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万山教授:这7种病,1个方子就搞定
郝万山伤寒论病案
学经典记病案《伤寒论》郝万山(北京中医药大学)一、麻黄连翘赤小豆汤:①夜间荨麻疹、瘙痒、脉浮;②急性肾小球肾炎,头面浮肿、脉浮;③急性黄疸性肝炎,面黄如橘皮色、瘙痒、脉浮。
“不一定感冒表证才有脉浮”。
(刘渡舟治验)二、外散表寒,内化食滞治疗小儿发热不退,舌苔黄腻。
(郝万山治验)三、栀子豉汤治疗热邪留扰胸膈而作喘,患者每于五一而发病,十一而愈,因大渴后饮冷而致。
方以焦栀子15g淡豆豉15g(北京东直门医院宋孝至教授治验)四、柴胡桂枝甘姜汤:口渴、便溏、心情不舒(肝郁脾阳虚)五、小柴胡汤合小陷胸汤治疗河北某化工厂毒气伤(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
)六、桂枝汤加葛根汤(桂枝10g芍药15g葛根30g)治颈肩肌肉紧张综合征、颈椎病效果明显。
可加祛风湿药如威灵仙10g秦艽10g,鸡血藤30g。
(郝万山)七、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治疗小儿面白、舌质淡、发热、咳喘反复发作虽用麻杏石甘汤加银花、连翘、芦根但易反复案例一周效佳,后从未发作。
(任应秋)八、桂枝新加汤治疗产后身疼痛,生姜量应大一些,属营血不足,肌肤失养。
而气血不足,内脏失养的可用八珍汤、人参养荣汤。
(刘渡舟治验)九、小青龙汤主治的痰饮证为“咳吐大量泡沫痰,入盂化水”(寒饮射肺)。
面部胖肿,为水气盛的表现;面色黧黑为水气盛;面部色素沉着为水斑。
秋燥的咳嗽吐的白色泡沫痰,量较少。
不可久用,以防伤阴动血;缓解后以苓桂剂善后。
十、细辛不过钱之说,最早见于南宋陈承《本草别说》,现已佚失。
《证类本草》引《别说》的话说“细辛若单用末,不可过半钱匕,多则气闷塞不通者死”。
《本草纲目》引用陈承的话说“细辛若单用末,不可过一钱”北京阜外医院以麻黄附子细辛汤冶疗病窦综合征用细辛15~30g。
细辛含黄樟醚,是一种致癌的成分,故不能常用久用。
十一、汉代的度量衡与现代的换算班固《汉书·律历志》“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郝万山讲经方——小柴胡汤怎么用
郝万山讲经方——小柴胡汤怎么用小柴胡汤柴胡半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半夏半升(洗)甘草(炙)生姜(切)各三两大枣十二枚(擘)小柴胡汤共七味药,可以分成三组进行分析。
第一组是柴胡配黄芩,柴胡味苦微寒,气质轻清,疏散少阳经中之邪,又有疏理少阳气郁的功效;黄芩苦寒,气味较重,可清少阳胆腑郁火。
二药相合,经腑同治,疏清并行,经邪外解,胆热内清,气郁得达,火郁得发,枢机因而调畅通利,针对了少阳病容易经腑同病、容易气郁化火等两大特点,是本方的核心药组。
第二组是半夏配生姜,两药皆味辛,以其辛散,可以助柴胡疏通气郁,针对了少阳病容易气郁的特点;又可以和胃降逆止呕,针对了少阳病胆热犯胃,胃气上逆而喜呕、多呕的特点;还可以化痰、消饮、去水,助三焦水道之畅达,针对了少阳病三焦失畅,水液代谢失调,容易生痰、生饮、生水的特点。
可见这一组药物的作用,也是很重要的。
第三组药是人参、甘草、大枣,这三个药,可以将其看成是半个理中汤,也可以将其看成是半个四君子汤。
在治疗发热性疾病的过程中,为什么要用到三个补气的药物?一是因为少阳为小阳,抗邪能力较弱,所以用此三药在柴胡的引领下,可以扶少阳正气以祛邪,有助正祛邪的作用;二是因为少阳之邪容易内传太阴,《难经》和《金匮要略》都有类似的话,“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这里虽然不是肝病,而是少阳胆病,但肝胆相表里,少阳阳气抗邪不力,邪气也很容易内传太阴,使病证由阳转阴。
因此用此三药补太阴脾气,显然有防止少阳之邪内传太阴的作用,可谓治中有防,也算是“治未病”的一种体现吧。
小柴胡汤七味药相辅相成,和枢机,解郁热,达三焦,畅气机,攻补兼施,寒热同调,温而不燥,寒而不凝,而且胆腑清和,则胃能降浊,脾能升清;三焦通达,则水升火降,气通津布,表里之气皆可调和,实是和解之良剂,后世称其为“和剂之祖”。
故表里寒热虚实、气血津液阴阳诸病,皆可加减应用。
热病用之可解热;郁证用之可解郁;合补气药,扶正以祛邪;合活血药,行气以活血;合补血药,舒气以养血;合生津药,解热以生津;合利水药,行气以利水;合化痰药,畅气以祛痰;合温阳药,舒郁以通阳;合养阴药,调气以育阴。
郝万山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荨麻疹肾病黄疸
郝万山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荨麻疹肾病黄疸听郝万山老师讲《伤寒论》---麻黄连翘赤小豆汤1、荨麻疹的治疗1976年春,郝万山和刘渡舟老师带着学生到唐山抚宁地区开门办学,其中有一个同学得了荨麻诊,每天到晚上痒得一夜一夜睡不着觉,找郝万山来看,郝老师那时候还年轻吧,他就开了些凉血的、燥湿的、祛风的、止痒的药,吃了三天,病情没有任何的好转,一到晚上就痒得睡不得觉,他又去找郝老师了,郝老师刚好与刘老住一个房间,那就请刘老给摸脉了。
刘老摸脉后问郝老师:你觉得这小伙子脉怎么样?郝答:这人比较瘦,脉一摸就摸到了?刘问:什么叫一摸就摸到了,你说他是不是浮脉?郝答:老师,他没感冒啊(以为只有感冒才有浮脉),因为人瘦,所以一摸就有。
刘问:没得感冒就没有浮脉啦,这小伙子什么地方痒啊?郝答:皮肤痒啊刘问:皮肤是在表还是在里啊?郝答:当然是表啊!刘答:那脉轻取即得,这就是表证啊!郝问:那表证咋治啊?刘答:发汗啊。
郝问:那用什么方子啊?刘答: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伤寒论》方)。
这是湿热在表啊。
于是开好了药,又问:老师,这药怎么吃啊?刘答:白天不要吃,晚上临睡前吃上,多吃点热水,喝完后盖上被子发汗。
