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三上语文第二单元教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课教案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课教案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能够熟练朗读第二单元的文章,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情感。

2. 掌握第二单元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和运用。

3. 理解并运用第二单元所学的成语和俗语。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2. 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

2. 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内容教学文章1. 《小摄影师》2. 《燕子》3. 《荷花》4. 《秋天的雨》生字词1. 生字:摄影师、嫩、翠、聚、饿、挺、偶、盒、篇、颜、择、扇、舞、盒、邮、州、港、澳、台、领、导、农、牧、渔、丰、登、讲、注、府、院、委、员、团、结、友、情、真、切、愿、智、明、勇、子、孙、强、立、振、兴、富、强、民、族、团、结、幸、福、共、和、国、安、宁、盛、世、太、平。

2. 词语:支、闷、映、境、仪、致、盒、篇、颜、择、扇、舞、盒、邮、州、港、澳、台、领、导、农、牧、渔、丰、登、讲、注、府、院、委、员、团、结、友、情、真、切、愿、智、明、勇、子、孙、强、立、振、兴、富、强、民、族、团、结、幸、福、共、和、国、安、宁、盛、世、太、平。

成语和俗语1. 成语:略2. 俗语:略三、教学过程课前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含第二单元的文章、生字词、成语和俗语等内容。

2. 学生预习第二单元的文章,熟悉生字词和成语俗语。

课堂导入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第二单元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分享预习成果,展示对生字词和成语俗语的理解和运用。

课堂讲解1. 教师根据PPT内容,对第二单元的文章进行简要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情感。

2. 教师讲解生字词的写法和用法,引导学生正确书写和使用。

3. 教师讲解成语和俗语的含义和用法,引导学生正确运用。

课堂练习1.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互相朗读文章,讨论生字词和成语俗语的运用。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含习作、语文园地)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含习作、语文园地)

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本单元以“金秋时节”为主题,编排了《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三首古诗和《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秋天的雨》《听听,秋的声音》三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展现了秋天别样的风景。

《古诗三首》是古代诗人眼中的秋景;《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以儿童的视角,描写了深秋时节铺满落叶的水泥道美景;《秋天的雨》从多角度描绘出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听听,秋的声音》描写了秋天里大自然的各种声音。

每一篇课文都有浓浓的秋意,无论是秋山、秋叶、秋雨还是秋天的声音,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时中的梯度序列内容教学要点字词识写◎认识34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39个字,会写29个词语。

◎书写要规范,做到横平竖直,把字写得规范、端正、整洁。

书写时注意执笔姿势。

语言积累◎能用词语来形容四季的不同,主动积累描写四季的词语。

◎积累与秋天有关的词语。

◎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背诵3首古诗,背诵《秋天的雨》第2自然段。

默写《山行》。

阅读理解◎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文中难懂的词语,了解课文的主要内4 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认识“径、斜”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挑”,会写“寒、径”等13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3首古诗。

默写《山行》。

3.能借助注释,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

能从古诗中的景象知道古诗描写的季节。

教学重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能够借助注释理解诗意,背诵3首古诗,并能默写《山行》。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对应课时预习卡。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3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径、斜”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挑”,会写“寒、径、斜、霜”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并默写古诗《山行》。

3.通过注释或者图片理解古诗的意思,并感受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感受古诗的美,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2024年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二单元第二单元单元分析

2024年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二单元第二单元单元分析

第二单元单元分析人文主题本单元人文主题为“金秋时节”,教材围绕主题编排了《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三首古诗和《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秋天的雨》《听听,秋的声音》三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展现了秋天别样的风景。

课文编排《古诗三首》是古代诗人眼中的秋景;《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以儿童的视角,描写了深秋时节铺满落叶的水泥道美景;《秋天的雨》从多个水面描绘出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听听,秋的声音》描写了秋天里大自然的几种声音。

篇章页的插图描绘了金秋时节两个孩子骑着自行车在道路上畅行的画面,视野宏阔,意境深远。

语文要素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

本套教材在低年级安排了借助图画、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经验等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本单元是在此基础上的延展和提升,旨在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选择合适的方法并逐步做到迁移运用。

其中,《古诗三首》侧重引导学生借助注释理解古诗中难懂的词语;《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侧重引导学生运用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词语;《秋天的雨》以“五彩缤纷”为例,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引导学生总结理解词语的方法,“词句段运用”的第二题安排了实践运用的练习。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学习写日记”。

日记是三年级习作起步练习的一个重要形式,选材灵活,写法自由,学生可以无拘无束地记录自己的生活。

本单元的习作编排,旨在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初步学习积累习作的素材,并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

