂胶粘剂,并成功的用于粘接飞机机身 部件。于是胶粘剂进入了粘接金属结构部件的发展 阶段; c、以后,合成胶粘剂又增加了新品种,如50年代末, 单液型,在常温下能快速(几十秒)固化的氰基丙 烯酸酯胶粘剂实现工业化生产;60年代开发了贮存 稳定,使用方便的厌氧胶粘剂……
⑥可赋予被粘物体以特殊的性能(导电胶、导磁胶、 耐高温胶、电绝缘胶)。

9
缺 点

①耐候性差; ②胶接的不均匀扯离和剥离强度低,容易在接头边 缘首先破坏;

③与机械物理连接法相比,溶剂型胶粘剂的溶剂易
挥发,而且某些溶剂易燃、有毒,会对环境和人体
产生危害。

④胶接质量因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够稳定,而且 无损探伤尚没有很好的方法。
12
甲苯

甲苯又称苯基甲烷,分子式C6H5-CH3无色易挥发液体, 有类似苯的气味,易燃。中等毒性,对皮肤和黏膜刺激 性大,对血液毒害较小,但对神经系统作用比苯强,大 量吸人会出现疲惫,恶心,错觉,活动失灵,全身无力, 嗜睡等,长期接触有引起膀胱癌的可能。但甲苯能被氧 化成苯甲酸,与甘氨酸生成马尿酸,能从尿中排出。
18

粘合剂介绍

粘合剂介绍

胶粘剂的定义和历史定义:胶粘剂又称粘合剂,简称胶(bonding agent, adhesive),是使物体与另一物体紧密连接为一体的非金属媒介材料。

在两个被粘物面之间胶粘剂只占很薄的一层体积,但使用胶粘剂完成胶接施工之后,所得胶接件在机械性能和物理化学性能方面,能满足实际需要的各项要求。

能有效的将物料粘结在一起。

历史:考古学证据显示粘合剂的应用历史已经超过6000多年,我们可以看到在博物馆里展出的许多物体在经过3000多年后依然由粘合剂固定在一起。

进入20世纪,人类发明了应用高分子化学和石油化学制造的“合成粘结剂”,其种类繁多,粘结力强。

产量也有了飞跃发展。

胶粘剂的应用和分类应用:电子,汽车,工业,化工,建筑业等各个领域都有用到胶粘剂。

分类:胶粘剂种类繁多,组分各异,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1 按化学类型分类无机胶粘剂(sauereisen的高温水泥)有机胶粘剂:分为天然胶粘剂和合成胶粘剂合成胶粘剂按化学成分主要分为:Epoxy, PU, Silicone, Acrylic, etc.2 按物理形态分类水基型:基料分散于水中形成水溶液或乳液,水挥发而固化。

溶液型:基料在可挥发溶剂中配成一定黏度的溶液,靠溶剂挥发而固化。

膏状和糊状:基料在可挥发溶剂中配成高黏度的胶粘剂,用于密封和嵌缝。

固体型:把热塑性合成树脂制成粒状或块状,加热熔融,冷却时固化。

膜状:将胶粘剂涂于基材上,呈薄膜状胶带3 按固化方式分类热固化:通过加热的方式使粘合剂发生聚合反应而固化,温度和时间根据不同的产品有很大区别。

湿气固化:与空气中的水汽发生聚合反应达到固化。

UV固化:光引发剂紫外光照射下,形成自由基或阳离子从而引发粘合剂的聚合反应而固化。

厌氧固化: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发生自由基聚合反应,空气存在会阻碍聚合反应。

催化固化:在催化剂作用下使粘合剂发生聚合反应达到固化。

4 按工艺分类粘合剂(Adhesive):特殊有导电胶,导热胶,芯片的粘结。

一文了解橡胶胶粘剂的概念

一文了解橡胶胶粘剂的概念

一文了解橡胶胶粘剂的概念一、胶粘剂的定义1、胶粘剂的定义:通过界面的粘附和物质的内聚等作用,能使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制件或材料连接在一起的天然的或合成的、有机的或无机的一类物质,统称为胶粘剂(adhesive)又叫粘合剂,习惯上称为胶。

2、粘结(粘合):指两个表面靠化学力、物理力或者两者兼有的力使之结合在一起的状态。

胶粘剂首先必须在被粘物表面粘附,这是由于两相之间产生粘合力,该力来源于次价键力或主价键力。

3、内聚:即单一物质内部各粒子靠主价键力(包括离子键、共价键、配位键、金属键等)、次价键力(包括范德华力、氢键)结合在一起的状态。

胶粘剂的内聚力与分子间力、相对分子质量、交联程度、结晶和分子缠绕等因素有关。

二、胶粘剂的要求1:不论出于何种状态,当涂布时都应呈液态;2:对被粘接物表面能够完全铺展,充分润湿;3:必须能够通过某种方式而使液体转变为固体或凝胶状态,形成坚韧而稳定的胶层;4:固化后应有一定的强度。