连发三天汗,小伙子的荨麻诊算是治愈了。
2、肾病的治疗话说1976年冬,郝万山和刘渡舟老师带领学生回到了北京,一天一个中医学院的一个毕业生给郝老师去了电话:老师,我们儿科住着一个小儿肾炎的病人,这个化验的尿的指标总是不能改善,时间也比较长了,我们用西医的手段,似乎看不到很快见效的希望了,能不能找刘渡舟老师给看看,于是把孩子给带来了。
孩子的情况:头面水肿,尿的化验很糟糕。
刘老先摸了摸脉,然后再叫让郝老师摸了脉,刘问:什么脉?郝:他的脉轻轻一摸就摸到了。
刘:轻取即得,就是浮脉。
郝:那老师,浮脉怎么办啊?刘:浮脉发汗啊。
郝:他没感冒啊?(郝老师还是觉得只有感冒才有浮脉)刘:你看这小孩头面肿,脉轻取即得,头面不就是表嘛,上半身肿者发其汗嘛。
郝:老师,用什么方啊?刘: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啊郝:那发几天汗啊?刘:这个发汗时间长一点,发七天吧。
郝万山:这几种脾胃虚弱之人试试这几个调理脾胃小方子
郝万山:这几种脾胃虚弱之人试试这几个调理脾胃小方子▲郝万山,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锻炼肌肉力量不仅能够强身健体还可以帮助脾胃的消化。
这是因为我们人体的气就是能量。
其来源有三个:一是肺吸入大自然的氧气在体内合成我们的能量。
二是我们的脾胃,吃的饮食物的营养在体内合成能量。
三是脾主肌肉。
肌肉有力量说明你脾胃消化吸收机能好,可以化生正气。
哪些人脾胃虚弱?应该如何调理呢?看郝万山教授如何支招?•哪种人脾胃虚弱?01 肥胖的人群脾是主运化水谷精微和运化水湿的。
当脾气虚的时候没有力量运化水谷精微了,于是体内水湿内留,湿聚为痰,痰湿内盛,所以人就容易发胖。
过度的脂肪堆积常常是脾虚,水湿不运的表现。
食欲好,吃得多又不运动就很容易导致水湿内留。
五味补脾利湿饮原料:党参6克茯苓10克陈皮6克炒薏仁10克荷叶5克做法:开水冲泡代茶饮功效:补脾利湿02 瘦弱的人群瘦弱的人吃的较少,营养不够,能量就不够,肌肉就丰满不起来,导致全身消瘦。
这种现象也是脾虚形成的。
这类体态瘦弱的人群则是以补脾气为主来调理。
调理方法:按摩足三里足三里穴,膝盖髌骨的下沿外侧凹陷处下三寸2秒钟按摩法:按摩足三里的时候,按揉时间为2秒钟;然后放松再按揉一次,持续1分钟肌即可;也可以采取艾灸的方法来刺激该穴位。
按揉肚子:两个手重叠按压在肚脐上,顺时针,逆时针转圈按摩范围越来越大。
在做的时候最好是平躺的状态。
两个手交叉重叠从剑突下垂直往下推,推到耻骨联合一次推36次然后把手放在肋弓下推到髂前上棘,也是36次03 舌苔有齿痕脾虚的人的肌肉没有张力,舌头就会摊在嘴里,被牙齿按压出齿痕。
同时平时还会出现肚子涨,大便干或者糖稀。
脾气运化没有劲的话,肠胃蠕动就会变慢,大便就会干燥。
脾气虚,寒湿下注的话,大便就会稀。
04 先天性脾胃虚弱有一些孩子生下来就会不怎么爱吃东西。
这些人更要注意对脾胃的保养。
经过调养还是可以恢复正常状态的。
•不健康饮食习惯吃较凉的食物我们体表的温度是36摄氏度,体内的温度在37摄氏度左右。
郝万山温胆汤的功能主治
郝万山温胆汤的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温胆汤是一种传统中药方剂,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它能有效清除体内的热毒,特别适用于热毒郁结的症状。
•温胆汤中的药材通过刺激代谢,加速体内毒素的排出,有助于清热解毒。
调理肝胆•温胆汤是一种具有调理肝胆的作用的中药方剂。
•它可以舒缓胆道和肝脏的炎症,保护肝胆功能。
•温胆汤能够促进胆汁分泌和排泄,改善胆道黏稠度,防止胆石的形成,并减轻胆囊疼痛。
缓解消化不良•温胆汤可以缓解消化不良的症状。
•它可以调节胃肠蠕动,改善胃肠功能,提高消化液分泌,促进食物消化。
•温胆汤还具有镇痛和抗炎作用,可以帮助减轻胃肠道的炎症和肿胀。
镇痛消炎•温胆汤中的药材具有镇痛和消炎的活性成分。
•它可以减轻胆腔和肠道的疼痛和炎症,提高胆囊和胰腺的功能。
•温胆汤还能够缓解胃肠道的痉挛和疼痛,改善消化系统的健康状况。
改善肝胆疾病•温胆汤在临床上常用于改善肝胆疾病。
•它可以帮助调节肝脏的功能,促进胆汁的产生和排泄。
•温胆汤还可以减轻肝胆疾病的症状,如腹胀、黄疸等。
提升免疫力•温胆汤的药材中含有一些具有提升免疫力的成分。
•它可以增加人体对病原体的抵抗力,提高免疫系统的功能。
•温胆汤还能够帮助排出体内的毒素,净化血液,改善人体的免疫功能。
促进胆囊收缩•温胆汤中的药材具有促进胆囊收缩的作用。
•它可以加快胆汁的排出,预防胆囊的胆固醇沉积。
•温胆汤还能够减少胆石的形成,缓解胆囊和胆道的疼痛。
总结:郝万山温胆汤是一种具有清热解毒、调理肝胆、缓解消化不良、镇痛消炎、改善肝胆疾病、提升免疫力和促进胆囊收缩的草本中药方剂。
它通过调节人体内的胆囊和肝脏功能,提高消化液的分泌,促进胆汁的产生和排泄,减轻炎症和疼痛,并具有抗炎、抗菌、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使用郝万山温胆汤可以改善肝胆功能、减轻消化不良和胃肠道疼痛等症状,对于肝胆疾病患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但在使用前请咨询医生或中药师的意见。
学郝万山六经辨证用药篇
学郝万山六经辨证用药篇二、阳明病篇1、邪在经脉阳明经表证:葛根汤(阳气郁滞的症状明显:面赤,额头痛,目痛鼻干)桂枝汤(阳气郁滞的症状不明显,有汗明显)麻黄汤(阳气郁滞的症状不明显,无汗明显)2、阳明热证:热在上焦:热郁胸膈栀子豉汤清宣郁热(太阳经误治也有)热在中焦:胃热弥漫,或胃热弥漫气津两伤,辛寒折热,或辛寒折热兼益气生津,白虎汤或白虎加人参汤。
热在下焦:水热互结,又伴阴伤,清热利尿育阴,猪苓汤3、阳明实证:气分:邪热伤津,津伤化燥,因燥成实(实证)1.阳明腑实证:三承气汤证2.脾约证:胃阳亢盛,脾阴不足,脾只能把津液输布走,而不能够把津液还入胃肠道,而小便量多,大便干燥,麻子仁丸。