学生的身心特点学生的认知基础和经验学生的个体差异可能遇到的困难其他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运用借助注释、结合图片、联系上下文、查工具书等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2.通过学习课文感受秋天的美好,并能留心观察身边的景物,仿照课文或“阅读链接”,写出自己看到的景色。

任务群类型任务群目标基础型学习任务群1.能通过已有的方法和同伴互助的方法认识35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39个字,会写29个词语。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含习作园地二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含习作园地二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

◎体会习作的乐趣。

本单元以“学校生活”为主题,编排了《大青树下的小学》《花的学校》《不懂就要问》3篇课文,前两篇是精读课文,后一篇是略读课文。

《大青树下的小学》描写了一所边疆小学欢乐祥和的校园生活,体现了我国各民族儿童之间的友爱和团结;《花的学校》是散文诗,通过丰富的想象,把童真书写得淋漓尽致,表现了孩子和妈妈之间深厚的感情;《不懂就要问》通过孙中山小时候向私塾先生提问的故事,培养学生不懂就要问的学习习惯。

字词句◎认识25个生字,读准3个多音字,会写26个字,会写28个词语。

◎能交流在课内外阅读中遇到的有新鲜感的词句,知道要主动积累这样的词句。

◎能初步了解“摇头晃脑、面红耳赤”等成语的结构特点。

◎朗读、背诵古诗《所见》。

阅读◎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画面。

◎默读课文《不懂就要问》,能初步了解略读课文的基本学习要求,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说出自己的看法。

◎能根据语义表达的需要,读出恰当的重音。

口头表达◎能仿照课文《大青树下的小学》,借助提示,介绍自己学校生活的某个场景。

◎能选择自己暑假生活中的新鲜事,把经历讲清楚。

能选择别人可能感兴趣的内容讲述,讲的时候能借助图片或实物。

◎能根据兴趣小组的特点,使用有个性的词语为其取名字。

书面表达◎能关注有新鲜感的词句并与同学交流,借鉴课文的表达仿说或仿写。

◎能选择一两点印象深刻的地方,写几句话或一段话介绍自己的同学。

能注意写一段话时开头空两格。

1.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关注有新鲜感的词句”,教师要引导学生说出“有新鲜感的词句”主要包括哪些方面,比如学生之前不知道的表示事物或人物名称的词语、一些特殊的表达句式等,还要让学生进一步谈自己对这些词句的理解,最后让学生采用摘抄等方式进行积累。

2.整套教材从本单元开始安排了略读课文的学习,教师要注意把握好略读课文的教学要求。

相对于精读课文,略读课文的教学更要注意取舍。

教师要尽量放手,多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

人教版(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人教版(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课题语文园地一

学目标1.交流平台,交流和总结理解词语的方法。

2.词句段运用,积累四季词语,练习用所学方法理解词语。

3.书写提示,学会使用钢笔写字,注意握姿和坐姿,练习写好横画和竖画。

课程
整合

语文主题丛书第一本国风雅韵
教学重点先看后写再对照,写的时候要注意正确的坐姿和握姿;积累成语。

教学难点学会运用各种方法理解词语。

课时安排 3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主备内容二次备课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

(板书:语文园地)
二、交流平台
板块一:交流平台
1.读书的时候如果遇到不理解的词语,你会怎样做?
2.小组交流,看看哪个小组总结的方法多。

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教师评议,并小结。

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板 书 设

教 学 反

5.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课题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课型
新授课
课文用一个小孩的眼睛去发现梧桐叶落在湿漉漉的水泥道上的美景,体现了孩子的

真烂漫。


教学时,我注重引导学生去发现小作者观察到的每一个景点,体会比喻句的妙用,

受到小作者的观察细致,想象丰富。
学前准备 课时安排
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 学前准备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1. 同学们,想一想,
你们每天上学、放学走过
一、问题导 入(用时: 5 分钟)
的水泥路是什么样的?用 一句话概括。
2.今天,我们要欣赏 到一条“铺满金色巴掌的
水泥道”,你想知道是什
1. 学生交流走过的水泥 路的样子。
2.齐读课题。
1.用一句话概括你走过 泥路的样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品味想 象,欣赏意 境(用时: 8 分钟)
思,你觉得哪句诗写得 好?
2. 课件播放秋天的霜 叶。
3.再读古诗,背诵古
诗。
1. 说说哪句话写得好。 2. 欣赏秋天的霜叶,谈 感受。 3.读、背古诗。 4.画一幅秋色图。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认为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读懂诗
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我希望在学习
让人联想到炊烟袅袅,鸡
鸣犬吠,山林充满生机。
第三句的“晚”写出了作
者留恋美景。第四句是全
诗的中心句,突出霜叶耐
寒的品质。
1. 再读古诗,读通顺, 按照 223 的节奏读出古诗的 韵味。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备课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备课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 熟练掌握本单元的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中的故事情节和主题;* 能正确朗读课文,并正确使用语音语调;* 学会分析词语、句子的结构,理解语法用法;*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 课文:《小乌鸦和亲爱的小猫咪》* 课文的故事情节和主题* 课文中的生词和重点句子* 课文中的语法知识点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利用图片或实物引起学生对小乌鸦和小猫咪的兴趣。

