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中蕴含的古汉语知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成语中保留了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现象在现代汉语中虽然也能见到,但那是为了修辞的需要,在特定的条件下偶尔使用的,并不符合一般的语言习惯。而成语中的词类活用则比比皆是,需要我们认真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名词活用作动词。在某些成语中,也即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里名词或名词短语失去了它本身的语法特点而具有一般动词的语法特点。如“不毛之地”中的“毛”是“长毛、长植物”的意思,“不毛之地”就是不长庄稼的地方,形容土地荒凉、贫瘠。又如“衣锦还乡”中的“衣”是“穿着”的意思,“衣锦还乡”就是穿着锦绣衣服回到家乡,形容富贵后得意地回到家乡向乡邻们展示。此外如“未雨绸缪、一鼓作气、党同伐异、无所事事”中的“雨、鼓、党、事(第一个事)”在现代汉语中都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名词,但在上述成语中,其语法功能和词汇意义都是用作动词。
(三)保留了文言虚词的用法
“之”在成语中作代词,指代人、物、事,相当于“他(们)、她(们)、它(们)”。如:“等闲视之、呼之欲出、听之任之、一言以蔽之”就属于这种情况。“之”在成语中还可以作助词,相当于“的”,有的可以不译。如“逃之夭夭、一丘之貉、差之毫厘、前车之鉴”。
“然”在成语中作代词,相当于“如此、这样”,如“不以为然、自然而然、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然”还可以附在情态动词后面作辅助成分,相当于“的、地、……样子”,如“岿然不动、肃然起敬、恍然大悟、悠然自得”等。
4.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在一些成语中,有的形容词用如名词,不再表示某一性质状态,而是表示具有这一性质状态的人或事物。如“从善如流”中的“善”就是表示“好的、正确的意见”,“从善如流”就是听从好的、正确的意见像流水向下那样迅速而自然。又如“被坚执锐”中的“坚、锐”原为形容词,在这里用作名词,表示坚固的盔甲、锐利的兵器。“被坚执锐”是身穿坚甲,手拿利器,形容全副武装。此外如“投机取巧、驾轻就熟、扬长避短、去伪存真、弃暗投明、挑肥拣瘦”等成语中的“机、巧、轻、熟、长、短、伪、真、暗、明、肥、瘦”,也都是形容词用如名词,表示有此性质状态的人或事物。
2.名词直接作状语。在成语里,有的名词(包括方位名词和时间名词)直接用在动词前作状语,对动词起修饰限制的作用。如“风流云散”中的“风”和“云”就分别作“流”、“散”的状语,“风流云散”就是像风一样飘流,像云一样消散。“星罗棋布”中的“星”和“棋”就分别作“罗”、“布”的状语,“星罗棋布”就是像星星那样罗列,像棋子那样分布。此外又如“狼吞虎咽、草行露宿、道听途说、口诛笔伐、风餐露宿、日积月累”等成语中的“狼、虎、草、露、道、途、口、笔、风、露、日、月”,在上述成语里都是名词直接用作状语。
二、成语的古代汉语特征
(一)成语中保留了古代汉语实词的古义与通假
1.保留了实词古义。如“高屋建瓴”中的“建”在古汉语中是倾倒的意思,“高屋建瓴”的意思是将瓶水从高屋脊上向下倾倒,比喻居高临下其势不可阻挡。“不刊之论”中的“刊”在古汉语中是削除的意思。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就削去。“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的言论。如果望文生义,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把“建”理解为“建立”,把“刊”理解为“刊登”就跟成语的原意背道而驰了。这样的词还有:赴汤蹈火(汤:热水),人寿年丰(年:收成),休戚与共(休:喜悦),亡羊补牢(亡:逃跑),短兵相接(兵:兵器),奔走相告(走:跑),感激涕零(涕:眼泪),含辛茹苦(茹:吃),差强人意(差:尚;强:振奋)等等。