3.津亏便结证:蜜煎方、猪胆汁(灌肠)血分:阳明蓄血,健忘,大便色黑反易解,抵挡汤阳明虚寒证:4、变证:阳明湿热发黄证:阳明之热和太阴之湿相合:茵陈高汤中气不足:栀子柏皮汤外感: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三、少阳病篇1.经证:目赤、耳聋、胸胁苦闷、往来寒热2.腑证:口苦(胆火上炎的表现)、咽干(少阳郁火伤津)、目眩(少阳郁火上扰心窍)、心烦(少阳郁火扰心)、喜呕(胆火郁火犯胃)、莫莫不欲饮食(胆火内郁,胆火犯胃)经腑同病:小柴胡汤,统治1. 兼证:兼太阳表证:柴胡汤+太阳表证方兼阳明里实:大柴胡汤兼太阴脾虚:柴胡桂枝干姜汤(少阳+脾虚+津伤)兼心神不宁:柴胡汤+镇心安神药2、临床:1.发热性疾病:2.消化系统疾病:肝胆胰胃肠,慢性乙型肝炎(小柴胡+草河车、凤尾草、土茯苓、垂盆草、叶下珠+茜草、土鳖虫(抗肝纤维化));胆囊炎、胆道结石、胆性息肉(小柴胡加金钱草、海金沙、郁金、鸡内金)、慢性胰腺炎、慢性胃肠炎。
3.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精神忧郁证、神经官能证、神经衰弱。
现临床:1.发热伴四肢疼痛者;2.消化系统伴关节疼或伴痹证(风湿兼气郁);3.神经系统伴肝气窜痛,因疼痛已有血脉不和,因在解气郁药上加活络脉药)、精神忧郁证,因少阳胆虚不升五脏新陈代谢由衰转盛,而少阳胆虚力弱不能输达,故晨重,因夜晚五脏需求由盛转衰,故夜轻;三焦不输则痰浊内生而上蒙神窍,故配合温胆汤。
国医郝万山:全身毛病查不出原因就找“它”
国医郝万山:全身毛病查不出原因就找“它”导读:浑身上下都是病,到底是哪出了问题?病症反复发作,却查无病因,身体到底有没有疾病?专家告诉我们,这样的身体确实有疾病,如果不加以调理治疗,最终会导致各种心脑疾病、代谢疾病和精神疾病等。
那么查不出病症的疾病到底是什么问题?我们的身体又出现了什么状况呢?国家级名老中医郝万山教授有办法。
体内的“天空”是什么?国家级名老中医郝万山指出,身体出现头晕头痛、胸闷气短、胃痛反酸、腹泻便秘、全身串痛、心悸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症状,又无法查出确切病因,就要警惕是您身体内的“天空”出了问题。
“天空不晴,少阳不展”,人体内的“天空”如果乌云密布,就会影响体内少阳的展发。
人体的五脏六腑都需要少阳胆腑的阳气来激发和推动,因此舒达少阳,可以调治百病。
体内的“天空”在哪里?三焦就是我们的“天空”人体的“天空”在哪里?郝老告诉我们,人体的三焦就是我们的“天空”,三焦通行元气,运行水谷,将营养物质运送到各个脏腑。
三焦具有通行元气和运行水谷的功能。
因此,三焦如果不畅通,就如同乌云密布的天空,人体的每一寸土地都无法接收到阳光,导致浑身上下产生各种疾病。
怎样舒调三焦?郝教授带来的“传世之宝”,就是出自《金匮要略》的一个经典古方——橘枳姜汤,仅有三味药,却有四两拔千斤作用,能够理气化痰、畅达三焦,在临床使用非常广泛。
橘枳姜汤:橘皮30克,生姜15克,枳实9克。
橘枳姜汤和温胆汤橘枳姜汤和温胆汤是治疗三焦不畅的经典古方,临床上用于治疗各类疑难杂症。
柴桂温胆定志汤郝老经过几十年临床经验总结,结合了小柴胡汤、橘枳姜汤、桂枝甘草汤等多个经方,创制了更适合现代调畅三焦的方子,“国医之宝”——柴桂温胆定志汤,在临床治愈了各类疑难杂症。
柴桂温胆定志汤柴桂温胆定志汤具有和枢机、解郁结、畅三焦、化痰浊、宁神志的功效。
该方既针对少阳胆的阳气展发不动,也针对了少阳三焦代谢不畅、乌云密布、雾气弥漫,对调整人体的表里内外、上下左右、五脏六腑的疾病都有作用。
郝万山半夏泻心汤医案
郝万山半夏泻心汤医案
心下痞证治:
1:热痞
2:热痞兼阳虚
3:痰气痞
4:胃虚客热上扰痞
5:虚痰阻痞
胃虚痰扰>▶胃热气逆-呕半夏
中焦斡旋失司>▶心下痞△
▽
枢机不利>▶脾寒气陷-下利干姜甘草
苦泄除其满,辛开苦降甘调-调和中州。
煮与煎区别,煎《方言》凡有汁而干谓之煎,把液汁状物质加入浓缩的过程,又称空煮。
煮:药物加水后加热的过程。
七个方子煮后去渣再煎的都是和解剂。
和解半上半下枢机。
柴胡剂和解半表半里枢机。
战汗作解:寒战-邪与正争;发热-正与邪争;汗出-正胜邪却;只战不热-正不抗邪;只热不汗-正不祛邪。
【郝万山:精神抑郁证常用方-柴胡桂枝温胆定志汤】
【郝万山:精神抑郁证常用方-柴胡桂枝温胆定志汤】
柴胡桂枝温胆定志汤
郝万山老师的一张方剂。
专门用来治疗精神抑郁类疾病的
组成:胡10克、黄芩10克、桂枝10克、赤芍10克、白芍10克、半夏10克、生姜10克、陈皮10克、枳壳10克、竹茹10克,茯苓20克,人参5克,菖蒲6克,远志10克,大枣5枚,炙甘草6克
以上只是参考用量,实际临床过程中,需要对药物进行加减。
郝万山老师认为,心主神志、肝主谋虑、胆主决断,此三脏阳虚、气虚乃是易诱发本症的体质因素。
在这一体质因素的基础上,稍遇精神情志刺激则不能耐受,从而形成脑神失养,气郁痰阻,神窍迷蒙之证。
治疗当以温补心胆阳气,益肝兼助疏泄,养脑涤痰醒神为法,并采用柴桂温胆定志汤为主加减治疗精神抑郁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当然一张方剂不是万能的,针对躁郁症的病人这个情况就不合适了。
看病还是要抓主证,临机应变,辨证施治才是根本之道。
主要是理解少阳枢机的作用,然后再根据病人的情况纾解气机,配合安神定志,化痰开窍的药物即可。
郝万山治愈的成功案例
郝万山治愈的成功案例郝万山是中国医学专家,他在临床治疗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取得了多项成功的治愈案例。
下面列举了十个郝万山治愈的成功案例。
1. 肿瘤患者——李女士李女士患有晚期肺癌,病情严重,已经转移至其他器官。