能够可靠的连接,传递应力,抵抗破坏;5:可耐0℃以上的温度,并经受一定时间的考验。

三、胶粘剂的分类1:按照外观分类1.1:溶剂型1.2:乳液型(水性)1.3:膏状或糊状1.4:固体型1.5:膜状型2:按照固化方式分水基蒸发型、溶剂挥发型、热熔型、化学反应型、压敏型。

四、胶粘剂的基本组成1、胶粘剂的基本组成:胶粘剂的组分包括基料、固化剂、溶剂、增塑剂、填料、偶联剂、交联剂、促进剂、增韧剂、增粘剂、增稠剂、稀释剂、防老剂、阻聚剂、阻燃剂、引发剂、光敏剂、消泡剂、防腐剂、稳定剂、络合剂、乳化剂。

2、基料的种类:基料是胶粘剂的主要成分、主剂或主体聚合物,起粘合作用。

按照化学的成分的不同,基料的来源有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是高分子合成类的高分子基料。

2.1常用的有机化合物热固性合成树脂:酚醛树脂、环氧树脂、氨基树脂、聚氨酯树脂、不饱和聚酯和丙烯酸树脂。

热塑性合成树脂:橡胶类基料、天然高分子材料、水性胶乳类基料橡胶类基料胶粘剂2.2胶粘剂基料的选择原理根据胶粘剂应用的对象、应用的场合及应用的性能的选择。

工业胶黏剂介绍

工业胶黏剂介绍

4 按用途分类 5 按受力情况分类 结构胶黏剂与非结构胶黏剂
四、胶黏剂的特点
1 耐温性
耐温性是无机胶黏剂的优良特性之一。无机高温胶黏 剂通常使用范围在1500~1750℃,而磷酸氧化铜胶黏
剂的耐温范围更广,可在 180~1400℃范围内使用。
2 粘接无破坏性
材料的连接主要有螺栓连接、铆接、焊接和粘接等,
等。各有不同效果,根据要求选用。
填料用量要求:①控制胶黏剂到一定黏度;②保证填 料能润湿;③达到各种胶接性能的要求。
增韧剂: 能提高胶黏剂的柔韧性,降低脆性,改善抗冲 击性等。通常增韧剂是一种单官能团或多官能团的物 质,能与胶料起反应,成为固化体系的一部分结构。
稀释剂: 降低胶黏剂的粘度,便于施工操作,有能参与 固化反应的活性稀释剂和惰性稀释剂两种。
常称热熔胶,是无溶剂热塑性受热熔化冷却固化的一大 类粘合剂。常温下是固体,具有单组分、无溶剂、无污 染、无毒害、贮存运输安全、价廉、粘合性优、能反复 使用、基本无废料、应用面广等特点。是当今胶黏剂的 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按基料分有EVA、聚氨酯、聚酰胺、聚酯等几类。可用
于粘接金属、玻璃、木材,塑料等各种材料。
偶联剂 : 具有能分别和被粘物及粘合剂反应成键的两种
基团,提高胶接强度。多为硅氧烷或聚对苯二甲酸酯 化合物、钛酸酯偶联剂。 使用方式:将偶联剂配成1%~2%的乙醇液,喷涂在被 粘物的表面,待乙醇自然挥发后即可涂胶;直接将1
%~5%的偶联剂加到基体中去。
增塑料:具有在胶黏剂中能提高胶黏剂弹性和改进耐 寒性的功能。增塑料通常为沸点高的、较难挥发的液 体和低熔点固体。按化学结构分多为:邻苯二甲酸酯 类,脂肪族二元酸酯类,磷酸酯类,聚酯类和偏苯三 酸酯类。 除此之外,胶黏剂中有时还加有稳定剂、触变剂、引发剂、 促进剂、乳化剂、增稠剂、防老剂、阻聚剂、阻燃剂等。

胶粘剂术语

胶粘剂术语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2943-94代替GB 2943-82胶粘剂术语Terms of adhesive1.一般术语粘合 adhesion两个表面依靠化学力、物理力或两者兼有的力使之结合在一起的状态。

同义词:粘附内聚 cohesion单一物质内部各粒子靠主价力、次价力结合在一起的状态。

机械粘合 mechanical adhesion两个表面通过胶粘剂的咬合作用而产生的结合。

同义词:机械粘附粘附破坏 adhesive failure;adhesion failure胶粘剂和被粘物界处发生的目视可见的破坏现象。

内聚破坏 cohesive failure;cohesion failure胶粘剂或被粘物中发生的目视可见的破坏现象。

相容性 compatibility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时具有相互亲和的能力。