- 讨论学生对乌鸦和猫咪的认识和了解。

2. 预(10分钟)- 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了解故事情节。

- 引导学生提出对词语和句子的疑问。

3. 讲解(15分钟)- 对课文的生词和重点句子进行解释和讲解。

- 分析课文中的语法结构和用法。

4. 复朗读(10分钟)- 学生跟读课文,纠正发音和语音语调的错误。

5. 分组讨论(15分钟)- 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课文中的故事情节和主题。

- 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汇报。

6. 合作阅读(15分钟)- 学生在小组内分工合作,每人负责阅读课文中的一段并理解内容。

- 合作讨论并完成问题解答。

7. 朗读表演(10分钟)- 每个小组选择一段课文进行朗读表演。

- 注意表演语音语调和情感表达。

8. 总结归纳(5分钟)- 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所学到的知识。

四、教学评估1. 学生的阅读表现和课堂参与度。

2. 学生的分组讨论和合作能力。

3. 学生的朗读表演表现和团队合作能力。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利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关注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并丰富课堂教学活动的形式。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日积月累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日积月累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日积月累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正常朗读词语和句子。

(2)学生能理解生活中日积月累的好习惯和体验道理。

(3)学生能使用日积月累的好习惯和体验道理,做一名善良、勤奋、有毅力、有耐心的孩子。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理解有效学习,日积月累,追求卓越,是做人的重要标志。

(2)培养好习惯,减少坏习惯,让生活更健康快乐。

二、教学内容:1、教学内容:《日积月累》2、学习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深化体验。

3、朗读练习,初步训练学生语音语调。

三、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日积月累》的意义。

2、通过课文,认识日积月累的好习惯对自己和周围的人及环境的影响。

3、学习如何养成好习惯的方法,如何改变坏习惯,为以后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教学过程:1、引入新知通过图片,视频等多样化的形式,激发学生对“日积月累”这个词汇的兴趣,看看学生能否从中了解到什么内容,通过自我讨论来了解学生对“日积月累”一词的初步理解。

2、学习课文1)初步了解《日积月累》这篇文章(1)听课文,学生大声朗读,初步理解(2)课文导读:本文介绍了一个小学生怎样通过日积月累,不断努力,取得了进步和充实的生活,养成了好习惯,拥有了自信和快乐。

同时,介绍了我们如何向其学习,让自己变得更好。

2)全面理解课文,深化对“日积月累”和文章中所述好习惯的理解。

(1)询问学生理解,简单的课文分析。

(2)跟读课文,体会文章情感,梳理文章结构,总结文章的主旨。

(3)学习文章中的生词和句子,并进行解释,确保孩子能够全部理解文章。

3、意义/教育意义通过讨论日积月累的好习惯和它对自己周围的人以及环境的影响,引发孩子思考自己的行为,如何养成良好的习惯,进一步强化日积月累、勤勉学习和自我完善的意识。

4、语言表达和口语练习(1)"日积月累"用笔画体现(2)语音语调通过跟读,朗诵课文的方式进行训练五、教学组织小组合作、集体讨论、实验、游戏表演等方法,学生在活动中贯通、练习与应用。

部编版三年级上语文第二单元《古诗三首》《铺满金色》《秋天的雨》《听听秋的声音》习作、语文园地优秀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上语文第二单元《古诗三首》《铺满金色》《秋天的雨》《听听秋的声音》习作、语文园地优秀教案

【精选】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优秀教案单元概述【单元教材解析】本单元以“金秋时节”为主题,依次安排了三篇精读课文,一篇略读课文,一篇习作和一个语文园地。

《古诗三首》中的三首诗都与秋天有关。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是张秋生写的一篇优美散文,主要写一个孩子在一场秋风秋雨后见到落叶铺满水泥道时的美景。

《秋天的雨》把秋雨作为线索,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来,从整体上勾画出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

《听听,秋的声音》一文,作者抓住秋天里大自然的一些声响,用诗的语言,赞美了秋天。

本单元习作的主题是“写日记”,意在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所见所闻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

语文园地共设有四个板块。

【单元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书写本单元的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和部分课文段落,默写古诗《山行》。