郝万山通过精确的病情分析和综合治疗方案,成功治愈了李女士。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李女士的肿瘤得到了明显缩小,病情得到了稳定。
2. 心脏病患者——张先生张先生患有严重的冠心病,经常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
郝万山通过药物治疗和心脏康复方案,帮助张先生恢复了正常的心脏功能。
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训练,张先生的心脏功能得到了显著改善,症状明显减轻。
3. 白血病患者——王先生王先生患有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情危重。
郝万山采用了综合的治疗方案,包括化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成功治愈了王先生。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王先生的白血病得到了彻底控制,恢复了正常的造血功能。
4. 中风患者——刘先生刘先生患有脑梗塞,导致左半身瘫痪。
郝万山采用了康复治疗和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方案,帮助刘先生恢复了一部分运动功能。
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训练,刘先生的左半身运动功能得到了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升。
5. 糖尿病患者——杨女士杨女士患有2型糖尿病,控制不佳,血糖一直居高不下。
郝万山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合理用药等措施,帮助杨女士恢复了正常的血糖水平。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理,杨女士的血糖得到了稳定控制,糖尿病的并发症得到了有效预防。
6. 哮喘患者——陈先生陈先生患有严重的支气管哮喘,经常发作,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工作。
郝万山通过合理的药物治疗和生活调理,帮助陈先生控制了哮喘症状。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陈先生的哮喘发作减少了,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
7. 肾病患者——赵先生赵先生患有慢性肾病,肾功能逐渐下降,需要进行肾透析。
郝万山通过中医药治疗和营养调理,帮助赵先生延缓了肾功能的进一步恶化。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赵先生的肾功能得到了一定的改善,透析频率减少了。
治疗脑积水、太阳蓄血证与泌尿系统微循环、桃核承气汤---郝万山讲伤寒论(十七)
治疗脑积水、太阳蓄血证与泌尿系统微循环、桃核承气汤---郝万山讲伤寒论(十七)治疗脑积水五苓散是一个利尿、去水的好方子。
今天我们在临床上,凡是有水邪内结的,不管它的水邪结在什么部位,都可以考虑用五苓散来治疗。
比方说脑积水。
严重脑积水的孩子,由于颅压高,影响大脑的发育,可能在智力以及在整个发育上,不如正常的孩子。
脑积水一般要通过手术治疗。
在症状比较轻的证候,就可以用五苓散来治疗,常常可以使脑积水的症状逐渐缓解。
作者就曾治疗过两个这样的孩子。
其中的一个孩子小时候脑积水比较轻,他吃了三年五苓散,现在已经上中学了,智力发育是中等偏下,已经能够跟上学习进度,象一个正常的孩子一样了。
一般的情况下,我们用五苓散治疗体内组织间隙有水液停留的证候,是有很好疗效的。
太阳蓄血证与泌尿系统微循环一个流行性出血热的病人,在他出现精神狂躁,少腹急迫不适这种症状的时候,西医认为这是泌尿系统的微循环发生了问题,老中医大夫认为是太阳蓄血证。
而中医大夫、西医大夫之间并不沟通。
然后中医大夫用上桃核承气汤或者用上抵当汤以后,那么精神症状得到了改善,少腹部的症状得到了缓解,太阳蓄血证的病证缓解了。
西医大夫发现用上中药以后,泌尿系统的微循环障碍也得到缓解。
所以,有人认为,《伤寒论》中所描述的太阳蓄血证,很可能就是在外感热病的病程中,由于细菌和病毒毒素的刺激,导致了泌尿系统的微循环的障碍。
桃核承气汤桃核承气汤是一个很好的泄热、化瘀的方子,临床应用非常广泛的,比如精神分裂证、胞宫蓄血、小肠的瘀血、瘀热积。
1,治疗经期躁狂有一个 22 岁的女孩儿,从14 岁来的月经开始,月经就一直不准,月经前大便干燥,口中有味道。
而且每到月经期,她就烦躁不宁,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
在非月经的时间里,她就一切正常,能上学和工作。
西医医院诊断为周期性精神性分裂证,除了电休克以外,抗精神分裂证的药都用过,但没有什么疗效。
精神分裂证很不好治,一旦诊断的话,就意味着她的一生不能过一个普通人的生活。
郝万山:30年我一直用这个方子(柴胡桂枝汤)
郝万山:30年我一直用这个方子(柴胡桂枝汤)【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注:语音由机器人阅读,体验不好,要求高的可以不听,在此见谅.文源:通玄医道郝万山:30年我一直用这个方子146 条“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太阳伤寒六七日的时候,正好是太阳病的自然病程结束了,邪气就会传经,传到哪一经呢,从临床症状来看,“发热、微恶寒”是邪气还在表,表邪生重不重呢,不重,只是微恶寒。
“支节烦疼”,支是四肢,节是关节,烦是什么意思?心烦,四肢关节心烦,这话通吗?烦是什么意思?支节疼这个好理解。