胶粘剂 adhesive通过粘合作用,能使被粘物结合在一起的物质。

被粘物 adherend准备胶接的物体或胶接后胶层两边的物体。

基材 substrate用于在表面涂布胶粘剂的材料。

注:这是比“被粘物”更广义的术语。

湿润 wetting液体对固体的亲和性。

两者间的接触角越小,固体表面就越容易被液体湿润。

同义词:润湿干燥 dry通过蒸发、吸收,使溶剂或分散介质减少,以改变被粘物上胶粘剂物理状态的过程。

胶接 bond用胶粘剂将被粘物表面连接在一起。

同义词:粘接固化 curing;cure胶粘剂通过化学反应(聚合、交联等)获得并提高胶接强度等性能的过程。

硬化 setting;set胶粘剂通过化学反应或物理作用(如聚合反应、氧化反应、凝胶化作用、水合作用、冷却、挥发性组分的蒸发等),获得并提高胶接强度、内聚强度等性能的过程。

胶层 adhesive layer胶接件中的胶粘剂层。

交联 crosslinking;crosslink在分子间形成化学键,并产生一个三维空间网络结构的过程。

分层 delamination在层压制品中,由胶粘剂、被粘物或它们的界面破坏所引起的层间分离现象。

胶粘剂基础知识及产品详解

胶粘剂基础知识及产品详解

胶粘剂基础知识及产品详解
一、胶粘剂概述
胶粘剂(Adhesive),又称为粘合剂,是一种非塑性的硬质材料,它
是用来结合物体表面的一种特殊材料。

根据粘合剂的分类,胶粘剂又可以
分为水胶、溶剂胶、热熔胶等。

根据胶粘剂的粘接效果,又能分为强粘、
中粘、弱粘等。

二、胶粘剂种类
1、水基胶粘剂:水性胶粘剂有聚酯胶、乳胶、聚氨酯等,是成膜粘
接的低毒、环保型胶粘剂,具有粘合性能优越,结果耐久,安全和无毒。

2、溶剂热熔胶:溶剂胶是指在溶剂的作用下,得到溶胶态的胶粘剂。

其特点是:由于溶剂的作用,热熔胶的粘接和软化温度较低,粘接迅速;
但是溶剂的挥发会使胶粘剂表面出现弱点,而且热熔胶的溶剂是有毒,对
于人体和环境有害。

3、热熔胶:热熔胶是一种以聚乙烯为主要原料的共聚物,具有较强
的粘性,当热熔胶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后,其粘接牢度较高,热熔胶的溶解
不耗能,而且热熔胶能够满足各种结构强度的要求,耐温耐化学性好,无
毒无害。

第3章 胶粘剂

第3章   胶粘剂
桥,跨度38M
用环氧树脂胶粘接的混凝土预制件建造的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
7
一、胶粘剂的分类
1、按化学结构分类
皮胶
骨胶
2、按用途分类
(1)结构胶粘剂:用于受力结构件胶接,并能长 期承受较大动、静负荷的胶粘剂。
(2)非结构胶粘剂:适用于非受力结构件胶接。
(3)特种胶粘剂:某些特殊场合应用的胶粘剂,用 以提供独特的性能,如导电、导磁胶粘剂及医用胶
物理固化 例如溶剂挥发、乳液凝聚、熔融体冷却 化学固化 使胶粘剂分子交联成体型结构的固体而固化 辐射固化
3.2 聚醋酸乙烯酯胶粘剂
聚醋酸乙烯酯是醋酸乙烯的聚合物。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特性:
通过自由基反应机理进行聚合,引发剂为:有机过 氧化物(过氧化苯甲酰)或无机过酸盐(如过硫 酸钾、过硫酸铵); 聚合方法有:本体聚合、溶液聚合和乳液聚合,乳 液聚合产量最大;聚醋酸乙烯无臭、无味、无毒; 聚醋酸乙烯可以配制成乳液胶粘剂、溶液胶粘剂、 热熔胶粘剂及醋酸乙烯共聚物胶粘剂。
交联密度比较高,能耐较高的温度,耐热性和耐介质性优于环 氧树脂粘合剂。
3.6 聚氨酯胶粘剂