3.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体会秋天的风采,感受秋天的美好。

4.能留心观察生活,仿照课文或“阅读链接”,写出自己看到的景色。

5.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积累关于秋天的四字词语。

6.学习使用钢笔,注意写钢笔字时要“横平竖直”。

7.在朗读、理解、背诵中,积累语言,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8.学习写日记,能用日记记录自己的生活。

【单元重难点】重点1.正确认读、书写本单元的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和部分课文段落,默写古诗《山行》。

3.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

难点学习写日记,能用日记记录自己的生活。

【单元课时分配】《古诗三首》3课时《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2课时《秋天的雨》2课时《听听,秋的声音》1课时习作:写日记2课时语文园地2课时4 古诗三首【教材解析】本课中的三首古诗都是描绘秋景的。

《山行》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了一幅动人的寒山秋色图,内容形象生动,色彩明丽,给人以美的享受;《赠刘景文》写的是秋末的景色,荷枯,菊败,橙黄,橘绿,突出了秋天景物的特点。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教案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生字词的认读与书写: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包括《静夜思》、《夜书所见》和《秋天的雨》中的生字词,如“床、前、光、低、思、故、乡、夜、书、见、秋天、雨”等。要求学生能正确认读和书写这些生字词,掌握其基本用法。
(2)诗词理解和感悟:引导学生理解诗词《静夜思》和《夜书所见》的意境、情感,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诗词意境的理解:学生对古诗词的意境和情感的理解存在一定难度,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讨论等方式,深入体会诗人的情感。
(3)故事内涵的挖掘:学生可能难以把握《秋天的雨》故事中的深层含义,需要教师引园地练习的拓展:学生在“读一读,记一记”、“我会认”、“我会写”等环节中,可能对一些拓展性练习感到困难,如成语的积累、词语的运用等。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诗词和故事的内涵,学习了生字词,并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秋天主题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感受秋天的美好。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通过这次教学,我更加坚信:只有贴近学生生活,关注学生需求,才能让语文课堂焕发出真正的活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探索更多有效的教学方法,为学生的成长助力。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教案
一、教学内容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诗词《静夜思》、《夜书所见》,童话故事《秋天的雨》,以及语文园地中的“读一读,记一记”、“我会认”、“我会写”和“日积月累”等环节。本章节内容将围绕这些课文和练习,引导学生掌握生字词,理解诗词和故事的内涵,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情趣。同时,通过趣味性的互动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拓展能力。

【新教材】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电子教案

【新教材】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电子教案

第二单元一、单元及课文内容分析1.本单元主题: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秋天的美景”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古诗三首》《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秋天的雨》《听听,秋的声音》四篇课文组成。

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与美丽;培养学生观察和想象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秋天的情感。

2.本单元重点:(1)利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

本单元的四篇课文,语言非常优美、生动,有些词语对于大家来说比较陌生,特别是《古诗三首》的字词比较难理解。

学会用查字典、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等多种方法理解词语,就显得非常重要。

教学时,给足时间引导学生用恰当的方法理解词语。

(2)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和独特的感受。

每篇课文中作者在描写自然景物时都运用了想象,写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

教学中要抓住课文重点,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真实的体验和感受,还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育资源,用声音和光影把学生带入到课文描述的情境中,让学生去感受和体会,并学会在今后的习作中尝试运用想象的手法。

二、单元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内容教学要点课时教学建议4.古诗三首本课描写了秋天的美丽风景,重点是朗读和理解古诗,领略秋天的美好风光,体会古诗包含的情感。

1. 利用声像资源把学生带入情境,进而激发学生联想和想象。

2.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借助注释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

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本课作者记叙了“我”在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路上行走的情绪。

重点是感受作者热爱自然的情怀,体会作者奇异的想象和独特的感受。

1.通过分析关键词、重点句,感受体会作者情怀。

2.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学习作者感知情怀,体验生活的乐趣,珍视贴近自然的童心。

6.秋天的雨本课从几个方面介绍了秋天的雨,重点是理解体会秋雨的美好,体会作者对秋雨的喜爱之情。

1.分析重点词句来理解课文。

2.借助图片、音乐引导学生感受秋雨的美好。

7.*听听,秋的声音本课是一首现代诗,作者抓住秋天里大自然一些声响,用诗的语言,赞美了秋天。

《第二单元复习课》(教案)三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第二单元复习课》(教案)三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第二单元复习课》(教案)三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复习第二单元的内容,巩固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爱国主义情感。

二、教学内容1. 生字词:复习第二单元的生字词,巩固字词的读音、书写和意义。

2. 课文内容:回顾第二单元的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语文园地:通过语文园地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复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等。