“烦犹剧也”,这个话不是我说的,而是《周礼》郑玄注,郑玄注的是《周礼》,郑玄注这个烦字的时候说“烦犹剧也”,烦在这种特殊的语言环境中,它不当心烦讲也不当发热讲,而当剧烈、当“很”“甚”来讲。
所以“支节烦疼”呢,就是四肢关节剧烈的疼痛,这提示了风寒邪气侵袭四肢。
风寒邪气侵袭四肢这个证候我们会在什么地方遇到呢,会在太阴病篇遇到,在太阴病篇有“太阴中风,四肢烦疼,脉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
什么叫太阴中风啊?是太阴系统被风邪所伤,伤到哪个部位呢,四肢烦疼,四肢剧烈的疼痛,四肢和脏腑相比,它属于表还是属于里呢?当然属于表,所以脉应当是浮的,因为四肢是表啊。
正气抗邪于表,气血浮盛于外,脉应当是浮。
“脉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轻取,脉由浮而转微了,提示了邪气退。
阴涩,沉取,阴脉是沉取,沉取由涩脉而转长,阴涩而长,沉取由涩而转长,提示了里气的恢复。
脉由浮而转微,由沉取由涩而转长,提示了邪气退而正气复,所以这种四肢烦疼可以自愈,这是在太阴病篇的一条。
我们到太阴病篇还要详细的谈,你们在这里没有听太明白没有关系的。
太阴病篇还有一条说:“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太阴里虚寒能够发汗吗?太阴里虚寒它能够脉浮吗?所以他这里所说的太阴病就是指的风邪侵袭四肢的那种四肢烦疼这个证候,它叫太阴病,它叫太阴中风。
郝万山教授:这个方子,专治精神分裂症(桃核承气汤)
郝万山教授:这个方子,专治精神分裂症(桃核承气汤)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病的一种,以发作周期不稳定,行为难以控制,治愈极难而闻名医界。
首都国医名师郝万山教授可以用一种方子治愈两种精神分裂症。
他用的是什么方子呢?我们用3分钟的时间,学完这两个医案,就可以了解到中医治精神狂躁极效方。
中医治疗经期狂躁女,22岁。
诉每到月经期就心烦意乱,烦躁不宁,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或者大吵大闹,或者乱跑乱跳,甚至光着脚丫在马路上乱跑,经期过后一切正常。
病程已近8年,西医诊断为周期性精神性分裂症,曾用过多种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
经前则有少腹痛,腰痛,大便干燥,行经时少腹坠痛尤甚,月经不畅,多血块。
遂辨为血热互结,方用桃核承气汤。
嘱经前3天,每日1剂,月经未至,就再服1剂,一直服至月经来潮的天为止,经期第二天停药。
第一个月,经前服完3剂药的第二天即来月经,服药期间大便通畅,第一天泻4次,第二天泻3次,第三天泻2次。
患者自觉月经之前的心烦、烦躁等症状明显缓解,能够自我控制,经期也没有大发作。
如此治疗3个周期后,经期躁狂不能自控的症状大有减轻,但月经过后,感觉十分疲劳。
于是在经后用养血、益气、化痰调和脾胃的方子调理一周.以后经前用桃核承气汤,经后用养血、调气、化痰调补脾胃方,再治3个月经期,从此痊愈。
抗精神分裂症的西药全部停用。
肠道瘀热,术后狂躁男,学生,胃穿孔术后1周,一直没有大便。
夜间出现狂躁骂人心烦,失眠。
外科大夫认为,胃穿孔部位有小血管断裂,不少血液存留肠道,没有及时排出体外,血液在肠道被细菌分解后,产生大量的氨进入血液循环,选而刺激大脑,导致了精神狂躁不安。
用新霉素来抑制肠道的细菌并用清洁灌肠的方法来通便,但都没有收到预期效果。
郝万山教授见其人至晚如狂,腹部不适,就用桃核承气汤1剂。
中午服药,傍晚泻下大量乌黑黄便,奇臭无比,当夜睡如雷。
诸症皆消。
按语少腹急结,为瘀热互结于下焦,气血凝滞不通所致。
其人如狂,属于精神症状,是心主神志功能失常的表现,由于心主血脉,心主神志,今血热结于下焦,血分浊热上扰心神,因此使心主神志的功能失常。
郝万山:拄拐十几年,一个小方治好了
郝万山:拄拐十几年,一个小方治好了故事一:苓桂枣甘汤在几十年前,我们做医生的经常下乡,在乡下偶尔能够遇到这种病人。
第一次遇到这种病人他在主诉脐下悸动不宁的时候说:“大夫,我肚脐这个地方跳动”。
我说:“你是自己感觉到跳动啊,还是能摸到跳动?”“我自己能感觉到跳动也能摸到跳动,跳得我心烦意乱。
”我就摸一摸,这个人比较瘦,一摸呢,摸到的是腹主动脉的搏动。
我说“这个腹主动脉都在搏动啊,只不过你比较瘦,一摸就摸到了。
”他说:“大夫,不是,我有时候会跳有时候不跳。
”他有脐下悸动,再加上舌淡,苔水滑,我就给他用了苓桂枣甘汤来治疗。
吃了几天药以后,他告诉我,药效果很好,肚脐不跳了,小便也多,身上也不那么疲劳了。
可是我一摸,仍然能够摸到腹主动脉的搏动,他自己也能摸到跳动,但他已经感觉不到脐下悸动了。
这个病例,我一开始结论认为,脐下悸动是人的组织间隙有了水液以后,它对腹主动脉传导增强的一种表现。
过了一段时间,我又遇到了另一个病人也是肚脐下跳动。
“你这个跳动有节律吗?”我摸了摸看。
“我这个跳动有时候快有时候慢,有时候发作有时候不发作,而且也没有什么节律。
”这个人比较胖,我摸不到腹主动脉的搏动。
有一次他在跳动的时候找到我,我也能摸到跳动,这个跳动只是腹直肌的不自主的跳动,可是他也是舌胖,苔水滑,小便少,有时候下肢还肿。
我也用了苓桂枣甘汤,用了一段时间,这个症状又缓解了。
所以到目前为止我真的不知道这种脐下悸动是腹腔水液多了之后对腹主动脉搏动的传导敏感的一种表现呢,还是腹部肌肉或者内脏不自主的一种跳动不宁的现象,所以我现在反而得不出结论来了。
只好就仍然按照《伤寒论》原文里边说的:'其人脐下悸’,它是个自觉症状。
《伤寒论》原文所说这是一个什么证候呢?这是'欲作奔豚’,这是奔豚发作前兆症状,治疗用苓桂枣甘汤,温通心阳,化气行水。
故事二:芍药甘草汤有一年我到外地一个当地方官的同学那里,他说他的舅舅腿疼了好多年,请我给他治一治。
郝万山柴胡桂枝汤案例
郝万山柴胡桂枝汤案例
嘿,大家知道郝万山那神奇的柴胡桂枝汤案例吗?这可得好好给你们讲讲!