2.保留了古音通假。如“再接再厉”。“接”指交战;厉同砺,磨快。原指公鸡相斗,每次斗前都要把嘴磨利,用于比喻一次又一次地继续努力。“矢口否认”中的矢同誓,立誓,指完全不承认。这样的词还有“拨乱反正(反同返),被坚执锐(被同披),图穷匕见(见同现),受益匪浅(匪同非),一暴十寒(暴同曝),余勇可贾(贾同沽)”等等。由于古音通假现象的存在,造成我们对一些成语理解出现偏差,很多人还经常把成语中的通假字写成本字,但是,因为语言本身就是约定俗称的符号系统,长期以来,原来的写法被人们认同,所以,我们在书写包含通假字的成语时,仍然使用通假字。
一、成语的wk.baidu.com源
成语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来自民间口语,这类由人民群众口头语言流传下来的成语,一般都没有什么偏僻古字,语意明显,形象鲜明,生动活泼。如“一干二净、颠三倒四、七嘴八舌、半死不活、囫囵吞枣、趁热打铁、指手画脚、土生土长”等等。
二是来自于历代文献的成语,来自于文献的成语又有三种情况:有的来源于古代神话、寓言故事,如“精卫填海”出自《山海经》,“塞翁失马”出自《淮南子·人间训》,此外还有“开天辟地、天花乱坠、刻舟求剑、叶公好龙、杞人忧天、守株待兔”等等;有的来源于历史故事,如“闻鸡起舞”出自《晋书·祖逖传》,“唇亡齿寒”出自《左传·僖公五年》,这样的成语还有“完璧归赵、卧薪尝胆、望梅止渴、四面楚歌、暗渡陈仓、指鹿为马”等等;有的来源于古代诗文作品中的名言警句,如“走马看花”语出孟郊《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水落石出”语出欧阳修《醉翁亭记》:“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此外还有“学而不倦、老骥伏枥、枕戈待旦、暗香疏影、未雨绸缪、鞠躬尽瘁、青出于蓝、物换星移”等等。
5.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在成语中,有的形容词已不仅仅表示某一性质状态,也表示使人或事物有这一性质状态的动作行为,或者具有一般动词的语法特点。如“羽毛未丰”中的“丰”已不仅是表示“丰满”,而是表示“长得丰满”。又如“善善恶恶”中的第一个“善、恶”就是形容词用作动词,表示“称赞、憎恶”,意思是称赞善事,憎恶坏事。形容人爱憎分明。此外又如“厚此薄彼、洁身自好、循循善诱、安贫乐道、危言耸听”等成语中的“厚、薄、洁、善、安、乐、危、耸”等也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8.意动用法。古汉语的意动用法就是主语主观上认为宾语怎么样,或主语把宾语当作什么。在成语里面,主要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如“不远万里”中的“远”就是这种用法,“远万里”就是“认为万里远”。“不耻下问”就是“不以下问为耻”。此外如“尊师重教、厚此薄彼、大公无私、尊己卑人、轻财重义”等成语中的形容词,也都是这种意动用法。另外,像“是古非今、幸灾乐祸”等成语中还有动词的意动用法。
7.使动用法。古汉语的使动用法就是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施行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施行这个动作。在成语里面,具体表现为动词的使动用法和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如“积羽沉舟”中的“沉”就是使动用法,“沉舟”即是“使舟沉”。又如“飞鹰走狗、闭花羞月、惊天动地、赏心悦目”等成语中“飞、走、闭、羞、惊、动、赏、悦”都是动词使动用法。另如“安邦定国、祸国殃民、丰衣足食、光宗耀祖”等成语中“安、定、祸、殃、丰、足、光、耀”都是形容词使动用法。
(四)保留了古汉语句式特点
古今汉语的差异不仅表现在语音、文字和词汇上,也表现在句法上。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特殊句式在成语中屡见不鲜。