2. 学具:课本、练习本、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游戏等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第二单元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生字词复习:通过PPT展示生字词,引导学生跟读、书写,巩固字词的读音、书写和意义。

3. 课文内容回顾:通过PPT展示课文,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理解课文大意。

4. 语文园地学习:通过PPT展示语文园地的内容,引导学生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5.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六、板书设计1. 第二单元复习课2. 生字词3. 课文内容4. 语文园地七、作业设计1. 抄写第二单元的生字词,每个词抄写3遍。

2. 回顾第二单元的课文,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大意。

3. 完成语文园地的相关练习。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2.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爱国主义情感。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优质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优质教案

语文园地【教学目标】1.交流梳理、总结理解难懂词语的多种方法,并学习运用。

能说出理解“憧憬”“忐忑不安”这两个词语的方法。

2.积累描写四季的词语,学会运用不同的词语来形容不同的季节。

3.学会使用钢笔写字,能用钢笔书写“狂、排”等8个字,做到横平坚直,把字写规范、端正、整洁。

4.积累“秋高气爽、天高云淡”等9个有关秋天的词语。

【教学重点】1.能总结理解难懂词语的方法。

2.学会使用钢笔写字,能用钢笔书写“狂、排”等8个字,做到横平坚直,把字写规范、端正、整洁。

【教学难点】学会使用钢笔写字,能用钢笔书写规定的汉字,做到横平坚直,把字写规范、端正、整洁。

【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交流梳理、总结理解词语的多种方法,并学习运用。

能说出理解“憧憬”“忐忑不安”这两个词语的方法。

2.积累描写四季的词语,学会运用不同的词语来形容不同的季节。

3.练习用恰当的方法理解词语。

【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揭题导入(出示课件2)教师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二单元“语文园地”的内容。

二、学习“交流平台”1.(出示课件3)请学生讨论:读书的时候,如果遇到不理解的词语,你会怎么办?2.引导学生把讨论的理解词语的方法,填写在图示中。

3.(出示课件4)全班交流,总结归纳理解词语的方法,完善图示。

4.(出示课件5-10)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相机出示含有难懂词语的句子,交流理解词语的方法。

✧稠密的树叶绿得发亮。

查字典理解。

稠密:多而密。

✧春天的郊外,景色异常美丽。

用近义词法理解。

异常的近义词有非常、特别。

✧骄阳似火的夏日里,公园里的花儿都被晒蔫了。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

蔫了:枯萎,下垂的样子。

✧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

联系上下文理解。

凌乱:通过上文“排列得不规则”。

可以得知凌乱的意思是不整齐,没有秩序。

✧小马,你把这半口袋麦子驮到磨坊去吧借助插图理解。

驮:背,指小马背上背东西。

✧今天的天气真凉爽啊。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 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  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语文园地二》,使学生掌握本单元的重点词汇、句子和段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语文园地二》,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词汇学习:掌握本单元的重点词汇,理解词语的含义,能够正确运用。

2. 句子学习:学习本单元的优美句子,理解句子结构,提高学生的句子表达能力。

3. 段落学习:学习本单元的经典段落,理解段落大意,培养学生的段落概括能力。

4. 阅读理解:通过阅读《语文园地二》的文章,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5. 写作训练:学习写作技巧,进行写作实践,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本单元的重点词汇、句子和段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导入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新课内容学习:讲解本单元的重点词汇、句子和段落,引导学生理解、记忆和应用。

3. 阅读理解:布置阅读任务,指导学生阅读《语文园地二》的文章,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 写作训练:讲解写作技巧,布置写作任务,指导学生进行写作实践,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学生的知识掌握。

6.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作业,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板书设计1. 《语文园地二》2. 重点词汇、句子和段落3. 阅读理解、写作训练七、作业设计1. 词汇练习:抄写、默写本单元的重点词汇。

2. 句子练习:仿写本单元的优美句子。

【部编版】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古诗三首》课前解析教学教案和教学反思

【部编版】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古诗三首》课前解析教学教案和教学反思

【部编版】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古诗三首》课前解析教学教案和教学反思【课前解析】本课三首古诗从不同角度描绘了秋天的景色。

本课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初读了解古诗大致内容,能说出三首古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和插图、联系生活细读,想象画面,大致理解诗句意思;背诵积累古诗。

关注文本:本课由三首古诗组成,描绘的都是秋天的景色。

《山行》前两句写诗人看到的山中景致,后两句写诗人停车欣赏的原因,并从中悟得了“霜叶红于二月花”富有理趣的警句。

《赠刘景文》中的诗句将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跃然纸上,用“橙黄橘绿”写出了秋天的丰收景象,显露勃勃生机,给了好友刘景文以勉励,揭示了赠诗的目的。