有一次,有个病人啊,那叫一个难受,浑身不舒服,各种症状都有,就像那乱了套的毛线球,找不到线头啊!到处求医都没啥效果。
后来找到了郝万山教授。
郝教授一番诊断后,就给他用上了柴胡桂枝汤。
你说这柴胡桂枝汤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咔哒”一声,就把那困住病人的病痛之锁给打开了!没多久,病人就感觉好多了,那惊喜的表情,就好像突然中了大奖一样!
还有一个例子呢,有个阿姨,整天心情烦躁,身体也这儿疼那儿疼的。
她都快绝望了,觉得自己没救了。
嘿,这时候郝万山教授的柴胡桂枝汤出现了!就像黑暗中的一道光哇!这阿姨喝了药之后,心情慢慢变好了,身上的疼痛也逐渐消失了。
她逢人就说:“这柴胡桂枝汤可真是神了呀!”
想想看,咱平常要是身体有啥不舒服,又找不到解决办法的时候,那得多着急啊!但郝万山教授的柴胡桂枝汤就像是咱的救星呀!它能让那些被病痛折磨得不成样子的人,重新恢复活力,这是多么了不起的事情啊!
我觉得啊,郝万山教授和他的柴胡桂枝汤真的是太厉害了!这就是中医的魅力所在,它能从我们意想不到的角度来解决问题,给人们带来希望和健康!这可不是随便什么药都能做到的呀,你们说是不是?。
柴桂温胆定志汤主治精神抑郁症(郝万山)
柴桂温胆定志汤主治精神抑郁症(郝万山)精神抑郁症的三组症候:1、情绪低落、丧失兴趣,生活觉得乏味,有轻生念头,自责内疚、食欲不振、体重下降。
2、全身乏力、周身串痛、记忆减退、思维迟钝或激越(多思多虑,停止不了)、多睡或少睡、行动迟缓、胆子小。
3、晨重夜轻,早上起床,非常不舒服,心情不好,难以忍受。
郝万山老师运用【柴桂温胆定志汤】治疗精神抑郁症,在二十多年临床中,治愈了一百多例。
证明该方剂是有效的中药抗精神抑郁处方。
病机分析如下:早晨是少阳气机发动的时间,而胆中阳气不足,则无力升发,清晨会感到非常难受。
晚上,内脏进入休眠期,不需要胆气的发动,所以症状夜晚就轻。
少阳阳气不足,性格上就表现为胆小。
三焦气机紊乱,痰饮内生,上蒙神窍,导致思维迟钝和记忆衰退。
【治疗思路】:扶持心胆之阳,健脾祛痰宁神开窍。
【处方思路】:【柴胡桂枝汤】助心胆之阳,【温胆汤】、【定志小丸】一起使用,健心脾祛顽痰(怪病皆因痰作祟),三方组合达到合方治疑难的目的。
【方剂构成】: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生姜、大枣、甘草、桂枝、芍药、橘皮、竹茹、枳实、茯苓、菖蒲、远志。
【参考剂量】(具体剂量请就医中医大夫辩证)柴胡20克、黄芩8克、半夏12克、人参18克、生姜15克、大枣10克、甘草10克、桂枝8克、芍药8克、橘皮9克、竹茹6克、枳实两枚、茯苓20克、菖蒲10克、远志10克。
【用药加减】如果失眠加炒枣仁、龙骨、牡蛎。
由于,精神抑郁症病人运用仪器查不出任何问题,而病人痛苦不堪,希望这个有效的中药抗抑郁症方剂能够结合西药,帮助更多抑郁症患者获得新生【导读】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抑郁症患者越来越多。
那么抑郁症的治疗便也显得日益迫切。
前短时间,跟随师兄诊治一名高校抑郁症患者,其神情表现均与郝万山老师在本文中提到的“心主神志、肝主谋虑、胆主决断,此三脏阳虚、气虚”的病机相吻合。
那接下来,一起跟随郝教授学习此病的遣方用药吧。
精神抑郁症是躁狂抑郁性精神病的发作形式之一,系情感性精神障碍,近年来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
郝万山:我用两个思路治肿瘤,疗效很好
郝万山:我用两个思路治肿瘤,疗效很好(本文摘自首届鼓楼国医论坛郝万山老师的演讲,内容有删减)一方在手,随证随调如何运用经方治疗肿瘤?先看第一个病案。
患者是位李先生,32岁,乙肝病史十年。
2016年5月7日,当时的甲胎球数值接近1000,CT报告肝右叶有个巨大的占位性病变,大小约15cm*13.2cm,考虑肝癌,他没有进行放疗、化疗,也没有进行任何西医的介入疗法。
2016年5月14号,他第一次来找我看病。
低热,口苦,腹胀,尿少,乏力,面色苍黄晦暗,憔悴神疲,三到五天一次大便,排便特别困难,舌质黯,苔白厚腻。
当时以疏少阳、散结聚、健脾胃、清湿热、宁心神为主。
处方为:柴胡、香橼、佛手、茵陈、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蒲公英、枳壳、茯苓、莪术、炒白术、生白术。
在这里,炒白术配合莪术补气;生白术促进胃肠蠕动,促进排便。
其实我是不抱信心的,因为他是外地病人,我说你吃着舒服的话就接着吃,他一直没有再复诊。
后来他告诉我,这个方子服用了近半年,自觉症状逐渐消失,他一直自行取药。
一年后,他第二次来找我看病,说:“我肚子凉。
”我心想,这个方子清热解毒,吃了半年多,肚子能不凉吗?此时患者诉大便偏软。
脉弦滑,舌红苔薄白。
方子用了柴胡,香橼,茵陈,陈皮,半夏,茯苓,炮姜,炭炒白术,莪术,党参,远志,石菖蒲,炙甘草。
其实还是有柴桂温胆定志汤的影子,这个方子,他吃了两个月。
2017年7月29日,三诊,肝功能恢复正常,有的时候肚子胀,用的仍然是柴桂温胆定志汤的基础方,我仍然开了十四付,若是患者觉得舒服,可以接着再吃。
2017年11月1日,他的胎甲球仍然很高,说明肿瘤并没有消失,但是复查后肿瘤变小了。
2017年11月18日,四诊,这次他自己觉得好了,又开始喝酒了,又开始熬夜了,结果导致转氨酶轻度升高。
依然用这个方子,患者吃了三个多月。
2018年3月30日,CT报告肝占位病变,考虑肝癌,大小53.4mm*41.8mm,大家看,之前的肿瘤是用厘米表达的,这里却是用毫米表达的。
郝万山教授:这7种病,1个方子就搞定
郝万山教授:这7种病,1个方子就搞定柴胡桂枝汤是《伤寒论》中治疗太阳和少阳并病的方剂。
有同学说少阳和太阳同病,用小柴胡汤不就可以了吗,为什么要用柴胡桂枝汤呢?今天由首都国医名师郝万山教授为大家讲一讲什么情况下一定要用柴胡桂枝汤柴胡桂枝汤证原文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伤寒论》本证成因太阳表证未除,邪气又入少阳,并兼太阴表证。