以多异氰酸酯和聚氨基甲酸酯为主体的胶粘剂通称为聚 氨酯胶粘剂。 聚氨酯指具有氨基甲酸酯链的聚合物,一般由多异氰酸 酯与含羟基化合物或多元醇反应制得。
常用的多异氰酸酯有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二苯甲烷4,4′-二异氰酸酯(MDI)、六亚甲基-1,6-二异氰酸酯(HDI)等。 常用的含羟基化合物有端羟基聚酯(如聚己二酸乙二醇酯、 聚己二酸1,4一丁二醇酯等)、端羟基聚醚等。
3.3 环氧树脂胶粘剂
环氧树脂胶粘剂是以环氧树脂为基材,另加固化剂、 增韧剂、稀释剂和填充剂等组成。

胶粘剂术语 Terms of Adhesive

胶粘剂术语 Terms of Adhesive

胶粘剂术语Terms of Adhesive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2943-94 代替GB 2943-821、一般术语粘合 adhesion两个表面依靠化学力、物理力或两者兼有的力使之结合在一起的状态。

同义词:粘附内聚 cohesion单一物质内部各粒子靠主价力、次价力结合在一起的状态。

机械粘合 mechanical adhesion两个表面通过胶粘剂的咬合作用而产生的结合。

同义词:机械粘附粘附破坏 adhesive failure;adhesion failure胶粘剂和被粘物界处发生的目视可见的破坏现象。

内聚破坏 cohesive failure;cohesion failure胶粘剂或被粘物中发生的目视可见的破坏现象。

相容性 compatibility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时具有相互亲和的能力。

胶粘剂 adhesive通过粘合作用,能使被粘物结合在一起的物质。

被粘物 adherend准备胶接的物体或胶接后胶层两边的物体。

基材 substrate用于在表面涂布胶粘剂的材料。

注:这是比“被粘物”更广义的术语。

湿润 wetting液体对固体的亲和性。

两者间的接触角越小,固体表面就越容易被液体湿润。

同义词:润湿干燥 dry通过蒸发、吸收,使溶剂或分散介质减少,以改变被粘物上胶粘剂物理状态的过程。

用胶粘剂将被粘物表面连接在一起。

同义词:粘接固化 curing;cure胶粘剂通过化学反应(聚合、交联等)获得并提高胶接强度等性能的过程。

硬化 setting;set胶粘剂通过化学反应或物理作用(如聚合反应、氧化反应、凝胶化作用、水合作用、冷却、挥发性组分的蒸发等),获得并提高胶接强度、内聚强度等性能的过程。

胶层 adhesive layer胶接件中的胶粘剂层。

交联 crosslinking;crosslink在分子间形成化学键,并产生一个三维空间网络结构的过程。

分层 delamination在层压制品中,由胶粘剂、被粘物或它们的界面破坏所引起的层间分离现象。

胶粘剂概述

胶粘剂概述
9
缺点
❖ ①耐候性差; ❖ ②胶接的不均匀扯离和剥离强度低,容易在接头边
缘首先破坏; ❖ ③与机械物理连接法相比,溶剂型胶粘剂的溶剂易
挥发,而且某些溶剂易燃、有毒,会对环境和人体 产生危害。 ❖ ④胶接质量因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够稳定,而且 无损探伤尚没有很好的方法。
10
胶粘剂的污染问题
❖ 常见的胶粘剂质量问题主要是溶剂挥发产生的苯类、 卤代烃和甲醛等有害物质: 苯是一种致癌物质,人若吸入过量,会出现头 晕、恶心、乏力、皮肤干燥、意识模糊等现象,重 者可导致昏迷甚至死亡。甲苯和二甲苯:对皮肤和 粘膜刺激性大,长期接触易引起膀胱癌。甲醛挥发 较慢,吸入后会引起恶心,导致支气管炎,甚至出 现肺水肿;卤代烃也是致癌物质,长期吸入会损伤 肝脏等器官。
11

❖ 苯又称安息油。分子式C6H6,无色至淡黄色透明液体, 易挥发,有强烈芳香味,极易燃烧,蒸气与空气能形成 爆炸性混合物,高毒,苯的蒸气对人有强烈的毒性,吸 入或经皮肤吸收,可积累中毒,使人沉闷、抑郁、头痛、 乏力,昏睡、眩晕等。已被定为致癌物。同时对苯的长 期接触有可能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并导致死亡。有资 料介绍说,苯对人体的伤害远大于目前人类知识所掌握 的范围。
❖ 国标GB18583-2001二甲苯的使用和甲苯一样只是作了 量的限制,其限量为甲苯十二甲苯总量不得大于 200g/kg。
14
甲醛
❖ 甲醛为无色可燃气体,分子式CH20,不是胶粘剂的溶 剂,是生产某些胶粘剂的基本原料,如酚醛胶、脲醛胶、 聚乙烯醇缩醛胶等。有强烈的刺激性和窒息性气味,对 人的眼、鼻有刺激作用,有毒,吸入甲醛蒸气会引起恶 心、鼻炎、支气管炎和结膜炎等。甲醛易溶于水,通常 是约40%水溶液,称甲醛水,俗称福尔马林,是致癌嫌 疑物质。