《夜书所见》以景衬情,动静结合,运用对比手法表达诗人思乡念亲,怀想故园的感情。

关注写作背景:《赠刘景文》是苏轼于宋哲宗元佑五年(1090年)任杭州太守时所作。

苏轼在杭州见刘景文时,刘景文已五十八岁。

经苏轼向朝廷竭力保举,刘景文才得到小小升迁。

不想只过了两年,景文就死去了。

苏轼感慨刘景文人生坎坷遭遇,应当时景色作此诗作。

关注生字:本课需要书写的生字两个半包围结构,四个上下结构,七个左右结构,可以根据字的结构进行归类学习,从整体上把握书写规律。

引导学生书空,并注意观察,指导学生把握部件的位置与比例,把字写紧凑。

关注句子:在学习理解难懂的词语的方法时,可以结合课后练习第三题所列举的诗句引导学生运用借助注释进行理解体会。

如“坐”的注释是“因为”,大致了解这句诗的意思: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枫林晚景。

“橙黄橘绿”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其指的正是秋天。

【教学目标】1.认识“径、斜”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挑”,会写“寒、径”等12个字。

2.能读出诗句的节奏和语调的变化,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默写《山行》。

3.能借助注释和插图,大致了解诗句的意思。

4.能从古诗中的景象知道古诗描写的季节。

5.感受作者的心情,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韵律美、意境美,逐步产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秋天的雨》优质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秋天的雨》优质教案

6 秋天的雨【课前解析】《秋天的雨》是一篇抒情散文,名为写秋雨,实际上写秋天。

课文把秋雨作为一条线索,写秋天缤纷的色彩,秋天的丰收景象,深秋中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从整体上带出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

关注文本:《秋天的雨》名为写秋雨,实则写秋天,抓住了秋天特有的景物变化,写出了秋天的美丽、丰收与欢乐,给予读者形、声、色、味多层次的审美愉悦,激发学生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关注结构:课文结构清晰,构段特点鲜明。

内容上,从秋雨开始,又以秋雨结束,完整而有序。

构段上,第2、3、4自然段分别由一个总起句领起,接着进行分述。

第2自然段描绘了秋天的美丽景象,第3自然段写了秋雨带来的香味,第四自然段写出了动植物准备过冬的情形,这样分别描写秋天的特点,层次分明。

关注语言:课文语言生动优美,比如,“五彩缤纷”不仅写出了秋天的颜色多,还通过“黄色”“红色”“金黄色”“橙红色”“紫红”“淡黄”“雪白”等一系列表示颜色的词语体现出了色彩的绚丽丰富。

关注修辞:课文中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使词句生动有趣。

如:第1自然段把秋雨比作钥匙,秋雨一下,秋天就来到了。

非常形象。

第2自然段“频频点头”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写出了菊花在秋雨里摇曳的美丽姿态,具有很强的画面感。

关注拓展:◇描写秋天的成语:秋高气爽天高云淡一叶知秋春华秋实秋风萧瑟春去秋来秋收冬藏金风送爽橙黄橘绿秋风习习丹枫迎秋秋色宜人◇描写秋天的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教学目标】1.认识“钥、匙”等11个生字,会写“盒、颜”等13个字,会写“清凉、留意”等14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自然段。

3.能读懂课文内容,知道课文是从哪些方面写了秋天的雨,能说出自己感兴趣的部分。

4.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五彩缤纷”等词语的意思。

5.能发挥想象,仿照例句写句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4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本课生字,能工整书写。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借助注解,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领略秋天美丽的景色。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诗句,感受文字美,通过诗中所描写的景色,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体会诗中的意境,学习借景抒情的方法。

课前准备:1.布置学生借助注释和插图读课文的预习任务。

2.教师准备挂图,以及表现秋天情调的乐曲磁带,便于配乐朗诵。

导学设计:第一课时一、说话训练,进入秋景。

同学们,你能以秋天为内容,说一句或几句描写秋天景色的句子吗?二、导入,揭示课题:介绍杜牧、岳麓山。

1.课件:简介杜牧2.“山行”是什么意思?这座山在哪里呢?湖南长沙的岳麓山。

(课件:岳麓山)三、感受情境,理解诗意。

1.(课件:山行)让我们一起来跟着朗读,自由朗读古诗,个别朗读。

2.学生根据注释,理解诗意。

把不理解的地方找出来,准备提问。

3.小组交流诗意。

4.检查自学效果:5.预设问题:(1)诗人首先远远地看到什么?寒山、石径。

①什么叫寒山?什么叫石径?“斜”是什么意思?②第一句是什么意思?(2)接着诗人又看到了什么?白云、人家。

①“生”是什么意思?②第二句是什么意思?(3)诗人为什么停下车来呢?“坐”是什么意思?“晚”是什么意思?第三句是什么意思?(4)“霜叶”是什么意思?“红于”呢?第四句是什么意思?6.同桌互相说说诗句的意思,再自由读古诗,体会哪几个字用得特别好,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四、研究古诗,体会诗韵。