1.判断句式。成语的判断句式和古汉语一样有时用动词“为”表示判断,如“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2.被动句式。保留了古代汉语特有的用“于”或“见”表被动的方式,如“疲于奔命、迫于无奈、秋扇见捐、见笑大方”等等。
6.数词活用作名词。在成语中,有些数词失去其自身的语法功能,不仅是表示数目,而且表示有此数目的人或事物,具有名词的语法特点。如“三缄其口”中的“三”字,已不只是表示数目,还表示有此数目的事物“三道封条”。另外像“从一而终、举一反三、丢三落四、一呼百应”中的“一、三、四、百”,在成语中都是表示有此数目的人或事物。
3.省略句式。不少成语表现了古汉语特有的省略现象,如“养尊处优”是“养于尊,处于优”;“习以为常”是“习之以为常”;“车水马龙”是“车如水,马如龙”;“一叶知秋”是“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的省略。
4.宾语前置。如:时不我待(时不待我),人莫予毒(人莫毒予),唯命是从(唯从命),何罪之有(有何罪)。
5.状语后置。如:持之以恒(以恒持之),相敬如宾(如宾相敬),相濡以沫(以沫相濡),运筹帷幄(帷幄运筹)。
“以”在成语中作连词,相当于“而、地、着”。如“无以复加、严阵以待、如愿以偿、坐以待旦”。
“而”在成语中作连词,可以表示多种不同的关系。(1)表并列关系,相当于“而且”,也可不译。如“三十而立、放之四海而皆准、一而再,再而三”。(2)表承接关系,相当于“就、于是”。如“望而生畏揭竿而起、周而复始、死而后已”。(3)表转折关系相当于“却、可是”。如“不寒而栗、似是而非、言而无信、可望而不可及”。(4)表修饰关系,连接动词和它的修饰语,相当于“着、地”。如“侃侃而谈、满载而归、不欢而散、挺身而出”。
成语中体现的古代汉语特征
成语是我们语言中的宝贵财富,它在表达上有言简意赅,形象意味强的特点,具有独特的语体风格色彩,深受人们的喜爱。一般认为,成语是表示汉语中一般概念的固定词组或短句,通常以四字组成。由于成语是汉语中一种特殊的固定词组,千百年来流传下来,其中往往包含复杂的语源,因此保留了大量的古代汉语语汇与语法特征,要防止望文生义,真正弄懂成语的意思,就必须把握成语中保留的古汉语特征。
“其”在成语中作人称代词或指示代词,相当于“他(们)、她(们)、它(们)、这、那”。如“攻其不备、自圆其说、听其言而观其行”。
“则”在成语中作连词,主要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就、于是”。如“不平则鸣、不进则退、既来之则安之”。
“于”在成语中作介词,相当于“在、从、向、对于、由于、比”。如“人浮于事、重于泰山、问道于盲、严于律己”。
[2]韩根东.多功能义类成语大辞典[Z].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4
[3]郭锡良等.古代汉语[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8
[4]胡裕树.现代汉语[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
[5]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1
3.动词活用作名词。成语中有的动词失去其自身的语法特点而具有名词的语法特点,它不再表示某一动作行为的发生,而是表示这一动作行为本身的存在或者表示与这一动词有关的人或事。如“道不拾遗”中的“遗”已不再表示“丢失”这个动作行为的发生,而表示与其有关的物品,即“丢失的东西”。另外像“见多识广、围城打援、救死扶伤、混淆视听”中的“见、识、援、死、伤、视听”本来都是动词,在这些成语里都用如名词。
由于成语千百年来相沿成习,内容、形式上都具有自身的特点,形成了极其丰富的修辞方式,并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它以四字格为主要结构形式,言简意赅,内涵深邃,具有典雅的书面语风格,在现代汉语中大量使用。把握成语中的古汉语特点,并认真加以分析研究,对于正确理解和灵活运用成语具有极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国成语大词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