adh 生产工艺

adh 生产工艺

adh 生产工艺
ADH生产工艺是指一种用于粘接(Adhesive Bonding)、密封(Sealing)、填补(Gap Filling)等应用的工艺。

ADH是"Adhesive"的缩写,即胶黏剂;生产工艺是指在制造产品过程
中所采用的工艺方法和步骤。

ADH生产工艺的步骤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表面处理:将待粘合的两个材料表面进行清洁和处理,以去除污垢、脱脂、去除氧化层等,保证表面的干净和粗糙度。

2. 胶黏剂选择:根据所需的粘接强度、环境条件和要粘接的材料特性,选择合适的胶黏剂。

3. 涂布:将胶黏剂涂布在待粘接的材料表面上,可以使用刷子、喷涂、滚涂等方式进行涂布。

4. 接触时间:将涂布好的胶黏剂的表面接触到待粘接材料的表面上,保持一定时间使其产生化学反应或吸附作用。

5. 施加压力:在接触时间后,施加一定的压力使胶黏剂与材料紧密贴合,促进粘接反应的进行。

6. 固化:根据胶黏剂的特性和需要,将粘接部位暴露在特定环境条件下(如温度、湿度等)进行固化,使其达到所需的强度。

ADH生产工艺具有一些优点,如使用广泛、粘接强度高、粘
接面积均匀等,但也存在一些限制和注意事项,如材料的表面处理对粘接强度有很大影响、胶黏剂选择需要考虑环境因素等。

总的来说,ADH生产工艺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粘接工艺,广
泛应用于制造业中的各个领域。

涂料与胶黏剂总结

涂料与胶黏剂总结

第一章1、胶粘剂(adhesive) 定义(胶黏剂): 通过界面(表面)层分子(原子)间相互作用,把两个固体材料表面连接在一起的物质或材料称为胶粘剂。

也称粘合剂,粘接剂,或俗称胶,胶水。

2、涂料(coating):通过界面(表面)层分(原)子间相互作用, 粘附于固体表面,并能形成固体膜或层,达到保护表面和改变表面外观与功能的物质。

3、底胶:为了增加粘附力或保护被粘固体表面,在胶接之前所涂敷的物质。

偶联剂一般用于含有反应性基团的极性表面,底涂剂一般用于非极性材料。

底漆:为了增加粘附力或增加表面外观、保护被粘固体表面,在正式涂装之前所涂敷的物质。

底漆一般用于金属材料,多孔性材料等。

4、胶接亦称为粘接、胶粘、胶合、粘合等,是指将同质或异质物体表面用胶粘剂连接在一起的一种技术。

被粘接在一起的部位称为胶接接头。

涂装技术:是指把固体物质表面用涂料进行涂饰的一种技术。

5、形成粘附力的条件?1 胶接前或涂装前为液体(适应被粘表面) 2 能够湿润(wetting)与扩展 3 固化或成膜(温度,湿度,压力,时间,光照,辐射)。

4 使用性能(导电、导热、透光、弹性、耐热、耐环境性)6、胶粘剂用量是工业味素?作用是维生素: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包括木材加工、轻纺、建筑、交通运输、机械电子、医疗卫生、日常生活、尖端技术、航天工业、航空工业、兵器、造船等领域7、分类方法热固性胶粘剂:指胶粘剂固化后,分子链相互化学交联,形成了空间网状结构,加热不能流动或软化,也不能溶于溶剂。

特点:该类胶粘剂可在室温固化,也可加热固化,可以是单组份,也可以是双组份或多组份。

热塑性胶粘剂:相对于热固性胶粘剂而言,固化后胶粘剂分子没有相互交联,仍呈线性,因此受热时可反复软化或溶于溶剂或分散于水中。

热塑性胶粘剂是单组分体系,可靠熔体冷却(热熔胶)或溶剂和水分蒸发固化。

弹性体胶粘剂:这种胶粘剂固化物具有橡胶的特性。

供应形式有溶剂型,乳液型,胶带型,单组分或双组分无溶剂型或糊状型。

粘合剂作用

粘合剂作用

粘合剂作用
粘合剂(Adhesive)是指一种物质,能够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
物体连接在一起,以实现粘接功能。

粘合剂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家具、电子、汽车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粘合剂的作用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 实现物体的连接:粘合剂可以将不同的物体牢固地连接在一起。