1.你认为古诗中哪些地方写得好,值得我们好好研究呢?或者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都可以提出来。

2.生研究所提出的问题。

先独立研究再小组讨论。

3.集体交流:(1)“寒山”点明了季节,这个“寒”字使人仿佛看到了……(2)“白云生处”说明山高,“有人家”使整个画面充满生机,起到静中有动的效果。

使人仿佛看到了……听到了……(3)前两句描写了哪些景物?你认为第三句中哪个字最能表现诗人此时的心情──“爱”。

(4)夕阳下的枫树林是如此美丽,诗人突然觉得这枫叶比什么还红?(二月花) 哪个字最能表现枫叶的特点?“红”字。

透过这个红字,我仿佛看到了……五、指导诵读诗句。

多种形式反复读,直到背诵。

第二课时一、介绍引入。

简介苏轼。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听师读,要求:听准字音。

2.自己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自由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4.小组读,合作学习,理解词义。

5.师生交流。

三、再读感悟,想象诗歌画面。

1.自由读,结合图理解诗意。

2.小组内讨论交流,老师相机点拔。

3.师生交流。

4.教师读,学生看图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四、发挥想象,有感情的朗读、背诵。

1.教师描述诗意,激发学生想象。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五、想一想,议一议。

你认为一年最好的时节是哪个季节?为什么?六、指导书写。

1.师写生看。

2.生抄写生字,师个别指导。

第三课时一、以旧引新,激趣导入。

教师引述:我国宋代有个诗人叫叶绍翁。

有一年秋天,他离开家乡,独自在外。

一个傍晚,他外出散步,触景生情,便提笔写下了一首诗,大家想知道写了什么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下这首诗。

(课件显示课题——夜书所见)二、指导看图,感知图意。

(多媒体课件放映第二张幻灯片)观察电视中图画,说说所看到的情景。

三、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

2.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认读生字的情况,有重点地指导识记。

3.指导古诗朗读:4.借助字典和诗后注释,理解诗中词语的意思,并圈出不理解之处。

四、再读感悟,理解诗意。

1.老师范读古诗。

要求学生边听边仔细看图,思考两句诗的意思。

问题一:诗中描写了哪几种事物?问题二:这首诗表达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学生小组进行讨论,各自对上面的问题发表见解。

3.老师重点点拨理解:答案一:诗中描写了梧叶、秋风、儿童、灯明。

答案二:一是动思乡之情,二是勾起对童年往事的回忆。

4.有感情朗读。

五、拓展阅读。

你还知道哪些思乡的诗句?板书设计:自主作业:5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学目标:1.认识“洼、印”等6个生字。

会写“铺、泥、晶”等13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体会隐喻的写作方法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4.学习作者善于发现美、描述美、赞赏美。

教学重难点:学习作者善于发现美、描述美、赞赏美。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导学设计: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1.我们每天走在上学、放学的路上,你有没有发现路途上美丽的风景?本文作者就发现了上学路上的美丽风景,让我们随作者一起去学会发现美、描述美、赞赏美!2.板书课题,并齐读课题。

3.简介作者。

二、自读课文,完成以下要求。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认读生字,指正字音。

3.边读边思考:金色巴掌指的是什么?三、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自读课文,把你喜欢的句子用横线标出来。

2.课文分几部分,每部分主要写了什么?3.通过上下文你理解了哪些词语?四、交流课文内容。

1.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2.提出自己的疑问。

五、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认读、组词。

2.记忆生字,提醒学生与熟字区分比较。

3.书写点拨。

4.写生字和词语,当堂展评。

第二课时一、复习回顾。

1.听写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语段。

二、自读课文,感知内容。

1.从哪里可以看出门前水泥道的美?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

2.小组内合作交流。

3.采用指名读、比赛读等方式激励学生朗读。

4.你能说一个打比方的句子吗?5.短文描写的是什么季节?这个季节还有什么样的美景?三、交流感悟,丰富想象。

1.“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多美的发现啊!你在上学或放学路上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2.小组内讨论交流。

3.指名说一说。

四、总结感受。

1.这篇课文描写了上学路上水泥道的美。

秋天一夜风雨过后天放晴了,“我”在上学路上,发现水泥道上布满了落叶,通过比喻的手法详细描写了水泥道的美,最后动情地赞赏了水泥道的美。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上学路上水泥道的美。