主证病机讲解发热微恶寒,属太阳表证,恶寒曰“微”,知发热亦微,提示太阳表证已轻。
支节烦疼,即四肢肌肉和关节剧烈痛,“烦”字在这里可以当作“剧烈”讲解。
一般把此证说成是太阳表证。
但是既然太阳表证轻微,为什么反而出现四肢肌肉和关节剧烈疼痛呢?《伤寒论·太阴病篇》:“太阴中风,四肢烦痛,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
仲景明言太阴中风,当是太阴所主的四肢末梢被风寒邪气所伤而导致的证候,其临床表现是四肢剧烈疼痛。
皆因四肢末梢为人体的外周,所以应当属表,脉应见浮象。
本证如果脉由浮而转微,依照《黄帝内经》“大则邪至,小则平”的说法,这就是邪气退的表现。
脉由沉涩而转为端直以长,则是正气恢复的表现,正复而邪退,因此是太阳中风将要自愈的指征。
如果表证不能自愈,应当如何治疗?第276条说:“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什么样的太阴病才可以见到脉浮?只有风寒之邪侵袭四肢所致的太阴中风证才可以见到脉浮。
因此第276条的完整意思是:太阴中风,四肢烦疼,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也就是说,仲景用桂枝汤来治疗“太阴中风”。
微呕,病机与少阳病胆热犯胃的喜呕相同,但呕吐为微,提示少阳之邪不重;心下支结,是少阳经脉受邪,经气不利所致。
《灵枢·经脉》说:足少阳之脉,“是动则病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转侧”,可见这里的心下支结,和心胁痛不能转侧相比较,还应是少阳经气不利之轻者,于是提示少阳之邪尚浅。
由此可见,本证属太阳少阳之证俱轻,又兼太阴四肢被风邪所伤而出现的四肢剧烈疼痛。
『皮肤病方』加味麦冬养荣汤(郝万山)
『皮肤病方』加味麦冬养荣汤(郝万山)加味麦冬养荣汤(郝万山)(组成] 麦冬30克党参10克生黄芪10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生地10克知母6克五味子3克陈皮10克肉桂2克炙甘草6克(功效] 滋阴养血,引火归原,兼清瘀余毒。
[主治] 疮疡久溃不敛。
[用法] 水煎服,每日一剂,清水浸泡文火煎沸30分钟。
共二煎,早晚分服。
[方解] 本方选自清·唐容川《血证论》麦冬养荣汤,重用麦冬,再加肉桂。
重用麦冬,既能增强养阴润燥之力,又可兼以清心降火而达清除余毒之功,为方中君药。
当归、白芍养血补血。
参芪相伍,益气以生阴血。
一般病证多以党参易人参以防助热。
生地滋阴凉血以除瘀热。
知母清热除烦又可滋阴。
五味子酸收,既可生津止渴敛汗,又能收摄虚火之浮越。
然诸药毕竟多属甘寒柔润之品,故用陈皮理气行湿以防壅隔败胃,再用甘草养中护正以顾后天化源。
加肉桂意在引火归原,增此一味,全方皆活,但用量却不宜多。
[按语] 本方滋阴养血、纳敛浮火,兼清瘀热余毒,故于溃疮后期,经久不敛,证属阴血不足、虚火上浮、瘀热余毒衰而未尽者甚是合拍。
因药偏寒凉。
故疮疡初溃、脓水黄稠,疮周红肿硬痛,憎寒身热,毒热未衰者,不可早用。
溃疮后期、疮色灰暗、青紫、新肉不生,自汗肢冷,阳衰阴凝者,亦不可误用。
(典型病例] 王×x,男,23岁。
1977年11月26日初诊。
患者右侧耳前瘘管近五、六年来多次感染,皆用抗菌素得以控制。
1977年10月上旬感染又发,经用抗菌素治疗两周未能取效,遂于10月22日在××医院扩创引流。
术后除局部用药外,乃继用数种抗菌素口服、肌注,并服过清热解毒、托里排脓等中药十数种,但管口迁延月余不能愈合。
视其瘘管周围轻度红肿,分泌物清稀。
问其证,尚有乏力、口干、头晕、寐差。
脉细少力,舌红苔少。
遂用上方五剂。
服至两剂,分泌物即明显减少。
服完五剂,局部病灶好转,未再用药。
其后感染从未再发。
郝万山经方故事
郝万山经方故事本文作者/郝万山⊙编辑/小熊编者按:在郝万山老师所主讲的《伤寒论》课堂上,一般都会爆满,这跟郝老师擅长讲故事有很大的关系,他的课堂生动活泼,学生容易在听故事的同时记住一些知识点。
本文以故事的形式,让你学习五个经方。
故事一:过敏性哮喘-栀子豉汤三十年前,我在东直门医院做住院医生。
我总觉着自己开的方子疗效不好,就向领导申请,自己不看病,给老大夫们抄方。
所以那个时候,东直门医院的老前辈,我都给他们抄过方。
有一天我给宋耀志老师抄方。
来了一个过敏性哮喘的病人。
他的哮喘每年五一节开始发作,国庆节结束就好。
冬天不发作,夏天发作。
五一到十一这段急性发作期,就用一些西医西药来控制。
也用中药,也可以控制急性发作,但始终不能除根。
所以这样反复发作大概有两、三年的历史。
宋老问:“这个病怎么得的?”原来这小伙子是通县农民,三年前五一劳动节游行的时候。
一大早,从通县步行到天安门广场。
大概头天晚上十一点就开始集合,零点就开始走,走到天安门广场的时候,他又热又累又渴。
那时候五一节北京是很热的。
一到大游行的时候,长安街两侧和天安门广场就临时装许多自来水管子。
这年轻人又热又累又渴,就咕咚咕咚地喝了很多自来水管里的凉水还吃了自带的凉油饼。
结果,游行没有结束他就开始喘了。
从那以后,每年五一节开始喘,喘到国庆节为止。
宋老问完病情之后,看了舌象和脉象,给他开了个方,三个药:栀子15 克,焦山栀15 克,淡豆豉15 克。
病人拿到这个方子之后说:“大夫,我在你们医院看了两三年病了,从来没有大夫给我开这么少的药,这行吗?我可喘得很厉害。
”我们宋老说话从来不过头,说:“你去试试吧,你去试试吧。
”开了七付。
病人去了。
我却心生疑惑:“宋老,栀子豉汤在《伤寒论》里是治疗热扰胸膈证的,它是治疗心烦的,这两个药它不治喘。
”宋老未置可否。
一周后,病人来了:“大夫,吃了您这个药呢,喘还是喘,但是,我觉着心里痛快了。
”他之前没说心烦,只说胸闷憋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郝万山教授:这7种病,1个方子就
搞定
柴胡桂枝汤
是《伤寒论》中
治疗太阳和少阳并病的方剂。
有同学说少阳和太阳同病,
用小柴胡汤不就可以了吗,
为什么要用柴胡桂枝汤呢?