它可以填充物体表面的微小缝隙,形成均匀且具有足够强度的接合面,从而使物体保持连接状态。

2. 传递力量:粘合剂能够承受外部施加的力量,并将其均匀地传递到连接的物体上。

在某些情况下,粘合剂甚至可以使连接的物体具有更高的强度和稳定性。

3. 耐久性:粘合剂可以提供长期稳定的粘接性能,即使在极端温度、湿度和其他环境条件下,也能保持连接的稳固性和强度。

4. 填充功能:粘合剂可以填充物体表面的小孔和凹陷,从而填补物体之间的间隙,提供更紧密的接合面,增加连接的稳定性。

5. 结构增强:粘合剂可以在不同的材料之间形成坚固的连接,从而增强材料的整体强度和刚度。

这种结构增强的效果常常超过了传统的机械连接方式。

总的来说,粘合剂的作用是通过提供可靠的连接、传递力量、提供耐久性、填充间隙和增强结构等方式,将不同的物体牢固
地连接在一起。

它在促进工业制造、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率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粘合剂的研发和应用也是一个不断创新、发展的领域,为各个行业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技术支持。

adhesive的动词形式

adhesive的动词形式

adhesive的动词形式
【实用版】
目录
1.介绍粘合剂的含义和用途
2.粘合剂的动词形式的构成
3.粘合剂动词形式的例句
4.粘合剂动词形式的使用场景
正文
粘合剂,又称为胶水,是一种可以将两个物体粘接在一起的物质。

它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如粘贴纸张、修补家具等。

在英语中,粘合剂的动词形式是“adhere”,表示将两个物体粘接在一起的动作。

粘合剂的动词形式的构成是“adhere”,它是由“adhesive”(粘合剂)这个词派生而来。

在英语中,形容词“adhesive”用于描述具有粘性的物质,而动词“adhere”则表示将物体粘接在一起的动作。

以下是粘合剂动词形式的一些例句:
1.The glue adhered the two pieces of wood together.(胶水把两块木头粘在一起。


2.Please ensure that the labels adhere properly to the bottles.(请确保标签正确粘在瓶子上。


3.The tape adhered the picture to the wall.(胶带把画粘在墙上。


粘合剂动词形式的使用场景包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粘贴和修补工作,以及在学术和商业领域的文件制作、艺术品创作等。

使用粘合剂动词形式时,请确保粘合剂的质量和粘接效果,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总之,粘合剂的动词形式“adhere”表示将两个物体粘接在一起的动作,它在日常生活和各种行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优点
胶接与其它连接法相比有如下优点: (1)能粘合用其他方法不能连接的物质,如 粘接薄膜、纤维、小颗粒等;

(2)应力分布面广,比采用机械连接易得到更轻、 更牢固的组件。如可以采用夹心板(由蜂窝芯和薄 的铝或镁)制造飞机的机翼、尾翼和机身,可以减 轻飞机的重量、降低疲劳破坏的可能性;





(5)填料 填料的作用是改善粘合性能和降低粘合剂的成本。 填料一般是粉末状或细短纤维状。填料的用量要 合适,否则会导致粘接性能下降。 (6)偶联剂 偶联剂是为了改善粘合剂和被粘物表面之间的 界面强度而使用的助剂。偶联剂是具有反应性基 团的化合物,可与被粘物表面分子形成化学键合。 偶联剂又称增粘剂。 (7)其它助剂 粘合剂组分除上述必需的组分外,有进根据粘料 的结构性质、用途还需加入防老剂、着色剂、引 发剂、促进剂、乳化剂、增稠剂、防老剂、阻燃 剂、稳定剂等组分。

CN CH2 C COOR CH2 CN C COOR
OH-
CN CH2 C
n
COOR
②辅助成分 A、稳定剂: 为防止贮存时发生阴离子聚合而 加入的酸性物质,如:SO2、醋酸铜、P2O5、 对甲基苯磺酸; B、阻聚剂 :防止贮存时发生自由基聚合,常 用 对苯二酚。 C、增稠剂:为防止使用时流失而加入的高分 子化合物。如:有机玻璃模塑粉。 D、增塑剂:提高胶粘剂的韧性,常用磷酸三 甲酚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9.3合成树脂粘合剂



93.1热塑性树脂胶粘剂 以热塑性树脂是为基料的粘合剂,加热熔融软 化,冷却固化;遇溶剂可溶解,据固化机理不 同分为四类: (1)是通过溶剂挥发实现固化; (2)是通过分散剂挥发实现固化的乳液型黏合 剂; (3)是通过溶体冷却实现固化的热熔胶; (4)是通过化学反应实现固化的反应型胶粘剂。 热塑性树脂胶粘剂机械性能、耐热性能和耐化 学性能较差,但使用方便,有较好的柔软性。