板书设计:5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发现)(用比喻手法描写)(赞赏)水泥道上布满落叶水泥道——地毯落叶——小巴掌小雨靴——小鸟水泥道真美自主作业:6 秋天的雨教学目标:1.认识“钥、匙”等11个生字。

会写“盒、丰”等13个字。

能读写“清凉、留意、扇子”等16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

3.喜欢秋天,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对秋雨的喜爱。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1.能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体会作者在遣词造句方面的特点。

课前准备:教师:搜集有关秋天景象的图片,或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让学生在父母的带领下到户外去感受秋天,还可查阅资料从文字图片上去感受秋天。

导学设计: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欣赏秋色,育情导学。

1.教师引述:这儿有几幅画面,想让同学们欣赏一下,并说说是什么季节的景色,好吗?2.你觉得这样的景色美吗?你喜欢秋天吗?为什么?3. 有位作家觉得是那清凉而又温柔的雨把秋天带给了我们。

在他的眼里,那细细的雨犹如一位变幻神奇的魔术师,想听听他是怎么说的吗?二、听读课文,感知内容。

1.播放朗读录音或配乐范读课文。

要求:边听边想象画面。

2.听了之后你有什么想法?引导学生初步体悟本文语言文字的美。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

要求:读准生字,读通句子,把自己认为美的语句和段落多读几遍。

4.把自己认为美的语句和段落读给同桌听听。

5.快速阅读课文,看看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秋天的雨的?三、品读课文,想象动情。

1.品读第一自然段。

(1)营造气氛,引导学生反复品读,谈谈自己对本段的看法。

(2)在品读时,注意读好“清凉和温柔”、“轻轻地”、“留意”,其中“留意”一词需引导学生理解。

(3)想象画面:秋天的大门被打开以后,你最想看到的是什么?2.品读第二自然段。

(1)引导学生朗读:秋天的大门打开后,作者首先看到的是什么?(2)指名学生朗读后并回答。

(3)采取赛读的方式让学生欣赏性地朗读课文。

(4)品析文字:你觉得这一段中哪一句说得格外有趣?(5)联系生活,丰富想象:你能联系家乡秋天的某一景物特色,像书上那样用优美的语言表达出来吗?四、变读为述,积累语言。

1.师引:假如是在诗歌朗诵会上,你打算用怎样的方式把这两段内容朗诵给大家听?2.让学生先在四人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想法,全班交流,点评。

五、识字写字。

1.学习生字,交流学法。

2.观察生字,交流写字经验3.练写生字。

第二课时一、复习回顾。

1.听写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秋天的雨就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有着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她把秋天的田野染得格外美丽,引读第二自然段。

3.引导学生背诵第二自然段。

二、交流感悟,丰富想象。

1.品悟、想象第3自然段内容。

a.教师引导:谁能说说你从第3自然段里,看到了秋天的雨里还藏着什么?b.学生交流后,再围绕“好多好多香甜的气味”让学生想象:秋天的雨里还藏着哪些香味。

c.出示“小朋友的脚,常被那香味勾住”这句话,读后让学生说说小朋友的脚怎会被香味勾住?d.转换角色,让学生进一步想象,交流感受:假如你当时在果树下、花丛中,最想做的事是什么?2.品悟、想象第4自然段。

a.师转换话题:秋天的雨不光带来了色彩和香味,还挺会关心人的呢!谁来读读第4自然段?b.多人次指名学生读后,可让学生说说,秋天的雨举起金色的小喇叭,他会对一些好朋友关心地说些什么?c.引导学生具体、丰富地想象后,可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经验积累,让学生说说:你还知道其他动植物是怎样过冬的?三、总结拓展。

1. 出示课文第1—4自然段的开头句,背诵。

2. 仿说。

板书设计: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是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带来冬天的消息丰收欢乐自主作业:7 听听,秋的声音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能和同学们交流读后的体会。

3.仿照诗歌内容,补写几句诗文。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秋的声音是什么?仿照诗歌内容,补写几句诗文。

课前准备:1.选择一段优美的关于秋的音乐。

2.多媒体课件。

导学设计:教学过程:一、享受音乐,发挥想象1.描述引入:秋天,不仅有丰富的色彩,还有美妙的声音,你听(放音乐)。

2.直观感受:同学们闭上眼睛,仔细聆听,想象画面。

3.交流感受:说说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4.导入课题:有一位作家也听到了秋的声音,他听到的和你们的是不是相同,想知道吗?(揭题读题)二、欣赏朗读,感受诗情1.读通诗文:自读课文,喜欢读的可以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

2.感知内容:你在诗中听到了哪些声音?你最喜欢哪种声音,喜欢的话多读几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