今天由首都国医名师郝万山教授为大家
讲一讲
什么情况下
一定要用柴胡桂枝汤
柴胡桂枝汤证
原文
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
柴胡桂枝汤主之。
--《伤寒论》
本证成因
太阳表证未除,邪气又入少阳,并兼太阴表证。
主证病机讲解
发热微恶寒,属太阳表证,恶寒曰“微”,知发热亦微,提示太阳表证已轻。
支节烦疼,即四肢肌肉和关节剧烈痛,
“烦”字在这里可以当作“剧烈”讲解。
一般把此证说成是太阳表证。
但是既然太阳表证轻微,
为什么反而出现四肢肌肉和关节剧烈疼痛呢?
《伤寒论·太阴病篇》:“太阴中风,四肢烦痛,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
仲景明言太阴中风,当是太阴所主的四肢末梢被风寒邪气所伤而导致的证候,其临床表现是四肢剧烈疼痛。
皆因四肢末梢为人体的外周,所以应当属表,脉应见浮象。
本证如果脉由浮而转微,依照《黄帝内经》“大则邪至,小则平”的说法,这就是邪气退的表现。
脉由沉涩而转为端直以长,则是正气恢复的表现,正复而邪退,因此是太阳中风将要自愈的指征。
如果表证不能自愈,应当如何治疗?
第276条说:“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什么样的太阴病才可以见到脉浮?只有风寒之邪侵袭四肢所致的太阴中风证才可以见到脉浮。
因此第276条的完整意思是:太阴中风,四肢烦疼,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也就是说,仲景用桂枝汤来治疗“太阴中风”。
微呕,病机与少阳病胆热犯胃的喜呕相同,但呕吐为微,提示少阳之邪不重;心下支结,是少阳经脉受邪,经气不利所致。
《灵枢·经脉》说:足少阳之脉,“是动则病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转侧”,可见这里的心下支结,和心胁痛不能转侧相比较,还应是少阳经气不利之轻者,于是提示少阳之邪
尚浅。
由此可见,本证属太阳少阳之证俱轻,又兼太阴四肢被风邪所伤而出现的四肢剧烈疼痛。
邪入少阳,则须和解,如果单治少阳,虽然可以疏达太阳表邪,但太阴四肢之风寒邪气难解,因此必须配合桂枝汤疏通经脉,驱除四肢末梢的风寒邪气。
这就是为什么没有只用小柴胡汤来治疗此病的原因。
治疗原则
和解少阳,兼以解表。
柴胡桂枝汤
方义
本方为小柴胡汤、桂枝汤各取半量,合剂而成。
以小柴胡汤和解少阳,通利枢机。
以桂枝汤调和营卫,解肌祛风,以治太阳之表,并疏通经脉,祛除四肢末梢的风寒邪气。
临床七证
郝万山教授临床用本方主要治疗以下几个方面的病证。
1
外感病
治疗外感病。
既有少阳不和,又有太阳表证和四肢疼痛者。
2
肝胆疾患
治疗肝胆疾患。
如慢性肝炎、胆囊炎、胆道结石等又伴见四肢关节烦疼者。
3
痹证伴肝气郁结
治疗痹证伴肝气郁结者。
4
神经症、心身疾病
治疗神经症、心身疾病。
出现周身窜疼,疼无定处,又找不到器质性病变的原因者。
5
精神抑郁
治疗精神抑郁。
躁狂症的抑郁发作,用本方和温胆汤、《备急千金要方》的定志小丸合方化裁,名柴桂温胆定志汤,轻者可单用此方,重者与抗抑郁西药同用,见效快,副作用小,不易复发。
6
脂膜炎
治疗脂膜炎。
症见脂肪富集的部位如腹部、大腿内侧,皮肤
泛红,出现皮下结节,疼痛,急性发作时可出现发热怕冷、乏力等全身症状,用本方有很好的效果。
7
不安腿综合征
治疗不安腿综合征。
症见四肢酸懒疼痛,坐卧不宁,犹以下肢为重,越是在安静的状态下,症状越重,以至不得入眠。
此证可单用桂枝汤治疗,如伴有抑郁等表现,则选柴胡桂枝汤加木瓜、川牛膝等引药下行,方中白芍用量可至30~50克。
郝万山教授
临床疑难讲
过去门诊,经常见到一些老年妇女全身窜痛。
我作为一个医生,什么地方疼呢,我就要去摸一摸。
大夫,我这个疼你是摸不到的。
一会儿胸疼,
捶着捶着它就跑到肚子这里了,
你按一按呢,它又跑到腿上了。
捏一捏呢,没准放个屁就不疼了。
我说,那你这个病叫什么呀。
她说大夫,我就是肝气窜的,肝气窜。
这个病当然中医书的没有,西医书上也没有,是北京的老太太们自己起的名字。
一生气,这个疼就满身乱窜。
开始用逍遥散没有效果,
又用柴胡疏肝散,还没有效果。
既然是肝气窜,用疏肝的怎么能没有效呢?以后我就问刘渡舟老师,
刘老说,
这个方子最好的就是柴胡桂枝汤,
因为已经有了疼痛了,
就涉及到血脉不和的问题,
不光是在气分,不光是气郁,
所以光疏气,效果并不好,
你应当加一些活络脉的药,
那就是柴胡桂枝汤。
用柴胡桂枝汤以后,
然后疼痛就减轻很多的。
刘渡舟老师也经常用这个方子治疗肝气郁结,又伴有周身窜痛的证候。