(5)按受力情况分类 结构胶(环氧树脂、酚醛树脂等) 非结构胶(橡胶胶粘剂等)。

9.2胶接的基本原理

9.2.1胶接界面 界面中胶粘剂、底胶和被粘物表面以及吸附层 之间有明显边界。

(1)粘接接头受力情况
(2)接头破坏形式
(3)胶粘剂必需具备的条件 a室温或加热条件下易于流动; b有良好的润湿性; c在一定温度、压力、时间下,能把被粘 接物牢牢地粘接成一整体; d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良好的力学性质。

主要特点及用途: 优点:黏结强度高、粘度低、使用方便; 成本低、无毒、无污染。 缺点:耐水性、耐热性差;蠕变性较大。 适合于粘接多孔性材料,尤其是木材、 纸制品、家具制造业、装饰装潢业、无 纺布(医院用一次性床单、手术衣)。

(2)聚醋酸乙烯溶液胶粘剂 该类胶粘剂可由单体直接在溶液中聚合 制得,也可将固体聚合物溶于适当溶剂 中制得,常用的溶剂有低级酮、卤代烃。 由于树脂的分子量不高,内聚强度不够, 加之溶剂难以完全挥发,其粘接强度、 耐热性比乳液胶粘剂低。
(3)通过交叉粘接能使各向异性材料的强度、 重量比及尺寸稳定性得到改善,如木材本身不 钧一且对水敏感,经交叉粘接后可变成不翘曲 且耐水的层压板;
(4)粘合剂有许多特殊性能,如电容器、印 刷线路、电动机、电阻器等的粘合面具有电绝 缘性能;

(5)可以粘合异种材料,如铝-纸、铜-钢、 纸-木等。两种金属粘合在一起,粘合物件间有 粘合剂层割开,从而可以防止腐蚀。如两种热 膨胀系数相差显著的材料粘合在一起,柔性的 胶层能降低因温度变化所产生的应力;
(6)粘合方法比其他连接方法(焊接、铆 钉、螺栓等连接)便于施工,且速度快,经 济,美观。
9.1.2胶粘剂的组成

胶粘剂的品种很多,其基本组成由基料, 固化剂,填料,增韧剂,稀释剂,偶连 剂,触变剂,增塑剂等配合而成。
(1)基料 基料又称粘料、 主剂、是决定粘合剂性能主要 组分,能起到胶粘的作用,作为粘料的物质可以 是天然高分子、合成树脂及合成橡胶。天然高分 子有淀粉、蛋白质、天然橡胶等,还有无机材料 如硅酸盐、磷酸盐等。
指以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及其酯或在分子结构中含有 丙烯酸酯的化合物为主体的聚合物或共聚物配制的胶 粘剂。 (1)α—氰基丙烯酸酯胶粘剂 俗称瞬干胶,是产量较小、价格较贵的一类黏合剂, 常用的有501、502、504胶。结构通式:
CN CH2 C COOR
①固化机理: 氨基和酯基具有很强的吸电子性,使α位C带有 部分负电荷,在水或弱碱的催化作用下,易进 行阴离子聚合而完成固化。
9.3.1.1聚醋酸乙烯粘合剂
主要用于木料、纸制品、无纺布、发泡 聚乙烯等的粘接 。 (1)聚醋酸乙烯乳液胶粘剂 结构式:

CH
CH2 n
OCOCH3

合成方法:
由醋酸乙烯在乳化剂存在下进行乳液聚合 (自由基聚合机理)。
主要原料: ①引发剂 :是水溶性的,如过硫酸铵、 过硫酸钾; ②保护胶体:聚乙烯醇,用来改善胶乳 的贮存稳定性; ③乳化剂:常用阴离子型或非离子型表 面活性剂; ④增塑剂:常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3)按固化方式分类 水基蒸发型(如聚乙烯醇和乙烯-醋酸乙烯 酯共聚乳液型胶粘剂)、 溶剂挥发型(如氯丁橡胶胶粘剂)、 热熔型(如棒状、粒状与带状的乙烯-醋酸 乙烯酯热熔胶)、 化学反应型(如α-氰基丙烯酸酯瞬干胶和 酚醛-丁腈橡胶等)、 压敏型。

(4)按用途分类 金属、塑料、织物、纸品、医疗、制鞋、 化工、建筑、汽车、飞机、电子元件等用 胶。还有特种功能胶,如导电胶、导磁胶、 耐高温胶等。 如建筑业的胶粘剂、汽车工业用的胶粘剂、 铸造工业用的胶粘剂、制鞋工业用的胶粘 剂等。

(2)乳液型、溶液型丙烯酸酯胶粘剂 ①乳液型丙烯酸酯类胶粘剂 原料有丙烯酸酯(C4-C8酯)和其它单体(如 甲基丙烯酸、丙烯酸、醋酸乙烯、VC、苯乙 烯),可进行同种单体聚合和不同单体共聚。 特点:耐老化性、耐水性好,耐皂洗、耐磨、 胶膜柔软;主要用于织物方面,如无纺布用、 静电植绒等;还可用于建筑方面作装饰用胶粘 剂和密封剂。

③静电理论 当黏合剂与被黏结材料接触时在界面两侧形成 双电层,粘合力主要来自于双电层的静电引力。

④扩散理论 粘合剂与被粘材料接触时,其分子互相 扩散,在界面发生互溶,导致界面的消 失和过渡层的产生,两聚合物的胶结是 在过渡层中进行的。 ⑤化学键理论 胶粘剂与被胶粘物表面形成化学键,从 而产生化学结合力。化学键能比分子间 的作用能高且稳定。

(2) 粘接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粘接接头的强度取决于三个基本因素,即:胶 粘剂的内聚强度、被粘材料的强度和胶粘剂与 被粘材料之间的粘合力。 其粘接过程如下: ①润湿 为使被粘物表面易被润湿 ,需清洗处理,除去 油污; ②胶粘剂分子的移动和扩散 胶粘剂分子按布朗运动的规律向被粘物表面移 动;

R C N
+
R Me CN Me
OH
HO
Me
带双键的橡胶分子双键上的π电子能与金属形 成配价键。
H H C C
+
H Me H
C Me C
(b)共价键 如用聚氨酯胶粘接木材:

H R N C O
+
O C OR
HO
R
R
N
(c)氢键 胶粘剂分子中的-OH可与玻璃、金属氧化层、 陶瓷等上的氧原子共享氢质子而形成氢键结合。

(2)固化剂和固化促进剂 以热固性聚合物为粘料时,必须加入固化剂使 粘合组分交联形成体型结构。 固化促进剂是加速交联反应,缩短固化时间或 降低固化温度的组分。 (3)增塑剂与增韧剂 为了改善胶层柔韧性,提高胶层冲击强度而加 入的配合剂。 (4)稀释剂 稀释剂是为了降低粘合剂粘度、增加粘合剂浸 稳透力而使用的低分子化合物,有些稀释剂还 能降低粘合剂的活性,延长粘合剂的使用期。

CH2 CH m OH + RCHO CH2 CH O CH R CH2 CH O m + H2O
主要产品为聚乙烯醇缩甲醛和缩丁醛。 缩甲醛可用作日用胶水;聚乙烯醇缩丁醛具有良好的柔韧 性、光学透明性,常用于无机玻璃的黏结以制造安全玻璃、 汽车工业的防护玻璃。
9.3.1.3丙烯酸系列胶粘剂


9.1.3胶粘剂的分类
胶粘剂的品种繁多,组分各异,主要的分类方 法有: (1)按化学成分分类 以无机化合物为基料的称为无机胶粘剂,如硅 酸盐、磷酸盐、氧化铅、锡-铅等。以有机化合 物为基料的称有机胶粘剂,分为天然胶粘剂:动 物胶、植物胶、矿物胶和合成胶粘剂:树脂型、 橡胶型、复合型。




(4)胶接界面的结合力 a、物理结合: 机械连接和范德华力(偶极力、诱导 力、色散力和氢键) b、化学结合: 共价键、离子键、金属键。

(5)影响界面结合的因素: a表面化学状态和吸附物; b被粘附物表面的微细结构(粗糙度); c胶粘剂、底胶分子的链结构、粘度和粘 弹性; d胶粘剂底胶与被粘物表面的相容性; e胶结工艺
9.2.2 粘接的基本原理

(1)几种粘接理论简介 ①吸附理论 物理吸附的范德华力:当两理想平面相距1nm, 吸引力可达10—100MPa; 0.3nm,可达1001000MPa。 只要胶粘剂能充分润湿被粘物表面,并与之达 到良好接触,分子间的引力便产生了胶粘作用。
②机械结合理论 认为粘合力是由于粘合剂渗入被粘物表面的缝 隙或凹陷处,经固化后产生啮合连接。

(3)聚醋酸乙烯共聚物粘合剂 聚醋酸乙烯是一种刚性材料,加入增塑 剂共混可提高其柔韧性,但共混增塑剂 易渗出,不如共聚的作用持久。 可与适 当的单体(乙烯、氯乙烯、丙烯酸、丙 烯酸酯顺丁烯二酸酯等)共聚合;代表 性产品为乙烯-醋酸乙烯的共聚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